早期药学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4 21:04:37

早期药学论文

早期药学论文篇1

关键词:  中药理论;法象;取类比象

中药的药性理论较多,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是解释药性、指导临床的重要理论。统观历代的本草著作,基本上都是以以上的理论为基础框架而成的。法象理论是本草理论的组成部分,也就是所谓的取类比象。药物的法象理论是祖国历代医家通过长期的摸索,并反复应用于实践,对药物的治疗效果加以总结,结合对客观事物现象的推理,再通过观察分析,上升到理论的层次,继而用之实践确实有效,于是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完善的理论体系,即根据药物的产地、生长特点、颜色、用药部位、炮制等,来解释和推演药物的功效,从而指导临床的应用。鲁迅曾在他的文章中提到以桐叶治疗难产,败鼓皮治疗鼓胀等都是法象理论的应用。

1 法象概念浅释

法象是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指的是自然界的现象。最早可见于《周易·系辞上》:“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取法于天地万象而应用于传统医药,即是中医的法象思维,这是我国医学的一个特有的现象,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虽说是独立于传统药物的主流理论,即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理论之外,但仍然是相互渗透的。

2 历史沿革

《宋太医局诸科程文格》是我国最早的国家中医试题集,其中的假令论方义一道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内经所载: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南方赤色,入通于心;中央黄色,入通于脾;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北方黑色,入通于肾。皆以脏法五行,色通五脏。

至于金石之类,草木之品,无非法象之相符也。观《神农本草卷首》云:“丹砂法火色赤而主心”。是丹砂色赤,法南方之火,故丹砂之功,可以专主乎心也。如今之方论所载灵砂、桂心之属,皆能治心,亦色赤之类,如麦冬、远志之辈,亦治心之药,而色不赤,何也?”[1]这个问题比较明确提出了药物的法象理论,并且对药物的法象理论的实用范围提出了相应的看法。从这里也可以推知法象理论体系的形成至少在宋朝以前。

2.1 理论渊源 从《宋太医局诸科程文格》可以看出,法象理论可见的最早记录是在《内经》和《神农本草经》(当时流传的本经与现在的版本不同,现在流传的本经版本中并无“丹砂法火色赤而主心”一语)。内经中的体现了很浓的取类比象思想,比如《素问·示从容论》就有“援物比类,化之冥冥”之说。又如“验于来今者,先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以候气之浮沉,而调之于身,观其立有验”等[2],可以说《内经》是法象理论的源头。

2.2 早期的本草学专著 早期的本草学专著在论述药物的功效时,大部分的体例都是先论述药物的味性,继而是药物的主治、别名、用法、产地采集炮制法及七情畏恶等项目,基本上很少有什么理论上的发挥,记载的功效,都是实际的经验总结,比如《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日华子本草》等,虽然都是后人辑出来的,但基本上也反映了当时的本草学情况。

2.3 宋金元时期的本草学著作 宋金元时期,医学进入了一个争鸣的阶段,整个医学界有着一股开拓创新的风气,金元诸医家也逐渐突破前人认识范围,创立了一个又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医学理论学说,比如说金元四大家。同样,药物学也有相应的发展,归经学说就是在此期间兴起并逐渐成为中药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有些药物的功效用单纯药的性味等理论难以解释清楚,于是这个时期的医家又试图寻找一种能够补充药性理论的不足,而有效的解释某些药物功效的方法,于是药物的归经理论诞生了[3]。药物法象学说也是在这个时期的本草中露出头角的,比如李东垣的《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在栀子条中记载易老之言:“轻飘而象肺,色赤而象火,又能泻肺中之火[4]。”又如元代王好古《汤液本草》:“凡根之在土者,中半以上,气脉之上行也,以生苗者为根;中半以下,气脉之下行也,以入土者为梢。病在中焦与上焦者,用根;在下焦者,用梢。根升而梢降。大凡药根有上中下,人身半以上,天之阳也,用头;在中焦用身;在身半以下,地之阴也,用梢。述类象形者也[5]。”都是药物法象理论的体现。这个时期的药物法象理论可以说是刚刚起步,所以在这个时期的本草学著作中还是以性味、升降浮沉为主流理论,根据法象理论阐述的药物还比较少见,但是对药物功效的阐释同早期的本草相较则有了自己的发挥。

2.4 明清时期 中医的发展可以说到了鼎盛的时期,各家著作可谓汗牛充栋,本草学专著也是如此,医家对本草的认识和应用也发展到了极处。这个时期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理论已经不足以阐释药物的功效,所以诸家对本草理论的发挥也较多,药性的阐释也就较为灵活,比如清代吴仪洛在《本草从新》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药物的法象理论,如青蒿条说“得春木少阳之令最早,故入少阳、厥阴血分”,又如通草条“色白气寒,体轻味淡,故入肺经引热下行而利小便,味淡而升,故入胃经通气上达,而下乳汁”等。并且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部药物法象理论的巅峰之作,即唐容川的《本草问答》。他认为“诸家本草扬厉铺张,几于一药能治百病及遵用之,卒不能治一病者,注失之泛也。又或极意求精,失于穿凿,故托高远难获实效,且其说与黄炎、仲景诸书往往刺谬”。于是,本着诸药“见于目而尝于口,便可推例以知其性矣”的宗旨,与其门人张伯龙以问答的形式,由浅入深,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而不是凭空的推演,将诸药纳入药物法象理论,虽说有些地方论述得牵强附会,但瑕不掩瑜,可以说是药物法象理论的集大成者。全书文笔顺畅,一气呵成,洋洋洒洒,通过七十五个问题,从药物的物理相感、产地、用药部位、生长环境、采收时间、色质等,用同种求异的方法阐述药性。他认为药物治病的道理是以其气味阴阳之偏来调节人的经络脏腑、四肢百节气血阴阳之偏,使之归于平和,即“以形色气味,分别五行,配合脏腑,主治百病”。这部书是唐氏晚期的作品,是唐氏一生临床经验的结晶,其学术思想在这部书中体现得较为完备,不仅仅是一部本草学著作,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临床宝典。比如油滑之药皆可下行,大黄有雄烈之气故泻下之力大,巴豆非但油滑,且味辛性热,故较大黄泻下之用更为猛烈。琥珀乃阳木之脂所化,其性黏,擦之使热则阳气外发,冷则阳返于内,与人之魂藏于肝血之中是一个道理,所以琥珀有安魂之功。磁石色黑入肾,能吸肺金之气归于肾中,从而可以治疗肾不纳气之咳喘。茯苓乃松脂入地所化,下有茯苓则松颠之上必有茯苓芝以应之,故而茯苓可以化气上行,这样岳美中先生的一味茯苓饮治疗发秃就可以更清楚的理解[6]。

总结评价:药物的法象理论从起源到成熟,经过了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已经成为中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药的应用仍然是以主流理论为主,法象理论只适用于某些特定的情形,如果生搬硬套,导致该理论的泛滥应用,就可能会成为鲁迅口中所谓的“有意无意的骗子”。

【参考文献】

早期药学论文篇2

【摘要】 哮喘是小儿时期反复发作的慢性疾患,如何有效防治哮喘已成为全世界医学界关注的课题。目前中西医研究虽已认识到预防发病的重要性,但尚无公认的可行性方案。王烈教授指出小儿哮喘未发病前,已有早期特定临床表现,相对于哮喘“夙根”,创新性地提出了“哮喘苗期”的新理论,提倡早期发现,早期用药,预防哮喘病的发生。本文从“哮喘苗期”产生的理论依据、临床依据、干预治疗方药分析及研究意义等方面进行论述,探讨在“哮喘苗期”早期应用中药干预治疗的意义,旨在为防治小儿哮喘病提供一种新的证治思路。

【关键词】 王烈; 中医名家; 哮喘/预防和控制

小儿哮喘是以反复发作,喉间痰鸣,呼吸急促,甚至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的肺系疾病[1]。中医防治本病注重分期证治,目前多遵从元代医家朱丹溪所言:“未发以扶正气为要,已发以攻邪为主”,分发作期与缓解期两期辨治。导师王烈教授通过多年临床实践,认为小儿哮喘在发作期之前往往已有特定症状,即先兆阶段,并把该阶段称之为“哮喘苗期”[2];在这一时期进行早期中药干预,并指导家长针对性护理、密切注意病势发展、及时用药等,可有效减少发病,并形成了系列防治方药。本文从理论依据、临床研究等方面论述“哮喘苗期”理论。

1 “哮喘苗期”的理论依据

1.1 “哮有夙根”学说 哮喘有“根”是一种极为朴素的认识,古代医家早有相关论述,表明人们已经认识到本病的反复发作特点。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喘促》曰“喘有宿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明·戴元礼《证治要诀·卷六·哮喘》也提到“喘气之病,哮吼如水鸡之声……此谓嗽而气喘,或宿有此根……遇寒暄则发”。清·李俊《圣余医案诠解》论曰“一遇外邪即发者,内有宿根也。盖其先皮毛受邪,失于表散,入留肺俞,或食寒饮冷及酸咸等物,以致血脉凝滞……此其致宿根之由也,有此宿根则相傅之官早失治节,故一触即发耳。”但在本病的“除根”治疗方面则论述较少,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哮》提出“按穴灸治,尤易除根”的治疗方法;明·万全《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哮喘门》也认同此治疗方法,倡“若要断根,常服五圣丹,外用灸法”。上述文献记载均说明人们已认识到该病之“根”,但对发病先兆却鲜有提及。

王烈教授通过大量文献研究与临床实践,结合哮喘“夙根”学说,创造性地提出“哮喘苗期”理论,将哮喘病的防治提前到了无任何咳喘症状的时期。所谓“苗”,《辞海》所载含义颇多,指一般植物出生时的名称或禾类植物开花结实以前的名称,也可引申为事物的因由,端倪或略微显露的迹象。每每提起“苗”,多与幼小初生相关联。在中医理论中,“苗”论并不少见,如“惊为风证之苗”“舌为心之苗”等。王老所谓“哮喘苗期”即指小儿哮喘病的“端倪”,可谓早矣!

1.2 “哮喘苗期”理论的现代医学依据 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在形态结构、功能活动方面固有的,相对稳定的个体特征[3]。体质异常是遗传和遗传倾向性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确定体质类型有助于找到疾病的病因。人的体质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可变性,通过干预可以使人的体质偏颇失衡状态得到改善与调整,从而恢复健康[4]。哮喘是一种多基因的遗传病,体质学说及人体病理研究为哮喘病的发生提供了理论依据。匡调元[5]根据中医临床诊疗实践经验将人类体质分成六型:正常质、燥红质、迟冷质、倦白光质、腻滞质、晦涩质。温振英等[6]结合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将小儿体质分为阴阳平和型、滞热型、脾胃气虚型、脾胃阴虚型、脾胃气阴两虚五型;郑启仲[7]以小儿形、舌、脉、证特点作为依据,将小儿体质分为正常型、脾胃虚弱型、肝肾不足型、肾气不足型、血虚型五种类型。诸多医家对不同体质的易患疾病进行探讨,说明医者已重视体质因素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赵霞等[8]提出了用体质理论指导小儿哮喘的防治。现代医学也认为具有特应性体质的个体如湿疹、鼻炎等是哮喘的高发人群[9]。

目前针对疾病预防的分级定义为:一级预防(基础预防),是指消除一切尚未导致疾病发生的高危或致病因素;二级预防是指疾病发生后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三级预防则是将疾病的危害降至最低限度[10]。虽然,医学家早已认识到基础预防的关键性,但尚无完整的可行性方案,所以至今对小儿哮喘的预防仍多为二、三级水平,只是疾病发生后的对症处理,基本上不改变自然病程[11]。而“哮喘苗期”理论的创立,符合中医“治未病”理论,旨在为本病的早期防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与依据。

2 “哮喘苗期”的临床依据

王烈教授“哮喘苗期”理论的形成,始于一个幼儿哮喘患者,5月龄时患儿曾食后即泻1个月,之后常有喉间痰鸣;生后10个月就诊时曾有喘息,分析其病史得知其幼时有脾虚史,脾虚湿邪聚而为痰,痰贮肺络,外邪引动日久哮作。此后重视哮喘病例既往史的调查研究,逐渐归纳出一些临床特点,如虚胖、面色白光白、鼻塞、喉间痰鸣、湿疹、佝偻病明显,既往有易感、经常腹泻病史,并且有药物过敏、家族成员中有哮喘病史等。而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病史回顾,发现其具有全部或部分上述临床特点。在20世纪80年代系统观察了100例具有苗期特殊状态的婴儿,发现其中有38例发生哮喘;又对100例哮喘婴儿的病史进行回顾性调查,确认具有苗期征象者70例[12]。王老称此类表现为“痰蕴状态”[13]。上述诸象,乃先天肺脾肾虚所致,拟固气抑痰法防治,先后拟防哮汤、固哮汤进行早期干预治疗。

3 “哮喘苗期”干预治疗方药分析

王烈教授认为,“夙根”产生责之于肺脾肾三脏之虚,所以用药应有所侧重,多归经于肺脾肾脏,治以益气补肾、固本防哮,治疗分两个疗程,方药选自拟防哮汤、固哮汤加减。第1疗程:药用黄芪、玉竹、女贞子、补骨脂、太子参、五味子、牡蛎、大枣、佛手、山药。第2周加熟地;第3周加何首乌;第4周加海螵蛸。之后休药3个月。第2疗程:黄芪、陈皮、生甘草、佛手、山药、熟地、何首乌、海螵蛸、大枣、黄精;第2周加百合;第3周加山茱萸;第4周加桑葚子。诸药合用可使肺气固、脾气健、肾气纳而达扶正祛邪的作用,从而使痰饮无以内生,从根本截除哮喘“夙根”的产生,以期达到在苗期防止哮喘发病之目的。

4 “哮喘苗期”的研究意义

“哮喘苗期”理论针对可能发生哮喘的征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预防,旨在改善肺脾肾脏虚损体质,有效降低哮喘患儿的发病率,防患于未然,符合中医“治未病”理论。作为医生,明确小儿哮喘发病前经历的苗期阶段,可采取早期干预措施,以期达到预防哮喘发作的目的;而作为家长,认识到此期的重要性在于加强护理,医患配合共同防止病作,即使发病,亦可及时用药,防止病变,此即王老所谓“精治细防”。

在“哮喘苗期”及早采取干预治疗的关键,在于祛除哮喘发作的夙根——伏痰。此外,深入研究“哮喘苗期”的理论并临床应用,进行体质、分子遗传学、分子免疫学等方面研究,进一步结合人类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与基因芯片技术,对哮喘高危、高发人群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力求改善体质状态,努力把哮喘的预防提升到一、二级水平,并有效防止“过度医疗”,必将对小儿哮喘病的防治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7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75.

[2] 王烈.婴童哮喘防治诠论[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013.

[3] 王琦,盛增秀.中医体质学说[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5.

[4] 王琦.“治未病”的中医体质辨识理论与技术[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8,2(4):193194.

[5] 匡调元.两纲八要辨体质新论[J].中医药学刊,2003,21(1):108110.

[6] 温振英,郑军.小儿体质类型与辨证论治[J].中医杂志,1998,39(6):362363.

[7] 郑启仲.略论小儿体质“三说”[J].河南中医,1997,17(1):34.

[8] 赵霞,洪两,汪受传,等.用体质理论指导小儿哮喘的防治[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3):148149.

[9] 陈育智,王红玉,王海俊,等.中国儿童呼吸道及特应性疾病患病情况调查[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3):143147.

[10] Gore C,Custovic A.Primary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allergic airway disease[J].Paediatr Respir Rev,2003,4(3):213224.

[11] 李晓青,洪建国.生命早期过敏体质形成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50.

早期药学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 R745.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517(2009)24-0065-01

本文回顾了近20年中药治疗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早期的文献,探讨SCI早期的病因病机、分型论治、制剂的应用、问题与展望。

1 中医病因病机

《难经》云:“督脉者,起于下极,并于脊里,上于风府,入属于脑”。 督脉的解剖部位、走行路线及生理功能均与脊髓相似。故SCI可与督脉损伤对应,古称“体惰”。SCI早期,正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曰:“伤损腰痛,脊痛之症,或因坠堕,或因打扑,瘀血留于太阳经中所致。”由此可见,急性SCI的主要病因是“瘀血”,所谓“瘀血”是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病机为“督脉枢机不利”。内治必须以祛瘀通督为要点。[1]《金匮要略》云“血不利则为水”,瘀与水同为SCI早期的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由于督脉受损,血不循经,瘀滞于内,必阻滞气机,使气不化水,瘀水互结,气血运行不畅,肢体不得气血之温煦濡养,则见肢体麻木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故高益斌等[2]医家运用活血利水中药防己黄芪汤加减抑制急性SCI的病理进程,保护神经组织免受损伤。

2 分型论治

2.1瘀血阻督 症见肢体瘫痪或麻木、疼痛如刺,夜甚,舌紫暗,苔白,脉弦涩。多数主张在SCI早期以“破”为主,有以活血化瘀行气为法,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外伤性截瘫尿潴留14例,显效2例,有效l1例,无效2例[3]。

2.2 血瘀兼气虚 症见肢体瘫痪或麻木无力,舌暗淡,苔白,脉缓或细弱无力。以补气、活血、通络为法,方如截瘫康丸[4]、脊髓康[5]和加味补阳还五汤等能使SCI后大鼠的神经组织明显修复再生且功能恢复显著,其效果与地塞米松相似;而用四物汤补血或十补丸补肾.其收效与空白组相仿。

2.3 血瘀兼腑实 症见肢体瘫痪或麻木、疼痛如刺,夜甚,兼腹胀,大便秘结。舌紫暗,苔白,脉沉实而涩。 以活血化瘀、行气通腑为法,如醒髓汤、脊椎方等在SCI早期(24小时内)可明显降低组织中一氧化碳的含量;抑制SCI后组织中内皮素含量的升高,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其作用逐渐加强,能明显提高Tarlov分值和受损脊髓组织细胞中神经生长因子的含量,对受损脊髓组织有减轻继发性损伤过程,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2.4 血瘀兼水湿 症见肢体重着无力、麻木,甚至瘫痪,舌淡暗,苔白腻,脉滑或细。以活血利水、祛湿通络为法,活血利水中药防己黄芪汤加减对急性SCI治疗有效,能抑制钙离子内流、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纤维增生、抑制脊髓横断损伤后的继发性炎症过程等。祛湿通络的马钱子对脊髓有高度的效感性,产生类似大剂量类固醇的治疗作用,抑制损伤部位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和改善血液循环,马钱子与高压氧联合治疗SCI早期效果良好,晚期效果不佳。龙马自来胶囊对SCI确有疗效,能改善脊髓微循环流量,减少水肿液化,预防脊髓萎缩, 改善组织形态,提高脊髓神经功能,促进髓鞘、神经元的恢复。

2.5血瘀兼阳虚 症见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麻木无力,舌暗淡,苔白,脉沉细。以祛瘀消肿、补肾助阳、振奋督脉为治则,如健脊复髓汤加减治疗早中期SCI,得到了74.1%功能恢复率。

3 中药制剂应用

3.1复方丹参注射液(上海通用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308011) 复方丹参能抑制大鼠SCI后细胞凋亡及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对大鼠急性SCI有治疗作用。

3.2 三七总皂甙(昆明兴中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行产,批号:2005051) SCI早期应用三七总皂甙可升高前列腺素I2,降低血小板血栓素A2,增加脊髓的血流量,减少脊髓神经细胞损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对SCI早期的继发性损害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实验显示三七总皂甙组大鼠脊髓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及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均较损伤组低,与损伤组都有较明显的差异。HE染色显示三七总皂甙组大鼠脊髓损伤术后在出血范围、程度,相同时相点神经缺血性改变的程度,残存神经细胞的数量与质量方面,与损伤组都有较明显的差异。证实三七总皂甙对脊髓损伤具有神经组织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可改善创伤所致的神经损害。

3.3 川芎嗪注射液(北京市永康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0209600) 川芎嗪注射液能抑制SCI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caspase 3表达及凋亡细胞.损伤组一氧化氮合酶表达、caspase一3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均高于川芎嗪组(P

3.4 人参皂甙(长春中医中药研究院生产,批号900122) 人参皂甙能够改善SCI后自由基代谢紊乱,对急性SCI确有治疗作用,其机理考虑主要为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影响前列腺素代谢.Ca 拮抗及间接抗氧化作用。人参皂甙组和甲基强的松龙(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组对比运动行为评分和斜板功能障碍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

3.5 黄芪注射液(成都地奥九鸿制药厂产品) 腹腔注射黄苠注射液可降低脊髓内丙二醛浓度,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减轻损伤脊髓的组织水肿,减小神经细胞坏死范围。

4 问题与展望

SCI是世界难题,目前未发现有特效的方药。中枢神经再生困难的原因很复杂,机理尚未全面弄清。祖国医学对S

CI的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治疗手段也很丰富,强调辨证论治、标本兼顾,具有良好的发掘前景。纵观近二十年之研究文献,专病专方作为治疗SCI早期的主流研究方向,体现了与国际接轨的时代要求和辨证论治的传统内涵,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SCI早期以邪实为主,瘀血水湿阻滞为其本,督脉阳气受损为其标。治疗上当化瘀利水祛湿为主,兼顾益气温阳通督。研究成果以实验研究为主,验证了中药治疗SCI的部分机理。但临床研究较少,临床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更少。目前,现代康复医学对SCI的诊断普遍采用美国SCI学会(ASIA)制订的评定标准,疗效评定标准则依据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系统检查评分[30]的改变来评定。该标准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但国内临床文献报道中绝大部分仍然采用自拟的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其疗效缺乏足够的说服力。试验研究运用了许多现代手段,但与临床结合不够紧密。中药外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展不够,还停留在传统的经验用药上:如早期当祛瘀消肿.外敷祛瘀消肿膏等。透皮吸收和黏膜给药相关的实验研究开展较少.有待于广大科研工作者对此进行挖掘、探讨。

综上所述,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应该临床与实验相结合,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探索出更加切合SCI早期病机的疗效确切的方药,运用先进的制药原理和技术改良剂型,以国际通用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临床研究验证其疗效,运用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技术等现代手段进行试验研究阐释其机理。这对于开发出疗效确切的治疗SCI早期的中医方药和简便易行的剂型,并使中医药的疗效得到更广泛的承认,从而进一步推广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明新.中医对脊髓损伤病机的认识[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6(10):10-11.

[2]高益斌,杨米雄,叶红明. 防己黄芪汤加减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的组织形态学影响[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3):299-300.

早期药学论文篇4

【关键词】 室性早搏;心悸;中医药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67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20-02

室性早搏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多因劳累、过量烟酒、以及心肌缺血、慢性心衰等而诱发。治疗上西医主要应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但这些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往往还具有致心律失常、头晕、恶心等副作用,且临床疗效的个体耐受性差异较大。中医药治疗室早,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且其相对安全,毒副作用少,往往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自2011年5月――2012年12月运用自拟室早汤治疗室性早搏32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选择2011年5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室性早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其中治疗组年龄46岁-79岁,平均63.4岁;对照组32例,52岁-85岁,平均64.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心功能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所选病例治疗前1周内均未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1.2 治疗及观察方法 观察组对于频发多源室早的一般选用胺碘酮200mg日3次口服,1周后改为200mg日一次口服;频发室早给予倍他乐克25mg日2次口服或慢心律150mg,日3次常规口服;无效时改用胺碘酮150mg首次静推,然后给予5%GS250ml胺碘酮300mg维持静点。

治疗组在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基础上加用自拟室早汤治疗。室早汤药物组成:黄芪20g,红参15g,苦参20g,甘松15g,麦冬15g,炙甘草10g,生地15g,五味子l0g,炒酸枣仁20g,丹参15g,三七15g。每日1剂,分2次煎服。并对因治疗原发病,有心功能不全者联用纠正心衰药物。2周为1个疗程,均连续用药1-2个疗程。

1.3 诊断标准 参照《内科学》[1]第七版制定的有关室性早搏的诊断标准。

1.4 观察指标 用药前后、用药期间和随访时均详细记录患者自觉症状、心律、血压、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于服药后第1,3,5天及每周的周一复查心电图1次,并详细记录不良反应等情况。

2 治疗结果

2.1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用药后早搏消失;有效:用药后早搏较原来减少50%以上;无效:用药后早搏无改善。

2.2 结果 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用药后心悸、胸闷等症状明显好转,其中有11例伴心功能不全,在应用室早汤的基础上辨证加减,心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4.3%。结果表明,增加室早汤治疗更具有疗效,见表1。

2.3 药物的不良反应 在应用室早汤的过程中和停药后均无任何不良反应。

3 讨 论

室性早搏是由心脏异位节律点提前激动而发生的心律失常,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人或者心肌缺血、慢性心衰等患者。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应用西药治疗室早的优点在于专一性强、见效快、使用方便。但其副作用大,疗效欠稳定,一旦停药往往容易早搏复发。而且大多数抗心律失常西药均有致心律失常的作用,这就限制了西药的应用。室早隶属祖国医学的“心悸”或“怔仲”范畴,主要表现为自觉心中悸动、惕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早在《内经》就有对此症状的描述,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左乳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灵枢・本神》曰“心怵惕”。其致病因素较多,最常见的病因是气滞血痰、心阳不足及气血亏虚等。总的治疗原则是审因辨证,采用活血化瘀、温阳益气、补养气血、养心安神等方法[2]。临床上较常用的中药方剂有炙甘草汤、归脾汤、生脉汤等。我们运用自拟室早汤治疗室早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不仅心悸、胸闷等症状明显缓解,而且对并发严重心衰亦有较佳的疗效。现代药理表明,方中苦参、甘松[3]均有显著抗心律失常作用,炙甘草、麦冬等均有治疗室性早搏的作用,黄芪、红参不仅可抗心律失常,还具有营养心肌、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功能等功效,丹参、三七可宽胸理气、活血化瘀,生地黄、五味子、酸枣仁等则有滋阴养血、镇静安神定悸等功效。临床上配合辨证施治,相得益彰。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充分显示了其整体治疗的优势,不但能有效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而且可减少抗心律失常西药的用量,降低毒副作用,维持更长的疗效,真正做到了“标本兼治”,为治疗室性早搏提供了另一种方法。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西医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早期药学论文篇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718-01

异位妊娠是妇科领域最常见的急腹症,占妇科急腹诊的80%以上[1]。随着B超、β―HCG及腹腔镜技术广泛应用,异位妊娠诊断的准确性越来越高。但是,异位妊娠的误诊率并不少见,而且一旦误诊,常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异位妊娠应得到妇产科以及其他科室医务人员的重视。

1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病例中,有18例曾误诊宫内早孕行人流术或保胎。18例均有明确的停史,停经时间最短为33天,最长为50天。其中未产妇11例,经产妇7例,年龄19~41岁平均34岁。孕产次1~6次,18例中有12例未采取避孕措施,6例为宫内节育器避孕。

2 结果

18例中有11例未作B超检查,仅凭停经史及尿HCG阳性,诊断为宫内早孕,自行在药店买抗早孕药口服。在服米非司酮后均出现少量的阴道出血。口服米索前列醇后有少量的阴道出血及轻微腹痛,均有3~5天后再次出现腹痛伴坠胀;14例行B超,提示:宫内孕囊样回声。

7例行B超的病例中,4例有少许阴道出血,未见有明显的胎芽及胎心搏动,考虑为先兆流产,给予保胎治疗,在保胎期间出现急性腹痛、头昏、心慌等低血容量表现而急诊入院;3例行人工流产术,在人流术中未见有确切绒毛,交待病人出院观察随访,在随访期间出现腹痛入院。

18例病例均经手术及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

3 讨论

误诊原因分析:异位妊娠在未发生流产或破裂前常无腹痛及阴道出血等症状,仅有短期停经史。因胚胎发育不良,胚囊及胚胎组织很小,妇检时多无附件包块,且子宫受雌、孕激素的影响而稍大质偏软,子宫内膜膜蜕膜变,增厚,易误诊宫内妊娠。

药物流产前必须明确宫内妊娠,才能进行药流。异位妊娠误诊行药流致休克的报道很多,仅靠妇科检查是难以发现的异位妊娠早期。B超检查可准确判断宫外孕。另外,尿HCG假阳性者通过B超可以及时纠正。药流前B超检查明确有无宫内胚囊,可发现大部分的异位妊娠[2],不可凭停经史及尿HCG阳性做出宫内妊娠诊断。异位妊娠行药物流产后,并非很快发生异位妊娠流产或破裂,服药至异位妊娠腹痛发作时间长短不等,多在3天后发作。这可能与输卵管妊娠时不能形成完好的蜕膜反应,对米非司酮不敏感有关。因此,使用常规用于药流剂量不足以引起流产或破裂,另外药流时的米索前列醇可使输卵管收缩,诱发异位妊娠流产或破裂,极少数病例可在服药后当天发作[3]。本文11例均在外药店自行买药服用,致使宫外孕破裂、流产,同时也提醒我们,需要规范使用抗早孕的药物的管理。

B超提示宫内见孕囊样回声,不能肯定是宫内孕囊。B超检查诊断早期妊娠时,必须注意鉴别妊娠囊尤其对先兆流产病例,因为当异位妊娠时,阴道有少许出血,蜕膜间有低回声区,很象妊娠囊,易与宫内早孕相混淆,误诊为宫内早孕流产,进行保胎,异致宫外孕的早期诊断,引以为戒。在妊娠6周前,由于胚泡太小、B超误把宫内蜕膜管型认为宫内胚泡。3例行人流的,术前B超均提示宫内见囊样回声,术中术后未见确切绒毛,术后仅交待病人观察随访,未及时留院观察及动态监测B超、动态血HCG。也未取标本送病检,尽早做出排除宫内早孕的诊断。致使宫外孕发生流产或破裂后才确诊,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人流或药流后近期内若出现持续阴道少量出血或者异常下腹痛,我们应首先想到宫外孕的可能结合B超、腹腔镜等辅助检查早期诊断,以免延误或加重病情。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所排除的宫腔内容物应认真检查,必要时送病检。对未见绒毛排除者,应嘱患者随访,动态观察HCG的变化,以免漏诊异位妊娠,延误病人的诊治。

异位妊娠诊断中应注意,异位妊娠的典型症状并不经常出现,因此对不典型病例的诊断有一定困难。为了提高确诊率,对育龄妇女月经一贯正常而出现停经或阴道不规则出血伴下腹痛者均不可忽视异位妊娠的可能,应引起医生的重视。在异位妊娠诊断过程中各种辅助检查均有临床价值,但都有一定局限性,万不可轻下结论。对诊断有困难的病例可行血β---HCG动态观察,必要时腹腔镜检查,方得早期确诊[4]。临床医生只有对本病提高警惕,正视对本病的误诊,善于总结提高,不断完善自已,才能把误诊率降到最低限度[5]。

参考文献:

[1] 胡丽娜。异位妊娠发病率及误诊的主要原因。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6):321-322

[2] 王秀珍,宋来丽。B超监测药物流产100例临床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4,19(9):130

[3] 晓芬。异位妊娠误诊行药物流产22例临床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2):121-122

早期药学论文篇6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剂人员;中医理论;阐述和探讨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B)-0000-00

中国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劳动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医药学是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它积累了极为丰富的诊治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几千年来中医学理论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各种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对于我国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贡献。

一、 祖国医药学发展概况

1、 中国医药学的起源

中国医药学的起源和形成是和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的劳动生活、生产实践分不开的。早在一百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在伟大祖国的土地上生活着、劳动着。他们为了生存,依靠集体智慧和力量,同大自然及猛兽作斗争。在劳动过程中,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而且也逐步地积累了原始的医药知识,创造了医药学。

2、 医学理论原则的确立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祖国医学的理论原则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已逐渐形成了,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医学成就并成为基础理论经典著作的《内经》就是在这个时期写成的,它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它包括《素问》《灵枢》两部书,从整体观念出发运用朴素唯物论和自然的辩证法阴阳五行学说,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作了初步较为系统全面的阐述,奠定了中国医药学的理念基础,两千多年来始终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同时也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充实和发展。

3、 治疗方法的丰富

随着医疗实践的深入,治疗方法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1) 药物学和方剂学的发展

生产技术、科学文化的发展,医疗实践的需要以及对外交流,为药物学的发展提供了好的条件。长期的医疗实践人们认识到由单味药组成复方用于临床,既能提高疗效,又能减少某些药物的副作用。而药物知识的不断丰富,又促进了方剂学的发展。祖国医学中方剂的应用是很早的,《内经》中已有十二方的记载,《伤寒论》内用方113个,且能按辩证论治的法则,加减灵活用药,在剂型方面《伤寒论》内有汤、丸、散、酒、灌肠剂、熏剂、坐药等的使用与记载,说明方剂学到汉代已有一定成就。

(2) 针灸的发展

针灸的起源很早,但对其经验和理论的记载,首先是《内经》、《难经》。早在晋代皇甫谧总结了秦汉三国以来针灸学的成就,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写成了《针灸甲乙经》,对后世针灸学发展有较大影响。

(3) 其它疗法

除方药、针灸等治疗方法外,祖国医学还有刮痧、薄贴、火罐、温热、水疗、蜡疗、泥疗、发泡、推拿、气功、捏脊、割治等疗法,这些疗法不仅在文献中有记载,而且有许多疗法仍在推广使用,并不断改进、发展。

4、 临床医学的发展

随着治疗技术和医学理论的提高,祖国医学渐向专科方面发展,分为大方脉、杂医、小方脉、妇产、正骨、眼科、口齿等十三种,各种医学专著也逐渐增多。

二、 祖国医学的基本特点

祖国医学把人体看在一个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把人和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看成是阴阳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是阴阳失调、邪正斗争的过程,重视机体的内因,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理论。所以治病就是调整阴阳、扶正驱邪。在诊断学上形成了以“四诊”为方法,以“八纲”为辩证纲领,以“脏腑辩证”为基础进行临床辩证的理论。在疾病防治上重视预防,主张“未病而治”。在具体治疗上强调“辩证求因”,“审因论治”,“治病求本”,并提出“标本缓急”,“虚实补泻”,因人、因地、因时施治等一系列治疗原则。

总之概括起来祖国医学学术体系主要有以下两个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和自然的关系。二是辩证论治。

三、 对中药基本知识的掌握、研究与探讨

1、 中药的炮制

炮制是将采集来的原药,用水、火、酒、醋等加以处理,其目的是清除杂质,使药物清洁,便于服用和贮藏。消除或减轻药物的毒性、烈性和副作用,增强疗效。如酒制升提,姜制温散,入盐则软坚,用醋则收敛,米泔去燥和中,蜜炙甘缓益气,去瓤免胀,去心除烦等。

常用的炮制方法有:

(一) 火制法,是把药物直接或间接放置火上加热的炮制方法,其中并有加入辅料拌制。应根据药物的不同性质,以及临床治疗的需要分别用各种不同的火制法。

炒:将药放在锅内加热并搅拌,炒至药材干脆,表面呈淡黄色的叫炒黄,如炒麦芽、炒扁豆等。炒至药材表面呈焦黄或焦褐色的叫炒焦,如焦山楂等。炒至药材全部焦黑的叫炒炭存性,如荆芥炭等。加入辅料同炒制的叫拌炒法,如土炒白术、盐水炒黄、醋炒柴胡等,其目的是增强药效性,更好的发挥疗效。

炮:将药用纸包埋于热炭中,或放于炒热之滑石、细砂中令其焦黄为度,以增强药物的温燥性,如炮姜、炮附子等。

炙:是指蜜炙的方法。将药物涂上蜂蜜,用微火徐徐炒炙,使药至老黄色而不焦,可增强药物的温补性,如党参等。

煅:将药物直接或间接放在火上煅烧使易于粉碎,可增强其收敛性,如煅石膏、煅牡蛎等。

煨:将药物用面包裹,放热火灰中或微火中加热使熟,以减少药物烈性和毒性,如煨豆蔻等。

(二) 水制法,是使药物达到洁净柔软便于加工切片,并减少药物的毒性、烈性以及不良的气味等。

洗泡:将药用水、酒洗净,便于保存、制剂,还可以起到防腐的作用,如酒洗当归。为使药物软化易于切片,可将药物放在水中泡,如泡附子、泡吴萸,也可减低药物的毒、烈性。

水飞:将研细之矿石类药物放水中,取上清再沉淀,可制取极细之药面,如水飞朱砂、珍珠、炉甘石等,其目的是内服时易于吸收,外用时可以减少刺激性。

(三)水火同制法,是将药物通过水火 同加热炮制,以便改变原药材性质与形态的一种方法。

蒸和煮:将药物放笼屉中蒸熟,如熟地、黄精、首乌等,也可将药物放水中煮,如首乌与黑豆同煮,可增强补血功效厚朴与生姜同煮,可增强温散理气作用。

淬:将矿物药放火上烧红,趁热投入醋或水中,反复数次,使之易于粉碎,并会改善其性能与功效,如自然铜、磁石、代赭石等。

(四)制法,包括洗、泡、切、炒等法,此外还有用发酵法制之,如豆豉、神曲等。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事业的不断发展,对社区卫生事业服务机构的新要求告诉我们,药剂从业人员要不断地加强学习与认识,不但要熟练掌握药学基本知识,还要在工作中不断实践与创新,让社区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迈向一个更新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早期药学论文篇7

关键词:心肌梗死;辛伐他汀;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早期干预

中图分类号:R542.2R25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349(2012)12152502

辛伐他汀早期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能显著降低血脂,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粥样斑块,缩小心肌梗死范围,且这些作用与剂量大小呈正相关[1]。本研究旨在观察辛伐他汀治疗5d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影响,并观察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对AMI早期oxLDL的影响,讨论AMI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的必要性。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08年3月―2009年4月收治的AMI住院患者74例,AMI诊断标准依据WHO制定的标准。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41.5岁±6.2岁;20mg/d辛伐他汀治疗组26例,男18名,女8名,年龄45.3岁±7.2岁;40mg/d辛伐他汀治疗组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41.5岁±6.2岁。3组年龄、性别比,研究过程中同时溶栓例数,冠状动脉介入例数及服用药物的例数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不用任何调脂药物;20mg/d辛伐他汀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0mg/d,每晚一次顿服;40mg/d辛伐他汀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40mg/d,每晚一次顿服。

1.3检测方法治疗组患者于辛伐他汀干预前及治疗5d后抽取静脉血检测oxLDL、血脂、心肌酶谱等生化指标。oxLDL的测定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酶法测定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对照组用同样方法于第1天及第5天后检测同样化验指标。oxLDL检测试剂盒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A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2结果

3组药物干预前血浆oxLDL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mg/d、40mg/d辛伐他汀组干预后oxLDL低于干预前(P

表13组血浆oxLDL浓度比较(x±s)μg/L组别oxLDL对照组干预前415±86干预后410±9420mg/d辛伐他汀组干预前418±108干预后358±681)2)40mg/d辛伐他汀组干预前401±114干预后309±621)3)4)与同组干预前比较,1)P

3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生与发展,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斑块内出血使之迅速增大,斑块破裂或表面破损局部血小板聚集继而形成血栓有着密切关系[2]。血中oxLDL水平变化是直接反应ACS粥样斑块稳定状况的标志。本研究以oxLDL作为脂蛋白氧化修饰的指标,结果显示药物干预组显著降低血浆oxLDL浓度,证实辛伐他汀具有抗氧化作用。由于LDL只有通过氧化修饰成oxLDL才能被巨噬细胞的清道夫受体高效摄取而促进ACS发生、发展。故他汀类药物的抗氧化作用对于ACS的防治及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广为接受的观点是,他汀具备的多数临床益处主要得益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降低。但不少研究提示,他汀还具有降脂以外的独立作用,其多效作用包括改善内皮功能、抑制血管炎症、减少动脉斑块体积、稳定斑块、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减少血栓形成、改善总体血管功能等[3]。本研究表明,短程(5d)辛伐他汀治疗即有抗氧化作用,证实AMI早期短程他汀类药物干预即有调脂外效应。并且辛伐他汀抗氧化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提示辛伐他汀的调脂外效应可能是辛伐他汀早期获益的机制之一。

在本研究过程中,药物干预前后血脂变化不明显,提示辛伐他汀的抗氧化与调脂效应非平行关系,而早于降脂效应且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oxLDL与LDL浓度无明显相关性,oxLDL升高更取决于氧化应激状态及LDL对氧化修饰的敏感性。

本研究提示ACS早期他汀类药物治疗具有抗oxLDL等调脂外效应,且存在剂量依赖性。这为我们在AMI早期强化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熊全庚,范木林,郭跃华.早期强化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研究[J].临床心血管杂志,2004,20(12):710712.

早期药学论文篇8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布地奈德 沙丁胺醇 吸入

资料与方法

2005~2010年收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男43例,女37例,年龄1~14岁,哈族38例(47.5%),汉族11例(13.75%),维族15例(18.75%),蒙古族6例(7.5%),回族10例(12.5%)。两组患儿均有咳嗽、喘鸣、呼吸困难、三凹症、双肺满布哮鸣音。本文将80例患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口服止咳,静脉用抗生素吸氧激素扩张气道药物治疗。治疗组:口服止咳,静脉用抗生素吸氧,早期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1ml盐酸沙丁胺醇溶液0.5ml再加0.9%氯化钠2ml,轻者12小时1次,重者8小时1次。

结 果

两组临床疗效结构比较,见表1。

讨 论

布地奈德混悬液是皮质类固醇激素有抗炎抗过敏作用,其抗炎机制抑制TH2类细胞因子合成和炎症细胞向气管黏膜迁移,诱导嗜酸性细胞凋亡,阻止白三烯、前列腺素、血栓素和内皮素等因子释放,降低微血管通透性,从而减轻黏膜水肿,保护细胞生物膜,稳定溶酶体,减轻细胞损伤。盐酸沙丁胺醇溶液是β2受体激动剂,可使气道平滑肌松弛,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增强气道纤毛运动,早期联合用吸入药物,扩张支气管,有效控制支气管痉挛,缓解气道高反应性。吸入给药的优越性:①药物与病变组织直接接触,接触的面积大,并且气道黏膜下有丰富的β2受体,当药物以众多的微粒方式被吸入时,广泛与受体接触即迅速发挥药物作用。②药物应用剂量较其他给药途径要少。因此一般吸入治疗的剂量,不但减轻了机体代谢的负担,也很少产生不良反应。③吸入药物治疗较口服治疗疗效快,可长期应用,用药安全疗效可靠。

本文从临床效果看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1),表明早期联合吸入药物疗效优于对照组,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病患儿应尽早采用吸入药物联合用药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不良反应减少,可长期应用,用药安全,防止发作,确实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 袁壮,等.实用儿科杂志,1996,11(1):1.

2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主编.实用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9(6):623

早期药学论文篇9

关键词:奥氮平;齐拉西酮;早期;精神分裂症

作为精神科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常见病症,精神分裂症可以使患者产生幻觉,思维出现混乱,情感产生障碍,甚至罹患妄想症,使其工作生活受到严重影响[1]。目前,该病的致病原理尚不明确,临床多以药物来缓解其症状。本文探究了奥氮平及齐拉西酮在早期精神分裂症中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的60例患者,按照临床不同用药进行分组:单用奥氮平的3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加用齐拉西酮的30例患者归入研究组。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19~69岁,平均(44.25±40.77)岁。研究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0~70q,平均(44.73±40.96)岁。两组患者就上述资料而言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行统计学对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 患者仅口服奥氮平片这一种药物,其生产厂家为江苏豪森集团,规格为10 mg/片,此药初始用量为1片/d或半片/d,治疗7 d后可酌情增加使用剂量,但最多不可超过2片/d。

1.2.2研究组 则在使用奥氮平的同时加用齐拉西酮。本组患者的奥氮平使用剂量、使用方法与对照组相同,而使用的齐拉西酮则产自江苏恩华集团,规格为20 mg/粒,此药初始用量为1~2粒/d,治疗7 d后可酌情增加使用剂量,但最多不可超过8粒/d。

两组患者疗程均为8 w,此期间不得服用除普萘洛尔或二本氮卓类的抗精神病药。

1.3观察指标 ①PANSS评分,衡量患者的阴性症状、一般症状与阳性症状;②GGI评分,用于衡量患者的临床疗效与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GI和SI两项指标,分值越低的疗效越好,病情越轻;③不良反应率,用于衡量用药的安全性[2]。

1.4统计学方法 参与实验研究的患者,其临床所得相关数据均行软件包--SPSS19.0加以检验。计数资料采取(n,%)表示,并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x±s)表示,并进行t值检验。两组实验所得数据,经统计计算为P

2 结果

2.1阴性/阳性/一般症状评分 研究组在阴性症状、一般症状、阳性症状三项PANSS评分均要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

2.2 GGI评分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I和GI评分均比治疗前有了明显改善,统计学有差异(P

2.3不良反应率 研究组仅有1例头痛和2例失眠,总不良反应率为10%;对照组肌肉强直、头痛、体重增加各2例,失眠和胃肠反应各3例,总不良反应率为4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远远高于研究组,统计学有差异(χ2=7.20,P=0.01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病因目前尚不明确,此病好发于青壮年,具有缓慢起病或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的特征,其统一的特点便是病程漫长,患者病情在反复发作中不断加重[3]。

目前,临床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的药物主要有齐拉西酮、奥氮平等,这两种均是非典型性的抗精神病药物。其中,奥氮平可以抗胆碱能、抗多巴胺、抗5-羟色胺的药效,对于间脑边缘的神经元放电能够选择性地进行抑制,对于精神分裂症病患的阴性、阳性症状均有一定改善作用[4]。而齐拉西酮除了对多巴胺D2具有拮抗作用,还能拮抗5-羟色胺的2A受体与1D受体,激动1A受体,减少神经突触对去甲肾上腺素与5-羟色胺的摄取,减少精神分裂症各项症状的发生几率[5]。

纵观结果部分,研究组的PANSS评分与GGI评分均要低于对照组(P

4 结论

奥氮平是精神科治疗精神分离的常规药物,对于早期精神分裂具有治疗效果,但此药可能引起肌肉强直、体重增加等并发症。本实验证明,在此基础上加用齐拉西酮可以在提高疗效的同时保证联合用药的安全性,可见奥氮平加齐拉西酮的用药方案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杜能强.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分析[J].重庆医学,2012,41(28):2938-2939,2942.

[2]褚文浩,吴志鹏.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3):65-67.

[3]李英杰,张秋云.早期精神分裂症应用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的疗效对照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0):72-73,85.

早期药学论文篇10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 400010

[摘要]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能否通过早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来减少患者病死率仍争议不断。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途径增多,通过不同途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疗效不同。本文从静脉滴注、持续动脉灌注、腹腔灌洗途径阐述了目前重症急性胰腺炎中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现状。

[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预防性抗生素;持续区域动脉灌注;腹腔灌洗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4(b)-0093-03

[作者简介]刘顺海(1989.1-),男,四川安岳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肝胆外科。

[通讯作者]刘作金(1971.6-),男,四川内江人,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肝胆外科。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系各种病因导致胰酶激活并逸入胰腺间质致使胰腺自身消化引起的疾病。根据2012亚特兰大急性胰腺炎分类标准,将急性胰腺炎分为轻、中和重度三类[1],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临床病程一般又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2,3],早期一般持续时间约1周,主要表现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由于复杂的免疫反应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肠道内病原体更易向坏死组织迁移,使得胰腺及胰周坏死组织感染机会上升。1周后,早期阶段逐渐进展到晚期(通常指发病后2~4周),此阶段包括全身脓毒血症、局部和全身并发症、持久的器官衰竭、甚至死亡,预后极差。有资料显示SAP患者病死率高达36%~50%[4],其中约有80%的患者死于并发的细菌感染[5]。能否在发病早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来减少细菌感染,降低患者死亡率,近年来争议不断。但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在SAP的治疗中,产生了多种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途径,通过不同途径,临床治疗效果也有所差异。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分别阐述了不同途径下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作用,期望能对临床上不同途径的选择有一定指导意义。

1 预防性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

经静脉使用抗生素是较为方便、经济的途径,在早期的研究中,因为对急性胰腺炎认识不够,使用不能有效透过胰腺组织的抗生素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不为大家所认可。随后Burns等提出血—胰屏障的概念,揭示在治疗急性胰腺炎时,需选择能较好穿透血—胰屏障,并能覆盖相关病原体的抗生素。目前临床上较理想的有: 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以及甲硝唑等[6]。近年来随着临床试验的开展,但并未得出一致结论。21世纪以来,Sharma等[7]排除早期的临床试验以及使用对细菌敏感度差的药物临床试验,通过对纳入文献的分析,其结论提示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病死率。Heinrich等[8]一项meta分析也显示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降低患者病死率有显著作用。2014年国内李鸿等[9]所做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也印证了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有效性,其治疗组的感染率及死亡率均小于对照组(14.29%vs37.24%,0%vs11.11%)。但近年来国内外更有多篇文献报道[10-15]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无明确的保护作用,不能减少患者胰腺感染率及病死率,仅部分文献结论提示可减少胰腺外感染率。目前就经静脉预防性滴注抗生素的有效性尚不明确,有报道显示,对2000年以前的临床试验统计显示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有效的,但对2000年以后的试验统计却显示并无明显作用[16]。由于各临床试验的对SAP的评估标准不一,使用抗生素种类及时间不一,以及多数试验样本量较少,试验结果难免出现差异,还需更多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胆源性仍占大多数[17],国内最新指南对此类重症急性胰腺炎仍推荐预防性使用抗生素[4],因通过静脉滴注途径给药较为方便、经济,在近期内仍将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主要途径。

2 持续区域动脉灌注(continuous regional arterial infusion,

CRAI)早期给于抗生素

CRAI最早开始于日本,当时仅作为胰腺炎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但随着临床引用的开展,其有效性得到认可,并且其具有独特的优势。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胰腺组织微循环障碍较为严重,Kerner等[18]的实验证明急性胰腺炎时, 胰腺组织的血流量显著减少,坏死胰腺组织中有功能的毛细血管密度降低60%, 非坏死区域的也降低了43 %。通过静脉给予抗生素,胰腺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受到严重限制,但在区域动脉灌注时,胰腺组织中药物浓度能达静脉给药的10倍左右[19],可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另外胰腺持续区域动脉灌注治疗时,药物通过门静脉直接回流到肝脏代谢,药物的毒副作用减小 [20] 。

目前一般提倡早期开始治疗,特别是在重症胰腺炎发生的48~72h内。近年来国内外多个临床试验均显示早期CRAI给予抗生素治疗有益于急性SAP患者。2010年Piascik M等[19]一项含78例病人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经动脉给予亚胺培南及甲磺酸萘莫司他,而对照组则经静脉给药相同等量的药物,结果显示试验组的并发症、手术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2013年国内zhou M等[21]的一项临床试验将持续区域动脉灌注抗生素及酶抑制剂与手术治疗对比,结果显示持续动脉灌注治疗组的并发症、住院费以及死亡率均低于手术组。另李宝华等[22]一项系统评价,共纳入597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CRAI组将抗生素等药物采用持续性动脉灌注方式给入,全身给药组则将同样药物从静脉给入,分别从患者的治愈率、中转手术率、继发感染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评价。其结果显示CRAI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全身给药组,其中SAP的治愈率分别为89.2%和72.8%。目前CRAI技术在临床已广泛开展,经动脉早期直接给予抗生素治疗较静脉更具优势,药物在胰腺组织中能达到更高浓度,持续时间更久,患者症状缓解更快更明显。

3 早期腹腔抗生素灌洗治疗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急性胰腺炎发生的前6h内,无论轻症或重症患者,腹腔渗出液中的细胞因子含量都随时间相应增加,但轻型患者细胞因子含量在随后就明显下降,但重症患者仍会持续增加,感染发生率也明显增高[23]。腹腔灌洗能有效减少渗出液中的细胞因子含量。可是单纯腹腔灌洗对于治疗SAP是否有益并无定论,但近期研究发现,早期腹腔抗生素灌洗对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有益。丁蕊等[24]在临床试验中,将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行早期腹腔置管引流,治疗组则早期联合抗生素灌洗,结果显示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9.5%)、器官衰竭发生率(14.2%)、及病死率(4.7%)均低于对照组。证明早期腹腔抗生素灌洗对SAP患者有明确的保护作用。另一项动物试验[25]也发现,在SAP早期单纯腹腔灌洗并不能有效降低大鼠血液中LPS、TNF-α、IL-6和IL-8水平,早期间断腹腔抗生素灌洗则能有效降低大鼠血液中LPS、TNF-α、IL-6和IL-8水平。但该试验中,将腹腔抗生素灌洗组与非腹腔抗生素灌洗但经静脉使用相同抗生素组的数据进行比较,各项指标未见显著差异,这提示早期腹腔抗生素灌洗可能并非必须的有效治疗措施。由于目前相关研究较少,并且临床试验样本量小,得出的结论还需更多大型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评估明确。

4 总结

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中,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有多种途径。经腹腔灌洗途径是否必须尚无定论。经静脉滴注途径仍存较大争议。经持续区域动脉灌注途径暂得到认可。目前尽管经静脉滴注途径存在较大争议,但此途径在临床上仍被普遍采用。印度有统计显示:在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中,有67%的患者使用了抗生素治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则达到了100%,其中约有35%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26]。临床上的广泛采用是否合理,还需更多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另外,现在的多数研究并未区分胆源性与非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对于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主张早期使用抗生素的[27],可是非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属于无菌性炎症,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尽管可以减少肠道菌群移位,但能否有效减少胰腺、胰周或胰腺外感染并不明确。笼统的进行临床数据分析,或许并不合理。在区分胆源性与非胆源性的基础上,研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作用可能会有更大价值。

[

参考文献 ]

[1] Banks PA, Bollen TL, Dervenis C,er al.Classification of acutepancreatitis--2012: revision of the Atlanta classification anddefinitions by international consensus[J].Gut,2013,62:102-111.

[2] Veit Phillip, Jrg M Steiner, Hana Algül.Early phase of acute pancreatitis: Assessment andManagement[J].World JGastrointest pathophysiology ,2014 August15,5(3):158-168.

[3] Thomas J. Howard,MD.The Role of Antimicrobial Therapyin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J].Surg Clin N Am, 2013,93:585-593.

[4] 中华医学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J],中华消化杂志,2013,33(4):217-222.

[5] Gloor B, Müller CA, Worni M, et a1.Late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J].Br J Surg,200l,88(7):975-979.

[6] Tenner S, Baillie J,DeWitt J, et al. American College of Gastroenterology Guidelines: manage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J].Am gastroenterology,2013, PMID:2389-6955.

[7] Sharma VK, Howden CW. Prophylactic antibiotic administrationreduces sepsis and mortality in 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 ameta-analysis[J].Pancreas,2001,22:28-31.

[8] Heinrich S, Schafer M, Rousson V, et al. Evidence-based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a look at established paradigms[J].Am Surg,2006,243: 54-68.

[9] 李鸿,姚晶,罗德富,重症急性胰腺炎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4,16(3):544-545.

[10] 熊光苏,吴叔明,王震华,等.重症急性胰腺炎预防性抗生素治疗的荟萃分析[J].胰腺病学,2005,5(1):12-16.

[11] Mazaki T, Ishii Y,Takayama T.Meta-analysis of prophylactic antibiotic use in 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J].Br J Surg,2006,93:674-684.

[12] 张第,曹锋.重症急性胰腺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Meta分析[J].中华肝胆外科学杂志,2011,17(6):466-470.

[13] 饶春燕,胡昌伦,赵晓晏.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治疗作用的Meta分析[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2,20(14):1246-1251.

[14] 赵亚楠.Meta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作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5):965-967.

[15] 刘丽平,刘健,郭鸿,等.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系统评[J].临床内科杂志,2014,3(2):101-104。

[16] Kun Jiang,Wei Huang,Xiao-Nan Yang,et al.Present and future of prophylactic antibiotics for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J].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2,18(3):279-284.

[17] 急性胰腺炎协作组.中国6 2 2 3例急性胰腺炎病因及病死率分析[J],胰腺病学,2006,6(6):321-325.

[18] Kerner T,Vollmar B,Meng er MD,et al ,Determinants ofPancreatil milrocirculation in acute pancreatitis [J].T surgRes, 1996, 62 :165 -171.

[19] Marta Pia'scik, Grayna Rydzewska, Janusz Milewski.The Results of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TreatmentWith Continuous Regional Arterial Infusion of Protease inhibitorand Antibiotic[J].Pancreas,2010,39(6):863-867.

[20] 王磊,余深平.胰腺区域动脉持续性灌注奥曲肽对重症胰腺炎的影响[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0,15(5):286-288.

[21] Zhou M, Chen B, Sun H,et al.The efficiency of continuous regional intra-arterial infusion in the treatmentof 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J].Pancreatology,13(6):639-641.

[22] 李宝华,王文辉,周怀琪.系统评价区域灌注和全身给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3,10(1):19-23.

[23] Mikami Y,Takeda K,Shibuya K,er al.Inflammatory cells in acute pancreatitis:Relationship of infiltration dynamics and cytokine prodyction with severity of illness[J].Surgery,2002,132:86-92.

[24] 于蕊,张连峰,张守恒,等.腹腔置管引流联合抗生素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8):81-82.

[25] 吴裕林,卢榜裕.早期间断腹腔灌洗联合抗生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的影响[J].微创医学,2012,7(5):457-462.

[26] Talukdar R,Ingale P,Choudhury HP, et al. Antibiotic use in acute pancreatitis: an Indian multicenter observational study[J].Indian J Gastroenterol, 2014 ,33 (5):45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