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22:46:13

有效管理

有效管理范文篇1

1.教学内容不当

2.教学组织能力或表达能力差而造成管理问题

3.教学处理不当

4.教师的领导作风和管理经验不够

5.教师缺乏自我批评的精神

6.师生缺少互动且关系紧

二、针对小学课堂管理中常见问题的对策

1.有效的沟通能促进课堂管理

作为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课堂上与学生沟通的时候,应该尽量谨慎地使用语言。师生沟通是一门艺术,它决定着课堂管理的整体效能。学生喜欢老师,喜欢老师所教的课,就会学习老师,模仿老师,服从老师,这都来自于成功的师生沟通。所以,课堂管理中,我们提出要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以保证课堂管理的实效性。

2.让学生学会倾听与表达,利于课堂管理的进行

(1)让学生学会倾听

“善于倾听”是一种优秀的能力和习惯。倾听不仅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也要学会“善于倾听”。在小学的课堂中,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喜欢举手发言,喜欢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关注的大多是自己和教师,不关注其他同学的回答和提出的问题、见解,对课堂管理造成了不小的困扰。所以,学生也需要学会倾听,不仅会对他们的学业有帮助,也能使他们的性格塑造得更加成稳。当学生学会倾听,课堂教学变得井然有序,课堂管理也就不会有太大问题了。

(2)让学生学会表达

学生要学会表达,教师首先要在情感上给学生一种亲近感,让他们明白教师给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欲望。让学生在心理上消除一种畏惧感,暗示他们教师和学生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是平等的关系。这样学生才敢说、会说、想说。其次,要培养学生说的兴趣、说的技巧,说不好的教师要适时纠正、鼓励,不要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再就是用教师课堂上的准确表达去影响学生,去感化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培养学生学会表达,才能在课堂中开展有效的沟通。表达是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渠道,只有让学生把自己所想的有条理地表达出来,教师在教学中获得对课堂教学的最新信息,才能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

3.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促进有效的课堂管理

教师对课堂的最大影响是营造气氛和对学生发展的激励。教师需要建立一个合作的、适应学生需求的、轻松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是一种社会情感气氛,主要指班集体的情绪状态,它影响着群体的集体精神、群体的价值以及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行为决定了课堂气氛,而这种气氛又反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和整体的教学效果。这是因为良好的教室气氛具有极大的感染力,本身具有课堂效果的“助长”作用,积极的课堂气氛集自信与信赖、宽容与主动、自发性与多样化于一体,且在积极的氛围中无需担心集体压力和他人眼光,不拘泥于惯例与常规,可以有创造性地去思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1)激发兴趣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具有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价值。当学生在认识感兴趣的事物或从事感兴趣的活动时,可以保持稳定、集中的注意力,进行清晰全面的感知,引起浮想联翩的想象和积极深入的思维,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以坚强的毅力去克服困难,达到目的。研究发现,浓厚的学习兴趣不仅会给智能“锦上添花”,发挥智能的积极作用,同时还会给智能“雪中送炭”,弥补智能的不足。

(2)鼓励成功

每个人都有成功完成某件事情的渴望和需求,反映在人们头脑中便体现为成功需要。满足成功的需要,不仅会产生快乐情绪,而且会产生自信心和胜任感,促进个体朝着成功的方向继续努力。因为每一次成功需要的满足,其实都是对成功行为的正强化。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成功检验所产生的快乐情绪更有增强其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3)寓教于乐

有效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保险营销;营销管理;措施

近几年,我国保险业在不断的进行适应性调整,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实现了保险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使保险业市场更加理性、运营更加正规,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随着保险业的不断调整和社会需求不断变化的今天,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不可避免的。根据中国对世界上的承诺,2018年中国保险市场将进行对外开放。因此,2018年以来,我国保险业市场化改革已成为保险业生存与发展的主题。

一、我国保险公司在保险营销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1.缺乏对营销手段的创新。当前,保险公司的促销手段仍然是利用节假日来开展买赠促销活动,通过购买商品赠送礼品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这种促销方式无法彻底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同时也无法激发商品的市场活性。2.营销渠道匮乏,未建立完整的营销链条。通过市场调研发现:我国大多数保险公司未建立完整的营销链条,保险企业过于依赖传统的营销渠道。同时,对社区营销、在线营销和渗透营销等新型的营销手段很排斥,导致无法建立多方位、多渠道的保险营销模式。3.营销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无法满足行业需求。保险行业的营销从业人员一方面要求掌握营销理论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的营销技巧,另一方面还要具备能够与客户进行沟通的能力、熟知保险业务、有关保险的法律法规、金融学常识等,更加要求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但是,目前从事保险营销的工作人员来讲,尚未经过完整的保险营销知识和技能的相关培训。大多数业务发展依赖于经验,然后员工根据实践经验和个人理解进行营销。加上评估机制和利益驱动,从业人员很难与新入行员分享正确的经验和做法。这使得保险市场营销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而且一系列的营销环节和流程难以有效联系,整体效用不明显。4.营销理念落后,营销意识淡薄。受计划经济制度和传统保险行业的从业经验的影响,大多数保险公司开拓市场的积极性不高、产品营销意识十分淡薄。同时,传统的营销理念根深蒂固,在进行产品营销过程中,过分注重以自我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偏颇的认为营销从业门槛低,经过短期培训之后,根据工作岗位在进行专门培训就能进行工作。保险企业还将招聘人员作为提高投保费用的主要方式,这样做的结果无异于饮鸩止渴。业内人士认为保险业务实质上是保险企业与客户无缝对接,没有销售环节。未把保险营销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当作是培养和提高保险市场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探索保险营销管理模式的新途径

1.开展专项营销宣传活动,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市场推广应该有针对性。由于社会民众普遍认为保险企业在进行产品营销时存在误导消费者和理赔方式的不正规现象,相关部门应从内外两个层面进行监管:开展外部消费者教育活动,通过多样化的系列专题讲座活动向社会民众讲解保险的基本知识。重点解决消费者在理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消除社会民众的对保险行业的误解;在保险行业内部,通过设立监管机构、新业务发展审核等方式,加大内部监督力度。加强对保险公司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并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媒体等,将违规的保险公司向全社会通报。同时保险公司应该根据自身发展和经营水平,做出符合自身的承诺,出现服务不能满足客户需求的因素,及时与客户进行沟通协商,做好业务解释工作,及时妥善处理已经发生的问题,减少不利于公司发展的言论,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2.加强产品创新,及时了解客户需求。保险公司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消费者需求的市场调研,不断开拓市场,开发真正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保险产品。保险公司应该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营销理念,不能把营销单纯理解为一种产品营销或坐等顾客上门的产品,应该站在时代的前端,通过对市场的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划分和目标市场选择的分析,通过开展以上三种工作的基础上,开发适合不同领域、不同区域、不同客户种类、不同年龄段的保险产品,满足当代消费者个性化需求。3.树立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营销理念。根据PhilipKotler的“客户转移价值”理论,在进行保险营销的活动中,活动的中心思想是提高产品服务水平。随着服务水平的提升,既能够使“客户的总价值”增加,又能够使“总客户成本”进行压缩。最终实现“客户转移价值”的最大化,最大化的满足保险市场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企业存在的本质是根据以客户为中心和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存在的。企业制定的所有营销活动都应根据客户的反应进行协调和调整,做好客户需求研究,客户关系管理,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等工作。4.打造新型营销理念,建立营销协调长效机制。塑造保险企业营销管理新理念,应以塑造理念为起点。没有理念为中心的营销,保险营销管理的一系列活动是没有意义的。新旧营销理念的主要区别在于:新型营销理念主要是强调客户需求和以整体营销为核心,在实现客户利益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利益。在新型营销理念的指导下,相关人员进行全面细致的市场调研,对保险市场进行精准划分,根据自身发展水平选择目标市场,从整体战略上实现企业在保险市场的准确定位。对企业各部门进行统筹规划,实现营销管理的稳定运行。5.建立科学管理的分析方法,强化营销管控。构建的公平公正的绩效评估系统,将全面客观的制度引入到评估体系中来。同时组建评估小组,评估小组直接受营销管委会领导,对员工以及部门进行固定考核和不定期监督,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根据绩效评价标准,对执行不到位的个人以及部门进行考核。

三、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保险市场全面对外开放已经形成新的局面,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强对保险营销发展模式的研究,特别是对我国保险业营销管理现状的研究是应时代要求的。当下保险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对我国保险市场营销管理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向波林.我国保险市场营销的现状及策略选择[J].时代金融,2013(2).

有效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班干部;班主任;爱心;协调;网络平台

一、建设、发挥好班干部这支骨干队伍

学生干部是班主任的参谋和助手,是联系班主任和学生的纽带和桥梁。班干部得力,不但能大大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更大的意义在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促进班级向良性、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在班级管理中,及时发现、教育和培养好班干部,是管好班级的重要一步。班干部与同学相处的时间比班主任多得多,他们更了解班级的情况,能更及时地发现班上存在的问题,也能拿出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充分发挥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核心作用。班干部一定要选有能力的同学,而不是成绩好的同学。班干部一定要起作用,而不是挂牌的。由于班主任不可能每时每刻都与学生接触,而班干部就在学生中,他们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一言一行,能及时发现问题。若碰到问题时,班干部之间可以相互商量,能解决的就一起解决,不能的向我报告,我来处理。我们班的班干部还定期召开会议,对于每个星期中的不良现象一一指出,相互商讨,出点子去解决。

二、班主任要言传身教,身先士卒

一个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人格人品对学生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要带好一帮思想既单纯又复杂,既有主见又没主见的孩子,班主任就应该做好典范。一要细心,洞察一切,先做后说:首先,班主任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其次,身先士卒,如发现玻璃没擦干净,我先把抹布要过来,然后去擦,一直到擦干净为止,再如,地面有杂物时,我会亲手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班主任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成效是无穷大的。身教重于言教,我时刻注意自身对学生的影响,处处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而且做得更好。二要有耐心,班主任必须有百分之两百的耐心来对待学生的点点滴滴,就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尤其是差生的转变工作,要准备打持久战。

三、将爱心融入班级管理

一个好班主任首先要热爱孩子,要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名好学生,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一个爱的微笑,一句爱的话语,都可能激起学生潜在的能量,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因此,在工作中,我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绝不偏心。在与学生亲密的交往中,我发现每个学生都有他们独特可爱的闪光点,我抓住每一次机会,向他们奉献自己的爱心。当今社会,由于家庭和社会原因,独生子女的性格表现、行为习惯令人担忧,同学之间为小事而争吵,吃了亏决不罢休,非占到便宜不可。于是,我利用班会课,向他们灌输宽厚待人,热情助人的思想。在《品德》课上,向他们讲述中外伟人名人的故事,帮助他们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班队活动课上,让他们把平时发生的互不相让的事用小品的形式表演出来,让大家评论是非,在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

四、协调各科平衡,平等对待科任教师

班主任是一个班的主心骨,不让学生重主科、轻小科,尊重主科教师,无视小科教师,这一点也很重要。这一平衡工作首先班主任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学生对科任教师的反映,科任教师对同学的看法,班主任要及时了解,在中间发挥好桥梁与润滑剂的作用,并且要有持久性。特别要求学生平等对待任何一科教师,不因自己的好恶而有所偏爱。这不仅是学习的问题,更是一个人修养与品德的问题。学生尊重各科教师,教师乐得走进这个班,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

五、发挥网络平台作用,拓宽家校教育渠道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家校沟通的形式和工具也日益丰富,如校讯通、家长QQ群、家长微信群等,但是不管技术怎样改进,家校沟通的载体如何创新,都要努力让技术不断提升家校沟通,服务班级和学生成长的有效工具。班主任要精心设计QQ群,凝聚家长力量,营造沟通文化建立了QQ群,只是充分发挥QQ群作用的基础工作。大家定出在群内讨论发言的大体规则如秉着真诚交流、和谐相处的原则进行交流,注意措辞、不得在群内发泄自己的片面过激的观点,遇见自己孩子成长的问题应尽量私聊,不在里面其他与孩子成长无关的信息特别是广告等等。关键是发挥了家长们的主体性,凝聚了大家的共识,引导了家长们以正面思维进行思考,并为家长们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形成了一个氛围良好的成长共同体。

总之,班主任的工作也要与时俱进,班主任担负着教育者、组织者、指导者的重任,在班级管理中也要做到张弛有度,走近学生,发现学生,更好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作者:韦发奎 单位:天祝藏族自治县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张斌.对班级民主选举的思考[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4,(09):24-25.

有效管理范文篇4

【关键词】国有资产管理;预算管理;对接;策略

1引言

进入新时代以来,社会各界对行政单位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必须在改革中谋发展,为社会做好公共服务,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尤其是在财政收入不断增长的趋势下,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只有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才能在财政改革中获得强有力的支持,提高行政单位的发展活力。国有资产的类型及数量较多,因此,为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未能与预算管理形成有效配合,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较少,容易造成较大的风险问题,限制了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为此,应该结合行政单位的实际工作情况,找到二者对接过程中的阻碍性问题并予以解决,构建切实有效的对接机制,以满足国有资产配置及管理的要求,促进行政单位的健康发展。

2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效对接的意义

公共财政改革工作的实施,可以创造更好的财政环境,提高我国的综合竞争力,在新时代背景下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行政单位作为国家重要的机关单位,其国有资产数量在逐步增长,如何采用有效的管理措施以提高资产利用率,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及社会价值,成为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首先,实现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效对接,可以为建设节约型政府提供可靠保障[1]。在预算管理的基础上,行政单位能够编制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预算方案与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实现精细化管理,真正提高财政工作水平。无论是在资产购置还是运维环节,财政支出越来越大,行政单位应该以实物费用定额为标准对各个关键节点实施控制,避免出现超预算的情况,解决过往工作体系下的资源浪费问题。二者的有效对接,可以促进行政单位资金利用率的提升,以更少的投入获取更高的价值,消除各个部门之间盲目攀比的不良风气,使行政成本得到全面控制。其次,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对接,有利于增强公共财政改革的动力。在过往的改革工作中,对于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导致在资产配置和管理中存在混乱问题,不利于资金利用率的提升。随着预算管理体系的融合,可以解决改革不到位的情况,综合考量资产和资金的实际情况并制定科学决策,在改革进程中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

3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效对接存在的问题

3.1认知程度较低

行政单位对于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对接工作的认知程度不足,这是影响实际对接成效的主要原因,多头管理问题较为严重,而且各个部门之间未能做好明确分工,彼此之间的责任划分不清晰,对接工作的推进十分缓慢。部分行政单位对国家相关规定的研究不到位,在工作中凭借经验实施管理,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形式化问题仍然存在。部分行政单位对本地区大环境的了解程度不足,没有从当地财政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等角度出发实施综合分析,对接工作的目标和方向较为模糊,限制了实践工作的高效化实施。行政单位对于资产申购工作的重视程度较高,但是忽视了其管理和维护过程,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部分单位没有找到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对接的契合点,缺乏完善的组织机构,影响了实际工作成效。

3.2制度体系缺失

行政单位在发展中必须严格遵循相关制度要求,这是保障管理规范性及合法性的关键。然而,在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对接中的制度体系不健全,影响了具体工作的推进。部分行政单位没有从法律层面出发对当前制度实施优化与调整,导致在执行过程中遇到较大阻力,没有针对国有资产配置和处置、预算方案编制与执行等过程采取精细化管控措施[2]。部分制度存在滞后性问题,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背景下行政单位的工作特点,特别是在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中的责任不够明确,限制了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交流。

3.3重预算、轻资产

部分行政单位对预算管理工作的关注度较高,但是忽视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这也是行政单位在实践工作中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单位中资产配置标准不够明确,因此,在资产数量及类型核算中面临较大阻碍,审核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难以获得可靠的审核结果。部分行政单位的顶层设计缺失,各个管理环节存在脱节的情况,管理流程较为混乱。在编制资产预算的过程中没有结合行政单位的实际情况,各项内容的精细化程度较低,难以在实践工作中有效落实和执行。

3.4信息化建设不力

行政单位虽然逐步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但是实际成效不足,难以充分发挥先进技术及设备在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对接中的作用,导致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影响了管理效率与质量的提高。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对于人工操作的依赖性较强,数量统计、变动情况记录等工作的效率较低,而且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难以保障数据信息的准确性[3]。在信息技术的投入上相对不足,资产管理及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利用率不高,以资料存储和收集为主,无法满足数字化及自动化分析的要求,审批流程较为烦琐,影响了二者的高效化融合。

4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效对接的策略

4.1提高重视程度

行政单位管理人员应该从思想上提高重视程度,认识到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效对接的现实意义,积极转变思想观念,以便在未来工作中逐步提高对接成效,为本单位创造更高的效益,避免造成严重的浪费问题。在内部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明确各部门在对接工作中的责任,促进彼此的协同交流,确保全体工作人员能够参与进来,共同构建良好的工作风气,落实精细化管理和全程化管理的要求。此外,应该制定明确的对接目标,从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入手,制定完善的对接计划和方案。近期目标以3年目标为主,在该阶段主要是提高工作人员对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对接工作的认识,全面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从单位实际情况出发推进对接工作;逐步解决资金管理和资产管理中的不均衡问题,防止在对接过程中出现形式化问题;增进行政单位与财政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加快对接工作机制的创新与优化[4]。中期目标以5~10年目标为主,在该阶段主要是提高工作机制的运行成效,确保各项规定及管理措施得到落实;在预算体系中明确新增国有资产配置预算情况,运用各类报表为管理人员的决策提供支持。长期目标以10年以上目标为主,除了要对二者的管理方法和体制实施创新,还应该构建专业化的组织机构,增进行政单位和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的交流,从而达到集约化和法治化管理的目的。

4.2优化资产配置

资产配置是国有资产管理中的关键性工作,行政单位应该在全面了解本单位工作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配置标准,解决过往工作中的盲目性问题,降低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对接的难度。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在明确通用类资产配置标准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工作范围,以落实精细化管理要求。同时,为积累更多的成功经验,可以在相关部门开展试点工作,掌握实物费用定额制度的编制方法,在积累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提高资产配置成效,避免在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对接中引发较大的风险。在审核单位新增资产配置预算时,除了要体现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责,还应该协同财务部门共同实施审核,确定合理的预算控制标准,避免出现信息孤岛的情况。

4.3健全制度体系

制度建设可以提高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对接工作的规范性,从而在工作中形成强大的约束力,提升二者的融合度。行政单位应该构建更加完善的组织机构,通过顶层设计的方式为对接工作提供指导,增进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预算管理部门的密切合作,理顺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多头管理和交叉管理的情况。在资产配置管理制度建设过程中,应该确定不同部门的职责并做好明确分工,提高国有资产配置管理办法的可行性。结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内容对当前制度体系实施全面细化,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避免在实践工作中出现形式化的问题[5]。国有资产配置标准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同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工作情况加以调整,包括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房屋、车辆等,并且确保各项标准的明确性并实施核定,为资产配置提供可靠依据。建立完善的财务信息公开披露制度,不仅能够更加清晰地获取相关资产信息,而且有助于本单位自觉接受监督,防止在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中出不合规问题,为廉政建设创造可靠条件,推动行政单位健康发展。以政府财务报告制度为依托,可以明确国有资产的具体存量情况并对未来变化趋势加以评估,及时采取有效的预算管理措施,提高资产配置效率及资金利用率。以权责发生制为依托,对当前会计核算制度实施优化,帮助管理人员获取更加精确和真实的会计信息,评估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4.4加强绩效评价

为达到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对接工作的预期目标,应该加快绩效评价机制的建设和实施,对于对接实施情况采取科学的评价措施,以明确其中的问题及原因,提高各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首先,明确绩效评价制度的相关标准和具体的评价流程,确保整个评价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对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预算管理部门的工作情况加以总结,而且能够起到良好的指导和监督作用,使其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其次,在编制资产管理计划及预算管理方案时,应该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结果的作用,以便在决策中获得更多信息支持,保障决策的正确性[6];再次,提高绩效评价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及素养,结合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对接情况对评价标准和方法加以创新,使其更具实效性,增强评价结果的可靠性;最后,为确保本单位绩效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应该引入专家组实施评价,对当前评价标准加以丰富和优化,同时,在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对接中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绩效评价指标应该以相关性、经济性和层次性、可比性等为基本原则,确保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充分反映工作情况。

4.5引进先进技术

行政单位应该加大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支持力度,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为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效对接提供技术支持,确保在预算管理系统、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建设过程中更具针对性。行政单位要了解当前对接工作的目标及基本内容,对系统功能实施优化和拓展,满足工作人员的实际需求,提高系统及相关软件的利用率,为数据采集与存储、自动化归类与分析等奠定技术保障。以数据库为依托,实现对各类国有资产信息的全面收集与整理,更加真实地反映本单位的资产状况,并根据其变动情况对数据库实施更新。督促各个部门及时上报相关信息,防止数据时效性受到影响[7]。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实现自动化分析,了解资产状况及其存在的风险,以便对预算方案加以及时调整和优化,确保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的透明性。此外,应该运用防护技术保障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安全性,防止重要信息泄露和丢失,维护本单位利益。

4.6实施监督与审计

采取监督和审计的方式,可以解决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对接中的不规范问题。行政单位应该明确财政监督和审计、检查等工作的重要作用,提高新增资产配置预算工作实施效果。单位应对资产配置预算的执行状况加以定期检查和分析,了解执行中的具体问题及影响因素,只有通过相关部门的批准后,才能购置相应的资产[8]。同时,由于业务工作呈现出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特点,预算方案执行中会出现追加预算的情况,对此,应该遵循相关规程实施申报,针对资产购置的合理性及必要性实施评估后才能开展购置工作。强化财政监督和审计工作的协同配合,严格检查预算状况并明确其中的财务风险,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控制措施。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如果在工作中违反相关规定,则应该及时进行查处和纠正。

5结语

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效对接,可以对行政单位内部资源实施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为节约型政府建设奠定基础,推动公共财政改革进程。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经验和方法,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亟待解决,包括认知程度较低、制度体系缺失、重预算轻资产和信息化建设不力等,导致二者的对接效果不佳,限制了行政单位的转型发展。为此,应该通过提高重视程度、优化资产配置、健全制度体系、加强绩效评价、引入先进技术和实施监督与审计等途径,有效发挥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在行政单位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二者的融合度,共同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规避未来发展的风险。

【参考文献】

【1】黄弘.构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新格局———绍兴市“四个统筹”齐发力[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21):121-123.

【2】崔炜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融入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的思考[J].齐鲁珠坛,2021(5):56-60.

【3】杨娟.新常态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投资与创业,2021,32(17):166-168.

【4】周海民,程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融合实践[J].财务与会计,2021(16):79-80.

【5】谢永浩.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思考[J].财会学习,2021(13):54-55.

【6】文宗瑜,李森,王桦宇,等.依法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监督[J].财政监督,2021(7):38-46.

【7】吴丽瑶.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2):67-68.

有效管理范文篇5

一、企业管理信息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企业对企业管理信息认知不全面。随着社会科技突飞猛进,企业管理信息化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性,以信息技术为主导地位,而现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还有对企业管理信息化科学管理和稳定发展的重要性全然不知,面对企业的不重视,企业管理信息功能得不到全面的发挥,对企业管理信息化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以信息化技术管理经营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对推动企业管理信息化消极情绪严重,它们的不与时俱进和不与科技接轨。从而影响着企业经济发展的上升空间。(二)企业的管理模式陈旧。企业管理模式仍是采用陈规陋习传统管理信息模式,严重影响了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生产运营都会滞后于企业紧跟时展趋势,传统的管理信息只能停留在少数据信息管理方能高效执行,但现今,面对犹如大海般的数据库时,传统管理信息方式弊端将展现无遗,以信息化技术改革创新管理才能开展企业全面发展。以前企业管理信息是以传统陈旧的模式进行,通过以纸质版文件然后在存放于不同部门,落后的管理信息方式容易造成信息安全问题同时也导致跟不上企业发展脚步,对于企业来说。通过内部系统容易恢复数据相对比较方便,虽然提高了企业内部传递信息的效率又造成不了太大损失,然而一旦被窃取或遭到破坏,对企业的危害是核心的隐患。(三)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及人才匮乏。企业管理信息化进行需要依靠计算机软件进行,却因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昂贵,高昂的软件给大多数企业造成了经济负担,望而却步,导致信息化建设滞后,由于我国企业发展层次的不同,软件设备很难到达全面运用满足与大小各样的企业,造成软件应用不畅,企业也可以通过自身需求定制独特的企业管理信息软件,价格却更加极为昂贵,阻碍了企业发展经济。企业管理信息化顺利实施起到举足重轻的因素是以人为本,企业管理信息实施中也离不开整体员工的参与。企业管理信息软件应用不完善,也是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导致企业管理信息的管理不济,软件使用技术得不到全面施展和缺乏专业维护指导,因此,企业很难得到企业管理信息创新软件。(四)外部环境的支持和引导不够。针对企业管理信息的项目进行过程中,政府对企业管理信息化推动起着重要作用,由于企业管理的责任思路不清晰,划分工作流程不细致,出现了混乱的管理现在,与政府部门的协调力度不够,从而让政府部门对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支持与引导力不够,造成了企业发展进程。

二、企业管理信息有效治理

我们应该重视企业管理信息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在有效治理企业管理信息化过程中,为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战略目标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一)培养或引进企业管理信息专业技术适用型人才。实施企业管理信息化以人为重心,首先要正确认知企业信息化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建立紧迫性和重要性的清晰认知,通过思想和方法的引入,对传统、落后的管理思路、管理信息方式进行彻底改革,培养管理者和员工的对企业管理信息化有充分的理解,能更好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实施,提高企业发展效率。从认知上理解了企业管理信息的重要性,企业应更加全面的重视企业管理信息化,通过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教育和培养,企业管理者改变因循守旧的从项目实施的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为了减少企业少走弯路,建立企业人员合理分别进行培训,同时建立企业自身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实用性的培训知识库,培训不断提高管理信息人员的理念和技术技能,同时,引进专业技能应用型人才,加强人才交流与学习,更有效的提高内部人员的积极性,建立企业内的“企业管理信息化专业核心队伍”。从实质性解决技术问题,整体挺高效率,即能减低成本付出又能促进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二)强化基础工作及健全企业体制。业管理信息的成功应用需要加强基础工作的投入,在发展的过程中,基础工作需要正确的规范性,通过完善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制度,让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合理地应用,企业只有在建立健全的企业体制才能促进信息化功能系统性的使用发展,带动经济效益。企业管理信息,处理的对象是数据,要求数据规范化,保持项目前后数据的完整性、准确型,才能保证系统正常的运行,企业业务规范包括企业日常经营方方面面的内容,生产工艺过程、材料进出管理、采集订货管理等,根据不同管理层次进行收集具体内容、收集方式、传递的渠道和存储管理,建立明确的程序。流程规范,要求统一的工作准则和规程去规范的企业体制,只有流程规范性,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的完整性,查询决策才有充分的依据。(三)通过有效的外部环境力量。对企业管理信息引导及推动力在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政府应该明确管理信息化的战略意义,政府的支持与推动促进信息化发展,政府可以在技术方面给予资金投入,从而使企业管理信息软件及硬件得到开发研究,通过政府对企业管理信息专业技术型人才资源优势提供帮助,并且不断鼓励信息化的创新结合和对信息化知识的专利运用保护。在企业方面实行业绩考核的制度范围,增加企业管理层的动力,同时采取相应的鼓励机制,引导推动企业管理信息化,通过政府的参与,加快信息化建立并完善支持系统应用宣传、交流、研究的信息沟通,对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四)避免盲目的企业管理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化建立实施过程中,企业应该全面考虑以后的发展以及根据自身状况,明确计划和信息化需求然后在具体对实施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再采购属于企业运行的信息化设备及软件,在软件的选择、项目的组织、风险的控制等方面避免盲目的企业管理信息化。信息化建设不能太过于迫不及待的进行,需要对现有的工作流程进行分析,建立好企基础管理及信息资料的整理,在企业中实施协作调整和改革,完善内部网络以及考虑软件使用的功能分划,具体根据企业的环境生产需求和生产种类规划安排等,形成有目标性的商业战略,使用明确有效率的企业管理信息化经营理念。(五)吸取国内外企业成功运行企业管理信息化经验。社会经济在不断加速发展,企业发展的竞争越来越强,国内外不泛太多成功案列,具有广泛的业务范围,企业可以通过吸取成功企业的企业管理信息化经验加以学习借鉴转换成为适应自身的运营模式,首先国内外体制和市场经济发展趋势不同,需要谨慎的结合自身企业机制借鉴吸收,其次是文化差异不同,企业文化奠定了企业发展的走势和企业底蕴,企业从发展趋势和类别都迥然不同,所以在借鉴经验的同时需要根据企业实际的情况。

三、结语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将会更加人性化、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因此,本文通过具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提出有效的治理方法,能够帮助企业从内部优化的大规模式,迈向更灵活,更专注于核心竞争,采用适合自身模式,以科学的实施方法而建立并全面完善企业管理信息化,实现大力推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趋势。企业管理信息化是重要的管理任务,是企业发展的必然突破,涵盖不同层次几众多领域,有效的经营好企业管理信息能够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知名度,拓展企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林川,赵伟平,李鹏.企业管理信息治理问题探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09):116-117.

[2]周宇.企业管理信息治理对策与发展趋势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5,(24):192.

有效管理范文篇6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模式;策略

创建有效的初中班级管理模式,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育水平的重要措施。初中生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如何保障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完成学业,走向人生的更高阶段,是班级管理的首要责任。笔者对于如何创建有效的初中班级管理模式,有如下一些策略:

一、建立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

创建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就要从制度上来保障和推动。科学合理、以人为本、宽严相济的人性化的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不言而喻。要打破甚至剔除影响学生发展、制约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学习潜能发挥的不合理的制度。要转变教学理念,一切制度的制定都要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约束学生的同时,更多的是激励,是赞赏。制度的制定要广泛征求教师和学生的意见。甚至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制度的制定上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制度才有科学性、可行性。

二、贯彻平等仁爱的教育理念

新时期的班级管理,学生的个性化要得到充分的尊重。从学校到教师,不压制、不反对。教师要不偏不倚地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用心和学生交朋友,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和教师的温暖。初中生的叛逆心理比较强烈,这就需要以温暖而不是严厉甚至斥责地对待学生。对于学习程度差的学生,教师和班主任要给予特别的关爱,及时有效的沟通和帮助,不能有意忽视,加重学生的自卑心理。要通过有效的交流,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教师没有权利放弃一个学生,学生也没有权利放弃成长。只有在班集体中营造一种你帮我、我帮他的浓厚关爱氛围,初中班级管理才可以说是有效的。

三、发挥班主任的带头作用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是学校、家长、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因此,班主任在提升班级管理效率、强化德育工作方面的作用上地位突出。管理水平高超、品德优秀的班主任对于班级建设和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班主任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和学校资源促进学生的成长,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积极开展各种有意义的班会教育活动和小组座谈会,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建立荣誉感突出、团结互助的班级生活氛围,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此外,班主任要有扎实的心理学和教育学常识,对有问题或是影响到班级团结和荣誉的学生,要能够放下自己的身份,向朋友一样和学生进行平等对话,找到问题,帮助学生化解。

四、发扬民主作风

在班级制度的制定上,要发扬民主作风,切忌一言堂,要通过问询和调查问卷的方式征求学生的意见,因为学生才是制度的执行者。考虑到初中生人生经验匮乏,在制定制度上难免会犯主观、盲目、草率的错误,班主任要注意结合班级管理的目的和学校的要求,对班级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五、通过各类活动增强集体凝聚力

为了更好地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每年的运动会举办中,班主任要不遗余力地鼓励学生,对不爱运动或者兴趣不高的学生要积极开导和引导,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创造有益的途径和机遇。对特长突出,在赛场上表现力突出的学生,要组织人员组成拉拉队呐喊加油,彰显整个班级的团结和谐,增强集体凝聚力。只有当学生热爱班集体,他才会自觉维护班级管理制度,使制度得以有效执行。

六、与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家长是孩子永远的班主任,通过成立家委会,搭建学校与家长沟通的平台,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让家长充分发挥第一教育人的作用,及时把学校的各项政策以及学生在校的情况反馈给家长。哪个学生的成绩下降了,哪个学生经常违规或者无故旷课等等。很多事情沟通好了,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相反,如果在沟通渠道上闭塞,沟通方式上欠科学,不但可能会引起家长的不满,还可能加重学生的叛逆心理,影响班级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七、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

要构建多元化的班级管理模式,让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能得到均衡的发展。如,在班级干部选拔上,班主任的选拔标准不能仅仅以学习成绩和个人好恶为参考。班主任要有教育格局,不妨让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当学习文员,让害羞,内心脆弱的学生做临时班长。通过这样的方式,关注每位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从而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八、结束语

班级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基地,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人际交往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班级管理关系着学生的未来。班级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需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才能创建出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面对初中生这样一个群体,班级管理要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初中阶段,迈向更加美好的人生。

参考文献:

有效管理范文篇7

关键词:财政经济管理;有效途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时期,我国政府单位的管理体制也在随之变革,特别是政府单位的财政经济管理体制。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我国各单位所面临的挑战也就越来多,风险也就越来越大,因此,各单位要想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就一定要加强对财政经济的管理,并通过不断的规范与创新财政经济管理的途径来进一步提高单位的综合竞争实力。另外还需要通过确定财政税收管理的范围,规范与完善财政税收体制以及加强对财政管理人员的培训来进一步提高财政经济管理的水平,促进我国政府财政经济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一、财政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的使用与预算方案不成正比。在大多数情况下,正式实施项目活动之前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制定合理的预算方案,并要有效的保证项目的实际预算和计划预算之间的出入不大,以此来有效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但在实际的资金使用过程中,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都没有对项目实施的资金进行前期有效的预算工作,而是单纯的认为,项目在结束后,其相应的资金也就消耗完了,这种情况就会导致资金的使用与预算方案不成正比,并且会给后期的资金管理工作埋下很大的隐患,并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进而也无法保证项目的质量。(二)项目资金的策划申请不严谨。在一般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在申请某一项项目资金的过程中,都会十分重视该项目具体的资金规划,投入大量的物力与财力来确保项目的资金申请成功,更有甚者会过度的夸大项目的建设规模,就是为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从而导致项目资金的策划与申请严重缺乏严谨性与真实性。另外,在项目资金申请成功之后,由于相关的机构无法对项目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导致项目资金出现被滥用或者他用的现象发生,从而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并出现了一系列财政经济管理的漏洞。

二、加强财政经济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明确财政税收管理范围,实现财政税收责、权、利的统一。财政税收政策从根本上来说也属于一种经济政策,因此,在制定与完善财政税收政策的过程中,一定要紧密结合市场实际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的服务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明确财政税收管理的范围。一方面,要对财政税收管理的范围进行合理的细分,明确出每一项管理的具体内容,让财政经济管理人员能够严格根据自己的职责来认真的完成自己的工作,通过把岗位职责落实到个人的方法来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以此来进一步实现财政税收中责、权、利的有效统一。(二)完善基层财政经济体制。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不断的对财政体制进行创新与完善,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出台的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是推动财政建设一体化的基础与前提。在完善财政管理体制的过程中,一定要全方位考虑各地区的税源基础以及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等相关性因素,以此来进一步有效实现业务工作与履职能力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另外,要明确各个单位机构和成员的具体工作职能和职权,严禁发生越级和跨机构兼职的现象,加强对财政经济管理工作的统一管理,尽最大的努力来提高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与能力,从而进一步完善基层财政经济体制。(三)加强财政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要想从根本提高内部的整体财政经济管理水平,首先就要组织财政经济管理人员定期参加相关的培训与学习,并以此来提高财政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以及财政经济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方面,财务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与专业水平,例如,《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以及《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要适当的增加业务培训,在提高人才专业素质的同时也能充分的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另外,还要不断的健全与完善会计从业准入制度,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适当的提高会计从业的准入门槛,在录用人员时要采用竞争上岗的方式,并健全绩效考核制度,通过加大对财政经济管理人员的考核来充分调动财政经济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整体的工作效率。(四)创新监督技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事业单位要顺应时展的趋势来对财政管理监督技术进行创新与完善,并要在创新监督技术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把现代的科学技术积极合理的应用到政府的财政经济管理工作当中,不仅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保障财政经济监督管理的正常运行。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事业单位在财政经济监督方面能够有效的立足于现代信息化建设,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对财政经济的监督形式进行创新,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建立起一个监督信息网,以此来对各个单位的财政经济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快速提高事业单位的财政经济管理水平和财政经济管理质量。因此,在加强财政经济管理的过程中积极的融入信息化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现代化的财经监督信息系统,不仅能够有效的推动财政经济管理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监督机构快速、高效的掌握各个部门的财政经济管理情况,促进财政经济管理监督工作的进一步贯彻与落实。

总而言之,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的提升,这就在无形中增加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压力。行政事业单位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就一定要不断的创新与完善加强财政经济管理的有效途径,积极转变财政经济管理模式,创新财政经济管理模式,并根据实际的财政经济管理情况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财政经济管理对策与途径。但就目前来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经济管理水平还较为落后,因此,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借鉴国内外较为先进的财政经济管理经验与管理模式来进一步优化我国的财政经济管理模式,提高我国的财政经济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相树清,徐岩.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和财政经济良性循环[J].经贸实践,2017,(23):158.

[2]车丽.企业财政经济管理创新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15,(8):174-175.

[3]高颖.企业财政经济管理的创新对策[J].中国经贸,2015,(3):86-86.

[4]狄波.财政经济管理的创新对策[J].环球市场,2016,(30):29.

[5]张玉宏.浅析财政经济管理的创新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6):278.

有效管理范文篇8

1、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缺乏普遍性。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自发程度体现了企业内部民主程度和企业内部活力等,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层次还存在很大的拓展空间,自发参与到企业管理的公民并不多,尽管公民参与企业管理的意识在不断提高,但是实际参与到工作中的公民还是少数的,相较于我国人口总数来说,普遍性存在严重不足。

2、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成效差强人意。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深度和广度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企业管理负责人的立场、态度及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职工所参与的企业管理的有效性,职工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所能够延伸到的范围及落实程度,职工不得而知,更不可能对其进行监督,另外职工参与企业管理会延长时间,并且会产生行政成本,再加上法律、制度方面的不健全,深度和广度受到很大的限制,使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成效差强人意。

3、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制度有待规范。当下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没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操作规范,与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相关的规范及保障需进一步优化。一些活动以非法制化形式进行,一方面很大程度的影响了企业的公信力,另一方面还降低了职工参与的有效性。

4、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能力有待提高。企业管理内容辐射到多个领域,同时还会存在一些专业性知识,职工的文化素质和价值取向决定了参与企业管理的程度。企业内部成员的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一些专业知识的理解各不相同,导致意见或建议的不统一,影响了职工参与的有效性。

二.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有效性的提升措施

1、强化职工的参与意识。我国企业内部成员参与企业管理的意识有待强化,尽管公民的素质在日益提升,民主政治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公民在参与型政治文化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参与型治政文化一方面可以显露出企业的执政信念,另一方面还可以同时照顾到职工的利益需求,使两者能够协调发展。因此,要为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政治文化环境。

2、提高企业的重视程度。我国企业对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往往会轻视这一主要环节,从而出现了企业内部成员的非法参与,严重时甚至还会使双方出现矛盾。所以要提高企业对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重视程度,首先要强化企业官员观念,对其进行系统的培训学习,使执政者充分了解职工参与的重要性及具体的操作方法。

3、增强法律制度的建设。职工参与企业管理需要依托完善的法律制度,如果没有基本的保障,就无法实现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有效性。我国相关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法律制度不完善,在一些制度中没有具体指出职工参与的内容,使落实趋于表面文章,影响其作用,因此,要增强我国对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法律制度建设。

4、提升企业信息公开强度。对于公开信息内容和范围,我国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完全由执政者的价值取向所决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内部成员与企业之间信息的平衡度,阻碍了职工对信息的了解。

三.结语

有效管理范文篇9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概述

(一)财务共享服务。财务共享服务就是指将企业的财务数据汇总,并在此基础还是那个将财务资源分享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当中,虽然这种财务共享并不能算作是真正意义上的财务共享服务,但却能够通俗的解释财务共享服务,现代所说的财务共享服务,是指建立在科学现代化管理信息基础上,将企业的经营财务和相关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并依靠相关平台对企业的财务进行分配管理。(二)管理会计信息化。目前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管理会计信息化,在具体的应用和实施过程中,主要是要结合企业的具体发展情况,以此来实现数据信息的搜集,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就能够了解企业的整体经营情况,实现会计与管理之间的有效结合,让企业的经营管控和财务管理真正发挥作用。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过程还处于起步阶段,如果想要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就应该将管理会计与现有的云计算、大数据相结合,为企业提供更可靠的决策信息。(三)财务共享服务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意义。1.促进管理会计发展。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根据其在企业中实施所遇到的具体情况,制定了高效的财务管理运作流程,这不仅大大降低了成本同时还保证财务管理高效率的运作,这一改变让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从繁琐的记账、算账等工作解放出来,有了更多的精力用于企业的决策、预算等方面,实现了传统财务会计职能向着管理会计方向过渡,这直接影响着企业管理会计的发展。2.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会计服务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靠,会计的信息化就显得尤为重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服务端与其客户端相分离,如果想要消除现实中存在的距离障碍,使得客户端可以享受到高效、全面、优质的服务,就需要依赖于诸多信息技术的支持,无论是财务管理,还是核算业务、管理决策,都得借助于信息系统。现阶段我国企业最常用的信息化工具有网上银行和银企互联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除此之外还有影像管理系统、网络报销系统、财务辅助系统,以及会计基础核算系统等。以会计报账来说,企业建立的信息系统可以对资金处理、核算处理、信息采集、电子信息归档进行更加全面的覆盖,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降低财务成本规避内部财务风险,还能推进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建设。

二、财务共享服务下管理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数据的安全性。信息技术作为实现财务共享的重要技术支持,如何保障数据和信息的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无论管理会计信息化和信息技术如何发展,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客户端、网络仍旧要面临许多安全威胁和风险。这些风险和威胁主要表现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所存储的会计资料可能会在未经许可授权的情况下就被泄漏或者篡改,有关的信息在客户端向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传递的过程中可能被未知的第三方盗取致使信息丢失等等。因此,如果想要在财务共享服务的模式下进一步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那就一定要做好数据安全的保障工作。(二)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计算模式,“云计算”(CloudComput-ing)自Google前任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Schmidt)在搜索引擎大会(SESSanJose2006)上首次提出以来,凭借其成本低廉、高通用性、高可扩展性、高效率,特别是使用成本低这一优势迅速的被各个领域所使用,云计算自诞生以来就被业界普遍认为是自互联网革命以来IT产业索要面临的最深刻的变革之一,对于管理会计信息化而言,云计算的应用也必将成为一种趋势。(三)机构调整和人员转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成立对企业而言实际上是对财务管理流程的重新构建。新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就意味着企业原有的财务部门会面临一个巨大的调整,有些企业会直接撤销掉原有的财务部门,而有些企业仍然会保留财务部门但是企业的财务人员将会被大幅度的削减,只留少部分财务人员来负责对接。企业通过构建高效率、低成本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会大幅提高会计的工作效率,因此在原有财务部门工作的许多会计人员都需要从传统财务会计转型成为管理会计。所以企业在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时对机构的调整是否得当、原有财务人员的转型是否成功都将直接影响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实现。

三、财务共享服务下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策略

(一)保证会计信息安全。如果无法保障会计信息安全,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毫无意义,更不用说在此基础上实现管理会计信息化。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要想真正的发挥它的作用就需要依靠大数据以及信息技术的支持,这样才能对企业的绩效做出客观的评价,为企业创造价值,做到真正的降本增效。在企业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之后原来所有的纸质数据和信息都转化为电子的形式存储,通过网络来进行传输,因此信息安全十分重要。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可以从设定数据访问权限和用户管理两方面入手。(二)加强云计算在财务共享服务中的应用。云计算作为一种现阶段比较先进的技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企业应当充分将云计算的优势运用到财务共享服务中。云计算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可以降低企业信息化的成本,因此在企业使用云计算之前应当先将云计算平台中的现有的数据与公司本身的财务共享信息相结合,同时购买云计算服务器,按企业的具体状况承担相应的支出,以此来达到维护财务共享信息系统的目的,同时防止成本信息的支出;另外要想更好的将云计算与财务共享信息系统相结合还应当注重财务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和工作效率的提升。(三)加强管理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训。真正想要使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有效实施,就必须对企业传统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在我国目前企业的绝大多数财务人员都是传统的财务会计,其核算、监督的职能显然不能满足企业当前的发展需求,因此企业应当加强对这些传统财务人员的培训来加速财务人员的转型,在对这些传统财务人员培训时,应当结合企业自己的财务系统和财务数据信息,对财务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这样既可以使财务人员加速转型,同时还能使这些财务人员迅速上手本企业的工作。(四)与现有会计信息系统相融合。将财务共享服务平台与企业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相结合是在财务共享服务下管理会计想要实现信息化非常重要的一步。应当首先考虑如何与企业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集合,充分发挥原有系统的优势,在原有系统实在无法满足企业需求的情况下再考虑构建新的系统,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做出相应选择。如今,许多企业已经实现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原有会计系统的有效结合。(五)充分利用大数据。企业在管理会计信息化方面就应当尽可能的依靠先进的技术,利用大数据信息平台,充分发挥其优势,为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提供精准的信息,以此来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做出准确的分析和预测。做好大数据在企业应用,努力促进大数据与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有效结合,企业才能实现管理会计信息化。

参考文献:

[1]熊磊.财务共享服务下管理会计信息化有效实施策略[J].会计之友,2015(08).

[2]刘亚鹏,林婕,张蓉.财务共享服务下管理会计信息化有效实施的探索[J].中国商论,2015(19).

[3]魏瑶琴.财务共享服务下管理会计信息化有效实施策略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5(20).

[4]王觉慧.基于财务共享服务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有效实施方法研究[J].财会学习,2015.

[5]席伟.试论财务共享服务下管理会计信息化有效实施路径[J].经济管理:文摘版,2016(06).

[6]刘西涛.新常态下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现实困境与优化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2016(18).

有效管理范文篇10

一、引言

会计是企业为开展经济活动,加强自身经济管理所采用的一种工具,其主要的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或提升企业的价值。会计按服务对象有两个主要的分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从传统意义上讲,财务会计主要是通过对已发生交易或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主要为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经济信息的经济管理活动。而管理会计是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运用一些专门的方法,对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和其他有用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测、规划、控制、考核与评价的管理信息系统。现代企业由于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满足外在报表使用者的需求一直是企业会计的主要任务,所以财务会计在企业经济活动中一直占主导地位,而管理会计的发展相对比较滞后。2014年11月,财政部根据《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精神,在总结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进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和鼓励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充分利用专业化分工和信息技术优势,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加快会计职能从重核算到重管理决策的拓展的建议。再加上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企业信息化进入了新阶段,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效融合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现实中,投资者和管理者越来越关心面向未来的经营环境和业务状况,大大推动了财务会计信息的前瞻性。信息技术的突破和社会的需求的增加使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效融合成为了可能。

二、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有效融合的基础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是指在基于现行的会计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以“满足各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共同目标,在“相互支撑、信息共享”原则下对会计流程进行再造和重建,使其能够更好地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提升企业的价值。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1.理论基础。

1.1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依据的资料一致。财务会计主要是对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并以会计语言进行记账、编制报表进行报告,而管理会计则是在对财务会计核算内容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公司所处行业宏微观环境及自身战略规划,对公司的已发生事项进行评价,对公司的未来进行筹划,以为管理当局的决策提供服务。随着资本市场的飞速发展,投资者在做出决策时不仅仅需要历史信息还需要公司未来的规划等信息,而二者依据的基础一致,有效的融合能满足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完善和健康发展。1.2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服务的对象及最终目标一致。在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中,无论是财务会计还是管理会计,服务的对象均是企业的经济活动,通过运用专门的语言记录和传递经济活动中蕴含的信息,以便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企业经营的目标一般是生存、发展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会计就是为企业经营提供服务的,所以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让企业能更好的生存、发展和价值最大化。

2.实践基础。

2.1信息化技术的突飞猛进。当今社会,随着云计算技术、大数据处理等信息处理手段的日新月异,信息化已成为全球社会经济生活的主导。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利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有效融合。在信息技术没有广泛应用的时代,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很难同时进行。如在财务会计核算阶段很难对其内容进行盈利能力、差异、投资等分析。而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广泛应用,管理会计的全面预算管理方法、平衡记分卡方法、绩效管理等在日常核算中就能同时进行,这为有效融合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通过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功能化模块融合,财务核算人员能在日常核算的同时轻松进行成本管理、盈利能力分析、投资分析等并且能快速、准确的为不同利益相关者提供其所需的各种信息。二者的有效融合不仅能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及时提供前其决策有用的信息,还能满足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信息日益增长的需要。

2.2公司集约化管理的日益广泛应用。经济全球化使得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剧烈,企业为了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不断的转变公司的发展方式,越来越多的公司实行了集约化管理。集约化管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提供了机会。随着公司集约化管理的推进,一些财务会计的职能将会转移,和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比如销售计划、采购计划和销售订单等信息将由财务部门向业务部门转移。而管理会计从战略的高度看将更加重视全方位的收集、加工和处理企业相关的各方面经济信息,以协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对外确立战略方针,增强战略优势;对内集约成本,提升竞争优势。企业战略是企业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其对此方面信息的需求将使得公司公开披露相应的信息,从而使管理信息转化为财务会计信息。不难想象,随着公司不断的转变发展方式,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相对严格的界限将会越来越模糊,界限会越来越小。

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有效融合面临的挑战

1.财务人员思想意识淡薄,能力有待提高。虽然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有效融合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但目前我国企业中的会计人员囿于学识、能力等方面的限制,一直认为会计的本职就是企业日常业务核算的工具,就是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很难把会计核算工作上升到管理的角度去理解,更谈不上如何使财务会计发挥管理的作用了,这显然不利于二者之间有效的融合。另一方面,二者之间的融合要求会计人员不仅熟悉企业财务准则,正确核算经济业务,掌握财务分析的方法等,还要其能充分认识企业经营的内外部经营环境,具有灵活运用公司各方面信息进行判读、决策的能力,这显然需要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能力素质。而目前我国企业非常缺乏这样的财务人员。

2.融合后信息的披露缺乏界定,没有明确的标准。在传统的会计体系中,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核算的内容、依据、方法等十分明确。财务会计主要是对过去的已发生的经济事项进行核算,主要服务于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而管理会计主要是为内部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信息,主要服务于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其有些信息由于涉及到企业的一些商业机密等,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特征。但二者融合后,如果把原有的二者的信息都公开披露,无疑会使企业战略决策、商业机密等信息被同行业企业所知晓,给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困难。但哪些内容应该披露,披露的标准是什么等问题却没有比较明确和系统的制度规范,这为二者的有效融合带来的很大的障碍。

四、促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有效融合的对策

社会对企业会计的职能从核算为主到管理为主的现实需求,再加上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为其解决了技术上的可行性,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效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促进二者的有效融合。

1.加大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思想意识。企业应对财务人员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培训要让财务人员明白会计的职能最终是为管理服务的,是为能更好的管理企业而生的,如果其不能有效的为企业的管理提供服务,其存在的基础将会动摇。通过培训,不断的提高财务人员对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有效融合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对其内部考核体制,促进财务人员自觉的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以提升我国企业财务人员管理服务能力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加大研究力度,对融合后信息披露制定规范的标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效融合不是二者简单的合并相加,而是应该以“满足各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共同目标,在“相互支撑、信息共享”原则下对会计流程进行再造和重建。当前,我国会计改革顶层设计已经出台,理论及实务界人士应根据其指导思想,结合实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瓶颈,加大对信息确认、计量、计量及报告的原则、内容、及时性等方面问题的探讨与研究,建立规范的信息确认、披露的标准与规范,免除企业融合后的后顾之忧。信息时代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效融合有助于企业更好的资金管理与信息管理,降低企业生产经营以及管理的成本;有助于企业提高和突出其核心竞争力,使其能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但由于我国企业长期以来财务工作重核算轻管理的思想意识,专业管理人才缺乏使二者有效融合的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深入发展,顶层设计的鼎力推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有效融合的工作将会有序推进。

作者:李红杰 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第二篇

一、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结合现状

经济全球化使得企业之间面临越来越大的市场挑战和发展压力,如何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完善会计管理体系来加强企业内部建设,成为每个企业面临的困境。与国外优秀企业相比,我国大部分企业还存在制度不完善、内部建设腐败、创新不强等问题一直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为了避免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淘汰,企业就要加强内部协调,保证企业之间高效运转。传统的会计人员被称为财务会计,财务会计作为企业的资金掌管人员,对企业日常经营进行反映和监督。对企业而言,他们掌管着企业内部的经济命脉,是一个企业的核心基础。财务会计职能的高效发挥对企业良好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所不同,二者的结合一方面都是以该企业的经济建设为发展要求,以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主要发展目标。正是基于二者相同的发展目标使得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才能够有效结合在一起共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和管理依据。另一方面,当前我国企业管理模式和发展模式尚处于实践与理论构建之中,还存在很对不足,在理论上还未形成一套科学的结合模式体系,管理会计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且体系庞杂,缺乏独特性,与财务会计的结合创新没有跟上经济水平发展的步伐。此外,在具体实务操作方面还存在局限,由于传统的管理会计理论是依据当时特定的经济环境建立而来,而当前的定量模型假设在不断变化着的现实经济社会中并不能完全成立,很难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再者,传统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结合只是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了新产品的研发与设计,忽视了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冲击,这也不利于二者的有效结合。总体而言,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一同担负着企业内部管理决策和外部经济核算的使命,在企业的运行中以发展的眼光和趋势共同促进企业的成长进步,综合指引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以此促进企业发展。

二、企业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职能比较

(一)二者的相同点

1.信息来源相同

管理会计对企业内部展开决策管理,通过制定系统化、层次化、制度化的规章制度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基础。而财务会计的主要职能就是对企业内、外部资金状况进行准确核算,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科学财务明细以及编制财务报表。从具体的职能来看,二者各司其职,但从二者工作职能的关联性来讲,企业管理会计的职能开展要以企业财务会计的具体职能为基础,因此,企业管理会计要以财务会计为决策和管理依据。除此之外,作为企业的两大核心职能部门,二者的信息来源一致,其基本工作内容和数据都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

2.二者的侧重工作对象相同

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在职能上存在交叉的情况,虽然二者工作的侧重方向不同,但其侧重点却相一致,在根本上都真实反映了一个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二者的管理服务对象都是以企业的资金流向为重点。财务每天都在与钱打交道,在分析企业的资金利用和周转情况的基础上,管理会计为企业作出相应的科学决策,二者协调配合为企业提供管理依据。

3.二者具体职能目标相同

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共同职能目标都是通过企业财务核算、经济活动管控来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从而为企业经济活动执行决策提供科学的评估方案,从二者职能本质来看,都是为企业的发展赚取高额的经济利润,所以二者有具体的目标结合基础。

(二)企业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职能的不同之处

首先,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工作主体不同。财务会计在工作过程中只是以企业经济活动的财务状况为职能基础,服务层次涉及范围较小,而企业管理会计针对企业上下的沟通决策,涵盖了企业整个管理层面,设计的层次和范围较广,内容比较多元,流程部门较多。其次,二者的工作章程不同。企业财务会计所遵循的是会计准则与法律法规,企业职员通过一定的职业操守来对企业的各个流通事项作出合理规划和核算,财务会计人员要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负责,只有以清晰、合理、明确的财务统计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因此,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要明确企业的收支、利润、成本、通过对内的工作职能提供财务报表为企业下一阶段的活动开展作出明确的规划,所以他们主要是从企业的经营现状入手。而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却不同,他们主要通过企业内部决策分析管理和对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来达到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有效管理,从而对企业资金状况作出统筹协调,从而大力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此外,二者的工作本质存在明显的差异,例如时间差异性。当前我国企业财务会计主要是通过反映企业的内部经营现状,在季度或月末、年终时通过对企业资金使用情况汇总核算,来反映企业前期的经营成果,体现的是过去的时间点,是对企业资金使用情况的高度总结。而对于企业管理会计而言,工作人员的内容不仅局限于过去,还着眼于企业未来的发展。除了上述不同之外,双方的工作信息特征也有所不同,企业财务会计是在特定的时间范围之内,通过对企业特定的资金周转状况进行监督管理、核算,从而科学地将企业的财务收支明细呈现出来,它要求财务会计人员以财务账簿或财务报告单的形式对企业资金流向进行科学呈现。对于企业管理会计而言,他们的主要职能是为企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因此企业管理会计在具体的工作上没有固定的格式限制,可以自由根据工作实际状况来对企业的管理决策进行调整和对分析决策内容进行评估。更重要的不同是两者的工作计量方式有所区别,财务会计以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信息货币量为主要计量单位,对外和对内的财务报表都是以货币为主要单位,与之相比,企业管理会计则不同,它主要以企业的变动成本为决策依据,在不违反国家相关法律准则的基础上,企业管理会计人员可以适当对决策内容和方案做出调整,使企业财务预算和财务分析统计都准确无误。最后,二者还存在其他方面的不同。二者在工作的执行原则上和对事物分析管理的思维方式都存在差异,但具体的差异会为两者的优势结合奠定职能基础。

三、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优势

通过上述分析,企业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二者在具体职能等方面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但是从两者的职能差异来讲,二者通过职能的互补性为企业业务经营和经济发展提供财务管理依据和战略决策依据,也正是基于这种职能差异使得两者才能更好地结合。面对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局面,要想在竞争中保持较强的优势地位,企业就要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有机融合,通过二者的互补作用,优、劣势相结合,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下面就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相结合的优势进行分析:一方面,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结合能够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近年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企业能够在经济活动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求企业重视资金等方面的有效管理,降低企业的成本投入。再者,从现实的发展状况来看,目前大多数企业都在企业内部设立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两个不同的职能分支,对于大型的企业来讲,良好的企业战略目标是一个企业的发展航线,只有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二者相结合,企业才能发挥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减少了企业在经营状况中的资源浪费现象,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也减少了企业员工复杂繁琐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另一方面,企业只有对财务资金的流向有一个详细的管控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也可以保障企业的业务不断拓展,帮助企业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积极融合其他公司进行管理技术创新,从而促进企业良好运行。除此之外,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有机结合还可以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率,从而减少资金浪费,使企业的经济活动更具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企业内部的资金和人才高效运转,真正使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职能,降低业务操作风险,让企业在不断的市场变化中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结束语如何将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相结合发挥企业的巨大优势,需要企业之间进行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符合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规划,通过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二者功能的有效融合,不断发挥双方的工作优势,从而为企业的不断发展奠定职能基础。

作者:余云宜 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第三篇

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必然性

会计对于一个企业的财务信息而言,主要是负责管理经济系统的,工作任务是需要提升企业中的经济管理以及增加企业所获得的利益。会计不单单是为企业供给经济信息而在,且其本身是具有主观能动作用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在实质上是有同一性的,这就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可以达成融合的根本因素。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管理会计本质上是财务会计中的扩展,两者是互相依赖,互相独立的。管理会计中的运用可以更好地为财务会计做出服务,这样也为它们两者的融合供给了客观必然性。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所面临的问题

(一)依据标准不一样而产生的问题

管理会计需要对管理人员的要求条件进行满足,因为受到专业理论和企业经营观念的作用,它能够依据管理会计的特性对企业的成本费用进行重整,且采取相应的办法对企业的财务实施财务预算。然而,主要考虑的是企业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和达成利益所建立的规划,因此,会计准则相较于管理会计的要求条件而言是较为宽松的,而对财务会计的要求条件而言则是比较严格的。财务会计是需要严格遵守会计准则和会计法的,而在我国的有关的法律法规当中,确切提出企业的财务工作中一定要依据会计的有关法律实施活动。财务会计需要依据企业本身的经济状况和管理条件,对会计内容实施分门别类,解决好企业在运营中的所产生的费用信息,检查企业的财产状况,依据相关的规范标准对会计报表等有关数据信息实施整理,所以,财务会计比管理会计会更具有严格性与标准性。

(二)会计人员素质问题

会计人员对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会有相当的作用和影响,我国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道德素质水平一般来说是比较低的,尽管我国许多高校和职院都有创办相关的会计专业,能够为社会供应不少的会计人员,然而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是无法符合企业招聘的真正需要的,其会计人员专业知识理论层次和具体的动手能力都是需要提升的,特别是对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要有一定的意义上准确的理解以及认识,为两者之间的融合做出贡献,这就使得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更加高了。财务会计人员就需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理论,还需要有解决有关业务的能力,对会计凭证的设立、数据记录和报表制定等内容要充分理解和熟悉,其财务人员的法律道德素质也需要达到相应的水平,而管理会计不单单要具有基础性的财务会计知识,还需要理解统计运筹学以及数据处理中的内容,可以分析问题以及处理好会计的有关问题。所以,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是不一样的,这也给两者之间的融合带来了相应的困难。除此之外,尽管我国有注册会计师机制,但注册会计师考试机制是需要健全的,让企业的会计人员利用考试所触碰到的科学会计专业理论,能够逐渐健全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

(三)会计数据信息共享问题

财务会计需要依据我国会计中的有关法律条文进行对应的活动,而且会计数据信息需要确保其信息的正确性、公平性以及透明性,数据信息的保证和计量也需要进行相关的规定,财务会计最终是以财务报表这样的方式向企业的有关收益人员提供经营状况分析,而管理会计自身是不受会计机制中的规定所约束的,它的运用也更加的灵活多变,所以提供会计数据信息没有受到形式上的约束,排版的束缚,只要依据所需的提供相应的会计数据信息就行了,信息的供应形式更加方便,信息量也较为丰富,这样也给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数据信息对接产生了不方便,对于基础数据信息的共享造成不便,增大了工作量。

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对策

(一)建立准确的会计观是达成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的基础

1.对会计的理解。就现在我国大多数企业的会计职能停留于对企业经营业务实施确定、计算、记录以及报告等较低水平的,会计的管理职能很少会在财务会计系统中发挥应用的作用和影响,因此企业的决策层一定要改良对会计的理解,把会计当作是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好助手。2.对会计人员的认识。那么久以来,会计人员在企业中都是扮演着“记账员”的角色,会计工作在一些人看来都不过是写写算算,企业对会计人员的需要是了解财务的规范以及制度,可以很好的掌握不同业务的解决办法,这样的会计人员就会是会计上的帮手,然而知识面狭隘,对于企业相关决策没有所需技能也是不够的。要建立健全企业管理会计系统务必要提升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不仅要引进高素质人才,而且还要进行内部的挖掘以及培育,不同方式和不同方面进行结合,提升会计队伍的素质。

(二)建立健全企业会计机制

企业财务会计机制的建立健全,肯定是需要一整套完整的会计准则当作指导的。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在建立了财务会计机制,在平时的会计核算过程中,对外数据信息披露层面都能够有章可循,然而还是缺少管理会计机制。所以,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会计管理机制,确定出管理会计人员应有的权限以及职能资格,让企业管理会计可以建立工作需要来调动企业中的不同资源,选取恰当的办法以及模型为企业的经营供给合适以及可靠的信息和方案。

(三)使信息技术运用到会计系统的数据共享中

管理会计是依赖于财务会计的数据信息而进行工作的,依据财务会计的数据对会计数据实施加工,利用统计的形式得到相应的报告。而财务会计的数据主要是利用会计的确认、计算、核算以及表格填涂等过程,构成报表式的数据总结。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信息上得到的方法来看,是能够利用信息技术的应用来达成财务会计于管理会计资源上的共享和沟通的。设立在两者之间的信息总结之上的数据加工以及解决,可以使得全部的会计信息都可以包括在其中,可以很好的进行相关信息的找寻,接着通过数据管理系统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数据对接所供给的载体,逐渐达成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者之间的融合,达成会计数据信息中的连接。

四、总结

总而言之,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是艰难而曲折的过程,需要从建立准确的会计观,建立健全企业会计机制,组织机构要从混合型转变成融合型以及使信息技术运用到会计系统的数据共享中这四个方面实施,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为企业谋得利益。

作者:马云霞 单位:金坛市诚信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第四篇

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概述

(一)财务会计概述

1.财务会计定义

财务会计是一种经济活动管理手段,它通过将企业以往的各项经济活动中涉及的资金流动进行核算监督,并将分析后得到的企业基本生产经营、财务管理状况等信息传递给企业高层领导者以及企业利益相关者,以便于进行更好的决策。它是企业内部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通过不断进行的会计核算,得出有关于企业基本状况的有效信息,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管理决策,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同时促进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

2.财务会计主要职能

财务会计的主要职能包括:为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提供有效的决策信息,使企业各项经济行为能够透明化、规范化。该职能通过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使企业利益相关者能够清楚地了解到企业一定时间内的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以及其发展前景;为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提供依据,从而提升其经济利益,保证企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唯有企业实施了有效的经营管理,才能够确保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经营成果,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从而得以更好、更快地发展;监督与考核企业高层领导者日常工作履职情况;企业为了扩大经营规模势必需要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或吸引其他个人或企业投资;企业除了考虑自身经济利益之外,还需要考虑到其它投资者以及债权人的经济回报。因此,企业的各项经济行为需要通过财务会计的核算形式接受各方的监督、考核以及评价。

(二)管理会计概述

1.管理会计定义

管理会计是指为了企业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利用专门的工作方法,将财务会计整理的经济信息进行加工利用并做出分析报告,帮助企业内部的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从而规划与控制其经济行为。管理会计的本质是为企业进行价值创造,并对企业资产进行维护,它是企业的一种管理战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它在会计学领域所扮演的角色将越来越重要。

2.管理会计主要职能

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是将传统财务会计的单一核算与分析企业以往、规划控制如今并预测、统筹未来进行有机的结合。即通过对财务会计工作所获取的经济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分析、总结、反思,改进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行为;通过对财务工作中所获得的经济指标进行严格的定性、定量分析研究,提高企业整体运作效率;使企业管理者及其利益相关者能够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决策并正确规划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二、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关系

(一)二者之间的区别

1.二者所要反映和报告的内容侧重点不同

在各企业日常的经营过程中,财务会计工作需要依照会计准则来进行,要求能够及时反映企业管理经营过程中相关的核算信息,对于企业资产、负债、收入、支出等项目以及利润分配状况等编制季度、年度等定期报表,使企业领导者及其利益相关者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是否存在财务风险、资金需求、缺口状况等基本信息,并借此分析评价企业偿债能力、获利能力等。由此可见,财务会计偏重于对外反映、体现企业财务数据总体情况即核算与反映。而管理会计则不同,它偏重于管理与分析,需要将企业经营管理行为与会计核算结合起来,为企业领导者提供决策依据与参照标准,从而制订相应的管理目标和企业发展战略,最终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壮大的目标。由此看来,管理会计更测重于企业内部的管理与分析报告。

2.二者要满足的需求不同

财务会计的工作目标是能够精确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等信息,需要符合实效性以及科学性的要求。为了满足会计核算的实效性和科学性,需要企业的财会人员能够严格遵守国家会计基本准则以及企业相关制度,及时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评估,并进行相应的报告、陈述,始终以企业的经营、核算作为重点。管理会计则不同,它将管理理论与工作过程中的会计理论结合起来,不采用初始阶段的会计核算方式,而是将会计成本作为其管理工作的预测基础。

3.二者以不同的单位进行计量

财务会计的工作成果通过工作过程中的货币信息来计量,企业内部的各项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财务会计的监督与核算。以此来保证其对外报告中能够以货币信息作为根本内容。除此之外,利用财务会计的工作过程,偏重于初始阶段的信息核算模式,将企业的经营历史成为作为当下和未来经营管理的参考信息。对于管理会计来说是不同的,它的工作过程建立在变动成本法之上。在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做好全面预算并提出相应决策,并不断进行分析迭代,确定最优决策。

4.管理会计的灵活性、实用性以及指导性要优于财务会计

企业财务会计的记账方式较为单一,必须将货币作为其核算、计量单位,利用复式记账法来取得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初始凭证,然后依据记账凭证进行编制并进行账簿登记,最终实现财务报表的编制。在该项工作过程中缺乏灵活性,无论是进行财务核算时所运用的核算方式、依据还是进行会计信息提供的模式、时间都是固定不变的,无法及时根据企业领导者的意图做变更与调整。管理会计则不同,它的计量单位是多元化的,可以是实物核算、图示核算,也可以是金额核算或是比率核算等;在规划、预测企业未来经济行为时,也可以利用多种分析方法,例如边际分析以及盈亏平衡分析等等。除此之外,它还可以根据企业管理人员的要求提供所需的对应资料。从其实用性和指导性来看,财务会计主要通过财务信息记录、总结以往的经济活动,所体现的是企业过去的生产、经营、管理状况,无法反映企业未来的发展情况。管理会计则以分析和处理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财务问题为主,进行例如预算管理、计划制定、决策可行性分析等,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并且在最大程度上防范企业未来可能出现的经营管理和财务风险。因此,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在企业内部的应用领域存在着差距,通常管理者也更喜欢通过管理会计来获取其所需要的相关财务信息。

(二)二者之间的联系

1.二者具有一致的基本信息来源

管理会计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企业相关财务信息为企业高层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在收集过程中最主要的资料仍是企业最基本的会计核算信息,即企业财务会计采用一定的核算方式以及信息记录所制定的企业财务报告。无论是财务会计还是管理会计均是我国各企业会计系统的分支。所以二者的信息渠道是基本一致的,均无法脱离企业长期以来积累的生产经营、管理以及财务状况的信息资料。

2.二者均具有基本的考核、控制职能

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基本作用即会计信息核算以及核算监督,本质上对企业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检查和考核,考核的主要内容是企业实际经营成果同其年度、季度、月度经营目标是否一致;预算管理是否有效,若二者完全不一致,就需要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保障企业实现基本的经济利益。对于管理会计而言,该方面工作要求与财务会计是一致的。即二者都需要完成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预算控制,并对企业所运用的经营成本进行预算比对以及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测评。

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效融合

(一)二者融合可行性分析

1.二者结合的基础条件

首先,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工作目标具有同一性,均是为了反映企业内部日常的各种经济活动,即从企业日常的经济行为出发,分析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从中反映企业经营成果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财务会计以及管理会计在该目标上是一致的,这就为二者的有效融合奠定了基础。其次,由于近些年我国经济、金融的迅速发展,有关企业、社会等各方面的信息量逐渐庞大,企业管理者迫切需要从中获取对自身有益的信息,相应的理论研究和学科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也随之快速发展起来。这样一来,财务会计工作和管理会计工作就有了完备的理论依据,也使两者的有效融合变得可能。最后,随着经济崛起的不仅有会计信息理论,会计专业教育同样在大环境的驱使下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当前,大部分高等院校均开设有财务管理和会计专业,院校内拥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软件、硬件设备,能够将前沿的理论与其他知识相融和并发扬光大;同时,高校培养的大批专业人才,也为今后的财务与管理会计工作奠定重要的人才基础。除此之外,随着直接融资需求的增加和资本市场的活跃,企业注册制上市的推出,使得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复合型财管人员严重缺乏,全社会对本行业的重视和关注,将有助于提高我国会计整体的专业水平,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人才的支撑与储备。

2.基础条件所能满足的可行性

从上文中得知,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在企业的日常管理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有所不同,同时存在着差异,但却是互相依存、相互渗透的。对于企业来说,将以企业资金、财产作为重点关注对象的简单核算方式向以会计管理理论为重点的管理会计方式方向发展将成为必然。目前,无论是财务会计还是管理会计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物质整合管理的领域,在管理的过程中还应该同企业日常经济的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建立起密切的联系,科学、合理地利用和整合企业利益相关机构、个人的产权流动。总而言之,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均是将价值和物资运动作为其主要工作,并将会计、财务信息作为工作媒介,体现社会的生产关系。在进行相关的信息革新时,要以管理会计作为依据,增加信息的广度和深度。当前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下,财务会计的升级需要通过管理过程来发挥其最大的效能。从企业的经营目标来看,两者的有效融合将是未来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文中的分析可以看出,财务会计重视会计信息的对外汇报,而管理会计则注重企业经济活动的内部管理。但是二者均从企业的经济利益出发,为企业管理者及其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所以二者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结合目前各企业的经营管理要求,通过提升企业管理者及员工的专业素质,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会计观念,并提前做好财务会计以及管理会计统筹规划的方式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二者有机结合将更有利于企业未来的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能力,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使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进而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作者:潘琳娅 单位: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华市分行

第五篇

一、引言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对企业良好发展,得到较高经济效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两个重要岗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在当前企业发展过程中,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结合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在企业发展中占据明显优势。本文就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优势相关问题分析。

二、企业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内涵

企业财务会计,也叫做对外报告会计或者传统会计,主要面向企业外部,其主要工作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进行会计核算,从而在企业财务部门实施财务管理工作,通过财务报告的形式向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以便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财务会计管理企业经济,在企业中属于重点及核心工作内容,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对企业运行情况有着直接影响,较好的财务会计工作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属于良好保障及前提。对于企业管理会计而言,其与财务会计内涵相反,管理会计又称"内部报告会计",是旨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决策者作出各种专门决策的一个会计分支,其核心理念中,价值的创造与维护是最为重要的两点。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应当以发展眼光看待问题,对内部资金加强管理,对其企业今后发展趋势综合考虑,从而使有效管理得以实现。

三、企业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两者间关系

首先,在企业内部管理会计以及财务会计均在管理活动范围之内。从当前情况来看,在企业会计中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属于两大分支,两者之间既相互依存,同时又相互独立,另外还能够相互补充。对于财务会计而言,其主要就是依据企业规章制度以及有关会计法规要求进行核算,另外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以及观念进行控制,从而管理企业经营活动。而管理会计主要就是结合企业经营管理,利用专门的一些技术及方法,管理企业中的相关经营活动,控制整个过程,从而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其次,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两者具有一致的最终目标,两者都是服务于企业管理目标。财务会计负责的主要就是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记录、核算及控制,反映出企业经济活动以及经济活动结果,从而将决策依据提供给企业经营者以及决策者。而管理会计主要就是利用财务会计记录的各类经济信息,对专门方法及技术进行利用,通过这些信息预测并规划企业经济活动,同时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以及评价。管理会计及财务会计均服务于实现企业经济管理目标。

四、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结合的优势

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在工作过程中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因此,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若将二者有效结合,能够做到相互补充,另外,在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还能够使财务成本得到一定程度降低。以当前实际情况而言,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进行结合具有很大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降低企业成本

对于管理会计及财务会计而言,两者为不同会计分析学科,因此两者反映出的信息数据也存在不同针对性。通常情况下,在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两个岗位会同时设立,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经营管理的成本。从根本上而言,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者提供的信息,具有相同的目的,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若能够使两者实现有效结合,一方面而言能够增加会计信息全面性,另外一个方面而言还能够使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有关资本得到节约,因此,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进行结合属于使企业经营成本得到降低的必然要求。

(二)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经济正在快速发展,同时企业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要想在其市场竞争过程中占据一定地位,得以稳定良好发展,则应当对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结合具体情况,从而进行正确决策。由于被传统经营模式所影响,通常情况下在企业会计工作过程中,决策者往往将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作为依据,而对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管理会计起到的作用基本上忽视,这样一来企业便无法预测企业未来经济活动。管理者在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决策时只能将以往经济活动当作依据,而在这种情况下的经济决策通常缺乏一定时效性,企业内管理者以财务会计信息为依据进行决策通常比较片面,甚至存在错误。因此,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若想结合实际经济环境进行正确决策,则应当结合管理会计及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将结合之后得到的数据作为决策依据,综合各方面因素后再去决策,决策的正确性才能大为提高。

(三)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企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由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相对而言比较紧密,并且其关系错综复杂,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如果仅仅选择管理会计或者财务会计中的一种,那么在使用会计信息的过程中,会计工作人员就得不到全面的信息。而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如果将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进行有效结合,则能够结合人力资源内部有关的比较复杂的模式,可实现与企业内部有关部门及有关层次工作人员之间的结合,从而能够找到与自身需求相符合的信息,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有效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四)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有利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已经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并且经济全球化在我国已经得到快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同时,各个企业之间有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对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而言,两者自身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与区别,两者之间相互结合相对而言属于复杂而系统的工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将两者之间的结合的优势真正落实,则在企业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应当对两者优势进行运用。企业应当对自身基本特征进行分析,使自身领域得到有效延伸,从而发挥其潜在的效能。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的优点主要就是预算资金,为企业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保证企业能够快速稳定发展。此外,对于企业资金运作情况应当进行良好规划,从而保证资金流动良好,加快资金回笼速度,使企业能够通过较小资金投入而得到相对比较好的经济效益,保证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为能够保证企业经营管理良好,应当进行科学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是两个重要岗位,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实施有着重要作用。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中仅利用管理会计或者财务会计已经无法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应当使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结合,发挥其优势,保证企业经营管理能够得到良好运行,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

作者:成宏涛 单位: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曲江支行

第六篇

一、管理会计跟财务会计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会计作为一个开放性的信息系统,是由财务会计跟管理会计相互融合组成的。在财务会计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以及报告的整个过程中,管理会计始终都发挥着调节作用。从这个角度而言,财务会计跟管理会计具有密切关联。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财务会计的主要职责,而管理会计又是对财务会计的进一步补充,更为强调企业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这两者都是围绕企业利益相关者来开展的,目标也都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财务会计跟管理会计在管理职能以及管理内容上有着较多的交叉和重合。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财务会计跟管理会计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只有在这两者的融合发展中才切实推进了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改进和完善,进而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将财务会计跟管理会计进行有机融合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伴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加强,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以及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企业财务管理向着精细化方向发展,也在客观上推动了企业财务会计跟管理会计在管理职能以及管理内容上的融合。因此,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然要求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融合在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尽管管理会计跟财务会计分属于会计学体系的两个不同的分支,并且这两者在工作的内容、工作的侧重点、服务的对象以及所依据的制度规范等都有所区别,但是管理会计跟财务会计这两个会计学分支在最终的研究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确保企业实现保值增值,获得经济效益。伴随着会计体制改革的发展以及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于企业会计信息要求上的同一性,很多企业管理者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也不能够将这两者完全分开对待。从发展趋势上来讲,管理会计跟财务会计相融合,并将这两者在实际工作中融合运用越来越具有必要性。就企业管理实际来讲,强化自身内部控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内部管理机制,逐步实现管理会计跟财务会计的融合性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健全完善企业合同管理制度。从管理职能上划分,企业合同管理属于企业管理会计的职能和范畴,实施科学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对于企业进一步减少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情况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不过在具体的合同管理过程中,一些企业并没有单独设置相应的管理会计岗位来进行管理,合同管理这一岗位的具体工作依旧是由财务会计来实施和操作的,并且也基本上是结合财务会计的相关核算信息来进行环节控制。一般情况下,企业合同管理包含了合同签订、发出货物、回笼货款以及提成销售额等环节,将管理会计跟财务会计进行有机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合同管理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及时掌握企业合同的执行情况,准确跟踪管理企业逾期未收回的货款等,这对于企业提高应收账款回收力度,减少坏账发生风险,确保企业健康持续运营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围绕企业管理会计跟财务会计融合,切实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当前,企业风险管理基本上都是实行全员风险管理,在风险管控过程中董事会、经理层、财务部门、市场部门以及审计部门等都会参与其中,风险管理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这也意味着企业职工以及管理层在风险管理中都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全员化风险管理正越来越成为趋势。上述风险管理参与者都是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的参与因子,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设计上需要在上述参与因子中做好风险管理责任的细化和落实工作。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时不仅要站在管理会计的角度,同时也要站在财务会计的角度。具体来讲,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的设计工作应当重点围绕以下两个方面来开展:一是明确风险管理相关责任主体在整个风险管理过程中的地位以及作用,建立完善风险管理委员会等相关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在风险管理委员会、经理层、业务部门、财务部门以及董事会等之间合理进行权责分配;二是明确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合理选择集权式管理模式以及分权式管理模式,完善各个风险管理岗位的职责以及人员配置。同时,还需要保障企业会计信息在管理部门的畅通。在设计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时,需要确保信息畅通无阻,并减少信息流动成本。只有将管理会计跟财务会计各自的风险管控职能进行融合管理,才能够切实提高企业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三)融合企业管理会计跟财务会计职能,加强企业预算管理。企业管理会计跟财务会计的操作都需要预算管理的参与和支持。强化预算项目支出管理就应当围绕多个方面和环节来综合管理。包括预算项目的编制管理、项目支出管理、项目预算管理、项目监督管理等。单位应当依据相关规章制度要求,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流程,明确会计责任,确保预算资金专款专用,并按照预算计划进行详细记录,严格控制相关开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杜绝资金浪费。同时,强化预算项目监督。建立科学规范的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分析体系,确保考核机制完整规范,同时及时分析预算执行情况,依靠考核流程及时发现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纠正。考核完毕后,应当将相关的考核结果进行公开,在此基础上实施奖惩制度,充分发挥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管理的制约作用以及导向作用,在后续的资金安排以及信用评定上强化对绩效考核结果的权衡。将单位的预算和支出进行有效衔接,并动态监管项目支出以及整个的执行过程,强化监管力度,及时发现预算项目支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加以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保障单位预算项目资金支出的规范、严谨、高效。依靠企业管理会计跟财务会计预算职能的融合和衔接,推动预算执行力度,促进企业科学发展。

(四)强化管理会计跟财务会计会计核算职能的有机融合。尽管在理论中,会计账务核算基本上属于财务会计的管理范畴,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管理会计的参与和支持,在相关会计核算上要为企业管理会计服务,为其提供必要的会计信息和财务数据。只有两者在会计核算上密切融合,提高衔接性才能够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对单位会计核算科目以及相应的科目辅助核算属性进行合理设置。在日常财务管理中,要想实现资金拨付跟项目支出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就需要将单位经济活动中所涉及到的资金收支会计科目以及辅助核算科目进行设置,对其他应收款、现金以及专用基金、其他应付款等会计科目设置项目辅助核算。同时,结合管理会计的实际需要,对会计账务进行及时核实清理。一些单位在财务会计核算中常常存在着资金混用的情况,这就很容易导致实有资金、项目支出额度以及基本支出额度等项目之间资金拨付混用情况,使得各个项目的银行资金应结存跟实际金额不一致。因此,在实际会计核算过程中应当及时进行账务核实和清理,计算出各个项目之间资金混用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规范,减少会计核算失误,增强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同时,还应当将原先的粗放式会计科目中资金进行分解,依据核实之后的新项目进行归集整理,并结合新的会计项目进行必要的辅助会计核算。只要这样,企业财务会计的核算工作才能够切实满足管理会计的需求,实现两者会计核算上的有机融合。

作者:张惠敏 单位:辽宁中广移动传播有限公司

第七篇

一、管理会计跟财务会计的关系分析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整个会计系统的两个组成部分,在传统会计理念里,财务会计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数据进行记录、汇总等,编制成财务报表,为企业以及企业用户提供企业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情况。而管理会计的职责则是在运用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以及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相关资料,为企业的管理阶层提供决策方面的信息,以期作为企业内部调整的依据。如此看来,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密不可分。从各自的职能以及所负责的对象来看,财务会计的职能主要是面对企业外部的职能,向与企业有联系的外部人员或者合作方负责,而管理会计则主要是向企业内部的发展负责,为其提供决策或调整方向的依据。这种一个主管外部、一个主管内部模式的区别使其看似是相对独立的,但是从两者的理论基础和目标来看,两者又具有共性。从管理会计的职能来看,管理会计是财务会计职能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延伸以及必然趋势。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仅仅靠财务会计对企业进行数据统计来反映企业经营情况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企业为加强内部的管理,保障其能够快速运作需要管理会计在财务会计提供数据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以及调节,从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管理会计的出现也是财务工作者在不断的工作实践中探索总结,在传统记账、算账、报账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它不仅为企业决策提供了依据,也丰富拓展了会计的内容以及职能。不管是财务会计还是管理会计,它们的出发点和目标都是为企业经营活动服务。

二、管理会计跟财务会计融合的可行性基础分析

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进行融合的可行性是有其基础支撑的,不管企业内部还是外部,对于会计信息的要求都是一致的。传统的外部会计信息由财务会计提供,由于管理会计模式和认真有其局限性,内部决策所需要的内部会计信息不足,割裂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的联系。其实管理会计是财务会计职能的延伸,在当代市场经济社会,对于企业信息的要求不管是企业外部还是企业内部相关部门都是趋于一致的。传统意义上的管理会计所掌握的信息,是属于商业机密的内部信息,是企业在市场上生存以及竞争的有力保障。此外,管理会计所掌握的内部信息不管是提供还是传递都可以不受相关法规的限制。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管理不再局限于眼前或是本土,企业如果要想在行业里有所作为,就要考虑其整体发展,学会利用整体优势,不仅要关注本身的生产经营活动,还要对其他外部因素加以分析,从而对企业发展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同时,对于企业外部信息关注者或需求者来说,他们也不仅关注企业的原始数据信息,而是将目光更多地集中在企业未来发展信息、整体以及市场等信息上来,而这些就需要管理会计在财务会计统计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整合以提供给外部信息需求者。由此看来,当下企业不管是内部的管理者还是和企业有联系的信息需求者,他们在对企业了解的认识不再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内部或是外部,而是内部和外部信息的结合,这就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奠定了基础。从会计对象来分析,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一致的,它们都是以价值信息为基础。将资金运动以及其所反映的经营活动作为会计所研究的对象,是传统的会计观念,与当下经济发展中的会计活动有所出入。传统的会计活动侧重于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资金等物质方面,认为会计活动的对象就是资金的运动,这种观念将人在其活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忽视。实际上,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都是将价值信息作为基础,它们所研究的对象都是将企业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数据等资料整理而成的有用信息,而不仅仅是单纯的资金等物质方面的东西。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以及会计理论的深入发展,企业经营活动更加复杂,这就要求对于企业的核算、监督等会计范围也要相应扩大和拓展,成立一个全方位的会计系统,而不是自成一体。因此,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演变,会计管理的范围和研究对象也愈见明晰,不管是财务会计还是管理会计,它们的研究对象是一致的,都是以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价值信息为基础,同时体现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社会关系,研究对象的一致性就变成了两者融合的理论基础。

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融合的实际操作性分析

(一)进一步健全完善企业合同管理制度

企业合同管理制度是为了加强合同管理,避免不必要的失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对于企业正常运行,优化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有利于减少应收款项发生坏账的可能性,从会计角度来讲,属于管理会计的职能范围之内。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企业合同管理纷繁复杂,包括签订合同、货物流通以及货款的收发等,这些不仅包括管理会计的职责范围,也有财务会计的管理职责,如果有了完善的合同管理,能够及时监督合同的履行情况,对于货物流通以及货款等都可以进行追踪处理,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展开保驾护航。

(二)围绕企业管理会计跟财务会计融合,切实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企业发展过程中,风险是随时存在的,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就应该围绕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职能融合,为企业风险预警和风险防御提供支持。通过全面分析企业经营情况以及外部发展环境的资料,将财务指标中的数据资料通过整合和细化,转化为企业管理会计的职能,使其能够将企业的潜在风险体现在管理会计的报表中,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建立预警机制,并寻找财务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有效方式。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有风险意识,通过财务管理中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有机融合,加强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有利于企业对财务危机的控制以及处理,从而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三)融合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职能,加强企业预算管理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互相结合,具有内在契合的基础,加强企业预算管理需要财务会计和管理财务各自发挥其职能优势,将其融合在一起,为企业经营活动以及管理提供更为精确的依据。在实际操作中,编制企业财务预算报表时,通过对企业制定生产量以及各项资金运作等方面的预算,将搜集的数据与编制报表相结合,财务会计在做这项工作的同时,如果对企业发展目标以及利润等方面综合考虑,形成企业内部管理层制定企业发展计划所需要的预计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等,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讲,将会非常重要,使得管理者在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潜在风险做到心中有数。一方面,财务会计在企业经营的各项数据分析以及监督上具有优势,能够真实反映出企业经营情况。另一方面,管理会计在财务会计报表的基础上,再次利用这些数据,为企业的经营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为企业发展的预算把舵。

(四)强化管理会计跟财务会计会计核算职能的有机融合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差异性,但是它们在会计准则和核算规范上还是遵从统一的原则。在统一的核算规范下,通过各个辅助核算的项目组合将对管理有用的会计信息进行整合。除了利用财务会计传统的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这三大报表来显示企业的财务管理情况之外,可以将管理财务中的核算职能与其强化结合,从中提取到对于管理会计有用的信息,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形成管理报表,以期企业通过这些报表发现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式,为企业管理层制定发展战略提供数据支撑。

作者:李红美 单位:金华市烟草公司磐安分公司

第八篇

1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融合的基础

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研究对象均为价值运行情况,研究的目的通过有效的管理方式,实现企业价值增量的最大化,这是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融合的基础。管理会计的研究对象是价值运动的情况,财务管理研究的对象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资金的运动状况,研究如何投资、筹资,如何进行资金日常运营,如何进行股利分配等内容,其实资金运动情况也就是价值运动的表现形式,从这个角度上讲,财务管理研究的对象也是价值运动情况。在研究对象上,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存在着研究对象相一致的情况,所不同的是,财务管理需要对价值运动实现实际管理,而管理会计,不直接参与价值运动的实际管理,只是对价值运动情况进行分析,管理和反映相关数据,但二者的最终目的都是实现价值的不断增值。实际上,现代企业多是以股份制形式建立起来的,企业经营的目的是股东或者是债权人带来利润,这样,才能不断吸引股东的投资积极性。而实现股东的利润,必须要满足客户对使用产品价值的追求,也就是说企业必须要不断地改良产品,生产出社会认可的产品,才能实现利润。只有企业不断盈利,才能获得发展的动力,研究企业价值增长内在因素或是不断实现价值的增值,研究最大限度实现企业增值的策略,有效满足各利益方利益追求的目标,是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研究的重点,也是二者研究的共同目标。另外,从企业发展角度而言,如果能实现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有机融合,则可以最大限度地推动企业的发展。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如果实现融合,二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企业的人力和财力成本将降低,同时,企业的管理会更加完善。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加,二者能实现融合,就能保障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全面的信息平台,这种信息平台能够为企业制定更好的管理政策提供支持,能够助推企业的更好发展。

2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融合策略

2.1完善企业会计职能

当前,我国企业对会计的职能认识不清,企业会计职能仅仅停留在对企业的资金进行详细的记录与计量方面,会计的管理职能没有发挥出来,要实现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有效融合,作为企业领导人,必须要具有正确的会计观,要全面认识会计的职能,充分认识到会计的管理职能与财务职能是相融合的,要基于这种认识,引进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根据会计职能对会计人员提出工作要求,要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能够使会计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在工作岗位中做成自己的贡献,这样,才能通过二者的有机融合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

2.2采用渐进式的融合策略

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融合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对每个环节都需要做好具体的设计,这样,才能保障融合工作的效果。对于企业而言,实现二者的融合,需要采取渐进性策略,对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人才结构,进行有效分析,处理好相关数据处理分析方面的工作,对各种信息进行认真研究,对所涉及的工作做统筹安排,每一个工作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体效用的发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融合的目标和价值就难以实现,因此,企业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采用渐进式的容和策略,促进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有机融合。

2.3建立完善现代企业会计管理制度

实现二者的融合,必须要有现代会计管理制度做保障,企业要建立完善现代企业会计管理制度,能够通过加强会计管理,明确每一个管理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要能够提升每一个会计职员的工作积极性,保障每个会计职能都能忠于职守,认真工作,能够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要求,落实自己的工作职能。另外,企业也需要根据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融合需要,丰富会计人员的职能,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会计培训活动,提高会计管理人员和普通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通过完善培训内容,提高员工的整体素养,这样,才能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会计信息支持,也才能真正实现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机融合。

2.4有效调整组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