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系统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07:04:23

文化系统

文化系统范文篇1

我县有18个乡镇,249个行政村,全县有18个乡(镇)文化站。有3级文化馆1个,3级图书馆1个,3级博物馆1个,县级采茶剧团1个,县级电影公司1个,县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1个。18个乡镇均建起了乡镇文化活动中心,近百个行政村或居委会建起了村级或社区文化活动室,共建有农家书屋251个,全县基本形成了以县直文化单位活动场地为龙头,以村级或社区文化活动室为网点的县、乡、村三级覆盖的农村文化网络体系。

二、我县近年文化建设情况

1、加强设施建设,搭建文化服务的公共平台。

一是重点抓好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2009以来,全县18个乡镇文化站已基本建设完成,已投入使用的13个乡镇文化站建设了综合文化活动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配套了点歌系统、图书2000册、电视、投影仪等设施设备。

二是加强三馆建设。县博物馆建成了《古代历史名人文化》。2010年,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取得了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并荣获全省先进集体称号。在馆藏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中考核中全省排名第一,并荣获全省先进集体称号。2011年12月县博物馆“古代历史名人文化展”获得了“全省博物馆十大陈展提升创新奖”。县文化馆、图书馆也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县文化建成了非遗展览厅,县图书馆建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并建成村级服务点237个。

三是着力抓好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我们把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与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结合起来、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活动带发展”的方式,鼓励村组在开展农民综合文体活动的同时,建立村民文化活动室。在县局的扶助和带动下,全县共建村级文化活动室近百个,组建了11个农民业余剧团。

四是全县建有农家书屋点251个,每个农家书屋点投资2万元,配有图书2000册,报刊10余种。以后每年每点还将有2000元的资金投入,用于增购图书和报刊。

2、加强组织策划,改善群众文化生活。

一是认真组织开展了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全县每年都组织开展农民综合文体活动120余次,赴乡村文艺演出180场,电影放映3975场。同时,还邀请市采茶剧团到我县演出18场,省木偶戏团演出4场,整个活动惠及全县所有行政村、林场、学校,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二是组织文化单位积极开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乡镇文化和企业文化活动。全县每年都组织农民业余剧团开展戏剧巡演200余场次,送图书下乡10次,文物送展6次,广场、社区免费电影放映15场,送戏进企4次。三是举办各类特色文化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县文化艺术节,每年举办一次“农民业余剧团展演”、“农村奇趣绝活表演”和“红色经典诵读”活动。四是文化窗口实行免费开放。从2011年开始,我县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祖籍渊源展示馆及乡镇综合文化站实行免费开放,每年免费接纳参观人员4万余人次,每年举办书法、美术、舞蹈免费培训班10次。

3、加强人才培养。我局每年都会选送一批文化站长及文化工作人员到省、市参加培训,今年5月份,我局举办了乡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培训班,极大地提升了文化工作的素养。为加强文化工作,今年,我局通过全市统一招考,招聘了4名文化工作人员。

三、存在的问题

1、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县文化馆、县图书馆设施陈旧,均为国家3级馆,离国家1级馆的标准相差甚远。作为1个50万人口的大县,仍然没有一个综合性的文化艺术中心。村级文化活动室数量相对较少,且不符合建设标准,大多数村级文化活动室是与农家书屋在一起,面积小,设施不齐全,没有独立的活动场所。

2、基层文化事业资金投入不足。县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相对较少,与经济增长幅度相比失衡。诸如三馆及文化站免费开放和农村“五项活动”资金除中央和省级财政拨款外,县级没有配套资金,活动开展的经费紧缺。

3、基层文化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目前,我县文艺工作者很多已退休,在职的多数是90年代通过招考进来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很少,特别是近些年没有进人。专业门类不齐备,尤其缺乏创作、编导、主演、主奏等人员。因此,舞台表演阵容薄弱,完成大作品更显得人才不济,困绕艺术生产,难以生产精品力作。县文化馆业务干部少,有的年轻干部还不成熟,独立工作能力较差。文化馆人员配备不齐,缺乏群文作品创作、艺术及文化遗资料整理和挖掘、艺术活动的策划与编导的人员。县图书馆的专业人才基本上是老模式,近些年没有进过新的业务人员。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第一、以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和村级文化“五项活动”

为抓手,充实基层群众文化源,推动农村文化活动的繁荣。积极做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农家书屋的创建、管理工作,做好农村文艺演出、农村电影放映和农村文体活动的组织、策划和指导工作。

第二、以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为战略,抓好重点工程项目申报、建设工作。一是认真做好县文化馆和县图书馆维修的相关工作;二是抓好文博产业的申报和建设工作,全面提升古代历史名人碑刻珍拓展和序厅改造;三是抓好《解缙故事》部级非遗项目的申报工作。

第三、以挖掘、保护历史文化为重点,抓好文化遗产项

文化系统范文篇2

一、广播电视高位发展。以数字电视整体转换为抓手,加快事业发展步伐。一是确保有线电视信号安全传输无事故。二是数字电视做到应转尽转,坚持有线电视网络与道路、住宅小区建设同步,新发展用户8000户、改造光节点20个,光缆改造20公里。三是开发网络资源,新增专业网网点10个。四是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有效投诉为零。

二、群众文化繁荣发展。以提高文化阵地、文化活动、文化培训全覆盖的质量为目标,全面繁荣群众文化。一是围绕建国60周年、南京解放60周年重大节庆日,精心策划举办第三届“和谐文化社区行”系列活动200场,送电影200场,让和谐文化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走进校园、走进军营、走进外来务工人群。二是瞄准全国“群星奖”、省“五星工程奖”等,创作高质量的文艺精品300件,并确保全年有20件作品获市级以上奖。三是强化文化团队建设,建三支特色文化队伍、建10个特色文化家庭;倾力锻造1-2支在全市居第一方阵的特色队伍。四是积极开展“书香*进社区”活动,投入15万元,免费为社区(村)配送图书12000册。组织好“红领巾”、“农民”等各类读书征文等活动,编辑出版《书香*》获奖征文作品集。五是深入社区举办群众文化创作等各类表演培训。

三、新闻宣传跨越发展。以创建市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区为目标,进一步提升新闻舆论平台的影响力。一是坚持正确导向。围绕中心工作,组织采访、播出广播电视新闻稿件6000条以上,开设《新*新面貌》等20个新闻专栏,与相关单位联办节目5个以上。二是扩大宣传面。积极向《*信息》、《江苏文化报》等省市媒体投稿。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健全通讯员、监听监看员和创优节目评审队伍例会制度、业务研讨制度、创新创优制度等,获市以上好新闻8篇以上。

四、文化市场规范发展。以繁荣、规范文化市场为重点,巩固文明城区创建成果,确保文化市场安全。一是强化管理。严格依照法规完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街道文化站、“五老”监督员和行风监督员作用,优化文化市场“协管网络”;与公安、工商、消防等部门联合执法、集中整治,发挥好“执法网络”作用;利用“净网先锋”等管理平台,确保上网内容安全,发挥好“科技网”作用。二是确保安全。巩固无“小耳朵”先进区成果,加强对娱乐场所、网吧的巡查;严厉查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坚决取缔无证照文化经营户。三是创新发展。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做到政务公开,权力阳光运行。充分整合文化市场资源,创新文化市场发展平台。在网吧业主中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全力优化文化环境。

五、文物保护延伸发展。以文物法律法规宣传为主线,提高全民文保意识。一是构建区、街道、村和社区三级文物保护网络,举办文物法律法规培训班。二是加大巡查密度和处罚力度,确保“两个100%”。三是继续协助市博物馆考古部做好考古发掘工作,积极参与南京市第四届“文博之夏”活动。

文化系统范文篇3

为进一步加强文化系统宣传报道工作,及时、准确、全面反映我区文化工作的情况,发挥好宣传报道作用,及时交流经验、促进工作开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报送内容

贯彻落实上级文化工作精神的举措;基层文化工作的开展情况;围绕局党委安排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工作的创新经验和成果。

二、记件范围

符合上条内容规定的所有图片新闻、文字新闻和报道稿件。被区两办信息科采用的;被市级以上主管部门行业信息采用的;被市两办信息采用的;在市级以上综合刊物上发表的关于我区文化工作的相关稿件。

三、任务指标

报送信息一般通过传真或电子邮件方式。对信息报送和采用情况实行计分制,并把得分情况作为年终评比表彰的主要依据,系统各单位全年上报信息不少于40篇,完成调研文章1篇,必须保证区两办信息采用3篇,市局采用2篇。

机关工作人员每人每月撰写信息2条以上,全年不少于24条,且年内至少采用3条;撰写调研文章1篇以上,各科室必须保证省级以上刊物采用1篇。实行按季通报制度,每季末由局办公室汇总系统各单位和机关各科室信息报送及采用情况,在系统例会上予以通报。累计少报达任务总量30%以上的年底取消责任人考核评优资格。

四、评价办法

为便于统计排名,同时鼓励提高宣传报道质量,力争在更高级别上发表宣传报道稿件,实行量化计分制度。

1、每单位报送信息稿件1条,计1分。

2、被区两办信息科、市级行业信息采用每条计3分。

3、被市两办信息、市级综合刊物、省级主管部门行业信息采用每条计6分。

4、被省级综合刊物采用每条计10分。

5、被部级刊物采用每条计20分。

6、凡被国家、省、市、区级采用信息1条,分别奖励80、60、40、20元;凡被国家、省、市、区级采用调研文章1篇,分别奖励160、100、80、50元。

年底,对完成宣传报道任务指标的个人,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局机关宣传报道工作考核达到《信息》、《政务信息》全区前八名,奖励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人各1000元,一项达到考核前八名者,奖励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人各500元,两项均达不到者,不予奖励。

7、局办公室负责统计各单位各科室在两办信息科及市局文化信息、文化市场工作简报上报和信息数量,各单位、各科室要在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20日前将在各类报纸刊物的宣传报道情况(包括数量、种类、信息报刊名称及稿件复印件)报局办公室。

四、组织领导

文化系统范文篇4

下午好!

首先感谢组织为我们提供这次公平竞争的机会。今天我竞聘的岗位是文体产业与新闻出版管理科科长。我叫,现任市博物馆副馆长,中共党员,有助理工程师和文博助理馆员两个职称。年被中共市委宣传部评为“市文明市民”。

我于年7月毕业于国立华侨大学土木工程系,同年9月进入文体局筹建办,参与市博物馆、体育馆和游泳馆的工程建设。在筹建办我以工程甲方代表的身份下到施工现场,主要负责工程现场的施工管理。年12月份,“三馆”顺利竣工,市博物馆和体育馆工程还被评为市优质工程。第一线的工作经历,培养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锻炼了人的品格,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期间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因我在筹建办的突出表现得到了文体局和宣传部的认可,博物馆新馆落成后不久,就被市委宣传部任命为博物馆副馆长。

博物馆工作期间,我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年纪念施琅将军暨清廷统一台湾320周年系列活动,我参与施琅雕像的建设和施琅故居的修复等工程建设。目前配合泉州“海丝”申报“世遗”,我主要负责“金交椅山古窑址”及“草庵”两个考察点的整治建设,整治建设得到原联合国国际古遗址理事会秘书长亨利博士和联合国古遗址理事会总协调员尤嘎博士的赞许。

我作为非对口专业的人员到博物馆工作,凭着一颗强烈的事业心,平常自学文博专业知识,使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能协助管领导开展博物馆的业务工作,并出色地完成分管工作。

担任博物馆副馆长期间的工作使我的组织协调工作的能力大大的提高。年3月份我转为中共正式党员。

年4月我作为文体系统唯一的一名市下派干部,被市委组织部选派到不适应村深沪镇金屿居委会担任支部副书记、村主任助理。

下派期间,帮助村里铺设了一条道路,目前着手村小学教学楼的筹建工作。去年配合镇政府完成了东海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的征地工作。近一年来我能针对不适应村的存在问题,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和意见,为镇政府和居委会所采纳。经过农村基层的锻炼,我的行政能力得到了提高。

如果我能走上文体产业与新闻出版管理科科长的岗位,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工作的切入点:

一、加强学习,全面系统掌握文体产业和新闻出版市场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并虚心向科里的老同志请教学习,尽快熟悉业务进入机角色。同时协助分管局长抓好管理科的工作。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创新管理机制。通过调查研究,反馈信息,及时了解文体与新闻出版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制定适应我市市情的文体新闻出版市场管理方针和管理规定,努力提高科室的管理水平。

文化系统范文篇5

民间音乐生态系统在现代科技的冲击下产生了极大的变异,这种变异一方面表现为功能生态系统之功能的丧失,另一方面又表现为生态系统之功能的变异。

(一)原生态生态系统功能的丧失。正如前文所述,民间音乐的原生态生态系统是基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生产、生活等社会关系的,与人类所生存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诸因素紧密相关的功能生态系统,其中,功能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原生态的状态下其功能极其多样,因而,就存在极其多样的子生态系统,形成了一个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群。但是,一旦其中的某些功能丧失,将会导致相应的子生态系统的消亡,从而导致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群的萎缩。20世纪下半叶至21世纪初,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恰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诸因素之间的格局形式,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生产、生活等社会关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中的许多事项不再需要依靠音乐就可以完成,因而导致民间音乐功能大量的丧失,如高速运载工具的出现,机器设备代替了人力和畜力,指挥生产、协调劳动动作和鼓舞劳动热情的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就丧失其功能;现代通信设备的运用,缩短了人们时间、空间和心理距离,以歌(乐)传情、传信、传授生产生活知识的功能丧失;现代科学技术增强了人类认识自然、社会和人体自身的能力,破除了诸多的迷信,众多用以主持仪式的音乐丧失其仪式功能,等等。随着这些功能逐渐丧失,与之相应的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也就随之消亡。接着,随着这些子生态系统逐个消亡,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群也就渐次萎缩。

(二)原生态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异。一方面,民间音乐原生态生态系统的功能在丧失,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在消亡;事实上,另一方面,民间音乐又企图从别的地方寻找出路,生态系统又在转化其功能,这就出现了功能的变异。显然,变异产生的前提,是原生态功能的丧失,我们将变异前后生态系统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就能找出其变异之所在。第一,原来丰富的企盼(动机),诸如希望顺利完成劳动、风调雨顺、找一个称心如意的伴侣、家宅村坊平安、老人长寿、小孩顺利入睡、获得娱乐放松等,均已萎缩,有些已不复存在。如果要讲有所企盼的话,那就是趋利的商业动机——希望挣钱,原来那五花八门的企盼都萎缩为这一个希望,它所表现出来的物质外壳是对民间音乐进行包装。第二,原来的各种场所,如荒山旷野、牧场草地、田头地角、路口水边、祠堂庙宇、家堂香火、喜堂灵堂、街头巷尾等,均不复存在,萎缩成一个方寸的空间——局限于舞台之类的一个划定的表演空间。第三,活动的参与者产生了分化。原来所有在场的人员均为参与者,其中有操作者,没有表演者和观众的称谓,而现在分化出表演者和观众,其泾渭分明,参与者萎缩成操作者(即表演者)。第四,原来丰富的活动项目和音乐程序,如仪式中的哭嫁贺郎、超度亡魂、驱灾解难、祝寿等项目,大为简化,并且从活生生的生活现实中剥离出来,成为一种表演,萎缩成一种残缺的标本。第五,原来那众多的目的也萎缩成一个“获利”。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各相关因素的变异之大,在这些变异后的因素作用下,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的功能必定产生变异,原来由众多企盼所生成的、要达到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紧密相关的众多目的之众多功能,萎缩成一个简单的“获利”功能。

(三)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的产生。由于上述民间音乐生态系统各相关因素和功能的变异,民间音乐生态系统必须产生变异,将变成为:包装(商业动机)→表演空间→表演者和观众→表演和观赏→获利从整个过程及其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它们已经严重的脱离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生产、生活等社会关系的实际情况,不再是原生态的生态系统了,在本质上它是一个追逐利润的商业运作系统,那种原生态的功能性已经完全丧失,相反,其功利性是主要的。我们把它再进一步浓缩,就得到:包装(商业动机)→表演→获利这个思路是非常清晰的,基于这一点,我们认为这一民间音乐的运作系统是一个以商业动机为驱动力的系统,因而,是一个以功利为主的生态系统,在此,我们将变异后的民间音乐生态系统称作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在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中,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那些丰富的内容和形式业已消失,它缺乏子生态系统,因而没有其生态系统群。

二、生态系统在旅游文化产业中的重建

原生态的民间音乐在其功能性丧失,生态系统群严重萎缩的情况下,走进旅游文化产业,企图依附旅游文化产业以延续自己的生命力,重建新的生态系统,就目前的现实而言,如果任意发展的话,那免不了是一个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的出现。摆在眼前的事实说明,在旅游文化产业中重建民间音乐生态系统,是一个极其人为的过程,建构怎样的一个生态系统能够做到既有利于民间音乐的活态保护和传承发展,又能利于旅游文化产业维持恒久不衰的效益,能做到二者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一)民间音乐功能变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旅游文化产业中重建民间音乐生态系统的时候,首先应该理清一个问题,即我们要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生态系统?是恢复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是帮助构建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还是来一个折中,构建既原生态又变生态的合二为一的某种系统?还是别的某一种系统?这是颇值得探究的问题。

1.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不可恢复。民间音乐的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是经过千百年来民间音乐的传承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它的功能性决定其系统的运作,一旦功能消失,系统即停止运作,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导致诸多民间音乐的功能消失,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民间音乐的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的丧失是正常的,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我们要充分地认识这一点,必须明白的是:我们总不至于为了挽救一些原生态民间音乐的乐种,将历史倒退过去,让一部分人停留在业已过时的岁月里,不让他们享受现代化的文明成果。在这方面曾经有不少的探索者做过实验,他们模仿自然界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做法,历尽千辛万苦保留或者恢复原生态的环境,建立或保护原生态的村寨,对一部分民间音乐的操作者、物品和场地,进行类似封闭式的保护,然而,这些被保护的人认为自己落后,渴望住现代化的洋房、听流行音乐和穿时装,渴望使用现代化的物品。这证明了一个事实: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在功能丧失以后不可恢复,所以,要想在旅游文化产业中重建民间音乐的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是根本不可能的。

2.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危机四伏。既然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在功能丧失以后不可恢复,那么,就让它随目前的现状左右,成为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这样是否可行?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注重的是经济效益,就现在的状况来看,许多项目的经济效益相当不错,呈现出一定的繁荣局面。但是,它们大多数注重的是眼前利益,没有注重对民间音乐文化价值的研究和挖掘,多有肤浅的破坏性的开发利用。事实上,大家一同追逐利润,项目雷同和重复,没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作为支点,会对民间音乐价值造成很大的破坏,最终,导致民间音乐更快地消亡,与此同时,相应的旅游文化产业也难以为继。可以说,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显现的是眼前的功利,而并非长远的利益。它只能在“包装(商业动机)→表演→获利”这个框架下运作,不可能作为民间音乐和旅游文化产业二者可持续发展之可以依赖的运作系统。它隐藏着较多的危机。

3.能否构建既原生态又变生态的合二为一的某种系统?这个合二为一的思路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其合理性在于:民间音乐要生存,就要保持其生原生功能生态系统的特点;要它在现实的情形下存活,就要保持它变异后的变生态功力生态系统的特点,使其系统同时满足二者的要求。按照理论上来讲,它是有可能的,实际当中是否可行,那当然需要事实来证明。但是,原生态功能的丧失,不可能恢复,再者,原生态和变生态二者之间的调和,无论是在认识上还是实践上,都有一个很艰难的转换过程,看来,这个二合一的产物降临的可能性比较小。至于别的某一种生态系统的建构,肯定是有可能的。

(二)再生态文化生态系统的构建。现在我们考虑在旅游文化产业中重建民间音乐生态系统的问题。这里先提出一个狭义的专业音乐生态系统,这是排除音乐与自然和社会等诸方面的功能,单就音乐自身而言的整个音乐活动过程所构成的一个系统。它包括创作、表演和欣赏三个方面,是由作曲者、作品、表演时空、表演者和欣赏者、表演和欣赏诸因素构成的一个小范围的生态系统。即作曲者→作品→表演时空→表演者和欣赏者→表演→欣赏一般来说,专供欣赏的音乐艺术活动,即遵循这个系统进行运作。在这个运作系统中,维持系统运作的关键性因素是欣赏者的欣赏。这个运作系统与原生态音乐的原生态功能没有关系,它们主要是一种艺术的审美活动。假如我们把民间音乐拿到这个系统内进行运作,那就能够排除其受原生态功能的制约,就很容易避免随其原生态功能丧失而消亡的问题。其实,旅游文化产业中包含着颇相类似的运作环境,我们只要从专业音乐生态系统的视角去审视,就能够将其转换成与专业音乐生态系统相类似的形式。

在旅游文化产业项目中,其作曲者是一个隐性的因素,为民间无名艺术家;作品为民间音乐项目;表演时空中的空间由专业音乐的音乐厅、舞台转向为旅游景点的表演场所;表演者变成了民间音乐的操作者,他们的表演给游客观赏,游客是观众。其运作系统为:民间音乐项目→旅游景点→民间音乐操作者和游客→表演→欣赏在这个运作系统中游客就是欣赏者,维持系统运作的关键性因素是游客的欣赏。由此可知,旅游文化产业中的民间音乐可以参照专业音乐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运作,这样,就能排除原生态功能这种致命因素的控制,会有更多活态的潜力可发挥。当然,这个运作系统还得遵循旅游产业的运作规律。旅游产业的运作规律是以赢利为目的的,一般的运作原则是:投资→产品打造→产品消费→获利目前,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就是按照这个系统运行的。这个系统强调的是产业的一面,旅游部门通过表演获取收入,是最终目的,是推动系统运作的根本动力。如果从民间音乐功能变异的角度考虑的话,实际上就是一个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那么,它与专业音乐生态系统及其相类似的运作系统存在哪些相通之处呢?现在,我们将二者各因素做一对照:在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运作系统中,“产品打造”就是打造“民间音乐项目”;“产品销售”就是“表演”和“欣赏”;其中的“投资”和“获利”,在专业音乐生态系统中作为因素是存在的,但不是那么突出,不具有显性特征。

这样,二者就具有了一致性,因而,就具有转换的基础了。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旅游产业的运作系统,具体地说是把目前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的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通过转换其着重点,强调其专业音乐生态系统功用的一面,就能够转换成与专业音乐生态系统相类似的形式。这种形式把旅游产业的运作系统、民间音乐的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和专业音乐生态系统三者结合为一个整体,具有综合性的功用。尤其重要的一点是:它能排除原生态功能这种致命因素的控制,为民间音乐的活态发展创造了条件。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考虑在旅游文化产业中建构一个什么样的民间音乐生态系统。我们要建构的关于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的生态系统,是一个民间音乐文化和旅游文化产业双重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系统。它既要满足民间音乐活态保护和发展的要求,又要使旅游文化产业良性运作,我们必须把此二者结合起来。基于上述的分析,其关键主要在于,借助专业音乐生态系统的特征,建构起与之相类似的运作系统。然而,单是做到这一步,还是远远不够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产业的运作方式用于文化,要谨防肤浅地理解文化,谨防对文化价值的破坏和伤害。这在原生态民间音乐功能变异的过程中,是有很深刻的教训的。因此,必须投进科研和教育,发挥研究者和教育部门的作用,从保护文化价值的角度切入,保住民间音乐的文化内涵、代表性的风格特征,保住其珍贵的文化价值,方能保证民间音乐文化产业的双重可持续发展。综合上述诸方面的因素,我们专门为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构建一个生态系统:科研(文化价值动机)→民间音乐项目→旅游景点→研究者、表演者和游客→研究、表演和观赏→文化的交流与传承、获利在这个运作系统中,首先以科研为开路先锋,探究民间音乐的文化内涵,代表性的风格特征以及文化价值,这是整个系统的动因。

旅游景点是民间音乐操作的场域。参与者大概由四种人组成:一是民间音乐的研究者;二是民间音乐项目的策划主持(包括程序和音乐的改编)者;三是旅游产业中民间音乐的操作者——表演者;四是游客(观者),他们在特定的情况下有相容的关系。其活动的过程包括研究、表演和观赏三个方面的过程。最后的目的是达到文化的交流和传承,并获利。整个系统的运作过程起因是文化价值的挖掘,目的是文化交流和传承,并在此基础上获利,其核心是文化价值。从整个过程及其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它虽然脱离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生产、生活等社会关系的实际情况,不再是原生态的生态系统了,原生态的功能性已经完全丧失,但是,它却保留了原生态民间音乐本质特色和精髓,能够按照专业音乐的生态系统进行运作,并且包含着产业运作方式,因此,它是一个具有综合功能的全新的生态系统。我们把它再进一步浓缩,就得到:科研(文化价值动机)→研究、表演和观赏→文化的交流与传承、获利在本质上,它是一个以文化价值为内核的运作系统,这个思路是非常清晰的。基于这一点,我们认为这一民间音乐文化产业的运作系统是一个以文化价值动机为驱动力的系统,是在民间音乐通过功能变异后,在融合功能性和功利性生态系统的因素,兼顾民间音乐本身的传承和旅游文化产业的良性运作的双重可持续性发展的一种新型的生态系统,对于濒临消亡的民间音乐而言具有再生的意义,因此,可以称作民间音乐再生态文化生态系统。

三、结语

文化系统范文篇6

一、基本情况

我县文化系统除局机关外,有文化馆、图书馆、徽剧传习所等三个下属单位,管理网吧、游戏厅、KTV等60余家文化娱乐场所,接市局通知后,我们对整个文化系统可能存在的四个方面的问题安全隐患进行了梳理:一是文化娱乐经营场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消防通道不畅通,消防器材设置不到位,场所内使用明火,场所内电线、电缆布置不规范等;二是大型文艺演出活动组织中存在安全隐患消防应急疏散预案有待健全。

二、工作措施

针对上述隐患,我们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一)以会代训,元月17日,文广局在广播电视中心五楼会议室召开全县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会议。县文广局分管局长、县文广新综合执法大队全体人员及各网吧、游戏厅、歌舞厅、印刷企业及音像图书的经营业主共7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全面总结分析了去年我县文化市场的经营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年的工作重点和主攻思路。

县文广局副局长王卫传达了全国综治维稳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全县冬季防火会议精神。要求广大业主提高认识,守法经营,完善安全生产方案和消防应急疏散预案。加强文化市场年审制度,确保我县文化市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会后,县文广局还与各文化市场经营业主签订了2013年文化市场安全生产稳定责任状。

(二)加强文化市场安全检查:文化市场稽查大队与公安、消防等部门对县城内所有经营场所进行安全排查,对安全通道不畅通及消防设施老化等隐患下发了整改意见,并要求各经营业主及时整改并上报安全预案。

(三)从严打击违规行为。对整改措施不到位,整改责任不落实的单位,从严处罚,该停业的停业,该吊销许可证的吊销许可证。

三、今后的工作要求

我们将按上级部门的布署,在春节前后落实和完善各项安全制度,进一步加大巡查力度,确保“二节”文化市场安全繁荣。

文化系统范文篇7

“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最先出自于1933年国际雅典会议。1986年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的《通知》中正式提出了“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2002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以“历史文化街区”取代了“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概念,提出了“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革命纪念意义的城镇、街道、村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并报国务院备案。”

二、系统论

系统一词,起源于古希腊语,是部分合成整体的意思。现在认为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L.V.Bertalanffy是第一个将系统论做为一门科学来研究的。Bertalanffy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组合的整体,它不仅仅是系统各个部分的简单组合或机械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个要素在单独状态下所没有的。同时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在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国内学者认为,旅游系统是一个开放的有机整体,每个因素都直接参与旅游活动,他们相互依靠,又相互制约包括客源市场系统、目的地系统、支持系统和出行系统四个部分。

三、协同论

协同论是对系统论的进一步衍生。从词源上分析,“协同”一词最早来源于古希腊,意为“协调合作”,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哈肯指出:一个系统发生相变时,会因大量子系统的协同一致而引起宏观结构的质变,从而产生新的结构和功能。1976年,哈肯把“协同”理念加以明确并创立了一门新学科——“协同论”。哈肯所建立的协同论形成了一种基于开放系统的学科,专门研究系统内部子系统协同作用所形成的新整体的结构和特征,目的在于建立一种将复杂系统用普遍原理来处理的理念和方法。

四、旅游系统

旅游作为一个系统,它是旅游者通过旅游媒介到达旅游目地的旅游活动系统,它由四个要素组成:其一是旅游主体——旅游者;其二是旅游客体——旅游产品(广义);其三是旅游媒介——旅游业,其四是贯穿主体、客体、媒体的旅游活动(指以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存在和发展为基础,由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总和)。就旅游系统而言,应是以目的地为中心,再加上客源地和旅游媒介,三个子系统共同组成空间组织单元。因此我们可以定义旅游系统的概念,它是指直接参与旅游活动的各个子系统相互依托、相互制约形成的一个开放的有机整体。

五、历史文化街区系统

历史文化街区系统是城市旅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城市旅游系统互相作用,互相关系,是城市旅游系统发展的基础,就其个体而言,其发展只有适应于大环境,适合于大环境,促进大环境发展,才会有个体更好的发展契机。而城市旅游作为一个大系统,其发展也离不开包括旅游资源系统及各子系统的发展。各子系统协调发展,形成合力,才更有利于城市旅游的整体发展。

(一)客源市场系统历史文化街区子系统与城市旅游系统、旅游资源系统之间客源地相互统一,相互支持,他们之间有着共同的客源市场。客源市场是城市旅游系统的根本和基础,同时也是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的根本和基础。城市旅游是一个整体,需要其内部各个子系统发挥共同的效用来吸引游客的到来,城市旅游的客源市场越大,各个子系统能获得的客源市场也就越大,而同时,各子系统客源市场的扩大,也会扩大城市旅游中各子系统的客源市场,从而扩大整个城市旅游的客源市场。他们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

(二)出行系统出行系统是联系各子系统与客源地之间的桥梁,也是联系个子系统之间的纽带,是城市旅游客源流的承载体。城市旅游系统内客源地系统交叉协同决定了城市旅游出行系统在子系统中的共用协同。城市旅游通道系统是由各种各级的交通、通讯、营销及其相应的服务组成。城市旅游出行系统的交叉协同可以有效避免客流、物流、信息流等成本浪费,节约了城市旅游发展的成本。城市旅游出行系统的交叉协同要求城市内部要合理构建旅游出行系统,各子系统共同维护城市旅游出行系统畅通,实现旅游出行系统的无障碍化,使各子系统之间的客流、物流、信息流等流通顺畅,实现城市旅游各子系统包括历史文化街区系统的协同发展。

(三)支持系统支持系统包括组织机构、政策法规、科技、人力资源、安全等,都是城市旅游发展的保障。城市旅游各系统的良好运行,要有一个良好的旅游支持系统为城市旅游发展搭建一个平台。而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旅游目的地系统中的一部分,同时也是重要的子系统,其支持系统与城市旅游之间的旅游支持系统在有一部分是共用的。城市的软硬环境支持系统,一方面既是城市旅游发展水平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历史文化街区发展水平的体现。但由于城市旅游整体与历史文化街区个体行政隶属关系、管理观念、发展水平等不同,各自的旅游支持系统发展水平也不一样: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子系统往往落后于城市旅游支持系统,城市旅游支持系统相对较为完善;历史文化街区个体的旅游支持系统依赖于城市旅游的发展,包含管理技术、基础设施、服务咨询等方面。

(四)目的地系统目的地系统是一个城市旅游发展所依赖的基础,是吸引游客前往的重要要素,它包括自身客源系统、旅游资源系统、设施和服务系统,其内部的协同发展是系统良好运作的前提。历史文化街区系统是旅游资源系统中的一部分,承载着城市的历史与文化,体现着城市发展的脉络,也担负着城市发展见证者的责任,因此历史文化街区应更多地从文化及其担负历史见证功能的角度与城市旅游系统复合协同,促进系统的整体发展同时,更是促进自身的发展。

六、结语

文化系统范文篇8

关键词:CIS系统;校园文化;内涵;构成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科技文化飞速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引入CIS系统,将校园文化建设当作重要任务。如何高效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成效,树立富有特色的教育校园文化品牌,成为每个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者必须探索思考的重要问题。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它着重于精神建设,是一个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需要与学校总体规划发展相适应。从某种层面上说,校园文化建设与现代化企业文化建设相类似,并且具有相同的本质属性。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引入CIS系统,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形象,加深社会大众对示范类中等职业学校的认识是非常必要的。

二、校园文化的内涵及构成

1.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对学校师生的全部工作、生活及活动的总称,它是校园师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人际交往、组织活动的有机融合。优秀健康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富有中职校园文化特色的CIS系统则可以塑造良好的中职学校品牌形象,丰富社会大众对中职校园的认识。

2.校园文化的构成

校园文化主要由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三部分构成。精神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精神支柱,是所有师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共同自发形成的意识产物,例如学校的教学观念就是师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综合体现。物质文化是指校园为师生的日常活动所提供的一个外在环境,例如校园公共设施建设、绿环环境建设等,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观念和行为,对师生的素质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制度文化是指使校园内师生的工作、生活、学习行为规范化的强制性措施,例如学校制度的行为规范,这是要求所有学生必须严格遵守的,不能逾越的规章制度。唯有通过强制性制度措施,才能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促进校园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基于CIS系统的校园文化建设策略

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单位,近年来积极建设校园文化,更引进了现代化CIS系统,积极打造富有校本特色的校园文化,有效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在CIS理论的指导下,学校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新策略,具体措施主要有:

1.树立创新理念,建设创新理念识别系统

(1)宣扬与发展校园文化精神在新时代下,学校必须吸收历史和时代经验,汲取时展的精华,积极建设适应时展需求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精神的核心是指导思想,即在吸收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础上,积极宣扬校本特色的校园文化。目前,学校已凝练出适应时展的文化精神,同时建设富有学校特色的校训校规、教学理念、办学宗旨、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来激励全校师生员工,鼓励老师与员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引导学生以激昂的斗志投入到学习中。(2)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成立了五十三年的中等职业学校,除了要吸收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文化,并以这二者为基础努力建设校园文化,例如:著名的北京大学建设有“爱国、民主”的校园文化;上海交通大学建设有“饮水思源”的校园文化。因此,我校也要积极发掘本校的特色文化,逐步沉淀成优秀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2.打好文化基础,建设行为识别系统

(1)建设和谐校园环境学校行为识别系统是基于校园理念识别系统而存在的,它必须通过校内师生的行为活动来建设。和谐友好的校园环境氛围,能激励校园全体师生和员工积极投入到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有利于校园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目前,我校倡导以人为本,以人性化教育为原则,积极建设和谐友好的校园氛围,重视师生的全面发展,建立良好的教师员工福利保障制度,构建学生扶贫助学体系,努力为校园师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有效增强师生的归属感,促进校园文化的高效建设。(2)树立严谨的校园作风学校教师爱岗敬业、学生尊师重道、员工尽职尽责,努力打造严谨的校园作风。此外,还根据不同专业的作风特点,例如计算机数码维修专业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精神、电脑美术专业参加职场实践等来鼓励学生以一个准职业人的身份要求自己,激励教师提升自身修养,全面提升专业素质,提高教学成效。(3)积极开展校园活动健康有益的校园活动,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因此,积极开展校园活动,能逐步构建校园行为文化体系。积极有效利用校内拥有的活动基地,如实训场地、表演舞台、训练基地等积极开展各类学术活动。并且举办技能节活动,重视培养学生的学术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树立品牌形象,构建视觉识别系统

(1)优化建设校园景观学校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传播地,其办学理念、历史文化、学术传统、思维方式是经过长期积累下来的,校区景观环境建设是旧校区发展成新校区的重要延续和融合。因此,优化建设校区景观环境有助于促进校园文化的良好建设,能促进学校对自身历史、文化、环境的再认识和再创造,是校园文化的回归体现。(2)建设校园公关系统为建设完善的校园行为识别系统,除了要积极做好校园内部建设工作,还要优化整合校内资源,积极健全校园公关系统。公关关系能真正体现学校的外在形象,因此,学校可利用举办周年校庆、开展学术会议、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等公关活动,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为社会大众努力呈现学校健康、活力的外在形象。同时学校还要做好办公设施、公关礼品、校园网站等设计,从细节上体现学校的精心设计,给社会大众良好的学校形象感受。综上所述,CIS系统除了可以应用在城市建设和企业品牌形象建设中,还能应用于校园形象的建设工作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用CIS系统,可以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提升校园品牌形象,提高学校示范校建设的核心竞争实力,促进学校朝着可持续方向蓬勃发展。

作者:杨欣欣 单位:武汉市第一商业学校

参考文献:

[1]李加强,杨睿.基于CIS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思考——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文化系统范文篇9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系统建设;实践

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正在从“有没有”“缺不缺”向“好不好”“精不精”转型升级,大数据系统的建设在改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能方面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基于带动、引领全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工作的考量,开展了公共文化大数据系统的探索性建设研究,为今后公共文化机构的决策方式调整,更科学、更准确地保障大众的文化权益,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公共文化大数据系统建设基础

“十三五”时期,我国通过规划实施公共文化云平台、中国文化网络电视、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数字文化馆、数字图书馆等一系列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提档升级。数字化工作的逐步开展,为公共文化大数据分析与利用奠定了基础,也使今后利用大数据为公共文化服务赋能成为了可能。

公共文化大数据系统建设实践

明确当前需求与云计算、区块链等应用技术不同,大数据建设是一个工程体系。公共文化大数据系统,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数字化服务的一种高度浓缩。公共文化大数据系统在建设上需要围绕未来的核心服务集群设计,逐步建立知识库、模型库、知识图谱和算法库,既要利用数字化技术面向公共文化机构采集数据,作为决策依据,也要面向个人用户采集数据,开展“千人千面”的智能推荐。这些工作,需要庞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比较可行的方式是采取分步走的方式开展建设。在现阶段,考虑到后续经费的可持续投入等因素,笔者所在单位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将分析与展示问题的优先级提到了前面,考虑优先对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已有的数据进行采集,优先建立相应的分析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生成部分成果数据集,并提供数据的可视化展示。通过基本系统的搭建和探索,为今后公共文化大数据系统的体系化建设奠定起步基础。系统设计与搭建在建设公共文化大数据系统过程中,我们首先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标准建设一个基于hadoop(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的、可扩展的大数据架构体系。在系统功能方面,要求系统具备大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展示等多种功能。在技术设计方面,采用模块化建设,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伸缩性,以适应业务系统自身的不断调整、修改和优化。在成果展示方面,采用可视化技术,支持不同场景、不同终端可形象地展示各类数据。同时提出应允许第三方平台(如:文化和旅游部应急指挥平台)调用或集成相应的展示页面,通过标准接口进行数据共享服务等要求。在分析了当前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主要需要后,将后台管理、数据展示、数据应用、MPP数据仓库、数据分析、数据管控、数据安全、数据采集、数据抽取、数据转换、数据加载(ETL)、数据存储等定为核心业务模块。考虑前期采集数据量及计算任务量有限的因素,系统建设支出可按最小配置部署,在10台服务器上完成初步搭建,部署数据展示Web端、存储集群、核心软件、管理节点、计算分析和负载均衡等服务即可。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大数据系统的数据采集,决定着系统的成败。在数据采集上,我们现阶段主要考虑采集的对象为国家公共文化云系统集群及以往全国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项目中所取得的存量数据。之所以这样考虑,是依据先易后难的原则,优先将能采集的、好采集的一网打尽。之后再考虑比较难以采集的外部数据以及技术上的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在第一阶段,我们通过接口方式采集日志数据、报表数据,线下采集统计数据、文字介绍、报告等约4亿条。完成数据采集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经过筛选,我们共提取出了2379个有效指标项,约1500个数据字段,形成84张原始数据存储表和2283万条可用数据。这些数据,将成为后续的分析和可视化的基础。数据的分析与可视化在数据分析方面,结合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实践,我们探索尝试建立了12个业务模型、3个数学算法模型提供决策使用。其中业务统计与分析模型包括:经费投入模型、人才队伍模型、两馆一站模型、软硬件设施模型、线上服务模型、活动情况模型、用户情况模型、公共文化云模型、地方文化馆站模型、基础数据模型、群体倾向模型和服务效能模型。数学算法模型包括:基础数据相关性模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欧几里得距离模型。对于业务模型的分析,主要采用统计、聚类、对比的方法,包含的内容为:中央转移支付各省经费情况、各级公共文化机构基本情况、各省两馆一站从业人员情况、各省软硬件设施情况、两馆一站线上线下活动情况、网站实时访问情况、新媒体和社会化合作服务效果、用户数量/访问来源/年龄段分布情况、服务人群到馆/活动参与/男女比例/网站访问时段倾向、服务能力/服务效率/服务效益情况等。数学算法模型中,如:相关性算法模型,主要利用皮尔森相关系数(Pearson),通过对图书馆从业人员数、各活动参加人次、总流通人次、网站访问量、文化馆文艺活动观众人次、本单位受训人次、志愿者服务队人数等数据的分析,得到文化馆(站)的相似性,从而进一步分析不同地域、不同文化馆之间的共性联系,用于指导相关机构进一步改善服务。数据分析的目的是为决策提供支撑,因此在完成数据的分析后,需要以可视化的形式提供一目了然的呈现。可视化的核心是突出重点,而非将所有信息平铺直叙式罗列。在最初阶段,可优先考虑突出呈现访问量、活动人次、注册用户、数字资源总量、馆舍面积、从业人员数量等。实时访问情况、各地投入和服务情况则可以单独界面进行呈现。此外,为了满足使用数据的实时性和便捷性要求,也针对移动端进行了可视化的建设。

系统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做好整体规划。这里既包括对数据采集分析流程的规划、对数据类型的规划、基础运行环境的规划,也包括数据分析结果与应用系统服务形成完整反馈闭环的规划。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开展具体工作,可使工作事半功倍。以需求为驱动、可扩展性为灵魂。公共文化大数据的落地,需抓住几个典型需求驱动型的应用,让大数据分析效果立竿见影。同时,大数据系统的建设必须考虑可扩展性。需求不断变化,大数据系统也会随着需求的变化不断更新升级。大数据系统的可扩展性是应对未来变化的基本要求。重视数据标签的管理。数据标签是大数据应用质量的基石。好的数据标签可以产生质量高的大数据应用系统。建立一个可编辑、可修改、可扩充、可升级的大数据标签管理系统是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需求。强化数据安全。数据安全问题,包括系统本身设计的安全、数据库安全、数据传输与交换的安全、数据内容的安全以及数据管理的安全等。在建设大数据系统之初,就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要求设计和执行。提供人才保障。大数据系统从建设到使用产生效果,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参与。专业技术机构可以协助建设的只能是与业务内容相关度较低的部分,而诸如数据的采集要求、内容鉴别、分析利用等则需要既懂公共文化业务又懂大数据技术的人才参与其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队伍持续培养,是未来公共文化大数据建设必须作为长期战略进行考虑和开展的内容。

结语

公共文化大数据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目前的实践看来,尽管我们在探索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建设过程中涉及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关键技术、标准规范、适用指标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突破。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印发《“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对公共文化大数据系统建设也指明了发展方向。“十四五”时期,相信在各地公共文化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公共文化大数据建设必然会取得长足的发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着更高水平迈进。相信在各地公共文化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公共文化大数据建设在“十四五”时期必然会取得长足的发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着更高水平迈进。

参考文献:

[1]完颜邓邓,王子健.大数据环境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图书与情报,2020(05):59-66.

[2]冷小严.新时代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民族博览,2018(08):54-55.

[3]周奚如.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困境和思路[J].剧影月报,2019(04):97-98.

[4]芦丽丽.5G新媒体平台大数据系统运维体系的建设[J].现代电视技术,2021(04):104-108.

[5]易成岐,窦悦,陈东,郭明军,王建冬.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总体框架与战略价值[J].电子政务,2021(06):2-10.

文化系统范文篇10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景观文化系统都江堰

旅游文化的挖掘在旅游景区的开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都江堰风景区,如何在开发中把握分布、蕴含于其各处景观的文化,对于旅游者把握这一处举世瞩目的世界级景观,对于开发者合理规划景区以留住旅游者驻足欣赏,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都江堰风景区占地面积虽然并不大,但是其各处景观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却复杂而深刻。因此构建一个逻辑清晰、布局合理的景观文化系统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1旅游景观文化设想

1.1旅游文化

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和夏希肯特·格波特最早关注旅游文化这个命题,他们认为“旅游文化实际上概括了旅游的各个方面,人们可以借助它来了解彼此之间的生活和思想”,它是“在吸引和接待来访者的过程中,游客、旅游设施、东道国政府和接待团体的相互影响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1]可见,概念提出者非常关注其完整性。旅游文化是文化的一个亚类,但绝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是一个组合品,具有自身独立的完整性。但它又不是无所不包的,它只是文化与旅游活动的深度结合,在旅游活动产生的过程中,旅游文化应运而生了。其它文化因为旅游者的欣赏可以转化为旅游文化,但是不是所有其它文化就直接成为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泛文化现象目前十分严重,以至于一提到旅游文化,大家就自然的将其等同于关于旅游景观的文化。导致其核心部分的关于旅游者的文化,如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等反倒被漠视了。本文不拟对旅游文化的概念进行批判,之所以提出此问题,主要是为了明确界定旅游文化中的子类别才能在关于旅游文化的研究中正本清源。

1.2旅游文化分类

要对旅游文化概念进行深入认知,就必须对其进行分类。由于旅游文化的关键修饰词是“旅游”,因此从“旅游”一词来认识旅游文化就非常关键了。目前国内旅游文化的分类大多从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开展,也容易操作。就是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等。但具体操作有所不同,如李琼英、方志远在其《旅游文化概论》中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消费文化和旅游企业文化。[2]如刘敦荣在其《旅游文化学》中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旅游审美文化、自然旅游资源文化、社会人文旅游资源文化。[3]笔者认为,为了学术研究的方便,应将分类简单化,以便于操作,因此本文认为旅游文化应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者行为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景观文化、旅游介体文化-旅游业经营文化。其它一切类别的旅游文化均可归入其中一类,这样方便学术交流、构建深入研究平台。而本文关于旅游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也是建立在这一分类上的。

1.3旅游景观文化与旅游景观文化系统

旅游景观文化是旅游文化的一部分,陈宗海认为它“探讨旅游景观生成、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旅游景观的结构、特点与文化内涵,以及旅游景观观赏者和旅游景观之间的审美与被审美的关系。作为旅游文化的组成部分,景观文化有其完整的结构和内容,有其自己的特点。”[4]旅游景观文化构成了解读和理解旅游景观的核心,是发展旅游业的关键所在,这对于文化景观尤其如此。旅游景观文化是旅游景观的内心世界、精神领域,旅游者要是无法把握旅游景观文化就无法真正理解旅游景观的壮美、悠远、深邃等美学特征。而深刻的把握旅游景观文化则是我们旅游景区开发的重要前提,只有这样我们的开发才能完美的展示旅游景观的魅力。

旅游景观文化系统是对于旅游景观文化的整合,它将旅游景区的文化看成是有生命的独立整体,分别由各个功能不同的部分组成。旅游景观文化系统运用系统论的观点解读旅游景观,它通过对旅游景区的深度文化解读,从文化上解构整个旅游景区,然后通过功能配合,以空间布局为表象、以文字表述为内容,建构景区文化系统,为旅游景区开发提供文化支持,为旅游者欣赏旅游景观建构更方便的平台。

2旅游景观文化系统构建的必要性

当今旅游景区的开发和规划多从旅游功能入手,多从为旅游者提供流动空间的建筑布局入手,较少考虑景区文脉的关联性,即使有所考虑,也多零散,不注重景区文化的整体性特征。导致很多游客对于景区的把握缺乏整体性和深刻认识,往往停留在娱乐休闲放松的层面,难以上升到增智益神和精神升华的层面,以至游客对于很多风景名胜无法理解其文化内涵,造成客源的流失,也无法形成回头客源。因此,现在总体看来,自然景观被接受程度较高,而人文景观则较低。这一方面与从业人员素质和游客素质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旅游开发本身有关。旅游景观文化系统高屋建瓴,整体、深度的把握景区文化,将整个景区文化统合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它关注旅游景区文化的哲学命题,关注旅游景观的意境和内涵。以这种系统统领的旅游规划和开发必然更加切合景区的文脉,容易展现景区景观的意境和神韵,此类旅游开发是“写意”的。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切合,具有可持续的科学意义。在当今工具化规划文本和开发方案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它的构建无疑让我们的规划重新关注文本的价值命题,把握旅游景观的神韵,更加科学和高效的开发我们宝贵的旅游资源,避免出现“焚琴煮鹤”的悲剧。

3都江堰景区旅游景观文化系统的构想

3.1都江堰景区文化解读

都江堰风景区分为离堆公园、渠首三大主题工程、二王庙和玉垒山公园四大部分,其景观各有侧重,包含不同的文化意涵。综合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水利文化。是人们在利用水的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从都江堰渠首三大主体工程到离堆公园的园林建设,都江堰景区处处渗透着水利文化的影子,水利文化就是都江堰景区的灵魂。例如,鱼嘴分水堤的创建,它不同于传统堤坝,为拦水的横“一”,是一个分水的竖“1”。就是这个“一”字写法的简单变化,在人类治水的历史中却经历了血与泪的洗礼与磨练,这个变化昭示了在人与水的关系中,人类终于站起来了,掌握了主动权,变水患为水利。这种思想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人—大禹,并将其发扬光大。竹笼和杩槎在水利工程的建造中的运用,也是都江堰水利文化典型的代表。竹笼以柔克刚、聚少成多,在都江堰治水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其二,园林文化。是人们在利用空间进行审美时,构筑建筑物、栽种花木、掇山理池等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它包括建筑小品、假山、人工池、动物以及安排这些内容的过程中形成的制度和思想。作为风景名胜地的具有景区,园林文化在离堆公园、二王庙、玉垒山公园均有体现,而离堆公园尤为突出。其中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无论是一处假山的堆叠,还是一丛花木的摆放,都非常讲究。其中众多的川派树桩盆景的离堆的亮点。比较遗憾是后来修建的堰功道一改中国传统园林的幽深、曲折为平直、对称的西洋园林风格。二王庙和玉垒山的园林建造也十分出色。作为道教建筑群的二王庙因地制宜,布局严谨,建筑杰出,为川西道教宫观的代表。而玉垒山各处建筑的建造也非常注重与环境的配合。

其三,祭祀文化。是人们为表达对于不可征服神秘力量的敬畏而形成的仪式、节日、禁忌,并因此修建的寺庙、神坛等有形和无形的东西。都江堰景区的伏龙观、二王庙、城隍庙均包含了丰富的祭祀文化内容。除此之外,二王庙的庙会、都江堰放水节等节日和活动都蕴含大量祭祀文化。

其四,其他文化。此外,都江堰景区还有交通文化、军事文化等。

3.2都江堰景区景观文化系统

都江堰景区景观文化主要包含水利文化、祭祀文化、园林文化、交通文化、军事文化等诸方面。但由于交通文化、军事文化等涉及面较窄,与景区核心文化价值关系相对疏远,因此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主要集中于水利、祭祀、园林三方面。其地位分述如下:

3.2.1水利文化为核心

由于水利文化涉及都江堰景区的大部分地区,而且是都江堰景区的核心魅力所在,所谓“拜水都江堰”,这里的水其实准确来讲就是“水利”!我国水资源丰富地区甚多,水文化发达区域也应以长江中游平原、长三角、珠三角等地,而水利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则都江堰当仁不让。因此水利文化在景观文化系统中占据核心的地位。

3.2.2园林文化为依托

红花也要绿叶配,再有文化底蕴的名胜如果没有美景点缀,也是不够完美的。都江堰景区植被覆盖率高,奇花异卉、亭台楼阁、山溪盆景点缀其间,使其更加耐看,增加了景区的魅力。游人在或走或停之间,美景满眼、步移景异、美妙异常。离堆公园、二王庙、金刚堤、玉垒山公园均有园林做背景。因此园林文化为都江堰景区文化系统的依托。

3.2.3祭祀文化为皈依

二王庙、伏龙观、城隍庙以及由此延伸出的敬神、庙会、放水节都是祭祀文化的重要内容。尤其是二王庙、伏龙观都是为了祭祀都江堰的修建者的。这种传统的祭祀活动表达了当地先民淳朴的感恩心理。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二郎的生日、六月二十六李冰的生日,人们都要在二王庙举行隆重的庙会,将他们当神仙进行祭祀。从宋朝起,每年清明放水节,地方政府高官要亲自主持都江堰放水大典,沿袭至今,形成了一个盛大的集会和节日。这些祭祀文化对于弘扬水利文化精神,净化和升华旅游者的精神世界都有莫大的好处。这就如同宗教旅游者的朝觐一般,可以升华旅游者的精神。因此祭祀文化为景观文化系统的皈依。是我们建立景观文化系统的目的—增智益神、提升旅游者的精神境界。

综上所述,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有助于我们在开发旅游景区时高屋建瓴,从文化的深度解读旅游景区。而都江堰景区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需以水利文化为中心,园林文化为背景,祭祀文化为皈依。

参考文献

[1]查尔斯·R.戈尔德耐,J.R.布伦特·里奇,罗伯特·W.麦金托什.旅游业教程[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4.

[2]李琼英,方远志.旅游文化概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9.

[3]刘敦荣等.旅游文化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9.

[4]陈宗海.旅游景观文化论[J].上海: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