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16:03:31

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范文篇1

一、充分认识“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的重大意义,增强活动的主动性和原动力

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有利于打造服务型机关。通过廉政文化建设,增强机关干部修养,规范机关干部行为,增强廉洁奉公意识,使管理局干部职工更好地履行“管理、保障、服务”职能。

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有利于构建和谐机关。以廉政理论为指导、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促进个体身心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组织体系的和谐。

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有利提高机关效率。通过营造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培养人的文化氛围,实现对人的思想、理念、精神的再塑造,充分发挥干部职工的“三创”精神,激发干部职工潜能。

二、扩大“廉政文化进机关”的基础和共识,增强活动的互动性和支撑力

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必须夯实群众基础,使廉政文化成为广大干部职工的自觉认同和实践。在活动的理念、方案制定、组织落实等环节都必须以人为本,实现良好互动。

围绕干部职工需要设计活动。去年6月底,省管理局以代表省级机关参加全省廉政演讲比赛活动为契机,在全局组织开展了3次廉政建设演讲活动,并在全省管理局系统组织开展了18场“我身边的共产党员”巡回演讲。通过演讲,广大干部职工表现出了对廉政文化的迫切向往。在此基础上,省管理局拉开了以廉政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机关文化建设的序幕。

挖掘干部职工认同酝酿活动。经过反复推敲、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论证,省管理局制订了以加强廉政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机关文化建设的意见,并将意见讨论稿发到机关处室和局属单位,要求全员参与,组织讨论、征求意见,把讨论的过程作为统一思想认识,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

吸引干部职工参与推进活动。以提炼“管理局精神”为契机,发动机关及局属单位干部职工广泛参与,创作了“管理局精神”276条,其后又发动全体干部职工充分讨论、修改,三上三下最终遴选出21条。目前该活动已进入第二阶段。

三、创新载体、营造氛围,增强活动的导向性和感召力

营造氛围,唱响廉政文化的旋律。省管理局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的导向作用,通过在机关办公场所悬挂名言警句,开设机关文化共建共享橱窗,利用局域网和《机关事务管理》杂志等平台,营造氛围,广泛宣传以廉政文化为核心的价值理念、精神内涵和道德准则。

强化教育,夯实廉政文化的基础。结合学习型组织建设,扎实开展学习贯彻党章和“八荣八耻”教育活动,及时组织学习党中央和省委精神,励志明廉;组织党支部书记赴昆山和江阴华西学习考察,感受“三创”精神,先进导廉;积极参加省级机关反腐倡廉歌曲大家唱活动,全员唱廉;开展学哲学、用哲学读书活动和各类学习培训活动,读书思廉;每月播放一次反腐倡廉电教片,典型示廉、警示醒廉。

创新载体,丰富廉政文化的内容。通过开展参观全省反腐倡廉成果展览、名言警句创作和管理局精神大讨论活动,开展各类文体和公益活动,提高机关干部的人文修养,丰富机关文化生活。

四、健全机制、强化监督,增强活动的广泛性和渗透力

首先要完善制度,推进强基工程。各处室各单位分别建立和完善了各自的岗位责任制和工作流程考核制,先后制定省级机关资源节约实施意见、办公用房装修标准、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规范、政府采购工作程序等十几项规章制度;先后制订出台了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相关规定》、《工程项目及物资采购管理办法》、《内部审计规定》等二十余项党建、纪检监察等内部管理制度。

其次要落实制度,做好保基工程。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每年初局领导与各处室各单位负责同志分别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严格实行内部审计制度,对局机关及局属单位每三年进行一次内部审计,对领导干部任期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先后对7位领导同志进行了离任审计;严格履行工程与廉政建设双合同制。

五、服务发展,不断丰富活动的内涵、增强活动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省管理局注重以“三个延伸”来增强活动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一是内涵的延伸。将廉政文化的内涵延伸至价值理念、管理规范、和谐体系三个方面。在价值理念上,提出树立共同愿景,建设有管理局鲜明特色的机关精神;在管理规范上,提出构建防范体系,建立长效机制,完善各项制度;在构筑和谐体系上,提出通过培养和谐个体及人际关系、和谐团队及组织体系来构建和谐机关。

二是范围的延伸。一方面将廉政文化从局机关延伸到局属单位,要求各单位分别开展符合各自业务特点的文化建设,另一方面将廉政文化延伸到全省管理局系统,定期组织开展论坛、研讨等活动。

文化交流范文篇2

一、坚持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不动摇,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

在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和强化共产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加强团结、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思想保证。邓小平一再强调,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职能,“使马克思主义的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宣传,特别是在一切重大理论性、原则性问题上的正确观点,在思想界真正发挥主导作用”。(邓小平:《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1983年10月12日)[M],《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6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无条件的保证。现阶段,中国还存在全民所有、集体所有、个体所有等不同类型的经济关系,这些经济关系体现在意识形态上就是多种意识形态成分的存在。如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小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还有传统意识形态的残余,这些具有不同价值取向的意识形态必然会发生矛盾,甚至形成尖锐冲突,威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我们必须重视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工作,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一方面是加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为社会成员提供合乎社会目标的社会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来实现社会整合。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符合中国实际的创新理论,深刻影响了社会价值取向,改造了中国人的社会价值观念以及道德认知,实现了有效社会整合。另一方面是加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其社会和政治的理想来引导、动员社会成员,使社会成员的行为目标达到高度统一。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主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主题,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政治理想。在这个共同思想基础上,全国人民才能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达到高度统一。因此,坚持共产党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不动摇,就必须使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处于不断丰富和发展之中。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革命的、批判的,没有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将会完全丧失。

二、强化党内组织心理认同,创造党内和谐环境,提高党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组织心理是政党成员对政治生活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等等。它是政党组织成员在政治活动和组织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和道德风貌,是政党内普遍存在的一种大众心态。(赵理富:《政党文化探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党内普遍存在的这种心理状态,是创造党内和谐的基本要素,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思想基础。当前条件下,许多人主动加入中国共产党,使自己积极地置身于共产党的政治体系和政治关系中,这本身就是对党的基本价值和政治理想有一定认知和兴趣的反应。但是与作为意识形态的政治思想不同,党内组织心理是一种潜在的意识,它不是理论化的政治意识,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的负面影响和党内腐败现象的加剧等一些不和谐因素,在相当程度上改变着党内组织成员的心理状态,弱化了党内组织心理认同。因此,在政治活动和组织活动中持续深入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党内组织心理认同,创造党内和谐环境,成为当前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党内和谐是政党成员对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达到的一种普遍认同的状态,通过党内组织心理认同达到党内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基本内容,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就在于如何使全社会普遍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和意义,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共同的价值观和正确的人生观。这是和谐社会的灵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黏合剂。由此,党内和谐是社会共同价值观形成的思想保证和政治基础,没有党内和谐就无法扩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影响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条件将无法形成。

三、完善党的制度规范建设,扩大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造活力

制度规范是党的重要执政资源,中国共产党要巩固和强化执政地位,就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资源建设,不断完善党的各项制度。党的制度是一个结构严谨、内容广泛的体系,它的实质和核心是把民主集中制原则运用于党的活动的各个领域,使之具体化、制度化。要推动党的制度建设,坚持作为根本制度的民主集中制,必须建设和完善党的基本制度和具体工作制度。“基本制度包括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的选举制度、党的干部制度和党内生活制度这些基本制度,是规范机构运作和党员行为的法定程序和规则;具体的工作制度包括党委会及其常委会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等具体工作制度,是维持各级组织日常工作的规程,是根本制度与基本制度的具体化。”(王邦佐、谢岳:《社会整合:21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使命》[J],学术月刊,2001年第7期)这些基本制度和具体工作制度的完善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落实与发展,有利于反对和防止个人独断专行,反对好人主义、自由主义,体现了党内生活的原则性。

制度建设还必须发扬和扩大党内民主,加强党员个体角色地位,激发党员个体的政治积极性,为党的各项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组织活力。要认真贯彻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这种对党内民主资源的充分享有,将会极大提高党员的政治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汇集、整合、开发和扩展新的执政资源,有效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战斗力。

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大力改进学风和文风,自觉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党的作风状况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党的作风在党的创新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当前,要着力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大力改进学风和文风,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成为当前政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任务。

文化交流范文篇3

在20世纪即将翻过最后一页之际,“近代科技传播与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8月15~20日在绿树如云的华中师范大学召开。世界各国的40余位学者集聚一堂。分别从不同侧面,运用历史学、社会学、哲学等多种方法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1近代科技传播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科技传播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表现之一。如何评价近代科技传播过程中中方地位的问题引起众多与会者的关注。美国学者认为,近代科技传播主要是由西方传人中国,但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是由东方传向西方。有的学者提出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中国既有被动,也有较主动的时候,中方不是完全的被动,传统的东西也不是一下子被改变的。许多改变是中方主动选择、适应的结果。有的学者认为中国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踏上特殊的近代化道路的,而近代科技在中国的传播则是这种演变的缩影。另有学者强调,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如何看待传统,分析传统中缺少哪些现代成分,并指出缺少科学精神是传统的一重大缺陷。时至今日,仍面临从缺少科学的文化向科学文化转型的任务,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合流是一个必然趋势。关于近代科学在中国传播与中国反应的阶段问题,有学者从总体上作了如下划分:从1582年利玛窦来华至1757年乾隆禁教为第一阶段,从近代史开端的1840年至1900年为第二阶段,本世纪前20年和“五四”时期是为近代科学的全面移植奠定思想和物质基础的第三阶段。有的学者提出在这3个阶段之前应还有一个阶段,即鸦片战争前后,世界史地知识的引进和更合理的世界历史观念的输人以及中国有识之士对这些知识和观念的吸收采纳的独特阶段。近代科技在中国传播的途径是多样的。有的学者认为在19世纪,传教是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一环,且因组织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体系,如广学会体系、内地会体系等。有的学者则以近代博览会事业在中国的发展为透视点,从一个新的侧面研究中国近代科技发展史。认为中国官方和民间对博览会的认识经历了从玄奇到邦交再到商利和文明交流的若干阶段,随着对博览会社会功能认识的逐步加深,开始以博览会作为传播科技和文明的重要形式和手段。无可置疑,近代科技传播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些与会代表从纵的方面对不同历史时段进行了考察。有的学者分析了洋务运动时期的科技传播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关系,认为这一时期的科技传播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政治产生了变革性的历史影响。有些学者则分别分析了西方现代化和近代西方科技译著对康有为、谭嗣同等维新人士的影响。对于“五四”时期提倡“科学”效应的评价,有的学者认为“赛先生”二仁要体现在思想方法上而不在科技上,后来则走上整理国故与国史辩之途.另一些代表从横的社会层面对近代科技传播的影响予以分析。有学者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对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能忽视科学技术给生活方式带来的负面效应。在经济方面,有的学者认为民国时期科学技术的大量应用与发展促进了发明创造,推动了产业结构的改善,创造了一批名牌产品,增强了民族工业对外资企业的竞争力,是民国时期经济获得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民国时期科技及其应用水平仍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及其在华企业。另有学者从文化学的角度认为西方科学技术引进是近代中国文化递进媲变的关键因素之一。还有些代表细致分析了某些具体学科技术传播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的学者认为近代西方矿冶技术知识的传播不但促进了中国矿冶业本身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亦是长期以来对封建势力所固守的封闭、僵化的思想文化藩篱造成的有力冲击。有的学者认为西方实验农业科学技术的传播推动了农业教育的改革,引进了大量的优良物种、农业机械,并指出西方近代农学的传人的观念层面冲击了中国知识分子“士不习农”的旧观念,引人了科学的思维方法。

2西学东渐与各学科技术引进

从各学科技术发展史的角度对西学东渐的影响加以具体考察是本次会议呈现出的一个鲜明特色。在物理学方面,有学者认为近代物理学并非古代物理学的直接继承,而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在整个过程中,我国对科学知识的探讨胜于对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追求。作者进一步阐述近代物理学是近代科学中的先驱学科,它所引起的思想方法上的变革尤其是对哲学的影响不可低估。在化学方面,有学者分析了近代化学发展轨迹并对中西化学思想作了比较。认为中国化学的发展经历了古代经验性和近代科学意义上的理论系统阶段。理论系统阶段的理论基础、方法、科学规范基本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在这个意义上,近代中国化学与西方缺少可比性。作者转而将中国古代炼丹术与西方炼金术予以比较,对中国炼丹范式未能走向近代化学的原因作了剖析。在近代造船业方面,有学者认为引进西方技术建厂造船,创办翻译馆出版科技译作,创建船政学堂及派遣留学生是中国学习西方造船技术的3条有效途径。在近代海军教育方面,有的学者认为中国近代海军教育是随洋务运动而兴起的,是“师夷长技”的一项重要内容。作者还通过对福州船政学堂的具体考察,指出近代海军教育不但培养了各种专业人才,促进了海军的发展,且对我国近代的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化交流范文篇4

党中央的文件精神已经为我们指明了建设当代中国海洋先进文化的重要性。根据十六大报告,建设海洋先进文化,对推动中国海洋强国战略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在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大背景下,如何能够遵循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从战略高度建设海洋先进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新时期新形势赋予我们的历史任务。

深入理解中共中央总书记同志在新时期保持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发表的讲话内容,在当代中国发展海洋先进文化就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吸收海洋强国文化发展的成果,完善我国海洋政策,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文化。据此,建设海洋先进文化应立足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根植于中国海洋文化的民族性特点

立足于本民族文化始终是建设先进性海洋文化的基础,是宝贵的精神资源。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精神成果,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鲁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曾提出过著名论断:“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基本特质、内涵与精神,是中国人民情与理、仁与智、道与法相互冲击的产物,包括基本价值观念的一致性,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国的海洋文化是世界文化中的最有显著特色的典型,是世界古代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先驱。上古时代的典章文献就有“四海会同”“环九州为四海”“江汉朝宗于海”等记载,这样一个自古拥有海洋的民族,在长期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创造了辉煌的中国海洋文明史。建设当代先进海洋文化,必然是先接纳和传承本民族海洋文明,继而展望未来的。回顾中国古代海洋文化的先进性,自然不能忽略远洋贸易文化和郑和文化对中国古代海洋在世界海洋文明史上的先进作用;海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与亚非各国的重要海上贸易途径,在唐宋时期已十分鼎盛,到郑和远洋时,已经将这种远洋国际贸易发展到高潮,并且建立和带动中国几大港口——广州、福州、宁波、扬州的沿海经济,其文化影响力的价值是十分深远的。我们所要建设的海洋先进文化,势必是立足于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精神内涵的民族文化。

二、借鉴世界海洋先进文化的优秀成果

信息化时代,世界文化的融合和交流使我们更有利地了解来自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对其文化的尊重并进行批判与渐进的吸纳是一个大国民族必有的胸襟。文化的特性表明,能够交流频繁,相互兼容的,其内在将充满巨大的扩张力。伴随全球化视野的不断延展,人类在生存过程中相互依赖的程度将不断扩大,因此就更需要对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予以利用,以期在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建国初始,有“中国近代工业长子”之称的江南造船厂,在经历抗日战争及国内战争等复杂环境后,是在与苏联专家的技术、设备等支持与自我创新下,重新振兴中国的民族造船工业。但是,借鉴只是文化发展的因素之一,而创新才是保持本民族文化先进性的要素,同志也曾强调指出:“发扬传统与开拓创新是统一的,继承是创新的重要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必然发展。”文化的创新不能“闭门造车,孤陋而寡闻”,而是在尊重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接纳与利用别国或其他民族先进的文化成果,以“固我海疆,振我中华”。西方海洋史表明,其全盛时期也是文化交流最旺盛的时期,当今的世界海洋事业正步入一个与时俱进的时代,中国必须转变思想,加快开放与交流,只有吸取世界文化的优秀因素,一个民族才可能真正的强盛。发展海洋文化的先进性是提高科学创新能力水平的强大动力,而其发展则关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前途与命运。

三、指引国家海洋决策的战略方向

海洋文化的先进性将影响一个国家海洋战略决策的方向,继而影响国家国民经济等综合力量的建设。每一个特定历史时期,或者说不同的时展阶段,国家政策会随着利益的转变而作出调整。政策、文化是相互促进又互相制约的两个方面。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在他的建国实业计划中,认为必须使海洋与大陆连成一体,才能保证中国长治久安,永立于不败之地。新中国的国家领导人对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都十分重视。建国以后,我国的海洋政策经历过几次改革,逐渐形成了现有的体系。“对外开放,发展沿海经济”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以开放沿海地区、开发近海资源、开拓远海公土为基本方针的海洋经济战略思想,经过改革开放的20年,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和腾飞。新形势下,党的十六大及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又适时地提出实施海洋开发战略、全国经济规划等重大决策,确立了新时期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由此得出,先进文化的建设对国家发展的影响力是任何其他力量不可比拟的。决策的递进充分反映了文化发展的指引作用,没有文化思想作为基础的决策,都会贻误经济建设的全局,导致历史性的错误。因此,发展当代海洋先进文化是建设中国成为亚洲乃至世界海洋强国的重要思想基础。

四、促进中国海洋经济的繁荣发展

文化交流范文篇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有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这一体系,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的实践意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把握了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反映社会意识的本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涵盖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是引领社会前进的精神旗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然要求与之相应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最根本的就是要确立我们社会共同遵循的核心价值体系,打牢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凝聚人心、激发活力,为社会和谐提供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

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抓住社会主义价值需要、价值创造、价值实现的关键,才能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突出重点、抓住根本,保证正确的方向。

文化交流范文篇6

关键词:文化交流;少数民族;对外翻译

一、文化交流目标导向下的民族文本对外翻译要求

文化交流有自己的原则,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的跨文化交流也是如此。对外翻译是少数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在对外翻译中遵循文化交流的基本原则,并以实现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交流的重要目的,是少数民族文化对外翻译的原则和要求。文化交流的目的,是要促成互通互融、互利互惠、合作共享;文化交流的原则是平等、尊重、求同存异,因此文化交流目标导向下少数民族文化对外翻译必须遵守以下基本要求。

(一)文化尊重

每种文化体系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文化无高低之分,相互尊重是文化交流的基本原则。少数民族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使得少数民族文化和大众文化有较大的不同,因此在民族文化的翻译中往往会出现文化冲突的选择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产生文化孰优孰劣的选择,从而形成关于文化的态度问题。从文化交流的目的出发,在民族文化的对外翻译中,必须要坚持文化尊重原则,这种文化尊重一方面是对其他文化的尊重,另一方面也包括对民族文化自身的尊重。只有尊重目的语文化才能使译本得到目的语受众的认可,只有尊重自身的民族文化,才能使目的语受众尊重民族文化,从而形成文化交流的良好氛围。

(二)平等对话

文化交流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目的是实现文化的互惠、互利和共赢。这就意味着在民族文化通过对外翻译进行文化交流时,不仅民族文化能够受益,可以和其他文化形成共识,得到其他文化群体的认同,同时目的语文化能够从民族文化中受益,如翻译过去的的民族药典、民族文学、民族艺术等都从不同方面对目的语文化有促进意义。在这种前提下,少数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在文化交流格局中不是唯一的利益获得者,在这种利益格局中,两者是平等的;另外,按照文化多样性观点,少数民族文化和目的语文化都是不同视角下不同的人类文明经验。文化之间是平等关系,因此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翻译所形成的跨文化交流必须要形成文化之间平等对话的格局。

(三)文化适应

每种独立的文化体系都有自己的特点,异质性是文化区别的根本原因,这种异质性表现在文化由内至外的各个层面,从价值层面到制度层面、物质层面。在这种异质性前提下,少数民族文化通过对外翻译向其他语言转变时,必然会形成各种各样的文化冲突或差异。对外翻译是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交流的主要方式,从文化交流目的出发,只有民族文化信息翻译出去才能实现交流,也只有目的语文化受众能够接触文化译本,文化交流目的才具有可行性。这就意味着对于民族文化翻译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冲突或差异自然需要有一个文化适应的态度。

(四)文化接触

文化交流的双方必须要有更多接触,才能使文化交流更加广泛深入,反过来,缺乏文化接触的机会,就谈不上文化交流的推进。对于少数民族文化来说,对外翻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交流方式,另外还有以对外翻译为路径进行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的交流。只有更多的文化接触才能使少数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得到更多的交流机会,这就意味着在民族文化的对外翻译中,必须要尽可能地增加这种文化接触机会,即增加民族文化的翻译数量,使少数民族文化在翻译过程中和其他文化有更多的交流。

二、基于文化交流的民族文化对外翻译的基本思路

(一)端正的文化翻译态度

基于文化交流的少数民族文化对外翻译一个重要目的是增进情感交流、弥补文化缺失,使不同的文化群体通过文化翻译获得不同的精神食粮。一般来说,输出的民族文化都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明精华,少数民族文化的输出实际上等于民族地区向国外受众呈现民族特有的文化产品,为目的语文化受众提供了新文化的认知机会。但是从实际情况来说,在少数民族文化的输出过程中,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的交流虽然对于目的语受众有益处,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民族文化本身也有更大的收益,不仅扩大了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也增加了世界民众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扩展。另外,少数民族文化的翻译主要是面向文化较为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相对于少数民族文化,这些目标语文化往往更为成熟完善,比民族文化更加强势,在少数民族文化通过对外翻译进行文化输出时,自然有文化之间的强弱对比。简单而言,在民族文化通过对外翻译进行文化交流时,对于民族文化而言意义更加重要,且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之间必然会出现一种不平衡的文化格局。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少数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的交流,就必须要端正文化翻译的态度。具体来说,这种态度包括以下几层意思:第一,必须要大力推动民族文化翻译。尽可能推动民族文化翻译,以促进文化交流效益的最大化。第二,要通过其他方式增强文化影响力,增强民族文化在翻译过程中的话语权。第三,对于民族文化翻译中的文化不均衡,要从民族文化交流的利益需求出发,减少对于文化翻译过程中形式对等方面的追求,以便目的语受众更多地接触和了解民族文化。第四,要有选择地进行民族文化文本的翻译,并不是所有的民族文化文本都有对外翻译的必要性,从文化交流出发,对于民族文化的翻译数量要追求质的提高,而不能仅仅追求数量方面的提升。

(二)包容的文化翻译姿态

少数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差别是客观事实,翻译的本质是承载文化信息的语言发生转变;通过语言转变,使源语中的文化信息传递到目的语中,这才能真正完成翻译。而少数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差异并不会因为这种语言转变而发生质的转变,这就意味着在民族文化的翻译过程中,难免出现文化冲突和矛盾。如果拘泥于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就止步不前不再进行对外翻译,或者是由于文化冲突而对其他文化形成偏见或误解,都难以实现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交流的目的。因此从文化交流出发,在对外翻译过程中,必须要形成包容的文化翻译姿态,这种姿态即:第一,接受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状态,即接受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差异化事实,把这种文化差异视为一种常态,不会由于翻译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差异而造成翻译的主观情绪色彩。第二,避免因文化差异形成文化偏见,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差异众多,对外翻译相对困难;但是,这些差异是由多种因素所造成,民族文化在对外翻译中出现的文化空白、文化负载词或者是文化冲突,并不是某种文化的过错。只有坚持理性态度,避免在翻译过程中对特定文化形成偏见,才能使民族文化信息以合理的面貌呈现在受众面前。第三,在翻译过程中追求文化之间的求同存异。少数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差异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中充当的是媒介角色,其有义务对两种由于翻译而形成关联的文化进行调停,只有这样,才能达成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交流的目标。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求同存异,消除或缓和文化冲突矛盾,才能使两种文化以“和而不同”的姿态出现在译本中。在这种包容的文化翻译姿态下,少数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才能在语言转变中和谐共生,同时也会避免或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引起受众对于文本翻译的质疑。

(三)开放的文化翻译思维

少数民族文化需要走出去,进行文化交流,这是民族文化成长壮大以及和其他文化交流共存的必然选择,因此民族文化的对外翻译本质上就是在原有民族文化保守发展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开放思维。但是从少数民族本身来说,由于少数民族长期以来的生存环境和文化的自生发展等因素制约,多数民族地区更多的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循环发展模式。在这样的文化环境影响下,民族文化自然就呈现出一种保守发展形态,最终导致了民族文化对外交流方面的不够积极,对于其他文化也缺乏一种开放的文化接纳。而在民族文化的对外翻译中,实际上就是民族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的协调过程。如果在民族文化的翻译过程中,依然坚持民族文化的保守姿态,不能对其他文化形成一种开放模式,势必会使少数民族文化在翻译过程中和其他文化形成一种僵持状态,文化交流便无从实现。民族文化的对外翻译以文化交流为目的,而翻译本身也是一种文化交流形式,从文化交流出发,必须要形成开放的文化翻译思维。这里所说的开放的文化翻译思维包括以下几层含义:第一,开放性的文化翻译态度,即以文化交流为目标,在翻译方法、策略方面开阔思路,对于凡是能够促进文化交流的翻译策略方法都可以进行尝试,形成更多的文化翻译选择。第二,开放性的文化翻译模式,即对于民族文化的翻译要不限主体,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少数民族文化翻译中;只有更多的力量加入到民族文化的翻译中,才能使少数民族文化有更多的机会出现在更多受众面前。第三,扩大民族文化的翻译量,这是少数民族文化开放思维实施的最突出表现。

(四)灵活的文化翻译策略

文化交流目标导向下,少数民族文化翻译既需要文化尊重、文化平等,还需要文化适应和文化接触,要达成这个目的,就需要借助翻译本身来协调,即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灵活的文化翻译策略来确保民族文化的各种文化交流目标和要求实现。一般来说,这种文化翻译策略主要包括:第一,归化策略。主要是指在民族文化的翻译过程中,根据目标语受众的文化接受特征,在翻译过程中入乡随俗,如用目标语文化中的称谓方式来取代民族文化中的称谓,或者是以目标语文化群体习惯的语言习惯来表述民族文化等,这种策略一般应用在民族文学等文化译本中。第二,异化策略。主要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坚持少数民族文化的原汁原味,尽可能地保证民族文化的价值理念、文化表现等各方面都能按照少数民族文化既有的方式来表达,如对于民族医药或者民族工艺中的表述都尽可能地按照已有的方式来进行等。第三,适度策略主要是指在民族文化向其他语言迁移过程中,由于和其目标语文化的冲突,从而使得少数民族文化不得不做出让步。一般来说,这种让步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方面,而对于民族文化的价值理念等核心文化特质不作调整。第四,主体策略。少数民族文化对外翻译的目的是促进民族文化翻译,促进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的交流,这种价值意义的落脚点在民族文化。因此在文化翻译过程中,无论要达成什么样的要求或目的,都必须要坚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1]刘汝荣.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传播与翻译的多维思考[J].广西民族研究,2014,(2).

[2]宋引秀,郭粉绒.“文化翻译”观视域下的少数民族文化外宣翻译[J].贵州民族研究,2015,(4).

文化交流范文篇7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及其德育功能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不仅应具有高等教育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共性,还必须强调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它的立足点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企业、社会区域为依托。因此,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和理想追求,应尽可能突出“职业”的特点,融进更多的职业特征,诸如: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人文素质等。发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必须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不仅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个体特点,还要重视学生的集体心理特征,要运用集体合力,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要协调人际关系,建立心理共容的班集体;要运用心理连动原理,扩大德育工作的影响力。其德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教育的导向功能。校园文化能借助精神纽带和心理势场,吸引、团结校内所有成员,通过激发每个人对学校的真挚感情而把校园和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培养他们的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校园内建立起高度和谐、信任、理解、互尊的群体氛围。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与活动,使校园文化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受广大青年学生欢迎的新载体,并从而引导他们在成长与成才的道路上实现目标远大、方向正确的目的。这种教育的导向功能主要表现为它们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暗示渗透。

2、行为的约束功能。校园文化的约束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一是显性的制度文化的直接约束,即学校各级各类组织的管理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规范;二是隐性的校园文化氛围的间接约束,即通过校园风气和舆论而形成的潜在行为规则,是学校实现科学管理的前提。通过创造一致的精神气候和融洽的文化氛围,以消除从心理和情绪上的自我干扰和相互摩擦,减少内耗,协调人际关系,使个体的潜能得到进一步的开掘和发挥。

3、实践的促进功能。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体现在师生共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产品上,更体现在师生参与创造校园文化的交往活动之中,具有广泛的传播性和极强的影响力。校园文化活动能将学生课堂内的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学生在参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宣传能力和管理能力等各种实际工作能力得到锻炼提高,为今后走向社会胜任工作奠定基础。

4、情感的陶冶功能。整洁优美的校容校貌、现代先进的设施装备、井井有条的校园秩序、品高业精的师表形象、求实进取的敬业精神、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谐融洽的人际交往、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等,无时不在感染着学生,使之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励他们更加热爱学校、热爱生活。这些熏陶虽然是隐性的,潜移默化的,但它也是深刻的沁人心脾的教育,其思想教育功能是其他方面难以替代的。

二、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德育功能的发挥

德育的核心任务是要赋予每一个社会成员以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以引导个体成为一个独立的、对社会有益的人。高职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对社会文化反复选择、提炼后,加以吸收和统合,并融会了科学人文精神和个性特色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结构,是高职院校本质的集中表现形式,是高职院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传统以及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

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在不同形态的德育因素之中,蕴涵着德育目标的内容,其物质形态具有直观形象性、随意性、多元性和持久性等文化特点,具有优化高职校园教育环境、调节师生心态、陶冶情感并达到寓教于景的作用;其非物质形态是指人们的文化感受,是文化的真正灵魂。一所学校,其群体的组织结构、典章制度都体现、折射出其思想意识层面的内涵和理念。群体的文化素养、专业技术水平、群体的价值观、群体成员对群体的认同感、归属感、义务感、责任感等等,都是校园文化无形的存在形式,这些无形的客观存在综合地形成校园意识形态的整体,表现为士气、风气、氛围、传统等等,它影响同化着群体中的每个个体,这是文化真正的力量所在。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与学校德育目标是一致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德育目标逐步落实的渐进过程。其德育功能的发挥应当注意:

1、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即既要重视高等学校作为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应具有的文化品味、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更应注重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追求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交融,学术气氛与实践氛围相辅相成的职业教育文化,为培养合格的职业人才创造优良环境。

2、校园文化应侧重价值观的引导。在社会变革时期,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必然引起公众的价值观念和心理状态的改变。高校德育对象也是如此,高职学生的思想比较复杂,其心理特征是动态多变的,高职校园文化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为学生拨除雾障,促进他们健康成才。校园文化不仅要满足学生对科技、文化、娱乐、艺术等方面的需求,还要融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内容,渗透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

3、校园文化要满足求知欲望。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是高职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目的,由于课堂教学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多方面需求,所以校园文化就成了学生与社会沟通的重要渠道,成为学生探求书本以外知识的辅助课堂,使高职学生能通过校园文化来进一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

4、校园文化必须满足愉悦要求。校园文化建设要在活跃学生业余文化生活的基础上向广度扩展,在校园环境建设、人际关系协调等方面满足学生的愉悦要求。就校园环境而论,硬件建设既要实用,又要蕴涵浓郁的文化气息。校园的绿化与学校的整体建筑相协调,要突破单纯的实用主义观点,赋予物质设施以文化内涵。校园文化在寓教于乐、满足学生愉悦要求的同时,还要使文化活动上档次,升品位,要以提高职业能力、增长专业知识、陶冶学生情操为主要建设目标。

文化交流范文篇8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外语跨文化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指出跨文化交际中容易出现的文化失误,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指出外语教学应转向语言教育和语言文化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近年来,对外交往日益频繁,许多语言教师对跨文化交际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研究这些跨文化交际中的故障问题。

对于英语教学确实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这是因为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学会了这门外语能顺利地进行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正如托马斯(Thomas)指出:“语法错误从表层上就能看出,受话者很容易发现这种错误。这种错误一旦发现,受话者便会认为说话者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因此可以谅解。语用失误却不会被象语法失误一样看待。如果一个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出现语用失误,他很可能会被认为缺乏礼貌或不友好。他在交际中的失误便不会被归咎于语言能力的缺乏,而会被归咎于他的粗鲁或敌意。”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等诸语境因素。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因此,在交流中,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障碍。这就要求广大英语教师要把跨文化教育列入英语教学一个重要环节。

2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文化错误

目前,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并能直接与讲英语的外国专家、投资者和管理人员等进行交际的大学毕业生。有些毕业生即使会说一些,也往往会在对外交往中使用不得体,犯上了“文化错误”。

北外语系的博导胡文仲(1994)调查指出,中国学生常犯的与语言有关的文化错误有四类:1)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是不适当的。如路遇外国人时,开始谈话却用“Excuseme,Whereareyoufrom?”;拒绝外国朋友的提议时却用“I’llthinkitover.”等等。2)在文化习俗上不可接受。如邀请外国朋友参加社交活动时不邀请其配偶,用沉默来回答外国老师的提问,在表达感激之情时要千恩万谢地说上许多许多等等。3)不同价值体系的冲突。如与外国朋友久别重逢时说“You’vegotnochangeatall.”未经允许翻看外籍老师的影集等等。4)过于简单化或过于笼统化。如认为所有的美国人都爱吃麦当劳,所有的英国人都寡言少语等等。通过这项调查,胡文仲认为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更严重,因为它容易造成外国人与中国人之间感情上的不愉快。因此,如何地道而得体地运用语言不但与如何正确地使用语言同等重要,而且也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3跨文化英语教学中出现的弊端

现代毕业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之所以比较薄弱,部分原因是对语言运用能力、对目的语文化教学和学习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从教学角度看,大多数的大专院校没给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英语文化类的课程,即使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了英语文化课,也涉及面不广或没得到足够重视;教学中使用的大部分教材资料只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了这种语言形式的意义,忽视语言在实际场合及语境中的运用;课堂上,大多数教师只重视语言形式的正确性,很少会涉及到如何得体地运用语言形式,英语文化知识的介绍更是少之又少,即使涉及到也是随心所欲,缺乏系统性;测试中更是没有涉及到语用能力及文化知识。从学生的角度看,非英语专业学生过于依赖英语教师,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只是学习基本的语言规则,不学习语用知识,更谈不上运用语用知识了,这样便认识不到语言和文化知识的密切关系了,因而也不能在正式的外交场合用得体地道的英语进行交际了。

4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外语教学中,语言文化传授的必要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为交际能力的培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掌握语言规则和语言使用规则,即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这里的语言能力指的是语音、词汇和语法几部分,即英语中的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这里的语言使用规则指的就是所用语言是否得体的文化因素方面的规则。文化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定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教学大纲对语言能力的三要素(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教学已经有了相当完善的体系,然而对于跨文化教学应该包含哪些要素还没有明确的体系。下面就从教和学的视角及认知来谈谈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4.1要从价值观取向的视角来认知汉英两种文化。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崇尚天人合一的观念,即整体观念比较强,集体重于个体。而西方则更重视个体,讲究个性,讲究独立奋斗。

4.2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和学校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建构一种合理的跨文化教学体系,比如说,课堂教学毕竟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阵地,因此最为重要的还是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把文化列为教学目标与内容,制定出分阶段目标,这样目标明确,教师也便于操作;加强文化背景知识介绍,让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从多个视角了解其文化;利用直观电教手段体验异国文化,教师可以多方面地寻找资料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不仅了解西方文化更可以通过实际的语境(context)学会如何进行这种语言的社会运用;注重文化差异,加强文化对比,提高文化意识,做好知识文化介绍,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教师自修及教材、试题的再研究。要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也是对教师的一种较高的要求和革命,教师必须花较多的时间来搜集合适的资料。而且在教学时还得根据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删减,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成绩时还需将语言文化的考核考虑进去。

5结语

语言和文化是个统一体,语言的社会功能之一是传播文化,且文化因素成为跨文化交际中的主要障碍之一。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因此,我们应当在教学中自觉、系统、更好地完善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并正确处理和摆正文化知识和其他训练项目的关系,在教学的各个阶段和层次上利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潘晓慧.试析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学刊,1996(2).

[3]王勇.在语言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国外外语教学,1998(4).

[4]刘爱真.文化认识与言语得体.外语界,2000(2).

文化交流范文篇9

[关键词]文化交流“逆差”现象

Abstract:Culturalcommunicationpushespeopleforwardinthelongrunofhuman''''scivilization.However,thecommunicationontheunequalfootwillinevitablybringaboutthenegativeeffecttotheweakerpart.Theso-called“adversebalanceofinformation”phenomenonhasbeenraisedinthispapertocalltheattentionsofthewholeChinamedia.

Keywords:Culture,Communication,“AdverseBalanceofInformation”phenomenon

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就没有停止过。虽然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文化交流的内容、形式和规模都不一样,但人类进行交流的需要、愿望和迫切性是完全一致的。也正是各种各样的文化交流使得人类社会不同地区的文明进步大体上保持了同步水平。那些发展速度相对较快的国家和民族,在文化交流和文化的对外传播方面相对走在了前面。“每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民族,都能够在同域外文化交流中取长补短,不断充实和发展自己,文化的开放性就表现在这里。”①为了保证自己文化的正常发展并及时地、连续不断地吸收来自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营养,多个国家和民族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对外传播媒介的建设就是这种探索和努力的有效工具与手段。

文化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创造和精神财富创造的过程及成果的体现,它存在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成果只有不断地充实于全人类的整体发展过程中,并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进行不断的交流、融合,才能得到继续进行的动力,进而加快本国文化进步的速度。在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用于文化交流、传播的各种信息传播媒介。正因为如此,人类为创造发明和有效使用传播媒介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为不断地完善、改造传播活动的内容、形式作出了成功的探索。目前世界上现有的传播模式和传播市场格局就是这些努力和探索的阶段性成果,也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得意的成果。平心而论,目前的传播格局和传播模式在促进人类文化交流、加强人类信息传播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对形成人类社会相对稳定的关系形态同样具有特别重要意义。但是,在这种表面现象的背后,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了存在的许多问题,特别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的变化,人们对长期习以为常的文化交流模式和文化传播市场格局产生了许多的疑问。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关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文化交流不平衡、信息传播不对等的问题。

在处理国与国关系、民族与民族关系时,一个重要的原则是自主、平等,无论是多么强大的国家和民族,在与其他国家和民族进行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时,都应该以国际大家庭一员的身份出现,绝不能因为自己政治和经济的强大而企图在文化上也实行强权式的垄断。无论多么弱小的国家和民族,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都为人类文明和进步作出过自己积极的贡献,他们同样都有在国际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市场上平等参与的机会和权利。“一个民族或国度文化的进步,离不开文化传播的健康进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交流的文化系统是没有生命力的静态系统;断绝与外来文化信息交流的民族不可能是朝气蓬勃的民族。”②所以,国际上的许多有志之士长期以来为争取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平等交流,进行过不懈的努力。但由于利益的关系,特别是以强国自居的国家的一些人和一些媒体,却似乎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这一点,在他们眼里,自己所在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是最先进的、十全十美的文化,并企图以自己认为最先进的这种文化代替或同化世界文化,让众多他国、他民族文化对自己俯首称臣。因此这些国家及其所属的媒体,不遗余力地向全世界推销自己的文化产品、文化观念、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凭借发达国家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等方面的实力,他们很快在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市场上取得了绝对的优势。本应以同等规模和数量与发达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同样由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弱势,在文化交流中不得不处于下风,文化交流中的“逆差”现象由此而来。

文化交流的“逆差”,一般是指一个国家在同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引进文化要素的数量大于输出文化要素的数量,外来文化对本国的影响大于本国文化对外国的影响的现象。这种国与国交往中的“逆差”现象在经济领域早已有之,并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而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中的这种“逆差”问题却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逐步被人们所认识的。近40年来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对此予以高度关注,为改变这种状况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提出“建设世界新闻新秩序”为核心的一些设想。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年的努力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进入90年代以来,文化交流的“逆差”现象反而愈加突出了。甚至有人公然提出以强势文化或所谓的“优良文化”同化、影响甚至取代弱势文化。于是某些发达国家的传播机构打着传输文明的旗号大举地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的传播,各种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文化制品以铺天盖地之势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狂轰滥炸,大有取发展中国家本地文化而代之的趋势。“总的来说,人类在文化上正在趋同,全世界各民族正日益接受共同的价值、信仰、方向、实践和体制。”③这里所说的共同的价值等指标都是以发达国家文化为标准的,特别是以美国文化为标准的。凭借强势文化的优势,美国人将他们的文化观念转化为世界共同的观念。就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言,尽管应该具备同发达国家进行对等文化交流的地位和机会,而实际上强弱文化在交流过程中的差距是十分明显的。

自从进入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占据世界文化主流地位的阶段以后,世界文化交流的速度借助于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大大加快,但在各种不同类型的传播渠道中流动的却主要是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文化。尽管发展中国家十分希望自己国家的文化也能在世界文化市场上取得一席之地,但往往事与愿违。在经济上处于劣势的国家和民族,在文化交流中同样始终处在劣势状态。甚至连一些经济上发达的国家,由于在国际斗争中地位的变化,在文化交流方面同样感到了被动,不得不关注本国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现状。如一向以人类文化优秀成果集中发祥地著称的欧洲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举起了“文化反击战”的旗帜,因为他们看到,“好莱坞的模式是欧洲的电影模式;美国歌手占据着欧洲的排行榜;而欧洲的互联网语言也是说英语的。美国的文化入侵成了全欧的问题。”④实际上,包括法国在内的众多欧洲国家多年来在许多国际问题上是同美、英保持一致的,但他们慢慢发现,美英已经占据了垄断全球文化的“话语权”,以英语、好莱坞、麦当劳等精神的物质的文化符号为内容的美国文化具有同欧洲传统文化竞争的巨大优势,一向以传统文化代表自居的欧洲国家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同样出现了“逆差”现象。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公布的数据,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墨西哥、瑞典、西班牙、波兰、俄罗斯、韩国等国家进口的影片中,分别有55-72%来自美国。在世界图书进出口贸易中,美英两国是最大的赢利国,顺差额都在12亿美元以上(1995年)。⑤而在世界文化交流市场上长期处在劣势状态的广大发展中国家面对目前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就更加无法避免“逆差”现象的出现。

在我国,这种文化交流中的“逆差”现象同样严重地存在。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曾经有过修筑抵御外来文化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文化的铜墙铁壁的努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那时外来文化进入中国大陆确实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处在长期封闭中的国内受众也没有大量接受外来文化的愿望和胆量,当时的中国国内文化可以说是非常“纯洁”的。这种“纯洁”也使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缺乏同世界主流文化的交流,导致我们一步步地拉大了同发达国家之间本已存在的距离,中国大有被排斥于世界主流文化之外的趋势。当国门被打开之后,我们才惊讶地发现,世界文化的发展早已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继续在妄自尊大、自我封闭的路上走下去,将使中华民族一步步陷入困境。于是对外来文化的介绍、引进甚至模仿、学习,就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外国文化大规模地进入外国人一直感到神秘的国度,令发达国家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们兴奋、激动。而同他们一样感到兴奋、激动,甚至还有些刺激的却是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在极左文化思潮统治下生活太久的亿万中国受众,象发现新大陆一样接受了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文化,进而一点点地接受了这种文化所携带的生活方式、价值追求乃至思维方式,人们判断是非的标准因此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于在一个12亿人口的国家找到巨大的市场,发达国家也就不惜代价发起了向中国的文化进攻,特别是以电影、电视、音像、印刷、娱乐、软件等多种形式的文化制品向各层次的受众发起了全方位的轮番进攻。据统计,在1998年我国图书报刊进出口贸易中,进口为3925。4万美元,出口为1212。65万美元。而电子出版物出口为2种,进口却高达170种,出口仅为进口的1。176%,令人触目惊心。⑤在单调、封闭的文化环境长期生活的我国受众在最初的一点吃惊、迷茫、下意识的抵触以后很快地适应了、喜欢了,并有不少人开始主动地、积极地追求了。加之国家媒体的主动倡导、文化传播市场上反映出的令人心动的收入,在国内出现了接受外来文化的一个又一个浪潮。由于资本主义国家文化生产早已进入了大工业生产阶段,所以在很短时间里,来自国外境外的资本主义文化产品在数量上和影响力上迅速取得了主动地位,并逐步加大传播力度、提升传播层次,在我国文化传播市场上的信息拥有量和传播影响力大有超过我国传统文化之势,文化交流中的“逆差”现象在我国同样产生了。就连刚刚在我国开始普及的互联网上,运行的绝大多数信息也是来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少而又少的国内中文信息根本无法满足国内用户的基本需求,人们只有转向外国网站寻找信息。发达国家在新一轮的媒体竞争和文化交流竞争中又抢到了先手。而我们国内快速膨胀的网民队伍仍然在为发达国家文化的进入提供着可观的市场。

造成文化交流“逆差”现象,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发达国家在本国文化与信息市场上对发展中国家文化信息产品的封锁,导致发展中国家的信息不能等量进入发达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发展中国家的信息市场对发达国家是全面开放的,而发达国家只把自己认为必要的文化信息制品引进自己的市场。这一来一往中的差距就是文化交流中“逆差”形成的主要原因。所以说,造成文化交流“逆差”的主要责任在发达国家一边,事实上当代国际文化传播的主动权自始至终都掌握在他们手中。

文化交流“逆差”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造成了许多问题,“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一些弱小民族弱势文化,如果没有正确的政策,在大量西方文化的熏陶下,就会发生向西方文化的变异,有的会成为西方文化的附庸”。⑥虽然文化交流中出现的问题不像战争或经济侵略那么直接、那么现实,但这种“逆差”的累积性后果也是十分令人深思的。在有些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逆差”已经对国家发展和人民正常生活造成了损失。而发达国家的媒体又有意识地利用“逆差”的便利进行有利于自己的“文化入侵”,尽管常常打着“新闻自由”、“传播自由”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文化事业的旗号,尽管所传播的内容表面上也确实是纯娱乐的、纯文化的。隐藏的越是巧妙,给发展中国家造成的麻烦也就越大。特别是“以直接冲击人的视听感官为特征的电影、电视及音乐,虽然对大众而言主要是娱乐品,但它们同时也必然是文化传统、政治理念或价值观的载体;换言之,它们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在向他们暗示着、诉说着关于是非善恶、关于民族国家、关于伦常秩序的种种观念或评价尺度。”④

[page_break]

文化交流的“逆差”首先对“入超”国的文化传播主权和文化传播资源形成威胁。主权和资源对任何国家都是十分宝贵的,并且具有十分特殊的“唯一性”,一旦被别人侵犯或占用,是很难恢复原状的。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先后完成了民族独立过程,取得了国家主权,但由发达国家长期造成的“文化殖民”现象并没有随着殖民者的离开而消失。相反由于发展自己的文化传播事业的需要,不得不委托发达国家培养传播人才,从而接受了发达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和传播模式,有些国家的传播机构成了发达国家媒体在海外的“代言人”、“办事处”,有些传播媒体基本上是发达国家传播机构的“克隆”。在我国目前的文化传播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外来文化信息制品,由于它们的存在,使有限的传播空间和传播渠道被占领,同我国自已的传播媒体为争夺受众展开了搏杀。而在内容选择、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差距,使我国传播媒介常常处在被动状态,受众数量的减少、传播市场的缩小,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以前我国传播媒体曾有得天独厚的市场专有权,在国内的各种传播活动都受到国家的保护,如今却被外来媒体和外来文化插了一杠子,市场风云突变,只有仓促应战,为争得尽可能多的受众和市场而努力。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都面临这样的外交难题,由于自身传播力量的微弱,自己的国家形象是由西方大国塑造的,一交手,首先是处在一个先行的、被歪曲、被误解的偏见中,被剥夺了享受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外交礼遇,一旦被激怒,又引来更多的非议与围攻。自己的立场、观点都无法在正常的舆论环境中让人们知晓,更谈不上理解与支持。”⑦

文化交流“逆差”给发展中国家受众造成了“文化紧张”局面,整体文化素质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国家受众被迫接受超出自己信息接受和处理能力的大量外来文化信息,囫囵吞枣式的信息接受现象普遍存在。“一下子生活在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中,感到迷茫和压抑。”⑧“文化紧张”正是由于某种强势文化突然进入原本单一、封闭的弱势文化环境后,给在单纯文化环境中长期生活的受众造成的紧张、焦虑、迷茫、无从选择等心理压力和情绪压力。为缓解这些压力往往要付出很大代价。自从进入资本主义工业时代以来,世界各国之间的发展速度明显拉开,原有的文化发展的格局被打破。资本主义国家为适应向世界扩张的需要,不顾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承受能力,大肆倾销文化产品,企图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世界各国的文化都纳入资本主义的发展轨道。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并不甘心于本国文化就此衰落,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混战使文化的接受者们常常无所适从,特别是对外来文化由于陌生而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恐惧和盲目,紧张状态在短时间内无法消除。

文化交流“逆差”给弱势文化地区造成了价值体系的混乱和价值观的冲突。虽然目前人们对世界的“一体化”非常感兴趣,也在高喊文化的“多元化”,但并不是所有的国家和社会成员都做好了进入“地球村”的准备工作。在本国本民族文化环境中生活了若干代的人,很难在一种域外文化进入时迅速地抛弃原有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转而信奉自己并不认识和熟悉的“时髦货”。祖先遗留的文化传统和每个人在特定环境中已经形成的价值体系将在长时期中产生下意识的作用。就连一些自以为非常前卫的现代派,在以外来文化的卫道士自居的同时,必然拖着传统文化的尾巴。对众多的普通人而言,面对外来文化和本地文化所支撑的完全不同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往往很难作出孰是孰非的准确判断,也就很难在行为过程中有满意的结果。特别是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受众,很可能被不断进入的新的文化价值体系和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争斗搞得左右为难。我们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的20多年中就经历了并且在继续经历这一过程。为人民服务和既得利益、大公无私和个人主义、团结互助和自我奋斗、个性张扬和老成持重,几乎在生活的每一个领域都迫使人们进行新的选择。外来文化信息制品提供的全新观念,带给人们的是同原有观念形成巨大反差的现实。就连我国自己的媒介,为了争到必要的传播市场,也不得不给外来文化提供一席之地。十几家电视台同播一部境外电视剧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文化交流“逆差”的最终结果将导致弱势文化的被同化或文化殖民的产生。尽管在外来文化进入的初期,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不适应、不习惯,但当外来文化逐步地在新的环境中适应、扎根以后,就会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产生类似于传统文化式的影响。很少有人能抵挡得住外来文化、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强势文化如今这种大规模的侵入。在我国,来自美、英等发达国家的影视作品每周都冠冕堂皇地出现在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众多媒体的传播过程中,至少来自港、台等资本主义地区的影视作品更是充斥于各级传播机构的传播内容安排中。在相对先进的物质产品的配合下,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正在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吃麦当劳、喝可乐、穿牛仔服、用名牌车、唱卡拉OK、看好莱坞电影、打高尔夫球,这些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时髦行为在中国的每一个大城市和偏僻小镇几乎都可以看到,在五、六十岁到七、八岁的每一个年龄段的人群中都有不少人尝试过。就连刚刚才呀呀学语的幼儿也嚷嚷着要吃麦当劳喝可乐。相反对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许多人却是那么陌生,年龄越轻,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取向就越接近资本主义文化,不能不说与文化交流中的“逆差”现象有密切关系。甚至在一向以清高、自主、独立自诩的文化界、思想界、学术界,这些年同样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影响和干扰。一拨又一拨的外国文化思潮、学术思潮不断地在我国思想、文化、学术界造成冲击,在年轻一代的学者和各种文化人当中已经很难找到纯粹的“国学家”了。洋人的思维方式、洋人表达方式都很受学术界的青睐。在“一体化”、“全球化”、“地球村”等美好的理想背后掩盖的是发达国家资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们成功的喜悦和无比的兴奋。

虽然说,同发达国家文化入侵进行抗争的最好手段是发展经济和军事的实力,通过提高国家整体实力的方法树立本国文化在国际文化传播市场的地位,但文化自身绝不是无所作为。而对资本主义国家一天天强大的文化进攻,发展中国家只有针锋相对,强化文化主权意识,并利用国家的力量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外来文化进行积极的防御,同时要设法加大本国文化的输出能力,提高本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和影响力,才能在世界文化传播市场上取得主动权。如果指望发达国家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对发展中国家施以公心和同情心,那将继续加剧文化交流中的“逆差”和“入超”现象。依照发展中国家文化的明显特色和丰富多彩,进入世界文化传播市场应该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注释:

①丁宗和:《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道路与选择》,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②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7页。

③[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43页。

④龚刚:《欧洲文化反击战》,见《南方周末》2000年6月30日。

⑤刘继南主编:《大众传播与国际关系》,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257页。

⑥关世杰:《国际文化传播》,见上书第250页。

文化交流范文篇10

【关键词】一带一路;民族音乐;发展

一、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发展

一部中国音乐发展史可以同时带领我们领略一部文化发展历史。最初的音乐诞生来自于原始时期人类劳动和生活,这一时期的音乐时常伴随着诗歌与舞蹈。随着社会发展的日趋复杂,音乐的作用及内容也在逐渐扩大,对美的追求开始有了更高的要求,从此音乐成为一种独立存在的艺术形式。当原始社会瓦解、奴隶社会形成,社会形式也随之产生了变化,出现了阶级,音乐艺术作为社会形态的一个体现方式也必不可少地被注入了阶级意识。从西周开始的奴隶制度,这一时期在民乐方面也制定出一整套体现封建统治的礼乐制度,封建贵族运用这一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有效地统治奴隶。其音乐形式分别有六代之乐、雅乐、颂乐、房中乐和四夷之乐等,等级不同音乐的使用也不同。西周后,中国由奴隶社会步入了封建社会。在新思潮的影响下旧的礼乐制度受到了冲击,民俗音乐文化得到了发展,乐器也有了质的提高,如弦乐有了琴、瑟、筝、筑等,吹管乐器有管、笛、芋、笙,编钟和编磬也得到了不断完善。到秦汉时期出现了乐府,这时是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收集与整理,音乐的发展逐渐系统化。到了汉代由“相和歌”发展到“相和大曲”,由“一人唱,三人和”的清唱形演奏形式发展到运用丝竹等乐器伴奏,同时这也促进了乐器的不断发展。这一时期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广泛用于军乐礼仪、宫廷宴会和民间娱乐。到了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古琴音乐艺术在这一时期尤为突出,这件乐器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随着时间的变迁与发展,由汉代开启的“丝绸之路”一直稳定持续地发展着,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了音乐、舞蹈等异域文化艺术。这些异族文化艺术的流入对唐代音乐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唐大曲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诞生的。乐器中,琵琶的发展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鼎盛。到了宋、元、金时期音乐艺术的发展呈现多元化、细致化的发展特点。音乐伴随市民文化与说唱音乐艺术的发展也得到了发展,形成元杂曲。在器乐方面,宋代史书出现了“马尾胡琴”的记载,元代史书出现了民族乐器的特色乐器“三弦”的记载。到了明清时期,市民阶层日益壮大,民俗文化开始融入到音乐文化的发展中。乐器的使用在这一时期表现为多种乐器的合奏。然而到了近代,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在这一时期交织着传统音乐和西洋音乐。这一时期的音乐也是民族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一时期诞生了大量新兴的中国民族音乐,既有中国的民族音乐特色,又具有西方的音乐理论创作元素。

二、民族音乐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交流是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必然产物,也是艺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对艺术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从中国上千年的音乐发展史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音乐文化来自于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整个民族音乐的交流史也是后世音乐文化发展的一条重要脉络。这条脉络引领着我国音乐不断前行:音乐文化在交流过程中,少数民族音乐与传统民族音乐相互影响,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与变革同国外也相互影响。纵观中国的民族音乐发展史,从原始社会到改革开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历史上共有两次大规模的外来音乐的交流与融合。一次是“丝绸之路”的建立,它加强了中国与西域地区的文化、政治、宗教、贸易等往来,这种往来奠定了后期唐朝音乐艺术发展的基础。在贸易发展的过程中,多国文化流入、交融,再加上唐朝的开放,当权者对外来文化的包容,使中原文化艺术中也带有西域音乐、舞蹈、美术等系列艺术思潮的特点。当时由秦汉时期兴起的“想和歌”在吸收了龟兹音乐及舞蹈元素发展起来的“唐代歌舞大曲”,简称“唐大曲”,在唐朝颇为盛行。“唐大曲”融入了歌唱、舞蹈、器乐等多元素艺术形式。龟兹音乐的流入也为中国民族音乐及乐器的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在这一篇章中弹拨乐器琵琶的发展在唐朝可谓达到了鼎盛,以至现在福建的南音琵琶和日本琵琶的形式及演奏方法依旧与唐代相同。从唐朝的音乐交流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次不同的音乐文化交流为一个民族的音乐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促使音乐艺术不断前进。中国民乐的第二次发展在改革开放后,大量西方音乐文化涌入。众多艺术家由海外归国,同时将西方音乐引入,中国原有的传统音乐在吸收了西方音乐特点后形成了新的音乐元素,当时的音乐艺术家们借助西方音乐理论、音乐技法与传统民族音乐相结合,这使新中国的音乐既有鲜明的民族音乐个性同时又具备了浓郁的时代感。这一时期诞生了大量救国救亡的中西合璧型音乐作品,如《梁祝》《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等。这些作品的诞生使中国的传统民族音乐出现了新的音乐理论,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音乐交流与融合使民族音乐的发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三、“一带一路”为民族音乐交流发展开辟的路径

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的音乐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明末清初中国的民族音乐的发展有过一次质变,即中国人民由被统治到自己当家作主,外国文化蜂拥而入,刺激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变化发展。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下,各国的文化交流越来越紧密,信息传播越来越迅速,这也对音乐艺术这个体现社会文化的直观媒介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改革开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有大量民众学习西方音乐,推崇西方音乐文化甚至忽略了中国民族音乐这块极具魅力的音乐瑰宝。随着国内各方面的陆续崛起,中国在国际的影响力已与从前不可同日而语,这必然引来世界范围的关注。主动了解中国,学习中国文化、历史、艺术、音乐的人越来越多。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采用民族的音乐元素才是让世界认识中国最真实直观的途径。这条交流之路又需要将“一带一路”作为强有力的推广媒介。

“一带一路”,“一带”指“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指“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这两条路分别对应古代“丝绸之路”的陆路与海路。所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现今的“一带一路”有难以割裂的历史渊源。“丝绸之路”是在汉武帝时期,使者张骞出使西域时开通的。随后西汉又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这就建立起了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业贸易路线,也正是这条贸易之路的建立为这些具有不同文化历史的国家搭建起政治、经济和文化沟通的桥梁。这座桥梁的建立与稳定发展为唐朝的音乐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如集外来音乐、舞蹈于一身创作的《霓裳羽衣曲》就成为中国音乐历史上的经典巨作,更为后世的音乐文化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异族文化的流入、不同音乐文化间的交流与学习必然引起传统音乐的变化。“一带一路”比古代“丝绸之路”更多元化、国际化,这预示着中国民族音乐又将迎来一次全新的绽放与发展。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如何让世界读懂有着千年文明的中国,如何让世界人民深刻理解中国文化,就需要借助传统民族音乐作为传播纽带,传递出中国悠久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谈“一带一路”大战略[J].决策与信息,2015(4).

[2]王璟.小议隋唐时期的中外音乐交流[J].史学月报,2006(8):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