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方法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18:05:44

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范文篇1

如何加强数学方法的培养,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从思想上重视数学方法的培养.

在备课时把它与数学知识一同纳入教学目的,既要注意数学知识的学习,又要注意数学方法的培养.数学知识,如概念,定理,公式,都明显地写在教科书上,不会被人忽视,而数学方法是无形的东西,容易被忽视.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注意有关的数学方法,留意从知识中发掘,提炼出数学方法并明确地告诉学生,阐述方法的作用,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重视.

例如在讲到函数应用时,教师不能只满足教学生解出题目结果,而应在解题中教给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及其目的,意义,并在整个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洞察等多项能力.我们来看下面一道例题.

【例1】某人有5000元存入银行,准备x年后才取出使用.它有两种方式可供选用

(1)存x年期定期储蓄,当时年利率6.66%,单利计息.

(2)一年期定期储蓄,当时年利率5.22%,到期把利息转入本金一并续存,这样反复进行,x年后结算,即复利计息(假定x年内利率不变).

试比较哪种方法在x年后结算时的本利和要高并求出5年后的本利和.

解:从本题可以看出随着年数的增加,本利和也将不断增加,这样就确定了一种函数的关系,即:年数是自变量,本利和是因变量.

我们设年数为x,设本利和为y.

(1)本金5000元,单利计息x年后的本利和:

y=5000(1+6.66%x)

(2)复利计息各年本利和分别为:

x年后的本利和为:.

这种对实际问题舍去其具体内容,从中抽象出数量关系的方法就属于"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其中(1)建立的数学模型为一次函数模型;(2)建立的数学模型为指数函数模型.这样再解决x年后的本利和的计算问题就十分清楚了.

我们要将两种计息方法进行比较,分别计算5年后的本利和:

当x=5时,代入一次函数中,y=6665(元).

当x=5时,代入指数函数中,y=6448.54(元).

分析比较结果发现,单利计息的本利和要高出复利计息的本利和.这样,我们又通过不同的数学模型对现实的问题进行了解释,达到了解决问题的目的.

最后给出学生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以此题为例,解决单利,复利计息问题的思路框图是:

数学抽象

(转化为数学问题)

数学证明

实际解释

(返回)

又如下题:

求:

解:要消去被积函数中的根式,可以利用三角公式:

设,

那么

于是,通过变量代换可将被积函数转化成变量t的表达式,即

=

由于所以

利用辅助直角三角形,可得,

所以,

恒等变换不仅在初等数学中有重要作用,在高等数学中也有重要意义.在解题中逐渐渗透恒等变换的数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将复杂问题通过变换转化成简单的问题,将难的问题通过变换转化成容易的问题的数学方法.而幂级数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等也都是符合这种基本思想方法的.

在教学过程中,每当遇到这类情形时,教师就应尽力提炼出解决的思想实质,不失时机地告诉学生,使其思路开阔,胸怀全局,不把眼光只局限于枝节的,具体的变换技巧和运算过程.

数学方法不只是证题的技巧性的方法,还要留意那些思考问题的带有一般性的认识论的方法.例如,从特殊到一般,先具体后抽象,先简单后复杂,局部与整体相连系等,把这些思想贯穿于日常的教学中,使其日渐熏陶,理解体会.这样,就会逐渐使学生能站在较高的地位上考虑问题.

(二)在解题的过程中多采用对比的手法以显示方法的优越性.

对比最具说服力,能明显地显示出一种巧妙方法地优越性,并能给学生思想上留下较深的记忆痕迹.

例如:证明,对于任意的正数x,y,z,总有

证明:如果直接去证则难度较大.但若用换元法,令

则原题变为:"如果a+b+c=0,则ab+bc+ca"

由于,所以

从而使原题得证.

又如:求抛物线上与焦点的距离等于6的点的坐标.

解:对此题,大部分学生会想到设点的坐标为(x,y),据题意列出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在去解出x,y的值.这样做运算复杂,容易出错.如果应用数形转化的思想方法,借助于抛物线的图象,在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就会想到抛物线上任意点到焦点的距离与它到准线的距离相等,这样,就得到所求点的横坐标为,再代入抛物线方程,这样就可以求出纵坐标为,则这个点的坐标为.

通过解题方法的对比,可起到示范的作用,使学生看到灵活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的优越性,从而引起自觉的注意.同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回忆,一方面可以显示方法的作用,另一方面更可使其从联系,对比中学会更灵活地运用这种方法.

(三)对不同类型的数学方法应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逻辑性的数学方法,应着重讲清逻辑结构,要求正确使用逻辑推理形式;对容易混淆的地方,如某些命题的否定,某些命题成立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表述与判定,要反复强调,并用通俗的例子来阐述;对技巧性的数学方法,则应注重培养运用方法的技巧,注意扩大应用方法的范围;对宏观的数学方法,如坐标方法,公理方法,应着重理解其思想实质,认识到它们的重要作用.

(四)注意各种数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一道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常需在解决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数学方法,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有利于数学能力的提高.

例如:证明

此题使用了放缩法和裂项法.象这样联合使用多种的数学方法,不但会起到巩固,熟练使用方法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数学思维的培养

数学方法在教学中经常用到,学生易于接受,而数学思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下面我们来了解以下有关数学思维的知识.

(一)数学思维及其性质

1,数学思维

思维是人的理性认识过程.所谓数学思维,是指人关于数学对象的理性认识过程,广义可理解为,包括应用数学工具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

数学思维与其他思维的区别在于数学科学研究的对象及数学科学的研究方法.数学研究的对象是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而把事物的其他属性看作是无足轻重的.数量关系是抽象,概括的产物.数学所讨论的空间形式也是以现实对象为基础加以理想化的结果.更深一步,人们还可以脱离开具体的几何形象,只是从它们的相互关系极其性质中去认识空间形式.

2,创造性数学思维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的结果或处理问题的方法带有新颖性,独特性.这种思维并非一开始就建立在严格的逻辑论证之上.

从思维过程的状态来看,创造性思维从总体上总是表现为:

发散以便于联想,寻找各种知识组块之间的可能的组合,发现推理的起点.收敛以便于集中思考,验证由发散思维所得到的方案的可行性,对其补充,修正或提出新的方案.

3,数学思维的性质

(1)抽象性.数学思维的抽象性,是指数学思维的对象与方法而言的.数学思维的对象是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或理想化了的空间形式,而它们又不是停留在一次抽象的结果上,通常都是经过多次抽象而形成,呈现为形式化的东西.要认识这些形式化的东西,只有在与别的已经形式化的东西的联系中去认识.数学思维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实现形式的转化,用新的等价形式或更强的形式代替原有形式,而这些转化出的形式又要是已掌握的形式.正是基于这两种原因,使数学思维抽象化.

(2)严谨性.数学思维的严谨性是指思维的依据而言.

(3)统一性.数学思维的统一性是指思维的宏观发展方向而言的.数学科学的研究,总是谋求用统一的理论概括零碎的事实,这样既便于简化研究,又能洞察到事物或现象的本质.例如:线型算子把微分,积分及各种线性运算统一起来.

(二)数学思维的培养

既然数学知识是数学思维活动升华的结果,那么,整个数学教学过程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因此,如何通过数学教学自觉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就成为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1,通过概念的教学培养数学思维.

数学概念的教学,首先要认识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创设思维情境及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抽象,概括.此时,如果教师能结合有关数学史谈其必要性,将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大好时机.比如,为什么将实数域扩充到复数域,扩充的办法为什么是这样,这样做的合理性在什么地方,又是如何想出来的等等.也就是说,数学概念教学的任务,不仅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是怎样想到的"问题,以及有了这个概念之后,在此基础上又是如何建立和发展理论的问题.即首先要将概念的来龙去脉和历史背景讲清楚.其次,就是对概念的理解过程.这一过程是复杂的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教师不仅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概念的定义的结构进行分析,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再启发学生归纳概括出几条基本性质,应用范围以及利用概念进行判断等.总之,要从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既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又使他们学到科学的研究方法.

综上所述,数学概念的教学,从引入,理解,深化,应用等各个阶段都伴随着重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因此都能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

2,在数学定理的证明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定理的证明过程就是寻求,发现和做出证明的思维过程.数学定理,公式反映了数学对象的属性之间的关系.关于这些关系的认识,一方面,要尽量创造条件,从感性认识和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以调动学生学习定理,公式的积极性,让学生了解定理,公式的形成过程,并要设法使学生体会到寻求真理的乐趣.另一方面,定理一般是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类比,想象,概括成抽象的命题.这是一个思考,估计,猜想的思维过程.定理的结论最好由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也有利于学生分清定理的条件和结论,从而对进一步做出严格的论证奠定基础.

定理和公式的证明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因为它承担着双重任务,一是它的证明方法一般具有典型性,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后可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二是通过定理的证明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综上所述,只有强化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的培养,才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更好地达到和完成学校教育的任务.

参考数目:

徐利治:《数学方法论选讲》,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钱学森:《关于思维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思维方法范文篇2

联想是由某种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过程。思维的关联性是联想训练方法的基础,丰富的关联性思维可以使人们的想象从熟悉的领域扩延到陌生的领域,以扩大联想的范围。很多事物看起来似乎遥不可及的,但是在某种特定的场合里却有着意想不到的关联,这些跳跃于常理之外的联想,就是打破思维的定势寻找创意思路。经常性的采用“联想”训练法,可以增强想象力,为进一步的创造或创新奠定基础。联想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根据事物的具体形象或特征进行直接的、相似的联想,也可以由某一事物联想到与其相反的另一事物,还可以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将相关联的多种元素组合起来,形成全新的创意结果。例如:在以“信心”为主题的公益海报课程训练中,有一个同学就是这样展开联想而获得这样一个创意链:信心—运动会—冠军—残奥会—残奥会蝶泳冠军李鹏—力量。在这个创意链中他选择了“信心、残奥会蝶泳冠军李鹏、力量”等关键词,最后的创意是,李鹏失去双臂也能游出残奥会世界蝶泳冠军,信心使人产生力量。按照这个思路,继续联想到信心使人创造奇迹,最终完成了一个系列创意的方案。通过学生丰富的联想,将几个关键词进行有意义的链接,最终达到了广告简洁、醒目、创新的基本要求。

二、灵感思维训练法

灵感思维训练法是创意思维中经常使用到的另一种思维训练形式。在广告创意活动中,灵感或是潜藏于人们心灵深处的想法在无意识中的突然闪现,或是由于受到某种偶然因素的激发而使人突然有所领悟,从而实现认识上的飞跃,达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灵感既看不见也摸不到,所以不少学生抓不住灵感。灵感思维的发生不同于其它思维的发生,它的出现有着许多的偶然因素,而且不能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创造条件,有意识地让灵感随时突现出来。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灵感思维的启迪、培养、开发,让学生了解把握灵感思维的突发性、短暂性、亢奋性、突破性等特征,及时的捕捉住转瞬即逝的灵感火花,不放弃任何的闪光点。例如,在日常教学中,针对某一主题,要求学生集中精力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索,当百思不得其解时暂时闲置片刻,在娱乐、散步甚至睡觉时毫无征兆地灵光一现,平时常置纸笔于身边或案头,一旦遇到好点子冒出,就应该迅速记下来;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投入生活,广泛地涉猎各方面的知识,有意识地进行知识积累,为灵感思维构建起一座庞大的信息库。只有博览、厚积,大量存储起信息,才有可能在灵感思维中被择取到所需的某个信息。

三、“头脑风暴”训练法

思维方法范文篇3

关键词:结构中药学;中药外用;药效物质;团簇;聚集体;相分离;囊泡;炭药;作用机制

中药的整个生命周期都伴随有不同物种构成的多尺度聚集形式,大量证据显示物质在不同尺度的聚集状态是决定其性质的关键因素。例如,砷原子与氧原子的键合形式决定砷剂的活性[1];小檗碱与黄酮苷的缔合优势构象是其抗菌的关键要素[2];芍药甘草共煎形成的纳米粒影响芍药主要成分的释放和吸收[3]。目前已发现的与中药药效相关的尺寸区域包括原子分子、亚纳米尺度和微纳米尺度等,但对相关区域物种的聚集态研究还比较缺乏,也导致中药药效物质形式长期未能全面阐释。结构中药学是以中药中天然存在的或经加工形成的聚集态为对象,研究其组成结构特征、形成机制、体内命运及其功能关联性的中药学新兴交叉方向[4]。与中药传统的分子层次研究不同,结构中药学的研究对象具有跨尺度、异质性、多效应的特点,是从介观视角和空间维度对中药药效物质和起效机制的再认识和再研究。其中跨尺度体现在结构中药学研究的物种既包括原子分子、也包括微纳米粒子,其均被视为中药起效的不同物质形式且存在特定环境下的转化关系;异质性表现为化学物种在空间排布上的非均匀性及由此产生的聚集态结构域,这是由物种间互作关系决定的;多效应则是在跨尺度和异质化物质基础上的宏观效应表现,聚集态的拓扑结构演化产生的若干尺寸效应和起效模式将拓展现有的中药功能评价体系。中药外用是除口服外最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目前发现的有关中药外用的最早文字记载始于商代《殷墟卜辞》,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黄帝内经》提出“内者内治,外者外治”,为中药外治法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5]。《伤寒杂病论》丰富和发展了中药外治的理法原则和施治方法[6]。清代名医吴尚先著第一部外治专著《理瀹骈文》,认为内服与外治只是给药途径和方法不同,而治病原理并无二致[7]。内服药经口入体内,串行脏腑而遍布周身;外治用药“虽在外,无殊治在内也”,可通过调谐经络而透达体内,即所谓“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吴尚先的辨证思想将中药的内服与外治统一起来,并提出外治法可“统治百病”,奠定了中药外治的中医学地位。至于现代,2020版《中国药典》共收载130余种中药外用制剂[8]。2018年,丁桂儿脐贴在加拿大以天然健康产品形式成功上市,标志着中药外用制剂在国际化进程中更进一步[9]。然而,受限于中药外用领域研究的不足,其科学内涵尚缺乏清晰的揭示,特别是在数十年未能破局的中药药效物质不明、机制欠清等共性难题方面,亟需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创新。

1中药外用研究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

纵观中药外用的历史,无外乎局部治疗和全身调理,这与现代经皮用药的目标宗旨颇为相似。例如在外治疮疡方面,中医治法可归纳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煨脓长肉和祛腐生肌[10]。因此,清热类中药黄芩、黄连、黄柏、紫花地丁、金银花以及活血类中药当归、川芎、血竭、红花等在治疗方剂中多有使用。现代医学对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促疮疡愈合机理也有一些报道,主要包括对创面免疫细胞、成纤维细胞及其分泌因子的调节,改善创面微循环,提高创面Ⅲ型胶原与Ⅰ型胶原的比例,影响创面微量元素等[11]。但总体上,相比于结构清晰、机制较明确的西药单成分,中药药效物质的研究仍较为模糊且缺乏标准,影响了中药外治的发展和应用[4];中药外用时存在特殊的皮肤屏障,对透皮入血成分来说是需要攻克的难题;此外,中药外用研究中的一些做法是否科学、是否能直接套用一般性思路和方法,也有待探讨和论证。现就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一些共性和个性问题探讨如下。

1.1偏离了鲜药外用的优势场景和用法

作为传统中医药实践的起点,鲜药一直为历代医家所重视。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生者尤良”的记载;葛洪收录在《肘后备急方》中的鲜药占比近半,其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更是成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思想源泉;迨及清代,伴随温病学大兴,鲜药使用日盛。叶天士著《临证指南医案》收录的89类医案中涉及鲜药的多达79类,可谓推崇备至[12]。在《中华本草》收载的4000余种鲜药中,以“捣汁”“绞汁”作为入药前处理工序的约占85%,且主要为外用,这是区别于干药的特色加工和使用方法[13];临床上,鲜药善治急表热证,在内外科、皮肤科、妇科等涉及的痈疽、诸毒、溃疡等各类感染创面的局部治疗方面应用广泛,约占60%[14]。由此可见,鲜药取汁外用于治疗创面感染是其优势使用场景之一。然而,目前中药研究多以干燥饮片为对象,鲜药研究较少,忽略了中药不同取材的差异;研究过程中,仅关注中药的成分与药理机制,未对应其临床优势病种,致使鲜药外用研究不足;而忽视鲜药传统用法,采用有机溶剂等提取方法分离有效部位,则破坏了鲜药的应用基础。上述种种,反映出目前中药研究重品种而轻场景和用法的普遍现象,导致中药外用的对象和用法场景错配,很难正确诠释鲜药外用的优势。

1.2忽视了中药外用中成分间的互作关系

目前的中药外治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提取物或单成分施用后的转化或效用,但很少关注成分间的互作关系,导致对中药多成分复杂体系的解析能力和内涵揭示比较薄弱。大量实验证据显示,中药活性化合物的集合构成了中药起效的化学基础,而多成分互作形成的适宜存在形式和物相状态是中药起效的物理基础[15]。化学成分是中药效用的来源和基础,多成分物理结构是中药起效的形式和途径,抛开成分谈结构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摒弃结构谈成分则很可能丧失舟楫而难以行船[4]。外用中药成分间的相互作用不仅能形成独特的聚集结构,还能发挥诸如透皮促渗、穴位刺激、经络传感等协同效应[16]。中医历来强调“整体观”,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将中药视为无关联成分组成的物理学质点。目前外用中药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小分子成分,对大分子的研究较少,且个别活性成分经皮吸收不佳导致药效不理想,与传统用法疗效相悖,这与忽视多成分的相互作用不无关系。因此将成分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与功能的关联性研究清楚,对阐明方剂配伍规律和指导制剂设计等都有现实意义。陈军课题组[17]从中药挥发油促渗角度研究成分间的作用规律,发现高良姜、干姜等5味辛热中药的挥发油中倍半萜类成分(β-石竹烯、α-衣兰油烯、吉马烯等)的质量分数高于防风等10味辛温中药,且外用给药时更倾向于滞留在皮内,可能是决定挥发油透皮促渗能力的关键成分。Wei等[18]曾研究发现β-石竹烯和氧化石竹烯可以与多种动物的冷敏感通道蛋白TRPM8结合,从而抑制机体对低温的敏感性,这为揭示中药药性的科学内涵提供了思路。

1.3束缚了外用中药作用途径和机制研究的思路

方法自20世纪初保罗•埃尔利希(PaulEhrlich)提出“受体”概念和“锁钥”学说以来,基于“分子-靶标”理论的药物作用和研究模式成为业界主流共识。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大量中药成分的作用靶点被发现。然而,在实践中也发现现有的“分子-靶点”模式并不能解释和解决中药的所有问题。例如,很多中药并未从分子层次发现与其活性相称的药效物质;很多成分与活性响应之间不满足经典的量效关系;基于疾病相关靶点筛选或网络药理学方法并未发现太多高特异性、强结合的中药成分,这从新药开发难度上可见一斑。诚然,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成分叠加效应”学说予以一定程度解释[19],不过在“分子-靶标”直接作用模式之外的思考和探索是必要的。特别是中药外用如何发挥全身调控作用,是否都需要通过入血起效,仍有待探明。近年来涌现出的一些实验证据提示,中药研究或许存在不同于现有认识观和方法论架构下的新研究维度[20-21]。

2基于结构中药学思维的研究方法及其在中药外用中的应用

结构中药学是在辨析了中药活性关联物质存在化学成分和物理结构双重属性的基础上,聚焦于中药聚集态结构形成与药效间关系的新兴研究方向[4]。该方向不单以化学分子为对象,而是以特定施用场景下中药的真实组成和聚集态为切入点,解析其化学物理特征和形成规律,阐明物质与功能的传递过程,旨在比较完整地揭示中药“化学成分-物理结构-多维药效”的内在关系。与经典的“分子-靶标”研究模式相比,结构中药学关注的对象具有跨尺度、异质化和多效应特征。结构中药学的认识观和方法论可以拓展中药分子层次研究的边界,填补缺失的中药物质结构基础,有利于解决因单纯研究有限化学成分所产生的物质基础不明、机制欠清、体内外不相关等中药学历史积弊,对包括中药外用在内的中药学各领域研究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1外用中药跨尺度药效物质的发现

屠呦呦先生从中医典籍“绞取汁”用法中汲取灵感,采用低温冷萃法提取到青蒿素,为全球攻克疟疾作出卓越贡献。但另一方面,青蒿素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表明取汁用法的奥秘仍有待进一步探究。在结构中药学思维引导下,遵从鲜中药绞汁用法的现实场景,可以从鲜榨汁液中分离到纳米级囊泡[22]。它们是由脂质、蛋白、核酸及小分子等构成的膜结构聚集体,能很好地保留原药材的组成和功能,在治疗创面、肠炎、肿瘤、肝肺损伤等方面效果显著,且优于已报道的单一活性成分,是鲜药起效的新药效物质形式[23]。更重要的是,这些介观尺度的脂质囊泡具有出色的跨膜转运能力,能快速被机体吸收[24]。此外,Chen等[25-26]还报道了囊泡活性miRNA的耐热性和耐胃肠道降解性,揭示了经SIDT1蛋白介导入胞的体内转运路径,较完整地诠释了古人鲜药绞汁用法的优势和科学内涵,对外用制剂的设计也有启发作用。中药炭药是中医用药的一大特色,可内服可外用,具有收敛、止血、止泻等作用[27]。传统炭药的研究主要关注小分子成分炮制前后的变化,但大多缺乏共性规律和可靠的因果关系。近年来发现包括黄柏、荆芥、贯众和血余在内的数十种中药经炭化后均含有<100nm的碳点,其晶格排列较规则整齐且药效显著,可能是炭药的共性药效物质[27]。此外,有学者发现中药中广泛存在的绿原酸在高温处理后会自发形成一种性质稳定的纳米结构,可通过生物催化反应促进肿瘤细胞发生铁死亡,进而发挥抗肿瘤及激活肿瘤免疫微环境的作用[28]。Liu等[29]研究了纳米生物炭的形成过程和结构特征,为揭示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新思路。但是目前关于不同中药炭化后的个性特征如何体现尚缺乏明确的证据。以上研究均是在中药非分子层次发现的活性实体,也不能通过简单的增溶、促渗原理予以解释,是结构中药学研究的范畴,其思路方法可为外用中药研究所借鉴。

2.2多维作用途径和机制的研究

在材料学领域,跨尺度的研究对象具有独特的表界面性质,例如不同尺寸的纳米碳材料能诱导不同程度的蛋白组装进而影响宏观效应[30]。在中药聚集体研究领域也发现了类似现象。Li等[2]研究了黄连解毒汤中主要成分小檗碱与黄芩苷、汉黄芩苷的相互作用行为,证明二者可分别组装形成纳米粒和纳米纤维,并且2种构象在抗菌活性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异,纳米粒的活性强于小檗碱,而纳米纤维的活性则比小檗碱弱。类似现象在其他多成分组装体系中也有报道[31],表明中药多分散体系中的分子、团簇、微纳米聚集体等不同物态形式均可能产生不同的效应输出,这是导致经典量效曲线偏移的重要因素,验证了结构中药学研究的必要性。同时提示,当中药外用时需要关注不同成分间的组装行为及其聚集形式,在中药配伍、加工和制剂等环节应加强对晶型、团簇等在内的各类凝聚态类型开展监测和控制,以提高中药质控和新药创制的科学性。近年来,在生物界内部和跨界调控领域涌现出很多不同于传统起效途径的新机制,值得为中药外用研究所借鉴。RNA依赖性RNA聚合酶(RDR)在植物中对小RNA介导的免疫反应至关重要,但在脊椎动物中不存在。有研究人员将来自植物的RDR1蛋白成功表达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显著抑制了10种不同癌细胞系的细胞增殖,但未影响5种非癌细胞系[32]。这体现了系统间跨界调控的新作用模式,为同样来源于植物的草药外用于人体的起效方式提供了启发。除了直接作用于效应靶位,有学者发现磷脂酸可通过作用于远端附睾白色脂肪组织,诱导衍生的IL-6分泌以对抗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肝损伤,而对原发病部位———肝脏无影响[33];无独有偶,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EP2抑制剂通过阻断外周血髓细胞EP2受体而改善脑认知障碍,但抑制剂本身并没有穿越血脑屏障的能力[34]。类似的,基于肠道菌代谢物、细胞因子、外泌体等中间媒介的间接起效方式在很多中药的调控方式中也有报道[21,35]。苗明三团队[36]认为皮肤是外周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器官,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相同的神经外胚层来源;中药外用可通过局部微作用、微刺激、微吸收方式,舒达体表与体内联通的中枢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达到燮理调平的治疗效果。该“体表机制”学说与吴尚先的思想基本一致,也是一种远程间接的调控模式,这就为外用中药的起效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3结语

思维方法范文篇4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动力。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要解决当前的问题而引发的。课堂上要让学生思,必先教有疑。现代教育观点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思维活动的教学。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就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分层教学,设置阶梯,激发兴趣,培养学生有序性,合理性的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兴趣,促进思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每个学生自觉求知的内动力。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要使每节课形象、生动,有意创造动人的情境,设置诱人的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为了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教学都能听懂,有兴趣去学,能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积极思考、积极参与。

例1:在辅导学生用十字相乘法把多项式分解因式这节课时,我设计了下列题目:

(1)2x2–7xy+3y2(2)2(x+1)2–7(x+1)+3

(3)2(x+y)2–7(x+y)+3(4)2(x+y)2–7(x+y)(x–y)+3(x-y)2

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学生分成四组,分组练习。学生看到题目马上发现各项的系数都一样,有了兴趣,通过以上练习,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探讨状态之中,通过他们的积极参与,对“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的方法理解快、记得牢、用得活,从而培养学生有序性和合理性的数学思维能力。

适当分段,分散难点,创造条件让学生乐于思维。如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内容之一,主要困难在于掌握不好用代数方法分析问题的思路,习惯用小学的算术解法,找不出等量关系,列不出方程。因此,我在教列代数式时有意识地为列方程的教学作一些准备工作,启发同学从错综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去寻找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画草图列表,配以一定数量的例题和习题,使同学们能逐步寻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在此基础进行提高,指出同一题目由于思路不一样,可列出不同的方程。这样大部分同学都能较顺利地列出方程,碰到难题也会进行积极的分析思维。

例2:要用20张白纸做包装盒,每张白纸可以做盒身2个,或者做盒底盖3个。如果1个盒身和2个底盖可以做成一个包装盒,那么能否把这些白纸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做盒身,一部分做盒底盖,使做成的盒身和盒底盖正好配套?

请你设计一种分法,如果不允许剪开白纸,能不能找到符合题意的分法?如果允许剪开一张白纸,怎样才能即符合题意又充分地利用白纸?

分析:看到这道题目,有的同学不知道如何去解,其实只要找出等量关系即一个盒身配2个盒底盖,从这个方面去考虑就对了.

解:设应该用x张白纸做盒身,y张白纸做盒底盖.则可做盒身2x个,盒底盖3y个。

要做成一个包装盒需要1个盒身2个盒底盖,则为了配套,盒底盖的个数应是盒身的2倍。

依题意得x+y=20x=60/7

解得

4x=3yy=80/7

由于解为分数,所以如果不允许剪开白纸,则只能用8张纸做盒身,共可做16个盒身;用11张白纸做盒底盖,共可做33个盒底盖,而16个盒身只需32个盒底盖,所以只能做16个包装盒,且剩余一张白纸和一个盒底盖的材料,无法全部利用白纸;如果允许剪开一张白纸,可以将一张白纸分为3:4两部分,用8张零一大半做盒身,11张零一小半做盒底盖,可以做成盒身17个,盒底盖34个,正好配成17个包装盒,较充分地利用了材料。

像上面这道例题这种配套问题,往往给出的数据恰好使得到的解都是正整数,求解之后也不需深人的思考,而本题所得到的解不是整数,学生有可能怀疑是否解错了,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另外有的学生可能采用四舍五入的办法,这是错的.在列方程组解决问题时,要勇于探索,大胆尝试,与同学之间互相交流,逐步培养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自己合理性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错例剖析,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能力。

思维的严谨性是指考虑问题的严密、有据。要提高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必须严格要求,加强训练。

首先要求学生要按步思维,思路清晰,就是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思考问题。特别在学习新的知识与方法时,应从基本步骤开始,一步一步深入。

其次要求学生要全面、周密地思考问题,做到推理论证要有充分的理由作根据。运用直观的力量,但不停留在直观的认识上;运用类比,但不轻信类比的结果;审题时不但注意明显的条件,而且留意发现那些隐蔽的条件;应用结论时注意结论成立的条件;仔细区分概念间的差别,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正确地使用概念;给出问题的全部解答,不使之遗漏。

随着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的增多,对一些概念,公式等容易混淆,因此做题时,往往丢三落四,缺乏严谨。

例3:我在教学二次函数时,出示了一道容易出错的题目:已知函数

y=(m–1)x2–2mx+4,

求证:不论m为何值,此函数图象总与x轴相交。

许多学生的解法为:∵△=(-2m)2-4(m-1)?4=4(m-2)2≥0

∴不论m为何值,此函数图象总与x轴相交。

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在于学生对函数y=(m-1)x2–2mx+4理解考虑不全面,觉得这是二次函数,从这方面去解题,没考虑到其他的情形。事实上,当m=1时,原函数变为一次函数,y=-2x+4。只把原函数作二次函数去解题是不全面的。

正确解法应为:1.当m=1时,原函数变成一次函数y=-2x+4,与x轴相交(2,0)点;2.当m≠1时,△=4(m-2)2≥0,∴二次函数y的图象总与x轴相交。

教学中有意收集或编制一些学生易犯而又意识不到的错误方法和结论,使学生的思维产生错与对之间的交叉冲突,进而引导学生找出致误原因。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思维活跃,就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要学生善于思维,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没有扎实的双基,思维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数学概念、定理是推理论证和运算的基础,准确地理解概念、定理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认识能力。在例题课中要把解(证)题思路的发现过程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不仅要学生知道该怎样做,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什么促使你这样做,这样想的。在数学练习中,要认真审题,细致观察,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隐含条件要有挖掘的能力。学会从条件到结论或从结论到条件的正逆两种分析方法。对一个数学题,首先要能判断它是属于哪个范围的题目,涉及到哪些概念、定理、或计算公式。在解(证)题过程中尽量要学会数学语言、数学符号的运用等,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通过巧妙的质疑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猜想是由已知原理、事实,对未知现象及其规律所作出的一种假设性的命题。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进行猜想,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直觉思维,掌握探求知识方法的必要手段。启发学生进行猜想,作为教师,首先要点燃学生主动探索之火,我们决不能急于把自己全部的秘密都吐露出来,而要“引在前”,“引”学生观察分析;“引”学生大胆设问;“引”学生各抒己见;“引”学生充分活动。让学生去猜,去想,猜想问题的结论,猜想解题的方向,猜想由特殊到一般的可能,猜想知识间的有机联系,让学生把各种各样的想法都讲出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推动其思维的主动性。为了启发学生进行猜想,我们还可以创设使学生积极思维,引发猜想的意境,可以提出“怎么发现这一定理的?”“解这题的方法是如何想到的?”诸如此类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猜想、探索,还可以编制一些变换结论,缺少条件的“藏头露尾”的题目,引发学生猜想的愿望,猜想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在探究时“违反常识”的体温,考虑问题时“标新立异”的构思,解题时别出心裁的想法,即使只有一点点新意,都应充分肯定其合理的,有价值的一面。并通过巧妙的提问和引导,让学生尝试,发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例4:教学“和圆有关的比例线段”这节课时,我抓住四个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把两个定理和两个结论串联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思维器官的功能,自己去发现,猜测,论证,实现再创造,新课导入的设计如下:

(1)让学生按下面要求作图:

经过⊙O内或⊙O外一点P,作两条相交直线,交⊙O于A、B、C、D四点,得线段PA、PB、PC、PD(教师巡视,并鼓励学生尽可能画出下面各种情况)。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几个图形中的四条线段之间在数量上满足什么关系吗?(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想,可能有的学生由图①和图⑥想到PA、PB、PC、PD相等。可启发学生运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去猜想,也可让学生用直尺测量去猜,最后得出结论PA?PB=PC?PD①

(3)进一步提出问题:上面的结论是猜想出来的,是否正确还需要论证。先看图②的情况,怎么证呢?(启发学生进行逆向探索,要证PA?PB=PC?PD,只要证PA:PD=PC:PB,要设法找到包含这四条线段的两个近似三角形,进而启发学生添加辅助线,证明结论成立)

(4)小结后再提出问题:我们在逆向探索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用先猜后证的方法证明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如果把弦AB、CD的位置变动一下,使AB经过点O,且弦CD与AB垂直于P,这就变成了图③这种情况。这时①式怎样表示?(引导学生把①式写成PC2=PA?PB,并总结出相交弦定理的推论.)

(5)继续引导学生在变化中探索创造。变动AB、CD位置,使它们相交于⊙O外一点P,所得的四条线段是否也是满足①式?怎样证明?(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让学生证明并归纳得到割线定理)

(6)让学生观察图⑤的情况,并指出这是由一般推得特殊,从而得到切割线定理。

(7)让学生观察图2、图3、图4、图5四个结论,用辨证的观点,观察知识的发生、发展、变化、发现、猜想、创造的全过程,并完成几道练习题,进行强化记忆。

(8)最后再设计问题让学生课后进行实验探究:过⊙O外一定点P作直线交⊙O于A、B两点,PA?PB的值是否为定值。

尽管这结论的得出不是新发明,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是新的,必须通过创造性思维,才能予以解决。学中教通过巧妙的质疑和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发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通过揭示题目间的内在规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数学教学中,应当强调数学的“过程”与“结果”的平衡,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结论的获得过程,而不是只注意数学活动的结果。这里,“经历数学结论的获得过程”的含义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其实质是要让学生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概括活动,去探究和发现数学的规律。

概括是思维的基础。学习和研究数学,能否获得正确的抽象结论,完全取决于概括的过程和概括的水平。数学的概括是一个从具体向抽象、初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概括是有层次的、逐步深入的。随着概括水平的提高,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和概念的发展过程,及时向学生提出高一级的概括任务,以逐步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

概括的过程具有螺旋上升、逐步抽象的特点。在学生通过概括获得初步结论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把概括的结论具体化。这是一个应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对新知识进行正面强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新结论之间的适应与不适应之间的矛盾最容易暴露,也最容易引起学生形成适应的刺激在概括过程中,要重视变式训练的作用,通过变式,使学生达到对新知识认识的全面性;还要重视反思、系统化的作用,通过反思,引导学生回顾数学结论概括的整个思维过程,检查得失,从而加深对数学原理、通性通法的认识;通过系统化,使新知识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建立横向联系,并概括出带有普遍性的规律,从而推动同化、顺应的深入。数学的表现方式是形式化的逻辑体系,数学理论的最后确立依赖于根据假定进行抽象概括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形式抽象,实际上这是一个高层次的概括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特别重视了“化归”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充分利用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性,通过分析、归纳、概括,将要解决的新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的问题,这个过程的实质就是概括。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长期坚持,潜移默化,学生的观察、猜想、分析、归纳、概括以及逻辑论证等能力都会得到很好的培养和提高。我们看一下下面例题。

例5:用一根长6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

(1)使长方形的宽是长的2/3,求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

(2)使长方形的宽比长少4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3)比较(1),(2)所得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还能围出面积更大的长方形吗?

(4)使长方形的宽比长少3厘米,2厘米,1厘米或长宽相等时,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变化?

分析:(1)因为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宽与周长的关系是2(a+b)=60,设出长,即能表示宽,代入上式可得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即可求之。

(2)同样给出了长和宽的关系,用(1)的办法可求出长与宽,然后求长方形的面积,如此问题属间接设元,如果直接设长方形的面积为x,则无法用x表示长与宽,况且长方形的面积的大小不取决于其周长的大小。

(3)通过(1)(2)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观察长与宽的大小的变化规律,作出猜想,进一步尝试验证你的猜想的结论。

(4)比较各种情况下求出的长方形的面积,进一步验证(3)中的猜想,最后得出结论。

解:(1)略(2)略,长方形的面积为221。

(3)在(1)的情况下,长方形的面积为18×12=216.216<221,由此可见,(2)中的长方形面积大。观察(1)(2)中两个长方形的长,(1)中的长比(2)中的长要长,由于长宽和为30是一个定值,这样(1)中是宽要比(2)的宽短,且(1)的长方形的面积小于(2)中的长方形的面积,由此可猜想长与宽的差越小,则面积越大。例如长为16,宽为14时,长方形的面积为16×14>17×13>18×12.

(4)用(2)的方法可得,宽比长少3时,长方形的面积为16.5×13.5=222.75

宽比长少2时,长方形的面积为16×14=224

宽比长少1时,长方形的面积为15.5×14.5=224.75

宽与长相等时,长方形的面积为15×15=225

可以发现这些长方形的面积越来越大,也验证了(3)中的猜想。

小结:要注意题中探索性的问题的思想与方法,不要单纯地为了解题而解题,要善于联想,我们能知道正方形是这些长方形中面积最大的。

例6初中《几何》中有一道题

如图,A、B、C、D四个点在一条直线上,图中有几条线段?是哪几条?

思路:以A点为端点的线段,从A向右数,有AB、AC、AD共3条;以B为端点的线段。从B向右数,有BC、BD共2条;以C为端点的线段只有CD1条。因此图中共有6条线段。

象这样依次从左向右,而不往左看的方法,称为“向右看齐”。这种方法简单明了,不会重复,也不遗漏。如直线上有A1、A2、A3—An个点,以每个点为一个端点的线段的条数可以列表如下:

端点A1A2A3—An-2An-1An

条数n-1n-2n-3—210

总条数:C=1+2+3+……+(n–2)+(n–1)

象这样引导学生发现题目间的内在规律,可以增强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也很有益处。必须指出的是,概括能力的培养,不论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发现法或讲授法),关键是要有正确的教学思想,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把教学真正建立在学生自己的独立探索、思考、理解的基础上,真正给学生以独立探索的机会,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充分的自由思想空间,使学生有机会经历数学概括的全过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往往并不完全信任,他们总怕学生出错,总怕学生会浪费时间,总想搀扶着学生,甚至不惜去代替学生思维。而这些做法与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也是与数学学习的本来面目不相符合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从数学概括的自身特点出发,在使用抽象的数学语言和符号表述数学定义、定理或原理之前,通过可观察的(实物、图形、图表等等)、描述性的、可亲身体验的形式来传播新的思想,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自己去试验、构造,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去阐述和解释,通过自己的独立思维活动来学习知识。要为学生创造一种环境,使他们在其中扮演自主活动的角色,有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性学习的机会,能自己去寻找需要的证据,获得能够反映自身特点的对数学原理的解释,在他们自己的水平上完成对数学原理的概括过程。我们应当把数学当作一种科学探索的过程(当然,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而不要把它当成是一种语言、一种高度抽象的理论。应当努力促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种理解,而不要只是追求所谓的精确性。因为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精确而没有理解,理解但不精确的现象都不少见。通过死记硬背而一字不差地重述一个定理,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与理解一个定理划上等号。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只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手段,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必定会有所成效。

参考文献:

〔1〕任章辉,数学思维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

〔2〕陈亮、全,教学探究教学的实施策略,教学教育学报〔J〕,2003

思维方法范文篇5

关键词:小学科学;结构材料;科学思维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是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目标,科学课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使学生获取科学知识,与此同时,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也会随之提升。因此,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科学思维能力概述

所谓的科学思维能力是指将思维置于科学方法之中,科学思维是科学方法在个体思维过程中的具体体现,贯穿于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

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分析

(一)重视有效提问,启迪学生的思维。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提问,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迪,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记忆能力,可以说,有效提问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方面,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有鉴于此,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设计巧妙的问题,并在课堂教学中提问学生,所谓的有效提问,就是在关键处、重点处和疑难处设置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以此来提升教学的质量。比如某教师在进行《呼吸与运动》课堂教学时,就巧妙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1)今天老师会带领大家对呼吸运动进行研究,大家对呼吸的了解有多少呢?在提问后,学生尝试解答,之后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呼吸。(2)呼吸产生的气体会经过人体哪些器官,终点又是哪里?学生得到了许多答案,然后由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人体呼吸器官图,对学生得到的答案进行验证。(3)请同学们看图想象呼吸气体的移动轨迹,以及排出体外的方式?上述几个问题可谓是环环相扣,对于教学目标的把握十分精准,通过这种有效提问方式的使用,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大致的了解,同时还能通过轻松的谈话,促使其明确人体的呼吸器官以及气体在人体内的运动轨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会由杂乱无序转变为有序,从疏漏转变为精密,并在点的基础上,完成知识结构的构建[1]。(二)准备结构材料,促进学生的思维。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实现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目标,促使其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准备结构材料十分重要。究其原因,结构材料能够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提高自身思考能力的载体资源。但就实际情况而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注重材料的使用和准备,缺少选择材料的方法,致使诸多实验探究流于形式,教学质量也随之受到影响,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目标也难以达成。本文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选择结构材料,通过结构材料的使用,对科学规律进行解释,以实现教学目标。比如某小学科学课教师在进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一起做了教材中的实验。第一个实验为白醋与小苏打相混合,出现的状况是什么?这种实验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并非难事,教师只要适当的点拨学生即可完成这一实验。但第二个实验活动则较为复杂,因为小学生尚未接触到化学知识,很少有学生会知道空气的重量轻于二氧化碳,故在他们的想象中,将空气向水一样倒在蜡烛上这样的实验是无法实现的,该教师认为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很难扭转学生的思维,故该教师通过实验的方式,将实验的全过程展示在学生眼前,从而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该教师在实验之前,准备了一个饮料瓶,将苏打水和白醋倒入其中,然后将瓶口放在燃烧的蜡烛附近,蜡烛的火光在瓶子放下后开始减弱,直至完全消失,这个过程的时间仅为十几秒,然后教师又适当降低了瓶子的高度,使瓶口低于蜡烛,蜡烛此时没有熄灭。通过这个实验,使学生了解到了二氧化碳的概念和作用,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自救能力。(三)对探究过程进行优化,使学生思维得到发展。探究是学习的核心,探究既是学习目标,又是一种学习方式。目前,在小学中探究已经成为了主要的学习方式,真正的科学探究,必须让学生利用理性思维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为达成这一目的,要求教师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对探究过程进行优化,促使学生科学思维真正得到发展。比如在进行《代代相传的特征》教学过程中,某教师就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1)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让学生调查和汇报家庭成员性状;(2)对自身性状进行记录;(3)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统计;(4)让学生制作分析图表;(5)基于图表进行判断,把握规律,使教学过程转变为探究的过程。这项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信息收集,另一方面为分析推理,促使学生在分析推理后得到准确的结论。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时间的分配,对探究过程加以优化,这样一来,能使学生思维的预见性、概括性和准确性得到稳步提升,学生对于科学现象的认知也不会仅停留在表面,而是向其本质所延伸[2]。

综上所述,小学生正处在思维高速发展的阶段,其思维的形成比较依赖于学习和实践操作。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教学活动设计,为其提供科学探究和思考的平台,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璐,刘公园,马丽英,等.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175-176

思维方法范文篇6

【关键词】设计素描;教学实践;创意思维

近年来,在设计艺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与设计素描相关的思维训练、表现方式都得到了拓展。太过单一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方法不能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只有丰富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方法才能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进而推动学生创造力的提高。在教学中开展设计素描训练体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

一、设计素描训练的意义、内涵与特征

(一)传统素描教学存在的缺陷。在传统素描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对学生艺术思维的训练,只是将造型基础和单一的思维训练、物象临摹能力的培养等放在同等的位置,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非常不利的,学生很难产生多维思维构想,只能在认识范围内进行联想,虽然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但是也会使学生在设计作品时缺乏一定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导致学生设计出来的作品创意不足。(二)思维的目的是创意。创意思维的培养是设计素描教学的最终目的。从创意思维的本质上进行分析,创意也可以当作想象与创造,而新颖、奇异的视觉形象与创造和想象能力息息相关,因此可以说创意是设计素描的核心。所谓设计素描,具体指的就是根据艺术设计的具体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与其视觉体验进行结合,使学生可以在创意设计中融入自身的情感,以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由此可知,设计素描教学最为重要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目的就是强调设计过程中的主观性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三)创意的含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创意”这一词语,从“创意”的含义来看,“创”指的就是开创、创造、创建,而“意”指的就是意念、主意或意趣。具体来说,创意就是在原有事物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形成新鲜的事物,因而也可以将创意延伸为“创新”、“创造”以及“标新立异”。创意是创造性思维的产物,可以充分地体现出思维的超前性与思路的新颖性,具有非常鲜明的原创气息。(四)设计素描的特征。对于设计素描来说,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求新求异,在创意思维的影响下所设计出来的作品具有奇异性、创新性,甚至可以不符合常理以及无中生有。不仅可以由一种或多种物象演化形成具有独特意味的设计形象,也可以通过联想创造出更加新颖的视觉形象,比如龙凤形象,这一形象就是将我国原有的文化作为创作背景,而后再进行创造;而在西方,长了翅膀的天使、毕加索所画的自行车座和车这些奇思妙想也是在丰富的想象力下创造出来的。在素描教学中重点关注创意思维与技巧,能够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培养,使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能够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不受到自己思维的束缚和限制,从而创作出更加具有创意性的作品。

二、设计素描——思维训练的艺术方式

(一)创意思维训练。创造力以思维为基础和前提,要想解决好创造力方面的问题,首先就需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评价设计作品或艺术作品时,最重要的因素便是创意,所以在设计领域中对创意表达是非常重视的,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必须贯穿与创意相关的教学内容,而对设计素描创意思维的探索自然也就成了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在训练设计素描的过程中,必须打破固定思维和常规方法,改变传统观念,创造出独具个性且有新意的素描作品。在设计素描教学中,要重点培养设计思维,并将创造性思维贯穿到整个教学中,使思维训练得到重视。(二)逆向思维。1.逆向思维的模式。逆向思维指的是对已成定论或司空见惯的观点或事物朝着相反方向思考的思维方式。也就是当别人用固定思维思考问题时,你却偏偏反过来思考问题。该思维方式被叫做逆向思维,同时也被叫做求异思维。反其道而思之,使思维朝着对立面逐步发展,深入问题相反面进行探索,从而创造新思想和新形象。2.逆向思维的规律。通常情况下,人们思考问题时都是朝着正面的方向出发,以此寻找解决办法。但遇到一些特殊问题时,为了让问题变得简单,就需要反过来思考,也就是从结论出发往回推。总的来说,逆向思维的规律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一是从反方面来思考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形象规律,以此改变形象;二是从反方向来思考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事物,进而将事物的内容改变,这样有利于将感人、幽默、有趣、生动等的形象进行传达;三是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规律化,一般人不会对随处可见的形象产生好奇欲望或情感欲望,在这种情况下就非常容易使人的头脑形成固定模式,而利用逆向思维则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规律打破,进而塑造出与以往不同的新形象,强化对受众大脑的刺激,吸引受众的注意,这样就可以真正地实现创新造型的目的。3.逆向思维的训练。逆向思维就是对常见的空间物象进行反向观察,利用逆向思维可以打破常规的束缚,体验到与之前完全相反的感受,比如说将不同的石膏头像随意放置,而后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对其进行观察,就会形成大不相同的结构空间,从而给予学生更加多样的视觉体验,也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设计思维的创造性具体指的就是希望学生可以在设计时打破常规的束缚、摆脱传统的习俗,利用自身的想象力进行联想,最终实现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三)联想思维。1.联想思维的模式。联想思维属于发散思维,由某一事物想起其他与之相关的事物,这样的思维活动反映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客观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现象或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在人脑中反映后,必然会衍生出各种联想。最简单的联想通常反映的是事物的外部联系,而高级的、复杂的联想通常反映的是事物的内部联系。2.联想思维的规律。立足于造型的角度进行分析,思维模式主要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利用某一物体而联想到与其相关的其他内容;第二,由某一物体得到启发,进而想象另一形象;第三,创造出可以进行联想的形象关系,比如接近关系、对比关系、因果关系以及亲子关系等多种关系。在自然界中,每一种物象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从物象的局部入手进行联想,从而联想到另外一个物象。随着人们想象力的不断提升,联想的范围也会不断拓宽,逐渐可以从视觉联想到嗅觉、触觉以及味觉等,再通过拓展、升华和提炼对自然的见解与感受,加工改造客观物象,进而产生出新形象。此过程就是从事创造活动和发挥联想思维作用的过程,设计者源源不断的新作品也就由此而来。3.联想思维的训练。联想是通过在各种对象之间赋予某种微妙的关系,进而展开想象,以此产生新形象的一种心理过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会对事物的美感产生特有印象,随着人们思维活动的进行,记忆深处的视觉形象会形成感觉与知觉形象的联系。所以,当某个特定对象出现时,人们的大脑可能会处于兴奋状态,进而因它产生联想。如从“速度”一词,人们会联想到飞驰而过的高铁、汽车以及自由下坠的物体等,进而在脑海中出现“粉碎”、“闪光”等画面。

三、设计素描训练的方法途径

(一)选择非传统的写生对象。鼓励学生选择螺丝钉、木头、螺帽、绳子、饮料瓶以及揉皱的报纸等非传统写生对象,从一开始就拉开学生与传统素描的距离。(二)打破常态作画习惯。选择非常规角度,例如从物体的底面或顶端开始观察,这个时候物体的形态会产生变化。将物体悬挂在空中、随意放置石膏像等,变化观察角度,使形态变得新颖,进而提升学生的创作热情。鼓励学生画破碎石膏像,将想象与写生结合起来,这样既在一定程度上训练了学生,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创作出更独特的作品。(三)形象的变异。变异是指在保证形体不变且完整的基础上,将创意形象做出局部改变,或者转换其物质属性,并增加一些视觉要素到原有形象中。变异是转移一种或几种物象功能到另一物象上去的方法。对物象全部或局部的材质特征进行改变,由此形成新形象。例如蝙蝠侠、蜘蛛侠这些影视形象,其实就是把人与蝙蝠、人与蜘蛛组合到一起,进而创造出一个不存在于现实的新形象,以此来吸引观众。(四)形象的置换。置换是通过对创意形象的母体形象以及母体形象的局部进行近似性和形似性的利用,来寻找和它近似或形似的其他形态或者其他形态的局部,以此将母体形象或其某一局部替换下来,在保持母体原有形象的基础上,将焦点集中到被替换的部分上。例如,将人的头部置换成足球,利用足球是圆形而人的头部也是圆形这一相似性,实现巧妙置换,进而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五)形象的夸张变形。夸张变形其实就是实现创意形象的“形散神凝”。将物象或者是物象的局部做夸大或缩小处理,可以对物象最突出的特征进行大胆夸大,进而更加凸显其特征;或者违背正常思维来获得创意形象。不加约束是创作和想象的前提,希望将对象变成什么样,就将其变成什么样,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并通过设计素描表达出来。尽管画中的形象具有虚幻性,但其实现了最终目标,传递了特定愿望,丰富了学生的思维,使各种新奇的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设计素描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设计观念和多元造型方式,实现目标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求新求异。在设计素描中,通过创意思维把各种主观构想进行转化,进而形成独特的素描创作形式。设计素描打破了常规,实现了表意性、抽象性等方面的突破。

参考文献:

思维方法范文篇7

关键词:阅读思维激活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阅读,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可见,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重要手段。现代社会要求现代人具有自由地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现行考试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考查力度加强、比值加大(如上海市高考只考阅读和写作两部分),无不说明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突出地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关键在于使他们具有敏锐的思维能力、良好的思维品质,深广的思维空间。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优化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文本信息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刺激反应,创造时机,唤醒、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同作者进行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获得自我的丰富与发展,形成钱梦龙老师的“教的艺术”——“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的艺术。”(钱梦龙《导语的艺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1页。)

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下面一些方法途径能够有效地激活学生思维,提高阅读的效率。

一、通过导语激活

一堂课如一篇优美的散文,漂亮的开头能引人入胜;一堂课如一池春水,良好的开头如一粒石子,能激起学生思维的千层浪。

教学《黄鹂》,先引导学生回顾、吟诵描写黄鹂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何处经年绝好音,暖风吹出啭乔林。……晓来枝上千般语,应供桃花说旧心”,“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从这些诗句中,学生能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黄鹂通常都是与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老师趁机提问:孙犁写于60年代的散文《黄鹂》叙述了些什么,到底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呢?学生再细读课文,勾画并概括出描写黄鹂在不同环境中不同状态的有关内容:炮火连天的抗战时期,黄鹂发出“尖利的富有召唤性的启发性的鸣叫”,但美丽一闪而过;青岛疗养时所见的黄鹂是生活于枪口之下的惊弓之鸟;鸟市的黄鹂如同囚徒,被羁绊着,被玩弄着,那病态令人不忍多看一眼;而春季的江南,湖光山色,密柳长堤,茂林修竹,桑田苇泊,“才是它们真正的家乡,安居乐业的所在”,因此黄鹂伴随着春雨、宿露啼叫,伴着朝霞、彩虹飞翔,展示着它们全部的美丽。由此明白,良好的环境,是黄鹂展示美的必要条件。而作者写黄鹂,显然是托物言志,大有深意,富有哲理。于是启发学生阅读文章的说理部分,教师再相机点出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和写作背景,学生便不难领悟——作者以黄鹂在不同环境中不同的生命状态,说明事物只有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到极致,文艺乃至一切事业、一切人,要发挥到极致,都需要最佳的环境。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沉思索和对理想的热烈追求。

除用诗歌导入以外,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很多,诸如实物导入、设疑导入、猜读导人、反常导人等等。阅读课中,只要我们因文而异——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因势利导;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根据教师的特长等情况巧妙施导,就能创设情景,营造气氛,调动情感,引发思考,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

二、通过标题激活

一般地说,文章的标题是标明文章内容的简短语句。因此,抓住它,往往能纲举目张,带动全文,窥见全篇,激活学生的思维。

例如,教学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就可以把文章的标题作为激活点。第一步,抓住标题中的“游”字,引起学生对游踪,以及与游踪紧密关联的描写点、描写重点的思考。泰山游记,古今不乏佳作,本文之所以不落窠臼,独具风格,就在于写的是“雨中”登泰山。一个“雨”字引出一篇佳作,全文紧扣“雨”字,或明写,或暗点,不仅借“雨”写景,缘“雨”抒情,而且借“雨”组织材料,推进文章。对上述内容的教学都可以通过标题中的“雨中”二字激活。最后,抓住题目中的“泰山”二字,引导学生归纳雨中泰山的特点,并总结全文。

三、通过诵读激活

诵读激活,是指运用富有感情色彩的有声语言转化课文的文字语言,从而对文章进行理解、品味和记忆的教学方法。正确的诵读有助于领会课文内容,体味文中的感情。

比如,汪曾祺的《胡同文化》中有一句:“虾米皮熬白菜,嘿!”结合全文,反复揣摩,便知作者意在用“嘿!”凸现北京人易于满足和满足后自我陶醉的心理,因此应该读出一种由然而生的幸福,一种通体顺畅的舒坦。而《荷塘月色》运用叠音词,意在深化物态情貌的形象感,表达作者对荷塘四周景色的喜爱之情,给人以一种音韵和谐的美感。诵读时,语调宜悠长、舒缓,读出淡淡的喜悦,读出朦胧的诗意,读出协调的韵律,并在头脑中再现语句描写的物象。如“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绿树,“隐隐约约”的远山,“曲曲折折”的荷塘,“亭亭玉立”的荷花,“缕缕”的清香,“脉脉”的流水,“薄薄”的清雾等等。

诵读时,“以意逆志”,“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科学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125页)。通过重音、停顿、语调和节奏处理等听觉艺术,能把课文的优美意境,缜密思路,象征意义,传神描绘和观点主张酣畅地表现出来。

四、通过多媒体激活

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语文教学的形象、直观、生动化提供了实现的物质保证。用《人间四月天》的乐曲伴读《再别康桥》;展示湘江秋景,吟诵《沁园春·雪》;播放科教片,分析《中国石拱桥》独特的造型结构;观看同名电影《祝福》,加深对祥林嫂悲剧性格的理解等等,都是简单而又能开启智慧仓库的有效手段。

在教学《米洛斯的维纳斯》时,一面启发学生思考,若给断臂维纳斯续上手臂,可以有那些姿态?一面将学生的设想投影在屏幕上,学生们的思维便会迅速活跃起来,老师再给以关键的一“激”:为什么长期以来都没有给维纳斯续上手臂?学生们将续上断臂前后的维纳斯一比较,便会明白:缺陷的美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接着顺势向外拓展,欣赏罗丹的雕塑、齐白石的名画,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举出诸多艺术作品的例子加以分析,使之对虚实相生的审美原理加深理解。

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给学生以直接的形象的刺激,能够点燃他们思想的柴火,使之燃烧起来,燃旺起来,形成探究的燎原之势。

五、通过文眼激活

关于文眼,清人刘熙载《文概》中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必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说明白点,文眼即文章构思的凝聚点,是作品中脉络层次的关键之语,它往往能“一字穷理,定全篇主脑,片言居要,连通体脉络”。因此,抓住“文眼”,常常能激活学生思维。

例如,朱自清的散文《威尼斯》以颇具特色的语言,介绍和描绘了威尼斯颇具特色的风貌。第一句“威尼斯是个别致的地方”中的“别致”二字就是全文的文眼。按刘熙载的观点,文眼“在篇首,则后必顾之”。那么“别致”在哪儿呢?两个特点——“水上的城‘和“文化艺术的城”。文章两部分的过渡处,作者写到“威尼斯不单是明媚,在圣马克方场走走就知道……最华妙庄严的地方也是这儿。”这是另一处文眼。只是比起前一处来,低了一个层次而已。“明媚”回头概括了“水上城市”这一特色,是第一部分的文眼;“华妙庄严”概括了下文描述的“文化艺术城市”这一特色,是第二部分的文眼。巧借这三处文眼,就能一动万随,纲举目张,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

六、通过讨论激活

叶圣陶先生指出,讨论能使学生享有独创成功的快感;作比量长短的思索;预习的时候集中追求解决问题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对于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都有很高的价值。确实如此,在讨论式教学中,师生之间,有融合,有交锋,甚至有争执不下的驳难,但正是如此,才更易激起学生仔细探究阅读材料,寻章切点释疑的兴趣。

教学韩东的诗歌《山民》,可以先将《教参》上的两段话展示给学生——

全诗借一个山民的口吻,表达了长期处于封建传统文化中的人们的要求,以及冲破文化滞闷的强烈愿望;

《山民》在诗中消失了他原有的含义成了一种符号,闭塞、保守、愚昧的象征,平静的叙述中,隐藏了作者强烈的批判激情。

然后要求学生就上面两段话发表自己的看法,思考该诗的主旨。讨论中,学生认为,以上两段话是矛盾的。既然“山民”有冲破文化滞闷的强烈愿望,又怎么会成为闭塞、保守、愚昧的象征呢?学生认为,诚如《教参》所说,“山民”确实有走出大山,见到大海(即冲破文化滞闷)的强烈愿望。在1982年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这已属难能可贵了,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阻碍他走向大海的,是其生活的环境——重重大山。既然如此,作为闭塞、保守、愚昧的象征物,就应该是“山”而不是“”山民”了。据此,学生认为,该诗旨在呼唤“山民”有更先进的改革意识,给“山民”以更广阔的开放空间,使以后的“山民”不“只是遗憾/他的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不然,见到大海的该是他了。”

七、通过示范激活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对教材的讲解、分析和挖掘的示范作用,能引导学生深入地揣摩、领会、探究,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实现语文学习的迁移。

教学《拿来主义》,教师可以对1——7段的论证思路作示范性的分析、讲解,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其论证思路归纳如下:

论题:要实行“拿来主义”

论证:或实行“闭关主义”,或实行“送去主义”,或听凭“送来”,或主张“拿来主义”。

“闭关主义”行不通;

只是“送去“,有往而无来,必沦为乞丐;

听凭“送来”,大受其害。

所以,要主张“拿来主义”。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模仿老师的做法,依葫芦画瓢,分析归纳课文后半部分的论证思路,教师则相机点拨。其思路归纳如下:

论题:对文化遗产应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即“占有,挑选”)

论证:或采取逃避主义,或采取虚无主义,或投降主义,或批判地继承。

逃避主义者是孱头;

虚无主义是昏蛋;

投降主义更是废物。

所以,要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

八、通过比较激活

爱因斯坦说:“知识不能单从经验中得出,而只能从理智的发展观察到的事实两者的比较中得出。”(吴霓主编:《课堂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全书》。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76——77页。)进行比较阅读,能激发探索的兴趣,开拓思维的空间,启发思辨的新思路,从而获得独特的认识。教学中,可用于激活思维的比较点是很多的,如选材、结构、章法、技法、用语等写作技巧以及写作风格的比较等等。

品读的《沁园春·长沙》,便可运用比较法,领悟诗人融合意象的炼字技巧:用“击”而不用“飞”,是因为“击”能表现雄鹰在辽阔高空上下搏击,箭也似地矫健飞行的形象,见气势,见力度;用“翔”而不用“游”,是因为“翔”能描绘出游鱼在“碧透”的江水里自由自在,轻快游动的形象;而“击”“翔”二字又相对成文,自然而然归于“万类霜天竞自由”。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可与高适的《别董大》相比较,以领会两首诗的主旨和情调。两诗虽然均为送别诗,都是七绝,都是先景后情,由景而情,但两诗切入、运笔和落点不同:王诗不写依依不舍,没有细语叮咛,不言日后相思,而写秋雨连江,楚山孤寂,突出“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的情调悲哀怅惘,借送别以明心志;而高诗写景“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荒寒黯淡,重在以景衬“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之情,无哀怨之语,情绪激昂,胸襟开阔,借送别以劝友。通过这样的精细研读,能得到比较的实效,使思维迅速扩展,突破原有的认知模式,形成“叶叶相交通”的思维网络,获得创造性的认识。九、通过联想、想象激活

爱因斯坦认为,联想和想象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力。阅读中,教师借助联想和想象,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联想出或再造出与语音符号相应的栩栩如生的形象,生动地再现、灵活地填补、大胆地延伸文本的内容,获得对文章的切实理解和真实体味。

教学《荷塘月色》时,就可以要求学生对众多精彩的比喻进行联想和想象,并加以描述。例如,由“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学生可能就会联想到月光般朦胧柔和的灯光,山泉般叮咚跳跃的音乐,舞池中轻轻旋转的女郎,以及女郎雪白修长的双腿,飞扬舒展的翠绿的裙子,甚至荷花般娇嫩红润的面庞。这样,既丰富了比喻的内涵,又有助于深入领会其精妙之处。

又如,针对《项链》中“她到水果店里,杂货店里,肉铺里,争价钱,受辱骂,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她那艰难的钱”的描写,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构想出了如下的对话情节:“老板,这牛肉……“

“去去去……,问了又不买,问什么问?”老板斜着眼睛,看了看她那胡乱地挽着的头发,歪斜地系着的裙子,神色更加鄙夷。

“这……苹果呢?”

“别动!瞧你那粗糙的手,别把它的皮刺破了!”

“这堆白菜总该便宜点吧?”

“两个铜子你拿去。”

“两个?如果再搭点……”她赶紧打住了,因为她瞥见了剜过来的眼神。

针对《项链》出人意料、戛然而止的结尾,要求学生发散思维,进行续写。同学们设想出了这样一些续写方案:

A、玛蒂尔德悔恨不已,慨叹年华已逝,从此一蹶不振;

B、玛蒂尔德百感交集,从此喜怒无常,精神彻底崩溃;

C、玛蒂尔德喜出望外,讨回了三万五千五百法郎,又开始了对

经梦寐以求的生活的追求;

D、后来无意中发现,玛蒂尔德赔偿给好朋友的项链也是假货,双方哭笑不得。

在此基础上,进行辐合思维(又称聚合思维)训练。要求学生从文中寻找依据,比较上述续写方案的优劣,选出相对合理、新颖的设想,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情节内容、主题思想,甚至铺垫等写作技巧的多方面思考和探究。

以上所论仅是举例性质,激活学生思维的方法途径很多;在阅教学中的使用也往往不是单一的,多种方法途径综合使用方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才能把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激活起来,实现阅读的功能。

阅读是以文字材料为对象的特殊活动,它需要阅读主体充分发挥能动性,积极进行创造性的智慧操作,只有如此,才能将文字符号负载的内容信息转化为头脑里的认知。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在“新”字上出彩,“巧”字上下功夫,“激”字上做文章,使阅读能力在课堂这一主阵地上得以广化、深化和优化,形成阅读教学的最佳状态。如果教师经常性地“扔些石头”“播些火种”,在激活学生思维前先激活自己的教学思维,那你的学生就会思维敏捷,你的教学就会真正走出一条费力少而又能达到较高教学效果的捷径。

参考文献:

1、谢贤扬主编《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

2、文兰森主编《中学语文教学的曙光——导读发展新论》(重庆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思维方法范文篇8

1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思维训练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阅读一直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以及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教学作用。随着近几年来我国教学改革政策的持续深化,有关语文教学的新课程标准也对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进一步的教学要求,明确强调了要在加强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的同时,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1.1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持续进步,在当前21世纪中,对人才的需求更趋向于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型人才。而创新能力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以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扩散为核心才有可能实现的。因此,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满足新时期对人才的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并且,知识的学习就是要在原本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和发展的,以此才能促使学生将语文知识的学习转变为自身的知识体系,进而能够熟练的运用于生活之中,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1.2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阅读之所以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不仅仅是因为初中语文阅读文本的本身难度,更多的还是在于初中生的理解能力存在局限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便加剧了学生的阅读学习难度。而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意识的组织和开展思维训练则能够针对初中生的思维特点,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和文章特点进行引导,从而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掌握文章,理解文章内涵。此外,初中语文的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较大,学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有文言文、古诗词,其中的字词含义、语法结构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差甚远,甚至是无迹可寻,因此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重点和难点。但是通过学生语文思维的运用,学生可以进行分析、思考和概括,促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角度进行语文的理解和解析,进而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对知识点的理解运用。

1.3有助于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思维训练,也就是变相的创新语文阅读教学形式。在以往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大部分的教师会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而过分关注与在意自身主导性的发挥,阅读课堂教学形式千篇一律,阅读教学环境和氛围也相对较为枯燥和沉闷,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相对较低。而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则能够有效的突破传统教学形式的局限性,从转变师生教学角色出发,去调动学生阅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于初中语文阅读学习当中,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学习的主体作用,进而更好的开阔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能力,促使初中语文的教学有效性实现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并且,通过思维训练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在自主性的驱使之下,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语文思维能够在日常的教学之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学生的课余时间可以通自主学习能力的引领,进行对于各科的学习,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学生会在第一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进而学会更多地知识技能,丰富自身的发展。

2初中生思维特征分析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认为,许多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差,和他们不能流畅地、有理解地阅读有关,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与学生的阅读能力关系极大,因此阅读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要阵地。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不断探索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为此我根据自己的日常教学经验,就“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个问题和大家交流。思维能力指的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概括的反应程度。人的思维能力与文化水平、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以及年龄息息相关。对于初中生来说,由于他们普遍处在12~15岁的年龄区间内,年龄相对较小,这就导致初中生在认知事物和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常会受到年龄特征的影响而存在局限性。但相较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大部分初中生都已具有了较高的思维水平,可以利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两种方式进行认知,但主要还是倾向于形象思维,这便会导致初中学生在理解与学习初中语文阅读文本知识的过程中会出现认知不全面、不深入、不彻底等学习问题。此外,随着初中生的不断发展和提升,其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显现。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创造欲望,其主要来源于自身心理上的成人感以及高涨的自我意识。于此,想要充分的证实自身的能力以及才华,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对于父母的依赖性,所以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创造意识和热情,从而使得初中生能够积极的进行对于知识的学习和探究,并以此促使自身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学习。

3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训练存在的不足

从目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情况来看,大部分的教育工作者仍会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语文阅读由此成为了“应试教育”背景下的机械式学习。在学习中,学生没有机会去感知文章的审美情趣,更无法实现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这让他们他们的学习出现了“跛脚”情况。而教师过于关注学生语文阅读成绩的模式,让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教学方式自然也就以教师“一言堂”和“灌输式”教学为主,使得大部分的初中生在学习语文阅读知识内容时,常表现的较为被动。并且,由于初中生的年龄相对较小,其心智尚未发展成熟,对于事物的认知并不深入,这在一定程度上便会制约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和语文阅读学习效率的提升,进而严重影响着初中语文的教学有效性。另外,当前教育模式下,课内阅读素材的局限性较大,课外阅读素材有得不到良好的影响,这让阅读教育工作遇到了困境。为了确保初中语文教学能够实现可持续性的有效教学发展,进一步实现对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提升他们的阅读水平,作为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就必须重视起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思维训练的重要性。

4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思维训练的方法与策略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语文知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以语文为基础的思维训练必须要在符合语文知识特诊的同时,进一步凸显出趣味性,以阅读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由此得以出现。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来看,以阅读为基础的训练模式不仅可以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同时还能够完成对学生语文认知、思维启发、兴趣锻炼等多个方面的提升,这对于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起到了重要辅助作用。为了让学生可以在阅读学习中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教师必须要进一步做好对学生的认知启发,并让他们真正感受和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4.1阅读与思考结合,激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和思考来阅读文本的意识,让学生能够在已有的阅读知识和阅读能力的基础上,用思考去建构生成新的知识和能力系统。通过对于文章主旨内容的思考和探究,学生能够得出更加深刻的知识和理解,进而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于语文知识以及文章所传达出主旨的理解和掌握,进而以此对于促进自身思维的活跃性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我们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懒于思考,常常读而不思,敷衍了事。为了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的惰性,激发他们思维的积极主动性,在阅读教学中我常自觉地对学生进行读思结合的训练,培养他们主动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在课文的开读阶段,我就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和思考去阅读,学生才会主动对课文内容加以全面感知,对文章情感细细品味,对主题意图认真揣摩、领悟。经常这样引导,才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比如在学生对《林中小溪》这篇文章的内容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我用“林中小溪和人的生命之流有什么相似之处?”这个问题来激发学生由此及彼的联想,引导学生的思维主动向深处发展,进而去从更深一层上把握小溪的形象内涵。事实证明,这样的读思结合的训练能很好地训练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4.2精心设计提问,锻炼学生思维的敏锐性

思维的兴趣是思维敏锐性训练的前提之一,在阅读中激发学生质疑问难、于无疑处善疑的兴趣,能对学生主动自觉地训练思维的敏锐性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提问不仅是教学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同样是能够帮助并引领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和思考的有效途径。利用尽心设计的问题,学生能够轻易的抓住问题中的核心内容,并能够尽快的找出问题的答案,进而加强学生对于文章主旨理解的同时,锻炼学生思维的敏锐性。为此,我首先要考略精心设计阅读前的问题。阅读前的提问要考虑所提问题是否切合学生实际,引起学生兴趣。比如每当接触一篇新的课文,我总要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进行提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个课题是一个词语、短语还是一个句子,它的关键核心之处在哪里?”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来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锻炼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其次,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提问。提问的设计要考略到所提的问题能否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发他们对文章的主题有更深的思考,比如读到《鼎湖山听泉》作者登上补山亭一段,教师可以提问“作者写登上补山亭的所见所感,对写听泉有什么作用?”,并引导学生思考这段文字在全篇中的作用,进而明白作者谋篇布局的用意。这样的提问可以很好地发展学生认知局部与整体之间的联系,从而有效地激活了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在一篇文章的阅读教学结束之时,也不要轻易就此画上句号,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文章带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和现实的联想等,从而让学生养成去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习惯,这样的训练多了,学生才能由此及彼,触类旁通,思维的敏锐性自然就增强了。

4.3由浅入深,开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程颐曾经说致思如掘井,我想,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就该做这样的“掘井人”,做学生智慧的引路人,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向深处引领。运用深刻性的思维,一方面能够促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并能够将文章的主旨充分的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之中。另一方面,通过深度挖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学生能够对于文章有更深、更加准确的思考和理解,进而使得学生能学有所得,不断的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以及文学体系,进而促使学生能够全方面的发展。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就不能回避对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的培养。然而我们发现,现在的很多语文课,课堂上学生“读”得响亮,“说”得热闹,而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然停留在较低的水平,并没有深入思考。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由浅入深的进行引导。例如我在执教《安恩与奶牛》一文时,为使学生对安恩形象的理解更深入,我适时引导学生:“是不是人人都能像安恩一样对待奶牛这样与人类不同的生命?”学生此时稍作思考也能回答: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这样。我又趁机让学生来评价安恩的这个“反常”的举动,并联系上下文来分析安恩的形象。这一回学生需要通过仔细阅读并深入思考,才能进一步体会到安恩对生命的悲悯之心和尊重其他生命和动物情感需求的美好人性。步步深入、由浅入深的提问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向深处引领,使其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不断深入,这样的引导,才不会让学生的理解力仅仅停留在保护关爱动物这一浅层主题上。如果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能够经常精心设计自己的提问,并且也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双向的质疑中,学生的思维定能不断被引向深处,思维的深刻性将会得到逐步地培养。当然,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方式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在阅读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4.4对比阅读,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

在语文思维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在结合教材进行教学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学生自身思维方式的培养。思维方式包含比较、分析、运用、分类等方法,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将这些方式运用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以便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进而促使学生能够全面并深入的理解文章的主旨内容。为此,教师在教学之中可以采用对比教学的方式,并有效的结合拓展知识的运用,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全面性的发展和培养。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和《小石潭记》时,让学生进行两篇文章的分析和比较。《桃花源记》表达了作者对于反对剥削压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小石潭记》表达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解的忧伤凄苦之情。而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就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与对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之情。学生通过对于两篇文章的分析、就比较和总结,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文章,并对于学生的阅读和思维全面性的理解都有很大的提升,进而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质量和目的。

5总结

思维方法范文篇9

关键词:思维能力;教学;培养

在现代应试教育背景下,不少学校和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实行“填鸭式”“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忽视了高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高中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多数高中语文老师已经开始注重学习与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开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采取措施激发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一、语文思维能力的特征

在日常教课的过程中,笔者总结出语文思维能力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广泛性、交流性、渗透性。思维能力具有广泛性。之所以说语文思维具有广泛性,是因为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知识包罗万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许多学科与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物理、历史、政治等。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培养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各科的学习效果。思维能力具有交流性。高中学生在学习某一科目时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究其原因主要是高中语文学科中的一些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这与科学研究不同。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我们能够对这些问题产生不同的看法,从而弥补我们某些方面的不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具有渗透性。语文是一门艺术学科,它能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给高中学生以音韵、意境等方面的美感。

二、高中语文思维培养现状及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国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语文老师要改进传统的教学观念,去掉不合理的、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内容,通过不断的改进,开发出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并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另一方面,我国高中教学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部分高中语文老师无法有效适应,许多语文老师只是被动地执行教学计划,这也是导致语文老师整体教学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不统一。高中语文老师对教学哲学有着深刻的理解,但是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没有很好地运用这些理论知识,语文老师将汉语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相对缺乏。过分强调教学方法。在我国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非常多样化,但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是为了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养。然而,许多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新颖性,故意改变教学形式,虽能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最终的教学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与此同时,许多教师课堂讲解的知识点又与教材内容有所分离。语文教师应明确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应将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以确保两者的协调统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率。高中学生的独立思考没有被置于重要位置。自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语文老师经常会在课堂提问后让学生讨论,这种教学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因为对于一个具体问题,如果没有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就与他人讨论,势必影响思维的主动性,从而影响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建议

(一)建立以实用为基础的写作学习模式。目前的高中作文教学仍处于“以读促写”的阶段,这个阶段以阅读为基础,以写作为补充。我们想要从语文教材改革入手,就必须要加强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内容中的比重,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以写作促进阅读,以阅读促进书面表达。首先,语文教学必须突破封闭的教学模式,走出教室,走进自然的怀抱,体验社会生活,使高中学生明白:只有通过不断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写作方面的材料才能得到积累。其次,应该注意从阅读和视听媒体中吸收营养,特别是电视和电脑,它们极大地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二)加强开发培训中的语感培训。在培养语感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发音、单词、句子等等方面,应重视培养高中学生感受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直觉,设计科学合理的练习。我们应该把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训练作为拓宽和深化语感的杠杆。我们可以经常组织高中学生进行一些创造性的语言表达活动,让学生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语言的神奇之处,使他们的语言在指导下发展。(三)打破思维模式,激发创新意识。在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中,高中语文老师对于学生来说是神圣的权威、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法官。在这种教学思想的压制下,高中学生的思想僵化,没有创造力可言。老师对高中学生回答问题,不能只停留在自己的思维方式或标准答案中,而应该鼓励学生打破思维的束缚。在评估高中学生回答的基本知识时,将创造力放在首位,只有这样不断地激励学生创新,他们的脑海中才会有创造的火花。(四)培养发散思维能力,鼓励多角度思考。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性思维。所谓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主要是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获得多个想法和答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培养学生对某一作文题目的发散思维能力,引导高中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增加思维的多维性,减少思维的单调性,培养思维的流畅性。通过长期的训练,加强高中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五)加强互动式教学,让学生活跃起来。在加强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所谓“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是要求我们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措施和学习经验,只有在教学中将人的发展作为基础,时刻牢记高中学生的思想,才能使教学可持续、长远。老师在课堂上应该要讲哪些内容?叶圣陶先生说:“老师告诉我们的是高中学生们想要理解却不能理解的。”语文老师应该关注“想法”,关注指导,给高中学生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去体验、去探索,去发展创新意识。当设计每一课的时候,我们应该使教学形式生动活泼有趣,观察高中学生的探索倾向,善于捕捉高中学生思想的火花,激发高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六)培养高中学生的演讲能力。在心理学上,言语一般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内部言语分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高中语文学习强调团队合作、研究信息的频繁交流与分享、创新与成果,这需要口头交流。研究成果的表达应以书面语言为主。在学习的时候,我们不应该离开自己内心的语言,特别是在阅读活动中,作品内容的多义性和模糊性,往往会遇到“只能用心灵说话”的情况。当你思考问题的时候,只有通过内心的语言才能完成给自己发声的活动。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思维,对高中语文老师的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语文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参与教学和研究,不断尝试新的语文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为目的,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此外,我们应该不断加深汉语知识学习,只有做好语文全方位教学,才能更好地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思维,提高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若琦.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J].考试周刊,2018(13):46.

[2]姚辉,刘庆.论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策略[J].课外语文,2018(9).

[3]洪方煜.裁缝灭尽针线迹——例谈高中生论述思维的培养[J].语文教学通讯,2018(1).

思维方法范文篇10

关键词:想象作文;影响;思维能力;提升策略

在发展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语言构建、思维发展、审美鉴赏、文化理解等方面的培养,尤其在思维发展这一环节,教师必须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联想水平,最终激发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基于此,文章以人教版教材为例,以想象作文为研究对象,探索提升学生想象思维能力的方法。

一、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产生的影响

在发展核心素养概念提出前,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语言规范、文字书写、文章阅读、文段仿写等方面的培养。不可否认的是,该种教学方式和教学侧重点符合初中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但是教师应该注意的是,如果一味采用该种教学措施,不能根据学生学情与考情,及时改变和更新授课思路,将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习惯于“故步自封”,不能大胆想象,拓宽思维,不能“张开羽翼”大胆设想故事情景,写作内容“千篇一律”。因此,在发展核心素养提出背景下,教师应该革新授课思路,鼓励学生不拘泥文体的限制,反对“套路”写作法,进行创新写作,为学生树立“创意写作”思路,通过想象作文练习,来适应新形势下教学改革新要求。

二、当前初中语文想象作文教学的困境

作文是初中语文科目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实施新课改以来,教师一直致力于打造真课堂,即教师“真教”,学生“真学”,通过有效的想象作文训练,促使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充分提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教师想象作文教学仍然面临一定的工作困境。1.在选材选题过程中,学生主动权不高部分教师在进行想象作文时,作文主题思想的设置过于意识形态化。比如,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加熟悉中考题型和难度,让学生提前接触中考命题作文,对近三年以来的中考作文题目进行汇总,引导学生补充“那段最的日子”“我学会了”等题目,或者让其以“出发”为话题、以“读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以上想象作文训练全部为中考真题,但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学生没有机会自由选择题目。虽然部分题目是半命题,但是能让学生自由发挥的部分不多,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学生想象能力和思维扩展能力,学生缺乏写作热情也就变得“情理之中”了。2.教师想象作文教学方式与实际生活相脱离初中学生语言构建能力虽然与小学阶段相比有所提高,但是从整体来看,仍然具有一定不足之处。教师只有从生活入手,找到想象作文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从二者的交叉点出发,才能提升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其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但是,多数学生不能让写作回归现实,写作内容只是为了“想象”而“想象”,为了“创新”而“创新”,虽然可以探索新型文体,但过于特立独行和天马行空,不能在作文中渗透自己细腻复杂的思想感情,想象、联想空间中缺乏生活认知。3.阅读与写作教学联系不紧密部分学生不能进行想象写作,还因为其本身不具有一定审美和鉴赏能力,阅读面狭窄,在阅读过程中不知道哪些是“想象”、哪些是“创新”、哪些是“无中生有”,鉴赏力低下,因此即使是仿写,也不能写出优美、创意十足的文章,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偏颇,形象思维不足,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初衷。因此,在今后工作中,教师应该利用“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不能只让学生死记硬背、照搬照抄,而应从提高学生自身鉴赏力入手,为后续想象作文练习打下基础。

三、提高初中生思维能力的方法

1.结合学生特点,探索新型作文文体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鼓励学生进行文学性创作,从现实出发,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不断拓展写作文体的范围,让学生在各种不同文体的写作中,提升写作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从探索性戏剧小品、想象幻想类小说、说理寓言体散文和抒情象征类诗歌这几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抒情表达能力,在想象写作中试图寻找意象。以说理寓言体想象作文教学为例,在学习《黔之驴》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寓言象征意义和想象手法,让学生思考文中的驴和老虎都分别象征着什么样的人。通过循循善诱,布置写作任务:首先让学生阐明寓言道理;再根据自己想阐明的道理,思考生活中是否存在类似无才无德的人物,揭露讽刺社会现象。由于初中生想象力丰富,在本次寓言体散文的写作过程中,教师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让故事与寓意同行,既不规定主题,也不规定内容,学生写作的主动权更大,有助于提升其思维延展能力和创新能力。2.遵循陶行知教学理论,转化生活素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和生活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体两面,学生“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教师在日常授课中只有形成“生活即教育”的教学思想体系,才能发挥出教育的特殊力量,最终实现育人目的。因此,教师应该将“生活即教育”作为教育的根本。针对当前想象作文教学方式与实际生活相脱离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走出书斋式想象,回到生活世界,在引导学生利用新思维去思考事物的同时,将写作和生活实际相连接,总结契合生活实际的写作材料,充分认识到“生活本身才是写作的基础”这一问题,以此写出感人的、意蕴深厚的文章,不能在想象作文训练中一直“悬浮在空中”,而是必须“真实地创作”,所有想象类作文的情感都是可触、可感的。3.利用以读促写教学法,激发学生想象潜能教师应该确保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实现真正的融会贯通,通过迁移性学习,从阅读中提炼出个性化、创新的写作方式,将输入(阅读)转化为输出(写作)。比如,在讲解到《社戏》《孔乙己》《春》《回忆我的母亲》《变色龙》时,以上文章都是很有代表性的选篇,在阅读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体会文中遣词造句的精妙,更好地理解主人公形象。通过以读促写教学法,进行针对性训练,打破传统经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想象潜能,更好地进行个性化理解与写作,最终促进学生想象思维的提升。

四、结语

在发展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下,教师应该革新授课思路,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的写作,不断拓展写作文体的范围,让学生在各种不同文体的写作中提升写作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教师应赋予学生更大的写作选择权,联系生活实际“真实地创作”,以此打破传统经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想象潜能。

参考文献

[1]范俊萍.巧借课文节点,促进读写共生——谈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2(4):26-28.

[2]周建强.高考语文作文考题的设计解读与测评思考——以2021年北京卷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34(6):10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