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意识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07:40:12

生态意识

生态意识范文篇1

【关键词】美丽中国;市民生态文明意识;问题;途径

美丽中国,是新时期党对中国社会发展目标做出的富有中国气派、中国作风的诗意表达,同时也承载了我们对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向往与追求。不可否认,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技术水平的创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从根本上说全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较高水平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才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的根本途径和保证。

1、加强市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重要性

1.1市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是促进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的需要。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努力,更重要的是要依靠全体社会成员从认识到实践的共同参与。诚然造成生态环境的问题引发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是不健康的经济增长方式、人口迅速增长等,但从深层意义来看,引发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则是由人们错误的价值观造成的。因此,实现美丽中国美好愿景,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前提是必须转变市民的价值观念,必须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念———生态文明观。通过培育市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将人们对大自然的态度从传统的利己主义价值观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因此,加强市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是实现美丽中国美好愿景的内在需要。1.2市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是新时期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需要。对于一个城市来讲,城市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人才、资本、资源等生产要素的聚集和辐射能力,在全球化的今天,具备这种能力无疑是重要的,然而更为关键的是这种聚集和辐射能力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我国有些城市为了短期实现上述生产要素的聚集,不惜以牺牲环境来换取资源优势,也确实收获了很多的短期利益,一旦这个城市的环境恶化到一定的程度,不再具备生态优势时,就不可避免地面临人才、资本、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流失,城市竞争力也就急转直下。因此,从长远来看,加强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培育全体市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促进城市环境、资本、人才、资源的良性循环,是保持城市长期繁荣发展和竞争力的基本条件。1.3市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是促进市民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市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水平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同时也反映了市民个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就是人通过社会实践,从自然、社会和自己的关系中获得解放而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对市民生态意识的培育就是帮助市民树立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在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导下树立人与自然平等互利的关系,进而在实践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目前市民生态文明意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生态环保知识缺乏,关注度低。通过调研发现,目前信阳市民对生态环保知识的知晓程度和认知广度均处于较低水平,进而导致他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也不高。大部分市民低估了自己对保护环境的责任,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城市环境有直接且重要的影响。当前,信阳市民对经常宣传、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垃圾分类、节水节电、大气污染、噪声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的关注度较大,但是对土壤酸化、荒漠化、野生动植物锐减、全球变暖等离市民自身生活较遥远的问题关注度较低,甚至对这些常见的污染状况产生的原因及防治都不了解。根据2014年环保部《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中显示,公民对雾霾的了解程度高于80%,然而对环保举报电话知晓度却低于50%。正是由于市民生态环保知识的缺乏,对环境问题关注度低,就会有意无意地做出一些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而影响到整个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2.2环保行动滞后,参与度不高。根据调查发现当前信阳市市民对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参与力度不高。在环境保护方面,市民“怨多行少”的现象比较严重。比如,信阳市在2016年开始了市区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第一期工程就建了覆盖全市范围的51个服务点,但通过笔者走访发现,自行车的利用率还是很低。市民对“绿色出行”的理念非常认同,认为骑自行车“绿色出行”可以减少城市的大气污染和噪音污染,在减少城市交通堵塞的同时还能锻炼身体,但问到“是否准备使用公共自行车上下班?”时,大部分市民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骑自行车上下班还是有诸多的不便,还是觉得自己开车方便。市民环保行动滞后还表现为大部分市民对他人污染环境的行为很不认同,很鄙视他人的种种破坏环境的行为,但是却对自身要求过低,经常为自己的不良行为找借口。2.3生态消费意识淡薄,浪费行为严重。随着经济发展,物质生活也渐渐丰富起来,伴随而来的就是不知不觉的过度消费问题。比如每年不断被刷新的“双十一”单日交易额,我们应该深入思考一下,我们产生的这些消费中理性消费的比重占了多少。根据调查很多人在网上买的日用品如榨汁机、酸奶机因为清洗麻烦只用一次就扔掉,在社交平台上吐槽自己因为冲动消费而后悔的文章比比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市民们没有树立一个正确的消费观念,还是以享乐主义为上,他们在贪图自身享乐的同时忽视了过度消费会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同时也会产生过量的垃圾,进而也加大了对环境净化能力的压力。如果不提高市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水平,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消费观,浪费现象就难以根除。

3、市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有效途径

3.1加强教育、完善生态环境知识体系。培育市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强生态环境教育,加强生态环境教育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要加强学校生态教育,要将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贯穿到从幼儿园到大学的课堂上,让孩子们形成一个系统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第二,要加强社区生态教育,通过居委会以及各种社区组织,组织各种类型的生态环境知识小讲座、小座谈会等各种形式的学习宣传,让广大社区居民都能掌握基本生态知识;第三,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环境教育培训,领导干部是城市发展的掌舵者,要让他们通过各种针对性的培训对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进而提高他们在解决城市发展问题和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决策水平。3.2加大宣传、普及生态环保知识。现在社会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对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非常大,我们在进行市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工作中,可以通过电视、微博、微信等市民利用率较高的媒体,结合每年的国际湿地日、保护臭氧层的国际日等具有特殊意义的纪念日,通过文字介绍、图片展示、制作视频等方式给市民普及湿地保护、臭氧层的保护、濒危动植物的保护等相关的生态环保知识,潜移默化地培养市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也让他们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事业逐渐地从了解到理解、从理解到支持进而积极地参与其中。3.3倡导绿色消费、形成新的生态消费理念。绿色消费是一种具有生态意识的、高层次的理性消费行为。倡导市民绿色消费首先要通过各种途径让市民们了解过度消费给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带来的不良后果。通过宣传建议他们少购买一次性用品、购买家用电器时要注意能效标识、购买水流小的淋浴喷头、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等开始,将生态消费的理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中。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市民调整自己的消费习惯,引导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态的正确的消费观念。3.4完善政策法规、规范生态文明意识的行为。健全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生态环境保护法规是解决市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问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第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要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与经济发展同样重要的位置,用政府权威保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顺利进行;第二,完善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规,通过设定支持某些行为、鼓励某些行为、禁止某些行为等多种模式,来明确引导市民做出符合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行为,要让行政力量和法律力量形成合力来保障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工作顺利进行;第三,加强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执法力度,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为生态文明意识培育营造良好秩序。

作者:吴昊 单位:信阳农林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参考文献】

生态意识范文篇2

关键词:农民,生态意识,对策

一、生态意识的内涵及其研究价值

最早对生态意识这一个概念进行系统的阐述的是前苏联一名叫D.B.基鲁索夫的学者。他认为:“生态意识是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的可能性,最优解决社会和自然关系方面,反映社会与和自然关系问题方面的诸观点理论和情感的综合。”[1]国内对生态意识这一概念论述最有代表意义的学者就是余谋昌。他认为:“从广义上说,生态意识是人类意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表现形式,是对人与自然以及社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等关系的反映;从狭义上说,是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发展到一定阶段,即人类对工业文明时期所造成的自然资源、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的实际问题所产生的反映”。[2]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也多次阐述人与自然间的和谐统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提到:“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光、空气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届,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3]明确表明要高度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当前我国农民的生态意识现状

近年来,我们国家愈发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从整体上来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大部分农村地区生态意识方面还有许多问题。首先是生态道德意识仍待提高。生态道德意识其实质上就是指我们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上的道德上的底线以及准则,并由此转化为内在的约束的力量来间接的影响人们的行为。简单理解为出于个人利益,不顾社会道德,而造成的生态问题。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存在于天地之间,必须去尊重我们的大自然,尊重每一个物种,甚至于每一个生命。其次是农民的生态价值意识有待提升。生态价值意识,是指把整个自然界以及整个社会看作一个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统一整体,主要是强调大自然这一有机体提供各项资源与物资,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我们每一个人想要在自然中生存以及繁衍,无时无刻都需要依赖着大自然对我们的馈赠。这就需要我们要有节制之心,对待自然资源要合理的开采和利用,为人类留下足够的生存空间。最后是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的法律意识还不够强烈。主要因为其所接受的文化教育较低,对国家的法律知识也不是很了解。加上宣传的不到位,有些行为已在法律禁止之内,甚至是当有关部门对他们进行处罚的时候,还一头雾水。必须从根源上出发,提升农民的生态意识,对农民进行一些简单的法律常识性的培训,明确法律的红线,才能更好的守法。如果抱着侥幸心理,以身试法,那么不仅会导致环境污染事件频发,而且也会危及到我们共同的生存环境和生态家园。

三、当前我国农民生态意识淡薄的原因分析

首先政府对农村生态环境宣传的力度有待提升。由于政府法律知识的普及和运用并没有在整个农村地区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很多农民的法治观念比较淡薄,并不能很好到遵守法律法规去保护生态环境。再次就是由于政府的宣传工作以及一些公共设施的建设需要耗费财政性支出,乡镇财政收入不能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提供良好的支撑,以至于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我国农村地区在教育资源投入、教育水平等多方面都存在着较多问题,具体结果如下。首先,当前我国总体教育支出中,农村教育支出总额过少。其次,由于农村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其教育基础设施也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民的正常需要,使得很多农民对生态环境保护,没有强烈的意识。再次,教师队伍建设也比较薄弱,很多地方甚至是师资匮乏,很多教师资源严重流失,使得农村的教育水平较低。由于我们的国情所决定,我们国家农村地区仍残存很多封建思想,这种自给自足的思想在老一辈的意识中尤为强烈。“这种自给自足的思想具有十分严重的劣根性,深受这些思想支配的人们,往往他们的追求比较低,注重享受、随心所欲,只关注自己同血缘的本家人,对整个社会、对我们的大自然,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缺乏责任感与回报,只是单纯的追求自我的小爱,而忽视了对整个社会责任的大爱的缺失。”[4]

四、改善农民生态意识的有效途径

1.完善环保法律体系从立法角度来讲,首先应该限定好农民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权利。我们应当尽快的修改以及完善我们当前的法律,保障农民拥有环境保护的基本权利,通过法律的完善修订,让广大的人民群众真正的享有对环境保护的各项知晓权,让广大老百姓能够自觉的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责任主体。在法律的强有力支撑下,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必定有所突破与进展。从执法角度而言,要严格执法从根本上杜绝各种执法不力的行为。要健全生态环境监督制约体系,形成良性的执法检查形成制度,上级环保部门要定期进行检查。建立司法审查制度。对于相关执法部门执法不当行为,及时进行审查,如有发现,应及时对其执法不当行为进行处罚。2.拓宽各项资金渠道通过各项融资渠道,获取足够的资金支持从而为提升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农民生态意识提供经济上的扶持。第一要加大资金投入,政府首先必须高度的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切实的发挥政府在农民生态意识提高中的基础性作用,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补贴用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财政扶持。第二,完善当前农村各项生态文明基础性设施的建设。当前我们国家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民的生态意识的提升与我国各项基础性设施的建设有着很大的联系。这就对政府在资金问题上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制定出各项资金保障政策来保障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进行。3.完善我国教育体系通过健全完备的思想文化教育体系,从思想层面进行努力以提升农民的生态意识。要通过构建健全教育体系来提升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农民的总体生态意识,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各级政府应当根据各个地区的具体情况,认真地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制定出相应的宣传计划,达到从整体上提升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农民的生态意识这一目的。我们要逐步的认识到良好的生态对人们生存以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打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这就需要能有正确的生态意识作为指导,很多封建残余思想仍然残存在老一辈的观念之中,这对我们很多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较大的阻碍,我们必须高度的重视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农民的生态意识,把这项工作放在重中之重。要认真的阅读各项伟大理论著作,并以此为依托借鉴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思想,同时应当虚心的向别的国家学习,尽可能广泛的吸收各国先进的理论成果,以提升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的生态意识。

参考文献:

[1]D.B.基鲁索夫.生态意识是社会和自然最优相互作用的条件[J].世界哲学,1986(4):31-38.

[2]钱俊生,余谋昌.生态哲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23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5.

生态意识范文篇3

一、敬畏生命,守护生命

在古今中外的儿童文学作品中,人们最熟悉的动物小说总是告诉孩子:忠诚的狗、温顺的羊、残忍的狼、狡猾的狐狸……动物的形象因人类的实际利益被角色化,甚至妖魔化,对尚处于懵懂之中的孩童来说,会造成在人生之初就对大自然中众生万物产生三六九等划分的错误世界观。荣获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的阿尔贝特?施韦泽博士首先提出了“敬畏生命”的生态思想。“敬畏”就是对神秘而广大的世界心怀谦卑和尊重;“生命”则指世间一切的生灵,无论其进化程度,习性差别,因此,这一生态思想的具体内涵是善待一切生物。以“敬畏生命”的思想来对待身边一草一木的人,“就会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1]321。当儿童文学作家具有“敬畏生命”的生态意识,小说中的自然世界就开始变得丰富起来。他们打破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从此,野生动物不再只是负面的符号,它们恢复了自在和多彩的生命。沈石溪的《红豺》(又名《豺狼情仇》)还原了豺和狼的真实生活和情感世界。在作者的笔下,豺狼不再是让人类一提起就恨得牙痒的野兽,红豺“就像天边的火烧云,因而芳名就叫火烧云”[2]314,而黄毛小狼“身上的绒毛金黄发亮,就像一朵蒲公英”[2]314,它们有大自然天赐的美丽。作者的描写不仅如实甚至带有赞美,实际上是对大自然由衷的敬佩和热爱。文中豺、狼、熊、乌雕、花狗等动物都是平等的生命,为了生存奔走,为了亲人拼命,它们的生命价值不低于人!而火烧云的母爱更是让人为之动容,它的舐犊之情和献身精神,体现出动物生命的灵性与高贵。如果人类仍然一意孤行,不敬畏大自然及万物的自身价值,仅视自己为世界的主人,人类的形象非但不能提高反而显得更为可疑和霸道。“大自然创造出动物和植物的目的,很可能首先是为了这些动植物本身的幸福,而不可能是为了一个存在物的幸福而创造出所有其他动植物”。[3]332。儿童文学不应角色化、矮化动物,更不应该把动物仅看作一种工具,因其食用、药用价值和满足人类其他贪欲,动物的生存权和生命权就可以被无情地肆意践踏。是告诉儿童世界为我所用,为了自身的利益可以不顾他者幸福和存在,还是告诉他们每种生命都有自己的独特价值,大自然让彼此保持平衡保持尊重,答案是明显的。这对地球和未来的影响也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湘女的《懒猴悠悠》通过一只猴子的视角表现了人类的残忍和自大,同时显现了猴子的智慧和生命的顽强。“悠悠觉得人类也太没道理了,怎么可以为了自己的需要就随便杀害别的动物呢!当然,悠悠知道,人类一般是不会去想别的动物的恐惧和痛苦的。”[4]272人类有能力也有责任改变目前大自然中动植物所遭受的苦难,人类也有感受动植物痛苦和诉求的知觉,通过具有生态意识的儿童文学传达敬畏生命,守护生命的生态思想,无论是生态保护的实际还是对儿童思想和心灵的影响、生态人格的塑造,都会产生有利作用。敬畏生命,守护生命在成人世界或许并不容易实现,但对于儿童来说却是本能。他们互相关爱,互相依靠,甚至不需要语言,儿童和动物通过心灵和眼神就能读懂彼此的心思。为了对方甚至愿牺牲自己的性命,冷凝《射雕少年》、沈石溪《猎狐》中的少年因为自己对“敌人”的不忍心,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猎人”而懊恼。但恰恰是他们对动物们的爱与关怀使他们比冷血的猎手更勇敢,成为大家心目中真正的英雄。儿童与动物亲密无间的关系令人感动落泪,心生暖意。如果每个人都能如书中的少年般心灵纯净,为了动物朋友的生存尽一份努力,我们的生命达到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境界就会不再遥远。

二、自然之美,自然之殇

具有生态意识的儿童文学成为生态文学中的排头兵和急先锋,对当代文学的“自然维度”建构作出了积极回应。文学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儿童与自然的亲近本性,使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必然对大自然的描写和歌颂产生热情。在儿童文学中,大自然的性格是被崇拜和赞美的,其粗犷、博大、刚劲的雄性的力量,让人类像对待父亲般景仰尊敬大自然;而她的质朴、包容、柔美,又像母亲般值得人类亲近保护。在生态文学家看来,感受自然之美就是人世间最幸福的状态,“陈阵终于看清了这片边境草原美丽的处女地,这可能是中国最后一片处女草原了,美得让他几乎窒息。眼前是方圆几十里的碧绿大盆地,盆地的东方是重重叠叠,一层一波的山浪,一直向大兴安岭的余脉涌去。绿山青山、褐山锗山、蓝山紫山,推着青绿褐锗蓝紫色的彩波,向茫茫的远山泛去,与粉红色的天际云海相汇”。“杨克深深地吸了一口草香说道:我也有同感,这真是个世外草原,天鹅草原。在天鹅飞翔的蓝天下牧羊,多浪漫啊,连伊甸园里可能都没有白天鹅”。[5]345在姜戎的《小狼小狼》里,各种生灵自得其乐,没有无奈和忧伤,草原的样子就是天堂的倒影。无论是姜戎笔下一望无际的茫茫大草原,还是沈石溪笔下西双版纳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抑或是金曾豪描写的水乡江南,都有大自然独到的、人力难为的美丽。自然生态的存在现状与生态作家的美好愿望却总是背道而驰。现实充斥着自然被征服、掠夺,丧失尊严和生命的悲剧,这些作品对于性格和心智接近自然原始的儿童不能不说是理种震撼和伤感,但这对于他们的健康生态观和世界观的培养却能够产生一生的影响。在黑鹤《最后的藏羚群》中,可里尽管不知道等待它的是什么,但已经从妈妈和同伴们那种不顾一切的舍命奔逃中感受到,那是比饥饿的狼群更可怕的东西。欲望的膨胀导致人类对自然疯狂地掠夺,藏羚羊的未来也许就是最后一群、最后一只直到灭绝。陆梅的《一只猫的独白》,通过一只猫的视角声讨控诉人类无限城市化、工业化进程造成的生态紊乱,人类越来越多地占有地球公民共有的资源,享受着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其他生命的生存权利就受到越来越严重地剥夺。作者们向人类明日的希望———少年儿童揭示一个可怕的后果,如果人类仍然沿着这条看似平坦的道路一意孤行,不加节制地继续征服和统治自然,等待他们的绝不是康庄大道,而是越走越窄的死胡同。

三、回归荒野,复归和谐

“童年”既意味着一段个人生活的时期,又指内涵宽泛得多的人类童年期,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间未被割裂的神圣的混沌状态[6]306。在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时可以感受到一种崇高的力量,那就是全部历史和宇宙向整个生命敞开,自然的美丽与智慧闪耀出迷人的光芒,使人获得天人合一的感受。在各个民族的神话传说中,人和动植物可以角色互换,古老的智慧向我们揭示:与自然融为一体,是人类要想在这个星球上天长地久地生存下去的唯一选择。[7]266这种朴素的启示对至今仍具有意味深长的意义。重回地球的和谐,寻找回家的道路,选择诗意的栖息,只有回归荒野,融入自然才能实现。当大地变得千疮百孔,人的精神世界也随之恶化。面对愈演愈烈的生态困境,扭转人类现存的生态偏见,惟有在精神上亲近自然,崇尚大地伦理哲学,重回天人合一的和谐。在具有生态意识的儿童文学家笔下,时时歌颂大自然这种原生之美,表现了人类对美好家园回归的渴望。“老金擦干身子穿上衣,取出小号走上大坝。他触景生情,先吹了一段济慈的《宁静的湖》,再吹《晚霞》,吹《太阳落山》……夕阳在悠扬的号声中沉下山坳。霞光收缩着,把地盘让给我深蓝。在橘黄与蓝色交接之处,过渡着一抹淡淡地翠绿。他从没见过如此艳丽的天空!湖水映着天光,渐渐黯淡下去。晚风吹拂,林涛四起。万顷绿涛之上,纤尘不染的夜空点燃了无数明星……”[8]251在牧铃的《丛林守护者》中,自然是如此优美又富有灵性,如诗如画,老金和阿蓬“心都醉了”,丛林才是他们精神上、尘世间真正的家园。相比之下,生活在钢筋丛林筑成的城市中的人们显得格外自私、胆小和庸俗。在他们眼中,只有金钱、地位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自然之物是陌生的,甚至是不能接受的。因为老金和阿蓬来自遥远的牧场,甚至被孙子叫成“脏爷爷”、“老脏狗”;人和狗进了城市,每天都要接受无端的盘查、恐吓,他们必须活得小心翼翼,“城里人能忍受那些把人震得心窝子突突乱跳的音乐,却不能忍受一条狗的几声发泄”。[8]251《丛林守护者》通过一人一狗的经历谱写了一曲对自然简单生活的赞歌。在《小狼小狼》的尾声,陈阵重回草原,为自己的无知深深自责。他们在年轻时掏狼窝、无节制打狼的行为给狼族、草原带来了深深的灾难。他意识到,只有尊重腾格里,遵从自然的规律,像动物植物一样融入自然,按照自然的意志生活,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才能体会到真正和谐共生的自然之美。

生态意识范文篇4

关键词:朱淑真;女性;自然;诗词;生态女性主义

1974年,法国女性主义学者弗朗西丝娃·德·奥波妮在《女权和死亡》中初次提出“生态女性主义”(EcologicalFeminism)这一概念,试图号召女性掀起一场生态运动,以期在人与自然、男性和女性之间重新建构起一种全新的关系。当时掀起的妇女环境运动正是以此为理论支撑。受环境运动和女权主义运动的影响,生态女性主义者把生态意识和女性主义思想联系起来,并指出,在人类思想范畴和社会结构中,压迫妇女与压迫自然之间的方式是相同的,揭示父权制是统治女性与自然的本质和根源,因此,生态女性主义者强烈批判父权制的文化。“生态女性主义既是一种女性主义理论,又是一种生态伦理学,同时也是一种多元的文化视角。”[1]生态女性主义有两个重要的理论观点。一是认为女性对大自然有着积极的认同感。在生态女性主义者看来,女性与自然之间有着天然的亲密关系。女性在面对现实世界时有着自己特殊的认知方式。相比男性而言,她们更亲近自然,并且积极地认同自然。母亲生养哺育子女,而大自然孕育并滋养天地万物,女性生殖繁衍与大自然滋养万物的生物性特性和角色相同。所以,自然与女性之间的亲密关系是本原性的。二是批判父权制文化。这一观点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第一,生态女性主义强调,人类社会是一个父权统治下的社会,妇女与自然有着相同的命运,即同被父权制压迫的命运。父权制社会中,男性掌握话语权,享有绝对的权威,处于支配者的地位,女性被驱逐到被支配的边缘地位。“在西方文化中,统治妇女与统治自然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性的、象征性的和政治上的联系。”[2]由此可见,男性统治和压迫自然与女性之间在根源上是一致的,自然和女性,一同被囊括在父权制的统治框架中。在父权制社会中,女性在经济上不能独立,政治上没有参与权,在经济地位和社会生活方面属于边缘人,属于“他者”。而人类中心主义同时也认为,自然是客体化,自然也是处于被压迫的“他者”地位。所以,在父权制社会中,自然和女性都属于被压迫的“他者”,自然和女性命运相同。第二,生态女性主义反抗父权制,推崇女性原则,张扬女性意识。瓦伦曾指出,统治妇女与统治自然都是在父权这一思维框架下运行的,推翻父权制是妇女运动与环境保护运动的基本工作。因而生态女性主义的宗旨在于,既要揭示统治妇女与统治自然之间存在着的特殊关系,又要批判“父权制”的文化,反对对女性与自然的歧视和压迫,解放妇女,解放自然,将两者结合起来一并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生态女性主义推崇女性价值体系,倡导女性原则,提倡女性文化,努力消除父权制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而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和谐关系,同时重新建立起女性与自然的联系。随着生态女性主义的发展,这种理论逐渐深入政治、经济、伦理、哲学等多个领域,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学方面来说,生态女性主义为文学作品评提供了一个新的解读方式。人们努力从这一新视角去解读文学作品中的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间的统治与被统治、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同时也探究作品中人与自然、文化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间的生存之道。在传统文学批评中,古代女性文学家寄情于自然草木的诗歌文学作品,常常被讥讽为缺乏时代气魄的闺阁之作,但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来批评和观照,这些女性文学则呈现出关怀、爱、友好、诚实和互惠等生态女性主义的意蕴。南宋女词人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才情卓著,擅书画,晓音律,工诗词,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文学才能,是唐宋时期留存诗词较为丰盛的女作家之一。朱淑真出生于仕宦之家,处闺阁时生活较为安逸快乐,及笄年华,遵循父母的意愿嫁给了文法小吏,因才学不相称,志趣不相投,婚姻生活孤寂凄凉。朱淑真也曾抗争过,但在封建父权制的重压下,最终在幽怨感伤之中抑郁早逝。朱淑真去世后,生前所作的被评为“淫词艳曲”的诗词,都被她父母付之一炬。但后人魏仲恭将其流传在外的诗词,辑成《断肠集》二卷,《断肠词》一卷,流传于世。朱淑真的诗词独树一帜,充满了对道德束缚的反抗,对封建父权制礼规的蔑视,展示了女性独立的人格精神。晚清著名词家陈廷焯评曰:“朱淑真词,风致之佳,词情之妙,真不亚于易安(李清照)。宋妇人能文者不少,易安为冠,次则朱淑真。”[3]朱淑真与李清照处于同一时代,才情与李清照齐名,但不同于李清照的冠绝当时,朱淑真却成为封建父权制社会下被打压的牺牲品,因为她与之抗争和决裂的是具有权威地位的父权制文化,是不可僭越的父权制统治威严。以生态女性主义的理论观照,朱淑真的诗词是女性“他者”人生境遇的真实写照,也是女性与自然的融合之歌。其爱情和婚姻的悲剧,是女性在父权制重压下的体现。女性与自然本原性的亲密关系,令她亲近并融于自然,寄情于自然。对自然精神的体认,催发了她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使她展示出女性独立的人格精神,从而追求女性自我人生价值,强烈地反抗封建父权制的压制。由此可见,朱淑真的诗词充满了生态女性主义的意蕴。

一、女性与自然同命运:受父权制压迫

人类中心主义者认为,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中,只有人类才是主体,自然是客体,自然是满足人的一切需要的工具。在传统社会中,柔弱感性的女性生活在强壮理性的男性统治下,男性文化为主导的父权制长期统治并压迫女性。所以,自然与女性有着相同的命运,她们同是男性文化为主导的父权制文化压制的对象,这也导致了人类文明和自然之间、两性之间的根本对立。自然与女性有一个共同的敌人父权制的价值观和社会观。所以,女性与自然需要共同反抗的就是父权制的价值观和社会观。在朱淑真生活的南宋社会,封建父权制礼教束缚着女性的身心,处闺阁时要“以父为纲”,出嫁后要“以夫为纲”,女性始终是男性的附庸。朱淑真与其他传统女性一样,摆脱不了婚姻的不幸,摆脱不了被压迫的悲剧命运。但却因其公然地抗拒不幸的婚姻,大胆地追求理想之爱,真情地诉说断肠愁怨,她的人生充满了反抗父权制的耀眼夺目的光彩。朱淑真生活在四时风光俱美的杭州,大自然的美令她沉醉,也激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在女子最美好的韶光里,情窦初开的朱淑真内心萌动着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但朱淑真所生活的封建社会,女性不可以随便外出和接触男性。因此,朱淑真只能将对爱情的憧憬融入诗词之中。如:“平波浮动洛妃铀,翠色娇圆小更鲜。荡漾湖光三十顷,未知叶底是谁莲。”(《新荷》)[4]①眼前娇翠的新荷恰如娇羞的少女情怀,未知莲叶底下是谁“怜”?一语双关地发出疑问,自己将会被谁爱怜?青春年华又会结出怎样的爱情果实?诗人与荷莲的命运何其相同!“初合双鬓学画眉,未知心事属他谁。待将满抱中秋月,分付萧郎万首诗。”(《秋日偶成》)“前春水碧于天月,座上诗人逸似仙。采凤一双云外落,吹箫归去又无缘。”(《湖上小集》)她想象怜爱自己的就是风流倜傥“逸似仙”的“萧郎”。诗人大胆袒露心中的理想之爱,表达对美好爱情的强烈憧憬。最能展现朱淑真对爱情的炽热追求的莫过于《清平乐·夏日游湖》:“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与恋人携手漫步游湖,水面烟雾缭绕,荷花娇艳欲滴,婆娑洒落的黄梅细雨,更添朦胧情致,深受感染的女子娇憨地倒入情人怀里。“男女授受不亲”是封建礼教严谨遵循的教条,而朱淑真丝毫不顾封建父权制对妇女道德的训诫,亦不屑男性文化熏陶下的世俗眼光,娇痴地“和衣睡倒人怀”,这种大胆反抗封建礼教的行为,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真率而大胆的渴望和追求。然而,女性和自然都是父权统治下的人类社会中的“他者”,朱淑真也像其他女子一样,被封建父权制牢牢掌控,毫无自主追求爱情的权利,最终在父母的逼迫下,听从了父母的意愿,与情投意合的“萧郎”分离,造成了“天易见,见伊难”(《江城子·赏春》)的爱情悲剧。朱淑真的丈夫是官场俗吏,理想志向和生活情趣与其相去甚远。因此,婚后的朱淑真非常痛苦,日日愁眉不展,忧愁感伤,经常孤灯作伴,泪染罗衣。情感精神的孤独失依,使得朱淑真的诗词充满了断肠愁怨。如“梨花细雨黄昏后,不是愁人也断肠。”(《恨春五首》其五)“断肠芳草连天碧,春不归来梦不通。”(《晚春有感》),诗人以美好已逝的晚春之景暗示婚后生活的不幸。孤寂的婚姻情感体验,与晚春的黄昏细雨、凄清的芳草之景相互衬托,的确令人哀痛断肠。丈夫追求的是功名利禄,朱淑真喜欢的是诗词歌赋,没有精神上的相通,更没有思想上的交流,婚姻生活没有丝毫幸福之感,朱淑真满怀孤寂和哀怨。看其《减字木兰花·春怨》:“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词中连用五个“独”字,形象地展现了词人无人相伴的孤独之情。此时,眼前的春景都失去了生机,只有春寒、残妆、愁病相伴。这萧瑟感伤之象,正是朱淑真悲惨婚姻生活的写照。在封建父权制社会中,男性作为家庭的统治者,享有“一夫多妻”的特权,但在封建父权制压迫下的女性,却必须遵循封建妇德而从一而终,所以,执着于真情的朱淑真,只能过着悲哀断肠的生活直至抑郁而终。生态女性主义学者玛丽·雷蒙德·艾伯特在追溯男性中心主义的历史时指出:“自男权社会建立以来,男性征服自然,也将征服自然的隐喻引入了征服女性的话语体系。”[5]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封建父权制文化中的“三从四德”“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夫为纲”等道德教条和伦理纲常,束缚和压迫妇女的精神,使无数女子陷入无爱的婚姻,最终造成她们悲剧命运。

二、女性与自然相融和:父权制压制下的心灵栖息地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在生理上与自然有极大的相似性,女性更容易理解自然,情感上更容易与自然沟通相融。朱淑真从女性的视角观察体会自然,亲近自然,融入自然,将内心或喜或悲的情感体验诉诸于自然,与自然悲喜相惜,倾情相伴,大自然成为她心灵的栖息地。女性与自然的本原性亲密关系使得女性对自然有一种积极的认同感,她们从本性上欣赏大自然,珍视自然万物,也因此热爱自然中的一切生命。朱淑真生长在富贵之家,封建家长允许她接触的只有大自然。自然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充实了她的生活,美丽的自然景象使她心情欣喜飞扬,令她对生命充满了热爱。如《新春》:“楼台影里荡春风,叶气融怡物物同。草色乍翻新样绿,花容不减旧时红。莺唇小巧轻烟里,蝶翅轻便细雨中。聊把新诗记风景,休嗟万事转头空。”春风荡漾,草儿披着新绿,花儿不减艳红,莺儿在薄雾里啼叫,蝴蝶在细雨中翻飞。自然万物自在而融洽,诗人感受着大自然季候悄然的变迁,享受着大自然的怡人之美。只有随性的大自然才能让人心灵恬静安然,只有静谧的大自然才能温暖地相伴相随。再如《探梅》:“温温天气似春和,试探寒梅已满坡。笑折一枝插云鬓,问人潇洒似谁么?”冬日暖暖的阳光,满坡盛开的梅花,春意盎然激起了诗人满心的欢喜,遂“笑折一枝插云鬓,问人潇洒似谁么?”诗人折梅、插梅与笑问,传递的是诗人对自然的崇尚之情和对自然生命的热爱之感。魏仲恭在《断肠诗集序》中评价朱淑真:“父母失审,不能择伉俪,乃嫁为市井民家妻,一生抑郁不得志,故诗中多忧愁怨恨之语。每临风对月,触目伤怀,皆寓于诗。”[6]不幸婚姻使得朱淑真内心充满了孤独和愁怨,四季自然之景,触目伤怀皆是愁。春天“自入春来日日愁,惜花翻作为花羞”(《春日杂书十首》);夏天“停针无语泪盈眸,不但伤春夏亦愁”(《羞燕》);秋天“哭损双眸断尽肠,怕黄昏后到黄昏”(《秋夜有感》);冬天“题诗欲排闷,对景倍悲伤”(《初冬书怀》)。诗人悲情哀痛无处倾诉,只有寄情于相亲相近的自然。“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清平乐·风光紧急》)词人悲叹,树木含烟,花草泣露,她们都在为无计留春而感伤。大自然与她感同身受,能理解她的心境,能抚慰她孤寂的心,大自然就是她的心灵栖息地。再看《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帷寂寞无人伴。愁闷一番新,双蛾只旧颦。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在清冷的秋夜,词人孤寂的情怀难以排遣,只有天空高悬的缺月似乎能体会她此时的心境,以己之残缺陪伴词人之独孤,两相抚慰,此刻,孤寂的人与残缺的月精神上达到了和融统一。再如:“明窗莹几净无尘,月映幽窗夜色新。唯有梅花无限意,射人又放一枝春。”(《冬日梅窗书事》其一)冬夜里诗人的幽独和凄冷,有无限情意的梅花陪伴与慰藉。不止是梅花,自然万物都是诗人哀愁的倾听者,也是诗人孤寂的陪伴者,如月下之花:“从此对花并对景,尽拘风月入诗怀”(《立春古律》);雨中芭蕉:“鸣窗夜听芭蕉雨,一叶中藏万解愁”(《秋夜闻雨三首》其三);风中落叶:“不必西风吹叶下,愁人满耳是秋声”(《湖上闲望二首》其二);等等。朱淑真寄情自然万物,正如生态女性主义学者苏珊·格里芬所说的:“我们知道我们自己是由大地构成的,大地本身也是由我们的身体构成的,因为我们了解自己。我们就是自然。我们是了解自然的自然。我们是有着自然观的自然。自然在哭泣,自然对自然言说自己。”[7]

三、女性对自然精神的体认:父权制压制下女性意识的觉醒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和自然是一种亲融交互的关系,女性在男权统治社会中受到贬低和压迫,在大自然中能够得到安慰和呼应,从而形成特殊的精神体验。爱情和婚姻不幸的朱淑真常流连于大自然之中,感受大自然的包容和抚慰,领略大自然独特的亲和魅力。自然万物生生不息的坚韧的生命力,自然万物各自个体生命的价值,让朱淑真正体会到了生命的可贵,在大自然精神的感召下,她的生命主体意识被激活了,她顽强地反抗封建父权制的压迫,追求自我精神的独立,追求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以休生连理枝?”(《愁怀》)这是诗人对才学不相称、心灵无法沟通的婚姻发出的愤慨质问,更是对压制女性个体生命的父权制的反抗。“妇人虽软眼,泪不等闲流。我因无好况,挥断五湖秋。”(《秋日述怀》)诗人清醒地认识到,泪水改变不了女性在现实中的悲剧命运,她要坚强地面对人生,追求自我的独立。自然万物都各具精神和风采,梅花剪雪裁冰,有“凌寒独自开”的顽强不屈的傲骨,被视为高洁志士;竹虚心劲节,于风雪凌厉中依然苍翠劲直,有着清峻不阿的品格;菊迎霜绽放,不畏严寒,毫无媚世之态……自然万物的坚贞品格和力量,感染并激励着朱淑真,使她由衷地发出赞赏并引以为同道:“梅花恣逞春情性,不管风姨号令严”(《雪两首》其一)、“一树梅花雪月间,梅清月皎雪光寒”(《雪夜对月赋诗》)、“寄语梅花且宁奈,枝头无雪不堪看”(《山脚有梅一株地差背阴冬深初结蕊作绝句寄之》)。风雪中的梅花迎雪吐艳,凌寒飘香,其不屈不挠的精神正是诗人所追求的,凌雪的梅花就是诗人傲然不屈的自我形象。《咏直竹》:“劲直忠臣节,孤高列女心。四时同一色,霜雪不能侵。”以竹喻人,颂竹赞人。清雅坚贞之竹在霜雪侵袭时依然苍翠挺拔,这正是诗人人格精神的取向:在男权文化统治和压迫之下,诗人不屈服于命运而顽强地抗争,其孤芳贞洁的情怀与孤高直节的竹,已达到了相融共通的精神之境。再如《黄花》:“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菊花枯死后,幽香的花瓣不随黄叶纷飞而紧抱住花枝,傲立清秋。显然,诗人与特立独行、不趋炎附势的菊花有着相同的生命体验和个性精神,这也表现了她绝不向封建男权社会低头的无畏反抗精神,以及对女性独立人格的追求精神。生态女性主义认为,父权制文化在压迫女性的同时也在贬低女性价值。封建男权社会要求“女子无才便是德”,认为女性的人生价值仅限于“传宗接代”和“相夫教子”,女性完全被排斥在社会生活之外。勇于抗争的朱淑真不安于命运的安排,不满于男权社会的压迫,执着地追求个性的独立,渴望自我价值的实现。但她难以挣脱世俗罗网的束缚,于是,她以同样命运的大自然观照自我生命价值的追求与实现。如《春日亭上观鱼》:“春暖长江水正清,洋洋得意漾波生。非无欲透龙门志,只待新雷震一声。”看似鱼儿在微波荡漾的江水中自在畅游,其实它们不甘于此,只待春雷震响,腾跃龙门,化身为龙纵横搏击。自然生命的律动让诗人感受到了蓬勃向上的进取力量,触发了她内心的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渴望。正是对自然精神的体验,使得朱淑真能够突破传统女性的视野,将目光投向社会现实,以深刻的理性思维提出独特的女性观点,以强烈的批判态度表达社会识见,以女性的关怀精神同情农民疾苦。如《卧龙》:“角莹纤琼鳞粲金,拥珠闲卧紫渊深。时来天地云雷举,起作人间救旱霖。”诗人以雄劲的笔致描写了大自然中力量的象征卧龙,它会在危难之时,跳出深潭,翱翔九天,降下甘霖拯救苍生。这是一种祈愿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存的女性观点,也是一种积极用世的女性价值观。朱淑真关心民生疾苦的诗歌有很多,如《喜雨》《苦热闻田夫语有感》《膏雨》《夏日作》等,道出了农民劳作的辛苦,表达了对农民的怜悯之情。尤其是《苦热闻田夫语有感》,底层农民的凄凉苦楚与上层权贵的骄奢淫逸形成了鲜明对比,既表现了女性的关怀精神,也体现了诗人勇于批判现实的精神。明代钟惺评赞道:“女子着眼,偏在民间疾苦,眼目自好。”[8]

四、结语

以生态女性主义批评视角而论,人类的历史是一部饱含女性艰辛的男权中心主义的历史。法国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在其女权主义著作《第二性》中以“第二性”“他者”论及女性的生存时,就尖锐而深刻地阐明了女性在人类发展史中的边缘性处境和悲惨命运。宋代女词人朱淑真在其诗词创作中,奋力反抗封建父权制的压迫,以女性特有的思维方式亲近自然,体认自然,积极追求个性精神的自由,努力实现女性自我的生命价值。正如生态女性主义积极倡导的:“女性的真正解放,在于恢复女性长久以来被压抑、被扭曲的天性,发扬女性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独特优势。这表现为:大地崇拜的女性精神,护佑万物的女性伦理,充满感性与温情的女性思维。”[9]

参考文献

[1]肖巍.生态女性主义及其伦理文化[J].妇女研究论丛,2000(4):3741.

[2]斯普瑞特奈克C.生态女性主义建设性的重大贡献[J].秦喜清,译.国外社会科学,1997(6):6265.

[3]唐圭璋.词话丛编: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3820.[4]郑元佐.朱淑真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5]王桃花.生态女性主义:发展中的生态伦理文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6567.

[6]朱淑真.断肠诗词[M].影印本.长春:长春市古籍书店,1983:1.

[7]苏珊·格里芬.妇女与自然:女人心底的怒号[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119.

[8]钟惺.名媛诗归(卷十九)[M].明刻本.上海图书馆藏.

生态意识范文篇5

一、生态意识的框架内容

关于生态意识的具体内容一直有不同的理解,有人将生态意识解释为包括生态自然观、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的生态主义思想体系,这固然可以全面地介绍生态主义的思想理论,但这不是从一种大众社会意识的角度来理解生态意识;也有学者将生态意识具体分解为生态道德意识、生态忧患意识、生态科学意识、生态价值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等几个方面,这种分解有利于人们的理解,但这还不是生态意识内容的具体解释。关于生态意识内部的组成成分,可以用其“框架内容”来揭示。近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广泛推崇“环境素养”这一概念,国内学者认为美国学者Roth首先提出的环境素养(Environmentalliteracy)的概念,其含义与生态意识的含义极为接近。实际上,环境素养可以认为是生态意识的近义词,Roth提出如何辨认有环境素养的公民,由此提出环境素养的概念,我们发现:在环境素养或生态意识中认知、态度、能力往往是交织在一起而难以分割的,特别是知识和能力。多数学者认可生态意识中必然包含有关于环境及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知识,但有人不太愿意接受生态意识还包括技能因素,对此,笔者认为,完整的生态意识应该还含有能力因素,这种能力是指处理环境相关问题的能力,当一个人对环境问题有所认知,并具备应该怎么处理的知识,具备如何去行为、如何去应付、处理的知识,这已经是一种能力,应该包含在生态意识之中。当然,通常人们习惯于将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包括知识),态度(行为动机)理解为生态意识的主要内容,这种理解也不算错,这也正是生态意识和环境素养这两个概念所要表述的侧重点不同。但完整的生态意识应该同时包含对环境及其与人的关系的了解、领悟,也包含态度、动机等行为指向;还有如何去行为的知识和能力。这种对环境素养或生态意识的描述,虽不是全面的涵盖,但提供了一种描述生态意识的方法,我们可以将之称之为生态意识的框架内容,它使较为抽象的生态意识更可理解。

二、生态意识的特点

1.整体性的“人天关系”生态意识最大的特点,来源于其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生态意识不是一种”人间关系”的反映,而是反映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或者说人与“天地”关系的“人天意识”,这与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政治、法律、道德等社会意识有所不同,这些社会意识更似一种“人间意识”的横向的分类,而生态意识是一种表征着人与自然整体关系的整体性意识,类似于宗教意识、科学意识,这都是表征主体(人类)与客体(自然或“神”)之间的总体关系。生态意识因此更具有覆盖性、跨时空性,更具有国家、民族、阶级、文化的跨越性,对其它社会意识也更具有整体的影响性。其实,“人天意识”自古就曾经是人们社会意识的总的表征,古人所谓“天人感应”其实就是讲天地自然与人间活动的相互影响和制约,讲天时、地利、人和,也是在表述环境、社会、人的互相影响。这种人与自然关系的“人天意识”本来就制约着人间所有政治、法律、道德等等社会意识,然而,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的力量的急剧扩大,大自然被淡忘、被对象化,生态意识长期被淹没在“人间意识”之中。特别是二十世纪以来,由于我们长期生活在“人间社会”,由于社会面貌的改变、阶级的荣衰、甚至民族国家的兴亡似乎全在于政治、军事、经济力量的变化,我们完全忽略了大自然的存在,抑或我们只是将大自然视为人类活动的场所、原料库、废料场,以致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意识被淹盖在种种政治、经济的思想理念漩涡之中,而不能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意识。2.独立性和超越性现代以来,由于人的力量的爆发式增长,在社会意识的研究探索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研究散落于道德、政治、法律、等社会意识形式的研究中;学科分工、分析方法(而不是综合方法)的盛行肢解了人们对人与自然一体性的领悟,以致很长时间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意识已经不再是一种独立的社会意识。特别在我国,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意识形式的分类只有政治、法律、道德、艺术、等意识形式,所有的关注点都在人类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而忘却了人与自然的的关系才是制约人类社会的根本。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意识没有被当做一个具有至关重要意义的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形式来认识研究,相反,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常常受制于现实政治理念的左右,例如,在“改天换地”的年代,我们相信“人有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在“征服自然”欲念过度膨胀的时代,“天地”被囚禁在人们的政治视域中,几乎完全成为被动的、可以任意处置对象物,比之于古人的“天人感应”及关于人与自然互动的悟性,我们不能不说这是一种生态意识的退化,而这种退化的原因之一,就是生态意识的对政治理念的依附。的确,生态意识具有民族的、文化的甚至阶级的差异,生态意识在空间上展现为多样性,由于具体的生态地理环境的差异、不同环境因素对地域人群的生活、生产影响上的差异,又加之人们文化传统的差异,最终汇聚成人们对环境有差异的感知、认知和态度,形成独特的生态意识;然而,另一方面,毕竟自然环境客观上是没有国家、民族边界的,环境的变化和影响是跨民族、跨国界、跨文化的。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种地域的环境变化直接或潜在地会带来全球的影响,所以环境问题从本质上来说是全球化的,自然环境变化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影响也是全球化的,从根本上来说,同一时代的人之环境意识、生态意识从趋势上应该是趋同的,这种趋同应该是超民族、超国家的、超阶级的,这就是生态意识的超越性。3.社会意识具有时间上的开放性、未来性社会意识不仅在空间上具有超越性,这种超越也表现在时间上,我们称之为时间上的开放性。一方面,一种生态意识不仅是当代的社会存在、社会风尚的反照,它也是过去一个社会内部历史的、文化传统的继承,这在中国表现为“人天观”或“天人观”,而在西方社会和伊斯兰国家则表现为人与“神“的关系和互动;例如,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敬天畏地的民族,与西方生命源于神的“神创论“不同,生命直接源于“天地”自然是众多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理念。即使在民间,种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风俗习惯、“风水”观、敬畏自然的社会禁忌等也是朴素的生态意识的体现,而古人相对与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存在”并不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先进”性,但从生态主义角度,这种对自然的态度与理念是先进的,而这种文化传统正是我们重建现代生态意识的一个重要文化优势。另一方面,生态意识在当代的回归,主要缘于人类对未来的担忧,起始于“生态忧患意识”的产生。生态意识在时间上的指向性是非常明显的,这就是担忧未来、关心未来、预防未来的坏的可能性的出现。这种鲜明的未来性取向是生态意识不同于政治、法律、道德等“人间意识”的一个重要特征。综上所述,比之于其它“人间化”的社会政治、法律、道德意识,生态意识更具视角的宽广性、整体性,时间、空间上的超越性。现代生态意识的觉醒和成长是人类认识能力的一次飞跃,是人类悟性和智慧的升华。现代生态意识的建立与成熟,必将带来人类自然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的革命,从总体上影响人类政治、法律、道德等社会意识的变化。

作者:王野林单位:西安市委党校

生态意识范文篇6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党的报告把“美丽中国”与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党中央的这一举措充分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重要性。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事业的继承人,应该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态观,拥有较强的生态责任意识,才能在“美丽中国”建设事业中添砖加瓦。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意义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科技、文化、经济等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与可持续发展相背离的问题,如新旧传染病肆虐、物种灭绝加速、能源资源减少、森林覆盖面积萎缩、水资源污染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对民众生活造成了不便和困扰,对和谐社会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威胁,因此,增强全体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迫在眉睫。青年大学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主力军,其生态意识水平关系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对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二)提升自身素养的需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大学生要想实现自身的价值,就必须全面发展,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但长期以来,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大学生人文素养薄弱乃至缺失已是不争事实,而生态文明意识,是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大学生来说,提升自身生态文明素养,培养健康生态人格,是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内在诉求。(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2014年4月24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强调,要把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载体,大学生通过思政课程学习生态文明理论知识,并在生活中践行,真正做到让学生将所学的生态文明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现状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薄弱。对于大部分大学生而言,虽然生态文明广被接受,但是整体来说,生态文明意识还处在低层次的水平,呈现出淡薄化特点,对于生态文明内涵、宗旨还知之甚少。调查数据显示,在提到关于绿色消费的内涵时,有些学生在对其内涵的理解上还存在误区,其中约有30%的学生,把食用无毒无污染的绿色食物理解为绿色消费;在提到“世界水日”和“世界环境日”时,仅有50%的学生回答正确;在提到我国目前的森林覆盖率时,仅有30%的学生回答正确。多数学生对生态文明相关知识的了解都停留在浅层次、感性化,真正从深层次、理性化去认识生态文明的还较少,由此说明,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知不够深刻和全面,生态文明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力度不够。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生态文明的话题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但就大学生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由于受自身条件与发展阶段的影响,还没有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以至于高校还无法系统的对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知识教育。虽然大学生可以通过报纸、期刊、网络等渠道获取生态文明知识,但是以这样的方式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会造成学生对生态文明相关理论知识的认识缺乏系统性;另外,即使有部分高校开设了生态文明相关课程,但专业的生态文明师资缺口较大,当前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往往由从事如伦理学、哲学、经济学、园林环境等学科的教师兼职授课,这些教师以生态文明教育为副业,在传授学生相关知识的过程中,照本宣科,内容不够深入,导致生态文明教育非专业化现象严重,教育效果不明显。(三)生态文明活动形式化。当前部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流于形式,大部分教师把生态文明教育理解为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导致生态文明知识的实践运用不足。在教学模式上,还是以“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单向灌输式”模式为主,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互动,教学效果不佳。此外,即便是部分高校开展了生态文明实践教学活动,但活动形式单一,体验渠道过于简易。比如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每年的植树节,世界地球日等节日中,都会组织学生开展生态文明相关的知识讲座、海报宣传、知识竞赛等活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水平,但限于持续时间短暂,参与人有限,影响力度不够,所以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意义并不大,各种主题的环保活动仅仅是走过场,流于形式。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内容

(一)生态文明观念教育。进入新时代,虽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化。经济社会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环境问题依然存在,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主力军,需要接受生态文明相关观念教育。生态文明观念是生态文明精神成果的一种形式,是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的统一。通过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的培育,使大学生积累生态文明知识,使其在成长过程中,不仅成为社会人,更要成为生态人。(二)生态文明法制教育。依法治国是国家科学发展的基本方略,是社会繁荣稳定的重要条件。“美丽中国”的实现离不开生态文明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因此要使公民了解生态文明相关政策法规,生态文明法制教育是关键。高校可以通过宣传板报、微信公众号、媒体网络等方式广泛传播介绍生态法律规范,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生态文明法制教育,并使其践行生态文明的过程中知法、守法。(三)生态文明技能教育。生态文明技能教育是生态文明理论践行于生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通过生态文明技能教育,一方面,促使大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开展各种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另一方面,引导大学生通过自身的行动来自觉同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为生态治理和建设过程中引发的矛盾和纠纷提供解决途径。(四)生态消费观教育。生态消费是引导人们养成一种同自然界和谐共处的可持续的合理消费方式,是与国情国力、生产发展及自然资源状况相适应的一种消费行为。生态消费在保障消费者实际需要的基础上,又不会给生态环境带来难以恢复的破坏,是对浪费主义消费观的扬弃,有助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当今大学生群体中还存在攀比、浪费等非理性消费行为,要想把这种“物欲”的消费理念扼杀在摇篮之中,就必须引导大学生转变消费观念,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更要注意不给生态环境造成压力,积极倡导绿色消费、低碳消费。在培育大学生生态消费意识的过程中,教育学生严于律己,不要攀比,不要铺张浪费,拒绝不良的消费观念和行为。

四、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对策

(一)加强生态文明知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生态意识自觉性。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美丽中国”宏伟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每一个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生态意识薄弱,乱扔垃圾、践踏草木等行为还屡屡发生。因此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应积极学习生态文明知识,了解掌握保护自然环境的法律法规,加强生态文明意识的自我教育与培养,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用正确的态度来对待自然、保护自然,自觉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坚持低碳消费、低碳出行、低碳生活,在生活中践行绿色、环保的消费理念。(二)推进生态校园建设,强化大学生生态意识情感。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育离不开良好的生态校园环境。生态校园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把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融入学校的外在生态环境与学校内在的精神文化,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生态文明教育,提升生态文明素养。外在的生态环境建设主要通过改造校园硬件设施,如推进绿化设施建设、加强环境卫生治理、合理规划校园功能布局;内在的精神文化建设主要从创建富有生态文化校园的软环境入手,如打造具有生态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建立新型生态师生关系、倡导无纸化办公环境。通过生态校园建设,强化大学生生态意识情感。(三)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开设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课堂教学是大学生获得理论知识的主渠道,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也离不开课堂教学,因此利用课堂,通过开设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是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有力举措。首先,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的形式,系统讲授生态科技、生态伦理、生态法制、生态理念等生态文明知识;其次,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生态文明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起来,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提高生态文明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比重;最后,在进行各学科专业课的课程建设时,可以把生态文明相关知识融入其中,并要求各个高校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充分挖掘各专业课的“生态”要素,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作出相应调整与提炼。(四)构建校内外实践平台,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应注重将生态文明知识培育与具体的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开展“校内”“校外”实践教学活动,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在校外,建立生态文明实践基地。生态文明实践基地的建立可以与地方政府合作,根据高校各专业群的特点,充分发挥高校所在地的资源优势。通过与生态自然保护区、生态农业园、垃圾处理与回收中心、水大气污染防治站等企事业单位合作,组织学生利用假期或业余时间,开展实地调研,接受感性教育,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在校外,充分利用学生社团,在植树节、世界地球日、世界节水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土地日、国际森林日等环保主题日期间,通过公益实践、微宣讲比赛、论文征稿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普及生态文明知识,践行“美丽中国”理念。

大学生是“美丽中国”事业建设的引领者、宣传者和推动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需要承担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任。但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培养大学生认知,了解、重视生态文明,需要每位大学生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己任,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只有这样“美丽中国”才能在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努力下得到实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柳.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路径[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21):26-27

[2]吴松.美丽中国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18):67

[3]李心婳,梁泉生,沈林.高职生生态文明观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7):55

[4]陈军绘.“美丽中国”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1):96-98

[5]孙耀胜,崔宇晨.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路径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07):76

生态意识范文篇7

关键词:高职;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建设

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1]。党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更复杂、更进步、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内涵主要反映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发展所取得的一系列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的基础上。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达到的顶极稳定形态[2]。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涵盖了生态政治观、生态经济观、生态文化观和生态社会观。这一理论体系不仅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为推动构建生态领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及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3]。中国的职业教育也应紧跟党中央的政治导向,不仅培养技艺高超的能工巧匠,而且是具有良好生态文明意识的时代青年。

一、高职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一)高职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是。顺应时代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路走来成为GDP总量居世界前列的泱泱大国,随着脱贫攻坚战的进一步落实,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愿望即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离不开生态宜居环境的支撑,而这种良好的生态宜居环境又需要我们每个人从我做起,规范自己的行为,了解生态常识,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丽家园。(二)高职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环节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4]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人的劳动活动、劳动能力、社会关系、自由个性和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即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职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技能的训练,在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方面也应多下功夫。(三)高职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学生自身的竞争力一个掌握了较多生态文明知识,养成了良好生态文明行为习惯,讲究绿色低碳生活的人在大众的眼中一定不会是个低素质的人。而一个较高素质的人不仅会受到老师的褒奖、同学的敬佩更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培养高职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更有利于提升学生自身的竞争力,使其终身受益。

二、高职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途径

(一)课堂教育。课堂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战场,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也应该进入课堂。目前,高职教育中极少专业开设生态文明相关课程,网络搜索有关生态文明教育书籍中有多本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的书籍,可供参考。其中《我们的生态家园》向青少年介绍我们身边的土地、空气、水、生物、海洋、能源、自然灾害等生态环境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告知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伴随着土地退化、淡水资源紧缺、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锐减、有机污染、能源危机、自然灾害频发等生态问题,整本书图文并茂,通熟易懂。《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教程》这本书向大学生普及生态文明的基本概念、危机以及建设途径等内容。除了专门开设生态文明相关课程,更应大范围地在其他基础课和专科课中穿插生态文明思想教育,这就需要教师在对教授的课程内容充分熟悉的情况下,有意识地设置生态文明知识相关内容。如,计算机基础课中学习word文档的编辑,则可将生态文明知识的相关内容作为编辑的素材;专业课滴定分析中讲授酸碱滴定反应这一节的时候可穿插酸雨的知识,乃至延伸到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让同学们共同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二)环境影响教育。我国古代就有很多讲述环境对人的影响的故事,其中最耳熟能详的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又有成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可小觑。良好的校园环境不仅让人身心愉悦流连忘返,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言行。就如走在一条肮脏的道路上,你可能也会把手上的垃圾随手一扔,认为反正这条路都是脏的,而在一条非常干净的路上走时,你应该不会那么做,不忍心因自己的行为影响整条路的美观整洁;在菜市场,人们会不自觉的扯着嗓子大声说话,而在安静的图书馆,你会自觉把手机调成静音,不愿让自己的电话铃声打扰别人。因此,教师和学校的管理层应该有意识地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让学生养成生态文明的习惯。比如,精选有创意的垃圾桶,学生从乱扔垃圾逐渐喜欢把垃圾扔垃圾桶,逐步习惯把垃圾进行分类;根据学生的行走习惯规划路线,学生便不会把踩草坪看成理所当然的事;规范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的言行,做好示范表率作用,从自身言行影响学生。(三)媒体的教育。目前各种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层出不穷,其中环保类的微信公众号中主要是关于环保的各种政策性的文件,专门针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类似公众号几乎没有。因此,需要教育部门牵头,联合环保、水利等部门共同建立起类似“青年大学习”“学习强国”等学习App,以积分的形式督促学生学习,丰富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四)自我体验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参与生态文明实践活动,进行自我体验教育。首先,生态文明实践活动的发起需要学生社团、学生会或班级班干部组织,这就需要学工处和辅导员重视生态文明相关活动的开展。如植树节开展植树活动;世界环境日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地球水日倡导节约用水的签名活动;地球停电一小时前日做好宣传工作,通过自发熄灯一小时,来激发大学生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环保类的社团则可以定期组织环保知识竞赛,环保主题的演讲比赛等等。通过前期的宣传了解生态文明相关知识,通过亲身体验将接收的知识内化为素养,再将内化的生态文明素养和意识影响身边更多的同学、家人和朋友。

三、结语

高职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教工、学工、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政府的支持与协作。教师应做好课堂教学功课,有意识穿插生态文明知识的讲授,精选合适的生态文明知识读本;学院各部门应努力营造良好的生态校园氛围;政府部门牵头开发生态文明教育为主的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App;学工部门则要充分发挥社团和班干部的作用,组织多种形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从头到脚”都带有生态文明的色彩,即,脑中装着生态文明知识,心中带有生态文明情感,行动秉承生态文明行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9.

[2]吴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及内涵[J].智库时代,2019(3):20+22.

[3]傅媚梦.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及其生成逻辑[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3):18-20.

生态意识范文篇8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意识;培育路径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生态学、生物、园林、农学、环境学等专业便已开设了生态学课程,而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如今的生态学课程已被许多高校纳入了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的范畴,选择生态学课程的人数也逐步增多。对此,基于当前的时代背景,该如何在生态学课程中增强学生的生态意识并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已成为了当代高校生态学课程教师应首要思考的问题[1]。

一、优化组合教学内容,加强生态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意识

生态学不仅是一门有着极强基础性的科学,且其所涉及的研究范围亦极其宽广。如今的生态学,已然横跨并覆盖到了微观至宏观的各个层面。首先是微观方面,生态学虽研究时间相对较短,但却由最初的分子逐步发展到了个体、种群、群落乃至整个生态系统、景观以及全球等不同层次。至于宏观方面则涉及到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多方面要素,由此形成的学科体系亦极为庞大。故作为高校生态学教师,其要想在课堂教学中清晰反映出生态学的各个研究层面,便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有针对性的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与此同时,鉴于生态学的基本内容主要由个体生态、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四部分组成[2],故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需结合大量的研究资料,从整体上对生态学课程予以系统的优化,方能在提升教学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确保教学的全面性与科学性,进而将生态学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以确保学生今后在生态学领域的良好发展。开设高校生态学专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生态学专业人才,其更重要的目的在于为学生传播生态学思想,使其树立正确的生态世界观,进而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对此,教师在开展生态教学过程中,还应积极鼓励学生从事与生态事业相关的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树立生态意识的重要性,继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推进教学方法多元化,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分析生态危机的背后机理

基于生态学专业课程本身特点,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综合采取启发、讨论、案例分析、课题研究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此方能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促进学生自身创造能力的提升,继而帮助学生走出课堂,最终促使学生积极融入社会去获取更多的生态学知识。例如,当进行温室效应、沙漠化、厄尔尼诺现象、臭氧层破坏以及酸雨的形成与防治的相关内容教学时,为使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了解更加全面,教师便可要求学生结合网络途径获取与之相关的事件、案例或相关研究文献。随后,教师又可通过让学生自主制作PPT课题或电子书等方式,继而组织学生结合自身获取的相关资料展开讨论,如此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当学生自主从所收集资料中总结出基本的规律及原理后,再将之运用至本专业的生态管理中去,将极大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生态学本是一门与学生实际生活关联极为密切的科学。对此,教师的教学也应积极联系学生生活,从学生的生活感官入手,切实引导学生对生态学的认知逐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层面,进而懂得以理性思维去分析并掌握防止生态危机发生的机理。当学生对生态危机有了更准确的认知,方有利于形成科学的生态意识,继而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去看待生态危机问题。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亦可由生态危机背后的机理入手,来提升学生对生态危机的理性认知,进而借助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来促进学生良好生态意识的形成。

三、加强实践教学过程,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生态意识

生态学既是一门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那么实践教学的开展便显得尤为重要。对此,基于生态学课程本身的特殊性,与之相关的实验教学亦可结合一下几种方式来开展:一是增强实验课课时,开展探究性的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操作与体验来增强自身对生态学的感性认知,继而在巩固学生对基本理论及方法的掌握同时夯实学生的实验技能。二是采取野外综合练习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发展。

总之,生态学不仅有着极强的基础性,且学科体系亦十分庞大,故要切实体现生态学科的重要作用,高校所实施的生态学教育应首先从学生的生态意识入手,唯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方有利于维护生态的和谐与稳定,进而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杜彦修,孙红正,张静,等.植物分子生态学课程教学与农业生态环境安全意识的培养[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396-8397.

生态意识范文篇9

关键词:经济发展观;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生态文明

当代生态危机愈演愈烈的直接原因首先当归之于传统经济模式下种种非生态化的经济决策和行为,而思想根源则要归结为传统经济发展观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决策取向上走入了非生态化的误区。其误区不仅有着来自世界观、认识论等方面的错误观念及其影响,而且有着来自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因素的严重影响。从价值哲学上看,这种影响可分为两方面:一是在价值取向上的非生态化影响,二是妨碍人们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正确的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厘清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因素对传统经济发展观的非生态化影响,对于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因素在价值取向上的非生态化影响

按马克思的观点,资本主义社会属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社会形态[1],其中的“物”就是指金钱、资本、财富、土地、机器设备等物质利益因素。实际上,对物质利益的高度追求正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最为突出的特点。经济利益最大化、无情竞争、消费主义、西方中心主义等观念,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因素,也都鲜明体现着这一特点,它们作为传统经济发展观的核心范畴直接在决策的价值取向上发挥作用,引导经济发展走向非生态化的误区。这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本主义经济原则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经济利益最大化可说是资本主义经济与生俱来的基本宗旨和原则,构成资本主义社会流行最广泛的一种意识形态因素。与其紧密相伴的还有自由竞争原则,因为奉行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的结果,必然要允许和鼓励利益主体之间进行激烈、无情的市场竞争。单纯以获取最大利润和竞争制胜为目标,使得资本主义的商家们对自然和社会中的一切事物都采取了一种工具理性的态度,凡事围绕利益需要来决定取舍,对环境和资源问题也同样如此。在这种工具理性看来,对自然赋予的免费资源不加以最大限度的掠夺和利用才是愚蠢。如此极端功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必然要导致人与自然的对抗以及对抗程度的加剧。事实上,正是在利益最大化和自由竞争的原则引导下,传统经济模式在20世纪最终演变为一种“三高一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发展模式,一种以牺牲资源和环境的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经济发展方式。利益最大化原则还影响到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决策,导致将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的狭隘发展观,以及把GDP增长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惟一测试标准的GDP政绩观,盛行于世,并影响了众多发展中国家纷纷效仿。

当然,导致在经济发展上唯利主义盛行的原因,也涉及到人们普遍未能认识到地球生态承载力的有限性等因素,但应认识到这些因素对于利益主体的决策的影响仍是有限的,对于那些奉行“赚钱第一”的利益主体来说,唯利是图、无情竞争的价值取向才是第一位的抉择。事实上,即使是在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的现时代,资本主义国家仍不时出现企业出于赢利和竞争的需要仍然昧着良心向环境排放高污染物的事件,如1953-1956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水俣镇的水俣病事件就是一例。1956年,日本氮肥厂医院已经发现水俣病病因与工厂排出的含汞废水有关,但厂方却责令厂医院严加保密并拒绝承认事实,当地政府也基于利益考量而极力反对公开事实真相,直到1968年氮肥厂才停止排放废水,12年时间里致使水俣病在当地不断蔓延,受害人数多达上万人,死亡人数超过1000人。可以说,缺乏生态伦理规范的利益最大化原则以及竞争原则,因其往往不考虑企业以外的人和社会的利益,不考虑子孙后代、其他生命以及自然界的利益,因而是不公正的[2],不仅会导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异化,而且还会导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异化。

(二)以消费主义为主导的经济模式加剧了生态危机

随着20世纪初福特流水线生产模式的广泛应用,加上借助大众传媒、分期付款等营销手段的种种创新,消费社会逐渐在美国兴起,特别是自凯恩斯提出消费刺激生产”的理论以来,西方国家纷纷奉为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法宝,使得二战后消费社会在西方普遍兴起,消费主义以及作为其伴侣的享乐主义已取代传统消费观而成为普遍流行的主导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成为现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有力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然而,从生态文明角度看,消费享乐主义引导消费大众进行超前消费、奢侈消费、一次性消费等,使经济模式演变为一种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发展模式,特别是它鼓励人们去追求与真实需要无关的时尚、地位、身份等符号价值,追求工业社会创造出来的从外部强加给个人身上的许多虚假的需要,如“按广告宣传来处世和消费”[3],直接将国民消费欲求引向物质主义的歧途,造成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使得消费社会中“浪费式消费已变成一种日常义务”[4];而且它也导致大量污染性垃圾的产生和排放,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同时,它还造成重物质轻精神、重科技轻人文等文明异化现象,导致人们的精神需要日益贫乏和空虚,如美国学者指出的:“由于被消费主义所蒙蔽,我们一直在徒劳地企图用物质的东西来满足不可缺少的社会、心理和精神的需要”[5]。

可以说,作为经济主导价值观的消费享乐主义,本质上是一种不利于环保、资源节约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物本主义消费观,反映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影响下人们不择手段追求最大利润的贪欲。而且,过度偏向于超前消费,缺乏实体经济的有力支撑,这样的经济发展方式毕竟是畸形的,难免无穷的后患。如美国在2008年秋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虽直接起因于华尔街少数金融商的贪婪造假行为,但究其深层原因,美国长期实行的超前高消费、低储蓄和高借贷的畸形经济发展方式难脱干系。从科学发展观来看,惟有绿色、适度、均衡、可持续、有节制、崇尚精神追求的消费,才最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人的全面发展的共赢,但这一点在以消费主义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下未免是一种永难企及的奢望。

(三)西方中心主义破坏了人类在环保和资源利用上的公平和公正

随着20世纪后期互联网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但作为全球化运动领导者的西方强国,却从决策到行动都将维护和发展西方强国经济利益为中心作为其经济决策的价值导向,即奉行西方中心主义。这导致在全球化经济上出现种种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背离的不公正现象,诸如:在全球化经济规则的制定和实施上不能合理考量发展中国家利益,片面维护西方强国利益;倚仗其资本和科技上的优势,扩大了资本主义经济“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马太效应,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公正地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利用反倾销政策抵制发展中国家的产品;等等。

西方中心主义实质上是利益最大化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观念在经济全球化运动上的体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物本主义倾向及其导致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也存在于经济全球化之中,这突出表现为西方强国在环保上的不负责任、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上的不公正,以及设法把本国的生态危机转嫁给其他发展中国家。仅拿温室气体来说,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却一直拒绝签署旨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上,普遍存在着富国消费过度、穷国消费不足的现象,据统计:占世界不足1/5的发达国家消费了地球资源的2/3,制造了4/5的垃圾和污染物,仅占世界人口6%的美国人就消耗了地球资源大约35%。富国对穷国输出工业垃圾,也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统计,占世界95%的有毒垃圾是由20多个发达国家生产的;按绿色和平组织的报告:发达国家以每年5千万吨的规模向国外转移有毒或危险的废物,正在把发展中国家变成其“垃圾场”。近十几年来,也有成千上万吨难以统计的“洋垃圾”以各种形式运进中国,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一些西方企业还到一些环保标准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建厂,既利用了他国资源,又逃避了生态责任。可以说,经济全球化中的西方中心主义,实际上是在直接损害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生态利益,以及人类的长远利益。

(四)狭隘功利主义导致科技成果的非生态化滥用

近代科技革命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上的辉煌成就,以及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出的巨大作用,使人们普遍把科学技术看成是改造自然、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也使得科技创新观念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科学主义和技术统治主义就是其具体表现。然而,这种重视科技生产力的意识形态却明显缺乏环保思想。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往讲述生产力的教科书来了解,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关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科技是生产力中第一要素等众多论述,但绝难找到环保、节约资源的思想。它实际上是将大自然看作是要用科技力量予以征服和改造的敌人,是借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手段,而不是予以保护、关怀的对象,反映出传统经济发展观在科技创新上的狭隘功利主义,根本不顾及科技成果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事实上,在这种狭隘的创新功利主义影响下,企业研发往往不考量环保、资源、卫生等因素,缺乏关于新产品、新技术对生态、资源、人类健康以及文明进步可能造成的危害性的前期研究,结果导致科技成果被非生态化滥用的事件不断发生。如20世纪美国杜邦公司发现和使用氟利昂而导致臭氧层破坏等环境问题,就是一例。

需要注意的是,近几十年来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已开始重视科技创新的生态化导向,一些公司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回收等方面很重视环保和节约,这是生态文明进步的表现。然而,从社会制度上看,经济合理性与生态合理性等矛盾的解决涉及到对不同利益群体和权力关系的重新调整以及现有资源的公平分配,这在以私人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下必然要遇到巨大的制度障碍。近些年来在西方出现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就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要真正建设生态文明,还是需要社会主义的思想和制度的支撑。

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因素在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上的错误影响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因素在人们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上,也有着相当的错误影响。所谓事实认识是关于客观事物的属性、本质和规律的真理性认识,而价值认识则是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和功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效用、意义的价值性认识。对于人类成功的实践活动来说,二种认识构成一种是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体现着人类实践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从事实认识上看,传统经济发展观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思想误区,就在于未能认识到人类生态承载能力的有限性。事实上,近代人们普遍认为大自然在资源供给和环境净化上的承载力是无限的,并以此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思想前提,具体体现为所谓的牧童资源观。它认为地球就像一个辽阔的草原,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而人类经济活动则像是牧童在草原上放牧,可以随心所欲、无所顾忌地对地球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依此还可以推出人类经济增长也是无极限的论断,而且该观点认为自然界在承受和净化各种垃圾、废物方面的能力也是无限大,因而不必考虑环境问题。牧童资源观客观上为传统经济模式在资源开采和向环境排放工业垃圾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使得传统经济模式成为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开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并且以“三高一低”作为其突出特征,结果导致传统经济在20世纪终于趋近到地球生态承载能力的极限,并产生如下严重后果:一是因过度消耗资源而导致石油、煤、天然气、淡水等自然资源严重短缺,若干资源濒临枯竭;二是因无节制地排放工业垃圾,正在将地球变成一个危害生命健康的大垃圾场。

传统经济发展观在事实认识上所受到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因素的严重影响,通常表现为利益主体对于环境和资源生态承载力的有限性等事实认识有意无意的无视或抹煞,以及在经济决策中将环境和资源问题不予考量或放在次要位置上等现象。虽然从哲学上说,事实认识一般构成正确价值认识的基础,但现实中人们若发现事实认识不符合其价值或利益要求,往往可能不予理睬,甚至加以歪曲。如列宁就曾引过一句著名格言:“几何公理要是触犯了人们的利益,那也一定会遭到反驳的。”把握这一点十分重要。

从价值认识上看,传统经济发展观的思想误区则在于所谓的人类中心主义。这是在近代工业文明时代普遍流行的价值观,它将人类视为自然界的最高主宰和统治者,将自然界则看作可以任意肆虐、奴役、征服的对象,将人的利益和需要作为衡量自然事物价值的根本尺度。从历史上看,人类中心主义张扬了人类的主体意识,对于激励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但它把人类的主体性片面推到极端,也造成了重大思想缺陷,这包括:盲目藐视大自然,忽视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负面影响;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简单看成是主仆关系,忽视了人类的起源和自然属性;无视其他生命的存在价值,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对待野生动物,缺乏关怀其他生物的生命伦理意识;盲目崇拜和滥用科学技术,忽视了科技成果的局限性;在方法论上采取人天分离、主客对立的二元论方法,缺乏从整体、系统、互利的角度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全面认识,等等。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因素对传统经济发展观的价值认识的非生态化影响,突出体现在利益主体对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支持和强化上,如上文所述的经济利益最大化等价值取向,就支持和强化了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在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影响下,资本家利益阶层往往以人类利益的代表自居,但实际上,在以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类中心主义并不能真正代表人类的根本利益,它代表的其实是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的利益,体现的是已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资本家利益阶层的自我中心主义。这是导致近代人类中心主义得以盛行的深层意识形态根源。

厘清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因素的非生态化影响,对于我们深入认识和把握传统经济发展观在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上的误区是十分必要的。忽视这一点,只知道从世界观和认识论的高度探讨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就难以从人们的普遍价值取向和潜在心理动机上深刻把握导致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的深层社会思想根源,从而使认识流于表面化、形式化,因而也难以为有关的经济发展和生态治理的决策提供切合实际的理论指导。当然,资本主义国家也有许多生态化的积极因素,如绿色和平运动、环保公益活动、家电回收利用等,历史上最早的生态运动也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我们应将它们作为资本主义制度下针对公害事件而产生的非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因素来认识、学习和借鉴[6]。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2]余谋昌.生态伦理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48.

[3]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6.

[4]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30.

生态意识范文篇10

《嘎达梅林》取材于蒙古族的英雄史诗,从酝酿到拍摄历时五年时间。这部电影由冯小宁自任编剧。影片讲述的是70年前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为保护草原和百姓率领各族人民奋起反抗的故事。70多年前,内蒙古水草丰美的科尔沁草原上,牛羊成群,蒙汉各族人民在悠扬的歌声中和睦地生活着,年轻的骑卫队长嘎达梅林在那达慕上遇见了美丽的姑娘牡丹,由此展开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然而好景不长,军阀政府勾结王府出卖了蒙汉人民赖以生存的草原,草原逐渐退化为沙漠,嘎达深刻体会到草原对于牧民的意义,出卖了草原就等于断了牧民的活路,身为牧民的“梅林”嘎达力劝王爷收回出卖草原的命令,却被革去“梅林”的职位。万般无奈之下,嘎达带着“万民书”代表大家到奉天为民请命,反被诬“犯法”,并被判处死刑。嘎达梅林的妻子牡丹为解救自己的丈夫独自去劫狱,却不幸被抓。在断头台上,江洋大盗“胡子”带领自己的弟兄把他们救了出来。嘎达梅林回到草原后,带领人民起义抗垦,并取得了节节胜利,给反动军阀政府和王府以沉重打击。于是,狡猾的札萨克达尔罕亲王伪装要与嘎达梅林讲和,将草地还给牧民,憨直的嘎达梅林相信了札萨克达尔罕亲王的阴谋,带领着起义军去面见王爷,结果,遭到了札萨克达尔罕亲王军队的围攻,几乎全军覆没,嘎达梅林也身负重伤,最后战死在辽河。

在《红河谷》、《黄河绝恋》、《紫日》等一系列影片中,冯小宁形成了某种特定的电影风格:大背景中的小人物,残酷战争中的美好人性,“爱”与“死”的主题,以及对雪山、草原的美的审视,“形式即内容”的浪漫主义追求。冯小宁在这部影片中继续沿用了这种风格,塑造了一系列优美的画面:高远的蓝天,奔腾的骏马,辽阔的草原,狂野不羁的人性……让人仿佛有在风吹草低、天碧云白之间驰骋的快感。冯小宁希望观众能在他的电影中忘掉“绯言和铜臭”,远离都市浮躁的喧嚣,而更多地接近“真朴和善美”,在大自然中感受人存在的意义,他说:“自由和解放是人类文化的永恒主题,人类为之所焕发出的勇敢精神永远是艺术家灵感的源泉。人在自然中才是最自由的,当人类太多的贪欲破坏了自然时,也就是人的自由的失去,嘎达梅林和各族人民为了保护草原流尽鲜血,是今天面对沙尘的我们应该沉思的。”②可见,唤起人们的生态意识,启发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是冯小宁拍摄《嘎达梅林》的一个深层的目的,他要用电影的方式向生活在都市喧哗中的世人发出绿色的呐喊。

著名生态思想研究者唐纳德·沃斯特曾指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自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渡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的影响。”③冯小宁把他对生态问题的思考放在20世纪初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加以分析,在对嘎达梅林史诗的线性叙事中,把草原荒漠化的过程显现了出来,表达了他对生态问题的思考。他说:“我拍《嘎达梅林》,其实算不上是战争片,它最深层要说的是环境与生命的关系。”④影片片头以字幕的方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日本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应以土地贸易为手段……当内外蒙古的土地都被日本买下时,那里即成为日本人的蒙古,世人将无可辩白……’——摘自1927年日本前首相田中义一《田中奏折》。”⑤这种字幕的叙事方式一方面为故事的发生奠定了特定的历史背景,给观众带来一种浓重的历史感;另一方面也暗含了科尔沁草原逐步走向荒漠化的一个历史因素:异国入侵,这成了影片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根本动因。伴随着对历史背景的展开,冯小宁把这种历史因素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直观地表现了出来,影片开始,冯小宁运用了一个全镜头展现20世纪初科尔沁草原的生活状态:悠悠的绿草,碧蓝的天空,孩子们无忧无虑地玩耍……影片结束时,冯小宁依然使用了字幕的叙事方式交代故事的结局:“1931年,嘎达梅林保护草原的起义失败了,同时,科尔沁草原也化为沙漠……”⑥之后,影片依然使用了一个全镜头,但却没有了片首满眼的绿色,碧蓝的天空,也没有了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剩下的只是一望无际的沙漠。这种首尾呼应所带来的视觉上的鲜明对比,很容易给观众带来触目惊心的震动,让观众在这种变化中直接感受到生态破坏所带来的严重恶果。冯小宁试图通过这种镜头画面的强烈对比让观众在电影营造的历史空间中获得情感的共鸣,从而唤起自觉的生态意识。

土地是人类得以生存的母亲,是人类的生命线,而土地的命脉在生命,草原失去了草就会变成沙漠,牧民失去了草原就会流离失所。在对历史的追述中,冯小宁揭示了草原沙漠化的历史原因:侵吞草原的不是牛羊,而是错误的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影片暗含了沉重的历史文化因素,“放垦草场也不是咱第一个。大清年间,老王爷就将东夹荒、辽原荒区几万亩卖出去放垦了。”⑦在金钱的利诱下,达尔罕王爷勾结奉系军阀答应出卖牧场,牧民流离失所,几年后,科尔沁草原化为了沙漠。对草原的开垦,对生态的破坏自大清年间就已经存在,在这里,我们没有必要去追踪其背后的政治因素,触目惊心的事实足以昭示一切,曾经牧草丰美的科尔沁草原正逐步退化为寸草不生的沙漠。在影片中,一位牧民悲痛地对嘎达梅林说:“上面的草皮一挖掉,就剩下沙子了……来年一场大风吹跑了土就剩下沙子了……”⑧草原沙漠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盲目开垦草原,可能给当朝政府带来了短暂的利益,从长远来看,却破坏了整个草原的生态系统。“草原不是荒地,一经翻垦,大风吹过,土被刮尽,只剩下沙子,不出十年,科尔沁千里草原将化为沙漠。”⑨正如恩格斯曾经警告我们的:人类的“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⑩草原上的人们深知“草原的草可以喂牛羊,也可以化成烈火”。(11)当人类欲望的烈火燃起,草原被无情地吞噬之后,人类也必将受到荒漠的惩罚。为了保护草原,保护草原上的人民,也为了子孙后代,嘎达梅林率领达尔罕的人民举起了反抗的旗帜:“(我们)都生长在这片草地上,我们脚下的这片草地和草原是长生天给我们每一个人的,母亲把这片草原留给了我们,而我们不能给后代留下沙漠,河水无道,就会漫出堤岸,百姓没了活路,就只有造反,谁伤害百姓就要他用命偿还……”(12)影片呼吁人类应该科学、合理地开发土地,保护草原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不为短期效益而造成千古灾难。

生态危机不仅表现在自然生态领域,还表现在精神生态领域。哲学家海德格尔说,新时代的本质是由神话、由上帝和神灵从世上消失所决定,地球变成了一颗“迷失的星球”,而人则被“从大地连根拔起”,“丢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13)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随着现代化的推进,现代人越来越体会到一种精神的失落和衰微。“现代人征服了空间、征服了大地、征服了疾病、征服了愚昧,但是所有这些伟大的胜利,都只不过在精神的熔炉里化为一滴泪水!”(14)在物欲化的社会环境中,功名利禄逐渐成为衡量一切价值的尺度,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变得越来越淡薄、冷酷,精神物欲化、心灵物质化,使人们的精神世界变得空虚、麻木,找不到心灵的依托。这是现代社会中科技文明对人类造成的“精神污染”(15)。生活在都市文明中的冯小宁深深体会到现代文明带给现代人类的精神束缚,他希望能用电影的方式让惆怅、彷徨的现代人重新体验那段逝去的美好情感,以求得精神的休憩。因此,在他的电影中往往会出现对战争中的美好人性,特别是对美好爱情的歌颂。“我电影中所表现的爱情都是特别真诚、特别纯洁的,然而到最后基本上是悲剧。我是歌颂她,歌颂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真诚。实际上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尤其我们这个时代,这种真诚纯洁的爱情尤其是不容易的、很不容易的,在我们的前辈人中倒还是真有——促使我创作爱情故事的动力,就是因为这样一种‘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东西,是不容易得到的、甚至是根本不存在的!所以她在文艺作品中自古就没有枯竭过。人类这种审美理想,实际上是一种假象,甚至一种虚幻,在艺术作品中去追求这样一种不存在的、美好的虚幻,我们是不能随便鄙视的。”(16)长河落日下情意绵绵的对视,奔驰的身影,欢乐的笑声……冯小宁以浪漫的笔调表达了他对美好人性的向往。镜头是导演介入影片的方式,也是导演个人“说话”的方式,影片强烈的抒情性被独特的运镜方式表达得淋漓尽致。频繁的推、拉和静拍形成的人物脸部特写不仅表现出剧中人物的情绪和心理,而且呈现出导演的情感倾向。嘎达梅林和牡丹在晨光和暮霭中追逐的场景在慢镜头营造的诗情画意中表现出爱情的浪漫和美好。镜头飞速掠过草皮的画面,表现了创作者对“主观视点”的纯熟运用和对电影语言的特殊感悟力。冯小宁在影片中还使用了三次旋镜,以镜头的急转形成的嘎达梅林一家幸福生活的场面与后来的悲剧形成鲜明对比,在表达强烈气氛的同时也暗示着牧民们美好生活的“虚幻性”。冯小宁在《嘎达梅林》中表现了他对美好情感的理解和向往。

在中国电影界,冯小宁显示出他对电影哲学的努力追求。他说:“我想在我的电影中以最独特的角度,来表现现在电影处于弱势的领域,像战争、环保这样的主题。电影就是表现意识形态的,我想在一定的空间里最大限度地表现浪漫和自己的感受,一部电影,导演拼到最后拼的是美学和哲学。”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人与自然逐渐疏离对立的历史,是人与他人日益疏远、人与自身逐步分裂的历史,现代文明给人类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欲望的恶性膨胀,道德与良知的沦丧,也如同阳光下的阴影一直伴随着人类前进的步伐。《嘎达梅林》在为英雄嘎达梅林谱写的赞美之歌中,表达了导演对生态问题的思考和对人类自由的向往。

注释:

①李彦:《冯小宁英雄史诗大片〈嘎达梅林〉以真实精神写人》,新浪网。

②彭俐:《导演冯小宁访谈:〈嘎达梅林〉不了情》,新浪网。

③王诺:《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海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④黄芳:《〈嘎达梅林〉美得炫目》,大洋网。

⑤《嘎达梅林》片头字幕。

⑥《嘎达梅林》片尾字幕。

⑦《嘎达梅林》中韩舍旺的台词。

⑧《嘎达梅林》中一牧民的台词。

⑨《嘎达梅林》中嘎达梅林的台词。

⑩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曹葆华、于光远、谢宁译,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305页。

(11)《嘎达梅林》中喇嘛塔下的蒙古老人的台词。

(12)《嘎达梅林》中嘎达梅林的台词。

(13)冈特·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科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95页。

(14)[法]詹姆斯·乔埃斯:《文艺复兴运动的普遍意义》,载《外国文学报道》198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