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殖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07:23:16

生态养殖

生态养殖范文篇1

关键词:生态养殖技术;畜禽养殖;应用

在各行各业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传统的畜禽养殖技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居民的生活需求,同时也不能符合生态环境的建设要求。生态养殖技术是一种绿色的、无公害的先进养殖技术。生态养殖技术也是一项低风险、高收益的生态养殖项目,通过生态养殖技术的运用,养殖动物的生长繁殖速度加快,机体的抵抗能力增强,肉质得到提高,从而生产出绿色无公害的动物产品,提高市场的竞争力[1]。特别是在畜禽养殖过程中运用益生菌技术,可使畜禽的舍圈气味明显降低,畜禽的疾病明显减少,从而更显著地提高经济效益。

1生态畜牧养殖技术分析

1.1科学筛选品种在养殖业和种植业中,最初的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选种选苗,种植业中幼苗的选取应依据科学标准,畜牧养殖业也应该依据合理的生态养殖技术。在畜牧养殖业中,动物的生长速度与品种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经过长时间的实践验证,在外界环境、养殖时间、饲养条件和疾病管理等方面相同时,品种的选择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的。以养殖猪为例,针对猪品种的选择需要依据地方气候和地方特征进行选择。北方地区气候相对南方较寒冷、干燥,所以应选择生长周期短一些,摄入量少的品种;而在南方应选择机体抗病能力较强的品种来抵抗南方湿热环境带来的疾病干扰[2]。

1.2畜禽养殖栏舍的合理布局在畜禽养殖生产过程中,畜禽饲养的环境因素一直以来都是养殖户头疼却又无法充分重视的一个问题,养殖环境得不到很好的处理,动物机体免疫能力长期衰弱,也会导致饲料转化率低下,疫苗效果不明显等,从而使得畜禽养殖的经济效益下降。在畜禽饲养中,栏舍的设置遵循一定的科学依据,科学合理的栏舍布局,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将畜禽养殖的风险降到最低,经济效益提到最高。(1)舍圈尽量建在地势较高、水源充足、隔离条件好的地方,并且保持干燥、向阳通风良好,同时也要保证舍圈的温度和湿度的可控性。夏天气温过高,可适量向地面喷洒适量的冷水,洒水的量少且频率大,规模养殖场可以通过安装水帘装备方式散热;冬天气温较低,可将舍圈及时封闭保暖,及时喂食温水,促进畜禽的正常生长。(2)养殖场功能区布置合理且相对独立,有明显的界限,生产区和生活办公区分开,合理规划养殖密度。(3)结合当前畜禽现代生态养殖主推模式,新建养殖栏舍可采取高架或低架网床方式,通过饮水槽改造节水控污、刮粪板集中收集粪水,定期舍圈外泄粪便。

1.3合理搭配微生物(益生菌)在畜牧养殖业的应用益生菌即为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改善宿主微生态环境产生健康作用的有益微生物。现代生态养殖是指根据不同类生物间共生互利的原理,依托微生物技术手段,将动物养殖和植物种植产生的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使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平衡、和谐、共生,最终实现生产过程生态安全、环境生态安全、产品生态安全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目标的养殖方式。现代生态养殖将微生物技术贯穿应用于整个养殖过程:(1)用微生物(益生菌)发酵饲料,建立动物肠道良性微生物菌群,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动物健康生长。提高动物免疫力,降低发病率,减少兽药用量,改善产品品质和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用微生物治理环境,清除和抑制养殖环境有害病菌的滋生,降低动物疫病风险。(3)用微生物发酵畜禽粪便,降解粪污的有机物质,有效抑制粪污腐臭和苍蝇蚊虫滋生,利于生产无害、高效的生物有机肥。

1.4发酵床等先进技术的引进使用在生态养殖过程中,畜禽产生的粪便要进行合理科学地处理,采取将粪污转化成有机肥或沼气原料等措施,有效减少和降解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污,达到环保的目标。如广西大型养猪场常见的异位发酵床技术,其原理为由多种益生菌组成共存菌集,由木屑作为辅料,将微生物菌与辅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组成具有分解消纳粪污功能的异位发酵床。养殖场无需进行干湿分离,只需将粪污放置到异位发酵床上,并与辅料混合后,通过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原理,使粪污降解为水蒸气、二氧化碳和氮气后挥发,彻底实现“零污染,零排放”。在养殖粪污发酵降解过程中,控制粪污水份及其数量是对发酵床的使用影响最大的技术要点,水分过大或投入量过大将导致发酵床性能下降,从而不能及时降解畜禽粪便;过低,造成发酵床的使用浪费。

1.5其他畜禽生态养殖技术畜禽疾病防治技术、自然放养和种养相结合技术、畜禽养殖食物来源控制、畜禽养殖水源控制等。

2结语

综上所述,畜禽的生态养殖技术已经成为了畜禽养殖业的主流养殖趋势,我国的畜禽生态养殖技术在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创新和发展,有效地摒弃了传统养殖模式带来的养殖弊端,从而更显著地提高畜禽养殖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俞广.生态猪养殖技术与养殖模式分析[J].健康养殖.2010(10):44.

[2]向国强.浅谈山区山羊生态养殖关键技术[J].健康养殖.2017(20):46.

生态养殖范文篇2

关键词:白鹅;生态养殖;综合技术;推广力度

现阶段,湖南各地区积极开展精准扶贫计划,将养殖业、农业、林业作为主要项目,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坚持打“特色牌”,走生态发展道路,创新养殖模式,建设白鹅养殖基地,打造品牌项目,以增加养殖收益。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白鹅生态养殖,对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1生态养殖的经济背景分析

现如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涌现出各类生态养殖项目,白鹅生态养殖是其中之一,成为湖南部分地区产业支柱,已经形成产业规模。生态养殖主要是依靠生态资源,选择环山抱水的地点,建立纯生态养殖基地,开展各类养殖项目,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总体来说,白鹅生态养殖具有以下特点:1)早期生长发育快。在粗放饲养条件下,30日龄的白鹅,其体重能够达到1.5kg左右;60日龄的白鹅,其体重在3.1-3.5kg范围内。2)觅食能力强。3)肉质好。4)产绒量高。

2白鹅生态养殖综合技术

2.1育雏技术。白鹅生态养殖,要合理选择雏鹅。在选择时,要选择健康的、孵化期为30d的雏鹅,出壳重量在80-100g范围内,雏鹅的腹部要柔软、脐部收缩良好、毛色光亮。在育雏前,要做好准备工作。保证育雏室环境良好,营造干燥、清洁的环境。在进雏前3-7d,要做好消毒处理。雏鹅出壳后24h,要喂饮高锰酸钾水,对于日龄在1-7d的,日喂食6次;对于日龄在8-15d的,日喂食8次,要按照先喂再饮的顺序。2.2套养技术。2.2.1牧草种植方法。白鹅生态养殖必备的条件是牧草和水源,在选择养殖场地时,尽量利用生态资源优势,选择依山傍水的地点,以降低养殖成本。若为稻草轮作养鹅模式,要选择优质草种,选择1年生的牧草,保证供草期。2.2.2套养方法。在购进雏鹅时,需要结合牧草生长情况与供草能力,避免大量购进,采取分期套养的方式。若供草月份在3月份,则需要在2月份购进首批雏鹅,进行一个月的室内保温饲养,喂食叶菜类的青饲料。在3月份,进行室外饲养。当首批雏鹅进行室内饲养后,则可以购进第二批雏鹅,结合牧草供应量,来调整购进数量,确保能够达到养鹅的需求。2.3饲养技术。白鹅生态养殖,在进行饲养管理时,要做好以下要点的把控:1)青饲料+精饲料。在育雏阶段,要合理搭配饲料。对于青年鹅,要以青饲料为主,适当补充精饲料。在上市前两周,要增加精饲料量。2)放牧+饲养。在饲养的过程中,要合理放牧。通过室外放样,增加鹅锻炼次数,提高鹅肉品质。3)做好疾病预防。在各阶段,做好育苗注射,同时需要做好养殖区域的卫生与消毒工作,避免发生疫病,造成经济损失。4)做好环境保护。目前,部分鹅企被迫关闭,主要是因为环境污染较大,对此需要妥善处理粪便,做好环境保护,提高能源利用率[1]。2.4放牧技术。进行雏鹅饲养时,对于喂食与放牧,要使用不同的信号,让白鹅养成习惯,形成条件反射,以轻松指挥鹅群。在放牧时,选择好头鹅,以带动鹅群。同时需要合理选择放牧地点,对于仔鹅和成鹅,尽量选择青草茂盛的草场,选择附近存在清洁水源的地点。除此之外,还需要合理安排放牧时间。在雏鹅日龄大于5d后,开展放牧。在温和且没有风雨的天气下进行放牧,放牧时间为上午8-10点和下午4-6点。完成放牧后,要合理补充饲料。

3白鹅生态养殖推广策略

3.1创建示范基地。从白鹅生态养殖效果来看,具有推广价值。为有效推广白鹅生态养殖综合技术,采取创建示范基地的方式,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在水资源与牧草丰富的区域,选择具有养鹅经验的养殖户,对其进行技术指导。鼓励养殖户创新养殖技术,扩大养殖规模,当获得成功后,带动更多的农户种草养鹅,带动区域经济增长。3.2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若想不断提升白鹅生态养殖综合技术水平,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包括新品种、新设备等,全面提高生态养殖技术含量,提升鹅肉的品质,确保食品安全。同时,要注重引进高技术水平的养殖人才,做好饲养人员的培训,不断更新其技术知识,提高其白鹅饲养管理、育种繁育等技术水平[2]。以某地区为例,其开展白鹅养殖,采取林业种植+白鹅套养模式,运用歌曲训练方式,使得白鹅养成习惯,当音乐声音响起时,白鹅寻着音乐声音,出现在苗木林中,有序的排着队回到鹅舍内,在10min左右的时间内,6000多只白鹅全部归舍。此林下养殖方法,不仅能够给果树提供肥料,降低林木种植的成本,还能够为白鹅提供草料,降低养殖成本,具有不错的经济效益。3.3推动白鹅生态养殖产业化发展。通过创新白鹅生态产业经营模式,全面推动白鹅产业化发展。通过发挥龙头企业的作业,促进白鹅产品开发,改进产品加工工艺,丰富产品种类。除此之外,需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明确市场需求,科学扩大白鹅养殖范围。湖南某地区白鹅养殖大户,通过创新养殖思路,采取养殖基地+农户+专业化模式,带动其他养殖户,扩大白鹅生态养殖规模,组成50多户贫困户的合作社,为贫困户发放鹅苗、养殖技术、销售跟踪等服务,通过规模绿色养殖,创建绿色品牌。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白鹅生态养殖,要具备牧草与清洁水源等条件。在养殖的过程中,合理运用牧草种植技术、饲养技术、放牧技术等,做好科学养殖工作。从养殖实际情况来看,可通过建设养殖基地,推动产业化发展,做好生态养殖推广工作。

作者:刘宗文 单位: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畜牧兽医水产局

参考文献:

生态养殖范文篇3

[关键词]土鸡;生态养殖;技术要点

1前言

生态养殖是指运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利用无污染的水域湖泊、水库、江河及天然饵料,或者运用生态技术措施,改善养殖水质和生态环境,按照特定的养殖模式进行增殖、养殖,投放无公害饲料,但不施肥、洒药,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态养殖的土鸡,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加上纯生态的养殖理念,使得养殖的土鸡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为此,各地陆续有大量的土鸡养殖户如乳后竹笋般涌现。但是,生态养殖技术不过关,细节管理方面不到位,管理措施跟不上,都将影响到最终的养殖经济效益。就此,注意把控养殖管理措施,全面掌控放养技术,重视雏鸡养殖管理,配比全价营养饲料,制定合适的免疫程序,做好土鸡生态养殖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2土鸡生态养殖技术要点

2.1选择合适的养殖环境。合适的放养环境,是确保土鸡品质,降低病虫害的关键。通常情况下,选择的场址,应远离住宅、交通主干道,远离污染区。以空气清新、地势平坦、水源较好的果木林、灌木丛、荒山等为主。而且,注意控制养殖规模,太大不宜管理,太小浪费面积。最适宜的放养密度,每片林地控制在1500~2000羽最适宜。选择好的场地,可搭建人型、平顶型的屋顶,上面铺设茅草、竹片等原材料,供土鸡放养休息和避雨。对每片放牧草场,用围栏围起轮牧。同时,根据草场情况,合理安排轮牧时间。严格控制放牧时间,时间不宜太长,易造成草地板结,增加致病菌含量,而影响生态环境。时间不宜过短,否则影响投资,而降低养殖效益。一般情况下,养殖鸡群的场地,每两年轮回1次。这样安排有利于鸡粪养林,而且,对场地内的蚯蚓、昆虫等都有一个合理休养的周期。果林放养土鸡,还有一个问题值得关注:处理好治虫与放养的关系。在轮牧草地,尽量选用低毒、无害、低残留的药物,注意修养期的分片治虫,以避免用药对鸡群的影响。2.2放养抗病性强的品种。选择合适的品种放养,同样实现高产的关键。高产的良种,抗病性要强、适应性要强、肉质要新嫩。比如:三黄鸡、清远鸡、草料鸡等等,都为不错的选择。挑选的个体,眼睛要有神、头要大、毛色鲜亮,屁股无粘连物,挣扎有力。挑选的群体,大小均匀,毛色一致,品种要纯。2.3重视雏鸡养殖管理。雏鸡管理好坏,会影响到后期的育成率。由此,土鸡生态养殖,抓好雏鸡管理很关键。雏鸡进入育雏室,第一周为,50只/m2,且隔开为一群,弹性塑料网上或竹编网上铺新鲜干净的干稻草,铺草厚度以雏鸡粪便能从其空隙中落到地上为宜。第二周40只/m2撤去铺草,使鸡粪直接通过网眼落到地上。之后30只/m2,10只/时。按日龄、强弱、大小、公母分群饲养雏鸡。鸡舍温度第一周为32℃,以后每周降2.5℃,至自然温度。雏鸡尽早饮水,减少僵鸡情况的出现。饮水时,加适量的高锰酸钾溶液,有利于排空肠内粪便。开饮后适时开食,注意场地消毒。常年养殖鸡场,建议用高锰酸钾兑适量甲醛,经熏蒸消毒以净化养殖环境。2.4配比全价营养饲料。生态土鸡放养管理期间,同样,需配比全价料满足其营养需求,解决生长营养匮乏的问题。配置的全价日粮,应需符合有机食品的需要,禁用化学药物。选配的原材料,以麸皮、青草、草籽粒、天然昆虫、玉米面等为主。雏鸡料粗蛋白质一般18%~19%,能量2900kCal/kg;粗纤维3%5%,粗脂肪2.5%,钙1%1.1%,磷0.45%,蛋氨酸0.45%,赖氨酸1.05%。另外,也可加入艾叶、蒲公英、甘草、松针、杨树花等中药,以保证食物更具有生态防病功能和养殖的生态性。2.5制定合适的免疫程序。接种防疫疫苗,增强鸡群抗病体质。制定合适的免疫程序,通常情况下,雏鸡1日龄,接种用马立克疫苗。雏鸡6~7日龄,接种用法氏囊B87、传支H120、新城疫IV系苗等。雏鸡24~28日龄,用新城疫II系苗。雏鸡30日龄,用重组禽流感疫苗。雏鸡60日龄,用新城疫I系苗。接种直到出栏为止,考虑到生态养殖的需要,对一些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应适量用绿豆、白酒、生姜等防控,以降低抗生素滥用而影响土鸡品质。对已经患病的土鸡,可持续用生姜或白酒,以增强抗病体质。

3体会总结

生态土鸡的养殖,因其营养价值丰富,肉质鲜美,而有着极广的市场养殖前景。而搞好生态土鸡养殖,前期工作一则选择场地尽量远离人口聚集地、重度污染区,二则选育品种抗病性要强、适应性要强、肉质要新嫩。后期的养殖管理,重点搞好雏鸡养殖管理。在科学轮牧的基础上,注意适量配用饲料,尽量以麸皮、青草、草籽粒、天然昆虫、玉米面等为主。在此基础上,不能忽视病虫害的防治。根据地方病流行情况,制定合适的防疫程序。发现疫病时,尽量少用抗生素,以免影响土鸡品质。

参考文献

[1]王晶.土鸡养殖技术[J].中兽医学杂志,2015,(7):87-88.

[2]安婧荣,祁效杰,马晓燕,等.腾格里沙漠南缘古浪县发展林下经济的探索与思考[J].现代园艺,2013,(18):228.

生态养殖范文篇4

关键词:生态养殖技术;畜禽养殖;应用

1当前生态养殖模式现状

在传统的生态养殖模式中以自然生态养殖为主,这种养殖方式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例如以河中的微生物、小鱼、小虾等喂养鸭子,以草丛中随处可见的蚂蚱、蚂蚁等作为喂养小鸡的饲料,还可以循环利用这些家畜的粪便作为肥料。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更为先进的养殖模式,对畜禽粪便进行无公害处理,再次利用,回收作为沼气燃料,产生的沼渣和沼液也可以作为农作物的肥料或者畜禽的饲料。而现代畜禽养殖模式强调的是延长食物链,使营养层次进一步提高,这种模式使自然资源的利用率进一步得到提升,实现循环利用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2生态养殖对畜禽养殖的意义

如今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倾向于吃一些无公害的产品,通过生态养殖技术可以改变养殖环境更易生产出一些绿色无公害的食品。一方面运用生态养殖技术,可以使自然环境得到改善,使粪污水得到综合利用和开发。另一方面,运用现代生态养殖技术可以使畜禽养殖的各个环节更加标准化,形成产业链,不仅能够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还能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发展。此外,生态养殖技术更加科学合理,可以减少动物的发病率,提高成活率,并运用一系列科学技术对肉制品进行检测检验,确保动物产品的安全性。

3生态养殖技术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3.1规划养殖场建设,选取畜禽养殖品种。在对畜禽养殖场进行规划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首先,要对畜禽养殖的种类和规模进行分析论证,以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农牧相结合。其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当地的实际进行设计工作,将养殖场建设成为适应生态环境发展的良性养殖场,更好地体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要对畜禽的种类进行严格的控制,必须采用国家认证的品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3.2加强饲养管理,有效防控疫病。在畜禽饲养过程中,技术人员一定要严格遵守各种原则,遵循饲料卫生化,养殖生态化的原则,严禁在饲料中任意添加非营养剂。饲料的投放量要严格按照畜禽的生长阶段需要,在其中加入适量的微生物制剂,同时还要确保水源的安全无污染。将粪污资源化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养殖种类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措施,可以采用雨污分离以及粪便处理工艺,对粪便进行发酵。关于病死的禽畜,要严格的做好处理工作,防止发生不必要的传染,做好环境的保护。在养殖的过程中,畜禽疫病的防治是头等大事,技术人员在平时要加强疾病的监测和预防,以草本药物的保护为主,严禁使用抗生素药物。另外要定期为微生物制剂进行消毒。3.3运用资源化新技术运用。新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当前有很多地区通过饲养蚯蚓之类的软体动物对畜禽产生的粪便进行回收处理,之后再将这类动物作为精饲料投喂给畜禽。像蚯蚓这类的软体动物含有大量的天然激素和抗生素,通过投喂可以提高畜禽的质量。蚯蚓自身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饲养这类动物本身还具有较大的商业价值。此外,在养殖蚯蚓的同时,还可以养殖一些藻类植物。这些藻类植物可以促进产生的粪便进行氧化,转化为蛋白质。能够将粪便中的污染物排放出去,在提高利用率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这种藻类植物的成本很低,借助这类植物可以有效地提高畜禽养殖的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生态养殖技术在畜禽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在促进养殖的过程中已经大量采用环保型的饲料,通过这类饲料对畜禽进行饲养,能够有效地减少一些污染气体的排放。这种举措有很多,例如,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植物酶达到减少零排放的目的。

生态养殖范文篇5

1.1在畜禽养殖业中鸭粪便处理难的问题,一直困扰众多养殖户。其实,鸭粪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变废为宝:一是发酵处理,可以投入池塘以养殖滤食性的鲢鱼、小虾等;二是大量的鸭粪可以作为有机肥料或生物肥料的原料;三是可以培育蝇蛆来饲喂特种水产品或名贵鱼类等;四是鸭粪通过垫料中微生物的代谢,转变成菌体蛋白为鸭提供营养;五是用鸭粪生产沼气。鸭粪处理的好,可使舍内少臭味,少蚊蝇,环境清新,并且能增加产品附加值。

1.2减少鸭疾病,提高鸭产品品质。目前,鸭病流行严重,如何保证鸭健康生长成为养鸭中需要重点对待的问题。通过采取各种生态养鸭模式、利用传统中草药防治鸭的各种常见疾病、大大减少抗生素等化学药物的使用、降低各种化学药物在鸭产品中的残留等,提高了鸭产品的品质。

1.3为了在养鸭上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如果采取生态养鸭模式,开始投入的建筑和饲料等成本比传统饲养鸭费用要多一些,但是从长远利益来看,实行生态养鸭模式,可节约饲料成本、人工、水电等费用,因此,能产生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2蛋鸭常见生态养殖模式

2.1稻鸭共育模式,稻鸭共育是把水稻的生长特点、虫害出现规律及稻田中生物的生长规律和鸭的生理、生活习性结合起来的一种生态养鸭模式。具有投资少、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天然除虫剂及增加土地肥力等优点。

2.2果园养鸭模式,利用果园进行养鸭,使果树和鸭互利共生。采用果园养鸭模式,可让鸭群在果园内自由活动,增加鸭只运动量,增强鸭只体质,促进鸭只生长发育与健康;另一方面,果园中的害虫和杂草为鸭提供丰富的天然饲料,不仅降低了饲料成本,还提高鸭只的产蛋率和蛋品质。此外,鸭粪可为果园提供优质的肥料,增加土壤肥力,大大降低了灭虫、除草和施肥所需的农药、化肥和人工等费用。同时,鸭粪中含磷量较高,果树的果实正好需要磷,磷元素可提高果实的甜度、给果品增色,提高果品的产量和质量。

2.3林下养鸭模式,充分利用了树林冬暖夏凉的特点,在树林间搭的塑料大棚,可起到夏天防暑,冬日保暖的效果。此外,采用林下养鸭模式能有效解决农作物秸轩和鸭粪的处理难题,从而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通过此养鸭模式,农作物秸轩可以作为养鸭垫料,经过一段时间最后转化为优质有机肥料,这样改良了土壤,又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鸭粪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把鸭粪施入林地可促进树木快速生长。

2.4鱼鸭混养模式,鱼鸭混养模式是一种鱼鸭共养的生态养殖模式,即在鱼塘水面及四周养鸭,同时利用鸭粪养鱼(放养密度:1000只/hm2水面)。鱼塘基本上不用施放饲料,而鱼池可为鸭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和丰富的天然饲料,这样既降低生产成本,又可以保持种养业的生态良性循环。另外,在长江以南的某些地区把稻鸭共育模式和鱼鸭混养模式结合成“稻-鱼鸭”的生态模式,将稻、鱼、鸭三者优点集中于一身。

2.5生态园区模式,生态园内以“鸭-鱼-菜”或“猪一鸭一鱼-菜”形成一种立体养殖模式。生态园区养殖模式可供人们旅游和观光,同时也可作为科研实习基地。在生态园区内创建科技园,可为畜牧院校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提供场地,他们可以提供畜牧养殖技术服务,这样更有利于鸭疫病预防和控制,更好的科学饲养管理。生态园区养殖模式可同时经营多个种类的项目,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降低饲料成本,提高产值。

生态养殖范文篇6

关键词:生态猪养殖;养殖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对养猪业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推动了生态猪养殖技术的应用,也得到了诸多养猪用户的高度重视。加强生态猪养殖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生猪健康成长和发育,维护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将抗生素和病死猪数量降至最低,为人们提供无公害、安全性较高的猪肉产品,充分彰显出生态猪养殖技术的应用价值,为养猪业的发展注入全新的生命力。

1生态猪养殖技术分析

1.1生态饲养技术。生态猪养殖弥补了传统生猪养殖的缺陷和漏洞,在诸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和优化,在以下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1)在饲料方面,生态猪养殖明确提出了对饲料的要求,不能添加任何添加剂,要满足绿色无农药目标。一般来说,玉米和大豆等是常见的养殖饲料,确保猪饲养殖的健康生长。(2)在粪便处理方面,对生猪的排泄物,要进行无公害处理,加强沼气池的应用,发酵产生的沼气可作为清洁能源,产生的沼气渣,作为再生农作物的重要肥料,而实现有机循环。(3)提高抗病力,在饲料中,通过添加维生素,将生猪疫病的发生概率降至最低。(4)选择生态猪场所,要充分考虑当地气候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国外先进的养殖技术,加强早期断奶技术的运用,将母猪和仔猪分离,对生态猪在不同时期的生长特点进行密切观察,为制定养殖措施提供一定的依据。1.2基因优化技术。现阶段,我国注重对国外优质品种的猪进行引进和应用,旨在讲提升本地生态猪的品质。虽然这些外来的品种猪具有优良生产性能,但口感不一定适合本地人的口味。因此,在生态猪养殖技术实施过程中,要加强杂交技术的应用,将生态猪的基因进行优化,大大提高生态猪的生长速度,也确保良好的口感。1.3粪便生态化处理。借助沼气池发酵的形式,二次利用生态猪的排泄物,可以贯彻落实好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并为生态猪创造良好的生活场所,给予生态猪品质一定的保障。比如将1kg优菌康有机肥堆肥发酵剂添加到猪粪之中,并添加适量的木糠,其用量不得超过30kg,然后搅拌均匀,将其放入到准备好的物料之中,发酵肥料的碳氢比控制在25~30:1比较适用,并将一些秸秆和稻草添加进来,然后进行发酵,对猪粪的水分进行调控,加强猪粪的堆建,高度和宽度要分别控制在1.5m、2m左右为最佳。经过发酵形成的有机肥,可以在农业和种植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生态猪养殖的发展趋势

2.1紧密结合种植和养殖。通过加强生态猪养殖和种植的统一,在养殖过程中,需要种植作物,以此来供应猪进行采食。猪在采食后排泄出来的粪便,在植物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作为重要的肥料,以供植物的生长,提升植物的利用效率,促进生态猪健康生长和发育。同时,也可以给予生态猪一定的自由,确保活动场所的充足性,将饲料和运动整合在一起,对促进猪健康成长和发育具有极大的帮助,不断提高生态猪养殖效率。2.2发展立体化养殖模式。立体化养殖模式主要是指要利用好环境条件,集中整合生态猪和其他动物,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良性循环发展目标。现阶段,鸡、猪、沼气以及蚯蚓等养殖模式比较盛行,可以确保资源利用效率的稳步提升。2.3积极转变经济组织模式。借助改变生态猪的经济组织模式,大大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所以公司、基地以及农户等相结合。具体来说,公司要将资源提供给农户,然后农户在公司的基地上进行养殖,这时公司要加大统一化管理力度,提供充足的饲料、用具等,并引导农户树立高度的疾病预防意识,确保良好的饲养培训效果,最后回收饲养的生态猪,集中化进行屠宰和生产。基于此,可以促进公司和农户互利共赢目标的实现,而且通过在养殖区域内配置自动化机械,可以控制好人员的流动性,不断提高生态猪的品质和质量。2.4生态放牧模式。传统生猪养殖主要以圈养为主,生猪长时间得不到运动,很难提高其免疫能力。因此,在生态猪养殖过程中,要加强自然放养方式的应用,创造良好的运动场所,可提升生猪的体能和免疫力。

3结语

总之,在养殖业不断发展过程中,要加强生态猪养殖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提高猪肉品质,满足无公害、绿色安全、无污染原则,不断提高养猪行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备较高的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且华敏.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8,12:99.

生态养殖范文篇7

一些生态养殖户在养殖时存在以下误区:一是认为畜禽饲养的时间越长,肉品质量越好,因此,喂料特少;二是认为天然放牧才算原生态养殖,就算补料也很少。殊不知,这样的饲养方法其唯一的好处就是畜禽得到了充分的运动,但生长速度缓慢,出现了“长命猪”、“神仙鸡”和“神仙牛”。长命猪:是将猪养在山上简易猪舍里,白天把猪赶到林子里放牧,晚上赶回猪舍休息,每天每头成年猪投喂0.5kg的自产饲料(主要是玉米)和一些青饲料,种公猪、种母猪也只补饲少量的单一饲料(玉米),结果母猪体质差,断奶后母猪成了畸形,瘦如刀豆状(俗称神仙壳猪),仔猪双月龄断奶平均体重只有6.5kg,形似小鱼;商品猪饲养周期长达2.5年,平均体重不到100kg。神仙鸡:在坡上建一围栏,在围且栏里搭一个非常简陋的鸡棚,把鸡苗放在里面饲养,白天放牧,晚上回鸡棚,每天每只鸡投喂0.05kg玉米(或玉米粉)。因养殖密度大,鸡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而放牧鸡本身就不会走得太远,天然饲料极为有限,连草根树皮都吃干净了,商品鸡饲养周期1年以上,平均体重不到2kg。神仙牛:就是只喂野草(因为没有种草或种草太少),由于承包地的原因,放牧地受到限制,草量有限、草质较差,连野草都吃不饱,又不补料(或补很少的料),饲养周期3.5年以上,平均体重不到300kg。

2造成的损失

(1)畜禽的生长、生产环境极差,因大群的畜禽集中饲养,环境不堪重负,畜(禽)群活动不开,粪便清理难,污染环境,特别是阴雨天,粪水和雨水搅在一起,人要穿雨鞋才能进场;(2)由于环境条件差,仔畜禽成活率低,成畜禽也易发病;(3)畜禽营养极度缺乏,生长发育严重受阻,没有补偿饲养,成了僵畜(禽),限制了其应有的生长个体;(4)由于营养跟不上,导致鸡群产生喙癖、母畜易产生软骨病、幼畜易产生佝偻症;(5)防疫跟不上,也是造成畜禽死亡率高的原因之一;(6)饲养周期过长,导致畜禽肌纤维老化,肉的品质下降;(7)生产效益极其低下,得不偿失;(8)由于生态平衡被打破,生产的产品也算不上生态产品等。由于这些弊端的存在,实际上是践踏了生态、虐待了畜禽、损害了养殖利益(效益)。

3对策建议

生态养殖范文篇8

1.1污染物处理不及时

在山区进行山羊生态养殖过程中,由于大多并未修建污染物处理设施,使其无法得到及时处理,久而久之污染物随意排放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这样也就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其次,在进行山羊养殖场地选址或布局时过于随意,并未按规定远离水源,这样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另外,由于山区山羊养殖场地随意,所以治理难度大、危害多、特别是山羊粪便中的有害物质若没有得到及时处理,会经渗透到土壤层,流入河流与水库中,导致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污染,这样也就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1.2山区山羊污染防治力度不大

由于地方政府一般都只注重人口密集居住区域的环境保护,而并不过于重视山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促使山区治污力度并不大,造成治污设施建设跟不上环境破坏步伐,这样也就致使山区山羊养殖污染日趋严重。与此同时,山区畜禽养殖户污染治理方法比较落后,且虽然在处理污染物上有一定的效果,但因治理污染不科学,达不到国家关于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标准,特别是在山区养殖场地,一般都只是采用简单的三级沉淀池过滤后进行排放,使其根本无法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这样也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1]。

2山区山羊生态养殖技术

为了更好的提高山区山羊养殖水平,做好科学规划羊舍、科学圈养、种植优质高产牧草、粗饲料制备、山羊放牧补饲、适时驱虫防病、合理确定出栏时间,这几方面的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对这几点关键技术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实现山区山羊生态养殖目的。

2.1合理设计与规划羊舍

规划山区羊舍过程中,养殖户首先应根据山羊生物学特性,结合该山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气候,进行科学合理的羊舍选址、规划与布局。同时,尽量修建成双坡单列式的高床漏缝形式的羊舍,并选择木质或砖木材料为羊舍结构。另外,在架设羊舍过程中,由于山区早晚气候温差较大,养殖户应结合不同海拔高度,设定羊舍楼床高度与面积。最后,养殖户还应在羊舍后方侧风向处修建粪污处理设施,如积粪池、沼气池、多级沉淀池等,其修建规模应结合山羊饲养规模为根据,这样才能使山羊粪便污物得到无害化处理,进而保护山区的生态环境。

2.2山区山羊圈养技术

传统山区山羊养殖方式一般都是以防牧方式,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山羊养殖,可采取山羊圈养与传统放牧相结合的圈养饲养方式。特别是对于农作物较多的山区地方,如秸秆、红薯藤、蔬菜叶等都在山羊养殖中得到充分利用。而为提高山羊圈养水平与品质,养殖户应选择优质的花生藤、大豆秸秆、优质牧草等为山羊饲料,使其可保障山羊所吃到的饲料符合喂养标准。另外,在投喂粗饲料时,如成熟后的秸秆、玉米壳等,其比例应控制在30%内,这样才能确保圈养山羊得到更好的吸收与消化。与此同时,在山羊生态圈养中,若条件允许,养殖户可对粗饲料进行预先氨化、碱化处理,提高山羊对粗饲料的吸收率与消化水平,进而加快山羊的生长与繁殖。

2.3保障山区山羊四季均衡的营养草料

在山区山羊生态养殖过程中,保障山羊四季均衡的营养草料是提高山羊品质的关键。而种植优质、高产牧草为舍饲养羊的物质基础,这样才能为养殖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在种植草料时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养殖户应根据山羊养殖规模与发展需要,尽量选用农闲地、果园地、退耕地进行计划性种植,这样不仅能够使土地得到最大化利用,也能满足山羊饲草饲料供给需求。第二,养殖户还应将夏天与秋天青草茂盛季节进行充分运用,尽量收集野生草、秸秆、花生藤、农作物副产品等,并制作成青贮料和干草粉进行储存,使其保障山羊四季均衡的营养草料,实现山羊高效养殖。

2.4山区山羊粗饲料制备技术

粗饲料也是山区山羊生态养殖的重点,而粗饲料制备技术又是满足山羊饲养的基础。其中粗饲料制备技术包括饲草青贮、微贮技术、微贮饲料等技术,这些先进的粗饲料制备技术不仅有利于改善饲料口感,也能降低饲草饲料浪费。另外,在运用粗饲料制备技术时,养殖户还应充分利用夏天与秋天青草茂盛季节,大量收集野生牧草、树叶、农作物秸秆等,或栽培高产优质牧草,这样才能保障在冬季与春季山羊饲草饲料的供给。

2.5山区山羊放牧补饲技术

在进行山区山羊放牧补饲过程中,由于天气变化、温差气候、牧草生长规律等都有所不同,所以不同季节山羊补饲量也有所不同。但若只单单进行放牧补饲,很难满足山羊正常生长与营养需要。因此,在山区山羊放牧补饲过程中,应结合山羊实际情况进行放牧补饲,若有需要还可对羊群进行夜间采食,以便满足山羊营养需要。另外,养殖户还可结合不同季节的天气情况,特别是天气好的情况下可进行充分放牧。但若放牧补饲还是无法满足山羊需求,养殖户还应在收牧后的2~3h内进行精料补饲,以便羊群都能满足需求,这样才能加快山羊繁殖,提高经济效益[2]。

2.6定期进行驱虫防病措施

定期做好山羊的驱虫防病措施也是提高羊群生态养殖的关键。在进行驱虫防病措施时,首先应结合山羊寄生虫病发生的季节动态规律,对山羊进行驱虫防病措施。如在高发寄生虫病的夏秋季节,应每月进行一次的驱虫防病措施,在冬春季节还进行每季一次的驱虫灭疥。而对于山羊幼崽,应在两月龄的时候进行一次预防性驱虫灭疥,以便提高山羊的抵抗能力。其次,在选择山羊驱虫灭疥药物时,应尽量选择高效、低毒的药物,以防对山羊身体产生过多的危害。另外,通过对山羊进行科学免疫接种,是预防山羊痢疾、口蹄疫、山羊痘、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疫病的重要措施。而在进行免疫接种时,应严格依照免疫接种程序,使其预防更严重疫病的发生。最后,对于发病或疑似病种山羊,首先应进行消毒,后进行隔离与观察治疗,最后对病羊粪便与污染物进行焚烧或掩埋处理,这样才能有效防止更大的传染,进而影响羊群的生态养殖[3]。

3结语

综上所述,山区山羊的生态养殖技术可有效提高山羊品质,扩大山羊总体规模,提高山羊养殖户经济效益。因此,在进行山区山羊生态养殖时,科学合理的规划羊舍、注重山羊的饮食与卫生、增强山羊饲料饲草的营养水平,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山区山羊生态养殖目的,也能为养殖户带来更理想的经济效益。

作者:王勇 裴振华 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畜牧兽医站

参考文献:

[1]田淑芳,周小波,袁珍军,等.山区山羊生态养殖关键技术探讨[J].湖北畜牧兽医,2016(5):41-42.

生态养殖范文篇9

根据相关部门调查,在畜牧业生产过程中,每天1头猪相当于7人生活排放的污水量,1头牛相当于22人生活排放的污水量。2002年,我国年产生畜禽粪便量约19亿吨,为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4倍,其中畜禽粪便产生化学需氧量COD的排放量已达7118万吨,远远超过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的总和排放量,畜禽排泄物污染防治工作已经是环境治理的主要问题。牛羊养殖给社会自然带来很大污染,会造成资源的减少,不利于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大力倡导生态建设。从科学的角度分析,生态养殖中把能量与物质要不断的转换和循环,在生产阶段方面,应充分利用生物资料,最大程度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在牛羊养殖中,把握好大自然中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提高人们的收入,这样环境也得到保护,同时减少了人力物力以及成本的投入。这种绿色环保的养殖模式有利于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生态养殖一方面可以减少家禽牲畜所需饲料的成本,另一方面改善了池塘、稻田的结构,让不同的农业资源相互补充与利用,把牛羊养殖与生态建设完全结合在一起,真正做到和谐、可持续发展。生态养殖中可以把冲洗圈舍的水投入到池塘中,以供池塘中的植物吸收,过滤后的清水可以用于灌溉农田。这样就节约了很多的水资源,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这些都是牛羊养殖与生态建设和谐发展的表现。

2对策

畜牧业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把握处理好畜牧业经济发展与生态效益的关系,因此我们就要转变畜牧业经营模式,走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从思想上我们要把重畜轻草转变为草畜并重,实现科学的养殖新观念。把自然放牧的粗放经营转变为舍饲、半舍饲集约化经营,改变过去草食畜发展完全依赖天然草场的局面,实现种草养畜和农作物秸秆科学处理后养畜的饲养方式。把传统单一数量型转向为质量效益型,这样才有利于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全面发展。在牛羊养殖与生态建设的工作指导上,把闲散的畜禽转变为专业户规模化集中养殖,或者专业小区养殖,提高养殖的现代化标准化程度,这些都有利于牛羊养殖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发挥畜牧业清洁生产新工艺作用,建立“畜—沼(有机肥)—草(种植)”新型生态循环养殖模式。首先饲料基地建设,生产无公害饲草,把好源头关。利用优良品种饲料草种、选择应用平衡施肥和土壤培肥等新技术、配套应用高效低残农药施用等技术,保证原料饲料的清洁生产。其次,饲料及饲料清洁生产技术。根据畜种、长势、阶段,根据动物营养学合理配方,应用先进的饲料配方技术和饲料生产加工技术,生产全价配合饲料。发展生态饲料推广秸秆养畜,农作物秸秆进行青贮发酵作为能量饲料。与无机盐等配制成畜禽配合饲料,代替30%~50%的原粮饲料,可降低饲养成本30%。再有,固液分离和干清粪技术。养殖场的粪污要进行固液分离。对固体粪便进行自然堆肥发酵,有利于杀死里面部分的病原微生物,起到自然消毒杀菌作用,再施到农田。液体经过沉淀后进行厌氧降解,杀灭部分病原微生物。尽多的采用干清粪技术,这样有利于减少水的消耗量。最后,沼气发酵技术。利用畜禽粪污进行沼气和沼气肥生产,合理地循环利用物质和能量,解决燃料、肥料、饲料之间的矛盾,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种植业和养殖业间全面、持续、循环、健康发展,促进农民的产量增加、收入增加。生态畜牧业发展新模式“畜—沼—草”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最佳途径。

3结语

生态养殖范文篇10

[关键词]鱼菜共生;结构形式;技术特点;效益

1“鱼菜共生”生态养殖模式的结构形式

“鱼菜共生”模式是一种生态养殖模式,将养鱼和种菜两种本无关联的农业类型进行科学融合,利用二者生物特性实现绿色循环发展,是一种对于传统农业模式的伟大探索和革新。“鱼菜共生”模式的最大优势是养鱼无需换水、种菜不必施肥[1]。这种模式采用大棚技术,在大棚内建设养鱼池,在结构上表现为池面种菜、菜下养鱼。鱼池分为上下两层,底层是水区,用于养鱼,上层是温室,种植各种蔬菜。养鱼池安装了特殊过滤器,过滤器的细菌将鱼粪里的氨基盐转化为硝酸盐,富含硝酸盐的水被水泵抽起来灌溉温室里的蔬菜[2]。该模式利用蔬菜根系发达、生长时对氮和磷需求较高等特性,在池塘内形成“鱼肥水—菜净水—水养鱼”的生态循环系统,达到鱼菜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该模式适合多种类型的蔬菜和鱼种共生,可充分体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效益最优化。

2“鱼菜共生”生态养殖模式的技术特点

“鱼菜共生”模式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典型代表,也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体现。这种模式的主要技术特点表现为绿色环保、经济实惠。首先,该模式下利用大棚生产温度、湿度、光照、水源等生产要素的可控性,能为鱼菜种养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利用鱼类产生的有机肥为蔬菜提供丰富的养分,减少肥料和药物的使用量;而蔬菜采用无农药的绿色种植方式,可以优化水质,为鱼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3]。这种利用生物特性创造的生态农业体系实现了无土栽培和绿色环保。其次,因为蔬菜无需施加药物,鱼类也无需投放大量饲料。鱼与蔬菜可在大棚内实现长期规模化经营,而且建设成本不高、无需反复建设。所以,这种模式的,经济效益较好。

3“鱼菜共生”生态养殖模式的效益

“鱼菜共生”模式相对于传统的养殖和种植模式有着更可观的经济效益。将两种农业类型进行综合发展,不仅能获得健康鲜美的鱼类,还能收获绿色环保的各种蔬菜,从而获得更大的生态及经济效益。首先,“鱼菜共生”模式可提高蔬菜产量。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鱼菜模式能实现蔬菜667m2产量平均提升12%,蔬菜年产量相比传统种植模式增长2倍[4]。例如,空心菜、豆芽、生菜、白菜和豆尖等蔬菜品种667m2产量基本在750kg以上,并且这些蔬菜品质纯正、绿色健康,能获得较高的市场认可度,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同样,该模式下养出的鱼不仅健康鲜美,而且产量极高,相比普通养殖鱼有较大的市场优势。其次,“鱼菜共生”模式能有效节省能源,减少污染,降低资源浪费,提升经济效益。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用该模式养鱼可节约水电成本约30%,养鱼的日补水量相比传统养殖节约45%,节省农资投入约50%[5]。该模式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有着极大的作用。以空心菜为例,对其蔬菜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可知,每1kg空心菜可以消纳1.45g氮和0.30g磷。另外,该种养殖模式可有效改善水质,使氨氮含量降幅达50.6%,养殖病害降低70%以上,综合经济效益提高30%以上。再次,“鱼菜共生”模式能减少养殖空间的资源量,实现利用最小成本投入获得最大化经济效益的目的,也能更好地满足城市人民的生活需求,提升其生活品质。该模式进一步促进了生态农业发展,为更多的城市居民提供更高品质的食源,有利于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最后,“鱼菜共生”模式有利于改善我国的农业结构。现代农业讲究的是高产高效、绿色健康,是当前我国政府农业农村工作中的重点要求内容。相对于传统农业形式,“鱼菜共生”模式优势明显,建立了一套立体循环的种养模式,将非相关产业联结成正相关产业,突破了传统农业模式的限制,在农业资源的空间利用上、农产品发展结构上以及农业效益上都是一种革新[6]。通过扩大化推广这类种养模式,将更多的农业产品进行科学配合,可望以点带线、以线促面,引领我国农业结构的根本性改善,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产业规模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化。

4结语

“鱼菜共生”模式是一种绿色健康的综合养殖模式,是现代农业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一种创新型生产模式。不仅能促进资源的极致化利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让经营者获得更大的利益价值,同时能进一步增强我国的农业经济实力,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我国的现代农业建设需要不断开发、不断创新与之类似的新型农业模式,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环境改善、加强农业经济优化,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参考文献

[1]孟然.鱼菜共生模式探讨[J].农业天地,2018(5):34.

[2]蔡莺媚.鱼菜共生+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D].青岛:山东海洋学院,2013.

[3]张明华.管式鱼菜共生装置及生态养鱼模式研究[J].农业技术,2013(3):196-197.

[4]苏静.鱼菜共生综合种养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科研,2018(2):207.

[5]丁永良.鱼菜共生系统的研究[J].中国水产科学,2017(5):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