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市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18:51:32

生态文明市

生态文明市范文篇1

生态经济获得较大发展生态经济是现代新兴产业,是注重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节约能源资源的产业。[4](P28)它是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社会的高度统一。三明市生态经济的发展主要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一批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着力推动自主创新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获得体现。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方面,2012年,以三钢、闽光新型材料等企业为龙头,三明市形成了7个百亿元以上创新升级产业。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方面,三明市围绕提升产业素质、增强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紫杉醇提纯、雷公藤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断提高其在全市产业的比重。在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方面,三明市通过实施项目带动,着力抓好三明城市物流园、三明汽车综合服务区、海西金属材料制品市场等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特别以三明“陆地港”等项目为重点,培育商贸物流业,建设国内先进、省内一流的综合型物流园区,使它成为连接江西腹地、福厦漳泉港口的海西中部现代物流中心。在着力推动自主创新方面,三明市围绕突出产学研合作和平台建设,市、县两级政府同4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500多家企业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16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合作项目超1000个。[5](P1)

生态文明研究成果显著近年来,以三明市精神文明研究基地、三明学院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三明市哲学学会等研究机构为平台,大批致力于生态文化研究的学者,结合三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潜心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生态文明研究成果。近十年,学者们公开发表的关于三明市生态文明研究的论文达200多篇,著作4部,研究者们挖掘了具有三明特色的传统生态文化内容和形式,从理论上阐释了生态文化的形成及其体系构建,论述了三明市生态伦理建设的时代价值、生态危机和社会制度的变迁问题,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生态文学、环境伦理、科技伦理、生态消费、生态教育等层面论证了三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方兴未艾的研究,不仅巩固和积累了三明人民创造的生态文明,还将推动三明生态文明建设向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三明市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十八大新闻中心举办的记者招待会上指出,中国环境问题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增大。三明的重工业城市属性决定了三明要彻底摆脱生态问题的困恼,建成适合人们生产和栖居的美丽城市,还将面临较严峻的挑战。

(一)三明人的生态文明意识还比较淡薄中国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恶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西方国家在100多年工业化进程中逐渐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经济快速增长期间就集中显现出来了。生态文明应该是一切文明之基,不处理好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的本质关系,人类文明的进程将会受到冲击。近年来,三明市政府组织了多次的三明精神内涵的讨论,也有学者撰文解释生态文明与“开明、清明、文明”的三明精神的关系,但总体上生态文明在三明精神中的地位不够凸显;三明的经济发展后劲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其经济排名在福建省属于中下水平,三明的政府、企业很容易在理论和现实中倾向于把物质增长、规模扩张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另外,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总体还不强。生态文明意识的内容因时代不同而有所差异,也随时代的进步而日趋丰富,总体看来,主要包括生态文明觉悟、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态度、生态文明科学技能和环保参与五个方面。生态文明意识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价值观、道德观、伦理观,是推动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和持续动力。当前,较多的公众对于生态问题认识模糊,生态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不少人认为生态问题的解决只是政府的责任和事务,这导致公众参与生态保护活动的热情不高。

(二)节能减排的压力还比较大节能减排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但就如中央在2007年的经济工作会上提出的,我国完成既定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任务还“非常艰巨”。由于历史的原因,三明市产业布局不太合理,工业企业结构比重仍然过重,再加上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然还有市场,节能减排的任务更加艰巨。三明的冶金、化工、电力、机械、煤炭、纺织、建材、林产加工等产业仍以高物耗、高排放行业为主。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972.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单位GDP能耗每万元1.751吨标准煤,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010年,全市废水排放总量为23686万吨,较2009年上升7.0%,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占总量的66.77%)上升1.9%,二氧化硫总量超出省里下达的控制要求,市区酸雨率达到50.0%。[6](P2)很多企业为了暂时的利益,不愿投入和运行新工艺,对废水废气的达标排放不太重视,甚至不顾环保部门的监督,采取放任的姿态。同时,三明的循环经济建设还处于起始阶段。2006年,三明开始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以三钢等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区为依托,希望在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方面形成产业链,为全市发展循环经济积累经验。五年来,企业受利润最大化原则驱使,循环经济的推广和使用进度比较缓慢。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体系不够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构成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体系。只有建立以生态文明价值观为主导的制度结构和法律规范,人们的决策和行为才会变得规范,并着力克服长期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性障碍,使人与自然真正和谐的伟大理想和目标得以实现。[7](P27)当前,三明还没有形成全社会各界联动,齐抓共管、群策群力的组织领导机制;环境经济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资源价值补偿制度、绿色信贷制度、绿色政府采购制度、绿色保险机制、民间投资生态文明建设的回报机制等执行力度不足;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还不够完善;不同经济成分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生态投入机制还不明显。

三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3](P3)这是我国执政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一个文明如果能够成功应对来自环境的挑战,那么它就可能走向繁荣和发展,反之,则会导致衰落和灭亡。”[8](P11)三明市的生态文明是在应对三明市工业文明导致的生态问题的挑战中产生的,三明的建设需要根据三明工业城市的实际,探索一条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推广长汀经验,激发全社会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强烈意识长汀曾是福建省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之一。自1983年起,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长汀水土流失治理。2000年至2009年的10年,省委、省政府每年补助1000万元,将长汀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十年如一日的努力,终于让百万亩荒山重新披绿。2011年12月、2012年1月,国家领导习对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两次作重要批示,表示对老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心和指导;1月29日,时任省委书记的孙春兰赴长汀调研时强调,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长汀经验的核心,就是引进社会资本,公司包山种银杏,村民大胆跟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按照长汀经验,三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应该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进来,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环境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首先,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重要作用,有力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推动系列环境问题的解决,积极推动政府相关的环境决策。其次,以政府为主导,持续开展全民环境教育,加强对社会各阶层的环保培训,培养全民环境道德素质。最后,全社会要有长远意识,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只要长期坚持不懈,养成在生产、交换和消费方式上处处考虑环境保护的习惯,生态文明的宏伟蓝图就能实现。

(二)科学规划城市化,通过产业升级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主要标志,解决环境问题,仍然要从城市开始。当前,三明城市化程度还处于中期阶段,2009年,三明市区流进人口11.7万人,城镇化率为44.4%,今后,三明的城市化进程还会加快,生态城市建设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作为。在城市化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利用三明“绿色宝库”的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城市,打造宜居的、现代化的生态城市。因此,不能仅把城市当作客观的物质对象,而应该要在城市中内在地包含社会因素和由社会关系所形成的城市空间内涵。这要求把城市规划当作一项科学性、应用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工作来看待,不仅要确定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布局,统筹安排各项建设,更重要的是保持城市关系的和谐,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和谐。[9](P24)一方面,三明作为重工业基地,把三明钢铁厂等大厂进行搬迁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通过产业升级来打造宜居城市。所谓产业升级,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因此,技术创新、降低煤炭耗能,淘汰落后产能,严格实行产业准入审批制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第三产业,是促进三明市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城市化必将导致城市空间扩张和同城化,我们要在城市化的潮流中,抓好城市中心绿地和大型公园绿地建设,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山区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城市。

生态文明市范文篇2

为进一步加快生态建设,强化城市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生态和谐宜居城市,市政府研究决定,在巩固、发展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到年完成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为加快创建工作步伐,现对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开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是市委、市政府在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任务、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建设重大决定及市第十一届党代会提出的“强化生态文明、加快内涵发展”目标任务的具体要求。我市自年开展创建工作以来,各级高度重视、积极行动,不断加大投入,增绿量、创精品、重生态,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相比,园林绿地仍存在绿量不足、结构不够合理、系统不尽完善、管理相对粗放等问题。特别是对照国家住建部颁发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8大类74项考核指标,我市尚未建立统计体系及未达标的有35项,达标率仅为52.7%。生态园林是组团式城市的本质特色,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加快建设生态,打造城市本质特色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创建工作的使命感、紧迫感,积极改善生态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全力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确保实现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目标,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二、创城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强化生态文明,加快内涵发展为主线,统筹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按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要求,建立完善的绿地系统、水系统和绿道系统。把创建工作列为政府工作重要内容,全力打造环境更美、生态更佳、人居更优,市民生活更幸福的生态园林城市。

(二)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到年,形成绿量充足、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色彩丰富、养护精细、系统完善的高品质城市绿化生态环境;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基本得到根治;城市生态环境指标、生活环境指标、基础设施指标大幅提高;循环经济体系合理构建;生态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普及;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市生态文明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

具体目标:到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6%,建成区绿地率≥38%,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中乔灌木所占比率≥70%,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90%,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达到100%,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80%,林荫停车场推广率≥60%,节约型绿地建设率≥80%,生物防治推广率≥50%,林荫路推广率≥85%,立体绿化实施效果明显,公众对城市绿化的满意率≥90%,城市热岛效应强度≤2.5℃,年空气污染指数≤100的天数达到300天以上,本地木本植物指数≥0.9,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10%,城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全市再生水利用率≥50%,城市管网水检验项目合格率达到100%,城市污水处理率≥9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绿色交通出行分担率≥70%,住房保障率≥85%,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90%,主要道路、公园、公共建筑等公共场所设有无障碍设施,且管理使用情况良好。

(三)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在创城工作中,关注民生,尊重民意,以市民能见绿、能爱绿、能享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市民身边的游园、开放的公园,让市民在绿色中生活、休闲,提高市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2.生态优先原则。在城市规划中突出生态理念,在城市建设中贯穿生态理念,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强化生态理念,在生产生活中倡导生态理念,在政府考核体系中把“生态”内容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3.系统性原则。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一项系统性、战略性工程,要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以城乡绿地系统规划为基础,统筹协调城市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市政建设、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内容,实现各方面发展的和谐统一。

4.工程带动原则。重点抓好一批城市绿化、风景名胜区生态建设、工业污染源治理、城市生态修复、水系治理等方面的重点工程和精品工程,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推行生态城市建设的观念、技术和模式。

5.因地制宜原则。针对我市组团式城市特点,结合自然条件和人文特色,实施城乡一体、重绿量、重生态的大环境绿化。大力推广乡土树种,适地适树,因景植绿,营造鲜明的地方特色。在规划设计、建设施工、植物配置等各个环节,融入当地文化因素,增加园林绿地的文化内涵。

三、创城重点工作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考核评价工作更加注重城市系统的完善和发展,更加注重生物物种多样性及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保护,更加注重城市生态安全保障及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加注重城市生活品质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创建工作中,要严格对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扎实有效地做好以下工作:

(一)绿化建设工作

1.编制完成《市城乡绿地系统规划》。要把绿地系统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各区要成立专门的绿地系统规划调查组,周密制定调查方案,对区域内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及其它绿地、对年可用作园林绿化且面积2公顷以上的资源、对单位庭院闲置地、对未建立统计体系的绿化指标,进行详细的调查摸底。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要对调查结果认真分析,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市城乡绿地系统规划》,使之成为指导全市园林绿化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2.大力实施园林绿化工程,增绿量,建精品,提升城市生态景观。要在城市近郊大力推进风景林地建设、花卉苗木基地建设和以荒山绿化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恢复工程,在增加绿量的同时,实现城郊绿地与城区绿地的有机融合;在城区加强精品公园建设,融入独具特色的文化因素,提升园林文化内涵和品味;城区间主干道、城区内主要道路要实现行道树全覆盖,全力实施双多排行道树种植模式;要加快街头游园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全面达到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要求;要提高单位庭院、住宅小区的绿化率,实施多层次园林绿化工程,构建起点、线、面、网相结合的城乡绿地系统,乔、灌、花、草合理搭配的绿地结构,形成“城在绿中、路在林中、家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大生态、大绿化格局。

各级要结合实际,建设完成一批高质量、高效益、高品味的重点绿化工程。要保证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确保将重点工程打造成城市生态绿化的示范和样板,带动全市园林绿化大发展。

3.提高绿地养护管理水平,依法处理占绿、毁绿行为。要建立“全覆盖、全时段”的养护管理模式,做到定岗定员,确保每块绿地都有人管、管到位;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择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养护单位,定期组织养护管理技术培训,制定实施科学的水、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要建立完善的绿地养护考核评价机制,保证绿地养护质量,全面实现绿地养护的精细化。加大园林绿地保护力度,严格依法处理违法占绿、毁绿行为,园林部门、城管执法部门、新闻媒体要建立联动机制,综合运用法律、宣传等手段切实保护好绿地。

4.加大科研力度,推动节约型园林建设。要大力实施科技兴绿,加强园林绿化科研机构建设,积极引进人才,建立人才梯队。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申请、立项、实施一批科研项目,并做好成果推广应用。加强节约型园林科研力度,着重在雨水收集、中水回用、天敌昆虫和微生物农药应用、废旧材料循环利用等方面做好研发和推广。加强能源节约,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水能等自然能源,保证园林绿化日常管理的安全清洁,实现园林绿地的节水、节能、节材。

5.加强行业管理和社会绿化工作,完善绿化监管。

一是完善绿色图章和建设项目附属绿化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工作,保证城市绿量;

二是实施闲置地临时绿化建设工程。充分利用已实施拆迁但未建设的地块、取得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后两年不能动工的地块、机关企事业单位自行拆迁房屋后闲置3个月以上的地块,大力实施以植树为主的绿化建设,到年,全市闲置地绿化率要达到100%。对于具备绿化条件但拒不绿化以及绿化不达标的单位庭院,取消单位相关荣誉,并依法处罚,城建部门做好监督;

三是进一步加强省、市级花园式单位(小区)、优秀绿地的创建、评审及复查工作。对绿化率高、绿化质量好的单位、小区及优秀绿地要大力宣传,带动全社会积极参与;对已命名但复查不达标的单位、小区,取消荣誉称号。对绿化率不达标的新建或改造项目,要严格按照《城市绿化补偿费收费标准》收缴异地绿化补偿费;

四是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对全市古树名木全面普查、编号建档、立标保护,对濒危古树制定、实施抢救方案,确保古树名木保护率达到100%。

6.开展城市绿荫行动。针对我市硬质铺装多、部分公用和商用建筑遮荫效果差、城市缝隙地、边角地缺树等问题,在全市开展城市绿荫行动,增加绿荫覆盖率。

一是城市主干道实现行道树全覆盖,道路隔离带和分车带在满足交通的前提下补植行道树,通过集中、连线的道路绿化建设,形成城市林荫路系统;

二是实施破硬造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工程。着重在停车场、活动广场中种植冠大荫浓的乔木,地面要采用嵌草砖等透气、透水性好的铺装材料。充分利用城市的缝隙地、边角地,实现城市无缝隙绿化。打破围墙,实现单位庭院、小区绿地与城市公共绿地、道路绿地的有机融合。

(二)生态修复工程

启动中心城区南部区域产业布局优化调整和园林绿化工作。淘汰转移能耗高、污染重的低层次产业,从源头上彻底清理粉尘、废气、污水等污染源,按照“绿化先行、以绿治污”的原则,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工业物流、生态旅游、都市农业等新型产业和绿色产业;加快中心城区东部化工区产业布局调整,搬迁改造区域内污染企业,全力实施山地区生态恢复绿化工程,注重结合地形地貌,以恢复自然生态为目的,科学规划,稳步推进。要有机融入运动、休闲、文化等新元素,将山地区打造成集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体育运动、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生态园区,使之成为中心城区东部的绿色屏障。要在城市近郊大力发展风景林地建设,结合风景名胜区规划,重点推动等地区的生态恢复,使城郊风景林地成为城乡绿地连接的重要纽带,物种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环节,城市防尘、降噪的重要屏障。

(三)城市水系建设治理工作

深入实施清水润城工程,加强城市水系建设和治理,采取截污、引水、生态恢复等综合措施,打造完善的城市水系系统和高品质的水系景观。要编制水系总体规划,确定河流、湖泊布局和蓝线位置,合理分配水资源,使城市水系形成有机整体。要在满足防洪功能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水系的景观效应,合理分配景观要素,以生态为基本点,尽可能多地控制河流两侧的景观用地,全面改善环境,优化局部区域小气候。尽快启动新城区景观水系建设工程,高标准规划建设,打造城市水系精品;加快猪龙河上下游综合整治,彻底解决河道排水、水质提升问题,使之成为安全防洪、景色秀美的生态线;开展河综合整治,注重从源头上整治、清理污染企业,杜绝工业垃圾、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的堆放和倾倒。在河流、水库、湖泊等自然湿地与人工水体周边区域建设大面积生态保护绿化带,塑造生态驳岸,形成完善的水系植被系统,推动湿地公园建设。到2015年,河道两侧要全部实现绿化覆盖,90%的河道形成生态型驳岸,实现水系湿地的“绿肾”功能。

(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

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十二五”期间,全市万元GDP能耗累计降低率达到17%以上。

一是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把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作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根本性举措,大力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组织实施节能技术改造、节能环保产业倍增、合同能源管理三大工程,开展300家重点用能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和能效对标,力争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拉动万元GDP能耗降低3个百分点以上。坚持不懈地淘汰落后产能,坚决关停能耗高、污染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土小”企业。大力支持低温余热发电以及煤矸石、粉煤灰和赤泥等工业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扶持发展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园区。加快中心城区东部化工区搬迁改造,中心城区南部区域产业布局优化调整,推进大外环沿线及区域内产业升级;

二是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深入实施大气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按照新的国家排放标准,对电力、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治污设施进行改造,搞好重点企业脱硫、脱硝设施建设。积极开展企业无尘清洁生产,突出加强南定、果里、凤凰等片区的大气污染治理,加快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工作,加强机动车排污污染防治。开展新一轮重点流域排污企业限期整治工作,完成4座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新建扩建,直排河道的污水处理厂要全部建设生态湿地,确保主要河流水质稳定达到COD≤45㎎/L、氨氮≤4.5㎎/L。强化部门联合执法,依法对环境违法行为实施“顶格处罚”。

(五)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构建顺畅交通网络,加快建设“高速”城乡路网,完善中心城区大外环附属工程,组织实施北京路南延、省道703张店绕城线路面改造等干线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抓好纯电动公交车示范运行,启动建设城市轻轨交通。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体系,城区生活垃圾管理实行“定时定点、分类收集、密闭运输、压缩转运、无害处理”,城镇生活垃圾收集率、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组织实施环保热电厂建设,进一步提高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加强城区污水配套管网建设,提高污水管网覆盖率和污水收集率,到2015年,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已建和新建污水处理厂要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对重点区域的脏乱差治理,完善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健全“全时段、全覆盖”的环卫保洁机制,打造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

(六)社会保障工作

要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保障水平。要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落实好保障性住房配建政策,全面推行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认真贯彻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租房有关管理办法,确保分配公平、管理规范,让群众满意。到年,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完成率达到100%。进一步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适时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和工伤保险待遇水平,提高城乡低保标准与补助水平。加强城乡公园、广场、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不断完善城市基层文化、体育设施,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公共场所要设有无障碍设施,且管理、使用情况良好。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责任。市政府成立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领导小组,负责创城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具体任务的分解和创城工作的调度。各区县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按照任务分工和签定的目标责任书要求,落实责任,精心实施,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实行目标责任考核制和责任追究制,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全市目标考核体系,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考核监督,每年对各区县、各责任部门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不能按期完成创建任务,影响整体进度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二)加大投资力度,确保资金到位。按照公益事业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原则,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所需资金纳入各级政府预算,财政预算中要专门列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维护资金,并逐年增加。整合使用城市绿化建设资金、城市绿地养护资金、风景名胜区保护资金、生态环境保护资金及其他与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有关的各项资金。各区县要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框架内,安排好资金,保证创建工作需要。市有关部门要在保证好重点建设项目资金的同时,安排适当资金对区县建设项目进行补助。各区县要按照建养分开,建管并重的原则,按照标准落实绿地养护资金。积极引导、支持社会资金投资园林绿化建设、花卉苗木基地等绿化建设项目。

(三)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强调“生态优先”原则,突出生态园林规划以及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各个子项规划,充分发挥“绿色图章”的作用以及“绿线”“蓝线”“紫线”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规划、建设、保护好城市绿地。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创建工作分工和目标责任书,做好各个项目的规划方案和实施计划,保证城市生态绿化的先进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并促进城市建设朝着生态、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

生态文明市范文篇3

这次创建活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以突出民族特色、建设宜居城市为主线,以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改善人居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突出重点,综合整治,全面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着力建设经济发展、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文化繁荣、市民文明、社会安定的新*。

总体思路是:市政府组织、全民参与、部门联动、因地制宜、科学创建。

二、工作目标及责任分工

在学习借鉴先进城市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四城”建设步伐,力争在2012年底前达到省级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城市、文明城市标准。

市政府是“四城”创建活动的责任主体,负责创建活动的全面组织工作,市政府将逐年加大财政对此项活动的投入力度。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由市爱卫会牵头,相关部门协作;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由市建设局牵头,相关部门协作;生态城市创建工作由市环保局牵头,相关部门协作;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由市文明办牵头,相关部门协作。市政府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我市“四城”创建活动取得实效。

三、实施步骤

创建活动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09年2月至2009年3月)。根据市“四城”创建活动要求,各牵头部门要组织专题调研,建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确定创建目标,制订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市政府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全面部署。各新闻媒体要广泛宣传发动,引导广大市民支持并参与到“四城”创建活动中来。

第二阶段:创建实施阶段(2009年4月至2011年6月)。各牵头部门根据相应的创建标准和测评办法,研究制定整改计划,逐项抓好落实,做到阶段性工作与整体创建活动有机结合。在工作中要注意总结经验,抓点带面,推动创建工作不断深入。要采取专项检查、群众评议、舆论监督相结合的办法,加强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三阶段:巩固提高阶段(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各部门和单位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对照建设指标、考核标准,积极查缺补漏,争取软件建设高水平、硬件建设高质量,从而达到“四城”创建标准,力争通过省里的考核验收。

四、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力推进。为加强对“四城”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分别成立由各主管领导为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

(二)搞好协调,通力合作。市爱卫会、市建设局、市环保局、市文明办四个牵头部门,要把“四城”创建活动作为系统工程来抓,加强组织协调,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各相关部门要增强创先争优意识,以大局为重,做好创建活动的衔接与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将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生态文明市范文篇4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你的星球需要你,联合起来应对气候变化”,强调气候变化和更广范围的环境变化。环境保护部确定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减少污染——行动起来”,旨在引导公众关注污染防治,并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工作中来。

保护环境是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生态建设,改善城乡环境,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市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和生态市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节能减排刚性约束;加快完善环保设施,综合治理生产生活污染;扎实开展生态创建,深入推进群众环保行动;积极开展植树造林,不断增加城乡绿化覆盖;加强环境执法监管,严格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市域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但我们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尚未根本性好转,生态环境体系仍然十分脆弱,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将更加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我们肩负着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双重使命。我们必须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发展方式,坚持不懈地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努力促进我市生态环境稳步好转。

生态文明市范文篇5

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一概念,并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提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十八大指出要把建设生态文明摆在更突出的位置,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并且第一次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城市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集聚地与经济和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还是一个环境友好、经济可持续发展、人民健康富裕、社会和谐进步的开放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生态文明城市是在生态文明发展理念下,就城市发展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也是生态文明发展观与“人文经济地理学”紧密结合的切入点。国内众多学者对生态文明城市进行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构建以及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路径等方面。在众多学者对生态文明城市定义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生态文明城市是由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PREES)组成的复合有机系统,它具有人地关系和谐、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优美舒适、生态优良持续、经济运行良好、社会文明有序等特点。以生态文明引领城市的发展转型,以低碳、绿色、循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文明和谐促进社会风气打造,构建生态文明制度、生态文明人居、生态文明经济、生态文明环境和生态文明意识五位一体的可持续、健康的城市发展模式。生态文明城市与传统城市相比,有以下特征:(1)可持续性。生态文明城市是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可持续性,旨在不超过生态系统承载力的情况下,实现系统的自我循环,通过不断调整系统内的不均衡因素,合理配置资源,使得城市系统永续发展。(2)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城市不仅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且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创造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环境。在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同时,也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树立人类、环境与社会三个系统协调的共同发展理念。(3)整体性。生态文明城市是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强调三者的整体统一,把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理解为一个整体,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有机的、内在的、动态发展的。从生态文明城市的整体性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城市发展的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4)开放性。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的生态系统,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生态文明城市作为更加稳定的城市系统,其开放性应具有更大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城市系统才能更频繁地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以此更新系统内部的组成要素,使得系统保持年轻。

二、社区社会资本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作用机理

社会资本与社区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社区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并不是简单地将社会资本理论生搬硬套在社区之上。社区中社会资本的特点与作用,社区社会资本建构的主体和网络都发生于社区这一地域场域,因而,社区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旨在强调社区并不是孤立的行动个体,也不是纯粹的地域场所,而是与社会各领域发生各种联系的纽带。我国是一个关系社会,人情社会,社区环境中潜藏着着大量的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资本网络,社会资本有利于促进人际交往从一元到多元、从封闭向交流、从契约向情感的转变,塑造社区文化,建立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城市来说,人们对社区参与行为的兴趣缺乏以及由此而来的社会资本不足是制约基层政治发展的巨大障碍。社区社会资本所包含的信任、规范和网络等内容,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因此,社区社会资本的富足对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普遍信任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心理基础

在由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等构成的生态文明协同治理模式中,多元治理主体能否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优势互补,有赖于多元治理主体间的相互信任。在网络关系中,信任是一种核心的凝聚力要素,它的作用等同于科层制的合法权威,行动者是否能够摆脱集体行动的困境而实现合作,除了制度上的因素之外,主要取决于成员之间发生联系的信任关系。社区社会资本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的信任,主要体现为多元参与主体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行动中表现出极大的相互信任感。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具体实践中,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等多元参与主体若是形成了相互信任的战略联盟,那么达到互惠互利结果所需的信息资源就能够在多元参与主体间进行共享,从而减少合作中的噪音干扰,并为良好的合作共治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可见,增进多元参与主体间的彼此信任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关键环节所在。彼此不信任和人心不齐会使社会变成一盘散沙。所以,信任社会资本是多元治理主体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实现良性互动与合作的心理基础。

(二)互惠规范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制度保障

作为社区社会资本的互惠规范,能够增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有序性和规范性,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提供良好的社会规范和秩序。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仅停留在口号和倡导上,而缺少相应的制度保障,无异于空中楼阁。社会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安排的结果,不能低估制度安排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引导作用。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能够充分体现自然生态环境的稀缺价值,有效克服传统自由市场经济中的“市场失灵”,避免“公地悲剧”现象的发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和谐统一。由此可见,作为互惠规范表现形式的制度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保障。哈耶克的分析告诉我们,规范和秩序在根本上是难以被刻意设计和建构的,它是一个自生自发的结果,而通过有效网络建立起来的社会资本可以促进这一结果的实现。互惠规范是构成社区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因素,具有调整和约束社会成员行为的功效,能够促进社会信任与合作。因此,没有互惠规范的社会资本,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就会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

(三)社会网络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平台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和“志愿失灵”现象的共存表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仅靠市场、政府,或是非政府组织都是不够的。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不是某个单一社会主体的任务,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具体行动中,要鼓励全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积极构建由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等所组成的“四位一体”协同治理模式。社会资本为生态文明协同治理模式的形成提供了社会网络。社会网络也即公民参与网络,普特南将公民参与网络分为横向网络和垂直网络,任何社会的现代的或传统的,专制的或民主的,封建主义的或资本主义的,都是由一系列人际沟通和交换网络构成的,这些网络既有正式的,也有非正式的。其中一些以横向为主,把具有相同地位和权力的行为者联系在一起,还有一些则以垂直为主,将不平等的行为者结合到不对称的等级和依附关系之中。由此可见,公民参与网络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奠定了稳固的社会基础。总之,社区社会资本本身所具有的增值性使得公众更自觉地接纳生态文明意识,遵守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相关规则;另外,社区社会资本还能培养居民的社区认同和归属感,以及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因而,能有效解决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的利益冲突,并推动广大居民自觉自愿地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

三、徐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徐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现状

徐州是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长期以来形成了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的产业结构,成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这客观上要求徐州以产业转型带动生态转型,最终实现“绿色振兴”。2012年9月14日,徐州市召开生态文明建设暨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会议,贯彻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行动计划,并部署了下一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点工作任务。会议指出,加强徐州市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需要,也是群众追求高质量生活的热切期盼。近年来,徐州全市上下在着力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的方针,把生态创建作为推进徐州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举措,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为载体,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狠抓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生态再造和环境提升,环境质量明显提升,节能减排力度加大,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扎实推进,总体呈现出污染物排放稳定下降、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的良好局面。通过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徐州用增量来改善和改造结构,用存量的做强来优化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目前,产业转型和生态转型已产生明显的成效———产业结构由低变高、生态环境由灰变绿,走出了一条发展质量高、生态效益好的发展新路。徐州还将以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为手段,开发利用煤灰、煤泥等工业废料,建设煤—电—热—建材循环经济产业圈,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在拓展发展空间中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徐州市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和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的关键举措:一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全力推进重点减排工程建设,加强减排设施的运行监管,确保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继续加大结构减排力度,结合工业布局调整,抓好规划整合、关停闭转和进园入区工作,以及技术创新、业态调整,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重点加大机动车尾气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确保完成总量削减目标和年度减排任务。二是积极推进绿色增长。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将其作为治本之策,积极运用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大力培育绿色经济,加大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力度,积极支持循环经济企业发展,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排放。三是加速推进“蓝天碧水”工程。一方面狠抓大气污染防治,全面提升空气质量;另一方面狠抓重点断面整治,坚决落实入河排污口一律封堵、河流沿线一律截污、所有污水一律入管、企业排放一律达标、小码头和小养殖一律取缔等“五个一律”要求,确保水质稳定达标。同时加快“十二五”治淮项目建设,保证各项工程按照预定计划顺利实施。四是有序推进国家生态市创建。扎实做好今年市政府下达的创建任务,尤其要将各项工程建设落到实处。要采取增加财政资金投入、扩大政府性融资平台融资规模、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等各种有效手段,努力破解资金难题,全力加快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保障生态创建工作扎实推进。五是进一步强化领导、加强协调,健全生态建设的推进机制,强化生态建设的保障措施,推动生态建设纳入法治轨道,增强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努力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和生态市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确保生态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全面提升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为实现“两快两带三先”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徐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徐州市在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和生态文明城市创建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与挑战。从城市生活环境来看,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环境空气质量亟待持续改善。市区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仍超过国家二级标准。二是地表功能水体达标差距较大。一些饮用水源地总氮年均浓度超过国家标准,一些河流出境断面化学需氧量和氨氮达不到相应功能水体要求,一些湖泊水质则呈现出轻度富营养化状态。三是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仍显薄弱。城区污水管网覆盖率偏低,雨污分流不彻底,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不足,无害垃圾处理厂超负荷运行,城区人均绿地面积偏低,城市热岛效应突出。四是新生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废旧家用电器、废电子产品、工业污泥、脱硫石膏等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看,也存在若干需要加以干预和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森林覆盖率低,水土保持能力差,自然保护区覆盖率低,自然保护区建设尚未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湿地生态系统基本上处于低水平演替或完全破坏状态,农村环境保护监管体系不健全,农村生活垃圾,乡镇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滞后,乡镇企业生产工艺相对落后,部分企业没有污染治理设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水平较低。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十二五时期徐州市仍将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经济结构调整和粗放,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和旧城改造的加快,城市的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将进一步加大。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排放量也将有所增加,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改善环境质量压力巨大等问题仍将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构成干扰。另外,进城农民融入城市生活较慢,城中村改造较难,包括居民在内的社会公众群体对徐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参与度较低。所有这一切都将对今后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构成极大的挑战和压力。

四、社区社会资本匮乏制约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当前,徐州市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社区社会资本发育还不成熟,存在着存量不足,分布不均衡和结构缺陷等问题,制约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

(一)信任社会资本匮乏引起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一个集体行动的问题,依赖于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公众间的网络治理,任何一个治理主体的“不作为”或者“大有作为”都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网络治理的稳定性、持续性和有效性。网络治理的规范基础在于行动者能够认识到彼此之间具有互补性的利益,基于信任、忠诚与互惠的相互依赖关系,能够促使和维护行动者之间的合作行动。相互信任是彼此合作的前提和基石,只有在相互信任的氛围中多元治理主体才会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合作对话才能真正开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传统的信任模式逐渐失效,现代的信任模式尚未建立,在这种新旧交替的形势下,社会整体信用与组织间信任度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2013年,《小康》杂志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对中国信用开展了一次社会调查,调查显示:政府信用、人际信用和企业信用水平总体偏低,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当代中国社会主体间的信任危机,导致生态文明建设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公地悲剧”现象时有发生。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由多元力量共同参与所构成的复合系统,这个系统内部的不同治理主体难免由于利益分化而展开博弈,但是没有建立在互信基础上的利益博弈,必然走向博弈惨局。以我市各区县为例,由于缺乏互信,相关主体往往只从自身的地方利益出发,而不是从区域协调发展的整体利益考虑,致使区域生态环境的合作努力大打折扣。

(二)规范社会资本匮乏导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缺乏法律制度保障

社会规范的地位和作用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社会规范不仅对于社会的存在、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于个体的存在、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科尔曼在研究社会规范时指出,社会规范可以将行动的控制权,从行动者手中转移到其他人手中,这主要是因为行动具有“外部性”,具有影响他人的后果(积极的或消极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先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以《环境保护法》、《防沙治沙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框架,并且这些法律法规的成效也开始逐步显现。但是,对我国面临的严峻生态环境形势而言,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还略显滞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红利”还有待进一步挖掘释放。如我国虽然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是环境基本法的应有地位没有得到立法确认,现有的单项自然资源法中,也没有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主要的立法目标。而且,相关法律之间存在着:诸如体系不完善、法律规定过于原则性、法律条文之间互相冲突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法律的严肃性,对实践中生态环境执法困境的产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法律来说,法律将容忍事实上的困难,而不能容忍不一致性和逻辑的缺陷,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我国目前生态文明水平不高,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来调节社会主体的意识和行为。

(三)网络社会资本匮乏导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社会基础薄弱

一个人、一个组织或团队收益的多少,取决于其社会资本的存量,而社会资本的存量来自于它的社会网络关系。社会网络关系越密,其摄取社会网络资源的能力就越强,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能否落到实处,能不能走得远,政府的主导作用举足轻重,企业的主动合作不可或缺,非政府组织的介入必不可少,公众的积极参与至关重要,必须构建一个由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众共同组成的公民参与网络。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生态文明公民参与网络的形成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具体表现为:(1)我国政府管理管制型传统的制约,受传统全能型政府模式的影响,政府长期以来垄断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权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且这种影响在一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不会立刻完全消失,多元主体平等参与治理的条件尚未成熟。(2)生态文明市场治理机制不健全.生态文明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具有公共产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等特性。生态文明的公共产品属性增加了市场机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调节难度,使市场治理机制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3)非政府组织发育不良。由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传统和习俗等因素的制约,非政府组织面临着注册难、资金短缺、自律机制不健全等诸多困境,非政府组织自身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影响了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作用的充分发挥。(4)公民社会不成熟。受几千年封建专制集权体制的影响,我国公民社会发育缓慢,公民的参与意识比较薄弱,往往将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归结到政府部门,习惯性地把自己看作是局外人和旁观者,缺乏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人翁意识和勇于担当精神。

五、驱动徐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社区社会资本管理策略

丰厚的社区社会资本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基础和纽带,也是实现美丽徐州梦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因此,必须对当前徐州市社区社会资本进行整合和重构,不断优化社区社会资本结构和提升社区社会资本存量,以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一)夯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心理基础:培育塑造公共精神

公共精神是孕育于公共社会之中,位于最深的基本道德和政治价值层面的以公民和社会为依归的价值取向,它包含民主、平等、自由、秩序、公共利益和负责任等一系列最基本的价值命题。在现代社会,公共精神的强弱体现着公民彼此心理认同、相互团结、信任合作、互惠互利的水平,是整个社会资本水平的重要表征。公共精神可以使人们摆脱个体狭隘的眼光,超越城乡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区域之间和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纠葛,从社会的长远和整体利益出发审视问题,让公民在保留自由意志和权利意识的基础上,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宽容、相互帮助、协调共事,从而形成高效的群体交流与合作。显然,塑造培育公共精神能够为社区社会资本的发育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并将直接催生全体市民对生态文明城市协同治理的诉求。1.实施全方位的系统化的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如果说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是造成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的直接原因,那么人们生态文明价值观念的缺失,应该是导致人类社会生态悲剧的深层次根源。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如果没有生态文明价值观作为支撑,仅从物质技术层面着手,而社会行动主体的生态文明意识淡薄,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就不可能得到根本扭转。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宣传、教育等各种手段,大力培育全社会的生态文明价值理念,使各社会主体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被动行为转化为主动的自觉自愿行为。2.开放公共生活,引导社会主体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践。公共精神的培养和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也不是通过单纯的学习教育就能够养成的,它还需要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鼓励和推动社会主体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践,为他们平等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条件、机会、平台和社会信任网络,可以使各社会主体感受到自己与其他社会主体的血肉相连,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休戚相关,从而产生生态责任意识。

(二)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完善法律政策体系

生态文明市范文篇6

1、加强市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重要性

1.1市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是促进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的需要。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努力,更重要的是要依靠全体社会成员从认识到实践的共同参与。诚然造成生态环境的问题引发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是不健康的经济增长方式、人口迅速增长等,但从深层意义来看,引发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则是由人们错误的价值观造成的。因此,实现美丽中国美好愿景,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前提是必须转变市民的价值观念,必须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念———生态文明观。通过培育市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将人们对大自然的态度从传统的利己主义价值观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因此,加强市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是实现美丽中国美好愿景的内在需要。

1.2市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是新时期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需要。对于一个城市来讲,城市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人才、资本、资源等生产要素的聚集和辐射能力,在全球化的今天,具备这种能力无疑是重要的,然而更为关键的是这种聚集和辐射能力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我国有些城市为了短期实现上述生产要素的聚集,不惜以牺牲环境来换取资源优势,也确实收获了很多的短期利益,一旦这个城市的环境恶化到一定的程度,不再具备生态优势时,就不可避免地面临人才、资本、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流失,城市竞争力也就急转直下。因此,从长远来看,加强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培育全体市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促进城市环境、资本、人才、资源的良性循环,是保持城市长期繁荣发展和竞争力的基本条件。

1.3市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是促进市民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市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水平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同时也反映了市民个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就是人通过社会实践,从自然、社会和自己的关系中获得解放而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对市民生态意识的培育就是帮助市民树立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在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导下树立人与自然平等互利的关系,进而在实践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目前市民生态文明意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生态环保知识缺乏,关注度低。通过调研发现,目前信阳市民对生态环保知识的知晓程度和认知广度均处于较低水平,进而导致他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也不高。大部分市民低估了自己对保护环境的责任,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城市环境有直接且重要的影响。当前,信阳市民对经常宣传、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垃圾分类、节水节电、大气污染、噪声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的关注度较大,但是对土壤酸化、荒漠化、野生动植物锐减、全球变暖等离市民自身生活较遥远的问题关注度较低,甚至对这些常见的污染状况产生的原因及防治都不了解。根据2014年环保部《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中显示,公民对雾霾的了解程度高于80%,然而对环保举报电话知晓度却低于50%。正是由于市民生态环保知识的缺乏,对环境问题关注度低,就会有意无意地做出一些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而影响到整个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2.2环保行动滞后,参与度不高。根据调查发现当前信阳市市民对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参与力度不高。在环境保护方面,市民“怨多行少”的现象比较严重。比如,信阳市在2016年开始了市区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第一期工程就建了覆盖全市范围的51个服务点,但通过笔者走访发现,自行车的利用率还是很低。市民对“绿色出行”的理念非常认同,认为骑自行车“绿色出行”可以减少城市的大气污染和噪音污染,在减少城市交通堵塞的同时还能锻炼身体,但问到“是否准备使用公共自行车上下班?”时,大部分市民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骑自行车上下班还是有诸多的不便,还是觉得自己开车方便。市民环保行动滞后还表现为大部分市民对他人污染环境的行为很不认同,很鄙视他人的种种破坏环境的行为,但是却对自身要求过低,经常为自己的不良行为找借口。

2.3生态消费意识淡薄,浪费行为严重。随着经济发展,物质生活也渐渐丰富起来,伴随而来的就是不知不觉的过度消费问题。比如每年不断被刷新的“双十一”单日交易额,我们应该深入思考一下,我们产生的这些消费中理性消费的比重占了多少。根据调查很多人在网上买的日用品如榨汁机、酸奶机因为清洗麻烦只用一次就扔掉,在社交平台上吐槽自己因为冲动消费而后悔的文章比比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市民们没有树立一个正确的消费观念,还是以享乐主义为上,他们在贪图自身享乐的同时忽视了过度消费会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同时也会产生过量的垃圾,进而也加大了对环境净化能力的压力。如果不提高市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水平,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消费观,浪费现象就难以根除。

3、市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有效途径

3.1加强教育、完善生态环境知识体系。培育市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强生态环境教育,加强生态环境教育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要加强学校生态教育,要将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贯穿到从幼儿园到大学的课堂上,让孩子们形成一个系统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第二,要加强社区生态教育,通过居委会以及各种社区组织,组织各种类型的生态环境知识小讲座、小座谈会等各种形式的学习宣传,让广大社区居民都能掌握基本生态知识;第三,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环境教育培训,领导干部是城市发展的掌舵者,要让他们通过各种针对性的培训对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进而提高他们在解决城市发展问题和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决策水平。

3.2加大宣传、普及生态环保知识。现在社会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对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非常大,我们在进行市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工作中,可以通过电视、微博、微信等市民利用率较高的媒体,结合每年的国际湿地日、保护臭氧层的国际日等具有特殊意义的纪念日,通过文字介绍、图片展示、制作视频等方式给市民普及湿地保护、臭氧层的保护、濒危动植物的保护等相关的生态环保知识,潜移默化地培养市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也让他们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事业逐渐地从了解到理解、从理解到支持进而积极地参与其中。

3.3倡导绿色消费、形成新的生态消费理念。绿色消费是一种具有生态意识的、高层次的理性消费行为。倡导市民绿色消费首先要通过各种途径让市民们了解过度消费给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带来的不良后果。通过宣传建议他们少购买一次性用品、购买家用电器时要注意能效标识、购买水流小的淋浴喷头、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等开始,将生态消费的理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中。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市民调整自己的消费习惯,引导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态的正确的消费观念。

3.4完善政策法规、规范生态文明意识的行为。健全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生态环境保护法规是解决市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问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第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要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与经济发展同样重要的位置,用政府权威保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顺利进行;第二,完善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规,通过设定支持某些行为、鼓励某些行为、禁止某些行为等多种模式,来明确引导市民做出符合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行为,要让行政力量和法律力量形成合力来保障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工作顺利进行;第三,加强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执法力度,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为生态文明意识培育营造良好秩序。

作者:吴昊 单位:信阳农林学院

参考文献:

生态文明市范文篇7

贵州省贵阳市按照中央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把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切入点,进行了积极探索,收到了一定成效。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意义重大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具有重大意义。

共同保护全球环境。今年初,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了特大低温雨雪及冰冻灾害天气。据专家分析,这是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出现的极端灾害天气。极端灾害天气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是人类过度活动破坏大自然生态平衡造成的恶果。抑制全球气候变暖,预防极端灾害天气,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这次特大低温雨雪及冰冻灾害天气再次提醒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对建设生态文明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真正使生态文明成为一种坚定的信念、一种自觉的行动。这既是为了我们自己,也是为了整个人类。

顺应世界城市发展潮流。随着世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环境、资源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促使人类开始对自己的生存空间、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行反思。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中首次提出了生态城市的理念。很多国家也积极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如美国的克里夫兰、德国的埃尔兰根、印度的班加罗尔等城市,按照生态城市的理念进行规划和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增强群众的幸福感。一个人要幸福,当然需要有一定的收入水平,但幸福感与金钱之间并不完全成正比。研究显示,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不一定是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要求我们在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同时,用更多的精力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

贵阳市保持着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空气清新、夏季气候凉爽、纬度合适、海拔适中、灾害罕见,比较适宜人居。这里民族文化积淀深厚,维系着一种自有的人文生态系统。因此,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具有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把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城市建设各个方面

生态文明拓展和提升了既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路径: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物质文明,致力于消除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政治文明,尊重利益和需求的多元化,协调平衡各种社会关系,实行避免生态破坏的制度安排;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精神文明,提倡尊重自然规律,抑制人们对物欲的过分追求,建立促进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文化氛围。本着这样的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就不仅仅是控制污染和恢复生态,而具有了更深刻、更丰富的内容。

按照生态文明理念搞好城市规划修编。把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城乡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中,落实到城市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环境保护、人口发展等各个专项规划里,渗透到城市道路、城市建筑、城市景观、住宅小区等城市设计的各个方面。科学划分城市功能分区,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划定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确定各片区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划定空间“红线”,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产业布局、重大项目安排包括招商引资项目,都必须服从生态文明城市的功能分区。改革干部政绩考核办法,进行分类评价、分类考核,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对禁止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不以经济增长、财政收入等为主要考核指标。

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要求实现城市内部各生态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协调统一,实现城市内外部生态系统之间充分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如果交通设施不到位,要素循环不顺畅,经济生态系统和城市配套系统之间、自然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之间处于割裂状态,就难以达到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因此,要以交通为重点,着力构建城市内部及其周边区域的循环网络,形成顺畅的内外循环,促进要素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新格局。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第三产业达到较高比例,稳定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同时三次产业都朝生态化方向发展。要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突破口,重点发展旅游、文化、物流、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不可能逾越工业化这一阶段,但继续走透支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老路是没有出路的,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方面,做大增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提升存量,运用循环经济模式提升、改造资源型产业,建设好生态工业园区。凡是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生产能力和产品一律淘汰,凡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允许新建,凡是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工业企业一律停产治理。同时,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是创新法律手段,把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贵阳市于2007年11月成立了环境保护审判庭和环境保护法庭,并且已经审理多起涉及环境保护的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有效地震慑了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二是创新经济手段,严格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大幅度提高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成本。三是创新行政手段,整合相关资源,实行政企分开,强化有关政府部门的行政职能,切实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监督、执法等行政职能。

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不但要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还要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特别要关心和帮助生活困难的群众,多搞“雪中送炭”。在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中,要把群众的难点作为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点,把群众的关注点作为党委和政府工作的着力点,使群众的“所急所盼”成为党委和政府的“所干所办”,并注意多听取群众的意见。

大力弘扬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念,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生态文化是一种伦理道德,要求既对自己负责,又对他人负责,既对当代负责,又对未来负责;生态文化是一种思维方式,要求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文化也是一种行为准则,要求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应把生态文化作为主流文化,把生态意识上升为全民意识,倡导生态伦理和生态行为,把生态文化渗透到城市建筑、市民行为、社会风气、城市精神等方方面面。

创新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体制机制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一个创新性工程,必然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形成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长效机制。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保护生态环境是一种道德行为,更是一种利益调整。一个地方因为保护生态环境,可能会使自身经济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得不到改善甚至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受益方不对其进行补偿,就会挫伤其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必须用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让生态环境保护的受益主体向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主体和受损主体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以调动各方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依法征收生态环境补偿税费。

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抓紧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融资主体多元化。有关民生、生态环境建设等公益性项目,主要由财政资金保障,同时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建设公交、煤气、污水处理等公益性项目,政府给予适当支持。其他经营性项目,要依靠市场化的投融资平台筹措资金。

形成鼓励创业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创业的制度、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激发全社会的创业热情。支持民营企业进入国家法律法规未禁入的一切行业和领域。建立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大学毕业生和归国留学生初次创业基地、创业辅导基地和创业园区。开展投资“软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治理推诿扯皮、办事拖拉、“吃拿卡要”等行为。

生态文明市范文篇8

城市建设和管理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也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有力支撑,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任务中,涉及城建、城管的就有27项之多。实践证明,只有加大建设力度,加快发展速度,在快速发展中坚持生态保护,在生态保护中谋求快速发展,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才是我市城市发展的有效路径。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城建、城管系统干部职工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我市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规模和城市形象发生明显变化。应该说,这几年我们的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城市基础设施薄弱,城市管理水平不高,建设和管理的发展都还远远不够,我们任重而道远。

在刚结束的中共*市委第八届四次全会上,确立了我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五年奋斗目标,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要求和政策措施,符合中央和省的有关精神,切合*实际,顺应时代要求,体现人民意愿。我们根据《*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责任分解表》,以市政府的名义下发了《*市城建、城管系统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责任细化分解表的通知》,将涉及的27项任务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明确了完成时限、责任单位和配合部门,今天我们又将此通知以签定目标考核责任书的形式再次予以明确。我们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一系列文件精神,严格对照目标责任书明确的任务,切实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工作是市委、市政府以战略性眼光和前瞻性思维作出的重大决定,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顺应世界城市发展的潮流,是发挥我市比较优势的选择,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上来,把这项工作完成的好坏作为检验我们执政能力、管理水平、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准。

二是要明确目标,强化责任。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历史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长期艰苦奋斗。在落实过程中,既要有长远目标和总体考虑,又要有符合现实情况的阶段性目标和近期工作方案。必须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严格按照《*市城建、城管系统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工作责任细化分解表》明确的27项工作任务和签订的目标责任书,高质量、高效率的开展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上下联动,良性互动的工作局面。各级各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目标任务,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务必确保目标任务的按时完成。

三是要抢抓时间,强力推进。今年罕见的凝冻天气,使我市城市基础设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给我市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必须增强时间观念,珍惜时间,充分有效的利用时间;增强紧迫感,强力推进各项目标任务,按照“赶早不敢晚,赶急不赶慢”的原则,采取一切常规和非常规的手段,把凝冻天气损失的时间夺回来,确保目标不变,任务不减,标准不降。

四是要强化督查,严格问责。为了推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进程,市委正在拟定、修改《*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目标绩效考核办法》,对保证目标和业务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评,严格实行问责制,对成效显著的单位和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措施不力、责任不明、工作不力的将追究相关部门及责任人的责任。我们还将采取不定期检查,抽查等方式,加大各部门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督察力度。各部门要严格按照签订的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责任,将目标任务进行层层分解,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具体的责任人身上,使各项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生态文明市范文篇9

一、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突出提高执行力主题

市以旅游业为龙头,促进了本市服务业的长足发展,目前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城市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环城高速公路、新庄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重要基础设施相继建成;生态环境持续的改善,“两湖一库”水质得到提升,环城林带得到有效保护;人民生活水平明显得到提高,“六有”民生行动计划全面推进,群众普遍关注的一批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推动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的完善,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出台了《生态功能区规划》,制定了《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等一系列法规,搭建了11个投融资平台;生态文明观念逐步强化,开办生态文明城市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加强,通过公推竞岗、公开选拔、实施“双百”工程等方式选拔干部,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实践证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完全符合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完全符合的实际,顺应了世界城市发展的潮流,是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

学习贯彻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我们对本市增强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与思考:市的最大的比较优势是生态优势。市的环境比较好。有两条环城林带,是世界上喀斯特地区植被最好的中心城市,空气良好。气候凉爽。夏季,市的平均气温在24℃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6.9%左右,不湿不燥,而且平均风速每秒2.1米,风和凉爽,非常舒适。纬度适宜。专家认为人类最佳的居住纬度为20-30度,市恰好处于北纬26度,处在最佳居住纬度上。海拔适中。市海拔在1000米左右,使人体处在大气压感觉的最佳地域上,非常适合人居住。自然灾害比别的城市少。从来未有地震和沿海地区的台风灾害,生活居住安全。资源丰富。市有丰富的磷、铝等矿产资源,有尚欠开发的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资源,这是别的很多城市也没有的。这些优势构成了市发展的比较优势,进而构成向纵深发展的后发优势。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尚处于发展初期,进一步的向纵深发展,还存在许多不足,突出表现在: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生态产业发展仍较缓慢;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仍较粗放,城市品位亟待提高;发动基层和群众广泛参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不够深入,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不够丰富;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还比较突出;有的干部素质和作风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执行力不强。因此,强化责任,切实提高各级干部执行力应是目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是要明确责任主体。对全市性重要工作、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实行项目负责制。按照分工负责与项目负责相结合的原则,统筹市领导工作安排,整合相关部门资源,建立市领导牵头的专项工作推进机制,把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完成时限,逐一分解落实到具体的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二是加大督查力度,建立督查专员制度,强化督查督办机构职责职能。改进和创新督查方式,对全市重点工作实行专项督查、全程督查。建立健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参与的大督查机制。健全重要工作责任报告制度和通报制度,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定期或不定期报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凡向社会公开承诺的重大工作进展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要通过电视、报纸、政府公众信息网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三是严格干部考核。严格执行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完善考核方式,增强考核工作透明度,加大群众满意度在考核评价中的分量。把执行力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重点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重点工程、重要工作、重大突发事件和关键时刻履行职责、完成任务情况。考核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公示,并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监督管理和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

二、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服务于“三创一办”

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八届八次全会会议精神,把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卫生保护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协办2011年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简称“三创一办”)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从调查情况反馈来看,市党员干部对“三创一办”活动知晓率达100%,卫生状况满意率≥90%,健康知识知晓率≥70%。。认为全市大环境的卫生状况明显好转,生活环境整洁,创建工作很有必要,支持创建活动,但要加强群众对创建工作的再教育和再认识,以引导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培养卫生的长效保洁意识,同时要加强卫生死角的保洁力度。使“三创一办”领导小组了解了群众的心理,为下一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假日旅游带动休闲娱乐业的发展。假日旅游的启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城镇居民的消费模式逐渐向休闲娱乐转变。休闲娱乐不仅让游客参与各种游乐设施和娱乐活动,体验其中的知识与乐趣,而且以休闲娱乐为载体,将休闲文化、体育运动等形式与游乐主题融为一体,使娱乐变得丰富多彩,满足了游客休闲、娱乐、健身的愿望。调查显示,节假日50%的人考虑外出旅游,在外出旅游的人群中,64.8%参与人休闲娱乐。为了适应这一新的需求,各地兴起了许多休闲娱乐行业,如茶馆、陶吧、酒吧、迪吧、氧吧、健身房、射击、水上运动、网球、高尔夫和跳舞机等,到了节日这些地方都是处处爆满。另外,假日旅游还带动金融业、网络电信业、农牧业和建筑制造业的发展。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协办2011年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我们三创一办的具体内容。“三创一办”是城市发展的大势所趋,是事关全市乃至全国人民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的大事实事,对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塑造城市文明形象,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三创一办”涉及到各行各业,涉及到千家万户,是一项“人人有责、家家受益”的社会工程,需要每一位市民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

三、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办好职业教育

近年来,市通过整合资源、增加经费、加强师资队伍力量、完善学生资助体系等多项实招为职业教育发展“护航”。同时依托国家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好政策,市职业教育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办学水平明显提高。截至2009年底,全市共有职业院校50所,其中高职院校2所,在校生4200人,年招生近3000人,专任教师442人。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市属中等职业学校40所,部级重点职业学校5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3所,在校生52598人,年招生2万人,专任教师2393人。2010年初比2005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数增加了13所,在校学生数同比增加33800余人,是2005年的2.8倍。这标志着我市职业教育驶入“快车道”。根据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新建和扩建一批中等职业学校、县级职教中心;争创6所部级、省级示范性职业院校;重点建设10个以上重点优势特色专业。全市高等职业学院在校生规模达到1.5万人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7万人以上。到2020年,形成以高等职业教育为龙头、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职前职后教育相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生态文明市范文篇10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2]。而公众参与理论的先驱Arnstein认为:“公众参与是一种公民权力的运用,是一种权力的再分配,使目前在政治、经济等活动中,无法掌握权力的民众,其意见在未来能有计划地被列入考虑。”托马斯指出:“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过程已经成为更多公共管理者直接面对的环境与情景。”[3]在分析公众参与生态文明的国内目前研究状况时,采取了文献研究的方法。近年来,我国学术界生态文明建设公众研究成果集中在:(1)公众参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理论上,公众参与机制有助于增强公众自身的环境意识、发挥监督作用、提高行政效率[4]。公众参与机制具有权力平衡功能,其运作的效率直接影响到“控权”作用的发挥,为有效实施,必须改革[5]。(2)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的历史还不长,但已经摆脱了单纯由政府主导的局面,“以人为本”“生态文明”等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日见深入人心。从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成长模式来看,公众参与的主体范围在扩大,方式和途径也多种多样,听证会业目前已成为主要形式之一,但仍然处萌芽期[6]。(3)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缺陷。公众参与形式的限制和欠缺,导致居民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仅仅停留在原则性的层面上。(4)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对应措施。①“义务”向“权利”的转变;②确定公众参与的法律地位;③公众参与程序立法制度的完善,保障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施;④加强执法,使公众参与不走形式;⑤提高公民素质,强化参与意识和参与实际能力。总体而言,公众参与机制有效运作的前提是生态文明意识的觉醒,“自发的”公众生态意识与公众参与机制的实施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然而,“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的低下与公众参与机制运作的低效率却表现出双向制约关系。”[7]如果说生态文明建设意识的强化是公众参与机制运作的前提,那么对生态环境权的主张就是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的实施基础[8]。但上述研究,对于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表达机制普遍在于理论层次的研究,缺少具有一定地域特点、深入实地、体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公众参与性质的调查研究类研究文献,而这正是本文希望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居民公众参与实践的调查来完善的部分。

2研究设计

2.1调研背景

创建公众参与和谐社会的氛围,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同的发展。这将有助于提高政府和公众的满意度,促进政府和居民之间的良好互动,当然这种有效表达的实现需要一个良好的机制。公众参与是解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只有发挥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尊重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知情权、给予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监督权,才能构建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本文选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研究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有效表达机制的主要载体。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既承载着保护“一湖清水”的环境使命,又肩负着引领江西地区社会发展的经济功能,要以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努力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9],是研究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良好范本。

2.2问卷的编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范围包括南昌市、景德镇市、鹰潭市,以及周边的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全区共3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约5.12万平方公里,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48亿元,年末总人口2006.6万人[10]。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中涉及的城市广、居民多、公众参与的全过程中涉及的方方面面头绪繁杂,本研究遵循了“查阅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预调研,界定选题,确定研究方法,开展问卷调查和社区访谈,统计数据分析,政策建议”的技术路线。通过查阅文献,对省内环境政策研究专家进行结构化访谈,同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南昌、九江、景德镇、吉安和抚州等5个城市的热心市民进行开放式预调研,收集到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建议与诉求67条。合并归纳后选取其中29个具有代表性的条目形成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参与表达机制的核心问题部分,该部分分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公众参与机制的要素(10个问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常见观点所持的态度(9个问题)和评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各因素的重要程度(10个问题)等三个部分,采用五点评价法,要求被试者对问卷中的题项与自身的了解做出唯一回答。

2.3对象与方法

2.3.1对象

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在南昌、景德镇、九江、抚州和吉安等5个城市通过便利抽样方法,让被调查者面对面填写问卷(自填式问卷)并当场收回,同时采用判断抽样的方法通过电话进行访问,最终回收有效问卷489份,有效率达到81.5%。通过表1中的数据可知,在有效回收的489份问卷中,男女比例、年龄构成、受教育程度、职业构成与地区构成均具有一定的覆盖面,虽然被调研人的年龄集中在18~30岁之间,这种情况造成的主要原因是该年龄的居民更加愿意配合我们的调研,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公众参与的“新一代”年轻力量。综合上述情况,作为探究性研究而言,本次调研仍不失为一份宝贵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第一手资料。

2.3.2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内容就被调查人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了解和参与程度,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公众参与机制的评价和被调查人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前说明调查目的和保密原则,采取无记名方式并现场收回(或电话记录)。

2.4数据处理

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部分问卷回答的汇总

问卷的第1、2、3、4、8、9、10、11、18、19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调研问卷的基本部分:涉及被调研人的个人社会公益基本情况、被调研人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了解程度、参与程度、基本态度和参与途径等五方面。因为均为常规问题,非本次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评价调研问卷的核心问题部分,所以仅进行分类汇总,其汇总百分比表如表2所示。通过该部分的数据,从Q1、Q2、Q3、Q4和Q10的回答情况,不难发现当前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热情(“希望参与”,32.5%)和参与情况(“有参与”,3.3%)并不乐观,大多数的公众处在观望状态(“只有与自己密切相关的项目才考虑参与”,16.6%),他们并不是十分热心(“只是关注但不会实质性地参与”,35%),但也不完全把自己视为局外人(“愿意尽量配合占”,76.1%),对于Q9,人们已不追求单纯的经济开发区建设(7.6%),而有了“生态经济开发区”(77.3%)的呼声,这与王素芳等人研究中所提出的“萌芽期”的结论是相吻合的,也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机制的建立任重道远,公众参与意识的培养需要长效地培养。在培养时,宣传途径首选的是电视(29.2%)和网络(26.4%),参与途径可选择公开政府信息(65.6%)、微博(61.3%)、媒体热线(58.9%)、调查问卷(55.2%)和项目听证(50.3%)等,在引导公众参与时要把公众的意见落到实处,改良公众参与有效表达机制,提供便利可行的工作渠道,而不挫伤公众参与的信心与热情。既然引进公众参与,就不能“务虚”,出现走形式走过场,这值得某些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深思。

3.2信度与效度检验

信度用来反映问卷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对于江西省公众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居民问卷调查核心问题部分进行了三个维度及一致性信度检验,其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公众参与机制的要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常见观点所持的态度和评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各因素的重要程度等三个维度的同质性系数分别为0.687、0.717、0.676,内部一致性信度的Cronbach’sAlpha系数为0.682,一般而言,该系数在0.6~0.8之间就可以表示内部一致可信度较高[11]。效度涉及调研结果是否正确,本次调研问卷的结构效度检验结构为:两两相关系数在0.213~0.519之间,各因素均显著相关。

3.3探究性因素分析

针对问卷核心部分的第一部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公众参与机制的要素和第二部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常见观点所持的态度这两部分的结论,本文采用探究性因素分析。首先进行KMO和Bartlett球性检验,KMO的统计量为0.833,Bartlett球性检验值为8950.52(P=0.000),两者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表明本文采用探究性因子分析的方法是适合的。根据研究结果选择的四个因子解释项目总方差达到78.44%,将这四个因子的命名和所包含的题项如表3所示,研究结果要表明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利益表达机制,只有政府充分重视,对投资项目有效管理,提供公众参与的法律保障,提高公众参与程序的透明度才能构建政府、企业、公众三者协调的耦合机制;就公众而言有效利益表达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比如对公共事务的信心与责任感、参与公共事务的信心与责任感和参与意识等。除此之外,为了使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有效利益机制发挥其积极的作用,还必须匹配相适应的议事协调制度和信息平台建设,加大宣传,明确公众参与的范围、比例、专业要求和奖励措施等等。

3.4公众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关注情况

问卷的第三部分主要回答评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各因素的重要程度,考查被调研人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关注事项,进而回答公众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时更加关心的问题。在问卷设计中将生态文明建设可能带来的益处分了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居民收入、改善居住环境、提升江西品牌影响力、提升江西旅游资源水平等十个方面,采用五点评价法对其重要程度进行调研,这十项评价的平均分依次为:3.26、2.99、4.10、2.61、2.81、3.44、3.25、3.82、3.25、3.31,评价分越高,代表公众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时越加关注,关注程度前五项依次为: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江西的品牌影响力、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江西的旅游资源水平。为了研究参与的不同人群结构(是否在鄱阳湖湖区、年龄、公益热心程度和工作性质等)对生态文明建设关注程度的差异,在SPSS17.0中对数据进行了独立t检验,其结果如表4所示。鄱阳湖经济区比非鄱阳湖经济区的公众更加关注“增加财政收入”,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较多地投入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而非鄱阳湖经济区的民众并不能享受到这部分的收益,所以在非鄱阳湖经济区公众利益表达机制中该部分差异显著。从年龄段而言,18~30岁的公众对于体现发展的“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居民收入”的四个指标比其他年龄段更加关注,18~30岁正是人生发展的年龄,正所谓“三十而立”,而个人的进步必须与社会的进步同步,同时该年龄段的公众因为处于财富积累初期,故对收入也较为敏感。基于自身利益出发,职员与其他人员在“吸引外资”和“增加财政收入”有显著差异,外资的投入、财政收入的增加对于职员而言意味着更好的就业环境、可能的更高收入或者潜在的发展平台,这也是自身利益表达机制的一种体现。而热心的公益人士比不热心公益的人士更加关注“改善生态环境”,对外界环境的关注本就是公益人士的特点之一。通过上述分析,在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的表达机制中,不同居民的参与诉求的出发点是“和而不同”的,必须予以充分的尊重和考虑,否则由于自身关注度的冲突,公众参与也有可能如“散沙”般形成不了合力,那样的话,对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产生的影响将十分的有限。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