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化建设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03:20:18

生态化建设

生态化建设范文篇1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业生态化;生态农业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其发展质量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而农业生态化方面的困境尤为突出,如何协调农业生态化与新型城镇化成为我国各地方政府必须思考的问题。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业生态化建设却还未引起各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有效推进农业生态化建设,有必要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业生态化建设困境与出路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各地方政府推进农业生态化建设工作提供指导依据。

一、我国农业生态化建设历程分析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农业生态化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制定出了长远的发展目标。从整体层面看,我国农业生态化发展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其一,研究、探索与实践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农业生态化这一概念被引入到我国,受到了国家领导、相关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在此之后,国家生态环保协会也针对农业生态化发展召开了专门会议,会议不但确立了农业生态化发展的新方向,而且部署了相关研究和实验项目。至八十年代末期,我国农业生态化试点已遍布全国,农业生态化工程的类型也呈多元化发展,部分乡村走在了农业生态化发展的前列,受到了联合国农业环保部门的表彰和奖励。其二,增加试点、拓宽试点范围阶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农业生态化发展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在1993年,我国农业生态化试点数量就已突破两千。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对农业生态化发展的支持力度也逐步加大,不仅投入了大量资金,还建立起了一系列的配套工程和保障体系。不仅如此,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国家农业、环保等部门共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大量农业生态化发展示范区,并对下一阶段的农业生态化发展方向、目标和内容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同时提出了全面推广农业生态化的指导思想。其三,不断进步、长远发展阶段。2004年,我国政府在一号文件中再次强调大力推进农业生态化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农业与环保并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从2010年至今,国家农业部门始终致力于农业生态化示范区的建立和发展,意在带动更多农业落后地区实现共同发展。从整体层面看,围绕农业和环保为主题的农业生态化示范区已初具规模,与之息息相关的农业资源保护及污染防治工作也已初见成效。首先,我国已极建立起了以国家、省级、市级、县级为单位的四位一体农业环保体系,并为农业环境监测、农业污染治理和监督等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其次,在农耕地金属污染与塑料污染方面,我国已经设立专门部门负责农田普查工作,同时治理和改善了大量的污染区域,建立起了农业清洁生产的示范工程;最后,我国政府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全国范围内的农业污染源进行全面监控,并建立起了多个农业污染防治示范区,同时评选出了多个农业生态化政府化示范区域,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业生态化建设困境

(一)法律规制体系不健全。第一,部分地方政府出台的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生态化发展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未能明确农业生态化建设的具体范畴,没有结合各地农业发展现状制定相关法律细则,也没有借助农业补偿制度为生态化发展提供全面支持。第二,部分执法部门对农业生态化保护法律的执行力度不足,对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不足,同时对各执法主体关系协调不利,缺乏农业相关部门协同制度,导致农业生态化发展迟缓。第三,部分地方政府缺乏科学完善的农业生态化法律监督管理体系,未能实现监督管理部门的全区域覆盖,现存的监管管理部门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监督管理部门缺乏对农业生产一线的深入调查与监督,未能将农业生态化发展的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个人。(二)政府治理力度不足。第一,部分地方政府缺乏科学完善的土地制度,未能借助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手段加强对农业用地的保护工作;未能将农业用地责任落实到个人,对滥用土地行为的惩治力度不足;未能在审批用地时全面考虑环境影响,也没有聘请相关专业人士对土地征用的生态影响问题进行全面评估。第二,部分地方政府对新型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不足,未能有效引导相关责任人树立生态保护意识,也未能面向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足够的经费、政策以及人员支持。第三,部分地方政府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农业生态化发展的宣传力度不足,没有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生态观和环境观,导致农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足,这也是影响农业生态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第四,部分地方政府没有妥善处理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问题,未能通过就业指导引导农民树立起科学、全面且深入的生态保护观念,也未能鼓励农民利用家乡优质资源自主创业,难以实现农村经济和生态的协同发展。(三)生态农业发展缓慢。第一,部分地方政府出台的现代农业制度不够完善,未能对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农业生态化发展进行有效鼓励,未能建立起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生态化的经济转移机制,难以借助生态农业推动农业生态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第二,部分地方政府对农业循环经济建立和发展的推动力度不足,未能以农业生态化环境和农民实际利益为共同出发点,从而难以借助生态农业实现农业资源使用效率的提升。第三,部分地方政府及相关农业、环保部门忽视了绿色农业科技的发展,未能鼓励各地大力发展生态保护项目,同时对绿色农业科技的宣传、推广力度不足,难以借助生态农业推动我国农业生态化的整体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业生态化建设出路

(一)健全法律规制体系。第一,地方政府及相关农业部门应建立健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生态化的相关法律法规。一方面,地方政府及相关农业部门应积极推进农业生态化的立法工作,明确农业生态化建设的具体范畴,制定科学、明确的农业生态化建设方法、规范相关奖罚措施,保障法律条例能够全面覆盖农业生态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另一方面,国家及相关农业、环保部门在制定农业生态化发展的相关法律时,应全面调查、深入研究农业生态化发展的现状,努力制定出与之对应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政策。不仅如此,在立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及相关农业部门还应始终秉承生态保护原则,努力推动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共同发展。第二,地方政府应引导相关执法部门严格执法。一方面,地方执法部门应严格规范相关人员的执法行为,引导他们明确自身权力、责任和义务的同时,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培训,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执法水平。不仅如此,地方政府还应鼓励各地方积极建立执法监督部门,全面监督每名执法者的行为,从根本上杜绝不履行职责、滥用权力的情况出现。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努力协调好各执法主体之间的关系。在各执法主体之间产生摩擦时,地方农业及管理部门应严格遵守农业生态化发展的相关法律解决问题,同时全面了解各主体的诉求,努力实现它们的协调与统一。在遇到超出农业生态化部门权限以外的问题时,地方政府一定要积极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并从生态农业整体布局的层面考虑问题,从而使问题得到科学且全面的解决。第三,地方政府应积极构建科学完善的农业生态化法律监督体系,实现对农业生态化法律执行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具体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地方政府应组织建立专门的部门,负责农业生态化法律的监督工作,不仅要保障每个市、县、镇都要有专门的监督部门,还要为这一部门配备足够的人手,从而全面保证监督工作的质量;其二,地方政府应引导农业生态化监督部门深入到农业生产一线,全面了解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业生态化发展的各类问题,全面调查相关政策、法规以及补贴的落实情况,同时还要将农业生态化建设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并借助多元化的考评手段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其三,国家应建立专门的农业生态化建设法律监管部门,努力构建科学、完善的监督体系,同时还要在各区域建立监督网点,使农民参与到相关监管工作中,赋予他们足够的监督权和建议权。(二)强化政府治理力度。第一,地方政府应尽快出台科学完善的土地制度,提升土地审批程序的严格程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通过制定法规、制度等形式实现对农业用地的保护工作。对此,区域土地主管部门一是要努力实现农业用地的规范化,严格控制城镇化发展可征用土地的范围和数量,尽量避免城镇建设滥用土地的情况出现;二是要把农业用地的责任落实到相关个人,并与他们签订农业用地保护责任书,同时制定严格的惩罚手段,对滥用土地、保护土地不当的责任人予以严惩,从而全面保障农业用地的平衡发展。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努力提升城镇化用地审批的严格程度,首先,在审批城镇用地时,地方政府应全面考虑用地对环境的影响,对于环境治理、保护益处大的用地,地方政府可赋予其优先审批权;其次,地方政府应选聘相关专业人士对土地征用后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在土地征用初期就对相关用地单位提出要求,努力将城镇、工业用地的环境污染降至最低。第二,地方政府应完善新型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生态城镇的建立和发展。生态城镇是指将新型城镇化发展与农业生态化发展有机结合,在城镇建设中始终以生态保护为核心要求,尽量减少新型城镇化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和压力,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发展。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在新型城镇规划和建设初期,地方政府应引导相负责人树立生态保护意识,并做出合理的建设规划,在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注意其生态功能,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的和谐统一;其次,在新型城镇的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要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资金、政策和其他投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要聘请相关专家,让他们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宝贵意见,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从而完善生态城镇建设的基础工作。例如,东营市董集镇从2013年起,大力推进总投资7.9亿元的杨庙社区建设工程,2016年年底前在全市率先完成了南展区11个村1535户4792人的搬迁改造任务,实现传统落后农村向生态城镇的转变。第三,地方政府应加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农业生态化发展的宣传力度。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业生态化发展的宣传能够引导农民树立起正确的资源观、生态观和环境观,提升他们对保护生态、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视程度,从而实现对大众整体生态意识的提升。其一,地方农业和环保部门应深入农民群众,全面开展土地使用及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政策的宣传,丰富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环保知识的同时,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环保意识,努力营造全民环保的社会氛围;其二,各区域应从生态环保专业人士中选出农业生态化发展监督员,定期到中小学中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讲座,使他们从小就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意识;其三,地方政府应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宣传作用,对在农业生态化建设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同时向农民解读改善农业生态化环境、高产、高收的成功案例,使农民切实体会到农业生态化建设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从而全面调动起农民深入参与农业生态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四,地方政府应做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工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由于农业用地被征用,农村剩余到动力数量也随之增加。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如何妥善安置好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地方政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对此,地方政府应从就业指导入手,引导农民树立起科学、全面且深入的生态保护观念,鼓励他们在务工过程中,对相关工作的生态保护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地方政府还应鼓励农民利用家乡优质生态资源自主创业,帮助他们建立符合地方生态发展要求的农业发展模式,帮助农民提高农业收益的同时,也能实现对地方农业生态化建设的推动。(三)全面发展生态农业。第一,地方政府应制定出科学完善的现代农业制度。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指出,要“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对此,各地方政府应在稳定农业用地关系的基础上改革土地制度,加快土地流转的速度,努力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发展。与此同时,地方政府还应从宏观层面加强农业生态化建设的管理工作,鼓励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带动农业生态化建设,建立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生态化的经济转移机制,优化区域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能提高地方的农业收益。第二,地方政府应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指以保护农业生态化环境、提高农业收益为出发点,结合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实现农业废物排放的减少和农业资源使用效率的提升。这种经济模式不仅能够为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发展营造和谐的氛围,还能全面控制农业污染,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具体模式可分为以下两种:其一,农业循环模式。这种模式一般会在比较大的区域范围内实施,地方政府应结合地方土地资源、生态条件、气候条件等产业链节点的实际情况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循环模式,努力借助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生态化建设带动经济发展。例如,徐州市官山镇徐州市近年来积极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招引规模化生态循环产业项目融入兴业富民实践中,走上了龙头企业引领、农业循环经济与生态资源开发并驾发展的快车道,形成了自身的“官山模式。其二,能源利用模式。这种模式涉及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工作,地方政府可通过建立乡、村及个人沼气池的方式处理农业废弃物,减少农业垃圾排放的同时,提高农业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实现改善农村能源结构,促进能源循环利用的目的。第三,地方政府及相关农业、环保部门应积极推进绿色农业科技的发展。一方面,地方政府及农业、环保部门应树立正确的农业科技价值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始终坚持农业生态化建设,坚决制止牺牲生态环境而实现经济效益的科技项目,全力扶持既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又能实现经济发展的科学技术,从而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加强绿色农业科技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对此,地方政府一是要加大对绿色农业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为其发展建立多元化的经费筹措渠道,同时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努力在全国各地建立起符合地方特色的农业科学技术精英团队;二是要鼓励农民与相关专家共同开展农业技术科研项目,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推动农业生态化建设,推动资源循环再利用的同时,提高农业资源的使用效率,借助生态农业推动我国农业生态化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成.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机制[J].求实,2016(8):57-61.

[2]骆世明.农业生态转型态势与中国生态农业建设路径[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7,25(1):1-7.

生态化建设范文篇2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镇建设化标准

1引言

当下,中国在加速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且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之时,也慢慢暴露了诸多问题及挑战。经济有了飞速发展,却在实施之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换取了经济的发展,由此带来很多生态问题。积极稳妥地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走将生态文明统一的可持续发展质量,走集约、智能、绿色及低碳发展模式,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生态文明内涵及对于城镇化建设的意义

2.1生态文明,是一种社会形态

要求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社会和谐相处、良性循环、整体发展、持续繁荣作为根本主旨。生态文明,首先要尊重及维护生态为主要宗旨,其次,可持续发展作为其根基,最后为人类未来的持续发展作为着重点。

2.2对于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生态文明有利于实现城镇化建设的全面性。在城镇化的建设进程中要深入的贯彻生态文明的理念,能帮助发展片面性问题的解决,对实现城镇化的全面发展有实际帮助。生态文明对于城镇化建设的适应性有重要助力作用。言下之意就是城镇化建设、发展一定要和自然环境相适应。生态文明有利于实现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粗放型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不但对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同时还会使得一些城镇盲目扩张,进而侵占大量土地,影响了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3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自然环境遭受破坏

快速城镇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会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譬如:红色的热岛效应、绿色的水华效应、灰色的雾霾效应、黄色的拥堵效应、白色的采石秃斑效应以及杂色的垃圾效应等等。有些城镇为建立高、快、宽、大、亮等形象,跟随先污染后治理、先规模后效益、先建设后规划及摊大饼式扩展的发展路径,生态服务的功能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没有得到重视。

3.2能源资源面临压力

社会公共资源浪费严重,在城镇化建设发展的过程中,相关政府们不为达到良好政绩,以牺牲公共财政资源及土地资源为代价。为了大广场、宽马路、摩天大楼、会展中心大中心公园绿地以及景观工程,将国外发达国家的相关城镇化建设模式硬搬照抄,能源资源利用不合理大部分能源都是非可再生资源,能源结构不合理。并且,国内的工业化进程之中还有很多十分严重的现象,包括管理粗放、消耗大、技术落后、集中度底、资源浪费严重,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还严重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可持续发展遭受影响,工业化快速发展进程之中,城镇化将资源短缺的问题放大,将环境保护的压力增加,不仅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有阻碍,还会将在乡村中的非农业化进程分散化,因为规模不经济、布局也不近合理、对资源破坏、污染环境以及浪费耕地。

4生态文明视角下城镇化建设标准

4.1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标准

三大战略性的新型产业非常需要建立相关标准,其中已经确立的标准达188项,保罗了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有48项、电动汽车有74项、电动汽车则有69项等等。标准化的体系一旦建立,则会将重点领域之中标准缺失的问题解决,同时线路图的规划也有助于实施标准化,会使得新型产业往健康快速的发展轨迹前进,将质量大大提升。电动汽车产业标准体系建设路线图,建立一整套的电动汽车“三相交流充电”的地方标准,与此同时,还要展开对于电动汽车立体充电站等等多种综合型的新型充电站或者充电,还有充电设施等等研究,由此衍生设计出自行式、机械立体式充电站。另外,会制定相关规范,比如《电动汽车立体充电站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等,其中将新型立体充电站设施建设的技术要求还有审批进程、验收细则当中与消防及安全有关的部门均有具体的要求。

4.2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要积极深化升级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户籍制度改革,对城镇落户条件逐步放宽,要将“人地钱”等挂钩政策建立健全改善。首先,居住证有非常高的含金量,应将未落户的城镇常住人口的居住证办理进程加快,让他们尽早享有居住地义务教育、就业、医疗等等基本公共服务。

4.3智慧城镇建设相关标准

基于云计算的全国统一的智慧平台为载体,推进智慧城镇发展。公共设施的物联感知是智慧城镇基础建设的重点,物联网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全球多个标准化组织目前已竞相展开物联网的标准化工作。

5结语

尽管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之路没有畅通无阻,不过这个城镇化过程之中还是给我们许多启示、思考的。我们首先应该要尊重城镇化发展过程当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辩证的看待之余,还应积极的对未来正确的城镇化发展之路深入探索,将未来的生存空间逐步规划建设及维护好。

作者:王文兴 单位:青海省规划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张筱悦.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镇化建设[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6,(06):29-31.

生态化建设范文篇3

关键词:林业产业化;生态文明;动因分析

一、森林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土地沙化是地球的癌症,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的免疫系统。这个形象的比喻,说明森林在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纵观甘肃省各地,自然条件严酷,森林植被稀疏、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仍未有效遏制,生态问题仍是长期制约甘肃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造成这种局面的形成,除了自然条件恶劣外,另外原因有如下四个方面:

1人们对森林认识上的不足。特别是农村,对原有森林不加以保护,任意砍伐树林,随意侵占林地。把生态的日益恶劣归罪于自然条件的严酷。

2林业生态工程没有放到议事日程上来加以重视。一些生态工程也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或只作为地方官员的政绩来加以粉饰,或因资金的缺乏没有让生态工程进一步持续深入下去。

3林权制度改革还有待于深入推行。因历史的原因,集体林权的所有制深入到基层还麻烦多多,制约了农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无法实现林业分类经营走,转换经营的机制,增强发展的活力。

4对大力发展林业生态产业,改革林业生产方式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我们要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加快林业发展和搞好生态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尽快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省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以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为目标,进一步调整完善林业建设思路,明确发展目标、战略重点,落实推进措施,以加快发展、提高质量为重点,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保护与发展并重,质量与效益并举,加快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努力构建全省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不断提升林业功能,充分发挥林业效益,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良好的生态保障。由此,提出采取以下五个方面的措施:

1要大力加强生态教育,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全民族的生态道德素质。可以通过各种媒体,举办关注森林、森林论坛、森林城市建设等等活动。让全民都参与进来,提高他们爱林护林的认识,更要让他们投身于全民植树活动中去。

2要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工程,推进生态保护和治理,主要建立一些大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大的生态工程。从全省的地理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推进森林的覆盖面。

3要大力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改革林业生产方式。要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体系,拓展林业资金投入渠道,积极探索政府扶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业主投资兴林的路子,逐步建立起国家、集体、农民及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体系。把林业生态建设放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去谋划,坚持“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方针,全面推进“绿色小康村”和“绿色小康户”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不断发展壮大林业特色产业。造林绿化既要加快生态建设,又要充分发挥区域优势、自然优势,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步伐,尤其要扩大特色经济林建设规模,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下资源,加快中药材、山珍、干鲜果品以及地下矿藏的系列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林业行业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收入。多争取林业外援项目的同时,进一步扩大林业对外开放,加大对外交流力度。

4要大力弘扬创新生态文化、弘扬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价值。要积极探索全民义务植树新办法,建立健全造林绿化的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把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变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尽快在全省范围内掀起声势浩大的全民义务植树新高潮。公务员之家:

5要大力推进法制建设,不断地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主要体现在推进依法治林进程,依法规范造林、管林、用林行为,把林业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要进一步完善各项森林灾害应急预案,强化森林灾害防控能力,不断提高发现、控制和处置突发性事件的应急能力。要加大依法治林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保障森林资源安全,构建平安和谐林区。

如果上述5个方面的措施能够得到落实,那么多年后,应该会取得一些比较显著成效,可以预见的是:

一是生态体系建设会持续加强,全省森林资源会持续增长,生态功能不断增强

二是产业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林业产业发展势头很强劲

三是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会出现一个好的开局。生态文化建设的管理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都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生态文化产品也会不断日益丰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也会在不同层面、广泛深入地开展。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在人们心里也越来越得到强化。

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生态化建设范文篇4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环境保护;水土流失

1城镇化建设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

(1)水土流失严重。当前,我国经济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忽视了环境问题,而这种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发展经济的方法是我们不能采取的。环境发展的好坏同样决定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因此,在环境问题上一定要做好相应的保护策略。我国现在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是水土流失问题,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还不够强,每个人对于环境的责任感不强,认为环境和自己的关系不大,殊不知自己也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需要用到环境的时候就利用它,不用的时候就加以破坏。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工作需要有人来执行,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让每个人心存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保护生态环境出一份力,这样社会发展才会越来越好。(2)城镇建设工业化污染严重。耕地是由自然土壤发育而成的,但并非任何土壤都可以发育成耕地,能够形成耕地的土地需要具备可供农作物生长、发育、成熟的自然环境。耕地资源包括两种类型:分别是已开发利用的土地和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已开发利用的土地就是人们常说的耕地,而未开发利用的土地就是没有办法种植植物的荒地。水土流失的影响在农业方面比较显著,因为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土的滋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认为水很多,不时出现水资源浪费现象,并不知水资源的宝贵。在资料中显示,世界上的水如果平均分给每一个人,那么每个人所得到的数量不会超过25%,可想而知,水资源其实所剩不多。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水资源不足的现象,例如北方人水资源拥有量很少,几乎不够用,著名的黄土高坡就是因为水土流失严重才会出现的,然而,人们却还是不断地砍伐树木,不注重环境问题,不断开垦,导致水土流失急剧加重。(3)生活污水、垃圾污染问题严重。我国有些工厂污水排放意识薄弱,会为了节省污水处理费用而直接将生产污水排放到周边的小河或江水中,导致周围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水被污染之后,会随着水的流动而不断向外扩散,进而导致大规模污染,而这些水如果还想给居民使用,就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繁杂操作过滤这些水,以改善水质。水遭到污染以后,会出现大量的杂质和有毒物质,这些物质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产生很多疾病。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部门应及时提出相关政策来帮助监督生态环境,可以通过成立相关生态管理小组对生态环境进行监督,对于破坏环境的现象应该及时进行相应的惩罚,让那些不注重环境的人得到应有的惩罚。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人类在进行各种违背生态环境的活动是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最主要原因。到目前为止,由于工业废水、废气未经过滤就随意排放,无限制砍伐森林植被等,都导致生态环境质量一直下降,国家应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政策来进行制止。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雨水不能就地消纳、顺势下流、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是水土流失的含义。地面坡度大、土地利用不当、地面植被遭破坏、耕作技术不合理、土质松散、滥伐森林、过度放牧等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因此,每个人都必须在自我层面上不断提高相关环境保护的意识,更需要将这些保护意识上升到执行层面上来,我们在自我发展的同时,更需要给国家一个绿色发展的空间。所以,做好生态环境的相关保护工作须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依法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解决影响环境保护的关键性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生态环境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与治理措施。

3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1)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土壤耕作层被侵蚀、破坏,使土地肥力日趋衰竭;淤塞河流、渠道、水库,降低水利工程效益,甚至导致水旱灾害发生,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水土流失对山区农业生产及下游河道带来严重威胁。资料显示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水平的25%,部分地区甚至仍处于严重缺水状态。因此,相关土地产生“流失现象”后,其本身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剧水土流失,最后导致流失现象愈加严重。(2)加强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法律保护。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可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与系统对工业进行调整,在具体实施中地方政府应做到带头作用并鼓励人民采用有机肥料,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根本。据有关调查,我国现阶段国土有超过30%的土地存在荒漠化现象,人口众多使得对农作物需求量更大,但土地荒漠化让我国可耕种土地面积也受到了很大影响,人均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因此,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须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依法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解决影响环境保护的关键性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生态环境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与治理措施,使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不再恶性发展,实现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共进。

参考文献

[1]单杭宁,王成.乡镇企业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J].江西化工,2009(01):103-105.

[2]史亚楠,佟光霁.浅析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13(08):45-47.

[3]杨仕康.试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J].国土经济,2002(08):13-14.

生态化建设范文篇5

1.1林业生态工程管理信息化框架分析

从以上林业生态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内容来看,关键环节依次是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的信息化、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的信息化、社会经济环境信息服务的信息化,三者彼此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彼此推动。而这三者实现的基础则是林业生态工程相关标准、网络安全与共享、数据采集等基础信息化内容的建立。林业生态工程信息化建设的直接目标就是实现林业生态工程的信息化管理。但是林业生态工程信息化管理,即为通过信息理论,借助信息工具,在相关资料开展搜集、保管、研究及运用,在这个基础之上产生新的信息,给决策奠定坚实的基础。林业生态工程信息化管理基本上能够细化成下述不同的环节。首先,和林业生态工程存在紧密联系的不同资料的获取及保管;其次,资料的保管、组织及控制;再次检测、研究、决策等相关模型的营造完善;最后结果显示及输出。

1.2数据采集构建

目前,野外调查中,出现“GPS+便携机”模式,即利用GPS直接在野外采集数据,然后把GPS接受机数据装入便携式计算机。工作人员通过实地勘察,能够有效的缓解自身工作负担,避免出现工作人员冗杂现象,同时能够保证工作质量。从野外测量环节之内,科学合理的把信息反馈到室内计算机中开展图形编辑,那么工作人员同时能够结合图形编辑自身实际标准,和野外工作人员开展良好的沟通交流,对信息做出调整及完善,不过应当特别关注的一点为应当怎样科学合理的开展信息的搜集及调整工作,充分利用自身明显的优势,怎样解决GPS自身存在的明显缺陷及不足,借助自身明显的优势,科学合理的获取相关信息。利用手扶跟踪数字化输入方式或扫描数字化输入方式,根据矢量格式连续坐标的积分求积和栅格化象素填充原理,利用计算机进行图斑面积的量算;借助计算机图形原理及GIS技术,编订数字化计划及规则,开展坐标转变及地图符号化处理,借助各种有效的的土地利用图件,按照自身需求对信息进行处理,借助计算机处理技术,在数字航片开展相应的调整,实现其倾斜误差改正和投影误差改正,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推动自动转绘工作顺利进行,在这个基础之上产生林业用图及正射影响,按照遥感监测获取的相关信息,在森林资源开展相应的调查,根据获取的变化面积开展相应的计算工作,也就是按照各个行政区划,获取之前时期的森林资源消长信息,根据不同的监测区名称,统计该监测区的森林资源消长。

1.3业务管理

森林资源监督信息管理是在以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按照现代森林资源监督控制手段,在森林资源及行政控制信息的获取、流通、保管、处理等步骤开展相应的调整,保证工作质量,避免在工作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失误。能够细化成林地林权管理、森林资源信息监督管理、森林资源档案管理、森林病虫害管理、林业行政案件管理、森林防火管理、野生动植物管理等。

1.4数据管理结构

(1)独立系统模式:林业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完全建立在文件系统之上,对不同的应用模型开发独立的数据管理服务,自主文件系统为最开始管理模式因为在属性信息的管理功能不完善,慢慢被淘汰,不过部分GIS依旧具备MapGIS的属性数据管理采取WB文件模式。(2)附加系统模式:从此类基础之上通过DBMS控制属性信息,同时通过相应的空间信息控制软件控制相关信息及属性信息借助ID保持紧密联系。

2结语

生态化建设范文篇6

[关键词]全球化;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关系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它是一种渐进的过程。马克思指出了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客观趋势,用“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这三个从属关系来揭示当时全球化趋势的实质。[1]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以经济的全球化为主。正如马克思所论述的:“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2]255文化的全球化的事例很多,例如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传播,是哲学全球化的体现,也是文化全球化的一个鲜活的例证。全球化讲的是联系,因此全球化在古代就起步了,而不是到了近现代社会瞬间形成的,只不过是近现代的工业革命及技术革命加快了全球化的进程。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受之影响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敬畏阶段、征服阶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阶段。

一、敬畏阶段

(一)原始社会阶段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概括为顺从自然。在这一阶段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甚少,对许多自然现象及自然规律不能正确认识与理解,如对闪电、火山、地震等自然现象不能作出解释。人类的主体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此时的人类认为自己与自然界其他的自然事物并没有差异,所以人类与其他动物一样,对于自然界只是处于一种敬畏与依赖心理,与自然界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和谐关系。当时,人类以原始采集狩猎为生,食物大都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所以,人类为了生存,聚集在自然条件优越、天然食物丰富的地区,如靠近河流、森林、高山。这个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仅能维持个体的生活和繁衍,人口数量少,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低。所以此时的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着自然界。因为衣、食、住、行直接来源于自然界,因而这一时期的人类对自然界充满着恐惧、敬佩之情。所以说,人类这一时期对自然的认识是直观的、感性的一种认识。以畏惧自然的心理为主导。因此对人类的原始农耕时代来说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一种顺从的敬畏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于是有了原始的图腾崇拜,这也是当时人和自然界关系的又一种表现形式。这一时期世界各地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形式的联系,最多就是相邻近的原始部落之间有点联系,但根本谈不上世界以及全球。

(二)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阶段

随着原始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与提高,社会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出现的奴隶社会以及再后来的封建社会,在这两个社会形态阶段,人类的生产力水平、认识能力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原始社会相比已经大大提高与加强了,如,学会制作熟食、缝制衣物、制造生活用品等等。但是,这些毕竟是有限的,人类的衣、食、住、行仍然与自然界联系紧密,与之前所不同的是人类在很大程度上不直接从自然界满足自身需求而是进行人为的加工制作使之更能满足于人类的需求。因为人类对于自然界有了新认识,所以,这一时期的人与自然界关系可以说是一种以敬畏为基础的利用与依赖关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原始的图腾崇拜也慢慢发展形成了新的形式———宗教。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这一时期的人们只能把这种关系上升到神学范围去理解。由此在这一时期产生了世界三大宗教。但是,在这一时期的人类与原始社会已经有很大的不同,认识水平极大提高,所以,中西方也出现了一些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的认识,特别是针对宗教的理论及思想,如波兰哥白尼的“日心说”、中国东汉王充的《论衡》等等。这些亦是人与自然关系在这一时期的又一种体现。在这一时期很多人认为世界各地联系甚少更谈不上全球化了。其实不然,上文论及全球化讲的是联系,而联系是一种渐进的缓慢的由疏到密的过程。所以在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全球化的萌芽。如我国古代的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拓以及东汉佛教从印度传入我国等等,这些都是世界各地加强联系的一种表现形态,这完全可以说是全球化的起步或萌芽阶段。在这一时期我国有许多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及思想。这一时期也有很多人与自然关系的具体论述,“斧斤以时入山林,则林木不可胜用”、“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说的是人类在满足自身需求的时候也要遵循自然规律才可获得自身的长远发展。这一阶段的关系总体上可以说是天人合一的原始阶段。

二、征服阶段

(一)全球化对生态文明的影响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以及科技革命的发展,人类整体在全球化进程的无形推动下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人们可以进行实践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科技手段向自然界索取各种所需的物质和资源。工矿业上,机器占居主导地位,人类开始了大规模的开采、冶炼、开垦。如,对森林树木的滥砍滥伐,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许多地区土地逐渐沙漠化、盐碱化;农业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大量的工业废水未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河流,由此造成河流严重的污染,许多地区居民的饮水都成问题。煤炭、石油的开采等活动造成了地面塌陷,如山西的许多地区。然而在人类向自然界无止境的索取这些资源的同时人类并没有采取相应的科学保护与治理措施。人类在工业社会下的这些行动给人类带来以前难以获得的物质财富,极大地刺激了人类的贪婪的欲望,使得人类由过去的畏惧自然、崇拜自然,转变成支配自然、征服自然、奴役自然,主张一切为我所用。

(二)全球化影响下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反馈”

自然界与人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中的“对立”面就体现为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上。人类根据自己的需求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在不断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自然界,而自然界却竭力想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就如力学中的力与反作用力,在人类向自然界进行索取破坏的同时自然界也在以另外的方式报复着人类。由于自然资源不合理不正常的利用,打破了自然界原来的生态演进规律,从而破坏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出现了众多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如一些严重的自然灾害:大气变暖、酸雨污染、资源短缺、森林破坏、耕地减少、土地沙漠化、生物物种灭绝、洪水、地震、海啸等等。这些问题不是单单出现在世界的某一两个地区,许多已经成为全球化的问题,如由大气变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南极臭氧空洞增大等等。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亦有弊。全球化在把世界各地的先进技术与手段推广到其他地区的同时,无形之中也把其不利的一面带去。这些问题已经上升为全球性的重要问题。在这一阶段人类还是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虽然有所认识但是不彻底、不深入。如提出“先污染后治理”策略,其实质是亡羊补牢式的,自然界许多方面到真正的污染后再治理已经鞭长莫及了。

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阶段

人类从最初的原始状态发展到今天的文明人都是以自然界为基础,以自然界为前提的,可以说,人类自身的发展是自然界推进的。如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空气、食物等等。这些物资都是由自然界直接供给或经人类的再次加工而间接供给的。从精神层面来说人亦离不开自然界,我们知道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包括音乐、艺术等其他形态的精神文化产品无一不与自然界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无一不来源于自然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化的到来,人类的实践能力不断增强,以至于使人类产生了错误的认识,人类认为运用科学技术可以为所欲为,可以以此来满足人类自身的各种需求,甚至认为人类可以完全主宰自然界。由于人类从这种错误的认识及观念出发开始了肆无忌惮的征服自然满足自身的活动,在这一阶段人类自身对自然界的无休止的开发和肆意掠夺,早已超过了自然界本身所能承受的限度,超出了自然的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能力,整个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已被打破,自然界正以一种强大的力量报复着人类的这一系列无知的实践活动。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它能够不断地为人类创造丰富多彩的物资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资料,满足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但是,如果人类的实践不符合自然界的客观规律,那么这种实践在带来积极后果的时候也带来了消极后果,这会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不论是局域性的还是全球性的,主要都是由人为的因素造成的,是人们为发展经济不合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结果。分析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人类每一次对自然界的不合规律的行动,自然界都会做出相应的报复性的反应。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各类自然灾害的经验总结,人类认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迫在眉睫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成为当今世界高度关注的话题。所以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非常紧迫的,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的长远发展是必须要考虑的。1994年3月,中国政府编制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列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标志着中国政府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的确认和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参与。[3]84这些事例表明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认识也呈现出全球化的特点,世界各国已基本达成了共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也由最初的规划性文件到如今的不断全面落实,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更高领域。

四、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总之,我们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论与认识阶段,我们应该采取一些实际行动来真正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对此,我认为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各省在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进行相应的自然生态建设,杜绝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而发展经济的行为。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要求,是关系到走什么样的生态发展道路问题。第二,加大宣传与教育力度,使国民认识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提高国民的自然保护意识。这对生态文明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警惕发达国家将对自然界的破坏与污染转嫁到我国。我们不能以发展经济为借口,将污染企业引入我国。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生态监察机制,对违规者进行法律制裁。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所能完成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极具艰难性、复杂性、长久性的造福子孙后代、功在千秋的伟大工程,要完成好这项工程必须加强国家间的合作。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其他国家的帮助与支持,我们不能闭门造车,固步自封。建立国际性的专门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组织,各国间加强交流,通力合作。要有国际合作精神,学习和引进其他国家在生态治理和建设中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这样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更好更快地进行,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作者:苏尔发 单位:西藏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侯才.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和哲学[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4).

生态化建设范文篇7

关键词:基层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必要性;问题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的变革,推进了社会各行各业的改革。生态环境的信息化建设是建立在大数据平台基础上的,充分地发挥了大数据技术的优越性,可以实现对基层生态环境工程的智能化监测,并将海量的信息整合起来,利用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实现数据的精准分析,然后将生态环境的数据资源挖掘与整合。同时,在生态环境的分析与评价方面,信息化系统的应用,能实现对生态环境质量、安全、物种多样性等多方面的评价,是生态环境管理及决策的重要依据。但是,基层生态环境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中还存在一定的制约性问题,吻合直接影响到了生态数据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成为了基层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当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1基层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基层生态环境的信息化建设与我国“数字强国”的发展理念相吻合,为我国生态文明的构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而从基层生态环境构建上来看,信息化的建设具有非常大的优势,而这些优势也是必须要实施信息化建设的动力。1)可以为基层生态环境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就是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提升信息获取的精准性,用精准的数据开展生态管理工作,为基层生态决策提供支持。而且信息化系统所获取到的精准数据,可以对环境行政行为进行一定的限制,对推动基层生态环境管理精准化的实现十分有利。2)促进生态环境预警能力的提升。信息化建设当中的智能性系统,可以对基层生态数据信息进行高效的分析,并对环境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和可能发生的突发性环境问题进行预警,为工作人员提供准备时间,提升风险防范效率。3)深化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的能力。在信息化下,大数据技术当中的可视化共享,可以将环境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展示出来,便于系统对环境的健康风险进行及时的预判,对健康的临界点以及风险可能持续的时间进行判断,为风险防范赢得更多的时间。4)促使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功能的提升。信息化建设下,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使得基层生态环境部门的工作理念及服务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化技术方式逐渐取代了人工工作,大数据的支撑下,基层生态环境信息可以实现网络公开,而网络办公、综合性服务通道的开启等,构建了高质量的服务体系,极大地实现了数据资源的高效共享,提升了公众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基层生态环境信息的作用

生态环境中的大数据技术主要分为地面监测、卫星监测、地理信息、社统信息以及其他的数据信息。其中,地面监测数据主要是利用生态环境监测系统获取的,主要包括对环境、污染源、地表水水质、土壤的监测等。此种方式与其他方式的差异之处在于其具有随机性和即时性的特征,而且这些信息可以很好地提升生态系统管理的效率,对于发挥生态健康系统的效用、提升生态系统的监测质量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在基层生态环境信息当中,对于环境信息的统计、对于污染源的统计、对于环境的审批、污染学科、化学物品、固体废物等都有专门的数据,这些都是生态环境大数据中的基础性数据,可以利用这些进行数据分析平台的构建,据此对环境的承受能力、环境的质量等进行判断,然后根据研判的结果对环境污染进行相应的预测与预防,以提升整个环境管理系统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3存在的问题

3.1在信息传入方面,系统缺乏统一性。基层生态环境的数据信息是非常多样化的,而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传输需要有相应的传输系统,但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系统,各个系统还处于各自独立传输运行的处境当中。而信息来源的多样化和复杂性,需要生态环境部门建立统一的业务系统,然后各个地方进行政府一体化平台的开发。基层生态环境部门根据自身的需要建立业务系统,这样就无法很好地发挥协调组织、系统监控和决策支撑的作用。3.2各自为营,数据孤岛逐渐形成。我国各个地区的环保系统都是根据地区划分的,各自为营,各自的监控系统也都是为自己地区的政府服务的,相互之间很少进行交流与共享,而很多数据也只是进行一次性的应用,数据资源没有被高效地利用起来,这些数据就逐渐变成了孤岛。而大量的基层生态环境信息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在于系统内部,只是通过检索和统计的方式呈现出来,无法给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提供更有深度的辅助。各个部门之间信息沟通的不畅通、各领域和各层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都是影响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因素。3.3技能型人才不足。在基层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当中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只有保证人才具有专业性、技能性,才能够更好地胜任信息化系统建设的需求,才能够更好地推进技术与管理工作的开展。但是目前,技能型人才的缺失是主要问题,也是基层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进入瓶颈期的重要原因。所以,提高人才的专业性、服务性、法务性素质尤为重要,这样才能不断满足日益复杂的基层生态环境建设需求。3.4管理较为低效。上述对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的系统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系统的不统一、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在信息的采集与利用、资源的共享与整合方面也没有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而产生此种情况主要与管理的忽视、管理制度落实低效性有直接关系。

4具体策略探究

4.1高效整合数据信息,统筹管理信息化项目。从当前的基层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情况来看,应对信息和数据资源进行高效整合,加强生态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利用,建立起从国家到各省市县为一体的四级环境信息化管理体系,逐渐解决生态环境信息管理断带的问题,利用信息直通车来保证基层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效果。基层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具有非常直观的特点,所以要打造出从监测到监视到控制为一体的量化式管理体系,将基层生态环境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增强基层生态环境监测的分析与预警能力。同时,还可以实施基于GIS技术的移动GIS体系结构,通过模块化管理的方式,对基层生态环境信息进行监测,为用户提供便利。该系统在应用中可以与智能终端设备进行连接,比如智能手机、车载终端等,具体实施如图1所示。4.2明确划分权利义务,促进数据资源的优化共享。基层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是以基础数据作为根本的,并在系统内部实现了资源的高度整合和集中性的应用,同时还会对数据信息进行实时性和动态化的更新,建立起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环境污染治理系统、生态环境保护系统以及辐射监管生态基础数据库等。采取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促进资源的优化与共享,解决数据孤岛问题,将企业内部的各项数据和互联网联系到一起,形成数据资源共享中心,实现数据的互通有无。4.3扩大资金投入比例,不断提升生态环境公共服务质量。在县或区内开通生态环境电子政务办公平台,推进生态环境管理的网络化建设,实施政务公开,对行政权力进行约束,建立起一站式的服务平台,为基层生态环境的信息化建设提供高效的平台,将公共服务的数据与互联网联系到一起,不断促进生态环境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4.4加强基层生态环境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基层生态环境信息化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建立垂直的管理部门,从机构到人员设置到经费以及基础设施配备等方面入手,建立起市县两级化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另外,还要加强专业性和技能型人才的引进,并重视人才素质的提升,更好地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5结语

基层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是时展的必然产物,是大数据时代下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的必然选择,对提升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水平、提高环境管理及决策水平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见,加强基层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把握重点,掌握趋势,形成现代化、智能化的生态环境监控系统,更加有利于基层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臧宇建.我国林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探究[J].黑龙江科学,2019,10(13):144-145.

[2]刘彦丰.创新观念探索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的新思路[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6(11):30.

[3]魏勇.昭苏县农村基层党组织信息化建设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15.

生态化建设范文篇8

1堤防工程生态技术必要性

随着科学进步,人们认识到水利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系统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河流的人工渠道化,包括平面布置上的河流形态直线化,河道横断面几何规则化,河床材料的硬质化。二是自然河流的非连续化,包括筑坝导致顺水流方向的河流非连续化,筑堤引起侧向的水流联通性的破坏。从保护生态环境的高度,充分认识这种负面作用,积极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于受损河流生态系统予以必要的补偿,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流域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近年来,各地在进行防洪工程建设和河流整治工程中,已经采取了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加强河流的生态建设。比如生态型护坡技术,堤防绿化措施等。但是这些技术经验还缺乏系统的总结,也迫切需要有关技术规范和技术导则的指导,使之更具科学性和规范化。

2生态化建设的建议

2.1有关防洪工程规划的原则。工程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方面应加强,权衡满足人的需求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即进行工程项目经济技术及生态环境效益评估,改变现行的单一经济技术评估指标体系。以往的治河工程着眼于河流本身,往往忽略了河流湖泊与岸上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忽视了河流周围的生物群落的存在,也常常忽视了整治后原有生物群落的恢复。因此,在进行防洪工程的规划时,应明确河流与其上下游、左右岸的生物群落处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建议按照“河流生态廊道”的范围,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在平时的设计当中除说明需进行常规的水文、地质的测量勘察外,还要补充加强相关范围的生态系统调查的要求,重点是生物群落(动物、植物)的历史与现状调查,对特定的生物群落与水体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有明确的认识。

2.2堤线布置及堤型选择河流形态的多样化是生物物种多样化的前提之一,河流形态的规则化、均一化,会在不同程度上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因此,针对有关条款,建议补充或强调以下要点:在堤线布置原则中,补充说明应尽可能保留江河湖泊的自然形态,保留或恢复其蜿蜒性或分汊散乱状态,即保留或恢复湿地、河湾、急流和浅滩。在确定堤防间距时,遵循宜宽则宽的原则,要处理好行洪和生态保护要求与土地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河槽和河漫滩不仅要能满足设计洪水行洪要求,还要保持一定的浅滩宽度和植被空间,为生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栖息地,发挥河流的自净化功能。堤型的选择原则除满足工程渗透稳定和滑动稳定等安全条件外,还应结合生态保护或恢复技术要求,尽量采用当地材料和缓坡,为植被生长创造条件,保持河流的侧向联通性。

2.3河流断面设计。自然河流的纵、横断面也显示出多样性的变化,浅滩与深潭相间。因此设计规范中应提出河道尽量要做到河床的非平坦化,采用非规则断面。避免因规则断面而导致流场的均一化,增加与生物的亲和力,并有助于与自然风景相协调。与上述设计相对应,需要推广使用一些与非规则断面有关的水力学计算方法和配套的实用工具或计算机软件包。

2.4岸坡防护。在河流整治工程中,对生态系统冲击最大的因素是水陆交错带的岸坡防护结构。水陆交错带是水域中植物繁茂发育地,为动物的觅食、栖息、产卵、避难所,也是陆生、水生动植物的生活迁移区,至关重要。因此,岸坡防护工程的设计应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建设要求出发,采用与周围自然景观协调的结构形式,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确保生态和景观的护岸形式多种多样。在典型的岸坡防护结构中,可尽量使用具有良好反滤和垫层结构的堆石,多孔混凝土构件和自然材质制成的柔性结构,尽可能避免使用硬质不透水材料,如混凝土、浆砌块石等,为植物生长,及鱼类、两栖类动物和昆虫的栖息与繁殖创造条件。

2.5景观建设。城市水域整治的景观建设中,可以强调注意保留江河湖泊天然的美学价值,避免将水流置于过多的亭台楼阁等混凝土与砌石形成的人工环境之中。水利工程设施要造成一种人与自然亲近的环境,现代的城市景观设计,应更多注重生物栖息地建设。水利工程还应为公众广泛参与和对儿童进行水环境保护教育创造良好条件。如水生态公园等。

2.6工程施工。在工程施工中,建议强调施工期对生物栖息地进行保护和恢复,避开动植物发育期进行施工。对特殊区域的物种,在施工期要采取其它辅助保护措施,如它处养育等。取料场开挖后应进行适当处理,以满足美观和环境方面的要求,要求合理设置排水、平整地形和改善有利于植被生长的条件。料场区应进行植被恢复,与周围景观相一致。

2.7工程管理。为降低施工环境对生态系统的冲击,保障工程效果的实现,并延长生态工程的寿命,宜强调加强前期的养护和后期的管理,包括维护、监测和评估,并积累数据和经验。

生态化建设范文篇9

关键词:护城河景观建设功能化生态化

引言

xx市护城河景观经过两年多来政府的不断投资改造,在绿化工作者的艰苦工作努力下,已经初具规模。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享受上也开始有了更高的追求。于是为了更加进一步的完善护城河的景观建设,提高城市品位,追求更高层次的观赏和旅游价值;为争创省级园林城市,推进城市人与自然和谐的统一进程,护城河景观建设的进一步功能化与生态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就会成为我们今后景观建设的重点。

一、xx市护城河的历史沿革与概况

xx市护城河是一条穿越市中心区的以灌溉为主的季节性河道,据最早记载“xx护城河”的《全辽志》称,护城河始建于公元1372年(明洪武五年),深一丈五尺(合4.67米),长18里,引太子河水绕城御敌。改造前,护城河景观建设没有纳入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日程,护城河变成了堆满生活垃圾和其他各种废弃物品的“垃圾河”,雨天或冻土开化时,污水难当,夏季时,河里更是蚊蝇滋生,多次除淤治标不治本,严重影响了两岸居民的生活卫生环境,更影响到xx市市区的整体形象美观(如图1)。

2006年xx市政府顺应民意,不惜投入巨资,彻底的将护城河进行了全面改造。现护城河全长8.8公里,拥有水域面积达15万平米左右,船台18个,两岸植物品种繁多,其中乔木达3万多株,灌木在5.5万丛左右,有游园十一个,其中包括彩虹园、襄渠园、红园、城建园、爱民园、清真园(待建)、泰和园、新华园、喇嘛园(待建)等。如今,护城河景观美不胜收,往日的“臭水河、脏水河”已经成为xx市游人主要的休闲娱乐场所,对于次此改造,市民们都大呼“值得”(如图2)。

二、xx市护城河景观功能化与生态化建设的理论依据与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逐渐加快,城市化水平加速提高,城市的功能不再是以单一的生产为主,而是多功能综合、多样化的产业结构并存。受17世纪以来西方功能主义、理性主义和机械世界观这些统治理念的影响,理性综合规划观逐渐成为指导城市规划的理念,功能分区理论逐渐成为城市规划的主导理论,此时,人们期望以功能理性的角度来观察和研究城市的发展,并进而科学地指导和规划城市的发展进程。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同样也逐渐为功能主义所影响,以功能主义为指导,使公园成为城市结构中为市民生活服务的网络,创造出有着广泛社会基础的、为城市功能结构服务的城市景观系统,已经是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城市公园和绿地被看作是城市居民身心再生的功能空间,出于对公园绿地与城市居民身心健康的关系的认识,城市绿化面积和人均绿地面积等指标成为衡量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城市绿地系统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安排成为城市景观规划的重要内容和目标。而在具体的城市景观设计中,功能化同样被认为应该是设计的起点,场地中各种功能理性的安排和分区成为设计考虑的首要目标,从而使城市景观与城市居民的生活紧紧结合在一起。

随着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的不断成熟和发展,生态园林成为当代风景园林建设的发展趋势,它以保持生态平衡,美化环境,减少生态环境灾害为主导思想,主张因地制宜,适地适栽,遵循生态学原理,注重生物链及相互关系,注重保护。生态原则作为景观设计中科学原则的重要部分,应当贯穿设计过程的始终。生态原则包括:反映生物的区域性;顺应基址的自然条件,合理利用土壤、植被和其他自然资源;依靠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日光、自然通风和降水;选用当地的材料,特别是注重乡土植物的运用;注重材料的循环使用,并利用废弃的材料以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减少维护的成本;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建立;发挥自然自身的能动性,建立和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体现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减少人工的痕迹。应该充分尊重自然,保持其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利用原有的材料、元素重新布局,用现代的手法修复环境,在保育和开发的情况下找到平衡点。

人类生活离不开水,而河道是水的仓库。自然山水是城市建立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城市选址的环境五因子之一就有水——河道。城市一般都依水而建,河道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物质与能量,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娱乐、休闲环境与场所.河道系统是城市系统发展不可缺少的支撑体系之一。同时,河道景观也是城市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人们的自然文化需求心理,他们对水的亲水、戏水等特性需求也离不开城市河道。城市河道不仅影响城市的发展,而且河道景观还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与心理感受,城市河道及其景观系统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xx市护城河穿越市中心,犹如一条绿色项链环绕着古城xx,串起了环水两岸散落着的历史遗迹,这些历史文化悠远而绵长,我们应将其挖掘,展示出来,丰富xx文化内涵;护城河两岸聚集着约城内半数的居民住宅楼,是周围大部分居民休闲娱乐的首选去处,每天光泰和园和新华园接待游客就达4万人次左右,这里已经成为那些中老年人组织的秧歌队、合唱团、交际舞队、太极剑队等等民间艺术团体和强身健体爱好者的主要活动场所。游人高峰期时,会出现一些场地拥挤的现象,为他们提供更开阔的活动空间将是护城河功能化建设的一个方面。护城河的水资源利用相对要不足些,目前仅有两条游船供游人游览护城河应景色,游船的利用率也不高,主要原因是水景的可观赏性和娱乐性比较低,水上项目较少。护城河两岸的植被正在逐年的丰富中,但是缺少观花、观果等季节性突出的植被,水体植物缺乏。

三、关于护城河景观功能化与生态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开展科普文化教育宣传

1.建设介绍科普常识的科普示范区,让游人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就可方便、快捷的了解到一些科普常识,提高市民的科学意识和文化素质。

2.定期开展一定规模的以环境为主题的文字、摄影、绘画展览,让人们在此过程中,主动的去了解生态城市建设,自觉投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

3.制作有关护城河景观的宣传画册,从而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复兴被冷落或被遗忘的城市历史场所,找回失落的空间,重新唤起对城市历史的记忆。实现城市现代化应与城市地域化、个性化相结合。让人们更详细的了解护城河的历史起源,文化内涵,发展建设的过程.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

(二)增添体现xx历史的景观建设

用以xx历史文化为主题的雕塑、小品等建筑,以及不同时期的xx建设的相关图片,反映xx古城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大事件,让历史在此沉淀,留下深深的烙印,让人们在游览护城河景色的同时即可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增添一份爱我中华、爱我xx、爱我护城河的美好情感。

(三)增加休闲娱乐项目

1.利用现有的大片水域形成水景,开展水上项目,如喷水、游艇、垂钓、采莲等。通过两年多改造,护城河水变清澈了,我们更可以充分发挥其水体资源优势,提高水体资源的利用率,让人们真正可以亲身体会到泛舟于护城河上,领略xx市美景的乐趣。

2.在护城河两岸护坡和栏杆上增添造型灯饰。闪烁的灯光在夜晚营造出绚丽、梦幻的护城河水上夜景,此举可为护城河夜间景观添上一笔靓丽的色彩。

3.提高冬季护城河的利用率:冬日,15万平米的护城河水面,将变成一片冰雪的天地,我们可以利用北方的独有特点,在冰面上开展冰雕展示,让人们在寒冷的冬日不光可以领略到雕塑艺术家们的热情还有了美的感受,也可为中华传统的节日增添一份乐趣;完善冬季滑冰场,使冬季的护城河成为更多市民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的场所。

(四)建设生态环境区

1.充分利用护城河特有植物资源,开展生态化建设,可利用成片树林吸引野生鸟类,建造人工鸟巢,让鸟儿在护城河两岸“安家”。

2.多种植一些突出花果、色彩的效果的植物,突出季节性变化。

3.充分利用护城河的水系资源,开发水体植物的种植,建立小范围的水体植物群落,增加水系中的动植物种类,逐渐完善护城河水域的生态建设。

4.创建植物园,用以展示更多种类的植物,为中小学生了解植物习性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五)完善护城河泰和园游人俱乐部的建设。

游人俱乐部的成立不仅丰富了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还通过文明示范的建设,实现了从“景观园”向“游乐园”的转变,从单纯的管理型向多功能型的转变,最大限度的满足了游人的需求,不断提高游人文明行为,引导游人关心游园、爱护游园,做游园的主人,参与游园的管理,体现“群专结合”,做到以人为本,向和谐社会发展。

结束语

600多年前的xx护城河不仅为了灌溉土地,更为了保护城池、防御外敌而环绕在xx古城的周围。600多年后的今天,护城河卸掉原有的重任,我们赋予了她新的生命意义。其景观绿化带作为xx市大环境绿化规划中“六带”之一,位于市区中心,沿岸布满居民楼,穿越我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我们应该利用其独具特点的水风景资源,集中显示xx市的城市风貌特色,以接近自然、保护自然、城市与自然共存为原则,不仅建设出优美的风景,而且要供给城市居民游憩、放松的场所,从而成为城市中人性化的开放空间,更好地发挥她服务于城市生活的功能。

参考文献

生态化建设范文篇10

一、重点突出,措施明确到位。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生态建设,目前重点是“三管两堵”禁伐天然阔叶林。“三管”,一是管住源头,2006年1月1日起全面禁伐天然阔叶林(树),从2006年起不再下达杂木指标;二是管住流通,林业部门整合执法力量分片包干,分兵把口,集中时间,集中精力,严厉打击擅自砍伐、运输、购销杂木行为;三是管住加工,凡企业收购未经林业主管部门审核的杂木原料及加工产品,一律没收并处罚。“两堵”,一是堵住审批关,县林业局除灾害性、罚没性指标外,全部下达到乡镇(场),乡镇(场)一律下达到林农;二是堵住说情关,谁说情谁交处罚款,触及干部的先查处干部。

二、上下联动,宣传发动到位。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全县上下把保护天然阔叶林资源当作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生态建设的最主要、最紧迫的任务,正确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墙报标语、宣传手册、宣传车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禁伐天然阔叶林政策。县电视台从2006年1月4日起连续播放《××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禁伐天然阔叶林(树)和保护古树名木的通告》;县林业局已将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禁伐天然阔叶林(树)和保护古树名木的通告》和《关于禁止采挖冬春笋的通告》印制4000多份,张贴到全县近2000个自然村,编印5万多份《林业法规政策与实用技术宣传手册》,发放到全县所有农户,做到每户1份,派出工作组进村入户宣讲政策,派出宣传车在全县乡村进行流动广播,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严管重罚,责任落实到位。全面实施禁伐天然阔叶林工程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责任明确,密切配合,全力做好禁伐工作。县林业部门作出公开承诺,林业部门干部职工参与兴办木材加工企业的,参与山林流转的,一律在规定时间内退出。加强源头监管,严格对伐区的事前、事中、事后督查,特别是对实施重点工程等涉及的天然阔叶林(树),设立专项台帐监管;严格林地管理,对在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区域、洞山风景名胜区、黄檗山景区、官山自然保护区区域等开挖集材道、运材道的,由林业、国土、水务、旅游等部门联合审批;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已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对擅自砍伐、运输、购销杂木的,盗挖古树名木的,以及林业执法人员执法不力的,实行有奖举报,为举报人保密;充分调动乡镇(场)林业管理积极性,整合林业执法力量,实行综合执法。用严管重罚的手段执行禁伐政策,对擅自砍伐、运输、购销杂木的,盗挖古树名木的,一律依法严厉查处,直到追究刑事责任;对涉及天然阔叶林(树)的案件,减化审批程序,做到快批、快审、快判,启动公捕公判,坚决打击破坏生态建设违法犯罪行为,对4起林业违法案件的5名涉案人员进行了公捕和刑拘。

四、齐抓共管,配套完善到位。加快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结合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启动生态公益林补偿基金,逐步与国家、省级生态公益林补偿同步到位;建立健全木竹交易市场,完善服务体系,规范市场行为,严禁无序流通;加强对移植古树名木的管理,严格控制古树名木运输出县;对全县林地、伐区、无证收购行为、木竹加工企业等进行全面清理整顿,依法关闭一批技术落后、污染严重、消耗大的木竹加工企业,推动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节约型发展格局逐步形成;结合造杨工程,加快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2005年全县种植杨树113.5万株,面积2.2万亩,2006年结合重点抓造杨工程,各乡镇(场)重点完成“四个一”,即棠浦河、长塍河、耶溪河、锦江沿岸乡村要重点绿化好一段河岸;结合新农村建设重点绿化好一个村庄;结合村村通工程重点绿化一条公路;结合义务植树活动一人栽好3-5棵树。对杨树、桤木、泡桐等速生丰产林,落实谁造谁有、自主采伐、不受采伐限额限制、免收林业规费的政策,加大项目扶助力度,把长防林、退耕还林等项目向阔叶林封育、营造者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