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观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09:41:55

社会观

社会观范文篇1

关键词:儒家;和谐社会;社会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使得“和谐社会”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而在中国的历史上,儒家的和谐社会观无疑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强调人际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历史价值,使得从社会学角度来分析儒家的和谐社会观有了更大的意义。

一、儒家和谐社会观的内涵

和谐,指的是事物协调生存与发展的状态。和谐思想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和精华,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十分丰富,孔子提出“和为贵”主张,孟子描绘了“老我老以及人之老,幼我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社会。即使在今天看来,这些观点依然有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内容上,儒家的和谐社会观重视以人为本,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设想建立“大同世界”、“小康社会”等和谐的理想社会。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和为贵”———人际和谐。儒家极为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论语·学而》引有子的话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把一切礼乐教化的目的归结为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从字形结构来看,仁从人,从二,其基本意思是指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论语·颜渊》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儒家认为首先要“仁者爱人”,学会善待他人,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人与人相处的一种根本方式。孔子主张在人际交往中要“温、良、恭、俭、让”,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

孟子提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孟子·告子上》),认为“仁”是人心所固有的良知良能,为孔子提出的“爱人”找到了一个人性的根据。在此基础上,他主张爱人要由爱自己的亲人推广到爱所有人,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2.“群己和谐”———人与社会和谐。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先秦儒家十分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他们认为个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之中,个人的命运与社会息息相关,只有将个体融入社会之中,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才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这样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就是“群己和谐”。“群”指“国家”、“天下”、“社会”等确定而具体的范围,“己”指一定程度的自我,即意识到自己是有个性的个人,但又不与“群”完全分立。中国古代和谐论立足于共性,更多的强调群体,主张从群体出发使个体服务于群体。

孔子一生奋斗的目标就是使天下大治,最高理想就是大同世界,《礼记·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个理想的和谐社会制度对后世影响是很大的。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观点,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在同齐宣王的对话中孟子指出,个人的“独乐乐”不如与别人的同乐,“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只有与他人与众人共赏、共鸣,才能得到最大的乐趣。进一步论证了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荀子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和”,强调“一”,强调“天下大齐”。他提出:“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故人生不能无群……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则得其长,群生则得其命。(《荀子·王制》)即人之所以比禽兽强胜,是因为人能结成群组织起来,群体的和谐使人类战胜万物的保证。

从孔子到荀子,虽然由于他们所处时代不同,对于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的理解也就有所偏重,但在把人与社会的和谐作为儒家的理想这一点上,他们的观点却是一致的。

3.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正德、利用、厚生、惟和。”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天人合一”。《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就是在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孟子也说:“君子之于物也,爱而弗仁,仁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董仲舒“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的思想更具体地将天、地、人的关系紧密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合而为一”的观点。

“天人合一”代表着中国人的人生精神,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所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儒家认为,“天地生万物”,人与万物都是自然的产儿,主张“仁民爱物”,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至宇宙万物。儒家还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落实到制度上。如孟子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与自然和谐是生存发展与社会安危的基础,即所谓“王道之始”。

4.以民为本。儒家和谐思想肯定老百姓的主体地位,主张建立以民为本的和谐社会。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圣治》)、“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人本主义教育观,注重社会对人的道德教化。孟子的民本思想提出了“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得民心者得天下”(《孟子尽心下》),主张“仁政”,强调当政者对老百姓的依赖。荀子也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进一步体现出对人民力量和作用的重视。

无论是个人的自我修养,人生理想的实现,还是主张建立一个安定有序、公平和谐的理想社会,儒家文化都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强调人的地位和作用,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实际上也就是主张以人为本,并以此为理念构建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一种美好的和谐社会。

二、社会学视野下的儒家和谐社会观

和谐的社会理念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也有积极的意义,那么,从社会学的角度,应该如何理解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呢?要理解这个问题,就首先要理清,社会学意义上的和谐社会是怎样的。

1.社会学意义上的和谐社会。社会学认为,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群体形式,是相当数量的人们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社会的特征有:

(1)社会由人群组成的。人是社会系统最基本的要素。当然,这里说的人,是指人群而非单个的人;(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人与人的多方面的联系,形成了整个社会系统。而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这种联系也逐渐扩大;(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人类社会不像动物结群那样自由地生活,而是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通过规范及制度将无数单个的社会成员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合力,进行有序地创造活动;(4)社会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它有一套自我调节的机制。通过政府这个管理中心,能够主动地调整自身的结构体系,调节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创造更适宜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站在社会学角度上,社会是一个注重联系、注重整体的概念。它重视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强调人的群体性、社会的组织性、以及社会结构体系的可调节性,所以说,和谐社会,如果用社会学来理解,就可以分成两个方面:第一,社会内部个体之间的互动和谐;第二,通过社会整合,实现社会整体上的和谐,尽可能避免社会失范。

2.社会学对和谐社会的两个理解视角。

(1)在社会内部个体之间的互动和谐上,社会学中的互动论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作为微观社会学理论的代表,社会互动论认为,个体的社会化离不开与他人的互动,在互动中才能发挥出个性与自我。互动还是社会形成的条件。正是在社会互动的基础上,人类才一层层的建筑起整个社会。符号互动论认为,首先,人类特有的互动是传媒符号及各种内涵的载体,刺激的意义来自与他人的互动,而非刺激本身所固有;其次,人类具有与他们结交的特殊行为能力,并由此产生各种人际关系;再次,人类社会是由互动组成的,社会的各种特性是由个体行为维持与改变的。儒家强调以“仁”与“和”的思想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将“忠恕”和“礼”作为实践手段,要求人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使自己的行为合乎“礼”的要求,这里的“礼”就是一种传递和谐信息的刺激符号,当一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他所发出的便是这种和谐的刺激符号,这可能会引起其他人发出类似的符号作为回应,这样,如果大多数人以符合“礼”的行为方式进行互动的情况下,“仁者爱人”的目标便可能实现,社会内部的个体之间便会呈一种非常良性的和谐互动状态,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也能得到实现。

(2)在社会整合方面,社会学中则有社会整合的概念。社会整合是指社会通过各种方式将社会结构的不同因素、部分、互动关系及其功能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得社会利益协调与调整,促使社会个体或社会群体结合成为社会生活共同体,从而提高社会一体化程度的过程。通过社会整合,保持社会秩序的规范化和有序化,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社会整合的关键在于利益的协调与调整,而在儒家的和谐社会思想中,关于利益的协调有诸多论述。《论语·季氏》中说“: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认为,一个国家的稳定,不取决于财富的多少,而取决于分配是否公平;不取决于人口的多少,而取决于人心是否安定。分配公平人们就不会觉得贫穷,和睦相处组织就不会觉得人少,安定和平国家就没有危险。

在孔子看来,贫富悬殊的危害要大于贫穷,而均平不是普遍的贫困,而是“均无贫”,即达到共同的富裕。富裕、均平、和谐、安定,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就是孔子所希望达到的经济和社会目标。

在荀子的思想中,社会和谐主要取决于各阶层得到与其社会地位相适应的回报。荀子称:“贵贵、尊尊、贤贤、老老、长长、义之伦也。行之得之得其节,礼之序也。”(《荀子·大略》)等级贵贱之分与对物质财富占有多寡相应,在等级差别的对应中,以制度的形式规定不同的人“或美、或恶、或厚、或薄、佚乐、或劬劳”,而人们又安于自己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

儒家重视利益协调,并主张通过相关机制的建立来实现社会整合,维护社会整体的和谐状态,从而达到天下大治的效果。站在社会学角度上看,儒家的和谐社会观重视人与人之间的良性互动,并关注利益协调机制及其对社会整合的作用,从而使社会达到“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的理想状态,形成“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这些在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仍是重要的方面。继承儒家和谐社会观中的合理内容,并结合当代实际加以发展,必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M].人民出版社,2005。

4.顾士敏,中国儒学导论[M].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

社会观范文篇2

论文摘要:马克思的劳动价位论不是经脸科学的命题,而是科学的社会现,它通过对价格与价值关系的论证来说明社会的生产关系。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住论,也就不应该仅从纯经济学角度去分析。

要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首先要消除对它的种种误解。在看待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时,我们必须避开两大误区。避开了这两个误区,我们就可以正确地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一、不是经验科学的命题,而是科学的社会观

我们应当避开的第一个误区是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看作是一个经验科学上的命题,认为它正确地解释了某种经验上的事实。这个误区导致人们力图从经验事实上去论证劳动价值论的正确性,并且宣称劳动价值论说明了市场经济中的商品价格围绕着什么中心而波动。

实际上,这个理论误区本身就是对马克思经济学说的误解。正是马克思本人明确地指出了,当“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之后,劳动决定的价值就会转化为生产价格,这种生产价格“是一个中心,日常的市场价格就是围绕着这个中心来变动,并且在一定时期内围绕这个中心来拉平的”《资本论》第3卷,第2篇第10章,198和200页)。这就是说,马克思自己承认,实际的经验事实是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市场价格围绕着生产价格而波动,而不是直接围绕着劳动决定的价值而波动。

马克思本人坚持说生产价格只是价值的转化形式,“一切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的总和,必然等于剩余价值的总和;社会总产品的生产价格的总和,必然等于它的价值的总和”《资本论》第3卷,第2篇第10章,193页)。这就是著名的“总计二命题”。为了搞清楚这两个命题能否同时成立,劳动价值论的反对者和拥护者后来进行了有关“转型问题”的旷日持久的争论。

《资本论》出版后西方主流经济理论的发展进一步淡化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经验科学方面的意义。

主流经济学内部发生了著名的“边际革命”,主流经济学家们转而信奉了边际效用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分析表明,通过把使用价值主观化,也可以消除使用价值与价值之间的悖论,说明价格决定的经验现象,从而不需要使用劳动价值论来解释价格决定上的经验事实。

当代西方的主流经济学经历了“边际革命”之后经济学100多年的发展,已经基本放弃了对抽象的价值概念的讨论。它完全用供求关系来解释商品的价格如何决定,把注意力集中在供求相等时的均衡价格上。它以主观效用论来说明商品需求与价格的关系,而以生产费用来解释商品供给与价格的关系。它沿袭马歇尔莫定的传统,认为商品的价格在短期中取决于它的边际效用,而在长期中则取决于它的生产成本。按照它的说法,商品的长期均衡价格等于其生产成本,但是这个生产成本是“机会成本”,它包含了企业经营的“正常利润”。这种长期均衡价格使等量劳动得到等量工资,等量资本得到等量利润,因而实际上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生产价格”。

除此之外.当代西方的主流经济学还论证了另一类经济学体系,它们是所谓“资源有效配置的经济学体系”(规范的经济学)。与这两种经济学体系相对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构成了第三种经济学体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评价休系,我们应当依据它来评价单个的生产者、每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根据这种经济学体系,人类社会利用已有的自然资源和资本品来生产满足自己需要的物品(使用价值),在这种生产中,自然资源、人的劳动和资本品(工具、机器和原料等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对于这种生产,单个的生产者、个人所真正能够作出贡献的只能是他的劳动,是他付出的社会必要劳动。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下,土地和资本品的所有者能决定其财产如何投人生产过程,靠的是社会的所有制制度,这不是他们个人真正的贡献。任何人如果不劳动就获得了收人,他就是靠别人的劳动而生活;如果这种人能劳动而不劳动,他就是在“剥削”别人。

马克思用它的这个经济学体系来表达一种科学的社会观,提供一种对社会进行批判分析的认识方法,而绝不是要论证一个价格围绕哪个中心波动这样的经验科学命题。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这样一种理解,是完全合乎马克思本人的原意的。

在马克思本人的思想中,关于劳动是人类及其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非劳动者赖劳动者而生存的观点是最基本的思想.劳动价值论只是这一思想在经济理论上的休现。正是基于这一基本思想,马克思才必须把自己的经济学体系建立在劳动价值沦的基础上。一旦我们知道了马克思的社会观和早年的思想历程之后,我们就会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坚持从劳动价值论出发、坚持将生产价格看成是价值的转化形式作出一个合理的解释:马克思要在《资本论》中论证的,不是各个商品的价格如何决定这样的经验科学中的规律性,而是一个科学的社会观。他要建立的是一个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评价的经济学体系,它以产品中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来评价单个生产者对社会的贡献,由此出发来说明社会的生产关系。

二、生产要素的所有制决定产品和收入的分配

在有关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讨论中,我们必须避开的第二大理论误区是: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看作是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资本论》的理论体系本身就说明,他的劳动价值论5根本就没有否认资本主义所有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收人”的现实。相反地,整部《资本论》恰恰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来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个人如何能获得利润和地租这样的非劳动收人。在《资本论》最后部分里,马克思明确地指出,劳动力、资本、土地的所有者分别得到工资、利润和地租这3种收人《资本论》第三卷,1000-1001页)。这是极鲜明的一幅“按要素分配”的图景。也只有在资本所有者必须得到利润这种非劳动的个人收人的条件下,而且是在等量资本得到等量利润的条件下,才会形成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本身就体现了“要素分配收人,资本家得到利润”的原则。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主张“按要素分配”的人的最大不同只在于,它把个人的非劳动收人都定性为“剥削”。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中之所以会有“按要素分配”,个人之所以会得到资本的利润、土地的地租等非劳动收人,是因为有这些非劳动生产要索的私人所有制。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生产资料“首先表现为资本家的私有财产。这些资本家是资产阶级社会的受托人,但是他们会把从这种委托中得到的全部果实装进私囊”。这样就产生了利润收人。而地租收人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土地所有权”把已经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从资本的口袋里转移到它自己的口袋里“《资本论)第三卷,296,928页)。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系统地说明了他主张的“共产主义”最初阶段的分配方式。他在那里清楚地说明,他主张的“按劳分配”只是这个时期在个人之间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原则。社会总产品在个人之间分配之前,必须先扣除“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和“扩大再生产的部分”,这当然是因为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21页)。而这个时期之所以没有非劳动的个人收人,也只能是因为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非劳动的生产要素都归公共所有,个人没有什么可以据以获取收入的非劳动生产要素。

从上述两个方面都可以看出,是实行“按劳分配”还是“个人由非劳动要家得到收人”,关键在于所有制。《资本论》的全部分析都是为了说明,即使全部价值都是由劳动创造的,由于资本和土地由少数人私人所有,就使资本家和地主得到了利润和地租这样的非劳动收人。所谓的“按要素分配,个人由非劳动要素得到收人”,不过是证明了马克思的著名论断:由于劳动受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制约,“一个除自己的劳动力外没有任何其它财产的人,在任何社会的和文化的状态中,都不得不为占有劳动的物质条件的他人做奴隶。他只有得到他人的允许才能劳动,因而只有得到他人的允许才能生存”(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第15页)。

尽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私有制下“按要素分配”的现实完全可以并存,近20年来,中国经济理论界的那些主张“按要素分配”的人,却一直致力于以“3种不同的生产要家都创造价值”之说取代(或“发展”)劳动价值论,好象这样就可以为他们“按要素分配”的政策主张提供什么坚固不拔的理论基础。他们采取这样一种奇怪的论证方式,只是因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把一切非劳动的收人都判定为“剥削”,这使享受非劳动收人的人感到极不舒服。

这种论证其实是西方主流经济学1个半世纪中己经用惯了的理论说法。自萨伊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就在宜传:“劳动、土地、资本都是生产上必不可缺的3要素..,3种要素都是生产的、都创造价值,因而都应当得到报酬”。现代西方的主流经济学还进一步论证了,每一种生产要素所有者所得到的报酬,取决于该种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我们可以把这一套理论观点概况为“要素创造价值论”或“要素报酬论”。

我们这里所关心的是:即使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非劳动生产要素也会影响价值量的大小。情况越是如此,我们越有理由发问:既然如此,为什么马克思还那样固执地否认非劳动收人的合理性?仔细的思考会告诉我们,如果不承认非劳动要索归私人所有的合理性,光靠非劳动生产要素的生产性,哪怕是承认非劳动生产要素也创造价值,也无法论证非劳动收人的合理性。

“要素报酬论”坚持非劳动生产要素的私人所有者应当由这一类要素获得收人,其理由是这些要素也生产财富。在这样推论的过程中,它最喜爱使用的论点就是“谁生产的就应当归谁所有”。用这样一个论点来论证自己的主张,这是“要素报酬论”得到很多人支持的主要原因。

可是实际上,“要素报酬论”在这里玩弄了一个逻辑上的花招。即使非劳动的生产要素也创造价值,创造财富或价值的也是非人的、物的生产要素本身。按照“谁生产的就应当归谁所有”的原则,与此相应的产品和收人应当归物的要素本身—土地创造的财富归土地,资本品创造的财富归资本品。当然,这样一种分配方式不仅不可行,也绝不是拥护“要素报酬论”的人所主张的。他们所主张的,是由要素的私人所有者获取物的生产要素所创造的财富(或价值)。可是这样一来,他们就将“谁生产的就应当归谁所有”的原则,偷偷地换成了“谁的财产生产的就应当归谁所有”的原则。这是地地道道的偷换概念。公务员之家

对于非劳动的生产要素来说,创造财富的生产要素是物,而不是人。它的所有者作为人,并没有创造财富,更没有创造价值。一块肥沃的土地可能对农业的生产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而它的主人—地主却可能不作任何事情,从而对财富的创造没有任何贡献。如果这些非劳动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也去创造财富,他们也只是作为劳动者而对生产过程投人了劳动这种生产要素。当他们把非劳动的生产要素对生产的贡献化作非劳动收人收归已有时,他们本人对生产自己所获得的东西并没有作出贡献。他们之所以能获得这些非劳动收人,原因并不在于他们自己生产了与此相应的财富,而是在于他们所有的财产对财富的生产作出了相应的贡献,而他们自己是这些财产(生产要素)的所有者。

社会观范文篇3

1、人与天和道教贵生重生,把天地宇宙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看待,要告诫人们放弃先入为主的私见和偏见,将自己献身于自然的冷静观察,以求增进对自然的整体的了解。道教所珍视的“生”,除了人的生命以外,还广泛地涉及一切非人类的生命存在乃至土地、河流、动植物等自然存在,把它们统统视为与人的生命同等的生命活体。它把这种最普遍意义上的“重生”与天下太平的社会理想紧密联系起来,“要求‘太平’是为了‘生’,为了‘生’才要求‘太平’,只有普遍‘重生’,国家也才可能‘太平’。正如(《太平经》)卷九十三所说:‘凡物而安之,故独得常吉而长生也’。[3]在道教看来,自然界里的阴阳不调和,天气地气不正,风雨时节乖错,各种灾害不断发生,万物纷纷死伤,都是天下不太平的衰恶现象。

“助天生物,助地养形,助帝王化民”,这表明,泛爱万物、善待万物,使人与万物和谐共存,共同发展在道教那里是作为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来看待的。道教的社会政治理想,不仅把道德关怀对象扩大到宇宙间的所有存在物,而且认为天地万物与人类生命一样,都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对道教来说,人和自然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道,正是道化生了自然万物和人,在道的面前人和自然无疑是同胞兄弟,手足之情,人千万不要以万物主宰者自居,自认为无所不能,任意宰割自然,这样就背离了道,就要受惩罚。”[6]道生万物,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性普遍地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这就表明,人与一切非人类的存在在具有道性这一点上都是平等的,享有同等的权利,有着同等的内在价值,因而人没有任何凌驾于万物之上的特殊地位,不应该只把万物视为满足自己欲望的手段,万物的生命形式虽然有所不同,但同样应该是道德关怀的对象。“在接近大自然时,如能摆脱道德的标准和成见,我们就会发现人类的种种标准,在人的世界之外,是毫无意义的。庄子有很多寓言说明这个道理。”[2]57这就是道家和道教所秉持的“道通为一”与“齐物”的道理。唐末五代道士谭峭指出:“夫禽兽之于人也何异?有巢穴之居,有夫妇之配,有父子之性,有死生之情。

鸟反哺,仁也;隼悯胎,义也;蜂有君,礼也;羊脆浮,智也;雉不再接,信也。孰究其道?万物之中,五常百行无所不有也,而教之为网罟,使之务田渔。且夫焚其巢穴,非仁也;夺其亲爱,非义也;以斯为享,非礼也;教民残暴,非智也;使万物怀疑,非信也。”[8]305这说明,人类对动物所实施的残害行为,是以其不合理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为依据的。人类自以为有仁义礼智信等道德价值而动物没有,所以理所当然地认为人具有高于动物的特权,可以任意主宰、控制各种动物的生死。事实上,动物世界也有自身的道德价值,只不过动物的这些道德价值的表现形式与人类不一样,所以人不应该以自己的唯一的价值尺度来衡量宇宙万物,更不应该把自己作为整个宇宙的中心而把一切非人类的存在物都当成自己的手段。只有摈弃了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而把宇宙万物看作是互相依赖,互利共存的有机整体,具有同等的价值和权利,才能真正实现最普遍的生命关怀。可见,道教的社会政治理想,关注于“天人之际”,从“天人一体”的有机整体宇宙论出发,把人类社会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共存发展作为社会政治理想的一部分,超越了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局限。

2、人与人和道教哲学乃是一种生命哲学。这种生命哲学,落实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既强调人与自然万物关系中的生态伦理关怀,追求泛爱万物、人与宇宙万物和谐和共生,也强调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的公正,平等,追求每一个人的生命都能得到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存权利都能得到实现。正如卿希泰先生所言:“道教的生态伦理思想,是以道家哲学作为理论基础,赋予‘道’以宇宙本体和普遍规律的意义,并从其‘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将‘道’分为‘天道’与‘人道’‘,天道’指自然的规律和法则‘,人道’指人事的规律和法则,包括人与社会和人与人的相互关系,认为二者乃是完全一致、密不可分的。而且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影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更深层次的因素,处理好前者的关系对处理后者的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9]道教对宇宙万物的生态关怀和对社会成员的人际关怀两个方面是统一的。正如《太平经》所说“天乃无不覆,无不生,无大无小,皆受命生焉,故为天。……不负一物,故为天也。”[4]219人和万物的生存权利都是天赋的,天“不负一物”,天对待人和万物一律平等。道教的这个理论落实到社会群体,便是人人皆有平等的生存权利。这就是人类社会中的公共准则,即“相生相养之道”。

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相生相养之道”,其核心的问题就是人与人之间在生存权利和物质利益上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问题。《道德经》指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第44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第9章),提醒道行人要有“道”的智慧和眼光,效法“损有余以补不足”的“天道”。这就是说,要懂得利益均沾之道,亦即‘中和之道’。要明白‘大成若缺’,有所‘缺’才能够实现‘大成’。要实行‘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千万不要实行‘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道教主张得利者效法天道,为的是让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机会,实现人人平等而又公平的平均主义原则。保障人人有平等的生存权利的关键在于物资生活资料分配上的公正和平等,对此,道教强调“此财物乃天地中和所有,以共养人也。……本非独以给一人也;其有不足者,悉当从其取也。愚人无知,以为终古独当有之,不知乃万户之委输,皆当得衣食于足也”[4]247;“众万二千物皆生中和地中,滋生长大……当入口者,皆令民食之,用其温饱,长大形容,子孙相承,……是天使奉职之神,调和平均,使各从其愿,不夺其所安”[4]615—616;“皆食天仓,衣司农,寒温易服,亦阳尊阴卑,粗细糜物金银彩帛珠玉之宝,各令平均,无有横赐,但为有功者尔。”[4]579可见“天道”对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平均的,无有偏私。道教关于“平均”、“均食”的社会政治理想,其实正是《道德经》中“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第77章)以及“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道德经》第27章)思想的具体化。此外,道教的社会公平思想还以“承负”说警示人们不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债务和祸患,也涉及到了社会生活中男女性别之间的公平,反对歧视妇女和残杀女婴,说明道教的天道“平等”、“均平”的理想,和它的“道生万物”、“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万物在禀道而生的普遍平等这一思想,在逻辑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3、身与心和道教的政治理想,不仅追求人与宇宙万物的和谐共生,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公平和平等,还追求个体生命存在的身与心的和谐健康发展。道教追求个体生命的身心和谐,实际上是一个如何看待人的生命价值和如何处理生命与名利财利欲望的关系问题。“现代人忙忙碌碌,劳心劳力,疲惫不堪,身心健康遭受摧残,这种摧残不完全来自外部环境,主要矛盾在于人自我物欲的无限制膨胀。一味追求物质享受,结果精神家园丢失,惶惶不可终日,科学技术发达、物质文明的进步并未解决所有的人生问题。道教人生价值观给人一种安身立命的智慧,启发人知道生命的价值意义在于归真返朴,回到自然,过一种合理节欲、清静无为、有利身心的生活,将人生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人的生命存在,首先表现为一个现实的身体的存在,有了一个现实的身体的存在,则必有一定的欲求,有了欲求则必定诉诸一定的满足对象。然而,可欲的对象总是有限度的,而人的欲求是无止境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止境的欲望满足,必然会对生命造成极大的伤害,此其一;可欲的对象既能满足人的需要,也可能反过来损害人的生命,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道德经》第12章);《阴符经》也说:“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人需要万物以资养生命,但若不能把握好合理的度,万物反过来“盗”取人的生命的健康甚至促其早亡。此其二。正是基于这种清醒的生命认知,老子发出了如下感慨:“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道德经》第13章)这句话,并非厌弃生命的悲观主义,而是说,身体或生命是最宝贵的,而人身的许多祸患的根源也在于“身”,有“身”则有所欲求,然而世人往往因求生太厚、太过反而伤生害身,也往往因把许多身外的东西如名利权势、物质享乐视为生命的唯一价值所在,“人为物役”,反过来丧失生命的本真的价值。“道教的人生哲学认为,人的生命价值,在于尊道贵德,唯道是求。为了求道,人们首先就应按照‘道法自然’的思想,在生活方式上,恪守‘归真返璞’、‘知足常乐’的人生宗旨,做到恬淡无欲、不追求功名利禄,不为个人私欲而精神不安,始终保持一种‘安时而处顺’、顺应自然的高尚情操,以崇尚节俭为荣,以攀比奢侈为耻,明确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和‘去甚、去奢、去泰’(《道德经》第29章),不让永无止境的物质欲望来扰乱个人内心的安宁”[9]。这就表明,道教主张的生命价值,是在获得基本的物质生活满足的基础上,提高人的精神生命的质量,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身外之物并非生命价值的内在组成部分。为了使人保持本有的素朴无欲的自然本性,不为外物所累,道教一贯主张少私寡欲,在物持欲望的追求上要适度,知足知止。

社会观范文篇4

它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条件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凸显,从林则徐、康有为到孙中山,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解除民族危机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蹒跚前进;然而直到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这条道路依然充满了曲折和艰辛,强国之梦难以实现。中国共产党举全民族之力,克28年之功,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民族复兴提供了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源于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0年的改革开放成就斐然,中国经济以近10%的速度高速增长,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为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要真正现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则必须举全民族之力,依据经典作家的观点将其系统地阐述为统一战线理论,用当今的语言,就是要完成“大中国圈”的整合。此整合涉及三个层面:

一是大陆本身的整合。目前面临着两大问题:

一是多民族的融合问题,几千年来始终存在,目前最突出的就是“藏独”和“东突”问题;二是发展成果的共享问题,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群体之间的分化越来越严重,从享受经济发展成果角度看,中国存在着从第一世界到第三世界的多极化。.二是港、澳、台与大陆的整合。香港、澳门的回归并不意味着所有问题已经彻底解决,因存在制度差异,还有各自的定位及利益分配等相关问题,故还有一个长期的磨合过程;民族复兴中最重要也最困难的就是如何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民进党执政以来,“台独”猖獗,台海局势不稳定,未来变数颇多,许多问题都不易解决。三是中国本土与海外华人力量的整合。要现实民族复兴,单单依靠中国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整合海外华人的力量。海外华人既拥有复兴民族经济所需的资金、技术、管理和客户名单,同时又是具有同样种族、血液和文化的人,所以邓小平认定几千万海外华侨是中国最大的机遇。

二、从中国人民角度看:它契合了人民对于和谐社会的理想诉求

(一)中国古代的和合文化及社会和谐的思想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体现。中华文化中的和合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对中国人而言,不论是自我修养还是处理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国与国之问的关系,和合都是最高的价值追求,由此形成一种特定的社会联系结构以及由这种社会联系结构所决定的思维模式。和合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一是天人合一、保合太和的宇宙观。二是合二为一、仇必和而解的古代辩证法。三是合而不同、求同存异的价值观。四是和为贵、泛爱众的处世哲学。五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六是天下大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孔子应为开创者。他曾言及自己的理想: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所以他赞赏曾皙之言:“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②儒家的集大成者董仲舒曾经勾画他的和谐社会蓝图,道家也阐述过自己的和谐社会思想。

(二)近代以来的社会和谐理念及其实践

虽然说实现社会和谐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所追求的崇高社会理想,然而数千年的历史却是在彼此的血腥残杀中惨淡走过,中国也终于在内忧外患中迎来近代的悲惨历史。落地秀才洪秀全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相互交织的背景下,将西方基督教主张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思想与中国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和道家的太平世道的社会政治思想相糅合,创立拜上帝会,试图建立一个人间天国——太平天国。从小立志要以学术经营天下的康有为,花费十年功夫著书立说,构建改良理论:以进化论作为改革依据,将民权观作为改革的主要内容,以维新变法作为最低纲领,以大同社会作为最高理想。其大同社会即所谓文教齐备的社会,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孙中山作为民族独立的先觉者、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和走向未来的开拓者,首创三民主义,展开民主革命。其贡献之一就是将“天下为公”与民生主义相结合。1904年正式提出要创建独立的中华民国,永久性抛弃了与皇权主义相联系的封建国家观,以公天下取代私天下;同时倡导民生主义以是克服资本主义的弊端,完成一场社会革命,迎来一个公正而和谐的社会。则在战火纷飞的1940年撰写了他一生中最为光辉的伟大著作《新民主主义论》,实际上是对未来新中国的描述——是一个既繁荣又和谐的新中国、新社会。建国后,分别在1956年和1957年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两篇经典著作,都是紧紧围绕着一个大问题展开: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不和谐因素违背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境:一是城乡差距拉大,二元经济结构没能完成转变;二是地区差距加大,区域发展错位;三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经济发展一条腿长,社会发展一条腿短;四是生态矛盾突出,资源宣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五是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平衡,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家园,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如果能将和谐用于政治,则能政通人和;将和谐用于人际关系,则能海纳百川、宽以得众;将和谐用于经济,则能持续健康发展:将和谐用于人与自然,则能天人合一。④于是,和谐作为一种新理I生再次出现于人类思想的地平线上。

三、从马克思主义角度看: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一)社会和谐原本是马克思主义应有之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用和谐这一概念直接描绘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特征,但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却蕴涵着社会主义社会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的经典表述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内涵丰富的命题,正确地解决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最基本的四重关系:一是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共产主义这个“真正的共同体”消除了建立在阶级社会基础上“虚假的共同体”的异化,个人成为真正的自由人,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真正成为人与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关系。二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从一部分人的发展以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发展为条件的竞争状态转变为平等、互助、合作关系。三是每个人与一切人之间真正达到以每个人的发展作为前提与一切人的发展作为结果之间的关系。四是一国之内的每个人同全世界范围内的每个人之间真正达到一国之内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与全世界范围内的每个人自由发展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这一命题还包含着正确解决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内涵。马克思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⑨只有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正因为以上这些关系的真正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必然是也应该是和谐社会。

(二)和谐社会传承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特点

尽管社会和谐是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之义,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经典作家所设想的和谐社会,就其实现条件而言,中国目前还远未达到,因此并不完全适合中国,我们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把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国传统和谐的主旨,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传承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特点。其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于解决中国现实社会问题,在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社会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时代要求作出的理论回应,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同样传承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特点。概括地说,和谐社会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价值重估,不仅对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思想指导意义,而且对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从和谐视角诠释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制度而存在,将近一个世纪,令人遗憾的是,在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没有任何政党和个人从和谐角度去加以认识。而和谐社会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生产力。和谐方能发展,发展则承载着世代中国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光荣与梦想,社会主义则是实现这一梦想的现实选择和理想模式,社会主义也因发展而获得了鲜活的生命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却忽视了发展的真正内涵、具体方式、终极方向以及由此而引申的社会主义命运的问题。其结果就是剥离了发展与社会主义的联系,最终将会因为发展的不可持续而葬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在发展中出现的困境,非常迫切地需要一个更加完整而深刻的理论来指导以实现新的突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因而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四、从中国共产党角度看:它是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一)政治诉求是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主要执政理念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所追求的基本目标,在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人民谋求利益;但在50多年的执政历史进程中,由于受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和执政经验欠缺的限制,致使“人本主义”并没有真正成为执政的核心理念,“人的全面发展”也没有被界定为执政的基本目标。在上个世纪5O~6o年代,为人民谋求利益,主要在于谋求政治利益。积极面是建立了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奠定了其后发展的政治基础;消极面则在于此发展观主要是通过政治手段和群众运动方式来变革生产关系,逐步丧失了发展的具体内容,没有也绝不可能朝着认识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性的方向深化下去。

(二)经济诉求是第二代领导集体的主要执政理念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既有历史资源禀赋和政治制度框架,破解了经济发展的体制难题,为人民谋求利益的执政观念逐步通过“促进发展”体现出来,这是历史的超越。在“促进发展”执政观念的引导下,中国开始了一场走改革开放之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仔细研考“促进发展”执政观念即不难看出: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民富国强是这一观念的基本倾向,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眭,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这一观念的核心内容。由此可见,发展的观念是建立在实现人民经济利益这一执政理念基础之上。但是经济利益这一基本价值取向的片面性强调,以及改革开放实际进程中所涉及的社会各方面的复杂性,致使中国在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也逐步聚集了一些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严重地制约了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三)社会诉求是第三代领导集体的主要执政理念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明确提出要促进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十六大以后,针对已经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政策措施中的“为民、亲民”性质凸显,表现了执政党对人民更为广泛、深刻的人文主义关怀。人民的概念更多地从“公民”的角度得以阐释;发展的问题也更多地从根本基础与最终目的层面进行思考。人性、人权、人格等有关人的基础性问题在经济、社会、政治领域逐渐上升到现实考虑层面,这意味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更具人性化,更深层次的阶段,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理念向社会主义政治更深刻的本质和更成熟的目标完成了一次升华。可见,从以政治斗争成败为价值判断尺度,到以经济发展指标为价值判断尺度,再到以社会全面进步、和谐发展为最高价值判断尺度,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执政规律的实践中的理论结晶,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跨世纪飞跃。

五、从世界发展角度看:它是对发展陷阱的超越

(一)人类发展观的演变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产生过五种发展观④:一是“发展=经济”的经济发展观,追求单一的价值目标,形成了以GDP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理念,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对人性和环境的摧残。二是“发展=经济+自然”的增长极限论,是由罗马俱乐部的未来学派提出的,追求的是二元价值目标,其功绩在于:吸引世界舆论注意当代人类所面临的迫切问题——生态;并把自然纳入社会发展的系统之中,意识到人和自然的共生关系,促使人们走出传统经济发展观的误区。三是“发展=经济+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观,追求的是三元价值目标,开始重视社会关系的改善,重视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解决,提出了政治改革与社会参与的建议,是对增长极限论的超越。四是“发展=经济+自然+社会+人”的综合发展观,强调社会是一个由人口、环境、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以及其他相关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发展并非各个部分发展的简单总和,而是各要素之间或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运行过程,实现了从以经济增长为核心到以社会全面发展为宗旨这一发展观念上的突破,是从狭义发展到广义发展的转型。五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人们在反思发展问题的过程中把视角从物转向人,转向了人的需求的满足和人的发展,实现了发展目标或发展中心的转移,确立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动力主体、价值主体地位,同时也使人成为社会发展的责任主体。

(二)中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

中国作为后发国家,曾经热切而又无奈地拥抱西方的工业文明,迅速完成工业化进而赶上西方,构成了无数代中国人的梦想。然而工业化的道路并不平坦,充满了坎坷与艰辛。许多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人均GDP介于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的发展阶段,既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期,同时也是各种矛盾的凸显期。如能恰当化解矛盾,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轻松突破10000美元,度过危险期;不能化解矛盾,则会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尴尬局面,从而陷入所谓的拉美陷阱。2003年中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正在向3000美元的新目标跨越,进入了社会矛盾尖锐化、社会问题多发及社会最不稳定的时期,因而不能不高度重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

社会观范文篇5

全市各地过去一年发展的大盘点、业绩的大展示、工作的大比武。各地高标定位、科学发展的成果令人惊喜,四天半的观摩。合力拼搏、克难而进的状态让人感佩,积极应对、创新发明的经验弥足珍贵。总的来说,有这么两点深切地感受:

科学发展的后劲更大。从工地到景点,一是各地的干劲很大。从企业到农家,从市区到城镇,大地上展开了一幅发挥比较优势、推动科学发展的壮美画卷。可以说,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过去一年全市各地的发展效果大、进步快,为“十一五”划上了圆满句号,也更让我看清了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后劲所在

比学赶超的精气神更足。底气足,二是大家的底气十足。不只体现在豪言壮语地说“十二五”干什么”上,而且体现在胸有成竹地说“十二五”怎么干”上,这说明大家的战略思维、认知水平、实践能力确实在与时俱进,发展已经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更为重要的大家还把这种底气转变为比学赶超的精气神,表示出了后来居上的志气,创新发明的锐气,跨越发展的豪气,非常地提振精神。想,这也正是新时期又好又快发展的不竭动力!

5大类、48个观摩点不只生动展示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具体来说。而且彰显了特点、重点和亮点,发展思路上、方式方法等方面,有许多值得总结、研究的地方。

都能坚持从自身实际动身,一是特点鲜明。各地在紧扣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抓牢转变发展方式这根主线的同时。因地制宜地确立发展战略,不时提升自身的比较优势。祁门县提出率先在全市建成“生态文明展示区”黟县提出要加快建设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现代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休宁县提出要加快建设中国休闲养生之都;区提出要加快建设“三绿三宜”现代国际旅游区;徽州区提出要推进四大战略,建设四大基地;歙县提出要早日建成现代经济强县;屯溪区提出要建成“首善之区”风景区提出要加快打造国际精品旅游景区,建设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经济开发区提出要实施“411翻番发展战略。这些都统一于建设现代国际旅游乡村的总体目标,既互相依托、相互关联,又各具特色、异彩纷呈;既体现了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又强调了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互补发展。

大力实施城乡统筹战略,二是重点突出。各地都坚持把城镇化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着力点来抓。加快城镇化进程。屯溪区顺利实现政务中心的搬迁,加快了江南片的开发进程;歙县的徽州古城项目加快推进,徽州府衙的气势不小;休宁县主动对接新城区,响亮喊出了休屯同城”口号;徽州区新区建设起点高,提出要打造中心城区的徽州组团”特别值得一提的祁门县在立地条件、财力条件等因素制约的情况下,能高起点规划、大力度地推进新城区建设,确实促动了发展的兴奋点,极大了提振了士气。

着力推动“六个转变”加快旅游经济的转型升级。风景区艺术展示中心、西递旅游综合提升工程、屯溪老街特色改造、徽州艺术品市场等一批项目,各地都坚持把旅游经济作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来抓。进一步促进了旅游、文化、生态的结合,丰富了发展业态,提升了旅游经济的内质、特色和综合竞争力。

着力做大企业主体,各地坚持把发展工业作为培育财源、增强实力、争先进位的关键来抓。壮大园区经济。市经济开发区以“433工程为载体,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徽州经济开发区形成了低碳经济园、循环经济园和总部经济园三大板块,低碳经济园一期2.5平方公里起步区已基本建成,已建成投产企业68户,其中规上企业达到31户。歙县形成了两区四园”工业发展格局,县经济开发区已建成投产100户,企业产值42亿元,上缴税收1.4亿元。电器、工业泵等老企业有新风采,中显微电子园、日普产业园、正国太阳能等一批新项目让人期待。

着力发展山区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三是亮点纷呈。农业农村发展上。区耿城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徽州区唐模生态旅游观光茶园、休宁琅斯农民新村、祁门县油茶科技示范园、歙县建新油茶生态园等项目,就是其中的典型。民计民生改善上,结合乡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催生了徽州人家安排区、草市家园安排区、惠民家园等一批保证类住房项目;屯溪区福利中心、甘棠敬老院等一批福利性惠民项目。社会事业和环境维护上,也不乏一批有影响、有特色、有效益的好项目。有些项目虽然没有列入观摩,比如游泳馆、森林武警部队基地、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等,但同样可圈可点。此外,各地都坚持开放发展、项目带动,克服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抢抓机遇上了许多影响大、带动力强的大项目。一批重点基础设施、接待服务设施、休闲度假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发生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总结过去一年。各地各单位科学发展的观念树得牢,统筹结合的文章做得好,加快推进的措施落得实,这些都为今后的又好又快发展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受大家的启发,结合观摩的思考和工作的实践,谈以下几点体会,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参考:

要处置好建设速度与发展质量的关系。发展必需要有速度,第一。慢了不行。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正面临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慢了就会错失机遇;慢了就会加剧落后。一定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坚持能快则快、能超则超,建议求真务实,鼓励争先进位。这次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各地对于明年的发展指标都做了预安排,初步统计了下,除了4个市没有汇报具体指标外,GDP增幅在12%以上的10家,财政收入增幅20%以上的7家(其中亳州30%池州25%可以看出各地都在自我加压、高标定位。发展必需要有质量,差了不行。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全省主体功能区和发展战略中的定位,特殊的区位条件、资源优势和经济结构,建设现代国际旅游乡村的目标定位,都决定了发展必需是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工作必需要自我加压、勇创一流,决不能满足于一般化、过得去,决不能夜郎自大,沾沾自喜。

要处置好加快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宝顺书记首次视察时,第二。就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尔后又多次强调在不能污染是最低要求,一定要更加注重对环境和生态的维护。这也是三运省长一直对强调的问题。市委提出实施绿色质量提升行动,就是对省委省政府战略意图的贯彻,就是对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全市上下一定要认识到位,抓好落实。认为,维护也是发展,科学发展。青山绿水、徽韵绵长,最大的利息”最大的吸引力,最强的竞争力。千万不要以为我生态条件好,毁一片林子、破一片山体不算什么事。孰不知,生态环境毁之容易恢复难,有如今这样生态,多少代人努力和坚持的结果。不能实施高水平的开发,就一定要实行最严格的维护。结合是维护,也是发展,做好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结合文章,更高标准的维护,更高水平的发展。这也是创新发展模式,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核心内容。希望并相信,十二五时期,能够更好地处理好维护与发展的关系,推进旅游、文化、生态的三位一体”上,一定会迈出新的步伐,走出一条特色的绿色发展、强市富民之路。

要处置好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家宝总理说: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着力保证和改善民生,第三。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这也告诉我一方面,要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为重点,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巩固提升民生工程,解决好群众关切的重大问题,研究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让改革开放的效果更多地惠及群众。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经济社会转型加快了利益群体的分化,社会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和谐稳定面临新的考验。宝顺书记和三运省长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都强调了这个问题。本月23日的南方周末》做了一个策划,列出了2010年影响深远的25例个案,其中民生问题和突发事件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也告诉我当今的传媒条件下,负面事件对一个地方发展的影响决不可低估。今后,对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政策,一定要进行深入地研究和评估,研究要不要干,能不能干,怎么去干,掌握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把群众的工作做深做细,防止因为决策不当而引发社会矛盾和问题。

要处置好开发建设与集约用地的关系。山多地少是特点,第四。也是优势。总结过去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解决未来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必需要在集约用地上多反思、做文章。近年来,用地指标的争取上力度很大、效果显著,有力保证了重点项目建设的推进。但其中的问题也不少:有资金的项目没指标,拿到指标的又没动作,土地利息低的建设品位也低,等等。这些问题,必需引起我足够重视!十二五时期,开发建设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土地指标必需及时跟近。一方面,要争取省里更大的支持,必需要加大工作力度,必需要执行好土地政策,必需要拿出好的项目,其中的关键还是要做到集约用地。一方面,要发挥好土地指标的调控作用,依照“用好已批的清理未用的盘活闲置的开发后备的思路,做足盘活存量的文章,认真审查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执行情况,依法清查闲置土地,防止投机囤地、浪费土地,督促投资商认真履约、加快建设,推动开发建设的良性循环。这里我强调一下,县区的同志要高度重视两条“警戒线”一是严守基本农田高压线,二是严守15%问责线,切实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要实现有速度、有质量的发展,必需要在规范运作要下功夫,这样才干实现快而不乱、快而有效。制度上要规范,坚持按制度理事,按规矩办事。责任上要到位,真负责、敢负责,不失职,不渎职。追究上要动真,出了问题,不管是谁,都要依法依规追究到位,决不能姑息迁就。

要处置好新上项目与遗留问题的关系。实事求是地讲,第五。现在牵扯我工作精力、影响整体发展环境的有许多是历史遗留问题。这些问题的成因很复杂,牵扯的矛盾也很深。但是越往后,越会发现,这些问题是躲”不开、绕”不过、捂”不住的新官要理旧事”这既是应有的政治态度和责任,还因为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眼前发展,影响到新上项目。能不能处置好遗留问题,反映了干部的努力、水平和作风。希望各地都要把这些问题理一理,研究切实的方法,拿出果断的措施。这里讲个原则,就是总体目标是发展,群众利益要保障,政府运作要收益,企业合法利益要兼顾,部门依法行政要严格。供大家在处置问题时参考。

要处置好新上项目与原有企业的关系。大力招商引资,第六。借助外力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需抓住不放、抓出成效的工作。既要十分热情地服务外来投资,也要满继续热忱地扶持原有企业,不能“喜新厌旧”不能顾此失彼,不能招一个放一个。

社会观范文篇6

一、要充分认识干部队伍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应时展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出的一项重大的社会发展战略部署。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作为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具体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肩负的责任重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干部队伍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部分。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社会的和谐是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和谐。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是社会的构成要素,是推动社会和谐的一支重要力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含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和谐,离开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和谐是不健全、不完整的和谐,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与和谐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密不可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和谐又包含有上下级之间的和谐、班子内各成员之间的和谐、与社会其它各方面的和谐。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注重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和谐建设。只有建设了和谐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和谐社会才是完美无缺的和谐。

2、干部队伍的和谐在社会和谐中起着主导作用。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的、复杂的伟大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长期的、艰苦的工作才能完成。俗话说:“干部干部,先行一步,领先一步,先干一步。”所以说,干部的领导、带头和示范是构建和谐社会成败的关键。因此,我们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要尽快的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部署上,要把和谐的时念融入到各项工作中去,特别要坚持好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开展好各项工作。要时时刻刻考虑和谐、事事处处促进和谐。在经济、社会生活中要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和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和指导人民群众积极做好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带动和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

3、构建和谐社会干部队伍负有重要责任。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作为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领导者、推动者,同样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力量支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生态环境的保护、就业与再就业、弱势群体的帮扶等这些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事情都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义务,是我们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不可推卸的责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充分发挥领导优势、组织优势、人才优势、政治优势,用过细的、深入的、扎实的工作将各种矛盾化解好,把经济社会生活中各种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不相和谐的问题真正的解决好。只有人民群众生活富裕、社会安定、和谐社会才有实现的基础。

二、要切实正视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与构建和谐社会不相和谐的突出问题

近些年来,我们通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干部的政治素质和能力素质的明显提高,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的明显增强。但是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存在着许多不相和谐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与构建和谐社会格格不入,还直接阻碍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步伐,影响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主导作用发挥。

1、干部培养使用与人才成长规律不相符。社会和谐的主体是“人”的和谐,要实现“以人为本”的和谐,关键是要对现实社会各种资源进行理性整合,确保资源在人、社会与自然“三者”之间的优化配置与良性运行,以取得正和博弈的社会效果。当前,我们在干部的培养与使用上缺乏以人为本的思想,导致干部的培养使用与人才的成长规律以及干部自身实际不相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人岗不适。岗位是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人岗相适能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可是,我们在干部的使用上很少认真考虑干部的工作特长、性格特点,没有真正根据工作岗位的工作特性、岗位要求、干部本人的意愿,实行量身定做,安排使用干部,往往只考虑工作需要,组织意图,实行强制安排,搞拉郎配,导致出现人和岗位不和谐。不仅浪费了干部人才资源,还丧失了岗位应发挥的职能作用,给工作造成被动。二是培养与使用不对称。培养的目的在于使用,合理的使用能促进干部成长。当前,我们在干部的培养上,缺乏理性的考虑,没有根据每名干部的实际、科学设计培养规划,往往注重大众化培养,没有突出个性化培养。特别在干部的使用上,是按照职位的空缺,实行填空式的使用,不是根据培养的情况,实行定向式的安排,造成了培养与使用的严重脱节,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三是启用与降免不及时。没有遵循干部成长规律,没有根据干部的能力大小,政绩优劣来使用干部,讲资历、论台阶的思想仍然严重,论资排辈导致一部分优秀干部错失最佳的使用临界点,待多年媳妇熬成婆具有使用资历时,干部的工作激情、工作能力都已超过黄金时段。同时,对能力缺失的干部没有及时采取“下”的措施,导致在其位不谋其政,既浪费了岗位资源,又损伤了一批能力突出的干部的工作热情。

2、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管理监督与社会环境变化不相适。和谐社会是一个社会控制机制完善的社会,现在有那么多的社会不和谐,也与权力没有得到约束有关。当前,我们没有根据日趋复杂的形势变化,及时地调整和改进对干部的监督管理工作,导致对部分领导班子和干部疏于管理、失之监督,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领导班子不团结。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是集中各方智慧,形成伟大力量的源泉。当前,我们部分领导班子没有很好的执行民主集中制,班子之间闹不团结。个别领导干部之间争权夺利,班子一盘散沙,丧失了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能肩负起领导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二是个别领导干部不廉洁。“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可欺。”但是,我们有极少部分领导干部权力观、利益观、名位观被扭曲,当官不是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为人民谋利益。相反,凭借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大搞权钱交易、中饱私囊、腐败堕落,最终沦落成为人民的罪人。三是少数干部不依法行政。当今社会是法制社会,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要求我们依法行政。现在,我们有个别领导干部不依法行政、乱用职权,向群众索、拿、卡、要,做一些损失人民群众利益和阻碍地方经济发展的事情,人民群众深恶痛绝,怨声载道。四是极个别人不按规律办事。市场经济也是一种规则经济,它要求人们遵循科技规律、政治规律、人才规律、经济规律等一切客观规律办事。但是,我们有部分领导班子和干部为个人的升迁,盲目追求政绩,不顾地方经济发展实际,不按经济发展规律办事,大搞路边工程,形象工程、制造泡沫政绩,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个别导致生态破坏,水土流失,贻害子孙后代。

3、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与党的执政需求不相合。要建设和谐社会,自然地涉及到作为执政党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能力。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作为党执政的重要力量,当前在能力建设上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决定》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展能力不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发展,是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贫困是产生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原因,而发展则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目前,我们个别领导班子和干部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地方经济的办法不多,对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经济的发展走向把握不准,思想观念陈旧、工作方式落后,导致地方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群众收入增加困难、奔小康步伐不快。二是应对能力欠缺。在当今这样全面变革的社会,各种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突出事件日趋增多。但个别领导班子和干部对复杂局面、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研究不够、反映迟缓。个别时候甚至出现了打乱仗的现象,导致事态扩大化,损失较大,影响较坏。三是执行力缺位。“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这充分说明干部各项工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现在我们有个别领导班子和干部不能与上级保持高度一致,在政策的执行上打折扣,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导致中央政策不能一竿子插到底,出现两张皮的问题。

三、要积极探索构建和谐社会形势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是力量基础、是组织保证。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谐社会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地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地组织保证和力量支撑。

1、坚持用和谐观统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和谐是时展的主旋律,构建和谐社会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任重道远。组织部门作为主抓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职能部门,必须顺应形势,找准工作着力点,努力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和谐建设。一要增强和谐观念。社会和谐包括人自身的和谐(如:个性和谐、心理与行为和谐、理想与现实和谐等)、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组织部门是做人的工作的,必须认真把握和谐的精神实质,牢固树立和谐观念,坚持用和谐观指导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尽最大努力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始终保持和谐工作状态。二要强化人本理念。促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和谐,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人的实际出发。在培养、选拔干部时,在调整搭配领导班子时,要充分考虑干部的性格、专业等具体实际,要充分考虑领导班子的知识、能力等实际需求,要注重人性化特点,要让每名干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实现班子的最佳组合,要充分发挥班子的最大效能。三要注重人文关怀。建设和谐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要以最大限度调动工作积极性为前提。组织部门要对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倾注一腔热情,给予更多的关心、爱护,要维护干部的根本利益,为干部解决一些后顾之忧。不要一味的求全责备,提要求、定指标,要充分考虑干部自身素质条件、工作环境条件,要多给工作动力、少给工作压力。要多用事业、情感、待遇激励鼓舞干部。

2、建立符合和谐发展要求的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建设和谐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要从机制上入手,要加强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建设,推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一要建立跟踪管理制度。对领导班子和干部要实行跟踪管理、跟踪培养。要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不断调整、更新管理目标和培养计划;要根据班子运行的不同的情况,及时地调整班子的人员配置;根据干部培养目标变化,及时调整干部培养侧重点,要努力打造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二要建立绩效评价制度。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对领导班子和干部的实绩考核。评价体系要更多的体现以人为本,要把软与硬的工作指标、长期与短期的工作效果、个人与集体的工作贡献等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客观的分析政绩取得的基础条件,政绩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要走出唯政绩而政绩的怪圈,要坚持用正确的政绩观选人用人。三要建立公开选拔制度。要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干部公开选拔的力度,进一步扩大公开选拔面,要拿出重要岗位、重要职务进行公选。要坚持逢缺必竞、凡进必考的原则,要通过竞争上岗、公开选拔,打破身份、学历、资历等条件的限制,为各类优秀人才搭建创业平台。

社会观范文篇7

一、提高政治站位,精心组织安排

全面了解我县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现代综合体、高原生态文明县城区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有利于凝聚和激发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经局党组会议讨论决定,于7月30日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开展了全县经济社会观摩活动,对人员组织、车辆安排等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全局干部职工先后观摩了生态工业园区特色小镇、海升现代智能温室工业化栽培生态示范项目、金山一号水库、现代综合体、滨河酒文化产业园、县城文化产业园、民俗文化村等18个重点项目,通过现场查看、听取汇报、交流研讨等方式,详细了解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产业结构调整、现代工业发展等方面的工作情况,亲身感受了近年来我县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活动中,全局干部职工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和省、市、县委改进工作作风有关规定要求。

通过观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我县深入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县域副中心和区域增长极的发展大格局;更进一步理解了我县以综合体建设为契机,着力打造丝路文化展示区、绿色农业示范区、农村改革先行区和河西走廊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的深刻意义;切身体会到了我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持续推进精细化智能化管理,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强化城市管理效能、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二、认真学习“两会”精神,结合工作抓好落实

观摩活动结束后,召开了全体干部职工会议,认真学习传达了全县“两会”会议精神,并对观摩活动中所见所闻进行研讨交流,并就抓好贯彻落实提出具体要求。会议要求,以这次观摩活动为契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学习全县“两会”精神作为首要任务,迅速在全局掀起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的热潮,切实把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县“两会”精神上来,要学深悟透,深刻把握精髓,对标对表,抓好工作落实,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推动审计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一是勇担当,有作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无畏、包容的心态,迎难而上,拼搏进取,要在其位尽其责,言必信行必果,牢固树立一盘棋观念,全力开创审计各项工作新局面;二是转作风,提效率。以夙夜在公、寝食难安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抓好各项工作的推进落实,以作风的大转变,促进审计工作的快推进。三是讲实干,做表率。克服等靠要思维定式,开拓进取,在创新创业中做表率。讲党性、讲品行,在履职尽责上做表率。要善于学习,本着“缺什么学什么、差什么补什么”的思路,在学习上做表率,以各项工作优异成绩向县委、县政府交一份满意答卷,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审计力量。

社会观范文篇8

摘要:儒家和谐社会观以“和为贵”、“天人合一”等和谐思想,重视以人为本,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设想建立一个安定有序、公平和谐的理想社会。从社会学的理解视角上看,它重视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强调人的群体性、社会的组织性、以及社会结构体系的可调节性。因此,和谐社会,如果用社会学来理解,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内部个体之间的互动和谐;二是通过社会整合,实现社会整体上的和谐。

关键词:儒家;和谐社会;社会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使得“和谐社会”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而在中国的历史上,儒家的和谐社会观无疑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强调人际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历史价值,使得从社会学角度来分析儒家的和谐社会观有了更大的意义。

一、儒家和谐社会观的内涵

和谐,指的是事物协调生存与发展的状态。和谐思想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和精华,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十分丰富,孔子提出“和为贵”主张,孟子描绘了“老我老以及人之老,幼我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社会。即使在今天看来,这些观点依然有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内容上,儒家的和谐社会观重视以人为本,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设想建立“大同世界”、“小康社会”等和谐的理想社会。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和为贵”———人际和谐。儒家极为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论语·学而》引有子的话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把一切礼乐教化的目的归结为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从字形结构来看,仁从人,从二,其基本意思是指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论语·颜渊》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儒家认为首先要“仁者爱人”,学会善待他人,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人与人相处的一种根本方式。孔子主张在人际交往中要“温、良、恭、俭、让”,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

孟子提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孟子·告子上》),认为“仁”是人心所固有的良知良能,为孔子提出的“爱人”找到了一个人性的根据。在此基础上,他主张爱人要由爱自己的亲人推广到爱所有人,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2.“群己和谐”———人与社会和谐。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先秦儒家十分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他们认为个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之中,个人的命运与社会息息相关,只有将个体融入社会之中,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才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这样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就是“群己和谐”。“群”指“国家”、“天下”、“社会”等确定而具体的范围,“己”指一定程度的自我,即意识到自己是有个性的个人,但又不与“群”完全分立。中国古代和谐论立足于共性,更多的强调群体,主张从群体出发使个体服务于群体。

孔子一生奋斗的目标就是使天下大治,最高理想就是大同世界,《礼记·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个理想的和谐社会制度对后世影响是很大的。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观点,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在同齐宣王的对话中孟子指出,个人的“独乐乐”不如与别人的同乐,“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只有与他人与众人共赏、共鸣,才能得到最大的乐趣。进一步论证了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荀子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和”,强调“一”,强调“天下大齐”。他提出:“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故人生不能无群……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则得其长,群生则得其命。(《荀子·王制》)即人之所以比禽兽强胜,是因为人能结成群组织起来,群体的和谐使人类战胜万物的保证。

从孔子到荀子,虽然由于他们所处时代不同,对于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的理解也就有所偏重,但在把人与社会的和谐作为儒家的理想这一点上,他们的观点却是一致的。

3.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正德、利用、厚生、惟和。”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天人合一”。《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就是在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孟子也说:“君子之于物也,爱而弗仁,仁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董仲舒“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的思想更具体地将天、地、人的关系紧密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合而为一”的观点。

“天人合一”代表着中国人的人生精神,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所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儒家认为,“天地生万物”,人与万物都是自然的产儿,主张“仁民爱物”,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至宇宙万物。儒家还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落实到制度上。如孟子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与自然和谐是生存发展与社会安危的基础,即所谓“王道之始”。

4.以民为本。儒家和谐思想肯定老百姓的主体地位,主张建立以民为本的和谐社会。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圣治》)、“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人本主义教育观,注重社会对人的道德教化。孟子的民本思想提出了“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得民心者得天下”(《孟子尽心下》),主张“仁政”,强调当政者对老百姓的依赖。荀子也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进一步体现出对人民力量和作用的重视。

无论是个人的自我修养,人生理想的实现,还是主张建立一个安定有序、公平和谐的理想社会,儒家文化都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强调人的地位和作用,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实际上也就是主张以人为本,并以此为理念构建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一种美好的和谐社会。

二、社会学视野下的儒家和谐社会观

和谐的社会理念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也有积极的意义,那么,从社会学的角度,应该如何理解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呢?要理解这个问题,就首先要理清,社会学意义上的和谐社会是怎样的。

1.社会学意义上的和谐社会。社会学认为,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群体形式,是相当数量的人们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社会的特征有:

(1)社会由人群组成的。人是社会系统最基本的要素。当然,这里说的人,是指人群而非单个的人;

(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人与人的多方面的联系,形成了整个社会系统。而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这种联系也逐渐扩大;

(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人类社会不像动物结群那样自由地生活,而是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通过规范及制度将无数单个的社会成员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合力,进行有序地创造活动;

(4)社会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它有一套自我调节的机制。通过政府这个管理中心,能够主动地调整自身的结构体系,调节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创造更适宜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站在社会学角度上,社会是一个注重联系、注重整体的概念。它重视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强调人的群体性、社会的组织性、以及社会结构体系的可调节性,所以说,和谐社会,如果用社会学来理解,就可以分成两个方面:第一,社会内部个体之间的互动和谐;第二,通过社会整合,实现社会整体上的和谐,尽可能避免社会失范。

2.社会学对和谐社会的两个理解视角。

(1)在社会内部个体之间的互动和谐上,社会学中的互动论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作为微观社会学理论的代表,社会互动论认为,个体的社会化离不开与他人的互动,在互动中才能发挥出个性与自我。互动还是社会形成的条件。正是在社会互动的基础上,人类才一层层的建筑起整个社会。符号互动论认为,首先,人类特有的互动是传媒符号及各种内涵的载体,刺激的意义来自与他人的互动,而非刺激本身所固有;其次,人类具有与他们结交的特殊行为能力,并由此产生各种人际关系;再次,人类社会是由互动组成的,社会的各种特性是由个体行为维持与改变的。儒家强调以“仁”与“和”的思想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将“忠恕”和“礼”作为实践手段,要求人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使自己的行为合乎“礼”的要求,这里的“礼”就是一种传递和谐信息的刺激符号,当一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他所发出的便是这种和谐的刺激符号,这可能会引起其他人发出类似的符号作为回应,这样,如果大多数人以符合“礼”的行为方式进行互动的情况下,“仁者爱人”的目标便可能实现,社会内部的个体之间便会呈一种非常良性的和谐互动状态,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也能得到实现。

(2)在社会整合方面,社会学中则有社会整合的概念。社会整合是指社会通过各种方式将社会结构的不同因素、部分、互动关系及其功能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得社会利益协调与调整,促使社会个体或社会群体结合成为社会生活共同体,从而提高社会一体化程度的过程。通过社会整合,保持社会秩序的规范化和有序化,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社会整合的关键在于利益的协调与调整,而在儒家的和谐社会思想中,关于利益的协调有诸多论述。《论语·季氏》中说“: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认为,一个国家的稳定,不取决于财富的多少,而取决于分配是否公平;不取决于人口的多少,而取决于人心是否安定。分配公平人们就不会觉得贫穷,和睦相处组织就不会觉得人少,安定和平国家就没有危险。

在孔子看来,贫富悬殊的危害要大于贫穷,而均平不是普遍的贫困,而是“均无贫”,即达到共同的富裕。富裕、均平、和谐、安定,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就是孔子所希望达到的经济和社会目标。

在荀子的思想中,社会和谐主要取决于各阶层得到与其社会地位相适应的回报。荀子称:“贵贵、尊尊、贤贤、老老、长长、义之伦也。行之得之得其节,礼之序也。”(《荀子·大略》)等级贵贱之分与对物质财富占有多寡相应,在等级差别的对应中,以制度的形式规定不同的人“或美、或恶、或厚、或薄、佚乐、或劬劳”,而人们又安于自己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

儒家重视利益协调,并主张通过相关机制的建立来实现社会整合,维护社会整体的和谐状态,从而达到天下大治的效果。站在社会学角度上看,儒家的和谐社会观重视人与人之间的良性互动,并关注利益协调机制及其对社会整合的作用,从而使社会达到“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的理想状态,形成“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这些在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仍是重要的方面。继承儒家和谐社会观中的合理内容,并结合当代实际加以发展,必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M].人民出版社,2005。

社会观范文篇9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属性;社会属性增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在校大学生有着两种身份,一是学生身份,属于大学教育的对象;二是社会成员身份,有着双重身份,那么决定了其有着双重的属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在移动互联网、新媒体、社交软件等的促进下,大学生的社会属性逐渐增强,参与社会活动、市场活动的程度越来越高。而当代大学生本身受到社会、市场、政策等大环境的影响,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学习社会的愿望也在增强,使得当代大学生社会属性表现越发的明显。在此种情形下,大学教育需与时俱进,转变理念、改善学生工作、完善管理教育工作措施,以实现管理教育工作水平的提升,为大学生社会属性的增强贡献教育力量[1]。

一、大学生社会属性增强的表现

(一)社会实践

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增多,主要是因为社会经济体系发展逐步完善,社会提供的兼职岗位增多,为大学生打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像超市收银员、快餐店服务员、家教等。学生在打工过程中,获取自身劳动所得的同时,充分接触社会环境,真实的体验和参与社会活动与生活,进而增强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属性。例如,有的大学设有家教中心,由学生自组织、自管理、自运营,与社会中的家教机构几乎没有差别,学生通过开展家教中介服务,从中获取劳动所得。而且各大高校鼓励学生创业、创新,大学生参与这些社会实践活动,持续增强自身的社会属性,以为将来的走进社会做好准备。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无论从事着服务工作、技术工作等体力劳动,还是从事着家教、创业、技术创新等脑力劳动,都在扮演着社会成员的角色,完全体现着其社会属性。

(二)社会关系

以往大学生在社会中的标签是学生,其活动的范围主要是在学校,人际交往关系非常简单,主要是家人、朋友、同学、教师等,社会关系表现为家人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从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关系来看,其不再局限于以上几种关系,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广泛,大学生社会关系在移动互联网、新媒体、社交软件等的促进下,与之有交往关系的人员更加的多样化,有企事业单位的在职人员,也有军人、文化人员,甚至有无业人员与外国人,人际关系分散在各个地区。大学生社会关系覆盖地域广泛,有学校所在地、其他省份地区、国外等。社会关系的层次多元化,有与大学生学识、社会背景相差不大的同龄人,也有背景、知识层次相差极大的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等。大学生复杂社会关系形成的原因较多。例如,打工认识的交往对象;通过互联网认识的网友;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而结识的朋友等;或者是自身社会关系中朋友、同学、亲戚介绍认识的人员。大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认识到更多的人,并与这些人建立社会关系,使大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2]。

(三)社会观念

社会观念是大学生不断接触社会而形成的,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当代大学生有着参与社会活动、接触社会的各项优势。大学生在接触社会过程中,通过自身看到、体验到的事物,进行深度的思考与经验总结,增强对社会的认识,并以社会身份进行客观评价,逐步形成自身独有的社会观念。大学生本身对社会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借助参与社会各项活动,加深自身的体验,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社会的本质,从中吸取社会经验与教训,为自身的社会化身份转型做好准备。与以往只在校园活动、读书的大学生相比,当代大学生社会观念更加的强烈。此外,当代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个体社会属性的发展影响着其今后的就业状况,所以当代大学生需对社会有一个深度的了解,形成评价社会观念,进行社会发展趋势与情况的评估,以及对社会现象进行客观评价,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大学生社会评价观念的增强,对各种社会现象可以给出客观、公正、正确的评价,使其充分地认识到社会现实,避免思想、认识、行动上的盲目,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建立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就业观念,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成员。

二、大学生社会属性增强的根本原因

(一)市场经济发展的促进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已成过去时,市场经济遵循的是市场发展规律,由国家进行宏观调控,资源与劳动力进行市场调节,极大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市场受到行政干扰变少,人和生产原材料成为市场调节的主体,在劳动力和生产原材料流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构建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大学生参与市场活动,与这些社会关系建立联系,成为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一员。在计划经济时期,市场经济活动由政府把控,计划对实体经济发展造成约束,间接制约社会关系的形成,大学生要想参与市场活动,则需要政府的安排。所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实体经济与社会关系的建立,为大学生参与市场活动提供了机遇与岗位,实现了大学生社会属性的增强[3]。

(二)市场经济特性的驱动

市场经济有着诸多的特性,每一个特性对大学生社会属性的增强有着一定的驱动力。大学生在市场特性的驱动下,多方位的了解与认识社会,学习社会知识、解读评价社会现象,以完成自身社会属性的培养。一是市场竞争的驱动,市场对人才有着强烈的需求,大学生作为社会劳动力中的一员,有着一定的知识与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满足市场的人才需求。现代市场经济竞争最为激烈的就是人才竞争,人才是市场发展的动力,大学生在市场竞争环境下,为了满足市场的人才需求,需要深度参与市场活动,完成自身知识与能力的提升。市场经济人才需求一直存在,大学生为了证明和检验自身的能力,积极参与到市场经济活动中,确定自身的市场价值,与市场建立了利益共同体的关系;二是市场经济通过买卖双方的交易活动,完成各项经济活动与产品的买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知识与能力可以定义为商品,多数大学生本身知识水平和能力与市场人才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市场经济多元化、层次化,其中有大量适应大学生的市场活动,例如家教、简单的兼职、销售、服务等工作,以及一些对技术要求不高的行业,大学生同样有着良好的市场。大学生通过自身的劳动付出,换取相应的回报,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大学生在市场活动中,以自身的知识与能力获取收益,社会属性增强效果显而易见[4]。

(三)教育体制改革深化的影响

大学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是增强大学生社会属性的内在因素,以往大学为免费教育,学生毕业后包分配。在教育改革后,大学生不再享有以上优惠政策,进而促进了大学生走进社会。一是大学教育免费政策的取消,一些家庭困难的大学生选择勤工俭学,挣取大学生活费与学费。虽然国家针对贫困学生有补助措施,但是也无法完全满足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需要,需要其走进社会打工挣钱;二是毕业包分配取消后,倒逼大学生走进社会,提高自身的生存技能,适应社会生活。所以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已经明确了两点认识;一方面是自身知识和能力与市场需求无法匹配,那么毕业即面临失业不是一纸空谈;另一方面是就业之后,与岗位的适应性,一旦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与岗位要求相差过大,就业后同样面临着失业风险。基于此,大学生有必要提前走进社会,学习和掌握社会生存技巧,试着运用自身所学创造价值,达到增强自身社会属性的目的。

三、基于大学生社会属性增强的需要改善学生管理教育工作

(一)及时转变管理教育工作观念

大学传统的管理教育工作观念固化了学生的身份,管理对象和管理内容仅针对的是学生,未能体现学生的社会属性。像学生管理制度、管理条例,以及实践活动中,几乎没有涉及学生社会属性方面的内容。市场经济已经发生了变化,原有的管理教育观念显然有些不适用。需要大学及时转变管理教育工作观念,第一,认识到学生社会属性增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学生社会属性的增强已成为大学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当代大学生社会关系复杂化,社会实践增多,已经初步形成了社会观念,本身带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对社会认识和了解程度较好。因此,大学管理教育的不再是纯粹的学生,而是带有社会属性的社会成员,通过管理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完成管理教育行动的转化;第二,社会成员的管理不是放松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而是要以社会的标准、市场经济的人才需求,进一步强化管理教育的力度,使学生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在成为一名优秀学生的同时,也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二)完善管理教育工作措施

大学管理教育观念完成转变后,需落实到具体的管理教育工作措施上,方可实现管理教育工作成效的最大化。管理教育措施在制定上,需进行大胆探索及勇敢尝试,突破原有管理教育体制与模式的限制,为管理教育观念的转变提供动力。目前,大学教育在学生社会属性增强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管理教育工作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教育成果,像大学实行的休学制度,学生如果想要进行长期的社会实践,可以申请休学,大学保留其学籍,在学生完成实践后,可以回到学校继续接受教育。大学通过延长学籍保留时间,为学生增强社会属性提供支撑,管理教育工作更具灵活性。还有的大学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改进,设置专业的必修课后,其他课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采取学分制度,修满学分即可,不对学习的课程进行过多的限制,学生修满学分后,可以提前毕业,促进学生尽早步入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属性。虽然以上增强社会属性的措施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是大学管理教育工作已经将社会属性增强付之于行动,未来值得期待[5]。

(三)改善学生工作

大学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的相关部门与人员,像总务处、学生处、人事处、就业指导处等,以及辅导员、班主任、相关的干事等,需积极改善学生工作,以增强学生社会属性为方向,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社会属性的增强提供机会。例如,开展社会生存活动,给予学生最基本的生活费用,安排学生在假期体验社会,鼓励学生利用自身的知识与技能,找到适合自身的工作,挣取生活费用,培养其社会生存技能。在完成社会生存活动后,要求学生总结生存体验,增强其对社会生活的认知。采取体验式的社会生存活动,让学生通过真实的劳动付出,接触与了解到更多的社会现实,获取最为真实的体验与感受,最后回归于理性思考与总结,完成此次活动的升华。学生与社会的相适应,除了在校进行知识与技术的学习,还应亲自动手实践,在社会市场经济活动中,完成所学至所用的转换,创造自身的价值,感知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深度分析市场动态,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在社会现实中,提升其抗挫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强化自我保护意识,防止学生上当受骗,初步具备社会人的基础能力与技能。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仅靠学生课堂所学、大量阅读,以及有限次数的社会实践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大学管理教育部门与人员,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社会活动,打造第二课堂,围绕学生社会属性的增强设计规划各项活动,助力于学生社会属性的培养。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之中,面临着激烈的就业形势,以及在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特性与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在校大学生需要通过社会实践,走进社会、接触社会,深层次的去剖析、解读、评价社会现象,强化社会观念,检验自身所学的市场价值,明确自身发展的定位。而大学通过管理教育工作的积极改善,为学生社会属性的增强增添助力、提供机会,使学生在毕业之前,完成学生属性向社会属性的转换,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自身更大的社会价值[6]。

参考文献

[1]赵雅琼,刘秀凤,周云圣.素质拓展课程对大学生亲社会属性提升的研究[J].管理观察,2020(20):3.

[2]蔡伟.体育运动对当代大学生社会属性的影响[J].智富时代,2019(10):1.

[3]张澜,张浩,赵航.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方法及路径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3.

[4]曾月柯.网络环境影响下大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研究[J].赤子,2019(33):17.

[5]庄绵绵.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转变及对策[J].艺术科技,2018(5):2.

社会观范文篇10

1.1留守儿童很大一部分“社会观”处于模糊状态

中学生面临人生的重要转折。我校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留守儿童几个月、一年甚至几年见不到父母,没有父母的约束,助长他们自私任性、霸道蛮横、叛逆心理,以自我为中心。自认为自己是高中生,对社会认识“很深刻”。有的开始大谈“民主”、“自由”,认为学校校纪校规太严。另外,他们容易走极端,一点小事不高兴,所有事情都不高兴。对高考不在乎,平时不关心自己的成绩,考试成绩不理想,看到社会的事物往往看到的是消极的一面,“社会观”分辨力处于模糊状态,分辨是非能力弱,

1.2留守儿童对“价值观”的分辨力出现扭曲现象

由于南涧一中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而留守儿童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再加上在农村大多是隔代教育,出现放任自流的现象,而在外务工的家长们则没有更多的机会传达对子女的关爱,内心充满愧疚,大多采用“金钱”的方式弥补。我校大多数学生会知道“感恩”,但有的家长钱寄回来不闻不问,使自己的子女自由度提高,非常容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的价值观。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抬头,使留守儿童对“价值观”的分辨力大多出现扭曲。简单到读书是否有“价值”都不知道,把“金钱”看作是最有价值的东西。

1.3部分留守儿童没有正确的“人生观”

由于南涧留守儿童父母受教育程度较相对较低,再加上远离子女,很难对子女有示范效应,使其生活中表现为任性、打架斗殴、上网、谈恋爱、学习成绩较差、自制力差、惰性、冷漠等。部分留守学生对人生的目的、意义和道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和其他同学出现偏差,不知道苦与乐,荣辱观念淡薄。把打架斗殴、顶撞师长看作创造英雄的手段,把谈恋爱找对象看作是最好的荣誉,把玩手机、上网吧看作是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等等,最终导致“人生观”反常,享乐主义的人生观突出。

2高中留守儿童分辨是非能力培养对策

2.1我校实行家长与学校、家长与子女的联系,尽量还原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学校班主任通过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家长与孩子每周互通“亲情电话”,每月互通“情亲短信”或是“书信”,学校班会主题中开设“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每年寒暑假由家长组织“亲情共处”活动,学校培训委托监护人制度,等等。“亲情”是留守儿童产生正确社会观、价值观的重要前提。

2.2我校注重人文关怀,化解学生的心理问题

因为学生在学校学习、寄宿,生活主要在学校,所以学校的教育至关重要。学校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完善管理制度,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学生找到家的感觉,逐渐削弱孤独感,产生归属感,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学校积极开展“学校是我家”活动,让留守儿童活动中充分展现自我,实现自身存在的价值。重要的是让留守儿童积极参与,让他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找到友谊和自信心,转移注意力,提高自我抗挫折的能力,减轻心理压力,化解不良情绪,做到自尊,自爱、自信。充分发挥班主任老师的作用,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爱心和细心关注学生,班主任给予他们温暖与亲情,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注重人文关怀。另外,班主任应及时发现并尽可能地化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尽量交流与沟通,有时可以求助心理辅导教师。运用人文关怀,化解其心理问题,学生才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3我校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对留守儿童进行法律保护和法制教育

首先,通过立法手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留守儿童父母作为法定监护人的责任与义务。其次,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了侵犯留守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消除非法组织、不良网吧、邪教势力等带给留守儿童的不良影响。再次,创新法制宣传教育方式,让法制宣传进学校、社区、村委会等,加强了留守儿童法制教育,让高中留守儿童处在有法律和制度保障的优良环境,帮助他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