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19:36:19

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人文教育;基础语文教育;探析

一、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所谓的人文教育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人类文明的成果,在特定的环境中,以各种方式将其传授给学生,并使这些成果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知识。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使得文化得以传承,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这些文化知识来增长自己的见识,提高自己的素养,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使被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心理意识。人文教育能够使个体的主体性作用充分发挥,或者说人文教育体现了个体的主体性。人文教育使得被教育者能够将学习到的文化知识进行内化,从而提高自身的素养和技能以及优良的心理素质。而这就更能将个体的作用发挥出来,让被教育者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去适应社会,如果有需要还可以自觉去改变社会。而这正是个体主体性的表现。所以人文教育对于个体主体性的发挥有重要意义。

二、在语文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的作用

语文教育对于我国的学生而言可以说是排在首位的,学习语文能够让学生了解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还能提高自身修养。而如果将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那么将产生更好地教育效果。1.顺应了时代潮流。现代教育不仅要求培养出拥有深厚文化功底的学生,而更要培养出拥有健全人格的学生。各国也在为这一目标而不断努力和实验中。比如日本,俄国等。我国也不例外。在上个世纪,科教兴国的目标在我国提出,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育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现阶段新的教育目标也被提了出来[2]。现阶段,要求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也就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本,要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也就是全面发展,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不能只停留在某个阶段的发展,并且要注重因材施教,给予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教育方法。2.教育需要。现阶段的语文教育中存在着很多不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现象:(1)大部分语文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只看重学生知识的积累,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和技能的培养,或者说教师和学校认为自己传授的知识足够让学生参加考试即可,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思想。而这却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2)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明显弊端。大部分教师还没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以自己为主体,认为在教育过程中自己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所以只注重自己的讲解,机械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在课堂上学生没有任何主动权,一切需要听从教师的安排,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破坏,教学效果不明显。即使部分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民主,但是学生的民主仍然控制在教师手中,民不民主由教师说了算,学生回答问题的模式必须由教师来定[3]。因此在语文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十分必要。

三、在语文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方法措施

1.教师应该树立人文精神的理念。要想学生具备人文素养,那么首先就要求教师也要具备人文素养。对于一个教师而言,专业知识和技能只是基础条件,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解决应变事件的能力是突出表现,而最为关键的应该是具有人文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无论是哪个方面的教学都要在课堂中渗透人文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认识到具备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所以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就必须在各个方面都达到要求,撇开教师的身份,教师应该是一个遵纪守法有社会公德的公民,回到教师岗位上就必须是一个具备人文精神的人民教师。2.尊重和理解学生。作为一名教师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对待,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要耐心地询问和指导,要与家长保持沟通。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呵护学生的奇思妙想,因为学生处在一个拥有强烈好奇心的阶段,而好奇心就是创造力表现的开始。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机会去表达自己的内心,通过提问的方式去引导学生,鼓励学生,使学生能够自由地发挥自身的创造力。3.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是教育的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教会学生正确的行为,帮助学生树立思想道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教会学生宽容,有爱,善良等品质[4]。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讲述名人轶事等课外内容,使同学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陶冶他们的情操。

四、结语

语文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可以说语文教育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对于学生语文知识的教育,能够为国家培养一代又一代有作为的青年,使他们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贡献。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是深入到人们灵魂的一种东西,并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这句话,以这句话为导向来教育学生,否则学生就会失去根基,像无头苍蝇一样乱飞。教育工作者应该时刻审视学生是否受到了人文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并将人文教育与基础语文教育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新颜.人文教育的含义和基本要求[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4).

[2]崔新建.人文素质及其培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3]黄小川.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和方法[J].广西教育,2013(Z2).

人文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医学;人文教育;校园医学人文氛围;人文教育课程

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培养人文精神。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就是在这个特定的人群、特殊的专业中培养其人文精神,更好地体现医学生救死扶伤的本职。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生的要求已从最初的提供基本的诊疗服务逐渐转变为运用医学科学技术及社会科学知识防病治病,增进健康。这一要求的提高,也意味着从事医疗行业者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医学生人文教育工作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不可否认,近年来高校医学教育事业有较快发展,但更侧重技术学科的培养,忽视人文素质教育。不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仅依附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学校人文课程开设不合理、校园人文环境差等诸多问题,高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水平亟待提高。

1医学人文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1.1多元化价值取向冲击医学人文教育。近年来,医疗体制改革依然没有从根源上解决医疗服务商品化、医患关系经济化等问题,就医过程充斥着商业化运作。同时,社会舆论的负面影响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医院对医生的绩效考评以经济效益为导向,致使医生不自觉地加大用药和检查;患者对医疗关系有错误的认识,以为交了钱就必须治好病,医患关系持续紧张,伤医事件时有发生,都会对医学生的价值追求产生严重影响。“人文精神”“德育”在社会舆论大环境中显得空洞,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影响着医学生的思想,人性的淡漠阻碍了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升,严重冲击了医学人文教育。1.2人文素质教育先天不足。医学教育长期以来过分注重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黄某被室友林某投毒死亡案,反映了医学生人文教育的缺失,教育体系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唯分数论成败,过早文理分科,综合素质的培养计划被题海淹没,且医学院招生主要面对理科学生,直接导致学生在考入高校后偏重专业理论知识的积累,人文素质先天不足。而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实行高度分化的专门教育,这种狭隘和片面的教育造成一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进一步缺失,出现不同程度的信仰迷茫、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沟通能力差等问题。1.3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关于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范围和教学效果长期存在着质疑。人文科学跨度大、内容多、知识面广,如何去完成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命?人文学科不能提供具体技能,那么人文素质应如何评价?人文素质教育对医学生的价值取向、精神追求和道德观念塑造到底有多大作用?这些疑问使很多医学院校虽然认可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但并没有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

2切实加强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

2.1提高对医学人文教育的思想认识。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不仅要靠医学院科学构建一个内涵丰富的人文教育体系,也要靠包括专业教师在内的全体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和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更要靠全体学生在课堂内外的自觉修养和综合素质的不断积累[1]。医学院校应该转变教育观念,把医学人文教育纳入学校重点建设内容,形成医学与人文并重的办学氛围;要制订医学人文教育规划,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从“大医学”视野重新审视医学人文教育。医学院校应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让每位医学生都认识到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这是以后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2.2加强社会实践,对于人文素养的养成至关重要。针对“培养具有扎实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丰富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临床诊疗技能,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临床思维和分析能力,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卓越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2],学校应积极组织医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以及勤工助学等“接地气”的社会实践活动。适当而合理的社会实践可以培养医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近年来,各大医院兴起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包括门诊就诊引导、透析患者陪伴、为患者提供图书借阅等,覆盖了门诊、急诊、病房甚至社区。医务人员及医学生通过志愿服务,以第三方的视角与患者充分接触,能更好地理解患者的心理,增强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医院的志愿服务不仅填补了医院服务体系中的空白,同时也使医学人文教育有实际的落脚点,增强了医学教育的时代感。2.3科学构建人文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科学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人文教育课程必须区分出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提高人文必修课程在学分中的占比,科学设置每学期的人文必修课,伴随医学生大学教育的整个历程;二是改革人文课程教学内容,减少一些枯燥的理论内容,加入社会当下发生的医学新闻事件,增加生动的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与健康的价值、敬畏生命、尊重人权、重视沟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4营造浓厚的校园医学人文氛围。营造良好的校园医学人文氛围,通过深厚的校园文化培养医学生的人文情感。为构建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环境,一方面,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医学院校要高度重视培育校园文化,积极开展文史哲等系列讲座,营造医学人文气氛,为学生成长成才构建美好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重点建造一些人文景观,如中外医学文化名人长廊、中外杰出校友长廊、知名医学家艺术雕像等,加强榜样力量的塑造,触动医学生的心灵,培养医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申逸杉.培养未来医生的思考[J].复旦教育论坛,1998(1):11-15.

人文教育范文篇3

1.1对人文精神的遮蔽

当一个知识门类获得大学的建制,就意味着它从边缘走向中心。学科制度化进程使得每一个学科都专注于单科的知识生产,力求将知识以规范的形式表达,使其拥有控制的权力,对它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差异进行界定,并将不符合其规范的知识体系均排除在外,从而使得各学科之间树立壁垒。医学也不例外,通过医学学科建制,医学和其他学科之间泾渭分明,这也包含医学和人文学科不断划清边界。学科规训极大地促进了近现代科学的发展,科学赋予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力量,但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问题,其中主要的就是科学与人文相互拒斥与分离。学科规训是知识/权力的结合,使世界按照一种井然有序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加深了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并加剧了对科学的推崇。但与此同时,科学具有唯理取向,强调精确化、规范化和体系化,关注的是范式、理论、技术和方法,在科学关照的世界中,纯粹的工具取向排挤了对生命的关爱,对人的生活关注更多的是一种冷漠的剖析和粗暴的强制。医学属于科学的范畴,科学精神是为了求真,人文精神是为了求善,医学和人文科学都属于“人学”。然而,在现代医学学科规训发展的推动下,人文和医学被界定为两种完全不同的认知方式。在学科规训的影响下,医学与人文分裂,医学人文关怀被边缘化,这导致了医学技术化和医患关系物化。医学更注重其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精益求精、尽善尽美,却抽离了医学中的价值存在,放逐了医学中的人文情怀。医学教育注重“形而下”的部分———医学知识、医学研究方法、医学手段、医学组织、医学物化的科学成果等,而其“形而上”部分———医学的科学精神、道德、伦理等构建的医学价值体系被遮蔽。

1.2对人文教育的驱离

医学教育的体制化、精细化使得人文教育边缘化,医学教育嬗变成为一种技术训练,关注的只是知识的判定与积累、知识体系的构建、技术操作的训练,漠视学子的价值取向、道德信念、意志品行、内涵修养。在学科规训取得制度化安排的新的情境下,学科规训的方式也逐渐得到改进和完善,变成一种新的、有普适效应的权力技术。正是通过权力技术的推广运用,医学教育不断挤占、排斥人文教育,使其在医学院校中无以立足,难以实现其教育功能、显现教育成效。医学教育在课时安排、课程计划设计、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显示出对人文教育的排斥。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基础类学科为例,在医学教育中几乎不见踪迹。有的院校将思想教育等同于人文教育,人文类课程仅设有思想政治类课程,过分偏重于人文社会科学的政治服务功能。有的院校即使开设一些文学等选修课程,但因人文主题不鲜明、课程体系缺乏逻辑性、课程开设具有盲目性与随意性、教学手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因素影响教学效果。医学人文交叉类学科如《医学史》、《医学伦理学》、《医学人文学》、《医学哲学》、《医患沟通》、《医事法》等,在多数院校仅是象征性开设,其课程体系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层次性、系统性,并且缺乏明确的考核目标,因此在医学教育中被视为“劣势学科”,很难引起师生重视,难以激发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此外,医学院校即使开设此类课程,也全然当作一种技术教育(书写、考试、评分),将人文教育归入方法理性、技术理性的藩篱。复旦大学医学院2011年组织的由46家高校参与的一项医学人文教育调查结果显示:88.7%的院校没有专门承担医学人文教育教学和研究的机构,73%的受访者表示本单位没有编著或者引进医学人文教育的相关教材。医学人文教育所受冷遇可见一斑。

医学学科规训致力于医学知识与技术的生产、研究与界定,并不断通过权力技术的运用,对医学中的人文精神进行遮蔽,并在具体医学教育实践中表现为对人文教育进行挤占、排斥与驱离,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才培养理念。当下医学界技术至上理念盛行,医学主要被定位在技术层面,导致医学技术性和人文性的严重失衡。医学教育注重培养医学生理论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提升,忽视了对医学生人格的熏陶和品行修养的塑造,疏离了医学中最为重要的温情与人道。医学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育、人性养成相分离,人文教育的发展受到限制。这种人才培养理念对医学生学习与研究倾向、职业道德的理解与定位、自我认知与价值取向等进行负面指引。第二,学科体系与课程设置。学科规训促使医学不断完善自身学科体系。医学院校课程设置上基本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临床见习等,而有关人文、社会、行为科学等课程比例明显稀少,在课时安排、课程结构等方面均挤占人文课程。医学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比例严重失调,导致人文教育的弱化加剧。第三,考核与评价。医学学科规训将医学教育的考核与评价制度规范化,对医学基础课、专业课、实验课、见习与实习等均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标准,而人文类科目大多被列为选修课形式,考核要求及标准也较低。第四,学术规范与学术组织。医学学科规训在研究学术的价值、主体及方法等的基础上,制定医学精细的学术规范,并推进其制度化安排,但并未较多涉及医学人文教育。此外,医学教育拥有众多的学术组织,创立许多医学学术杂志,而涉及医学人文类则相对较少,例如,国际上有《医学与哲学杂志》、《医学伦理学杂志》、《临床伦理学杂志》、《医学人文学》等为数不多的期刊,国内有《中华医史杂志》、《医学与哲学》、《中国医学伦理学》、《医学与社会》等以及医学教育类期刊中的一些版块涉及医学人文教育,因此在学术研究、学术规范、学术制度化安排等方面明显逊于医学专业教育,这得人文教育被驱离至边缘。

2医学人文教育改革:突破医学教育学科规训的藩篱

2.1医学教育中人文缺失现象

在现代学科规训制度下,医学生人文知识的匮乏、价值取向的偏离、人文精神的缺失、实践体验的缺席已成为一种现实。医学生缺乏敬畏生命、关爱患者的情感;缺乏毕生奉献医学的敬业精神与崇高的职业道德;缺乏深厚的人文底蕴与良好的沟通技能。近年来我国医疗行业出现的医生职业自尊淡化、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频发等现象,也显现出在医学教育中由于人文教育弱化而引发的不良后果。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亟待提高。

2.2探索突破医学学科规训的有效途径

“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提出医学毕业生应当具备60种能力,涵括7个领域: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沟通交流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这对医学生人文素养提出了明确培养目标,表明培养医学生要使之不但具有精湛的医术,还应具备高尚的医德。因此,应突破医学学科规训的限制,结合医学特色,在医学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使医学教育折射出更加深切的人文关怀。医学人文教育正是适应时代的要求而逐步发展起来的。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医学教育不断进行改革,医学人文教育被提出并日益受到各国重视。医学人文教育是跨越医学和人文学科的边界,将医学与哲学、文学、艺术等学科相结合,组建起来的一个学科群,主要包含医学法学、医学哲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等。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源起于19世纪5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医学院校推行医学人文教育的改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外医学人文教育已形成明确的教育目标:树立新的医学观念,全面认知医学与社会;培植道德情感,规范道德行为;依靠人文的知识和方法,发展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培养协作精神和社区管理能力。此外,国外医学人文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配备、评价监督、学术研究等方面大胆改革,取得卓越成效。当代医学人文学的任务和历史使命,是要促进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的交流与互补,丰富与完善医学,哺育医学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的人文精神,克服医学和保健服务中的技术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复归“医乃仁术”的本来面目,使医学更好地服务于人类,造福于社会。

医学人文教育乃是医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相互交织融合,不可硬性剥离二者的关系。医学教育必须突破学科规训的藩篱,挣脱出医学知识与权力交织的罗网,认真审视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然而目前医学生的学习倾向颇具功利性,忽视对文、史、哲、经、法等学科的学习,从而造成通识知识匮乏、沟通技能欠缺、人文内涵浅薄、缺乏创新能力。由此反映出我国医学人文教育弱化、医学生人文精神迷失等问题。因此,针对我国医学生人文素质令人堪忧的状况,医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首先,应该更新教育理念,以“社会的人”为中心来构建医学体系,关注生命的整体,关注诊断技术与人文关怀的统一,注重培养医学生具有良好的诊断技能、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第二,改革医学教育教学实践,改变以智育为中心的医学专业教学计划,对课程进行系统化整体设计,整合优化医学人文教育多层次课程模块,并改革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第三,建立科学的考核与监督机制,将人文内涵、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修养水平等作为考评的重要依据,激发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内驱力。第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各专业人才积极开展协作教学,共同研究医学人文相关问题,提升教学效果。努力提升教师人文素质修养,改变工作理念与工作作风,注重人格力量,避免教师人文精神迷失。第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培育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人类、感悟人生、关注现实的人文精神。营造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文化氛围,塑造崇高的现代医学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范文篇4

杜时忠教授在其著作《人文教育论》中指出:“人文意味着一种特殊的教育方法,它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是一种以主体的体验、理解为基础的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方法。”[1]扩展到人文教育,既可以代表文、史、哲等具体的学科教育内容,也可以代表一种教育改革举措,比如通识教育、人文素养教育等。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其核心都是人文精神,且目标都是完善人格、促进个性发展、注重实现和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发展。因此,人文教育实质上就是旨在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的教育[1]。与人文教育这一概念相对应的是科学(职业)教育。进行科学(职业)教育,目的是传授给人科学技术和职业技能,使其获得具备社会生产的能力和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能力。如果我们简单把人文教育概括是关于“做人”的教育,是完善“三观”的教育,是不断追求“善”的教育;那么,科学(职业)教育就是关于“做事”的教育,是解决“方法论”的教育,是追求“真”的教育。

2高职院校开展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人文教育在高职教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价值与时代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职业技能与人文教育二者统一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

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上指出,“21世纪对人的素质要求在变化,不仅是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应变、生存、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教学内容应“突出强调加强基础文化和基础能力的教学方面的改革,培养工作中的创业态度和革新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面向生产和劳动世界。”[2]高职的人文教育受到各国教育家的日益关注,使人们意识到高职教育不仅只是传授某种技能或生存手段,为就业服务,更是为了培养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明确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的核心所在就在于它对人的人格心灵的“唤醒”。[3]因此,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才会使高职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

2.2加强高职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是避免人才单一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放眼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个行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单一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社会的需求,现代化的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复合型人才不仅应具备熟练的职业技能,而且也应具有敏锐的思维力和观察力,强烈的团队精神以及一定的创造力。而这些素质的养成不是通过技能培训本身就能实现的。高职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避免当前高职教育过分强调技能训练的人才发展失衡现象,有利于培养对象向着复合型的方向发展,有利于人才的全面和谐发展。人文教育是一种社会公民的养成教育,旨在培育人的精神世界,陶冶其性情、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品德修养。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应该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加强职业人文教育是避免人才片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显然人文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从“器”向“人”的转变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本身焕发人文关怀的教育本质的应然选择[4]。

3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缺失的现状及原因

近年来,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受到功利主义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部分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环境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人文课程课时数偏少且分布不均

由于高职高专院校的修业年限都是3年,而且大三的大部分时间还都用于实习、写毕业论文或者做课程设计、考证、找工作、专升本等其他事情。但是,许多高校的培养目标依然很高,要求毕业生具有“双证”———即毕业证以及某岗位从业资格证。因此,大量的课程被压缩至两年到两年半的时间内修完。以我校机械工程系机制专业某班2012-2013年第一学期的课程安排为例,这个班在一个学期内要修完8门课程(不含选修课),最多一周要上36节课,甚至在周末还有课。在这36节课即36学时中,安排了大量的具有相当难度的专业课,涉及人文修养教育的课程只有2~4个学时(课程分单双周)。这样的课程安排,不仅把学生的课堂时间排得非常满,而且学生的课余时间也在钻研专业课的问题,需要花大量时间真正吃透专业知识。很少有学生在有限的课外时间还会自觉地学习人文知识,这也是目前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缺失的现状之一。

3.2教师队伍整体的人文素质制约人文教育的实施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其特殊性,因此,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强调“双师型”教师,基本每年都会资助这些老师进修;而人文社科领域知识的更新速度较慢,因而人文、基础类教师相应的培训与进修易被忽视。长此以往,难免造成这部分教师的懈怠,在教学上缺乏激情,在科研上缺少动力。此外,专业课教师多出身于人文基础较为薄弱的理工科大学或者因自身知识结构所限,要么对人文知识不重视,要么,即使重视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但由于力不从心,无法更多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即使有部分文理双全的老师有此意向,也往往因为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而被迫放弃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目前,师资队伍人文素养的欠缺成为了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瓶颈。

3.3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

与本科院校的在校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客观上高考分数较低,而且心态较为功利与浮躁。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报考目的都是为了学到一技之长,毕业后找一个较为理想的工作。因此,他们的注意力基本上都在专业课上,而对公共课和人文课则不太用功。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热衷考取各种证书,比如英语四级、计算机等级证,各种从业资格证等,而疏忽对艺术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的培养。在业余时间也都热衷于上网玩游戏、打工挣钱。在心理素质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心理问题的比例也居高不下。“据抽样调查,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不健康的人数大约占总人数的30%,这些带着不完善人格的学生走入社会对学生自身的成长和社会发展也是不利的”。造成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整体水平偏低的因素有很多,但学校人文教育内容缺失、措施不力,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来自于《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杂志。《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4加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对策

4.1明确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

过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教育的时代已经不符合当代的教育理念。职业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现代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理念的必然选择,是高职院校加强人文教育、提升人才素质的关键举措。技能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核心是要求学生把学习和日常行为规范统一起来,课堂与课外统一起来,培养具备全面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一般来讲,科学的知识技能教育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理解事物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人文教育则侧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想象力、集体主义、关心帮助他人的品格等。高职院校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必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培养人才的着眼点,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致力于学生的人格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的品德、情感、人性等在专业课程中的地位,保障学生全面协调地发展。

4.2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教师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关键。建立一支专业知识丰富、年龄结构合理、综合素质突出、具有人文关怀的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根本保证。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加强对教师人文素养的培训。加强高职院校教师的人文素养培训是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养的有效方式之一。人文教育对教师的要求相当的高,真知、真信、真行、真情这“四个真”,是通识课教师的必备条件[5]。高职院校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制订不同的培训计划。比如,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在进行岗前培训时,可加入人文教育的相关内容;对于在岗多年的老教师,使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其制订适宜的人文素养学习计划,采取自学、培训、同行交流等形式,并把人文教育纳入人才考核和培养计划,最终使教师能够自觉地在教学实践中践行人文教育。第二,改革教师的评价体系。教师评价体系是评价教师工作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把人文教育开展情况纳入其中,可以有效地推动人文教育的开展。例如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自觉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充分发挥专业课对学生人文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6]。

4.3建立学生人文素质评价体系

大部分高职院校现有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重视对学生知识储备及专业技能的掌握,忽视学生的人文素养状况,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和反映形式。因此,有必要通过建立人文素质评价体系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其真正成为教育者的自觉责任和学生的自觉行动。首先,不仅要考核学生人文课程的成绩,还应把学生平时的社会实践活动纳入相关人文课程考评体系,通过科学的测评指标体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化情况做出科学、有效的评价;其次,加强学生人文素养评价建设,搭建学校、家庭、社会联合统一的评价组织系统,建立科学灵活的职业人文素质评价机制。学生在不同场所反映出来的人文素养更具有真实性,更能说明学生职业人文素养的实际水平;再次,实施素质拓展证书制度的评价方式。培养拥有毕业证、从业技能证书、素质拓展证书的“三证”人才,使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持有素质拓展证书走向职场。

4.4加强学校第二课堂建设

人文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军事院校;人文教育;教学改革

人文教育通过广博的文化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观念培养、良好的文化氛围熏陶、深刻的人文社会实践体验,培养军校学员们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道德与价值判断的能力全面的国际视野、独立而健全的高尚人格,促进其提升人生境界、富有人文关怀精神,成为时代的先锋,从而更好地履行新时代革命军人的责任和义务,完成自身的使命,服务于军队的建设事业。

1院校人文教育发展的现状

1.1人文教育理念不够深入。很多军事院校和部队都以“崇文尚武”来体现培养能文能武的全才的育人理念。而事实上,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武轻文”的现象,或者是过于重视军事技术的训练掌握,严重制约着院校教育的发展,因此院校教育要转变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努力寻找军事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点,使彼此相互间更好地融合。1.2课程设置不完整,缺乏系统性。当前大多数军事院校,受历史环境的影响,教育理念相对比较传统,多以军事,理工科目为主,人文学科课程所占比例较小,往往被都当做专业课程之外的拓展学员兴趣的辅助课程,长期不受重视,发展受到限制,主要是因为它的课程设置缺乏完整性,也不够系统。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学员的人文素养,就必须调整军校的课程体系,形成比较完整、系统的人文课程体系。1.3教员队伍参差不齐。军校教员要通过自身的军人气质、严谨态度、素质修养和理想追求,去言传身教,促进学员人文精神的养成,使学员具有独立健康的人格品质。在现阶段,军校教员队伍学历水平总体偏低,专业化程度不高,部分教员职业道德意识淡薄,教学观念老化,教学方法落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而且老中青的搭配问题也较为突出,在这种参差不齐的情况下,我们必须首先提高教员的人文素质。1.4学员主观能动意识不强。一方面军校是培养未来指挥军官和技术军官的地方,必须加强学员人文教育学习的管理。另一方面作为军校学员,既是学生,同时也是一名军人,在学校接受教育和学习过程中,不单单需要掌握应有的军事技能和体能,也应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的思维和勇于探索研究的精神。

2加强人文教育的对策建议

当前,实战化教学已经成为我们教学的指路标,军队院校越来越多的开始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围绕实战搞教学,使培养的学员更加符合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的需要。针对实战化教学的目标,我们的人文教育可以从以下三点进行:2.1一体联动式: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行并举。军队院校区别于普通大学的突出一点,即是它的军事化管理和教育的特殊性。传统的功利性教育方式,认为军事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员进行军事理论教育和实践训练,只单纯实施对军事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甚至在学科设置上,清一色的军事科目及理工科专业,这种重军事、靠理工、轻人文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本不能满足部队建设的需要,这显然在军队现代化的发展中,需要得到调整和改变。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员的人文素养是当今世界各军事院校教育改革的共同选择。在新的军事变革时期,要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必须摒弃落后的教育理念,重铸军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改变人文学科在军事教育被边缘化的窘境。因此,围绕军事教育的一体联动发展,应该牢固树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与之并行并举的教育理念,院校的师资力量应当得到正确的分配,其课程体系应更加合理有效。2.2双引擎驱动: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互融合注重人文教育,不仅局限于课内教学,课堂内外均是进行人文教育的广阔舞台。课内教学中,首先是在大学语文等几种进行人文教育培育的课堂上,教员应牢牢把握住阵地,通过优秀文学作品培养学员爱军尚武、勇往直前的优秀品质,同时在文学作品鉴赏评论的同时就进行演讲与写作的练习,诸如就某一问题展开演讲甚至辩论、就某一写作手法进行写作练习等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锻炼了学员思维能力,提高了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2.3米字型复合:培养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人才。所谓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其应该能够体现出较高的综合素质水平,对他们来说,不存在绝对的“木桶效应”,而是发展较为全面的米字型复合人才,这其中就包括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军事专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以及过硬的身心素质等。所以说大力加强军校学员的综合素质教育是时展的要求,是当今世界军事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众所周知,美国最为著名的军事院校——西点军校,从国家、军队的高角度、高视野来设计自己的教学内容,且出台各项综合素质教育的措施,来培养最优秀的人才。同样,近年来俄罗斯在其军队及院校改革中,不断加强军队学员的综合素质教育和训练,提高对科学文化与人文素养的关注度,并将其视为战斗力生成的基础和动力,改革成效显著,俄军战斗力普遍提升。外军取得的突出成效的做法,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作者:杨阳 单位:特种作战学院

参考文献:

人文教育范文篇6

关键词:学制差异;医学教育;医学人文教育;比较研究

医学人文教育是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教育医学生正确地认识医学与人类生命健康的关系,正确认识人在医学中的价值[1]。现阶段,医学人文教育在高等医学院校中逐渐被重视,学科教育和师资队伍也得到长足的发展。但目前我国仍然无法针对在校医学生设定统一的人文教育大纲和人文教育目标,其根源是我国医学教育多种学制并存的问题。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的医学教育目前现存三、五、六、七、八年等五种学制[2],其中三年制医学类教育还存在专科和中专两种学历培养层次差异[3]。医学教育学制差异的表象背后是因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各地区对医学人才需求层次不同,但居民对医疗带来的健康需求以及与医疗相关的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人文素质等因素却不存在明显差异,更不会因医护人员接受教育层次差异而存在职业道德差异。

一、医学教育的学制差异与社会需求

不同层次学制的医学教育相对应的是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与此对应的是区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带来的人力资源承载的差异。人对生命健康追求的目标是相同的,但地区经济对医药卫生事业投入和居民的医药需求支付能力却存在较大差别,这种社会经济支付能力的差异直接影响区域的卫生人力资源承载。通过对区域卫生人力资源需求和承载力把握,不难发现,目前我国医学教育的学制层次差异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仍然存在。医学教育本应当是精英式的教育,在招生、培养和社会定位上都应当是遵从于精英化的职业目标[4]。现实的人才需求的层次差异是不同层次医学教育并存的现实基础,与此同时,社会对不同层次医学毕业生执业能力存有差异的包容性,对他们的职业道德和人文执业能力却不存在差异化要求。因此,即使在差异化、不同层次的医学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都有着几近相似的培养目的———具有人文关怀能力的医生。相近的目的,不同的学制和教育理念,这要求我们在医学教育中应正视学制差异对于医学人文教育的影响。因而,针对不同学制下医学生选择合适的医学人文教育模式显得尤为必要。

二、教育者对学生培养目标心理定位的影响

培养目标是教育者对培养对象的心理定位最为直观的体现,也是制定相应教学计划、课程体系的核心依据。不同学制医学教育之间最为表象的差异是对学生培养目标的差异,这种定位是社会对医学高等教育要求的具体化实现。如协和八年制临床医学培养目标是“具有满足21世纪医学科技竞争和社会需要的基本素质和较大的发展潜力,足以参与国际竞争的高层次医学人才”,而同期的厦门医高专三年制临床医学培养目标则是“培养具有从事基层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的执业能力,毕业后能够胜任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岗位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卫生技术人才”。在总体目标的差异性影响下,医学教育呈现的状态是专科层次为“本科压缩型”课程体系、长学制则是“本科强化型”课程体系,缺乏结合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建设,将影响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在短学制医学教育中尤为明显。教育者对医学生培养目标的心理定位也因培养目标的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在长学制高层次医学生培养中教育者会强化人文教育,而短学制低层次医学生培养中教育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弱化人文教育。众多医药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显示出:长学制的医学生培养目标中包含有“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系统的临床知识”,短学制则仅仅包含执业能力的要求,未涉及到人文素质的目标。因此,学制差异下教育者对医学生的人文教育要求也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影响到对医学生人文教育的源动力。

三、医学生的职业道德自我认知的影响

培养目标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心理定位的外化体现,医学生的自我职业道德认知水平也影响着医学人文教育。学制不同的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认知水平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呈现的趋势与医学人文教育的投入并非完全相对应。根据文献数据分析,短学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自我职业道德素质认知水平整体偏低,学生对医学的认知流于职业社会地位高、收入高等外在形式,对医学的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本质认识存在严重不足[5];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自我职业道德认知水平较高,整体上医学的本质和医生的职业道德认同程度较高,超过三分之二医学生选择学医的价值取向是因医学本身的社会价值,而非外在动因[6];长学制的医学专业学生对自我职业道德认知水平则低于五年制本科、高于短学制专科学生,呈现居中的态势,对自我职业道德的倾向性选择中,近半数的选择呈现的是多元化趋势[7]。相较于医学人文教育的投入所呈现的结果差别,结合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可以得出短学制的医学生对专业认同更倾向于作为社会生存的技能,未能将医学视为与生命休戚相关的学科;五年制医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和社会接受度高,更容易将专业作为人生的理想和事业发展的基石,自我职业道德认识水平较高;长学制医学生的自主思想较重,在专业认同的基础上更在意自我的发展和成就,自我职业道德认识水平居中。不同学制的差异化职业道德自我认知需要在教育中针对不同群体采取差异化的教育培养方式。

四、修业年限差异对课程设置体系的影响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医学生在校修业实践中实践教学时间一般不少于总学时的20%,部分长学制占比高达50%。医学类专业课程体系安排通常包含有基础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临床实践教学课程。四种课程体系构建成为医学教育的主体部分,但学制不同,四种课程体系所占比重和学时数量存在明显差异。高等医学教育的目标如前文所述,是以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务工作者为目标。学制的长短并未对毕业生是否能从事临床工作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学校教育承担的基础任务是相同的。医学院校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临床实践教学课程有着统一的要求,各个层次的医学教育变化的依据主要为根据理论课修业年限和临床实践教学年限的时间分配而施行具体的课程体系和难易程度规划。总的来说,中短学制的医学教育临床实践教学时间分配一般为12个月或以下,长学制的临床实践教学时间通常在24-42个月不等。短学制医学教育受修业时间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课程配置仅仅是满足专业教育基本要求,部分院校根据自身能力开设医学人文类选修课程[8];五年制的本科教育在基础通识课程的基础上,初步实现有方向性的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教育模式[9];长学制则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培养计划,以及依靠师资力量增加或增设部分相关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综合实力。其中综合类院校中,可供医学生选择的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更为丰富。学制差异与教育层次的差异,学生的知识基础和主动学习积极性的落差,让医学人文教育的课程体系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产生的影响更为明显。

五、学制差异下的医学人文教育思考

医学人文教育是医学教育中价值教育的核心所在,是教育医学生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如何施展自身高超医技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也是推动医学生自身素质建设的必由路径。基于不同学制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比较所呈现出的特征主要为:

1.医学人文教育在不同学制下的变化并无思想观念的变化。从三年制到八年制的各种层次医学教育都在不同程度上重视医学人文教育,但是这种重视还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呈现出较为粗放的以课程多少和课程深度衡量医学人文教育的投入。固然课程多少是医学人文教育的标志之一,却不是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所在。医学人文教育应当传达的是一种信念、一种价值观,关于治病救人的信念和正确认识医学与人的价值观。虽然随着学制的增长,课程体系也变得更为充实,但仍未有效的将医学人文教育定义为一种价值教育。

2.医学人文教育的效果并未与投入呈现出正相关。学制差异带来的不仅仅是医学专业技术的能力差异,同时也存在医学价值教育的不足和对如何做好医生的方法论的学习不足。长学制医学教育所面临的高投入低产出的效果也是目前医学人文教育应当深入思考的。医学作为与人类生命休戚相关的科学,其从业人员也应当具有善待生命的仁爱之心。这要求现代医生培养体系中要训练学生的不仅是临床的技能,还包含有如何做好医生的价值观念。短学制医学教育中存在学生先天认识不足和后天培养投入有限的问题,不仅是依靠人文教育投入增多就可以实现效果转变的,而应当从最基本的价值教育方法中去改变。长学制医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更是反映出单纯依靠投入不能解决问题,对医学生实施价值观教育更需要观念的改变。

3.医学人文教育需要观念思路、课程体系与学生情况相适应。高等医学教育是培养医务人员的重要途径,有着工业社会标准化的人才培养标准,是现代社会对健康需求产业化之后的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不同学制的存在是高等医学教育向社会经济发展不足的妥协,高等医学教育却并未因为这种妥协而降低对健康服务的追求。任何层次的医学教育在宏观上都为学生构建起完整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学习训练体系,力求他们能够在毕业后成为造福一方的合格医务工作者,即无论何种学制医学教育都应将人文价值作为教育的目标,这是不同学制之间医学人文教育的共性,而特性在于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应采取区别的方式方法达到培养目标。医学人文教育在不同学制的高等医学教育中并不具有现实可复制性,推进人文教育是实现基于医学人文价值和生命健康追求的共同价值观教育。在不同学制中应当借鉴的是医学人文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核心精神,各个层次的高等医学教育中应当结合学生的特性推进人文教育。

作者:叶子辉 蔡胜 单位:杭州医学院 安徽医科大学

参考文献:

[1]足立智孝.美国的医学人文教育:历史与理论[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1):8-13.

[2]陶骏贤,施长春.我国医学教育学制与培养方式现状及改革展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1):33-35.

[3]季晓辉,王锦帆.试析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学制的演变及发展趋势[J].江苏高教,2004,(1):39-42.

[4]曾益新.医学教育必须是精英教育[J].医学研究杂志,2013,42(3):1-3.

[5]吕广石.医学生职业道德认知现状调查与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3,27(1):10-13.

[6]薛蕾.医学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以内蒙古医科大学、包头医学院为例[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7]郭佳,赵欣,万腾.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5,15(11):1357-1361.

人文教育范文篇7

社会的发展始终遵循着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原则。中国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这样的进化过程为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一系列变革。在高等教育方面,一个显著变化就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变为可能,并且逐渐集结成为一股大趋势。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研究,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可以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一般来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教育的总体规模不大,特别是高等教育的规模很小。高校、高中、初中在校生比例1950年为1:3:100,但在2000年已达到1:4:11。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规模、层次类型以及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98年高校招生数仅108.4万人,1999年猛增到159.7万人,增长率为47.3%,以后几年增长率虽有所下降,但招生数仍不断增长,中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扩招以来,于2003年大学入学率达到15%,开始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006年增长率为11.5%,招生数为530万人,高校扩招告一段落。2007年、2008年高校招生增长率分别为6.9%和5.6%,显现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轨道。到2011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26.9%。大学的扩招,高等教育的普及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原本被排斥在知识之外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这是值得肯定的。从以上列举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是不可避免、不可逆转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原因如下:首先,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的大趋势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环境,国家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国家对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这就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要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其次,社会各行业也都处在激烈的竞争中,都希望招揽新锐人才,加快发展步伐,成为竞争激战中的胜者,收到更丰厚的效益。从这一点来看,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也都是巨大的。再次,越来越多的家庭过上了小康生活,经济条件提高的同时,对教育投入也更加重视,绝大多数家庭都希望子女能够进入高等学府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而巨大的就业压力也使得学生们对专业技能和学历愈发重视。综合以上三个方面,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适应国家、社会和个人需求的。从我国大学的现状看,大学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一些城市的高等学府密度很大。这不仅反映了上述对人才需求量增加的事实,也体现出大学在以一种更开放、更包容的姿态来面对社会,接收学生。大学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殿”,它所面向的是大多数人,它的发展也是符合大众化趋势的。另外,现代的大学教育不能再回到古典的大学教育中去。这是因为古典的大学教育是面向少数人,面向贵族子弟的教育,这已与我国实际情况不符,我们可以借鉴其中的教学方法,传承其精神,但不意味着我们要退回到彼时的教育模式中去。因此说,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是社会发展必然会出现的结果。我们对于高等教育的讨论首先要在承认这一现实的基础上进行。

二、大众化趋势下人文素养的流失

需要关注的是,在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下,虽然进入高校深造学习的大学生数量在剧烈增长,但其人文素养却没有因为受到高等教育而有显著的提高,甚至还有流失和倒退的现象。这是十分令人担忧的。可举出的此类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有很多,如:大学生的书写问题,不仅在美观度上下滑严重,正确率也越来越低;阅读量太少,课堂上“一问三不知”现象时有发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下降;本专业书籍阅读量不足,更不用谈对非专业领域书籍的涉及程度;严重缺乏地理、历史等常识性人文知识,“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知识量令人大跌眼镜;过分沉溺于网络和各类娱乐活动,精神世界逐渐萎靡空虚等等这些现象,都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基本人文素养缺失的问题。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经济社会商业化、市场化对基础性人文教育的冲击。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功利性意识加强,出现了只重实用、重应用的学习心态,也使得大学教育往这一方向趋近。由此导致的教育应试化,在中小学阶段尤为明显。学生为了升学考试而忙碌,所学的知识都转化为应试内容,使大部分学生失去了探究的兴趣。虽然目前各地都在推行中小学教育改革,使用新教材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在应试化的大潮下这些尝试所发挥的作用收效甚微,更谈不上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中小学阶段是知识的积累阶段,也是人最具好奇心和活力的阶段,但绝大部分学生在这时却并没有丰富的阅读量和知识储备。第二,上文提及的大学普及,受教育人口激增这一现实状况,使得大学的门槛降低,大学之间的生源竞争也更加激烈。大学为了招揽学生,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学校硬件设施的完善、高楼绿地的美化上,对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的营造有所忽视。并且在高考制度之下,招收学生只能看成绩而无法得知其素质修养,也是个中原因。第三,大学生失掉了批判和自我批判的精神。虽然这个问题具有普遍性,不仅只发生在大学生身上,但大学生作为社会上受教育程度高、学历高的群体,即将进入各个工作岗位,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更应该具有一定的素质修养。大部分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疏忽了对自己思维能力的锻炼,懒于思考,从不自省,丧失了独立的精神。第四,在大学教育中,大众化教育和精英化教育的矛盾逐渐激烈。这一点将在下文作具体讨论。

三、大众化与精英化的矛盾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现代文化形态,形成于20世纪市场经济相对发达,城市化程度较高,现代传媒技术应用得到发展的环境下。由于大众文化是工业化的产物,较容易受市场或商业化影响,又因为借助传播媒介广泛散布,并为社会群体成员普遍接受,因此大众文化所提供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是具有普遍性的,并且在功能上具有较大,较广泛的整合作用。可以说大众文化的出现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是有其积极意义的。相比较来看,精英文化作为一种高级文化,代表了知识的等级性,是少数人的文化,它以生产者为导向,是生产者审美价值的体现,主要以其人文艺术价值来进行衡量;而大众文化是多数人的文化,是以接受者为导向的,迎合接受者和社会发展所出现的文化,主要以其商业价值来进行衡量。这样,二者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矛盾。一般认为,精英文化是知识分子阶层中的人文知识分子创造、传播和分享的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精英文化往往承担着教化的使命,发挥着价值示范的功能,是“经典”和“正统”的解释者和传播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大众文化的崛起,精英文化原有的社会地位和发挥的社会作用受到了挑战,其矛盾主要表现在价值取向的对立以及审美趣味的对抗上。二者的矛盾主要缘于现代化下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文化的普及化。也就是说二者的矛盾产生于社会发展革新进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并且有可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升级。但两种文化的存在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和价值。大众文化是时展的必然产物(用不用再加点,而且过渡不太自然),古典时期的精英文化是文化等级制的表现,接受精英教育的多是贵族,对于那些连基本生存问题都得不到解决的普通百姓而言,教育、文化是奢侈品,他们基本没有机会去接触。而如今一方面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百姓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有精力、有能力、有机会关注文化,接受教育。加上教育的普及也为大众提供了环境,让他们有机会接触知识。另一方面,精英文化是优秀规范和标准的继续者,它所关注的是审美的永恒价值,讲求伦理的严肃性、创造性和个性风格,具有不断超越自身的内在动力。因此想要缓和这一矛盾,绝不能以消除另一文化为方法。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矛盾,在高等教育范畴里也是十分明显和激烈的。古典的高等教育模式奠定了其进行精英教育和教育精英化的传统。但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来说,商业化、市场化的冲击,高等教育的普及,受教育人口激增等原因,注定了大学不能再只是单一地延续精英化教育。大学必须同时考虑大部分学生的文化水平和需求,发展大众化的教育。但矛盾也随之从中孕育。一方面,大学的不断扩招使管理者希望吸引更多的生源,因此基础性的人文教育需要面向更广泛的学生群体,为此,学校开设了各类通识必修课,也经常性地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如校园文化节、文化讲座、读书交流会等等,但是这样的文化活动的效果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首先,一些通识课缺乏创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逐渐僵化,变成大部分学生敷衍了事的对象;其次,校园的文化活动中真正能对学生有帮助、有触动的逐渐减少,有一些已沦陷成为必须要学生完成的任务,只是走形式。反观另一方面,学校又要求各学科研究更加学术化、专业化。教师的科研压力越来越大,研究生招生力度也逐渐加大。一个大学的学界声誉,可以说大部分由“精英们”的科研成果带来,但这一层次的研究生大部分时间里只是专注于自己的研究任务,和本科生之间的交流很少;很多老师也承受着科研的巨大压力,投入教学的精力受到压缩。而在大众化和精英化之间徘徊的大部分学生,他们对基础通识课缺乏兴趣,专业知识又不够涉足更深层次的研究领域,高不成低不就只能流于平庸。低标准的基础性教育和高标准的学术化研究之间的分裂也就愈加凸显。

四、建立更高水平的大学基础人文教育——以经典阅读为主要途径

人文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人文教育;文科教育;和谐

从古至今,中西方的教育虽然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受不同文化的影响,但是普遍的重视人文教育。早在古希腊三哲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就具有了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古希腊社会,人们将人文教育称为“Liberaleducation”,意即“文科教育”。“Liberal”一词源于词干“Libber”,意思是“自由”。文科教育也就是自由教育或自由人的教育,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自我完善的人。①由古希腊人所创立的传统文科教育以后为古罗马人所延续和发展,但到中世纪时的文科教育已与古希腊时的文科教育有了很大的不同,由于中世纪时的文科教育渗透着浓厚的宗教神学思想,因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借助对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人文思想和世俗人文学科的复兴,一种对人性的充分肯定而对神性的否定,对人的无限潜能和智慧的信任,对人的自由和民主的追求,对科学的赞赏、肯定和促进的人文教育开始逐渐走向成熟、独立,并逐渐形成体系。

近代的人文教育除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人多方面和谐发展理论外,还是一个科学教育勃发的时代。近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夸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提出“百科全书式”的学,“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的人”,体现在教学内上不仅要学习语法、伦理学、论辩术、修辞学,也学习物理、数学、天文、地理、植物学、自然科学等这不仅确立了世俗人文学科在教育的地位,②也确立了自然科学在教育中的地位。明近代教育中的科学教育,是作为人文教育内来看待而加以引进的。同时,也是人文主义教思想将教育引上了“科学”之路。

在中国“人文”一词源自于《易传》中诠释《易·贲》卦辞的一则篆辞:“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与“文”合在一起,指一种真善美完整结合的状态;指‘诗书礼乐之谓’,也就是人类为充实生活所创造与表现的文化产物及文物制度。”③‘‘人文”解释道,上述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用现代术语来表述,则“天人合一”应为“人与自然的统一”,或者如恩格斯所说的“人与自然的一致”“自然界与精神的统一”。“以人为本”应为“人文主义无神论”。’“刚健自强”则应表述为“发扬主体能动性。”“以和为贵”,则应表述为“肯定多样性的统一”。④实际上,古往今来,人们“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也囊括了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烈伦理意识,以及自强、诚信、和谐、恻隐、忠恕,以天下为己任等积极的符合现代人文精神的人文思想。

在中国自从奴隶社会产生学校教育之始起,非常重视对人的品行的培养,其中礼、乐、射、御、书、数等内容,贯穿人文教育的始终。“六经”保存了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文学和文献资料。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加之自然科学发展缓慢,因而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五经”(《乐》经后来失传,因而“六经“变成”五经“)和《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本经典著作(合称“四书”)始终是官学和私学的主要教材。其他教材基本上是在其基础上有所发展而已,如朱熹的《四书集注》以及蒙学读物《三字经》《千字文》。

在长达几百年的时期内,人文教育受到青睐是有其历史原因的。首先,欧洲古典大学是在具有浓烈的人文社会环境中形成和确立的;其次,有关人的研究一直是西欧学术的传统;第三,自然科学的发展较之人文科学相对滞后;最后,探求普遍知识是当时知识界以及握有政治权利的政治家的共同理想。可以说,这些大学在当初确立其教育宗旨时,就特别考虑到人性道德在社会中的主要影响作用,认为办大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从精神上找到根治人类道德沦丧对社会制度危害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扈中平,刘朝辉.《挑战与应答20世纪的教育目的观》[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2]王天一,方晓东.西方教育思想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

人文教育范文篇9

1、我国的学生从进入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教育结束,其一直在进行语文学习。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尽管其经过了十几年的语文学习,但其取得的学习成果仍是不甚理想的。现代学生的语言知识贫乏,见解浅薄,特别是,学生的自身学习能力,并没有随着语文学习而增强。

2、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学生们往往会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并且,当前的语文教学存在着“高耗能低效率”的现象,其不仅打击着语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其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严重的不良影响。

3、现代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较差,其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有着严重的消极影响。并且,学生的不良情绪,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主体意识的发展等都要着一定的限制作用,从而影响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学习,并进一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意义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取得的不良的学习效果,与其小学阶段人文教育的缺失有着一定的联系。当前,小学生正处于自身主体意识与求知欲望不断增强的成长阶段,其大都具有良好的接受能力与学习能力,且学生当前所接受的教育对于其以后的成长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人文素质培养,对于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良好的习惯养成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为了应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是不可缺少的。

三、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具体策略

1、教师以自身情感带动学生情感的发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情感的发挥是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与主动性的基础。首先,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素材,并加以生动的情景创设来激发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学生情感的培养、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学生情感的培养还在于对富有人文教学气息的学习氛围的创设。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鼓励的眼神与目光,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学生课堂参与的意识也同时是学生自身主体意识的建立与发展,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人文气息的创设是人文教育的前提与基础。

2、教师要鼓励学生体验课外生活。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不仅在于学生的课堂学习,还在于学生的课外体验,这样才能在日常生活中,逐步积累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鼓励学生参与课外实践生活,接触小学语文课程生活以外的世界,让学生真正地走向自然,并对生活中的人与事进行自身的亲密体验与感悟。同时,教师也可以开展多种语文综合性活动,比如说,课本剧目的表演,课本情境的续写等等,其都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与才能,并切实提高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与能力。

3、教师要建立多元化的小学语文学习评价机制。学生人文教育的培养,还在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与提高以及学生的自我价值认知。我国的教育模式使得,长久以来,小学语文的学习评价模式单一,即学生被动接受来自老师的评价。但是,当前的人文教育更加强调学生自身主体意识的培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建立多元化的小学语文学习效果评价的评估机制。让学生能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自身与他人的对比中,主动地对自身的不良习惯等进行积极地改正。这样的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不仅能够保护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尊心,其还能发掘学生的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张扬,进一步存进学生的健康成才与全面发展。

四、总结

人文教育范文篇10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人文教育

2017年初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并深入阐释文化精髓、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传统医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奇葩,至今仍惠及世人,因此,更需加强研究阐释、力求活态利用。作为培养医药学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主阵地,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医药院校)在传承发展我国传统医药文化方面责任重大。当代社会环境对医药从业者的人文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因此,从传统医药的自身特点出发,切实加强医药院校的人文教育,将是今后主要方向之一。本文着重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视野下高等医药院校开展传统医药人文教育的途径和意义。

一、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与现代医药相比,传统医药通常指运用历史上遗传下来的医药经验和技术,或指现代医药以前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医药经验和诊疗技术,是典型的非遗。传统医药具有独特的优势,全世界都承认其对保障人类健康的重要贡献,因此每年的10月22日作为世界传统医药日。我国中医药是世界传统医药的主要代表之一,其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医药,继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中医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我国非遗部级名录中特设“传统医药”类别。迄今公布的4批部级非遗名录中共有23个传统医药类项目(如表1所示)。

二、我国传统医药文化的特点

传统医药兼具科学性和文化性,二者共同构成了传统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基础[2]。我国传统医药文化往往独具特色。以中医药为例,其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与《周易》、宗教(儒释道)、民俗等文化不断融合,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并且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物质和行为文化[3]。作为中医文化的核心,中医哲学集中体现在中医理论,其整体性、辩证性和人文性成为区别于现代医学的显著特性。

三、传统医药非遗在高等医药院校人文教育中的应用

高等医药院校可通过多种途径、利用不同媒介传播传统医药文化,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渗透传统医药人文教育。(一)在各类教学活动中传播传统医药相关知识。鼓励教师有意识地在相关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引入传统医药非遗相关内容,组织学生在课堂内外学习、讨论和应用传统医药知识。如在中药及药学类专业课程中加强有关传统制剂技术、中药炮制技术的实践训练,在《中医药学概论》《民族医药概论》课程中讲授中医药文化、介绍民族医药知识[4]。(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传统医药文化特色。借助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文化节、系列专题讲座、学生社团等媒介,加强有关我国传统医药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还可在校园硬件建设中着意渲染传统医药文化,如代表人物雕塑、博物馆、文化广场等,并力求突出区域特色。如宁夏医科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的中华回医药文化博物馆,陈列了回医药的各种实物标本和历史文物,全面展示了回医药的辉煌历史和当代回医药发展的丰富内容。我校药学院还在药学文化节期间举办了一系列专题讲座,介绍传统中药处置技术非遗知识。这不仅丰富了校园生活,同时有助于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三)将传统医药相关活动融入日常生活。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一些节日习俗与传统医药文化密切相关。如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挂菖蒲、艾叶等,用以祛避邪疫、驱蚊灭虫。此外,人们常常利用香包、茶饮、药膳、药酒、药枕、鼻烟等,以便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其养生祛病的功效。这些活动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值得传承和发扬。

四、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等医药院校开展人文教育的作用与意义

(一)促进专业学习。通过上述多种形式和途径向学生介绍传统医药非遗项目有关知识,可打破现有教学资源的局限,赋予教学活动鲜活灵动的特色,使学生产生更为直观、感性的认识,有利于实践和应用有关的专业医药知识,提升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5]。(二)提升人文素养。中华传统医药自身具有非常丰富的人文知识和人文底蕴,对其知识和文化的宣传能够有效提升高等医药院校学生的人文修养和道德水平,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大医精诚”风范,培养优秀的医药高层次人才[6]。(三)形成特色校园文化。良好的传统医药人文教育有利于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并营造出健康的心理氛围和文化氛围。(四)激发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民族团结。传统医药非遗项目形象、直接、全面地体现了相关民族传统和民族文化的特色与优势,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还能增强各民族间的了解和认同,促进各民族团结互助。(五)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医药具有悠久的传统和独特的价值体系,除中国医学史上著名的“医乃仁术”之外[7]。诸如,“济世”“求真”“不欺”等信条在传统医药非遗项目中比比皆是,充分体现了传统医药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例如,著名的国药老字号同仁堂,300多年来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正契合近年所提倡的“匠人精神”。因此,对传统医药文化的宣传和人文精神的培育,也必将有利于弘扬上述传统美德,并使得学生对我国民族医药事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综上所述,传统医药包含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将传统医药非遗引入日常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中,不仅有利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更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理应作为高等医药院校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徐金菊,杜鹃.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文教育探究[J].文化学刊,2016(3):123-169.

[2]周志彬.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性和文化性[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9):758-760.

[3]彭付芝.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

[4]崔明超,徐茂华,夏苗芬.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的中药制剂技术课程二次开发[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11):123-124.

[5]李建民.论人文教育在中药鉴定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渗透[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29-30.

[6]宋欣阳,王群.挖掘中医药文化教育资源,服务医学人文精神教育[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6(9):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