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必要性探究

时间:2022-08-31 08:21:59

人文教育必要性探究

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

社会的发展始终遵循着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原则。中国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这样的进化过程为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一系列变革。在高等教育方面,一个显著变化就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变为可能,并且逐渐集结成为一股大趋势。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研究,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可以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一般来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教育的总体规模不大,特别是高等教育的规模很小。高校、高中、初中在校生比例1950年为1:3:100,但在2000年已达到1:4:11。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规模、层次类型以及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98年高校招生数仅108.4万人,1999年猛增到159.7万人,增长率为47.3%,以后几年增长率虽有所下降,但招生数仍不断增长,中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扩招以来,于2003年大学入学率达到15%,开始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006年增长率为11.5%,招生数为530万人,高校扩招告一段落。2007年、2008年高校招生增长率分别为6.9%和5.6%,显现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轨道。到2011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26.9%。大学的扩招,高等教育的普及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原本被排斥在知识之外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这是值得肯定的。从以上列举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是不可避免、不可逆转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原因如下:首先,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的大趋势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环境,国家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国家对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这就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要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其次,社会各行业也都处在激烈的竞争中,都希望招揽新锐人才,加快发展步伐,成为竞争激战中的胜者,收到更丰厚的效益。从这一点来看,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也都是巨大的。再次,越来越多的家庭过上了小康生活,经济条件提高的同时,对教育投入也更加重视,绝大多数家庭都希望子女能够进入高等学府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而巨大的就业压力也使得学生们对专业技能和学历愈发重视。综合以上三个方面,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适应国家、社会和个人需求的。从我国大学的现状看,大学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一些城市的高等学府密度很大。这不仅反映了上述对人才需求量增加的事实,也体现出大学在以一种更开放、更包容的姿态来面对社会,接收学生。大学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殿”,它所面向的是大多数人,它的发展也是符合大众化趋势的。另外,现代的大学教育不能再回到古典的大学教育中去。这是因为古典的大学教育是面向少数人,面向贵族子弟的教育,这已与我国实际情况不符,我们可以借鉴其中的教学方法,传承其精神,但不意味着我们要退回到彼时的教育模式中去。因此说,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是社会发展必然会出现的结果。我们对于高等教育的讨论首先要在承认这一现实的基础上进行。

二、大众化趋势下人文素养的流失

需要关注的是,在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下,虽然进入高校深造学习的大学生数量在剧烈增长,但其人文素养却没有因为受到高等教育而有显著的提高,甚至还有流失和倒退的现象。这是十分令人担忧的。可举出的此类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有很多,如:大学生的书写问题,不仅在美观度上下滑严重,正确率也越来越低;阅读量太少,课堂上“一问三不知”现象时有发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下降;本专业书籍阅读量不足,更不用谈对非专业领域书籍的涉及程度;严重缺乏地理、历史等常识性人文知识,“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知识量令人大跌眼镜;过分沉溺于网络和各类娱乐活动,精神世界逐渐萎靡空虚等等这些现象,都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基本人文素养缺失的问题。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经济社会商业化、市场化对基础性人文教育的冲击。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功利性意识加强,出现了只重实用、重应用的学习心态,也使得大学教育往这一方向趋近。由此导致的教育应试化,在中小学阶段尤为明显。学生为了升学考试而忙碌,所学的知识都转化为应试内容,使大部分学生失去了探究的兴趣。虽然目前各地都在推行中小学教育改革,使用新教材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在应试化的大潮下这些尝试所发挥的作用收效甚微,更谈不上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中小学阶段是知识的积累阶段,也是人最具好奇心和活力的阶段,但绝大部分学生在这时却并没有丰富的阅读量和知识储备。第二,上文提及的大学普及,受教育人口激增这一现实状况,使得大学的门槛降低,大学之间的生源竞争也更加激烈。大学为了招揽学生,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学校硬件设施的完善、高楼绿地的美化上,对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的营造有所忽视。并且在高考制度之下,招收学生只能看成绩而无法得知其素质修养,也是个中原因。第三,大学生失掉了批判和自我批判的精神。虽然这个问题具有普遍性,不仅只发生在大学生身上,但大学生作为社会上受教育程度高、学历高的群体,即将进入各个工作岗位,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更应该具有一定的素质修养。大部分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疏忽了对自己思维能力的锻炼,懒于思考,从不自省,丧失了独立的精神。第四,在大学教育中,大众化教育和精英化教育的矛盾逐渐激烈。这一点将在下文作具体讨论。

三、大众化与精英化的矛盾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现代文化形态,形成于20世纪市场经济相对发达,城市化程度较高,现代传媒技术应用得到发展的环境下。由于大众文化是工业化的产物,较容易受市场或商业化影响,又因为借助传播媒介广泛散布,并为社会群体成员普遍接受,因此大众文化所提供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是具有普遍性的,并且在功能上具有较大,较广泛的整合作用。可以说大众文化的出现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是有其积极意义的。相比较来看,精英文化作为一种高级文化,代表了知识的等级性,是少数人的文化,它以生产者为导向,是生产者审美价值的体现,主要以其人文艺术价值来进行衡量;而大众文化是多数人的文化,是以接受者为导向的,迎合接受者和社会发展所出现的文化,主要以其商业价值来进行衡量。这样,二者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矛盾。一般认为,精英文化是知识分子阶层中的人文知识分子创造、传播和分享的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精英文化往往承担着教化的使命,发挥着价值示范的功能,是“经典”和“正统”的解释者和传播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大众文化的崛起,精英文化原有的社会地位和发挥的社会作用受到了挑战,其矛盾主要表现在价值取向的对立以及审美趣味的对抗上。二者的矛盾主要缘于现代化下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文化的普及化。也就是说二者的矛盾产生于社会发展革新进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并且有可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升级。但两种文化的存在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和价值。大众文化是时展的必然产物(用不用再加点,而且过渡不太自然),古典时期的精英文化是文化等级制的表现,接受精英教育的多是贵族,对于那些连基本生存问题都得不到解决的普通百姓而言,教育、文化是奢侈品,他们基本没有机会去接触。而如今一方面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百姓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有精力、有能力、有机会关注文化,接受教育。加上教育的普及也为大众提供了环境,让他们有机会接触知识。另一方面,精英文化是优秀规范和标准的继续者,它所关注的是审美的永恒价值,讲求伦理的严肃性、创造性和个性风格,具有不断超越自身的内在动力。因此想要缓和这一矛盾,绝不能以消除另一文化为方法。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矛盾,在高等教育范畴里也是十分明显和激烈的。古典的高等教育模式奠定了其进行精英教育和教育精英化的传统。但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来说,商业化、市场化的冲击,高等教育的普及,受教育人口激增等原因,注定了大学不能再只是单一地延续精英化教育。大学必须同时考虑大部分学生的文化水平和需求,发展大众化的教育。但矛盾也随之从中孕育。一方面,大学的不断扩招使管理者希望吸引更多的生源,因此基础性的人文教育需要面向更广泛的学生群体,为此,学校开设了各类通识必修课,也经常性地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如校园文化节、文化讲座、读书交流会等等,但是这样的文化活动的效果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首先,一些通识课缺乏创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逐渐僵化,变成大部分学生敷衍了事的对象;其次,校园的文化活动中真正能对学生有帮助、有触动的逐渐减少,有一些已沦陷成为必须要学生完成的任务,只是走形式。反观另一方面,学校又要求各学科研究更加学术化、专业化。教师的科研压力越来越大,研究生招生力度也逐渐加大。一个大学的学界声誉,可以说大部分由“精英们”的科研成果带来,但这一层次的研究生大部分时间里只是专注于自己的研究任务,和本科生之间的交流很少;很多老师也承受着科研的巨大压力,投入教学的精力受到压缩。而在大众化和精英化之间徘徊的大部分学生,他们对基础通识课缺乏兴趣,专业知识又不够涉足更深层次的研究领域,高不成低不就只能流于平庸。低标准的基础性教育和高标准的学术化研究之间的分裂也就愈加凸显。

四、建立更高水平的大学基础人文教育——以经典阅读为主要途径

通过以上对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大学生人文素养流失的分析,我们需要在肯定大众化趋势和承认现有问题的前提下提出新的解决办法。我们认为,结合当下现实,在大学里建立一种更高水平的基础人文教育是必要的,并在这个新的教育模式下树立一个更高标准的人文精神尺度,从而使更多学生达到这一知识和精神上的新高度。这样的教育模式立足于精英化和大众化的沟通联结,希望以此使二者之间的差距渐渐缩小,矛盾有所缓和。人文教育是高等教育模式中不能被忽视的重点。当今社会强调经济效益、强调科学技术,这些都没有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物质,但是我们应当注意到,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最终还是“人”。所以我们对于人,对于人的知识、素养都应给予重视。人文教育以传授人文知识为主,以发展学生认识与处理社会关系、人己关系、物我关系的能力为目的,用一定的价值标准帮助学生去树立、改造自己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概括来说就是一种教导学生“成人”的教育。这种教育的实现并不能依赖简单的知识灌输或对权威的盲目服从,而需要通过不断地批判与自我批判并建立更高的精神价值尺度,完成文化的提高。但是近年来,不少人走入了这一概念的误区,一方面有不少人神化了人文教育,认为人文教育包治百病,只要搞好人文教育一切都能迎刃而解,这种看法是极端的。它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却是解决现代文化矛盾的一种途径。另一方面,不少人对人文教育存在误读,认为人文教育就是儒家思想等传统经典教育,这是把人文教育狭义化了。事实上真正的人文教育应是一种高雅文化教育,是非专业科学文化教育,它能够促进精神尺度的提高,促进大多数人的文化水平提高。这和我们之前提到的在大学校园里建设一种更高水平的人文教育,是相承接的。反观现今大学校园的人文教育,值得肯定的是,大学管理者已经认识到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并且也在不断寻求一些新的方法途径来促进人文教育的发展。例如,开设各类基础性的人文课程:大学语文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等。但真正对这类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并不占多数,大部分学生去上课是为了出勤率和获知考试内容等这种功利性的目的;再如开设各类讲座,目前校园里的讲座内容,有关于研究前沿、专业性很强的,有关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有关于海外深造的,也有一些商业性的、意义不大的讲座。但内容受众广、受欢迎、有实际意义的人文知识性质的讲座并不多。可见人文教育在大学校园里确实是被提出、被执行的,但疏于落实,收效不大。那么如何将这种更高水平的人文基础教育落实呢?我们认为除了开设必要的课程之外,更重要、更有实效的途径是落实大学生对人文经典的阅读。首先,阅读是大学生自觉学习、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大学里少了老师、家长的督促,更需要学生自觉主动地吸收新知识。而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阅读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快餐文化的流行、学习风气的浮躁等情况出现,会有一大部分学生选择读图、读编译版图书、读简缩版图书等等。虽然从这些读物里也能获得信息,但作为一个需要有专业精神和研究态度的大学生,只读这些皮毛不仅抓不住文本核心,更起不到深入学习的效果。因此对经典原著的阅读应该受到重视。其次,大学单一学科知识的细化、深化和不断分支,反过来又使得各门学科之间的交叉联系不断加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跨学科研究领域,这就给学科专门训练这一传统教学模式带来困难。学生们在课堂上接受的大多还是传统专业知识的教学,其他无法回避但必须了解的与之相关的其他领域的知识,则需要学生自己补充学习。这时最有效便捷的方法之一就是课后的阅读,而人文经典书籍就为学生搭建了这样一个融会贯通的平台。如《庄子》涉及文学、哲学、宗教等领域;《论语》涉及文学、哲学、教育学等领域;《史记》涉及历史学、文学等领域。如果学生精读过这些经典原典,那么对其在专业学习和交叉领域的探究都是大有助益的。第三,目前大学所开设的一系列基础性课程如大学英语、大学语文、高等数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等课程,是一类无差别、缺乏个性化的课程。而这些课程的目的也无一例外地陷落到应试化的困境里。经典阅读作为新式人文基础教育的途径之一,它不以应试为目的,而是倡导个性化,同时又具有凝聚力。不同学科的学生对经典文本的接受度不同,每一个学生也都有自己的兴趣所在。可能一些学生从简单的人物传记、名家名著读起,一些从较深奥的社会学、哲学著作读起。大家的选择各不相同,但阅读这一方式会将学生们凝聚在一个人文气息更加浓郁的文化氛围里。这样的氛围也会感染更多的学生加入进来。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这里提出的以经典阅读为主要途径的基础人文教育并不是万能的,无法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同样多的收获;读完一两本经典也不可能立刻使人达到人文素养的新高度。它不是万能的药方,是一个需要被有效地长期贯彻,循序渐进的过程。让更多的学生接受基础人文教育,是社会和大学进步发展的表现。如何赋予这一发展成果新的内涵和高度,并将其更加有效地利用执行,这才是我们所关注的。

作者:张地木 常钰 苑文雅 雷钰 姜凝玉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