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十篇

时间:2023-03-27 10:04:41

人文艺术

人文艺术篇1

一、情感自然流露的人文情怀表达

作为央视一档已制作近15年的老牌节目,《艺术人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及节目风格,展现了许多德艺双馨艺术家的人生经历及其艺术历程。独特的节目选材、精准的切入转换以及浓郁的人文情怀展现,让这档节目独树一帜。《艺术人生》以严肃、人文为特色的节目定位,实现了娱乐节目形式与内容的突破,其颇具人文情怀的访谈内容,实现了由娱乐向人生的转变。《艺术人生》在节目编排上,呈现出去娱乐化、去庸俗化的价值取向。以节目内容为例,主持人在节目当中,杜绝以依靠挖掘名人隐私为噱头来吸引观众。在与嘉宾的互动中,艺术家的真情流露及自由表达形成的节目内在张力,往往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尽管主持人朱军煽情的主持风格在业界颇具争议,但从其主持效果及嘉宾的参与程度来看,他往往能够通过特有的氛围营造让嘉宾迅速融入到角色当中,使之愿意向公众敞开心扉。不少嘉宾往往会触景生情,愿意将自己最真实的情绪传达给广大观众。有的嘉宾在节目录制过程当中甚至数度落泪,将自己的内心全面敞开,与观众分享自己的喜悦和悲伤。正是这种情感的自然流露,让艺术家以个性化、立体化的丰满形象来展示自我。《艺术人生》所揭示的主题,不仅仅是关于艺术,更是关于艺术家的人生。在主持人与嘉宾的互动当中,其话题的内涵极具广泛性和拓展性。话题内容不仅仅包括艺术家们在演艺生涯中的经历,更包括整个人的人生轨迹及所经历的重大事件。在这50分钟的节目时长当中,实际上是对艺术家的人生历程做了全景式的回顾与整合。

艺术家的成长经历对于其艺术生涯有着深远影响,往往是其艺术创作的源泉,对其艺术生命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艺术家的人生体验决定了其艺术成就的高度。而《艺术人生》所表达的,便是努力发掘艺术家成长道路上独特的人生经历,并致力于探寻其精神世界里独特的艺术理想和艺术追求,而这也正是其人文情怀的集中展现。对于艺术家来说,在此平台上通过主持人的引导及内在情绪的流动,他以真性情来展示自己对于艺术价值的思索和艺术道路的孜孜追求。构建在人生厚度基础之上的人文精神表达,让整个节目不但集中展现了艺术家对于艺术形而上的求索,更是从其壮丽的人生背景出发,全面、形象、立体地展现出艺术家的心路历程。浓郁的人文情怀与人生经历的和谐共振,共同谱写出一幅艺术的宏伟篇章。

二、在叙事艺术中诠释人生哲学的探索

如果说具有人文情怀的意蕴构成节目内在的灵魂,那么别出心裁的叙事结构、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看似疏朗实则紧密有致的叙事安排,架构起《艺术人生》的整体栏目骨架。纵观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其在节目编排上呈现出一脉相承的结构主义特征。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整个节目的叙事并非按照时间顺序的回望,也并非以事件为核心进行散乱阐述。其往往将节目进行模块化的切分,以关键词的形式对每一个小模块的主题加以提炼。在著名作曲家戚建波参加的一期节目当中,朱军以戚建波先生音乐作品专辑作为访谈栏目的篇章。《亲情篇》、《老百姓》等4个独立的篇章,不但一目了然地揭示了戚建波先生作品当中的主要内容,也展现了作曲家以儿子、普通百姓为切入点的创作及其对未来生活无比的向往。在这样的叙事结构里,戚建波创作主题中对父母大爱的感恩、作为普罗大众为百姓歌唱的艺术追求,全部被传达给了电视机前的观众。不同的主题,但却统一到艺术家对音乐艺术的真善美的朴素追求当中,这种模块化的叙事形式大大促进了艺术家创作理念的升华。其次,《艺术人生》的叙事主体呈现出多元化、互动化的特征。通常来讲,访谈类节目是在主持人与嘉宾的问答当中来完成整个叙事过程。然而,《艺术人生》在叙事上却打破了传统访谈节目的范式,形成了主持人、受访嘉宾、与嘉宾具有密切关系者的三重叙事主体。仍以戚建波先生的访谈为例,在整个栏目的叙事结构当中,粗线条的时间脉络回顾,是由主持人朱军把握的。他对戚建波先生人生经历的介绍,对如考学、上春晚等对其人生具有重大影响的时间节点的表述,整体勾勒出了其人生的简历。作为嘉宾的戚建波,在讲述自己故事的时候,则是实现了这种粗线条的细化和串联。他主要阐述了自我经历和内心的真实情感,粗线条与个人化讲述的叠加,形成整体叙事与点面结合的内在张力,内外相结合的叙事模式形成了交相呼应的立体表达。而在与戚建波合作最久、关系最为密切的词作者车行先生的讲述中,则更侧重展现戚建波在工作与生活中所表现出的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这种对来访嘉宾性格标本式的解剖,不仅放大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更使得嘉宾的形象丰满化、立体化和真实化。而正是在这种多元化、互动化的叙事表达中,大大拓展了人物主体的精神世界,使得其对艺术的理解和追求上升到人生哲学的高度。

第三,《艺术人生》的叙事节奏呈现出错落有致、缓急结合的内在韵律。在节目编排过程中,主持人朱军随手拿出的小物件都有可能是事先精心准备的道具。整个节目当中,主持人不间断地为观众设置一个又一个的悬念,并通过嘉宾或者主持人自己来解答这些悬念,这样的叙事节奏是急促而又有力的。而当嘉宾在进行倾诉或者陷入到较深的自我情感表达时,节目又呈现出舒缓而有余韵的状态。这种具有内在节奏变化的叙事模式回环往复,构成了电视节目的整体基调,为充分展现其内在的人文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人文气息现场氛围的营造及人生意蕴的感悟

《艺术人生》一大亮点是其极具人文气息的现场氛围营造。节目录制现场的空间风格与客厅类似,给人以温馨和宾至如归的放松感。而台下济济一堂的现场观众与暖色调的灯光效果,又让现场呈现出热闹、欢快的整体气氛。音响师在面对嘉宾时,往往会根据其艺术特点进行幽默而不失风度的经典配音,以此来强化、甚至重塑来访嘉宾的经典艺术形象,从而为主持人拉近与嘉宾的心理距离,为访谈的成功做好有益的铺垫。作为访谈节目的《艺术人生》,不仅需要精致的叙事编排,更需要充分的现场气氛营造。良好的现场氛围能让嘉宾迅速进入角色,融入到与公众交流的角色当中。

主持人朱军在启发、引导环节的工作非常出色,其张弛有度、有理有力的主持风格,既能让嘉宾愿意敞开心扉畅谈自己关于人生、关于艺术体验的见解,又不至于喧宾夺主,掩盖了嘉宾的光环。在细节把握上,朱军对于嘉宾情绪的酝酿、发酵及积累程度有着准确的判断,体现了一位主持人出色的现场掌控能力。他善于在倾听中洞悉嘉宾的心理状态,并能够通过恰当的语言问出观众最迫切想知道的事情。在对戚建波先生的专访中,当朱军提到“您如何与春晚结缘”时,戚建波模仿袁德旺导演拍板的场景时,仍然显得非常激动。这正是主持人具有独特针对性、举重若轻的提问技巧所带来的表达效果。更为重要的是,主持人与来访嘉宾之间的交流是真诚而平等的。主持人对嘉宾的经历及遭遇表达出的感同身受的情绪,激发了嘉宾的表达欲,使得他们愿意与之分享自己的精神世界。在这样的环境中,嘉宾与主持人之间的共鸣使得彼此之间产生知音相惜的内心感受。他们愿意在这样的氛围当中,以私人化的、更为亲密的朋友关系去畅谈人生的奥义及自己在艺术生涯当中的感悟。而这大大丰富了艺术世界的深层意蕴,也为艺术家追求艺术、献身艺术做了颇具深度的人生注解。在此基础之上,主持人与嘉宾、观众之间的互动,以真诚、真实、真情与观众进行心灵的交流,让电视谈话节目真正地走入观众的内心,为他们精神世界的提升及拓展提供了丰富营养。

四、结语

人文艺术篇2

正如弗洛伊德的人格心理学做揭示的那样,人格结构的复杂性会最集中地体现在每个人内在的“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冲突。“本我”,作为人格结构的最深层,常常处于无意识的状态,需要自觉接受现实和社会环境条件的制约和调节。“自我”需要接受社会的道德律令及自我理想“超我”的规劝和引导。三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严重时会使人焦虑和痛苦。对于人格结构尚在不断完善的青年艺术人才,面临成长困惑的青年艺术家尤然。艺术创作则以“宣泄”“升华”“转移”等方式实现解决了原欲的冲突问题。意识控制下的创作要求和无意识控制下的表达欲望,形成明显的对话关系,在艺术创作中彰显并获得协调的契机。艺术创作者在这样的“契机”面前,有意识协调社会道德和个人理性、本我潜意识。将此过程变为精神性产品创作生产过程,以及自身理想人格的建构过程。艺术创作过程,既涉及创作主体的内在平衡,也涉及创作思想和观念的成功孵化。这一过程中,创作者协调本我的表现冲动,兼顾社会道德和个人理想,在艺术创作主体自我的伟大克制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不断成长。艺术创作者的创作训练,不仅是练技法,更重要的是练观念、炼思维、疏心理、梳行为、立价值、确品质。如此重要的一个过程和环节,有智能的,有技能的,有情商的,更有思想的,多个层面的积极介入和有效收获,才能真正满足阶段需求。目前对于优秀艺术家和作品的孕育,技法之外的补充,是当前艺术人才培养和艺术教育过程中比较大的空白。加强优秀艺术作品,如红色经典美术作品的传播意义重大。

二、与艺术媒介材料的对话:在对艺术媒材的驾驭中,增强其意志品质、协调矛盾冲突的能力和水平

艺术创作过程,是从眼中之竹到手中之竹。艺术家与受众媒介搏斗的过程,是一个创作者对创作客体征服的过程②。艺术创作主体针对物质媒介,按照艺术创作者意图形式化、秩序化,最后凝结为艺术作品的过程,就是不断使材料“去蔽”,发现、发掘、实现材料的潜在价值的过程,是艺术创作者与材料展开深入、生动对话的过程。这一对话及征服的过程,既是对艺术创作主体个人智能、技能的训练,个人意志品质的考验,又是智能、品质修养的过程。艺术创作者在其与特定艺术语言的艰难搏斗过程,要努力保持对话与和谐,不断实现主体与客体融合。对艺术家来说,这是心智的较量,也是耐力的角逐。此过程推动了艺术人才关键品质的训练提升,促进了相关智能和意志品质的养成,成为价值观塑造、道德责任感修养的重要实践途径。艺术作品要按自己的形式规律和逻辑要求发展。青年艺术创作者,要更为充分地接触新的艺术创作的媒介和材料,增强格物致知的勇气和决心;要更多可能体会那些扑朔迷离的、神秘的,会让人有挫折的、令人振奋的经验;要更积极地去协调各种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矛盾和冲突,学会顺应艺术创作规律,学会控制并引导艺术的“自行”发展。恩格斯盛赞巴尔扎克的小说创作按历史发展规律、社会历史发展逻辑所进行的创作。他认为,巴尔扎克等作家恰是在自己创作中坚持了“理智对情感的战胜”,增强了对社会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塑造了现实主义的观念,创作出伟大作品,而成为伟大作家。艺术创作过程,是创作者不断为自己设置问题,不断解答问题的过程。“一手设疑,一手解答”,艺术家与作品的不断对话,世界逐渐清晰和深入,艺术作品不断趋于完整,作品不断趋于完善,艺术家人格也不断趋于完善。

三、艺术家与欣赏者的潜对话:在对潜在读者的尊重中,强化艺术为人民,提升其服务社会和大众的意识和水平

艺术为人民,首先要求艺术创作之初就有对欣赏者的尊重。好的欣赏者反响和回应才存在践行“艺术为人民”的问题。所有创作,即使是天才灵感的闪现和癫狂境界的重现,都会指向潜在的或隐藏的欣赏者,即接受美学理论家伊瑟尔所称的“观念的欣赏者”。作者创作构思,观念表达之初,总在为特定的欣赏者创作。“当作家坐在一张白纸面前写作的时候,他(欣赏者)的影子俯身站在作家的背后。”③艺术创作,离不开艺术的欣赏和解读。支撑伟大创造者艺术创造的动力,始终有其寻找知音与理解者的强烈愿望。即使走在时代前列的激进、先锋的艺术家,其创作被认为晦涩难懂,远远超越所处时代的接受心理和能力,但如司汤达写作《红与黑》,也声称为下一代欣赏者而写作。完整的教育活动,不仅在艺术创作者作品创作完成,还要在其与欣赏者的有效沟通和信息反馈过程中,在佐证其欣赏者预期和欣赏者接受过程中实现。欣赏者的反馈,应该有充分的平台和体制去表达。这些都可以帮助艺术创作者检讨创作过程与欣赏者的对话,检讨其写作过程中欣赏者设定是否准确,检讨其与欣赏者对话语言是否适宜,创作观念及价值表达是否契合时代社会需求。

人文艺术篇3

(一)培养目标

首先要求具有较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扎实的设计创作技法和相关技术工具,具备将设计与数字化技术等其他相关学科的技术进行交叉与整合运用的能力;其次了解专业发展动态并能结合于实践应用,具备相应的外语阅读能力和适当的听说交际能力;再者要培养策略、创意及传达平衡发展的营销传播策略企划与创意设计人才,达到教学与实践、教学与国际行业通行标准的无缝接轨,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能策划、会设计、有创意、会管理、擅销售的高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掌握三个领域的基础知识,并能在实践中应用经过强化训练的专业技能:

1.在市场营销领域,对定性定量的市场调研、趋势分析、消费者研究、品牌定位、产品/渠道/价格/促销等营销组合、产品开发、生命周期管理等营销理论与实务有完整的了解,掌握应用方法。

2.在整合传播领域,对心理学、传播学、基础人文、数字营销科技、广告管理、公共关系、渠道促销等基本理论与实践有一般认知,并能通过实践得到切身感悟。

3.在创意概念发想领域,成为具有原创精神的概想发想者,能将庞杂的营销与调研数据进行梳理,对核心信息进行评估,预测消费者的理解度与好感度,能独立进行创意设计与艺术加工。

二、高端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

(一)人才培养定位与顶级企业需求对接

实行双主体办学。校企双方在顶层设计、组织架构、办学理念、办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的制定方面共同负责,共同实施教学管理、师资团队建设、实训与评估、实习就业辅导。高职高专院校当前应从培养单纯掌握专业技法的工具型人才向培养熟悉完整的艺术设计流程的综合职业人才转变,把教学培养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实训经验,实战能力,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科学素质与逻辑思维的能力上,共同培养出品格与能力并重,认同企业文化,具有行业实践经验,掌握营销策略、创意思考、数码设计、人际沟通等核心能力的高端职业人才。

(二)改造传统课程体系

培养基于产业全流程的职业素养。当前创意产业的显著特点是艺术设计必须与产业的前端和后端紧密结合,线上与线下综合运用。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据此改造了传统课程体系,在产业全流程及互联网技术之上,重新整合设计类教学内容,将学生创意设计能力(Design)延及到市场分析(Marketing)、策略思考(Strategy)、售后服务(Service)三方面,增强营销传播、创意思考、数码技术、团队合作(人际沟通)的能力培养。为应对数字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学院取消了理论陈旧、技术过时的《广告概论》、《书籍装帧》等7门课程,前瞻性地新增了《营销与传播》、《移动媒体创意制作》、《社交媒体创意制作》等11门课程;从企业实际应用出发,重塑了《三大构成》、《字体设计》等5门课程;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品味,优化了6门人文基础课程。同时已引入WPP集团及水晶石公司的高端培训资源,编制了43本校本教材。这些都使我学院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三年教育培养一流人才的高职梦想。渗透“一天教学等同一天执业”的理念,专业的物理形态与企业的现实产业环境接轨,教学空间从装修、桌椅摆设到环境气氛,都和学生今后将加入的公司类似。用国际企业通行的MBTI性格测试设计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方案,依据现代广告企业工作模式,实施以团队为单位的学习和考核方式;专业课程60%由跨国广告企业创意总监担任主讲,引进产业前沿真实项目,形成与业态同步更新的校本教材。学生在校期间通过产学合作参与行业高端项目,每年暑期赴集团全球各子公司带薪实习。

(四)对接国际惯例

创新学生评价体系。依据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规律,对学生开展性格特质和就业潜力评估,因材施教,打破以分数与技能考证评价学生职业能力的传统做法。每学期召开全体教师会议,逐一甄别学生品行和成绩,规划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执行院长应每天与一个学生共进午餐,通过沟通谈心,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适应未来企业的团队工作流程,将学生编组,通过小组协同完成项目,以此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作业与考评均以提案方式进行。以国际通用的推荐函惯例,依据6个学期对学生的甄别评价记录和集团人事总监的面试审核,对合格学生颁发院长签名的学院推荐证书,获证学生可进入4A公司就业。

(五)组建一支具有引领作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使教学的专业水准符合业界最新要求。水晶石学院的专业教师全部来自公司一线;WPP学院的策略企划、创意设计、数字创意等5位教学总监都是业界的资深创意总监,全职驻校授课并带领教学团队;23位专职教师中,7位是境外人士,6位曾任广告公司高管。企业认养课程由一线高管授课,平均每学年约20人次,使得学院具有浓厚的企业气质,专业来养得到迅速提升。

(六)创新合作办学体制

保障高端人才培养。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决策的理事会和校企联席会议,探索利益相关方参与学院建设的机制与途径。实行相对独立的人才聘用制度和财务运行模式,以保障办学与改革的顺利进行。由具有丰富企业管理经验的职业经理人负责学院管理,用企业视角考虑专业发展路径,在人才聘用、团队管理、经费使用等方面渗透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手段。延请国际一流业界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主持试点学院的教学体系构建和教学资源调配,调动企业的海内外专业人才资源、案例经验及培训网络用于教学,使合作办学融合职业教育规律与企业核心要素,确保合作办学培养的人才规格符合企业高端人才标准。通过上述举措,主要解决了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与顶级企业用人标准和工作岗位要求不相适应,教学内容滞后于行业企业的发展,以单一成绩为主的评价体系和在人才培养过程缺乏有效的管理等问题。确定了设计类高端职业人的培养目标;构建了培养品格与能力并重的课程体系;拓展了以国际、部级各类竞赛项目为载体的多样化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训练的培养途径;施行了具有跨国企业特征的教学方法和学生评价方法;创新了对高端设计人才资质的认证方式。

三、高端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实际成效

(一)探索出一条高端职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随着越来越多的一线企业用人目标的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成为决定专业建设水准和毕业生就业层次的关键。我院实践证明,只要人才培养定位与顶级企业需求对接;创意设计培养与整个工作流程兼顾;业界精英师资与产业实践平台保障;个性化教育与团队培养并举;真做项目与国内外赛事联动,高职院校同样能为业界培养出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出符合创意产业特殊需求的高端人才

我院高职毕业生已经被顶级企业大量录用。WPP学院50%的毕业生已被WPP大中华区各公司人事总监预订,实现了进入4A公司的职业理想。学生收获高端项目体验,积累了丰富的行业人脉资源。学生去往WPP集团位于伦敦、香港、台湾的公司带薪实习。公司用世界一流的内部培训经验指导学生,学生实习期间的一些设计作品已被一些世界500强客户采用,于市场流通渠道。改革不仅使个别学生受益,而且能带动全体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我院学生在2013、2014年连续2年参加英国D&AD比赛,荣获国际最有影响的D&AD(黄铅笔)学生创意奖,取得了中国大学生在此赛事的最好成绩,为全国高校仅有。与此同时,我院学生连续2年荣获教育部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广告赛金奖,2013年在20余万件参赛作品中获得2个一等奖,2014年,获得1个一等奖;在2014年的40个毕业生中,27人进入跨国广告公司(4A公司)就业,22人取得WPP集团全球CEO苏铭天爵士(他是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副主席)签发的推荐函。

四、结语

人文艺术篇4

1为人生的艺术

万一战争爆发,罗兰和他的同辈青年一样,势必应征入伍,被送上火线。青年罗兰氶于在文艺上留下一点成绩,便开始了他的创作,其创作的目的不在于追求个人名利;他追求的是“光明”,是“真理”,他说:“我在地底下盲目地、长期地摸索,竭力设法达到光明之路。光明在那儿,我知道,如果我不是中途而死,我一定能达到光明。”后来《约翰•克利斯朵夫》被他写下。并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刻,写下了被众多有识之士赞誉的《超乎混乱之上》,它能凌驾于国家边界,种族矛盾等问题之上。他无视当时的法国当局对他嗤之以鼻,仍然相信自己是正义且正确的观点。在《贝多芬.序言》中有几句曾经脍炙人口的名言,说得非常动人:“欧洲的空气污浊,令人窒息,快打开窗子吧,让英雄的气息吹进来!”几乎同时,他给友人索菲亚的信中又说:“我们需要找到给人以清新之感的灵魂。这种灵魂是不多见的,我们必须创作它。1916年,罗曼•罗兰被瑞典文学院宣布为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被当时的法国抛弃的他,获奖后说:“这个荣誉不是我个人的,他是属于整个法兰西人民的。如果这个荣誉有助于传播使法国在全世界受到热爱的各种思想,我感到幸福。”胸襟博大,正如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中所写,“他不知道自己满腔的热爱在四周发射出光芒,而便是在这个时候,他自以为永远孤独的时候,他所得到的爱比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还要丰富。”西方的评论家把艺术分为两类,一类是“为艺术而艺术”;另一类是“为人生而艺术”。罗曼•罗兰的艺术属于后者。罗曼•罗兰的艺术以表现“和谐”为最高境界。他的主要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和《母与子》,都是用最后若干页表现主人公临终前的心情时,突出“和谐”的意境。这正是作者的画龙点睛之处。他既强调艺术的社会作用,又强调艺术的个人主义特点;既强调艺术的现实性和斗争性,又强调艺术的“纯洁性”,甚至提倡“纯诗”。“纯诗”的说法是他在1934年5月给苏联作家协会写信时提出的:“必须为诗歌保留‘纯诗的沉思’的自由场所和精神的广阔天地”。他在日记中写道:“谁也没有像我这样提倡艺术家和具体现实的活生生的结合任何不以行动为归结的思想,不是流产,便是叛卖。我一贯努力使我的著作成为行动。”他认为必须“抢救”人的灵魂:“现在我觉得我的第一责任在于将人从虚无中抢救出来,在于不惜代价地给人灌输魅力、信念与英雄主义。”以上各观点,都体现在罗曼•罗兰早期创作的剧本当中。戏剧代表他的为人生而艺术的第一阶段。到了第二阶段,这种艺术观点主要表现为“人类爱”,正如托尔斯泰所说:“一切使人团结的是善和美,一切使人分裂的是丑和恶。”代表这一阶段的作品是《约翰•克利斯朵夫》。为人生而艺术的第三阶段,即最后阶段,从“人类爱”转变为具体行动拥护无产阶级革命,代表作品是《母与子》。罗曼•罗兰认为艺术应当为人生服务,应当发挥它的社会作用,它的最高使命在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互爱互助,互相团结,因为艺术的灵魂是一种博爱。

2豪爽质朴的文风

风格是灵魂的镜子,罗曼•罗兰的豪爽质朴的文笔成就了他的艺术成就,刻画了在时代的大风大浪中,追求光明、正义识分子形象,他无愧于“人”这个称号。他成功地塑造了知识分子典型,几个从个人奋斗、个人反击出发,在时代的风浪中受到教育,在艰苦的生活中受到磨练,逐步提高觉悟走上进步道路。他能够把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个人与社会的冲突分析和表现出来,也能够在反映这类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将处于剧烈动荡与深刻变革中的社会生活的一些横断图展示给大家。罗曼•罗兰的文章,常常掩卷沉思,觉得这个作家豁达的气度,宽广的襟怀,和他的经常面向未来和全人类的激情,确实能使读者的精神世界也被引向无限开朗的地平线上,瞩目于辽阔和光辉的愿景。罗曼•罗兰认为在艺术风格上的优点只希望别人用诚恳二字来评价,他一生的最高奢望和抱负,就是能够做到始终如一的诚恳、真诚。罗曼•罗兰生平最憎恨文学艺术上的谎言。1959年增订重版的《内心旅程》中,有一段从1912年的日记中摘下来的话:“从全部文学中,经常出现谎话,像一团腐臭的烟雾,冉冉升起。谎话等于死亡。这些作家,如果他们有一种强烈的生活要表达,何至于这么说谎一切风格上的花花草草,都是发臭的有病的躯体上掩盖的衣服。艺术的第一条规矩是:如果你没有什么可说的,干脆闭上嘴;如果有话要说,直截痛快地说,别扯谎。”他对自己也是这样严格要求的。“真诚”分为两方面:一是提笔来写作品的原因是有话要说,而且非说不可;二是不要口是心非,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言必由衷。这两条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都不容易做到。要做到,必须付出代价,下苦功,要正确地用最清晰、最准确、最直接和最简练的方法,正确地表达你要说得真实情况。“真诚”的先决条件,是言之有勿。罗曼•罗兰不止一次地强调这个艺术创作的大前提。在小说《比哀和吕丝》中,他写道:“你不应当去搞艺术,除非你所感觉的东西实在太多,绝对不能将它们闷在心中而不加以发泄”。创作是什么?创作是艺术家内心火山的喷爆。喷射出来的是光和热。不能设想,一个艺术家心中冷冰冰的,根本没有火山,却偏要假轰隆轰隆的爆发和喷射。不幸的是,这样的“艺术家”,世界上确实是有的。而罗曼•罗兰绝对不是这样的艺术家,也绝不欣赏这样的艺术家。罗曼•罗兰心中充满了非发泄不可,非表达不可的激情。往往他一个作品尚未完成,已经忙于构思第二个,第三个了。创作是他唯一的乐趣:“我所有的一点快乐,几乎全部从创作中得来。”总而言之,如果艺术家内心充实,不必借助于华丽的外衣,也能产生好作品。如果艺术家内心空虚,华丽的外衣,是足以证明他在说谎。罗曼•罗兰说:“一句漂亮的句子不是艺术。一处漂亮的笔触不是艺术。这都是物质标志,通过它们,眼睛瞧不见的艺术得以表现。艺术存在于艺术家的内心。”因此,在20世纪初,西方文坛正面形象聊聊无几,颓废派作家们塑造的那些意志消沉被《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主人公战胜了,感情反常的有气无力的人物,在英雄消解的时代屹立不倒,并且与作品所描绘的强烈的具有正面价值的光辉图景一起向读者展示了向上的生命力量和不息的奋斗精神。罗曼•罗兰的一生是处在人类历史上可以说是空前重要的交叉路口。对于生活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的他来说,选择了正确的方向,罗曼•罗兰认为,人们精神的软弱,担当不起纯粹的真理,生命力强烈,对于浮华表面下虚假的艺术他给予无情的批判,尖利的嘲讽和苛刻地指摘,他认为,应摒除所有缺乏生命力的艺术,他要创作乐曲要震撼欧洲,他要把响彻世界的英雄交响乐建立在艺术废墟之上。在世纪末的欧洲,他恰似一盏指路明灯,探索拯救人类精神的方略,一生追求人类生存的真理,照亮了处于迷茫、颓废的人们前进的道路。在罗曼•罗兰的一生中,塑造了许许多多为其所定义的英雄,始终关注的就是—人,他有崇高理想,为传承西方人文精神做出了卓越贡献。莎士比亚的脂汁,伏尔泰的沃土,瓦格纳壮士们所饮的蜜酒,托尔斯泰纯净饱满的谷粒,还有斯宾诺莎那美妙的葴言为年轻的罗曼。通过罗曼•罗兰自己的融会贯通,化成他独特的生命泉流,罗兰提供了精神世纪的一切甘露,既有传承,又有发展,融欧洲历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的人文精神及自己人生感悟于一身,使濒临衰败断裂的艺术精神得到凤凰涅槃般的新生。

作者:兰铁梅 单位:辽宁省辽阳灯塔市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人文艺术篇5

当人生充满了激情,它便会富有生机;当人生充满了朝气,它便机具活力;当人生成为艺术,它将会带给我们惊奇与奥秘.

我们这里是一个网络聊天群,虽然平凡与普通,却汇集了21世纪的人才,我们热爱文学.这些都足以证明我们的不凡.我们创建这个群的目的是修身养性,其意义是在于能够培养我们本身的修养,提高我们对文学高深的认识.我们承认我们不是伟大的艺术家,但是我们有热爱文学的激情" 青春是生命深处的一股清泉,焦虑、恐惧和不自信灵衰老,让灵魂归于尘埃"……在这里,你的心灵将会得到释放,灵魂将得到飞翔;在这里你将会感受到生命深处最柔美的情怀,将会歌颂出文学史上最唯美的文字.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21世纪的80后是当今社会的人才,21世纪的辉煌与灿烂,有着我们80后的努力,我们是今日的新星,明日的璀璨.不管你有没有聪慧过人的头脑,或是天才般的智慧,只要你有坚韧的意志,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无穷的激情,定会成为社会的骄子.

温馨 、激情和艺术已成为我们这个群的特点.这里,有着家一般的温馨与幸福,这里燃烧着激情的青春之花正在绽放,这里文学与艺术结为一体的人生之路正在展开.记住我们的口号;放飞理想,追逐梦想.相信这里会是你人生中的一个转折.

青春是一种说不出的痛,谁没尝试过失败,成长让人痛并快乐着.加入我们,让你的灵魂重新燃烧激情;加入我们,和我们一起交流与探讨,使你的思维更敏锐;加入我们,让你的人生成为新的艺术.

如果你也心动,你也想加入我们,想和我们一起畅游文学的殿堂,想和我们一起分享和承担,就马上行动,按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

人文艺术篇6

艺术教育强调学生在各个环节的参与,从中体现自己,认识自己,培养自己的创作型,和群体的讨论、辨析、解难、合作的能力,这些能力和学生的成长关系密切。艺术教育背后有一套哲理思想,法国哲学家卢梭提出的“做中学”认为教育要让遵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教师作为引导者出现,让学生成为一个主动的学习者。“月赛制”第一阶段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以教师讲解学生进行表演作品实践回课,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参与回课情况的具体点评,教师针对作品完成情况给予不同的评价和指导修改方向。第二阶段突破传统课堂灌输式教学方法,以教学实践比赛为主,学生主导、教师辅助,采用小组讨论、团队合作等形式,鼓励教学竞赛的展开,根据学生学习经验组织教学,培养学生养成课后自我学习的好习惯,加强学生自觉钻研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实践、创作合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将课堂内外紧密结合,以专业“月赛”促进课堂“教学”将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全程贯穿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始终。“月赛”并非单纯的专业实践,而是表演课堂教学的延伸与创新实践教学的拓展,贯穿课内外学习、创作、组织、实践的整个教学过程。内容上,在深化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更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深入学习应用和创新思维开拓;时间上,则由学生利用四分之一的课内时间课外四分之三的时间,构建起课堂教学与比赛实践相互配合、共同促进的教学结构。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曾提出一个“被压迫者教育法”,他认为,在传统教育中,老师的角色往往是万能的,而学生则是无知的。实际上,这形成了知识拥有者对普通人的压迫。而“月赛制”表演创新教学实践模式自立项以来,让学生在“参与、体验、感悟、生成”的互动交流中自然达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育人目标,改变了学生“被灌输”的命运,让创造力得到应有的生长,实现了师生民主和谐交往中教学相长的共同发展。

二、课堂教学实施的独特与高效

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表演课程设计。通过“月赛制”来围绕学习者的学习经验组织教学,从而建立表演课堂内与课堂外的比赛实践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表演课是演艺专业为期4学期的专业核心课程,根据表演课的核心知识进行要求,全程2学年4学期共设置8次表演专业比赛,面向表演、语言、声乐、形体等不同表演学科,从表演课的每周8课时中分配出2课时,并贯穿4个学期。具体课时分配如下:

(一)第一周2课时布置比赛任务,引导、启发学生设计主题进行策划,竞聘相应岗位建立创作组,并节目分类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二)第二周2课时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收集相关素材,根据上周小组讨论申报结果确定并组织排练。

(三)第三周2课时检查学生课后自学的动态情况并关注学生排练进程。

(四)第四周2课时指导学生在小剧场进行比赛作品的彩排、比赛呈现。“月赛制”表演课创新教学实践模式由学生组建导演组,节目均由学生自己来决定样式与内容,在创作排演到比赛的过程中,学生得到了策划、执行、呈现等多方面的能力锻炼与提升,“月赛制”不仅学生受益,表演艺术专业整个教学团队也因为全程群策群力参与教学组织与实施而进一步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三、模式的成效与评价机制的完善

艺术实践是一种直接体验的过程,“月赛制”表演课堂组织有序性和科学性在教学实践各环节中得到了验证,通过月赛舞台的不断锤炼学生的艺术化体现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也建立和积累了一大批的原创作品,经过再加工有些毕业作品、社会公演作品由此形成,个别节目还登上了央视舞台。以教学实践环节为例,迄今为止已创作并完成了数十场包括表演、艺术语言、舞蹈表演、声乐表演、音乐剧等各类内容和形式的比赛,为学生提供综合和全面性训练与实践平台,突出以学为主、课内外结合的特点,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探究创新的兴趣与能力。“月赛制”表演创新教学实践模式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完善和加强:

(一)深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比较好的解决课堂教学时间不足,学生缺乏消化应用时机的问题,能使学生在创新实践教学中,充分发挥所学知识技能投入创新实践,拓展知识面,丰富表演技能,强化舞台经验和舞台感觉。

(二)加强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创新是科学发展观的实际体现,艺术的本质就是创新,以学生自主学习、构思、创作为主体的“月赛制”,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创新思维,发挥创作能量。

(三)培养学生自我组织管理的团队精神。人文精神是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表演者人格完善的体现。通过学生自我组织管理,培养相互协作、共同奋斗的团队精神,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更能获得人格的完善,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完善符合时展需要的教学方法。“月赛制”自始至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实行“鼓励思考启发式为主的教学法”和以学生专业自学和自我管理与相结合的“管学融合教学法”,具有完善表演艺术教学的实际效应。同时,以学生为中心设计课程考核,传统课程考核以期末考试为主要评价依据(期中前20%、期中20%、期末60%),改革初期的课程考核将这一比例再度分配(期初30%、期中30%、期末40%),现在的课程考核(期初20%、平时60%、期末20%)形成了以终极性评价为主向形成性评价为主转变,进一步完善了评价体系。

四、学风建设的改善与提升

学风是学校的灵魂所在,这个灵魂的建设需要所有的人共同努力,前苏联教育家申比廖夫曾说:“没有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影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工作,”教师以身示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风建设“以赛促建”的“月赛制”平台使学生内部建立了学习竞争机制,并形成积极的竞争意识,学生在专业比赛中进行竞争,在竞争中表演技能和各种能力得到提升。通过表演艺术专业全体师生学生的知、情、意、行在教与学问题上的综合表现,凝聚在教与学过程中的精神动力、态度作风、方法措施等方面的学风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升,在“月赛制”表演创新教学实践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学习效果,逐步形成了一种人人参与的群体性、一贯性和稳定性的良好学风,这种良好的传统和风格对演艺专业学生的成长起着重大的作用,学习环境的变化带动着学风建设,实践教学机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专业兴趣和热忱,促进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表达欲望,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强化舞台经验,清晰了职业定位,锻炼他们各方面能力的作用,更好地推动学生“精艺修为、一专多能、融会贯通、持续发展”的效果。

五、结语

人文艺术篇7

关键词:艺术类 人文课程 课堂语言艺术

艺术类院校人文课程的教师授课时,面对极富个性的艺术类学生,其课堂语言艺术是关乎学生学习成果、学习兴趣延续性的重要因素。以艺术类学生特点为参照,以丰厚的知识底蕴为背景,以严密的逻辑来组织,艺术类院校人文课程的教师可以探究多种方法来成就课堂语言的艺术性,在语言这一重要维度上体现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一、艺术院校人文课程课堂现状背后的语言缺失

现代的艺术类院校致力于培养艺术创作与研究能力并重、人文素养深厚、具有国际视野的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的高级专门人才,人文类课程在帮助学生积聚人文底蕴、涵养性情方面的作用已无需多言。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艺术类院校人文课程的课堂却常常出现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一些学生认为“课不关己,自有天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一些学生仿佛置身于陌生的环境中,茫然无措,最终白白浪费了时间,一无所得。

人类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又说:“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就是说,它不会使教员感到烦恼,使学生感到厌恶,它能使教员和学生全都得到最大的快乐。”以他的观点结合现实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的语言缺失。

1.情感语言缺失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少年时代的老师沈元曾这样对学生描述:“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后皇冠上的明珠!”诗歌般的语言在陈景润幼小的心中种下了崇高理想的种子,引起他解决哥德巴赫猜想的强烈愿望,并促使他发挥潜能不断进取、为摘取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而努力奋斗。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一文中也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有些教师却错误地认为:大学期间学时有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高中阶段强,教师只要把教材中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就算完成了教学,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不必考虑。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人文课程的课堂呈现出死气沉沉的状态就不难理解了。实际上,语言是情感的外壳,情感是语言的内核。没有情感的教学语言是寡淡无味的,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

2.肢体语言匮乏

口授是高校的传统教学方式,但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不少教师转向青睐多媒体教学,有的教师甚至长时间坐在电脑桌前给学生放映ppt、视频、图片,而忽略了肢体语言的作用。殊不知,高等院校人文课程的教学过程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过程,主要靠语言及非语言的两种方式完成。一般来讲,教师比较注意言语的信息,因为它直接、易于表达。但教师的肢体语言也是不容忽视的。肢体语言通常是指通过眼睛、双手、眉毛、步姿和脸部表情传递给他人的讯息,有时它常常比说出的话还能清晰地表达一个人的思想。教师的表情、动作、眼神、站姿、服饰等非语言现象发出的信号,都是无声的肢体语言。教师在课堂上不雅的举动、生硬的语气、对学生粗鲁的态度、不修边幅的穿着都有可能抑制学生的创造思维,甚至使学生丧失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相反,饱满的讲授热情、挥洒自如的动作、心有灵犀的眼神、大方得体的服饰……这些可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极大的带动作用,更是完成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的有效构成因素。

3.语言暴力偶发

众所周知,艺术类学生思想活跃、崇尚自由、个性鲜明,但是他们缺乏集体主义观念,许多艺术类院校人文课程采取的又是合班课的形式(共计120人—180人),因此,课堂纪律有时显得有些乱。在正常提示语言无效的情况下,一些教师便采用讽刺、挖苦、揭短等方式对学生实施“软处罚”。其实,这样的语言暴力同体罚一样是法律禁止的。虽然老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但二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语言暴力是一种精神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会受到挫伤,他们可能进而害怕或厌恶老师,甚至从此不再学习此类课程,所以,教师必须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威力。

二、艺术类院校人文课程教师语言的着力点

面对艺术类院校人文课程堪忧的课堂现状,高校教师应该提升自身驾驭语言的能力,努力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激发出艺术类学生的灵秀之气。

1.叙述语言的逻辑性

语言表达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思维的敏捷性。一名优秀的教师,其教学语言必然具有严密的思维逻辑。任何一门严密的学科,都离不开严格的逻辑,也就是说,每门学科都是由“逻辑思维的链条”构成的,有内在的层次和条理。教师要把这种具备内在固有层次和条理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课堂叙述语言就要有相应的逻辑思维结构。人文课程不仅要完成知识的传承,也要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语言文字是重要依托。因此,教师无论是讲述还是分析,其语言表达都要条理分明、脉络清晰。先讲什么,后讲什么;主讲什么,次讲什么都需丝丝入扣,井然有序。教师的叙述语言要既能传递信息,又堪作示范,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2.阐释语言的精炼性

基于各门学科的知识性和科学性,面对某些艺术类院校学生对人文课程的学习意义尚存质疑的现实,教师授课时的阐释语言既要恰如其分、准确得体,更需简明扼要、言简意赅。连篇累牍、拖泥带水、空洞无物的语言,不仅无法讲清问题,而且容易产生歧义,使学生听得一头雾水。长期下去,会使学生产生抵制、厌烦情绪,丧失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直接影响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为做到阐释语言的精炼,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充分考虑艺术类学生的接受水平和吸收能力,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语言,注意详略得当,难点问题做好铺垫,分散难点且不重复罗嗦,力争用语简要精炼、高度概括,在最短时间内让绝大部分学生听懂并乐于接受。

3.诱导语言的启发性

教师启发性的语言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生成灵动的课堂。启发性的关键在“诱”,核心在“导”,将知识学习和情感激发融合为一体,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常有教师抱怨艺术类学生只对专业课感兴趣,对人文类课程根本不屑一顾。其实,兴趣需要在教师教学时创造的良好情境中培养。艺术类学生较易被直观、形象的事物吸引,但语言有别于绘画、雕塑等,它必须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在人的大脑中形成具象。因此,教师必须表现出自己的表达水平,从视、听、嗅、触等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感官,通过一些生动的事例或形象的比喻将表述对象直观化。同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找准学生认知、思维的矛盾点,切中要害,环环相扣地设置问题,逐层展开,让学生由这一问题产生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的丰富联想,诱导学生的思维逐渐走向深入。

4.互动语言的幽默性

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剂。教师在与学生互动时,如果能够语言幽默、亲切自然,就能及时调整学生的情绪,减弱他们的紧张感或疲劳感,唤起其求知欲。喜欢幽默风趣同样也是艺术类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教师通过一些随机的“点化语”或“插入语”,往往能化平淡为神奇,产生无穷魅力,使学生在会心一笑中有所领悟,受到教育。师生情感也在双向认同中得到升华。当然,人文课程教师需要把握适度原则,不能刻意追求幽默风趣。因为,真正的幽默是丰厚学识、高级智慧和高尚人生态度的自然流露。更不可滥用幽默挖苦学生,因为再高明的幽默批评也会带有讽刺意味,如果不小心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将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

5.警示语言的技巧性

艺术类学生思维活跃、表达方式不拘一格,课堂上常常表现得较为散漫,若处理不好,往往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师警示语言是否恰倒好处直接决定课堂管理的成效。用剑拔弩张、疾言厉色的方式维持纪律无益于事情的解决,有伤师生感情,甚至成为制造障碍、冲突的导火索,使得矛盾进一步激化。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瓦特、牛顿、爱迪生们如果没有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整天处于教鞭的威慑之下,怎么可能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因此,教师要掌握好警示语言的尺度,做到含蓄而不生硬,温和而有力度,既要表现出教师的威严,又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尊严和权利的尊重,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

三、艺术类院校人文课程教师优化语言的初步设想

在艺术类学生对哲学、文学、政治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普遍缺少兴趣的现实面前,有职业道德的教育者决不会无动于衷、放任不管。如何通过适当的语言传达人文类课程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内涵需要教师反复地思量和把握。

首先,人文课程教师应该有优化语言的意识。

宏观来讲,人文课程教师优化语言可以树立语言规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微观来说,能提高教学效率。无视艺术类院校人文课程的现状或是满足于当前的课堂环境,都必然导致这类课程陷入更加尴尬的境地。不断强化优化语言的意识,将意识内化为自我提升的观念,外化为自觉的行动,则会使得人文课程呈现不同的面貌。

其次,人文课程教师要注重总结艺术类学生的特征,做到因材施教。

只有对授课对象有明确到位的认识,再经过细致入微的思考,才能摸索出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方法,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是激励、唤醒和鼓舞。”艺术类学生自我意识突出,行为处事颇具浪漫色彩。教师如果能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特征去发现和唤醒学生的潜能,定能培养出更多大志、大度、大雅的艺术人才。

最后,人文课程教师需不断完善自己。

任何人的人生都应是不断完善的过程,何况是身负“传道、授业、解惑”之责的教师。要想具有非凡的语言表达能力,人文课程教师不仅要在实践中学会锤炼语言,更要多角度充实自己。比如,广泛涉猎书籍,建立丰富的精神空间,自然有书卷气;以身立教,带动学生阅读的热情;培育幽默感,形成亲和力,密切情感……

总之,教师的语言,是浸染学生心灵无可取代的手段。教育的艺术,首先是语言的艺术。教师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说话艺术体现出来的。作为一名艺术类院校的人文课程教师,必须认真地揣摩自己的语言,多方借鉴,在实践中提升课堂语言能力,把无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化为有声的语言施教。

参考文献:

[1]李虎,金锦玉.对艺术学院人文教育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J].延边大学学报,2002,(4).

[2]田晓艳.浅谈教师的课堂语言[J].时代教育(教育科学版),2011,(4).

人文艺术篇8

吴天明现象:与乡土变革同步,赋予现实主义以新的现代文化意味

在银幕上,吴天明总是带着对生育他的西部大地和人民的挚爱,对时代热切而迫近的注视,把自己的思考和激情融汇进新时期现实主义电影的主潮之内。吴天明对现实主义的执着是一贯的、不懈的;更可贵的是,他又从不拘泥于成法,总是不间断地追踪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与之相应的艺术审美观念嬗变的大趋势,从形象的捕捉、题材的开掘到电影叙事形态的把握,不断有所扬弃、有所汲取、有所更新。于是,我们看到了一种耐人寻味的吴天明现象。

吴天明的《没有航标的河流》(1983年)拍摄于钟惦棐提出“西部电影”命题之前,该片是侧重于从道德的角度来评价盘老五这个人物的(如急公好义,坚守爱情等),而社会变动的层面则仅止于背景性的描述,其艺术创新意识显然并不是很鲜明的。而《人生》的创作则有了较大的突破,该片根据作家路遥的同名小说改编,其美学的开拓意义在于以捕捉乡土变革信息的锐敏性著称,十分鲜活地在银幕上塑造了高加林这一具有时代新鲜变革印记的农村新人形象。《人生》所呈现于银幕的,无疑是一幅独具西部风情的农村世态长卷,它颠覆了中国农村绵延了千百年的“安土重迁”的乡风旧俗。该片的叙事格局具有明显的“复调”形式,高加林的人生遭际,总是同巧珍的命运交错着、对比着展开艺术描绘的。高加林在城乡之间的升降沉浮,形成了富于强烈戏剧性的动作贯穿线;而巧珍的曲折命运,因其并不能摆脱历史因袭的重负,在她对高加林的一片痴情中,乃孕含着令人心悸的悲剧性。在《人生》里,吴天明敏锐地发现了带有时代变革气息的农村新人高加林,但自身却又陷于历史观与道德观“二律背反”的矛盾中而难以自拔,使结局成了对高加林“负情”的道德谴责。吴天明是严于自省、锐意进取的,用吴天明自己的话来说:“在《老井》中,我就力图超越过去,在思想上有一个飞跃。我的想法是:从文化历史的高度,来把握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演进、变化及发展趋势。”

他用鲜明的现代意识来烛照创作,寻求深沉而严峻的历史感。在电影《老井》中,吴天明远没有囿于所谓纪实性影像的表层构建,也不满足于讲述一个老井村人以“愚公移山”精神打井不止的英雄故事,更不陶醉于描写一个含有浓重民俗色彩的痴男怨女的爱情悲剧。不妨直白地说,传统的现实主义已经不再够用了,现实主义的现代潮已从文学界漫卷到电影圈,吴天明或许从“第五代”年轻导演的艺术冲击波获得某种启迪,毅然迎着那新的潮头奋力冲了上去。《老井》叙事脉络是双线交织展开的,一是以孙旺泉一家三代人为代表的老井村人的生存状态及其打井不止的求生存的努力;二是孙旺泉屈从于这种生存状态而陷于同喜凤、巧英两个女性之间那种难割难舍、亦痴亦怨的悲剧式爱情纠葛。两脉交汇,产生了一个现代审美的焦点:叙事不再止于客观式地对于人的现实关系的表层性的描述,而是转向更强调对于人的历史性底蕴的剖析,呈现为一种深层性的描述。无论写打井或写爱情,都标示出人的生存困境以及对这种困境的抗争,其中最具有观赏性的无疑是旺泉的爱情悲剧脉络。旺泉在打井中固然为老井村建立了历史的勋业,然而,这对于改变老井村一穷二白的生存困境其实仅仅迈出了很小的一步;但作为现实的人,旺泉却将人所至珍的爱情奉献于历史的祭坛,他所失落的终于还是失落了。旺泉或许象征性地成了这石砌的井壁上的一部分,如小说所提示的:(旺泉)又一次意识到自己的根太深了。他没有力量把它,而且,他也就死了。银幕的造型构思和表现,明显地强化了这一现代悲剧的意蕴和情思。《老井》的影像造型,充盈着超出表层纪实的深层涵义———它是将自然、社会、人融于一体的生存状态、矛盾情势以及人的独特文化心理作为影像的现实底蕴的,并且,在“两村械斗”、“人羊争水”、“瞎子唱曲”、“亮公子”的以及西坟坡挖井塌陷后旺泉与巧英的“死吻”等重场戏里,牢固地建立起影片纪实性形态并具有独特的风格魅力。

寓哲思于叙事:对老式乡土的告别与对现代审美的求索

作为张艺谋创作的新高度,《秋菊打官司》(1992)是依据陈源斌的小说《万家诉讼》改编的,影片将叙事的纪实性推向了极致,诸如采用16毫米摄影机偷拍,同步录音,追求带有西部文化原生态的意趣及其影像风格,职业演员与非职业演员合作出演并一律说陕西方言等。这一切凝聚起来,便十分生动地呈现出这个古风犹存的小山村里新生活的躁动。这部作品的现实深度突出地体现在,以乡土伦理社会的裂变作为叙事的切口,真实地描绘了秋菊生存其间的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影片所刻画的秋菊,敢于为维护个人尊严而向村长挑战,并逐级上告,由乡到县,由县到市,有一股九头牛拉不回的韧性,她从乡土社会的“无讼”,到咬定了要“讨个说法”,朴素地折射出中国农民在改革年代民主意识的觉醒。不妨说,这是一个被改革大潮所唤醒,敢于争取自身权利的农村新女性的形象。

影片中所塑造秋菊的这一人物形象充盈着的喜剧性情趣和神韵。秋菊为要讨个“说法”,竟敢“民告官”而不屈不挠,这一路告状的过程,可谓寓哲思于叙事,庄谐并俱,妙趣横生。但又令人笑罢之后却平添出几分历史的苦涩和沉重。秋菊虽然敢于“民告官”,但自身并未具备现代法制观念,一旦从传统的民事调解方式,转入现代的法律诉讼程序,便显出捉襟见肘的窘态和无知。再深一层就中国法制秩序的现状来看,乡、县、市三级调解和裁决的方式和内容,并无偏袒或不公正的地方,但偏偏就是难以给予秋菊一个她所要的“说法”,就是难以触动由乡土社会所赋予村长的家长式权威而令他低头认错。官司打来打去,不知谁是赢家。这场官司出人意料的终局,出现在秋菊为儿子做满月的喜庆时刻。张艺谋再次以他所熟稔的造型功力,渲染出一派红火热闹的气氛,构成了全剧的高潮。秋菊分娩得子,全仗着村长在危急关头的救助。为了感恩,秋菊与丈夫亲自登门请村长赏光喝这杯“满月酒”。偏偏事与愿违,村长却成了这个酒筵上唯一的缺席者。秋菊不曾料到的是,法不徇私,司法并不理会秋菊与村长此一时刻所达成的乡土伦理的“和解”,法院以“一度伤害罪”将村长拘走了。一身红袄红裤、喜气洋洋的秋菊,紧追到村口,警车早已呼啸而去。秋菊陷于困惑,神情茫然。对于古老乡土社会的礼制秩序和现代社会的法制秩序,秋菊作出的抉择仿佛是自相矛盾的。或许这恰恰就是至今尚未走出这群山环护的乡土社会的秋菊们的矛盾心态,也即秋菊们的文化“悖论”。张艺谋俨然以“述而不作”的平实笔触,来呈现中国乡土觉醒的奇观及其现代叙事风采,却并不想把什么现成的观念或生活的前景强塞给观众。

新世纪伊始,影片《可可西里》与《天狗》,以一种极其冷峻的悲剧性笔触,燃烧着一种关注现实、贴近时代的炽热情怀,在审美的现代之维上作出了可喜的突破。由陆川执导的《可可西里》(2004年)和由戚健执导的《天狗》(2006年),两部影片均是以一种沉重的现实主义的力度,实现了一次精神的升华,以一幕幕血淋淋的悲剧拷问着观者的灵魂,两部影片留给人们的思考是绵长而深具震撼力的,由此乃实践了现实主义在现代意义上的提升。从《黄土地》《老井》《野山》《秋菊打官司》到《天狗》与《可可西里》,它们为西方认识东方,为世界认识中国,开启了一扇文化平等对话的窗口,就其深远的文化意义而言,它们无疑为中国民族电影学派走向世界奠立了一块新的美学基石。

展望:弘扬文化的主体性,开拓西部乡土电影的新生面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指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世情”(或称文化语境)之变,自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城市改革的深化,中国西部社会经济、文化的生态显然随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秦川大地上同样也掀起了一股“泛娱乐化”的风潮。

所谓星移斗转,世情骤变,需要认真面对的是,这一次的文化转型,远远不止是局限在中国本土空间内的,事实上,在全球化语境里,本土市场与国际市场业已贯通无阻,中国电影遭遇的主要对手就是美国好莱坞文化霸权。好莱坞大片自1994年底登临中国大陆,这十七、八年来,躲不开也绕不过去的对手就是美国好莱坞电影。中国西部电影的全盛时期约持续了八年(1984—1992年)。在《秋菊打官司》之后,间或仍有《天狗》与《可可西里》等作品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人文亮点,但是,作为西部电影主体性的风光却渐渐暗淡而失色。尽管在1992年后的若干年间也还出现过一些“新西部电影”,诸如《黄沙•青草•红太阳》《一棵树》《押解的故事》以及《美丽的大脚》等等,在这些作品里,西部电影的美学精神虽然局部地得到延伸和发展,但它们却难以凝结为早先那种以地域文化为轴心的强大艺术冲击力,西部电影曾经的文化辉煌已经无力予以复制。随后西部电影渐趋沉寂而衰退,或许隐含着在新旧世纪之交文化蜕变的一种历史必然性吧。

西部电影的衰退,其历史、文化的成因是相当复杂的。其间涉及两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其一,当我们跨入以文化的多元性为特征的“后新时期”时,电影的产业属性和当代电影产业结构重组的迫切命题已经提上了日程。作为“西部电影”生产之重镇的“西影”,原来生存在计划经济时代,却并不曾建立起清醒的产业意识,因受到电影体制和机制的制约,明显地带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历史局限性。尽管它所出品的一些西部武侠片和西部类型片,如《黄河大侠》《神鞭》《东陵大盗》(1集—5集)《大刀王五》以及《双旗镇刀客》《炮打双灯》等等,当年也都曾创造出相当出色的票房纪录,但在电影制作和市场营销上却都远未进入整体电影产业化的运作,因之,其市场实绩便是孤立的、分散的而难以形成有力度的产业化的综合效益;其二,“西影”在80年代曾经具有很强的改革意识和人才培育意识,并享有“中国新电影之摇篮”的美誉,它曾经广为延揽并拥有过一大批才华卓越的中、青年电影艺术家,他们勇于开拓,锐意创新,并在西部率先实践了向现代性转化的美学课题。但是,如今当年优秀的人才纷纷流失,西部电影曾经的文化凝聚力随之也就归于瓦解。需要我们认真做出反思的是,中国西部电影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创造过震惊世界的辉煌,但它却忽略了电影与生俱来的产业属性,未曾把电影的艺术层面与产业层面相互衔接起来。电影与产业的关系是断裂的,由此也就潜伏下了隐患。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地进行反思的。

在新纪元的第一个十年,中国电影在与好莱坞及欧洲电影的交流与汇通中,其国际传播效应显然是微弱而难见张力的,甚至在2010年中国电影跃入“百亿时代”的黄金机遇期,竟吊诡地出现了电影产业与文化割裂而呈现单边性膨胀的现象;与此同时,它也是被“过度娱乐”风潮所裹挟而陷于困顿的文化低迷期。突出的问题在于,当下电影市场严重失序,逐步形成了一种“市场金本位”的定势,“吸金”的思维竟代替了人文的自律性以及艺术的创新与智慧,其内在的文化趋动力则日渐萎靡。恰于此际,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响亮地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新思路、新战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曙光再一次苒苒升起,点燃了我们的激情和希望。为实践党的六中全会“文化强国”的伟大战略目标,为破除当下中国电影产业之困局,扎扎实实地踏上民族文化复兴之路,我们需要一种博大的文化胸襟,自觉地承担起时代赋予的文化责任。

人文艺术篇9

人文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两者既有差异也有共同性,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人文文化因素是促进环境艺术设计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应用过程中我们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从而实现环境艺术和人文文化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人文文化,环境艺术,应用

0引言

人文文化属于思想领域,环境艺术设计是具体的一门科学技术,两者有很大的不同,但两者也有共同性,这就需要我们发现其中的共性并加以利用。人文文化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在不同领域内容也是各异,所以其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也是复杂的,因此在应用中我们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1人文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差异性

首先,两者所属的领域不同,从环境艺术设计所属的门类来看,是具体科学学科,即环境艺术是属于科学,所以在考虑人文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时首先考虑的是科学与文化的关系。人文文化属于思想领域,具有意识性,这与科学的严谨和技术性是有区别的,因此科学与文化的差异决定人文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未必能完全重合。其次,从两者的价值追求来看,环境艺术设计追求的是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空间的艺术手段来予以实现和打造;而人文文化是追求“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的传承。

2人文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的统一性

环境艺术设计的使命是健康地体现环境的优美造型,并使生态环境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贯彻人文文化因素是完成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原则,因为人文文化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以人为本的空间设计理念和原则,这些都将使当代环境艺术设计因人文因素而丰满,而更具生命力和艺术价值。同样的,文化的传播离不开物质载体,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必然是需要外在的物化形式予以体现和实施的。

3人文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的必要性

从人文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辩证统一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环境艺术设计想要体现环境优美的造型,体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在这个过程中,就要融入人文文化,要考虑人们的现实需要,使创造的作品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只有与当下的文化因素相结合,环境艺术设计的作品才能取得成功,才能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附加价值。如果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缺乏文化精神和文化内涵,这样的作品必然是失败的作品。所以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应当融入人文文化。

4人文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的原则

4.1环境艺术设计应充分的体现人文文化的人文价值

我们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体现人文文化的人文价值,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能够满足当下人们生理和心理需要,又能够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与环境在空间上的协调性,通过不断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技术,使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既能够满足人们舒适性和适应性方面的要求,又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应当融入当下人们所需要的人文精神,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设计应当研究人们的文化需要,与当地的文化相结合。不断的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人文性和艺术性,实现科学与文化的结合,从而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4.2环境艺术设计应根据人文文化的差异来不断的调整其表现形式

无论是什么样的艺术作品都有它的表现形式,而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人们的人文文化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我们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人文文化来调整设计的表现形式。通过分析环境艺术设计和人文文化的特性,研究两者的差异与共同点,从而实现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和个性化创造,使环境艺术设计既能体现其独特性,又能体现其人文性。进而提升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附加价值。

4.3注意区分人文文化交叉学科或价值观念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

人文文化范围广泛,内容繁多,其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是复杂的。而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许多学科和领域都会对其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必须注意区分人文文化与其他领域,从而能够区分不同的价值体系与价值观念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如与人文文化有交叉部分的人体工程学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与人文文化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我们区分开来。同时我们需要通过不同的方法在这种差异中不断的深化人文文化与其他领域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进而能够不断的挖掘出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内涵,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实际操作奠定理论基础,从而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持续发展。

4.4保持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独立性

环境艺术设计是科学与文化相结合的一门独立的科学,其自身的发展虽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归根到底其仍旧是一门独立的科学,所以环境艺术设计在其发展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要保持发展的独立性。要实现环境艺术设计在吸收其他领域与学科优秀因素的同时又能保持自身的独特性,提升环境艺术设计的价值,就需要与时代接轨,与行业的先进技术、先进理念相接轨。

5总结

人文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虽然是两个不同领域的学科,但两者之间的联系确实非常的紧密的。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作品需要融入人文文化的内涵,而人文文化也需要借助环境艺术设计这一外在的物化作为载体。人文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是现实的需要,因此我们应重视人文文化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增 单位: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邢莉莉.人文主义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融入和矛盾[J].参花(下),2013(09).

[2]钱丽竹.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的解析[J].大众文艺,2011(23).

[3]栾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科技与人文的融合[J].现代装饰(理论),2011(08).

人文艺术篇10

民间工艺美术属于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拥有精湛的技艺,受到了世代人的赞扬,工艺流程逐渐趋于完整,并具有非常明显的地方特色以及民族风格。在民间工艺美术的流传和发展过程中,根据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具体需求以及独特的审美情趣,民间工艺美术将现实和美观巧妙的融为了一体,这种创造活动充满了真实感,其中也包含了人类的精神力量,并展现了具有鲜明特征的民族特色以及人文情怀。这就使得民间工艺美术成为非常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文精神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一种将人作为主体的思想或者可以理解成对人的一种关注。人文精神体现了人类文明具有的非常崇高的一种精神,它的核心内容就是指对人的一种特殊关怀,具体就是指对人命运以及生存的特殊关怀。民间工艺美术产生于民间,在民间的劳动以及生活实践中不断地发展。每件物品都经历了许多人的加工和发展,流传过程非常复杂。不管千百年来时生怎样的改变,民间工艺美术都坚持着一种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为人民服务并不断的改革和发展,以物质的具体形式展现了民间艺人对自我的关怀,体现了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发展状态。

二、民间工艺美术所包含的人文精神

民间工艺美术能够不断的流传和发展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所以,想要深入的对民间工艺美术进行研究,首先就是从其蕴含的人文精神开始入手。通过对人文精神的了解能够真正认识民间工艺美术,并对蕴含的优秀成分进行保护。同时有效地促进了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民间工艺美术的人文精神是一种精神信仰在大部分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中都不难发现人们实际生活的影子,民间工艺美术的各种作品都来源于实际生活又高于实际,充分地体现了人们对于思想的一种深刻寄托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正是因为人们拥有一种精神的信仰才使得民间工艺美术中蕴含着人们对生活的一种期盼,他们相信那些无法实现的美好愿望都可以通过工艺美术作品进行畅想抒发人们内心的感情。所以,民间工艺美术中具有的人文精神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精神信仰。

(二)民间工艺美术的人文精神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民间工艺美术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并通过各种物质形态进一步表现出来,具备一定的实物基础,这也是不同于其他美术作品最突出的一个方面。大部分源于古代具有明显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都满足了人们在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需求。精神基础实际上都是由物质基础决定的,只有这些民间工艺美术能够先满足人们基本的物质需求,人们才会更加重视它并开始更美满的精神追求。所以民间工艺美术体现了自我价值的一种实现,正是这种自我价值的不断激励,才有效地促进了民间工艺美术的不断发展,这也是一种合乎情理的人文精神。

(三)民间工艺美术的人文精神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民间工艺美术所包含的人文精神中深刻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大部分民间工艺美术的创作灵感都是受到了大自然的启发,在古代,人类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自然,从古代就深刻的意识到了只有人类与自然和谐稳定的相处才能促进人类的不断发展并促进人类繁衍生息,所以大部分民间工艺美术的作品都蕴含了大量来自于大自然的元素,表达出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望。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