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理念与高中生人文素养探讨

时间:2022-08-25 09:20:59

文化传承理念与高中生人文素养探讨

摘要: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精华,重视语言的品赏、吸收与运用,重视学生思辨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诗意情怀,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教学方式,积极寻找方式方法,引领高中生形成自觉的文化传承意识,促进核心文化素养的生成。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路径

文化的生命在于传承,高中生心智趋向成熟,思维活跃,观念更新快,因而高中阶段正是学生树立良好的文化传承理念、形成自觉的文化传承意识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优势,高效地利用语文课堂,加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奠定一生文化观的基础,从而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与文化底蕴,提高核心人文素养的生成。对此,笔者有以下三方面的思考。

一、挖掘高中语文教材人文精华,培养高中生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

(一)立足语言构建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含有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据统计,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共选入古代诗文67篇(首),占全部课文数(136篇/首)的49.3%,其中包括《诗经》《离骚》等古代文学教育的根源性典籍,而且包括从魏晋南北朝到唐宋元明清的一些经典文学篇目。体裁上则包括古风、民歌、绝句、律诗、散文、词曲、杂剧、白话小说,可谓门类丰富,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展开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资源。课本所选的现当代名家散文、报告文学等篇目中,同样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智慧巧妙地利用这些资源,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使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可以如水入地般融入高中生思想文化的体系建构之中。语言是高中生进入传统文化进而生成核心素养的第一门径。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八单元的主题就是“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学习活动”,包括“丰富词语积累”“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三项内容,其实这些内容同样可以融入每一单元每一篇课文的学习中。在课文教学中,教师要一边引领学生欣赏母语文字的魅力、语言的精妙,一边加大对古典诗文与现代名篇中句式精彩、表达深刻、修辞典型、艺术内涵丰富的语句和片段的学习力度。力求促进学生通过熟练掌握和深刻领会经典篇目中语言的准确、生动、凝练、优美等特点,从而对全篇作品的重难点进行融会贯通,增强文学与文化常识的积淀,进而融入学生的语言文化体系之中。打开语文教材我们可以看到,那些由历代先贤构建起来的民族文学的辉煌殿堂无不熠熠生辉。回首“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的平民,仰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贤哲,重温“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慨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遨游于风雅颂的江河,流连在赋比兴的湖海,惊叹于诗词珠圆玉润的平仄,仰慕于作者口吐芬芳的才情,这样借助语文教材中大量的名篇佳作,来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使其感悟汉语言文学的魅力,让学生在语言能力方面得以不断积累、内化和提升。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高中语文课堂的美,首先在于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国经典文学篇目的语言之美。

(二)为思维发展与提升插上人文与科学的双翼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的组织构建与应用思维的创新相辅相成的,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母语,是华夏文化与智慧的载体。选编载入高中语文教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篇章,沿着《诗经》《楚辞》的文脉,经由不同历史时期的巨擘一路接力传承,从《史记》《文心雕龙》到《海国图志》《少年中国说》,无不蕴含着历代先贤的情志、视野、思维与智慧,先贤们对政治历史、社会人生的敏锐关注和思考,滋养并丰盈着一代代后学的精神、信仰与灵魂。在崇尚科学技术文明的今天,人们普遍认识到,社会人文学科假如缺乏理性科学思维就会有失厚重,自然技术学科如果缺乏人文素养就有失灵动。所以我们要充分挖掘利用好语文课堂与教材,将当前的基本学科知识体系进行历史性、浓缩性、故事性的梳理,创设真实语境,设计多样化的任务要求,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自由表达,将书面文字符号系统的表现形式与日常口头交流交际表现形式相融合。熏陶理科生从中发现人文社会科学的有趣之处,让文科生发现自然科学思维的建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艰涩难懂,使得文理学科之间相互欣赏成为常识,让文理思维的交融成为可行的必然趋势。文理学科之间相互借鉴成为必需,从而使人文思想与科学思维比翼齐飞。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非常注重高中生文化传承理念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的主题便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所选荀子《劝学》、韩愈《师说》、毛泽东《反对党八股》、鲁迅《拿来主义》等篇目既有古典文学篇目,又有现代文学篇目,共性在于其中的思辨特点。引导学生回归当时的历史文化语境,思考作者所面对的社会现实以及他们为改变现实处境所做的努力,作者写作的目的和表达的策略,进而与作者形成一定的对话关系:在当时的历史文化语境中,是否还可以有另外的选择和思路、另外的表达方式呢?如果这些问题出现在当下,我们可以如何表达?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开阔思路、理性思辨,在与前贤的对话中提高思辨能力,进而促进核心素养的生成。

(三)借助联想与想象实现审美鉴赏与创造

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更不可等闲视之。高中阶段是发掘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良好时期,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更新认知与观念,利用好联想和想象这一对语文教学的翅膀。联想和想象必须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感触越深,想象力就会越丰富。高中语文教材尤其是古典诗词,诸如《离骚》《梦游天姥吟留别》等篇目,大量涉及神话、传说等内容,作者以现实生活为底本,以浪漫主义手法抒写个人情怀,辅之以夸张、联想、想象等手法,构思出个人理想驰骋的天地。必修上第二单元的主题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所选的沈英甲《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林为民《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叶雨婷《“探界者”锺扬》、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等篇目,虽然关涉现实,但仍需要学生调动联系想和想象,在阅读中完成审美赏鉴,进而提升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在教师的一步步引领下,学生经由品词、析句进而联系全篇,领会作品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人文情感的流露与思想内涵的表达,使得文学世界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主动欣赏、主动感悟、主动思考的心路历程,深切领会“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所蕴含的道理,逐步理解文学与社会人生的关联。

二、充分利用语文课堂,通过教学渗透促进高中生人文素养的生成

(一)发掘课文之美,培养学生的诗意情怀

很多时候,人们会想当然地认为,诗意情怀的培育熏陶离不开古典诗词。其实,编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现代文,同样充满诗情画意。《哦,香雪》就是一篇抒情诗式的优美小说,铁凝把一个深藏在大山旮旯里的贫瘠小村放置于历史转折的大背景下,将之完全诗情化。小说借台儿沟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偏远农村摆脱封闭、愚昧、落后的历史阴影,迈步走向开放、进步、文明的激情与喜悦。浑身洋溢着淳朴善意,真诚去探索未知的香雪,勇敢地朝着现代文明迈出了坚定的步伐。小说成功地塑造了香雪等人追求美与理想的高贵品格,以香雪为代表的农村人身上所展现出的纯洁、真挚、朴实的人性之光辉,为当下青春年少的学子们带来了山野乡村原始人文气息浓郁的审美体验。语文教材中这样的篇目比比皆是,如必修上第七单元所选的郁达夫《故都的秋》、朱自清《荷塘月色》、史铁生《我与地坛》、苏轼《赤壁赋》、姚鼐《登泰山记》,无不包含着古今文人的诗意情怀。环视当下,这样一种犹如山涧清流的青春与人性之美,如何涤荡新时代青年一代的精神世界,唤醒身处物质文明高速发展浪潮冲击下,青少年本该纯净美好的情感世界?如何在信息资讯与人工智能数字化爆发、社会转型加剧、青年的理想开始迷惘的时代,让新一代青年能够领悟青春应有的风采,获得对人物美、人情美、人性美的深刻认同与反思?如何使新一代青年更好地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对未来中国与世界的走向形成自己的思考,付诸永不枯竭的期待和努力?引领学生感受文学与生活的诗意,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情怀和敞亮坚韧的精神风貌,应该是一个重要途径。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要使命。“让每一个从自己身边走出去的人都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在今天依然可以作为教育理想的一种追求、坚守。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有过一个简单而又独特的表述:“教育,首先是人学。”学生千差万别,思维也具有个性化,尤其是语文这样的人文课程,更能体现和激发出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和创造意识。要允许学生提问,鼓励学生提问,引导学生善学善问。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如果人们变得对任何事物都熟视无睹,无疑无问,创新就无从谈起。《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育教学中的人文,并不完全等同于思想、道德、良知、情感、人格、素质、品位等,同时也指向个性、人性、宽容、自由、善意、创造、多元等;教材文本层面的人文则是指人与社会有直接联系的各种文化的汇总。因而学生虽然是在语文课堂,却往往会提出超越语文课堂的问题,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面和思维能力,能够与学生对话,进而引导学生向深向高向宽继续探索,从而形成人文素养更高层次的提升,为以后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创新教学方式,通过提升语文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

(一)以学生为主体,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随着信息时代数字化技术对课堂教育方式手段影响的日益加深,语文核心素养的生成培养问题日趋突显,灵活多变的语文课堂创新模式如雨后春笋竞相涌现,互助、讨论、对话、合作、发现等学习方法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实践。语文课堂形式的多姿多彩,有利于语文教材人文知识素养和人文精神素养的渗透。以阅读教学而言,想要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写作时的情感和思想,就必须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从文本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在学生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以一名聆听者的身份认真聆听,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带有情感地将课文朗读出来,在完成整个流程后教师做出客观、合理的教学评价。语文教师还要力求营造优质舒缓的阅读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阅读,在阅读中进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识和新体验。此外,教师还要革除传统“一次性”教育的弊端,避免将阅读内容锁在固定的框架内,要突破各种束缚,实现无边界阅读,实现课内外阅读内容的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

(二)创新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深入思考

很多年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育都是扎根在“黑板+教材+试卷”的地基上,靠读、写、背等强化训练来开花结果的。不可否认,这种简单保守的方式在特定阶段的教学中,是有一定功效的;然而在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语文课堂教育手段不单单只是多了投屏设备与课件,必然要从内容到形式都贴近当下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审美需求,一味地说教、植入显然是跟不上时展的脚步了。善于运用多媒体是促使课堂丰富多彩的重要元素,多媒体是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因其灵活多变,使得死板生硬的课堂变得活跃,同时能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从阅读内容中得到更多启迪。如教师在讲解白居易《琵琶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姚鼐《登泰山记》、朱自清《荷塘月色》、史铁生《我与地坛》等篇目时,将江西浔阳江、湖北赤壁、江苏镇江的北固亭、山东泰山、北京清华园和地坛等景致直观呈现给学生,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对作者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与向往,为学生以后的探索和发展奠定有益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时期是学生核心人文素养生成的重要阶段,教师要充分挖掘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精华,重视语言的品赏、吸收与运用,重视学生思辨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诗意情怀,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简单保守的模式,积极寻找方式方法,勇于创新,通过多种方式引导高中生形成自觉的文化传承意识,促进学生核心文化素养的生成。

参考文献:

[1]谢春玲.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青海教育,2020(11).

[2]余夕标.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学语文,2020(6).

[3]陈安,房亚楠.科学思维与人文素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

[4]冯仁俊.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科学论坛,2004(2).

作者:马多宁 单位:芜湖海亮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