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4 18:06:04

人文地理论文

人文地理论文篇1

一、开展情境教学,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如何才能提升人文地理教学的生动性,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呢?以《商业选址的案例调查法》为例,该课内容牵涉到门槛人口、商圈理论等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难度较大,学习兴趣不高。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事先就市内、校园及周边某超市展开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调查,如周边人口数量、构成职业、购买能力、消费习惯等;地理因素分析,如周边交通线路、公交站点、停车位数量、交通管理情况等。待到正式课堂时,教师即可将这些抽象理论转化为学生手中的数据,进行盈利能力、市场饱和指数运算等。这种调查数据的应用,加上教师的有效讲解和重要知识点板书,可将抽象的时间、空间、经济活动思维具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加深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知识点的把握度,有利于学生对地理重难点的理解、思考和探究。

二、开展探究式教学,提升实际问题处理能力

探究是人文地理的核心,也就是如何理解人文地理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发现相关规律。中职学生大多已经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对一些人文地理现象产生疑问,但往往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思考不能切中重点,归根结底是探究能力较弱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问题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做好一般人文地理问题的逻辑示范,把握问题关键进行探究。第一,三大原则,包括抓住主要矛盾,比如教师可以以城市地铁修建为例,让学生不能仅把思维局限在方便工作、生活方面,更应从经济转移、产业转移、城市规划这些人文地理要素方面考虑;假设条件提问——假如本城市内没有某造纸厂,经济和环境会怎样;逆向思维提问——假如没有上下大坝,长江流域生产和生活会是怎样。第二,三大步骤: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第三,引导学生质疑,提升探究价值。并不是所有的思考都是有价值的,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课本内容及问题答案的质疑。在重点、难点、疑点的教学中,先鼓励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探究、自我解答和自我创新,寻找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再将问题和现象还原到生活中来。

三、改革评价

方法,情感、技能、价值有机统一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传统中职人文地理考核往往以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为考核关键,考试性质和考试模式相对单一,给学生带来较大压力,影响到学生人文地理的探究热情。因此,可考虑增加中职人文地理评价方式:野外考察、实习结果考评,如本地区工业布局考察,旅游地理、农业地理考察等;人文地理专题调研评价,如本市城市交通、城市环境、城市CBD等,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案例调研,如笔者学校对周边经济、文化、环境、产业等方面的影响等,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力;人文地理论文写作,学生可自行确定写作主题,拟写提纲、形成体例、整理资料并经调查研究后完成论文。

四、小结

人文地理论文篇2

在中学地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选择性的将人文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相结合,让二者之间产生巧妙的联系,联系人文历史知识,同时又和地理知识产生相关的联系,突出地理教学的特点。这些教学内容都需要教师进行巧妙的安排,才能够发挥良好的教学作用。例如,在学习中东政治的地图变化的时候,可以与侵略战争产生联系,在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列强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对我国领土进行侵占,一些不平等的条约更是侵占了我国东北以及新疆的大片领土,沙俄一次次的对我国发起侵略,占据了大量的土地。直到1991年,苏联政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苏联加盟的15个加盟共和国解散,因此中东的版图也发生了改变。教师在讲解这些地理知识的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了当时国家领土遭到侵略的沉痛心情,进而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教学的过程中巧妙的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能够让学生形成知识之间的联系,对相关学科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够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地理学习的趣味性。

二、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的渗透人文历史知识

中学生是思想比较独立的个体,如果在地理教学中强行的灌输人文历史知识,不但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而会让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厌倦的心理,结合中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应该以更加自然的方式进行人文历史知识的渗透,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可以根据相关的知识有联系性的讲述一些历史人文故事和史实。比如,在学习关于洋流的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据此讲解一些关于人口迁移的事件,历史上著名的“三角贸易”的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欧洲的努力贩子利用的正是洋流,才能够将那些黑人贩卖到美洲,在整个贩卖人口的交易过程中,人贩子很好的利用了地理中的洋流知识,还能够顺利的到达和返航,可见地理知识在历史事件中也是存在的。另外在讲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时候,可以适当的讲解一下关于发现地球自转的、公转的历史故事,让学生对这些知识背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地理教学的合理巧妙的渗透历史知识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提升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合教材内容,对当代的人文历史知识进行学习

在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渗透人文历史知识,并不是仅限于古代历史知识的渗透,对于现代的一些发展状况,学生也应该进行了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西方的一些历史文化知识有所了解,对当地的一些人文知识有一定的研究,比如,在学习农业地域类型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带领学生分析我国各地区种植的主要作物,根据不同地区种植的作物的生活习性可以判断出当地的气候状况,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拓展学习,了解一下西方国家的重要农业类型,比如水稻种植业一般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等地区,商品谷物农业一般集中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等地,混合农业一般分布在北美、南非、新西兰等地,根据不同地区的农业种植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当地所属的气候类型进行判断,了解当地的文化习惯以及生产类型,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

四、结语

人文地理论文篇3

1.1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对传统风水地理学的认知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既不要用传统风水地理学科学的一面来掩盖其伪科学的一面,也不要用其伪科学的一面否定其科学的一面,要通过深入研究划清其科学性与伪科学性的界限,弘扬其科学的一面,摈弃其伪科学的一面。科学的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其具有逻辑推理与预言的能力。虽然现代科学是建立在严谨的定性、定量实验基础之上,并有严密的逻辑归纳推理,而现代堪舆学与之相比显得原始落后,但二者竟有类似的追求“预言”的逻辑思维。因此,应该用科学哲学观认知传统风水地理学,其正确的成分要研究,发扬光大,做到古为今用;而其迷信的成分也要研究,揭示其实质,做到去伪存真,这才是对待传统风水地理学的科学态度。

1.2中国风水地理哲学批判

无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哲学,在其萌芽产生发展过程中,均含有迷信成分[1]。即使欧洲近现代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其源头也含有神学思想,甚至一度神学起了主导作用。因此,产生于两千多年前脱胎于易学的风水地理学,含有迷信成分,自然在情理之中。传统风水地理学存在某些迷信和伪科学的思想,有其认识和社会历史方面的局限[4-6],因此,不应苛求古人,而应对传统风水地理学中的迷信和伪科学思想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批判,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中国哲学是综合思维和辩证思维[7-9],而西方哲学是逻辑思维和分析思维[10]。以西方哲学思维考察传统风水地理学,就会认知到其科学和伪科学的双面性。而其中的伪科学成分,正是中国哲学以综合思维和辩证思维考察传统风水地理中的人-空间关系,既确立了不乏经验科学的理念,同时又给传统风水地理学蒙上朦胧、诡异、神秘的面纱,并为大量的迷信活动提供了空间场所,故李约瑟(JosephNeedham)称之为准科学[11]。准科学的概念包含科学的实质,又掺杂了伪科学的内容。传统风水地理中的迷信产生的原因很多:社会发展的局限性、科技认知的浅薄性、经济生产的落后性、封建统治者及江湖术士的需要性、哲学科学思维方法的局限性等。事实上,对传统风水地理中迷信的哲学批判古已有之,王充、吕才、朱熹等有识之士就是典型代表[12-14],由于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局限性,批判不彻底,未能区分传统风水地理中的科学与伪科学成分。中国传统哲学局限于类比方法认识世界,在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下,对表征万物序列关系的宇宙图式赋以象、数、理的意义而无限制地推演,附会以诸多牵强无稽的成分,这正是传统风水地理学中迷信的源头。必须进行剔除和现代哲学批判,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风水地理学。

1.3从传统风水地理走向现代风水地理

传统的堪舆学即风水学(广义概念),其胎生于易学。堪舆学也称风水地理学(狭义概念),实际上传统的堪舆学(风水学)包括两大部分,即传统风水地理学和传统玄学[15]。这2个传统领域均含有迷信成分和伪科学思想。现代风水地理学是狭义的堪舆学,其主要研究聚落、民居、陵园等的选址、设计与规划,是通过对传统风水地理学的科学哲学过滤,剔除迷信成分和伪科学思想,以狭义堪舆学的科学哲学原理为基础,结合现代地理学、建筑学、人类生态学、环境景观学、环境伦理学、行为心理学等学科(不包括玄学),建立起来的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特的学科(图1)。

2中国风水地理哲学基础——《周易》中的“天人合一”观

2.1《周易》中的“天人合一”观奠定了传统风水地理的哲学基础

2.1.1“天人合一”释义

“天人合一”是《周易》哲学思想的核心,其思想本质上是关于天人关系问题[9,16-17]。何谓“天人合一”?自“天人合一”思想萌芽至今,可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观点纷杂,见解不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黄帝内经》“天人相应”学说认为有2个基石:一是大的生态环境,即天地(大宇宙)的本质与现象;二是生命(小宇宙)的本质与现象[18-19]。站在第一个基石上,中国古天文学给出了系统的阐释,即:(1)天地对应;(2)天地气交;(3)天地同律。站在第二个基石上,中国古中医学给出了系统的释义,即:(1)人天同构;(2)人天同类;(3)人天同象;(4)人天同数。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刘笑敢教授[20]对古代“天人合一”观进行了梳理,提出8种“天人合一”观:(1)天道人事相贯通的天人合一;(2)以人事为重心的天人合一;(3)以天道为重心的天人合一;(4)天人感通式的天人合一;(5)道家式天人合一说;(6)禅宗式天人合一说;(7)唯器说的天人合一;(8)作为赞颂语的天人合一。这些都是当代学者“天人合一”思辨研究有的不同倾向。还有学者把“天人合一”思想归纳为4种涵义:(1)“天人合一”思想是政治管理之策;(2)“天人合一”是理想的生存状态;(3)“天人合一”是超拔的道德境界;(4)“天人合一”是高远的审美境界[21]。关于“天人合一”的内涵,用《矛盾论》的观点分析[22],其根本表述是:“天”与“人”是世间万物矛盾中最核心最本质的一对矛盾,“天”代表宇宙环境、自然环境、物质环境的物质客体,“人”代表认识宇宙环境、适应自然环境、调适物质资源环境的思想主体,“合”是“天”与“人”矛盾间的形式转化,“一”是“天”与“人”这对矛盾相生相依、相互作用的根本属性。“天人合一”构成了人类社会中最根本、最核心的矛盾对立统一体系,这一体系又按照由内到外的顺序,存在着四大子矛盾系统(本我与超我、自我与外物、规律与原理、思想与现实世界),而人类一切活动的起点、发展趋向与终结,均在“天人合一”的四大子矛盾系统运动之中。“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可概括为5个命题:(1)人类生于天地之间,既是天地之精华,又是天地组成部分;(2)天地运行的普遍规律人类必须遵循;(3)天地运行规律与人类精神和心理活动具有统一性;(4)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则和天地运行规律是一致的;(5)人生的理想和追求是天地人谐调和谐[23]。2.1.2“天人合一”的辩证思维奠定了传统风水地理的哲学基础无论对“天人合一”思想有多少种解读,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24-26]。之所以如此,“天人合一”思想的以下3个功能足以证明:(1)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2)映射了人类生生不息,则天、希天、求天、同天的完美主义和进取精神;(3)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的辩证思维模式。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天与人的关系上,实际上体现的就是“天人合一”的辩证思维。其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天”与“人”合而分,分而合的“合―分―合”关系,亦即“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的对立统一关系[27-30]。“天人合一”的这种思维模式蕴含了整体性、矛盾性、系统性、联系性和动态性五大特性,这五大特性为传统风水地理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哲学支撑,奠定了传统风水地理的哲学基础。

2.2现代风水地理的哲学基础——新“天人合一”观

2.2.1现代风水地理实践赋予了“天人合一”新内涵

“天人合一”是传统风水地理学的核心思想,现代风水地理学仍然是在风水这一特殊领域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地关系),离开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基础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地关系),就会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因此其哲学基础依然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但是,这里有一点必须明确,现代风水地理内涵与传统风水地理含义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以现代科学为基础,摈弃了封建迷信和伪科学思想。因此,其哲学基础“天人合一”的思想,与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也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区别”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对“天”和“人”的认识上[31-32]。通过现代风水地理实践,通过对传统“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梳理,将会逐渐认识到传统“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科学性和非科学性,弘扬其科学的一面,摈弃其非科学的一面,使传统风水地理学走向现代风水地理学。现代风水地理学认为,科学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其“天”的解释与以往不同,剔除了迷信成分。所谓的“天”,就是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自然”。自然(Nature),即天然,非人为的。自然是无穷多样性的一切存在物,与宇宙、物质、存在、客观实在等范畴同义[33-34]。自然,最广义而言指的就是自然界、物理学宇宙、物质世界以及物质宇宙,从这个意义上讲,还应包括人类社会(随着人类的发展自然而然形成的)。自然通常分为非生命系统和生命系统,被人类活动改变了的自然界,通常称为“第二自然界”,或“人化自然界”[35-36]。在此基础上,从现代风水地理学角度出发,现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自然”的解读又赋予了新内涵。笔者认为这一新内涵就是把“天”看成是自然(环境)系统,这一自然系统可分为若干层次,但最基本的层次有3层:第1层次是宇宙自然(环境)系统;第2层次是地球自然(环境)系统;第3层次是与人类活动相一致的局域自然(环境)系统。各层次自然(环境)系统之间,紧密关联,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不停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传递,形成一个巨型、复杂、开放的自然(环境)系统。现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对“人”的解释也赋予了新内涵,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产物,既是在一定地域空间上从事生产活动、社会活动、各种生活的社会化了的人,又是具有丰富内涵、系统结构、组织功能的系统化了的人。这种对“天”和“人”内涵的新解读,也给“天人合一”赋予了新内涵,其要义简言之,即“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人地关系和谐),持续发展”。笔者称之为新“天人合一”观。

2.2.2新“天人合一”观是现代风水地理的哲学基础

新“天人合一”观是现代风水地理的哲学基础,主要是由其思想的要义和现代风水地理研究与实践探索所决定的。1)以人为本是现代风水地理研究与实践的最高宗旨现代风水地理研究的核心是新“天人合一”观视野下的人地关系问题,其目的是探寻人地关系的规律,为科学调控人地关系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人地关系和谐发展,最终促进人的健康发展。现代风水地理的城、乡及民居选址、规划、布局,其目的就是创建人类和谐美好的生存环境,有利于人类与自然和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心理需求,有利于人类身心健康。因此,人地关系和谐、持续发展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现代风水地理研究与实践的最高宗旨。2)人与自然和谐是现代风水地理研究与实践的终极目标人生在天地间,和谐相处是终极目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含义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这种和谐是解决各种生态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实现人地关系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现代风水地理研究与实践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协调人地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3)持续发展是现代风水地理研究与实践的不懈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和一成不变的,总是处在由和谐到不和谐再到和谐这样的周期变化过程中。每一个变化周期都推动人地关系向更加复杂的方向发展。因此,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周期中,如果不能及时掌控人地关系发展演化的新动向,及时调控人地关系,就可能使人与自然关系恶化并走向极化,最终导致人地关系崩溃,人类走向灭亡。现代风水地理研究与实践就是以风水地理环境这一特殊领域为基础,结合现代地理学、气象气候学、水文学、生态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环境科学等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为科学调控人地关系,实现人与风水环境持续发展,人地关系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23]。因此,人与自然(人与风水环境、人地关系)的持续发展是现代风水地理研究与实践的不懈追求。

2.3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对现代风水地理研究的意义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是现代风水地理学的哲学基础,其核心内涵主要有3点:(1)以人为本;(2)人与自然和谐;(3)持续发展。以此为出发点,即可清晰地看出新“天人合一”观对风水地理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3个确立上:(1)确立了现代风水地理研究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2)确立了现代风水地理研究的核心轴线——“人与自然和谐”;(3)确立了现代风水地理研究的战略命题——“持续发展”。

3中国风水地理哲学基础——“天人合一”观与“人地关系”

3.1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观对风水地理中“人地关系”的阐释

“人地关系”不仅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与核心,而且也是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风水地理学研究的源头与核心。风水地理学自萌芽之日起,就把“人地关系”确定为永恒的研究课题。《周易》的“天人合一”思想,是风水地理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因此,“天人合一”思想对“人地关系”的阐释,是支撑风水地理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前已述及,关于《周易》“天人合一”思想的解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五花八门,种类纷呈。为了清晰认识和把握“天人合一”观对风水地理中“人地关系”的阐释,以开展深入地风水地理研究,以诸多古代学者的相关研究为基础[37-41],归纳梳理传统经典的“天人合一”观对风水地理中“人地关系”的解读,基本上都可以折射统一到5种理论模式中(表1)。

3.2传统风水地理选址规划布局中构建的“人地关系”模式

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上,特别是汉族分布区,在传统的聚落选址规划布局中几乎都打上了传统风水地理的“烙印”,典型的案例不胜枚举,这里仅以浙江兰溪诸葛八卦村为例,简析传统风水地理选址规划布局中构建的“人地关系”模式。诸葛八卦村于元代中后期开始营建,至今有600余年历史。就地形、地貌、水文、气候、植被、朝向、景观等而言,堪称人居理想环境之典范[42]。该村地形中间低平,四周渐高,外有八座山,形成外八卦,内以钟池为中心形成内八卦。钟池是诸葛八卦村的核心所在,也是布列“九宫八阵图”的基点。“钟池”乃设计的“太极”,在传统风水地理布局中,往往把“太极”看作与宇宙相连。不仅如此,该村整体格局左有石岭溪,右有高隆市,前有不漏塘,后有高隆冈,其地形、地貌正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守中”的风水格局,形势契合了堪舆家的理想模式。综观诸葛八卦村的风水地理大势,映射出山环水绕,负阴抱阳,藏风聚水的一种意境景观格局(图2)。由此可以看出,这种传统风水地理选址规划布局中构建的“人地关系”模式是:以人为本,人适应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对人具有重要影响甚至有决定性作用,人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有一种超自然的东西相关联,具有神秘性。简言之,这种“人地关系”模式是传统的人地适应论、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地感应论的复合体,既是长期生活经验的科学总结,又具有一定的神秘主义色彩。

3.3中国新“天人合一”观和科学观视野下的“人地关系”理论模式

在现代新“天人合一”观的框架内,人地关系有了全新释义,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8个方面:(1)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自然界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根基;(3)自然的精华——人类创造了社会(人类是主体,具有强大的主观能动性);(4)人类自然社会构成一个复杂开放的人类生态系统;(5)人类社会必须遵循自然运行规律;(6)人类的物质、精神、心理活动以及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与自然运行规律具有统一性;(7)人类的理想是人类、自然、社会的统一和谐持续发展;(8)人类的追求是生活越来越美好。然而现代人对人与自然关系(人地关系)的解读也是多种多样,方创琳于2004年对此作了系统总结[43]。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古代或者传统的“人与天”“人与自然”,和现代的“人与天”“人与自然”或者“人与地(地理环境)”,既有着本质意义上的不同,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对人地关系中涉及到的“人与天”的问题,不要人为地赋予其神秘色彩,要把物质与精神统一起来以辩证的思维解读“人与天”“人与自然”,辩证地解读人地关系。以地理科学哲学发展的历史轴线为基础,按照不同的历史阶段,把中国“天人合一”观和科学观视野下的“人地关系”的理论模式和西方哲学科学视野下的“人地关系”的理论,作一归纳总结(表2)[43-47],以便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为现代风水地理学在城乡规划、民居规划中做到人地关系协调和谐,从哲学和科学上提供人地关系理论的支撑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3.4现代风水地理选址规划布局中构建的“人地关系”模式

现代风水地理选址规划布局中构建的“人地关系”模式,与传统风水地理选址规划布局中构建的“人地关系”模式有着明显的不同,主要是吸收了传统风水地理选址规划布局中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模式,剔除了伪科学和迷信的成分。现以青海黄河果岭国际旅游度假区风水地理选址规划为例进行分析。青海黄河果岭国际旅游度假区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界的贵德县境内[1,48],其周边群山环绕,是相对封闭的盆地,同时,紧邻黄河河谷,形成山环水绕的格局态势。基地规划面积约为47.7km2,水域面积18.8km2,内含侵蚀性构造高山、堆积侵蚀中低山、堆积阶地、准平原和黄河现代河床等地形地貌,叠加着湿地、河流和草地等自然资源,构成极为壮观的自然环境景观。以基地内、外的自然环境景观要素为基础,结合其气候、水文、风向等,实现青海黄河果岭国际旅游度假区的轴线定位和主要功能定位。在风水地理经典理论“阴阳论”“五行论”“精气论”“形势说”等指导下,遵循现代风水地理选址规划布局的整体系统、因地制宜、山水选择、负阴抱阳、顺乘生气、阴阳调和辩证、合时有情、科学审美、改造风水(趋利避害)等原则,对基地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景观进行科学分析,在“预测论”“方位论”“四象模式”的指导下,确定青海黄河果岭国际旅游度假区的中心定位和坐向;借助堪舆(风水)罗盘,确定其轴心线的走向,使基地各功能区的布局系统、协调、和谐,呈现出“天人合一”之美(图3)。这一选址规划布局体现出以人为本、天人感应;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负阴抱阳,藏风聚水;顺乘生气,万物感应;山环水绕,环境幽美。人、建筑、自然环境有机配合,趋利避害;协调统一,浑然一体;生机勃发,相得益彰,人与自然和谐顺畅,做到了游人美、建筑美、自然美“三美”珠联璧合,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由此可以看出,现代风水地理选址规划布局中构建的“人地关系”模式是: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即人地关系和谐可持续发展论。

4结论

1)《周易》是中国古代一部最伟大的哲学和预测学著作,其“天人合一”观是风水地理学的哲学基础。由于《周易》自古至今被人为地误认为是算命之术,故也被人为地涂上了“迷信色彩”,并渗透到传统风水地理学中。绝不能因为传统风水地理含有迷信色彩和伪科学思想,对传统风水地理所阐释的而现代科学又无法解释清楚的先人经验和事象进行一概否定,因为即使现代科学对人-自然系统的认识也只是微乎其微,无法解释的事象浩如烟海,数不胜数。传统风水地理学含有迷信色彩和伪科学思想,必须进行哲学科学批判,必须进行革新,引入相关的现代科学理论、方法、技术,从定性研究走向实证研究,从传统风水地理学走向现代风水地理学。

2)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李政道曾经对科学巨匠钱学森说:“我国的《周易》是纯之又纯的科研成果”。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在治理山水,建造城乡、宫殿、园林、民居等工程中,都是以“天人合一”哲学观为主线,以风水地理学(堪舆学)为指导,风水地理学的实践,充分体现了《周易》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科学性。

3)传统风水地理学的哲学基础是《周易》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而现代风水地理学的哲学基础仍然是如此。但是,在现代风水地理研究中,对“天人合一”思想在摈弃“迷信”思想的前提下,赋予了现代科学的新内涵,真正反映出其科学精髓,也可称为新“天人合一”观。现代“天人合一”思想的要义有3点:(1)以人为本;(2)人与自然和谐;(3)持续发展。此3点看上去极为简单,但其哲学、科学内涵极为丰富深刻,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光辉哲学思想的结晶,是指导人类持续发展的最高准则。这些思想必须贯穿于现代风水地理研究的始终。

4)“人地关系”不仅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与核心,而且也是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风水地理学研究的源头与核心。风水地理学自萌芽之日起,就把“人地关系”确定为永恒的研究课题。《周易》的“天人合一”思想是风水地理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因此,“天人合一”思想对“人地关系”的阐释,是支撑风水地理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

人文地理论文篇4

我国人口规模庞大,各种人口指标复杂多样,然而在教材中没有体现这些人口数据的来源。课文中的第一句话“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12.95亿,占世界人口1/5以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提到人口普查以及人口普查的次数。由此会引起什么是人口普查,我国进行过几次人口普查,如何通过逐级汇总得到全国的人口数据等学生关注的问题,以此为切入点,可在课堂上向学生发放人口普查表,两人一组,一人担当普查员,一人担当申报人,现场模拟人口普查工作。普查表中涉及性别、民族、户口、受教育等情况,通过简单的表格填写,让学生初步了解人口相关数据来源,通过逐级汇总最终得到我国人口的相关数据,给予学生更为直观的数据印象。同时,模拟普查工作可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让学生了解普查工作的意义,以便向家长讲述,更好地配合国家今后的各种人口普查工作。

二、利用普查数据理解人口问题

我国人口普查每十年一次,建国至今已完成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得到很多有意义的人口数据。可在课堂上提供建国以来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资料,绘制建国以后的人口增长图,一张绘制好的建国以后的人口增长示意图,要求学生计算每十年的人口增长率,总结出我国自建国后人口增长所呈现的特点。从20世纪80年代起,人口增长速度开始下降,在图中有所反映,使学生了解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数量的控制,对教材中图1.9我国人口增长的相关内容给予补充。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不是图中曲线的终点,通过绘制2010年后人口数量增加、平稳和减少三段可能的变化曲线,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人口变化趋势,同时有助于学生识别这一类型的增长模式图。

三、分析所在城市的人口分布情况

人文地理论文篇5

【论文关键词】 护理;地震伤员;资源管理 四川省汶川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有大批的伤员转运到后方医院进行救治。我院共救治了灾区伤员150人,其中骨科救治伤员69人。面对如此大批量伤员的救治,只有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利用和科学管理,才能及时有效地救治伤员,保证护理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收治的69例伤员中,男28例,女41例;年龄11~89岁,平均51.4岁;受伤至救出时间为伤后即刻至伤后70 h不等。其中多发伤33例,四肢骨折23例,脊柱骨折及截瘫5例,髋部损伤及骨盆骨折3例,肋骨骨折2例,皮肤挫裂伤2例,挤压伤1例。大部分伤员于1个月后伤愈出院,最后一位伤员于5个月后出院。 2 护理人员的配备 我科新病区腾出40张专用床位接收地震灾区伤员,主要是收治康复期的伤员。我科原有护士14人,护理部从其他科室抽调了护理骨干5人参与我科新病区伤员的临床救护11 d。临时组建的骨科病区也都从医院其它临床科室抽调了护士13人,护士长1人,配备好了一个护理团队。我科原有实习护生3人,护理部抽调了在其他科实习的护生2人固定在我科2周,协助完成伤员的基础护理。另外,还有3位志愿者实习护生在我科协助伤员的生活护理,共10 d。伤员入院后的前几天,都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惊恐、不安等。针对伤员的这些心理状况,护理部及时组织心理疏导护理小组共10人,及时对伤员进行心理疏导。 3 护理人员的培训 针对地震创伤主要以骨折、骨盆及胸部伤、脊柱骨折及截瘫、四肢神经伤、挤压伤及挤压综合征、多发伤等为主[23],伤后感染、截肢以及心理改变等情况,护理部和科室都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了多次相关专业的强化培训。培训方式主要为集中授课、各病区护士小讲课及针对具体病人进行个案查房三种。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骨科常见创伤病人的救护程序、创伤常见的救护技术、骨科常见创伤病人的护理方法、特发性伤口感染的护理及心理干预等。 4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根据病人入院时的数量、病区工作情况和病人病情的轻重等进行弹性排班。批量伤员入院时安排护士加班,除当天值班的2位护士外,临时按1∶1的护患比例安排护士加班,进行伤情检查、卫生处置、接收治疗或卧床休息,处置完毕后加班的护士才下班。根据病区工作情况调整上班护士,上午和下午的治疗、处置及手术等工作量较大,每天安排10位左右的护士上行政班,另有3位护士值中班,4位护士分别值上夜班和下夜班。根据病情轻重增减值班的护士,伤员病情危重时,增加值班的护士,必要时专人守护伤员。 5 护理人员的合理使用 临时设立护士长助理,协助护士长管理病区及对伤员治疗、护理质量把关,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一次锻炼、施展抱负和个人才华的平台。护士长助理需具有较高专业理论和专科理论知识水平,同时技术娴熟,能指导下级护士工作,且有较强的病情观察和判断能力。护理组长由经验比较丰富的高年资护士担当,组长应有能力指导下级护士或护生工作,作为病房管理核心成员、护理骨干,参与病房管理工作和伤员的管理。执行护士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主要力量,需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具备爱岗敬业精神,能够熟练掌握临床护理知识、常见护理操作及抢救技术。助理护士在护理组长或执行护士的指导下,完成伤员的各项基础护理,完成伤员入院、出院的健康教育,负责伤员的卫生处置。负责病区的环境整洁和探视陪护的管理,负责监督指导护理员的工作。 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在医院建设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人文地理论文篇6

论文关键词:地方院校,国防人才培养,研究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建设强大国防是国家发展的战略使命,是每一个公民的历史职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把战争向信息化形态推进,引发世界范围内的又一次军事变革。新军事变革对各国国防建设提出新要求,根本在于国防人才的培养。我国在这次军事变革中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国防人才的培养,因此军委提出了军队生长干部要逐步走开军队自己培养和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并举的路子,从更大范围选拔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地方院校学科门类齐全、资源丰富,具有培养国防人才的优势。近年来地方院校采取多种形式,在培养国防人才方面探索出成功经验,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第一,地方院校国防生招收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目前与军队签约培养国防生的地方院校已达117所,在校国防生近7万名,已有3万名毕业国防生补充到我军各条战线。[1]第二,报名参军入伍学生数逐年增加。据南方日报报导,从2001年2000余名大学生入伍,到2009年将有13万大学生进军营,年度总量扩大了近60倍教育管理论文,部队的每一个班排都将有大学生士兵。第三,地方院校国防教育工作得到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的颁布实施把地方院校国防教育纳入到法制轨道,为国防教育的开展提供法律依据。地方院校依照法规,逐步开展起国防教育工作。

经过多年的摸索,地方院校在培养国防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国防建设输送了大量人才,提供了智力保证,加快了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和新军事变革的步伐。在总结地方院校培养国防人才培养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发现地方院校在对全体大学生国防教育,提升大学生整体国防素质上还存在欠缺,突出表现在:

1.地方院校部分大学生国防价值观淡薄

为了解大学生国防知识掌握情况,我们随机对某专业的大一和大四学生进行了现场问卷调查,能全部正确回答这些问题的学生仅占40.1%,说明地方院校虽然开展了国防教育,但大学生的国防知识并不十分丰富论文格式。少数学生把学好知识和早日成才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而为之奋斗,特别是在当今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公民责任感和公德意识薄弱,个人主义盛行。在这种现象比较普遍的社会和家庭教育背景下,学生缺乏对应有的公民责任意识的共鸣,因而不能认真地接受国防教育。在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卷调查中, 31.6%的同学认为最值得尊重的职业是军人,占比例最大。但当询问“如果你有机会从军或国家需要,你是否愿意参军”时,只有18.7%的同学选择了很愿意,有35%的同学表示比较愿意,明确表示不愿意的占17.7%;当问及“是否考虑过毕业后到军队或军工行业去就业”时,考虑的占43.5%,没有考虑的占56.5%。从调查结果分析,当今大学生国防职业价值观淡薄,应该得到加强。[2]

2,高校国防教育管理机构、保障机制不健全

自国防教育法颁布实施后,高校国防教育工作逐步开展起来,从基本的军事技能训练到专业的国防知识教育,极大的提高了地方院校大学生的国防素质。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最突出的就是管理机构不完善,保障机制不健全。有的高校在武装部领导下成立了专门的国防教育教研室,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及任课教师,但有部分高校根本无健全的、专业的、职责明确的国防教育管理机构,造成国防教育流于形式,消减了国防教育效果,达不到为国防建设培养后备力量的目的。此外,许多高校认为地方院校毕业生不会有多的学生从事国防事业教育管理论文,因此没有必要在国防教育中投入过多的人力和财力,造成地方院校缺少军事理论课教师和国防教育经费。地方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也遇到一个尴尬的情况,由于多数高校缺乏国防教育相关的学科,很难引进高水平的军事理论课教师。引进少数军事理论课教师,由于缺乏开展科学研究的条件,工作热情下降,影响教育效果。

3.国防教育形式单调,缺乏吸引力

目前多数地方院校国防教育形式为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课教学。军事训练集中于一段时间内进行,要完成规定的科目及政治教育,工作量偏大,而且由于高校招生规模较大,军训人数多,军训内容大都约定俗成,运作方式凭着老感觉、老思维、老经验在进行,所以军事训练形式上难以突破,使得学生感到军事训练枯燥,盼望早日结束。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地方院校应肩负起历史使命,通过国防教育推进地方院校国防人才培养工作。依靠教育的特殊功能,达到改变大学生国防素质的目的,增强大学生为国防服务的意识,推进全民国防教育的开展,力争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国防人才。

1.从国家安危高度强化大学生的国防职业价值观

首先,各高校在对大学生的专业教育及职业教育时,很少进行国防职业价值观的教育,造成大学生普遍产生国防行业地域偏僻、生活艰苦的偏见,致使地方院校大学生国防行业就业比例偏低。因此,应结合国防教育,大力开展国防职业价值观教育,逐步让大学生树立起投身国防、建设国防、现身国防的职业价值观念。其次,当代大学生是中国80后的一代,出生于和平时期,成长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期,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他们缺乏艰苦锻炼,更由于没有经历战争年代生与死的考验,造成危机感较弱,甚至缺乏。因次,有必要结合国防教育提升他们的忧患意识,锻炼他们吃苦耐劳的意志。大学时代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与强化的关键时期,要结合国防教育,逐步扭转他们的自我意识、利益观念,树立起以爱国主义、奉献牺牲精神为核心的国防职业价值观念教育管理论文,为国家培养更多国防中坚力量做准备。第三,大学生国防意识的淡薄使得他们对国家安全有关概念掌握不准确,对国家安全工作不了解,认识片面,有部分学生不清楚公民在维护国家安全中应承担什么义务。又由于大学生成长环境的影响,使得部分大学生追求享乐,拜金主义思想盛行,奢靡之风日盛,使一些大学生居安不思危,社会责任感不强,警惕性不高,客观上起到削弱国防意识的作用。外国敌对势力很有可能抓住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淡薄的弱点,进行思想渗透。因此,也有必要从国家安危、人民幸福的高度强化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树立起正确的国防职业价值观,克服享受的思想。[3]第四,大学生受过专门的训练,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是未来现代科学技术的拥有者。他们走出校门后,接受一定时期的实践磨练,定能成为行业的技术骨干,他们的言行举止将影响周围的的一批人,因此他们国防观念的强弱将能对全民国防带来影响。

2.建立职责明确的国防教育管理及保障体系

国外地方院校形成的从国家到高校自身完善教育管理体系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美国非军事院校的军事训练,属于国防后备力量动员体制的组成部分,由军方直接负责。在英国,国防部预备役局在全国数十所大学中设立了陆军军官训练团、海军训练中心和空军飞行中队,分别负责所在地区几所大学学生的军事训练和宣传工作。[4]

为保证地方院校国防教育的顺利开展,各高校要单独建立职责明确的武装部或国防教育教研室,负责全校的学生军事训练、军事理论课、日常国防教育活动开展的管理工作论文格式。地方院校要落实国防教育教师编制,选配好国防教育课教师,搞好国防教育教师培训进修和职称评聘工作,努力建设一支热爱国防教育事业,年龄、职称、专业结构以及生师比较为合理、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以满足国防教育工作的需要。地方院校应主动与地方部队沟通联系,争取地方部队在军训教官的选拔、培训和派遣方面的支持与合作。地方教育和财政部门要搞好地方院校国防教育经费预算,加大对地方院校国防教育经费的支持力度;各地方院校要把国防教育经费列入到学校教育经费中给予保障。[5]

3.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工作

发达国家组建专门的训练团队对大学生进行军事训练是地方院校进行国防教育的基本形式,除了开展以学生军训为主要形式的国防教育外,还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相比美、英、法等发达国家而言,我们必须在国防教育的方式上下功夫。[3]目前我国地方院校国防教育的基本内容还停留在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课上,完成这两项“规定动作”就认为完成了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缺少“自选动作”。地方院校可以发挥团学组织的作用,成立国防类社团教育管理论文,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活动。建立国防类社团可以在学生中开展自我教育,拓展教育形式。开展主题鲜明的国防教育活动,避免单一的灌输式教育形式,可以增强教育效果。国防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单靠上几节教育课和听几次报告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广泛、深入,持久上下功夫;坚持把国防教育纳入到高校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到教学的总体规划、纳入到素质教育计划中去。

面对新世纪,拥有人才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最大的财富。国防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国防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国防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地方院校应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自身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对学生的正面引导,从而促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关注并且投入到国防建设中来,真正地做到不辱使命。新的世纪,新的征程,我国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将要迎接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今世界虽然总体趋势是和平的,但天下并不太平,局部战火此起彼伏,国际社会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因此,地方院校要切实担负起历史使命,不仅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人才,而且应加强国防教育,培养更多、更好的国防人才,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马鹰,黄家富.国防生招生10年回顾:菁菁校园砥砺军中利剑[N].中国教育报,2010-11-11(3).

[2]眭国荣,黄丽侠.工科大学生国防意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9,7(1).

[3]师雷宏.中美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比较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湖南:中南大学,2006.

[4]张纪光.国外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对我国普通高校的启示[J].安康学院学报,2008,20(1).

[5]林成郎.对地方高校国防教育的思考[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1).

人文地理论文篇7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

新形势新环境下,地方师范院校要更新教育观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出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同样如此。

一、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原则

地方师范院校想培养出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就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确定专业化、层次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地方师范院校开展的各项教学活动必须要在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进行,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则包括三个层次:首先,专业基础目标。要求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有深入理解,基础扎实;其次,专业实践目标。学生可以在学习期间承担一定的课题研究,完成相应数量的实践任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知识了解更加全面。最后,专业发展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主动、积极的巩固、更新知识,自觉研究,丰富其实践经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教学内容突出全面性。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不断完善与发展中,教学内容也要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广泛。教学组织中在完成相应数量的基础教学内容后,可以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兴趣、学习需求的前提下,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针对有就业意向的学生为其提供更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为其创造更多的教学实践机会,以提高其岗位竞争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教学岗位;针对有深造、研究意向的学生,则可为其提供更多的课题研究内容,为其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3.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地方师范人才培养模式多以老师为主导,老师教,学生学,教学过程体现出巩固性、直观性的特点,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缺乏主动性,故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而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人的价值与尊严,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民主性、平等性的特点,侧重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更加民主。

4.可操作性原则。要培养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必须强化课程的应用性、可操作性,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技能。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相关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教育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实际的行业需求,应增加实践课程,强化专业技能培训,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地方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策略

在遵循上述人才培养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地方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培养。

1.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一方面要对现有基础课程进行优化,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结构。教学过程中将重点放在素质教育方面,并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学生掌握更丰富的基础知识,才能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要强化应用课程,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应用技能。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将课程体系分为素质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实训实践课程等若干模块。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为重点,分为专业必修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注意课程建设要以适应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为主,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特性,避免内容重复等问题。

2.完善专业教学内容。一方面要加强教材的建设与改革。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教材主要包括自编教材、辅助教材及推荐教材等,其中自编教材是本校教学团队教师经过多年积累编写的教材,以配合课堂教学,提高专业教材的知识面。辅助教材则是向学生推荐的辅读物,例如心理健康教育图片、心理测试问卷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知识延伸。推荐教材则是在图书资料室、心理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专业负责教师精心编排的习题手册、团体心理辅导训练方案、实习指导讲义等,并进行课件的设计与开发。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学内容的完善。首先要完善课标及教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在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可以集思广益,集体编写相关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及授课计划,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基础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并根据课标要求完善课程设计方案。其次,要完善教学课件习题,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发展,最大限度达到资源的共享,例如与专业团队合作进行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同时,团队教师分工合作,共同编制心理专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标准、心理实验手册等多个方面相关材料,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课堂教学,提供科学的指导性教材。

3.创新培养模式。老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单一性的不足,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可以进行团体心理训练。针对心理特点不同、生活实际不同的学生群体设计丰富的团体训练项目,注意团体心理训练的针对性。团体训练项目一般由老师领导一个小组在专业的团体训练室进行示范,其他小组则在旁边观摩,一个小组完成后,其他小组再进行体验,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并写出活动心得等。其次,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先设计出科学、合理、与学生学习内容及认知能力相符的论题,再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将设计好的论题作为学习内容,向其提供模拟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论题的分析、讨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心理技能训练。心理技能训练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特色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基本理论与专业理论课程的同时,根据课程的实际内容安排具体的心理技能训练课程,帮助学生提高其心理职业基本能力及基本素养。心理技能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心理手语操、心理咨询方法、心理案例分析、心理问题干预等。最后,任务驱动。一方面要加强特色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开发更多的核心课程及校本课程,并将真实的工作过程与典型的工作任务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掌握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方法。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可以联合学校或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还可以拓宽其就业渠道;此外还可以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进行毕业调研,提高学生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能力,提高其岗位适应能力。

4.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从某种程度上讲,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好坏与任教老师的实践经验有着直接相关性,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要求老师必须具备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经验,因此,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打造一支专业能力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此外,还要通过多个渠道将校外的教师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例如可邀请一线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到课堂上现身说法,为学生讲授更多的实践经验;也可聘请资深的心理教育专业为客座教授,为学生开展专业题讲座及实践培训等。

三、结束语

教师的专业素质是从事专门教育教学活动必需的综合品质,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其未来的工作岗位主要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体现出一定的特殊性、标志性,因此地方师范院校要在遵循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完善课程体系,丰富教学手段,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肖爱芝 单位:商丘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倪海珍.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5

[2]许新赞.团队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

人文地理论文篇8

关键词: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

1.工程简介:深圳市泰然实业有限公司306高层工业厂房是1栋18层(地下1层)的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高层工业建筑。建筑面积31200m2,建筑高度79.8m,地震烈度为7度,框架等级为3级,剪力墙等级为2级。地下室面积3908m2,其中含人防面积1390m2,分两个人防单元,层高4.4m,桩基采用预应力砼管桩。

地下室的设计中考虑人防的问题,有一个平战结合的问题,即既要考虑平常使用时荷载较小,需满足建筑使用上大空间的问题,又要考虑人防时荷载较大,结构上很难满足大空间的问题,如何协调两种状态下不同的使用要求,以下讲几点笔者在人防设计方面的一些体会,以资借鉴。

2.人防结构设计的特点

人防即人民防空,人民防空的任务是根据国防的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除采取人员疏散的措施之外,也是战时防空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包含两方面:一是主体结构设计,包括顶板、外侧墙、底板等其它构件的结构设计,二是孔口防护设计,包括出入口的防护和消波系统(防护设备),其中出入口的防护包含防护密闭门的选用、门框墙、临空墙的计算、出入口通道(包括风井)的计算等几个方面,而消波系统则包含防爆破活门的选用和扩散室(箱)的设计,那么,这些内容的结构设计与一般的结构设计有何不同呢?

第一、结构设计的可靠性可以降低,一般建筑结构pf≈10,而人防结构pf≈6%,第二,考虑结构的动力响应,第三,结构构件可考虑进入塑性工作状态,第四、材料设计强度可以提高,实验表明,在快速加载的情况下,这时材料力学性能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强度提高,但变形性能包括塑性性能等基本不变,这对结构工作起到有利作用,例如钢材强度可提高1.15~1.5倍,对砼强度可提高1.5倍,这是在设计中考虑材料强度综合调整系数来完成的,第五,重视构造要求,人防设计的许多构造要求是与一般的建筑设计不同的,要求更为严格,故仅仅只考虑受力计算,不考虑构造措施是不合理的。

根据以上所述的结构设计的特点,我们可以确定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①平战结合,取控制条件,在民用建筑的人防地下室的结构设计中,一般只涉及5级或6级人防设计,结构的顶板基本上都由战时控制,而侧墙和底板则因地下室的结构型式的不同而由实际情况确定;②只进行强度的验算,由于在核爆动荷载作用下,结构构件变形极限已用允许延性比的控制,且在确定各种构件允许延性比时,已考虑了对变形的限制,因而在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中,不必再单独对结构构件的变形与裂缝开展进行验算;③只考虑一次核袭击;④注意各部件的协调,以免因设计控制标准不一致而导致结构的局部先行破坏,失去整个防护建筑的作用;⑤地面与地下承重结构体系要协调,不能出现两者强弱相差较大的情况。了解了结构人防设计的特点及原则之后,我们首先就必须确定计算所需的荷载值。

3.人防荷载的确定

如前所述,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主要考虑抵抗空气冲击波。当核武器在空中爆炸时,当冲击波传播到地表时,形成反射冲击波,因反射波是在被入射波压密和加热过的空气中传播,且压力又高,所以反射波的传播速度要比入射波快,当反射波波阵面终于赶上入射波波阵面后,则汇合成为一单一的冲击波,即合成波,合成波波阵面靠近地面部分是垂直于地面的,即合成波是水平方向传播的,对抗力等级较低的防空地下室来说,所受的冲击波即为这种合成波(即地面冲击波)。防空地下室的顶板一般就直接承受地面冲击波的超压和负压作用,而对于侧壁和底板,因空气冲作用于地表,压迫土体并使其产生运动,上层土体受压后连续向下传递压力,这种土体的压缩状态由上向下逐层传播过程称为土中压缩波的传播,当遇到侧壁或底板的阻挡后,则会产生超压、动压和负压作用,这就是侧壁和底板需考虑的问题。

本工程人防地下室防护等级为6级(级别的确定是根据国家制订的《人民防空工程战术技术要求》确定的,是由人防部门确定后发文予设计单位),采用全埋式现浇钢筋混凝土人防地下室,各部位等效静荷载取值分别为:

3.1顶板:首层外墙为180mm实心砖填充墙,且墙面开孔面积大于50%,故不计上部建筑物对地面空气冲击波超压作用的影响,等效静荷载标准值q=60KN/m2。

3.2侧墙:上部建筑物为抗震设防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故应放入上部建筑物对地面空气冲击波超压值的影响,根据本工程地质条件,人防地下室侧壁范围内分别有非饱和土和饱和土,取其加权平均值,并考虑周围基坑支护的阻隔作用,故地下室侧壁等效静载荷标准值q=40KN/m2。

3.3底板:本工程采用桩基础,当核爆荷载q作用于顶板时,荷载随板、梁、柱传至桩上,因人防设计时不考虑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变形,由q产生的q由桩与底板共同承受,故小于规范中按箱形地下室底板的等效静荷载值40~50KN/m2。,与平时荷载作用下因桩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底板受力相比,不起控制作用,故不予考虑。

3.4门框墙:所受荷载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接作用在墙上的荷载qe=200KN/m2。;二是由门扇传来的等效静载标准值,分别按门扇的型号、大小计算确定。

3.5临空墙:依工程实际情况和规范表4.5.7取其等效静荷载标准值为130KN/m2。

3.6隔墙:隔墙分两种,一是相邻防护单元间隔墙的设计压力值为50KN/m2。;二是6级人防地下室与普通地下室相邻间的隔墙,其普通地下室一侧的设计压力选用值为90KN/m2。

其它各种防护密闭门、防爆波活门、扩散室的设计压力均由规范中有关规定选用,当所有构件的等效静荷载值确定后,即可进行结构计算。

4.荷载组合和内力分析

作用在防空地下室结构上的荷载,应包括核爆动荷载、上部建筑物自重、土压力、水压力及防空地下室的自重等,规范中对防空地下室不同部位应考虑的荷载组合给出了一个表格,结构设计时可根据各工程的结构特点结合表格确定所需进行荷载组合的项目,本工程各个部位参与组合的荷载分别为:

4.1顶板:顶板核爆动荷载标准值,顶板静荷载标准值。

4.2侧墙:竖向:顶板传来的核爆动荷载标准值、静荷载标准值,上部建筑物自重标准值(仅有局部剪力墙部位),外墙自重标准值。横向:核爆动荷载产生的水平动荷载标准值、土压力、水压力。

4.3内承重墙(柱):在本工程中,将平时和战时的荷载值进行对比不难发现,战时所增加的顶板核爆动荷载标准值小于平时各楼层的活荷载标准值之和,故此部位构件不由战时条件控制。

在进行荷载组合时,需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上部建筑物质自重标准值的确定,规范的条文说明中第4.3.14条已详细说明了各种不同的上部结构型式,在进行荷载组合时可氛围全部考虑、考虑一半和不考虑三种情况,设计时应认真分析确定。二是顶板的组合中是否考虑上部建筑物的倒塌荷载值,因为倒塌荷载的作用时间滞后于冲击波峰值作用时间,且规范规定的倒塌荷载产生的静荷载值为50KN/m2。,小于冲击波对顶板的等效静荷载值,因此在顶板荷载组合中不必计入倒塌荷载值。

在防空地下室结构的设计中,其承载力设计应采用下列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γ0(γGS+γQS)≤R(f,f,αk,……)(见规范第4.6.2条),需要指出的是几个系数的定义:γ0—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0;γQ—等效静荷载分项系数,取1.0;f—混凝土动力强度设计值(参规范表4.6.3);f—钢筋动力强度设计值。(参规范表4.6.3)

由上式可明显看出人防设计的特点(如前所述),这样与平时状态下的内力情况进行比较,本工程中,顶板、侧壁及人防区域内构件的水平受力由战时控制,底板、基础由平时控制。

求出构件的内力和配筋后,剩下需注意的问题就只有一些构造要求了,《规范》第4.7节中已作了很详细的规定,结构设计人员只需认真研究体会规范条文的条件和适用范围,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就可顺利地完成人防地下室各主要构件的设计了。解决了主要构件的问题,人防地下室孔口防护的设计和平战结合就成了剩下需研究的问题。

5.孔口防护和平战兼顾

孔口防护包含三部分的设计内容:一是防护密闭门与消波系统的设计,二是出入口通道内临空墙、门框墙的设计,三是孔口其它构件,如风井、防倒塌棚架、开敞式通道、相邻单元之间的隔墙等的设计,其中第二、三条中的临空墙、相邻单元之间的隔墙已在上节中谈到了荷载的确定,设计人员可按一般墙体的计算模式,考虑人防设计的特点计算出内力和钢筋,而门框墙的设计一般是按悬臂梁计算,但需注意的就是因平时使用时需要的出入口通道均较宽,而战时又相应较窄,这样有可能会使门框墙的悬臂长度过长,而使水平筋过大,这种情况下,可考虑在不影响功能使用的前提下,加设柱、梁改变门框墙的受力型式,得到较为经济的设计效果,风井的设计中只计算土中压缩波的压力,对空气冲击波则不予考虑,因两者不会同时作用。开敞式通道更不考虑核爆动荷载,只考虑静土侧压力,而防倒塌棚架的设计分竖向和横向两项,竖向力即为倒塌荷载50KN/m2,属静载,横向力即动压设计值q,由《规范》第4.5.10条确定,这两项受力作用时间存在间隔,故不考虑同时作用,下面主要谈谈第一条的设计内容。

当空气冲击波到达出入口通道时,虽然有通道出入口的扩散作用,但遇墙体和门的反射作用使作用在门上的总效应大于空气冲击波的压力,约为2.0~3.5倍。为方便工程设计人员,国家将防密门进行系列化处理,依据设计压力和门洞尺寸就可轻松地选择定型的防密门。

而消波系统的产生是因为滤毒通风设备所能承受的允许压力远小于空气冲击波,若其防护措施不能与主体抗力相适应,将直接影响整体工程防护能力。消波系统的基本思想是以堵为主,堵消结合,堵就是采用防爆波活门将冲击波的大部分阻挡在室外,消就是使从活门孔进入的少量冲击波通过扩散室的扩散膨胀作用削弱其压力,使其进入内部的压力不超过设备的允许压力,规范表4.9.1给出了消波系统选择表,可按抗力等级与允许余压值予以确定,一般由防爆波活门及扩散室组成,防爆波活门的选用和扩散室各部分尺寸的确定均可在《规范》中找到相应的表格和公式得到落实。这项工作在设计过程中既可由结构专业完成,也可由建筑、通风专业完成。

扩散室前墙即安装悬板活门的墙面为临空墙,墙面本身受的荷载及活门传来荷载均按临空墙荷载取值,扩散室与土相邻的顶底板及外墙按土中压缩波压力确定荷载。

人文地理论文篇9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可谓是从现实生活立足的具有实用体征的内容与形式融和贯通的哲学思辨体系,更注重戏剧艺术理应遵循于特定的伦理学和美学的价值规范。可以说,“天人合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潜质”,也是华夏审美文化的“中坚思维”,它在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成为文化艺术精神流变的一种支配力量与文化底蕴,始终渗透于中国地方戏审美的诸多时空。因此,中国地方戏曲崇尚“天人同构”的自由、和谐、恒定、隽永的生命状态,并成为东方戏剧艺术苑囿中一朵靓丽的文化奇葩。

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可谓是从现实生活立足的具有实用体征的内容与形式融和贯通的哲学思辨体系,更注重艺术理应遵循于特定的伦理学和美学的价值规范。可以说,“天人合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潜质”,也是华夏审美文化的“中坚思维”,它在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成为文化艺术精神流变的一种支配力量与文化底蕴,始终渗透于中国地方戏审美的诸多时空。

一、中国地方戏“天人同构”艺术精神的文化底蕴

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精神秉承传统文化“大一统”思想的审美观照,蕴涵着独特自然生命的艺术范式。它反映在音乐艺术上则强调一个“和”字,即要综合“五声、六律、七音、八风”诸种因素以及,清浊、大小、短长、疾综、哀乐、刚柔等生命情慷。为此,“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形而上境界则随着音乐之和的世俗化,而采取了“以人合天”与“以天合人”的方式存活于戏剧王国。诸如:“大乐与天地同和”以及“天”、“地籁’.、“人籁”等艺术生命理念的诊释和体认,而其间最为典型化的审美表征就是“和”的文化折射。由此,从审美价值取向的角度观之,“和”可谓是华夏地方戏美学期待视野的终极目标,即“天人同构”是我国传统地方戏精神所追求的最佳境界。

儒家文化强调音乐能反映世人的痛苦和欢乐,但在感情上却必须受到节制,不应该超越“中庸之道”的伦理准则。倡导形式与内容须统一,推崇“乐而不淫,衰而不伤”的稚乐,不喜热情奔放或具有反抗精神的“郑卫之声”等民间俗乐,故“恶郑声之乱雅也”。《乐记》云:“凡间之起,由人心也:人心之动,物之使用使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即言地方戏的根源是由于人的思想感悄受到外界事物的激荡,“物动心态”是原始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观点。《乐情篇》云:“是故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盖言作品的思想内容是主要的而技艺是次要的,品德的修养是首要的而事情的完成是次要的。由此,儒家的地方戏理论体系:首先充分肯定了戏曲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尤其在政治生活的价值。然在戏曲内容与艺术形式的标准上,内容的“善”、“和”应放在第一位,而戏曲艺术形式的“美”却放在次位。同时,审美主体视戏曲艺术为一种认识真理和穷极人生的最佳途径。子曰:“言而履之,礼也;行而乐之,乐也。君子力比二者以南面而立,夫是以天下太平也”。由此观之,天下太平则礼乐并行,礼乐乃王政之本。对地方戏而言,从形而上的哲学高度必然要跌入以政治伦理为主导的尘世之中。于是.天在此时,变成王的代表,王者,即天也;而人,亦王也。在“天人合一”的文化模式中,到孔子这里,通于“天、人”的“乐”,完成了与世俗的成功结合。

道学文化却倡导“天人和合”乃是一种理想的超越的、超载客观世界的审美之境,形而上的追求是它的宗旨,其最典型表征就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生命境界。《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关涉到戏曲就是。

“大音希声”的美学哲理。老子主张“无为而无不为”,而“无为”即是“道”,然则“道”是先天地而生的成物之“母”。庄子则从崇尚自然的角度主张音乐美的本质表现为人的自然情性、抒发胸臆、娱乐人心。即戏曲美的最高准则是自然而不造作、朴素而不华饰,追求音乐能摆脱“礼”的束缚而合乎自然以及人的本性。由此,声音分为“人籁”、“地籁”、“天籁”,概指人为的乐音、风吹草动的声音、完全自然的音响,推崇音乐“听不闻其声,视之不风其形,充满天地,苞裹六极”。然老庄的戏曲美学只是在逻辑上摒弃世俗之“礼”的内容,而作为中国地方戏美学的历史演绎却无法回避“礼与乐”的现实关联,即表征为以儒家为代表的戏曲审美思想对戏剧之“和”的世俗化与现实化的生命擅变。庄子《缮性》阐释了道家最具特色的戏曲美学观:“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知一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夫德,和也;道,理也。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义明而物亲,忠也;中纯实而反乎情,乐也;信行容体而顺乎文,礼也。礼乐偏行则天下乱矣。即称“道”恬静而无为、自然适性而淡和,故学道者以此为要,即可得真智和真性情。而礼乐同样应以“道”的恬淡平和、自然无为作准则,“中纯实而反乎情”,惟此音乐才能保持人的“纯朴”之性或免遭异化,方能使世间无君子小人、等级上下之分,人人平等,社会“一而不党”,不谋私利,无尔虞我诈,使人保持“天放”的本真性灵,从而使生命个性获得充分自由的拓展。闻一多称庄子为“开辟以来最古怪最伟大的一个情种”。“他那婴儿要捉月亮似的天真,那神秘的惆怅,圣睿的憧憬,无边的企慕,无崖岸的艳美”又在后现代思想家“追逐那无家的潮水”的“流浪者的思维”中找到了知音。。可以说,庄子主张戏曲音乐源于大自然且是自然本身性情的自由抒发与生命体现,具有天然素朴的本真品格,如此的地方戏方是“道”的音乐,更是“天人合一”的大美至乐。可见,庄子以自然无为的审美人生方式,对束缚人性解放和钳制平等自由的等级社会、政治异化哲学给予了深刻的揭露与批判,所表现出的对理想社会追求的炽热之情,也是“思想与文学、哲学与诗的奇妙的化合二。

佛教文化则为世人重新认识世界以及自身与社会的解放给以博大而深刻的启迪,使戏曲音乐、艺术和人性获得了真正的解放与自由超脱。为此,禅宗所崇尚的“悟”乃特指那种与众不同的、非逻辑的甚至非理性的直观思辨。禅学认为要认识自我的本性以及世界的本质就必须涤除支配世人日常生活的思维习惯,去寻找一种新的认知途径。禅者的“顿悟”正如白云禅师诗褐所体验:“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外几多难,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平生被眼瞒”。正像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所描摹:“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即坦言一种豁然开朗的欣慰愉悦。可以说,《坛经》吸纳了印度佛教的“中道”范式,察承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体用一如”的思维原则,拓展了“得意忘象”的直觉思维方式,它可谓是中国传统的直觉体悟思维模式的顶峰,也是中国传统心理文化的集中写照。它融汇印度佛教的“空、有二宗”及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中的“心性之学”,顺应着华夏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需求,从而构筑了一种以心性理论为核心的崭新的心理生活样式。其特质是:在“终极解脱”的人格理想的认知上,以彻底的中道原则,超脱了人类心理生活的一系列对立的心理生活观念,提倡“即众生而成佛”、“即烦恼而成菩提”、“即无明而成智慧”、“不舍生死而人涅架”的“超越精神”,并在“终极解脱”的人格理想的实践上,采取“顿悟”的方法,达到“自在解脱”、“无用之用”的“自由境界”。为此,惑能认为“悟”就是一种自在解脱的心灵状态,即所谓:“见一切法,不著一切法,遍一切处,不著一切处。常净自性,使六识从六门走出,于六尘中不离不染,来去自由,即是般若三味自在解脱”。它阐明了悟后之人在心灵上任运自在,于万法不取不舍、不离不染,即人伦日用之中而超脱于世俗偏执之外。在行为上则表现为“来去自由”的了无滞碍,此悟后光景实是世人尊崇的一种不著意、不计度、任运自在、一切放下的开悟解脱的自由生命的心灵妙境。

二、华夏地方戏“夭人合一”艺术理念的生命情韵

中国传统戏曲张扬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认出炎黄子孙的情感、意志、力量、理想和追求。可以说,民族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道亮丽的景观,它折射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精神,透视了华夏民族独特的情感天地。因此,它所体现的人文精神更是中国当代先进文化的文明硕果。由此,华夏戏曲音乐艺术就本能地透射出中国哲学的精神理念。究其根源,概因国人的心灵秉性之中除了具有玄妙超越的潜能之外还具有一种务实平常的天生气质。中国古代哲学体认着玄远、幽渺、神思以及切近、平实、实践的生命情趣。

可以说,华夏民族儿千年的演绎历史创造了无比丰富的民族戏曲文化,并以其渊源流长、弘萃通远、博大精深、温稚畅融的历史传统和绚丽多姿的生命硕果屹立于世界戏剧文化艺术强林。诸如先秦气度恢弘的钟磐乐舞、隋唐华光璀璨的歌舞大曲、宋元清新淳朴的戏曲音乐等皆显示出中国民族音乐独具匠心的艺术魅力和丰厚旷达的文化底蕴。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崇尚以“礼”、“乐”为治理世间的两大法宝。儒家思想认为戏曲音乐的形上根源是“道”与“天”,故圣人作乐乃是为了体现天意和顺应天道。即“圣人作乐以应天”,“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是故大人举礼乐则天地将为昭焉”。为此,儒家学说从社会教化的角度对“乐”有着严格的审美尺度,只有那种能够表现了“德”的戏曲音乐才是最适合用来教化世人。《乐记·乐象》曰:“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乐记·乐施》云:“乐者,所以象德也,礼者,所以缀浮也。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者著其教焉”。可以说,戏曲音乐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一直是用来作为治理天下人心的调控法规。倡导文质彬彬的君子须接受的“礼、乐、射、御、书、数”或“琴、棋、书、画、驭、射”的“六艺”教育。《乐记·乐言》云:“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是故志微喉杀之音作,而民思优;口单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粗厉猛起奋末广责之意作,而民刚毅;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作,而民肃敬;宽裕肉好顺成和动之音作,而民慈爱;流辟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而民淫乱。是先王本之情、稽之度数,制之礼义,合生气之和,道五常之行”。可见,华夏先祖既右到了戏曲音乐上接天道的形上根源,从而给予戏曲音乐至高无上的文化地位,同时又看到了形下的戏曲音乐,大化可以敦风易俗、调和人群,小化可以陶冶性情、提升气质。同时指出没有节度的戏曲音乐也可使人心散乱、行为失范。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带有价值倾向的规范儿千年来就深深地折射着中国传统戏曲音乐的演变。

人文地理论文篇10

关键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地学思维 本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长期以来,地理学已逐步从人们认识周围世界的有力工具发展成为改造世界的科学,它已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为一系列勘测、设计和规划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以解决重大的国民经济问题。①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教育部先后于1998年和2012年对地理科学专业进行了调整,在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中,地理学下属学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被拆分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个专业,这一专业的拆分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学科的要求。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作为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其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地理学。因此,笔者认为作为地理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经典地理学思维和素质的培养。

1 地学思维

传统地理学提倡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和类比方法等,是地理学中最重要也最普遍的科学方法。②现代以来,地理学有了更强的整体性观念,更多地从地域系统的整体出发,注意从理论假设出发进行演绎,使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能够相互补充、辩证统一,并积极引进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逐步形成了一种复杂系统科学的思维方式。③

从具体研究方法来讲,现代地理学综合研究的两大方法为区域法和因素法,④即以区域为基础的综合研究和以要素基础的集成研究。但无论是区域法还是因素法,都要借助系统科学的方法论和辩证思维,以探究地理综合性问题的求解途径,这类研究方法和地学思维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2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现状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是理学地理科学大类下面的二级学科,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年教育部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依托于地理学、城市规划和管理科学,侧重于应用领域,着重培养我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规划与管理的专业性人才。⑤城市规划一般依托建筑学平台建设,侧重于技术领域,重视物质规划和形态设计,如建筑设计、住区规划与设计、旧城改造、城市设计、景观规划与设计、市政工程规划等,其毕业生大多就业于大城市的设计院、政府部门、城市建设咨询和研究机构。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设立的目的是希望将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城乡规划和管理之中,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之需且具有资源、环境与规划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从专业设置学科背景看,全国大部分高校资环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前身)是在地理学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南京大学黄贤金⑥等人于2011年对98所开设有该专业的高校开展了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98所高校中67所是以地理学为学科背景,占68%;11所高校以地质学为科学背景,占11%;以农学和测量学为学科背景的各为4所,分别占5%;其他以建筑、环境、林学、经济学等为学科背景的高校11所,共占11%。然而,在一些开设该专业的普通高校的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专业重复建设、盲目扩大规模、人才培养缺乏特色、学科定位不明确、⑦⑧尤其是轻视对学生地学思维的训练,过分注重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培养目标向建筑类倾斜,无法凸显地学特点、展示专业特色,导致学生就业方向不明确、就业情况不乐观。

3 培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地学思维的重要性

3.1 有助于学生理解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科背景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跟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也最具活力,该专业面向全球性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等,综合性与应用性都很强。⑨学生只有具备了全局与系统、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类比方法等地学思维方式,才能有效地理解并接受相关理论,对于学习中遇到的关于区域、空间、尺度的概念有具体认知和理解,在遇到具体问题时才能得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3.2 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在生态环境问题凸显的背景下,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这也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有全局与系统、分析与综合等地学思维方式,而学生仅通过城乡规划的理论、技术、方法的课程的学习是无法得到有效训练的,因此,需要重视地理学经典的理论教育。

3.3 有助于学生完成个人职业规划和目标的设定

有效的职业规划对于促进学生实现其人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地学思维的特色之一在于训练学生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而这一点在学生制定个人职业规划和目标时尤为重要,有助于学生综合地思考问题,明确自己的前进方向,客观全面地面对人生的每个阶段并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