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素质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17:32:24

人才素质

人才素质范文篇1

近年来,**镇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和强人才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优化人才环境,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培养了一批思想好、素质高、有头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是双推双培,选拔农村人才。全镇10个村,通过召开村“两委”会议,公开推荐了一批致富能力较强,群众公认程度较高,思想素质较好的优秀农民,将这些能人当中的“双富”能人列为乡土人才,镇党委和村党支部指派专人对其进行跟踪培养。目前,村级组织共有1000多名乡土人才进入组织视野,今后将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培养。

二是设岗定责,发挥人才优势。针对乡土人才自身技能特点,实施分类管理,对那些年富力强,有较强“双富”能力,热心为村民服务的优秀乡土人才,纳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管理,对符合选拔条件的优秀乡土人才及时按程序进入村“两委”任职,参与村级事务的管理;对那些有一技之长、致富能力突出的优秀乡土人才,将其选派到科技示范、产业推广等岗位上,带领群众致富。

三是强化培训,提高综合素质。以镇村农广校为依托,建立农村乡土人才培训基地,每年进行两次以上的集中学习培训。在培训内容上重点突出科技应运、产业发展、农村经济等内容;在培训方式上采取专家授课、先进典型现身说法、现场讲解等形式重点培养。

四是优化结构,充实党员队伍。按照全县党员发展规划的指标要求,制订了严格的党员发展方案,每年发展的农村党员中,农村优秀乡土人才所占比例不低于85%,每个村年发展2名以上优秀乡土人才入党,确定3-5名以上优秀乡土人才为入党积极分子,切实把能带领群众致富、能为群众热心服务的农村优秀人才吸受到党员中来,充实壮大农村党员队伍

人才素质范文篇2

为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推进“三大工程”提前年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现就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素质提出以下意见:

一、强化人才意识,切实加强教育培训工作

人才是第一资源,拥有人才优势,才能在当今和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经过多年的积极努力,我市已培养造就了一批素质较高的中高级人才队伍,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但就目前我市人才队伍整体而言,还存在着人才数量规模不足,人才资源分布不够均衡,人才作用发挥不够理想,实用人才缺口较大等问题。因此,改善人才环境,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科研开发人才、科技创新人才、现代经营管理人才和党政管理人才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人才教育培养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增强责任感,把培养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要尽快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实施人才培训开发工程,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大、素质高人才队伍。要立足现有人才队伍实际,不断拓宽教育培训渠道,加大力度,全面落实大教育、大培训的要求,为现有人才学习培训、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要依托现有的中高级人才队伍,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注重教育培训实效,努力培养一大批青年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技术骨干。要在稳定现有人才队伍的基础上,培养适用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储备未来人才,努力创造人才辈出的环境。

二、明确职责任务,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按照五支人才队伍一起抓的工作思路,根据“”规划,进一步推进和完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相关部门要结合自身工作职能,分类别、分层次制定人才发展、教育培训规划,形成多渠道、多形式、重实效、充满活力的大培训格局。组织人事部门要全面落实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人事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实施方案》(国人部发[5]73号),制定《党政人才发展规划》、《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专业技术人才发展规划》、《专业技术人才教育培训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经委要结合我市经济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制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发展规划》、《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教育培训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15号文件),制定《技能人才发展规划》、《技能人才教育培训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农牧、水务等涉农部门要根据《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实施办法》(国人厅发[]34号),结合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需要,尽快制定《农村实用人才发展规划》、《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规划》和相关配套实施办法,并负责组织实施。各县区、各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也要结合实际,提出人才发展规划,确定教育培训目标,并认真组织实施。

三、突出培训重点,丰富教育培训方式

1、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加强党政领导人才的教育培训。认真按照我市《关于大规模教育培训干部的实施意见》,着力抓好党政领导干部、青年后备干部主体班次的培训,积极安排干部参加上级统一组织的调训。坚持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轮训制度,5年内利用党校将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轮训一遍;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党政领导干部及其后备干部到国(境)外培训;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建立培训点,定期选派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及其后备干部参加培训学习;定期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就政治、经济、法律等问题进行专题讲座;积极鼓励公务员参加各类在职研究生学习。同时,要按照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的要求以及职位和职业发展的需要,依据国家公务员制度和法规,有计划地分级分类对公务员进行培训,注重办公信息化、自动化等方面的技能培训,抓好少数民族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妇女干部等的培训,特别要注意培训其中优秀的年轻干部。各部门单位要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目标,根据工作性质、特点和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开展广泛的教育培训活动,努力建设学习型机关,尽快提高我市党政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2、以提高创业能力为重点,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教育培训。充分发挥我市与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产学研孵化基地的优势,每年组织部分年轻、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到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进行脱产培训、参与项目研发;定期选派一定数量的企业经营管理者,以及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发展潜力的年轻优秀的企业中层经营管理人员参加自治区在发达地区组织的“企业之星”专题培训活动,到福建、山东等地的知名企业挂职锻炼;组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积极参加工商管理知识培训,逐步推行工商管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行持证上岗制度;适时组织一定数量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到国(境)外进行短期培训;通过开设“青年企业家论坛”、“循环经济论坛”等,邀请院士专家、挂职“博士服务团”成员、区内外企业家与本市规模以上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进行咨询指导、探讨交流;定期举办有关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专题讲座,邀请国内著名企业家及经济学专家、教授来我市讲学,组织到工业园区、企业开展专题辅导,开展“送学上门”活动,加快培养一批管理水平高、市场开拓能力强的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3、以提高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制定和实施《市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暂行办法》,实施以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工程;结合我市重点产业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每年选送一定数量的年轻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到省内外相关企业、科研院所挂职锻炼、学习培训;积极支持鼓励年轻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在职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创造条件,推荐、组织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参加“西部之光”、“基层之光”学习研修活动;充分发挥本市现有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带动辐射作用,入选市“351”人才工程、自治区“313”人才工程和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以及享受各级政府特殊津贴的人选,要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活动,采取“一带一”、“一带多”等方式,以老带青,以师带徒,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学术和技术交流活动;专业技术人才相对集中的农牧、水务、建设、园林、教育、卫生等系统和重点行业,要依托全市实施的重大项目建设、重点课题研究,启动“项目(课题)对接育才”计划,开展“学科带头人培养后备人才”等人才培养活动,有目标、有重点地培养一大批中青年学术栋梁和技术骨干,推进行业整体水平有新的提升;各企事业单位要结合行业特点,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各种教育培训活动,不断更新专业技术知识,大力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4、以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为重点,加强技能人才的教育培训。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大力支持宁夏理工学院与韩国韩中新科人才交流中心进行合作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积极选送高技能人才参加全区“充电工程”,进行高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倡导和支持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采取联合办学、委托培养、自主培训、名师带徒、技术练兵等多种方式自主培养高技能人才;有计划地组织开展“订单式”培训,针对我市重点产业和企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确定重点职业领域,突出重点培训方向,定向培养行业、企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本地无法承担的培训任务,要充分利用域外培训资源,采取远程教育、网络培训、外聘专家、输出深造等多种培训渠道,加快培养能够支撑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高技能人才;鼓励企业结合技术改造和项目引进,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通过新产品研发、技术攻关等活动,促进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5、以提高致富能力为重点,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的教育培训。依托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市农广校、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等培训基地,以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种养户和农村专业协会及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农村经纪人及农村致富带头人、回乡初(高)中毕业生等人群为重点,开展“绿色证书”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化为具有开发、生产、销售等技能的创新型实用人才;进一步深化“村企合作”工程,结合项目实施,依托企业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定向培训、就地转移上岗;依托种养殖基地,发挥“科技特派员”的特长的技能,进行经常性的实地指导培训,适时引进国内外智力,开展新技术专题辅导,提高种养殖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操作技术;发挥农村能工巧匠的示范带动作用,定期组织举办专项技能培训班,开展以师带徒、结对培养等活动,提高劳动力的实际操作技能;鼓励大学毕业生在农村“三支一扶”期间开展科普活动,带领农村劳动力进行创业实践,以更新知识,提高素质;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广泛吸纳农村实用人才参与项目开发建设、新技术推广,开展“双培双带”等活动,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素质;定期组织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到区内外农村经济发达地区学习、参观和考察,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增强致富能力。

人才素质范文篇3

关键词:川剧;素质;教育

振兴川剧是推动四川文化大跨越,促进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任务。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作为四川省振兴川剧三大基地之一,是振兴川剧的重要阵地,是守望民族传统艺术的坚强堡垒。振兴川剧关键是人才,如何培养更多更好的川剧艺术人才,是目前川剧工作者,特别是川剧艺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突出问题。本文以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川剧专业为例,指出其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途径等方面探索川剧艺术人才的培养。

一、川剧艺术人才培养的成效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原四川省川剧学校)自1953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川剧艺术人才的培养、川剧教学成果的积累和剧目继承、改革、探索等工作,培养了大批优秀川剧艺术表、导、演、音乐、舞台美术专门人才。活跃在川剧界的陈智林、沈铁梅、田蔓莎、李莎、肖德美等90%的“梅花奖”一线演员均是该校学生;学院的美籍留学生白灵芝荣获“全国艺术院校戏剧比赛银奖”;学院创排的川剧《死水微澜》摘取政府最高奖“文华大奖”和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上海“白玉兰艺术表演奖”,被戏剧界誉为振兴川剧的里程碑。2008年,学院招收首批川剧专业大专生,开启了川剧事业后继有人的正规化、高水平专业教育,川剧人才培养由此上升到一个新层次。每年择优录取60名川剧和民族文化遗产传承学生享受师范生免费或补贴教育待遇,培养一批又一批“小梅花”苗子和高素质技艺专门人才,让川剧文化延续生命。

二、川剧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造成了川剧后备人才短缺,川剧艺术人才的培养受到了一定影响。从现阶段情况来看,川剧专业学生专业技能比较扎实,具有丰富的舞台演出经验,但人文素质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问题有:文化知识储备少,底子薄,阅读面窄;学生重专业轻文化倾向严重,认为学好专业技术就可以了,对人文课程没有兴趣,甚至排斥,致使文化课堂考勤较差,学习效果不理想;学习的功利性动机较强,认为人文课程不会带来直接的利益便不学;文化素质相对偏低,文化课堂教学纪律差,经常迟到旷课,甚至不知道文化课任课教师的名字;一些学生还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道德观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团结协作意识较差等问题。总之文化底蕴厚实、艺术修养全面、专业上有后劲的学生少。原因在于,一方面川剧专业学生招生困难,存在着招生零门槛的现象。除了部分真心热爱川剧艺术的学生,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较差,致使相当部分川剧专业学生的文化修养不高。另一方面,川剧专业技艺性比较强,致使在人才培养教育上非常重视学生专业技术的培养与训练,忽视文化和艺术修养的全面提高。因此加强川剧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川剧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课题。

三、加强川剧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川剧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涵括了文学、戏曲、舞蹈、音乐等艺术门类,川剧艺术人才需要以扎实的基本功、一专多能、多才多艺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首先,当今世界已进入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电子技术已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电子音乐、彩色音乐在舞台上频频使用,舞美制作更加高科技化。如果川剧专业的学生文化知识和素养不迅速提高,以后将不能适应现代化舞台艺术的发展形势。其次,面对当前文化艺术多元化以及广大观众的审美水平提升、艺术需求提高、欣赏情趣广泛的客观总体趋势,决定了川剧艺术人才更应该以高质量、高品位、多样化和多层次的艺术修养与人文素养来巩固自身的地位。“文化修养是帮助演员理解人物、创造人物的一把钥匙”。[1]即使学生的专业技艺水平高,但如果学生的人文素养较低,是难以领略经典作品的深刻内涵,由此难以驾驭作品中人物形象,那他所演绎的角色怎会受到观众的青睐呢?并且当技艺到达一定高度的时候,需要文化修养、文化底蕴来促进其再上一个新台阶。艺术家们一致认为,“一个成熟的艺术人才能否在实践中有后劲,能否不断攀登艺术高峰,主要取决于自身内在的文化素质。”[2]在戏剧界,梅兰芳、欧阳予倩、曹禺、老舍等老一辈艺术大师,都是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一专多能。张岱记载,“彭天赐串戏妙天下,然出出皆有传头,未尝一字杜撰……天赐多扮净丑,千古之奸雄佞幸,经天赐之心肝愈狠,借天赐之面目愈刁,出天赐之口角而愈险……皱眉眂眼,实实腹中有剑,笑里有刀,鬼气杀机,阴森可畏。盖天锡一肚皮书史,一肚皮山川。”[2]彭天赐演戏之所以逼真,就在于他具有丰厚的人文素养,这段文字形象地说明了演员人文素质与表演效果的重要关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培养川剧专业艺术人才的内在要求,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培养学生成为德艺双馨人才的重要途径。如果学生没有相当深度和广度的文化知识,没有相当深度和广度的文化艺术修养,怎么可能肩负起振兴川剧的艰巨任务呢?由此看来,这是我们在振兴川剧、培养人才上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必须强化川剧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为培养文化型的新时代川剧艺术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川剧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

提高川剧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要根据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要鼓励他们在专业上刻苦专研,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又要针对他们文化知识水平较差、人文素质不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强化人文素质教育。

(一)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为核心,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

“文化水平和戏剧人员的成材是正相关的。文化水平越高,成材率越高。”[4]因此,加强川剧专业学生文化知识的教学是人才培养最基本的任务之一,其途径可通过学院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进行。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融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为一体,以提高学生语文实际运用能力、提升人文素质及综合职业素质为目的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欣赏、听说训练和写作训练三个模块,人文素质的培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能有效地夯实垫高学生的语文知识与能力基础,帮助学生从经典文学作品中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感悟深刻的人生哲理,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素质,提高审美能力、人文素质,增强综合素质。“其人文素质教育作用是一般课程所无法取代的,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的核心载体。”[5]但是从目前的大学语文教学情况来看,川剧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容乐观。主要问题有。一方面,大部分学生入校时语文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兴趣低,上课无心听讲,致使语文学习进入一种恶性循环,语文知识水平停滞不前;另一方面,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在年龄阶段、教学层次分布、学习水平方面参差不齐,致使语文教学难以做到因材施教,难以根据学生教学层次分布进行分层教学,甚至出现部分学生上课理解困难、听不懂的情况。鉴于此,必须结合川剧专业学生实际情况,改革大学语文教学模式。一是不能因节约经费将不同教学层次的学生纳入一个教学班进行教学,必须严格按照教学层次来分班教学,做到因材施教。二是制定适合川剧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由于川剧专业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较强,可取消听说训练教学模块,增加经典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内容。并且作品鉴赏教学重点学习鉴赏中国古诗词、散曲、戏剧文学作品以及西方经典戏剧文学作品,让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审美品位,提升人文素质。三是大学语文教学与川剧专业教学有机结合,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如学生在学习《谭记儿》《拷红》《六月雪》等传统剧目时,大学语文教学可在同时对学生讲授《望江亭》《西厢记》《窦娥冤》戏曲作品,不仅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戏曲文学作品的内涵,熟练运用川剧表演技艺塑造剧本中的人物形象,而且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对专业学习的重要作用,大学语文学习能使他们获得专业学习之外的知识与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及艺术修养、人文素质。

(二)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阵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

在对川剧艺术人才总体素质的要求中,政治素质与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不要求艺术人才是全才全能的人,但他必须热爱自己的祖国,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公民道德;热爱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工作责任心、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他应该热爱自己所学习的川剧艺术,有以振兴川剧为毕生事业的担当精神。即使在当前川剧艺术发展较为困难的情况下也会坚持不懈,努力传承、创新川剧艺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其措施之一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指的是在普通高校开设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三门必修课,“教学内容以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进行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以及理想信念、伦理道德、民主法治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教学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历史、伦理、法学、艺术和美学等诸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6]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观念,促进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全的人格,形成健康的心理,也有助于掌握广泛的人文知识,丰富人文底蕴,凝练人文精神。如通过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课,让学生了解抗战历史,牢记历史的启迪和教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三)以专业课为切入点,全面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专业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专业课程中潜在的人文内涵,善于总结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使学生在接受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将人类优秀文化精神、思想传授给学生,使其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品位的人格修养以及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多维知识视野。例如在排练学习川剧《巴山红叶》时,让学生在剧目排练中既掌握了川剧唱、念、做、打等各种表演程式技能,又通过王瑛同志的先进事迹,学习她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秉公执法、恪敬职守的高尚职业道德,实现德艺双馨的培养目标。

(四)以开展读书活动为载体,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

古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不仅仅是个人修养的标志,更是人们自我完善提升和凝聚智慧的重要途径。而且时代的发展需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只有博闻强识、博采众长的人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认清真理和谬误,以扎实的知识储备驾驭艺术人生。因此,我们应在川剧专业学生中积极开展一系列读书活动,建立读书活动的长效机制,着力营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激励广大学子与书为友,益智明理,从经典名著中汲取精华,从圣贤哲理中感悟真理。为保障读书活动落到实处,有效培养起学生的阅读习惯,需制定读书活动制度、建立激励机制等,确保通过读书活动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从文学、美学、文艺学等学科体系中吸取丰富养料,提高艺术审美鉴赏力。

(五)以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为保障,确保人文素质教育取得实效

为确保人文素质教育取得实效,一是学院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制定人文素质教育考核的评价内容、标准、方法等,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人文素质教育活动。例如在考核内容上,将学生读书活动的表现、校园文化活动参与度、社区服务的德育表现、大赛获奖等纳入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二是改革专业课考核模式。学生的专业课考核历来都是专业课教师评定,文化课教师从不参与考核。川剧专业的某些专业课如剧目课程、艺术概论课程要考核学生理解剧本的能力,运用基本技能塑造栩栩如生的川剧人物形象的能力,运用艺术概论的基本原理分析、认识艺术活动现象和对艺术作品进行鉴赏的能力,这与大学语文课程在考核学生应具备的能力方面具有相同之处。因此在这些专业课程考核中,大学语文老师可以积极参与评定考核,目的在于让学生意识到文化课教师教学的重要性,文化教学与专业教学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同时此举能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水平,实现专业考核模式的科学性。三是建立文化成绩与专业成绩并重的评价机制。川剧专业学生文化课考试成绩普遍不理想,为提高学生文化课学习的参与度,让学生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需采取文化成绩与专业成绩并重的措施来全面评价考核学生。例如,学生文化成绩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将限制学生下学期的舞台演出机会,学生文化成绩不合格取消评定优秀学生、奖学金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当前培养德艺双馨的川剧表演艺术人才的一个紧迫任务。我们不要求每位川剧学子都能成为艺术家、学者,但他们必须都是有文化的艺术人才。

作者:张盛春 单位: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1]董天庆.一分辛苦一分才——略谈戏曲人才的基本功[J].戏曲研究,1982(1).

[2]杨乾武.新的历史时期与新型戏剧人才——北京剧协举办戏剧教育研讨会[J].艺术教育,1995(1).

[3]张岱.陶庵梦忆(卷六)[M].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

[4]权朝鲁,王希,周跃先.戏剧人才成材规律初探[J].戏剧艺术,1985(1).

人才素质范文篇4

国内外的发展实践证明,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竞争是最具全局影响力的竞争,人才工作是党和国家至关重要的工作。党的十七大确立了人才强国的战略,省委第十一次党代会把人力资源开发列为三大支撑条件而纳入总体工作布局。根据现行的人才评价标准和统计指标,干部实际上就是人才结构中的党政人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教育培训机制创新,也就是要加强党政人才的教育培训机制创新。近年来,我省党政人才队伍建设进展较快。目前,在省、市、县、乡四级党政管理部门中,已经培养和形成了一支政治立场坚定、数量比较充足、结构相对合理、业务能力比较强的党政人才队伍。

但是,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省干部教育培训和党政人才开发仍然有不协调的地方。一是个别地方和部门对党政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力度不大,资金投入不足;二是在14个市州和87个县区之间存在党政人才配置和分布不合理的问题,“两州两市”的人才分布明显要比发展快的地区少;三是在一些地方存在人才的专业、特长与实际工作岗位不协调的问题;四是在人才的教育、培训、使用、流动、评价和激励方面的机制创新不够完善。针对我省在干部教育培训,即党政人才开发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建议采取如下对策和政策措施。

一、制定中长期党政人才发展规划

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核心,以建立新型办学体制、创新教育培训运行机制和改革教育培训内容为目标,制定我省的区域干部人才教育和培训规划,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人才在区域发展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争取到2020年,使我省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干部占到党政人才队伍的85%,使我省党政人才队伍达到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结构更加合理,总量从严控制,保持适量增长的目的。制定好这个规划必须注意:一是规划要以中长期为主,注重长效发展;二是规划要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解决干部教育培训方面存在的客观瓶颈;三是规划要与国家教育培训规划紧密衔接,细化教育培训内容;四是规划要紧密结合甘肃实际,突出甘肃的地方特色和优势。

二、选准党政人才的发展重点

从我省发展需要出发,党政人才的教育培训重点应该突出三个方面。一是县区处级领导干部。县区干部是工作量最大、下连接乡镇、上对接市州的中间环节,县区工作在一定意义上是影响全省大局的关键。二是中青年干部。中青年干部是我省后备干部的主体,是甘肃未来发展的主力军,是党政人才的骨干。三是党政人才相对比较薄弱领域,主要是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具体来说,充分利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的教学力量,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全省各级党校在干部培养轮训方面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充分发挥好现有教学和科研力量。要分批分类地对以上三方面的干部进行连续性的培训提高。

三、创新党政人才的教育培训机制

在这方面建议:一是进一步明确教育培训机制创新的原则,全面落实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党性教育和实践锻炼“四位一体”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二是优化整合部门和行业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对于教学力量相对较弱的基层党校等要向上级同类单位合并或者集中配置教育资源。三是要加快建设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平台,利用好现代化的教育培训手段,努力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四是要创造能够激发干部教育培训办学积极性的竞争择优机制,推行培训项目管理制度,推广委托培训方式。五是要完善干部学习培训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和健全学习成果的反馈管理和教育培训信息跟踪管理制度。六是要加大干部异地交流、挂职锻炼力度,推进党政机关重要岗位干部轮岗交流,鼓励中青年干部到基层工作锻炼。

四、改革干部教育培训的方式和内容

针对当前干部教育培训中存在的学用不对称、重复比较多、针对性比较差的实际情况,制定分类培训大纲,对不同类型的干部实施有一定差异的教学培训方案,提高培训的实效;继续完善教学培训内容,要着力提高干部的基本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建立供需对接的培训内容机制,特别是课程设置、教材设计、专题安排、授课人员等要做新的调整,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培训单位和教学人员可以交错式开展工作;积极推广和运用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创新办班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把培训工作做活做到家。

人才素质范文篇5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型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方案,是指把应用型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作为目标,将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有机结合,以适应现代化的需求为主要导向来建设自己的学科专业。这需要依托于专业来面向相关的应用课程体系,来采取学、研、产相结合的培养途径,主要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把能力作为另一取向来进行教学的评价。通常来说,应用型的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在本质上就是要建立一个在传统的教育为基础,具有应用型人才特色的专业性的教育方案。

(一)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素质培养规格描述

我们一般将应用型的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培养规格结构框架设置为:两根支柱(经济和管理、英语和人文);一条主线(创新能力及面向应用);四个模块(实践教学模块、学科基础模块、英语课模块、专业课模块);五种素质(道德素质、人文素质、组织素质、计划素质、英语素质);六块基石(人文、管理、计算机、经济、英语、思政);七种能力(学习、沟通、动手、创新、应变、决策、英语会话)。通过这样的一个方式,我们将人才培养的结构框架认真设计,细化分解到了每一个教学环节上以及每门课程所应当达到的具体指标要求上。

(二)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素质培养的目标

制定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素质培养的目标时应当根据一定的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还需结合本地方或本学校的办学条件所拥有的优势,针对工商管理人才需求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确定。一般来说,我们针对社会对高级的管理人才所提出的要求,将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素质培养的目标定为:“按照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需要以及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求,立足于国内,向行业辐射,培养出体、智、美、德等全方位发展的,掌握现代的管理理论基础知识,并有一定管理技能,善于运用各种管理方法,能够在国内外的各工商企事业单位担任管理职务,具有较强制定计划、整合资源、组织实施的能力以及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和应用型的专业人才”。

二、创业导向型人才的培养方案

工商管理类的专业人才培养需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重视能力和个人素质的培养、重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不应该只是以“教”为学习的中心,从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创新性、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培养。基于集“素质、能力、知识”三位于一体的现代人才素质培养理念,再结合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采取一个教师导向和学生自学相结合,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与知识传授相结合,并按照“高素质、强能力、宽口径、厚基础”的要求,主动积极地搞创新型“第二课堂”,构建出一个完善的公共基础理论课、专业学科的基础课、通识课、素质专业课(包括专业主干课与专业选修课)等能够供学生自主去选择的一些较完整的理论基础课程体系,为学生构建出一个创业的信息平台,不断完善一个以创业为主要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创业导向型人才的具体培养方法

实施一个“四位一体”的创业导向型素质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方法可以概括成:从试点开始,慢慢积累经验,逐渐地循序渐进、由点及面。首先,需要从一年级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中选拔出创业的意识较强和成绩较好的人选,由他们来组成一个以“班”为单位的标准体。再以之来作为试点,如果试点成功的话,就可以在所有的班级上进行推广,若可行,在积累一定的经验之后,就能够在所有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中进行全面的实施。

(二)创业导向型人才的具体培养内容

按照年级来循序渐进对学生能力进行培养:一年级主要是培养我们工商管理类学生的创业意识;二年级是以培养工商管理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兴趣为主要的出发点及落脚点;三年级则是主要充实此类专业学生的相关创业知识;四年级是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又蓄势待发的状态,那么此时就需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创业实践的信息平台,为他们创业提供机会。

人才素质范文篇6

一、创新时代呼唤科技人才的创新素质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的时代,更是一个充满着创新的时代。创新的时代迫切呼唤着具有良好创新素质的科技人才。

1、当代科技的发展要求科技人才必须有良好的创新素质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呈加速发展趋势,知识爆炸现象加剧,知识老化速度加快,知识陈旧所需的时间,从18世纪需要80一90年,19一20世纪的30年,缩短为近50年来的二15年,有的学科已缩短为5一10年。科学、技术与生产一体化,科技成果迅速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渗透,科学技术社会化,社会科学化,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生产应用、形成产业的时间缩短,20世纪初以前大约为30年,20世纪初至中叶大致为10年,下半叶开始缩短为5年。如晶体管从发明到产品扩散于全世界市场只用了8年,电脑几乎是3一5年换一代,使人感到发明创造有立竿见影之效。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高回报,吸引和鼓励着科技人员去努力拼搏,进行发明创造。国家和企业也为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大规模投资,支持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使当代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为有组织、有目标、有计划的、高效率、团队式的集体分工协作研究开发的领域。科技活动也日益全球化,科技、经济结合日益紧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其分支纵横交错,学科门类越来越多,并日益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原始性创新成为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在这样的时代,任何科技人员的知识技能每时每刻都存在失效的可能。而科技活动本身就是探索性工作,要求不断创新,这就从客观上要求科技人才必须紧跟时展趋势,不断提高知识储备、更新知识结构与技能,形成与时俱进的创新素质,才能适应当今科技发展趋势,在科技领域有所建树。

2、激烈的国际竞争呼唤科技人才的创新素质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国际间的竞争愈演愈烈,科技竞争日益成为竞争的关键,高新技术成为竞争的焦点。美、日、德、法、英等国家纷纷建立创新发明培训学校,大力培训创新型科技人才,形成学校、政府、社会一齐上的局面,极大促进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则从中、小学就开设创新发明方发方面的课程,从小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在科学发展的初始阶段就打下基础。而我们在这些方面显然是落后一筹。优胜劣汰是竞争的必然规律,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为此,就必须大量地培训和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特别是中国已加入WTO,这意味着国际技术贸易的壁垒在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将更加健全与完善,技术创新成果将受到越来越严格的保护,技术引进和技术仿效的难度将增大。在这种情况下,那种仅靠模仿、引进甚至是“拿来主义”而轻松得利的状况将一去不复返。没有自主创新产品,将意味着永远被动落后,独立自主的创新能力成为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必备能力和必须条件。这就迫切要求培养和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依靠自身的创新素质,形成独立的研究开发优势与自主创新能力,抢占21世纪科技发展的制高点。

3、中国的现实科技创新状况迫切要求加强科技人才的创新素质建设

目前从总体来看,我国的科技创新实力还很薄弱。在基础研究方面,主动进行的原始性、独创性研究工作十分欠缺,基本上处于拾遗补缺的状态。中国至今还未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这两类科技大奖的一等奖连续几年空缺:在产业技术领域,目前中国的发明专利只有日本和美国的1/30韩国的1/4。另据统计,近15年来,外国企业和国内企业在中国申请发明专利的比例高达6.4:1。国内高科技产品仍然只能以模仿与引进为主,缺乏具有自己特色的创新性产品,缺乏自主独创性产品。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的这些不足,要求我们在谋求科技创新的经费、设备、政策、投入、环境等客观条件改善的同时,更为重要的应该从自身创新素质的主观方面进行反思,切实把科技进步转移到依靠人的创新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

二、科技人才创新素质的时代内涵

当今时代,创新素质是科技人才最为重要的素质,科技人才的创新素质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新的时代对科技人才的创新素质有何要求呢?综合起来,创新素质应主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时代内涵。

1、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和灵活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是创新思维与创新行为的先导,是科技创新的驱动力,决定着科技人才能否进行创新以及创新的成败。适应开放性世界的需要,科技人才需要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唯有敢于开放、勇于创新、善于学习的科技人才,才能摆脱自身思维的狭隘性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始终保持旺盛的创新意识和活跃的开拓性思维状态,敢于想别人未想过的问题,提出别人不曾提出过的概念,尝试别人未尝试过的方法,从而形成自觉的创新意识与思维。科技人才需要从广阔的外界环境中吸取一切有用的先进经验,改变那种仅仅凭直觉经验和感情因素支配的狭隘的单一思维方式,以及教条式、生搬硬套、死抠概念的形式主义的思维方式。多角度、大范围、辩证地思考问题,提高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引导科技人才在科学领域取得突破,在技术创新中成绩卓著。

2、强烈的进取竞争意识。当今世界,竞争是一种普遍现象,是当今科技发展的重要动力。竞争意识是一种忧患意识,可以促使科技人才全力以赴地投身于科技工作,保持旺盛的创新精神,发挥一般状况下难以发挥的潜能,进入最佳的创造状态;竞争意识又是一种进取意识,可以培养科技人才的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可以激发强烈的创造欲望,增强创新意识,使其敢为人先、勇于创新,胜不骄、败不馁。在国内外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要求科技人才牢固树立竞争意识,时刻感受到竞争压力,全身心地去奋斗、去拼搏,争取科学发现的优先权、技术发明的专利权,实现科技进步。强烈的竞争意识是时代对创新型科技人才提出的要求,是科技创新顺利进行、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的强大动力,是当今时代科技人才必备的创新素质。

3、积极的探索精神。科技创新意味着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创造前人未曾创造过的成果。从这一意义上讲,科技创新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积极的探索精神主要表现在敢于批判、善于质疑、正确对待科技权威以及敢冒风险上。创新就是批判陈旧,改善现实。科技人才要具备敢于对现实的事物进行批判和否定,对历史进行反思,对自身进行“解剖”的勇气: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劳厄则断言:“重要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的东西。”显然,无论教育本身,还是知识本身,其本质意义上的精髓和灵魂,始终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创造、创造、再创造。只有不断地创造,才能真正实现发展和赢得未来,而这,就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崇高理想与远大目标。创新始于问题,要求科技人才要有合理的怀疑精神。正如古人所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通过有条件的质疑,发现并提出问题正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科技权威是科技人才学习的榜样,但过于的迷信科技权威又会使自身的创造能力受到抑制。科技人才要在尊重权威的同时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勇于向权威挑战,立志超越权威;科技创新还需要有冒险精神,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敢想敢干敢作敢为,敢于打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精神,是科技人才创新素质的重要表现。

4、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奋斗精神是一种进取精神,是对科技创新目标的不懈追求精神。科技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道路必然是崎岖而艰辛的,创新成果的取得过程往往是楔而不舍的长期奋斗的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只有在充满崎岖的科学道路上不畏劳苦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翻开科技发展史,不难发现,哪里有科学的突破、技术的发明,哪里便有科技人才不竭进取的奋斗精神。科技创新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科技工作者具有献身精神、拼搏精神、艰苦奋斗精神,需要科技人才蝉精竭虑、废寝忘食,奋发进取、自强不息,要面对困难不低头,面对失败不气馁,面对挫折不松劲;更需要在科技实践中磨炼和保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力。

5、深厚的创新知识和正确的创新方法。知识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基本前提。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会聚变成透辟的洞察问题的能力,引领科技工作者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进行快速思考和准确的判断,从而表现出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知识和经验越丰富、扎实,就越能开阔人的视野,发现问题,越容易产生灵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在目前知识爆炸时代仅有丰富的知识还不够,科技人才还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个人的情况不同,知识要素的构成也是不同的,需要根据自身的专长、爱好和特点以及从事的创造活动的性质、特点,构建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科技创新活动还要求科技工作者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科研活动虽是探索性的工作,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正确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创新的方法很多,包括综合、还原、演绎、追踪、类比等等,科技人才只有牢固掌握这些科学方法,并善于灵活运用,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才能少走弯路,多出成果。

三、科技人才培养创新素质的对策

实施教育创新,培养科技人才的创新素质创造教育或称创造力开发。创新素质创造教育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发明、创造、创新的知识、经验和技巧的教育。

2、创造力训练。是指对各行各业的人们进行以提高其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完善其创造人格的系列训练,包括传授创造技法和创造经验,提高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想象力的训练。

3、创造性教育。是在普通教育、高等教育、各种专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等所有形式、类型的教育中,努力贯彻提高创造力的原则和方法,使提高创造、发明、创新能力成为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之中,对原有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和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造,以有利于开发人的创造力。

按照美国创造基金会和奥斯本的设想,“教育的目的是使教育能促进创造能力的充分发展。”为了迅速改变中国创造教育的滞后状况,不断加强全民族的创新意识,提高全民族的创造能力,激发全民族的创造精神,真正把创造教育普及开来,落到实处,深入下去,结出硕果。我们的创造教育和创造力开发,应迅速走出只在少数单位试验的做法,而将其作为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传统教育模式的现代转变基础教育方面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改革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用“启发式”教学代替“注入式”教学,激励、鼓舞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使学生善于学习,乐于创新,为培育高素质的创新型科技人才打下良好基础。高等教育更要深化改革,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注重创新实践环节的教学,鼓励、引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设想,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创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把创造学方面的课程纳入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新的自觉性。

加大对科技工作者的继续教育力度。继续教育是科技工作者学习新知识、开拓新思维、开创新事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与提高科技工作者创新素质的重要环节。科技工作者的继续教育紧密结合实际,结合当前的科技发展新形势,以“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为主要教育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方式,积极探索运用有利于培养科技人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方法,全面提高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素质。

在此基础上,我们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强宣传普及。创造力的开发是振奋民族精神,提高社会创造能力和竞争能力,促进四化大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大事,它理所当然地应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教育部门、科研单位、机关、企业固然是开发创造力的前沿阵地和排头兵,新闻、宣传、文艺、出版、图书馆、博物馆,特别是各种现代化传媒,如电视、广播、电影、录像等等,也是可以大有作为、不可缺少和至关重要的。创造力开发活动要和群众的本职工作相结合,要和群众性的创造、发明、创新、创业活动相结合,和两个文明建设、科教兴国战略及社会全面发展相结合,和经济发展、生产变革相结合,和各行各业的改革实践相结合,才会有动力、有活力,才能深入持久、热气腾腾而扎扎实实地进行下去。用创新精神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多层次的创造教育和创造学的宣传普及工作,引起全社会对创造教育的了解和重视,积极参与社会性的创造活动。

建设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创新素质具有主体意识、个性鲜明的特点,要求必须有一支富有个性、知识丰富、思维活跃的教师队伍。只有教师本身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够启发、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带领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所以,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尤其是本身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是培育科技人才创新素质的关键力量,要求加快培养或引进。培养创造教育的师资力量和进行创造学研究的专业队伍,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创造培训,建立各种规格的创造学研究机构和不同级别的创造学学术团体。编写新的、系列性的关于创造教育的教材,在各类学校广泛开设创造教育课程,并以此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和迸取精神;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和运用国外先进的创造学理论与创造;教育经验,开展交流、观摩、研讨活动,使创造学深人人心,使创造教育施惠于广大群众,在创造实践中结出硕果。对重大科研课题给予经费资助,协作攻关,提高水平。

优化科技人才创新素质建设的社会环境。首先,要培育科技创新意识氛围。创新精神是科技发展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共同精神,是在对自然界的认识、搏斗和改造过程中形成的崇高品质,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共同承认和一致提倡。倡导创新就要摒弃陈腐观念,通过鄙弃陈腐思想、鼓励创新行为、宣传创新思想,在全社会形成对创新精神的高度好评,以此促进科技工作者切实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并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其次,要营造自由的思想空间。自由的创新思想是科技创新顺利进行与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科技人才独立的思考能力、丰富的想象力、积极的探索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需要有容纳独特个性的社会氛围。要为科技人才提供便利广阔而自由的学术交流与思想探讨空间,使其在无拘无束的思想空间里开阔自己的思维,寻找创新的灵感,发挥创新的潜力。再次,要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要努力建设完善的现代化的科技公共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科技博物馆、现代化大型图书馆、科学会堂、科技交流中心等公共设施,为科技人才开展创新思维提供便利条件。并经常性开展科技讲座、学术交流,吸引不同层次、不同单位、不同专业的科技人员共同参加,传播知识、交流经验、思想、方法等,触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思想,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切实为科技人才的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人才素质范文篇7

1.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工作的重要性民办学前教育一般是指由国家机关以外的个人或者私人团体自行筹措经费开展、开办、组织、管理、经营的学前教育机构。民办学前教育机构一般包括私立幼儿园、中外合资或合办幼儿园、外商独资幼儿园等。笔者通过研究发现,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发展极不均衡,人员数量各不相同,学历水平有的偏低,专业水平也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些方面都制约着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因此,需要构建一套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模型,促进民办学前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2.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实证研究缺乏有限的一些研究多集中在民办学前教育师资现状的调研、相关问题的理论探讨等方面,但对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的相关研究较少,缺少相关的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笔者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通过进行文献梳理,初步构建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的模型,再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学前教育的相关人员,对模型进行调整,具有广泛代表性和适用性。

二、理论研究依据

1.理论依据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教育的起始阶段,我们国家非常重视学前教育事业,2012年,教育部就了《教育部关于印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通知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更为详细地指出了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要性。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就是指能够胜任民办学前教育领域内的工作所应该具备的最基础的能力、品格等。然而,如何在民办学前教育阶段开展人才基本素质评价尚未有相关研究。2.研究目的开发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工具能够更好地帮助民办学前教育机构选聘相应的人才,同时,也便于各级组织了解民办学前教育人才的相关队伍建设状况,促进幼儿智力发育与身心健康成长。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两个研究目的:①构建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工具;②验证评价工具的适用性、科学性等。3.研究意义实践证明,进行民办学前教育人才的基本素质评价能够更好地引导民众科学、客观地看待民办学前教育行为。从理论层面讲,开发、构建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可以填补国内相关研究的空白,推动不同研究者开展相关的研究,促进人们关注民办学前教育的人才建设。而从实践层面上来讲,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工具的开发与构建可以帮助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更好地选聘人才,也可以帮助相关大学更好地针对民办学前教育人才需求的特点进行针对性培养。此外,还可以促进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工作,促进民办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

三、研究过程及研究探索

1.做好前期培训工作为了保证本研究的科学性与严谨性,我们邀请学前教育领域内的不同专家开展相应的理论与技术指导,从而更好地了解民办学前教育的前沿理论、最新进展、相关实践案例等。笔者通过学习在开展研究中所需要的一些方法,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应用的效果,提出在采用不同方法时应当注意的事项。2.构建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工具(1)收集资料,对指标进行编码定义。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笔者提取与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的相关关键词,然后,对相关关键词进行合并、概括,初步提取出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的相关要素。(2)收集问卷数据,实施有效性验证。根据访谈和文献资料确定的关键指标,笔者编制了关于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关键指标有效性验证的问卷调查,并将问卷发放给不同绩效等级的幼儿园教师,以搜集相关数据。综上所述,笔者经调查统计分析发现,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工具模型的构建符合民办学前教育领域内人才的典型行为特征,对相关关键指标的界定能够很好地区分不同绩效的人群;开发的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工具经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信效度检验等,证实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以推广使用。

四、研究结果及结论

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的检索、关键词提取,初步确定了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的主要方面,在最开始的关键词提取中,涉及的词条有一百多个,后来,通过对语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条进行合并,对存在包含关系的词条也进行合并,逐渐浓缩到了7个:职业道德、专业水平、文化素养、教学技能、沟通能力、科研能力、学习能力,并统一命名为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7要素。随后,笔者对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人员进行行为事件访谈、焦点小组访谈,并对访谈结果进行编码分析,提炼出关键指标。结果发现,访谈提取的关键指标与文献资料分析提取的关键词大部分重合,这相互印证了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的7要素是科学、客观、合理的。后来,笔者又再次让专家对这7个要素进行相关的独立评价,衡量这7个主要因素是否能够反映或代表民办学前教育领域人才的基本素质全貌,专家的认可度如何。结果发现,专家的认可度高度一致,专家的一致性信度达0.94。在确定了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的相关维度后,笔者尝试以这7个维度去衡量、区分区域内的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并验证了这7个因素可以把优秀的人才、良好的人才和胜任的人才等区分开来。在专家的指导下,笔者分别对这些关键指标进行了操作性的概念界定和行为水平界定,形成人才素质测评的部分数据。最后,依据这7个维度,在专家指导下,笔者编制了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问卷,时隔一年左右,又进行了两次独立的调研,以期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来验证相关模型,分析工具的信效度状况,最终形成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工具手册。经过专家评定、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本研究开发的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工具具有较高的专家一致性信度,工具的结构效度和内部一致性信效度也比较高。本研究认为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主要体现在七大方面,包括文化素质、艺术素质、专业素养、语言能力、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组织管理能力等。编制的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工具包含了这七大方面,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标准,具有较高的信效度。本研究开发的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工具所采用的人才素质测评维度和体系的构建分析是针对具体的人群来解决问题,通过在民办学前教育机构中定位不同行为表现人群的典型行为特征来确定测评的维度与标准,具有一定的外部生态效度,可以推广到相关群体中进行测评。

五、研究问题及研究展望

人才素质的评价还需要与工作岗位结合到一起,受制于时间成本和其他各方面的限制,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未能面面俱到地考察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各方面的素养情况,人才素质的测评要根据单位的情况来具体实施。此外,本次研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讨,比如,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中的量化与定性研究,保证测评的全面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学前教育人才的发展同样需要政策的支持与保障,早在2012年2月,教育部就印发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学前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提高学前教育人才的整体素质。民办学前教育人才的发展与人才队伍的建设,最根本的还需要从体制和制度上,加大对民办学前教育领域内的人、财、物等诸多方面的投入力度,健全各种管理制度,积极扶持民办学前教育的发展,不断提升民办学前教育的整体办学层次,才能增强民办学前教育对人才的吸引力度,提升民办学前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晨.民办幼儿园师资管理问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3.

[2]陈莹.人才素质测评的维度探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3]孙琳.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13,(4):123-128.

[4]郑子莹.民办幼儿园政府规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人才素质范文篇8

关键词:智能制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策略

随着智能设备与信息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智能制造”的转型改造与升级。所谓“智能制造”(以下简称“智造”)是指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配合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1]。“智造”时代的到来,加快了企业生产技术与设备改造、生产方式与模式的改革步伐,传统企业生产活动正快速向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变,需要有大批同时具备并掌握了专业技术技能与现代自动化、数字信息技术等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支撑。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体,如何应对“智造”时代对人才的新需求,如何才能培养适应“智造”需求的人才?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单一性、智力(能)技能训练的缺位以及职业综合能力普遍较低等问题,根据“智造”时代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新特点,积极探索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智造”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分析

智能制造的生产活动是人与智能机器人的合作共事,汇聚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动化已渗透到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有研究者指出,“智造”时代的工业生产形式具有三大特点:一是以生产要素高度灵活配置为基础的大规模个性化生产,既能满足个性化定制需要,又能保证大规模生产的高效率;二是客户与企业的合作伙伴广泛参与整个业务流程与价值创造过程;三是智能生产与高质量个性化服务的集成,让整个价值链融为一体[2]。新的生产形式与要求,使对新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及要求也发生巨大变化。

(一)知识方面,从单学科向多学科融合的转变

传统生产模式下,企业员工的工作岗位固定且分工较细,如钳工,可分为装配钳工、修理钳工、模具钳工等工种,各工种都有各自既定的工作内容与任务。其中修理钳工主要负责机器设备的日常检修、清洗与更换或修复,知识要求也只限于本专业岗位领域,即具备机械元件与传动、机械加工、切削与测量常用工具使用、机械拆装与维护以及常用润滑油的种类与用途等与岗位工作及内容密切相关的基本知识。随着自动化、智能化机器设备的深入运用,企业需要的是既掌握且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技术,独立完成智能化目标和任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3]。在智能制造生产活动中,产品的整个生产流程与周期,即从新产品的设计到研发、投入生产,都被数字化、智能化系统所覆盖,技术技能人员已不再只是从事本职业岗位专业化和程序化的劳动,而是需与智能机器进行日常互动与对话,即操控工业智能机器人、向机器人工作指令与下达工作任务以及机器的日常技术调试与维护等。工作内容与职责从简单、单一型工作向复杂、复合型工作转变,岗位角色不再仅仅是研发者、生产者或操作者,而是兼具管理者、决策者与问题解决者多层的身份,这就要求他们除具备本专业理论知识外,还需具备管理学、决策学、现代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

(二)技能方面,从单一的专门技能向多元的复合职业能力转变

生产组织形式的转变不仅使企业员工的工作内容变得复杂,也使企业内各部门间也不再各自独立,实现了部门间的高度协作与融合。如同一个职业团队,企业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也由原来的垂直化向扁平化转型,这种柔性的生产组织方式使得人才的职责和能力由单一变得全面,综合要求也相对提高[4],对人才需求呈现“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特征。传统的一些简单而重复的工作岗位被工业机器人或“智能化”设备所取代,由此催生出一批新的与智能机器相关的职业岗位。新岗位不再是孤立的,员工所承担也不只是一个工作任务,而是作为团队成员参与企业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对人才的要求也不只仅限于本专业的技能,还需具备操控智能机器的技术、数据分析、与人沟通协作、协调、发现及解决问题等的综合能力。

二、当前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智造”时代,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创新能力、用户个性化需求满足等是企业制胜的关键,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的品质与声誉。然而,目前我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仍突出,一方面企业招不到所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职业院校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如下:

(一)专业设置的前瞻性缺失

高职教育是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其主体责任,专业设置的前瞻性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匹配的基础。然而,当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在适应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方面明显不足,专业设置仍以传统专业为主,或从招生的角度来设置专业,较少结合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人才需求预测,对专业设置进行及时的调整、新增或改造,使现有专业设置与产业的智能改造升级发展不同步,所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造成人才供需出现结构性失衡。

(二)人才定位的复合性不够

“智造时代”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岗位工作内容的综合化程度提高,需要技术技能人才具备多学科的知识与技术,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将成为常态。然而,当前高职专业教学内容的学科边界及分化明显,范围狭窄,只注重对学生单一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的软(智力)技能、跨学科技术技能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如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重点培养掌握汽车修理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5]等,这种单一性的人才培养显然无法满足职业岗位综合化、人才复合化的需要。

(三)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不足

在教学中,高职院校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其教育教学以及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产业与技术进步等的关联性,较少根据产业经济发展与生产模式变革的需求而适时更新或调整教学内容,及时引进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讲授内容源于已出版的教材,而教材的建设期与出版期将导致所授知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相比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与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知识与技术的日新月异变化,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节奏不匹配。

(四)培养过程的开放性不够

目前我国一些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仍停留在表面,职业院校与企业间缺失深层次的内涵融合与合作。例如,企业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校本教材开发、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向职业院校选派骨干直接参与职业院校的教学活动等。职业院校也鲜少利用自身优势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选派优秀教师参与企业的新技术研发、新员工培训等,致使“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再例如,学生的技能学习与训练只能在条件及数量有限的校内实训(验)室进行,学生了解或参与企业生产活动的机会缺失。还有,当今科技进步速度快,老技术不断被新技术所替换,实训(验)机器设备的淘汰速度加快,而职业院校的办学经费有限,无法及时更新或添置新的、先进的设备,进而使学生无法及时学习并掌握社会及经济发展所需的新技术、新技能。

三、“智造”时代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改进策略

高职教育肩负着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与变革发展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及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企业“智能”化转型改造进程中,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知识水平与技术技能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应对“智造”时代的新需要、新需求,高职院校亟需全面改革并创新其人才培养模式。

(一)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建立专业设置动态

调整机制高职院校应根据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改造趋势进行人才需求预测,建立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机制。从2021年教育部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目录》中可以看出,国家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新时代产业发展需求融合的改造思路。由此,职业院校应根据“智造”时代产业转型变革的需求,结合新知识、新技术以及新职业等需求变化对现有专业设置采取撤销、新增或改造的方式进行调整,如依据产业智能改造升级的需求对部分现有专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以提升专业设置和定位与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变革、职业岗位变迁的契合度与关联度。

(二)重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高职院校应根据新时代经济及产业发展新态势、智能制造时代的人才需求特点,重新设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规格,从之前的单一专门型技能人才定位向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定位转变。高职院校可以专业群建设为基础,将多学科知识与技术进行融合、交叉,构建专业集群化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使培养的学生既精通所学专业方向的知识与技术技能,又具备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胜任跨学科的多岗位工作,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与迁移能力。

(三)全面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第一,建立动态的教材建设体系。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推进教材建设改革与创新,是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应改变教材选用与建设方式,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共同编写与开发教材模式,根据产业转型变革以及技术进步发展等情况,适时更新调整教材内容,及时将企业生产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内容融入教材,增加教学内容与人才需求的关联度。第二,引入多元化的现代教育技术。职业院校应将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虚拟现实等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引入企业真实岗位工作内容、生产任务与环境,采用项目式、角色扮演式、情景式以及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仿真情境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知识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第三,建立新业态下教师素养的提升机制。教师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应加强教师对经济发展新业态的学习,及时了解产业转型发展的新态势,以及知识与技术技能变革的新动态,实施教师专业素养与技能提升计划,让教师及时接触并学习行业新知识与新技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技能。

(四)强化校企间的深度合作,构建校企协同共育模式

企业及工作过程是知识产生的摇篮,知识的转换更多的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双向转换[6],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育人是职业院校直接对接产业转型发展以及人才市场需求变革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应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第一,职业院校应深入相关合作企业开展广泛的交流与研讨,充分了解企业的生产运营与管理流程、岗位设置与工作内容等,共同商讨并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结构、明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标准等,使专业及人才培养定位契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第二,职业院校应聘请企业的管理骨干、技术专家、能工巧匠等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直接参与学校的专业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实践实训,这样可将企业的最新技术、知识与理念及时传授给学生,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性。第三,职业院校应积极探索实习实训基地的校企共建模式,可通过“引企入校”的方式,也可采取投资入股企业车间或工作室的建设项目,实现校企共建共享,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设备先进的实训场地,满足实践教学与技术技能训练的需求。综合上述,多元复合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企业实现向“智能制造”转型改造的关键所在。由此,高职院校应准确把握“智造”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特点,及时调整专业设置、转变人才培养定位、全面推进“三教”改革,兼顾学生硬技能与软实力的培养,以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与质量,为“智能制造”目标的实现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吕铁,韩娜.智能制造:全球趋势与中国战略[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11):6-17.

[2]韦康博.工业4.0时代的盈利模式[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3]王芳,赵中宁,张良智,等.智能制造背景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变化的调研与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1):18-22,27.

[4]周静.“工业4.0”战略对职业教育的挑战及应对[J].教育与职业,2017(2):16-21.

[5]陈鹏,薛寒.“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使命[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7-83.

人才素质范文篇9

[关键词]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能力结构

一、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结构的界定

20世纪70年代,戴维·麦克利兰(DavidC.McClelland)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素质(Competency)的概念,认为素质是指和参照效标存在因果关系的个体的深层次特征,深层次特征包括深层的动机、特质、自我概念、社会角色和浅层的知识与技能。陈仲庚教授以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两个重要命题“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向人生成”为基本理论框架,对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结构进行了研究,认为审美·思维、知识·能力、身心·素质这三项六款对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结构而言,是一个较为全面而充分的结构体系,这也是应用型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结构。以此为基础,结合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特点,本研究认为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应该包括思维、知识技能、身心道德、创新特质,其中思维是最核心的素质。

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理论型或学术型人才而言的,其本质特征是具有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其行为特征是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应用活动而不是机械的模仿和简单的劳动,它是建立在“应知”基础上的“应会”的智能行为。因此,应用型人才不仅应该具备可塑性的知识技能、良好的身心道德素质以及应用知识进行科研、技术创新和知识更新等综合性能力等一般素质,而且应该具备以“通识”为目标的专业基础理论、宽广的知识面、综合性的能力和全面的职业素养等特殊素质。特别是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的应用型人才更加需要具备这样一些特殊的素质和能力。

一般素质和特殊素质的共同作用便构成了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鉴于此,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可确定为:不仅要掌握“必要够用”的国贸专业理论知识、基本的国贸专业实践技能,拥有良好的身心道德素质和较强的道德意志力量等一般素质,关键是要具有通识性的知识、综合性的能力以及全面的素养等特殊素质。

二、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一般素质和能力结构

1.思维。在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一般素质中,思维是最核心的要素。思维能力虽然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心理学概念,但在人类活动中,它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其一,思维是人类从理性上认识世界的工具,没有思维,人类就不可能系统认识世界;其二,思维具有对其对象包括思维主体进行评价、调控与决策的实践作用。就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来说,必须具备清晰地认识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的能力,能对其进行准确评价并进行正确决策的思维能力。这一能力的提高与思维方式是密不可分的,一般而言,思维方式包括哲学思维方式、一般思维方式和个别思维方式三个层次。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只有全面掌握并综合运用这三个层次的思维方式,才能使思维能力和思维效果真正得到提高,才能更加高效地处理各种国际商务问题。

2.知识与技能。对于任何专业的人才,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技能是知识运用的结果,掌握知识有助于技能的形成和提高;技能的运用,又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知识准备更好的条件。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应该掌握的知识是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在该领域应该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为顺利完成自己的工作和职责所应理解的东西,包括基础知识(基本常识)、专业知识和关联知识等。技能则是其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例如,运用经贸理论分析解决国际贸易相关问题的能力、商务谈判技巧、市场调查能力以及完成国际贸易各项业务流程的能力等,这些技能可以通过重复性的模拟实验、实训或其他形式的体验来逐步提升。

3.身心与道德。在人全面发展的各因素中,身体素质应该是最基础的载体,也是其他各种素质赖以生存和提升的基础。一个拥有健康体魄的人在组织能力、定向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学习和竞争的能力方面都会更强。而一个心理素质良好的人,会有正确的信念追求、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很好地把握自己的言论和行为,正确地对待自身的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我。道德修养是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人们思想和行为中的表现,具有社会思想指导性。古人云:“有才无德,其行不远。”每一个人成才的方向和目标,都应该是和社会需要紧相连的,脱离了为人类造福,为社会做贡献的思想,人的才干就会受到抑制。对于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而言,以后主要从事的是与对外经济贸易有关的工作,面临的将是更加复杂的环境、更加复杂的工作甚至更加复杂的人群,所以拥有强壮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全面发展的个性、积极的情感、坚强的意志以及很强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道德修养是非常重要的。

4.创新与特质。创新能力是人们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和科学知识,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某种新思想来发现和解决新问题的一种能力。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是指对国际贸易业务的开拓创新,对外贸实践技能的创新,而不是指贸易理论研究的创新,也可以说,这是更高层的实践能力。这种创新能力是在素质教育中通过各种知识技能的积累、综合、升华而逐步形成,在贸易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概括而不断提高的。特质是个性身体特征对环境和各种信息所表现出来的持续反应。既然人们是根据他们的特质与世界抗衡的,那么人们的特质就要把各种经验组织起来激发并指导他们的行为。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要在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中面对复杂的对象处理复杂的国际商务问题,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特质去洞察国际国内形势,随机应变、灵活有效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开拓创新驾驭国际市场是非常必要的。

三、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特殊素质与能力结构

1.通识性知识。“通识”不仅仅要求知识的掌握面要宽,而且要求对知识的运用能够汇通、融通和变通。通识性知识有助于人的生活、道德、情感和理智的和谐发展。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不应该单单只掌握专业知识或与从业相关的知识,而是需要掌握覆载人类知识主要领域的综合知识,这样才能将学习的重心从现成知识的接受,挪移到综合性的判断力、获得知识的能力、广阔的视野和终身学习的态度的陶育上,才可以成为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高级国贸应用型人才,这也是当今社会最需要的人才。

2.全面性素质。全面的素质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显性素质外,还包括身心、特质、职业素养等隐性素质,隐性素质支撑着个体的显性素质,并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个体全面健康的发展,所以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素质的全面性首先就体现在更加全面的隐性素质上,而隐性素质又是以人的生理和心理实际作基础的。因此,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首先得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可以增强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性和心理调控能力,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必然会面临更多的困难与挫折,必须具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获得挑战挫折的勇气。

3.综合性能力。康德曾说:“人的目的是‘做人’。”因此个人的综合能力不仅仅是“做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做人”的能力。对于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而言,首先要具备“做人”的能力,良好的商业交往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全方位沟通及带领团队协同作战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做事”的能力不仅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职业驾驭能力、理性分析能力等,而且还必须具有知识更新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未来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培育重点

对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各高校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训等显性素质上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而在身心道德、创新特质等隐性素质方面还缺乏足够的关注。因此,在未来的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应该将重点放在隐性素质的提高方面。

1.道德境界的培养。柯尔伯格认为在“无律”“他律”及“自律”之后,还有一个“普遍性伦理学原则”阶段。黄富峰认为,在普遍性伦理学原则阶段的德育内容应该注重德育主体道德境界的培养。高校德育应该注重德育境界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对社会思想和道德知识的体悟最终实现在行为上的道德和谐性。大学生的道德境界培育是高层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作为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掌握系统的德育知识,更需要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等大气的人格。所以,除了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通过公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之外,还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公益活动等促使学生了解社会,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在实践中感悟,真正把社会思想和道德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行为。

人才素质范文篇10

关键词: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方案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迅速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模式下,新的市场生产结构中,就形成了一个新的生产连接,通过这样的一个工业时代建设,对现代的技术生产条件,都形成了一个较快的发展模式。而在现代高校教学中,在金融人才的培养上,还存在着较大的缺陷,这严重影响了在新市场上的社会管理。为满足现代社会的金融管理成长模式,针对高素质、高级能、应用型的金融人才培养进行以下的培养方案设计。

一、我国现阶段的金融人才培养状态

从我国现阶段的招生模式来看,在金融人才的培养上,有着广大的受众,其推广面积已经达到了各类型的不同院校中。但是也正因为不断的扩招,其学生的招收标准也进行下调,与此同时,在课程教学的实践上,却并没有真地做到多面化教学。从而导致了在2010年以后的就业率极度下降问题。就现阶段毕业生就业能力来看,主要存在这些问题的因素就在于以下几点。1.教学内容滞后。课程的设计,主要是对知识点的考察,这样缺乏了对实际环境的应用,导致在教学中大量的内容出现重复,学生缺乏实际的操作能力。同时反复的课程教学,与实际不符合,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2.教学方式太过单一。在我国的课堂教学中,以课堂讲授为主,案例分析为辅。在理念上虽然满足了对信息的考察分析,但在实际的操作中,由于学生基数大,案例典型年代久远,与现实的社会金融信息联系比较远,从而无法真正做到信息的实时性。3.教学实践机会少。由于现阶段的教学中,仍以理论教学为主,而这些院校每年招收的学生又过于庞大,从而导致了在工作实践上,缺乏认知,就导致了在实际操作工作中,无法及时进行积极的实践调整,这就极大影响了学生对实践能力的培养。4.教学特色非主力。就现阶段的高校教学形式来看,我国大多数高校办学特点并非是金融人才,而草草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课程上的安排,都极大地影响了其教学的质量。导致大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的半瓶水,遇到实际问题不知道如何应用。

二、新型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人才培养方案分析

1.在知识技能的熟练操作问题方面。为适应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应当加强学生在学习中对实际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能力,通过有效的课程设计,并与相关单位进行实习培训结合,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课程中,学习到相关的管理技能知识,并熟练的进行操作应用。做好对选修课程的体制改革,并完成在模块化课程体系上的改良,通过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从而实现对学生专业性知识的认知掌握,并通过对传统的金融形势认识,最终完成对技能上的全面掌握。2.培养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工作管理方面,就出现了不断的改革,因此为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现阶段的工作环境,就应当让其能够在多方面能力上全面发展。只有在实际的环境适应中存活,才能够确保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细节化的常态发展,并以此来适应今后的工作环境。3.职业道德素质。不论在哪个行业,职业道德素质,都是对一个人才的最终评定标准。只有具备了职业上的道德素质,这个人才算得上一个合格的人才。否则在金利诱惑下而导致对社会的负责,从而引发大面积的金融事故,那么就很可能扰乱市场,扰乱社会生产秩序。因此在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对学生在职业道德的素养培训进行全面改革,并增加对工作态度的市场经济调研,通过全面化的设施发展,从而完成对业务内部的新形式建设,从而完成对金融行业内部的可持续建设发展营造一个健康的氛围。4.多实践。在进行人才的培养上,并非是为了教导一个应试教育的高分机器,因此在进行新的教学改革中,就应当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从中学习到对今后工作的技能操作,并模拟其中的场景,进行提前认识。实践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目标,从而在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上,能够通过自我的评定完成跨学科的知识认知体系建设。

三、结束语

在进行现代的社会改革中,伴随着经济体系的不断扩张,在金融管理型人才的培养上,还欠缺着诸多的问题,为满足这一社会生产条件,就需要针对这一系列的社会发展模式进行全面的贯彻,通过有机的社会生产结构体系标准,进行全面化的教育改革,实现对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全面化培养。

作者:卫彦琦 单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参考文献:

[1]周建松,郭福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农村金融人才[J].浙江金融,2006

[2]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应用型金融人才研究院.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的市场调研报告[J].浙江金融,2008

[3]张涛.培养技能型金融人才为黑龙江省"三农"服务[J].商业经济,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