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理念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21:26:45

企业理念

企业理念范文篇1

企业宗旨:依托煤炭服务项目顾客信赖员工乐业社会满意

企业精神:更优秀更精简更开拓

战略目标:全程服务多元发展同行领先国际水平

经营理念:信誉至重合作互利

质量理念:满足需求体系保证

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创新为魂

服务理念:顾客为先迅速周到

人才理念:适用有为业绩取向

企业作风:严格严谨求真务实

职业道德:敬业奉献精益求精

院理念系统阐释

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一、企业宗旨:依托煤炭,服务项目,顾客信赖,员工乐业,社会满意。

立足煤炭工程,逐步扩大业务领域;通过对工程项目提供优质产品和诚信服务,建立高度信用;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较为满意的报酬,使每位员工都能安居乐业;我们崇尚企业生存的价值不仅是为了自身,同时还要为社会承担责任。

二、企业精神:更优秀、更精简、更开拓

已有的成绩和荣誉在任何时候都只能作为起点,我们的目标是使产品、企业和队伍更优秀。

人员精干、办事程序精简,科学管理的要义是精简效能。

思想观念的更新永远是事业开拓的先导。追求建立学习型组织,以共享和亲和协作的氛围不断开拓新局面,攀登新高峰。

三、战略目标:全程服务、多元发展、同行领先、国际水平。

加快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充分发挥优势和潜力,使本院业务范围不断扩大。顺应形势发展,为煤炭工程提供全过程服务,从勘测设计扩展到前期规划、项目论证、工程监理、EPC总承包、工程后评价等方面;不失时机地开展跨行业咨询业务和非咨询业务;咨询不仅雄据省内市场,而且要扩大到省外、国外;使院成为中国工程咨询设计业中的优秀企业,并逐步向国际一流咨询设计企业迈进。

四、经营理念:信誉至重,合作互利。

诚信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在市场竞争中,坚持走以质取胜的道路,信守一切承诺,建立优良商誉。同时我们强调共赢原则,与相关各方加强联合,增进友谊,合作互利。

五、质量理念:满足需求,体系保证。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而提高质量的本质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充分满足顾客需求。要使产品质量得到保证,必须从多方面着手。最重要的工作是实施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

六、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创新为魂。

企业的兴旺发达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广大员工,必须充分挖掘科技人才的聪明才智,同时能正确处理员工、股东、顾客、社会公众的利益关系。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大力提倡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以及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企业才能突飞猛进。

七、服务理念:顾客为先,迅速周到。

从顾客至尊的观念出发,致力于提供高服务质量。在工程基本建设中,基于质量的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极大。在新形势下,顾客希望得到瞬时服务的要求更为强烈。因此,对用户的需要做到反应迅速并服务周到,是赢得顾客满意的主要之点。

八、人才理念:适用有为,业绩取向。

适用、有为即人才,倡导以业绩为取向的人才价值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观。给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提供培训机会,才能造就一支宏大的、适合时代需要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专项技能的人才队伍,同时也才能满足员工全面发展的愿望。关爱出人才,大爱出大才。企业对员工的爱护必然换来员工对企业的忠诚。

九、企业作风:严格严谨,求真务实。

严格的要求、严明的纪律、严谨的作风是院的优良传统。严谨的作风不仅体现在对规程规范的认真执行,还体现在院对制度建设的高度重视;求真,表现在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勇于攀登技术高峰,善于掌握最新信息;务实主要是踏实办事,艰苦奋斗,能打硬仗。

企业理念范文篇2

公司服务理念企业文化简介:尊重客户,理解客户,持续提供超越客户期望的产品与服务,做客户们永远的伙伴。这是我们一直坚持和倡导的服务理念。一、每走一步,首先想到的是顾客在企业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后,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产生了变化。面对众多的商品(或服务),消费者更乐于接受质量好的...

文摘首页教学论文实用文档个人简历论文中心演讲范文英语学习党团社会职场技巧作文园地法律文书幼儿教育故事大王教育论文高考专题节日庆典

文章搜索:

当前位置:中国教育文摘>企业文化>范文内容公司服务理念企业文化作者:佚名来源:不详时间:20*-12-64:37:16人:*尊重客户,理解客户,持续提供超越客户期望的产品与服务,做客户们永远的伙伴。这是我们一直坚持和倡导的服务理念。一、每走一步,首先想到的是顾客在企业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后,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产生了变化。面对众多的商品(或服务),消费者更乐于接受质量好的商品(或服务)。这里的质量不仅仅指产品的内在质量,还包括产品的包装质量、服务质量等一系列因素。因此必须全面地、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应站在顾客(或消费者)的立场,而不是站在公司的立场上去研究、设计和改进服务。◇完善服务系统,加强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对顾客在使用商品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帮助解决,使顾客感到极大方便。◇高度重视顾客意见,让客户参与决策,把处理客户的意见作为使顾客满意的重要一环。◇千方百计留住已有顾客。◇建立一切以顾客为中心的机制。其中各个机构的设立、服务流程的变革等等,都要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对顾客意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二、顾客永远是对的第一、顾客是商品的购买者,不是麻烦制造者;第二,顾客最了解自己的需求、爱好,这恰恰是企业需要搜集的信息;第三,由于顾客有“天然一致性”,同一顾客争吵就是同所有顾客争吵。三、顾客满意三要素:商品满意:指顾客对商品品质的满意。服务满意:指顾客对所购商品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的一种肯定态度。无论商品多么完善,价格多么合理,当它见诸于市场时,都必须依赖服务。“售后服务制造永久顾客”。企业形象满意:指社会公众对企业综合实力和总体印象的肯定评价。四、5S理念“*”是指“微笑*、迅速*、诚实*、灵巧*、研究*”五个词语英文首字母的缩写。“5S”理念是最具代表性的服务文化创新,不仅具有人性化十足的时代特点,还具备相当的可操作性。微笑:指适度的微笑。导购员要对顾客有体贴的心,才可能发出真正的微笑。微笑可以体现感谢的心与心灵上的宽容,笑容可以表现开朗、健康和体贴。迅速:指“动作迅速”,它有两种意义:一种是物理的速度,即工作时尽量快些,不要让顾客久等;二是演示上的速度,导购员诚意十足的动作与体贴的心会引起顾客满足感,使他们不觉得等待时间过长,以迅速的动作表现活力,不让顾客等待是服务好坏的重要衡量标准。诚恳:导购员如果心存尽心尽力为顾客服务的诚意,顾客一定能体会得到。以真诚不虚伪的态度工作,是导购员的重要基本心态与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灵巧:指“精明、整洁、利落”。以干净利落的方式来接待顾客,以灵巧、敏捷、优雅的动作来包装商品,以灵活巧妙的工作态度来获得顾客信赖。研究:要时刻学习和熟练掌握商品知识,研究顾客心理以及接待与应对的技巧。平日多努力研究顾客的购物心理、销售服务技巧,多学习商品专业知识,就不仅会在接待顾客的层面上有所提高,也必定会有更好的成绩。◇我们搞企业当然首先是为了赚钱,但不仅仅是为了钱,更不是唯利是图。◇利润是对优质服务的报酬。追求利润的过程,就是即通过春风化雨般的奉献,使顾客在满意中心甘情愿地回报,毫无怨言、充满感激地把钱交给我们。◇不要急功近利,把服务搞成掠夺、敲诈和欺骗。

企业理念范文篇3

一、日本企业的市场营销观念

日本企业的营销观念,是传统思想文化与西方思想文化的不断融合而逐步产生的。它是形成日本企业市场营销模式的重要因素。

1.社会利益观念

社会利益观念主张“企业是社会之公器”,企业的利润是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方式。经营管理的核心就是要在全部生产和销售活动中,贯彻社会主导性原则。社会利益观念主要体现在企业注重国家利益、职工利益、顾客利益和企业利益。企业主要的社会责任是:企业通过自身的事业,对提高社会生活,为人们创造福利而有所贡献,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产生适当的利润,这是企业的基本使命。日本企业就是这样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他们认为:国家是企业之母,有了国家的强盛,才能有企业的壮大。因而,企业的营销目标与国家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同欧美国家企业比较,日本企业有较强的国家观念。著名的松下公司“七精神”中,第一条就是“产业报国精神”。

2.市场控制观念

市场控制观念认为:企业最高的经营目标是控制市场,而不是追求最高的利润。市场决定利润,控制市场就是控制利润。为了有效的控制市场,日本企业首先注重市场调查。资生堂是日本最大的化妆品生产公司,获利在全世界化妆品生产企业中居于前列。该公司成功的秘诀,就在于重视市场调查。其次是注重市场促销。在市场营销中,促销是最艰苦、最激烈、最长期的“经济战”,需要采取广告、公关、展览等手段,以争取各类消费者。

3.质量立国观念

由于日本资源缺乏,企业把产品和服务质量看作是国家经济腾飞的基石,看作是企业兴衰存亡的生命线,他们以质量争夺市场。企业首先在设计上下功夫。他们认为:现代市场竞争,是设计竞争。质量优劣最根本的是设计水平的高低。从设计人手抓质量,使商品从图纸开始就处于较高的起点。能以巧妙的构思、新颖的材料、超前的工艺、独特的外观造型而迅速牢固地占领市场。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最重要的是如何灵活多变地适应用户的需求变化,以“用户至上”作为企业经营的最高指导原则,并全力以赴提高服务质量。

二、日本企业的市场营销模式

1.企业生存的三大支柱

“家族制,用户第一和质量管理”被称为日本企业生存的三大支柱。家族制作为一种封建的社会制度,具有自身独特的意识形态,即以家长的绝对权威和家族成员的绝对服从为中心的家长制,家长制是“家族意识”的依托。家族意识在现今的日本企业仍然是根深蒂固的。他们以家族为纽带,把企业当作家族的化身,不断向职工灌输“以企业为家”、“企业是职工生活共同体”的思想。丰田汽车公司是典型的家族统治集团。据统计:丰田家族成员共有60多人,分别担任各种领导职务。在日本企业中,用户是“上帝”,企业不仅把用户视为“衣食父母”,而且把用户当作企业存在的根基。因而各企业都把为用户服务、为社会做贡献列入社会方针和社训之中。这种用户第一的策略,在营销过程中也折射到企业内部营销,确立了“下道工序是客户”的观念。在日本企业中,大都实行“总体质技管理方法”,也就是企业质量管理不局限于生产过程,而是涉及产品的设计、试制、生产、销售、消费等各个方面。松下公司一再告诫员工“达到最好质量、公司才不会破产”,“百分之一的次品对于买者就是百分之百的次品”。

2.拓展市场的三大利器日本企业的所谓三大利器即:市场调查、事业部制度和企业作风。他们注意收集信息,特别在二战后日本商业及其驻外机构,在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信息工作尤为活跃。他们将庞大的信息网络的触角,伸向世界的各个角落。日本企业的事业部制,是按产品类别划分成一个个类似公司的事业单位,实行独立核算。这样做有其明显的优越性:由于按产品类别划分,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技术人员、工人的专业技术,以作到精益求精;由于采取独立核算制,便于了解经营情况和相互促进;由于权力下放,分工明确,又有利于锻炼和培养经营管理人员,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才能和创造性。另外,总公司对事业部在下拨资金、利润分配、人事管理等方面加以控制。事业部的设置也十分灵活,它是一种集权——分权——集权的模式。日本企业作风在营销中,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它与西方企业员工的作风是截然不同的。他们注重声誉、保全“面子”,性格深处潜伏着自尊与自卑。在商业活动中,反映出比较强烈的爱企、爱岗敬业的意识,这是企业的一种极为重要的精神资源。

三、对我国企业发展的启示

1.重视、推崇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孙子兵法)是极受日本企业重视和推崇的一部著作。从60年代初《孙子兵法》就被弓队企业营销和商业竞争。日本著名兵法家服部于春曾经说:“今日济身于世界先进企业之列的日本企业家的成长,主要取之于(孙子兵法)。”日本企业家认为:商场中的竞争,千变万化,大企业为了争夺市场,若不具备高超的战略和战术,是很难立足的。所以用中国古典名著武装企业员工,这对现代经营企业管理人员,是有极大帮助的。

2.企业文化决定企业经营模式

二战后,日本把西方文化与传统的社会文化结合起来,形成了“儒家文化十西方技术”的国家文化模式。在此基础上,日本企业结合变化着的世界与自己的市场活动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目本式营销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即日本人自称的“和魂洋才”。这是传统的家族意识及团体精神为中心的市场管理制度的基础,它融合了现代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全球化、高效性、稳定性的营销特征,在营销活动中能保持和谐相处、相互依存、互为依托。实质上“和”的精神渊源是儒家学说,日本企业运用它处理人际关系时,注重在共同活动中与他人合作,追求与他人和睦相处,并时刻自觉地约束自己。由于“和”这一概念、含义对人的主体性的强调,这就产生了日本企业的共同理念,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日本企业的营销模式的某些可取之处,对我国企业在市场营销中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模式是有其借鉴意义的。

3.营销观念决定企业导向

市场营销观念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时所依据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是企业营销活动的一种导向,它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日本企业在长期的营销活动中形成了社会利益观念、员工利益观念和企业利益观念。在社会利益观念的影响下,企业时时处处都以是否损害社会的尺度来衡量经营行为。其结果,就使日本企业的价值目标有明显的双重趋向——追求经济效益与追求社会效益。由于日本的资源缺乏,市场的潜力也有限,日本企业提出了质量立国观念。比如:丰田汽车公司,让每一名工人充当顾客,让每一名工人成为质量检查员,发现质量问题,及时纠正、解决,使公司的生产销售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日本企业这种质量立国观念,让每个工人都成为质量检查员的作法,是值得借鉴的。

企业理念范文篇4

阿里巴巴从中国杭州最初18名创业者开始成长为在三大洲20个办事处拥有超过5,000名雇员的公司。他们努力为员工创造能够在积极、灵活和以结果为导向的环境**同紧密工作的大家庭。无论他们成长为多大的公司,强大的共享价值观使他们保有共同的公司文化和阿里之家。

阿里巴巴的梦想:通过发展新的生意方式创造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阿里巴巴的使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阿里巴巴的远景、使命、价值观Vision远景1、成为一家持续发展102年的公司2、成为全球最大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3、成为全球最佳雇主公司Mission使命Tomakedoingbusinesseasy.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Values价值观客户第一——客户是衣食父母尊重他人,随时随地维护阿里巴巴形象微笑面对投诉和受到的委屈,积极主动地在工作中为客户解决问题与客户交流过程中,即使不是自己的责任,也不推诿站在客户的立场思考问题,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最终达到客户和公司都满意具有超前服务意识,防患于未然公务员之家

团队合作

——共享共担,平凡人做非凡事积极融入团队,乐于接受同事的帮助,配合团队完成工作决策前积极发表建设性意见,充分参与团队讨论;决策后,无论个人是否有异议,必须从言行上完全予以支持积极主动分享业务知识和经验;主动给予同事必要的帮助;善于利用团队的力量解决问题和困难善于和不同类型的同事合作,不将个人喜好带入工作,充分体现“对事不对人”的原则有主人翁意识,积极正面地影响团队,改善团队士气和氛围

拥抱变化

——迎接变化,勇于创新适应公司的日常变化,不抱怨面对变化,理性对待,充分沟通,诚意配合对变化产生的困难和挫折,能自我调整,并正面影响和带动同事在工作中有前瞻意识,建立新方法、新思路创造变化,并带来绩效突破性地提高

诚信

——诚实正直,言行坦荡诚实正直,表里如一通过正确的渠道和流程,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达批评意见的同时能提出相应建议,直言有讳不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不背后不负责任地议论事和人,并能正面引导,对于任何意见和反馈“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勇于承认错误,敢于承担责任,并及时改正对损害公司利益的不诚信行为正确有效地制止

激情

——乐观向上,永不放弃喜欢自己的工作,认同阿里巴巴企业文化热爱阿里巴巴,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日常工作,碰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永不放弃,不断自我激励,努力提升业绩始终以乐观主义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影响并带动同事和团队不断设定更高的目标,今天的最好表现是明天的最低要求

企业理念范文篇5

关键词:成本管理;循环经济;问题及对策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的支撑,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为快速发展经济而导致的生态问题日益凸显,随着我国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循环经济的概念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循环经济在遵循着生态循环的原则,指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重经济的再生性,实现经济发展与经济再生的协调,最终达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企业的类型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当前普遍存在着实际成本较高、成本管理不科学等问题,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制约。成本作为企业经营支出的一大重点,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循环经济的背景下,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也需要采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最大程度上的配置企业成本资源,形成企业的成本的循环管理,从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循环经济理念及企业成本管理循环经济的意义

循环经济是以企业资源节约和资源循环使用作为主要原则,减少企业指出,加强成本资源的再利用效果。在传统的概念上,循环经济主要用于与生态有关的生产、资源开采等企业类型。随着我国经济形态的逐渐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开始应用到了企业的经济活动及经济理念中。现代的循环经济理念是指将传统的“消耗式经济”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经济”,既能够合理的利用经济资源,又不会对经济环境造成损坏,降低对经济生态的影响,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意义上看,企业的成本管理是对企业的成本进行管理,在现代企业中,成本是企业经营最大的支出,如果对成本进行科学的管理,那么则能够降低企业的开支,提高企业的效益。在循环经济概念下的企业成本管理,是要重新的对企业内部的各项经济问题进行审视,并且借助多种成本管理手段来提升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更要尊重经济生态的规律,通过降低企业的成本和企业资源的可回收性,从而实现企业的以最小的投入来获得最大的产出,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循环经济理念下的企业成本管理,能够改善企业的成本环境,并且强化企业的成本数据管控及成本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各项成本进行正确的核算,从而降低企业的成本,为企业提供正确的决策,提高企业的效益。

2企业成本管理中循环经济理念应用的误区

2.1缺乏循环经济理念成本管理的认识。从实际上看,循环经济理念在我国发展较晚,无论是理论体系还是实际经验,在我国都未得到广泛的应用,而我国的企业类型就以中小企业为主,无论是管理理念还是管理技术,都尚未对循环经济理念产生正确的认识。同时,再从循环经济的发展特征来看,在循环经济理念下,无论是产品的初始设计、制造,还是到市场中的应用,都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较高,产品的回收周期较长,企业短期追求的目标相差较大,因此,循环经济理念下的成本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短期内会对企业的成本管理造成较大的影响,甚至还会为企业带来潜在的财务风险。虽然我国出台了多项政策来保证循环经济理念的应用,同时在国家发展规划中也提出了具体的应用思考,但是仍有大量企业缺乏对循环经济理念,在成本管理中的认识,在实际的成本管理过程中,只注重眼前的成本,忽视了长期的成本,更有些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不顾高能耗与高排放所带来的环境成本,实现了经济利益更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从而导致了循环经济理念下的成本管理一直未能在我国企业中得到正确的应用。2.2成本管理与“循环理念”产生矛盾。循环即经济理念下的企业成本管理核心为:优化、节约、再利用的循环过程,因此,其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也需要依靠此过程。但是从本质上看,资源的节约与循环本身是一个产品改良的过程,产品中包含的极限幅度会对企业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例如,如果企业为了节约资源而减少了原材料的投入,那么则会产生产品的质量问题,这就是过分追求“节约”而产生的产品“极限下滑”问题。同时,企业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也可能会为了节约成本而降低对污染的管控,例如,处理排放设备的购置需要大量的资金等,所以则会产生企业成本管理因循环经济理念而产生的短期成本上升问题,影响了循环经济理念成本管理的开展。2.3缺乏循环经济成本管理的系统化模式及评价。从实际上看,当前我国的企业在成本管理控制上还缺乏系统化的管理体系。这与企业在循环经济理念下的成本管理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为:第一,注重产品生产的核算阶段,忽视产品的研发、回收、废弃物处理等成本,对可能产生的潜在风险缺乏足够的关注度,从而导致了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出现了片面化的决策甚至是不正确的决策,对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制约。其次,评价上,目前我国的绝大多数企业在成本管理上都缺乏评价标准,这种评价标准是成本考核的依据,不仅能够对企业的经营成本进行考核,还可以对资源成本、环境成本等隐性成本进行考核,评价标准及评价体系的确定能够帮助企业重视循环经济,但是从当前的现状来看,这种缺乏循环经济成本的现状显然影响了企业成本管理中循环经济理念的应用。

3企业成本管理中循环经济应用的解决对策

3.1加强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提升成本管理中循环经济的理念应用。针对的当前我国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对循环经济认识较差的问题,所以需要加强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提升成本管理中循环经济的理念应用。首先,我国的企业要对循环经营应用对企业发展及对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树立起循环经济理念的应用意识,将循环经济理念纳入到企业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同时,要在实际的成本管理中全面的体现循环经济的理念。企业要将该理念渗透到企业的内部中,由浅入深的对企业的各个阶层进行宣传,企业领导也会发挥出自身的带头作用,通过宣讲、培训等形式来实现企业之间的对循环经济理念的共同认识。其次,企业的采购、后勤、生产、财务等所有部门都要实现对循环经济成本管理的参与,保证成本管理工作与循环经济理念的实际结合,促进循环经济理念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3.2提高企业资源的优化率。循环理念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是一项长期的过程,这需要企业首先加强市场产业链条,从生产、销售、技术、人力等经营全方面都形成合力的循环与结合。同时,提高企业生产线上的循环生产,在保证技术的同时来进行生产上的创新和成本上的把控,不断的提升企业内各个部门的职责,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最优分配。同时,还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循环经济具有技术性、复杂性等特征,所以需要人员来对其进行保障,因此,需要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优化。具体来看,首先要提升现有人才的质量,通过培训等形式让企业的财务人员掌握循环经济理念下成本管理的方法,提升其财务工作技能及素养。同时还可以通过引进制度来引进外部人才,最终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3.3建设企业循环经济理念下的成本管理制度及考核标准。企业要结合循环经济的理念,对企业的外部情况及内部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进而建设企业循环经济理念下的成本管理制度。管理制度需要包含循环经济的节约、回收、再利用等全过程的思想,对现有企业的成本管理的制度进行深度的调整,建立起具有企业特色、富有实际意义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同时,还需要建立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指标体系内容的设定要结合企业的财务情况、生产情况、经营情况、人力情况等等所有的现状来进行深度的考量,确保企业的循环经济理念下的成本管理工作得以科学、有效的落实。另外,要可以引进监督制度,通过分层的负责机制来监督生产及管理中的各项细节从而有效的控制成本,监督资源浪费、成本预算超额等特殊情况,及时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不仅仅是环境问题,更是人类生存及发展的问题。因此,循环经济理念必定会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企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性质存在的制约及自身管理理念及方法上存在的不足,都导致了企业的成本管理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企业如果想要在激烈的市场中获得竞争,那么就必须要贯彻循环经济的理念,将循环经济的理念科学、有效的应用在企业的成本管理中,从而降低企业成本,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罗小明,曹宇,杨旭.浅议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0(24).

[2]吴明,赵小艺,曹梦瑶.现代市场经济下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财会研究,2010,13.

[3]彭小琳.关于加强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思考[J].武陵学刊,2010,35(4).

[4]成耀荣,严宝杰.探究循环经济理念下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3(3).

[5]陈小龙,朱文贵.ABC成本法在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和管理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2002(6).

企业理念范文篇6

一、目标导向和聚焦管理的理念

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总方向,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环境日新月异,财务管理的环境主要包括法律环境、金融市场环境和经济环境。财务主管随时都面对大量的静态和动态信息,要敏锐地抓住与自身企业财务管理相关的信息,履行好企业财务管理决策、计划和控制的职能,只有坚持目标导向的管理理念才能确保“做正确的事”,在“股东财富(即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引导下,制定每个时期的具体目标。影响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因素有企业外部的法律环境、金融环境、经济环境和企业内部的投资报酬率和风险,现代企业日常的财务管理就是要通过确定高效的投资项目、资本结构和科学合理的股利政策,尽可能提高投资、经营报酬率和控制、降低风险。

在管理中存在一个时常会被忽视的80/20定律:80%的利润来自20%的业务;80%的时间用在了20%的日常事情上;80%的事情在20%的高效率的时间内被完成;80%的效率提升可以来自20%的环节改进。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要时刻用80/20定律提醒自己,在管理中坚持聚焦管理的理念,用80%的精力去聚焦关注20%的关键因素。

二、与时俱进持续创新思维的理念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重大挑战是全球信息化浪潮。请看一个真实的神奇财富案例:雅虎公司的领头羊杨致远27岁时,邓小平南方讲话好几年后,他才想起“下海”办公司,公司办了才一年,资产已超过了1亿美元。雅虎是由杨致远和美籍青年戴维·费洛(DavidFilo)创办于1995年3月5日,该公司位于美国加州硅谷,员工仅36人。雅虎公司的股票在美国全国证券自营商自动报价协会第一天交易时,开盘价立即从首次公开上市时每股13美元猛涨到每股24.50美元,盘中一度曾上涨到43美元,最后以33美元收盘,股票市场总值高达8.48亿美元。当时,杨致远和费洛各有500万股雅虎股票,至少账面上都各有了1.25亿美元财富,使他们从穷学生一跃而成为亿万富翁,成为华尔街上的传奇人物。

这个真实的案例在信息社会以前的时代是不可思议的,但在现在是活生生的现实。这说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进入了信息经济时代,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坚持与时俱进持续创新理财思维非常重要。

信息经济的本质是直接经济,它是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将意味着价值观念的大变动,接着就是上千万亿财富的大倒手。对身处全球信息化环境中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如不坚持与时俱进持续创新的理念将无法理财并最终无财可理。

请看信息化过程中创新思维创造的奇迹:

苹果公司的乔布斯第一个预测到个人电脑硬件领域将成为赚钱多的领域,27岁时已成了亿万富翁、美国第一代电脑领袖;比尔·盖茨第一个预测到个人电脑软件领域将成为赚钱多的领域27岁时也成了亿万富翁、美国第二代电脑领袖;杨致远第一个预测到个人电脑网络增值服务将成为赚钱多的领域27岁时同样成了亿万富翁、美国第三代电脑领袖。美国企业家S·M·沃尔森提出的沃尔森法则说:把信息和情报放在第一位,金钱就会滚滚而来。

对每个具体公司而言,信息化将对理财和供销体系带来重大影响,组建和持续改进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最终建成功能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是每个企业重要的战略任务,电子商务必将成为未来经营决胜的制高点,其立竿见影的作用将体现在大幅降低商品流通费用和消除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

三、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现代企业中,股东、经营者和债权人之间构成了企业最重要的财务关系,企业财务管理职能的实现得由人去完成,故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非常重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关键要客观地把握资本市场中人的行为规律,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自利行为的规律:指人们在进行决策时按照自己的财务利益行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人们会选择对自己经济利益最大的行动。

第二,双方交易的规律:指每一项交易都至少存在两方,在一方根据自己的经济利益决策时,另一方也会按照自己的经济利益行动,并且对方和你一样聪明、勤奋和富有创造力,因此你在决策时要正确预见对方的反应。

第三,信号传递的规律:指行动可以传递信息,并且比个人的声明更有说明力。它是自利行为规律的延伸,要求做财务决策时不仅要考虑行动方案本身,还要考虑该项行动可能给人们传达的信息。

日本社会学家横山宁夫提出的横山法则说:最有效并持续不断的控制不是强制,而是触发个人内在的自发控制。这表明有自觉性才有积极性,无自决权便无主动权。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人力资本的管理与货币资本的管理是同样重要的。

四、创造价值的理念

企业财务管理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首先要考虑资本增值的问题。创造价值的理念是对增加企业财富基本规律的认识,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有价值的创意规律:指新创意能获得额外报酬。有价值的创意规律主要应用于直接投资项目,此外还可应用于经营和销售活动。

第二,比较优势规律:指专长能创造价值。比较优势规律要求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比较优势上,而不是日常的运行上。在财务管理中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和优势互补。

第三,期权原则:是指在财务估价时要考虑期权的价值。广义的期权不限于财务合约,任何不附带义务的权利都属于期权。有时一项资产附带的期权比该资产本身更有价值。

第四,净增效益规律:指财务决策建立在净增效益的基础上,一项决策的价值取决于它和替代方案相比所增加的净收益。

五、思辩而不盲从理论的理念

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人们对财务交易的原则有了四方面的认识和总结:

第一,风险——报酬权衡原则:风险和报酬之间存在一个对等关系,投资人必须对报酬和风险作出权衡,为追求较高报酬而承担较大风险,或者为减少风险而接受较低的报酬。所谓“对等关系”,是指高收益的投资机会必然伴随巨大风险,风险小的投资机会必然只有较低的收益。

第二,投资分散化原则:不要把全部财富都投资于一个领域,而要分散投资。其理论依据是投资组合理论。投资分散化原则具有普遍意义,不仅限于证券投资,公司各项决策都应注意分散化原则。

第三,资本市场有效原则:在资本市场上频繁交易的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反映了所有可能获得的信息,而且面对新信息完全能迅速地做出调整。

第四,货币时间价值原则:指在进行财务计量时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货币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

我们在做财务交易决策时通常是在以上四个理论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的,但在实践中发现风险——报酬权衡原则、资本市场有效原则有时在我国实践中会出现阶段性偏差。这提醒我们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实践中不能盲目照搬理论,而应坚持思辨的理念,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正如美国“股神”巴菲特提出的巴菲特定律所说:在其他人都投了资的地方去投资,你是不会发财的。这提醒我们在现代企业财务管中要善于走自己的路,才可能走别人没走过的路,不要迷信理论和经验,特色不特,优势无优。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其实管理的精髓是相通的,只不过在具体的专业管理领域被赋予了特定的重点和含义。

摘要:要有效实现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遵循五大理念:目标导向和聚焦管理的理念、与时俱进持续创新思维的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创造价值的理念、思辩而不盲从理论的理念。

关键词: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念

参考文献:

企业理念范文篇7

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而新经济正在改变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其变革速度之快,超出人们的预料。随着产品更新换代的加速,速度将取代成本和价格,成为企业争夺市场的重要手段。时间是世界上最稀缺的资源,整个互联网的竞争思路就是追求速度和效率。一个公司的成败取决于他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这就意味着“速度就是一切”。一些国际知名的高科技公司十分强调速度和效率,并形成强大的文化氛围,暂且称为速度文化。新经济时代,速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不但要比“谁能创新”,还要比“谁创新得最快”,创新最快的企业就可以迅速地占领市场。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新技术的第一个拥有者,也往往是该市场的成功者和领导者。不但要比“创新的速度”,还要比“推向市场的速度”,即产品上市速度,这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优势的关键。因此,培育重视速度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理念成为企业组织的当务之急。

速度强调的是使用数字化工具改造组织旧有的管理和运行流程,或创造崭新的管理和运行流程。在速度制胜的时代,惟一不变的就是变。所以,传统的企业运作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创建面对持续变化环境的企业运作模式。持续变化环境的企业运作模式应考虑:预备、射击、再瞄准,即不要再花费时间制定详细计划,只要确定一套指导行动的基本规则后迅速付诸实施,从而将不能制胜的规则淘汰。衡量企业成功的标志是企业的生存能力、应变能力,而最终将是随时间推移不断改造企业的能力。在新经济时代,重要的是营造出充分发挥知识和智能效率的组织氛围,在快速变动的竞争环境中为员工提供最快的反应机制,让员工充分发挥潜力,主动把握在不断流动的信息中透露出的商机。

二、必须把“以人为本”的管理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企业的各项目标都是由全体职工的活动来实现的。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积极、最具创造性的要素。跨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技术进步和消费者地位的提升等使得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变化越来越快。企业如何应付这一不确定性的环境挑战?许多企业管理的研究者与实践者都把目光投向人。核心能力理论认为,企业在本质上是一个能力体系,能力是能够为人们共同感受到的智力资本,它包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顾客资本。组织变革理论认为,有效的沟通是一种重要的组织资源,组织内群体之间、群体与个体之间能否有效地整合和分享有价值的信息与知识是衡量组织有效性的标准,从而将研究的焦点指向了组织内的人。人是企业能对自身进行变革以适应环境变化的惟一动力。因此,企业的一切管理必须以人为中心,把人的潜力发挥出来,使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由于人的知识和能力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人的自主性、个性化、自我价值的实现等需求也日益要求得到尊重和鼓励。因而,必须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价值观成为管理理念的核心是管理革命的鲜明特征。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企业管理才会成为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以人为本”的内涵十分丰富。在新经济时代,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主人。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十分重视职工在企业中的地位,真正做到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实行民主参与管理。在企业中要强调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一致性,从根本上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管理者要在搞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探索人类行为的规律,提倡善于用人,认真对待人力资源开发的观念,要从效益观(抓技术效益,增加经济效益)、道德观(抓职业道德,强化管理)转到核心观(抓员工智力开发和能力建设,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将上述三项工作结合起来。企业家要有创新精神,要不断地超越自我,勇于进取,不断学习,永远保持创新的观念和活力。企业要像经营产品一样去“经营”人才,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员工和创新的企业家,以应对新经济时代的挑战。

三、必须加快信息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信息是我国企业在新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环境中谋求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的有序性、有效性赖以形成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就是其内部以及内部与环境之间能够进行适时、充分的信息交流。有效的管理,要以一定要求的信息为基础,管理的活动过程,实际上是计划——执行——调控——再计划——再执行——再调控的反复循环过程。任何一个环节离不开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共享和利用,而信息价值的实现有赖于管理决策者的推动。

信息化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不仅从全方位给企业创新发展带来深刻影响,而且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源泉,可以降低企业创新发展的风险,克服企业创新发展中的障碍。在新经济时代,信息化的网络已经成为连接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市场、企业与社会的主要桥梁,是不可替代的经济增长之源。企业离不开信息,其创造潜力的释放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自身的信息化程度。同时,我国企业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所积累下来的巨大资产存量,能否通过信息化改造在不断增值中谋求创新发展,也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致力于信息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才能找到不断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现代企业必须把对信息的开发和管理提升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地位上来。

四、加强知识管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知识管理是在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中,管理者在知识分享的文化氛围中运用现代技术,通过员工之间的协调配合,通过对组织内所拥有的知识和组织外部各种知识的利用和管理,以提高组织创造价值的能力的一种手段和过程。它以知识管理为中心,旨在通过知识的获取、共享和应用来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反应能力。实施知识管理的目的是加快知识创新的速度和提高知识创新力度,以形成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保持企业旺盛的生命力。我们的时代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体现出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因此,现代企业必须加强知识管理,知识管理能为企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首先,知识管理为实现知识的显性化和共享寻找新途径。未来的知识创新和传播速度将越来越快,当知识量增多时,对知识降低、抑制甚至会阻碍企业创新和知识量的增加。据统计,隐性知识大约占知识总量的90%,经过编码的知识所占比例不足10%。因此,能否发掘企业中隐含的知识,充分发挥这些知识的作用,是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知识管理有助于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处理,并把这些知识用一种适合于用户和商业环境的方式表现出来。知识管理应当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便使他们能够做出最好的决策。

其次,知识管理让企业从学习中获得竞争优势。企业要保持竞争力就必须拥有新知识和创造力的员工,知识管理注重激发员工的学习精神。成功的知识管理将加快员工的学习过程,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使员工的再教育成为企业的一种日常活动。实施知识管理,让员工形成“边干边学,在干中学”的终身学习机制,即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创造性思维能力而适应起来的一种有机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组织模式。

五、建立全球化供应链管理,以合作求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使得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以往那种企业与企业之间单打独斗的竞争模式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协同商务、协同竞争和双赢原则为商业运作模式的,由消费者、供应商、研发中心、制造商、经销商和服务商等合作伙伴组成的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或者是一个跨国集团和一个跨国集团的竞争。适应这种模式,供应链管理愈来愈向全球化发展。

供应链是指由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消费者组成的链状结构、通道或网络。一个企业所参与的供应链规模越大,运作效率就越高,那么,这个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就越强。全球供应链管理就是要求企业以全球化的观念,将供应链的系统延伸至整个世界范围。在全面、迅速地了解世界各地消费者需求偏好的同时,对其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在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与其供应商以及供应商的供应商、核心企业与其销售商乃至最终消费者之间,依靠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支撑,实现供应链的一体化和快速反应运作,达到物流、价值流和信息流的协调通畅,以满足全球消费者需求,从而达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目的。

在新经济时代,全球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实施中最大的障碍是来自各组织传统观念的阻力,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实施供应链的关键。一方面树立全球化的思想,放开经营视野,以满足全球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另一方面培养协作精神,建立“双赢”思想,全球化供应链管理是建立在“双赢”基础上的。企业要明确自己的战略目标,把握核心优势,乐于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承担利益和风险,在合作之间建立起充分的信任和信息共享机制,克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使供应链企业相互封锁的弊端。

六、要把拥有一流的创新理念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创新的作用得到空前的强化,并逐渐升华成一种社会思维和行动的理念。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企业经营最基本的要诀就是不断创新,企业所有的竞争力都来自创新。企业要不断发展,就要拥有一流的创新理念。创新变成了组织的生命源泉,在剧烈变化的时代,成功者往往是那些大胆创造、不畏风险、勇于挑战规则的勇敢者。现代型的组织应该是自上而下每个毛孔都充满着创新意识和规则,通过自身主体创新的确定性来面对明天市场的不确定性。

首先,企业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企业要十分重视“危机意识”的作用来激发企业的技术创新,要将主要精力用于组织的研发设计,保持对市场变化的高度敏感性和研发设计能力。以保持其产品和技术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以技术创新制造“危机”,为企业营造气氛以激发员工的活力。创新源泉在于激活人才。为适应新经济时代竞争,加速高科技发展,世界顶尖企业纷纷建立了企业内部人才激励机制。其中的“终身教育”、人才破格任用、广泛网罗科技人才等制度与措施,都有利于提高人才水平及数量的增加,使人才脱颖而出。改进分配和奖励制度,以更加促进人才效益的发挥。美国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员工报酬比一般企业高出73%,科技人才收入更丰。由于激活人才,大大推进了高科技发展。在美国经济增长中,高科技产业占生产率增长总要素的80%以上。

其次,企业要重视创新机制和创新精神。要重新构建创新的组织架构,建立学习型组织。真正有长期竞争力的企业,应该建立既支持突变式变革,又容纳稳定性和渐进性变革的组织。组织创新与管理过程创新是技术创新成功的重要保证,如设立扁平式组织、柔性化组织和网络虚拟式组织选择适宜的组织构架,以提高企业组织创新的规范和效率。而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开创了学习型组织理论,强调组织机构及成员必须不断学习,通过自我超越、改变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这五项修炼企业,以提升企业的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

最后,要重视企业文化创新。管理的活力来源于企业文化。美国《幸福》杂志强调提出: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即价值观和哲学信仰,再高明的经营战略也无法成功。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行为的准则、成功的核心。企业文化是企业之本,提升企业文化也是创新的根本所在。面对新经济时代,弘扬创新文化既是人本管理的主旋律,也依赖于企业家和员工的高度理解和积极参与。作为体现企业管理知识、经验、才能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其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人生追求、理想、人格、行为规范和道德风貌等构成企业文化的内核。在新经济时代这一特定的环境下,企业要不断对原有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赋予特定内涵,使之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要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增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提高企业自身的凝集力。要有不断超越的精神。惟有超越创新思维,树立全新的管理与技术创新理念,才能适应新经济时代的要求。激活企业,激活市场,推进企业高速、健康、高效的发展。

企业理念范文篇8

关键词: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念

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其面临的内外环境日新月异,怎样才能尽可能实现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这是一个需要财务主管持续思考的课题。要有效实现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遵循五大理念:目标导向和聚焦管理的理念、与时俱进持续创新思维的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创造价值的理念、思辩而不盲从理论的理念。

一、目标导向和聚焦管理的理念

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总方向,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环境日新月异,财务管理的环境主要包括法律环境、金融市场环境和经济环境。财务主管随时都面对大量的静态和动态信息,要敏锐地抓住与自身企业财务管理相关的信息,履行好企业财务管理决策、计划和控制的职能,只有坚持目标导向的管理理念才能确保“做正确的事”,在“股东财富(即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引导下,制定每个时期的具体目标。影响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因素有企业外部的法律环境、金融环境、经济环境和企业内部的投资报酬率和风险,现代企业日常的财务管理就是要通过确定高效的投资项目、资本结构和科学合理的股利政策,尽可能提高投资、经营报酬率和控制、降低风险。

在管理中存在一个时常会被忽视的80/20定律:80%的利润来自20%的业务;80%的时间用在了20%的日常事情上;80%的事情在20%的高效率的时间内被完成;80%的效率提升可以来自20%的环节改进。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要时刻用80/20定律提醒自己,在管理中坚持聚焦管理的理念,用80%的精力去聚焦关注20%的关键因素。

二、与时俱进持续创新思维的理念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重大挑战是全球信息化浪潮。请看一个真实的神奇财富案例:雅虎公司的领头羊杨致远27岁时,邓小平南方讲话好几年后,他才想起“下海”办公司,公司办了才一年,资产已超过了1亿美元。雅虎是由杨致远和美籍青年戴维·费洛(DavidFilo)创办于1995年3月5日,该公司位于美国加州硅谷,员工仅36人。雅虎公司的股票在美国全国证券自营商自动报价协会第一天交易时,开盘价立即从首次公开上市时每股13美元猛涨到每股24.50美元,盘中一度曾上涨到43美元,最后以33美元收盘,股票市场总值高达8.48亿美元。当时,杨致远和费洛各有500万股雅虎股票,至少账面上都各有了1.25亿美元财富,使他们从穷学生一跃而成为亿万富翁,成为华尔街上的传奇人物。

这个真实的案例在信息社会以前的时代是不可思议的,但在现在是活生生的现实。这说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进入了信息经济时代,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坚持与时俱进持续创新理财思维非常重要。

信息经济的本质是直接经济,它是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将意味着价值观念的大变动,接着就是上千万亿财富的大倒手。对身处全球信息化环境中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如不坚持与时俱进持续创新的理念将无法理财并最终无财可理。

请看信息化过程中创新思维创造的奇迹:

苹果公司的乔布斯第一个预测到个人电脑硬件领域将成为赚钱多的领域,27岁时已成了亿万富翁、美国第一代电脑领袖;比尔·盖茨第一个预测到个人电脑软件领域将成为赚钱多的领域27岁时也成了亿万富翁、美国第二代电脑领袖;杨致远第一个预测到个人电脑网络增值服务将成为赚钱多的领域27岁时同样成了亿万富翁、美国第三代电脑领袖。美国企业家S·M·沃尔森提出的沃尔森法则说:把信息和情报放在第一位,金钱就会滚滚而来。

对每个具体公司而言,信息化将对理财和供销体系带来重大影响,组建和持续改进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最终建成功能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是每个企业重要的战略任务,电子商务必将成为未来经营决胜的制高点,其立竿见影的作用将体现在大幅降低商品流通费用和消除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

三、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现代企业中,股东、经营者和债权人之间构成了企业最重要的财务关系,企业财务管理职能的实现得由人去完成,故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非常重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关键要客观地把握资本市场中人的行为规律,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自利行为的规律:指人们在进行决策时按照自己的财务利益行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人们会选择对自己经济利益最大的行动。

第二,双方交易的规律:指每一项交易都至少存在两方,在一方根据自己的经济利益决策时,另一方也会按照自己的经济利益行动,并且对方和你一样聪明、勤奋和富有创造力,因此你在决策时要正确预见对方的反应。

第三,信号传递的规律:指行动可以传递信息,并且比个人的声明更有说明力。它是自利行为规律的延伸,要求做财务决策时不仅要考虑行动方案本身,还要考虑该项行动可能给人们传达的信息。

日本社会学家横山宁夫提出的横山法则说:最有效并持续不断的控制不是强制,而是触发个人内在的自发控制。这表明有自觉性才有积极性,无自决权便无主动权。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人力资本的管理与货币资本的管理是同样重要的。

四、创造价值的理念

企业财务管理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首先要考虑资本增值的问题。创造价值的理念是对增加企业财富基本规律的认识,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有价值的创意规律:指新创意能获得额外报酬。有价值的创意规律主要应用于直接投资项目,此外还可应用于经营和销售活动。

第二,比较优势规律:指专长能创造价值。比较优势规律要求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比较优势上,而不是日常的运行上。在财务管理中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和优势互补。

第三,期权原则:是指在财务估价时要考虑期权的价值。广义的期权不限于财务合约,任何不附带义务的权利都属于期权。有时一项资产附带的期权比该资产本身更有价值。

第四,净增效益规律:指财务决策建立在净增效益的基础上,一项决策的价值取决于它和替代方案相比所增加的净收益。

五、思辩而不盲从理论的理念

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人们对财务交易的原则有了四方面的认识和总结:

第一,风险——报酬权衡原则:风险和报酬之间存在一个对等关系,投资人必须对报酬和风险作出权衡,为追求较高报酬而承担较大风险,或者为减少风险而接受较低的报酬。所谓“对等关系”,是指高收益的投资机会必然伴随巨大风险,风险小的投资机会必然只有较低的收益。

第二,投资分散化原则:不要把全部财富都投资于一个领域,而要分散投资。其理论依据是投资组合理论。投资分散化原则具有普遍意义,不仅限于证券投资,公司各项决策都应注意分散化原则。

第三,资本市场有效原则:在资本市场上频繁交易的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反映了所有可能获得的信息,而且面对新信息完全能迅速地做出调整。

第四,货币时间价值原则:指在进行财务计量时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货币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

我们在做财务交易决策时通常是在以上四个理论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的,但在实践中发现风险——报酬权衡原则、资本市场有效原则有时在我国实践中会出现阶段性偏差。这提醒我们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实践中不能盲目照搬理论,而应坚持思辨的理念,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正如美国“股神”巴菲特提出的巴菲特定律所说:在其他人都投了资的地方去投资,你是不会发财的。这提醒我们在现代企业财务管中要善于走自己的路,才可能走别人没走过的路,不要迷信理论和经验,特色不特,优势无优。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其实管理的精髓是相通的,只不过在具体的专业管理领域被赋予了特定的重点和含义。

参考文献:

企业理念范文篇9

关键词:企业;预算管理;问题;管理理念;措施

引言

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的重点任务,同时也是极为关键的内控手段,现代企业大多引入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以此实现整合资金流、信息流与业务流的目标,推动战略发展规划,合理配置各类资源,削弱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给企业日常运营与管理工作造成的冲击,进而打造更加完备可靠的管理体系。现围绕企业预算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分析预算管理企业出现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如何树立正确理念完成预算管理任务。

一、企业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1.预算管理能够促进企业战略管理水平提升

预算管理能够切实地量化与固化企业的战略目标,实现战略目标与预算管理目标的过程具有一致性,预算管理企业需要展开内部监控与跟踪管理,这些举措都能够有效避免企业各个职能部门出现偏离预算以及战略目标的情况。

2.预算管理有助于推进企业的考核与监控

企业在推进预算编制工作时,需要给各个部门提供与业绩指标相关的信息,各个部门则可根据需要达成的指标与部门的实际发展需求,编制预算;后续各个部门执行预算的结果可直接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

3.预算管理有助于高效配置与利用企业资源

预算体系中的数据以及指标能够对各个部门的资源需求以及资源使用效率加以进行反映,企业可以根据这部分信息内容,来设计资源分配与调度计划。编制预算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坚持平衡、高效利用资源的原则,以此能够避免有限的资源出现低效使用或者浪费的情况。

4.预算管理有助于抵御经营风险与降低成本

企业可通过对预算执行结果的分析,识别可能发生的风险,并通过有效的措施实现对风险的化解、规避与防范。各个预算执行主体为了能够在考核中达到相应指标,进而避免遭受惩罚,获得奖励,会通过实际行动来降低成本,提高收入,以此有助于提升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预算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组织机构不完备

不少企业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主要通过财务部门完成这项内部管理与控制工作,由于财务部门与业务、生产部门的沟通频率不高,对于企业的经营、生产以及业务流程欠缺全面、完整的认识,因而可能导致编制的预算指标偏离实际,并且在指标选择方面,财务指标占比重更大,没有合理地筛选出非财务指标,如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开发以及客户价值等指标。生产部门、营销部门等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居于同一层级上,相比财务部门,业务部门因能够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更受企业的关注。财务部门因上述原因,难以向其他部门有效管理指令,其本身的权威性不足,导致编制与执行等环节的信息传递工作无法及时进行,并且监督力量也比较弱,无法及时地实现对预算执行主体的有效监督,难以在预算超标现象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进行干预。

2.脱离战略发展目标

现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战略发展意识,并制定了远期战略发展规划方案,以此来为所有部门指明企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方向,但是在设计预算目标时,可能只关注利润、成本等财务范围内的因素,没有和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精准对接,或者出现了偏离战略目标的情况。有的部门考虑到若无法按照预算实现目标,可能会受到惩罚,为了不给部门绩效造成不利影响,可能会在利益等主观因素的驱使下,将执行预算的难度夸大,或者不按照实际需求编制预算,高估费用或者低估利润,这种情况下形成的预算并不能对企业未来的经营与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反映,导致预算管理流于形式。预算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个问题导致预算管理难以推进,预算管理部门无法进行预算管理工作。另外由于企业加强了预算管理与各个部门绩效考核成绩之间的联系,因此一些部门为了提高绩效,可能会忽视长期发展目标,只关注短时间的效益。

3.编制方法欠缺科学性

由于财务部门在预算管理工作中居于主导地位,但是受到工作职能方面的限制,财务部门对于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等活动的了解不多,企业在业财融合方面的进展较为缓慢,导致预算编制对于后续预算执行环节工作具有的指导与约束作用被削弱。同时企业当前运用的编制方法多为相对简单的增量预算法与固定预算法,不会形成过大的编制工作量,同时对以往预算、财务、业务资料的合理性进行了肯定。但这两种预算编制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增量预算法缺乏系统性、灵活性与针对性,不利于提高效率与控制成本;固定预算法的适应性与可比性相对较差,若实际形成的预算量与编制时所参考的预算量的差距比较大时,预算指标的预算数与实际数会因此而丧失可比性。编制生产预算时,同样缺少对市场环境变动情况的考察;上述问题导致编制结果难以形成较高的准确度。预算编制审批阶段,决策层对预算计划表示认可后,才能够进入到后续的执行阶段,这种主观色彩极为浓重的审批模式极为不合理,甚至会滋生腐败现象,主要原因是决策层在调整与审批预算中掌控的权力过大,且不受限制。

4.预算执行不到位

信息传递不畅的问题同样也会影响到预算的执行效果,导致预算管理办公室无法及时了解各个业务部门的实际预算执行情况。部分企业的业务审批流程不规范,不注重在事中阶段开展控制工作,虽然前期已经编制了完备的预算计划,但是进入到执行环节时,往往仍旧以业务需求为准,没有将预算目标、预算指标应有的约束与指导作用发挥出来,对于预算外资金与预算内资金的区分工作也未及时进行。若部门因市场、政策等不可控因素而需要调整预算时,调整行为的随意性较强,甚至存在未经审批就直接增加预算,资金量增加后才进行申请等程序。预算执行工作的事后控制也未落实到位,企业围绕总预算目标,为各个部门提供了年度、季度与月度目标,但是汇报预算执行情况的相关会议开展周期,往往被设定为半年或者一个季度,监督部门无法在预算出现幅度较大的偏差的第一时间,进行提醒与干预,对于预算执行环节中出现的问题,也并未形成有针对性的措施,未通过汇报会议实现积累经验,无法在后续工作阶段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5.考评体系亟需完善

预算考评是预算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考评能够了解各个部门在预算中的实际表现,从而结合执行结果进行奖惩处置、总结经验、反馈预算管理中的重要信息。然而不少企业在开展预算考评时,只设置了财务指标,简单地将所有的财务指标之外的其他指标归纳成不可抗力因素或者客观不可控因素。预算考核与评价的过程要保持较强的严肃性与刚性,否则各个执行部门难以对预算管理方面的工作保持较高的重视度。现有的预算考评体系与部门绩效之间的对接还有待加强,预算执行考评结果很多时候并没有影响到员工的薪酬待遇,导致各个执行部门以及其中的员工在参与预算控制等工作时,极为被动,动力不强。很多企业将预算考核、评价的时间设定为年底,进入正式考评环节后,主要根据年底预算执行情况以及每个季度中各部门提交的预算分析报告为依据,其中前者在考核中占有更高的权重,因此各个业务部门也更关注年底预算执行结果,平时预算没有控制到位,在年底对会计信息进行调整,从而获得更好的考评成绩。

三、企业实施预算管理应有的理念

1.基于精益管理理念,完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

企业在解决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建设方面的问题时,可以引入精益管理理念。为了确保预算管理工作能够获得有效的组织保障,应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建设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预算管理委员会,并重构预算管理工作流程。企业在董事会层级下开设预算管理办公室与委员会,董事长担任主任,财务总监担任副主任,其他组织成员还包括各职能部门经理以及总/副经理。预算委员会属于预算管理体系的战略决策层,负责预算管理流程、目标、工作原则的制定工作,建设预算考核、激励机制,审查与调整各部门的预算编制内容。预算办公室属于预算管理体系中的常设机构,由各个部门的员工组成,以此能够及时与各个部门取得沟通,获取预算相关的数据。委员会拥有监管预算执行情况的职责,在预算编制阶段就开展监管工作,实现对预算管理的全过程的有效监管,除了通过委员会开展监管工作之外,可将监管的权利提供给所有的基层员工,使员工随时针对各部门的实际工作表现,进行监管与举报,可采取匿名举报的方式,以此来深入开展监管工作,实现对预算的精益管理目标。

2.基于战略导向理念,构建预算管理目标体系

企业在确立预算管理目标时,可在战略导向理念的指引下,将现阶段的战略目标进行分解,明确此阶段下的经营计划与长期目标,而后再逐一设立各个部门的月份预算目标、季度预算目标与年度预算目标。企业还要重视对细化后的目标值进行量化,确定具体的完成度,并探寻有效路径,使预算考核结果更具有可靠性。上级决策层与下级执行层在设定预算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博弈活动,决策层按照战略发展目标选择预算目标,但是企业的发展中有很多不可控因素,决策层对于业务的认识也会受到主客观因素带来的限制,并不能确保给下级执行层设置合理、可行性强的预算目标。而作为执行层的业务部门,本身对于业务流程有着较高的了解程度,因此在预算目标与指标的预测中也能够更贴合实际情况,但是其在编制阶段上报的数据往往是利于自身的,而非是以精准优先的。因此可运用联合确定基数法,充分发挥出剩余权益分享理论的作用,借助正向激励与惩罚措施,促使执行层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也能够有效完成决策层安排的任务。

3.基于云会计理念,推进预算编制

为了消除预算编制工作中的主观因素造成的干扰,可在预算编制的工作中,将云会计理念以及相关技术手段运用到预算编制指导的工作中。构建云会计平台,获取预算编制所需的重要参考依据,使预算办公室与各个执行部门能够在了解资源具体情况的前提下,完成预算编制任务。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可通过云会计平台了解决策层制定发展战略目标、经营计划以及预算编制要求,而后全面参考外部市场环境变化情况、政策信息以及前一年度的资金使用情况,筛选业务指标与财务指标,并将其直接上传到云会计平台上,从而实现精准编制预算的目标。预算办公室凭借财务管理知识对指标进行调整,提出指导建议,并与业务部门针对编制中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以此确保编制内容的合理性、真实性与准确性。确定编制计划之后,在云会计平台中,将其传递给预算委员会。预算委员会需要在一定的权限范围之内实施审批,借助该平台使预算编制环节更加公开化,形成更强的透明化程度,有效预防不合规审批或者越权审批的问题。

4.基于责任分解理念,落实预算执行

为了改善企业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效果,可在责任分解理念的指引下,构建责任机制,为预算的有效执行提供机制保障。预算管理工作全面涵盖了企业的利润、投资、经营、成本与生产等多方面活动,因此各个业务部门之间需要建设联动协作模式,预算管理办公室与委员会也能够更好地进行协调与统一管理。企业必须做好预算执行阶段的责任分配,鼓励全体员工都参与到预算执行、监督等活动中,以自身的力量来支持企业的预算管控工作,分解预算管理的责任后,往往能够真正地使预算管理与员工的工作计划相融合,减少执行期间形成的阻碍因素。财务部门应配合预算管理办公室,承担监督责任,利用信息化系统及时了解各个部门的具体预算执行情况与编制计划实施情况,消除执行预算环节中的违规现象、超预算问题,加强企业经济业务的可控性。各个业务部门应主动地接受预算办公室的检查与监督工作,按照工作要求,将真实的预算执行情况上传到信息化平台之中,以此使上下层级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预算执行工作。执行预算时,还要注重灵活性,可将柔性管理理念引入,以实际情况为准,灵活地控制预算,比如当市场环境出现幅度相对较大的变动时,或者销售价格、采购价格出现变化后,为了增强对市场体系的适应力,需要适当调整预算,这就要求预算办公室与执行预算的部门都要具备更强的应变能力,能够做出正确判断,将柔性管理与刚性约束有机结合。

5.基于价值创造理念,开展预算考评

企业可在价值创造理念的引领下,推进绩效考核工作,确保通过考核有效实现增加价值与创造价值的目标,将预算考核与企业的整体绩效管理、奖惩激励机制结合,确保各个执行部门都能够借助考核,降低成本费用,提升部门管理与运行水平,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长远发展价值与现实价值。优化预算考评体系时,充分考虑执行部门员工存在的各种基础物质与更高层级的精神等多方面的需求,确保依靠正向激励的方式,使员工与企业都能够从预算管理与考核工作中受益,以此员工才能够为了提高自身利益,主动支持预算管理,认真对待预算考核。建设联动式预算考核反应机制,增加预算考核结果在绩效评价中的比重,加强预算考评与业务考评之间的联系,适当为业务部门的基层员工与管理者施加压力。建设动态化预算考核机制,在原本的季度考核与年度考核的基础上,增加月度考核,逐月为预算管理参与者发放基薪,大幅缩短考核周期,以此确保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实施有效控制。丰富考核激励手段,可增设股权激励与超额利润激励等新的激励方式,同时为预算管理效果良好,考核成绩高的部门提供职位晋升、薪酬待遇奖励、在职学历提升、带薪休假等奖励。

四、结论

企业理念范文篇10

面对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的竞争对手,企业做强做大是一个必然的发展方向。虽然影响企业赢利的因素很多,但内部管理依然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原来我们的企业内部管理一直是成本中心,为了减少企业管理在成本中的费用,企业管理只是简单地控制企业按部就班地进行生产。现在则把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作为获取利润的重要手段。洞察市场的变化、采取相应的策略、扩大自己的利润源、减少企业的成本等都可以通过到位的管理来加强。精耕细作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在保持企业的竞争力方面将越来越重要。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企业的生产、运作、销售成本,实际也为企业创造了利润。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全面化的管理模式,需要通过从规划、操作、控制、核算、再到分析的一系列步骤来完成。

首先,需要精细化的企业规划。所谓精细化规划是指企业所制定的目标和计划都是有依据的、可操作的、合理的和可检查的。企业的规划包含2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高层根据市场预测和企业的经营情况而制定的中远期目标,这个目标包括了企业的规模、业态、文化、管理模式和利润、权益等等;另一方面是企业的经营者根据企业目标而制定的实现计划。企业活动中的每一个行为都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企业的规划决策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企业的规划必须围绕企业的经营目的来进行,离开了企业的经营目的,就会导致企业经营的盲目性,造成企业的经济效益低下。现代企业的规划,都应在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民主的方式来进行,要尽量避免个人盲目决策现象的发生。一旦企业规划得到确定,企业员工自上而下都应该坚决执行,共同维护企业规划的权威性。每一企业的员工都应遵守这种规范,让企业的基础运作更加正规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为企业的拓展提供可推广性、可复制性。

其次,要求精细化的程序监控。企业业务的运作要有一个流程,要有计划、审核、执行和回顾的过程。控制好了这个过程,就可以大大减少企业的业务运作失误,杜绝部分管理漏洞,增强流程参与人员的责任感。管理者要清楚认识本企业经营的必要条件和最主要的手段,与财务有关的企业经营活动都要记账、核算。还要通过核算去发现经营管理中的漏洞和污点,减少企业利润的流失。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将经营中的问题从多个角度去展现,从多个层次去跟踪。在一个功能复杂的管理体系中,如果缺乏一个有效的控制程序,后果将是十分可怕的。有了一个全面的监控体系,企业的管理者就能够及时发现、纠正实际经营行为和活动中的各种偏差,从而调整企业的规划和管理方案,尽可能使企业的运转呈现良性化。

最后,需要精细化的分析。这是研究提高企业生产力和利润的方法,但也是容易被管理者忽视的一个问题。精细化分析是推动企业发展、帮助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关键点。优秀的现代企业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与企业善于扬长避短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管理者为了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为了使企业适应组织内外变化,通过科学的方法而主动地去发现企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然后对其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以改善提案的方式向企业的管理者和经营者提出,从而为企业的管理和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及可行性方案,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精细化分析是企业经营管理职能中承上启下的一项重要职能,它既属于前一个经营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又属于后一个经营过程的最初一个环节,通过精细化分析,可以促使企业的管理在不断循环的运行中得到提高。

精细化管理的深化是一个长久的工作,企业不仅要不断地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推进工作,还要不断地利用精细化优势来将自己做强做大,不断地运用精细化的分析和规划来修正自己的经营方略,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竞争。企业只有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规划好每一分钱、用好每一分钱、赚到可以赚到的每一分钱,才能健康稳定地发展,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强调企业对“人”管理的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

现代企业管理,是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活动过程。企业对人的管理分为内部“人”的管理和外部“人”的管理。传统的管理科学认为,管理就是控制,企业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控制员工,导致企业缺乏应有的生气和活力。而从当今企业市场化运作的要求来看,这种单纯的控制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了。在对企业内部“人”的管理上,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已经是大多数企业的共识。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是指在管理中突出人的地位和作用,围绕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企业和人的共同发展为目的的管理过程。以人为本应提倡全员管理并创造全员管理的氛围,树立人人都是人才的理念。如在企业内部建立局域网,每一个员工都可以通过邮箱与自己想联系的人进行沟通,可以发表对企业管理的看法,可以提出相关的管理建议,也可以在邮箱里就相关的技术问题与企业的各类专家进行探讨。这些措施能够极大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为每一位有创意的员工提供了平台。以人为本应当在招才纳贤的同时,注意人才的合理使用和流动。对企业而言,人才管理的重点不在于要不要流动,而在于尽最大的努力做到人尽其才,并在做到人尽其才的同时,通过工作、薪资、福利等“硬”措施和增强归属感、提供业务培训机会等“软”措施来培养人、留住人,满足员工物质、心理与感情的需求。以人为本应强调团队精神。员工从进入企业时起,就应该接受企业对团队精神的教育,强调团队精神乃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企业在尊重每一个员工的个性和特长并提供发展空间的同时,更应强调与同事的合作和企业整体的团队精神。以人为本应鼓励和提倡员工自己学习与提高,并为员工提供相应的学习环境。比如企业购买相关的书籍提供给员工借阅,使员工下班后能有条件继续学习,这样能够使许多新员工迅速地成长起来并尽快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同时,应为员工提供进一步发展的相应培训。以人为本还应把关心员工的生活放在重要的位置。对那些长期住在集体宿舍的单身员工,企业应提供相应的生活设施,使他们在下班后能有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此外,企业还应积极开展各种业余活动,以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管理的首要目标是出人才,管理者从控制员工转为指导、激励员工,注重提供服务、规划总体、确定战略和创造员工必要的工作条件与环境,通过人性化的管理,发挥企业员工的创造性,使得企业员工能够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不断去发展企业,开拓市场。

对企业外部“人”的管理主要是指对客户的管理。对客户的管理现在愈来愈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构成,现代成功企业对客户管理十分注重以人为本的方针。客户主要是指消费者、社会公众、企业供应商、相关产品生产商等,是融为一体组成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企业对消费者所采取的策略,可以反映一个企业的发展和未来。对消费者,一是要敢于承担责任,保障顾客利益;二是要真诚地面对消费者,不能有躲避、隐瞒、欺骗的行为发生。对社会公众,要尊重他们的知情权,及时进行情况通报。要倾听公众的声音,保持与公众良好的互动。对企业供应商、相关产品生产商,要把他们的利益看作是自己的利益,互相帮助、互相协调,这会为企业形成一个和谐、良好的合作环境。还有一个特殊的客户,那就是企业的竞争者,在一定意义上说,他既是对手又是合作伙伴,为了同样的市场和能源、资源,双方会展开激烈竞争,但是,企业和竞争者也有相同的社会责任、使命,如果能够公平、正直、理性地处理与竞争对手的关系,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声誉,而且,可能会“化干戈为玉帛”。任何企业都不能独占市场,市场因竞争而变得完善,消费者因竞争而受益。如果一个企业在竞争对手出现危机时,落井下石,推波助澜,那么这个企业必定会遭到同行或消费者、社会公众的指责,企业的形象将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

无论是对企业内部“人”还是对外部“人”的管理,尊重“人”的尊严,实施人性化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管理得好,企业就会迅猛发展;管理得不好,企业将会遭受致命打击。

三、强调企业竞争的协作化——由对手转向同盟

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强化竞争管理。过去企业竞争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采用各种有效方法,力求做到在竞争中击败对手,实现规模扩张,以赢得更为广阔的市场。一般而言,实现扩张,有三种基本途径:一是不借助于外力的独资扩张。在当前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这条路已越走越窄。二是兼并或收购。这种方法虽盛行至今,但缺陷是所涉及各方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承担较大的风险。对兼并或收购方来说,一旦成交,则意味着要负担起被兼并或收购方的全责,在许多情况下,这已经成为一种包袱;而对被兼并或收购方来说,则需要适应新的经营管理模式,特别是大企业兼并者的组织文化使得被兼并的小企业难以适应。第三种就是建立战略合作同盟。美国剑桥战略咨询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詹姆斯·穆尔提出了建立与发展商业生态系统的最新竞争管理理论,认为当今的企业领导者都不应再把自己的企业视为等级分明的组织结构,而应视为在市场复杂系统中的一个参与者,企业无论是要扩大市场占有能力,还是要开发新的市场,都必须与其他公司携手,培育以发展为导向的协作经济群体,其共同目标就是集中有效资源,创造出消费者可以实际使用的新价值。

企业之间开展市场竞争,采取击败对方之策,会导致产品价格失常,企业竞争成本上升,外部竞争环境不断恶化,而通过企业协作化,既能够通过促进彼此之间的合作来节约交易成本和中间费用,减少生产投入,提高经济效益,改变单个企业因自身规模原因而处于竞争劣势的不利地位,又可以利用集群内企业生产经营同一产品的特点,形成具有产业特色的“地区规模经济”,从而有力地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企业由竞争转向协作并不是偶然的,它的根源在于通过专业化分工,发挥各自的相对优势,以求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一个企业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还必须利用企业其他的优势,这样才能更好地为自身的经济利益服务。社会化大生产,需要有专业化分工,同时也需要广泛的社会协作。协作的要求在于利用其它企业的相对优势,弥补自己的相对劣势,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从协作的内容上看,有技术上的协作、管理上的协作、产品上的协作、组织上的协作等。近几年,我国企业发展协作化趋势比较强劲,例如,在外界印象中以中小企业为主导的浙江经济发展,它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立足于一乡一品、一县一品乃至一市一品,将许多同类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集中在某一地区进行,因而使这些企业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随着整个地区产业规模的扩大而不断降低,经济效益大大提高,有效地构成了其在国内和国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当然,产业的协作化也不是一定安全无风险的,比如由产业协作集群外部的力量所引致的风险,和由产业协作集群内部产生出来的风险。有风险并不可怕,关键是有足够的智慧和准备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建立风险预警系统,构造开放性协作集群网络结构,正确处理产业协作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四、强调企业管理的创新化——扬弃传统吸收先进

管理理念是企业在长期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对企业行为起规范作用的指导思想。不断创新的管理理念可以鼓励企业成员不断地试验或革新、冒险,从而使得企业有机会在新的基础上尝试新的管理方法,一旦这种尝试取得成效,便可以促进企业在更高的基础上进步。将传统的、有效的管理方式及具体内容,通过继承与维系的途径,在企业中组织实施,这是人们一贯的管理思路和长期以来的做法。随着改革开放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的管理理念层出不穷,企业要想获得新的发展,即必须在管理理念上除旧布新,对传统理念进行扬弃,对外来先进经验进行吸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近年来,管理理念的创新带动了管理方法和方式的更新,出现新的管理结合点:一是理性管理与非理性管理相结合。理性管理即以复杂的结构、周密的计划和定量分析等手段进行管理。但这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还必须灵活把握市场的非理性管理并将其与理性管理结合起来。二是务实管理与务虚管理相结合。企业的务实管理主要是有形管理,注重企业发展与经营战略、企业体制、技术构成、成本效益等硬件方面。但仅注重硬件方面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务虚的管理,即注重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人才培养等软件方面。三是正式管理与非正式管理相结合。在通过召开企业正式会议、订立规章制度、进行程序管理的同时,大力开展非正式交流、会面,甚至进行单个拜访、生日庆贺等,这更具有疏导与激励作用。四是层次管理与现场管理相结合。传统的分层等级管理与现场管理相结合已经显现出管理链长、管理者意图难以及时下达以及限制中间层次的创造性等弊端,应被现场管理取代。国内外不少知名企业已提出并实施“零管理层”。由企业最高管理者直接管理到位。五是集权管理与分权管理相结合。除关键性管理权限相对集中外,更倾向于下放更多的权限,以利分散组织结构,更灵活地运作市场。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管理创新是企业的灵魂。只有不断更新观念,对传统管理理念进行扬弃,对先进管理理念进行吸收,企业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使得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21世纪是一个经济发展“变化快”、“变化大”、“变化多”的时代,对于现代企业而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一个残酷而又真实的生存法则。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使自己的管理思想和理念符合外界客观发展的规律性,一方面要善于利用外界客观环境条件的支持,时刻把握良好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要注重企业自身的管理,运用新的管理理念、思路推动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承路.当前国外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最新趋向[EB/OL].http://,2006-12-23.

[2]刘斯敖,吴莉云.产业集群风险的研究视角、类型与防范[J].企业经济,2006,(11).

[3]王立夏.以人为本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J].商业时代,2006,(8).

[4]杨金凤.企业管理理念创新及其运用[J].领导科学,2007,(5).

[5]盛朕业,才凤艳.顾客忠诚的内涵及价值衡量[J].商业时代,2006,(25).

[6]朱国庆.前沿管理方法长效管理[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

[7]于文明,候书森.企业战略管理[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

[8]肖刚.现代企业战略经营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