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购并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22:04:08

企业购并

企业购并范文篇1

1、跨国、跨地区、跨行业购并的税收抵免

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行业之间均存在着税收差异,这为企业购并的税收筹划提供了机会。如在跨国购并中,若购并企业与目标企业的经营是纵向联系的,通过购并,一方面可达到加强各生产环节的配合,进行大协作生产的目的;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产品和劳务的转让定价,即高税国一方降低对低税国一方的转让价格,或低税国一方抬高对高税国一方的转让价格,实现纳税利润由高税国向低税国的转移,以达到减少集团总体税负的目的。又如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税法规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可以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我国对在经济特区注册经营的企业也实行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这时可选择能享受这些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作为购并的目标企业,从而获得税收减免。

2、经营亏损的税收抵免

我国税法规定:“纳税企业发生年度亏损的,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延续期限最长不超过五年。”对于有效高盈利水平且发展稳定的企业,可以选择一家近年有大量经营净亏损的企业为目标企业,通过购并使企业盈利与目标企业亏损相互抵消,获得所得税减免的利益。有时这还是某些企业实施购并行为的主要目的。但这类购并中,购并企业还必须充分预计亏损的目标企业将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购并后企业整体效益滑坡可能导致股价下跌,股东财富受损,购并企业还需花费大量资金对亏损企业进行整合改造等。因此,如果亏损企业没有其他方面可利用的价值,纯粹的税收抵免购并是不足取的。

3、债务融资的税收抵免

购并企业通常需要筹措大量的资金来实施购并,其融资方式主要有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我国税法规定:债务融资利息允许在税前列支,而股权融资股息只能在税后列支。为此,购并企业可以大量采用债务融资,以充分利用其利息抵免税收的效用,在整体上降低企业的所得税费用。但购并企业同时也必须考虑因大量债务融资给企业资本结构带来的影响。如果购并企业原来的负债比率较低,通过债务融资适当提高负债比率是可行的;如果购并企业原来的负债比率比较高,继续采取债务融资可能导致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上升、财务状况急剧恶化、破产风险增大等负面影响。此时,更好的融资方式也许是股权融资,或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并用,以保持良好的资本结构。

4、固定资产折旧的税收抵免

企业通过购并取得了目标企业的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应按其取得时的成本作为入账价值,该历史成本也是计提折旧的依据。企业购并时若固定资产重估的市场价值高于原账面价值,购并企业以市场价值购入时则可按购入价值入账。就同一项固定资产而言,购并企业计提的年折旧额将高于目标企业的年折旧额,故而可获得增加的折旧成本的税收抵免。但固定资产折旧的税收抵免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获得的。税法规定:只有当接受的固定资产中隐含的增值或损失已经确认实现,才能按经确认评估的价值确定有关固定资产的计税成本,否则,只能以固定资产在原企业的账面净值为基础确定,即购并企业若是以股票换入的固定资产,则无法获得该项税收抵免。此外,如果目标企业使用加速折旧法,由于前期多提折旧使后期多形成的收益将被视为普通收益缴纳所得税,购并企业反而因后期少提折旧而增加税负。

5、将经营收益转化为资本利得的税收抵免

大多数国家规定的股利所得税要高于资本利得税。有些企业的股东为避免缴纳高额的股利所得税而倾向于少分红、多留存,企业保留了较多的盈余。通过购并,目标企业的保留盈余在股价中得到了补偿,这部分经营收益即转化为股东的资本利得,目标企业股东只需缴纳资本利得税,而免除了更高的股利所得税。

二、企业购并出资方式的税收筹划

企业购并可以通过各种出资方式来实现,主要有现金收购、股票收购和综合证券收购。它们给企业税收带来不同的影响。

1、现金收购

现金收购是企业购并活动中最简单而又最迅速的一种出资方式。现金收购对企业税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①购并企业可享受到目标企业固定资产重估增值的折旧的税收抵免;

②目标企业股东必须迅速确认因此获得的资本收益并缴纳资本利得税,但如果采取分期支付现金的方式,既可以减轻购并企业一次性支付大量现金的负担,也可以使目标企业股东获得延期支付资本利得税的好处;③目标企业的净经营亏损将消失,任何相关方都无法获得其税收抵免。

2、股票收购

股票收购是购并企业以新发行的股票替换目标企业的股票或资产的出资方式。主要类型有吸收合并与新设合并、相互持股合并和股票换资产合并等。股票收购在购并活动中不发生任何税费支出,但会影响企业将来的税负。

①目标企业股东不需要立刻确认因换股所形成的资本收益,直到他们出售股票时才确认并缴纳资本利得税,即获得了延期纳税的好处。

②股票收购的具体类型不同,适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也不同,如采用权益汇总法和购买法对购并资产的确认、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等的处理就有不同的规定,对购并后企业整体纳税情况也将带来不同的影响。

③股票收购后,目标企业若是以购并企业的子公司形式存续,母子公司的所得税是分开计算缴纳的,子公司的经营净亏损不能给母公司带来税收抵免;目标企业若是清偿后成为购并企业的分公司,购并企业才可以获得目标企业经营净亏损的税收抵免。但目标企业的清偿将被迫收回过多的折旧及带来其他不利的税务后果。

④购并企业不能享受目标企业固定资产重估增值的折旧的税收抵免。

3.综合证券收购

综合证券收购是以现金、股票、认股权证、可转换债券等多种形式证券组合出资购买。其中采用可转换债券收购对企业税负的影响除与上述现金收购类似外,还有:

①可转换债券在转换前的利息支出可抵免所得税;

企业购并范文篇2

一、企业购并中的税收优惠

1、跨国、跨地区、跨行业购并的税收抵免

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行业之间均存在着税收差异,这为企业购并的税收筹划提供了机会。如在跨国购并中,若购并企业与目标企业的经营是纵向联系的,通过购并,一方面可达到加强各生产环节的配合,进行大协作生产的目的;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产品和劳务的转让定价,即高税国一方降低对低税国一方的转让价格,或低税国一方抬高对高税国一方的转让价格,实现纳税利润由高税国向低税国的转移,以达到减少集团总体税负的目的。又如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税法规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可以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我国对在经济特区注册经营的企业也实行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这时可选择能享受这些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作为购并的目标企业,从而获得税收减免。

2、经营亏损的税收抵免

我国税法规定:“纳税企业发生年度亏损的,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延续期限最长不超过五年。”对于有效高盈利水平且发展稳定的企业,可以选择一家近年有大量经营净亏损的企业为目标企业,通过购并使企业盈利与目标企业亏损相互抵消,获得所得税减免的利益。有时这还是某些企业实施购并行为的主要目的。但这类购并中,购并企业还必须充分预计亏损的目标企业将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购并后企业整体效益滑坡可能导致股价下跌,股东财富受损,购并企业还需花费大量资金对亏损企业进行整合改造等。因此,如果亏损企业没有其他方面可利用的价值,纯粹的税收抵免购并是不足取的。

3、债务融资的税收抵免

购并企业通常需要筹措大量的资金来实施购并,其融资方式主要有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我国税法规定:债务融资利息允许在税前列支,而股权融资股息只能在税后列支。为此,购并企业可以大量采用债务融资,以充分利用其利息抵免税收的效用,在整体上降低企业的所得税费用。但购并企业同时也必须考虑因大量债务融资给企业资本结构带来的影响。如果购并企业原来的负债比率较低,通过债务融资适当提高负债比率是可行的;如果购并企业原来的负债比率比较高,继续采取债务融资可能导致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上升、财务状况急剧恶化、破产风险增大等负面影响。此时,更好的融资方式也许是股权融资,或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并用,以保持良好的资本结构。

4、固定资产折旧的税收抵免

企业通过购并取得了目标企业的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应按其取得时的成本作为入账价值,该历史成本也是计提折旧的依据。企业购并时若固定资产重估的市场价值高于原账面价值,购并企业以市场价值购入时则可按购入价值入账。就同一项固定资产而言,购并企业计提的年折旧额将高于目标企业的年折旧额,故而可获得增加的折旧成本的税收抵免。但固定资产折旧的税收抵免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获得的。税法规定:只有当接受的固定资产中隐含的增值或损失已经确认实现,才能按经确认评估的价值确定有关固定资产的计税成本,否则,只能以固定资产在原企业的账面净值为基础确定,即购并企业若是以股票换入的固定资产,则无法获得该项税收抵免。此外,如果目标企业使用加速折旧法,由于前期多提折旧使后期多形成的收益将被视为普通收益缴纳所得税,购并企业反而因后期少提折旧而增加税负。

5、将经营收益转化为资本利得的税收抵免

大多数国家规定的股利所得税要高于资本利得税。有些企业的股东为避免缴纳高额的股利所得税而倾向于少分红、多留存,企业保留了较多的盈余。通过购并,目标企业的保留盈余在股价中得到了补偿,这部分经营收益即转化为股东的资本利得,目标企业股东只需缴纳资本利得税,而免除了更高的股利所得税。

二、企业购并出资方式的税收筹划

企业购并可以通过各种出资方式来实现,主要有现金收购、股票收购和综合证券收购。它们给企业税收带来不同的影响。

1、现金收购

现金收购是企业购并活动中最简单而又最迅速的一种出资方式。现金收购对企业税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①购并企业可享受到目标企业固定资产重估增值的折旧的税收抵免;

②目标企业股东必须迅速确认因此获得的资本收益并缴纳资本利得税,但如果采取分期支付现金的方式,既可以减轻购并企业一次性支付大量现金的负担,也可以使目标企业股东获得延期支付资本利得税的好处;③目标企业的净经营亏损将消失,任何相关方都无法获得其税收抵免。

2、股票收购

股票收购是购并企业以新发行的股票替换目标企业的股票或资产的出资方式。主要类型有吸收合并与新设合并、相互持股合并和股票换资产合并等。股票收购在购并活动中不发生任何税费支出,但会影响企业将来的税负。

①目标企业股东不需要立刻确认因换股所形成的资本收益,直到他们出售股票时才确认并缴纳资本利得税,即获得了延期纳税的好处。

②股票收购的具体类型不同,适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也不同,如采用权益汇总法和购买法对购并资产的确认、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等的处理就有不同的规定,对购并后企业整体纳税情况也将带来不同的影响。

③股票收购后,目标企业若是以购并企业的子公司形式存续,母子公司的所得税是分开计算缴纳的,子公司的经营净亏损不能给母公司带来税收抵免;目标企业若是清偿后成为购并企业的分公司,购并企业才可以获得目标企业经营净亏损的税收抵免。但目标企业的清偿将被迫收回过多的折旧及带来其他不利的税务后果。

④购并企业不能享受目标企业固定资产重估增值的折旧的税收抵免。

3.综合证券收购

综合证券收购是以现金、股票、认股权证、可转换债券等多种形式证券组合出资购买。其中采用可转换债券收购对企业税负的影响除与上述现金收购类似外,还有:

①可转换债券在转换前的利息支出可抵免所得税;

企业购并范文篇3

购并理论的发展和实务的发生是紧密相联的。早在19世纪末期美国就发生了其历史上的第一次购并狂潮。面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的购并热潮,经济学家们从多种角度对购并活动加以解释,进而形成多种理论。由于有关购并理论过于庞杂,故本文只就目前西方较流行的企业购并理论作一简要介绍与分析。

一、效率理论

效率理论认为购并活动能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增加社会福利,因而支持企业购并活动。通过购并改善企业经营绩效的途径有两条。

第一、规模经济。一般认为扩大经营规模可以降低平均成本,从而提高利润。因而该理论认为购并活动的主要动因在于谋求平均成本下降。这里的平均成本下降的规模经济效应可以在两个级别上取得:第一级在工厂,包括众所周知的生产专门化的技术经济、工程师规律等;第二级在工司,包括研究开发、行政管理、经营管理和财务方面的经济效益。此外,还可以加上合并的“协同效益”,即所谓“2+2>4”效益。这种合并使合并后企业所增强的效率超过了其各个组成部分增加效率的总合。协同效益可从互补性活动的联合中产生。如一家拥有强大的研究开发队伍的企业和一家拥有一批优秀管理人员的企业合并,就会产生协同效应。

这一理论在70年代前的西方和目前的我国较流行。但是事实上规模经济效应在合并中的重要性并非如想象的那么大。纽博尔德1970年调查发现,只有18%的公司承认合并动机与规模经济相关。1980年考林、卡宾和霍尔调查研究后认为,“很难从他们调查的公司看出合并的规模经济效益”。惠廷顿调查后竞发现获利能力与企业规模大小不相关。这些事实都是对规模经济效益假说的反驳和挑战。

第二、管理。有些经济学家强调管理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决定性作用,认为企业间管理效率的高低成为企业购并的主要动力。当A公司管理效率优于B公司时,A、B两公司合并能提高B公司效率。这一假设所隐含的是购并公司确能改善目标公司的效率。在实践中这一假说显得过于乐观。有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解释为购并公司有多余的资源和能力投入到对目标公司的管理中。此理论有两个前提:(1)购并公司有剩余管理资源,如果其能很容易释出,则购并是不必要的。但是,如果管理队伍为一不可分之组合,或具有规模经济,则必须靠购并加以利用;(2)目标公司的非效率管理可以外部管理人介入之下得以改善。

此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购并的效率的动因。它能解释具有相关知识和信息的相关产业购并活动,却无法解释多角化购并。

二、问题及管理主义者

问题是Jensen和Meckling在1976年提出的,认为在过程中,由于存在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不确定性等因素的作用而产生成本,他们把这种成本概括为以下几方面:所有人与人订立契约成本;对人监督与控制成本;限定人执行最佳或次佳决策所须的额外成本;剥余求偿损失。

购并活动在问题存在的情况下,有以下几种解释:

(1)购并是为降低成本。1983年Fama和Jensen认为,公司问题可由适当的组织程序来解决。在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决策的拟定和执行是经营者的职权,而决策的评估和控制由所有者管理,这种互相分离的内部机制设计可解决问题。而购并则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一个外部机制。当目标公司人有问题产生时,通过收购股票获得控制权,可减少问题的产生。

(2)经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公司所有权和控制分离后,企业不再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而选择能使公司长期稳定和发展的决策。Muller关1969年提出假设,认为人的报酬由公司规模决定。因此人有动机使公司规模扩大,而接受较低的投资利润率。并借购并来增加收入和提高职业保障程度。马克斯、威廉森等认为经理的主要目标是公司的发展,并认为已接受这种增长最大化思想且发展迅速的公司最易卷入到购并活动中。Fuss1980年发现购并公司经理在合并后的两年里平均收入增加33%,而在没有购并活动发生的公司里,经理的平均收入只增加20%。1975年马克斯和惠廷顿发现公司规模是影响经理收入的主要因素。这些证据证实了这一理论。

1977年辛格和米克斯对购并后的企业利润情况的研究表明,合并后的企业利润一般都下降。这一证据表明企业合并注重的是企业长期发展,而不太注重利润情况,甚至牺牲短期利润。但Lewellen和Huntsman在1970年的实证结果显示,人的报酬与公司的报酬率有关而与公司规模无关。这一结论是对经理论的挑战。

(3)自由现金流量说。这一理论源于问题。MichaelJensen(1986年)认为自由现金流量的减少有利于减少公司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冲突。所谓自由现金流量是指公司的现金在支付所有净现值为正的投资计划后所剩余的现金量。如果公司要使其价值最大,自由现金流量应完全交付给股东,但此举会削弱经理人的权力,同时再度进行投资计划所需的资金,将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而受到监控,由此降低成本。

除了减少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外,Jousen还认为适度的债权由于必须在未来支付现金,比经理人答应现金股利发放来得有效,而更易降低成本。他还强调对那些已面临低度成长而规模逐渐缩小,但仍有大量现金流量产生的公司,控制其财务上的资本结构是重要的。此时购并的含义是公司借购并活动,适当提高负债比例,可减少成本,增加公司价值。

三、内部化理论

内部论又称交易成本理论,它是在70年代后期兴起的。这一理论不再以传统的消费者和厂家作为经济分析的基本单位,而是把交易作为经济分析的“细胞”,并在有界理性、机会主义动机、不确定性和市场不完全等几个假设的基础上展开,认为市场运作的复杂性会导致交易的完成需付出高昂的交易成本(包括搜寻、谈判、签约、监督等成本)。为节约这些交易成本,可用新的交易形式——企业来代替市场交易。这一理论在解释购并活动的同时,认为购并的目的在于节约交易成本。通过购并节约交易成本,有以下方面:(1)企业通过研究和开发的投入获得产品——知识。在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的情况下,知识的市场难以实现,即便得以实现,也需要付出高昂的谈判和监督成本。这时,可通过购并使专门的知识在同一企业内运用,达到节约交易成本的目的。(2)企业的商誉作为无形资产,其运用也会遇到外部性问题。因为某一商标使用者降低其产品质量,可以获及成本下降的大部分好处,而商誉损失则由所有商标使用者共同承担。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有两条:一是增加监督,保证合同规定的产品最低质量,但会使监督成本大大地增加;二是通过购并将商标使用者变为企业内部成员。作为内部成员,降低质量只会承受损失而得不到利益,消除了机会主义动机。(3)有些企业的生产需要大量的专门中间产品投入。而这些中间产品市场常存在供给的不确定性、质量难以控制和机会主义行为等问题。这时,企业常通过合约固定交易条件,但这种合约会约束企业自身的适应能力。当这一矛盾难以解决时,通过购并将合作者变为内部机构,就可以消除上述问题。(4)一些生产企业,为开拓市场,需要大量的促销投资,这种投资由于专用于某一企业的某一产品,具有很强的资产专用性。同时

销售企业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一定程度上形成进入壁垒,限制竞争者加入,形成市场中的少数问题。当市场中存在少数问题时,一旦投入较强专门性资本,就要承担对方违约造成的巨大损失。为减少这种风险,要付出高额的谈判成本和监督成本。在这种成本高到一定程度时,购并成为最佳选择。(5)企业通过购并形成规模庞大的组织,使组织内部的职能相分离,形成一个以管理为基础的内部市场体系。一般认为,企业内的行政指令来协调内部组织活动所需的管理成本较市场运作的交易成本要低。

内部化理论在对购并活动的解释上有较强的说服力。但由于其分析方法和所用概念的高度抽象,使其难以得到系统检验;又由于分析过程及所得结论过于一般化,使其很难在管理领域得到过用。

四、价值低估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购并活动的发生主要是因为目标公司的价值被低估。当一家公司对另一公司的估价比后者对自己的估价更高时,前者有可能投标买下后者。目标公司的价值被低估一般有下列几种情况:(1)经营管理能力并未发挥应有的潜力。(2)购并公司拥有外部市场所没有的目标公司价值的内部信息。(3)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造成资产的市场价值与重置成本的差异,使公司价值有被低估的可能。

Tobin以比率Q来反映企业购并发生的可能性。其中Q为企业股票市场价值与企业重置成本之比。当Q>1时,形成购并的可能性较大。当Q<1时,形成购并的可能性较大。美国80年代的情形说明这一点。在80年代美国购并高涨期间,美国企业的Q比率一般在0.5--0.6,但当一家公司投一家目标公司时,目标公司的股票行市形成溢价,一般溢价幅度在50%左右。如果一家企业比值为0.6%,股票溢价50%,那么购并总成本为资产重成本的0.9倍,比新建一家企业便宜10%,而且这种购并形成的投资,在投资完成后,可立即投入运行。还有人认为,当技术、销售市场和股票市场价格变动非迅速时,过去的信息和经验对未来收益的估计没有什么用处。结果是价值低估的情况屡见不鲜,并且导致购并活动增加。因此,价值低估理论预言,在技术变化日新月异及市场销售条件与股价不稳定的情况下,购并活动一定很频繁。

五、市场势力论

这一理论认为,购并活动的主要动因,是因为可以借购并活动达到减少竞争对手来增强对企业经营环境的控制的目的,提高市场占有率,并增加长期的获利机会。下列三种情况可能导致以增强市场势力为目标的购并活动。(1)在需求下降,生产能力过剩和削价竞争的情况下,几家企业结合并起来,以取得实现本产业合理化的比较有利的地位。(2)在国际竞争使国内市场遭受外商势力的强烈渗透和冲击的情况下,企业间通过联合组成大规模联合企业,对抗外来竞争。(3)由于法律变得更为严格,使企业间包括合谋等在内的多种联系成为非法。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合并可以使一些非法的做法“内部化”,达到继续控制市场的目的。

1980年惠廷顿研究发现大公司在利润方面比小公司的变动要小。这说明大公司由于市场势力较强,不容易受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规模、稳定性和市场势力三者是密切相关的。

事实上,由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信奉自由竞争市场的哲学立场。因而企业购并会受到垄断法的强硬约束。在购并产生过度集中现象时,常借由法庭控诉和管制手段来干预购并活动。

六、财富重分配理论

企业购并范文篇4

2001年10月经过18个月的谈判,阿尔卡特在支付了3.12亿美元的现金后拥有新成立的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有限公司50%1股的股份;

2003年11月21日中国香港雅虎以纯现金方式收购香港3721网络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的股份,并与北京3721科技有限公司结成技术同盟;

2003年12月5日德隆旗下的沈阳合金投资有限公司提示性公告,称该公司独资收购美国MURRAY集团全部资产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

同月11日全球最大的化妆品集团巴黎欧莱雅在巴黎和北京同时宣布欧莱雅正式收购中国护肤品牌小护士;

2004年1月29日TCL国际与全球“彩电之父”法国汤姆逊完成跨国购并之旅……

一时间,中外企业间的购并市场风起云涌。

购并有成功就会有失败。据调查,全球过去20几年中有65%的购并是以失败告终,其中有85%的CEO承认管理风格和公司文化差异是造成购并失败的主要原因。而中外企业在购并以及之后的整合过程中发现企业文化上的差异是顺利实现购并目标最大的、也是天然的障碍。

思维方式的不同

国内企业华立集团在收购了美国飞利浦公司的全球研发中心后成立了新的项目小组,负责人是名外国专家。为了表示对项目的关注,华立董事局总裁汪力成每天打电话向他询问项目的进程,同这名外国专家进行沟通。可是一个星期之后,这名专家却提出了辞呈,理由是没有得到信任。这就是双方认识上的差异:在国内企业中,最高管理者每日的沟通是赏识的表示,但在国外却被理解成不信任。

所以企业在购并整合中不能忽视双方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的不同。意识决定行为,意识上的差异导致双方在同一问题上认识的不同,最终导致整合“事倍功半”,双方陷入互相指责的境地。

治理理念的差异

受传统价值理念的影响,中国企业在员工治理上更注重以“情”治人:一张庞大的关系网维系着企业的运转,公司规章制度在制定时更多的考虑感性因素,以“情”治人是企业的一大特色;而以美国企业为代表的国外企业则更注重“法”治:公司的规章制度是最根本的。在员工治理上,理性因素占绝对统治地位。因此,在企业购并后的整合中,情治与法治产生了激烈的冲突,无论是走出去的企业还是引进来的企业都面临这个问题。

曾有国外企业A收购了国内企业B,之后在整合中出于精简机构的需要将取消原企业的副经理一职。消息一传出,这些副经理们纷纷动用各种关系进行游说,甚至威胁将带走一部分业务骨干。最终购并方没有妥协,坚决裁掉了这几名副经理。但是在之后新企业的运行中却发现员工“遵规守纪”意识加强了,但是工作效率却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企业缺乏原有的凝聚力。究其原因发现是新企业的做法让中国的员工觉得人人自危,而在国外员工看来裁员却是剩余员工动力的源泉。这就是企业在购并后整合中碰到的治理理念差异带来的问题。

主动与被动的矛盾

不论是原先企业内部整合还是国内企业之间的购并整合都存在员工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矛盾,但是在跨国购并整合中这一矛盾更加尖锐:习惯“上传下达”工作方式的国内企业员工的思维方式已被固化,他们认为只要执行上级的指令就是尽职——“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观念让他们习惯于被动的工作方式;但在国外企业中,员工更习惯于主动的工作方式:他们会将个人的观点溶入日常工作指令中,追求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最佳结合点。这种工作方式上的差异导致在跨国购并整合中出现了中方领导常发出“外国员工不好管理”的感叹,而外方管理者却认为“中方的员工没有个性,创新意识不强”的问题。

实现“文化整合”

如何解决整合中文化差异形成的障碍呢?

在跨国购并整合中,走出国门的海尔的成功经验对后来者应该有重要的意义:立志进入世界500强的海尔通过购并、独资进入了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育健全的市场,和东南亚一些市场化程度比较低的国家,如果单纯照般照抄青岛海尔的成功经验成本太高,而完全按照当地的习惯办事又会为企业经营带来巨大的风险,海尔的解决方法是:在输出资本的同时输出文化——将青岛海尔的先进积极企业文化与当地特有的文化底蕴相结合,吸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文化整合”,创造出新的适合企业生存发展的文化土壤。

以一个美国海尔子公司为例:为了将中美两种文化的冲突降到最低,海尔在海外的企业都是雇佣当地的员工,任命当地的管理人员。在激励员工制度上,青岛海尔的做法是将干好和干不好的员工的名单一起公布,但是在美国就不行了,当地的员工不同意。怎么办呢?最后子公司的管理者想出了一个方法:采用玩具熊和玩具猪——干好的得到玩具熊,干不好的得到玩具猪。这样既体现了海尔“赏罚分明”的特点又得到当地员工的支持,顺利解决了中美两种文化的冲突。

反面教材则是肯得基“两进”香港市场的例子:肯得基很早就对香港市场虎视眈眈了,在它第一次进入香港时,完全照搬自己在西方的做法,没有注意到香港人的饮食习惯与东方传统饮食是一致的——排斥非常油腻的食品,所以肯得基进军香港市场的第一次行动以失败告终。到了第二次进军香港的时候,肯得基对自己的食品做了改变:在保持肯得基全球同一形象的前提下,结合香港人的口味开发香港肯得基的特色食品,让肯得基真正走进人们的日常饮食中。可以看出在第二次进军香港时常的时候,肯得基改变的不仅仅是食谱,而且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适合香港人的经营方式,实现了两种文化的融合。

从海尔和肯得基的例子我们认识到文化的差异是企业购并整合的天然障碍,实现文化融合对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购并范文篇5

一、企业购并中的税收优惠

1、跨国、跨地区、跨行业购并的税收抵免

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行业之间均存在着税收差异,这为企业购并的税收筹划提供了机会。如在跨国购并中,若购并企业与目标企业的经营是纵向联系的,通过购并,一方面可达到加强各生产环节的配合,进行大协作生产的目的;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产品和劳务的转让定价,即高税国一方降低对低税国一方的转让价格,或低税国一方抬高对高税国一方的转让价格,实现纳税利润由高税国向低税国的转移,以达到减少集团总体税负的目的。又如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税法规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可以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我国对在经济特区注册经营的企业也实行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这时可选择能享受这些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作为购并的目标企业,从而获得税收减免。

2、经营亏损的税收抵免

我国税法规定:“纳税企业发生年度亏损的,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延续期限最长不超过五年。”对于有效高盈利水平且发展稳定的企业,可以选择一家近年有大量经营净亏损的企业为目标企业,通过购并使企业盈利与目标企业亏损相互抵消,获得所得税减免的利益。有时这还是某些企业实施购并行为的主要目的。但这类购并中,购并企业还必须充分预计亏损的目标企业将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购并后企业整体效益滑坡可能导致股价下跌,股东财富受损,购并企业还需花费大量资金对亏损企业进行整合改造等。因此,如果亏损企业没有其他方面可利用的价值,纯粹的税收抵免购并是不足取的。

3、债务融资的税收抵免

购并企业通常需要筹措大量的资金来实施购并,其融资方式主要有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我国税法规定:债务融资利息允许在税前列支,而股权融资股息只能在税后列支。为此,购并企业可以大量采用债务融资,以充分利用其利息抵免税收的效用,在整体上降低企业的所得税费用。但购并企业同时也必须考虑因大量债务融资给企业资本结构带来的影响。如果购并企业原来的负债比率较低,通过债务融资适当提高负债比率是可行的;如果购并企业原来的负债比率比较高,继续采取债务融资可能导致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上升、财务状况急剧恶化、破产风险增大等负面影响。此时,更好的融资方式也许是股权融资,或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并用,以保持良好的资本结构。

4、固定资产折旧的税收抵免

企业通过购并取得了目标企业的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应按其取得时的成本作为入账价值,该历史成本也是计提折旧的依据。企业购并时若固定资产重估的市场价值高于原账面价值,购并企业以市场价值购入时则可按购入价值入账。就同一项固定资产而言,购并企业计提的年折旧额将高于目标企业的年折旧额,故而可获得增加的折旧成本的税收抵免。但固定资产折旧的税收抵免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获得的。税法规定:只有当接受的固定资产中隐含的增值或损失已经确认实现,才能按经确认评估的价值确定有关固定资产的计税成本,否则,只能以固定资产在原企业的账面净值为基础确定,即购并企业若是以股票换入的固定资产,则无法获得该项税收抵免。此外,如果目标企业使用加速折旧法,由于前期多提折旧使后期多形成的收益将被视为普通收益缴纳所得税,购并企业反而因后期少提折旧而增加税负。

5、将经营收益转化为资本利得的税收抵免

大多数国家规定的股利所得税要高于资本利得税。有些企业的股东为避免缴纳高额的股利所得税而倾向于少分红、多留存,企业保留了较多的盈余。通过购并,目标企业的保留盈余在股价中得到了补偿,这部分经营收益即转化为股东的资本利得,目标企业股东只需缴纳资本利得税,而免除了更高的股利所得税。

二、企业购并出资方式的税收筹划

企业购并可以通过各种出资方式来实现,主要有现金收购、股票收购和综合证券收购。它们给企业税收带来不同的影响。

1、现金收购

现金收购是企业购并活动中最简单而又最迅速的一种出资方式。现金收购对企业税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①购并企业可享受到目标企业固定资产重估增值的折旧的税收抵免;

②目标企业股东必须迅速确认因此获得的资本收益并缴纳资本利得税,但如果采取分期支付现金的方式,既可以减轻购并企业一次性支付大量现金的负担,也可以使目标企业股东获得延期支付资本利得税的好处;③目标企业的净经营亏损将消失,任何相关方都无法获得其税收抵免。

2、股票收购

股票收购是购并企业以新发行的股票替换目标企业的股票或资产的出资方式。主要类型有吸收合并与新设合并、相互持股合并和股票换资产合并等。股票收购在购并活动中不发生任何税费支出,但会影响企业将来的税负。

①目标企业股东不需要立刻确认因换股所形成的资本收益,直到他们出售股票时才确认并缴纳资本利得税,即获得了延期纳税的好处。

②股票收购的具体类型不同,适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也不同,如采用权益汇总法和购买法对购并资产的确认、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等的处理就有不同的规定,对购并后企业整体纳税情况也将带来不同的影响。

③股票收购后,目标企业若是以购并企业的子公司形式存续,母子公司的所得税是分开计算缴纳的,子公司的经营净亏损不能给母公司带来税收抵免;目标企业若是清偿后成为购并企业的分公司,购并企业才可以获得目标企业经营净亏损的税收抵免。但目标企业的清偿将被迫收回过多的折旧及带来其他不利的税务后果。

④购并企业不能享受目标企业固定资产重估增值的折旧的税收抵免。

3.综合证券收购

综合证券收购是以现金、股票、认股权证、可转换债券等多种形式证券组合出资购买。其中采用可转换债券收购对企业税负的影响除与上述现金收购类似外,还有:

①可转换债券在转换前的利息支出可抵免所得税;

企业购并范文篇6

【内容提要】购并是战略联盟,是企业成长时经常面临的战略问题。本文建立的路径决策模型就是为企业经营者提供一个系统性的框架,同时也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流程。这个流程包括:战略匹配性分析,风险—收益分析和可行性分析。在具体分析过程中,不仅注重理性分析,而且对文化、愿景给予了充分的考虑。

【关键词】购并/战略联盟/战略匹配性/风险/收益/可行性

企业外部成长中的购并与战略联盟,都分别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对两者的比较研究,特别是当两者作为被选方案在决策过程中如何被分析、评估和选择,研究文献很少。而这在今天的企业战略决策中是经常要面对的问题,比如,在AOL与时代华纳宣布合并之后,YAHOO与eBay公司就曾谋求何种“深度”的合作方式,购并或战略联盟。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文建立了一个路径决策模型,希望尽可能深入而真实地描述这样一个过程:从一个主动企业的角度,在购并与战略联盟之间选择的决策过程。

一、路径决策模型

本文建立的路径决策模型如图1所示:

附图{图}

这个模型是一个系统性框架,也是操作性很强的分析流程:

1.首先,进行战略匹配性分析。检验购并、战略联盟与企业业务范围扩张和提升竞争能力的战略目标相匹配的程度。

2.然后是风险—收益分析。在某种程度上,购并与战略联盟可以看作是项目投资,因此必须要综合考虑它们的风险和收益。

3.可行性分析是战略决策从书面走向实践的关键一步。这一部分从法律、财务和整合角度对实施购并或战略联盟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4.在综合考虑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就能够做出选择,或者购并,或者建立战略联盟,或者不作为。

二、战略匹配性分析

战略匹配是首要的原则[1-2],它从长期发展角度来考虑购并与战略联盟实现战略目标的可能性。根据普遍接受的定义,战略目标主要包括业务范围扩张、提升竞争能力两方面的内容,因此分析就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一)业务范围扩张

行业和地理是划分业务范围的两个主要维度。

1.行业随着行业相关性的降低,购并投入的资源越来越少,当在纯粹混合购并时,往往只能投入财务资源,有时还有最高层次的管理。但战略联盟的情况大不相同,它必须建立在联盟各方提供稀缺的、独特的“互补性”资源的基础上,显然,随着行业相关性的降低,所能提供资源的互补性越差,建立战略联盟的可能性越小。

因此,只有在行业相关性很高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建立战略联盟,而购并则可以适应不同相关性的行业扩张,从横向购并、纵向购并一直到纯粹混合购并。

2.地理这里的地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含了文化、经济体制、社会制度的内涵,它的基本属性包括:同质性与可理解性。同质性指的是目标地理区域与原属地理区域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相似性。可理解性指的是两个地理区域的人们之间相互理解的程度。目前,全球化是推动同质化和相互更加理解的最大力量。

根据目标地理区域的同质性和可理解性,企业在地理意义上的扩张存在三种基本情况:

(1)如果是国内或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区域如欧共体,两者被选择的可能性差不多,比如海尔的扩张多采用兼并,而海信则倾向于投资控股,而且购并与战略联盟大部分发生在国内。

(2)如果涉及的两个国家或地区,虽然在文化、经济体制、社会制度等方面有着较大差异,但相互比较了解,行为预期比较稳定,则购并与战略联盟都有可能被选择,如美国与欧共体之间。但较前一种情况,购并的可能性要小一点。

(3)如果涉及的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不仅各方面相差很大,而且相互缺乏理解,因此沟通和合作的成本就比较高一点,这就是跨国公司在70、80年代进入发展中市场时面临的问题。此时一般采取合资形式:跨国公司投入资金、技术和管理能力,而合资方投入的往往是政治关系、市场知识和渠道。随着对当地文化、经济体制、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知识迅速积累,跨国公司可能会改变战略,购并的机会逐渐成熟。

综合考虑行业、地理对选择购并与战略联盟的影响,可以用图2表示。

附图{图}

(二)提升竞争能力

从提升竞争能力的角度来说,购并与战略联盟的原理是类似的,即通过控制外部独特的战略资源,加强企业的关键活动或者扩展价值链以增强竞争力。此时,主要考虑这样几个问题:

1.决策考虑的时间跨度是中短期,还是长期由于操作复杂、交易成本高以及股权约束的特点,购并比战略联盟更注重长期的利益,希望通过获得目标企业的独特资源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动力。而战略联盟中有很多属于机会性的战略联盟,比如联合投标、某一新产品的联合开发等。长期维持的战略联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能够有新的共同使命或项目注入联盟,另一种则是通过少量参股着眼于长期合作,很可能走向购并,比如福特与马自达、通用与菲亚特。

2.资源的重要性如果目标资源对于提升竞争能力有极重要的意义,往往也对竞争对手很有吸引力,如果能够将其购并,则无疑在竞争中占得先机。近半年来如火如荼的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竞价收购大宇汽车,就是因为他们都意识到了亚洲市场对未来竞争地位的重要性。此时购并与战略联盟的差别主要是可能性,如果可能,尽量购并,如果不太可能,则尽量建立战略联盟,当然也要考虑风险—收益的表现。如果目标资源不是特别重要,则购并与战略联盟的差别主要在于风险—收益的表现。也就是说,随着目标资源的重要性的不同,下面的分析流程侧重不同。

3.资源位势如何资源位势可用两个指标来描述:可分割性与共享性。可分割性指的是目标资源/能力在目标企业中的独立性,受业务地位、组织结构等影响,决定了单独得到它的可能性。共享性指的是目标资源/能力能够被内部或外部同时使用的能力,受资源/能力的存在形式、业务量差异的影响,它决定了企业间合作的可能性。

资源位势的可分割性、共享性的不同组合,为购并与战略联盟提供的空间不同,如图3所示。当可分割性与共享性都比较高,可以对其购并,比如诺基亚购买了高通公司的掌握移动通讯标准的一个部门,或寻求建立战略联盟也可以。当可分割性高而共享能力比较弱的时候,也许只能通过购并。当可分割性较低而共享性较高时,则可以在友好的基础上建立战略联盟,或者将对方整个企业买下,包括不需要的资源,成本要高一些。在共享性和可分割性都比较低的时候,可以购并整个目标企业,或者在对方实力较差的时候,以对方的全部或大部分资源入股建立合资企业,跨国公司进入开放中的市场时大多采用这种形式。

附图{图}

三、风险—收益分析

相对来说,购并比战略联盟的风险要更大一些,HARBISON和PEKAR[3]对过去15年大量案例的研究表明,实施战略联盟成功率比较高的可以达到90%,低的也可以达到37%,这比购并要好得多。但是更重要的是风险与收益的比较,而不仅仅着眼于风险。

虽然购并与战略联盟的具体风险有很大不同,但是类型差不多。就风险来说,主要包括误选目标风险、财务风险和整合或管理风险。而收益则包括市场能力、流程能力、学习能力的提升,还有财务收益,前三个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利润源泉,最终由财务收益体现出来。

(一)风险

1.误选目标风险麦肯锡公司将它列为导致购并失败的四个主要因素之一。购并中误选目标风险主要来源于:(1)不恰当的标准或者标准贯彻不坚决;(2)关于目标企业经营、财务状况的不充分甚至虚假的信息;(3)对信息的分析能力和洞察能力不足。误选目标也是导致战略联盟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它主要是由下列因素造成的:①不恰当的标准;②对联盟伙伴的能力估计过高;③合作意愿判断失误。

2.财务风险对购并来说,引起财务风险的来源主要包括:(1)资本市场上的公开竞价。它导致溢价大幅度提高,可能使购并企业提前支付了超过未来收益的价格;(2)现金交易或现金选择。尽管换股可以避免现金流,但是为了增加对目标企业股东的吸引力,往往会提供现金选择,这会对购并后企业的财务产生巨大压力;(3)法律引起的财务陷阱也非常多[4],主要包括虚构的交易合同、不恰当的担保以及隐瞒债务。在1989年,英国的费伦提公司收购国际信号和控制公司后却发现,该公司的账本中包含了价值高达2亿英镑子虚乌有的销售合同和转包合同,最终导致费伦提公司在1993年被迫进入财务清算;(4)整合失败导致内部重组,或者被购并企业的再度出售、剥离,不仅产生无法收回的大量沉淀成本,甚至把整个企业拖入财务困境。

战略联盟的主要财务风险在于联盟目标未能实现造成的财务损失,比如前期投入的损失、债务问题,尤其在投资额及风险都很高的高新技术领域的联盟中最为突出。

3.整合风险购并后的整合非常关键,只有整合效果使企业收益超过支付给目标企业股东的溢价一定比例,购并才能说是成功。整合所面临的风险包括:(1)关键管理、技术人才的流失,尤其目标资源和能力蕴藏在他们大脑里的时候损失最大;(2)人心不稳,生产效率下降;(3)业务没有按预期的融合在一起。

当战略联盟以一个实体的形式存在时,比如合资企业,就存在一个整合的问题,此时面临的问题就与购并整合的情况类似,但也有些不同,这些风险包括:(1)文化差异及不理解导致工作中的冲突以及低效率;(2)关键的知识和技能被对方学会,而自己学到的比对方要少。如果以非产权合作,则更多地通过双方中高层的协调,或者建立专门的委员会负责协调。

(二)收益

对于企业来说,通过购并或战略联盟获得的收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财务性收益,包括市场能力、流程能力、学习能力的提升,但它们是未来财务收益的源泉;另一类就是财务收益,它可能表现在股价的升高、销售额、销售利润率的增加上。

1.市场能力的提升市场能力包含吸引和留住顾客两方面内容,为公司塑造一个坚实的顾客基础。在这方面,购并主要考虑两点:一是加强营销能力,包括对某一细分市场的知识及销售渠道;另一个是丰富产品系列,为顾客提供更多选择。日产和雷诺的合并则是综合考虑了这两方面。在第一点上,战略联盟与购并比较类似,通常采用的方式是联合销售,共享双方的销售渠道。对于丰富顾客的选择,战略联盟强调的是新产品的开发,特别是意义重大的新产品,而不仅仅是获得已有的产品。

2.流程能力的提升流程能力是通过供应链的建设、管理与创新来实现的,不仅包括内部经营价值链的不断改良和创新,还要统筹协调与供应商、中间商的经营程序,保障整个通路对顾客需求的快速而协调地反应。内部的研发、生产以及与上下游企业的关系都是购并与战略联盟所希望加强的环节。

3.学习能力的提升学习能力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企业至关重要的一种能力,而且学习能力是在学习中不断提升的。在这个方面,购并与战略联盟有着较大的不同:购并将学习的机会内部化,并通过内部组织化的流程推定学习;战略联盟则是联盟伙伴之间的互相学习,当然学习是有限度的,一般应是对等的,否则难以维持。

4.财务收益这里的财务收益是指直接由购并或战略联盟带来的财务好处。

对购并来说,财务收益的表现方式主要有:(1)在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经常通过市值的升降来表示。(2)成本的削减,这主要是通过裁撤员工、重合的机构等达到的。(3)自购并之后的若干个财政年度内,销售额、销售利润率的增加使税前利润的增加。战略联盟的财务收益的表现形式类似:(1)资本市场上的超常收益(VCRs);(2)在联合销售、专利许可之类的战略联盟中,销售额、销售利润率、特许经营的增加使税前利润的增加;(3)由联合生产引起的成本降低。

四、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是影响选择购并或战略联盟的重要方面,可行性是两者从规划到实现的重要步骤。可行性分析的角度包括法律、财务、整合可行性。

事实上在具体操作中,财务与整合可行性与前面的风险分析中关于财务和整合的风险分析相比只是换了一个角度而已,只要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公司是否有能力应对、降低或者化解这些风险就可以了,过程尽量细化和符合实际情况,这就完成了财务和整合可行性的分析。

在法律条文多如牛毛的今天,如何规避和利用其中的规则很重要。购并受反托拉斯法监管,但是随着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反托拉斯法所依赖的衡量标准正在发生变化,已经由原来的着眼于国内的行业结构指数转变为面向全球的视野,而这正是80年代以来购并浪潮的重要动力。比如波音、麦道的合并在以前是不可能得到批准的。

在一般情况下,建立战略联盟受到的约束要少一些,除了两种情况:(1)大规模的实体化联盟,比如合资企业。在1987年通用—丰田建立的一个合资企业就受到了克莱斯勒援引反垄断法的诉讼;(2)建立跨国联盟时,往往受到东道国在行业禁入、股权份额限制等约束条件。当然,目前的趋势是更加开放,日本金融界的国际化购并浪潮充分地显示了这一点。

五、小结

本文建立了一个从主动企业角度出发的路径决策模型,它帮助企业决策者系统性地分析这个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流程。应该说,这是一个具有一般指导意义的模型,在实践中,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不同情况、外在环境、目标企业的情况,适当地进行调整。但毫无疑问,充分而恰当地利用本文的路径决策模型,能够为决策的科学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威斯通,郑光.兼并、重组与公司控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2]萨德沙那姆.兼并与收购[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8.

企业购并范文篇7

关键词:购并;交易成本;管理成本;效应

企业购并概念是在19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收购现象的出现逐渐流行开来的。购并即收购(Acquidition)与兼并(Merger),按企业的成长方式来划分,企业购并可以分为横向购并、纵向购并以及混合购并三种类型。横向购并是生产同类产品、或生产类似产品、或生产技术工艺相近的企业之间所进行的购并,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购并方式,其目的在于扩大企业市场份额,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纵向购并是在生产工艺或经销上有前后衔接关系的企业间的购并,如加工制造企业向前购并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等生产企业,向后购并运输公司、销售公司等,其目的在于发挥综合协作优势;混合购并是产品和市场都没有任何联系的企业间的购并,它兼具横向购并与纵向购并的优点,而且更加灵活自如。我国加入WTO以后,企业不仅面临着国内市场竞争的压力,还要直面国际市场的各种挑战和外国大企业的竞争威胁,如何运用购并与重组手段,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是摆在企业和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从购并的成本分析入手,从理论上探讨购并行为的有效性。

一、企业购并的正面效应——交易成本的降低

购并对企业的直接影响是降低交易成本。企业的交易成本是企业为完成交易行为而发生的成本,它一般包括:(1)寻找和发生交易对象的成本;(2)了解交易价格的成本;(3)讨价还价的成本;(4)订立交易合约的成本;(5)监督合约履行的成本;(6)制裁违约行为的成本。通常情况下,一个企业不会仅与一个被选对象进行谈判,谈判意味着讨价还价,往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包括准备谈判的时间、谈判的时间、交通往返、谈判材料的准备和修改等,在达成协议之后,交易合约的订立也有一定的成本,如举行各种签字仪式;在合约签订之后,合约的履行仍是有成本的,尤其是合约的履行需要进行监督,这对交易双方都是一种费用的支出;如果合约的履行出了问题,那么交易双方就会因制裁违约行为而支付更多的费用。

从企业购并的角度看,交易成本降低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规模经济

追求规模经济效应是企业购并的重要动机之一。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和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出现的成本下降、收益递增的现象。规模经济带来的收益,反映为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降低,是企业购并的直接结果,与交易成本降低作用于同一方向。企业通过横向购并,一方面可以对企业资产进行补充、调整,达到最佳规模经济要求,壮大主导产品的生产经营规模,实现大批量专业化生产,提高技术熟练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另一方面大规模生产便于实行大量销售和大量采购,从而节省购销费用,获得规模收益。

具体而言,如果一个行业的技术条件属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具有大型生产设施的购并企业的生产成本就比一般小企业低。因为通过购并后的大企业拥有科学的专业化分工、较高的自动化生产技术等,随着产品交易数量的增多,单位产品分摊的间接费用逐渐减少,从而使成本相对降低。此外,大企业的买主垄断地位也引起成本的节约,即大企业由于有较强的市场控制力,在讨价还价、市场开发等方面较之小企业更容易获得利益,从而使交易成本绝对数额减少。

2.纵向整合效应

企业实施纵向购并战略的目的是以企业内部的管理协调替代部分市场协调,从而有效地解决专业化分工引起的生产流程的分离,减少生产过程中各种损耗和时间浪费,降低交易成本,实现纵向整合效应。具体说:(1)降低了搜寻过程的成本。市场不确定意味着有关价格、质量、品种、交易伙伴以及供求双方等方面的情况难以预料,为了使自己免受或少受市场变化的不利影响,企业会尽可能搜寻有关市场交易信息,从而花费大量的搜寻成本。企业购并后,通过纵向整合实现垂直一体化,将本企业正常生产业务向两端延伸至销售、零部件自制和原材料供应,使寻找和发现交易对象的成本,以及了解交易价格的成本降至最低,减少了市场所带来的交易成本。(2)降低了讨价还价成本。纵向整合使不同企业之间的不同生产阶段建立了永久性联系,企业不需寻找供应者和销售商,通过内部交易即可使原材料、中间产品的供给得到保证,减少了企业对供应商的依赖程度,减少了采购成本、销售费用等讨价还价成本。(3)降低了履约成本。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订立合同对交易双方而言是一种承诺,虽然合同本身不能保证避免对合同条款的违约行为,但可以作为诉诸法律的凭据。因此,交易双方都在谈判和签订合同时强调合同的履行,并愿意为此自愿付出一定的监督和履约成本。?菹蛘鲜雇獠拷灰鬃晃笠的诓抗┎蚬合墓?减少了监督合约履行的成本以及制约违约行为的成本。

3.协同效应

系统论认为,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其功能不同于系统各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往往大于各个部分功能的总和。即一次适宜的购并行为给公司带来的价值,将超过购并前两个独立公司的价值之和,这就是所谓的11>2。通过购并产生的协同效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优势互补。购并使不同企业的优势融合在一起,发挥原有企业在技术、市场、专利、产品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特长,从而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减少了企业成本。(2)降低不确定性。通过购并把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收购过来,一方面减少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使行业中所有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利润,增强了企业的市场控制力;另一方面增强了企业抗风险的能力,通过购并企业产品系列多样化,盈利产品抵补了不盈利产品的亏空,使资源迅速按照需求变化在部门之间转移,减少利润波动。

二、企业购并的负面效应——管理成本的提高

交易成本对企业来说是一种外部成本,如果原来的交易双方合并成一个企业,那么原来的外部成本就内部化了,从而减少了交易支出。但是在企业将外部交易成本内部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管理成本升高的问题。一般说来,企业的管理成本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1)内部组织成本。企业通过购并建立一定规模的组织结构后,要花费相当的协调成本以促使企业组织内部管理交易及其经营的正常进行。随着企业组织规模的扩大以及内部管理交易的增多,内部组织活动的运行成本也将越来越高。(2)正常管理支出。任何企业都存在经营过程中必要的管理支出,如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购并企业重新注册费、公告费等。(3)委托成本。所谓委托成本是指受托人代表委托人行为而导致的额外成本。它包括直接的合约成本(订立合约的交易成本、机会成本、激励成本),委托人监督受托人的监督成本以及受托人行为不当成本。

从企业购并的角度,管理成本升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规模不经济

如前所述,规模经济本质上是一种适应性生产经营规模带来的效率与效益,因此,规模不经济则体现为随着企业生产能力扩大而形成的单位成本提高、收益递减的现象。购并使企业规模增大,而管理成本则随着管理幅度及其层次的增加而增加,可见企业规模不是越小越好,同样也不是越大越好。

当企业规模逐渐扩大时,因新的技术、新的组织方式的运用,企业管理成本可能出现相对降低的趋势。但是,如果一个企业的生产规模过大,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超过了一定限度,企业内部各方面协调的难度就加大了,使得管理成本将以递增的方式上升,形成规模不经济。此外,企业规模过大,中间环节太多,高级管理人员难以了解基层情况,也使得管理效率降低,相应提高了企业内部组织成本以及正常的管理支出。

2.信息不完全、不对称

购并所面临的根本问题之一是如何有效地利用分散在社会中的不同信息,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实践中,因信息不完全、不对称而导致购并企业发生财务困难的案例不胜枚举。所谓信息不完全是指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使其所掌握的信息不能预见一切;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人们也不可能掌握全部的信息。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一方持有与交易行为相关的信息而另一方不知道,而不知情方要获取这些信息需付出昂贵的验证成本。管理成本是一种内部成本,由于企业内部信息交换的不完全、不对称而引起管理成本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1)增加了监督成本。在企业管理组织中,通过自下而上的信息传递,能够使上级管理层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通过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使企业决策目标被员工所理解而得以实现。如果企业的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增加,信息传递的质量就会降低,这就需要利用监督职能来保证信息质量,因而增大了管理成本。(2)增加了激励约束成本。由于下级和上级管理阶层经营目标的差异,使下级有可能向上级传递有利于自己的虚假信息,甚至在一定环境下会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对此,企业需要实施必要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大管理成本支出。

3.委托关系的局限

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是购并企业组织管理目标之一。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一般由以下组织组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在现代企业中,形成了一系列的委托关系,主要包括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关系,经营者和管理者(分公司经理、职能部门经理)之间的委托关系,管理者和员工的委托关系。委托关系的费用支出体现为成本。从理论上讲,购并企业应力图使委托关系的总成本最小,然而在实际中,客观存在的种种复杂因素又影响着成本。比如,从人的因素看,个体及群体行为的基本规律是“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决定行为”,由于企业委托人的需求与受托人不同,其行为动机存在一定的差距。从受托人方面看,其经营动机一般是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得到最大的收获,为满足其个人需要,在特定情况下,受托人可以不择手段,甚至会做出有损于委托人利益的行为来。对此,委托人只得加大监督力度,通过订立合约、采用激励和约束手段等方式防范受托人的不规范行为,这就提高了直接的合约成本以及监督成本,使管理成本加大。

三、交易与管理成本均衡分析

以西方经济学边际分析方法进行分析,首先作出如下假设:(1)市场交易成本和企业内部管理成本都能明确计算;(2)为方便分析,在均衡模型中,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都被看成是线性的;(3)市场交易成本的下降可以看作与企业的边际收益(MR)类似,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减少;(4)企业管理成本的上升可以看成是边际成本(MC)随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增加。

当交易成本大于管理成本(MR>MC)时,此时企业属于规模扩张阶段,需要进一步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增加产品产量,扩大产品市场份额;需要实行专业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需要进行多样化经营,降低经营风险。反之,当交易成本小于管理成本(MR

上述理论模型分析给我们以如下启示:

(1)适度规模。购并是企业外部资本运营,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优化企业结构,在扩张中实现规模经济。如果企业过分强调规模扩张,大量新建或购并企业,而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没有得到相应改进的话,必然导致企业链条过长,管理成本加大,形成规模不经济现象。因此,就我国现阶段而言,购并并非是所有产业中企业的共同行为,只有通过购并使企业规模达到适度,使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达到均衡的企业,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较好地存活下来。

企业购并范文篇8

在企业投资规模既定的前提下,企业投资内部结构成存在很大差别,有企业主动扩大生产规模的基本建设投资﹑技术改造开发投资;也有因企业销售困难而被动增加的存货资;还有企业通过合资经营﹑兼并收购等形式扩大生产规模的股权投资;等等。企业投资结构不仅决定着企业投资效益的好坏,而且对一国经济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深化有有深远影响。

1.企业技术改造开发投资不足

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决定我国企业投资结构的鲜明特点之一,就是基本建设投资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投资结构在20世纪初90年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得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远大于要素投入的贡献,技术进步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原有的企业投资结构中由于技术改造开发投资不足,迟滞了企业技术进步的步伐,从长远看,影响了企业竞争力和企业价值。

尽管技术改造开发投资对企业技术进步的作用已经得到充分认识,但是从实际的技术改造开发投资情况看,更新改造投资占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八五”以来逐年下降,从“七五”时期的35%左右下降到30%左右,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是显得很低。美国20世纪80年代初这一比例高达77%,日本制造业在同期该比例达到50%,原材料行业达60%,而其他工业化国家的技术改造投资比例也都在40%以上。从企业技术开发的经费支出看,我国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从1990年的133亿元增加到1994年的339亿元,增加近2倍。但是,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却仍然只有1.37%,而这一比例在发达国家一般为3%到5%左右。

造成我国企业投资结构中技术改造开发投资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技术进步的动力来源于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创造新产品所能带来的超额利润,技术进步的压力来自激烈的市场竞争。由于国有企业还不是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缺乏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动力和压力,缺乏应有的风险机制和责任机制。第二,我国目前的技术创新机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在传统的技术创新机制下,首先由国家制定科技发展战略,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接受上级的技术研究和发展任务,完成任务后交给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会同主管生产部门商量新技术的中试和生产安排。企业在接到任务后在实验﹑调试,直到生产出合格产品。在这种僵化的技术创新机制中,生产和科研脱节,企业没有成为技术进步的主体,承担起技术开发,中试和试生产的主要任务。第三,企业技术开发投资相对于企业的一般投资项目来说是高风险高收益项目,一项产品创新,从构思到设计,从开发到中试,最后成功地投入市场,成功的几率只有1%-2%。产品从开发﹑中试到投入生产的资金需求之比大致为1:10:100。长期以来,我国对创新企业的金融支持主要通过向其提供低息贷款的方式,而这种方式与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不相适应,影响了我国的创新企业的发展。由于我国对代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创新企业缺乏相应的金融支持制度,限制了这种具有高技术开发投资倾向的企业缺乏相应的金融支持制度,限制了这种具有高技术开发投资倾向的企业发展,这也是构成我国企业技术开发投资比重过低的原因之一。

2.企业购并投资不足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企业面临着增长方式转变和重大结构调整的任务。党的“十五”大提出,需要以资本为纽带,建立一批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企业收购兼并被提到战略高度。然而,反观90年代以来我国的企业收购兼并所走过的历程,政府干预式的非市场化痕迹十分明显。政府干预过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主管部门出于地方保护主义的需要,阻碍本部门或本地区企业被其他部门或地区企业兼并,分割企业购并市场;二是政府硬性牵线搭桥,进行“调整合并”。这种通过行政手段,为了消灭当地企业亏损需要而促使资产流动的“调整合并”,由于忽视了通过市场化的产权转让优化配置存量资源的问题,其结果往往是效率不高,没有真正实现企业购并的目的。

相对于我国目前面临的巨大的结构调整任务,企业购并投资显得微乎其微,难以胜任企业购并市场的主角位置。我国企业购并投资之所以没有在企业投资中占一席之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就企业投资选择来看,主要有以下两方面:首先,对于发起购并的企业来说,购并往往涉及一次性较大的现金支持,这对企业内部现金流量和融资能力是十分严峻的考验。我国企业大多数是以银行为融资来源,单一的企业融资渠道,使企业缺乏稳定的资本资金来源,极大地限制了企业内部现金流量水平和融资能力的扩张,进而使大批潜在的企业购并投资由于财务和融资方面的限制难以实现。此外,为了降低购并一次性支付的额度,发起购并企业可以采取多样化的策略,以低成本达到购并的目的,如以获得控制权方式或以争夺股东权方式等等。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目前企业购并基本上采取整体接受方式,通过资本市场的低成本购并策略难以实施,这无疑增加了企业并购并投资的难度。其次,企业购并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购并对象选取是否得当和发起购并企业的出价是否合理,这需要对购并对象的经营情况和资产质量有一个科学全面的评估。发达的资本市场通过持续的信息披露机制和市场价值指标为发起购并企业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从而大大地降低了企业购并市场的交易成本。由于我国企业产权证券化比例较低,企业购并更主要依靠非证券化的产权交易中心。这种非证券化的产权交易中心一般有沟通信息﹑咨询服务﹑资产评估和法律顾问的功能,其目的是通过专业化的服务降低企业购并市场的交易成本。然而,目前的产权交易中心一般有地方政府的体改委或国资局牵头,地方在政府批准,普遍带有明显的政府背景和行政色彩,交易主体职能﹑中介职能和监督职能容易混淆,仍旧是市场化程度很低的产权交易组织,这使得我国企业购并投资与新增投资相比交易成本过大,一般企业大都偏向于新增投资,抑制了企业购并投资动机。

3.企业投机偏好明显

企业购并范文篇9

购并(MergerandAcquisition,企业兼并和收购的简称)作为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企业行为,是企业为了实现规模经营或多元化经营或出于各自不同的发展战略考虑,运用不同的方式(如现金收购、股权收购等),采用兼并或收购的方法,来实现企业资产扩张的重要手段。在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和地区,企业购并经久不衰。进入90年代以来,购并的浪潮更是一浪接着一浪,1999年,全球的购并活动创下了3.3万亿美元的记录。在2000年,全球的购并活动与1999年相比虽然有所放缓,但在金融领域的跨行业、跨地区的企业购并活动依然层出不穷。在这股购并浪潮中,网上证券经纪公司也不甘落后,积极参与其中。实践证明,购并活动在网上证券经纪公司拓展网上证券业务中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下面,我们就以美国的网上证券业务先锋—E*TRADE和嘉信为例,探讨购并战略之于国外网上证券经纪公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实践,并结合购并活动在我国网上证券业务开展中的运用情况,对将来的趋势做一分析和展望。一、购并战略在国外网上证券经纪公司发展中的实践——以E*TRADE和嘉信为例尽管我国开展网上证券业务并不比美国晚很长时间,但美国网上证券业务的发展速度和网上证券交易的比例都快于和大于我国,美国在网上证券交易方面依然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而E*TRADE和嘉信更是美国网上证券交易领域的“领头羊”。为此,通过研究他们在网上证券业务中的发展战略,或许能给我国有志于网上证券业务发展的券商或将来可能出现的网上证券经纪公司提供一种有益的思路,更好的推动我国网上证券交易业务的发展。(一)购并的背景分析1、来自同行业竞争对手的竞争压力。以E*TRADE为例,随着网上证券交易的日渐发展,越来越多的经纪商加入到这一行业当中。作为一家纯粹的网上经纪商,E*TRADE面临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竞争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其原先低价格的市场定位也正受到来自嘉信等券商的多渠道、高质量服务的挑战。在美国GOMEZ网站的每季度网上经纪商排名中,嘉信是数次位居榜首。由此可以看出嘉信在网上证券经纪业务中也是实力不凡。如何积极应对来自嘉信和其他经纪商的竞争压力成为E*TRADE必须正视和考虑的问题之一。嘉信自1995年介入网上证券业务活动以来,一直是以“网上网下两条腿走路”的市场形象得到投资者的不断认同,其传统业务与网上业务的有机整合、有形营业网点的数量及其在拓展网上交易中的价值体现正是E*TRADE的“弱项”。而这当中,有些是可以通过购并手段来实现的,如:有形营业网点的数量。2、出于多元化、国际化战略导向的考虑。随着证券电子商务的发展,网上证券交易已不仅仅是一种交易手段和工具,单一化的业务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同时也存在着经营风险。为此,网上新股发行、网上银行、网上保险、网上抵押等正成为网上经纪商们不断开发的业务品种。另外,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大力拓展国外市场也显得越加紧迫和必须。通过收购一些国外的公司,将企业的业务触角伸向国外,就成为企业国际化战略的一部分。3、全球互联网企业的购并浪潮的大背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企业购并重组活动日益频繁。1999年11月,克林顿政府废除了实行长达70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更是推动了美国金融领域的跨行业、跨地区的金融购并重组进程。网络企业在这股购并浪潮中,也大显身手。麦肯锡的研究表明,互联网引发的购并案在交易额和交易量上均已跃居全球的20%还多①。为此,全球互联网企业的购并浪潮无疑为E*TRADE等网上经纪商的购并活动提供了不错的大环境。(二)具体动机分析E*TRADE自1997年以来通过各种购并方法(如现金收购、股票收购等),展开了大规模的收购兼并活动。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从1997年底到2001年,E*TRADE的收购兼并活动达12起之多。嘉信自1995年以来的购并活动有7起左右。我们知道,购并只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和过程,它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购并来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为此,这里我们就需要对他们大量购并案背后的深层动机进行分析。1、进行地域扩张。对于网上经纪商来说,随着国内业务开展到一定程度,国内的客户资源和业务增长空间都受到一定限制,而一些区域外市场则是商机无限,充满着诱惑。一些企业带着成为跨国集团的梦想,纷纷开拓国外市场,到其他国家“安营扎寨”,设立分公司,进行地域扩张。而在进入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时,购并较之新设分公司等,具有能在较短时间内就拥有当地一定数量客户资源、拓展客户的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使其成为不少公司在拓展国外市场时所采用的首选方式之一。如:1999年7月,E*TRADE透过收购TIRSecuritiesLtd.(一家企业客户经纪行,拥有全球多个股票市场的交易席位,当中包括香港证券交易所)于1999年9月进军香港市场。2000年8月,E*TRADE通过收购在加拿大市场为机构和零售投资者提供电子证券交易服务的公司VERSUSTechnologiesInc.,将其更名为E*TRADE加拿大有限公司,作为E*TRADE全资子公司。1999年2月,嘉信收购了加拿大的两家经纪公司PriorityBrokerage&PorthmeorSecurities,在此基础上成立嘉信公司加拿大分公司。2、开发新的业务,开展多样化经营。多样化经营理论作为西方购并重组的理论之一,是指企业持有并经营收益相关程度较低的资产,以减少企业对现有业务范围的依赖,降低经营的风险成本。目前,从E*TRADE网站所列示的服务内容看,其业务主要有四大类:(1)理财投资。包括股票、期权、首次公开发行(IPO)、共同基金、债券、个人理财、延长时间交易等。(2)金融服务。包括定期存款、支票、货币市场、储蓄、帐单管理、信用卡等。(3)退休规划。包括:IRAs(个人退休帐户)、咨询理财、税务、教育储蓄、房贷、保险。(4)更多服务。包括:ATM、移动电子商务、电子邮件服务等。其中的网上银行业务、网上抵押业务、为企业服务的相关业务等都是通过购并相关企业来实现的。3、扩大公司的规模购并同类企业,扩大公司规模属于购并模式中的横向购并,即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领域和生产产品相同的同行业之间的购并。其目的在于减少竞争对手,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提高行业的集中程度。2001年5月,E*TRADE收购了WebStreet,Inc.(网上经纪公司WebStreetSecurities的母公司),WebStreetSecurities总部位于芝加哥,通过传送流动的及时报价、快速的交易确认、及时的投资组合更新和24小时的服务,主要为美国和欧洲的个人投资者服务,这次收购的完成将有助于E*TRADE进一步扩大其在网上证券经纪方面的市场份额。4、提升服务的质量在提升服务质量方面,E*TRADE和嘉信主要从如何更好的为顾客提供投资工具、如何根据不同的顾客类别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如何更方便投资者管理他们的金融资产出发,购并一些在这些领域中的专业化公司。(三)购并的目标公司分析从E*TRADE兼并收购的公司选择来看(如表1所示),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专业特征明显。在E*TRADE的购并对象当中,有专门从事网上银行业务的Telebank;有专门从事网上抵押的LoansDirect;有专门从事提供ATM服务的CardCaptureServices,Inc.。通过购并这些专门从事某一领域服务的公司,E*TRADE可以将他们专业化的技术和资源与E*TRADE现有的业务平台相整合,从而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推出更多的服务内容。2、行业地位突出。在E*TRADE购并公司的选择上,一些在业界有一定知名度和行业地位的公司比较容易受到关注。如TelebancFinancialCorporation,美国最大的、发展最快的纯网上银行;CardCaptureServices,Inc.美国最大的独立ATM(自动提款机)提供者;LoansDirect,美国最大的网上抵押先行者之一;Dempsey&Company,LLC,美国最大的私营特定经纪商和做市公司之一。突出的行业地位,使得购并公司可以充分利用被购并企业已有的品牌效应、销售网络、公共关系,提高市场占有率。美国最大的私营特定经纪商和做市公司之一。从1932年以来就服务于投资领域,有着60多年的经纪业务的经验。(四)购并的成效分析1、获得了被购并公司已有的客户资源和有形营业网点。通过购并,被购并公司已有的客户资源就相应地成为购并公司的客户或潜在的客户。这些客户资源的取得比起购并公司直接去市场开拓,相对来说要容易的多。对网上证券经纪商来说,金融网站的注册用户、其他网上经纪公司的顾客帐户、专门为机构投资者提供研究分析等金融服务的一些金融服务企业的机构客户资源等,显得比较重要。如E*Trade通过收购网上证券经纪公司WebStreetSecurities,获得了34000个活跃帐户(其中包括6300个德国居民拥有的帐户)和WebStreetSecurities在圣佛朗西斯科、波士顿、贝弗利希尔斯、丹佛等地的有形网点,E*Trade准备将其转变为E*Trade金融超市,并称为“E*Trade中心”。2、获得了被购并公司的优秀管理人才。优秀的人才之于一个企业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购并活动之后的人事重组往往也十分重要,好的购并活动的开展,往往能充分调动被购并公司的员工的积极性,给一些优秀的管理人才提供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舞台。E*TRADE经纪业务总监、亚太及拉丁美洲区总裁JarrettLilien,曾是E*TRADE在1999年8月收购的TIRHoldings的CEO(行政总裁)。E*TRADE亚太区副主席JohnLord,在1992年至1999年间,在TIR工作,协助管理及建立日本的TIRSecurities.在1999年,E*TRADE收购TIR之后,Lord继续为E*TRADE效力②。3、改善企业财务状况。一方面,企业购并后,由于会计处理、税收处理、证券交易等原因,可能会产生非生产性收益,从而使企业的财务状况得到改善,起到增加利润、提高每股收益的效果。另一方面,虽然购并活动短期内并未对公司的利润做出贡献,但经过整合和进一步的发展,其经济效应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逐渐显现出来。E*TRADE在1997年底开始了大规模的收购活动,在经历了1998、1999两年的亏损,于2000年财政年度取得了1900万美元的赢利③,尽管这其中并不完全是购并活动所做的“贡献”,但可以看出,购并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二、购并战略在我国网上证券业务发展中的情况和前景展望(一)目前的情况尽管目前我国尚未有专门的网上证券经纪公司,但在开展网上证券业务方面,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购并手段的运用。1、通过购并财经证券网站,来建立自己的网上交易平台。如广东证券。收购IT网站,进军网上证券业务是国内券商开展网上证券交易业务的模式之一。比较典型的如广东证券收购盛润STOCK2000.2000年9月,广东证券以整体购买的方式收购了盛润旗下的STOCK2000网站,包括STOCK2000品牌、原有ICP业务及原盛润公司网站30多人的工作队伍。收购之后更名为广东证券中天网。通过这次收购,广东证券拥有了完整的网上交易技术平台、完整的在线咨讯系统和财经专业咨讯团队。这种传统券商通过收购IT企业,实现相互的优势互补,共同开拓网上证券业务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券商在较短时间内介入网上证券业务。2、通过收购兼并一些小的经纪类券商,扩大营业网点的数量和经纪业务的规模,从而也间接地促进了公司网上证券经纪业务的发展。如广发证券。广发证券这几年来,通过7次较大规模的收购兼并,使其营业部数目增加到现在的68家,其中的53家都是通过收购兼并获得的。其中,广发证券主要是抓住了银行与证券分业经营、四大专业银行与所属的信托投资公司脱钩、受广东省政府委托托管11家信托投资公司、托管广东国投属下9家证券营业部等时机,展开了大规模的收购活动。收购兼并使公司快速完成了规模扩张。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目前我国网上证券的开户必须要依托有形的营业网点进行,为此,在一些没有营业网点的地区开展网上证券交易要解决异地开户的问题。而通过收购异地一些小的经纪类券商,获取其在当地的有形营业网点和客户资源,也在间接上为公司在异地网上证券经纪业务的开展“助了一臂之力”。3、IT公司通过收购财经证券网站涉足证券电子商务领域。如联想收购赢时通。2000年8月,联想集团以价值3537万美元的有形资产入股赢时通,从而以40%的股份成为其单一的最大股东。这在当时被称为我国互联网行业金额最高的一次购并。赢时通作为较早为证券营业部提供远程交易系统的软件制造商之一,在财经咨讯服务、移动电子商务方面都有着自己的优势。2000年底,赢时通又与IBM建立了证券电子商务战略联盟。2001年7月,证监会主席周小川在出席中国证券业电子商务研讨会中关于“证监会正在考虑以IT技术为基础的公司申请证券公司牌照的问题”的讲话,无疑给那些有意介入网上证券业务领域的IT企业们看到了希望,可以预计的是,将来随着IT企业被允许进入网上证券业务领域,一些符合要求的IT企业将会积极介入到网上证券业务当中,和传统券商共同分享网上证券经纪业务这块蛋糕。(二)前景展望从以后的发展来看,我们预计:在网上证券业务领域,今后购并活动的开展将主要是在国内市场竞争主体之间展开。将来随着开放程度的加大和国内市场主体竞争实力的增强,国外券商也有可能会通过收购国内证券公司部分股权的方式,进入国内市场,而国内的券商也有可能会通过购并进一步向国际市场进军。目前,国内有许多的证券公司开通了网上证券交易业务,但普遍规模都比较小,在所提供的网上证券服务当中,内容也都大同小异,特色化和差别化尚不十分明显。目前,我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与世界同行们的同台竞技将不可避免,在这一阶段充分利用尚有几年的缓冲期,充实、壮大各自的实力将是不少券商都在思索并付诸行动的时候。为此,今后国内券商之间的“大吃小、强吃弱”将再所难免,一些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券商将不可避免的面临购并的命运。从购并方来说,这也是他们走向规模化发展所采取的手段之一。在中国证监会推出的入世应对措施中,也明确表示支持国内证券公司的整合,支持境内证券机构兼并重组。2001年,广发证券收购控股锦州证券(下设4家营业部),成立广发北方证券经纪有限责任公司,广发证券占有51%的股份,就已向我们发出了券商之间购并重组的信号。面对竞争,一些小的经纪类券商也不会“坐等待毙”。面对竞争,中小券商之间也将通过建立战略联盟的方式,壮大自己的规模,避免被“吃掉”的危险。如:2001年5月,由全国13家期货交易所转制而成的包括金牛证券、久联证券、中富证券、首创证券、天风证券、恒远证券、一德证券在内的9家证券经纪公司在沪达成共识,将共同组建“联合网上证券交易服务中心”④。建立9家证券经纪公司共同的网上交易载体,共担风险、共享网上交易收益。这说明中小券商通过建立战略联盟的形式,从分散的各自为政,走向联合,壮大自己的规模。当然,购并只是企业开展资本运营、提升竞争力的方式之一,目前建立战略联盟也是不少公司采用的方式,如E*TRADE、嘉信等都有一些在技术、咨讯、保险等行业的战略合作伙伴,他们在E*TRADE、嘉信的多元化、规模化发展过程中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作为企业进行资产扩张的一种手段,购并活动对于企业来说也并不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E*TRADE和嘉信的购并战略也并不是完美无缺。企业应该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在不同的时机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注释:①“互联网购并风潮”,DavidMarock,JohnNas,HanneloreStrickroth,载于《麦肯锡高层管理论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4月北京第一版。②E*TRADE香港网站。③《证券电子商务—网络经济时代的证券市场透视》,林丹明熊辉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④“券商网上交易业务将建联盟”秦宏《上海证券报》2001年05月30日。参考文献:1、《全球购并重组发展大趋势》肖元真主编,科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2、《证券电子商务—网络经济时代的证券市场透视》林丹明熊辉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3、《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崔勇编著,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4、“互联网购并风潮”,DavidMarock,JohnNas,HanneloreStrickroth,载于《麦肯锡高层管理论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4月北京第一版。5、“收购兼并助我们实现快速扩张—广发证券有关人士谈公司10年发展历程”何兰娇,《证券时报》,2001年09月04日。

企业购并范文篇10

1.企业技术改造开发投资不足

技术进步的动力来源于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创造新产品所能带来的超额利润,造成我国企业投资结构中技术改造开发投资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技术进步的压力来自激烈的市场竞争。由于国有企业还不是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缺乏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动力和压力,缺乏应有的风险机制和责任机制。第二,国目前的技术创新机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传统的技术创新机制下,首先由国家制定科技发展战略,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接受上级的技术研究和发展任务,完成任务后交给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会同主管生产部门商量新技术的中试和生产安排。企业在接到任务后在实验﹑调试,直到生产出合格产品。这种僵化的技术创新机制中,生产和科研脱节,企业没有成为技术进步的主体,承担起技术开发,中试和试生产的主要任务。第三,企业技术开发投资相对于企业的一般投资项目来说是高风险高收益项目,一项产品创新,从构思到设计,从开发到中试,最后成功地投入市场,成功的几率只有1-2产品从开发﹑中试到投入生产的资金需求之比大致为110100长期以来,国对创新企业的金融支持主要通过向其提供低息贷款的方式,而这种方式与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不相适应,影响了国的创新企业的发展。由于我国对代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创新企业缺乏相应的金融支持制度,限制了这种具有高技术开发投资倾向的企业缺乏相应的金融支持制度,限制了这种具有高技术开发投资倾向的企业发展,这也是构成我国企业技术开发投资比重过低的原因之一。

就是基本建设投资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投资结构在20世纪初90年代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决定我国企业投资结构的鲜明特点之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得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远大于要素投入的贡献,技术进步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原有的企业投资结构中由于技术改造开发投资不足,迟滞了企业技术进步的步伐,从长远看,影响了企业竞争力和企业价值。

但是从实际的技术改造开发投资情况看,尽管技术改造开发投资对企业技术进步的作用已经得到充分认识。更新改造投资占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八五”以来逐年下降,从“七五”时期的35左右下降到30左右,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是显得很低。美国20世纪80年代初这一比例高达77日本制造业在同期该比例达到50原材料行业达60而其他工业化国家的技术改造投资比例也都在40以上。从企业技术开发的经费支出看,国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从1990年的133亿元增加到1994年的339亿元,增加近2倍。但是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却仍然只有1.37而这一比例在发达国家一般为35左右。

2.企业购并投资不足

企业购并投资显得微乎其微,相对于我国目前面临的巨大的结构调整任务。难以胜任企业购并市场的主角位置。国企业购并投资之所以没有在企业投资中占一席之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就企业投资选择来看,主要有以下两方面:首先,对于发起购并的企业来说,购并往往涉及一次性较大的现金支持,这对企业内部现金流量和融资能力是十分严峻的考验。国企业大多数是以银行为融资来源,单一的企业融资渠道,使企业缺乏稳定的资本资金来源,极大地限制了企业内部现金流量水平和融资能力的扩张,进而使大批潜在企业购并投资由于财务和融资方面的限制难以实现。此外,为了降低购并一次性支付的额度,发起购并企业可以采取多样化的策略,以低成本达到购并的目的如以获得控制权方式或以争夺股东权方式等等。但是由于国资本市场不发达,目前企业购并基本上采取整体接受方式,通过资本市场的低成本购并策略难以实施,这无疑增加了企业并购并投资的难度。其次,企业购并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购并对象选取是否得当和发起购并企业的出价是否合理,这需要对购并对象的经营情况和资产质量有一个科学全面的评估。发达的资本市场通过持续的信息披露机制和市场价值指标为发起购并企业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从而大大地降低了企业购并市场的交易成本。由于我国企业产权证券化比例较低,企业购并更主要依靠非证券化的产权交易中心。这种非证券化的产权交易中心一般有沟通信息﹑咨询服务﹑资产评估和法律顾问的功能,其目的通过专业化的服务降低企业购并市场的交易成本。然而,目前的产权交易中心一般有地方政府的体改委或国资局牵头,地方在政府批准,普遍带有明显的政府背景和行政色彩,交易主体职能﹑中介职能和监督职能容易混淆,仍旧是市场化程度很低的产权交易组织,这使得我国企业购并投资与新增投资相比交易成本过大,一般企业大都偏向于新增投资,抑制了企业购并投资动机。

国企业面临着增长方式转变和重大结构调整的任务。党的十五”大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后。需要以资本为纽带,建立一批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企业收购兼并被提到战略高度。然而,反观90年代以来我国的企业收购兼并所走过的历程,政府干预式的非市场化痕迹十分明显。政府干预过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主管部门出于地方保护主义的需要,阻碍本部门或本地区企业被其他部门或地区企业兼并,分割企业购并市场;二是政府硬性牵线搭桥,进行“调整合并”这种通过行政手段,为了消灭当地企业亏损需要而促使资产流动的调整合并”由于忽视了通过市场化的产权转让优化配置存量资源的问题,其结果往往是效率不高,没有真正实现企业购并的目的

3.企业投机偏好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