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19:18:11

模糊

模糊范文篇1

关键词:模糊;语言;交际;艺术

1.怎样理解模糊语言

模糊,本是自然界中物体类别之间的一种客观性。这种客观性,导致了人们认识中关于对象类属边界和情态的不确定性。的确,世界上的有些事物和现象是确定的,像“桌子”“水”“雨”等等,而另有一些事物和现象则存在着不确定性,像“美貌”“高个子”“不很年轻”等等。汉语中不管是表述主体对象的,还是表述客体事物的词,带有模糊特性的俯拾皆是,例如,概说词:几个人、六十上下、不知看了多少小时等;时间副词:刚、马上、永远、曾经、暂且等;时间名词:黄昏、拂晓、现在、过去等。最典型的模糊词是程度副词:最、非常、格外、更加、略微等。这类程度副词还有一种特别的功能,即用这些词来修饰形容词,就调整了原形容词的肯定程度,使原形容词的模糊程度降低,例如,“高”,说成“极高”“最高”“相当高”等就增加了高的高度。若说“略高”“比较高”等就减弱了高的程度。总之,它们使高的高度更加明确,也就是说“高”的模糊性有所降低。所以模糊性是语言的基本特性之一。

2.模糊语言在语言运用中的作用

2.1模糊语言可以使语言形式丰富多彩语言运用中如果一味注意语言信息传递的精确性,忽略甚至要消除词语的模糊性,就会使语言变得单一而乏味,这不能达到我们交际的目的,人们的信息传递也很难进行下去。语言运用的事实的确如此。试想,如果人们语言没有了模糊语,那么许多说法都将在日常生活中销声匿迹,比如,时间模糊语“等一会儿”“过两天”“赶快”“不太急”“大约五分钟”等等。而下例的语言运用形式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的:(1)“你的书我家附近书店就有,下午我买好立马给你送来。”(2)甲:“来,大娘,我帮您拿包吧。”乙:“这包不太重,你赶快先走吧。”但是倘若将上述两段口语中的模糊语言去掉,换成非常精确的词语,便成了下面的语言面貌了:(1)“你要的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新概念作文大全》,离我家直线距离123公尺的书店就有,下午3点10分50秒我买好,3点20分30秒我给你送来。”(2)甲:“这包东西刚3斤5两2钱,不重,你以每分钟8米的速度先走吧!”显然,这里只用精确词语的话语是那样的乏味,简直像数理概念般的单调!当然,这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不可能有的。而改用看似模糊的词语,不仅可以达到交际目的,而且可以使语言形式生动活泼,富于变化,给交际的主客体以无限丰富的联想语义。2.2模糊语言的使用给说话人以回旋余地英国女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写的侦探小说《尼罗河上的惨案》中,女富翁林内特被暗杀了,比利时侦探家波勒负责侦探此案,当他调查林内特的女仆路易丝时,由于当着凶手的面,路易丝是这样回答的:“假如我睡不着觉,假如我在甲板上,也许我会看见那个凶手进出我太太的客舱。”这是在运用典型的模糊词语,这样回答的结果是即不直接暴露自己,又向侦探暗示自己是知情者,波勒正是根据这一串模糊语言将案情侦破的。可见,适时地运用模糊语言还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2.3模糊语言的使用能给人们的交际带来便利试想,如果没有了模糊语言,人们提及任何一个话题时都必须丁是丁、卯是卯的,分毫不差,比如不说“大部分”“小部分”,而说98%;不说“有时”“矮矮的”,而说“一小时中有多少分多少秒……”“1公尺3公分”,那么人们就需要时时拿着计算器,拿着表,拿着尺子来计算、来测量,这将给人们的语言活动套上一个令人生厌的枷锁!平时,你要求别人到办公室找一个他所不认识的人,你只要给出特征就行了,例如,找一个青年人(这个特征不很明显);男性(不是女性,这就把办公室中的人缩小了不小的范围);身材高大(这又将个子矮小的排除了);有点胡须(将没胡子的排除去了);小平头(将光头的、蓄长发的、中分头的排除了)。应当说,你发出的这些语言信息全是模糊的、不精确的,但任何人都能不怎么困难地把要找的这个人从众多的人群中找出来。倘若你换成:找一个25岁零8个月14天3小时的男性,身高1.76米,体重67.52公斤,腰围95厘米,鼻高2厘米,耳长7厘米,脸上87%没胡须,13%有胡须,人们则很难找到这个人了。因为你以此信息去找这个人,倒反而遇上了不小的麻烦。首先,你要把办公室中的男性都问清楚出生年、月、日、时,量一遍身高、体重,测量一下脸上的胡须,仅这三项就没有可能,况且也不需要。也就是说,要在办公室找这么一个人,宁肯按模糊语言去找也不能按照精确语言去找。2.4模糊语言的使用可以避免语言生硬适当地使用模糊语言是语言委婉化的一种有效方式,它可以调节人际关系,活跃场面。比方你的一位同事刚刚烫了发从美发店出来,迎面碰上你,兴冲冲地问:“怎么样,这发型漂亮吗?”你一看,不怎么样,但你说了一句:“还可以。”这“还可以”中就蕴含了“不怎么样”的意思,但比“不怎么样”要委婉含蓄得多。对方听了,虽然听出你对她的发型不甚欣赏,却也不至于太沮丧。再比方在内心深处赞成某一行为或观点,但在一定场合下又不宜或不便直截了当地表示赞同,这时,若需要你对此表态,你就可以说,“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或“它有一定的可行性”。由于模糊语言都包含着复杂的语义,其间也都具有细微的差别,从实质上看又都有一定的否定语义,但由于用了模糊语言且从肯定方面去说,因而使对方易于接受。请求别人在某一事情上帮助你,这一事情虽然很具体,比如评职称、提拔重用、为孩子分一个好班级等等,但不说“请您投我赞成票”“请您提拔我”“请把孩子分到一个很负责的班主任班上”,而说“请多关照”。由于有具体语境相帮,“请多关照”的意思看上似模糊,其实明白得很。

3.使用模糊语言的要求

3.1注意语境运用模糊语言时,一定要注意语境。在不该用的地方用了模糊语言,那就影响了交际效果。如一个人到一家纺织厂找人。门卫老张拦住他,问:“找谁?”他说“找人!”问:“找什么人?”答:“找人就是找人!”门卫同志火了,说:“我就是人!你要找没名没姓的人没有!”为此,两人吵开了。这位青年乱用模糊语言“人”,激怒了门卫室老张,结果没办成事。3.2肯定模糊语言的重要性并非否定精确语言在有些时候,我们不能不使用最精确的语言,例如:追捕、通缉一个罪犯,通知召开一个会议,体育竞赛的成绩,中药配方,科学研究,尤其是自然科学的成果汇报,新闻报道,上级有关文件等等,一般都要求准确度高、特别是当需要说话人表明立场、观点、态度时,在对敌斗争、大是大非面前,决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因此,社会生活中既需要精确的语言,又需要模糊的语言。只是我们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出于需要,着意突出了模糊语言的重要性罢了。模糊语言的使用,不是心无主见、优柔寡断,更不是犹豫不决、含糊其词,诸如“我不知道”“我不大清楚”等之类,不是模糊语言使用的技巧。例如,缅甸民间故事《兔子伤风》:“有一天,反复无常的狮王想找个借口吃掉自己指定的三个大臣———熊、猴子、兔子。他张开大口先要熊说出它嘴里发出什么气味。熊直率地回答:‘你嘴里的气味很不好闻。’狮子说熊有犯上罪,便扑上去将其吃掉了。接着又问猴子闻到什么气味,猴子眼看熊的下场不好,便说这气味‘跟上等香水一样好闻’,狮子又说猴子不诚实,爱拍马屁,是国家的祸根,又扑上去将猴子吃掉了。最后问兔子,到底闻到什么气味,兔子左思右想,回答说:‘真是抱歉,大王!我最近伤风,鼻子不通气,您能不能让我回家休息几天,等伤风好了再说?’狮子找不到借口下手,只好放了兔子。”这里兔子的回答就是既不肯定又不否定的含糊其词。3.3模糊语言的使用不能过于宽泛在使用模糊语言时切忌不能使语言的表达过于宽泛,模糊语言的语义所体现的外延,即概念的边缘,虽无一个泾渭分明的界限,但其中心区域,此一概念和彼一概念的区分则是清楚的。人们在社会交际中运用它,主要由于语言表达的某种特殊需要或某种策略,避免过于死板而无回旋余地。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模糊限度。例如,气象台预报台风、霜冻、暴雨等异常天气时常说:“希望有关方面注意!”这“有关”二字高度概括,不然将难以表达,恐怕会“挂一漏万”,而模糊语言的使用反而言中率高。模糊语言的使用也不能拐弯抹角,令人费解。有一个人请四位客人到家吃“蛇宴”,约定时间已过,才来了三位。主人有些急了,自言自语说:“该来的不来。”一位客人听了这句话怀疑主人是暗指自己不该来,于是生气地走了。主人一见,便着急了:“呵!不该走的走啦!”又有一位客人听了直嘀咕:“看来是指我该走的没走了。”于是也走了。剩下的一位一见这情景,爽直地对主人说:“你怎么能这样说话?”主人连忙解释说:“其实,我不是说他俩呀!”这位客人一听,也多心了,“奧,原来是对我说的。”他也转身走了。还有一则古代故事:有三个人进京赶考,路上问一个算命道士,猜猜他们三人谁能考中。道士向他们伸出一个指头,却不说话。三个人莫名其妙,以为是天机不可泄露,只好走了。三个人走后,道童好奇问:“师父,他们三个到底能考中几个?”道士说:“无论他们考得怎样。他们回过头仔细想想我的手势,都不得不叹服。”道童说:“你伸一个指头是指一个中?”道士说:“对”。道童说:“要是中了两个呢?”道士说:“这一个指头就是有一个没中。”道童说:“要是三个都没中呢?”道士说:“这一个指头就是一个也没中。”道童说:“要是三个都中呢?”道士:“这一个指头就是一齐中。”当道士伸出一个指头时并没有说话,如果他当时说了话,那么就不会使一个指头有那么神奇的表达效果,因为他并不知道到底有几个能考中。这恰恰从反面说明,模糊语言是不能过于宽泛模糊的,是有一定限度的。同时,这个例子也说明,模糊语言还要言之有据,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依据。3.4模糊语言的使用,还要注意交际时的文化环境,不同民族对不同模糊语言的不同理解语言学家伍铁平在他的《模糊语言初探》一书中说:“春夏秋冬这四个词所表达的概念也是模糊概念。它们之间很难找到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从几月几日到几月几日算“春天”?中国人既可以从立春(阳历2月4日或5日)算起,也可以将阴历正、二、三月算作春天(见语言研究所编的《现代汉语词典》1978)。欧美人的春天大致是从春分算起,比中国习惯晚一个半月。如《简明牛津英语词典》给spring(春天)作的说明是fromaboutMarch21toJune23(大致从春分至夏至);张其春、蔡文萦合编的《简明英语词典》的注释是:三、四、五月;法国小罗伯尔词典对Pringlemps(春天)的注释也是“从春分至夏至”,但注明这是指北半球而言;德语G•Wahrig词典对Fruhling(春天)的注释跟小罗伯尔完全相同。《简明牛津英语词典》给autumn(秋天)作的说明也是不够明确的,既可指八、九、十月,又注明通常(特别是在美国)指九、十、十一月;给winter(冬天)作的说明更模糊:“……一年中最冷的三个月或四个月份,在北纬地区是十一月或十二月至一月或二月。”《新明解日语辞典》对日语的冬的注释也很模糊:“十二、一、二、三月。”苏联科学院出版的俄语词典(四卷本和十七卷本)给春夏秋冬四个词下定义使用的又是循环论证的方法(如,春天是冬天和夏天之间的季节),回避指出明确的时间界限(本引文略有改动———笔者注)。又例: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作为战后第一位日本政府首脑来到中国,总理为他主持了招待会。会上,田中角荣致词答谢,其中一句话差一点给两国政府的关系投下了阴影,以致引出了如下一段“文章”:田中角荣:……过去的几十年之间,日中关系经历了不幸的过程,其间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的麻烦,我对此再次表示深切的反省之意。:您对日本给中国造成的损失怎么理解?田中角荣:给你添麻烦这句话,包含的内容并不是那么简单。我是诚心诚意地如实地表达自己赔罪的心情,这是不加修饰的,很自然地发自日本人内心的声音。……我认为,前来赔罪是理所当然的。造成田中角荣反常地再次表白的原因,是因为他不了解他所用的模糊词语———“添了很大麻烦”,在中国人听来是对日本过去的侵略罪行所采取的一种轻描淡写的态度,因为这一模糊词语在汉语中的语意太轻了。由此可见,在口语交际过程中用好模糊法的关键,是要准确运用模糊语言。模糊语言的运用是用不确定的、或不精确的语言进行交际的方法,在语言交际中适当地使用模糊法,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艺术。正如波兰语义学家沙夫在《语义学引论》中说:“交际需要语词的模糊性,这听起来似乎是很奇怪的。但是,假如我们通过约定的方法完全消除了语词的模糊性,那么,正如前面已经说过的,我们就会使我们的语言变成如此贫乏,就会使它的交际和表达的作用受到如此大的限制,而且结果就摧毁了与语言的目的,人们交际就很难进行,因为我们用以交际的工具遭到了损害。”因此,随着人类社会生活趋于复杂化,人们描述对象也要适应这种复杂化,所以,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任何场合、任何时间都用绝对精确的语言是不现实的,也是不需要的,更是不可能的。

参考文献:

[1]岑运强.言语交际语言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李建南.口头交际的艺术[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

[3]潘肖珏.公关语言艺术[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

模糊范文篇2

在第四条广告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其中斜体的是模糊词:

Everyyear,thousandsofdriversandpassengersdieinthefewminutesafteranautocollision.Manyofthesevictimswouldsurviveifonlythefirstpeopleonthesceneknewhowtoreactinemergencies.Howcanyouhelpanaccidentvictim,evenbeforetreatinginjuries?Turnofftheignitionsofanywreckedcarstoreducetherisksoffire.Thissimplestepcouldkeepabadcollisionfrombecomingmuchworse。

不仅在广告中,报纸或小说文章中这样的例子都随处可见。那么,究竟什么是模糊词,为什么广告中要如此频繁地使用模糊词语呢?笔者在此对这两个问题一一做出探讨。

一、模糊词概说

“模糊”(fuzzy)的概念和理论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机工程系和电子学研究实验室的札德教师1965年最先在《信息和控制》杂志上的一篇题为《模糊集》的文章中提出来的。札德教师指出,在现实物质世界中所遇到的客体,经常没有精确规定的界限。例如,动物包括狗、马、鸟等,这是很明显的;但是细菌是否属于动物类,却是模糊的。从那以后,语言学家们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关于什么是模糊词,语言学界尚有一定争论。在这里我们把模糊词定义为“那些外延界限不确切,具有游移性的词。”(张乔,1998:69)比如,“晚上”一词就是非常典型的模糊词,到底几点到几点称作“晚上”而不是“黄昏”或“凌晨”是很难确定的。这些词的外延都是很不确切,很难去进行定义的。根据模糊词的类别意义,可将其分为名词性模糊词、动词性模糊词、形容词性模糊词、副词性模糊词和数词性模糊词等。

二、广告中存在模糊词的原因

1.模糊是语言的属性,因而也是广告语言的属性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的一个重要区别。这种模糊性,在语音、语义、语法诸方面都有所表现。在此只简单讨论一下模糊性在语义方面的表现。

语言是由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组成的体系。语言成分的意义要素则是语义。语义不是语言成分所表示的客观事物,而是客观现实在人的意识中的概括反映。所谓“概括反映”就是把客观存在的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抓住其共同的本质的东西,进而形成概念。概念是语义的基础,但语义与概念毕竟不是一回事。“概念属于思维的范围,语义属于语言的范围。”(于根元,1999:68)人的思维能力是相当发达的,而表示概念的语言成分则是相对有限的。因此,语言的某些成分所表示的语义不可避免的具有模糊性。语义的模糊性是客观事实模糊性和人们正常交际对这种模糊性的需求在语言中的反映。

2.人类具有模糊思维的能力

人类在生存活动中,经常接触各种模糊事物,接受各种模糊信息,随时要对模糊事物进行识别,做出决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思维能力的提高,不但表现在形成和发展了精确思维的能力,而且也表现在发展了模糊思维的能力和处理模糊性问题的模糊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人接受和处理模糊信息的例子比比皆是。婴儿并不依照外形尺寸和衣着来辨认母亲;儿童也可以辨认某些潦草的字迹、听懂不完整的言语。作家也绝不用严格量化的语言来表达意境,塑造人物。人们这种运用模糊概念和接受模糊信息的能力,为模糊词在英语广告中的存在提供了先决条件。

3.英语广告本身也要求和允许某种模糊性的存在

首先,使用一些模糊词,是广告要求的简洁性所决定的。比如在一则宣传PlatinumMasterCard的广告中有这样一句话:“Therearesomethingsmoneycan’tbuy.Foreverythingelsethere’sMasterCard.”这里作者一连使用了好几个模糊词,便用极少的话表达了MasterCard的作用。其次,广告生动活泼的要求有时也需要模糊词。只用精确的语言堆砌起来的广告是难以生动的。例如:

DiabetesisthesixthleadingcausesofdeathintheU.S.It’sadiseasethatcausesdiseases:heartattack,stroke,lossoflimbs,blindness,andkidneyfailure.Today,pharmaceuticalcompanyresearchershavediscoverednewmedicinesthathelpmanagediabetesforthe15millionpeoplewhohaveit.Sotherearefewerandfewercasesofthediseasesthatcomewithdiabetes.Thesemedicinesallowpeoplewithdiabetestoleadmorenormallives.Now,thechallengeforresearchersistodiscoveracure.Andwewon’tstopthinkingaboutacureuntilwefindit。

这是美国制药公司(American’sPharmaceuticalCompanies)的一则公益广告,也使用了许多模糊词。作者没有用任何精确的数字,而只用了带有模糊性质的两个词来表示:“15million”和“fewerandfewer”,但其中强烈的对比已跃然纸上。

第三,在一些情况下,只有使用模糊词语才能适合读者的阅读习惯。日常生活中,有时人们对于某些模糊概念就满足了。这是因为语言已完成了它的社会职能,传达了信息。请看一条美国运通卡(AmericanExpressCard)的广告:

模糊范文篇3

关键词:艺术语言;模糊性;思维

一、艺术语言

骆小所先生1992年9月出版的专著《艺术语言学》,从艺术的角度来研究语言,拓宽了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从理论和方法上另辟蹊径,创立了一门崭新的语言学分支学科。艺术语言学是从艺术的角度研究语言的科学,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艺术语言是指文学语言和其他艺术门类中的一切表现手段。例如:电影语言包括戏剧语言在内的一切艺术表现形式。有人总结王家卫的电影特点时说“村上春树味儿十足的台词、魔幻现实主义、解构主义、意识流加后现代文艺腔作风。MTV似的恍惚镜头、街头流行的酷表情、古龙式的醒世格言、浓浓的怀旧情调……”[1]电影中的台词、镜头、表情、情调都可以作为广义的艺术语言来理解。而狭义的艺术语言是指语言的变异,也即变异语言,又叫破格语言。它是通过拉大辞面和辞里的距离来超越科学语言的一种言语艺术。如:“积淀的淡而不逝的莫名的沉重和悲哀”,这个句子的表层形式上是不符合语法规范的、也是悖于理性表达的,但是从其深层内容上却可以体悟到言说者特定心境的一种“无理而妙”的模糊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殊情绪。艺术语言是重在表达情感的一种情感语言,它更多的是借言说者的情绪、想象、直觉、心理意象来实现语言艺术化表达的效果。语言的功能就是语言的表达目的,不同的表达目的,决定了不同的言语形式,而艺术语言就是为表达情感而创构的。情感的表达是一个对所反映的事物或现象的认知的复杂过程。因为受感情的牵制,言说主体对言说客体的认识常常是若明若暗的,有种若隐若现,若是若非的感觉。这种感情不比抽象的概念清楚,反而比思维过程中的概念更为模糊。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理的模糊性。[2]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人们不仅用精确方法分析观察事物,而且也用模糊方法去认识一些复杂的事物。在汉语的言语活动中,常常运用模糊的方法来传达信息,提高交际水平。如:《红楼梦》中对黛玉外貌的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笈烟眉,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黛玉究竟是怎样的,这是具体描绘不出来的。读者可以在这样的模糊语辞中,想象出黛玉的与众不同的美,这就是艺术语言模糊性的魅力所在。

二、语言的模糊性

语言的模糊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美国科学家查德在1965年提出了“模糊集”,从而产生了模糊语言、模糊逻辑、模糊数学之类的学科,李小明认为“无论在人类任何的认识领域中,非定量、模糊和不确定的认识形式和因素不是例外而是常规。”而这种模糊性在语言上的表现就是模糊语言。比如“高”“矮”“胖”“瘦”这样的形容词,它们并没有清晰的界限、确定的外延。而正是这种不能精确划一的模糊语言,形成一些边缘不清的、复杂多变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模糊集合,使得语言的交际功能更具弹性和可扩展性。语言的模糊性更多的是侧重于语义的模糊性。语义的模糊性“是指语义所体现的概念外延即概念边缘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而其中心区域,此一概念和彼一概念还是清楚的”[3]艺术语言的模糊性,主要是始发于心理的模糊性。心理的模糊性,是一种感觉能力,是一种理性上趋势明确、知觉上朦胧混沌的模糊。心理的模糊性一般都以模糊的方式实现复杂的精神现象上的准确,具有明显的自动性,而这种自动性只要摆脱人的主观性,就是一种非自觉性的行动。在直觉和灵感的相互作用下,这种自动性就成为一种冲动,随之激情自然喷涌,直接为被人的天性制约着。[2]心理的模糊性直接通过语言的模糊性表现出来。

三、艺术语言模糊性

(一)艺术语言模糊性的决定性因素。艺术语言的模糊性,是由言说客体的模糊性、言说主体的审美情趣的模糊性和接受者的审美能力及审美的模糊性所决定的。1、言说客体的模糊性言说客体的模糊性。大千世界的庞杂万物都是精确性和模糊性的的辨证统一。艺术语言所指向的对象,主要是人的情感世界,情感世界是丰富、多变、复杂的,它有明晰表达的一面,也有模糊表达的一面。模糊的客体决定了投射在人脑中的客体内容也会具有模糊性。而这些模糊客体给人的模糊感受只能用模糊的思维来认识和把握。比如:古代赞美一个女人的容貌,常用“沉鱼落雁”、“倾国倾城”来形容,因为容貌的“美”,是没有一个清晰界限的,更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来介定。“美”本身也就是一个模糊概念,所以又选择了“沉鱼落雁”、“倾国倾城”这样看似具体形象化的比喻来表达模糊的美,因为我们依然不知道“沉鱼落雁”、“倾国倾城”的美到底是怎样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于美的程度的感悟,这就是艺术语言模糊性的永恒魅力。2、言说主体的情感和审美情趣的模糊性艺术语言的模糊性还源于言说主体的审美情趣的模糊性。一方面,艺术语言的言说主体的情感具有模糊性,言说主体对言说客体的态度和喜好本身就带有极强的主观色彩,而这种主观情感的内容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就是模糊性的一种表现。比如,两个相亲对象见面后,女孩说,“对他印象不错”,“不错”的意思就比较模糊,是指长相?工作?家庭?还是人品……这些都是没有明确指出的。另一方面,艺术语言的言说主体的审美情趣也具有模糊性。审美情趣也就是"审美鉴赏力,是言说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偏爱,是言说主体对言说客体的审美评价和选择。是言说主体在其实践经验、思维能力、艺术素养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以主观爱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对客观的美的认识和评价。而这种认识和评价往往会表现为一些“直觉”“直感”。“直觉”和“直感”本身就具有模糊性。可见,言说主体的情感和审美情趣都具有模糊性。同样描写家庭生活,冰心的笔触是温和亲昵的,而张爱玲的言说基调却是怅惘荒凉的。这就是由于两个言说主体各自的审美情趣不同而造成的完全不同的言语风格。而这种审美情趣的不同,是很多复杂因素积淀起来的。不同的言说主体,往往呈现出不一样的审美的结果,这正是艺术语言模糊性的魅力所在。3、接受者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感受的模糊性还有,接受者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感受的模糊性也是影响艺术语言的一个重要因素,接受者对语言的解读和把握往往是因人而异的。张艺谋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呈现在观众面前时,有人认为是“没有真情的年代说一个爱情故事”,有的说是“有意识地向物欲横流、真情贬值、价值观、爱情观日趋浮泛的某些社会现象发起挑战。”又有人说:“是为拒绝真情与真爱的世纪末唱一首带有回归色彩的关于爱情的挽歌。”而张艺谋电影最深刻的特征则是:不想太现实、不想太沉重、也不想太深刻。显然导演可能并不一定存心指向某一种观点,但是正是他所创造的这种模糊性,让观众以自己的模糊解读出了电影人的模糊,这就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式的艺术语言的模糊性富有弹性的表达效果。(二)艺术语言模糊性与思维的关系。1、艺术语言模糊性和传统思维。模糊是构成美的重要条件。模糊的艺术语言可以是一种美,可以激发人的强烈美感,汉语具有重意会、重虚实、重具象的特点,艺术语言的模糊性也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与我国的传统思维方式是密切相关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一直就保持着浓厚的模糊特征。[4]我们常认为那些以少胜多、并“含而不露”、“露而不直”、使“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隐而显、藏而露、曲而直、晦而明、虚而实,让读者经过推测、取舍、想象、联想、充实和加工等在创造的劳动,将贮藏在“言内”的“言外之意”化隐为显、化曲为直、化虚为实、化少为多,成为读者心中的真情、真景,使言中的“境界”转化为读者自得之意境,从而产生含蕴无限的美感。[2]例如:刘禹锡的《竹枝词•其一》:“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里将“晴”和“情”既隐又显,言内“晴”的言外之意“情”形成一种言近旨远、曲折有致的含蓄表达。让读者从模糊的语义中体味到了比明晰表达更贴近真实感受的一种淡而不逝的美。这是由传统思维方式决定了的表达方式。模糊的传统思维方式对艺术语言的模糊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文学语言中以实喻虚移情于物的表现手法借助模糊思维达到理想的表达效果。同样,模糊的艺术语言又反过来深化了传统思维方式的模糊性。这样相生相息的模糊性成就了中国文化和语言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2、艺术语言模糊性与神话思维。提到艺术语言模糊性与神话思维的关系,如果我们追根朔源的话,那么神话思维的混沌性、艺术思维的形象性心象思维的模糊性就能为我们找到关于艺术语言模糊性存在的必然性。神话思维是原始人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特有的思维方式,神话思维解决问题的方式同推理思维相比是原始的、象征的。神话思维是象征思维的高级阶段,其前身就是我们常说的动作思维和表象思维。[5]神话思维同理论思维相比,明显地表现出一种混沌性。思维的混沌性,是作为思维对象的人与自然之间的混然不分,思维主体与思维对象之间的混然不分。神话思维的混沌性正反映着前自我意识阶段人类思维的混沌状态,也只有从这种未分化的混沌状态出发,才可以理解那些诸如万物有灵、图腾崇拜的原始信仰形式。神话思维通过感知、联想、投射和同化四个运演程序企图真实表达信息本身。思维的符号载体从有象到无象的飞跃,思维方式必然从神话叙述式转化为理论的推理式。但神话思维并未被理论思维替代,而是以遗留形态保持了下来,进一步表现为艺术思维。3、艺术语言模糊性与艺术思维。艺术思维重形象性,形象性一般通过想象的方式来呈现。想象是艺术思维形象性的主要方式。它的实质是表象改造的过程,是在已有形象基础上创造新形象,形象性是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还是一个多元的综合体,是“人的感受、体验、思想、欲望、审美趣味、审美经验的综合性凝聚,是‘化合物’而不是‘单质物’”。[6]形象性是以具象占主导地位的。艺术思维的形象性是一种多元因素的心理活动,是一种无意识和直觉以及其他心理因素的综合性过程,是想象、情感、理解、感知等多种心理因素的有机综合体。艺术思维的形象性的这种想象、情感、理解、感知并不是整齐划一的,它往往通过变异的形式表达出来。神话思维到艺术思维的过渡,是原来重在信息本身,后来重在表达形式,“真”的意义让位于“美”的意义了。艺术思维的这种解放在语言艺术上的表现最为突出。4、艺术语言模糊性与心象思维。艺术语言中的心象思维及其模糊性又是艺术思维形象性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心象思维指的是日常生活里触景生情而产生的形象联想的一种心理活动,它和抽象思维交错渗透在一起,但又不受抽象思维的自觉控制而自发地运行。[7]心象思维是由情绪激发的。艺术直觉就产生于心象思维和情绪激发之间。艺术直觉有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相应地情绪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艺术直觉的第一步是感觉,与感觉相适应,也有较初始的情绪波动出现。因此艺术直觉与情绪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心象思维是沟通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内涵之间的媒介。成为情感和艺术直觉的表现方式。主体和客体的审美关系中以心象思维为媒介的表现方式所承载的信息就是美感,是以情绪反应为特征的情感体验。艺术思维要求以心象为思维工具,把思维具体化和形象化。它所反映的并不是客观之真,而是心象之真,而心象之真的“真”又往往是通过“模糊性”来体现的,这种模糊是一种心理的真实反映,艺术语言的心象思维往往表现了人们内心世界微妙复杂、讳莫如深、变化莫测的模糊意识。这种非自觉性的模糊性是人们模糊感受心理的自然渲泻。艺术语言的心象思维的模糊性使得表述含蓄迂回、若即若离、引人入胜,彰显了艺术语言极大的弹性和扩展性,给人无尽的联想和回味。从神话思维的混沌性到艺术思维的形象性,再到心象思维的模糊性,这是一个不断收缩,不断扩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它更精简了,但从内容上看,它却因这不自觉的模糊而产生了无尽的意味。这便是艺术语言模糊性的魅力。

四、小结

艺术语言的模糊性是一个无法让人具体感知的一种潜在的无意识。艺术的创造和欣赏过程都似乎是无法理解甚至是不可理解的,都是同这些过程有关的人所无法意识到的。可见,艺术效果的最直接的原因隐藏在无意识之中,无意识是处于我们意识之外的,是我们所不知道的一种的隐蔽着的东西。既然我们难以把握这种潜在的无意识,那么是以什么样的形式来使艺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有所寄托呢?我们以为是意境。艺术语言作为一种变异语言,其模糊性是由言说客体的模糊性、言说主体的审美情趣的模糊性和接受者的审美能力及审美的模糊性决定的。艺术语言模糊性受传统思维方式影响至深,而艺术思维的形象性是以神话思维的混沌性为基础的,心象思维作为艺术思维的一种具体形式,心象思维的模糊性就映射在艺术思维中,以艺术思维为底色的艺术语言必然带有模糊性。而这种模糊性是借助艺术语言的意象、神韵、空灵等精神特质所营造的意境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陈墨.中国电影十导演——浪漫与忧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

[2]骆小所.略论使用修辞格时心理的模糊性[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2):56-60.

[3]刘焕辉.言语交际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

[4]李小明.模糊性:人类认识之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俞建章,叶舒宪.符号:语言与艺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4.

[6]李春青.艺术直觉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7.

模糊范文篇4

摘要:模糊性是语言的一种本质属性,礼貌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手段。模糊语言的功能多种多样,本文主要从模糊限制语、模糊修辞的角度讨论其对礼貌原则的维护功能。

众所周知,语言的正确使用离不开清晰、准确。而模糊性,语言另一个重要的本质属性却长期被人们忽略。模糊性是指边界不明。传统观点认为,命题应该是两值的:非真即假。模糊性是对两值理论的一个否定,它是三值的:真、假、或者半真半假。模糊表达的功能多种多样,保持礼貌是人际交流中很重要的一点。模糊修辞属于模糊语言的一种,本文尝试着以委婉语和低调陈述为例探索模糊语言和礼貌原则之间的关系。

一、相关理论知识概述

1.模糊语言

L.A.Zadeh是美国的控制论专家,他于1965年在《模糊集》一文中率先提出模糊集合论。他认为,模糊是指“其界线不是泾渭分明地确定好的类别,或该类中的成员向非成员过渡是逐渐的,而不是突破的。”这就意味着物体从属于某集合到不属于该集合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而不是突然地转变。伍铁平是国内首先涉足这一领域的语言学家,所著的《模糊语言初探》和《模糊语言再探》最先向国内语言学界介绍Zadeh的模糊理论及其与模糊语言的关系。JoannaChannell的《模糊语言》一书是该领域的又一突破。与以往从哲学或者模糊数学的角度入手研究模糊语言不同,该书以语言使用为基础,结合英语教学,着重对模糊语言进行分类,将语用学的原理应用于模糊语言的研究从而说明了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模糊语言是交际中双方常用的一种语用策略,它有以下几种功能:礼貌功能;自我保护功能;提高语言的准确性等。本文中作者主要讨论其对礼貌原则的维护功能。

2.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

礼貌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所以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理应去维护和遵守它。在语用学中,为补充Grice合作原则的不足,Leech提出了一系列礼貌原则的准则:策略准则;宽宏准则;赞扬准则;谦虚准则;赞同准则;同情准则。礼貌原则无疑是对语用研究的一种贡献,但对于礼貌的得体性没有予以充分考虑。于是有了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保全论”(Face-savingtheory)。他们认为,所有有理性的社会成员都具有面子(1987:61)。面子有以下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消极面子(NegativeFace):个人拥有行动自由,不受干涉的权利;积极面子(PositiveFace):对自身公开形象得到赞许的需求。在文明社交中,交际者必须注意顾及彼此的面子。

二、模糊语言的礼貌维护功能

1.模糊限制语

模糊限制语这一概念首先于1972年由Lakoff提出,并把它定义为“把事物界定的更模糊的词语”。模糊限制语的分类有很多种,根据其是否能改变话语真值条件,Prince等人把它划分为变动性和缓和性两大类(何自然,1985)。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又分为程度变动型和范围变动型:程度变动型表示话语真实程度的变动,如sortof,almost,moreorless;范围变动型指限定变动范围的词,如about,around,approximately。缓和型模糊限制语不改变话语的真值条件,包括直接缓和型和间接缓和型两大类。直接缓和指说话者对话语内容的主观推测,如Ithink,Iwonder,asfarasIcantell;间接缓和指根据客观依据,间接表达说话者态度,如accordingtosomebody,itissaidthat,itisassumedthat。

面子是礼貌原则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概念,Brown和Levinson把模糊限制语视为可维护面子的策略之一。例如:①Tosomeextent,thepaintingisbeautiful.②Youarewrong,itseemstome.第一个例子中,借助于模糊限制语“tosomeextent”发话者避免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遵循了礼貌原则中的一致原则,从而维护了另一方的积极面子。第二个例子显然是发话者在批评另一方,但“itseemstome”这一直接缓和模糊限制语使发话者的陈述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听话者的积极面子得到了维护。再来看下面这个例子:Heismoreorlessthemostrespectfulpersoninthisfield.“Moreorless”属于程度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它的使用暗示着发话者无意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听话者身上,是对听话者消极面子的一种维护。

2.模糊修辞

众所周知,修辞是一种语用策略。伍铁平说;“在修辞中模糊能起到精确起不到的作用”(1999,346)。所以模糊修辞正越来越多地得到学者的关注,尤其是模糊修辞与礼貌原则的关系。国内有学者认为,低调陈述、委婉语等属模糊修辞,并可作为维护礼貌原则的一种策略使用。本文主要讨论低调陈述和委婉语这两种模糊修辞对礼貌原则的维护功能。

低调陈述即为“言之不足”,借用温和、弱化或模糊的词语通过弦外之音含蓄、内敛地表达不得体或使人不悦的实话。低调陈述对礼貌原则的维护功能可以通过以下例子体现出来:①Yes,Idonotplaytoobadly.②Youarelateforthelasttime.③A:IthinkProfessorLi’slectureisterrible.Doyouthinkso?B:Icannotagreewithyoumore.在第一个例子中,假设这是一个冠军的获奖感言,这种表达方式避免了过分炫耀,与礼貌原则中的谦虚准则是一致的;在第二个例子中听话者能够轻松掌握会话含义,即发话者在发出解聘信号,这与礼貌原则中的策略准则是一致的:尽量减少他人的损失。例三中,B的回答遵循了一致准则,维护了礼貌原则。此外,低调陈述的使用还可以减少丢面子的可能性。例如:IpromiseIwillgiveyouafailinggrade.这句话是老师对学生的一则警告,“promise”是“warn”比较缓和的一种说法。借助于低调陈述,老师不仅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气愤,也给学生留了面子。

委婉语源于希腊语,意思是吉利并且礼貌的说话方式。在委婉表达中,听者可以透过字面意思领会说话者的“言外之意”。通常情况下,疾病尤其是致命的疾病被称为禁忌语的一种,人们在表达时为了考虑当事人的情绪,可以选择委婉语这一语用策略。“cancer”通常被称为“thebigC”,“socialdisease”是“AIDS”的委婉语,“insane”被说成“softinhead”。这些说法体现了礼貌原则中的策略准则:使他人受损最小;此外还与同情准则相一致:减少对他人的厌恶,夸大对他人的同情。

三、总结

综上所述,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礼貌是社交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模糊限制语、模糊修辞都属于模糊语言的一种,与礼貌原则规定的六条准则是一致的,对礼貌原则起着维护作用。交际中适当使用模糊语言,可以维护谈话双方的社交均势,使谈话顺利进行,交谈变得文明礼貌。

参考文献:

[1]Brown,P.andLevinson,S.C.Politeness:someuniversalsinlanguage[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Cambridge,1987.

[2]JoannaChannel.VagueLanguag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Leech,G.Principleof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

[4]何自然.模糊限制语与言语交际[J].外国语,1985年第5期.

[5]鞠红.低调陈述与会话含义[J].山东外语教学,2002年第6期.

模糊范文篇5

广告中模糊语言的分类应用

广告语言具有简短凝练,蕴含丰富信息的特点。因此,一则成功的广告离不开精炼的词汇,而模糊词汇可以给广告带来画龙点睛的作用。

1语音的模糊

语音的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语音的模糊性并没有影响社会交际,正确应用语音模糊反而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广告中的语音模糊主要是谐音。例Tryoursweetcorn.Youwillsmilefromeartoear.这是一则十分成功的广告语,ear在这里不仅表示“耳朵”,还可表示“穗”,fromeartoear表示开怀大笑,这则广告巧妙的推销了玉米,富有词趣。

2语义的模糊

语义是伴随着语言应运而生的,但语义的研究从未止步。扎德说过:“很少有几个概念像‘意义’这个概念那样对人类的思维来说是如此重要,但又如此难以准确地给它下定义。”语义研究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定义所能完成的,语义的模糊性体现在实词和虚词的模糊,正因为这些模糊才使广告传达出无限可能,使受众产生无限想象。例1Adiamondlastsforever.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戴比尔斯钻石广告语堪称经典,家喻户晓,不仅道出了钻石的真正价值,而且赋予钻石的永恒的情感价值。钻石的形成需要漫长的岁月,并且可以永久保存,lastforever是一个典型的模糊语言,永远有多远我们谁也不能说清楚,diamond在作为爱情的象征之后,天长地久就成为钻石和爱情共同的期望和一种相联系的联想意义。钻石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从消费心理学上讲,消费者都对自己所处的阶层及地位有一种潜意思的认同,从而以所在阶层人群为参照而表现出特殊的消费行为,所以钻石在短时间就成为人们争相追逐的消费品。例2谁能惩治腐败?这是一则新飞电冰箱的广告,人们所熟悉的“腐败”指的是社会生活中的腐败,而这里实际指的是食物,而这都被人们所厌恶。“惩治腐败”是对产品功能的绝妙注释,又是对现实社会的讽刺警示。这种诙谐幽默,一明一暗的表现手法,能有效地传达产品的性能功效,也可以传播企业的深刻内涵。

3语法的模糊

由于广告语简短精炼的特点,广告中经常采用省略句式,多采用名词或名词短语,这些名词或者名词短语产生多种句法功能,从而带了语义上的模糊,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进而引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例1Cokerefreshesyoulikenoothercan.这是一则在“can”上模糊的广告,句中can既可以理解为名词“罐、听”,暗指别家的任何一罐饮料比不上可口可乐,还可以把can看成情态动词“能”,可以理解为:没有什么能像可口可乐那样令您神清气爽。例2中国平安平安中国(平安保险)回文的应用是这则广告的一大特色,语言大气雄浑,气势磅礴。模糊语言扩宽了广告传达给人们的想象空间,第一个“平安”是名词,即平安保险;后一个“平安”可以理解为形容词,是对国家民族的祝福和期盼,也可以理解为动词,即平安公司可以保中国平安,在中国保险事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4结语

模糊范文篇6

根据传统的二值逻辑理论,人们对事物的识别和定义是依据事物的本质来进行的,事物的本质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属性”。事物的属性不同,类属也不同,相互间有明确的界线,即任何事物要么是某物或不是某物,它要么具有或不具有某一属性特征(排中律);任何一个事物不可能既是某物又不是某物,不可能既具有某种属性特征又不具有某种属性特征(矛盾律)。简言而之,任何事物非真即假,非假即真,泾渭分明,不容混淆。然而,在一定情况下,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例如,当我们评价一个人是否是“秃头”时,是指一个人头上“有”还是“没有”头发。头上“有”头发,这个人一定不是“秃头”,掉了一根头发显然也不能叫“秃头”,这就是说:

一个头上长满头发的人不是秃头,

设此人头发数为N,如果头上长有N根头发的人不是秃头,

那么,N-1根头发后他仍不是秃头,

因此,直到头发掉完他也仍然不是秃头。

一个人的头发掉完了仍然不能叫“秃头”,显然是违背常理的。一个原本为真的命题理应推导出一个客观、合理的结果,然而通过这种逐渐减少(也可反向增加)事物性态的方式,竞得出了如此荒谬的结论。这就是古希腊迈加拉学派(MefarianSchool)的代表人物尤布利德斯(Eubulidies)针对二值逻辑提出的“连锁推理悖论(SoritiesParadox)”,其核心是通过一种逻辑上应当为真的渐进式推理,将一个原本为真的命题推向其反面,从而改变整个命题真伪,因而也叫“诡辩推理悖论”。传统的二值逻辑在这里遭受到强有力的挑战。尽管它对当代哲学和认识论的发展贡献不小,但面对“秃头问题(ParadoxoftheBaldMan)”这类悖论却显得无能为力,不能对这类诡辩逻辑的荒谬之处做出合理的解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是建立在以定量分析见长的精确思维之上的,一味追求精确而排斥模糊。追求精确并不错,但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单就客观事物自身而言,原本无所谓精确或模糊,关键在于我们怎样认识和看待它。由于人的生理机制,人在感知认识事物时会产生“联觉(synaethesia)”,一种感官受到刺激会引起其它感官连锁反应,在大脑中产生共鸣和联想,进而形成关于事物的意象(image)。这种意象可以是十分细致具体的,也可以是概括的,整体性的。很多时候,人们为了认知事物的本质,会从整体上去把握事物,对事物进行定性的分析,将隐藏在所谓精确形式背后的深刻内涵揭示出来。这种定性分析实际上是我们认知事物、判定事物性质的一种方式,它侧重于事物之间的对比,注重在概括事物属性特征的基础上对事物性质的描述,其结果往往具有较强的相对性和模糊性。这是一种寓于精确中的模糊,它也同时表明人不仅具有精确思维的能力,也具有模糊思维的能力,“秃头”现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一个人是“秃头”还是“非秃头”,关键不在于头发数量的人为确定,而在于对该事物或现象性质的认定。人们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常将没有头发或头发稀少的人叫“秃头”,将有头发或头发较浓密的人认定为“非秃头”。因此,“秃头”和“非秃头”都是相对模糊的,甚至连“有(头发)”、“没有(头发)”这类意义原本非常清晰的概念在这一特定的认知环境中也变得模糊了。可见,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并非传统的二值逻辑所主张的那样简单,而是一个在共同的生存空间环境中客体作用于主体,主观能动反映客观的复杂的认知过程,这一过程的结果——被认知概念化了的事物——最终以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语言所反映的是经过认知加工映射到头脑中的认知世界(con-gnitiveworld),不可能与客观现实完全吻合,语言所传递的信息自然不会是十分客观的,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相对性和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性与人的主观思维密切相关,人的生理机制、身体体验、感知觉能力和想象力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二、模糊语言与范畴化认知

世界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只有被人感知、认识才有意义。当我们将某物称为“车”、“床”、“马”等时,便是在对事物进行识别和分类,并赋予他们以相应的名称,这些事物也因此而具有了意义。这种客观作用于主观,主客观互动支配下识别事物,对事物进行类属划分的过程便是所谓范畴化过程(categorization),其结果即所谓认知范畴(cognitivecategory)。根据认知范畴理论,人对事物的识别是基于已有的认知和经验基础之上的模糊识别,范畴的建立以个别事物为基础,其意义又不同于个别事物。“车”、“床”、“秃头”、“非秃头”等便是在范畴化认知活动中对他们各自所代表的具体事物的种种属性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概括而建立的范畴,他们也因此分别获得了针对这些个别事物而确立的意义。范畴的意义适用于所有成员,具有同一性。范畴的同一性意义如同家族的血脉,将所有成员维系在一起。范畴的同一性意义是丰富的,但它并不意味着范畴成员资格的取得必须具有同一性意义所蕴含的关于该范畴的所有属性特征或共同属性特征。恰恰相反,任何事物,只要和同一性意义相关联,都可成为该范畴的成员。事实上,所有范畴成员都只部分地享有某些共同属性特征,成员之间也仅具有某些共同的特性,以相互重叠的属性组合共处于一个大家庭之中。范畴成员因其享有的共同属性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身份地位,享有更多共同属性的成员是中心成员,即原型,其余的是边缘成员。越是边缘成员,模糊性也越大,如“车”这一范畴,作为现代运输的工具,从功能上讲,首先应是用来解决人的交通需要,其次是运输货物,然后才是满足各种特殊需求。如此,轿车较之于其它成员具有最大相关共同属性,是原型范畴,其它诸如卡车、洒水车、工程装载机、拖拉机、玩具车等也都或多或少地享有“车”的同一性意义的某些属性特征,是边缘成员。范畴成员的属性也有典型的区别性属性和非典型的边缘性属性之分。边缘成员及其边缘属性与邻近范畴成员及属性相交叉,其身份往往呈不确定状态,并与相邻范畴成员相互重叠。如象“玩具车”,它集“运输”、“玩耍”以及“有轮子”、“能行走”等多种属性于一身,因此既可以说它是“车”,也可以归于“玩具”范畴,甚至还可称为“机动装置”,究竟为何物,皆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它典型属性特征的认定。

在认知活动中,人除了识别事物,认识事物,还无时无刻地与各种事物打交道,以动作作用于外部世界。这样,除了事物范畴,人们还可通过对自己的生存空间中发生的各种动作行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种种事件的认知而建构起相应的范畴,如“大小”、“长短”、“远近”等空间范畴,“走”、“跑”、“跳”等行为范畴以及“吃饭”、“开车”、“工作”等事件范畴。事件的发生还会引起人们情感的变化与波动,于是人们又有了“幸福”、“郁闷”、“痛苦”等情感范畴。无论什么范畴,都是人的范畴化认知活动的结果,它们的特点和构建的过程并无两样,即范畴的建立是一个围绕原型建构的模糊的识别过程,范畴同一性意义的内涵属性及其数目都是不确定的,范畴的外延呈向外扩展的趋势,其边界是模糊的。范畴成员的地位或隶属关系只是程度大小的问题,隶属于同一范畴的诸成员中只有共同的家族相似性,即模糊的相似性。范畴以概念的形式储存于大脑中,语言作为其外在表现形式,自然不可避免地带有模糊性的特征。

三、范畴的动态性与语用认知交际

语言作为人类认知经验的成果和认知活动的参与者,交际功能是其赖以立身的根本,语言交际功能的充分发挥有赖于人的主观意识支配下的交际意图的实现。反映范畴属性特征的语义范畴虽然在范畴化活动中获得了与之对应的语义,但在没有进入交际领域之前其交际功能被暂时“锁定”,其意义是不确定的,只有当语言单位为实现某种交际意图参与信息交流时才具有了交际意义,从而明确其意义及范围。这样,范畴化就使人的认知域与语言表达式之间建立起动态的对应联系,实现了以理解为特征的语言行为的范畴化认知,范畴化活动也因此而具有了动态性。范畴化活动的动态性以理解为特性,交际为基础,认知语境为依托,使模糊语言不再“模糊”,且充满生机和活力,具有重要的语用意义。

首先,由于语义范畴边缘的模糊往往呈现出一种由不同范畴构成的连续体上的语义变化,我们就能根据交际的需要,采用适当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这种边缘性的模糊意义。认知语言学将范畴的模糊性区分为两种:一种是“独立体”事物范畴边界的模糊,一种指“连续体”事物本身边界的模糊。除了事物范畴外,许多表示抽象概念的空间范畴、情感范畴等也都具有“连续体”的性质。就独立体事物范畴而言,由于反映认知范畴属性特征的语义范畴的语义均与之对应相关,语言单位的义项也有原型(区别性)义项和边缘(非区别性)义项之分。在动态范畴化情况下,词语的原型义项和边缘义项是相对的,处于受制于交际意图的变动状态。这样,语言单位的边缘性意义就可以随着相邻范畴间原型义项与边缘义项的交替变动而表现出来。如“拖拉机”在静态范畴化状态下是“农用机具”,但当我们说“刘老汉买了辆拖拉机在农闲期间跑运输”时,由于“在农闲期间跑运输”这一认知环境的阐释作用,“拖拉机”会很容易地被理解为运输货物的“货车”,其边缘义项“运货”在这里成了原型义项,而原来的原型义项“犁地”因受制于特定的交际意图而成为了边缘义项。表示“连续体”事物或现象的语义范畴的边缘性意义与此有所不同。象“高低”、“好坏”、“悲喜”这类连续体性质的范畴(概念)往往是相对应而存在的,相互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只有一个模糊过渡的交融区域(BlendAera),“在这个区域内渐次变化的各种性质在其对立的方向上相遇(萨丕尔,122)”。也就是说,这些范畴的语义具有呈梯度地向对立方渐次演变的特性,它们只能以凸显事物典型属性特征的方式模糊地描述事物,如“高山、低谷”,“高山”到底有多高,“低谷”究竟有多底,都具有相当的模糊性。但是,人对事物的感知是真切的,在心理上是明确的,于是动态范畴化认知机制便会能动地发挥作用,促使人们按照交际意图并结合已有的认知经验对这些概念描述的客体进行类比,在大脑中形成类比差异意象,并据此构建起表现这些差异意象或模糊程度的粘附概念,如“很”、“非常”、“有点”、“稍微”等。它们没有完形意象,总是依附于其它概念,处于从属地位,其主要语用功能是对具有连续体性质的概念的意义范围进行限定,通过缩小交融区域来缩小理解中的推理范围,使模糊逐渐清晰,从而满足交际的需要。

其次,动态范畴化活动能使交际者在一定的认知环境中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模糊语言传递的信息加以充实和调整,使信息明晰,意义完整,从而实现交际意图。交际意图就说话者而言是明确的,由于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人的认知能力的局限性,说话者所明示的信息有时却并非那样明晰,请看下列对话:

Patient:HowsoonwillIgetitover?

Doctor:Verysoon.It''''snotsoseriousasitseems.

Patient:Really?Thankyouverymuch!

Doctor:Youareweclcome.

对话中病人询问医生自己何时能康复,这对任何医生而言都是十分棘手的。医生经过诊断,了解了病人的病情,也知道病人此时的心理状态,虽然难以作出确切的答复,但也不能置之不理。因此,这位医生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巧妙地选用“Verysoon。”这一模糊性的语言策略地予以回答。惟恐病人不放心,紧接着又用“It''''snotsoseriousasitseems.”作进一步的说明。尽管同样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但病人能据此对“Verysoon.”所传递的信息进行充实,使其更加具体、明晰,并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和储存于大脑中的百科信息进行联想和推导,从而形成对自己病情和康复时间的清醒认识和判断。这样就有效地满足了病人的心理需要,得到病人的认可,取得了预期的交际效果。从中不难看出,尽管明示信息是模糊的,但只要这种蕴涵于模糊信息中的交际意图能为交际双方所互明并予以充分理解,交际就会取得圆满成功。不仅如此,为了实现特定的交际意图,获得某种特别的交际效果,在范畴化的动态性机制的作用下,精确概念也常被能动地转化为模糊概念。例如,我们常说“中国有十三亿人口”,真的是想表达中国的人口不多不少刚好十三亿吗?句中的“十三亿”单独看,是表达数目的精确概念,以传统逻辑来分析,应该是这层意思。但是,交际是在一定的认知环境中进行的,说话者总会针对受话者已有的认知经验和知识作出种种事实假设,并根据认知交际的省力原则(thePrincipleofLeastEffort)将双方知识架构中共享互明的东西予以省略,用简洁的语言传递自己的意图。受话者要想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意图,必然会以认知环境为依托,对明示信息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完备,恢复其原貌,将深藏其中的“隐性表述”挖掘出来。如此,句中的“十三亿”显然为方便交际已经过“缩略”处理。因为根据常规知识,一个国家的人口不可能恰好是个整数,那么“十三亿”就应充实为“大约十三亿”,再加上拥有如此众多人口的国家一定是个人口大国的顺应推理,“十三亿”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概念,而是在这一特定的认知环境中被“物化”为表达事物性态的模糊概念。用它来描述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既形象生动,又恰到好处,其交际效果自然别具特色。

四、结束语

模糊范文篇7

要了解“模糊种差释义法”,首先得了解定义法。所谓定义法,就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任何一个定义都是由被定义项(被定义的词语)、下定义项(下定义的词语)和定义联项组成。例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中“商品”是被定义项,即被定义的词语;“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下定义项,即下定义的词语;“是”是定义联项。下定义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属+种差定义法”,即下定义项是由种差和邻近的属概念组成的。用公式表示则是:被定义项一种差+邻近的属概念。根据种差内容的不同,“属+种差定义法”可以分为性质定义、发生定义、功用定义和关系定义等四类。

“性质定义”是以事物的性质为种差内容的定义。例如:“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发生定义”是以事物产生、形成情况为种差内容的定义。例如:“角是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构成的图形”。

“功用定义”是以事物的功用为种差内容的定义。例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关系定义”是以事物之间的关系特点为种差内容的定义。例如:“负数是小于0的数”。

在辞书释义中,“属+种差定义法”是被广泛运用的一种方法,它对于解释明晰词语是非常有效的,它能够准确地解释明晰词语(即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上面所举对于“平行四边形”、“角”、“商品”和“负数”等明晰词语的解释就是如此。其实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于解释模糊词语。那么,“属+种差定义法”在解释明晰词语与模糊词语时有何不同呢?关键在于:解释明晰词语时,用来表示种差的词语一般是明晰语言,如:“两组对边平行”是“平行四边形”的种差,“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是“角”的种差,“交换”是“商品”的种差,“小于0”是“负数”的种差。这些表示种差的词语都是明晰语言;而对于模糊词语,则往往用模糊语言来表示种差。这种用模糊语言来表示种差的方法,我们称之为“模糊种差法”。“模糊种差法”能够准确地揭示模糊概念在内涵上所具有的模糊性。例如:

树林成片生长的许多树木,比森林小。

森林通常指大片生长的树木。其中的“树木”是“树林”和“森林”的属概念,并且是明晰语言;“成片生长的”和“许多”是树林的种差,“大片生长的”是森林的种差,并且都是模糊语言。正是通过运用模糊语言来表示种差,这就揭示出了“树林”和“森林”的模糊性。又例如:

蔬菜可以做菜吃的草本植物。

水果可以吃的含水分较多的植物果实的统称。其中的“草本植物”是“蔬菜”的属概念,“植物果实”是“水果”的属概念,并且都是明晰语言;“可以做菜吃的”是“蔬菜”的种差,“可以吃的含水分较多的”是“水果”的种差,并且都是模糊语言。番茄和西瓜都是草本植物,番茄“可以做菜吃”,但又是“可以吃的含水分较多的”植物果实,那么番茄是蔬菜还是水果呢?也正是通过运用模糊语言来表示种差,这就揭示出了“蔬菜”和“水果”的模糊性。

有时明晰词语的释义也可以运用“模糊种差法”。它一般是将种差分成偏正两部分,即一部分是中心语,一部分是修饰限制语。某些修饰限制语可由模糊语言来充当。例如:

霜是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地面物

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的”是“霜”的种差,其中“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的”是中心语,并且是明晰语言,而修饰语“接近”则是模糊语言。这种使用模糊语言充当种差修饰语的方式,可以使明晰词语的解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当然,对于明晰语言的释义,在种差中能够不用模糊语言的则宜尽量不用。例如《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版和2002年增补本对“云”的释义分别为:

云在空气中由大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物体。

云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

“空气中由大量冰滴或冰晶组成的”是“云”的种差,其中“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是中心语,并且是明晰语言,而修饰语“大量”则是模糊语言。增补本的释义去掉了原来释义中的模糊修饰语“大量”,释义显得更为精练。

二、定量释义法

定量释义法与模糊理论中的“隶属度”这一概念密切相关。所谓隶属是刻画元素与集合、事物与类别之间关系的概念。隶属度是刻画这种属于程度大小的概念,即表示论域中的某个元素隶属于某个集合的程度,或者说,隶属度表示论域中的某个元素在多大程度上具有属于某个集合的资格。既然隶属度表示在同一集合中不同的元素隶属于该集合的不同程度,那么这些隶属度不同的元素实际上就是一个变量,用变量x来表示这些元素,隶属度必将随着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关于变量x的函数。人们称之为隶属函数。设A是论域U上的模糊集合,隶属函数一般记为μA(x)。而μA(x)的大小就反映了元素x属于该模糊集合A的程度。这样一来,模糊语义便可以用隶属度的方法来定量化。例如表示时间序列的模糊词语“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早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等,在解释这些模糊词语的时候,我们可以运用定量释义法,即把某个模糊词语当作一个集合,把该集合中的一个个对象作为该集合中的元素来考察,通过测定这些元素对该模糊集合的隶属程度,我们就可以用定量的方法来解释这个模糊词语了。例如:

早晨从天将亮到八、九点钟的一段时间。

上午一般也指清晨到正午十二点的一段时间。

下午一般也指从正午十二点到日落的一段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隶属度的具体制定并非“一定如此”,它往往是人们根据以往的经验、考察的对象、所处语境等情况而制定的,是“可以如此”,只要这些隶属度的具体数值符合规律就行。

三、形象描写释义法

所谓形象描写释义法,是通过描写模糊词语所指代的那一事物所具有的形象特征(譬如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方面的形象特征)来释义的方法。描写事物形象特征的主要词语都是模糊语言。例如:

黄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

哄拟声词,形容许多人大笑声或喧哗声。

甜像糖和蜜的味道。

霉气霉烂的气味。

火热像火一样热。

以上例句就是分别通过描写模糊词语所具有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方面的形象特征来释义的。

四、比喻描写释义法

所谓比喻描写释义法,是通过运用比喻的修辞方式来解释模糊词语的方法。例如:

蠕动像蚯蚓爬行那样动。

蛇行形容像蛇爬行时蜿蜒曲折的样子。

任何比喻都具有模糊性,因此这种释义方法特别适宜用来解释模糊词语的意义,并且在释义的开头往往有“像”、“比喻”或“形容”之类的模糊词语作标记

五、对比释义法

所谓对比释义法,是通过将两个具有对立关系的模糊词语进行相互对比来释义的方法。例如:

甘甜;甜美(跟“苦”相对)。

苦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跟“甘”相对)。

这种释义法往往在释义的末尾有“跟某相对”之类的词语作标记。

六、否定释义法

所谓否定释义法,是通过“不+反义词”的方式来对模糊词语进行释义的方法。例如:

丑丑陋;不好看(跟“美”相对)。

柔软软和;不坚硬。

这种释义法也适用于具有对立关系的模糊词语,因此在释义的末尾也往往有“跟某相对”之类的词语作标记,只不过它一般用于有标志单位的词语。例如跟“丑”相对的无标志单位“美”和跟“柔软”相对的“坚硬”就不宜使用“不+反义词”法来释义,即不能把“美”解释为“不丑”,不能把“坚硬”解释为“不柔软”。

七、比较释义法

所谓比较释义法,是通过将一组相关的模糊词语进行关系比较来释义的方法。例如:

集镇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比城市小的居住区。

市镇较大的集镇。

城市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

都市大城市。

“都市”与“城市”之间也具有大于关系,因此把“市镇”解释为“较大的集镇”,把“都市”解释为“大城市”。可见,运用比较法来解释这样的模糊词语,就显得准确而精练。

八、模糊义素释义法

“模糊义素”是我们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如果同一语义场内的几个义位之间的区别义素具有模糊性,那么这几个义位的语义无疑也具有模糊性。这种具有模糊性的区别义素,我们称之为“模糊义素”。所谓模糊义素释义法,是通过在同一语义场内的几个义位之间寻找出它们的具有模糊性的区别义素来对模糊词语进行释义的方法。例如:

香:[+气味]、[+好闻]

臭:[+气味]、[-好闻]

长:[+两点间]、[+距离]、[+大]

短:[+两点间]、[+距离]、[-大]

“香”与“臭”的共同义素是“气味”,区别义素是“好闻”,并且“好闻”具有模糊性,因此我们称之为“模糊义素”。“长”与“短”的区别义素“大”具有模糊性:距离大与不大之间很难截然划界。这就决定了“长”与“短”两个义位的模糊性。把寻找出的模糊义素引入释义之中,就是模糊义素释义法。例如《现代汉语词典》对“香”与“臭”、“长”与“短”的释义分别为:

香(气味)好闻(跟“臭”相对)。

臭(气味)难闻(跟“香”相对)。

长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跟“短”相对)。

短两点之间的距离小(跟“长”相对)。

上述释义方法皆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释义的系统性。所谓释义的系统性,是指在解释某个词语的时候,不能孤立地去释义,而是要把它与相关的一组词语聚合在一起,通过对这些相关词语的某一义位进行比较,然后再进行释义。

综上所述,用模糊语言来解释模糊概念,照样能收到释义准确之功效。如果用明晰语言去解释模糊概念,有时反而会显得不准确。例如:

秃(人)没有头发。

秃头头发脱光的人。

这里用“没有”和“脱光”等明晰语言来解释“秃”和“秃头”,表达并不准确,难道只有头发脱光的人才叫“秃头”吗?如果脱得只剩十几根头发,这算不算秃头?如果只有“头发脱光的人”才能算是“秃头”,那么就不会有罗素的那著名的“秃头”悖论了。又例如:

文盲不识字的成年人。

科盲不具备科学常识的成年人。(《现代汉语词典补编》)

我们曾经对这两条词语的释义作了这样的评析:“不识字”是明晰语言,如果“不识字”的成年人是“文盲”,那么认识十来二十个字的成年人还算不算“文盲”?他们是否属于“扫盲”的对象?根据有关规定,成年人要认识1500左右的字才能算是“脱盲”。可见“文盲”不仅包括“不识字”的成年人,也包括那些“识字不多”的成年人。“科盲”也是模糊概念,“不具备科学常识”的成年人固然是“科盲”,只懂得一点点科学常识的成年人算不算“科盲”?其实,在人们的生活中所说的“科盲”,往往包括那些对科学常识知之不多的成年人。可见这两个条目都是用明晰语言来解释模糊概念,但表达得并不十分准确。相应地来看《现代汉语词典补编》对“法盲”的解释,就比对“文盲”和“科盲”的解释要准确得多:“法盲,缺乏法律知识的人。”这里用的解释语是模糊语言“缺乏”,而没有用明晰语言“不具备”。而《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科盲”的释义已改为:“指缺乏科学常识的成年人”。可见运用模糊语言来解释词义,有时比运用明晰语言更为准确;有时运用一些模糊释义的方法来解释模糊词语,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模糊范文篇8

根据传统的二值逻辑理论,人们对事物的识别和定义是依据事物的本质来进行的,事物的本质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属性”。事物的属性不同,类属也不同,相互间有明确的界线,即任何事物要么是某物或不是某物,它要么具有或不具有某一属性特征(排中律);任何一个事物不可能既是某物又不是某物,不可能既具有某种属性特征又不具有某种属性特征(矛盾律)。简言而之,任何事物非真即假,非假即真,泾渭分明,不容混淆。然而,在一定情况下,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例如,当我们评价一个人是否是“秃头”时,是指一个人头上“有”还是“没有”头发。头上“有”头发,这个人一定不是“秃头”,掉了一根头发显然也不能叫“秃头”,这就是说:

一个头上长满头发的人不是秃头,

设此人头发数为N,如果头上长有N根头发的人不是秃头,

那么,N-1根头发后他仍不是秃头,

因此,直到头发掉完他也仍然不是秃头。

一个人的头发掉完了仍然不能叫“秃头”,显然是违背常理的。一个原本为真的命题理应推导出一个客观、合理的结果,然而通过这种逐渐减少(也可反向增加)事物性态的方式,竞得出了如此荒谬的结论。这就是古希腊迈加拉学派(MefarianSchool)的代表人物尤布利德斯(Eubulidies)针对二值逻辑提出的“连锁推理悖论(SoritiesParadox)”,其核心是通过一种逻辑上应当为真的渐进式推理,将一个原本为真的命题推向其反面,从而改变整个命题真伪,因而也叫“诡辩推理悖论”。传统的二值逻辑在这里遭受到强有力的挑战。尽管它对当代哲学和认识论的发展贡献不小,但面对“秃头问题(ParadoxoftheBaldMan)”这类悖论却显得无能为力,不能对这类诡辩逻辑的荒谬之处做出合理的解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是建立在以定量分析见长的精确思维之上的,一味追求精确而排斥模糊。追求精确并不错,但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单就客观事物自身而言,原本无所谓精确或模糊,关键在于我们怎样认识和看待它。由于人的生理机制,人在感知认识事物时会产生“联觉(synaethesia)”,一种感官受到刺激会引起其它感官连锁反应,在大脑中产生共鸣和联想,进而形成关于事物的意象(image)。这种意象可以是十分细致具体的,也可以是概括的,整体性的。很多时候,人们为了认知事物的本质,会从整体上去把握事物,对事物进行定性的分析,将隐藏在所谓精确形式背后的深刻内涵揭示出来。这种定性分析实际上是我们认知事物、判定事物性质的一种方式,它侧重于事物之间的对比,注重在概括事物属性特征的基础上对事物性质的描述,其结果往往具有较强的相对性和模糊性。这是一种寓于精确中的模糊,它也同时表明人不仅具有精确思维的能力,也具有模糊思维的能力,“秃头”现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一个人是“秃头”还是“非秃头”,关键不在于头发数量的人为确定,而在于对该事物或现象性质的认定。人们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常将没有头发或头发稀少的人叫“秃头”,将有头发或头发较浓密的人认定为“非秃头”。因此,“秃头”和“非秃头”都是相对模糊的,甚至连“有(头发)”、“没有(头发)”这类意义原本非常清晰的概念在这一特定的认知环境中也变得模糊了。可见,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并非传统的二值逻辑所主张的那样简单,而是一个在共同的生存空间环境中客体作用于主体,主观能动反映客观的复杂的认知过程,这一过程的结果——被认知概念化了的事物——最终以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语言所反映的是经过认知加工映射到头脑中的认知世界(con-gnitiveworld),不可能与客观现实完全吻合,语言所传递的信息自然不会是十分客观的,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相对性和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性与人的主观思维密切相关,人的生理机制、身体体验、感知觉能力和想象力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三、模糊语言与范畴化认知

世界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只有被人感知、认识才有意义。当我们将某物称为“车”、“床”、“马”等时,便是在对事物进行识别和分类,并赋予他们以相应的名称,这些事物也因此而具有了意义。这种客观作用于主观,主客观互动支配下识别事物,对事物进行类属划分的过程便是所谓范畴化过程(categorization),其结果即所谓认知范畴(cognitivecategory)。根据认知范畴理论,人对事物的识别是基于已有的认知和经验基础之上的模糊识别,范畴的建立以个别事物为基础,其意义又不同于个别事物。“车”、“床”、“秃头”、“非秃头”等便是在范畴化认知活动中对他们各自所代表的具体事物的种种属性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概括而建立的范畴,他们也因此分别获得了针对这些个别事物而确立的意义。范畴的意义适用于所有成员,具有同一性。范畴的同一性意义如同家族的血脉,将所有成员维系在一起。范畴的同一性意义是丰富的,但它并不意味着范畴成员资格的取得必须具有同一性意义所蕴含的关于该范畴的所有属性特征或共同属性特征。恰恰相反,任何事物,只要和同一性意义相关联,都可成为该范畴的成员。事实上,所有范畴成员都只部分地享有某些共同属性特征,成员之间也仅具有某些共同的特性,以相互重叠的属性组合共处于一个大家庭之中。范畴成员因其享有的共同属性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身份地位,享有更多共同属性的成员是中心成员,即原型,其余的是边缘成员。越是边缘成员,模糊性也越大,如“车”这一范畴,作为现代运输的工具,从功能上讲,首先应是用来解决人的交通需要,其次是运输货物,然后才是满足各种特殊需求。如此,轿车较之于其它成员具有最大相关共同属性,是原型范畴,其它诸如卡车、洒水车、工程装载机、拖拉机、玩具车等也都或多或少地享有“车”的同一性意义的某些属性特征,是边缘成员。范畴成员的属性也有典型的区别性属性和非典型的边缘性属性之分。边缘成员及其边缘属性与邻近范畴成员及属性相交叉,其身份往往呈不确定状态,并与相邻范畴成员相互重叠。如象“玩具车”,它集“运输”、“玩耍”以及“有轮子”、“能行走”等多种属性于一身,因此既可以说它是“车”,也可以归于“玩具”范畴,甚至还可称为“机动装置”,究竟为何物,皆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它典型属性特征的认定。

在认知活动中,人除了识别事物,认识事物,还无时无刻地与各种事物打交道,以动作作用于外部世界。这样,除了事物范畴,人们还可通过对自己的生存空间中发生的各种动作行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种种事件的认知而建构起相应的范畴,如“大小”、“长短”、“远近”等空间范畴,“走”、“跑”、“跳”等行为范畴以及“吃饭”、“开车”、“工作”等事件范畴。事件的发生还会引起人们情感的变化与波动,于是人们又有了“幸福”、“郁闷”、“痛苦”等情感范畴。无论什么范畴,都是人的范畴化认知活动的结果,它们的特点和构建的过程并无两样,即范畴的建立是一个围绕原型建构的模糊的识别过程,范畴同一性意义的内涵属性及其数目都是不确定的,范畴的外延呈向外扩展的趋势,其边界是模糊的。范畴成员的地位或隶属关系只是程度大小的问题,隶属于同一范畴的诸成员中只有共同的家族相似性,即模糊的相似性。范畴以概念的形式储存于大脑中,语言作为其外在表现形式,自然不可避免地带有模糊性的特征。

四、范畴的动态性与语用认知交际

语言作为人类认知经验的成果和认知活动的参与者,交际功能是其赖以立身的根本,语言交际功能的充分发挥有赖于人的主观意识支配下的交际意图的实现。反映范畴属性特征的语义范畴虽然在范畴化活动中获得了与之对应的语义,但在没有进入交际领域之前其交际功能被暂时“锁定”,其意义是不确定的,只有当语言单位为实现某种交际意图参与信息交流时才具有了交际意义,从而明确其意义及范围。这样,范畴化就使人的认知域与语言表达式之间建立起动态的对应联系,实现了以理解为特征的语言行为的范畴化认知,范畴化活动也因此而具有了动态性。范畴化活动的动态性以理解为特性,交际为基础,认知语境为依托,使模糊语言不再“模糊”,且充满生机和活力,具有重要的语用意义。

首先,由于语义范畴边缘的模糊往往呈现出一种由不同范畴构成的连续体上的语义变化,我们就能根据交际的需要,采用适当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这种边缘性的模糊意义。认知语言学将范畴的模糊性区分为两种:一种是“独立体”事物范畴边界的模糊,一种指“连续体”事物本身边界的模糊。除了事物范畴外,许多表示抽象概念的空间范畴、情感范畴等也都具有“连续体”的性质。就独立体事物范畴而言,由于反映认知范畴属性特征的语义范畴的语义均与之对应相关,语言单位的义项也有原型(区别性)义项和边缘(非区别性)义项之分。在动态范畴化情况下,词语的原型义项和边缘义项是相对的,处于受制于交际意图的变动状态。这样,语言单位的边缘性意义就可以随着相邻范畴间原型义项与边缘义项的交替变动而表现出来。如“拖拉机”在静态范畴化状态下是“农用机具”,但当我们说“刘老汉买了辆拖拉机在农闲期间跑运输”时,由于“在农闲期间跑运输”这一认知环境的阐释作用,“拖拉机”会很容易地被理解为运输货物的“货车”,其边缘义项“运货”在这里成了原型义项,而原来的原型义项“犁地”因受制于特定的交际意图而成为了边缘义项。表示“连续体”事物或现象的语义范畴的边缘性意义与此有所不同。象“高低”、“好坏”、“悲喜”这类连续体性质的范畴(概念)往往是相对应而存在的,相互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只有一个模糊过渡的交融区域(BlendAera),“在这个区域内渐次变化的各种性质在其对立的方向上相遇(萨丕尔,122)”。也就是说,这些范畴的语义具有呈梯度地向对立方渐次演变的特性,它们只能以凸显事物典型属性特征的方式模糊地描述事物,如“高山、低谷”,“高山”到底有多高,“低谷”究竟有多底,都具有相当的模糊性。但是,人对事物的感知是真切的,在心理上是明确的,于是动态范畴化认知机制便会能动地发挥作用,促使人们按照交际意图并结合已有的认知经验对这些概念描述的客体进行类比,在大脑中形成类比差异意象,并据此构建起表现这些差异意象或模糊程度的粘附概念,如“很”、“非常”、“有点”、“稍微”等。它们没有完形意象,总是依附于其它概念,处于从属地位,其主要语用功能是对具有连续体性质的概念的意义范围进行限定,通过缩小交融区域来缩小理解中的推理范围,使模糊逐渐清晰,从而满足交际的需要。

其次,动态范畴化活动能使交际者在一定的认知环境中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模糊语言传递的信息加以充实和调整,使信息明晰,意义完整,从而实现交际意图。交际意图就说话者而言是明确的,由于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人的认知能力的局限性,说话者所明示的信息有时却并非那样明晰,请看下列对话:

Patient:HowsoonwillIgetitover?

Doctor:Verysoon.It''''snotsoseriousasitseems.

Patient:Really?Thankyouverymuch!

Doctor:Youareweclcome.

对话中病人询问医生自己何时能康复,这对任何医生而言都是十分棘手的。医生经过诊断,了解了病人的病情,也知道病人此时的心理状态,虽然难以作出确切的答复,但也不能置之不理。因此,这位医生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巧妙地选用“Verysoon。”这一模糊性的语言策略地予以回答。惟恐病人不放心,紧接着又用“It''''snotsoseriousasitseems.”作进一步的说明。尽管同样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但病人能据此对“Verysoon.”所传递的信息进行充实,使其更加具体、明晰,并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和储存于大脑中的百科信息进行联想和推导,从而形成对自己病情和康复时间的清醒认识和判断。这样就有效地满足了病人的心理需要,得到病人的认可,取得了预期的交际效果。从中不难看出,尽管明示信息是模糊的,但只要这种蕴涵于模糊信息中的交际意图能为交际双方所互明并予以充分理解,交际就会取得圆满成功。不仅如此,为了实现特定的交际意图,获得某种特别的交际效果,在范畴化的动态性机制的作用下,精确概念也常被能动地转化为模糊概念。例如,我们常说“中国有十三亿人口”,真的是想表达中国的人口不多不少刚好十三亿吗?句中的“十三亿”单独看,是表达数目的精确概念,以传统逻辑来分析,应该是这层意思。但是,交际是在一定的认知环境中进行的,说话者总会针对受话者已有的认知经验和知识作出种种事实假设,并根据认知交际的省力原则(thePrincipleofLeastEffort)将双方知识架构中共享互明的东西予以省略,用简洁的语言传递自己的意图。受话者要想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意图,必然会以认知环境为依托,对明示信息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完备,恢复其原貌,将深藏其中的“隐性表述”挖掘出来。如此,句中的“十三亿”显然为方便交际已经过“缩略”处理。因为根据常规知识,一个国家的人口不可能恰好是个整数,那么“十三亿”就应充实为“大约十三亿”,再加上拥有如此众多人口的国家一定是个人口大国的顺应推理,“十三亿”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概念,而是在这一特定的认知环境中被“物化”为表达事物性态的模糊概念。用它来描述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既形象生动,又恰到好处,其交际效果自然别具特色。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语言作为人类认知经验的成果,模糊性是其最重要的基本属性。语言的模糊性源于人的范畴化认知活动,与人的主观意识密切相关。主观意识的能动作用又使范畴化活动具有了动态的特性。范畴化的这种动态性以理解为基础,认知环境为依托,将人的认知域与语言表达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使模糊语言不仅不再“模糊”,而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丰富的表现力,并使它以自身存在的合理性成为整个语言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语言模糊性的研究,有助于我们通过对这一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语言现象的深入了解,更好地发挥它的认知交际功能,服务于人类认知世界的需要。

模糊范文篇9

关键词:设计美学评价;技术美;形式美;模糊评价法

设计作为一种艺术性的造物活动,其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虽然“美”并不是设计的唯一属性和最终目的,但就设计成果而言,美的因素却成为考察其优劣程度的标准之一。美是唤起和激发人的最高享受的心理状态,它是人类设计、创造本质的最深刻反映。“美”的设计能使产品有效地使用,并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视觉印象,提升产品的审美体验。美是抽象的,但同时它又是可感的。如何让见仁见智的美学评价在产品设计中形成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标准来指导我们的设计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设计美学评价标准体系的架构基础

由卡耐基梅隆大学设计学院CraigVogel教授与工程学院JonathanCagan教授合作创立、并在《创造突破性产品》一书中推出的技术—形式定位图,显示了同一域的不同产品在技术和形式为轴的坐标系中的定位。根据他们在坐标体系中的不同方位,可以得出针对性的市场定位及驱动因素。由此得出结论:只有形式好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才能从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当今社会的消费者不但了解自己的境况,也了解可供选择的产品。他们所寻求的是一种完整的、能够体现自身价值和素质,并丰富生活的产品。形式与技术便成为我们在对产品进行评价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在形式—技术坐标体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设计的美学理念融会其中,以此来作为的我们衡量产品设计的美学量化综合指标及评价内容。

二、设计美学模糊评价标准的具体阐述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设计的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工业设计是人类在现代大工业条件下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的一种创新的社会实践,是技术与与艺术形式的高度自觉。设计美则是建立在技术发展与形式创新基础之上的一种艺术性的造物活动带来的心理体验。设计美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为了在产品设计中探求技术美与形式美的完美结合并以此指导我们的设计实践,在设计活动中追求感情与情境的诉求,让消费者在产品使用体验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和生命情感的体验享受。

1.技术美。这里技术指的是产品的核心功能,即产品的使用功能、生产产品的材料和加工工艺、使用产品时涉及到的界面关系(如按照按钮、屏幕、语音等提示进行操作)。技术美侧重于理性,是产品设计中理智和推理的思维形态的表现形式。公务员之家:

2.形式美。通常我们说到形式美,是指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彩、形状、线条、声音等)及其组合规律(如整齐一律、节奏与韵律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本文将形式美定义为是能够将美感与产品与服务中人机结合起来的造型,在视觉、感觉和听觉等属性间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侧重于感性、情感和灵感的艺术思维。

3.体验美。体验美指的是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和谐的人—机—环境关系,合适的人机尺寸及友好温馨的人机界面,亲切的人性化关怀,合理完善的功能,及其外观质量和外观形态表现或传达出一定的信息、表情或情感,在产品的多次同样使用的记忆中所形成的经验,所带来的一种美妙体验。或者说是技术与形式的结合度,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总体审美体验。在18世纪哲学家鲍姆嘉通(Baumgar-ten)首先提出了美学体验这个词并将其含义改变为感官的满足或感觉上的愉悦,艺术作品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产生的,即为了满足人们感官的感觉。而在这里特指产品本身的在技术、人机理论及形式美学规律等方面的运用,对消费者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情感体验的提升和挖掘,也就是说产品通过一系列的具体功能效用和人机工程上的易用性、安全性、和舒适性以及形式美学规律的探究,使人们在生理和心理感受到的愉悦体验,从而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某种共鸣。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所追求和期待的已由机械的、毫无生气的物质满足过渡到更具有生命情感的体验享受。正如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指出:体验经济时代已经到来。顾客的需求不仅仅是产品或服务.他们还追求感情与情境的诉求。产品设计美学是探究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美学规律,其最终目的是要人类在科技文明的发展和现代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的平台上,自由的生存和发展。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生产、为了“物’的实现,而同时也使人类实现了诸多精神需求且获取了很多美的心理体验。

三、小结

产品设计是以产品这一实物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它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艺术方法按照功用规律和审美的规律来创造。设计的独特表现形式使美学这个主题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地介入了人们的生活。产品设计迫切要求人们正确认识产品的形式与审美的关系,用“美”的尺度,设计制造富有形式美感的现代“艺术品”——产品设计。本文以技术—形式坐标系为基础,结合产品设计的美学准则,将产品设计的美学评价归纳为技术美和形式美以及体验美,对设计评价标准指数型量化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提高工业设计美学评价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社会在进步,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在提高,设计师只有根据设计美学的评价标准,提倡人性化的情感体验设计,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出发,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发展,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大环境之中。

参考文献:

[1]荆雷.设计艺术原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2]王介民.现代工业设计概论(中英双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模糊范文篇10

一、模糊语言与语言的模糊性

对于模糊语言语用维度的关注,不仅是语言学内部的问题,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是语言哲学发展的一个映射。语言表达能否具有确定的意义,一直是西方语言哲学家热烈讨论的一个问题[3]69。在语言哲学发展史上,哲学家们对于语言模糊性的态度呈现出从否定到接受并肯定其合理性的态势。总的说来,以弗雷格、罗素等为代表的理想语言学派的哲学家们排斥模糊、歧义等现象,认为它们是语言的“缺陷”[4]553,追求语言的精确、完美,从形式与逻辑角度分析语言,旨在探索语言研究的科学范式,并力求将日常语言转化成为一种理想语言。而以莱尔、格莱斯、奥斯汀等为代表的日常语言学派哲学家则将关注焦点转向了语言在实际中的运用,并不否认日常语言经常出现歧义、含混和混乱[5]195,而是肯定其存在的合理性。维特根斯坦[6]49将模糊语言与朦胧相片比较,认为有时模糊和朦胧正是我们所需要的。舍奈尔对于模糊语言的态度及所采用的研究维度都符合日常语言学派哲学家的精神。舍奈尔开篇即明义,指出人们长久以来形成的对于语言的模糊、歧义、含糊等现象的否定态度过于简单化[2]1,并强调语言的模糊性实际上并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得体地使用模糊语言[2]3。她还进一步声明,对说话者和写作者如何在精确与模糊之间转换以满足交际需求的研究是她的主要目的所在[2]4。值得注意的是,舍奈尔对意义的理解与格莱斯的意义理论也有关联,她将其定义为“表示听者能够根据情境和背景知识,从对特定场合、特定话语的合理推断所能得到的所有命题意义”,即意义包括“句子意义”、“命题内容”、“蕴含”、“含义”等所有方面[2]24。换言之,意义等于语义加语用(semantics+pragmatics=meaning),意义是字面意思(whatissaid)加上含义(whatismeant)[2]29。那么语言的模糊性不仅要从语义层面来分析,而且要从语用意义上来理解。她做了一系列实验,其中一个是让受试者对于不同语境中的相似模糊表达式作出推理,结果很有意思:a)…acarorsomethingcameby…b)They’vegotacarandthat…a句和b句中的模糊用语orsomething及andthat这两个模糊表达式字面意思并没有多大差异,但受试者根据不同语境对两者的蕴含给出了截然不同的推理。受试者根据动词cameby将车(car)与“交通工具”这个语义范畴相关联,对于其后的模糊用语orsomething给出的最佳例证是与“交通工具”这个语义范畴相关的概念,排在前三位的是卡车、大蓬货车、公共汽车[2]146;而b句中的动词got无疑使人更倾向于将汽车与“富人的财产”这个语用范畴相关联起来理解,而其后的模糊用语orthat则被理解为洗衣机、洗碗机、带三间卧室的半独立式房子等与财产相关的概念[2]128。因此,舍奈尔通过此测试得出的结论是,必须根据语言知识和世界知识这两方面才能确定一个模糊范畴标记语的范畴指称[2]128。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也可以说,对于模糊语言意义的理解必须结合语境,离不开语义层面的分析和语用层面的推理。

二、模糊语言产生的根源

对于语言模糊性产生的根源,研究者看法不一,但无不涉及哲学维度的问题,如语言与客观世界、语言与认知、语言与思维、语言与使用等。舍奈尔[2]5-13回顾了前人关于模糊语言根源的讨论,总结起来主要为以下几种观点:语言的模糊性源于语言使用的现实世界的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的内在属性;语言的模糊性源于思想的模糊性,而非语言系统本身;模糊语言的使用是出于语言交际的需要。舍奈尔对于语言模糊性根源的认识则综合了不同看法,首先她认为模糊是语言的内在属性[2]9,是语言的构成要素[2]8;其次,她也认为一些模糊语言源于客观世界的模糊性或者源于人们感知世界的局限[2]7。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是,舍奈尔认同克里斯托和戴维的语用观,即在非正式语境中,说话人可能有意选择模糊语言实现交际目的[7]116。这一点在她对模糊语言现象的形式划分上表现得很明确。舍奈尔探讨的模糊语言主要包括模糊附加词、模糊词语及模糊蕴含这三类模糊语言现象[2]18。我国学者对模糊性的根源也做出了一些颇有意义的区分,如伍铁平[8]141-142指出,要区别两种模糊性:本体模糊性(ontologicalfuzziness)和认识上的模糊性(epistemologicalfuzziness,或者叫观念上的模糊性),前者指的是客观存在的模糊性,如颜色词的模糊性反映了客观世界中的颜色本身就构成一个连续系统,各种颜色之间并不存在泾渭分明的界限。后者指的是人们头脑中的模糊性,而不是来自客观世界本身界限的不分明。如汉语称谓语“舅舅”反映的是两种亲属关系,壮语则用不同词表达。张乔[1]48则赞同舍奈尔的客观世界存在着一些感知意义上的模糊事物的观点,但不认为客观世界本身有模糊事物存在。正如布莱克所说的,颜色词模糊性的根源“在于语言或不完善的感知:存在颜色过渡的准确点,只是我们没有能力找到它罢了”[8]287。归根结底,学者们考虑更多的是语言与客观世界、语言与思维、认知的关系,没有像舍奈尔一样重视语言使用者的主观能动因素。

三、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

舍奈尔充分运用了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及布朗和列文森的礼貌原则,用会话分析的方法,对自然语言中模糊语的使用和理解进行了语用分析。她还专辟一章(第八章)概括性地讨论了模糊语言在会话中的一些典型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2]173-195:1)提供适量的信息2)刻意保留信息3)说服性使用4)词汇空缺5)缺少具体信息6)置换作用7)自我保护8)权势与礼貌9)非正式性及气氛的营造10)女士语言如下例说明了礼貌因素在模糊语言使用中的作用:Couldwe,whenyougiveusouressaysback—andgiveustitles—couldwesortofmeetorsome-thing—because(.)Imean—theremightbethingswewanttoask[2]190学生在向老师提出直接请求后,通过使用模糊语言sortofmeetorsomething,一方面缓和语气,另一方面提供选择,以减轻对老师面子的威胁。按照格莱斯的理论,说话者既可以遵守会话原则,也可以违反这些准则,说话者违反会话原则时,会产生特殊效果,即他称作的会话含义。舍奈尔分析表明,模糊表达式的使用同样能用格莱斯的理论来解释,例如在语言学会议上报告语料提供者(in-formantwork)工作的一篇论文[2]33:We’vegotaboutfiveorsixofthembutI’monlygoingtotalkaboutthreeofthemtoday.显然这位语言学家知道自己的研究中涉及的语料提供者的确切人数,他本可以遵循数量准则,告诉听众确切的数字,而不使用模糊语言。既然他违反了数量准则,我们可以假定他是要传达言外之意,例如舍奈尔将此会话含义解释为:这个人数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即将谈到的这三个语料提供者。品克[9]396指出,使用模糊语言是外交常用策略,他引用了一个有趣的关于女士和外交官区别的笑话:当女士说“不”时,她意思是“也许”;她说“也许”时,其实意为“是”;如果她说“是”,她就不是淑女。当外交官说“是”时,他意思是“也许”;他说“也许”时,其实意为“不”;如果他说“不”,他就不是好外交官[9]396。这个例子不仅表明模糊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存在,而且很好地说明了精确与模糊的辩证关系,精确语言可以表达模糊意思,模糊语言在特定情境下也能表达明确意义。在会话中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可以很好地实现交际目的。反之亦然,创造性模糊语言的使用也可能带来消极后果,品克也给出了模糊语言使用不当的例子,如某两公司签订的商业合同中的模糊用语导致耗资巨大的诉讼等[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