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词语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1:50:55

模糊词语

模糊词语范文篇1

要了解“模糊种差释义法”,首先得了解定义法。所谓定义法,就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任何一个定义都是由被定义项(被定义的词语)、下定义项(下定义的词语)和定义联项组成。例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中“商品”是被定义项,即被定义的词语;“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下定义项,即下定义的词语;“是”是定义联项。下定义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属+种差定义法”,即下定义项是由种差和邻近的属概念组成的。用公式表示则是:被定义项一种差+邻近的属概念。根据种差内容的不同,“属+种差定义法”可以分为性质定义、发生定义、功用定义和关系定义等四类。

“性质定义”是以事物的性质为种差内容的定义。例如:“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发生定义”是以事物产生、形成情况为种差内容的定义。例如:“角是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构成的图形”。

“功用定义”是以事物的功用为种差内容的定义。例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关系定义”是以事物之间的关系特点为种差内容的定义。例如:“负数是小于0的数”。

在辞书释义中,“属+种差定义法”是被广泛运用的一种方法,它对于解释明晰词语是非常有效的,它能够准确地解释明晰词语(即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上面所举对于“平行四边形”、“角”、“商品”和“负数”等明晰词语的解释就是如此。其实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于解释模糊词语。那么,“属+种差定义法”在解释明晰词语与模糊词语时有何不同呢?关键在于:解释明晰词语时,用来表示种差的词语一般是明晰语言,如:“两组对边平行”是“平行四边形”的种差,“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是“角”的种差,“交换”是“商品”的种差,“小于0”是“负数”的种差。这些表示种差的词语都是明晰语言;而对于模糊词语,则往往用模糊语言来表示种差。这种用模糊语言来表示种差的方法,我们称之为“模糊种差法”。“模糊种差法”能够准确地揭示模糊概念在内涵上所具有的模糊性。例如:

树林成片生长的许多树木,比森林小。

森林通常指大片生长的树木。其中的“树木”是“树林”和“森林”的属概念,并且是明晰语言;“成片生长的”和“许多”是树林的种差,“大片生长的”是森林的种差,并且都是模糊语言。正是通过运用模糊语言来表示种差,这就揭示出了“树林”和“森林”的模糊性。又例如:

蔬菜可以做菜吃的草本植物。

水果可以吃的含水分较多的植物果实的统称。其中的“草本植物”是“蔬菜”的属概念,“植物果实”是“水果”的属概念,并且都是明晰语言;“可以做菜吃的”是“蔬菜”的种差,“可以吃的含水分较多的”是“水果”的种差,并且都是模糊语言。番茄和西瓜都是草本植物,番茄“可以做菜吃”,但又是“可以吃的含水分较多的”植物果实,那么番茄是蔬菜还是水果呢?也正是通过运用模糊语言来表示种差,这就揭示出了“蔬菜”和“水果”的模糊性。

有时明晰词语的释义也可以运用“模糊种差法”。它一般是将种差分成偏正两部分,即一部分是中心语,一部分是修饰限制语。某些修饰限制语可由模糊语言来充当。例如:

霜是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地面物

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的”是“霜”的种差,其中“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的”是中心语,并且是明晰语言,而修饰语“接近”则是模糊语言。这种使用模糊语言充当种差修饰语的方式,可以使明晰词语的解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当然,对于明晰语言的释义,在种差中能够不用模糊语言的则宜尽量不用。例如《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版和2002年增补本对“云”的释义分别为:

云在空气中由大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物体。

云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

“空气中由大量冰滴或冰晶组成的”是“云”的种差,其中“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是中心语,并且是明晰语言,而修饰语“大量”则是模糊语言。增补本的释义去掉了原来释义中的模糊修饰语“大量”,释义显得更为精练。

二、定量释义法

定量释义法与模糊理论中的“隶属度”这一概念密切相关。所谓隶属是刻画元素与集合、事物与类别之间关系的概念。隶属度是刻画这种属于程度大小的概念,即表示论域中的某个元素隶属于某个集合的程度,或者说,隶属度表示论域中的某个元素在多大程度上具有属于某个集合的资格。既然隶属度表示在同一集合中不同的元素隶属于该集合的不同程度,那么这些隶属度不同的元素实际上就是一个变量,用变量x来表示这些元素,隶属度必将随着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关于变量x的函数。人们称之为隶属函数。设A是论域U上的模糊集合,隶属函数一般记为μA(x)。而μA(x)的大小就反映了元素x属于该模糊集合A的程度。这样一来,模糊语义便可以用隶属度的方法来定量化。例如表示时间序列的模糊词语“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早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等,在解释这些模糊词语的时候,我们可以运用定量释义法,即把某个模糊词语当作一个集合,把该集合中的一个个对象作为该集合中的元素来考察,通过测定这些元素对该模糊集合的隶属程度,我们就可以用定量的方法来解释这个模糊词语了。例如:

早晨从天将亮到八、九点钟的一段时间。

上午一般也指清晨到正午十二点的一段时间。

下午一般也指从正午十二点到日落的一段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隶属度的具体制定并非“一定如此”,它往往是人们根据以往的经验、考察的对象、所处语境等情况而制定的,是“可以如此”,只要这些隶属度的具体数值符合规律就行。

三、形象描写释义法

所谓形象描写释义法,是通过描写模糊词语所指代的那一事物所具有的形象特征(譬如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方面的形象特征)来释义的方法。描写事物形象特征的主要词语都是模糊语言。例如:

黄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

哄拟声词,形容许多人大笑声或喧哗声。

甜像糖和蜜的味道。

霉气霉烂的气味。

火热像火一样热。

以上例句就是分别通过描写模糊词语所具有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方面的形象特征来释义的。

四、比喻描写释义法

所谓比喻描写释义法,是通过运用比喻的修辞方式来解释模糊词语的方法。例如:

蠕动像蚯蚓爬行那样动。

蛇行形容像蛇爬行时蜿蜒曲折的样子。

任何比喻都具有模糊性,因此这种释义方法特别适宜用来解释模糊词语的意义,并且在释义的开头往往有“像”、“比喻”或“形容”之类的模糊词语作标记

五、对比释义法

所谓对比释义法,是通过将两个具有对立关系的模糊词语进行相互对比来释义的方法。例如:

甘甜;甜美(跟“苦”相对)。

苦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跟“甘”相对)。

这种释义法往往在释义的末尾有“跟某相对”之类的词语作标记。

六、否定释义法

所谓否定释义法,是通过“不+反义词”的方式来对模糊词语进行释义的方法。例如:

丑丑陋;不好看(跟“美”相对)。

柔软软和;不坚硬。

这种释义法也适用于具有对立关系的模糊词语,因此在释义的末尾也往往有“跟某相对”之类的词语作标记,只不过它一般用于有标志单位的词语。例如跟“丑”相对的无标志单位“美”和跟“柔软”相对的“坚硬”就不宜使用“不+反义词”法来释义,即不能把“美”解释为“不丑”,不能把“坚硬”解释为“不柔软”。

七、比较释义法

所谓比较释义法,是通过将一组相关的模糊词语进行关系比较来释义的方法。例如:

集镇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比城市小的居住区。

市镇较大的集镇。

城市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

都市大城市。

“都市”与“城市”之间也具有大于关系,因此把“市镇”解释为“较大的集镇”,把“都市”解释为“大城市”。可见,运用比较法来解释这样的模糊词语,就显得准确而精练。

八、模糊义素释义法

“模糊义素”是我们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如果同一语义场内的几个义位之间的区别义素具有模糊性,那么这几个义位的语义无疑也具有模糊性。这种具有模糊性的区别义素,我们称之为“模糊义素”。所谓模糊义素释义法,是通过在同一语义场内的几个义位之间寻找出它们的具有模糊性的区别义素来对模糊词语进行释义的方法。例如:

香:[+气味]、[+好闻]

臭:[+气味]、[-好闻]

长:[+两点间]、[+距离]、[+大]

短:[+两点间]、[+距离]、[-大]

“香”与“臭”的共同义素是“气味”,区别义素是“好闻”,并且“好闻”具有模糊性,因此我们称之为“模糊义素”。“长”与“短”的区别义素“大”具有模糊性:距离大与不大之间很难截然划界。这就决定了“长”与“短”两个义位的模糊性。把寻找出的模糊义素引入释义之中,就是模糊义素释义法。例如《现代汉语词典》对“香”与“臭”、“长”与“短”的释义分别为:

香(气味)好闻(跟“臭”相对)。

臭(气味)难闻(跟“香”相对)。

长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跟“短”相对)。

短两点之间的距离小(跟“长”相对)。

上述释义方法皆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释义的系统性。所谓释义的系统性,是指在解释某个词语的时候,不能孤立地去释义,而是要把它与相关的一组词语聚合在一起,通过对这些相关词语的某一义位进行比较,然后再进行释义。

综上所述,用模糊语言来解释模糊概念,照样能收到释义准确之功效。如果用明晰语言去解释模糊概念,有时反而会显得不准确。例如:

秃(人)没有头发。

秃头头发脱光的人。

这里用“没有”和“脱光”等明晰语言来解释“秃”和“秃头”,表达并不准确,难道只有头发脱光的人才叫“秃头”吗?如果脱得只剩十几根头发,这算不算秃头?如果只有“头发脱光的人”才能算是“秃头”,那么就不会有罗素的那著名的“秃头”悖论了。又例如:

文盲不识字的成年人。

科盲不具备科学常识的成年人。(《现代汉语词典补编》)

我们曾经对这两条词语的释义作了这样的评析:“不识字”是明晰语言,如果“不识字”的成年人是“文盲”,那么认识十来二十个字的成年人还算不算“文盲”?他们是否属于“扫盲”的对象?根据有关规定,成年人要认识1500左右的字才能算是“脱盲”。可见“文盲”不仅包括“不识字”的成年人,也包括那些“识字不多”的成年人。“科盲”也是模糊概念,“不具备科学常识”的成年人固然是“科盲”,只懂得一点点科学常识的成年人算不算“科盲”?其实,在人们的生活中所说的“科盲”,往往包括那些对科学常识知之不多的成年人。可见这两个条目都是用明晰语言来解释模糊概念,但表达得并不十分准确。相应地来看《现代汉语词典补编》对“法盲”的解释,就比对“文盲”和“科盲”的解释要准确得多:“法盲,缺乏法律知识的人。”这里用的解释语是模糊语言“缺乏”,而没有用明晰语言“不具备”。而《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科盲”的释义已改为:“指缺乏科学常识的成年人”。可见运用模糊语言来解释词义,有时比运用明晰语言更为准确;有时运用一些模糊释义的方法来解释模糊词语,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模糊词语范文篇2

关键词:模糊词语;刑法;运用

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经常追求准确性,但人们也承认客观事物存在模糊性。1965年美国的L.A.札德发表的《模糊集》最早提出了“模糊集”的概念及模糊理论,对于后来的研究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我国,关于“模糊理论”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研究范围却非常广泛,对刑法等法律文本中的模糊词语也进行了研究。刑法是统治阶层以自己本阶层的利益为出发点,根据本阶层的意志,合理制定的法律条文。我国刑法要求用词准确、简洁、真实、庄重。但是,我国刑法中运用了大量的模糊词语。研究表明,刑法中恰当的运用模糊词语会增加刑法的准确性。文章阐述了刑法中模糊词语运用的原因,并从词性的角度,将刑法中的模糊词语分为名词性模糊词语、形容词性模糊词语、副词性模糊词语、代词性模糊词语、动词性模糊词语等,通过具体的例子对刑法中模糊词语的运用进行探究,进一步揭示了模糊词语在刑法中运用的价值。①

一、模糊语及刑法研究的相关理论

(一)模糊的概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模糊”具有贬义性质,它经常被用在形容笔画书写的不清楚,言语概念表达的模棱两可等。而我们这篇文章所谈的“模糊”是一个科学用语,指内涵不够精确、外延无明确界限的现象,即所指的对象范围没有一个精确的界限。1965年美国的L.A.扎德在《模糊集》中最早提出了模糊理论,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后来,对于模糊理论的研究与众多学科互相渗透,模糊语言学就是语言学和模糊理论的交叉的产物。从此,模糊语言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开来。20世纪70年代末,伍铁平先生最早把西方的“模糊理论”引进到中国,他在理论上广泛介绍“模糊语言学”,在实践中积极研究语言中的模糊现象。②“模糊理论”被引入我国后,众多学者对模糊语言学开展开了大量研究,有的学者甚至把“模糊理论”的研究范围扩展到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与此同时,对于“模糊理论”的研究也深入到法律文本中,刑法作为我国重要法律文本之一,众多学者对刑法中模糊词语的运用进行了探究。(二)刑法中的模糊语现象。刑法是由语言文字共同构建的,无法脱离语言单独存在。刑法的精确性代表着立法技术的发展程度,象征着法律制度的完善程度。由于刑法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对刑法问题的理解和解释更加追求精确性。当然刑法这种对于精确的追求,不仅是为了维护刑法的威严,更是为了让人们更加准确地理解刑法中的法律涵义。刑法通过语言中一些表意明确的词语概括法律现象,但是有些日常用语的概念虽然比较明确,却仍然存在一些模糊要素。还有一些概念明确的日常用语,在进入法律语言领域后变得模糊。如果我们一味追求刑法中词语的准确性,而把刑法中词语的模糊性彻底消除,是不切实际的。这些模糊性词语在刑法中具有积极作用:它能增强刑法的适用性,让我们在运用刑法条文时有一定的自由度。(三)刑法中模糊词语运用的原因。刑法中存在大量日常用语,模糊性是日常用语的一个基本特征,刑法中模糊词语的运用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人们主观认识的模糊性。然而想要把刑法中的模糊词语彻底消除是不可能的,因为刑法中的模糊词语的运用有它特殊的价值和原因。刑法中模糊词语存在的原因主要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客观事物自身的模糊性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逐渐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法律的调整任务也变得繁重复杂。有些复杂的社会关系,很难用明确的词语表达,而我们又必须把这些社会关系体现在刑法中,因此立法者只能借助模糊词语来表现这些关系。还有些社会关系没有那么复杂,但是立法者的认识会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因此刑法制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运用模糊词语。2.人类认知能力的有限性法律现象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虽然近代社会以来人的主观认识不断深化,但是在现阶段人类根本不可能用有限的话语把所有的法律现象都准确地概括出来。因此,刑法中一些法律条文必须借助模糊词语。近代社会不断变化,人们的主观思维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对于法律语言的理解也只能因人而异。同一个人,处在不同的语境中,也可能产生不同的联想,因此法律制定者只得借助于抽象概括的方法,才能把所有的法律现象概括出来。这种方法可以打破客观事物之间的界限,增强法律的适用性。③3.语言表达的局限性语言是人类思维的产物,在对客观世界的事物进行描述的时候一定会伴有人的主观思维。因此,语言在描述法律现象的时候不可能尽善尽美。刑法在制定的时候要把所有的法律现象用有限的文字概括出来,但是它所要描述的客观现象却是具体复杂的。作为法律语言文本,刑法也受到语言局限性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模糊词语。

二、刑法中模糊词语的运用

刑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建设法制社会的过程中,刑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刑法在制定过程中必须追求精确性。但仍无法避免模糊词语的使用。按照词性划分,刑法中的模糊词语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刑法中名词性模糊词语的运用。刑法中存在大量的名词性模糊词语的运用,主要是因为没有给予明确的司法解释,同时人们认识本身就存在差异等。如“管制刀具”、“司法工作人员”、“轻伤”等等,这些名词性词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概念明确,但是在刑法中却属模糊词语。例如,我国刑法第263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入户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户”在日常生活中是指门户和人家的意思。然而,刑法中的“户”却属于名词性模糊词语。引起争议的观点主要有下面三种:第一种,“户”不仅指触手可及的住所,也指在功能和心理上能够和私人住宅达到相同作用的地方;第二种,“户”不仅包括公民的私人住宅,还包括供给公民生活、学习、工作的场所;第三种,“户”除了上述俩种观点的解释外。在特殊的地方,“户”还包括渔民的渔船以及在旅馆租住的房间④。法律虽然对“户”字做出了司法解释,却仍然存在不同的观点。(二)刑法中形容词性模糊词语的运用。刑法中的形容词性模糊词语多用来表达行为后果或者情节,同时也经常被用来描述行为对象、行为模式。例如,在我国刑法第20条中:“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刑法第20条对正当防卫做出了解释,其中“必要限度”中“必要”一词是典型的形容词性的模糊词语。因为什么样的限度才是人们能达成共识的“必要限度”,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对“必要限度”做出的司法解释是,应该以保证自己不被不法侵害、保护个人合法权益的合理需求为标准。因此,当涉及到具体案例时,法律执行者只能结合当时案发情况来确定“必要”限度。(三)刑法中副词性模糊词语的运用。副词性模糊词语经常用来修饰形容词性模糊词语,表示形容词性模糊词语所到达的程度,如刑法中的“特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国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其中“数额特别巨大”中的“特别”,表示程度的副词性模糊词语。因为人们对于特别巨大的认识是模糊的,数额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算是特别巨大,刑法中对特别巨大并没有做出相关的解释。为了避免歧义,维护法律的公正性。后来,在刑法的实施过程中,司法部门对“数额特别巨大”作出了明确的界定: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⑤这个范围可以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做出适当的调整,并且也不需要改动刑法条文本身。虽然这样仍然存在一些歧义,但是却给法律执行者一个可把握的空间,也有利于公民更好的理解刑法中法律的概念。(四)刑法中代词性模糊词语的运用。刑法中广泛使用代词“其他”,将刑法条款中没有罗列出来的法律现象全部概括在刑法中,不给犯罪分子钻刑法漏洞的机会,体现出法律的疏而不漏。例如,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⑥该条款中“其他”就体现了刑法中代词性模糊词语的运用。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暴力犯罪的形式,刑法中不可能把所有的暴力犯罪的形式都概括出来列举出来,为了增强刑法的概括性,这项条款在列举出了人们熟知的几种暴力犯罪的形式后,在结尾处加上“其他”,使得这项刑法条文对于暴力犯罪的形式概况的更加合理,而且这项使刑法执行者在具体的处理刑事案件的时候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五)刑法中动词性模糊词语的运用。刑法中动词的作用是用来描写动作或者状态,对于公民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做出合理判断等。这里动词的含义发生了变化,不再局限于原来的含义。例如抢夺罪中关于携带的含义,我国刑法第267条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其中是否携带凶器抢夺,它直接决定着能否转化为处罚更为严厉的抢劫。然而什么情况下才算携带凶器,在我国法律界中的认识并非一致。“携带”在字典中指的是“随身带着”,表意明确,但是进入刑法条文后,它却具有模糊性。人们对刑法中“携带凶器”的理解主要分为三种:一是在身体外部直接显露出来,让被害人看到凶器;二是没有显露出来,但是凶手向被害人暗示自己携带有凶器;三是虽然随身带着某种器具,但是被害人不知道是凶器。因此,“携带”这个词语在刑法中具有模糊性。

三、刑法中模糊词语运用的作用

(一)刑法中模糊词语的运用可以提高刑法的涵盖范围。模糊词语在刑法中的运用,使法律表意更加周全。客观条件会制约人们的主观认识,受客观条件限制,人们无法全面认识理解所有社会现象,也不可能对所有法律行为作出明确界定,而刑法又要追求公正公平性,惩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犯罪,需要在刑法中恰当运用模糊词语对这些刑法中缺漏和不足加以补充,来增强刑法中法律概念的外延,扩大刑法所规定的范围。如《刑法》第2条:“……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其他权利”是指除了上面列举出来的公民权利之外的其他任何需要刑法保护的公民权利,但是具体涉及到的公民权利,就需要执法者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由此可见,“其他权利”的运用增强了刑法中权利的涵盖范围。(二)刑法中模糊词语的运用具有法律信息隐藏和保密的作用。在刑法中运用模糊词语,可以防止泄漏国家机密,对个人隐私起到保护作用。例如,我国刑法分则第224条规定的合同诈骗罪中的“数额特别巨大”和“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其他方法”等就是典型的模糊词语。因为犯罪分子诈骗的数额本身就是一个很难用具体语言来衡量,而用“特别巨大”这样的模糊词语却能准确概括出数额,不论数额多大,“特别巨大”都能将其概括出来。合同诈骗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我们不可能用把所有情节都列出来,但是加上“其他”我们却能概括出其他同上述行为危害程度相同的情节,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出现犯罪嫌疑人用其他方法危害社会但是却能逃脱刑法制裁的情况,保证刑法实施,维护人们生活生产秩序。(三)刑法中模糊词语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刑法语言的表达效率。模糊词语在刑法中的运用,可以提高刑法中法律语言表达的效率。语言表达的局限性使得我们不可能在法律文本中把所有的法律现象概括出来,因此刑法中对一些特殊的法律现象必须借助于模糊词语,给公民一个合理把握刑法的空间。例如刑法第112条规定:“战时供给敌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资敌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⑦这一条款中使用了“以上”、“以下”、“较轻”等几个模糊词语。犯罪嫌疑人的违法活动究竟能达到何种程度,法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具体分析做出公正的判决。如果对待任何法律行为都按照刑法中的法律条文机械做出判定,可能有失公平,在刑法中恰当使用模糊词语对此做出弹性规定,增强了刑法涵盖范围,有利于增强法律执行者的灵活机动性。(四)刑法中模糊词语的运用可以对法律运用者产生保护。作用刑法中模糊词语具有一定模糊性,运用者可以根据外在条件变化,进行适应性解释,以达到免责等自我保护目的。例如,刑法总则第18条:“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不负刑事责任。”这里的“不得已”是一个模糊词语。因为“紧急避险”是以损害双方中一方权益的方法来实施的,但是究竟该损害哪一方就容易引起争议。后来,司法部门作出规定:如果双方权益发生冲突,我们必须牺牲较小的权益,来保护较大的权益。而衡量两个权益的大小至关重要,往往需要就事件全部情况全面分析,才可做出明确判断。因此,刑法就很难规定在什么情况下可行紧急避险,而在什么情况下不能,所以才在这里使用了一个概念外延不确定词语“不得已”,从而保护法律的运用者。(五)刑法中模糊词语运用的弊端。然而,事物有利必有弊。刑法中模糊词语的运用也必须把握一个合理的“度”。如果刑法中模糊词语过度使用,会影响刑法中模糊词语运用的积极功能,导致刑法难以实施。虽然模糊词语在刑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如果在刑法中过度地使用模糊词语导致刑法概念过于模糊,则民众无法理解法律概念;如果刑法实施过程中缺乏判断标准可能导致法官根据个人喜好做出法律判决,使刑法的公正性受到质疑。因此,刑法中如果过度使用模糊词语,其社会的负面功能也是非常明显的。为了更好地发挥刑法中模糊词语运用的积极作用,尽可能地消除刑法中模糊词语运用所带来的弊端,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立法、司法解释,把握刑法中模糊词语运用地度,做到恰当合理运用模糊词语。二是提高法官素质,规范引导自由裁量权,尽量减少避免语言模糊性所导致的司法适用弊端。

模糊词语范文篇3

要了解“模糊种差释义法”,首先得了解定义法。所谓定义法,就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任何一个定义都是由被定义项(被定义的词语)、下定义项(下定义的词语)和定义联项组成。例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中“商品”是被定义项,即被定义的词语;“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下定义项,即下定义的词语;“是”是定义联项。下定义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属+种差定义法”,即下定义项是由种差和邻近的属概念组成的。用公式表示则是:被定义项一种差+邻近的属概念。根据种差内容的不同,“属+种差定义法”可以分为性质定义、发生定义、功用定义和关系定义等四类。

“性质定义”是以事物的性质为种差内容的定义。例如:“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发生定义”是以事物产生、形成情况为种差内容的定义。例如:“角是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构成的图形”。

“功用定义”是以事物的功用为种差内容的定义。例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关系定义”是以事物之间的关系特点为种差内容的定义。例如:“负数是小于0的数”。

在辞书释义中,“属+种差定义法”是被广泛运用的一种方法,它对于解释明晰词语是非常有效的,它能够准确地解释明晰词语(即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上面所举对于“平行四边形”、“角”、“商品”和“负数”等明晰词语的解释就是如此。其实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于解释模糊词语。那么,“属+种差定义法”在解释明晰词语与模糊词语时有何不同呢?关键在于:解释明晰词语时,用来表示种差的词语一般是明晰语言,如:“两组对边平行”是“平行四边形”的种差,“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是“角”的种差,“交换”是“商品”的种差,“小于0”是“负数”的种差。这些表示种差的词语都是明晰语言;而对于模糊词语,则往往用模糊语言来表示种差。这种用模糊语言来表示种差的方法,我们称之为“模糊种差法”。“模糊种差法”能够准确地揭示模糊概念在内涵上所具有的模糊性。例如:

树林成片生长的许多树木,比森林小。

森林通常指大片生长的树木。其中的“树木”是“树林”和“森林”的属概念,并且是明晰语言;“成片生长的”和“许多”是树林的种差,“大片生长的”是森林的种差,并且都是模糊语言。正是通过运用模糊语言来表示种差,这就揭示出了“树林”和“森林”的模糊性。又例如:

蔬菜可以做菜吃的草本植物。

水果可以吃的含水分较多的植物果实的统称。其中的“草本植物”是“蔬菜”的属概念,“植物果实”是“水果”的属概念,并且都是明晰语言;“可以做菜吃的”是“蔬菜”的种差,“可以吃的含水分较多的”是“水果”的种差,并且都是模糊语言。番茄和西瓜都是草本植物,番茄“可以做菜吃”,但又是“可以吃的含水分较多的”植物果实,那么番茄是蔬菜还是水果呢?也正是通过运用模糊语言来表示种差,这就揭示出了“蔬菜”和“水果”的模糊性。

有时明晰词语的释义也可以运用“模糊种差法”。它一般是将种差分成偏正两部分,即一部分是中心语,一部分是修饰限制语。某些修饰限制语可由模糊语言来充当。例如:

霜是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地面物

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的”是“霜”的种差,其中“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的”是中心语,并且是明晰语言,而修饰语“接近”则是模糊语言。这种使用模糊语言充当种差修饰语的方式,可以使明晰词语的解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当然,对于明晰语言的释义,在种差中能够不用模糊语言的则宜尽量不用。例如《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版和2002年增补本对“云”的释义分别为:

云在空气中由大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物体。

云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

“空气中由大量冰滴或冰晶组成的”是“云”的种差,其中“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是中心语,并且是明晰语言,而修饰语“大量”则是模糊语言。增补本的释义去掉了原来释义中的模糊修饰语“大量”,释义显得更为精练。

二、定量释义法

定量释义法与模糊理论中的“隶属度”这一概念密切相关。所谓隶属是刻画元素与集合、事物与类别之间关系的概念。隶属度是刻画这种属于程度大小的概念,即表示论域中的某个元素隶属于某个集合的程度,或者说,隶属度表示论域中的某个元素在多大程度上具有属于某个集合的资格。既然隶属度表示在同一集合中不同的元素隶属于该集合的不同程度,那么这些隶属度不同的元素实际上就是一个变量,用变量x来表示这些元素,隶属度必将随着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关于变量x的函数。人们称之为隶属函数。设A是论域U上的模糊集合,隶属函数一般记为μA(x)。而μA(x)的大小就反映了元素x属于该模糊集合A的程度。这样一来,模糊语义便可以用隶属度的方法来定量化。例如表示时间序列的模糊词语“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早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等,在解释这些模糊词语的时候,我们可以运用定量释义法,即把某个模糊词语当作一个集合,把该集合中的一个个对象作为该集合中的元素来考察,通过测定这些元素对该模糊集合的隶属程度,我们就可以用定量的方法来解释这个模糊词语了。例如:

早晨从天将亮到八、九点钟的一段时间。

上午一般也指清晨到正午十二点的一段时间。

下午一般也指从正午十二点到日落的一段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隶属度的具体制定并非“一定如此”,它往往是人们根据以往的经验、考察的对象、所处语境等情况而制定的,是“可以如此”,只要这些隶属度的具体数值符合规律就行。

三、形象描写释义法

所谓形象描写释义法,是通过描写模糊词语所指代的那一事物所具有的形象特征(譬如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方面的形象特征)来释义的方法。描写事物形象特征的主要词语都是模糊语言。例如:

黄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

哄拟声词,形容许多人大笑声或喧哗声。

甜像糖和蜜的味道。

霉气霉烂的气味。

火热像火一样热。

以上例句就是分别通过描写模糊词语所具有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方面的形象特征来释义的。

四、比喻描写释义法

所谓比喻描写释义法,是通过运用比喻的修辞方式来解释模糊词语的方法。例如:

蠕动像蚯蚓爬行那样动。

蛇行形容像蛇爬行时蜿蜒曲折的样子。

任何比喻都具有模糊性,因此这种释义方法特别适宜用来解释模糊词语的意义,并且在释义的开头往往有“像”、“比喻”或“形容”之类的模糊词语作标记。

五、对比释义法

所谓对比释义法,是通过将两个具有对立关系的模糊词语进行相互对比来释义的方法。例如:

甘甜;甜美(跟“苦”相对)。

苦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跟“甘”相对)。

这种释义法往往在释义的末尾有“跟某相对”之类的词语作标记。

六、否定释义法

所谓否定释义法,是通过“不+反义词”的方式来对模糊词语进行释义的方法。例如:

丑丑陋;不好看(跟“美”相对)。

柔软软和;不坚硬。

这种释义法也适用于具有对立关系的模糊词语,因此在释义的末尾也往往有“跟某相对”之类的词语作标记,只不过它一般用于有标志单位的词语。例如跟“丑”相对的无标志单位“美”和跟“柔软”相对的“坚硬”就不宜使用“不+反义词”法来释义,即不能把“美”解释为“不丑”,不能把“坚硬”解释为“不柔软”。

七、比较释义法

所谓比较释义法,是通过将一组相关的模糊词语进行关系比较来释义的方法。例如:

集镇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比城市小的居住区。

市镇较大的集镇。

城市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

都市大城市。

“都市”与“城市”之间也具有大于关系,因此把“市镇”解释为“较大的集镇”,把“都市”解释为“大城市”。可见,运用比较法来解释这样的模糊词语,就显得准确而精练。

八、模糊义素释义法

“模糊义素”是我们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如果同一语义场内的几个义位之间的区别义素具有模糊性,那么这几个义位的语义无疑也具有模糊性。这种具有模糊性的区别义素,我们称之为“模糊义素”。所谓模糊义素释义法,是通过在同一语义场内的几个义位之间寻找出它们的具有模糊性的区别义素来对模糊词语进行释义的方法。例如:

香:[+气味]、[+好闻]

臭:[+气味]、[-好闻]

长:[+两点间]、[+距离]、[+大]

短:[+两点间]、[+距离]、[-大]

“香”与“臭”的共同义素是“气味”,区别义素是“好闻”,并且“好闻”具有模糊性,因此我们称之为“模糊义素”。“长”与“短”的区别义素“大”具有模糊性:距离大与不大之间很难截然划界。这就决定了“长”与“短”两个义位的模糊性。把寻找出的模糊义素引入释义之中,就是模糊义素释义法。例如《现代汉语词典》对“香”与“臭”、“长”与“短”的释义分别为:

香(气味)好闻(跟“臭”相对)。

臭(气味)难闻(跟“香”相对)。

长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跟“短”相对)。

短两点之间的距离小(跟“长”相对)。

上述释义方法皆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释义的系统性。所谓释义的系统性,是指在解释某个词语的时候,不能孤立地去释义,而是要把它与相关的一组词语聚合在一起,通过对这些相关词语的某一义位进行比较,然后再进行释义。

综上所述,用模糊语言来解释模糊概念,照样能收到释义准确之功效。如果用明晰语言去解释模糊概念,有时反而会显得不准确。例如:

秃(人)没有头发。

秃头头发脱光的人。

这里用“没有”和“脱光”等明晰语言来解释“秃”和“秃头”,表达并不准确,难道只有头发脱光的人才叫“秃头”吗?如果脱得只剩十几根头发,这算不算秃头?如果只有“头发脱光的人”才能算是“秃头”,那么就不会有罗素的那著名的“秃头”悖论了。又例如:

文盲不识字的成年人。

科盲不具备科学常识的成年人。(《现代汉语词典补编》)

我们曾经对这两条词语的释义作了这样的评析:“不识字”是明晰语言,如果“不识字”的成年人是“文盲”,那么认识十来二十个字的成年人还算不算“文盲”?他们是否属于“扫盲”的对象?根据有关规定,成年人要认识1500左右的字才能算是“脱盲”。可见“文盲”不仅包括“不识字”的成年人,也包括那些“识字不多”的成年人。“科盲”也是模糊概念,“不具备科学常识”的成年人固然是“科盲”,只懂得一点点科学常识的成年人算不算“科盲”?其实,在人们的生活中所说的“科盲”,往往包括那些对科学常识知之不多的成年人。可见这两个条目都是用明晰语言来解释模糊概念,但表达得并不十分准确。相应地来看《现代汉语词典补编》对“法盲”的解释,就比对“文盲”和“科盲”的解释要准确得多:“法盲,缺乏法律知识的人。”这里用的解释语是模糊语言“缺乏”,而没有用明晰语言“不具备”。而《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科盲”的释义已改为:“指缺乏科学常识的成年人”。可见运用模糊语言来解释词义,有时比运用明晰语言更为准确;有时运用一些模糊释义的方法来解释模糊词语,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模糊词语范文篇4

关键词:法律模糊语言根源运用解释原则

法律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法律之目的即为“定分止争”。因此作为法律外在形式的法律语言其法定原则就是语言的准确性,即要求法律语言务必清晰明确,不模棱两可,以达明确各方权利义务的要求。然而,在法律条文中以及司法实践中,法律语言运用模糊词语的现象俯拾皆是。如果法律是模糊的,人们的权益,义务与责任在一些情况下就无法确定,最终导致法治的难以实现。立法使用模糊语言的最大危害在于法律法规难以操作.法律法规制定出来是为了规范人的行为,所以法律法规应该刚性十足,即非常明确.我们必须承认,过多的模糊语言的使用会导致其固有的一些弊端。

一、法律模糊语言的定义

如果立法文件与司法文书中含有模糊语言,那么法的实施与实现是否还能成为现实呢?很明显,答案是肯定的。你可能因为“不谨慎驾驶”(drivingrecklessly),“有伤风化”(moralcurpitude)或“性骚扰”(sexualharassment)而被拘捕;你可能因行为不端(unprofessionalconduct),公共滋扰(publicnuisance),或习惯性疏忽(habitualnegligence)而被罚款;合同也有可能因“不当影响”(undueinfluence),“胁迫”或“不道德意图”(immoralintention)而被认定无效。确实,有时模糊语言的使用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比如:一个人有可能因杀人罪而入狱几年,但因谋杀罪而被绞刑,而杀人罪(manslaughter)与谋杀罪(murder)的界限是模糊的,在实践中有时难以操作。然而,有时候立法上使用模糊语言比使用精确语言显得更为适当。中国大陆《刑法》第192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在该条规定中,由于考虑到各地的经济差异以及经济本身的不断发展变化,模糊语言的使用更能反映立法者的前瞻性。

法律语言的模糊性,是指某些法律条文或法律表述在语义上不能确指,一般用于涉及法律事实的性质,范围,程度,数量无法明确的情况。法律模糊语言包括(1)模糊附加词,即附加在意义明确的表达形式之前,可使本来意义精确的概念变模糊的词语,如about,orso(2)模糊词语,即有些词及其表达形式本身就是模糊的,如reasonable,good(3)模糊蕴涵,有的词概念清晰却含有模糊意义,如night[英国法律中为了区分夜盗罪(burglary)与为抢劫而侵入住宅罪(house-breaking),立法上采用了"night"一词,然后将其解释为“日落后一小时至日出前一小时”;然而各地所处时区不一样,实际中还是难以把握。

二、模糊词语在法律领域的语用功能

模糊词语在法律领域的语用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语言表达的效率

口语体和书面语中都十分常见模糊表达,因为语言交际讲究效率,用模糊的方式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效率。大家都知道语言符号有局限性,其传达的信息和符号所寓指的对象之间永远不可能达成完全同一的关系。模糊语言能有效弥补人类语言表现力不足的缺陷,留给人们一个可供把握的空间。这种情况在描写人物特征的法律文书中最为常见,尤为突出的是公安机关缉拿犯罪嫌疑人的通缉令或寻找案件线索查找无名尸的启示。以查找无名尸体的启事为例:“……路旁发现一女性无名尸体,该人身高一米六五,体态微胖,肤色较黑,年龄二十岁左右,短发,圆脸,上穿红色T恤,下穿黑色短裙,无其它随身携带物……。”在这一段启事中,一连用了“微胖”“肤色较黑”“二十岁左右”“短发”“圆脸”等数个模糊词语,形象地描述了女尸的主要特征,使人们可以准确地运用模糊性思维来进行正确的分析、认识、判断。反之,如果硬要用精确词汇进行描述,例如把“短发”改为“发长6.5厘米”,把“二十岁左右”改为“二十岁零八个月”,把“微胖”改为“体重65公斤”,反而让人难以把握,达不到预期效果。

2、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

言语交际常常要受到话题、内容、交际对象、语言环境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有时为了自我保护或尊重对方,营造一种融洽的交际气氛,说话人往往避免把话说得太直、太白。由于模糊语言能增加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它就成了人们实现其交际目的的主要工具。(王宏,,2003)这种为了避免把话说得过死、太绝,而拴住自己的手脚,说话人运用模糊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方法在法律事务中,特别是在外交场合经常使用。例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建交联合公报》中有这么一段:andthatitintendsgraduallytoreduceitssaleofarmstoTaiwan,leading,overaperiodoftime,toafinalresolution.……(它(美国)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Thetwosideswillmaintaincontactandholdappropriateconsultationsonbilateralandinternationalissuesofcommoninterest.(双方将就共同关心的双边问题和国际问题保持接触并进行适当的磋商。)对于究竟何时停止向台出售武器,用graduallyreduce(逐步减少),而未说明具体时间Maintaincontact(保持接触)和holdappropriateconsultations(进行适当的磋商)都是模糊词语,用来表示一些未定的概念。谁也说不出它们究竟意味着多大程度,但在这里用却是恰如其分,非常贴切,这比用精确的数字表示得更准确,也更有说服力。

法律语言描述的模糊性或不确定性有时并不是坏事,因为它能用较少的代价传递足够接收者理解的信息,给人以纲举目,一目了然的感觉,即提高语言表达的效率又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比如,《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对设立特别行政区有以下的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必要时”、“具体情况”这些措词都是模糊词语。因为“必要”与“不必要”之间,“具体”与“不具体”之间,都存在着模糊性。从另一方面而言,特别行政区的建立是“一国两制”方针的具体落实,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将会牵扯到诸多方面,国家是很慎重的,因此措词应该留有余地,而不能说得太死。在法庭辩论中的控辩双方律师或合议庭中的法官出于对他人的尊重及体现自身的修养,也常使用委婉语或模糊用语以表述自己的不同意见。如:Mylord,Itakethestrongestpossibleobjectiontothecourseproposedbymylearnedfriend.(来源:英语麦当劳-英语杂志)。在此,strongest/opposition表达了不同意见,而possible/learned/friend显示了对他人的尊重。Unlessthisaccountispaidwithinnexttendays,wewilltakefurthermeasures。除非在10天内把帐付清,否则我们就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这句话中的“takefurthermeasures”就是模糊词语。律师完全可以用“startlegalproceedings”或“bringsuit”等词语来取代,但律师并没有这样做,因为他认为这个时候把话说得如此肯定,还为时过早,就采取一种模糊的说法。类似的例子在法律事务中数不胜举。

3、体现法律的自身特点和人文精神

模糊语言高度的概括性留下了广泛和充分的空间,给执法者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使他们有机会利用自身的智慧,遵循“自由、公平、秩序、效率”的原则,发展判例法,弥补成文法的局限与不足。从而确保法律规范即周密又完备、疏而不漏,最大限度地打击犯罪。例如我国1997的新刑法第114条:Whoevercommitsarson,breachesadike,causesexplosion,spreadspoisonorusesotherdangerousmeanstosabotageanyfactory,mine,oilfield,harbor,river,watersource,warehouse,house,forest,farm,threshinggrounds,pasture,keypipeline,publicbuildingoranyotherpublicorprivateproperty,therebyendangeringpublicsecuritybutcausingnoseriousconsequences,shallbesentencedtofixed-termimprisonmentofnotlessthanthreeyearsbutnotmorethantenyears.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破坏工厂、矿场、油田、港口、河流、水源、仓库、住宅、森林、农场、谷场、牧场、重要管道、公共建筑物或者其他公私财产,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使用的“other”就是一个典型模糊词语,在列举了主要的犯罪手段和破坏项目之后,再加上“otherdangerousmeans”和“otherpublicofprivateproperty”这样的模糊词语,就使这一规定有了一定的限定性与概括性,使表义更加严密,从而更大限度地打击犯罪。如果把模糊词语省略掉或改用确切词语,这一方面会使立法失去严谨性,另一方面也很有可能使现实生活中的大量违法犯罪逃脱法律的制裁。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法律都规定,法院在审理涉及国家机密和个人隐私的案件时,一律不予公开。推而广之,一切悖于法律而有损国家利益、他人人格尊严的语言,都必须在法律语言中加以禁绝,非交代不可,要应用模糊语言进行处理。1986年1月至1988年12月,王先后向台湾敌特机关投寄密信19封,明文报安信12封,提供了我大陆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及社会形势等情报……。

以上起诉书在描述中涉及国家机密时,用“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及社会形势等情报”这个模糊词语进行了指代,这已经是足以表明行为的犯罪性质及危害社会安全的后果,如果对其用精确的词表述情报内容,不但达不到揭露犯罪事实,打击犯罪的本来目的,而且无异于二次泄密。法学本质上是人学,法律在适用过程中必须注意到法律本身对人的尊重和关怀,。如在涉及强奸、猥亵、侮辱、诽谤等行为的刑事或民事案件中,必然要涉及到当事人隐私的内容。这部分内容进行精细的描写,必然有悖于社会公共道德和社会良好风尚,对受害人感情的再一次刺激和对其隐私权的严重侵犯,往往会造成恶劣的影响。这时,模糊语言的使用就可以避免这种严重后果的出现。被告人王某多次到学校传达室信架上窃取多位年轻女学生的来信,私自开拆,偷阅内容后……写上淫秽话语,绘淫秽图画,再将信装回信封封好,放回信架。……李某用下流的语言调戏侮辱陈某,并对陈某婚前不贞的事实大肆辱骂,……当晚陈某卧轨自尽。

在以上两个案例中,用模糊语言进行了巧妙的概括,既完整的对案情进行了描述,又隐去不宜叙述的内容,这正是模糊语言的用处所在。

三、法律模糊语言的运用

1、体现礼貌原则

在法庭辩论中的控辩双方律师或合议庭中的法官出于对他人的尊重及体现自身的修养,常使用委婉语或非直接用语以表述自己的不同意见。如:mylord,Itakethestrongestpossibleobjectiontothecourseproposedbymylearnedfriend.在此,strongest/opposition表达了不同意见,而possible/learned/friend显示了对他人的尊重。

2、自我保护

在诸多合同关于数量,性质,时间的条款中,模糊词常被使用,主要是为了日后产生纠纷时能有效地保护自己。如一房地产商在其格式合同中写道:Thegreenerycoveragewillbebetween25%~35%.在此,房地产商就有较大的余地来确定绿地覆盖面积。

3、故意隐瞒信息

当一项交易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时其书面文字就可能含有模糊词。此外,一些虚假的商业广告也常用模糊语言。

4、为预期违约或撤消合同提供便利

合同一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如果考虑到预期违约,就有可能在立约时有意使用模糊语言。

四、法律语言中模糊词语的模糊度

在强调模糊词语、模糊表达在法律活动领域中具有无可取代的作用的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就象精确词语、精确表达并不是普遍适用一样,模糊词语、模糊表达的使用也要要注童模糊度。模糊度是指模糊词语本欲表达的核心信息的范围(a,b)。这里a叫做下界,b叫做上界。如果词语的模糊性超出了这个范围,就叫做越过了模糊度。就法律语言而言,如果词语的模糊度干扰了对犯罪嫌疑人的定性、定罪、量刑、判决、执行等,就是越过了模糊度。对这种情形必须严格禁止。如在涉及强奸案件的许多法律文书中,“奸污”一词出现的频率很高,这个词实际上是一个越过了模糊度的表达,很容易给定性、定罪、量刑、判决造成麻烦,因为“奸污”包含有“强奸”和“诱奸”,而“强奸”和“诱奸”是两个截然不同性质的概念,法律对它们的定性、定罪、量刑有着根本的区别。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94条规定:“组织、领导和积极参加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称霸一方,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的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处……”此条中的“以……秩序”一段文字是对黑社会性组织的界定性文字,但有的行为内容用词过于模糊,执行中难于把握,如“为非作恶”一词,在实践中极易产生理解上和适用上的偏差。

此外,量词位置不当,也会使语义越过法律语言所允许的模糊度,以致破坏法律语言的严肃性。例如:“犯罪嫌疑人曾因流氓两次被劳教“这句话就有两种理解。一是“因流氓,两次被劳教”,二是“因流氓两次,被劳教”。总之,在法律用语中,模糊词语的运用一定要注意适度。当词语的模糊性在模糊度的范围内时,是法律语言所允许或提倡的模糊词语;当词语的模糊性超出模糊度时,则是法律语言不允许并必须唾弃的模糊词语。

五、法学界对模糊语言的态度

尽管模糊义与歧义的区别对语言学家而言是显而易见的,但在法理上经常被混为一谈。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减少和根除法律文书中的歧义,而模糊语言作为人类语言的内在部分,必然会存在于各种语言场合,包括法律语言。模糊语言是不可能被完全“过滤”的。下面是法学界对法律语言模糊义或歧义的一些观点:

1、“模糊无效”原则("VoidforVagueness"Principle)

在美国,大部分持"解释-裁决标准观"的法官主张"模糊无效"原则.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该主张采用“合理的人”之标准(reasonablepersoncriteria)——如果某一法律条文不能为一具有正常理智并合理掌握英语的人所理解,那该法条就会因模糊而无效.(IfalawcannotbeunderstoodbyanindividualofreasonableintelligenceandcommandoftheEnglishlanguage,oriswritteninsuchaway,thatitcanbeconstructedtohavemorethanonemeaning,thenthelawisvoidforvagueness.)对于法律条文中的模糊词句,法院不得进行任何解释,即使是联邦最高法院.该标准的"reasonable"本身就是一个模糊词。

2、合理解释原则(PrincipleofReasonableness)

如果某一法条如此模糊以至于容许两种解释,那应该考虑到不同解释的后果,如果其中一种解释会导致明显的公共危害(manifestpublicmischief),极大不便(greatinconvenience),相互矛盾(repugnance),不一致(inconsistency),不合理(unreasonableness/absurdity),或不公正(injustice),那么该种解释不应被采纳。

3、合同中模糊义或歧义的处理

在大量的司法文件中,合同中模糊义或歧义的处理显得尤其重要,突出,也最具有代表性.对于合同条文中的模糊义或歧义,一般采用下列原则:

1)探求当事人真意原则

合同中因条文含有模糊语言或歧义而引起当事人理解不一致时,解释的基石应是当事人的真实意图。当然,真实意图并非当事人主观的,内在的意图,而是客观的,外在的意图。否则,当事人之间的交易将处于不确定状态。当然,此种客观意图原则仅限于当事人具有合法意图的情形。

2)整体解释原则

在解释合同条文时(即条文含有模糊语言或歧义),应采用整体解释原则,即不能孤立地而是结合其他条文甚至整个法律文本来确定某一词句的意义。

3)不利于起草方原则

在合同(尤其是标准格式合同)中,某一术语,条款或规定语义模糊或存在歧义,那么解释应采用不利于合同拟订者的原则.这主要考虑到缔约双方在缔约地位上的悬殊差距。

模糊词语范文篇5

【关键词】修辞新词语比喻借代仿拟

新词新语是观察社会生活的晴雨表,是反映现实的一面镜子。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其人文景观绚丽多彩。改革的大门开放以后,国外文化蜂拥而来。诸如“的士”、“酒吧”等词语纷至沓来。国内国外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产生了一批反映时代变革的新词新语。随着国内旅游热兴起,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许多农村人口投身于旅游景点的商业服务,于是便在原先的交通工具上精心修饰,仿照“的士”,出现了“马的”、“驴的”、“轿的”、“摩的”、“板的”等系列新词。这种由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旅游文化的发展,农业文明开始向现代文明转换。研究这种新词新语具有广义文化学的意义。研究这种新词语还有社会学的意义。比如“下岗”一词,在计划经济时期是不存在的。进入90年代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市场经济严酷的竞争机制,必然使有的企业破产,有的工厂倒闭,职工下岗不可避免。与“下岗”相对应,运用对义仿拟手段出现了“上岗”这个新词语。此外,“绿灯”、“黄昏恋”等等,都反映了这一特定时期的重要社会问题。

最重要的是研究这种新词具有语言学的意义。语言同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反映生活也最为迅速。如“绿色工程”“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产业”“绿色农业”“绿色事业”、“套书”“套裙”“套餐”“套会”“套票”等系列套词反映了修辞构词的灵活性、形象性和系统性。语言的活跃,反映思想的活跃,是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的结果。研究由修辞构成的新词语是要寻找其规律,预测其走向趋势,引导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促进语言规范标准化。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信息时代全球化国际交往的需要。

一、“修辞学造词法”诠释

词汇就其本身而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新词的产生概括的说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是构造新词,二是吸收外来词。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新的事物、新的现象不断出现,由此导致了人们的新观念、新感受的不断产生,面对这种现象,原有的词汇难免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于是人们便倾向于寻求各种造词手段来对客观世界大量的空符号作及时有效的补充。产生新词新语的方式很多,有新外来词语的吸收、旧词语的复活、方言词语的吸收等等。我们着重要谈的是以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的研究。任学良先生曾提出“修辞学造词法”,就是运用修辞手法(即所谓的辞格)来创造新词的方法。新词语有不少正是利用这种方式产生的。比如用“鞭打快牛”来喻指对贡献大的人或企业过度加码,使其做更大的贡献;用演员出台表演的“出台”来喻指一系列成套的政策措施跟群众公开见面,即形象又生动。诸如“蛋糕”、“绿灯”、“断奶”、“窗口”、“余热”、“网络”、“黄牌”、“拳头”、“婆婆”、“阵痛”,“铁饭碗”、“红眼病”、“花架子”、“大锅饭”、“毛毛雨”、“大气候”,“一刀切”、“走后门”、“打头阵”、“剃光头”等都是通过比喻式构成的。“拳头产品”是指一种品牌或产品在企业中的作用向拳头一样粗壮有力,它是比喻方式造成的新词语。至于“龙头企业”、“文山会海”等等都是此类。还有借代式新词语,如“菜篮子”、“绿色食品”、“国脚”等。据语料库我们统计得出这种由修辞格形成的新词语约有700多个,以比喻、借代、仿拟方式构成的新词语最为常见。此外,还有其他修辞方式如比拟、夸张、谐音构成的新词语,下文中我们将会一一谈到。

二、比喻造词法

从结构上看,新词新语里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格的,大体有以下几类:

⑴、以喻体作修饰成分,本体类属作中心词,构成新词语。如:

龙头企业拳头产品窗口行业星火计划胡子工程尾巴工程

这类新词的喻体一般都具有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特点,取譬的着眼点也多种多样,其突出之处是使得语言表达简洁明快。如:

草根工业:喻指植根于乡村土地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

龙头企业:像龙头一样能带动全局和其他企业前进或发展的企业。

尾巴工程:指某一工程主体部分已经完成,但尚有某些收尾项目未曾完成,好像拖了个尾巴。

⑵、以喻体代指本体,也就是赋予某些词语以新的比喻义。如:

绿灯窗口龙头新星拳头黄牌气候余热婆婆短平快

在这类词语中,由一些本来是普通语词,如“婆婆”、“窗口”、“拳头”;有的本来是专业、行业用语,如“绿灯”、“黄牌”,作为新词语,它们被赋予了新的比喻义,使用范围扩大了。而且有的新词语还可以作为构词成分,组成相关的新词语。如:

气候:大气候小气候新星:网坛新星影坛新星诗坛新星在这其中的“窗口”、“龙头”、“拳头”与前头所说的第⑴类关系密切或是由⑴类省略本体类属词形成的。比如“龙头”据一些语言研究者考察,在报刊杂志中先是出现“龙头产品”、“龙头企业”等短语,随后才出现“龙头”单独使用的情况。如:科学技术是脱贫致富的“龙头”。或是先出现喻体单独使用的情况,然后扩展成⑴类词语,像“窗口”,举个例子来看:商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部门是社会文明风尚的窗口。由此产生了把这些行业总称为“窗口行业”的说法。这两类词语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在口语中“窗口”、“龙头”、“拳头”等词语的比喻说法是早已存在的,当它们进入书面语后,很快就被推而广之了。

⑶、以喻体作中心词,前边加上一系列修饰、限制成分,构成新词语。其中心词有双音节的,也有单音节的。我们以单音节为例看一下,如:

~坛:体坛歌坛影坛泳坛足坛网坛

~星:歌星明星笑星舞星泳星新星

~霸:电霸水霸车霸鱼霸油霸波霸声霸

~~热:武侠热英语热中国热琼瑶热追星热足球热旅游热

~~族:上班族追星族红唇族推销族打工族工薪族

~~风:吃喝风麻将风浮夸风宴请风

这一类单音节词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使用范围比较广,但它们能不能被认为是后缀成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首先,一般后缀成分如“子、头、儿”等本身已无实词意义,它们的词义已经虚化或消失了。而“坛、星、霸、风、热”这一类单音节词,仍保留一定的实词意义。例如“热”,指受很多人欢迎的或很多人热衷的某一社会现象。“坛”,在词典中早已说明指的是体育界或文艺界,只不过由它构成的新词更多了,而“坛”的词义并未消失。至于“风”本指一种自然现象,但自古至今就被喻指社会风气或作风,如“党风”、“世风”、“校风”、“学风”等,近年来产生的“吃喝风”、“麻将风”仍是这个意思。

其次,“子、儿、头”等后缀成分须依附于前边的词语存在,是名词的标志,而“热、坛、风”这一类单音节词,则勿须依附前边词语存在,可以单独使用。再次,在修饰性词语和这些单音节词之间,结构较松散,有的也可以插入其它词语。修饰这些单音节词的成分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没有一定限制。由于这类单音节词确实存在一种后缀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称其为类后缀成份。

⑷有的新词语,从它开始使用,就作为一种比喻用法。如:

大锅饭:喻指不符合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

一刀切;喻指那种不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的简单化的工作方法。

这类词语就字面意义谈,本指一种现象或事物,只是人们很少用它们的字面意义,而是常用它们来喻指某一事理、现象,在使用过程中这类词语逐步具有了某种习用的意义。这类词语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新的俗语、惯用语,如:“踢皮球”、“剃光头”之类,它们应用的范围比较广,很难说明这种比喻究竟是以那个本体为对象的。

三、借代造词法

用借代修辞格形成的新词語,一般来说可分为以下几类:

⑴、以专称代指通称。如:伯乐,原为韩愈《马说》中的人名,擅长相马的人后来代指擅长发现人才推荐人才的人。硅谷:源自美国,电子工业基地,现代指电子工业基地。

⑵、以某一相关事物代指一事物。如:

红包:代指家长给晚辈子孙的赏钱或厂矿、企事业单位给职工发放的奖金。

菜篮子:代指城镇居民的副食蔬菜供应。

“菜篮子”:是城镇居民采购蔬菜、食品时携带的工具;“红包”:使用红纸包着钱币,象征喜庆、吉祥,以示奖励。

⑶、以事物的某一特征部分或标记代指该事物。如:

橄榄绿:代指这种颜色的警察制服。

大团结:指拾元面值的人民币,因上面印着民族大团结的图案而得名。

国脚:专指具有高超球艺的部级的足球队员。

⑷、以具有特征性的动作行为代指某一事。如:

画圆圈:代指圈阅文件。一些领导同志在阅读或批示文件时,常画圆圈表示已经过目。

爬格子:因写文章要用带格子的稿纸,所以拿“爬格子”来形容勤奋艰苦写写作。

挂鞋:代指足球队员退出绿茵场,不再参加比赛。

“画圆圈、爬格子”,“挂鞋”都是动宾结构。前者口语色彩浓,后者书面语色彩浓。此外,它们之间的感情色彩也有区别。“画圆圈、爬格子”含有戏谑的意味,“挂鞋”则显得庄重。

⑸、以形象性称谓代指原有专名。如:

铁榔头:因郎平扣球凶猛有力,而“郎”与“榔”同音,人们就以“铁榔头”代指朗平。

聂旋风:我国围棋手聂卫平在中日围棋赛中,连连获胜,象一股旋风,令对方无法招架,于是“聂旋风”就成了聂卫平的代称。

⑹、以专名代指该专名所具有或体现的某种社会现象、观念等。如:“条子现象”指领导干部随意批条子办事的不良社会现象。“明星效应”指文艺、体育等领域里的明星由于受人崇拜而产生吸引力和号召力的社会现象。这类词语从意义上说,带有一定的模糊性、随意性;从结构上说,为定中结构;它不同于一般修辞上借代里所说的“专名代泛称”,从整个短语看,可以认为是部分借代。

四、仿拟造词法

采用仿拟手法构成的新词语,实际包含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为了修辞的目的,利用仿拟格而产生的偶发性新词语。这类新词语有些会超越原语言环境,被更多的人认可并使用,逐步获得一般词语的性质;有些只是偶尔出现或偶尔重复出现,很快被遗忘和淘汰。另一种情况则是依据汉语词汇中已有的词语,利用仿拟手法来构成表达新事物新概念的词语,可视为用仿拟构词法构成的新词语。利用仿拟构词法产生的新词语有着一般新生词语的性质,接下来我们着重分析仿拟型新词语的情况。

⑴、格式仿。汉语词汇中有些词语的构成在形式上呈明显的框架结构,这种框架结构也即一类词语构成的格式,依据一定的格式,通过改换某些构词要素,能产生一系列同格式的词语。“格式仿”就是通过仿拟词汇系统中这类典型格式而构成新词语的方法。依据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类:

①、仿前式。即仿造词仿拟原型词的结构,更换原型词的前一个词素,后一个词素不变的方式。这种方式在仿词造词法中占多数,下列两组例子都属于仿前式。

面的→轿的酒吧→网吧

→货的→陶吧

→残的→奶吧

→摩的

②、仿后式。与仿前式相反,这是一种仿拟原型词结构,并替换原型词的后一个词素,前一个词素不变的方式。这种方式在仿拟造词法中用的比较少。例如:

国手→国脚的哥→的姐廉政→廉业陪读→陪教

③、格式仿产生的新词语四音节的也较多,所仿格式有些是词汇系统中具有的,有些则是近年新造,经反复使用获得习用性特征的新格式。格式仿构成的四音节的新词语大多是在一个固定格式中嵌入新语素,如:由“大×大×”仿拟出“大红大绿”、“大红大紫”、“大操大办”、“大包大揽”等;由“小×小×”格式仿拟出“小打小闹”、“小夫小妻”、“小修小补”等。这些新仿拟的词语,均在原格式中嵌入一定的语素,词型格式化特征突出。格式仿利用已有的格式,形势特征明显,改换语素灵活便利,是一种常用的仿拟构词的手段。

④、还有一种仿拟则是依据一定的句法形式,即所仿格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句法模式。它们大多是汉语词汇系统中使用时间长、出现频率高、生成能力强的句法模式。因而往往带有一定的文言句式的色彩。如:“以NVN”,介词“以”在这种句法模式中表示“凭借、依据”,是一种文言格式。根据这种格式仿拟的“以权谋私”、“以党代政”、“以工挤农”等新词语,概括性强,具有明显的文言特征。

⑵、语义仿。语义仿即利用词语间语义上存在的类义、对义、反义等关系来仿拟构词。

①、类义相仿。利用类义关系仿拟的新词语,如由“奖学金”仿拟出“奖教金”,由“空姐”仿拟出“海姐”,由“廉政”仿拟出“廉业”等。这些仿拟词与原型词都是同类事物,同属一个范畴,利用同类事物的相关性,类推联想,仿拟出新词。

②、对义相仿。对义仿拟则是由记录某一事物、现象、行为的词语,仿拟出另一与之相对应的新词语。如,以性别为对应关系由“公关小姐”仿拟出“公关先生”,由“家庭妇女”仿拟出“家庭妇男”,“空姐”仿拟出“空哥”,“的哥”仿拟出“的姐”。

某些相对应的概念,也会产生对义仿拟构词。如,由“民办”仿拟出“官办”,由“民风”仿拟出“官风”等等,“民”与“官”便是建立在相对应的概念基础上的仿拟。

③、反义相仿。这种仿拟词与原型词意义相反,这是由于仿拟词语中替换的词素与原型词中对应的词素意义相反造成的。这种仿拟是语义仿中最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许多仿拟型的新词语,都是通过反义仿拟构成的。如,以“大”与“小”相仿拟的“大我”与“小我”、“大气候”与“小气候”;以“冷”与“热”相仿拟构成的“冷销”与“热销”、“冷板凳”与“热板凳”等;以“优”与“劣”相仿拟的“优生”与“劣生”等等。此外,象“上”与“下”,“公”与“私”,“正”与“负”,“快”与“慢”,“强”与“弱”等反义语素的变动,都是仿拟构词的重要手段。

⑶、依据是否只用仿拟手段来划分,可以分为单纯式和兼用式。单纯式是指仅仅利用仿拟这一修辞方式造词的方法。根据兼用的修辞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仿拟兼谐音。如“气管炎”→“妻管严”,“哑巴亏”→“喇叭亏”

②、仿拟兼简缩。例如:博导(博士生导师)→硕导(硕士生导师)。这里人们兼用了仿拟和简缩两种造词法。

③、仿拟兼夸张。例如“豪华本”→“火箭本”(称出版速度快,质量低劣的书册)。仿拟词语“火箭本”显然也兼用了夸张的手法。

五、其他修辞方式造词法

这种利用修辞格形成的新词新语义比喻、借代、仿拟最为常见,当然由其他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语也是不容忽视的。谐音构成的新词语,如:“炒古”,炒买炒卖古玩,由“炒股”谐音而造;“导爷”,戏称导游人员,有“倒爷”谐音仿造。还有“爱资病”、“莫(没)斯(事)科科长等都是谐音造成的新词语。比拟式构成的新词语,如具有新含义的“松绑”“透明度”“冒尖”“挂钩”“浮动”,以及“精神污染”“知识爆炸”“三栖明星”“投资膨胀”等。夸张式新词语也为数不少,如:“爆棚”指体育、娱乐场馆等人数骤增;“过街鞋”,对质量很差的鞋的贬称。此外还有“爆满”、“鸣谢”、“袖珍企业”、“火箭本”等。还有新含义的“山海经”、“普通话”是直义式新词语。而“压缩饼干”“压缩空气”则是利用断取格形成的。真是形象生动,丰富多彩。所有这些进一步说明了“修辞学造词法”是完全行的通的,而且是语言学中值得研究的一个有趣的现象。

六、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的特点及趋势

1、比喻、借代构成的新词的特点及趋势

由比喻、借代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语具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特点。首先,这类词语具有时代特色。由修辞而逐渐凝固成新词语,是汉语词汇发展中固有的现象。例如:古汉语中有以“须眉”代指男子;以“裙钗”“巾帼”代指妇女;以“杜康”代指酒;以“黄发垂髫”代指老人小孩;也有以“蛇行、龟伏”等来喻指某一动作行为状态的。这类词语比较形象生动,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丰富了汉语的词汇。近几十年来涌现出的新词新语,存在着一种趋新求雅和系列化的趋向,同时也表现出追求形象鲜明、通俗化、口语化的势头。由修辞方式形成的新词语更是引人注目,无论在“表情”还是在“达意”上,带有一定的时代烙印。例如的那几年,人被丑化、异化,灵魂和肉体被肆意糟踏、蹂躏,反映在语言上,那就是在词语里“牛鬼蛇神”“黑帮”等等满天飞。如今的时代是人文时代,人格得到尊重,人的价值受到重视,个人的创造精神也得到提倡、保护和发扬,词语中以比喻、借代方式产生了不少于个人专名有关的词语。如:“王海”、“徐虎”等,只要一个人的作为、贡献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应,很快就会得到应有的承认,受到尊重。当今的时代亦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科技信息瞬息万变的社会,因而被用来做借体或喻体的多为经济、文化科技领域的事物,如:“中关村”、“硅谷”、“短平快”、“气候”等等。这种变化反映了当今我国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以及广大群众视角中心的重要转移。其次,这类词语的词义具有模糊性。词语意义的模糊性是指它们所表达的概念的外延缺少清晰的界限,由比喻和借代凝固形成的新词语,其意义普遍存在相当模糊性。一般来说,一个新词语从开始出现到被社会接受,其意义总要经历一个由模糊到逐渐清晰的过程,这是由于人们对这个词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此外,有些词语所表达的概念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或者它本身就是一个模糊不定的概念。由比喻和借代形成的表达方式,大多只有模糊概念,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从科学上界定严格的意义范畴。如“龙头项目”等会因地因时而异,其概念外延没有确定标准。我们再从心理基础看,比喻和借代都是以联想作为心理基础的,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由比喻和借代形成的词语直接以喻体指本体、以借体指本体,这在文字表达上更精炼了,但意义范畴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却更为增强了,同时也模糊了两个不同质的事物的界限。“热”本指一定的温度,与“社会现象”本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回事,把它们混为一谈,词义更模糊了。再次,修辞用词往往具有临时性的特点,这类词语所要表达反映的客观事物本身有相当多数属临时或短期性的社会事物、现象。如:“~~热”、“~~风”只不过时髦一阵子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即使“~星”、“~~精神”等也只能在一个特定时期内,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些词语能风行一阵,当事过境迁也就烟消云散了。

接下来我们在看一下由比喻和借代形成的新词语的发展趋势。由比喻和借代构成的词语中,不少词语词义带有相当的模糊性,表达上也可能用其他方式代替,流传使用中又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它们转化为一般词语的可能性受到程度不同的影响,加上这类词语多用于口语,也就不大容易进入正式公文、科学论文等文体。另外,这类词语有不少表达种种复杂的情感,而人们的情感往往受各种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又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个人成分占很大作用。这样,也使这类词语的传播受到一定的限制,转化为一般词语的可能性受到影响。有些语言学者正确指出,许多赋予词语以临时性功能的修辞学说法,往往会随着人们的反复使用而使临时性功能固定化,原来的修辞用词也会转化为一般用词。某种修辞说法能否形成新词新义,它们的寿命是长是短,主要取决于人们使用这种说法的情况,即约定俗成的程度。这类词语总体上说具有相当的临时性,只有少部分词语能进入一般词语,保持较长期的稳定性。

2、仿拟构成新词的特点及趋势

由仿拟构成的新词语到底具有什麽样的特点?首先,仿拟型新词语具有对应性。仿拟性新词语与原型词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仿拟型新词语中以类义、对义、反义等关系构成的语义仿新词语是对应性的突出体现。格式仿中许多新词语内部甚至也表现了类义、对义的对应关系。其次,仿拟型新词语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有的带有表扬倾向,如“新秀”;有的带有嘲讽、戏谑的色彩,如“喇叭亏”、“家庭妇男”等;有的则带有较强的贬义色彩,如“以权谋私”。鲜明的感情色彩,反映了这类新词语的构成与“仿拟”这一修辞手段运用的内在联系。再次,仿拟型新词语体现了仿拟构词手段的丰富性。从这类词语的构成方式看,仿拟词与原型词之间,涉及音、形、义三个方面。就拿“语义仿”来说吧,语义上的“类义”、“反义”都可以作为联想的线索,这就使仿拟构词具有丰富的手段,构成新词的能力也较强。

由仿拟构成的新词语将何去何从呢?词汇发展的总趋势是日益丰富和扩大。由仿拟构成的新词语既是对语言的继承又是对语言的创造,它使语言旧有的形式得以保存的同时,又添加了新的内容,使新的词语更富有生命力,更富有时代的特征。仿拟现象是社会发展和人们快节奏生活的必然产物。人们利用语言系统中的某些已有的成分去表达他们认识和思维活动中取得的新成果,这样便产生了新词。而人们利用旧有的词语模式,用替换原词的某个语素而快捷地举一反三地构成新词,势必导致新词生成中仿拟有些会超越原语言环境,被更多的人认可并使用,逐步获得一般词语的性质;有些只是偶尔出现或偶尔重复出现,很快被遗忘和淘汰。另一种情况则是依据汉语词汇中已有的词语,利用仿拟手法来构成表达新事物新概念的词语,可视为用仿拟构词法构成的新词语。利用仿拟构词法产生的新词语有着一般新生词语的性质,接下来我们着重分析仿拟型新词语的情况。

⑴、格式仿。汉语词汇中有些词语的构成在形式上呈明显的框架结构,这种框架结构也即一类词语构成的格式,依据一定的格式,通过改换某些构词要素,能产生一系列同格式的词语。“格式仿”就是通过仿拟词汇系统中这类典型格式而构成新词语的方法。依据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类:

①、仿前式。即仿造词仿拟原型词的结构,更换原型词的前一个词素,后一个词素不变的方式。这种方式在仿词造词法中占多数,下列两组例子都属于仿前式。

面的→轿的酒吧→网吧

→货的→陶吧

→残的→奶吧

→摩的

②、仿后式。与仿前式相反,这是一种仿拟原型词结构,并替换原型词的后一个词素,前一个词素不变的方式。这种方式在仿拟造词法中用的比较少。例如:

国手→国脚的哥→的姐廉政→廉业陪读→陪教

③、格式仿产生的新词语四音节的也较多,所仿格式有些是词汇系统中具有的,有些则是近年新造,经反复使用获得习用性特征的新格式。格式仿构成的四音节的新词语大多是在一个固定格式中嵌入新语素,如:由“大×大×”仿拟出“大红大绿”、“大红大紫”、“大操大办”、“大包大揽”等;由“小×小×”格式仿拟出“小打小闹”、“小夫小妻”、“小修小补”等。这些新仿拟的词语,均在原格式中嵌入一定的语素,词型格式化特征突出。格式仿利用已有的格式,形势特征明显,改换语素灵活便利,是一种常用的仿拟构词的手段。

④、还有一种仿拟则是依据一定的句法形式,即所仿格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句法模式。它们大多是汉语词汇系统中使用时间长、出现频率高、生成能力强的句法模式。因而往往带有一定的文言句式的色彩。如:“以NVN”,介词“以”在这种句法模式中表示“凭借、依据”,是一种文言格式。根据这种格式仿拟的“以权谋私”、“以党代政”、“以工挤农”等新词语,概括性强,具有明显的文言特征。

⑵、语义仿。语义仿即利用词语间语义上存在的类义、对义、反义等关系来仿拟构词。

①、类义相仿。利用类义关系仿拟的新词语,如由“奖学金”仿拟出“奖教金”,由“空姐”仿拟出“海姐”,由“廉政”仿拟出“廉业”等。这些仿拟词与原型词都是同类事物,同属一个范畴,利用同类事物的相关性,类推联想,仿拟出新词。

②、对义相仿。对义仿拟则是由记录某一事物、现象、行为的词语,仿拟出另一与之相对应的新词语。如,以性别为对应关系由“公关小姐”仿拟出“公关先生”,由“家庭妇女”仿拟出“家庭妇男”,“空姐”仿拟出“空哥”,“的哥”仿拟出“的姐”。

某些相对应的概念,也会产生对义仿拟构词。如,由“民办”仿拟出“官办”,由“民风”仿拟出“官风”等等,“民”与“官”便是建立在相对应的概念基础上的仿拟。

③、反义相仿。这种仿拟词与原型词意义相反,这是由于仿拟词语中替换的词素与原型词中对应的词素意义相反造成的。这种仿拟是语义仿中最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许多仿拟型的新词语,都是通过反义仿拟构成的。如,以“大”与“小”相仿拟的“大我”与“小我”、“大气候”与“小气候”;以“冷”与“热”相仿拟构成的“冷销”与“热销”、“冷板凳”与“热板凳”等;以“优”与“劣”相仿拟的“优生”与“劣生”等等。此外,象“上”与“下”,“公”与“私”,“正”与“负”,“快”与“慢”,“强”与“弱”等反义语素的变动,都是仿拟构词的重要手段。

⑶、依据是否只用仿拟手段来划分,可以分为单纯式和兼用式。单纯式是指仅仅利用仿拟这一修辞方式造词的方法。根据兼用的修辞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仿拟兼谐音。如“气管炎”→“妻管严”,“哑巴亏”→“喇叭亏”

②、仿拟兼简缩。例如:博导(博士生导师)→硕导(硕士生导师)。这里人们兼用了仿拟和简缩两种造词法。

③、仿拟兼夸张。例如“豪华本”→“火箭本”(称出版速度快,质量低劣的书册)。仿拟词语“火箭本”显然也兼用了夸张的手法。

五、其他修辞方式造词法

这种利用修辞格形成的新词新语义比喻、借代、仿拟最为常见,当然由其他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语也是不容忽视的。谐音构成的新词语,如:“炒古”,炒买炒卖古玩,由“炒股”谐音而造;“导爷”,戏称导游人员,有“倒爷”谐音仿造。还有“爱资病”、“莫(没)斯(事)科科长等都是谐音造成的新词语。比拟式构成的新词语,如具有新含义的“松绑”“透明度”“冒尖”“挂钩”“浮动”,以及“精神污染”“知识爆炸”“三栖明星”“投资膨胀”等。夸张式新词语也为数不少,如:“爆棚”指体育、娱乐场馆等人数骤增;“过街鞋”,对质量很差的鞋的贬称。此外还有“爆满”、“鸣谢”、“袖珍企业”、“火箭本”等。还有新含义的“山海经”、“普通话”是直义式新词语。而“压缩饼干”“压缩空气”则是利用断取格形成的。真是形象生动,丰富多彩。所有这些进一步说明了“修辞学造词法”是完全行的通的,而且是语言学中值得研究的一个有趣的现象。

六、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的特点及趋势

1、比喻、借代构成的新词的特点及趋势

由比喻、借代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语具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特点。首先,这类词语具有时代特色。由修辞而逐渐凝固成新词语,是汉语词汇发展中固有的现象。例如:古汉语中有以“须眉”代指男子;以“裙钗”“巾帼”代指妇女;以“杜康”代指酒;以“黄发垂髫”代指老人小孩;也有以“蛇行、龟伏”等来喻指某一动作行为状态的。这类词语比较形象生动,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丰富了汉语的词汇。近几十年来涌现出的新词新语,存在着一种趋新求雅和系列化的趋向,同时也表现出追求形象鲜明、通俗化、口语化的势头。由修辞方式形成的新词语更是引人注目,无论在“表情”还是在“达意”上,带有一定的时代烙印。例如的那几年,人被丑化、异化,灵魂和肉体被肆意糟踏、蹂躏,反映在语言上,那就是在词语里“牛鬼蛇神”“黑帮”等等满天飞。如今的时代是人文时代,人格得到尊重,人的价值受到重视,个人的创造精神也得到提倡、保护和发扬,词语中以比喻、借代方式产生了不少于个人专名有关的词语。如:“王海”、“徐虎”等,只要一个人的作为、贡献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应,很快就会得到应有的承认,受到尊重。当今的时代亦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科技信息瞬息万变的社会,因而被用来做借体或喻体的多为经济、文化科技领域的事物,如:“中关村”、“硅谷”、“短平快”、“气候”等等。这种变化反映了当今我国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以及广大群众视角中心的重要转移。其次,这类词语的词义具有模糊性。词语意义的模糊性是指它们所表达的概念的外延缺少清晰的界限,由比喻和借代凝固形成的新词语,其意义普遍存在相当模糊性。一般来说,一个新词语从开始出现到被社会接受,其意义总要经历一个由模糊到逐渐清晰的过程,这是由于人们对这个词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此外,有些词语所表达的概念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或者它本身就是一个模糊不定的概念。由比喻和借代形成的表达方式,大多只有模糊概念,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从科学上界定严格的意义范畴。如“龙头项目”等会因地因时而异,其概念外延没有确定标准。我们再从心理基础看,比喻和借代都是以联想作为心理基础的,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由比喻和借代形成的词语直接以喻体指本体、以借体指本体,这在文字表达上更精炼了,但意义范畴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却更为增强了,同时也模糊了两个不同质的事物的界限。“热”本指一定的温度,与“社会现象”本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回事,把它们混为一谈,词义更模糊了。再次,修辞用词往往具有临时性的特点,这类词语所要表达反映的客观事物本身有相当多数属临时或短期性的社会事物、现象。如:“~~热”、“~~风”只不过时髦一阵子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即使“~星”、“~~精神”等也只能在一个特定时期内,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些词语能风行一阵,当事过境迁也就烟消云散了。

接下来我们在看一下由比喻和借代形成的新词语的发展趋势。由比喻和借代构成的词语中,不少词语词义带有相当的模糊性,表达上也可能用其他方式代替,流传使用中又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它们转化为一般词语的可能性受到程度不同的影响,加上这类词语多用于口语,也就不大容易进入正式公文、科学论文等文体。另外,这类词语有不少表达种种复杂的情感,而人们的情感往往受各种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又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个人成分占很大作用。这样,也使这类词语的传播受到一定的限制,转化为一般词语的可能性受到影响。有些语言学者正确指出,许多赋予词语以临时性功能的修辞学说法,往往会随着人们的反复使用而使临时性功能固定化,原来的修辞用词也会转化为一般用词。某种修辞说法能否形成新词新义,它们的寿命是长是短,主要取决于人们使用这种说法的情况,即约定俗成的程度。这类词语总体上说具有相当的临时性,只有少部分词语能进入一般词语,保持较长期的稳定性。

2、仿拟构成新词的特点及趋势

由仿拟构成的新词语到底具有什麽样的特点?首先,仿拟型新词语具有对应性。仿拟性新词语与原型词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仿拟型新词语中以类义、对义、反义等关系构成的语义仿新词语是对应性的突出体现。格式仿中许多新词语内部甚至也表现了类义、对义的对应关系。其次,仿拟型新词语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有的带有表扬倾向,如“新秀”;有的带有嘲讽、戏谑的色彩,如“喇叭亏”、“家庭妇男”等;有的则带有较强的贬义色彩,如“以权谋私”。鲜明的感情色彩,反映了这类新词语的构成与“仿拟”这一修辞手段运用的内在联系。再次,仿拟型新词语体现了仿拟构词手段的丰富性。从这类词语的构成方式看,仿拟词与原型词之间,涉及音、形、义三个方面。就拿“语义仿”来说吧,语义上的“类义”、“反义”都可以作为联想的线索,这就使仿拟构词具有丰富的手段,构成新词的能力也较强。

由仿拟构成的新词语将何去何从呢?词汇发展的总趋势是日益丰富和扩大。由仿拟构成的新词语既是对语言的继承又是对语言的创造,它使语言旧有的形式得以保存的同时,又添加了新的内容,使新的词语更富有生命力,更富有时代的特征。仿拟现象是社会发展和人们快节奏生活的必然产物。人们利用语言系统中的某些已有的成分去表达他们认识和思维活动中取得的新成果,这样便产生了新词。而人们利用旧有的词语模式,用替换原词的某个语素而快捷地举一反三地构成新词,势必导致新词生成中仿拟

有些会超越原语言环境,被更多的人认可并使用,逐步获得一般词语的性质;有些只是偶尔出现或偶尔重复出现,很快被遗忘和淘汰。另一种情况则是依据汉语词汇中已有的词语,利用仿拟手法来构成表达新事物新概念的词语,可视为用仿拟构词法构成的新词语。利用仿拟构词法产生的新词语有着一般新生词语的性质,接下来我们着重分析仿拟型新词语的情况。

⑴、格式仿。汉语词汇中有些词语的构成在形式上呈明显的框架结构,这种框架结构也即一类词语构成的格式,依据一定的格式,通过改换某些构词要素,能产生一系列同格式的词语。“格式仿”就是通过仿拟词汇系统中这类典型格式而构成新词语的方法。依据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类:

①、仿前式。即仿造词仿拟原型词的结构,更换原型词的前一个词素,后一个词素不变的方式。这种方式在仿词造词法中占多数,下列两组例子都属于仿前式。

面的→轿的酒吧→网吧

→货的→陶吧

→残的→奶吧

→摩的

②、仿后式。与仿前式相反,这是一种仿拟原型词结构,并替换原型词的后一个词素,前一个词素不变的方式。这种方式在仿拟造词法中用的比较少。例如:

国手→国脚的哥→的姐廉政→廉业陪读→陪教

③、格式仿产生的新词语四音节的也较多,所仿格式有些是词汇系统中具有的,有些则是近年新造,经反复使用获得习用性特征的新格式。格式仿构成的四音节的新词语大多是在一个固定格式中嵌入新语素,如:由“大×大×”仿拟出“大红大绿”、“大红大紫”、“大操大办”、“大包大揽”等;由“小×小×”格式仿拟出“小打小闹”、“小夫小妻”、“小修小补”等。这些新仿拟的词语,均在原格式中嵌入一定的语素,词型格式化特征突出。格式仿利用已有的格式,形势特征明显,改换语素灵活便利,是一种常用的仿拟构词的手段。

④、还有一种仿拟则是依据一定的句法形式,即所仿格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句法模式。它们大多是汉语词汇系统中使用时间长、出现频率高、生成能力强的句法模式。因而往往带有一定的文言句式的色彩。如:“以NVN”,介词“以”在这种句法模式中表示“凭借、依据”,是一种文言格式。根据这种格式仿拟的“以权谋私”、“以党代政”、“以工挤农”等新词语,概括性强,具有明显的文言特征。

⑵、语义仿。语义仿即利用词语间语义上存在的类义、对义、反义等关系来仿拟构词。

①、类义相仿。利用类义关系仿拟的新词语,如由“奖学金”仿拟出“奖教金”,由“空姐”仿拟出“海姐”,由“廉政”仿拟出“廉业”等。这些仿拟词与原型词都是同类事物,同属一个范畴,利用同类事物的相关性,类推联想,仿拟出新词。

②、对义相仿。对义仿拟则是由记录某一事物、现象、行为的词语,仿拟出另一与之相对应的新词语。如,以性别为对应关系由“公关小姐”仿拟出“公关先生”,由“家庭妇女”仿拟出“家庭妇男”,“空姐”仿拟出“空哥”,“的哥”仿拟出“的姐”。

某些相对应的概念,也会产生对义仿拟构词。如,由“民办”仿拟出“官办”,由“民风”仿拟出“官风”等等,“民”与“官”便是建立在相对应的概念基础上的仿拟。

③、反义相仿。这种仿拟词与原型词意义相反,这是由于仿拟词语中替换的词素与原型词中对应的词素意义相反造成的。这种仿拟是语义仿中最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许多仿拟型的新词语,都是通过反义仿拟构成的。如,以“大”与“小”相仿拟的“大我”与“小我”、“大气候”与“小气候”;以“冷”与“热”相仿拟构成的“冷销”与“热销”、“冷板凳”与“热板凳”等;以“优”与“劣”相仿拟的“优生”与“劣生”等等。此外,象“上”与“下”,“公”与“私”,“正”与“负”,“快”与“慢”,“强”与“弱”等反义语素的变动,都是仿拟构词的重要手段。

⑶、依据是否只用仿拟手段来划分,可以分为单纯式和兼用式。单纯式是指仅仅利用仿拟这一修辞方式造词的方法。根据兼用的修辞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仿拟兼谐音。如“气管炎”→“妻管严”,“哑巴亏”→“喇叭亏”

②、仿拟兼简缩。例如:博导(博士生导师)→硕导(硕士生导师)。这里人们兼用了仿拟和简缩两种造词法。

③、仿拟兼夸张。例如“豪华本”→“火箭本”(称出版速度快,质量低劣的书册)。仿拟词语“火箭本”显然也兼用了夸张的手法。

五、其他修辞方式造词法

这种利用修辞格形成的新词新语义比喻、借代、仿拟最为常见,当然由其他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语也是不容忽视的。谐音构成的新词语,如:“炒古”,炒买炒卖古玩,由“炒股”谐音而造;“导爷”,戏称导游人员,有“倒爷”谐音仿造。还有“爱资病”、“莫(没)斯(事)科科长等都是谐音造成的新词语。比拟式构成的新词语,如具有新含义的“松绑”“透明度”“冒尖”“挂钩”“浮动”,以及“精神污染”“知识爆炸”“三栖明星”“投资膨胀”等。夸张式新词语也为数不少,如:“爆棚”指体育、娱乐场馆等人数骤增;“过街鞋”,对质量很差的鞋的贬称。此外还有“爆满”、“鸣谢”、“袖珍企业”、“火箭本”等。还有新含义的“山海经”、“普通话”是直义式新词语。而“压缩饼干”“压缩空气”则是利用断取格形成的。真是形象生动,丰富多彩。所有这些进一步说明了“修辞学造词法”是完全行的通的,而且是语言学中值得研究的一个有趣的现象。

六、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的特点及趋势

1、比喻、借代构成的新词的特点及趋势

由比喻、借代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语具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特点。首先,这类词语具有时代特色。由修辞而逐渐凝固成新词语,是汉语词汇发展中固有的现象。例如:古汉语中有以“须眉”代指男子;以“裙钗”“巾帼”代指妇女;以“杜康”代指酒;以“黄发垂髫”代指老人小孩;也有以“蛇行、龟伏”等来喻指某一动作行为状态的。这类词语比较形象生动,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丰富了汉语的词汇。近几十年来涌现出的新词新语,存在着一种趋新求雅和系列化的趋向,同时也表现出追求形象鲜明、通俗化、口语化的势头。由修辞方式形成的新词语更是引人注目,无论在“表情”还是在“达意”上,带有一定的时代烙印。例如的那几年,人被丑化、异化,灵魂和肉体被肆意糟踏、蹂躏,反映在语言上,那就是在词语里“牛鬼蛇神”“黑帮”等等满天飞。如今的时代是人文时代,人格得到尊重,人的价值受到重视,个人的创造精神也得到提倡、保护和发扬,词语中以比喻、借代方式产生了不少于个人专名有关的词语。如:“王海”、“徐虎”等,只要一个人的作为、贡献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应,很快就会得到应有的承认,受到尊重。当今的时代亦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科技信息瞬息万变的社会,因而被用来做借体或喻体的多为经济、文化科技领域的事物,如:“中关村”、“硅谷”、“短平快”、“气候”等等。这种变化反映了当今我国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以及广大群众视角中心的重要转移。其次,这类词语的词义具有模糊性。词语意义的模糊性是指它们所表达的概念的外延缺少清晰的界限,由比喻和借代凝固形成的新词语,其意义普遍存在相当模糊性。一般来说,一个新词语从开始出现到被社会接受,其意义总要经历一个由模糊到逐渐清晰的过程,这是由于人们对这个词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此外,有些词语所表达的概念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或者它本身就是一个模糊不定的概念。由比喻和借代形成的表达方式,大多只有模糊概念,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从科学上界定严格的意义范畴。如“龙头项目”等会因地因时而异,其概念外延没有确定标准。我们再从心理基础看,比喻和借代都是以联想作为心理基础的,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由比喻和借代形成的词语直接以喻体指本体、以借体指本体,这在文字表达上更精炼了,但意义范畴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却更为增强了,同时也模糊了两个不同质的事物的界限。“热”本指一定的温度,与“社会现象”本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回事,把它们混为一谈,词义更模糊了。再次,修辞用词往往具有临时性的特点,这类词语所要表达反映的客观事物本身有相当多数属临时或短期性的社会事物、现象。如:“~~热”、“~~风”只不过时髦一阵子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即使“~星”、“~~精神”等也只能在一个特定时期内,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些词语能风行一阵,当事过境迁也就烟消云散了。

接下来我们在看一下由比喻和借代形成的新词语的发展趋势。由比喻和借代构成的词语中,不少词语词义带有相当的模糊性,表达上也可能用其他方式代替,流传使用中又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它们转化为一般词语的可能性受到程度不同的影响,加上这类词语多用于口语,也就不大容易进入正式公文、科学论文等文体。另外,这类词语有不少表达种种复杂的情感,而人们的情感往往受各种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又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个人成分占很大作用。这样,也使这类词语的传播受到一定的限制,转化为一般词语的可能性受到影响。有些语言学者正确指出,许多赋予词语以临时性功能的修辞学说法,往往会随着人们的反复使用而使临时性功能固定化,原来的修辞用词也会转化为一般用词。某种修辞说法能否形成新词新义,它们的寿命是长是短,主要取决于人们使用这种说法的情况,即约定俗成的程度。这类词语总体上说具有相当的临时性,只有少部分词语能进入一般词语,保持较长期的稳定性。

2、仿拟构成新词的特点及趋势

由仿拟构成的新词语到底具有什麽样的特点?首先,仿拟型新词语具有对应性。仿拟性新词语与原型词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仿拟型新词语中以类义、对义、反义等关系构成的语义仿新词语是对应性的突出体现。格式仿中许多新词语内部甚至也表现了类义、对义的对应关系。其次,仿拟型新词语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有的带有表扬倾向,如“新秀”;有的带有嘲讽、戏谑的色彩,如“喇叭亏”、“家庭妇男”等;有的则带有较强的贬义色彩,如“以权谋私”。鲜明的感情色彩,反映了这类新词语的构成与“仿拟”这一修辞手段运用的内在联系。再次,仿拟型新词语体现了仿拟构词手段的丰富性。从这类词语的构成方式看,仿拟词与原型词之间,涉及音、形、义三个方面。就拿“语义仿”来说吧,语义上的“类义”、“反义”都可以作为联想的线索,这就使仿拟构词具有丰富的手段,构成新词的能力也较强。

由仿拟构成的新词语将何去何从呢?词汇发展的总趋势是日益丰富和扩大。由仿拟构成的新词语既是对语言的继承又是对语言的创造,它使语言旧有的形式得以保存的同时,又添加了新的内容,使新的词语更富有生命力,更富有时代的特征。仿拟现象是社会发展和人们快节奏生活的必然产物。人们利用语言系统中的某些已有的成分去表达他们认识和思维活动中取得的新成果,这样便产生了新词。而人们利用旧有的词语模式,用替换原词的某个语素而快捷地举一反三地构成新词,势必导致新词生成中仿拟现象的出现,这种现象是人们追求简单、高效心理的反映,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新词语一经产生,便要经受社会和历史的检验,仿拟生成的新词语能不能顺利地进入现代汉语的词汇库还要看它是否符合构词的规律,是否符合大众的语言习惯。仿拟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但一味模仿也会产生消极作用。近些年,有的人为了标新立异,或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特别是一些广告媒体,无视语言规律,利用谐音胡乱造词,如“咳不容缓”、“衣衣不舍”等等。这些“词语”意义上完全背离了原词,长此以往,词将不词了。但从总体上说,仿拟能产性强,生命力强,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它符合词汇发展的总趋势。

【参考文献】

①杨晓黎仿拟型新词语试析《修辞学习》1993年第5期,刘兰民汉语仿词造词类型刍议2001年第2期。

②季恒铨、亓艳萍比喻、借代与新词语新用法《语文建设》1989年第4期,王铁昆从某些新词语的“隐退”想到的1999年第5期。

③朱永楷、林伦伦二十年来现代汉语新词语的特点及产生渠道《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第2期。

④刘红曦汉语新词语生成中的仿拟现象《渝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模糊词语范文篇6

【关键词】模糊语新闻作用

准确、简洁是新闻写作语言的基本要求,是新闻工作者在新闻语言方面追求的目标。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指出:“新闻语言的首要要求是准确”。早在196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数学家查德发表了题为《模糊集》的论文,首次把“模糊”的概念引入数学领域。到了70年代,产生了许多新兴的交叉学科:模糊逻辑学、模糊修辞学、模糊语言学,等等。实践证明,模糊语言与精确语言相互补充共同作用,使新闻报道更加接近新闻事实的本来面目。模糊语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符合受众阅读心理

受众接触各种媒体都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是为了满足信息、娱乐、心理、精神等方面的需求,但是受众只对那些能满足其某种需要的信息感兴趣。在许多情况下,记者只有在报道中使用一些必要的模糊词语才能符合读者的这种阅读心理。一篇囊括了各种细节的报道,虽然看上去十分“精确”,实则拖沓冗长,这非但不会吸引读者,还会使其望而生畏。为此,记者往往借助某些模糊词来避免这类问题。例如,《大同晚报》报道以下新闻时就在导语中巧妙地使用了模糊词:

从市环保部门获悉,今年进入采暖期以来,大同市区的空气质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又有明显改善。二级以上天气11月同比增加了5天。(《大同晚报》2007-12-3)

记者在此用“进入采暖期以来”表示时间概念的模糊词语以及表示地点的模糊词“大同市区”,向读者大致勾勒了这则消息发生的背景,虽然作者并未详细说明时间、地点,但对于读者来说,这些背景资料交代得己经够清楚了,所需要的信息己充分提供。如果片面追求精确,枝蔓过多,反而有画蛇添足之嫌。

二、符合新闻报道的特性

由于新闻写作强调实效性,新闻报道常被称为“急就章”。新闻事件发展的随机性,其发生的规模与产生的影响往往具有不确定性,记者对新闻事件范围的大小、影响的强弱一时难以做出十分精确的判断,因此记者有时在报道中不得己使用一些概括性较强的模糊词语,向读者作大致报道,对报道对象作一番综合分析和概括评价,这是新闻写作所要求的简洁性、时效性以及新闻采访等特点所决定的。

例如:

昨天,据位于西昌发射中心附近的泽远乡人民政府介绍,为保障“嫦娥一号”安全发射,当地2000多人今天将全部撤离疏散到4公里外的安全区域。(《京华时报》2007年10月24日)

在此例中,记者要想数清当时实际的人数是不可能的。记者只能使用2000多人、4公里外这种概括性较强的模糊词语,向读者作大致报道。就读者而言,模糊词语并不影响他们获得这则消息的主要信息。读者不难想象,记者为了火速发稿,根本无暇也无雅兴去计算具体的人数以及安全距离。乍一看,以上例子中的模糊表达并不十分准确,但要比准确的表达更客观、更科学。罗素曾说:“认为模糊知识是虚假的,那将是极大的错误。相反,一个模糊的认识比一个精确的认识更有可能是真实的,因为有更多可能的事实证实这一模糊认识。

三、促使报道生动活泼

数字表达产生精确的效果,然而对大多数读者来说,数字往往是枯燥的。如果将冰冷僵硬的数字通过恰当的模糊词语转化为生动具体的形象,则其表达效果要比看似精确的数字更加清晰明朗,易于为读者接受,新闻报道也因之更加生动丰满。例如:

据新华社电俄总统普京10日表示,他“完全赞同”统一俄罗斯党等政党推举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为下届总统候选人。这一决定公布后,俄罗斯股市迅速上扬。俄罗斯证券交易系统指数创下新高,美联社评论说,这是市场对“下届总统猜谜”结束的反应。(《华商报》2007年12月11日)

反映俄罗斯股市的消息,记者没有用任何数字,而是用了带有模糊性质的词语,如用了“迅速上扬”和“创下新高”,形象生动地表示出竞选和股票同时在升级。

四、避免报道过于绝对

新闻要求真实,表述的概念要求准确,但这并不是说新闻语言所表达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必须十分清楚。出于新闻的传播要受到新闻法规、新闻道德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新闻报道中,有许多地方不得不使用模糊的做法,闪烁其词。模糊词语具有灵活和自如的特点,运用得当,可避免把话说得绝对化,这一点在外交事务方面的新闻报道中尤为明显。由于外交策略的需要,避免话语过于绝对化,最佳的策略就是使用模糊表达法,由此,也为自己留下充分的余地。公务员之家:

五、避免报道的负面传播效果

模糊词语范文篇7

在实际教学中,我是这样运用"模糊法"进行阅读教学的:

一、根据教材选取的目的,学习目标模糊显示。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把它们编排在不同的单元里,要求学生达到的学习目标并不一定是作者写作初衷的全部,而是其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这些名篇的内涵必然大于学生的理解。因此,教学目标的揭示,不能和盘托出,只能保持一定的模糊性。如果一味追求讲细讲全,挖掘微言大义,不但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教学效果,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江雪》一诗,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之后,通过对江乡雪景的吟咏,抒发了自己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至死不屈"而又孤独苦闷的情怀。小学生无论如何也不能很好地理解体会一千多年以前的诗人,在当时情况下的复杂处境和那种特殊的心态。因此,我就根据编者的要求,对参考书上介绍的诗人处境和寄托等概不和学生提及,只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作模糊处理,体会诗人锤字炼句的功夫,欣赏诗人优美的诗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渔翁不畏严寒的高尚品质,使学生目标更加明确具体,更加切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

二、根据学生认识的局限性,疑难问题模糊解释

小学生不可能把每篇课文的全部内容都彻底弄清楚,有的必须在当时弄懂,有的则需要随着学生自己知识的增长逐步认识,逐步作出解释。对一时不能解释清楚的问题就必须"模糊"一下,把疑难暂存起来,如果企图毕其功于一役,想在一堂课内全部加以解释,结果会越解释越糊涂,以至不可收拾。例如,教学《看月食》一课,学生提出了"月亮为什么会悬在空中而不会掉下来!","月亮为什么有时候是弯弯的,有时是圆圆的?","月亮上真的有嫦娥和白兔吗?","月亮上黑是什么?","月食是怎么回事?"等等。为了有利于课文的学习,我用电化教学的手段把为什么会产生月食的现象作一直观演示,对其他问题只作模糊解释:"同学们,等你们学的知识多了,看的书多了,不但会弄清你们提出的另外一些问题,还会发现宇宙中有好多好多更加有趣的自然现象。"

实际教学中我们最不放心的是词语教学,对每一个词语都力图作出准确的解释,殊不知有些词语可以通过语言给一个较确切的定义,有些词语,对小学生业来说,只能用模糊化的手段作模糊解释,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意会。例如,《草原》一课,"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这句中"洒脱"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意思是:"(言谈、举止、风格),自然,不拘束。"这个解释虽然准确,但小学生会咬笔思考:"言谈、举止、风格、自然、拘束"又是什么意思?所以照抄词语解释,硬逼着学生接受,显然是不合适的。于是,我就引导学生认真读书,联系上下文去理解,让他们意会"洒脱"在文中是"自由、随便、爱怎么就怎么的意思",这样教,效果比较理想。

小学阶段,让学生辨析词语的练习比较多,但不少老师试图让学生背诵现成的注释来理解区别词义,这样做,学生一定会坠入云里雾里,即使记住了解释,也不一定完全理解,更不会灵活、准确地运用。因此,也必须"通过模糊辩别和分析,迅速把握信息语义"的功能,让学生根据"最少量的模糊信息,运用模糊概念进行模糊推理,作出各种灵活的反应和得出近似程度的可靠结论。"例如,《李时珍》一课中就有"药物、药材、药性、药效、药方"等意思不易区别的词语,教学时,让学生在反复读书领会意思的基础上,创设具体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做选词填空练习,使他们进一步理解区分了词语的意思。

模糊词语范文篇8

【关键词】模糊语新闻作用

准确、简洁是新闻写作语言的基本要求,是新闻工作者在新闻语言方面追求的目标。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指出:“新闻语言的首要要求是准确”。早在196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数学家查德发表了题为《模糊集》的论文,首次把“模糊”的概念引入数学领域。到了70年代,产生了许多新兴的交叉学科:模糊逻辑学、模糊修辞学、模糊语言学,等等。实践证明,模糊语言与精确语言相互补充共同作用,使新闻报道更加接近新闻事实的本来面目。模糊语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符合受众阅读心理

受众接触各种媒体都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是为了满足信息、娱乐、心理、精神等方面的需求,但是受众只对那些能满足其某种需要的信息感兴趣。在许多情况下,记者只有在报道中使用一些必要的模糊词语才能符合读者的这种阅读心理。一篇囊括了各种细节的报道,虽然看上去十分“精确”,实则拖沓冗长,这非但不会吸引读者,还会使其望而生畏。为此,记者往往借助某些模糊词来避免这类问题。例如,《大同晚报》报道以下新闻时就在导语中巧妙地使用了模糊词:

从市环保部门获悉,今年进入采暖期以来,大同市区的空气质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又有明显改善。二级以上天气11月同比增加了5天。(《大同晚报》2007-12-3)

记者在此用“进入采暖期以来”表示时间概念的模糊词语以及表示地点的模糊词“大同市区”,向读者大致勾勒了这则消息发生的背景,虽然作者并未详细说明时间、地点,但对于读者来说,这些背景资料交代得己经够清楚了,所需要的信息己充分提供。如果片面追求精确,枝蔓过多,反而有画蛇添足之嫌。

二、符合新闻报道的特性

由于新闻写作强调实效性,新闻报道常被称为“急就章”。新闻事件发展的随机性,其发生的规模与产生的影响往往具有不确定性,记者对新闻事件范围的大小、影响的强弱一时难以做出十分精确的判断,因此记者有时在报道中不得己使用一些概括性较强的模糊词语,向读者作大致报道,对报道对象作一番综合分析和概括评价,这是新闻写作所要求的简洁性、时效性以及新闻采访等特点所决定的。例如:

昨天,据位于西昌发射中心附近的泽远乡人民政府介绍,为保障“嫦娥一号”安全发射,当地2000多人今天将全部撤离疏散到4公里外的安全区域。(《京华时报》2007年10月24日)

在此例中,记者要想数清当时实际的人数是不可能的。记者只能使用2000多人、4公里外这种概括性较强的模糊词语,向读者作大致报道。就读者而言,模糊词语并不影响他们获得这则消息的主要信息。读者不难想象,记者为了火速发稿,根本无暇也无雅兴去计算具体的人数以及安全距离。乍一看,以上例子中的模糊表达并不十分准确,但要比准确的表达更客观、更科学。罗素曾说:“认为模糊知识是虚假的,那将是极大的错误。相反,一个模糊的认识比一个精确的认识更有可能是真实的,因为有更多可能的事实证实这一模糊认识。三、促使报道生动活泼

数字表达产生精确的效果,然而对大多数读者来说,数字往往是枯燥的。如果将冰冷僵硬的数字通过恰当的模糊词语转化为生动具体的形象,则其表达效果要比看似精确的数字更加清晰明朗,易于为读者接受,新闻报道也因之更加生动丰满。例如:

据新华社电俄总统普京10日表示,他“完全赞同”统一俄罗斯党等政党推举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为下届总统候选人。这一决定公布后,俄罗斯股市迅速上扬。俄罗斯证券交易系统指数创下新高,美联社评论说,这是市场对“下届总统猜谜”结束的反应。(《华商报》2007年12月11日)

反映俄罗斯股市的消息,记者没有用任何数字,而是用了带有模糊性质的词语,如用了“迅

速上扬”和“创下新高”,形象生动地表示出竞选和股票同时在升级。

四、避免报道过于绝对

新闻要求真实,表述的概念要求准确,但这并不是说新闻语言所表达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必须十分清楚。出于新闻的传播要受到新闻法规、新闻道德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新闻报道中,有许多地方不得不使用模糊的做法,闪烁其词。模糊词语具有灵活和自如的特点,运用得当,可避免把话说得绝对化,这一点在外交事务方面的新闻报道中尤为明显。由于外交策略的需要,避免话语过于绝对化,最佳的策略就是使用模糊表达法,由此,也为自己留下充分的余地。

五、避免报道的负面传播效果

模糊词语范文篇9

在实际教学中,我是这样运用"模糊法"进行阅读教学的:

一、根据教材选取的目的,学习目标模糊显示。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把它们编排在不同的单元里,要求学生达到的学习目标并不一定是作者写作初衷的全部,而是其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这些名篇的内涵必然大于学生的理解。因此,教学目标的揭示,不能和盘托出,只能保持一定的模糊性。如果一味追求讲细讲全,挖掘微言大义,不但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教学效果,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江雪》一诗,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之后,通过对江乡雪景的吟咏,抒发了自己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至死不屈"而又孤独苦闷的情怀。小学生无论如何也不能很好地理解体会一千多年以前的诗人,在当时情况下的复杂处境和那种特殊的心态。因此,我就根据编者的要求,对参考书上介绍的诗人处境和寄托等概不和学生提及,只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作模糊处理,体会诗人锤字炼句的功夫,欣赏诗人优美的诗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渔翁不畏严寒的高尚品质,使学生目标更加明确具体,更加切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

二、根据学生认识的局限性,疑难问题模糊解释

小学生不可能把每篇课文的全部内容都彻底弄清楚,有的必须在当时弄懂,有的则需要随着学生自己知识的增长逐步认识,逐步作出解释。对一时不能解释清楚的问题就必须"模糊"一下,把疑难暂存起来,如果企图毕其功于一役,想在一堂课内全部加以解释,结果会越解释越糊涂,以至不可收拾。例如,教学《看月食》一课,学生提出了"月亮为什么会悬在空中而不会掉下来!","月亮为什么有时候是弯弯的,有时是圆圆的?","月亮上真的有嫦娥和白兔吗?","月亮上黑是什么?","月食是怎么回事?"等等。为了有利于课文的学习,我用电化教学的手段把为什么会产生月食的现象作一直观演示,对其他问题只作模糊解释:"同学们,等你们学的知识多了,看的书多了,不但会弄清你们提出的另外一些问题,还会发现宇宙中有好多好多更加有趣的自然现象。"

实际教学中我们最不放心的是词语教学,对每一个词语都力图作出准确的解释,殊不知有些词语可以通过语言给一个较确切的定义,有些词语,对小学生业来说,只能用模糊化的手段作模糊解释,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意会。例如,《草原》一课,"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这句中"洒脱"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意思是:"(言谈、举止、风格),自然,不拘束。"这个解释虽然准确,但小学生会咬笔思考:"言谈、举止、风格、自然、拘束"又是什么意思?所以照抄词语解释,硬逼着学生接受,显然是不合适的。于是,我就引导学生认真读书,联系上下文去理解,让他们意会"洒脱"在文中是"自由、随便、爱怎么就怎么的意思",这样教,效果比较理想。

小学阶段,让学生辨析词语的练习比较多,但不少老师试图让学生背诵现成的注释来理解区别词义,这样做,学生一定会坠入云里雾里,即使记住了解释,也不一定完全理解,更不会灵活、准确地运用。因此,也必须"通过模糊辩别和分析,迅速把握信息语义"的功能,让学生根据"最少量的模糊信息,运用模糊概念进行模糊推理,作出各种灵活的反应和得出近似程度的可靠结论。"例如,《李时珍》一课中就有"药物、药材、药性、药效、药方"等意思不易区别的词语,教学时,让学生在反复读书领会意思的基础上,创设具体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做选词填空练习,使他们进一步理解区分了词语的意思。

模糊词语范文篇10

【关键词】模糊语新闻作用

准确、简洁是新闻写作语言的基本要求,是新闻工作者在新闻语言方面追求的目标。着名语言学家吕淑湘指出:“新闻语言的首要要求是准确”。早在196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数学家查德发表了题为《模糊集》的论文,首次把“模糊”的概念引入数学领域。到了70年代,产生了许多新兴的交叉学科:模糊逻辑学、模糊修辞学、模糊语言学,等等。实践证明,模糊语言与精确语言相互补充共同作用,使新闻报道更加接近新闻事实的本来面目。模糊语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符合受众阅读心理

受众接触各种媒体都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是为了满足信息、娱乐、心理、精神等方面的需求,但是受众只对那些能满足其某种需要的信息感兴趣。在许多情况下,记者只有在报道中使用一些必要的模糊词语才能符合读者的这种阅读心理。一篇囊括了各种细节的报道,虽然看上去十分“精确”,实则拖沓冗长,这非但不会吸引读者,还会使其望而生畏。为此,记者往往借助某些模糊词来避免这类问题。例如,《大同晚报》报道以下新闻时就在导语中巧妙地使用了模糊词:

从市环保部门获悉,今年进入采暖期以来,大同市区的空气质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又有明显改善。二级以上天气11月同比增加了5天。

记者在此用“进入采暖期以来”表示时间概念的模糊词语以及表示地点的模糊词“大同市区”,向读者大致勾勒了这则消息发生的背景,虽然作者并未详细说明时间、地点,但对于读者来说,这些背景资料交代得己经够清楚了,所需要的信息己充分提供。如果片面追求精确,枝蔓过多,反而有画蛇添足之嫌。

二、符合新闻报道的特性

由于新闻写作强调实效性,新闻报道常被称为“急就章”。新闻事件发展的随机性,其发生的规模与产生的影响往往具有不确定性,记者对新闻事件范围的大小、影响的强弱一时难以做出十分精确的判断,因此记者有时在报道中不得己使用一些概括性较强的模糊词语,向读者作大致报道,对报道对象作一番综合分析和概括评价,这是新闻写作所要求的简洁性、时效性以及新闻采访等特点所决定的。例如:昨天,据位于西昌发射中心附近的泽远乡人民政府介绍,为保障“嫦娥一号”安全发射,当地2000多人今天将全部撤离疏散到4公里外的安全区域。

在此例中,记者要想数清当时实际的人数是不可能的。记者只能使用2000多人、4公里外这种概括性较强的模糊词语,向读者作大致报道。就读者而言,模糊词语并不影响他们获得这则消息的主要信息。读者不难想象,记者为了火速发稿,根本无暇也无雅兴去计算具体的人数以及安全距离。乍一看,以上例子中的模糊表达并不十分准确,但要比准确的表达更客观、更科学。罗素曾说:“认为模糊知识是虚假的,那将是极大的错误。相反,一个模糊的认识比一个精确的认识更有可能是真实的,因为有更多可能的事实证实这一模糊认识。

三、促使报道生动活泼

数字表达产生精确的效果,然而对大多数读者来说,数字往往是枯燥的。如果将冰冷僵硬的数字通过恰当的模糊词语转化为生动具体的形象,则其表达效果要比看似精确的数字更加清晰明朗,易于为读者接受,新闻报道也因之更加生动丰满。例如:据新华社电俄总统普京10日表示,他“完全赞同”统一俄罗斯党等政党推举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为下届总统候选人。这一决定公布后,俄罗斯股市迅速上扬。俄罗斯证券交易系统指数创下新高,美联社评论说,这是市场对“下届总统猜谜”结束的反应。反映俄罗斯股市的消息,记者没有用任何数字,而是用了带有模糊性质的词语,如用了“迅速上扬”和“创下新高”,形象生动地表示出竞选和股票同时在升级。

四、避免报道过于绝对

新闻要求真实,表述的概念要求准确,但这并不是说新闻语言所表达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必须十分清楚。出于新闻的传播要受到新闻法规、新闻道德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新闻报道中,有许多地方不得不使用模糊的做法,闪烁其词。模糊词语具有灵活和自如的特点,运用得当,可避免把话说得绝对化,这一点在外交事务方面的新闻报道中尤为明显。由于外交策略的需要,避免话语过于绝对化,最佳的策略就是使用模糊表达法,由此,也为自己留下充分的余地。

五、避免报道的负面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