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性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07:58:25

模糊性

模糊性范文篇1

关键词:艺术语言;模糊性;思维

一、艺术语言

骆小所先生1992年9月出版的专著《艺术语言学》,从艺术的角度来研究语言,拓宽了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从理论和方法上另辟蹊径,创立了一门崭新的语言学分支学科。艺术语言学是从艺术的角度研究语言的科学,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艺术语言是指文学语言和其他艺术门类中的一切表现手段。例如:电影语言包括戏剧语言在内的一切艺术表现形式。有人总结王家卫的电影特点时说“村上春树味儿十足的台词、魔幻现实主义、解构主义、意识流加后现代文艺腔作风。MTV似的恍惚镜头、街头流行的酷表情、古龙式的醒世格言、浓浓的怀旧情调……”[1]电影中的台词、镜头、表情、情调都可以作为广义的艺术语言来理解。而狭义的艺术语言是指语言的变异,也即变异语言,又叫破格语言。它是通过拉大辞面和辞里的距离来超越科学语言的一种言语艺术。如:“积淀的淡而不逝的莫名的沉重和悲哀”,这个句子的表层形式上是不符合语法规范的、也是悖于理性表达的,但是从其深层内容上却可以体悟到言说者特定心境的一种“无理而妙”的模糊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殊情绪。艺术语言是重在表达情感的一种情感语言,它更多的是借言说者的情绪、想象、直觉、心理意象来实现语言艺术化表达的效果。语言的功能就是语言的表达目的,不同的表达目的,决定了不同的言语形式,而艺术语言就是为表达情感而创构的。情感的表达是一个对所反映的事物或现象的认知的复杂过程。因为受感情的牵制,言说主体对言说客体的认识常常是若明若暗的,有种若隐若现,若是若非的感觉。这种感情不比抽象的概念清楚,反而比思维过程中的概念更为模糊。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理的模糊性。[2]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人们不仅用精确方法分析观察事物,而且也用模糊方法去认识一些复杂的事物。在汉语的言语活动中,常常运用模糊的方法来传达信息,提高交际水平。如:《红楼梦》中对黛玉外貌的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笈烟眉,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黛玉究竟是怎样的,这是具体描绘不出来的。读者可以在这样的模糊语辞中,想象出黛玉的与众不同的美,这就是艺术语言模糊性的魅力所在。

二、语言的模糊性

语言的模糊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美国科学家查德在1965年提出了“模糊集”,从而产生了模糊语言、模糊逻辑、模糊数学之类的学科,李小明认为“无论在人类任何的认识领域中,非定量、模糊和不确定的认识形式和因素不是例外而是常规。”而这种模糊性在语言上的表现就是模糊语言。比如“高”“矮”“胖”“瘦”这样的形容词,它们并没有清晰的界限、确定的外延。而正是这种不能精确划一的模糊语言,形成一些边缘不清的、复杂多变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模糊集合,使得语言的交际功能更具弹性和可扩展性。语言的模糊性更多的是侧重于语义的模糊性。语义的模糊性“是指语义所体现的概念外延即概念边缘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而其中心区域,此一概念和彼一概念还是清楚的”[3]艺术语言的模糊性,主要是始发于心理的模糊性。心理的模糊性,是一种感觉能力,是一种理性上趋势明确、知觉上朦胧混沌的模糊。心理的模糊性一般都以模糊的方式实现复杂的精神现象上的准确,具有明显的自动性,而这种自动性只要摆脱人的主观性,就是一种非自觉性的行动。在直觉和灵感的相互作用下,这种自动性就成为一种冲动,随之激情自然喷涌,直接为被人的天性制约着。[2]心理的模糊性直接通过语言的模糊性表现出来。

三、艺术语言模糊性

(一)艺术语言模糊性的决定性因素。艺术语言的模糊性,是由言说客体的模糊性、言说主体的审美情趣的模糊性和接受者的审美能力及审美的模糊性所决定的。1、言说客体的模糊性言说客体的模糊性。大千世界的庞杂万物都是精确性和模糊性的的辨证统一。艺术语言所指向的对象,主要是人的情感世界,情感世界是丰富、多变、复杂的,它有明晰表达的一面,也有模糊表达的一面。模糊的客体决定了投射在人脑中的客体内容也会具有模糊性。而这些模糊客体给人的模糊感受只能用模糊的思维来认识和把握。比如:古代赞美一个女人的容貌,常用“沉鱼落雁”、“倾国倾城”来形容,因为容貌的“美”,是没有一个清晰界限的,更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来介定。“美”本身也就是一个模糊概念,所以又选择了“沉鱼落雁”、“倾国倾城”这样看似具体形象化的比喻来表达模糊的美,因为我们依然不知道“沉鱼落雁”、“倾国倾城”的美到底是怎样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于美的程度的感悟,这就是艺术语言模糊性的永恒魅力。2、言说主体的情感和审美情趣的模糊性艺术语言的模糊性还源于言说主体的审美情趣的模糊性。一方面,艺术语言的言说主体的情感具有模糊性,言说主体对言说客体的态度和喜好本身就带有极强的主观色彩,而这种主观情感的内容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就是模糊性的一种表现。比如,两个相亲对象见面后,女孩说,“对他印象不错”,“不错”的意思就比较模糊,是指长相?工作?家庭?还是人品……这些都是没有明确指出的。另一方面,艺术语言的言说主体的审美情趣也具有模糊性。审美情趣也就是"审美鉴赏力,是言说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偏爱,是言说主体对言说客体的审美评价和选择。是言说主体在其实践经验、思维能力、艺术素养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以主观爱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对客观的美的认识和评价。而这种认识和评价往往会表现为一些“直觉”“直感”。“直觉”和“直感”本身就具有模糊性。可见,言说主体的情感和审美情趣都具有模糊性。同样描写家庭生活,冰心的笔触是温和亲昵的,而张爱玲的言说基调却是怅惘荒凉的。这就是由于两个言说主体各自的审美情趣不同而造成的完全不同的言语风格。而这种审美情趣的不同,是很多复杂因素积淀起来的。不同的言说主体,往往呈现出不一样的审美的结果,这正是艺术语言模糊性的魅力所在。3、接受者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感受的模糊性还有,接受者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感受的模糊性也是影响艺术语言的一个重要因素,接受者对语言的解读和把握往往是因人而异的。张艺谋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呈现在观众面前时,有人认为是“没有真情的年代说一个爱情故事”,有的说是“有意识地向物欲横流、真情贬值、价值观、爱情观日趋浮泛的某些社会现象发起挑战。”又有人说:“是为拒绝真情与真爱的世纪末唱一首带有回归色彩的关于爱情的挽歌。”而张艺谋电影最深刻的特征则是:不想太现实、不想太沉重、也不想太深刻。显然导演可能并不一定存心指向某一种观点,但是正是他所创造的这种模糊性,让观众以自己的模糊解读出了电影人的模糊,这就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式的艺术语言的模糊性富有弹性的表达效果。(二)艺术语言模糊性与思维的关系。1、艺术语言模糊性和传统思维。模糊是构成美的重要条件。模糊的艺术语言可以是一种美,可以激发人的强烈美感,汉语具有重意会、重虚实、重具象的特点,艺术语言的模糊性也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与我国的传统思维方式是密切相关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一直就保持着浓厚的模糊特征。[4]我们常认为那些以少胜多、并“含而不露”、“露而不直”、使“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隐而显、藏而露、曲而直、晦而明、虚而实,让读者经过推测、取舍、想象、联想、充实和加工等在创造的劳动,将贮藏在“言内”的“言外之意”化隐为显、化曲为直、化虚为实、化少为多,成为读者心中的真情、真景,使言中的“境界”转化为读者自得之意境,从而产生含蕴无限的美感。[2]例如:刘禹锡的《竹枝词•其一》:“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里将“晴”和“情”既隐又显,言内“晴”的言外之意“情”形成一种言近旨远、曲折有致的含蓄表达。让读者从模糊的语义中体味到了比明晰表达更贴近真实感受的一种淡而不逝的美。这是由传统思维方式决定了的表达方式。模糊的传统思维方式对艺术语言的模糊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文学语言中以实喻虚移情于物的表现手法借助模糊思维达到理想的表达效果。同样,模糊的艺术语言又反过来深化了传统思维方式的模糊性。这样相生相息的模糊性成就了中国文化和语言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2、艺术语言模糊性与神话思维。提到艺术语言模糊性与神话思维的关系,如果我们追根朔源的话,那么神话思维的混沌性、艺术思维的形象性心象思维的模糊性就能为我们找到关于艺术语言模糊性存在的必然性。神话思维是原始人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特有的思维方式,神话思维解决问题的方式同推理思维相比是原始的、象征的。神话思维是象征思维的高级阶段,其前身就是我们常说的动作思维和表象思维。[5]神话思维同理论思维相比,明显地表现出一种混沌性。思维的混沌性,是作为思维对象的人与自然之间的混然不分,思维主体与思维对象之间的混然不分。神话思维的混沌性正反映着前自我意识阶段人类思维的混沌状态,也只有从这种未分化的混沌状态出发,才可以理解那些诸如万物有灵、图腾崇拜的原始信仰形式。神话思维通过感知、联想、投射和同化四个运演程序企图真实表达信息本身。思维的符号载体从有象到无象的飞跃,思维方式必然从神话叙述式转化为理论的推理式。但神话思维并未被理论思维替代,而是以遗留形态保持了下来,进一步表现为艺术思维。3、艺术语言模糊性与艺术思维。艺术思维重形象性,形象性一般通过想象的方式来呈现。想象是艺术思维形象性的主要方式。它的实质是表象改造的过程,是在已有形象基础上创造新形象,形象性是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还是一个多元的综合体,是“人的感受、体验、思想、欲望、审美趣味、审美经验的综合性凝聚,是‘化合物’而不是‘单质物’”。[6]形象性是以具象占主导地位的。艺术思维的形象性是一种多元因素的心理活动,是一种无意识和直觉以及其他心理因素的综合性过程,是想象、情感、理解、感知等多种心理因素的有机综合体。艺术思维的形象性的这种想象、情感、理解、感知并不是整齐划一的,它往往通过变异的形式表达出来。神话思维到艺术思维的过渡,是原来重在信息本身,后来重在表达形式,“真”的意义让位于“美”的意义了。艺术思维的这种解放在语言艺术上的表现最为突出。4、艺术语言模糊性与心象思维。艺术语言中的心象思维及其模糊性又是艺术思维形象性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心象思维指的是日常生活里触景生情而产生的形象联想的一种心理活动,它和抽象思维交错渗透在一起,但又不受抽象思维的自觉控制而自发地运行。[7]心象思维是由情绪激发的。艺术直觉就产生于心象思维和情绪激发之间。艺术直觉有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相应地情绪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艺术直觉的第一步是感觉,与感觉相适应,也有较初始的情绪波动出现。因此艺术直觉与情绪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心象思维是沟通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内涵之间的媒介。成为情感和艺术直觉的表现方式。主体和客体的审美关系中以心象思维为媒介的表现方式所承载的信息就是美感,是以情绪反应为特征的情感体验。艺术思维要求以心象为思维工具,把思维具体化和形象化。它所反映的并不是客观之真,而是心象之真,而心象之真的“真”又往往是通过“模糊性”来体现的,这种模糊是一种心理的真实反映,艺术语言的心象思维往往表现了人们内心世界微妙复杂、讳莫如深、变化莫测的模糊意识。这种非自觉性的模糊性是人们模糊感受心理的自然渲泻。艺术语言的心象思维的模糊性使得表述含蓄迂回、若即若离、引人入胜,彰显了艺术语言极大的弹性和扩展性,给人无尽的联想和回味。从神话思维的混沌性到艺术思维的形象性,再到心象思维的模糊性,这是一个不断收缩,不断扩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它更精简了,但从内容上看,它却因这不自觉的模糊而产生了无尽的意味。这便是艺术语言模糊性的魅力。

四、小结

艺术语言的模糊性是一个无法让人具体感知的一种潜在的无意识。艺术的创造和欣赏过程都似乎是无法理解甚至是不可理解的,都是同这些过程有关的人所无法意识到的。可见,艺术效果的最直接的原因隐藏在无意识之中,无意识是处于我们意识之外的,是我们所不知道的一种的隐蔽着的东西。既然我们难以把握这种潜在的无意识,那么是以什么样的形式来使艺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有所寄托呢?我们以为是意境。艺术语言作为一种变异语言,其模糊性是由言说客体的模糊性、言说主体的审美情趣的模糊性和接受者的审美能力及审美的模糊性决定的。艺术语言模糊性受传统思维方式影响至深,而艺术思维的形象性是以神话思维的混沌性为基础的,心象思维作为艺术思维的一种具体形式,心象思维的模糊性就映射在艺术思维中,以艺术思维为底色的艺术语言必然带有模糊性。而这种模糊性是借助艺术语言的意象、神韵、空灵等精神特质所营造的意境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陈墨.中国电影十导演——浪漫与忧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

[2]骆小所.略论使用修辞格时心理的模糊性[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2):56-60.

[3]刘焕辉.言语交际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

[4]李小明.模糊性:人类认识之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俞建章,叶舒宪.符号:语言与艺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4.

[6]李春青.艺术直觉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7.

模糊性范文篇2

广义上,材料是除意识之外的所有实体物质。建筑领域,一旦某物质被称为“材料”的时候,即含有“目的性、选择性”,即非“自然”的了。“语义学”是探索、研究语言意义的学科。“语义”即人在接收到视、听、触、嗅、味五感方面的刺激后形成的对某物质的概念和印象,此概念和印象的产生除了和人的生理和心理相关,也和时间和空间意义上的社会、文化、气候等被称为象征环境的各个方面相关。

建筑材料语义的模糊性

引用查•桑•皮尔士的话:“当事物出现几种可能状态时,尽管说话者对这些状态进行了仔细的思考,实际上仍不能确定是把这些状态排除于某个命题还是归属于该命题,这时候,这个命题就是模糊的”。人类语言的模糊性在词语及其语义上表现最为明显。语言符号的模糊反映着纯客观的模糊和主观世界的模糊。正是语义具有的能指和所指的特征注定了其在反映过程中必定要带上模糊性,即表现为本体上的模糊性和认识上的模糊性。文化符号学的构建者朗格认为除了推论性符号——语言所能及的表达之外,人类内心世界还有着更为复杂的不可命名的生命感受,这就要通过表现性符号来解读。在建造领域,作为一种表现性符号,材料语义依赖于“语言”这一维性符号的转译和解释,与符号“语言”存在的“不可描述”需要其他符号来“弥补”相似,材料语义传达“维度”的匮乏和单一表现为本体上的模糊性;正如伍铁平认为模糊理论对语言学是“一个具有生长点的理论”一样,建筑材料语义的模糊性蕴含着无限的被解读的可能。

建筑材料语义的回归

建筑史的现代主义时期将视野长久地停留在“功能一一形式”因果律,片面强调对物质价值和符号语义的单一追求;另外,后现代建筑对待材料的“历史主义方式”纠缠于如“空间”、“形式”、“哲学”等形而上的词汇转译中,使建筑语义变得沉重陈腐。材料的语义在“历史”语境下受限、固化表现为认识上的模糊性。摆脱“历史”语境,材料语义领域将迎来多维度表达的“新境界”。20世纪初胡塞尔的现象学立足于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本质的日常“生活世界”上,……将意识集中在纯粹的现象和直接感受的事物,从而还原、回归把握事物的本质;20世纪晚期,彼得•卒姆托摈弃后现代建筑对待材料的“历史主义方式”,着眼于材料知觉潜力的多维挖掘和不同气候条件下材料的具体性呈现,来展现建筑“氛围”而不是“空间”。“再次”关注建筑的材料本身,寻求它对于人的多维、综合知觉的传达,这种“还原”有助于“建造”适时地跳出“功能——形式”、“历史主义”的建筑语境,回归材料的原初语义,使建筑和建造呈现出另一种特质和独特的感受方式,材料语义有可能超越固化的、单纯的“空间意义”和“历史主义”,从而在语义传达领域开拓出更寥廓和沉郁的时空维度。

建筑材料本性和表现性

对于材料,15世纪西方建筑师从材料的物理属性和心理属性的角度来分析语义结构,引出来两个相对应的关键词:“本性”和“表现性”。在路易•康对砖、密斯对钢的运用过程中,材料的物理属性的定量指标(尤其是重力)被作为材料选用的重要考量,本性被认为是材料“物理”属性(含化学属性)的体现。材料的物理属性的僵化和局限使其语义表现为材料符号本体上的模糊性。从设计语义学视角看,材料的本性不是给定的、量化的“物理”属性的组合;另一方面材料不可避免要经过(选择性、目的性)“处理”,受到气候的、时间的和制作工艺的影响——它不是某一时空的静态概念。即材料的本性是一个人类活动参与的、复合的、多维度的、动态的“过程”,而非一个拟定的、量化的、恒定的“物理、化学”属性的组合,或者静态图景。因此材料的“物理”属性无法决定材料的本性。同理,材料的表现性也不能全由材料本性来决定。材料的表现性来自于材料本性,同时还包括材料自身的“物理”性能(包括化学性能)、“处理”工艺和在“处理”过程中被赋予的情感和意义,以及在时间、气候和地点的变化中留下的印迹。正如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所言:“每一种材料都有他自己的信息,有他自己的歌”。因此,材料的表现性经由人的生理上的五感(含“通感”)和“无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产生“意象”形成材料的心理属性,因为个体感知差异的参与,材料的心理属性也不能全由材料的表现性决定。由于材料的本性不是一种给定、规律、不变的特质。基于此,材料的本性与表现性之间、材料的物理属性与心理属性之间保持了“宽松而弹性”的距离和联系,材料的心理属性对材料的本性和表现性有着反作用,且不断更新、丰富着材料的本性和表现性,材料的语义因此成为一个能“生长”的理论。

模糊性范文篇3

关键词:模糊性;服装设计;审美追求

1、前言

非物质社会,在一切转瞬即逝、欲望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我们需要更混杂、更虚幻、更强烈、更另类的刺激与惊喜,服装物品的精神审美功能则更加为服装艺术所强调,而模糊理论在服装中的设计来表达出设计者创新的理念和穿着者的个性恰恰符合了人们的审美倾向。当下的流行时尚特征是边界的消失,各种新与旧、男与女、老与少、藏与露、世俗与崇高、边缘与主流等等都彼此交合互渗,混杂共生,失去了既往的边界,一切都在打破重组、更新,一切又都彼此混合,接近雷同,迫使一切重新定义。一种前所未有的混杂成为时尚的象征。①

2、服装的审美与时尚

追求时尚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汉语词典》对时尚的解释为当时社会上普遍流行的风气和习惯。时尚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在服装设计中,设计的各种手法理念都嫁接于时尚,不同的是形式,相同的是那种虚拟、混合的不明性质和新鲜、神秘的意趣。设计师通过对时尚和大众审美趣味的正确把握将有利于设计上的不断创新,从而创造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人类审美意识是随着人类的诞生和自身的发展而相继产生发展的。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服装的审美包括服装本身、服装着装状态、受众的理解等。人们对服饰的审美活动的意识包含在人们对服饰的选择、试穿和评议等一系列的活动中,从而得出审美的结果。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使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作出的一种对事物的看法,具有直接性和直观性,因此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本身是无法精确的控制、分析。②审美心理是各个要素是综合,互相交织的过程,审美要素包括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等基本要素。这些因素属于精神层面,精神意识的情感因素自身具有模糊的特性,而且这些心理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互相影响、互相渗透。黑格尔曾经说过:“情感是心灵中的不确定的模糊隐约的部分。”因此,人们审美时的心理现象是高度整合综合模糊运用的过程,具有“模糊性”的特点。③

审美受制于客观因素,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会对人们的评判标准起到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流行时尚,审美时尚是一种给追随者以情感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满足并具有价值判断和审美导向的时尚。人类审美共通感的存在,使“时尚”成为人们竞相摹仿、追逐的消费浪潮。④大众的审美价值取向造就了这样的时尚,这样的服装也包容了群体的审美心理,它体现了着民众的审美倾向。

3、服饰审美中的理解模糊

服装审美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服装以其神秘的、朦胧的、含而不露、引而不发的艺术特质传达着视觉张力,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和审美意识。审美受到审美者文化素养、经济、年龄、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习俗、价值观、感知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感知服装美是重要的,它依赖于人们对服装的审美态度。审美个体有差异,使人对服装兴趣的大小,对服装美的注意程度和对服装行为所抱有的审美期望不同,所以,对服装感知的程度也不同,产生的想象和情感以及对服装的理解就不一样,美的感受程度也就不一样。审美过程其实就是服装与人之间的一座桥梁,服装是具有想象力的,是供人欣赏的而不是推理,是领悟而非说教,人能够最大可能地参与其中,从而实现服装作品的“二度”创作。人的内心世界是及其复杂多变的,客观世界也是丰富多样性的,审美在模糊不定中彰显多种可能,这使服装设计作品得到多维理解。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艺术本文的理解,审美理解需要的不是一种复制态度,而是一种生产性态度,一个开放性过程,我们要从心底出发理解服装审美。审美理解具有无限多样性,其包含“解释性循环”:根据细节来理解整体,又必须根据整体来理解细节。审美理解过程就是在服装的整体和部分之间不断地往返过程。审美理解的关键步骤是“视界融合”。⑤服装设计作品除了承载服装设计师本人的思想理念,还应该更多地在欣赏群体中获得“再生”。因此说,作家艺术家的审美创造,接受者的审美理解有者模糊的难以表达的一面。4、服装的产品意境生成

随着人类生存需求的发展和对世界不断的感知,在人类的意识中,已不再是仅仅靠知觉来认识和表达世界了,而是用心、用意识去感悟和理解世界,不是单纯的模仿自然,而是通过表现心灵,进而阐述世界和事物的规律,这样服装设计中意境的生成尤为重要。服装意境的创造与表达始终与社会经济、消费群体的审美标准密不可分,消费者根据设计师创造的赋予情调的形态语言和赋予意味的着装表现及特定的衣着情节所传达的信息,加之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在大脑中浮现相应的景,感受设计师所抒发的情,从而领悟到设计师追求的艺术境界,服装设计的意境由此形成。意境包含主体的品格、个性以及审美感情、心态、理解、想象和趣味等多种主观因素,并形成一种综合形态,强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具象范围去感受、丰富和联想,追求审美客体的本质特征突破具象范围去感受、丰富和联想犷追求审美客体的本质特征和这些主观因素的和谐一致,以获得最充分的审美满足和快乐。意象的生成是审美的关键。模糊性的开放性、暗喻性是意境本身产生货释放出巨大吸引力之所在。在设计中追求审美意境,以其模糊性创造的模糊美吸引观者的良好途径。吴亮认为“如果他过于理智,过于自觉,他就断不能即兴地创造出一个新的意境”。⑥

5、结论

服装是极具流行性和时间性的产品,它们不时被淘汰翻新,并不时地受时尚、受众的审美理解、产品所表达的意境等的影响,使之演变得更具个性与时代感,从而形成别具一格的风采,这也是服装设计的审美追求所在。

参考文献:

[1]唐玉宏,《艺术审美创造和模糊性思维》,文艺论坛

[2]http:///view/169606.htm

[3]张会锋,《论图形设计的模糊性》:〔硕士学位论文).2005

[4]贺阳,《鞋子的时尚审美》,时尚研究,2005

模糊性范文篇4

[关键词]客户关系;社会价值营销;整体涌现性

1问题的提出

2005年以来,中国发生了诸如“双黄连”假药、“苏丹红”辣椒、SK-Ⅱ化妆品、“大头娃娃”和“三聚氰胺”奶粉等一系列重大事件。2009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63万件,其中质量问题占58.9%,营销合同问题占8.8%,价格问题占5.6%,计量问题占1.6%,安全问题占2.0%,广告问题占2.1%,假冒问题占1.9%,虚假品质表示问题占1.4%,人格尊严占0.3%,其他占17.4%。2009年与2008年相比,销售服务投诉量上升66.4%,居投诉增幅首位。这些都是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破坏客户关系,置消费者利益于不顾带来的结果。

2客户关系失败的原因

首先,“经济人”理念的渗透。“经济人”理念促使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认为利润的获取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唯一使命和动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不择手段,如虚假广告、压低员工工资等,这些必将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其次,“经营近视症”的传染。这与经营者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在我国,许多企业老板或经营者还不具备企业家的职业素质,现代经营理念没有渗透到企业的运营中去,缺乏自觉追求企业经营效益和综合实力的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企业长远发展。

再次,外界环境的影响。一是政府官员的“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短期行为的影射作用;二是市场机制不够完善,缺乏公平、有序的竞争,使企业没能从中长期发展战略实施中获得竞争优势,也没有感受到市场对“短期行为”的压力,从而导致了企业经营决策短期化。

管理大师彼德•德鲁克曾强调:“企业经营的真谛是获得并留住顾客。”知识经济时代,随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尤其是客户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等特征表现得越来越突出,现代企业的经营重心已逐渐由“产品导向”向“客户导向”转移。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越来越重要,成为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企业通过客户关系管理,制定与实施客户忠诚管理策略,为客户提供综合性、差异化服务,履行高度的顾客承诺,是企业保持与顾客长期、双向互动关系的重要保障(Zablah,BeuengerandJohnston,2003)。过去10多年来,客户关系管理实践得到了快速发展,Datamonitor预计2012年,全球客户关系管理市场的销售额将会增加近一倍,达到66亿美元。

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是为了保护消费者,为其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而且还要使顾客满意,即通过提升员工意识,以顾客为中心推进企业的经营活动。

3企业边界变形与客户关系的模糊性

众所周知,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并非“一锤子买卖”,而是一个随着交易次数的增多而不断深化的过程,从“扣钩”关系(行为层面的交往)到“拉链”关系(关注长期合作),再到“维可牢”关系(完全客户导向),既有物质、信息的交换,也有思想和心灵的碰撞,但由于经济人假设的存在,企业和客户各有各自的利益追求,所以双方是一种“竞合”关系。

“急流险滩”式的环境迫使企业与顾客之间产生合作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导致企业边界发生变形。但是,企业为了保持独立性,其内部各部分之间也相互作用以产生反抗力,力图使企业边界从变形后的位置回复到原来的位置,这种反抗力称为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力是由企业“经济人”本性决定的。竞争力将随着合作力的增加而增长,但对于企业能力来说,竞争力的增长是有限度的(企业竞争力小于企业能力),超过这一限度,企业或破产,或被兼并,这个限度称为企业的极限竞争力。合作力和竞争力的相互作用,导致企业边界发生弹塑性变形,见图1。

(1)线性弹性变形(0-A)。其特征是: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仅局限于业务领域;双方交往的次数随商品交易量的增加而增加,竞争力与变形之间呈线性关系;彼此目标孤立,互不协调,各行其是;双方的冲突和摩擦不断,竞争方式是“你死我活”的零和竞争;一旦环境有变,双方关系即可退回到原始状态。在此阶段,企业与客户之间是一种“扣钩”关系。

(2)非线性弹性变形(A-?A)。其特征是: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不局限于业务领域,还包括社会领域,以使它们自身区别于其他的组织和集团;双方求同存异,开始从以前关注彼此差异转变为关注共同利益,竞争力和变形之间不再为线性,但仍为弹性;双方开始交换意见,出现了不定期协调机制;双方的冲突和摩擦减少,竞争中有了一定程度的合作。在此阶段,企业与顾客之间是一种“拉链”关系。

(3)塑性变形(?A以后)。随着企业与顾客之间合作力的增大,企业边界呈非线性变化:先为竞争力硬化,后为竞争力软化。

①竞争力硬化(?A-B-C)。从?A点开始,随着合作力的增加,企业边界变形速度在加快,此时企业与客户共享的仅是部分非核心资源。B点以后,虽然合作力在增大,但企业边界变形速度开始放慢,表明竞争力在增强,至C点达到最大值,此时企业与客户共享的是全部非核心资源,他们之间是一种“维可牢”关系。

②竞争力软化(C点以后)。随着合作力的增加,企业的竞争力不增反减,产生局部化和不均匀现象,表明企业与客户之间实现了部分一体化。随着企业竞争力的完全消失,企业核心资源实现了全部共享,企业与客户之间实现完全一体化。鉴于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一体化关系不属于“竞合”范畴,所以本文所研究的企业边界塑性变形不包括该阶段。

塑性变形的特征是:随着双方的反复和密切接触,信任度增加,产生了情感和友谊;双方目标开始交融,并统一化;双方相互帮助、互利互惠,组建了许多跨组织团队,以解决共同面临的业务和技术难题;彼此冲突多是建设性的,合作多于竞争。

从弹性变形到塑性变形、从线性作用到非线性作用,不仅企业与客户的关联度逐渐增强,而且双方的能力边界也得到了扩展,物理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产生了整体涌现性,如图2中的AB部分。从中可以看出,每个主体的能力边界都较以前有了扩大,从以前的虚线边界到现在的粗实线边界,在核心资源的边界处,双方收益均达到了最大。

图2弹塑性变形下的边界结构和模糊性

说明:A表示企业,B表示客户;细实线表示核心资源及边界,粗实线表示塑性变形边界;虚线表示资源及边界;交界处AB表示共享资源及边界;箭头表示边界能力的延伸方向和控制范围。

4客户关系模糊性与社会价值营销观念的确立

4.1客户关系模糊性的加深与营销观念的演化

随着企业与其客户之间边界从弹性变形到塑性变形,客户关系的模糊性也由弱变强,共享资源数量逐渐增加,直至共享全部非核心资源,双方的共同利益达到最大,资源配置达到了“帕累托最优”。与此相对应,市场营销观念也从企业价值营销转变为顾客价值营销,进而为社会价值营销。在企业价值营销阶段,由于企业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并不关心顾客的需求,企业和顾客之间只是业务上的关联,表现为物质和信息的交换,交易的模糊性程度很低,所以企业边界仅产生线弹性变形。在顾客价值营销阶段,由于企业开始关注顾客的需求,并出现了全面营销、社会营销、市场差异化营销等方式,遵循“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思想,在双方关系中有了社会因素,交易的模糊性程度虽有所增加,但双方的关系仍非常脆弱,竞争性大于合作性,如各种损害顾客、消费者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所以企业边界产生的是非线性弹性变形。社会价值营销是建立在顾客价值营销基础之上的企业价值营销,是指企业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或组合,在实现“上下”游资源优化对接的基础上,实现双方或多方共同收益最大化。所以,社会价值营销具有整体涌现性,表现为企业和客户共同创造价值,企业边界模糊性进一步加深,发生塑性变形。

4.2社会价值营销的基本特点

社会价值营销与企业价值营销、顾客价值营销相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边际收益递增性。企业价值营销和顾客价营销建立在工业经济基础之上。工业经济是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消费经济,遵循的是边际生产递减规律,使得经济的增长与能源、原材料耗费的增长同步进行。社会价值营销则建立在信息经济基础之上。信息经济是一种把物质生产和知识生产相结合的经济,实行的是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以提供多种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的价值观的需求,它遵循边际生产力递增规律,不仅大幅度地提高商品的信息含量和高附加值,而且还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的集约化程度。

(2)互动性。企业价值营销和顾客价值营销均是强制性营销,导致了各种欺诈行为的发生,互不信任,社会经济中充满着机会主义倾向。社会价值营销是一种互动性营销,企业之间相互信任,共同维系着“整体”,乃至全社会利益。

(3)透明性。在企业价值营销和顾客价值营销阶段,人们的工作时间是同时化的,为了保证生产和销售,需要有合理的库存和储备。社会价值营销则不同,由于企业、供应商、销售商、消费者,甚至是竞争者之间形成了互信的价值链关系,企业是围绕着信息组织进行生产的,能够使潜在的需求明朗化,从而实现“零库存管理”和“赶趟生产”。

(4)系统性。企业价值营销和顾客价值营销的组织经营方式是中央集权化,所有工作都经过细致的分工,在标准规范下工作,实行高度的专业化,难以适应动荡的市场环境,容易遭到破产的厄运。社会价值营销观念借助的是计算机系统,进行系统化、综合化、扁平式的管理,使企业的适应性增强、稳定性提高。

5社会价值营销观念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从感性消费到有限理性消费,再到感动消费,消费者开始注重价值主张。所以,企业不仅要承担社会营销所应承担的责任,而且还要承担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社会财富最大化的责任。企业管理者应该关注长期的资本收益率最大化问题。为了实现这一点,他们必须承担社会义务和由此产生的成本。他们还必须以不污染、不歧视、不从事欺骗性的广告宣传等方式来保护和增进社会福利,增加顾客价值,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同时,通过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推动生产的发展,增加生产者价值,实现生产者价值最大化,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使社会价值在不断循环中增长。

5.1实现从关注营利性交易向关注客户终身价值转变

无论是企业价值营销还是顾客价值营销,企业关注的焦点均是从每笔交易中获得多少利润,这极易导致企业产生短期行为,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而且客户的忠诚度也不高,容易失去顾客。对于社会价值营销观念,企业不仅关注自己所能获得的利润,同时也要关注每个顾客的终身价值,通过设计产品和价格以期在顾客的终身消费中获利。

5.2实现从单一营销向整体营销转变

整体营销是一种全方位的营销方式。与过去的单一营销方式相比,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纵向营销和横向营销。纵向营销是指不同营销功能如销售、广告、产品研发与管理、售后服务等必须密切协作;横向营销是指营销部门与企业的其他部门如生产、计划、产品研发等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整体营销是社会价值营销观念在企业经营中的具体运用,以充分有效地管理各种相关资源,其实质是谋求从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顾客整条价值链的最优化。

5.3实现从标准化服务向定制化服务转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为了吸引和保留顾客,企业必须改变过去传统的标准化服务模式,向定制化服务模式转变。柔性生产技术和互联网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为实现这种转变提供了可能,从而使面向个性化顾客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能够同时进行。定制化服务的主要目标是兼顾了顾客和企业双方的利益,即以顾客愿意支付的价格并以能获得一定利润的成本高效率地进行产品生产。

5.4实现从部门营销向企业营销转变

顾客满意的前提是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要有满意的员工进行生产,“一环套一环”,缺一不可。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产品的极大丰富,社会进入“无差异化”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是单纯的产品竞争,而升级为企业整体形象的竞争。所以,营销工作并非仅仅是营销人员的事,而是全体员工的企业事,人人参与营销工作,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使顾客满意,并最终实现企业自身的目标。

6结论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技术与产业日益交融,国家之间、产业之间、企业之间、部门之间的壁垒逐渐消失,一体化、全球化、协同、合作、合资企业和战略联盟等,正日益成为企业经营中的普遍现象,从而导致企业边界的模糊化。社会价值营销是企业的一种经营理念,用以指导企业全面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在使顾客满意的基础上实现企业自身的价值,这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要求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柔性,积极改善与外部环境,尤其是与供应商、销售商、消费者的关系,依靠价值营销体系,降低社会参与成本和企业内部成本,以建立竞争优势,更有效地满足顾客需求。

注释:

①企业价值营销是一种传统的营销观念,以“企业为中心”,实现条件是产品的边际收益等于产品的边际成本,它包括生产观念、产品观念和推销观念。

②顾客价值营销是一种现代的营销观念,以“客户为中心”,实现条件是商品的边际效用等于交易的边界成本,它包括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营销观念。

参考文献:

[1]尹世杰.加强社会责任进一步保护消费者权益[J].消费经济,2008(2)

[2]陆涛.客户关系管理研究进展及其未来发展方向[J].商业研究,2008(7)

[3]陈明祥.弹塑性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模糊性范文篇5

关键词:功能文体学;模糊语言;文体特征

一、功能文体学理论的基本内容根据Halliday的说法,文体是“有动因的突出”(motivatedprominence)。

这里的动因我们可以理解为动机,带有一定的目的性,而“有动因的突出”就是特定目的下不同语言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不同特征便具备不同的功能,相应的产生了不同文体。

二、模糊语言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和发展人们很早就已经注意到模糊现象,然而,直到扎德发表了《模糊集合论》一文,人们才开始对模糊性展开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随后,人们使用模糊集理论来分析人类语言,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新闻实践中,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及人类自身的原因,新闻报道中会不可避免的用到模糊语言。模糊语言有着自己的特点与优势,恰当的使用可以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三、新闻模糊语言的文体功能分析

(一)新闻模糊语的概念功能概念功能建立的基础是说话人对外部和内心世界的经验,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概念功能在新闻语言中主要表现为语言单位的涵义。模糊语言的概念功能就是其所指功能(referentialfunction),也就是它的语义。我们经常在报纸上看到的“准”字,就是新闻模糊语概念功能的典型例子。比如说“Tony是个准乞丐”,意思并不是说Tony真的是乞丐,而是说他的行为举止、衣着打扮像个乞丐,经常穿着又脏又破的衣服,不讲究个人卫生,死皮赖脸伸手找人借钱,跟乞丐没有本质区别,唯一的不同是他还算个普通人或正常人。

(二)新闻模糊语的人际功能

人在社会上存在,离不开参加社会活动,而运用语言参加社会活动,就是人际功能。Halliday认为,人际功能主要通过语言系统、情态系统和语调来实现。我们对于客观世界认识的局限性导致我们用语言来表达时显得力不从心,所以我们学会了怎样在表达过程中给自己留有余地。

1.礼貌功能

和人交往的过程中适当的使用意义模糊地词语,可以把话说的更委婉,让别人觉得很礼貌、很客气。新闻语言也具备这个特点,这个功能在涉及外交事务的新闻中经常看到,比如前些时候报纸上刊登的就伊朗和朝鲜核武器问题中方新闻发言人的说法如下“我们非常关注伊朗核问题的发展,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外交谈判的方式使这个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现在我们认为还有空间,有关各方应现实耐心和灵活,只争朝夕,使这个问题以和平方式得到解决……”新闻语言的丰富、灵活、委婉、含蓄、模糊和折衷的特点,体现的淋漓尽致。

2.自我保护功能

新闻报道的作者在讲述事件的同时,必不可少的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或表明自己的立场。为了安全稳妥的达到这一目的,可以采用模糊语言策略,尽量不要把话说的太绝对。比如在表明对某人观点的态度时,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我对此表示支持或反对”,这样既表明了自己态度,又给自己留有回旋余地。模糊语言的出现,既可以使说话者避免受到一些不必要的责难,又可以让说话者的话语更加严谨。

(三)新闻模糊语的语篇功能

概念和人际功能通过什么途径实现,那就是语篇功能。语篇功能将说话者的态度、情感和社会角色联系在一起。模糊语往往是提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甚至是宏观结构在语篇层面的集中体现。举个例子说明,“据天气预报说,明天是晴天”,这里面包括两个主要信息成分:明天、晴天,而前面那句模糊语“据天气预报说”只是表示信息的来源,并不影响“明天是晴天”在语义上的支配作用。

四、结束语

以上我们介绍了功能文体学的理论基础,模糊语言的发展。从功能文体学的角度,分析了模糊语言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就是,新闻报道以信息的准确表达为基础条件,但是模糊语言的运用,只要适度和适当,就能达到我们期待的效果和功能,甚至是精确语言所达不到的功能。

参考文献:

模糊性范文篇6

本文研究经济法的模糊性,试图解释经济法争论多、分歧大、观点不能统一的现象,目的在于澄清思路,把握正确的研究方向和方法,使学术界对研究对象的特性有更深入的认识,以利经济法研究的发展。

一、经济法调整对象的模糊性

经济法调整对象的模糊性,是指它具有不确定性。调整对象的不确定性并不是说经济法没有调整对象,而是指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不是恒定不变的,不能确定为某一类固定的社会关系。它不是一种静态的经济关系,而是处于动态的经济关系,并不时刻在某一处社会关系中存在,而是经常发生变化,因为国家不必也不应时刻对某种经济关系进行干预。

经济法学界虽然争论较多,但以下则是共识: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当市场“失灵”的时候,才发挥“国家之手”的作用,由国家对市场进行干预,作第二次调整,以弥补市场固有的缺陷和不足,经济法正是“确认和规范国家干预经济之法-这就是经济法的本质”。①那么,国家不是固定在某处对某种社会经济关系进行持久干预或管制,它必须以市场“失灵”、社会需要为前提,对社会经济关系全面恒久的管制仅仅是完全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所以,经济法概念、调整对象既应反映“干预”这一确定的本质,又要体现被干预关系的不确定性。笔者赞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的观点。它既准确地把握了经济法调整对象的不确定性这一模糊特质,也反映了市场体制对国家干预的限制,对国家干预的“度”作了量的规定――只有需要才能干预,彻底抛弃了计划体制下那种不加限制的国家管制。实际上持该观点的学者已明显意识到了经济法调整对象的模糊性:“需要由国家干预的”是“一个模糊的字眼”,“经济法不是调整所有的经济关系,而仅仅是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那些经济关系”,“国家需要干预的经济关系的范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使用上述那个不确定的字眼,正好是为了使经济法能够适应可能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的需要”②。例如,市场是通过价格来配置资源的,定价权是市场主体一项重要权利,国家一般不得干预,而只有当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无法控制时,才会引起国家的宏观调控;只有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才会出现价格管制。国家不会也不应时刻在价格领域发生作用。另外还有学者提出,经济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具有立体化和多元化的特点。③亦说明经济法调整对象具有模糊性,不像民法调整的平等关系、行政法调整的行政关系那么单一、稳定。

“需要国家干预说”肯定了调整对象的模糊特质。而反对它的学者恰恰没有意识到这种模糊性,认为概念应有确定的外延和内涵,定义应尽可能准确地加以表述。④概念当然应当追求精确性,但模糊性也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不能认识到这一特性,就达不到精确性。批评者没有根本理解这一学说,所以这一批评是无力的,反而肯定了这种学说。实际上批评者也使用了“尽可能”这种模糊概念。

经济法调整对象的不确定性,模糊了研究者的视界,使其很难从整体上准确把握所研究的对象,往往抓住国家干预过或正在干预的某一方面的经济关系或某种经济关系的某一侧面,作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有的学者认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经济管理关系;⑤有的学者认为:“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以各种组织为基本参与者所参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一定范围内的经营协调关系,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⑥有的学者认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干预经济所产生的社会关系。⑦有的学者认为经济法是企业法(如日本学者希伯宽一);有的学者认为经济法是社会法(如德国学者托尼斯杨);有的学者认为经济法是公法和私法的交错(如日本学者高田植一)。之所以有众多观点、学说,是因为各观点、学说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来确定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调整对象的不确定性,造成了经济法基础理论各论并存的局面,各研究者对调整对象的把握不同,使其观点也不同,各执己见,都有一定道理,又都不能完全说服对方。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的不确定性还指不同历史时期,它也会发生变化。“应当看到,不同时期的不同国家的经济法和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经济法,由于社会情况不同,和国家的政策目标的不同,其调整对象也是不同的。”⑧

调整对象的模糊性应使我们认识到以调整对象构建经济法体系是不可能的,目前各版本经济法学教材编写体系的混乱证明了这一点。单纯以调整对象来确立经济法作为部门法的地位是十分困难的。学术界应当放弃对经济法调整对象作恒定描述的努力,不应企图寻找一种特定的、静态的经济关系作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传统理论的驱使,已使学术界在此方面作了无休止的争论和探索,耗费了不少代价。事实证明这种企图以直捷的传统研究方法,以最少的研究成本建立和完善一个经济法这样的新的学科是失败的。

二、经济法与相邻部门法界限的模糊性

现代社会有私法公法化、公法私法化倾向,二者相互融合渗透、界限的模糊化,为经济法成为一个交叉性的独立法律部门创造了条件。

经济法与相邻部门法界限的模糊性是指经济法与民商法、行政法关系的交叉性,是指它们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不能完全截然分开,三个法律部门边缘相互重叠、交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界限模糊。对于这一点,学术界已有认识,如有学者认为“非但社会关系、社会现象呈现出交叉、交融的走势,而且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也同样面临着相互交融、学科界限模糊化的挑战”,“法律部门划分或者学科划分追求的严格界限原则,必然陷入尴尬之境”,该学者提出了“法律部门之间的界限适当模糊化原则”⑨正是由于平等性质民事关系与非平等性管理关系交叉、融合,才产生了经济法这一调整对象发生模糊的特殊法律部门。

经济法与民商法、行政法界限的交叉性不仅表现在内容上:调整对象相互交融、重叠;也表现在形式上:单个法律中往往蕴含三种法律规范。前者表现为三个法律部门往往同时作用(调整)于某一类具体的经济关系;后者则大量反映在现有客观存在的法律文件中去,往往一个法律文件包含了不同性质的法律规范,以致我们很难将其整体纳入哪一个部门法中去,而传统理论则无视经济法律规范、民事法律和行政法律规范交叉融合于一个法律文件的现象,将这类法律文件机械对应于特定法律部门。这正是高等院校经济法教材编写体例混乱、法律的部门归属不统一现象的产生原因。例如:过去不少学者把《经济合同法》纳入经济法范畴,主要理由就是因为其中有国家管理合同的内容,属于经济法律规范。

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界限的模糊性尤其表现在企业法上。不少学者将企业法作为构成经济法体系的重要板块。而有的学者坚决反对:认为企业法属于商法范畴,并以此作为根本推翻持上述观点学者的经济法理论体系的理由。其实,由于我国经济的公有制性质,国有企业是最主要的市场主体,国有企业法律制度主要体现国家的管理意志;国有控股公司是最主要的公司形态,毫无疑问,《公司法》这部企业法体系的核心法中充斥了大量国家意志;另外,《公司法》中还有大量国家为了保护社会小股东利益而设定的限制股票买卖的强制性规范。因此,很难说我国企业法律制度完全是属于私法范畴的商法。即使在美国这样崇尚自由、尊重私权的国家,民商法也逐渐融入了国家干预的内容。美国29个州公司法的变革就明显代表了这一私法公法化的潮流,如1989年宾夕法尼亚州,为了抗御“恶意收购”,通过了修改公司法议案,增加了4条新条款。⑩增加的新条款强调了公司“利益相关者”(包括劳动者、债权人等,并非仅仅是股东)的利益,赋予了公司经理对“利益相关者”负责的权利,突破了传统上只保护所有人(股东)的私有制逻辑,体现了国家对公众利益的保护。此后至1996年,先后有28个州亦采取了与宾夕法尼亚州的做法,修改了公司法。这种变革反映了现代社会私法公法相互交融、法律部门相互交叉的倾向,法律调整方法的手段单一化、法律部门界限的完全割裂化传统彻底被打破。在我国企业法体系中,国有企业法律制度、私营合伙企业法律制度、公司法律制度规范共生现象非常明显,很难将其整体划入某一个法律部门,其法律部门归属性模糊。至多只能说有关国有企业制度主要反映了国家意志,主要属于经济法范畴;而私营、合伙企业法律制度主要属于“意思自治”的商法范畴;而公司法律制度中,因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深刻变化以及我国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国家干预原则的法律法规对我国股份制企业的发育与培植、证券市场的发展起关键作用,公司法律制度的公法性质更明显,主要属于经济法范畴,这可能是不同于西方国家公司法的私法传统的中国特色。

经济法界限的模糊性,除此以外还造成学术界其他方面的混乱和不统一,对此学术界已有所认识,本文不再阐述。

三、经济法既定主体身份的模糊性

经济法既定主体身份的模糊性是指国家作为经济法的既定管理主体在经济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中所具身份具有重叠性。国家在干预经济时,兼具公共(行政)管理者⑾与国家所有者的两种身份,既要行使公共(行政)管理职能,又要行使国有资产的经营职能(保障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两种身份、两种职能共同作用,相互重叠。研究者对其叠幻影像捉摸不定,分析模糊,这正是学术界对经济法体系的划分如企业法属于商法还是经济法争论不休的根本原因。

学术界在阐述经济法的产生与形成时总是以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这一线索,逻辑推出干预经济之经济法在我国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必要。过分强调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与我国经济法的逻辑联系,而忽略二者的区别。当然也有少数学者对二者的区别予以关注,有人认为“我国的国家干预与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国家干预出现的背景不同”,“我国的国家干预,产生于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之时,其特点是从漫无边际的管理过渡到只确认适度的干预的地位,从将企业作为任意摆布的客体到将企业视为主体为前提条件”⑿有人认为:“如果说,西方国家的经济法是以其干预为特征;那么,中国经济法则应以其‘创设性’为本质。”⒀但以上观点都只看到了二者形式上的区别。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与我国经济法的根本区别,实际上很明显,就是二者制度基础上的差别,它必然反映到经济法上,作为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有关法律调整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作用,无疑高于当事人的意思自治的民事主体制度-个体经营、合伙和成员为自然人的公司制度之上”。⒁国家既要代表社会作为公共管理者,从外部对市场作必要的干预;又要以所有者身份,行使国家所有权,参与到市场经济中去,很难说二者孰重孰轻。学术界一贯只强调前者是经济法的核心及本质,而忽视作为公有制国家的经济法亦必然反映后者这一本质属性。但在给经济法定义时,不少学者却同时使用了干预、管理和协调、参与等并不兼容、对立性的概念,实际上不自觉地隐含了国家双重职能与双重身份,国家作为所有者的身份在支配研究者的潜意识。国有经济在我国占主导地位,国有企业搞活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国有企业不能搞活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经济学、经济法学需要致力解决的根本性难题。八十年代我国颁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后来又制定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试图通过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办法,激活国有企业。现在看来,效果并不明显,没有实质性进展,实际上已成为经济法学界一出大大的败笔。我们并未真正明白两权能否分开?分开的前提是什么?我们要分开的又是什么?

从民法的所有权理论看,所有权与经营权并不能完全真正分开,这和公司法中股东的股权与经理人员的经营管理权是根本不同的,有不少文章将前者等同于后者。所有权是一种绝对权、对世权,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程度完全取决于所有者的主观意志,国家(政府)作为所有者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对国有财产、国有企业过问、处置,这是所有者最根本的权利,不能称之为干预,是非所有者不可抗拒和无法限制的。只要不改变企业的国有性质,所谓的两权分离是不可能真正分开的,体制改革一直强调的“减少政府干预”、“政企分开”、“两权分离”,实际上是要将所有权与行政管理权分开。长期以来,我国理论与实践忽视国家所有权与行政权相互交叠的现象,不注意区分两种职能,两种职能都由相同的政府机关承担。所有权这样一种经济职权往往变成为政府的行政职能,无法按市场价值规律来发挥作用,无法产生效益;而行政权由往往借助这种错误的机制,以所有权的形式出现,使得企业对政府部门借管理、监督之名而为的各种寻租行为无法抗拒。企业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法人,仅仅是政府的附庸。

笔者认为,忽视国家在经济体制中兼具有所有者与行政管理者的双重身份,所有权同行政权一样,亦由行政机关来行使,而不将二者加以区分,是我国国有企业不能搞活的根本原因。可喜的是,我国已开始了这方面的努力,开始了政府公司化的改革,将原来主要行使所有权职能的综合性经济管理部门改组为行业性公司或行业性协会,使国家所有权能够按照经济方法去运行,恢复它作为一种经济权利的本色;将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国家对企业的所有权转换成股权。

综上所述,在现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更多地是以所有者的身份出现的,是在履行所有者的职能,是从市场内部对国有企业、国有财产进行经营、管理,所产生的是一种经营管理关系而非公共(行政)管理联系,这是公有制国家所特有的。就如同一个企业主对其所有的企业经营管理时,必须为他的员工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公有制国家对国有企业、国有财产也要作相应的制度安排,当然到了国家,它们就上升为法律、法规。它是有关国家以所有者身份经营管理国有资产的规章制度,所以有的学者把企业法干脆称之为企业经营法(在当时,国有企业法几乎等同于企业法,非国有企业的地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是不无道理的。由于所有权终究是一种私权,国有企业法必然会含有大量的私法规范,所以不少学者指出社会主义国家法律有公法私法化倾向。因此,根据国家在市场经济中的双重身份、两种作用方式,我国经济法应分为两大序列。第一序列是国家以公共管理者身份对市场进行干预的法律,姑且称之为管理法;第二序列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对国家资产、国有企业营运的法律,可称为经营法。我国著名法学家漆多俊先生将第二序列称为国家投资经营法,科学地将国有企业的管理、国有资产的营运纳入一个系统中,克服了过去“企业法”称谓的局限,与完全属于民商法领域的私营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割裂开来,完美地解决了企业法的法部门归属问题的争执。国家投资经营法应是我国经济法体系的核心,这是由于经济的公有制性质决定的。

公有制国家在经济体制中身份的模糊性,是绝对的,不可能完全明晰。因为国家的所有权职能是其永久性基本职能。有的人设想将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设于人大,试图达到行政权与所有权彻底分开的目的。但是,我国是议行合一的国家,政府的所有权职能始终是存在的,所有权和行政权总是有重叠在一起、产生模糊影像的机制,我们只能尽力区分它们,使其相对清晰。经济法学应当对国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身份的重叠性(模糊性)给与充分关注,着力研究所有权与行政权的相对分开,根本解决长期困扰改革的政企不分问题,这种探索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要比经济法学的其他问题大得多。

四、经济法调整方法的模糊性

经济法调整方法的模糊性是指经济法调整方法具有非单一性、多元化的特点,即国家干预经济的方法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而不像民法的平等协商方法和行政法的隶属强制方法那么单一、确定,易于研究者把握并便于作系统深入的分析。经济法的调整方法与国家干预经济的方法是两个并不重合的概念,但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方法决定着经济法的调整方法,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为了行文的方便,本文在同一意义上使用两个概念。本节如使用“国家干预经济方法的模糊性”这一标题可能更准确。

一般认为,可以以法律调整对象或法律调整方法为标准来划分法律部门,构建法律体系。所以,研究国家干预经济方法的多样性,相对确定干预方法的不同种类对经济法基本理论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国家干预经济方法的模糊性亦导致了学术界多种不同观点的形成。划分国家干预经济方法的种类有一分法、二分法和三分法等不同的流派。一分法如苏联的N.E.克拉西克认为“经济法只有一种而不是几种法律调整方法”,“它是一种发挥计划-组织作用的方法”。而我国持一分法观点的学者认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就是利用强制方法,用禁止或制裁的手段达到规范经济秩序的目的。二分法如日本学者江上勋将经济法调整方法分成由国家使用权力进行调整的方法和非权力进行调整的方法;国内不少学者认为国家干预分为刚性的强制与软性的协调。三分法如苏联的B.B拉普捷夫认为:“经济法采用各种不同的调整方法:隶属方法、协商方法、建议方法”;我国的漆多俊教授则认为国家干预经济有三种方法:强制、参与和促导,并在此基础上合乎逻辑地推导出经济法体系的基本构成是市场规制法、国家投资经营法、宏观调控法。⒂该观点科学客观且简单明了地反映了国家作用于市场的三种应然状态,它与本文将经经济法分为两大序列的做法并不矛盾。仅仅将第一序列的管理法再分为与强制、促导手段对应的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就可以使两种观点完全吻合。漆多俊教授创造性地发现国家干预市场有强制、参与和促导三种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令人信服地推导出经济法体系由市场规制法、国家投资经营法、宏观调控法三个部分组成,笔者认为,漆多俊教授的三分法概念清晰、推理逻辑性强、体系严密完整,极具说服力,读来使人产生理论上的愉悦感,如果要评选二十世纪中国经济法学界最杰出、最重要的理论贡献,当首推漆多俊教授的三分法。事实上,自从1999年教育部进行专业调整、确定法学本科只设一个专业以来,法学本科教学确定了14门主干课程,商法从经济法中独立出来以后,其他各大经济法学派正自觉不自觉地逐步接受、采纳漆教授的观点,向三分法靠拢。

除了一分法、二分法、三分法外,学术界还有人认为,国家干预经济是多种方法的运用。

以上所述模糊性都是一种客观性。除此以外,学术界还存在一种主观模糊性,这就是在经济法基本理论的探讨中,很多文章基本概念不清、关键词含义模糊、术语运用不规范,不同学者的不同文章对相同概念、词汇、有不同的理解和识别,这也是引起观点混乱、争论不休现象的原因之一。过去理论界称“法学幼稚”,恐怕主要就是指类似经济法学这种思辨不精确、过于模糊,逻辑规则混乱的现象。这一现象应当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①王保树:《经济体制转变中的经济法与经济法学的转变》,《法律科学》1997年第6期。

②李昌麒主编:《经济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2页。

③参见李金泽、丁作提:《经济法定位理念的批判与超越》,《法商研究》1996年第5期。

④参见张传兵等:《中国经济法学新诸论》,《法学评论》1995年第4期。

⑤参见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⑥潘静成、刘文华主编:《中国经济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⑦刘国欢:《经济法调整对象理论的回顾、评析与展望》,《法律科学》1996年第1期。

⑧同上

⑨李金泽、丁作提:《经济法定位理念的批判与超越》,《法商研究》1996年第5期。

⑩参见崔之元:《美国29个州公司法变革的理论背景》,《经济研究》1996年第4期。

⑾这是西方学者的习惯用法,我国一般称为行政管理者;笔者认为前者更准确、直观,下文中出现的该两个名词在本文是同一含义。

⑿王保树:《经济体制转变中的经济法与经济法学的转变》,《法律科学》1997年第6期。

⒀董娟:《市场经济下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理论与现代化》1995年第10期。

模糊性范文篇7

本文研究经济法的模糊性,试图解释经济法争论多、分歧大、观点不能统一的现象,目的在于澄清思路,把握正确的研究方向和方法,使学术界对研究对象的特性有更深入的认识,以利经济法研究的发展。

一、经济法调整对象的模糊性

经济法调整对象的模糊性,是指它具有不确定性。调整对象的不确定性并不是说经济法没有调整对象,而是指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不是恒定不变的,不能确定为某一类固定的社会关系。它不是一种静态的经济关系,而是处于动态的经济关系,并不时刻在某一处社会关系中存在,而是经常发生变化,因为国家不必也不应时刻对某种经济关系进行干预。

经济法学界虽然争论较多,但以下则是共识: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当市场“失灵”的时候,才发挥“国家之手”的作用,由国家对市场进行干预,作第二次调整,以弥补市场固有的缺陷和不足,经济法正是“确认和规范国家干预经济之法-这就是经济法的本质”。①那么,国家不是固定在某处对某种社会经济关系进行持久干预或管制,它必须以市场“失灵”、社会需要为前提,对社会经济关系全面恒久的管制仅仅是完全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所以,经济法概念、调整对象既应反映“干预”这一确定的本质,又要体现被干预关系的不确定性。笔者赞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的观点。它既准确地把握了经济法调整对象的不确定性这一模糊特质,也反映了市场体制对国家干预的限制,对国家干预的“度”作了量的规定――只有需要才能干预,彻底抛弃了计划体制下那种不加限制的国家管制。实际上持该观点的学者已明显意识到了经济法调整对象的模糊性:“需要由国家干预的”是“一个模糊的字眼”,“经济法不是调整所有的经济关系,而仅仅是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那些经济关系”,“国家需要干预的经济关系的范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使用上述那个不确定的字眼,正好是为了使经济法能够适应可能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的需要”②。例如,市场是通过价格来配置资源的,定价权是市场主体一项重要权利,国家一般不得干预,而只有当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无法控制时,才会引起国家的宏观调控;只有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才会出现价格管制。国家不会也不应时刻在价格领域发生作用。另外还有学者提出,经济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具有立体化和多元化的特点。③亦说明经济法调整对象具有模糊性,不像民法调整的平等关系、行政法调整的行政关系那么单一、稳定。

“需要国家干预说”肯定了调整对象的模糊特质。而反对它的学者恰恰没有意识到这种模糊性,认为概念应有确定的外延和内涵,定义应尽可能准确地加以表述。④概念当然应当追求精确性,但模糊性也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不能认识到这一特性,就达不到精确性。批评者没有根本理解这一学说,所以这一批评是无力的,反而肯定了这种学说。实际上批评者也使用了“尽可能”这种模糊概念。

经济法调整对象的不确定性,模糊了研究者的视界,使其很难从整体上准确把握所研究的对象,往往抓住国家干预过或正在干预的某一方面的经济关系或某种经济关系的某一侧面,作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有的学者认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经济管理关系;⑤有的学者认为:“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以各种组织为基本参与者所参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一定范围内的经营协调关系,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⑥有的学者认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干预经济所产生的社会关系。⑦有的学者认为经济法是企业法(如日本学者希伯宽一);有的学者认为经济法是社会法(如德国学者托尼斯杨);有的学者认为经济法是公法和私法的交错(如日本学者高田植一)。之所以有众多观点、学说,是因为各观点、学说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来确定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调整对象的不确定性,造成了经济法基础理论各论并存的局面,各研究者对调整对象的把握不同,使其观点也不同,各执己见,都有一定道理,又都不能完全说服对方。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的不确定性还指不同历史时期,它也会发生变化。“应当看到,不同时期的不同国家的经济法和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经济法,由于社会情况不同,和国家的政策目标的不同,其调整对象也是不同的。”⑧

调整对象的模糊性应使我们认识到以调整对象构建经济法体系是不可能的,目前各版本经济法学教材编写体系的混乱证明了这一点。单纯以调整对象来确立经济法作为部门法的地位是十分困难的。学术界应当放弃对经济法调整对象作恒定描述的努力,不应企图寻找一种特定的、静态的经济关系作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传统理论的驱使,已使学术界在此方面作了无休止的争论和探索,耗费了不少代价。事实证明这种企图以直捷的传统研究方法,以最少的研究成本建立和完善一个经济法这样的新的学科是失败的。

二、经济法与相邻部门法界限的模糊性

现代社会有私法公法化、公法私法化倾向,二者相互融合渗透、界限的模糊化,为经济法成为一个交叉性的独立法律部门创造了条件。

经济法与相邻部门法界限的模糊性是指经济法与民商法、行政法关系的交叉性,是指它们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不能完全截然分开,三个法律部门边缘相互重叠、交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界限模糊。对于这一点,学术界已有认识,如有学者认为“非但社会关系、社会现象呈现出交叉、交融的走势,而且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也同样面临着相互交融、学科界限模糊化的挑战”,“法律部门划分或者学科划分追求的严格界限原则,必然陷入尴尬之境”,该学者提出了“法律部门之间的界限适当模糊化原则”⑨正是由于平等性质民事关系与非平等性管理关系交叉、融合,才产生了经济法这一调整对象发生模糊的特殊法律部门。

经济法与民商法、行政法界限的交叉性不仅表现在内容上:调整对象相互交融、重叠;也表现在形式上:单个法律中往往蕴含三种法律规范。前者表现为三个法律部门往往同时作用(调整)于某一类具体的经济关系;后者则大量反映在现有客观存在的法律文件中去,往往一个法律文件包含了不同性质的法律规范,以致我们很难将其整体纳入哪一个部门法中去,而传统理论则无视经济法律规范、民事法律和行政法律规范交叉融合于一个法律文件的现象,将这类法律文件机械对应于特定法律部门。这正是高等院校经济法教材编写体例混乱、法律的部门归属不统一现象的产生原因。例如:过去不少学者把《经济合同法》纳入经济法范畴,主要理由就是因为其中有国家管理合同的内容,属于经济法律规范。

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界限的模糊性尤其表现在企业法上。不少学者将企业法作为构成经济法体系的重要板块。而有的学者坚决反对:认为企业法属于商法范畴,并以此作为根本推翻持上述观点学者的经济法理论体系的理由。其实,由于我国经济的公有制性质,国有企业是最主要的市场主体,国有企业法律制度主要体现国家的管理意志;国有控股公司是最主要的公司形态,毫无疑问,《公司法》这部企业法体系的核心法中充斥了大量国家意志;另外,《公司法》中还有大量国家为了保护社会小股东利益而设定的限制股票买卖的强制性规范。因此,很难说我国企业法律制度完全是属于私法范畴的商法。即使在美国这样崇尚自由、尊重私权的国家,民商法也逐渐融入了国家干预的内容。美国29个州公司法的变革就明显代表了这一私法公法化的潮流,如1989年宾夕法尼亚州,为了抗御“恶意收购”,通过了修改公司法议案,增加了4条新条款。⑩增加的新条款强调了公司“利益相关者”(包括劳动者、债权人等,并非仅仅是股东)的利益,赋予了公司经理对“利益相关者”负责的权利,突破了传统上只保护所有人(股东)的私有制逻辑,体现了国家对公众利益的保护。此后至1996年,先后有28个州亦采取了与宾夕法尼亚州的做法,修改了公司法。这种变革反映了现代社会私法公法相互交融、法律部门相互交叉的倾向,法律调整方法的手段单一化、法律部门界限的完全割裂化传统彻底被打破。在我国企业法体系中,国有企业法律制度、私营合伙企业法律制度、公司法律制度规范共生现象非常明显,很难将其整体划入某一个法律部门,其法律部门归属性模糊。至多只能说有关国有企业制度主要反映了国家意志,主要属于经济法范畴;而私营、合伙企业法律制度主要属于“意思自治”的商法范畴;而公司法律制度中,因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深刻变化以及我国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国家干预原则的法律法规对我国股份制企业的发育与培植、证券市场的发展起关键作用,公司法律制度的公法性质更明显,主要属于经济法范畴,这可能是不同于西方国家公司法的私法传统的中国特色。

经济法界限的模糊性,除此以外还造成学术界其他方面的混乱和不统一,对此学术界已有所认识,本文不再阐述。

三、经济法既定主体身份的模糊性

经济法既定主体身份的模糊性是指国家作为经济法的既定管理主体在经济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中所具身份具有重叠性。国家在干预经济时,兼具公共(行政)管理者⑾与国家所有者的两种身份,既要行使公共(行政)管理职能,又要行使国有资产的经营职能(保障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两种身份、两种职能共同作用,相互重叠。研究者对其叠幻影像捉摸不定,分析模糊,这正是学术界对经济法体系的划分如企业法属于商法还是经济法争论不休的根本原因。

学术界在阐述经济法的产生与形成时总是以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这一线索,逻辑推出干预经济之经济法在我国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必要。过分强调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与我国经济法的逻辑联系,而忽略二者的区别。当然也有少数学者对二者的区别予以关注,有人认为“我国的国家干预与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国家干预出现的背景不同”,“我国的国家干预,产生于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之时,其特点是从漫无边际的管理过渡到只确认适度的干预的地位,从将企业作为任意摆布的客体到将企业视为主体为前提条件”⑿有人认为:“如果说,西方国家的经济法是以其干预为特征;那么,中国经济法则应以其‘创设性’为本质。”⒀但以上观点都只看到了二者形式上的区别。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与我国经济法的根本区别,实际上很明显,就是二者制度基础上的差别,它必然反映到经济法上,作为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有关法律调整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作用,无疑高于当事人的意思自治的民事主体制度-个体经营、合伙和成员为自然人的公司制度之上”。⒁国家既要代表社会作为公共管理者,从外部对市场作必要的干预;又要以所有者身份,行使国家所有权,参与到市场经济中去,很难说二者孰重孰轻。学术界一贯只强调前者是经济法的核心及本质,而忽视作为公有制国家的经济法亦必然反映后者这一本质属性。但在给经济法定义时,不少学者却同时使用了干预、管理和协调、参与等并不兼容、对立性的概念,实际上不自觉地隐含了国家双重职能与双重身份,国家作为所有者的身份在支配研究者的潜意识。国有经济在我国占主导地位,国有企业搞活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国有企业不能搞活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经济学、经济法学需要致力解决的根本性难题。八十年代我国颁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后来又制定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试图通过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办法,激活国有企业。现在看来,效果并不明显,没有实质性进展,实际上已成为经济法学界一出大大的败笔。我们并未真正明白两权能否分开?分开的前提是什么?我们要分开的又是什么?

从民法的所有权理论看,所有权与经营权并不能完全真正分开,这和公司法中股东的股权与经理人员的经营管理权是根本不同的,有不少文章将前者等同于后者。所有权是一种绝对权、对世权,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程度完全取决于所有者的主观意志,国家(政府)作为所有者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对国有财产、国有企业过问、处置,这是所有者最根本的权利,不能称之为干预,是非所有者不可抗拒和无法限制的。只要不改变企业的国有性质,所谓的两权分离是不可能真正分开的,体制改革一直强调的“减少政府干预”、“政企分开”、“两权分离”,实际上是要将所有权与行政管理权分开。长期以来,我国理论与实践忽视国家所有权与行政权相互交叠的现象,不注意区分两种职能,两种职能都由相同的政府机关承担。所有权这样一种经济职权往往变成为政府的行政职能,无法按市场价值规律来发挥作用,无法产生效益;而行政权由往往借助这种错误的机制,以所有权的形式出现,使得企业对政府部门借管理、监督之名而为的各种寻租行为无法抗拒。企业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法人,仅仅是政府的附庸。

笔者认为,忽视国家在经济体制中兼具有所有者与行政管理者的双重身份,所有权同行政权一样,亦由行政机关来行使,而不将二者加以区分,是我国国有企业不能搞活的根本原因。可喜的是,我国已开始了这方面的努力,开始了政府公司化的改革,将原来主要行使所有权职能的综合性经济管理部门改组为行业性公司或行业性协会,使国家所有权能够按照经济方法去运行,恢复它作为一种经济权利的本色;将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国家对企业的所有权转换成股权。

综上所述,在现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更多地是以所有者的身份出现的,是在履行所有者的职能,是从市场内部对国有企业、国有财产进行经营、管理,所产生的是一种经营管理关系而非公共(行政)管理联系,这是公有制国家所特有的。就如同一个企业主对其所有的企业经营管理时,必须为他的员工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公有制国家对国有企业、国有财产也要作相应的制度安排,当然到了国家,它们就上升为法律、法规。它是有关国家以所有者身份经营管理国有资产的规章制度,所以有的学者把企业法干脆称之为企业经营法(在当时,国有企业法几乎等同于企业法,非国有企业的地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是不无道理的。由于所有权终究是一种私权,国有企业法必然会含有大量的私法规范,所以不少学者指出社会主义国家法律有公法私法化倾向。因此,根据国家在市场经济中的双重身份、两种作用方式,我国经济法应分为两大序列。第一序列是国家以公共管理者身份对市场进行干预的法律,姑且称之为管理法;第二序列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对国家资产、国有企业营运的法律,可称为经营法。我国著名法学家漆多俊先生将第二序列称为国家投资经营法,科学地将国有企业的管理、国有资产的营运纳入一个系统中,克服了过去“企业法”称谓的局限,与完全属于民商法领域的私营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割裂开来,完美地解决了企业法的法部门归属问题的争执。国家投资经营法应是我国经济法体系的核心,这是由于经济的公有制性质决定的。

公有制国家在经济体制中身份的模糊性,是绝对的,不可能完全明晰。因为国家的所有权职能是其永久性基本职能。有的人设想将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设于人大,试图达到行政权与所有权彻底分开的目的。但是,我国是议行合一的国家,政府的所有权职能始终是存在的,所有权和行政权总是有重叠在一起、产生模糊影像的机制,我们只能尽力区分它们,使其相对清晰。经济法学应当对国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身份的重叠性(模糊性)给与充分关注,着力研究所有权与行政权的相对分开,根本解决长期困扰改革的政企不分问题,这种探索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要比经济法学的其他问题大得多。

四、经济法调整方法的模糊性

经济法调整方法的模糊性是指经济法调整方法具有非单一性、多元化的特点,即国家干预经济的方法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而不像民法的平等协商方法和行政法的隶属强制方法那么单一、确定,易于研究者把握并便于作系统深入的分析。经济法的调整方法与国家干预经济的方法是两个并不重合的概念,但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方法决定着经济法的调整方法,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为了行文的方便,本文在同一意义上使用两个概念。本节如使用“国家干预经济方法的模糊性”这一标题可能更准确。

一般认为,可以以法律调整对象或法律调整方法为标准来划分法律部门,构建法律体系。所以,研究国家干预经济方法的多样性,相对确定干预方法的不同种类对经济法基本理论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国家干预经济方法的模糊性亦导致了学术界多种不同观点的形成。划分国家干预经济方法的种类有一分法、二分法和三分法等不同的流派。一分法如苏联的N.E.克拉西克认为“经济法只有一种而不是几种法律调整方法”,“它是一种发挥计划-组织作用的方法”。而我国持一分法观点的学者认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就是利用强制方法,用禁止或制裁的手段达到规范经济秩序的目的。二分法如日本学者江上勋将经济法调整方法分成由国家使用权力进行调整的方法和非权力进行调整的方法;国内不少学者认为国家干预分为刚性的强制与软性的协调。三分法如苏联的B.B拉普捷夫认为:“经济法采用各种不同的调整方法:隶属方法、协商方法、建议方法”;我国的漆多俊教授则认为国家干预经济有三种方法:强制、参与和促导,并在此基础上合乎逻辑地推导出经济法体系的基本构成是市场规制法、国家投资经营法、宏观调控法。⒂该观点科学客观且简单明了地反映了国家作用于市场的三种应然状态,它与本文将经经济法分为两大序列的做法并不矛盾。仅仅将第一序列的管理法再分为与强制、促导手段对应的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就可以使两种观点完全吻合。漆多俊教授创造性地发现国家干预市场有强制、参与和促导三种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令人信服地推导出经济法体系由市场规制法、国家投资经营法、宏观调控法三个部分组成,笔者认为,漆多俊教授的三分法概念清晰、推理逻辑性强、体系严密完整,极具说服力,读来使人产生理论上的愉悦感,如果要评选二十世纪中国经济法学界最杰出、最重要的理论贡献,当首推漆多俊教授的三分法。事实上,自从1999年教育部进行专业调整、确定法学本科只设一个专业以来,法学本科教学确定了14门主干课程,商法从经济法中独立出来以后,其他各大经济法学派正自觉不自觉地逐步接受、采纳漆教授的观点,向三分法靠拢。

除了一分法、二分法、三分法外,学术界还有人认为,国家干预经济是多种方法的运用。

以上所述模糊性都是一种客观性。除此以外,学术界还存在一种主观模糊性,这就是在经济法基本理论的探讨中,很多文章基本概念不清、关键词含义模糊、术语运用不规范,不同学者的不同文章对相同概念、词汇、有不同的理解和识别,这也是引起观点混乱、争论不休现象的原因之一。过去理论界称“法学幼稚”,恐怕主要就是指类似经济法学这种思辨不精确、过于模糊,逻辑规则混乱的现象。这一现象应当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①王保树:《经济体制转变中的经济法与经济法学的转变》,《法律科学》1997年第6期。

②李昌麒主编:《经济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2页。

③参见李金泽、丁作提:《经济法定位理念的批判与超越》,《法商研究》1996年第5期。

④参见张传兵等:《中国经济法学新诸论》,《法学评论》1995年第4期。

⑤参见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⑥潘静成、刘文华主编:《中国经济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⑦刘国欢:《经济法调整对象理论的回顾、评析与展望》,《法律科学》1996年第1期。

⑧同上

⑨李金泽、丁作提:《经济法定位理念的批判与超越》,《法商研究》1996年第5期。

⑩参见崔之元:《美国29个州公司法变革的理论背景》,《经济研究》1996年第4期。

⑾这是西方学者的习惯用法,我国一般称为行政管理者;笔者认为前者更准确、直观,下文中出现的该两个名词在本文是同一含义。

⑿王保树:《经济体制转变中的经济法与经济法学的转变》,《法律科学》1997年第6期。

⒀董娟:《市场经济下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理论与现代化》1995年第10期。

模糊性范文篇8

【关键词】模糊语新闻作用

准确、简洁是新闻写作语言的基本要求,是新闻工作者在新闻语言方面追求的目标。着名语言学家吕淑湘指出:“新闻语言的首要要求是准确”。早在196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数学家查德发表了题为《模糊集》的论文,首次把“模糊”的概念引入数学领域。到了70年代,产生了许多新兴的交叉学科:模糊逻辑学、模糊修辞学、模糊语言学,等等。实践证明,模糊语言与精确语言相互补充共同作用,使新闻报道更加接近新闻事实的本来面目。模糊语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符合受众阅读心理

受众接触各种媒体都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是为了满足信息、娱乐、心理、精神等方面的需求,但是受众只对那些能满足其某种需要的信息感兴趣。在许多情况下,记者只有在报道中使用一些必要的模糊词语才能符合读者的这种阅读心理。一篇囊括了各种细节的报道,虽然看上去十分“精确”,实则拖沓冗长,这非但不会吸引读者,还会使其望而生畏。为此,记者往往借助某些模糊词来避免这类问题。例如,《大同晚报》报道以下新闻时就在导语中巧妙地使用了模糊词:

从市环保部门获悉,今年进入采暖期以来,大同市区的空气质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又有明显改善。二级以上天气11月同比增加了5天。

记者在此用“进入采暖期以来”表示时间概念的模糊词语以及表示地点的模糊词“大同市区”,向读者大致勾勒了这则消息发生的背景,虽然作者并未详细说明时间、地点,但对于读者来说,这些背景资料交代得己经够清楚了,所需要的信息己充分提供。如果片面追求精确,枝蔓过多,反而有画蛇添足之嫌。

二、符合新闻报道的特性

由于新闻写作强调实效性,新闻报道常被称为“急就章”。新闻事件发展的随机性,其发生的规模与产生的影响往往具有不确定性,记者对新闻事件范围的大小、影响的强弱一时难以做出十分精确的判断,因此记者有时在报道中不得己使用一些概括性较强的模糊词语,向读者作大致报道,对报道对象作一番综合分析和概括评价,这是新闻写作所要求的简洁性、时效性以及新闻采访等特点所决定的。例如:昨天,据位于西昌发射中心附近的泽远乡人民政府介绍,为保障“嫦娥一号”安全发射,当地2000多人今天将全部撤离疏散到4公里外的安全区域。

在此例中,记者要想数清当时实际的人数是不可能的。记者只能使用2000多人、4公里外这种概括性较强的模糊词语,向读者作大致报道。就读者而言,模糊词语并不影响他们获得这则消息的主要信息。读者不难想象,记者为了火速发稿,根本无暇也无雅兴去计算具体的人数以及安全距离。乍一看,以上例子中的模糊表达并不十分准确,但要比准确的表达更客观、更科学。罗素曾说:“认为模糊知识是虚假的,那将是极大的错误。相反,一个模糊的认识比一个精确的认识更有可能是真实的,因为有更多可能的事实证实这一模糊认识。

三、促使报道生动活泼

数字表达产生精确的效果,然而对大多数读者来说,数字往往是枯燥的。如果将冰冷僵硬的数字通过恰当的模糊词语转化为生动具体的形象,则其表达效果要比看似精确的数字更加清晰明朗,易于为读者接受,新闻报道也因之更加生动丰满。例如:据新华社电俄总统普京10日表示,他“完全赞同”统一俄罗斯党等政党推举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为下届总统候选人。这一决定公布后,俄罗斯股市迅速上扬。俄罗斯证券交易系统指数创下新高,美联社评论说,这是市场对“下届总统猜谜”结束的反应。反映俄罗斯股市的消息,记者没有用任何数字,而是用了带有模糊性质的词语,如用了“迅速上扬”和“创下新高”,形象生动地表示出竞选和股票同时在升级。

四、避免报道过于绝对

新闻要求真实,表述的概念要求准确,但这并不是说新闻语言所表达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必须十分清楚。出于新闻的传播要受到新闻法规、新闻道德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新闻报道中,有许多地方不得不使用模糊的做法,闪烁其词。模糊词语具有灵活和自如的特点,运用得当,可避免把话说得绝对化,这一点在外交事务方面的新闻报道中尤为明显。由于外交策略的需要,避免话语过于绝对化,最佳的策略就是使用模糊表达法,由此,也为自己留下充分的余地。

五、避免报道的负面传播效果

模糊性范文篇9

摘要:本文以模糊理论为指导,提出了人力资源会计模糊性概念,分析了人力资源会计模糊性产生的原因及人力资源会计属财务会计、人力资源产权属性为企业资产等传统误区,提出了治理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模糊性的对策。

关键词:人力资源会计模糊性模糊计量模糊报告

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发展已有二十余年历史,①但至今仍对许多基本理论问题莫衷一是,如人力资源会计属财务会计领域还是管理会计领域;人力资源价值研究角度是社会角度还是企业角度;人力资源会计的目标以及研究范围等。②我们认为,上述问题的症结是混淆了模糊性与精确性之间的界限,试图用精确计量思想去解决模糊计量问题。

一、人力资源会计模糊性

精确化是传统经典科学方法的核心,精确方法的逻辑基础是传统的二值逻辑,它要求对每个命题做出要么真、要么假的明确判断。这适于处理概念和命题清晰的逻辑模式。当它用于处理模糊概念和命题时,理论上将导致逻辑悖论。最著名的逻辑悖论是秃头悖论③。传统数学是适应力学、天文、物理、化学等无生命的机械系统发展起来的,这些学科的对象,大多是界限分明的清晰事物,允许人们做出非此即彼的逻辑判断,进行精确刻量。但对于生命现象、社会现象等研究对象而言,由于此类学科的研究对象大多是没有明确界限的模糊事物,不允许做出非此即彼的判断,不能进行精确的刻量,这为分析范式向建立在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自组织论、复杂性科学等系统科学为基础的系统范式发展奠定了条件。④此类事物需采用模糊数学进行刻量。

自1965年美国控制论专家扎德创立模糊数学,首次提出“模糊性”观念,并对“精确方法的局限性和模糊方法也具有科学性”,提出“模糊集合隶属函数概念”后,模糊性观念被许多学科和领域广泛应用。所谓模糊性,是指对象或事物类属边界和性态的不确定性,实际生活中它表现出不确定性、非线性、非平衡、随机性、权变等模糊现象与特征。人力资源会计模糊性是指由于人力资源会计对象的复杂性和会计计量方法、计量手段以及会计人员对人力资源认识的局限性而导致的提供的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近似性、动态性及不确定性等属性。

二、人力资源会计模糊性产生的原因

人力资源会计模糊性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力资源会计对象的模糊性

1.人力资源的普遍联系性。哲学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普遍联系导致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复杂性。单一因素情况的判断和决策,人们可能做出清晰确定的结论;诸多因素联系在一起的判断和决策,就会相当复杂,具有模糊性。模糊性总是伴随着复杂性而出现,复杂性意味着因素的多样性、联系的多元化。因素越多,联系越错综复杂,越难以精确化。人力资源模糊性首先表现为人的普遍联系性,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能够从相互联系中交流思想、学习技能、提升价值。人力资源价值如不考虑本体因素,在不同的社会联系中,其价值衡量是不同的,如某人之于家庭、单位、社会等不同联系中,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个体价值与群体价值同样重要。这就形成对人力资源会计研究角度和范围的模糊性。

2.人力资源的发展变化性。发展变化性就是不确定性,变化就是对固定界限的否定,对原有界限的扬弃。发展变化事物的基本特征就是性态的不确定性、类属的不清晰性,即模糊性。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其价值特征不相同。物质资源(如机器设备)随使用而价值逐步转移,剩余残值逐步减少,人力资源价值可能不随使用逐步降低,可能逐步增加。这就形成了人力资源确认、计量的模糊性。

(二)人类对人力资源认识的模糊性

产生人类认识模糊性的原因归纳起来有:

1.人类认识对象经历了由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再到人类思维内在机制的一个不断深化的层次;

2.信息时代,急需提高人类思维的“活性”,以适应信息环境的需要,“活性”问题归根到底又是模糊识别、模糊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等思维整合机制问题;

3.人类认识有一个从宏观原理到微观机制转化的过程;

4.模糊化思维需要模糊数学、人体科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以及人工智能等学科发展到一定程度,为模糊认识提供必要条件。⑤不同的评价者对某人价值可能做出差异较大、甚至相互否定的评价,也许是对“人类对人力资源认识模糊性”最好的证据。人类对人力资源认识的模糊性产生了人力资源会计目标、归属学科领域等模糊性。

以上两类模糊性问题,对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和实务影响不同,采取的措施也不相同:人类认识的模糊性,可以通过改进人类认识能力,将模糊性问题转化为准确计量范畴;客观事物的模糊性,有待于事物的发展变化,只能进行模糊刻量。当两类模糊交织在一起时,问题将变得更加复杂,目前尚无刻量公认数学模型。

三、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模糊性

人力资源会计基本理论问题存在很多争议,本文仅选择人力资源价值问题分析其模糊性和相应对策,旨在抛砖引玉,望大家斧正。

(一)人力资源价值——财务会计无法承受之重

1.将人力资源价值纳入财务会计范畴模糊了财务会计边界。企业为取得、维持和开发人力资源发生的全部支出纳入财务会计体系进行核算会计理论界几乎不存争议。目前理论界比较倾向于将人力资源价值核算纳入财务会计范畴。笔者认为将人力资源价值纳入财务会计范畴违背了财务会计的本质、模糊了财务会计边界。葛家澍教授指出,“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既不试图提供可能的未来的信息,又不产生非财务信息。”⑥财务会计从计量的时间属性看,应是历史属性,而非未来属性。正如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第4号报告指出的一样,“企业财务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他在下述范围内,以货币定量的方式提供企业经济资源及其义务的持续性历史,也提供改变那些资源及其义务的经济活动的历史。”让财务会计体系来反映人力资源价值,这是一个虚幻的错觉,看起来很美。其实,现行财务会计报表体系中,“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目”反映的一般就是成本,不是未来价值。如果财务会计体系都解决了人力资源未来价值问题,那如此众多的经济学家(尤其是劳动经济专家)不如改行学会计。可见,将人力资源价值纳入财务会计范畴模糊了财务会计边界。

2.将人力资源笼统定性为企业资产模糊了产权边界。有观点认为,“人力资源要进入会计体系成为要素,那只能是被确认为资产。”⑦人力资源产权分为所有权、使用权、处分权和收益权。市场经济劳动力市场上,人力资源载体和企业是两个平等产权主体,契约合同签订后,人力资源产权便发生了分解和让渡。人力资源的所有权仍归人力资源的载体所有,且契约期满后,人力资源的经济增加值(EVA)产权也归属人力资源载体所有。契约期内人力资源的使用权、处分权和部分收益权则让渡给了企业。契约期内企业拥有和控制了该人力资源所代表的劳动力,而非劳动者。可见将人力资源笼统地定性为企业资产会模糊企业产权边界。其次,即使企业拥有劳动力(人力资源),按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进入会计体系可选择计入“成本、费用”而非仅限于资产,如生产工人工资计入“生产成本”科目,企业管理人员工资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模糊对策

根据模糊理论,由于人力资源载体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使人力资源会计具有模糊性。我们认为,研究人力资源会计时,应首先明确研究的角度是企业角度而非社会角度,人力资源的社会价值短期内纳入会计体系并不科学且不可行。即本文所称人力资源是指企业在企业期内拥有或控制的人力资本。从产权角度看,人力资源是企业“法人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者权益与企业权益是两个不同的产权主体,人力资源会计应为维护股东权益而非劳动者权益服务。在此基础上,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发展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

1.人力资源价值计量广义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指出,“计量是指为了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内确认和列示财务报表的要素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现代汉语词典》把计量定义为“把一个暂时未知的量与一个已知的量作比较。”现行会计理论体系将计量定义为在财务会计报表中披露,属狭义观。《现代汉语词典》将计量确定为与已知量比较以刻量未知量,属广义观。前者必须采用货币计量属性,计量范围狭窄,信息的有用性相对较低;后者可以采用货币与非货币计量属性,计量范围广泛,灵活提供有用信息。所以,计量人力资源价值应采用广义计量观,而非现行财务会计理论中的狭义计量观。即在计量人力资源价值中主要应采用非货币性计量单位。

2.人力资源价值模糊计量单位。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决策有用信息受“成本与效益、重要性”等原则制约,信息不是越精确越好。根据人力资源价值计量广义观,人力资源价值可以采用货币计量单位,但主要采用职称、学历等非货币计量单位。只要有助于实现会计目标即可。即使采用货币计量单位,也有多种选择,如元、万元、亿元计量单位等;其数量除传统的精确计量外,还可以采用期间模糊计量,如某教授价值可以采用(100,1000)亿元等形式进行。

3.人力资源价值模糊报告观。人力资源价值在企业发展中具有战略地位,现行财务会计体系只提供人力资源成本信息,无法满足投资者决策需要,在现行财务会计报告体系中披露企业人力资源价值信息已成信息使用者普遍需求,受现行财务会计确认、计量等限制,现行财务会计报表体系无法提供人力资源价值信息。如何解决此矛盾,在现行财务会计体系中讨论此问题无异于缘木求鱼,需另辟途径。葛家澍教授设想为,一是创新现行财务会计,将报告企业财务历史与报告企业未来财务预测合二为一,二是,“保留财务会计的传统特色和作用,坚持可信性放在首位,而同时发展另一门以相关性为主的新兴学科——财务预测。”⑧未来会计(AccountingForTheFuture),对内“不断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管理绩效乃至企业的整个经济运行绩效”;对外“不断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乃至整个社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⑨也许是一种未来趋势。人力资源价值模糊报告观是指在现行财务会计报表之外,如表外披露、其他财务报告、其他报告等形式,模糊的提供企业核心人力资源信息的一种模式。个体人力资源价值信息可以通过模糊数学模型进行计量,而企业整体人力资源价值信息目前尚无公认最优计量模型。从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角度看,人力资源价值模糊报告观能够满足决策需求。

注释:

①张文贤.2002.人力资源会计.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36

②中国会计学会“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与方法”研讨会综述,《会计研究》1996年第6期。

③苗东升.1987.模糊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7

④乌杰.1999.经济全球化与国家整体发展——系统范式下的思考.北京:华文出版社

⑤李晓明.1985.模糊性:人类认识之迷.北京:人民出版社,286-288

⑥葛家澍.2003.财务会计的本质、特点及其边界.会计研究.3

模糊性范文篇10

课堂评价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表现出来的高超的评价艺术,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的课堂评价对学生的情趣和情感影响很大。可是,自从实施新课标以来,有很大一部分教师似乎走进了一个模糊性的怪圈。表现之一,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采取一味鼓励的评价手段;于是,“很好”、“很棒”这些单一肯定的评价语言充斥了课堂。表现之二,为了达到让学生畅所欲言的目的,采取滞后评价的方法;于是课堂上又出现了少评价,甚至不评价的现象。这种做法极易使学生形成模糊的知识概念,客观上造成了知识误区。

其实,新课标的实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提升。这并不意味着评价功能的削弱;相反地是从评价方式、评价时机、评价艺术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教师在鼓励、引导学生“有创意的表达”的同时,也要让教师的评价闪现出智慧的光芒。那么,如何正确地进行课堂评价呢?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鉴赏性评价

曾在一本资料中看到对姚竹青老师的介绍:他的作文评语以其个性化、人文化的特点,深入人心。其中就不乏对学生作文优点的欣赏,如:“你出手不凡,想不到你竟然写得如此情趣盎然;语言美极了,谢谢你使我有幸读到了这样每秒精巧的文章;此文寓意深长,值得反复吟咏。”读到这样充满赞美和肯定且极富人情味的评语,我们可以想见作为学生那幸福高兴的表情和成功的愉悦感。

同样,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赞美语言,不仅是对已经回答问题的学生的极大鼓舞,也会激发其他学生思想的火花。

“你考虑得真仔细1“你的回答准确而有深度,语言精练。老师真为你说得这么好感到高兴1“哦,多么美妙的比喻呀1,听你声情并茂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0你对问题的回答显出你高超的概括能力,真棒1诸如此类的评价语言,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参与表达的热情,促进学生养成踊跃发言的好习惯。

二、引导性评价

传统教育对于学生的一些不正确的观点和看法往往立即予以否定,甚至批评,而素质教育则不然。为了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都力求在课堂上建立一种和谐、愉悦、轻松的民主教学氛围,于是延迟评判原则逐渐被引入课堂。但是,延迟评判并不等于不评判,更不能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而故意含糊其词,混淆是非。如果对学生得出的错误结论不加以匡正,模糊的概念不置可否,这样学生就会误以为得到了老师的默认,“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结果只能是误人子弟,为害不浅。

笔者在教学的尝试中认识到,对于学生的一些片面的、偏激的、甚至错误的观点和看法,宜采劝主动的”延迟评判方式,即实施引导性评价。请看下面两个教学镜头的处理。

镜头一:《陈太丘与友期》教学片断

老师问:假如你是元方,你会原谅那位客人吗?

学生答:我不会原谅他,谁让他骂我的父亲呢?

镜头二:《伟大的悲剧》教学片断

老师问:假如你是斯科特,你会给阿蒙森作证给挪威国王捎信吗?

学生甲:不会给他捎信,因为斯科特没有这个义务。

学生乙:不会给他作证,因为他们是竞争对手,代表两个不同的国家。

学生丙:可以把挪威人所有的痕迹抹掉,插上英国的国旗,并向全世界宣布是他们第一个到达南极的。

面对学生如此偏激、甚至错误的回答,我是这样引导他们的。

镜头一:你的回答有一定的道理,不过换一个角度想想,假如你和同学或者朋友闹了矛盾,你在非常生气的情况下骂了对方,事后你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你希望得到对方的谅解吗?

镜头二:这样做,行吗?同学们,请大家想一想,如果真的照大家说的去做,

那么我们就是怎样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