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限制语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01:59:55

模糊限制语

模糊限制语范文篇1

关键词:模糊限制语英语课堂礼貌原则面子

一、模糊限制语的分类

Lakof于1972年最早提出模糊限制语这一术语。他把模糊限制语定义为“wordswhosejobistomakethingsfuzzierorlessfzuzy”(Lakof,1972:195).后来国内外的学者分别从模糊逻辑,语义,认知,语用等角度,对模糊限制语的定义、功能和使用进行了研究。

国内外学者由于研究角度和方法的不同,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也各执一词,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将主要介绍Prince等学者分类标准。Prince等人认为,模糊限制语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变动型模糊限制语(appmximatom)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shields)两类。变动型模糊限制语是指通过模糊限制语就话题的真实程度和涉及的范围对话题的内容作出修正。可细分为程度变动语(例如sortof,some,kindof,alittlebit等)和范围变动语(例如about,orso,approximately,roughly,somethingbetween等)。缓和型模糊限制语是指通过模糊限制语,说话者就话题内容直接作出主观的测度,或提出客观的依据,对话题作出间接的评估。可细分为直接缓和语和问接缓和语。前者包括guess、think、believe、inmyopinion、1’mafraid等,后者则包括accordingtosb、.Itisestimated/said/reportedthat…、sb、saysthat等。

二、模糊限制语使用的理论支持

模糊限制语的使用主要有三大理论作为支持,即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合作原则是语言哲学家H.P.Grice提出的一套有关言语交际的、以准则为基础的总原则。在Grice看来,在言语交际中,为了保证会话等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交际双方必须共同遵守某些基本原则,并“根据双方会话的目的或交流的方向,在一定的语境下提供会话所需的话语或信息”(Cruse2000:35),合作原则包括四条准则(maxim)。

1.质量准则(maximofquality)

A.不要说自认为是虚假的话语或提供虚假的信息

B.不要说或者提供缺乏足够证据的话语或信息

2.数量准则(maximofuqantity)

A.提供交际所需要的必要信息。

B.不要提供多于或者少于交际所需要的信息。

3.关系准则(maximofrelevance)

提供的话语或者信息必须是与交际相互关联的

4.方式准则(maximfomanner)

A.避免晦涩

B.避免歧义

C.要简练

D.要有条理

合作原则认为,在日常交际中,交际双方本着相互合作的原则进行交际,才能保证交际顺利进行。当然,违背合作原则的情况也时有出现,也就是会话含义,在这里因为与我们的讨论没有太大关系,我们不再赘述。

与言语交际联系密切或者影响言语交际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Grice提出的各条准则无论如何难以囊括言语交际中所有的会话策略,因此,礼貌策略参照了影响语言使用的社会语言学因素、社交文化语用因素等,自然成了与语言使用和理解密切联系的原则。Leech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Principle),包括以下六条准则,即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Brown&Levinson的面子理论,发展了礼貌原则的适用范围。他们将面子分为两种,即正面面子(positiveface)和负面面子(negativeface)。

前者指的希望能够得到对方的认同、肯定或者赞许;后者指的是希望自己的言行或行为不受对方的阻扰和干涉。在实际的交际活动中,两种面子都有可能受到威胁。这些威胁听话人甚至第三者的面子的话语或者行为被称为威胁面子的言语行为。说话人为了避免威胁听话人的面子,往往会有目的的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和交际策略,而这些言语行为被称为保存面子的言语行为。

三、模糊限制语在英语课堂中的功能

基于以上所阐述的理论支持,即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及面子理论,我们将着重探讨模糊限制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所发挥的四大主要功能。

1.提供准确而适量的信息,增强教师话语的科学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课堂言语来达到自己的课堂授课目的。根据质量准则,说话人不能提供自己缺乏证据的信息,更不能提供虚假的信息。教师课堂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要求教师必须严格遵循质量准则。而模糊限制语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向学生传授准确而适量的信息,使教师言语贴切、客观、可信。

(1)Todaythereareabout,000AmeircanIndians.

(2)TimessaysthattherewasabadtraficaccidentinIndialastweek.

例(1)是教师在讲授美国印第安人时所做的背景资料的介绍。baout是一个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它在句子中的使用,使得句子中有关印第安人数量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而不影响句子的科学性,同时也可以避免教师说话过于武断。例(2)中的Itisreportedthat是一个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使句子内容听起来有根有据,不是教师的凭空想象或者主观臆造,增强了句子的可信度。

2.填补教师课堂词汇的空白。教师在课堂中,尤其是英语课堂中,经常会找不到合适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模糊限制语可以帮助教师避免尴尬。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在教师不知道人或物的表达方法时,通常会用占位名词来替代,比如whatnot,whatsisname等。

(3)Haveyougotawhatnot,well,athingfordryingyourhair?

例(3)是教师在与一位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突然忘记了吹风机怎么表达,这时候他使用了一个占位名词“whatnot”和模糊限制语“well”,为自己接下来的解释争取必要的时间。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教师也会故意使用占位名词来达到一定的目的和效果。经常碰到的情况是,课堂上有个别同学开小差,教师为了提醒他认真听课,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故意使用模糊限制词。例如“Whoeveratthebackistalking,pleasestop.”教师没有指出学生的名字,而用了低调模糊限制词“wheover”,但却达到了警告学生停止说话,认真听课的目的。

3.教师自我面子的保全。教师在直接推测、犹豫不决、对话题的真实程度缺乏足够的信心的时候,为了维护自己的正面面子不受到威胁、而且使语气更为婉转,通常会使用模糊限制语。如,Ithink,Ibelieve,safarsaIcantell等等。此外还有表达模糊语气的副词perhaps/maybe,以及表示模糊的情态动词may/might,它们也具有此功能。

(4)AsfarasI’mconcemed,thiswatchisnotmystyle.

(5)Inasense,universitiesarejustfactories.

(6)Upto500personsattendedthatmeeting.

因为模糊限制语“asfarasI’mconcerned”,“inasense”and“upto”的使用,话语的意义得到弱化,使教师不必因为言语过于武断而对可能出现的信息错误负责,或者受到来自听话人的指责。

4.礼貌策略以及对学生面子的维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对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着重要作用。能否成功而有效地选择恰当的教学语言,从而较好地实现师生互动,是衡量一位老师是否优秀的重要指标之一。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

(7)John,couldyoupossiblynaswerthequestiononeonPage237

(8)Whatyoujusthavementionedissomewhattrue,butletUShearsomeofthediferentvoicesfromothers.

模糊限制语范文篇2

关键词:商务英语信函模糊限制语语用功能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商务英语信函逐渐成为人们在全球经济领域内国际贸易双方进行书面商务信息沟通的重要手段,通过它人们可以交流信息、联系业务、商谈贸易、磋商、处理问题、传递友谊等,其撰写成功与否对企业的业务很关键。目前模糊语言广泛应用于多种商务信函中,这些模糊语言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语言交际能力,使得商务信函更加严谨、准确、礼貌、得体,能产生积极的效果,从而实现和对方良好的沟通,以达到目的。因此,对于商务英语信函中的模糊语言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模糊限制语

模糊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模糊限制语最早由美国语言学家拉科夫(Lakoff)于1972年提出并开始研究的。拉科夫把模糊限制语解释为“把事物弄得模模糊糊的”语言。由此可见,模糊限制语是指人们有时无法说得很精确,甚至有意说得“模糊”以达到某种语用目的的语言。模糊就是指语言的不确定性。“模糊”并非“稀里糊涂”,也绝非含混不清。语言是交际艺术的重要手段。艺术上的模糊,是委婉含蓄的体现。模糊限制语在商贸谈判、政治外交、法律用语、新闻广告等方面广泛应用,具有很强的语言应用价值。

三、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

商务英语信函中用到模糊限制语的原因,笔者认为模糊限制语所具备的特殊语用功能可以帮助其实现某种交际目的。下面分别从礼貌原则、顺应性理论来分析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

1.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是商务英语信函写作的基本要求。礼貌现象作为确保人类交际成功的基本手段之一,引起了语用学、社会语言学、心理学的广泛关注。英国著名学者利奇(Leech)提出“礼貌原则”,认为礼貌是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准则。礼貌原则对商务英语信函措辞的运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语用界对礼貌现象的研究影响最大的是面子保全论。人人都爱“面子”,若在信函中不给对方“面子”,就会影响双方业务往来;反之,如能尊重对方的愿望,给足对方“面子”,就很容易促成贸易合作。Kasper认为,模糊限制语可以使话语表达有更多回旋的余地,减少负面影响,具有保全面子、自我保护与灵活改变等功能。戴建东认为模糊限制语表示礼貌与尊重,避免发生直接冲突,遵循礼貌原则并借助模糊语言表示自己不确定态度或间接地表示自己的看法,以达到缓和语气的目的。商务英语信函中常用程度模糊限制语,通过程度的变化将所修饰词的词义增强或减弱,如:alittle,almost,kindof,moreorless,quite,sortof等。例如:Yourreplyisalittlelate.上句意思是“你的回信有点晚了”,暗示对方已经错失良机。但alittle的使用,缓和了强硬的语气,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失误,但又给对方留有面子,表现得更礼貌得体,并使今后继续贸易往来成为可能。如何弥补这类有伤收信人面子的行为将决定贸易双方是否继续合作的可能。写英文商务信函必须注意礼貌原则,以及不同文化中的礼貌原则。这是商务英语信函中不可缺少的注意事项,也是一定要遵循的语用原则。

2.顺应性理论

Verschueren的“语用学综观”下的顺应性理论为语用学提供了一个全面而科学的研究视角,尤其是对顺应论的阐释,可以说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顺应性理论认为:当人们不愿意做到更准确时使用模糊语言,即故意使用,如:roughly,approximately,about,around,orso,atleast等。这类范围模糊限制语可对事物做出一种不确定的估计,或提出初步的看法。使用这些模糊限制语的原因,是写信人不想把话说得太死,以免客观情况发生意外。写信者故意使用模糊语言是为了顺利实现交际意图,为了顺应不同的语境及心理情感因素。根据顺应性理论,模糊语言是写信者进行语言选择和语言顺应的结果。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限制语具有传递适量信息、提高商务语言弹性和礼貌性等语用效果。如:

Oursampleswillarriveabout2ndSeptember.(我们的样货大约9月2号到达。)

由于客观因素,卖家无法确定到货的具体时间。万一不能按时到货,很可能给买方造成经济损失。但是“大约”就有回旋的余地了,买方也会酌情考虑,灵活调整,同时卖家也保护了自己,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可见,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限制语的运用使商务交际更准确得体。

四、结语

商务信函是国际商务交际的主要方式,是国际商务交际的生命线。一封措辞得体的商务英语信函可以帮助一个公司建构良好的商业形象,进而促成贸易合作;反之,则会给公司带来消极负面的影响,使商务活动失败。在商务英语信函中恰当地使用模糊限制语能产生积极的语用功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交际效果,表现为:体现语言表达的礼貌性和得体性;提高商务语言的准确性和灵活性;保全双方面子;自我保护等。总之,模糊限制语在商务英语信函中的有效运用具有不可忽视的语用价值。

参考文献:

模糊限制语范文篇3

关键词:模糊限制语英语课堂礼貌原则面子

一、模糊限制语的分类

Lakof于1972年最早提出模糊限制语这一术语。他把模糊限制语定义为“wordswhosejobistomakethingsfuzzierorlessfzuzy”(Lakof,1972:195).后来国内外的学者分别从模糊逻辑,语义,认知,语用等角度,对模糊限制语的定义、功能和使用进行了研究。

国内外学者由于研究角度和方法的不同,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也各执一词,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将主要介绍Prince等学者分类标准。Prince等人认为,模糊限制语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变动型模糊限制语(appmximatom)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shields)两类。变动型模糊限制语是指通过模糊限制语就话题的真实程度和涉及的范围对话题的内容作出修正。可细分为程度变动语(例如sortof,some,kindof,alittlebit等)和范围变动语(例如about,orso,approximately,roughly,somethingbetween等)。缓和型模糊限制语是指通过模糊限制语,说话者就话题内容直接作出主观的测度,或提出客观的依据,对话题作出间接的评估。可细分为直接缓和语和问接缓和语。前者包括guess、think、believe、inmyopinion、1’mafraid等,后者则包括accordingtosb、.Itisestimated/said/reportedthat…、sb、saysthat等。

二、模糊限制语使用的理论支持

模糊限制语的使用主要有三大理论作为支持,即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合作原则是语言哲学家H.P.Grice提出的一套有关言语交际的、以准则为基础的总原则。在Grice看来,在言语交际中,为了保证会话等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交际双方必须共同遵守某些基本原则,并“根据双方会话的目的或交流的方向,在一定的语境下提供会话所需的话语或信息”(Cruse2000:35),合作原则包括四条准则(maxim)。

1.质量准则(maximofquality)

A.不要说自认为是虚假的话语或提供虚假的信息

B.不要说或者提供缺乏足够证据的话语或信息

2.数量准则(maximofuqantity)

A.提供交际所需要的必要信息。

B.不要提供多于或者少于交际所需要的信息。

3.关系准则(maximofrelevance)

提供的话语或者信息必须是与交际相互关联的

4.方式准则(maximfomanner)

A.避免晦涩

B.避免歧义

C.要简练

D.要有条理

合作原则认为,在日常交际中,交际双方本着相互合作的原则进行交际,才能保证交际顺利进行。当然,违背合作原则的情况也时有出现,也就是会话含义,在这里因为与我们的讨论没有太大关系,我们不再赘述。

与言语交际联系密切或者影响言语交际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Grice提出的各条准则无论如何难以囊括言语交际中所有的会话策略,因此,礼貌策略参照了影响语言使用的社会语言学因素、社交文化语用因素等,自然成了与语言使用和理解密切联系的原则。Leech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Principle),包括以下六条准则,即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Brown&Levinson的面子理论,发展了礼貌原则的适用范围。他们将面子分为两种,即正面面子(positiveface)和负面面子(negativeface)。

前者指的希望能够得到对方的认同、肯定或者赞许;后者指的是希望自己的言行或行为不受对方的阻扰和干涉。在实际的交际活动中,两种面子都有可能受到威胁。这些威胁听话人甚至第三者的面子的话语或者行为被称为威胁面子的言语行为。说话人为了避免威胁听话人的面子,往往会有目的的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和交际策略,而这些言语行为被称为保存面子的言语行为。

三、模糊限制语在英语课堂中的功能

基于以上所阐述的理论支持,即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及面子理论,我们将着重探讨模糊限制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所发挥的四大主要功能。

1.提供准确而适量的信息,增强教师话语的科学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课堂言语来达到自己的课堂授课目的。根据质量准则,说话人不能提供自己缺乏证据的信息,更不能提供虚假的信息。教师课堂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要求教师必须严格遵循质量准则。而模糊限制语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向学生传授准确而适量的信息,使教师言语贴切、客观、可信。

(1)Todaythereareabout,000AmeircanIndians.

(2)TimessaysthattherewasabadtraficaccidentinIndialastweek.

例(1)是教师在讲授美国印第安人时所做的背景资料的介绍。baout是一个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它在句子中的使用,使得句子中有关印第安人数量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而不影响句子的科学性,同时也可以避免教师说话过于武断。例(2)中的Itisreportedthat是一个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使句子内容听起来有根有据,不是教师的凭空想象或者主观臆造,增强了句子的可信度。

2.填补教师课堂词汇的空白。教师在课堂中,尤其是英语课堂中,经常会找不到合适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模糊限制语可以帮助教师避免尴尬。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在教师不知道人或物的表达方法时,通常会用占位名词来替代,比如whatnot,whatsisname等。

(3)Haveyougotawhatnot,well,athingfordryingyourhair?

例(3)是教师在与一位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突然忘记了吹风机怎么表达,这时候他使用了一个占位名词“whatnot”和模糊限制语“well”,为自己接下来的解释争取必要的时间。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教师也会故意使用占位名词来达到一定的目的和效果。经常碰到的情况是,课堂上有个别同学开小差,教师为了提醒他认真听课,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故意使用模糊限制词。例如“Whoeveratthebackistalking,pleasestop.”教师没有指出学生的名字,而用了低调模糊限制词“wheover”,但却达到了警告学生停止说话,认真听课的目的。

3.教师自我面子的保全。教师在直接推测、犹豫不决、对话题的真实程度缺乏足够的信心的时候,为了维护自己的正面面子不受到威胁、而且使语气更为婉转,通常会使用模糊限制语。如,Ithink,Ibelieve,safarsaIcantell等等。此外还有表达模糊语气的副词perhaps/maybe,以及表示模糊的情态动词may/might,它们也具有此功能。

(4)AsfarasI’mconcemed,thiswatchisnotmystyle.

(5)Inasense,universitiesarejustfactories.

(6)Upto500personsattendedthatmeeting.

因为模糊限制语“asfarasI’mconcerned”,“inasense”and“upto”的使用,话语的意义得到弱化,使教师不必因为言语过于武断而对可能出现的信息错误负责,或者受到来自听话人的指责。

4.礼貌策略以及对学生面子的维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对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着重要作用。能否成功而有效地选择恰当的教学语言,从而较好地实现师生互动,是衡量一位老师是否优秀的重要指标之一。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

(7)John,couldyoupossiblynaswerthequestiononeon

(8)Whatyoujusthavementionedissomewhattrue,butletUShearsomeofthediferentvoicesfromothers.

模糊限制语范文篇4

摘要:模糊性是语言的一种本质属性,礼貌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手段。模糊语言的功能多种多样,本文主要从模糊限制语、模糊修辞的角度讨论其对礼貌原则的维护功能。

众所周知,语言的正确使用离不开清晰、准确。而模糊性,语言另一个重要的本质属性却长期被人们忽略。模糊性是指边界不明。传统观点认为,命题应该是两值的:非真即假。模糊性是对两值理论的一个否定,它是三值的:真、假、或者半真半假。模糊表达的功能多种多样,保持礼貌是人际交流中很重要的一点。模糊修辞属于模糊语言的一种,本文尝试着以委婉语和低调陈述为例探索模糊语言和礼貌原则之间的关系。

一、相关理论知识概述

1.模糊语言

L.A.Zadeh是美国的控制论专家,他于1965年在《模糊集》一文中率先提出模糊集合论。他认为,模糊是指“其界线不是泾渭分明地确定好的类别,或该类中的成员向非成员过渡是逐渐的,而不是突破的。”这就意味着物体从属于某集合到不属于该集合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而不是突然地转变。伍铁平是国内首先涉足这一领域的语言学家,所著的《模糊语言初探》和《模糊语言再探》最先向国内语言学界介绍Zadeh的模糊理论及其与模糊语言的关系。JoannaChannell的《模糊语言》一书是该领域的又一突破。与以往从哲学或者模糊数学的角度入手研究模糊语言不同,该书以语言使用为基础,结合英语教学,着重对模糊语言进行分类,将语用学的原理应用于模糊语言的研究从而说明了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模糊语言是交际中双方常用的一种语用策略,它有以下几种功能:礼貌功能;自我保护功能;提高语言的准确性等。本文中作者主要讨论其对礼貌原则的维护功能。

2.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

礼貌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所以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理应去维护和遵守它。在语用学中,为补充Grice合作原则的不足,Leech提出了一系列礼貌原则的准则:策略准则;宽宏准则;赞扬准则;谦虚准则;赞同准则;同情准则。礼貌原则无疑是对语用研究的一种贡献,但对于礼貌的得体性没有予以充分考虑。于是有了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保全论”(Face-savingtheory)。他们认为,所有有理性的社会成员都具有面子(1987:61)。面子有以下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消极面子(NegativeFace):个人拥有行动自由,不受干涉的权利;积极面子(PositiveFace):对自身公开形象得到赞许的需求。在文明社交中,交际者必须注意顾及彼此的面子。

二、模糊语言的礼貌维护功能

1.模糊限制语

模糊限制语这一概念首先于1972年由Lakoff提出,并把它定义为“把事物界定的更模糊的词语”。模糊限制语的分类有很多种,根据其是否能改变话语真值条件,Prince等人把它划分为变动性和缓和性两大类(何自然,1985)。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又分为程度变动型和范围变动型:程度变动型表示话语真实程度的变动,如sortof,almost,moreorless;范围变动型指限定变动范围的词,如about,around,approximately。缓和型模糊限制语不改变话语的真值条件,包括直接缓和型和间接缓和型两大类。直接缓和指说话者对话语内容的主观推测,如Ithink,Iwonder,asfarasIcantell;间接缓和指根据客观依据,间接表达说话者态度,如accordingtosomebody,itissaidthat,itisassumedthat。

面子是礼貌原则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概念,Brown和Levinson把模糊限制语视为可维护面子的策略之一。例如:①Tosomeextent,thepaintingisbeautiful.②Youarewrong,itseemstome.第一个例子中,借助于模糊限制语“tosomeextent”发话者避免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遵循了礼貌原则中的一致原则,从而维护了另一方的积极面子。第二个例子显然是发话者在批评另一方,但“itseemstome”这一直接缓和模糊限制语使发话者的陈述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听话者的积极面子得到了维护。再来看下面这个例子:Heismoreorlessthemostrespectfulpersoninthisfield.“Moreorless”属于程度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它的使用暗示着发话者无意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听话者身上,是对听话者消极面子的一种维护。

2.模糊修辞

众所周知,修辞是一种语用策略。伍铁平说;“在修辞中模糊能起到精确起不到的作用”(1999,346)。所以模糊修辞正越来越多地得到学者的关注,尤其是模糊修辞与礼貌原则的关系。国内有学者认为,低调陈述、委婉语等属模糊修辞,并可作为维护礼貌原则的一种策略使用。本文主要讨论低调陈述和委婉语这两种模糊修辞对礼貌原则的维护功能。

低调陈述即为“言之不足”,借用温和、弱化或模糊的词语通过弦外之音含蓄、内敛地表达不得体或使人不悦的实话。低调陈述对礼貌原则的维护功能可以通过以下例子体现出来:①Yes,Idonotplaytoobadly.②Youarelateforthelasttime.③A:IthinkProfessorLi’slectureisterrible.Doyouthinkso?B:Icannotagreewithyoumore.在第一个例子中,假设这是一个冠军的获奖感言,这种表达方式避免了过分炫耀,与礼貌原则中的谦虚准则是一致的;在第二个例子中听话者能够轻松掌握会话含义,即发话者在发出解聘信号,这与礼貌原则中的策略准则是一致的:尽量减少他人的损失。例三中,B的回答遵循了一致准则,维护了礼貌原则。此外,低调陈述的使用还可以减少丢面子的可能性。例如:IpromiseIwillgiveyouafailinggrade.这句话是老师对学生的一则警告,“promise”是“warn”比较缓和的一种说法。借助于低调陈述,老师不仅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气愤,也给学生留了面子。

委婉语源于希腊语,意思是吉利并且礼貌的说话方式。在委婉表达中,听者可以透过字面意思领会说话者的“言外之意”。通常情况下,疾病尤其是致命的疾病被称为禁忌语的一种,人们在表达时为了考虑当事人的情绪,可以选择委婉语这一语用策略。“cancer”通常被称为“thebigC”,“socialdisease”是“AIDS”的委婉语,“insane”被说成“softinhead”。这些说法体现了礼貌原则中的策略准则:使他人受损最小;此外还与同情准则相一致:减少对他人的厌恶,夸大对他人的同情。

三、总结

综上所述,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礼貌是社交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模糊限制语、模糊修辞都属于模糊语言的一种,与礼貌原则规定的六条准则是一致的,对礼貌原则起着维护作用。交际中适当使用模糊语言,可以维护谈话双方的社交均势,使谈话顺利进行,交谈变得文明礼貌。

参考文献:

[1]Brown,P.andLevinson,S.C.Politeness:someuniversalsinlanguage[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Cambridge,1987.

[2]JoannaChannel.VagueLanguag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Leech,G.Principleof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

[4]何自然.模糊限制语与言语交际[J].外国语,1985年第5期.

[5]鞠红.低调陈述与会话含义[J].山东外语教学,2002年第6期.

模糊限制语范文篇5

关键词:商务英语;语境;模糊语言;表现形式;分析

模糊语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语言形式及概念,它在进行有关事物的内涵及外延表达中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特征,随着语言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当前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中也具有一定的应用,并且在语言交流与沟通表达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结合当前针对模糊语言在商务领域中的应用及其研究状况,对其在商务英语中的具体应用及有关问题进行研究,以促进以商务英语为基础的语言交流以及国际贸易取得更好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1商务英语语境中模糊语言的表现形式分析

首先,模糊限制语作为模糊语言中的核心要素,其作为模糊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商务英语的语言情境中运用,能够针对精确语言中所存在与表现的武断性与绝对性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其中,模糊语言中的模糊限制语又包含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以及变动型模糊限制语、简介缓和型模糊限制语等内容。以“Weregrettocomplainofcertaingravedefectsintheplasticbuttondispatchedtousonthe'2ndjuly”语句中的模糊限制语“Weregret”的运用为例,该模糊限制语在上述例句中的运用使语句整体能够表现出相对缓和与委婉的语气特点。其次,模糊词语作为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语境中的又一表达形式进行应用,以商业广告的英语表达中对模糊性形容词的应用表现最为突出。模糊形容词本身具有较为突出的伸缩性,其在商务广告的语言表达情境中进行运用,能够通过其词语的伸缩性以及不确定性特征,增加商务广告语言对读者的吸引力,从而促进其广告的语言传播与表达效果。此外,模糊性动词在实际应用中也比较多见,由于模糊性动词具备进行事情的可行性预判等词汇的特征,其在商务英语的广告语言表达中运用,能够通过其词语本身所蕴含的特性,实现对广告商品或服务的作用进行有效埴染,以提高广告语言及其语境表达的效果。模糊性代词在商务英语语境表达与展现中应用也比较多,比如,“our”、“廳,,以及“we”等物主代词和人称代词,其在商务英语语境中被作为模糊语言的表现形式运用,就可以通过词语表达促进语言交流的灵活性提升,从而达到更好的语言交流和沟通目的。最后,商务英语语境中对模糊语言的运用及语言表现,还会通过模糊蕴含形式进行实现。其中,模糊蕴含在商务英语语境中进行表现和运用,能够通过具有模糊蕴含特征的词汇或语句本身的静态意义进行充分发挥与表现、运用等,以实现特定语境下的蕴含意义表现,并促进其在商务英语中语言功能与作用发挥。对商务英语语境中模糊语言的模糊蕴含表现及其作用理解,可以通过汉语语言语境中的“画外音”以及“话中有话”等语言现象及其在语句表达中的功能作用进行理解和领悟。一般情况下,商务英语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在采用精确数字进行较为模糊的含义表达或者是采用具有模糊含义的精确数字对语句中的夸张修饰语气及其语言情境进行展现时,都是模糊蕴含作为模糊语言的表现形式在商务英语中的具体形式体现。比如,商务英语语境中对多样化等具有模糊蕴含意义的模糊语言词句的运用,以及商务英语中运用虚拟语气进行模糊蕴含意义表达等不同语言形式,都是比较典型的模糊蕴含语言表现和运用。像“Wearealwayswillingtocooperatewithyouandifnecessarymakesomeconcessions”语句中,其语言情境运用与表达时,就是通过对一种虚拟假设的模糊蕴含表现方式运用,使处于该语言情境中的对象,在理解该语句的语言内涵时对其可能性进行思考,从而达到更好的语言情境展示与表现效果。

2模糊语亩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

根据上述对商务英语语境中模糊语言的表现形式分析,对其在商务语言语境中的运用,根据不同的语言语境,其具体表达中对模糊语言的应用也会存在一定的区别。以商务洽谈语境中的模糊语言应用为例,由于商务洽谈中为促进语言表达的作用充分发挥及其效果提升,一般情况下会通过语言进行简单提炼的形式在具体语境中进行运用和表达。比如,在就当前产品的订货量是否满足需求的商务洽谈交流语境中,采用“Wearereadytobuytenthousandmore,Pleasereduceyourunitpricebyfivepercent”的语言表达效果要明显比"Howabouttheunitpriceifwebuytenthousandmore”的表达效果好。

总之,对商务英语语境中模糊语言的表现形式分析,有利于促进对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语境中的合理运用进行准确把握,从而以更加精准、合理的语言表达,促进语言沟通与交流的功能作用充分发挥,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郑艺其顺应论视角下商务英语信函中的模糊语分析D]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07):173-174

[2]姬银萍?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商务信函模糊语言的汉译[J]文学教育(下)2018(03):12-14

[3]崔羽杭,张兴柱,曲秀艳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分析D]经济师,2018(02):235-236

模糊限制语范文篇6

关键词:模糊语言;脑筋急转弯

一、引言

目前对“脑筋急转弯”研究的文章还很少,“脑筋急转弯”和“歇后语”这两个术语在英语中也找不到相对应的词。有文章说,脑筋急转弯最早是日本人发明的:还有文章说,歇后语是我国人们从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本文笔者对此查阅了有关资料,试图找到有关答案。我们从英文对谜语(Riddle)的解释中找到了一点线索。Riddle:adeliberatelyenigmaticorambiguousquestionrequiringathought-fuloroftenwittyanswers,aformofguessinggame.译成汉语是:谜语是一种故意令人费解或者模棱两可需要细思妙答的问题,是一种猜测游戏。西方学者常把谜语分成两大类:描述性谜语(thedescriptiveriddle)和智巧问题(theshrewdorwittyquestion)。根据英语对谜语的解释和分类,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谜语的核心是:一是提出问题,二是通过猜测回答问题,它可以是描述性的,也可以是智巧性的。那么,脑筋急转弯(包括歇后语)也是由两部分组成,即巧妙地设问,机智地回答。如,英语谜语中有这样一句:Whatisthesmallestbridgeintheworld?——Thebridgeofyournose.Bridge是一词多义,既可作“桥梁”,又可作“鼻梁”。译成汉语是:世界上什么梁最小?(答案:你的鼻梁)。英语这个谜语放在汉语里就可归于脑筋急转弯题。它利用词的多义(词的模糊性)容易引起的歧义巧妙地设问,企图让人跳进bridge(桥梁)的基本语义范畴的陷阱,然而,答案出乎意料的简单,指其模糊性最强的意义(隐喻义)。这就是脑筋急转弯和谜语的相同之处。再如,Whyshouldyounevertellsecretsinacornfield?——Be-causetherearetoomanyearsinit.这里ear的基本词义是“玉米穗”,其隐喻义是“耳朵”,译成汉语是:为什么你不敢在玉米地里谈秘密?(答案:因为那里全是耳朵)。英语这则谜语在汉语里仍是脑筋急转弯题。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个谜语发展为歇后语,即:Inthecornfields,alltheears译为汉语是:玉米地里,全是耳朵(玉米穗)。歇后语结构上也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为语面义,后一部分为引申义,使用的正是其引申义。为此本文可以大胆地说,脑筋急转弯和歇后语都是从谜语发展和演变过来的。尽管各民族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各不相同,但人类的普遍社会活动和心理思维过程有许多共同之处。脑筋急转弯不是日本人发明的,歇后语也不是我国的专利。谜语、脑筋急转弯和歇后语之间没有精确的界限也说明事物的模糊性普遍存在。

二、脑筋急转弯的特点和技巧

脑筋急转弯从谜语中分离出来,又有别于谜语,谜语的答案一般有一定的难度,如,非洲班图人有一个谜语,问:什么早上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太阳落山后三条腿走路?(答案:人)。谜语中所说的早、中、晚,可以理解为个人生命的幼年、成年和老年,又可以理解为人类进化的初期、中期和后期。像这样深奥的谜语一般人就难以把它解释清楚。脑筋急转弯的答案异常简单,所以它以口语的形式出现,但又不同于口语交际。口语交际的过程虽然是一个快速思维和表达同步进行的过程,但其特点是边想边说,边说边想。“有语慢慢说”正说明在口语交际中语速可以放慢,使思维意向由不清晰逐步向清晰转化,随着思维的逐渐清晰,语言选择也逐渐明朗,从而达到“话越说越明”的交际目的。脑筋急转弯突出一个“急”字、“快”字,这个“急”和“快”就是模糊语言。急到什么程度算急,快到什么程度算快,我们还要用一个模糊词“一般”来表达,一般要求“脱口而出”。脑筋急转弯的奥妙还在一个“弯”字上,在问题和答案之间有个弯,这个弯就是题面说的看似基本概念和一般常识,而答案则是引申概念和非常规知识,它利用一词多解,一物多音及非常规逻辑推理等,让人跳进陷阱,闹出笑话,闹出快乐。总之,脑筋急转弯的特点是以口语为载体,答案异常简单,在问题和答案之间有个弯,回答问题要求“脱口而出”,属于一种智力游戏,具有强烈的变幻性和趣味性。脑筋急转弯的技巧是通过对语音、语义、语法、文字、句子等模糊性的巧妙运用,利用人们的常规思维定势,预设陷阱,让人就突如其来的提问作出快速反应,在可能的多重答案中去寻找与特定语境最佳关联的最佳答案。

三、模糊语言在脑筋急转弯中的运用

模糊语言的产生不仅在于客观事物无明确的界限,而且源于人们认知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客观事物的运动多变和相互联系的特性决定了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模糊性,客观事物的模糊性又导致了人类认识的不确定性,简言之,人类思维的模糊性是与生俱有的。清晰思维中包含着模糊思维,模糊思维中包含着清晰思维,精确语言中包含有模糊语言,模糊语言中包含有精确语言,它们互为依存促使人们的认识接近事物的真相。根据会话的经济原则和语用容忍原则,人们对精确语言的模糊表达或模糊语言的精确表达一般都能心领神会。语言高度的概括性、泛指性、多侧面性和弹性的特点不可避免地造成语言的模糊性。早期人类出于生存的需要,在创造有声语言过程中,人们可以用相同的音节表达不同的意思,也可以用不同的音节表达同一个意思,从而形成了我们现在的语言中的同义词、多义词、同音词、多音字等现象。最先创造和使用的第一批词汇大多是表示自身的、离自身最近的、有形的、具体的事物。有了第一批词汇后,当人们的思维发展到了要表达一些抽象概念时,人们不是创造新词,而是寻找新旧事物间的相似性,用已存在的概念去表达新事物。这是一种以不造词为造词而增加新词最经济的方式,这种创造性的思维同时也发展了语义范畴的抽象意义。可以说,表示抽象概念的词都具有模糊性,例如:“蛋”,“蛋”的基本词义是“鸟、蛇、龟等动物所产的卵”,人们在造词过程中,根据蛋的形状、特征等逐步抽象化、隐喻化、模糊化,如,狗蛋,山药蛋,驴粪蛋儿,金蛋,蠢蛋,笨蛋等。脑筋急转弯就利用这一词的模糊性,创造了一个题面:什么蛋不能吃?(答案:笨蛋)。实际上只要答出一个不能吃的蛋都行。该题在动词“吃”的约束下,预设了一个陷阱,企图让人跳不出“蛋”的基本概念的圈子。

词的多功能性,即,词类转化是人们在造词时使用的最经济的一种方法,既省力又形象,既便于记忆又便于交际。如“锤”,基本语义是“敲打东西的器具”,作名词。后来就把用锤敲打东西的动作都叫锤,作动诃。这样,词的多功能性的模糊性在言语交际经济原则的支配下,往往产生出歧义。脑筋急转弯就利用这一词的模糊性,创造了一个题面:铁锤锤鸡蛋,为什么锤不破?(答案:因为锤是铁的)。“锤不破”中的锤既可作动词,又可作名词,这道题的超常规思维的题面设计已使人按常规思维无路可走,只有选择名词。

一词和多词搭配也是人们使用语言的最经济的一种方法,如,动词“打”,“打”的基本词义是用手(包括使用工具)用力地“击打”,其对象是具体的物,如,打狗,打铁等。由于表达思想的需要,人们就用有限的现有的动词去和其它现有的名词结合使用,其对象逐步抽象化、模糊化,如,打鸡蛋,打水,打伞,打毛衣,打电话,打主意,打哈欠,打瞌睡等,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统计,“打”可与25种不同语义类型的名词构成动宾关系。为此,脑筋急转弯就利用动宾搭配的模糊性创造了一个题面:打什么东西,不必花力气?(答案:打瞌睡)。

人们造字的目的是用有声的文字表达具体的事物,在口语中听到这个声,在书面上看到这个字,人们自然会想到这个物,这就是能指和所指的统一。而脑筋急转弯作为一种游戏,就有意识地断裂能指(符号)和所指(内容)之间的联系,使能指只表示能指,如:灯由哪两个部分组成?(答案:火和丁)。灯的能指是灯这个字,是一个符号,灯的所指是照明的器具,具体的事物。出题者是指灯的能指,自然是指灯这个字的左右结构的两个部分了。这实际上是一种解字游戏,在我国文化史上就有很多解字方面的传世佳句,如有一对联: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就是利用解字的方法巧妙地把下冷雨的情景用东二点(冻)西三点(洒)含蓄而形象地描绘出来,让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笔者有一亲身体会,在生活中这种能指和所指的分离现象并非是故意的。笔者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驻队时,要写一个墙上宣传标语,字不能多。新农村建设主要内容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简称“20字”方针。具体地讲,涉及到五个方面,即围绕生产发展,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围绕生活宽裕,实现农民生活新提高;围绕乡风文明,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围绕村容整洁,形成农村新面貌;围绕管理民主,建立村级管理新机制。最后标语的焦点聚集在“围绕什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请看下面对话,I:围绕二十字。O:二十字太长了,墙上写不下。I:三个字。O:三个字太少了,内容包括不了。写在纸上是“围绕二十字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O:都不知道二十字是啥?I: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咱叫内行知道二十个字,外行知道三个字。标语出来后,老百姓嘴上不断挂着“新农村”“二十字”,实际上,他们只知道三个字。在I的话语中,二十字是能指,符号,语表,是三个字、三个音节或三个符号;而在O的话语中,二十字是所指,内容,语里,所以二十字太多了,三个字又太少了。能指和所指的分离造成了语言上的歧义,是脑筋急转弯中常见的一种形式。为此,可以创造出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题面:二十字是几个字?(答案:三个字)。

由于经济原则和容忍原则,人在口语交际中常常使用模糊语言造成语义多解的现象,脑筋急转弯就利用一语多解设计题面,如:一个人被关在密闭的房子里,只有一扇门,但无法拉开,他该如何出来?(答案:把门推开。)在人的一般常识里,门关上后,进屋需要推门,从房子里出来需要拉门。门拉不开怎么出来呢?然而出题者另有所指,不是指一般的门,而是指既可推又可拉的推拉门。那么顺着这一思路发展下去,答案就不止一个了,我们还可用“撞”、“撬”、“踢”、“移”等不同的方式来把门打开。这个脑筋急转弯看似简单,实际比较复杂,从题面上出现的信息看至少涉及到两个问题:开门问题和出来房子问题。让我们来几个假设,看该题由于语义模糊能产生出多少种答案的可能。假设没有限制房子里放有什么东西,我们可以把世界上能够打开门的东西全算进去,那么打开门的方式会有多少种?假设没有限制门是用什么材料作成的,我们可以把世界上能够作成门的材料全算进去,那么人出来的方法会有多少种?如果没有限制门的形状是什么,如果没有限制门上安有什么装置,……;同样的假设还可用于房子和地下。单从构成材料来说,你能想象到门、房子和地下等能有多少种材料可以制作吗?不同的材料又能和多少种化学物质产生多少种反应吗?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任何限制,人从房子里出来的方式和方法是无限的。人们在工作中常说,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际上就是思维方式的改变。在今天的创新教育中,我们不妨多来几个“假设没有任何限制的话,……”。这就是玩脑筋急转弯游戏对我们创新教育的启示。这也是模糊语言的魅力,它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常导致人们产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即“浮想联翩”。

模糊限制语范文篇7

学术写作领域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有三个较为显著的发展,其一是高等教育对学术写作的重视,其二是英语作为研究和学术通用语言的发展,其三是对学术语篇在知识传播和建构中的重要性认识。目前,英语已经成为学术语篇的通用语。Vold指出,新手和资深研究人员要想成为国际学术界被完全接受的成员,就必须能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1]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是作者受关注、受好评的主要途径之一。正如Gnutzmann所说:“要么用英语发文章,要么就寂寂无名。”[2]与此同时,学术写作逐渐失去必须完全客观中立、不能表达作者情感立场的标签,逐渐被视为一种涉及作者和读者之间互动的说服性行为。[3]作者可以与读者展开对话,通过有效利用评价性和互动性语言特征,创作出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的文本。学术论文不仅仅传达知识信息,还报告最新研究成果,作者在表达观点和主张时,既要表达对于自己主张观点真实性的评价,又要与读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进而说服读者接受其观点。[4]事实上,能否恰当地表达作者立场,对于成功的英语学术写作至关重要。本研究以英语母语作者和中国作者在国际语言学期刊和国内语言学期刊上发表的英语学术论文为语料,旨在对比英语为母语的作者与我国二语作者学术语篇中呈现的作者立场特点,为探究二语学术语篇分析提供实证依据,也为二语学术写作教学服务。

二、研究背景及理论框架

(一)研究背景。作者立场的概念最初是由Chafe和Nichols从言据性研究(evidentiality)这个概念发展而来的。根据Chafe和Nichols的观点,言据性研究(evidentiality)是使用语言策略来解释知识的来源,并对知识的可靠性和真实性进行评估。[5]67Chafe概述了知识态度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知识的可靠性、知识的来源、获取知识的方式以及言语资源与知识和听话人预期的匹配度。[5]82此外,Ochs和Schiefflin则关注情感在学术论文中的语言实现,即“与人和/或情境相关的感觉、情绪、倾向和态度”。[6]表征话语强度的资源和表征特定态度或情绪的资源是Ochs和Schiefferin识别的两种情感标记。这种方法关注的是如何通过语言手段来表达情感,包括情感、情绪、性格和态度。Biber和Finegan(1989)认识到,在英语中,事实性和情感性的功能都归因于相同的语言手段,并提出了一个更广泛的立场模式,其中包括两个概念,即个人情感态度和对知识真实性的评估。[7]Biber和Fine-gan(1989)将这些语言特征分为情感意义和言据意义。情感意义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言据意义可以指向一定程度的确定或怀疑。随后,其对认知立场(言据性)和态度立场(情感性)进行了区分,并在立场模式中添加了第三类表示说话风格的内容。[8]Hyland(2005)提出了一个学术写作互动的整体框架。这一框架侧重于学术写作中的立场,并具体规定了学术作者“对其文本进行注释的方式,以评论一项主张可能的准确性或可信度,他们对该主张的承诺程度,或他们希望向一个实体、一项主张或读者传达的态度。”[9]174根据Hy-land的观点,立场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即证据性、情感性和存在性。证据性,指的是“作者对他或她提出的命题的可靠性及其对读者的潜在影响的明确承诺”;情感性,指的是“对所说内容的一系列个人和专业态度,包括情感、观点和评估”;存在性,则是“作者选择将自己投射到文本中的程度”。[9]190Hyland的立场框架通过使用模糊限制语、强势语、态度标记和自我显现来包含了这些成分。(二)理论框架。本研究结合了Hyland(2005)和Biber(2006)的作者立场框架分类,把作者立场分为认知立场、态度立场和自我显现立场,具体可见表1。在新分类中,认知立场代表了作者的命题或主张的确定性或可靠性,因此,它可以通过模糊限制语和强势语来实现。态度立场也可分为两大类:即情感态度立场和评价态度立场。情感态度标记语通常是词汇(如interesting,surprisingly,hopefully)允许作者对命题或主张表达个人感情。评价态度标记语(如important,effective,good,significantly)帮助作者对讨论做出评价或判断。评价态度可以履行多种功能,如指出研究缺口或研究空白,显示命题或主张的重要性,表达作者对命题或主张的评价。自我显现立场是指作者身份的显式呈现,也可以分为第一人称代词、所有格形容词和其他替代表达(如thewriter,theauthor,theresearcher)。本文以语言学国际、国内的期刊学术论文为语料,探讨英语母语作者与中国作者在论文讨论部分中的作者立场标记的特点。具体研究的问题是:第一,英语母语作者与中国作者如何在论文讨论部分体现作者立场?第二,与英语母语作者论文写作相比,中国作者在作者立场标记方面有何特点?

三、研究方法

(一)语料来源。本研究建立了两个小型语料库,NE为英语母语作者学术论文语料库,选用国际应用语言学权威刊物(JournalofAppliedLinguistics,Studies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TESOLQuarterly)2008—2018年发表的学术论文20篇,语料总量为21217字符。CE为我国二语作者学术论文语料库,鉴于我国应用语言学类英文期刊有限,CE语料库论文选自中国应用语言学(ChineseJournalofAppliedLinguistics)2008—2018年发表的学术论文20篇,语料总量为25345字符。由于作者的立场在讨论部分会更频繁地被采用,因此,所有语料限于论文讨论部分。研究发现,以上两类期刊在主要方面具有相似的特点。第一,这两类期刊属于应用语言学国际、国内级别较高的学术期刊,并具有各自的学者阅读群体。第二,在体裁和主题方面,两类期刊都发表二语习得或外语教学领域的学术文章。第三,研究论文均取自2008—2018年的出版期间,属于同期论文。为了确保NE语料库的论文是由母语为英语的作者所撰写,本研究使用了GoogleScholar,Linkedln和ResearchGate来搜索作者的简介,NE论文的作者都来自英语或以英语为主要工作语言的国家,工作单位为英语国家的大学或研究机构。中国作者可以通过姓名和简介来确定,CE论文的作者均来中国,其工作单位为大学或科研机构。(二)分析步骤。首先,本研究对所有语料进行手工标注,根据立场标记语的各自概念和定义,手工标注出三类立场标记语。因作者立场可以通过多种语法、词汇手段来表达。本文主要关注词汇手段,即情态动词、认知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为确保分析的准确度,笔者与应用语言学方向的两位博士研究生分别独立对语料进行标注,对于有异议的标注,则一起讨论分析,最终形成统一的标注标准。第二步将数据以每千词为单位进行词频标准化,结合原始词频和百分比,统计结果,制作表格,再进行分析。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作者立场标记语的总体分布。本研究对英语母语作者和中国二语作者的期刊论文在讨论部分中出现的三类立场标记语进行了统计,其总体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英语母语作者和中国作者在讨论部分都使用了三类立场标记语。NE与CE语料库中,立场标记语使用的数量分别为39.0/1000词和32.9/1000词。由此表明,现代的学术语篇不仅仅是传递知识信息、汇报研究数据,更是通过个人认知立场、态度立场、自我显现立场与读者互动,并构建学科知识。[10]中国作者与英语母语作者呈同样的分布规律,二者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认知立场标记语,其次是态度立场标记语,使用频率最低的则是自我显现立场标记语。认知立场标记语在CE和NE中使用的数量分别为22.2/1000词和26.1/1000词。表达态度的立场标记语在CE和NE中使用的数量分别为8.6/1000词和8.2/1000词。而自我显现立场标记语在CE与NE两个自语料库中差异较大,其使用的数量分别为2.1/1000词和4.7/1000词。中国作者使用的认知立场标记语在总量上少于英语母语作者,这说明英语母语作者的学术写作具有使用模糊限制语和强势语的特征,一方面,英语母语作者倾向于用谦虚、商讨的态度来论说和表明观点;另一方面,其也善用强势语来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从而获得读者对研究的理解和认同。中国作者则更倾向于使用具有描述性或其他替代性的说服手段。此外,中国作者在态度立场标记语上多于英语母语作者,这一发现与Ahmad和Mehrjooseresht(2012)的观点相一致,他们指出态度标记被用于表达作者的情感和评价,在非英语为母语的作者学术论文中使用的频率更高。[11]30中国作者在自我显现立场标记语的使用上则明显少于英语母语作者。Martínez(2005)指出,最能在学术论文中彰显作者身份,发出声音的就是使用第一人称;[12]175中国作者在学术论文中很少使用第一人称的搭配,反映出新手写作的身份特点。但总体来说,在两个语料库中都存在大量的作者立场标记,说明了立场特征的表达是学术写作中最为重要而普遍的机制之一,英语母语作者和二语作者都采用三种立场来合理表达作者立场,彰显作者身份。(二)认知立场标记语的分布。通过手动筛选NE和CE两个语料库,确定认知立场标记语,对其进行分类,并以原始词频、标准词频和百分比的形式呈现,认知立场标记语的分布情况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模糊限制语和强势语在NE语料库中以26.1/1000词的频率出现,其高于CE语料库中的22.2/1000词。在英语母语作者的文章中,模糊限制语更为突出。NE语料库中的模糊限制语为17.5/1000词,其比例高于CE语料库中的13.3/1000词。强势语在CE语料库中的使用数量为8.9/1000词,其略高于NE语料库中的数量(8.6/1000个词)。Zarei和Mansoori(2007)在研究英语母语作者和波斯语作者英语学术论文中的修辞时发现,相比英语母语作者,波斯语作者较少使用模糊限制语,倾向于多使用强势语作为修辞手段,让文本更具说服性。[13]Hyland(2004)认为模糊限制语和强势语的使用受到学术规约、英语学术话语团体的期望值、作者的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14]英语母语作家更多地使用模糊限制语,旨在谦虚和谨慎地表达观点、传递知识。中国作者作为非英语母语作家,一方面不熟悉英语学术语篇中常用的表达认知立场的语言手段,词汇量有限;另一方面也没有重视认知立场标记语在学术写作中的重要性,特别是模糊限制语在学术语篇中的作用。因此,在认知立场的使用方面,体现了新手写作的特征。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在强势语的使用上,中国作者略高于英语母语作者,这一点与Hinkel(2005)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在对亚洲学生和英语母语学生的英语写作进行比较和分析后,Hinkel指出,亚洲学生特别是中国学生在撰写英语学术论文时,更倾向于使用较多的强势语作为表达观点、说服读者的策略。Hinkel还指出,中国作者在某种程度上受到自己文化传统修辞的影响,更喜欢用夸张和强调的手法来增强说服力。[15](三)态度立场标记语的分布手动筛选。NE和CE两个语料库,对态度立场标记语进行分类,并以原始词频、标准词频和百分比的形式呈现,其分布情况如表4所示。表4清楚地展示了两个语料库中的态度立场标记语的使用情况。CE语料库中的态度立场标记语的使用频率(8.6/1000词)高于NE语料库中的使用频率(8.2/1000词)。这个结果与Hyland(2005)在应用语言学研究文章中对态度立场特征的研究基本相符,他在语篇中每千词识别出8.6个态度立场标记语。[9]177在两个语料库中,评价性形容词和副词占据了态度立场标记的主体;评价态度可以有不同的功能:显示重要性、指出研究缺口、表达对命题的评价等。中国作者与英语母语作者(CE为2.5/1000词,NE为2.2/1000词)呈现相近的频率来判断命题的重要性;表达评价的态度立场标记语更多是出现在CE语料库中(CE为4.7/1000词,NE为4.1/1000词);两组作者都使用形容词和副词,如用only,limited和mere来指出研究空白或研究缺口,频率较为接近(CE为0.9/1000词,NE为1.3/1000词)。这说明,当评价性形容词和副词执行不同功能时,中国作者倾向于使用形容词、副词来显示命题重要性和对命题进行评价。他们认为有责任提醒读者命题的重要性,同时通过表明自己对命题的评价,并以此吸引读者,缩短与读者之间的距离,邀请读者以合作互动的方式接受作者的主张和观点。至于母语为英语的作者,他们以0.6/1000词的频率使用情感形容词或副词以显示他们对命题的期望状态;二语作家使用情感形容词或副词则略少于英语母语作者,其使用频率为0.5/1000词。总体来说,CE语料库中态度立场标记的使用频率高于NE语料库,这表明英语非母语学术作者在学术写作中比英语母语作者更倾向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Ahmad和Me-hrjooseresht(2012)也有同样的发现,态度标记语被用于表达作者的观点和评价,相对较高的态度标记语频率表明作家将读者视为交流者;另一方面,较低频率的态度标记语可能表明作者有其他复杂的策略去说服读者。[11]35他们认为,非英语为母语的作者更希望吸引读者的情感,通过表达自己的评价看法、态度主张影响读者并使其接受自己的观点。在Hyland(2005)对软学科写作的研究中,也发现了非母语作者似乎比母语作者更多地使用态度立场标记语来影响读者。[9](四)自我显现立场标记语的分布。通过手动筛选NE和CE两个语料库,确定自我显现立场标记语,对其进行分类,并以原始词频、标准词频和百分比的形式呈现,自我显现立场标记语的分布情况如表5所示。从表5可以看出,英语母语作者和中国作者的自我显现立场标记语的数量和百分比存在显著差异。以英语为母语的作者在讨论部分使用最多的自我呈现标记语的频率为4.7/1000词,而二语作者的自我呈现标记语的使用频率为2.1/1000词。尤其是I,my,we和our在NE语料库中的第一代词出现率为4.5/1000词,远高于CE子语料库中的2.0/1000词。至于thewriter,theresearcher,theauthor等其他表达使用频率则相近(NE为0.2/1000词,CE为0.1/1000词)。这也证明了Martínez(2005)的研究:他比较了英语母语和非英语母语作者在生物科学领域学术论文中的第一人称代词的用法,并考察了其在文章不同部分的分布及功能。研究结果显示:非英语母语作者语料库中存在使用第一人称代词较少的现象。[12]187事实上,学术著作中第一代词的使用过程是一个变化的过程。长期以来,英语学术写作要求不能使用第一人称进行写作,要求作者使用客观中立的语言,避免个人偏见。近几十年来,修辞学和学术写作学者对第一人称的传统态度发生了转变。随着人们对书面语篇互动研究的兴趣日益浓厚[McCarthy&Carter(1994),Davies(1994),Thompson&Thetela(1995),Bolivar(2001),Hoey(2001),GeaValor(2010)],个人声音或自我提及在学术写作互动中的作用受到关注。Hyland(2005)提出,由于作家无法避免投射出对自己的形象,以及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的论点、学科和与读者的关系,自我提及有助于作家表达自己的论点,使之更直接、更具体现力和说服力。[9]181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自我呈现在作者与读者的交流和作者身份建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自我呈现立场的学术写作可以让作者清晰地表达个人对某一主题的看法或情感。缺乏一个自我呈现的立场可能表明缺乏对主张和命题的所有权,这对于学术写作的成功也是至关重要的。Swales(2004)指出,研究文章是在更具竞争性的环境中撰写的,这些文章的作者需要明确他们的作者身份,以表明他们正在对该学科作出实质性和独创性的贡献。[16]与英语母语作者相比,中国作者较少使用自我呈现立场标记语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其一直接受学术写作中的“非人格化”的教育。传统的学术写作认为“非人格化”会带来客观性。因此,从高中到大学的许多写作教师都提倡在学术写作中使用被动结构和客观表达,建议不要使用第一人称。自我呈现立场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作者的社会文化背景。与英语母语作者旨在通过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来加强论据,彰显作者身份不同,中国作者则试图突出研究成果,中国传统的集体主义精神使得中国作者不希望在学术论文里展示一个强有力的个人形象,而是倾向于在研究中淡化自己的角色。

模糊限制语范文篇8

关键词:模糊语言;脑筋急转弯

一、引言

目前对“脑筋急转弯”研究的文章还很少,“脑筋急转弯”和“歇后语”这两个术语在英语中也找不到相对应的词。有文章说,脑筋急转弯最早是日本人发明的:还有文章说,歇后语是我国人们从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本文笔者对此查阅了有关资料,试图找到有关答案。我们从英文对谜语(Riddle)的解释中找到了一点线索。Riddle:adeliberatelyenigmaticorambiguousquestionrequiringathought-fuloroftenwittyanswers,aformofguessinggame.译成汉语是:谜语是一种故意令人费解或者模棱两可需要细思妙答的问题,是一种猜测游戏。西方学者常把谜语分成两大类:描述性谜语(thedescriptiveriddle)和智巧问题(theshrewdorwittyquestion)。根据英语对谜语的解释和分类,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谜语的核心是:一是提出问题,二是通过猜测回答问题,它可以是描述性的,也可以是智巧性的。那么,脑筋急转弯(包括歇后语)也是由两部分组成,即巧妙地设问,机智地回答。如,英语谜语中有这样一句:Whatisthesmallestbridgeintheworld?——Thebridgeofyournose.Bridge是一词多义,既可作“桥梁”,又可作“鼻梁”。译成汉语是:世界上什么梁最小?(答案:你的鼻梁)。英语这个谜语放在汉语里就可归于脑筋急转弯题。它利用词的多义(词的模糊性)容易引起的歧义巧妙地设问,企图让人跳进bridge(桥梁)的基本语义范畴的陷阱,然而,答案出乎意料的简单,指其模糊性最强的意义(隐喻义)。这就是脑筋急转弯和谜语的相同之处。再如,Whyshouldyounevertellsecretsinacornfield?——Be-causetherearetoomanyearsinit.这里ear的基本词义是“玉米穗”,其隐喻义是“耳朵”,译成汉语是:为什么你不敢在玉米地里谈秘密?(答案:因为那里全是耳朵)。英语这则谜语在汉语里仍是脑筋急转弯题。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个谜语发展为歇后语,即:Inthecornfields,alltheears译为汉语是:玉米地里,全是耳朵(玉米穗)。歇后语结构上也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为语面义,后一部分为引申义,使用的正是其引申义。为此本文可以大胆地说,脑筋急转弯和歇后语都是从谜语发展和演变过来的。尽管各民族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各不相同,但人类的普遍社会活动和心理思维过程有许多共同之处。脑筋急转弯不是日本人发明的,歇后语也不是我国的专利。谜语、脑筋急转弯和歇后语之间没有精确的界限也说明事物的模糊性普遍存在。

二、脑筋急转弯的特点和技巧

脑筋急转弯从谜语中分离出来,又有别于谜语,谜语的答案一般有一定的难度,如,非洲班图人有一个谜语,问:什么早上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太阳落山后三条腿走路?(答案:人)。谜语中所说的早、中、晚,可以理解为个人生命的幼年、成年和老年,又可以理解为人类进化的初期、中期和后期。像这样深奥的谜语一般人就难以把它解释清楚。脑筋急转弯的答案异常简单,所以它以口语的形式出现,但又不同于口语交际。口语交际的过程虽然是一个快速思维和表达同步进行的过程,但其特点是边想边说,边说边想。“有语慢慢说”正说明在口语交际中语速可以放慢,使思维意向由不清晰逐步向清晰转化,随着思维的逐渐清晰,语言选择也逐渐明朗,从而达到“话越说越明”的交际目的。脑筋急转弯突出一个“急”字、“快”字,这个“急”和“快”就是模糊语言。急到什么程度算急,快到什么程度算快,我们还要用一个模糊词“一般”来表达,一般要求“脱口而出”。脑筋急转弯的奥妙还在一个“弯”字上,在问题和答案之间有个弯,这个弯就是题面说的看似基本概念和一般常识,而答案则是引申概念和非常规知识,它利用一词多解,一物多音及非常规逻辑推理等,让人跳进陷阱,闹出笑话,闹出快乐。总之,脑筋急转弯的特点是以口语为载体,答案异常简单,在问题和答案之间有个弯,回答问题要求“脱口而出”,属于一种智力游戏,具有强烈的变幻性和趣味性。脑筋急转弯的技巧是通过对语音、语义、语法、文字、句子等模糊性的巧妙运用,利用人们的常规思维定势,预设陷阱,让人就突如其来的提问作出快速反应,在可能的多重答案中去寻找与特定语境最佳关联的最佳答案。

三、模糊语言在脑筋急转弯中的运用

模糊语言的产生不仅在于客观事物无明确的界限,而且源于人们认知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客观事物的运动多变和相互联系的特性决定了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模糊性,客观事物的模糊性又导致了人类认识的不确定性,简言之,人类思维的模糊性是与生俱有的。清晰思维中包含着模糊思维,模糊思维中包含着清晰思维,精确语言中包含有模糊语言,模糊语言中包含有精确语言,它们互为依存促使人们的认识接近事物的真相。根据会话的经济原则和语用容忍原则,人们对精确语言的模糊表达或模糊语言的精确表达一般都能心领神会。语言高度的概括性、泛指性、多侧面性和弹性的特点不可避免地造成语言的模糊性。早期人类出于生存的需要,在创造有声语言过程中,人们可以用相同的音节表达不同的意思,也可以用不同的音节表达同一个意思,从而形成了我们现在的语言中的同义词、多义词、同音词、多音字等现象。最先创造和使用的第一批词汇大多是表示自身的、离自身最近的、有形的、具体的事物。有了第一批词汇后,当人们的思维发展到了要表达一些抽象概念时,人们不是创造新词,而是寻找新旧事物间的相似性,用已存在的概念去表达新事物。这是一种以不造词为造词而增加新词最经济的方式,这种创造性的思维同时也发展了语义范畴的抽象意义。可以说,表示抽象概念的词都具有模糊性,例如:“蛋”,“蛋”的基本词义是“鸟、蛇、龟等动物所产的卵”,人们在造词过程中,根据蛋的形状、特征等逐步抽象化、隐喻化、模糊化,如,狗蛋,山药蛋,驴粪蛋儿,金蛋,蠢蛋,笨蛋等。脑筋急转弯就利用这一词的模糊性,创造了一个题面:什么蛋不能吃?(答案:笨蛋)。实际上只要答出一个不能吃的蛋都行。该题在动词“吃”的约束下,预设了一个陷阱,企图让人跳不出“蛋”的基本概念的圈子。词的多功能性,即,词类转化是人们在造词时使用的最经济的一种方法,既省力又形象,既便于记忆又便于交际。如“锤”,基本语义是“敲打东西的器具”,作名词。后来就把用锤敲打东西的动作都叫锤,作动诃。这样,词的多功能性的模糊性在言语交际经济原则的支配下,往往产生出歧义。脑筋急转弯就利用这一词的模糊性,创造了一个题面:铁锤锤鸡蛋,为什么锤不破?(答案:因为锤是铁的)。“锤不破”中的锤既可作动词,又可作名词,这道题的超常规思维的题面设计已使人按常规思维无路可走,只有选择名词。

一词和多词搭配也是人们使用语言的最经济的一种方法,如,动词“打”,“打”的基本词义是用手(包括使用工具)用力地“击打”,其对象是具体的物,如,打狗,打铁等。由于表达思想的需要,人们就用有限的现有的动词去和其它现有的名词结合使用,其对象逐步抽象化、模糊化,如,打鸡蛋,打水,打伞,打毛衣,打电话,打主意,打哈欠,打瞌睡等,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统计,“打”可与25种不同语义类型的名词构成动宾关系。为此,脑筋急转弯就利用动宾搭配的模糊性创造了一个题面:打什么东西,不必花力气?(答案:打瞌睡)。

人们造字的目的是用有声的文字表达具体的事物,在口语中听到这个声,在书面上看到这个字,人们自然会想到这个物,这就是能指和所指的统一。而脑筋急转弯作为一种游戏,就有意识地断裂能指(符号)和所指(内容)之间的联系,使能指只表示能指,如:灯由哪两个部分组成?(答案:火和丁)。灯的能指是灯这个字,是一个符号,灯的所指是照明的器具,具体的事物。出题者是指灯的能指,自然是指灯这个字的左右结构的两个部分了。这实际上是一种解字游戏,在我国文化史上就有很多解字方面的传世佳句,如有一对联: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就是利用解字的方法巧妙地把下冷雨的情景用东二点(冻)西三点(洒)含蓄而形象地描绘出来,让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笔者有一亲身体会,在生活中这种能指和所指的分离现象并非是故意的。笔者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驻队时,要写一个墙上宣传标语,字不能多。新农村建设主要内容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简称“20字”方针。具体地讲,涉及到五个方面,即围绕生产发展,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围绕生活宽裕,实现农民生活新提高;围绕乡风文明,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围绕村容整洁,形成农村新面貌;围绕管理民主,建立村级管理新机制。最后标语的焦点聚集在“围绕什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请看下面对话,I:围绕二十字。O:二十字太长了,墙上写不下。I:三个字。O:三个字太少了,内容包括不了。写在纸上是“围绕二十字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O:都不知道二十字是啥?I: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咱叫内行知道二十个字,外行知道三个字。标语出来后,老百姓嘴上不断挂着“新农村”“二十字”,实际上,他们只知道三个字。在I的话语中,二十字是能指,符号,语表,是三个字、三个音节或三个符号;而在O的话语中,二十字是所指,内容,语里,所以二十字太多了,三个字又太少了。能指和所指的分离造成了语言上的歧义,是脑筋急转弯中常见的一种形式。为此,可以创造出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题面:二十字是几个字?(答案:三个字)。

由于经济原则和容忍原则,人在口语交际中常常使用模糊语言造成语义多解的现象,脑筋急转弯就利用一语多解设计题面,如:一个人被关在密闭的房子里,只有一扇门,但无法拉开,他该如何出来?(答案:把门推开。)在人的一般常识里,门关上后,进屋需要推门,从房子里出来需要拉门。门拉不开怎么出来呢?然而出题者另有所指,不是指一般的门,而是指既可推又可拉的推拉门。那么顺着这一思路发展下去,答案就不止一个了,我们还可用“撞”、“撬”、“踢”、“移”等不同的方式来把门打开。这个脑筋急转弯看似简单,实际比较复杂,从题面上出现的信息看至少涉及到两个问题:开门问题和出来房子问题。让我们来几个假设,看该题由于语义模糊能产生出多少种答案的可能。假设没有限制房子里放有什么东西,我们可以把世界上能够打开门的东西全算进去,那么打开门的方式会有多少种?假设没有限制门是用什么材料作成的,我们可以把世界上能够作成门的材料全算进去,那么人出来的方法会有多少种?如果没有限制门的形状是什么,如果没有限制门上安有什么装置,……;同样的假设还可用于房子和地下。单从构成材料来说,你能想象到门、房子和地下等能有多少种材料可以制作吗?不同的材料又能和多少种化学物质产生多少种反应吗?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任何限制,人从房子里出来的方式和方法是无限的。人们在工作中常说,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际上就是思维方式的改变。在今天的创新教育中,我们不妨多来几个“假设没有任何限制的话,……”。这就是玩脑筋急转弯游戏对我们创新教育的启示。这也是模糊语言的魅力,它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常导致人们产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即“浮想联翩”。

模糊限制语范文篇9

要了解“模糊种差释义法”,首先得了解定义法。所谓定义法,就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任何一个定义都是由被定义项(被定义的词语)、下定义项(下定义的词语)和定义联项组成。例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中“商品”是被定义项,即被定义的词语;“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下定义项,即下定义的词语;“是”是定义联项。下定义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属+种差定义法”,即下定义项是由种差和邻近的属概念组成的。用公式表示则是:被定义项一种差+邻近的属概念。根据种差内容的不同,“属+种差定义法”可以分为性质定义、发生定义、功用定义和关系定义等四类。

“性质定义”是以事物的性质为种差内容的定义。例如:“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发生定义”是以事物产生、形成情况为种差内容的定义。例如:“角是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构成的图形”。

“功用定义”是以事物的功用为种差内容的定义。例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关系定义”是以事物之间的关系特点为种差内容的定义。例如:“负数是小于0的数”。

在辞书释义中,“属+种差定义法”是被广泛运用的一种方法,它对于解释明晰词语是非常有效的,它能够准确地解释明晰词语(即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上面所举对于“平行四边形”、“角”、“商品”和“负数”等明晰词语的解释就是如此。其实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于解释模糊词语。那么,“属+种差定义法”在解释明晰词语与模糊词语时有何不同呢?关键在于:解释明晰词语时,用来表示种差的词语一般是明晰语言,如:“两组对边平行”是“平行四边形”的种差,“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是“角”的种差,“交换”是“商品”的种差,“小于0”是“负数”的种差。这些表示种差的词语都是明晰语言;而对于模糊词语,则往往用模糊语言来表示种差。这种用模糊语言来表示种差的方法,我们称之为“模糊种差法”。“模糊种差法”能够准确地揭示模糊概念在内涵上所具有的模糊性。例如:

树林成片生长的许多树木,比森林小。

森林通常指大片生长的树木。其中的“树木”是“树林”和“森林”的属概念,并且是明晰语言;“成片生长的”和“许多”是树林的种差,“大片生长的”是森林的种差,并且都是模糊语言。正是通过运用模糊语言来表示种差,这就揭示出了“树林”和“森林”的模糊性。又例如:

蔬菜可以做菜吃的草本植物。

水果可以吃的含水分较多的植物果实的统称。其中的“草本植物”是“蔬菜”的属概念,“植物果实”是“水果”的属概念,并且都是明晰语言;“可以做菜吃的”是“蔬菜”的种差,“可以吃的含水分较多的”是“水果”的种差,并且都是模糊语言。番茄和西瓜都是草本植物,番茄“可以做菜吃”,但又是“可以吃的含水分较多的”植物果实,那么番茄是蔬菜还是水果呢?也正是通过运用模糊语言来表示种差,这就揭示出了“蔬菜”和“水果”的模糊性。

有时明晰词语的释义也可以运用“模糊种差法”。它一般是将种差分成偏正两部分,即一部分是中心语,一部分是修饰限制语。某些修饰限制语可由模糊语言来充当。例如:

霜是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地面物

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的”是“霜”的种差,其中“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的”是中心语,并且是明晰语言,而修饰语“接近”则是模糊语言。这种使用模糊语言充当种差修饰语的方式,可以使明晰词语的解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当然,对于明晰语言的释义,在种差中能够不用模糊语言的则宜尽量不用。例如《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版和2002年增补本对“云”的释义分别为:

云在空气中由大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物体。

云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

“空气中由大量冰滴或冰晶组成的”是“云”的种差,其中“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是中心语,并且是明晰语言,而修饰语“大量”则是模糊语言。增补本的释义去掉了原来释义中的模糊修饰语“大量”,释义显得更为精练。

二、定量释义法

定量释义法与模糊理论中的“隶属度”这一概念密切相关。所谓隶属是刻画元素与集合、事物与类别之间关系的概念。隶属度是刻画这种属于程度大小的概念,即表示论域中的某个元素隶属于某个集合的程度,或者说,隶属度表示论域中的某个元素在多大程度上具有属于某个集合的资格。既然隶属度表示在同一集合中不同的元素隶属于该集合的不同程度,那么这些隶属度不同的元素实际上就是一个变量,用变量x来表示这些元素,隶属度必将随着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关于变量x的函数。人们称之为隶属函数。设A是论域U上的模糊集合,隶属函数一般记为μA(x)。而μA(x)的大小就反映了元素x属于该模糊集合A的程度。这样一来,模糊语义便可以用隶属度的方法来定量化。例如表示时间序列的模糊词语“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早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等,在解释这些模糊词语的时候,我们可以运用定量释义法,即把某个模糊词语当作一个集合,把该集合中的一个个对象作为该集合中的元素来考察,通过测定这些元素对该模糊集合的隶属程度,我们就可以用定量的方法来解释这个模糊词语了。例如:

早晨从天将亮到八、九点钟的一段时间。

上午一般也指清晨到正午十二点的一段时间。

下午一般也指从正午十二点到日落的一段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隶属度的具体制定并非“一定如此”,它往往是人们根据以往的经验、考察的对象、所处语境等情况而制定的,是“可以如此”,只要这些隶属度的具体数值符合规律就行。

三、形象描写释义法

所谓形象描写释义法,是通过描写模糊词语所指代的那一事物所具有的形象特征(譬如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方面的形象特征)来释义的方法。描写事物形象特征的主要词语都是模糊语言。例如:

黄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

哄拟声词,形容许多人大笑声或喧哗声。

甜像糖和蜜的味道。

霉气霉烂的气味。

火热像火一样热。

以上例句就是分别通过描写模糊词语所具有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方面的形象特征来释义的。

四、比喻描写释义法

所谓比喻描写释义法,是通过运用比喻的修辞方式来解释模糊词语的方法。例如:

蠕动像蚯蚓爬行那样动。

蛇行形容像蛇爬行时蜿蜒曲折的样子。

任何比喻都具有模糊性,因此这种释义方法特别适宜用来解释模糊词语的意义,并且在释义的开头往往有“像”、“比喻”或“形容”之类的模糊词语作标记

五、对比释义法

所谓对比释义法,是通过将两个具有对立关系的模糊词语进行相互对比来释义的方法。例如:

甘甜;甜美(跟“苦”相对)。

苦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跟“甘”相对)。

这种释义法往往在释义的末尾有“跟某相对”之类的词语作标记。

六、否定释义法

所谓否定释义法,是通过“不+反义词”的方式来对模糊词语进行释义的方法。例如:

丑丑陋;不好看(跟“美”相对)。

柔软软和;不坚硬。

这种释义法也适用于具有对立关系的模糊词语,因此在释义的末尾也往往有“跟某相对”之类的词语作标记,只不过它一般用于有标志单位的词语。例如跟“丑”相对的无标志单位“美”和跟“柔软”相对的“坚硬”就不宜使用“不+反义词”法来释义,即不能把“美”解释为“不丑”,不能把“坚硬”解释为“不柔软”。

七、比较释义法

所谓比较释义法,是通过将一组相关的模糊词语进行关系比较来释义的方法。例如:

集镇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比城市小的居住区。

市镇较大的集镇。

城市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

都市大城市。

“都市”与“城市”之间也具有大于关系,因此把“市镇”解释为“较大的集镇”,把“都市”解释为“大城市”。可见,运用比较法来解释这样的模糊词语,就显得准确而精练。

八、模糊义素释义法

“模糊义素”是我们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如果同一语义场内的几个义位之间的区别义素具有模糊性,那么这几个义位的语义无疑也具有模糊性。这种具有模糊性的区别义素,我们称之为“模糊义素”。所谓模糊义素释义法,是通过在同一语义场内的几个义位之间寻找出它们的具有模糊性的区别义素来对模糊词语进行释义的方法。例如:

香:[+气味]、[+好闻]

臭:[+气味]、[-好闻]

长:[+两点间]、[+距离]、[+大]

短:[+两点间]、[+距离]、[-大]

“香”与“臭”的共同义素是“气味”,区别义素是“好闻”,并且“好闻”具有模糊性,因此我们称之为“模糊义素”。“长”与“短”的区别义素“大”具有模糊性:距离大与不大之间很难截然划界。这就决定了“长”与“短”两个义位的模糊性。把寻找出的模糊义素引入释义之中,就是模糊义素释义法。例如《现代汉语词典》对“香”与“臭”、“长”与“短”的释义分别为:

香(气味)好闻(跟“臭”相对)。

臭(气味)难闻(跟“香”相对)。

长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跟“短”相对)。

短两点之间的距离小(跟“长”相对)。

上述释义方法皆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释义的系统性。所谓释义的系统性,是指在解释某个词语的时候,不能孤立地去释义,而是要把它与相关的一组词语聚合在一起,通过对这些相关词语的某一义位进行比较,然后再进行释义。

综上所述,用模糊语言来解释模糊概念,照样能收到释义准确之功效。如果用明晰语言去解释模糊概念,有时反而会显得不准确。例如:

秃(人)没有头发。

秃头头发脱光的人。

这里用“没有”和“脱光”等明晰语言来解释“秃”和“秃头”,表达并不准确,难道只有头发脱光的人才叫“秃头”吗?如果脱得只剩十几根头发,这算不算秃头?如果只有“头发脱光的人”才能算是“秃头”,那么就不会有罗素的那著名的“秃头”悖论了。又例如:

文盲不识字的成年人。

科盲不具备科学常识的成年人。(《现代汉语词典补编》)

我们曾经对这两条词语的释义作了这样的评析:“不识字”是明晰语言,如果“不识字”的成年人是“文盲”,那么认识十来二十个字的成年人还算不算“文盲”?他们是否属于“扫盲”的对象?根据有关规定,成年人要认识1500左右的字才能算是“脱盲”。可见“文盲”不仅包括“不识字”的成年人,也包括那些“识字不多”的成年人。“科盲”也是模糊概念,“不具备科学常识”的成年人固然是“科盲”,只懂得一点点科学常识的成年人算不算“科盲”?其实,在人们的生活中所说的“科盲”,往往包括那些对科学常识知之不多的成年人。可见这两个条目都是用明晰语言来解释模糊概念,但表达得并不十分准确。相应地来看《现代汉语词典补编》对“法盲”的解释,就比对“文盲”和“科盲”的解释要准确得多:“法盲,缺乏法律知识的人。”这里用的解释语是模糊语言“缺乏”,而没有用明晰语言“不具备”。而《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科盲”的释义已改为:“指缺乏科学常识的成年人”。可见运用模糊语言来解释词义,有时比运用明晰语言更为准确;有时运用一些模糊释义的方法来解释模糊词语,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模糊限制语范文篇10

要了解“模糊种差释义法”,首先得了解定义法。所谓定义法,就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任何一个定义都是由被定义项(被定义的词语)、下定义项(下定义的词语)和定义联项组成。例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中“商品”是被定义项,即被定义的词语;“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下定义项,即下定义的词语;“是”是定义联项。下定义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属+种差定义法”,即下定义项是由种差和邻近的属概念组成的。用公式表示则是:被定义项一种差+邻近的属概念。根据种差内容的不同,“属+种差定义法”可以分为性质定义、发生定义、功用定义和关系定义等四类。

“性质定义”是以事物的性质为种差内容的定义。例如:“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发生定义”是以事物产生、形成情况为种差内容的定义。例如:“角是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构成的图形”。

“功用定义”是以事物的功用为种差内容的定义。例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关系定义”是以事物之间的关系特点为种差内容的定义。例如:“负数是小于0的数”。

在辞书释义中,“属+种差定义法”是被广泛运用的一种方法,它对于解释明晰词语是非常有效的,它能够准确地解释明晰词语(即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上面所举对于“平行四边形”、“角”、“商品”和“负数”等明晰词语的解释就是如此。其实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于解释模糊词语。那么,“属+种差定义法”在解释明晰词语与模糊词语时有何不同呢?关键在于:解释明晰词语时,用来表示种差的词语一般是明晰语言,如:“两组对边平行”是“平行四边形”的种差,“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是“角”的种差,“交换”是“商品”的种差,“小于0”是“负数”的种差。这些表示种差的词语都是明晰语言;而对于模糊词语,则往往用模糊语言来表示种差。这种用模糊语言来表示种差的方法,我们称之为“模糊种差法”。“模糊种差法”能够准确地揭示模糊概念在内涵上所具有的模糊性。例如:

树林成片生长的许多树木,比森林小。

森林通常指大片生长的树木。其中的“树木”是“树林”和“森林”的属概念,并且是明晰语言;“成片生长的”和“许多”是树林的种差,“大片生长的”是森林的种差,并且都是模糊语言。正是通过运用模糊语言来表示种差,这就揭示出了“树林”和“森林”的模糊性。又例如:

蔬菜可以做菜吃的草本植物。

水果可以吃的含水分较多的植物果实的统称。其中的“草本植物”是“蔬菜”的属概念,“植物果实”是“水果”的属概念,并且都是明晰语言;“可以做菜吃的”是“蔬菜”的种差,“可以吃的含水分较多的”是“水果”的种差,并且都是模糊语言。番茄和西瓜都是草本植物,番茄“可以做菜吃”,但又是“可以吃的含水分较多的”植物果实,那么番茄是蔬菜还是水果呢?也正是通过运用模糊语言来表示种差,这就揭示出了“蔬菜”和“水果”的模糊性。

有时明晰词语的释义也可以运用“模糊种差法”。它一般是将种差分成偏正两部分,即一部分是中心语,一部分是修饰限制语。某些修饰限制语可由模糊语言来充当。例如:

霜是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地面物

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的”是“霜”的种差,其中“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的”是中心语,并且是明晰语言,而修饰语“接近”则是模糊语言。这种使用模糊语言充当种差修饰语的方式,可以使明晰词语的解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当然,对于明晰语言的释义,在种差中能够不用模糊语言的则宜尽量不用。例如《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版和2002年增补本对“云”的释义分别为:

云在空气中由大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物体。

云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

“空气中由大量冰滴或冰晶组成的”是“云”的种差,其中“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是中心语,并且是明晰语言,而修饰语“大量”则是模糊语言。增补本的释义去掉了原来释义中的模糊修饰语“大量”,释义显得更为精练。

二、定量释义法

定量释义法与模糊理论中的“隶属度”这一概念密切相关。所谓隶属是刻画元素与集合、事物与类别之间关系的概念。隶属度是刻画这种属于程度大小的概念,即表示论域中的某个元素隶属于某个集合的程度,或者说,隶属度表示论域中的某个元素在多大程度上具有属于某个集合的资格。既然隶属度表示在同一集合中不同的元素隶属于该集合的不同程度,那么这些隶属度不同的元素实际上就是一个变量,用变量x来表示这些元素,隶属度必将随着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关于变量x的函数。人们称之为隶属函数。设A是论域U上的模糊集合,隶属函数一般记为μA(x)。而μA(x)的大小就反映了元素x属于该模糊集合A的程度。这样一来,模糊语义便可以用隶属度的方法来定量化。例如表示时间序列的模糊词语“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早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等,在解释这些模糊词语的时候,我们可以运用定量释义法,即把某个模糊词语当作一个集合,把该集合中的一个个对象作为该集合中的元素来考察,通过测定这些元素对该模糊集合的隶属程度,我们就可以用定量的方法来解释这个模糊词语了。例如:

早晨从天将亮到八、九点钟的一段时间。

上午一般也指清晨到正午十二点的一段时间。

下午一般也指从正午十二点到日落的一段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隶属度的具体制定并非“一定如此”,它往往是人们根据以往的经验、考察的对象、所处语境等情况而制定的,是“可以如此”,只要这些隶属度的具体数值符合规律就行。

三、形象描写释义法

所谓形象描写释义法,是通过描写模糊词语所指代的那一事物所具有的形象特征(譬如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方面的形象特征)来释义的方法。描写事物形象特征的主要词语都是模糊语言。例如:

黄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

哄拟声词,形容许多人大笑声或喧哗声。

甜像糖和蜜的味道。

霉气霉烂的气味。

火热像火一样热。

以上例句就是分别通过描写模糊词语所具有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方面的形象特征来释义的。

四、比喻描写释义法

所谓比喻描写释义法,是通过运用比喻的修辞方式来解释模糊词语的方法。例如:

蠕动像蚯蚓爬行那样动。

蛇行形容像蛇爬行时蜿蜒曲折的样子。

任何比喻都具有模糊性,因此这种释义方法特别适宜用来解释模糊词语的意义,并且在释义的开头往往有“像”、“比喻”或“形容”之类的模糊词语作标记。

五、对比释义法

所谓对比释义法,是通过将两个具有对立关系的模糊词语进行相互对比来释义的方法。例如:

甘甜;甜美(跟“苦”相对)。

苦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跟“甘”相对)。

这种释义法往往在释义的末尾有“跟某相对”之类的词语作标记。

六、否定释义法

所谓否定释义法,是通过“不+反义词”的方式来对模糊词语进行释义的方法。例如:

丑丑陋;不好看(跟“美”相对)。

柔软软和;不坚硬。

这种释义法也适用于具有对立关系的模糊词语,因此在释义的末尾也往往有“跟某相对”之类的词语作标记,只不过它一般用于有标志单位的词语。例如跟“丑”相对的无标志单位“美”和跟“柔软”相对的“坚硬”就不宜使用“不+反义词”法来释义,即不能把“美”解释为“不丑”,不能把“坚硬”解释为“不柔软”。

七、比较释义法

所谓比较释义法,是通过将一组相关的模糊词语进行关系比较来释义的方法。例如:

集镇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比城市小的居住区。

市镇较大的集镇。

城市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

都市大城市。

“都市”与“城市”之间也具有大于关系,因此把“市镇”解释为“较大的集镇”,把“都市”解释为“大城市”。可见,运用比较法来解释这样的模糊词语,就显得准确而精练。

八、模糊义素释义法

“模糊义素”是我们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如果同一语义场内的几个义位之间的区别义素具有模糊性,那么这几个义位的语义无疑也具有模糊性。这种具有模糊性的区别义素,我们称之为“模糊义素”。所谓模糊义素释义法,是通过在同一语义场内的几个义位之间寻找出它们的具有模糊性的区别义素来对模糊词语进行释义的方法。例如:

香:[+气味]、[+好闻]

臭:[+气味]、[-好闻]

长:[+两点间]、[+距离]、[+大]

短:[+两点间]、[+距离]、[-大]

“香”与“臭”的共同义素是“气味”,区别义素是“好闻”,并且“好闻”具有模糊性,因此我们称之为“模糊义素”。“长”与“短”的区别义素“大”具有模糊性:距离大与不大之间很难截然划界。这就决定了“长”与“短”两个义位的模糊性。把寻找出的模糊义素引入释义之中,就是模糊义素释义法。例如《现代汉语词典》对“香”与“臭”、“长”与“短”的释义分别为:

香(气味)好闻(跟“臭”相对)。

臭(气味)难闻(跟“香”相对)。

长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跟“短”相对)。

短两点之间的距离小(跟“长”相对)。

上述释义方法皆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释义的系统性。所谓释义的系统性,是指在解释某个词语的时候,不能孤立地去释义,而是要把它与相关的一组词语聚合在一起,通过对这些相关词语的某一义位进行比较,然后再进行释义。

综上所述,用模糊语言来解释模糊概念,照样能收到释义准确之功效。如果用明晰语言去解释模糊概念,有时反而会显得不准确。例如:

秃(人)没有头发。

秃头头发脱光的人。

这里用“没有”和“脱光”等明晰语言来解释“秃”和“秃头”,表达并不准确,难道只有头发脱光的人才叫“秃头”吗?如果脱得只剩十几根头发,这算不算秃头?如果只有“头发脱光的人”才能算是“秃头”,那么就不会有罗素的那著名的“秃头”悖论了。又例如:

文盲不识字的成年人。

科盲不具备科学常识的成年人。(《现代汉语词典补编》)

我们曾经对这两条词语的释义作了这样的评析:“不识字”是明晰语言,如果“不识字”的成年人是“文盲”,那么认识十来二十个字的成年人还算不算“文盲”?他们是否属于“扫盲”的对象?根据有关规定,成年人要认识1500左右的字才能算是“脱盲”。可见“文盲”不仅包括“不识字”的成年人,也包括那些“识字不多”的成年人。“科盲”也是模糊概念,“不具备科学常识”的成年人固然是“科盲”,只懂得一点点科学常识的成年人算不算“科盲”?其实,在人们的生活中所说的“科盲”,往往包括那些对科学常识知之不多的成年人。可见这两个条目都是用明晰语言来解释模糊概念,但表达得并不十分准确。相应地来看《现代汉语词典补编》对“法盲”的解释,就比对“文盲”和“科盲”的解释要准确得多:“法盲,缺乏法律知识的人。”这里用的解释语是模糊语言“缺乏”,而没有用明晰语言“不具备”。而《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科盲”的释义已改为:“指缺乏科学常识的成年人”。可见运用模糊语言来解释词义,有时比运用明晰语言更为准确;有时运用一些模糊释义的方法来解释模糊词语,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