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法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00:45:34

记忆法

记忆法范文篇1

一、歌诀记忆法

对于化学知识中一些较难记忆的知识,可以采取歌诀记忆法.歌诀记忆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同学们记忆化学知识的效率,而且对于培养同学们的创造力也有很大的帮助.歌诀记忆法就是将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根据其音韵编成一首具有趣味性而且押韵的歌诀,在背诵的时候能够朗朗上口.同学们快速记住整首歌诀,从而记住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例如,在学习将细口瓶中液体倾倒至试管中的操作方式的时候,手持试管需要用拇指、食指以及中指握紧试管,倾倒液体的时候要观察试管内的液体量.因此,可以总结出来两句歌诀:“掌向标签三只握,两口相对视线落”.利用这个歌诀,我们能够快速记忆整个操作方法,而且歌诀的趣味性,能使我们牢记在心,不会因为时间太长而忘记操作方法.

二、谐音记忆法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对于化学元素的记忆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化学元素的记忆,如果采用谐音记忆法来记忆,就能提高我们记忆的效率.例如,在学习金属元素的活动顺序的时候,记忆这些金属元素的活动顺序有较大困难,我们可以利用谐音记忆法将这些金属元素记为:“加个那美丽新的锡铅氢,总共一百斤”.利用这样的谐音记忆法,我们容易记住金属元素的活动顺序,而且通过这种趣味性的谐音对于我们的深度记忆也有很大的帮助.又如,在学习地壳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排名前三名的元素时,我们可以利用谐音记忆法将“氧、硅、铝”译为“养闺女”.利用这样趣味性的谐音记忆法,我们能够牢记这三种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三、规律记忆法

高中化学学习的内容非常多,而且都是一些比较零碎的知识.对于这些零碎的化学知识,我们可以采用规律记忆法.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我们要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其中的规律.了解化学知识中的规律,有利于我们记忆化学学习内容,使我们对于化学知识的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单质以及化合物的物理性质的时候,我们可以从颜色、状态、气味以及熔沸点方面对这些物质进行归类,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提高记忆效果.

四、会意记忆法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很多知识以及概念很难记住,我们可以采用会意记忆法.会意记忆法是将抽象的知识以及概念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处理,在对知识及概念加工的过程中将知识点记下来.利用会意记忆法,我们不但容易记下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知识点,而且对这些知识点的印象非常深刻,能够做到长时间不忘记这些知识点.例如,在学习氧化铜的还原反应实验时,实验步骤是首先对装有氧化铜的试管进行通气,然后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在加热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停止通气.对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采用会意记忆法将其理解加工为“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这样,我们容易记住氧化铜还原实验的整个实验步骤,并且保证长时间不会遗忘整个实验过程.

五、联想记忆法

对于一些化学实验的记忆,我们可以采用联想记忆法.联想记忆法是根据化学学习的不断深入,将新的知识点与学过的相似知识点进行联系,通过对新知识的学习达到巩固已学知识点的目的.采用联想记忆法的好处在于,我们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对学过的相关知识进行回顾,既能对新知识做到有效记忆,又能加深理解学过的知识内容.

总之,高中的学习任务非常繁重.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学到更多的知识是我们每一个正在努力学习的高中生应该探索和思考的问题.对于高中化学学习,我们不仅要理解每一个知识点,而且要对每一个知识点做到有效记忆.采用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不仅能节省我们的学习时间,还能使我们高效地记住更多的知识点,达到提高化学水平的目的.每一个高中生都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栾小珍.小议高中化学学习的科学记忆法[J].考试周刊,2015(82).

艾利.记忆法在化学学习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2015(4).

记忆法范文篇2

关健词:历史结构;历史网络;记忆技巧

有一种较为公认的说法:历史分为两种,一种是客观存在的,已经发生过的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史;一种是人们对前种“历史”有意识地选择、复原和认识。这就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我们不仅要学历史、发掘历史,而且要记历史。人类历史,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再到铁器时代,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漫长的历史过程,内容包罗万象,知识浩翰无边。历史过程都很客观,没有过程就没有历史,对此,学生怎样避免死记硬背、学得灵巧一些,这就需要讲究科学的记忆方法和技巧。

一、帮助学生创建历史结构,疏通历史记忆

许多学生认为历史学习就是死记硬背,按教材逐句记忆结果在短时间内,记住了一部分历史知识,但时间一长就开始张冠李戴,纷乱如麻了。因为零散记忆历史知识是无头绪的,历史知识在他们眼里是各自独立、互不关联的。这样学生学完一本教材就已经腾云驾雾,摸不着东西南北了。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对教材理解的基础上打破教材原有的体系,帮助学生创建历史结构,疏通历史,有利于学生的记忆。

下面以《中国近现代史》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49年以前)为例来谈谈这个问题。众所周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一部充满血泪和屈辱,由战争、不平等条约、变法以及中国人民抵抗外来侵略和反抗封建势力构成的历史。共分四章22节。在教师指导下,同学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打破教材结构,多角度多层次的进行分析,重新创建知识结构如下:

(1)五次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三次大规模的反封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清政府实施的两次变法:洋务运动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则是一部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国人民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打倒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的历史。这个时期共分6章24节。教师可按时间顺序分为四个阶段,即大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讲述四个阶段时,教师以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两大党派为两条线索,讲述不同时期两党的关系及变化、不同的方针政策以及相应采取的具体行动和措施等,这样学生把零散的历史知识由点、线、面连接成密切相关的历史框架,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象一本浑然一体的故事小说呈现在学生面前,这种适合自己的知识结构才是属于自己的知识,记忆历史也就顺理成章,轻松的多了。

二、帮助学生掌握记忆技巧,加深历史记忆

许多学生不爱学历史,是因为历史对他们而言,仅仅意味着枯燥的、沉重的大量的记忆。而这种记忆经不住时间的考验,往往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记忆的技巧和方法。

(1)时间计算法。如《中国近现代史》的中法战争起止时间是1884年至1885年,甲午中日战争起止时间是1894年至1895年,同学们不难发现这两个时间恰巧相隔十年,而1884年是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的时间;1885年是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的时间。中国无产阶级产生于19世纪40、50年代,中国资产阶级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它们的时间也具有这种记忆特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机构是五年召开一次会议,所以讲述《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时,学生只须记住十六大召开于2002年,就能推算出十五大、十四大、十三大和十二大的时间。

(2)类比法、分类法。在近代史中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定的不平等条约数不胜数,学生最容易混淆不清。其实,绝大多数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分为“共性”和“个性”两部分。“共性”是指条约共有的内容,即赔款、割地、开放通商口岸这几项条款;“个性”则是指每个条约独有的条款和内容。而条约的“个性”能让学生加深对条约的记忆,并很容易区分开每个条约。

(3)词语法。词语法就是结合历史知识巧合的组成词语。如讲述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文章《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时,可以巧妙的把“醒”字和“觉”字组合成词语“觉醒”,这两篇文章就是号召群众从思想上觉醒过来推翻清朝的统治,词语“觉”和“醒”恰巧是洪秀全文章的关键字,这有利于学生记忆和加深印象。

(4)谐音法。在世界历史学习和记忆中,谐音法用的比较多,因为世界历史的地名、人名比较长,学生记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可巧妙地、幽默地运用谐音帮助学生记忆历史知识。其实,记忆的巧门和方法很多,只要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挖掘和摸索,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帮助学生揉和历史,使历史记忆网络化、系统化

中学的历史教材分为世界近现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把世界史和中国史分裂开,各自独立起来,好象他们分别在不同的时空和轨道发展着,彼此之间互不关联。前面提到的两种方法只能让学生的历史记忆在纵向延伸,现在我们要在创建中国史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把整个中国近现代史放置于世界近现代史的范围中,比较中西社会差异,让历史知识纵横交错,历史记忆网络化、系统化,这就是揉和历史。

记忆法范文篇3

1.坚定信念,锻炼记忆。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记忆的关键,在于要有“我能记妆这种自信心。人的记忆力强弱,固然与先天因素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环境的影响和个人的努力,尤其是后者。肌肉越锻炼越发达,人的记忆力也是如此。

高尔基说:“人的天赋就象火花,它既可能熄灭,也可能燃烧起来。”意志消沉,懒懒散散,遗传素质再优越,环境再好,也是无济于事的。

学生的记忆效果与心理状态也有密切的联系。如有的学生说:“真糟糕,我的记忆力太差,看书总是记不祝”也有的学生平时精神饱满,但一读书就“头痛”起来。这些大多不是因疾病引起的,而是对自己记忆力缺乏信心的一种心理反应。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因不良的心理状态而引起的真正的健忘。

2.身心健康,增进记忆。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师充分认识到,神经系统是记忆机制的基础,就会明白健康的精神对正常记忆的作用”。在记忆的艰苦劳动中,一定时间的休息好比是记忆的润滑油,会加快储存信息的进程。而疲劳则会减弱脑细胞的活动能力,使接受、理解、记忆的能力变得迟钝。

因此,教师应教育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注意劳逸结合。

保持乐观镇静的情绪,也可以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因此,教师应告诉学生,焦虑不安、悲观失望、忧郁惶惑,会降低人的智力活动水平,影响记忆。心胸开朗、愉快乐观,则使人思维活跃。

3.理解融会,增强记忆。理解和揭示知识的本质联系,要比死记硬背的效果好得多。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学而思,思则疑,疑然后能悟。理解了再背,就意味着增加了信息冗长量,就能触类旁通,历久不忘。如对于气体摩尔体积这一概念,一定要理解:只有气体物质,在标准状况下,一摩尔的体积才是22.4升,而不要靠死记硬背。

4.适当复习,强化记忆。“记忆之母”是重复和复习。有一种错觉,似乎复习是考试前的工作。其实,对于需要长时间保留在记忆中的信息,应该经常复习。通过反复温习,记忆的信息会越来越强。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关于遗忘的曲线规律(即遗忘先快后慢),教师可教育学生:及时复习,使记忆基础化;合理分配复习时间,使记忆经常化;多次复习,使记忆深入化;因人而异,变换复习方法,使记忆具体化。

5.利用联想,提高记忆。联想可打开人们的记忆闸门,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总会在头脑中形成复杂的也是系统的暂时联系,从而引发出对过去事物的回忆。

教学中,尽量揭示现实对象之间多种多样的联系和关系,形成多种联想,就可大大提高记忆效果。例如,对于酸酐的记忆方法,若掌握规律:对于一种含氧酸,它失去所含的水分子剩余的那部分就是该酸的酸酐,对于直接不能失去水分子的酸,可以扩大该酸中各元素的倍数,然后再失去水分子,所剩余的部分便是该酸的酸酐,就不必逐一记住多种酸的酸酐。只要联想到关于“含氧酸失水”的规律,就会想起好多种酸的酸酐。

6.浓缩知识,择要记忆。在知识总量成倍增加的情况下,删繁就简,筛沙淘金,提纲挚领,“浓缩”知识,就显得很必要,这也是排除干扰、提高记忆效果、防止遗忘的一个重要条件。如讲授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时,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可概括为“动”(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正反应和逆反应仍在进行)、“等”(正反应速度和逆反应速度相等)、“定”(反应条件一定,各组分百分含量一定)、“变”(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化学平衡就被破坏了,此时正、逆反应速度不相等,各组分百分含量也发生变化,直到在新的外界条件不变时,又建立一个新平衡)。

7.语言用韵,利于记忆。韵律化的材料,富于魅力、感染力,易上口,易记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心理学角度看,凡用韵之处,可增加信息冗长量,利于记忆。如把硫酸的工业制法概括成“三阶段、三方程、三设备、三净化、三原理”就利于记忆。

8.注意集中,容易记忆。从心理学分析,学习时注意力集中,大脑细胞兴奋点强烈,对事物的印象深刻,容易记忆。心理学家实验证明,集中注意力看两遍材料,比不注意去阅读十次的记忆效果好得多。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设法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如课前布置预习提纲或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预先思考,以便使学生通过思考,在上课时有意注意教师的讲解,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教师还可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或运用多种直观教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记忆法范文篇4

一、记忆时加入动作。动作富有生命力,也容易引起大脑的兴趣。比如,在让学生记忆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的意义”时,笔者就让他们充分加入了动作。记忆“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时,让学生把面前的一两本书当成“清王朝”做“推翻”的动作;记忆“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时,让学生把面前的书桌当成“帝国主义”做“打击”的动作;记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时,让学生把手放在心口,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二、记忆时充分联想。将事物进行关联,不但容易记忆,而且记忆数量惊人。例如,在让学生记忆必修三第22课“浪漫主义文学的作者及代表作”时,课本中涉及到了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及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笔者用一句话将它们联系在一起:“雨(果)夹雪(莱)的冬天,爸爸(《巴黎圣母院》)领着姐姐(《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海(涅)边讲了一个童话(《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学生记下这句话后,就能够长久地记住这3个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三、记忆时尽量图像化。“记忆法则”认为:多年不见的朋友,你或许已忘了他的名字,但长相特点你可能还记得。将事物图像化能让记忆更长久。笔者专门为学生打了数百张历史图片并附着文字说明。以“秦始皇”图片为例,笔者在图片旁边附着一些需要记忆的文字: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首创皇帝制度;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及郡县制;其所创制度巩固了国家统一,被历代王朝沿用,可谓“千古一帝”。学生闲暇时随时可以拿出图片进行记忆,效果显著。

四、记忆时进行数字量化。托尼•博赞先生曾这样举例:小时候,父母要我们去买东西,最后都不忘叮咛一句:“总共是6样东西,别忘了!”基于此,笔者对任何一个需要记忆的知识点,都进行数字量化。如让学生记忆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背景时,笔者就分成了4个小要点:1.地理环境为多山多岛环海。2.政治上为城邦体制。3.经济因素为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4.外来因素为亚非文明的影响。

五、记忆文字时要加符号。托尼•博赞曾反问:特殊符号能凸显重点所在,强化记忆,这方法您是否从小读书时就懂得应用?基于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总是一遍又一遍地强化学生的符号概念。比如,在讲授必修一第3课中“汉初的地方制度”时,笔者让学生在“汉初”下面加上“△△”,在“郡县封国并存”下面加上“~~~”。在讲授“宋朝的地方制度”时,因为“通判”至关重要,所以在其下面加上“☆☆”。

六、记忆文字时尽量加上色彩。色彩不但能凸显重点所在,而且能表达情绪,利于记忆。笔者让每一个学生准备了水彩笔,在课本的重点、难点处涂上能代表感情的颜色。比如,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我们感觉到扬眉吐气,所以用鲜艳的红色涂在文字上面。在讲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时,为了表示庄重严肃,我们把深咖啡色涂在文字上。

记忆法范文篇5

在充满欢歌笑语喜庆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全脑通创始人院长。院长是全脑通创始人,中国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金脑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院长身兼数职,他所创办的全脑通学习法,在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央各大媒体纷纷予以报道。这次院长不辞辛苦来到,为我们大家传授学习和记忆的方法,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院长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由县联社举办的“全脑通”全速记忆法学习班今天正式开课了,在此预祝这次培训班圆满成功。

自年以来,镇县联社在全体信合人的共同努力下,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全国农村信用社我们第一家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连续多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社会亲合力和形象得到了提高。在以“自强勤行、至善至美”的核心价值理念的引导下,我们的各项业务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这些都与我们500余名信合人的努力分不开的。为了回报信合员工的辛勤付出,联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举办了这次全脑通全速记忆法培训班,这也是联社打造“家庭型”信用社,体现以人为本,员工第一,亲情化管理的具体再现。

终身学习,讲的是人一生都要学习。从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学习将伴随人的整个生活历程并影响人一生的发展。镇平联社自从年初,打造学习型联社以来,就把学习看为整个信合事业及每个人体的一项基本活动。不学习,一个人就无法认识和改造自然,我们就无法认识和适应社会;不学习,镇平联社就不可能有今天达到的一切进步。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始终把学习当作一个永恒的主题,反复强调学习的重要意义,不断探索学习的科学方法。同时,联社的领导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实践无止境,学习也无止境。正如院长在他的著作中所提到的,知识在于学习,学习在于方法,方法在于训练。

今天参加这次培训的同学,全部都是信合人的后代,在你们的身上,倾注者信合人的心血,你们是信用社的希望,你们是信用社今后发展的支柱和脊梁,希望你们要珍惜这次学习机会,用心听,认真记,遵守课堂纪律,尊重院长的劳动,学习和掌握到真正的学习方法和记忆技巧,使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和工作中如虎添翼,考上理想的学校,成为一名合格的信合接班人。

记忆法范文篇6

1.坚定信念,锻炼记忆。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记忆的关键,在于要有“我能记妆这种自信心。人的记忆力强弱,固然与先天因素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环境的影响和个人的努力,尤其是后者。肌肉越锻炼越发达,人的记忆力也是如此。

高尔基说:“人的天赋就象火花,它既可能熄灭,也可能燃烧起来。”意志消沉,懒懒散散,遗传素质再优越,环境再好,也是无济于事的。

学生的记忆效果与心理状态也有密切的联系。如有的学生说:“真糟糕,我的记忆力太差,看书总是记不祝”也有的学生平时精神饱满,但一读书就“头痛”起来。这些大多不是因疾病引起的,而是对自己记忆力缺乏信心的一种心理反应。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因不良的心理状态而引起的真正的健忘。

2.身心健康,增进记忆。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师充分认识到,神经系统是记忆机制的基础,就会明白健康的精神对正常记忆的作用”。在记忆的艰苦劳动中,一定时间的休息好比是记忆的润滑油,会加快储存信息的进程。而疲劳则会减弱脑细胞的活动能力,使接受、理解、记忆的能力变得迟钝。

因此,教师应教育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注意劳逸结合。

保持乐观镇静的情绪,也可以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因此,教师应告诉学生,焦虑不安、悲观失望、忧郁惶惑,会降低人的智力活动水平,影响记忆。心胸开朗、愉快乐观,则使人思维活跃。

3.理解融会,增强记忆。理解和揭示知识的本质联系,要比死记硬背的效果好得多。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学而思,思则疑,疑然后能悟。理解了再背,就意味着增加了信息冗长量,就能触类旁通,历久不忘。如对于气体摩尔体积这一概念,一定要理解:只有气体物质,在标准状况下,一摩尔的体积才是22.4升,而不要靠死记硬背。

4.适当复习,强化记忆。“记忆之母”是重复和复习。有一种错觉,似乎复习是考试前的工作。其实,对于需要长时间保留在记忆中的信息,应该经常复习。通过反复温习,记忆的信息会越来越强。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关于遗忘的曲线规律(即遗忘先快后慢),教师可教育学生:及时复习,使记忆基础化;合理分配复习时间,使记忆经常化;多次复习,使记忆深入化;因人而异,变换复习方法,使记忆具体化。

5.利用联想,提高记忆。联想可打开人们的记忆闸门,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总会在头脑中形成复杂的也是系统的暂时联系,从而引发出对过去事物的回忆。

教学中,尽量揭示现实对象之间多种多样的联系和关系,形成多种联想,就可大大提高记忆效果。例如,对于酸酐的记忆方法,若掌握规律:对于一种含氧酸,它失去所含的水分子剩余的那部分就是该酸的酸酐,对于直接不能失去水分子的酸,可以扩大该酸中各元素的倍数,然后再失去水分子,所剩余的部分便是该酸的酸酐,就不必逐一记住多种酸的酸酐。只要联想到关于“含氧酸失水”的规律,就会想起好多种酸的酸酐。

6.浓缩知识,择要记忆。在知识总量成倍增加的情况下,删繁就简,筛沙淘金,提纲挚领,“浓缩”知识,就显得很必要,这也是排除干扰、提高记忆效果、防止遗忘的一个重要条件。如讲授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时,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可概括为“动”(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正反应和逆反应仍在进行)、“等”(正反应速度和逆反应速度相等)、“定”(反应条件一定,各组分百分含量一定)、“变”(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化学平衡就被破坏了,此时正、逆反应速度不相等,各组分百分含量也发生变化,直到在新的外界条件不变时,又建立一个新平衡)。

7.语言用韵,利于记忆。韵律化的材料,富于魅力、感染力,易上口,易记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心理学角度看,凡用韵之处,可增加信息冗长量,利于记忆。如把硫酸的工业制法概括成“三阶段、三方程、三设备、三净化、三原理”就利于记忆。

8.注意集中,容易记忆。从心理学分析,学习时注意力集中,大脑细胞兴奋点强烈,对事物的印象深刻,容易记忆。心理学家实验证明,集中注意力看两遍材料,比不注意去阅读十次的记忆效果好得多。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设法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如课前布置预习提纲或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预先思考,以便使学生通过思考,在上课时有意注意教师的讲解,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教师还可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或运用多种直观教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记忆法范文篇7

在汉字中有许多字属于同音字,有更多的字读音相近似,在教学过程中借助这种谐音关系,赋予材料以引人入胜的意义,常能收到简便易记而又经久难忘的效果.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记忆有关知识,这里笔者列举初中物理里面出现有关谐音记忆的实例.(1)记忆滑轮组的组装时,有一定则:偶定奇动.可是时间长了容易记乱,出现“偶定奇动”和“偶动奇定”的混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建议大家把“奇动”记为“激动”,这样学生一想到“激动”就想起了“奇动”,防止了混乱.(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有些同学写成了340m/s,有些同学写成了3.8×108m/s,有些同学写成了3×103m/s.上课时,我伸出三个指头,并让大家也伸出三个指头,说:“三乘以10的‘发’次方.”

2推导记忆法

学生只要掌握了最基本的公式,再进行推理,就能得到我们需要的公式.有些数据死记硬背暂时记住了,但过几天就忘记了,而通过推导记忆就不会忘记.

3比较记忆法

将所要记忆的内容通过对比的方法加以记忆.对相似的物理概念、现象、工作过程或实验装置等进行比较,确定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找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它们的特点.

(1)电动机和发动机能量的转化.有些同学将电动机和发电机能量的转化搞混淆了,笔者上课时教同学们这样记忆,电动机是先有电才会动起来,所以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动能).发电机是先动起来才产生电,所以发电机是将机械能(动能)转化为电能.

(2)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同学们也容易混淆.上课时笔者教同学们这样记忆,活塞向上运动,干什么?压缩里面的混合燃料,使得混合燃料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是燃料猛烈地燃烧后,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做功,所以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4“口诀”记忆法

“口诀”有助于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和深加工,有利于快速地对知识信息块的储存、重组和内化,并且省时、高效.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初二物理学习的难点,笔者编制出以下“口诀”:口诀一:物在两倍焦距外,像在一二倍焦距间,实像倒立且缩小,此例用在照相机;物在两倍焦距上,像也在两倍焦距上,实像倒立且等大.物在一二倍焦距间,像在两倍焦距外,实像倒立且放大,此例用在投影仪;物体位于焦点内,移动光屏不成像,正立放大一虚像,此例用在放大镜.

记忆法范文篇8

【关键词】心象联想化学教学

记忆是人人具有的心理活动,一切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都要依靠记忆才能在头脑中储存。没有对所学材料的牢固记忆就难以掌握基本知识,更谈不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

学习化学记忆难度更大,有人把化学比作第二外语。就是由于它的知识点多,内容繁杂。且不说那些原理和试验,就是单质和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也让人记不胜记。更困难的是,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县级职业中专,学生的成绩不用说和重点高中比,就是与普通高中还有很大差距。学生接受能力差,记不住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鉴于这种情况,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这里仅就心象联想记忆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心象联想记忆法的基本原理就是依靠对心象·联想的把握和运用来提高记忆力,心象是人们的主观印象在意识中的自觉再现,“心象”这个名词,我们国内学术界刚刚使用,但在外国的学术著作中经常可以见到。所谓心象,它既不同于印象,也不同于表象,它是属于主观的东西。它的特点是:

一、心象是经过人为加工而成的,已经不是事物原来的表象。

二、受人的控制,并能随心所欲地表现出来。

在记忆中为什么要提出心象这样一个概念呢,通常说语言是人们思维的外壳,语言和文字便成为人们进行思维活动和社会联系时的习惯性载体。殊不知,语言和文字并不是人们进行大脑存储的有利形式,实践证明:内容相同的一部小说和一部电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定是电影。原因就在于语言和文字难于记忆,而作为形象化的电影则便于大脑的储存。所谓联想,是由于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人们可以从一事物想到其他事物,这样一种心理过程或思维活动就叫联想。联想的目的在于使人们通过自己熟悉不需要记忆的心象联想起自己不熟悉并需要记忆的心象,从而改变了通过语言和文字进行无规则记忆的方式,加强了记忆储存和检索的规律性和有序性。当你碰到一个陌生的记忆对象时,首先把它转换为心象,然后把这个心象同你原有的一个很熟悉的,不需要特别加以记忆的心象进行挂钩,然后再储存在大脑之中。记性好的秘诀就是根据我们想记住的各种资料来进行各种各样的联想,每种联想都成了挂资料的钩子,有了这个钩子,如果资料掉了下来,就能够再把它挂上去。把联想比作钩子形象的说明了联想对于储存和提取记忆内容的关键作用。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要记忆钙的焰色反应是砖红色,首先,利用谐音把钙转化成盖房子的“盖”,而盖房子是我们所熟悉的一个心象,不需要特别加以记忆的,然后,再把盖房子和砖红色进行联想:盖房子用红砖,盖出的房子自然是砖红色的。须知这心象联想的形成并不需要多少时间,而且我们所用的一切词语概念都可以通过借用、具体化、形象化,由大化小、以点代面、取字面意谐音等方法,使其转化为心象。经过这样一番加工制作,把抽象的概念转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形象,这样符合直观性原则。美国著名学者哈里有一句名言“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俗话说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也是这个意思。

在讲述Fee+性质,有这样一个课堂演示实验,向少量新制备的硫酸亚铁溶液中,逐滴加人氢氧化钠溶液,开始的时候析出一种白色絮状沉淀氢氧化亚铁,即Fe“十+20H--Fe(OH)2

这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这是由于Fe(OH):在空气中被氧化成Fe(OH):的缘故,即4Fe+OZ+2H20=4Fe(OH)3这个实验现象颜色从白色到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是记忆的关键,在教学中,我采用学生都熟悉的两句唐诗“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来帮助学生记忆,一下子把学生带进了一个优美的天地,洁白的天鹅,绿莹莹的湖水,红色的鹅掌,恰好与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一致。几年后,学生毕业了,还津津有味的提起这件事,说老师用这种方法教,我们一辈子都忘不了。

在教学中,还可以先用“浓缩”的方法,把复杂的记忆材料加以简化,然后再进行心象联想。如在讲授氧化还原反应时,先把“失电子的物质—被氧化—本身是还原剂”浓缩为“失、氧、还”三个字,然后再把这三个字同圣经故事联想起来:“迷失的羔羊(氧)还家吧”。又如把炼钢的要点概括为“降碳,调硅锰,去硫磷”,可以联想为:我有一个朋友叫蒋谭(降碳),调到贵盟(硅锰)去炼钢,去的时候很留恋(硫磷)。学生通过形象生动的联想,记住了一些关键的字眼,在回忆时,就能把材料的一切细节,通过点、线、面广泛联系起来,以求全面再现。有人也许会说,这样太麻烦,还不如直接记呢,其实则不然,浓缩的过程也就是对知识加深理解的过程,联想的过程,则是对知识科学存储的过程,一切新知识只有纳人以往的知识体系中,才能达到永久记忆。

由于每个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同,生活阅历不同,对心象联想记忆法的把握和运用会出现很大的差异。一般来说,他的知识面越广,理解得越深刻,阅历越丰富,联想起来就越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我把心象联想记忆法交给学生之后,经常问学生某某知识咋记最好。我发现这比我一个人苦思冥想再告诉给学生的效果更好,因为这样调动了全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他们用全部的生活积累和聪明才智讨论起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常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记忆法范文篇9

【关键词】中职英语;词汇教学;联想记忆;方法探析

一、联想记忆法在中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意义

英语词汇的联想记忆方法,是通过各种联想方式的合理运用,建立识记对象和其所对应的实际形态之间具体关联的联想意义。联想意义,主要包括超越词汇概念以外的、同客观事物本质特点相关联而产生的词汇附加意义的内涵意义;地域及人物个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所展示传达的社会意义;表达个人情绪变化、区分褒贬等体现人物情感或态度的情感意义;不同概念在同一词汇中所传达的相互反应意义;相近概念的词汇在不同搭配形式下传递不同联想的搭配意义等。通过对联想意义的解读而获得的科学的联想记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英语词汇记忆效率,促使中职英语词汇教学灵活具体化,科学合理的启发学生的词汇联想记忆能力,是整体高质量英语教学的重点及具体体现。

二、中职英语词汇教学中联想记忆法的应用现状

当前的中职院校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对于英语词汇的学多沿袭传统的拼、读、写方式,记忆方法主要为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形式。长期枯燥、局限的记忆方法往往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不但遗忘率高,更加限制了学生对于词汇结构、一词多义、词汇搭配等展开联想思索。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在语言环境原本缺失的情况下,加之词汇量的积累无法得到有效提高,词义的理解及运用浅显吃力、一知半解,各种困难长期累积叠加,使学生对于英语的语言理解生硬,甚至读不通、听不懂,最终放弃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中职英语词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除了个别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意愿以外,教师的水平和方法是决定其优劣的关键因素。部分中职英语教师在教材及教学大纲的相关明确要求前提下,仍旧忽视核心教学纲要,在英语词汇教学方面的方式方法不够恰当合理。这部分教师只是依照课本内容对学生设置英语单词拼写要求,对于词义及词汇的应用讲解单一浅显,不注重引导学生对词汇进行联想启迪、拓展思维,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对英语词汇的深化记忆及对词汇搭配运用的扩展思索,导致学生词汇积累效率低、英语学习水平提高缓慢。

三、联想记忆法的具体方法及应用

负责的教学态度、高水平的教学方法、巧妙恰当的引导方式,都是有效提高学生词汇积累量、学习英语积极性、快速提高英语学习及应用水平的关键因素。科学有效的词汇记忆方法和学习策略,能够高效培养学生对于英语词汇的学习能力和深化记忆能力,打消学生对于学习英语的枯燥感和挫败感等抵触情绪,突破学生对于英语词汇记忆、理解、搭配应用等方面的局限性。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基础及现状合理设置教学课程,在现有教材及大纲基础上,运用恰当科学的方法方案,充分调动学生对英语词汇所传达的语义世界产生兴趣,启发学生对英语词汇的联想思维,引导学生自主辨析、比较英语词汇的音、义、组成和词性的区别。通过联想意义教学,使学生精准理解词汇词义,逐步提高词汇运用的交流、写作基础,最终实现学生英语语言的充分应用能力和中职院校英语教学水平的同步突破提高。1.谐音联想方法的应用。利用英语词汇的发音与我们所熟悉掌握的母语的部分相近谐音进行对应联想记忆,是一种既可以同时快速记忆单词读音、并深化单词词义记忆,又相对比较直接、简易的有效联想记忆方法。这种方法在部分单词的读音部分需要着重注意,谐音联想有时为了方便记忆而联想,然而发音、词义相近,却又不尽相同,比如单词pest(害虫,有害之人)的发音英文为[pest],联想记忆为谐音、近义的“拍死它”;canteen(食堂,小饭馆)的英文发音为[kæn ˈti:n],这个单词无论是词义还是拆开来canteen与“餐厅”的汉语拼音都及其相近,那么它的联想记忆就可以直接设为“餐厅”。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这些类似的趣味性和幽默性的联想来帮助学生实现加深记忆的目的。2.词义内涵联想方法的应用。英语词汇的词义概念,很多与汉语所表达的词语内涵不尽相同甚至是褒与贬相对应的,因此,中职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对英语词汇的词义与汉语含义进行具体的区别、辨析,避免学生局限于英文词汇词义与汉语意译对应相同的学习误区。学生运用母语所表达的词语含义将词义相对应的英语单词进行对应记忆,是大部分教师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普遍存在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记忆方法虽然被普遍应用,却不是任何英语词汇记忆都适用的方式方法。这样的学习和记忆,使学生往往只能片面的掌握词汇的简单概念和表层词义,无法对表层含义以外,受地域环境及民族特点所影响的附加意义、及与不同词汇搭配所产生的不同含义加以深化理解和应用,限制了学生未来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单词的附加意义及在不同场合、地域、社会环境及历史时期的引申含义和区别应用等加以深化讲解,引导学生对单词词义内涵的联想思维活动,对加深词汇联想记忆、有效扩大词汇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politician的英文概念为玩弄权术者、追逐名利的政客,是有贬义内涵的;而在汉语对于“政客”、“政治家”词语的解释中为褒义词,是指从事与政治工作有关的人。还有例如boyfriend及girlfriend与实际汉语当中的“男朋友”与“女朋友”所表达的含义也不是绝对相对应的。3.环境联想的应用。比如monkey一词的汉语释义为猴子,通常表达的是机智精明的含义,而在西方的某些区域和不同时期,在不同词汇的搭配下,还表达了厌烦、讨厌、不正经等涵义,完全与汉语释义的“猴子”一词所表达的概念大相径庭;还有“同志”一词在汉语中是无产阶级表达平等意义的相互称谓,在一段时期含有政治意义,而英文中的同志是指亲密的伙伴,复数形式下则表示同性恋者,完全区别于汉语含义中的褒义。诸如此类,教学中通过深层解释及环境联想引导,扩大学生对于英文词汇意义的多面广泛理解,使学生的英文学习突破局限于表层概念的狭隘困境,变得更加深层化、全面化。4.构词联想方法。教师在中职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启发学生对英文单词结构和组成原理的深化理解,引导学生利用单词拆分组合方法:如motor和hotel拆分组合成motel;在单词原有基础上加前缀或后缀促成新词的单词派生方法:如serv联想派生conserve、servile等。这些灵活多变的构词联想方法能够有效突破枯燥硬性的陈旧机械记忆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词汇记忆能力的同时,极大程度的扩展了学生英文词汇量的掌握,为中职院校学生未来学好英语、充分利用自身所学实现流畅使用英语交流、表达等打好坚实基础。

四、结语

中职英语词汇教学联想方法应用的最终目标,是加强学生对教材要求范围内英语词汇的读写和词形、词义掌握牢固的同时,提高词汇的量化、深化记忆,增强词汇的具体理解、搭配、应用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课程设置,避免枯燥、机械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并探索更多、更合理的联想记忆方法,启发学生对英语词汇展开生动合理的联想,引导及培养学生积极创造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参考文献】

[1]张咏玲.联想记忆法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下旬,2016,(11):345.

记忆法范文篇10

1.坚定信念,锻炼记忆。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记忆的关键,在于要有“我能记妆这种自信心。人的记忆力强弱,固然与先天因素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环境的影响和个人的努力,尤其是后者。肌肉越锻炼越发达,人的记忆力也是如此。

高尔基说:“人的天赋就象火花,它既可能熄灭,也可能燃烧起来。”意志消沉,懒懒散散,遗传素质再优越,环境再好,也是无济于事的。

学生的记忆效果与心理状态也有密切的联系。如有的学生说:“真糟糕,我的记忆力太差,看书总是记不祝”也有的学生平时精神饱满,但一读书就“头痛”起来。这些大多不是因疾病引起的,而是对自己记忆力缺乏信心的一种心理反应。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因不良的心理状态而引起的真正的健忘。

2.身心健康,增进记忆。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师充分认识到,神经系统是记忆机制的基础,就会明白健康的精神对正常记忆的作用”。在记忆的艰苦劳动中,一定时间的休息好比是记忆的润滑油,会加快储存信息的进程。而疲劳则会减弱脑细胞的活动能力,使接受、理解、记忆的能力变得迟钝。

因此,教师应教育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注意劳逸结合。

保持乐观镇静的情绪,也可以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因此,教师应告诉学生,焦虑不安、悲观失望、忧郁惶惑,会降低人的智力活动水平,影响记忆。心胸开朗、愉快乐观,则使人思维活跃。

3.理解融会,增强记忆。理解和揭示知识的本质联系,要比死记硬背的效果好得多。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学而思,思则疑,疑然后能悟。理解了再背,就意味着增加了信息冗长量,就能触类旁通,历久不忘。如对于气体摩尔体积这一概念,一定要理解:只有气体物质,在标准状况下,一摩尔的体积才是22.4升,而不要靠死记硬背。

4.适当复习,强化记忆。“记忆之母”是重复和复习。有一种错觉,似乎复习是考试前的工作。其实,对于需要长时间保留在记忆中的信息,应该经常复习。通过反复温习,记忆的信息会越来越强。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关于遗忘的曲线规律(即遗忘先快后慢),教师可教育学生:及时复习,使记忆基础化;合理分配复习时间,使记忆经常化;多次复习,使记忆深入化;因人而异,变换复习方法,使记忆具体化。

5.利用联想,提高记忆。联想可打开人们的记忆闸门,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总会在头脑中形成复杂的也是系统的暂时联系,从而引发出对过去事物的回忆。

教学中,尽量揭示现实对象之间多种多样的联系和关系,形成多种联想,就可大大提高记忆效果。例如,对于酸酐的记忆方法,若掌握规律:对于一种含氧酸,它失去所含的水分子剩余的那部分就是该酸的酸酐,对于直接不能失去水分子的酸,可以扩大该酸中各元素的倍数,然后再失去水分子,所剩余的部分便是该酸的酸酐,就不必逐一记住多种酸的酸酐。只要联想到关于“含氧酸失水”的规律,就会想起好多种酸的酸酐。

6.浓缩知识,择要记忆。在知识总量成倍增加的情况下,删繁就简,筛沙淘金,提纲挚领,“浓缩”知识,就显得很必要,这也是排除干扰、提高记忆效果、防止遗忘的一个重要条件。如讲授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时,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可概括为“动”(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正反应和逆反应仍在进行)、“等”(正反应速度和逆反应速度相等)、“定”(反应条件一定,各组分百分含量一定)、“变”(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化学平衡就被破坏了,此时正、逆反应速度不相等,各组分百分含量也发生变化,直到在新的外界条件不变时,又建立一个新平衡)。

7.语言用韵,利于记忆。韵律化的材料,富于魅力、感染力,易上口,易记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心理学角度看,凡用韵之处,可增加信息冗长量,利于记忆。如把硫酸的工业制法概括成“三阶段、三方程、三设备、三净化、三原理”就利于记忆。

8.注意集中,容易记忆。从心理学分析,学习时注意力集中,大脑细胞兴奋点强烈,对事物的印象深刻,容易记忆。心理学家实验证明,集中注意力看两遍材料,比不注意去阅读十次的记忆效果好得多。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设法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如课前布置预习提纲或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预先思考,以便使学生通过思考,在上课时有意注意教师的讲解,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教师还可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或运用多种直观教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