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促进制度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14:04:16

就业促进制度

就业促进制度范文篇1

1.1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就业促进制度

20世纪初,为促进就业,解决长期存在的失业问题,英国国会于1909年制定了《职业介绍所法》(LaborExchangesAct1909),该法被认为是世界第一部就业服务立法,其规定在全国各地设置劳工交换所以帮助失业人员就业,将职业介绍工作归由国家经营,而在此之前,职业介绍所均为私人所设。1916年劳工部成立后,各地的劳工交换所由当时的贸易委员会改组为劳工部管辖。《贝弗里奇报告》后英国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充分就业被贝弗里奇及经济学家凯恩斯等认为是可能的,他们的观点是政府在其中发挥主导性作用,为充分就业提供一切可能的条件。1944年11月公布的《一个自由社会的充分就业》(FullEmploymentinaFreeSociety)提出一系列建议,包括政府在交通和能源等产业投资,在非市场化的道路、医院、学校等方面加大投入、在住房、食品、燃料等方面提供补贴、通过利率、税制和收入再分配制度对个人投资进行政府规范、允许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国会还通过了《残疾人就业法》(TheDisablePersonEmploymentAct),将残疾人就业交由劳工交换所负责办理。1948年国会又通过了《就业与培训法》(Employ-mentandTrainingAct1948),该法将劳工交换所改称为就业交换所,并授权劳工部全国就业信息,指派就业委员会委员,举办成人就业训练,保障就业安全,辅导劳工异地就业等职责。劳工部内设置制定监督就业的机构,有就业政策司,就业服务司,军役征募司,训练司。青年就业及残疾人员司等五个司,地方设置就业服务工作机构。1964年国会制定《工业训练法》(TheIndustrialTrainingAct1964),授权劳工部成立工业训练委员会,加大劳工训练工作。1968年劳工部改为就业与生产部,后又改为就业部,1973年国会又修订了《就业与培训法》该法较之过去有较大的调整,设立了人力服务委员会、人力研究处、公立训练中心、失业保险处等。

1.2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就业促进制度

英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就业促进制度将如何发挥个人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作用作为重要目标。1988年4月生效的《社会保障法》的重点就转为“帮助那些最需要的人以及控制公共开支”,减少、控制开支的任务已刻不容缓,为“身体健康有工作能力的人”开启就业促进计划,让这部分有潜力融入劳动力市场的穷人有能力养活自己并为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英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重点。1995年出台《求职者津贴法》,2004年,又出台了两个反就业歧视法案,即禁止就业中的宗教歧视法案和禁止就业中的同性恋歧视法案,2006年又制定禁止就业中的年龄歧视法案。20世纪后期到21世纪,在发达国家中,英国的就业水平一直较高。一是得益于工党政府1997年执政以来经济持续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从而使就业机会不断增加;二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创造就业机会和鼓励就业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开展跟踪服务式的职业指导

英国特别重视对各种劳动力尤其是失业人员的职业指导,其职业指导主要包括两大系统。一是教育部门的职业指导系统,二是工作和养老金部下属的职业指导系统,这种职业指导除了服务内容广泛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是一种跟踪式服务,由同一名职业指导人员向同一名求职者提供职业指导,根据求职进展不断调整职业选择、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建议,直到求职者找到工作为止,领取求职津贴者在一定期间内如果没有工作(没有找到工作或没有努力去寻找工作),必须与职业指导人员沟通,职业指导人员也会经常与求职者沟通,对于在一定期间后不努力寻找工作或者不愿工作的人员,职业指导人员可以建议取消求职者本人的求职津贴。

1.2.2完善职业介绍网络

英国的职业介绍中心实行全国联网,工作和养老金部的职业介绍中心设有信息处理中心,负责对全国的企业招聘信息和劳动者求职信息进行处理,求职者在全国各地的职业介绍中心的电脑触摸屏上可以查阅每天公布的全国各地的最新就业机会信息。就业信息囊括各个行业,从军队外勤到餐馆酒吧,从各种技能工作到普通体力劳动的就业机会无所不包。信息内容包括招聘人员的企业名称及地点、招聘岗位、对求职者的要求等。求职者如果发现有适合自己的工作,可以打印有关信息,并与招聘单位联系。

1.2.3大力发展职业培训

英国的中等教育由几种不同类别的中等学校(文法中学、技术中学、现代中学)实施。文法中学只进行基础教育,不进行职业教育,而其他学校不仅要进行基础教育,也要进行一定的职业教育。英国新设立了学习与技能委员会,其在全国有9个下属委员会,2003年的经费为70亿英镑。学习与技能委员会的职能主要有五项:提高青少年参加学习和职业培训的比例以及学习培训效果;提高成年人参加学习和职业培训的比例;提高劳动者技能以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投资效益;提高学习、职业培训、职业指导的质量、效率和效益;保证残疾人或其他特殊群体的学习和职业培训。

1.2.4建立促进就业与求职津贴的协调机制

英国近些年来十分重视促进就业与求职津贴制度的协调,英国政府将求职津贴发放职能与职业介绍中心合并,以更好地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规定领取求职津贴者在一定期限届满后,如果不努力寻找工作或者不接受职业介绍中心推荐的工作的,则停发其本人的求职津贴(其家庭成员的补贴可以继续领取,具体数额根据人口的多少、住房费用等情况而定)。

1.2.5反就业歧视

为了促进特殊群体的就业,也为了保护人权,英国十分重视反就业歧视,法律规定禁止对妇女、残疾人:少数民族人口等实行就业歧视。该项工作由主管劳动力市场监管的贸易工业部负责,同时,英国还设立了平等机会委员会、反种族歧视委员会等专门机构。如果劳动者认为企业存在就业歧视,可以向劳动裁判所申诉。劳动裁判所裁定企业存在就业歧视的,可以责令其改正,并给予劳动者赔偿。

2我国就业促进制度的现状与不足

2.1传统就业制度的特点

现存就业制度是计划经济时代建立起来的经过一定修正的以所有制为基础的传统就业制度,其突出特点表现在以几个方面:

2.1.1城乡分割、区域封闭的户籍就业制度自1958年开始实行并在1982年得到宪法肯定的户籍管理制度把公民从户籍上划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虽然改革开放以后已有数以千万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进入城市或自我开发了农村新城,但政策和法律上的限制仍然没有使城乡分割的传统就业制度得到突破,大量进城务工的劳动者仍然过着寄居城市的生活状态,与城乡一体就业制度相配套的是区域封闭的户籍就业制度,城市居民只能在户籍所在地就业。

2.1.2国有领域人员只进不出和国家承担无限责任的身份就业制度

一方面。国有企业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推进了多项劳动人事改革措施,但大多停留在形式上和枝节问题方面,迄今未能推出具有全局意义的就业制度改革政策,数以千万计的国企职工仍然具有国家职工身份;另一方面,国有领域的职工是国家的终身雇员,国家承担着具有国家职工身份的雇员的无限责任,这就是身份就业制的实质,它使国家面临着巨大的财政风险。

2.1.3充满人身依附关系

这一制度是前二种制度的极化,即在城镇公有制领域,一个人一旦就业就很难变更工作单位。因为单位雇佣制是建立在低货币薪酬与高社会福利保障基础之上的,就业者只从工作中获取较少部分的劳动力价值的货币收入,较多的一部分劳动力价值则以社会福利保障的形式隐形地进入了单位这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中,如果一个人退出了就业单位,他所享受的这种福利保障就失去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进入一个更好的单位,他就会获得更大的社会福利保障收入,但这种情况是较少的,因为制度利润较高的单位具有较高的进入门槛。所以,一个人一旦就业之后就很难再次选择单位,并不得不依附于单位,正是这种单位制将我国的传统就业制度推向了极至。

2.2我国《就业促进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局限

2.2.1政策性强,操作性弱

为扩大就业,《就业促进法》对促进就业的手段体系作出了较为完整的概要设计,该体系由下述几个部分所构成:政策支持、就业服务、市场管理、职业教育和培训、就业援助,进入2009年,国家的促进就业政策更加密集,1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采取7项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以应对就业危机,同时,在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三部委支持和指导下,“准就业”机制正式推出,2月,共青团中央建立的首批1952个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向社会公布。

在我国已有的立法例中,只要是被取名为“某某促进法”的,政策性就很强,操作性就很弱,《就业促进法》及相关法规也是如此,将《就业促进法》与《劳动合同法》比较,很显然,前者的软法律手段多于后者。从《就业促进法》的结构分析,情况现其软、硬法律手段的组合有下述特点:首先,总则规定较之分则规定,关于政策支持、职业教育和培训、就业援助的规定较之关于公平就业、就业服务和管理的规定,软法性相对较强,其次,对政府行为的规范较之对非政府行为的规范,软法律手段相对较多,第三,软法律手段的主要表现形式,一是法律政策化,即用政策语言来表述法律,其确定性、可操作性不强,二是法律责任不完整,即许多关于行为模式的规定没有配套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2009年出台的一系列就业促进措施无一不是如此。

2.2.2就业促进制度需要相关法律支持

就业促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的不只是就业促进方面的法律规定。《就业促进法》给出的是就业促进的施政理念、就业促进的基本措施。其立法导向是明确而规范的,它将解决就业中的重大问题,并使积极就业政策上升到稳定的、长久的法律规范的层面,但它也确实需要得到配套法律的支持,才能最终实现促进就业的目标,从英国就业促进制度的发展看,经济、行政、教育等方面的法律都是促进就业的相关制度支持,单靠一部或几部促进就业的法律是绝对不能解决问题的。

3我国就业促进制度的完善

3.1完善国家就业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建立投资的内在增长机制政府必须继续运用积极财政政策来协助储蓄向实体经济投资的转化,以保证总供求的平衡,同时。应该考虑利用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时机,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投资的内在动力问题;启动民间投资,拉动就业需求以政府投资引导民间投资,并逐步弱化我国投资增长对国债投资的依赖,日益要求启动民间投资来填补缺口,以保障投资对就业的拉动;产业政策要顾及就业问题,形成产业发展与就业扩大的互动机制,在目前我国就业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更应该考虑就业增长问题。因此,产业政策不能仅仅注意高科技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等,而且对劳动密集型的符合劳动力素质结构的无污染的有效益的行业也要予以支持,鼓励它们创造就业岗位。

就业促进制度范文篇2

1.1传统就业制度的特点

现存就业制度是计划经济时代建立起来的经过一定修正的以所有制为基础的传统就业制度,其突出特点表现在以几个方面:

1.1.1城乡分割、区域封闭的户籍就业制度自1958年开始实行并在1982年得到宪法肯定的户籍管理制度把公民从户籍上划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虽然改革开放以后已有数以千万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进入城市或自我开发了农村新城,但政策和法律上的限制仍然没有使城乡分割的传统就业制度得到突破,大量进城务工的劳动者仍然过着寄居城市的生活状态,与城乡一体就业制度相配套的是区域封闭的户籍就业制度,城市居民只能在户籍所在地就业。

1.1.2国有领域人员只进不出和国家承担无限责任的身份就业制度

一方面。国有企业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推进了多项劳动人事改革措施,但大多停留在形式上和枝节问题方面,迄今未能推出具有全局意义的就业制度改革政策,数以千万计的国企职工仍然具有国家职工身份;另一方面,国有领域的职工是国家的终身雇员,国家承担着具有国家职工身份的雇员的无限责任,这就是身份就业制的实质,它使国家面临着巨大的财政风险。

1.1.3充满人身依附关系

这一制度是前二种制度的极化,即在城镇公有制领域,一个人一旦就业就很难变更工作单位。因为单位雇佣制是建立在低货币薪酬与高社会福利保障基础之上的,就业者只从工作中获取较少部分的劳动力价值的货币收入,较多的一部分劳动力价值则以社会福利保障的形式隐形地进入了单位这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中,如果一个人退出了就业单位,他所享受的这种福利保障就失去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进入一个更好的单位,他就会获得更大的社会福利保障收入,但这种情况是较少的,因为制度利润较高的单位具有较高的进入门槛。所以,一个人一旦就业之后就很难再次选择单位,并不得不依附于单位,正是这种单位制将我国的传统就业制度推向了极至。

1.2我国《就业促进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局限

1.2.1政策性强,操作性弱

为扩大就业,《就业促进法》对促进就业的手段体系作出了较为完整的概要设计,该体系由下述几个部分所构成:政策支持、就业服务、市场管理、职业教育和培训、就业援助,进入2009年,国家的促进就业政策更加密集,1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采取7项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以应对就业危机,同时,在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三部委支持和指导下,“准就业”机制正式推出,2月,共青团中央建立的首批1952个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向社会公布。

在我国已有的立法例中,只要是被取名为“某某促进法”的,政策性就很强,操作性就很弱,《就业促进法》及相关法规也是如此,将《就业促进法》与《劳动合同法》比较,很显然,前者的软法律手段多于后者。从《就业促进法》的结构分析,情况现其软、硬法律手段的组合有下述特点:首先,总则规定较之分则规定,关于政策支持、职业教育和培训、就业援助的规定较之关于公平就业、就业服务和管理的规定,软法性相对较强,其次,对政府行为的规范较之对非政府行为的规范,软法律手段相对较多,第三,软法律手段的主要表现形式,一是法律政策化,即用政策语言来表述法律,其确定性、可操作性不强,二是法律责任不完整,即许多关于行为模式的规定没有配套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2009年出台的一系列就业促进措施无一不是如此。

1.2.2就业促进制度需要相关法律支持

就业促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的不只是就业促进方面的法律规定。《就业促进法》给出的是就业促进的施政理念、就业促进的基本措施。其立法导向是明确而规范的,它将解决就业中的重大问题,并使积极就业政策上升到稳定的、长久的法律规范的层面,但它也确实需要得到配套法律的支持,才能最终实现促进就业的目标,从英国就业促进制度的发展看,经济、行政、教育等方面的法律都是促进就业的相关制度支持,单靠一部或几部促进就业的法律是绝对不能解决问题的。

2我国就业促进制度的完善

2.1完善国家就业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建立投资的内在增长机制政府必须继续运用积极财政政策来协助储蓄向实体经济投资的转化,以保证总供求的平衡,同时。应该考虑利用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时机,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投资的内在动力问题;启动民间投资,拉动就业需求以政府投资引导民间投资,并逐步弱化我国投资增长对国债投资的依赖,日益要求启动民间投资来填补缺口,以保障投资对就业的拉动;产业政策要顾及就业问题,形成产业发展与就业扩大的互动机制,在目前我国就业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更应该考虑就业增长问题。因此,产业政策不能仅仅注意高科技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等,而且对劳动密集型的符合劳动力素质结构的无污染的有效益的行业也要予以支持,鼓励它们创造就业岗位。

就业促进制度范文篇3

一是进一步拓展就业渠道。紧紧抓住开发、西部商贸物流、新区、“部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有利时机,建立起扩大就业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着重围绕“蓝黄”经济产业布局,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和先进制造园区为突破,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海洋化工、生态经济等产业,更大规模地发挥吸纳就业的作用,构建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科学发展新高地。2014年,力争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0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

二是统筹抓好困难群体就业工作。将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抓好各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落实,畅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中小企业的就业渠道,依托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实现自主创业。综合运用现行职业介绍、社保补贴、培训等政策,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活动,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及时实现就业。2014年,确保帮助45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创业。

三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2014年就业工作的通知》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目标任务分解各镇街区,列入镇街区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月报表制度,确保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和录入信息的准确性,保证我市2014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00人。

四是积极开展就业培训工作。加强定点培训机构管理,指导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好就业技能培训。根据企业用工需求设置相应的培训专业,提高培训质量。开展好“创业助推1+3”和“创业培训进校园”两个活动,加强对创业项目的汇总推荐,优化日常创业指导,完善创业孵化基地的职能,为创业者提供政策扶持、项目论证、创业培训、创业实训等“一站式”服务。2014年,完成各类就业培训8700人,其中,创业培训1000人。

五是积极做好失业保险工作。加大工作力度,认真做好失业保险征缴、失业保险金发放和失业职工管理工作。2014年力争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7400人,收缴失业保险费4916万元。

(二)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保障水平

一、各险种参保人数。我市自2008年已实行五项保险一票征缴,所以各险种在职参保人数实现同步增减变化。经过近几年的扩面征缴,我市社会保险已实现应保尽保,结合2011年、2012年和2013年人员增减情况,预计2014年参保人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10344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24400人(因编制限制在职人员基本维持不变),职工医疗保险159677人,失业保险87400人,工伤保险129949人,生育保险74204人。预计2014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77540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征缴人数为46200人。

二、基金征缴收入。预计2014年企业职工养老基金征缴70770万元,机关事业职工养老基金征缴30440万元,职工医疗基金征缴36380万元,失业保险基金征缴4916万元,工伤保险基金征缴3640万元,生育保险基金征缴2190万元。

(三)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围绕“三区”建设和“转方式、调结构”的需要,引进一批我市建设和发展急需的海洋化工、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等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实施“双百”计划,即机关事业单位年内引进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100人,企业引进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100人。

二是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2014年计划新增高技能人才2000人,增长率为5.3%。其中,高级工预计1600人,技师、高级技师预计400人。措施:一是继续实施高技能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二是建立健全我市高技能人才的评价机制,三是深入企业开展高技能人才专题调研活动,四是加强宣传,营造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良好社会环境。

(四)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创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就业促进制度范文篇4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城市转型政府管理创新

资源型城市通常指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它们在推进工业化建设、繁荣国民经济、改善经济结构与布局、创造社会财富等方面为国家和地区做出过重要贡献,但受其发展背景与成长模式的影响,也积累了自身难以解决的大量矛盾。随着资源开采期逐步终结,城市单一资源经济的不可持续性不仅将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间题,同时也必然激发诸多历史矛盾。因此资源型城市迫切需要实现向综合型城市转变,以实现经济结构上的和谐与发展上的可持续。本文拟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在要求出发,探讨转型过程中的政府管理创新。

一资匀咬裂城市转刃巴的内刁七要求

资源型城市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支柱产业往往只是对资源进行采选和初加工的资源型产业,其主要功能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品等资源型产品,城市经济高度依赖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经济基础相对脆弱。由于资源赋存的有限性和支柱产业的单一性,多年的高强度开发使这些城市的资源赋存逐渐萎缩,开采成本不断上升,造成主导产业的停滞甚至衰退,危及城市整体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一些情况严重的城市甚至陷人了举步维艰的困境,面临着经济发展衰退、就业压力巨大、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恶化、发展资金匾乏等一系列棘手问题。在可持续发展成为主流的时代背景下,“矿竭城衰”和资源开发已进人中后期的资源型城市均面临着巨大的经济重建和转型压力。因而,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有着比发展接续或替代产业、完成支柱或主导产业的转换更为丰富的内涵。它要求:

1.在城市定位与功能上.实现由生产中心向经济中心的转变。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大多兴

建于建国初期,其城市化进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自然形成的城市相比,资源型城市面临着特殊的社会经济问题。由于这些城市基本上是由进行资源开发的工矿区转化而来,在城市的形态、设施和功能上存在着先天不足。例如,自然资源赋存的分散性和工矿区临近资源而建的方式,使资源型城市在宏观布局上呈现出组团式的分散辐射格局,不利于城市人口的相对集中,难以获得聚集经济和社会效益。即使在建市之后,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的总体定位仍是矿物资源及其初加工品的生产中心,城市建设主要围绕资源型产品生产与职工基本生活的需要而展开,无法依据城市综合发展的目标定位进行建设,城市布局点多、线长、面广的基本格局没有多大改观,城市基础设施欠账过多、城市功能不够健全的实际状况也没有多大改善。因而,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转型,要求资源型城市在定位上实现从生产中心向区域经济中心的转变,并依照建设区域经济中心的内在要求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

2.在经济基础与结构上,实现由一枝独秀向多头并进的转变。由于矿物资源为国家所有

资源型城市的核心企业在所有制上是国有企业,在规模上是大型企业,在行政隶属上是“中直”与“省直”企业,使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基础与结构上普遍存在着“一枝独秀”的状况。在产业结构上,表现为支柱产业过于单一。即资源型产业总量较大,其它产业则普遍欠发达,导致城市经济的弹性相对较差,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弱。在所有制结构上,表现为国有经济比重过大。即城市经济以国有经济为主,其他经济类型的发展明显滞后,造成城市经济活力不足。在就业结构上,表现为就业趋向过于集中。即集中于资源型产业中的大型国有企业,使中小企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也使城市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所以,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不仅要大力发展替代及接续产业,实现由依赖自然资源的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化产业结构的转变,也要求继续深化国有大型资源企业的内部改革、积极促进其他经济类型和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努力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并转变人们的择业观念等,以实现城市经济结构由一枝独秀向多头并进的转变。

3.在经济体制与政策上,实现由重取轻予向适度援助的转变。资源型城市受经济体制与

政策的影响较大。在计划经济时期,能源、原材料的低价政策造成初级加工品与工业制成品之间较大的价格剪刀差,直接带来经济利益初次分配上的不平衡。“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与政策则使资源型企业创造的利润及所提的折旧大量上缴国家,造成资源型企业及城市的积累较少、建设资金短缺。“先生产、后生活”的建设政策,使资源型城市只重视生产性建设,而压低一切生活性建设。这些政策长期共同作用,使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城市功能不够健全、文教事业发展滞后、高级人才短缺与专业结构不合理,核心企业设备老化、企业技术进步缓慢等一系列问题。体制转轨时期,价格改革的不到位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造成无法通过市场补偿资源型城市的损失;同时,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削弱与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下降,进一步加剧了资源型城市的负担。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要求国家实施适度的财政援助政策,并重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缓解资源型城市自身财力的严重不足。

4.在主体意识与行为上,实现由工矿社区向现代城区的转变。资源型城市大多由进行资

源开发的工矿区转化而来。由于生产方式、行政隶属关系等多种原因,城市中各行为主体在意识与行为上仍有浓厚的工矿社区色彩,难以适应向综合型城市转变的实际需要。就城市政府而言,地方财政对资源型企业生产状况的严重依赖,使政府将为资源型企业的发展和资源型产品的生产提供服务作为其主要职能。其结果往往是,不仅没有较好履行政府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创造就业岗位和完善社会保障方面的职责,发挥政府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主导作用;也使企业难以摆脱在城市建设与发展方面承担的多种责任,改变企业办社会和大而全的局面。就企业而言,企业办社会的长期结果是企业功能取代了社会功能,阻碍了企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即不仅加重了企业自身的负担、影响了其竞争力的提升;也使城市服务产业的发展滞后、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不足。就城市居民而言,由于多数居民的就业岗位、经济来源、社会地位、生活福利系于资源型企业,在社会归属上认同的往往是企业与单位而不是城市与社区,这样不利于形成正确的社会就业观,需要实现从工矿职工向现代市民的转变。同时为应对城市竞争的需要,城市还需要从矿区文化向有特色的现代先进城市文化转变。

二、城市牛令型过程中的政府管国绝创新

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现阶段,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政府管理创新指明了方向,建设和谐社会为政府管理创新明确了目标。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求在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中,以公共利益的和谐为基准,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调整不适应的管理制度与政策,改变不合理的管理方式与行为,并着力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完善协调机制,整合发展规划。统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各方面,制订适宜的转型与发展规划,是确保有效转型的必要条件。然而,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着的条块分割状况,往往使资源企业与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上各自为政、各行其是,迫切需要建立两者之间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大型资源企业是资源型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生力军,但它们多数由中央或上级有关部门直接管辖,其所从事的城市建设主要根据企业需要而展开,目的在于便利企业生产和职工生活。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受自身财力不足的限制,往往难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城市建设。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建立城市地方政府、中央或上级政府、大型资源企业之间常设的协调与决策机构,由其统筹城市转型的各个方面,整合企业、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各种规划,指导城市的有效转型和持续发展。当然,实现城市的转型是政府与资源开采企业的共同责任与义务,对于资源开发尚未进人末期的资源型城市协调机制尤为重要。应努力协调好企业与政府财政的近期利益与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利益关系。包括在资源开发进度规划应考虑适当拉长,以给发展接续产业与城市转型预留更多的时间,使发展资源的深度加工产业、发展多元产业、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建设等重大决策协调一致。

2.实施财政援助,重建转移支付。现时期,资源型城市面临着市场补偿机制和财政转移支付的同时缺位,造成其自我积累不足、建设资金匾乏。因而,完全依靠资源型城市的自我积累实现城市转型是不现实的,需要国家实施适度的财政援助政策,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并重建转移支付制度。根据资源型城市的不同情况,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具体形式,包括:重整资源型城市的市级财政,完善其自我积累机制;在分级财政中增加资源型城市的留成比例或采取税收返还方式,增强其自我积累能力;允许资源型城市有针对性地发放地方建设债券,改善其吸收社会资本的能力;在资源型城市实行消费型增值税试点,促进区域外资金流向资源型城市;在国债中单列一定额度,以支持资源型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设立资源型城市转型基金、地区开发投资基金等多种基金,以及进行必要的直接投资等。

3.推进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资源型城市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至今仍然带有显著的计划经济烙印。国有经济比重过大、企业办社会、政企职责不分、思想观念陈旧,其他经济类型的发展严重滞后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城市转型的重要障碍。因而,资源型城市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转变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加大改革力度,推进制度创新,尽快形成新体制、新机制,以释放被原有体制所束缚的经济潜能。在推进制度创新的同时,还要着力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职能的重心逐渐转向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在强化社会管理与优化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城市政府应把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基础设施、创造就业机会、加强职业培训、优化投资创业环境、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完善城市功能等作为重要目标,为有效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奠定良好的基础。

就业促进制度范文篇5

**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有关专业计划由市发改委另行下达。

**年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创新破难、加快发展的重要一年;是全力“建设大城市、实现新跨越”的关键一年;是实现“十五”目标,制定“十一五”规划的衔接之年。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的要求和部署,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创新创优,加快发展,增强能力,注重和谐,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

——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按可比口径计算分别增长14%和1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其中工业性投入增长2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

——外贸出口增长20%;

——新增城镇就业岗位3.2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6%;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4左右;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8‰以内。

按照上述要求和目标,各地、各部门要在今年的计划安排和组织实施过程中扎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效生态农业为目标,大力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建设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实施标准化生产和品牌战略,提升产业层次。通过农业招商引资、工商企业投资效益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推进六大食品加工区建设,在蔬菜、水产品、畜禽产品、笋竹业加工和流通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争取农产品加工销售额达到110亿元。新增投资超千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10家、“双五一千”企业8家,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部级1家。新增省级农业名牌和著名商标3个。发挥生态资源和特色农业优势,开发观光旅游农业,推进一产向三产跨越。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种养殖专业大户“走出去”,建立生产基地,开发异地资源。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面积累计达到100万亩以上。以产业转移带动农村劳动力和农民收入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增长9%以上。

强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继续实施先进制造业年度推进计划,加快建设四大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十个全国先进制造中心。确保十个全国先进制造中心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25%,占制造业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建成优质水泥、特色机电、金属管道及不锈钢3个制造中心,加快建设特色纺织、建筑新材2个制造中心,启动建设其它5个制造中心。组织实施《环杭州湾产业带**产业区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快开发区、工业园区和重点城镇工业功能区及**科技创业园二期工程、南太湖科技城建设,打造名园名区,构筑制造业发展新高地。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增长20%,增加值增长14%以上,利税增长18%以上,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5%。加大工业性投入力度,全力抓好100个5000万元以上的结构调整重点项目,确保完成地方工业性投入200亿元,力争235亿元。通过“建设企业主体工业园、扶持明星企业、推进企业上市”等办法,进一步培大育强,力争形成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15家。与此同时,加快建设一批以块状经济和规模企业为依托的工业强镇。制定落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推进传统产业高新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资金,扶持企业加大科技开发和装备投入,努力开发具有产业化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突破我市产业技术瓶颈。挖掘整合资源,借力借智发展,积极引进“大院大所”和国内外各类研发机构。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部级3家。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超过180亿元,增长25%以上。健全品牌培育工作体系,力争全市50个产品成为全国行业“单打前三名”,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或驰名商标有新的增加。

加快推进服务业现代化。大力发展旅游业,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营造全社会合力发展旅游业的氛围,全年旅游收入增长30%,门票收入增长20%以上。充分利用旅游资源普查成果,编制实施新一轮《**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南浔古镇、下渚湖风景区等项目为重点,抓好景区景点建设。巩固“太湖、竹乡、古镇、名山”四大特色产品,推出生态、湿地等新的旅游产品,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切实加强“主攻上海、拓展华东、面向境外”的旅游促销工作,提高**旅游业知名度,努力推动入境游。加快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优化提升商贸物流业,积极实施商贸、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整合商贸资源,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业态。启动建设中心城市步行街区,打造高品位中心商贸区。做大做强商贸物流重点骨干企业。实施“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力争在全市50%的行政村各扶持改造一家“放心店”。编制织里童装等专业市场发展规划,易地新建南浔建材市场,推进中心城区西南市场群建设,做好“农加超”改造工作。发挥铁公水等综合运输优势,加快物流运输网络、信息平台和园区建设。规范和调控房地产市场,确保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进一步发展会计审计、投资评审、资产评估、产权交易、人才交流、科技服务、法律服务、咨询服务等各类中介服务业。积极探索发展信息业,加快形成从研发到销售到服务的信息产业体系,有序推进“一户通”电子转账系统建设。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开展“一社一特、一社一品”创建活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努力破解要素制约。强化土地资源的保护、保障、挖潜和节约,优先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和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完成土地整理18万亩、造田造地3万亩,优质园地改造为基本农田3万亩,确保新增2.6万亩折抵指标。加强供用电有序管理,健全四级管理网络和责任体系,努力改善生产生活用电状况。加快建设东迁、升山、后漾等输变电工程,抓紧投产地方热电项目。继续推进金融创新,改进金融服务,引导和督促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力争各项存款新增90亿元,各项贷款新增70亿元以上。积极引进异地银行来湖设立机构,增加信贷有效投入,异地银行当年新增贷款不低于50亿元。着力激活民资,促使民间资金转化为发展资本。培育社会担保和信用中介机构,加快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重视人才工作载体建设,培养引进和使用好高层次人才。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制定推进清洁生产实施细则,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重点抓好节能、节水、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制定激励政策,引导企业调整结构、改进工艺、加强管理,力争15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加快淘汰水泥机立窑和粘土砖瓦窑,整治小化工、小造纸、小印染等行业。认真实施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加快废弃矿山复绿工程,再启动20个矿山治理项目。深入推进“百千工程”,新增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20个,村庄环境整治受益面达到62%以上。

二、规划建设管理并举,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城市

加快完善各项规划。牢牢抓住规划这个政府第一资源,认真做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为我市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从**在长三角的杭宁城市带率先崛起和建好浙江北大门的高度,深化大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完善大城市发展定位。深入系统地研究各项战略举措,排出一批具有全局影响、富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工程和重要项目。抓紧修编新一轮市、县区及中心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县区耕地保护责任考核体系。全面实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抓紧编制和完善各类分区规划,确保中心城市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100%。

强势推进重点工程。全力推进“六个百亿”工程建设,组织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58项,确保投资增长20%以上。加快建设宣杭铁路复线、**中心城市东西两个大门、妙湖线航道改造工程,确保年内竣工。全力推进申苏浙皖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湖嘉申航道改造、浙北高速客运中心等续建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杭长、申嘉杭高速公路等新上项目,深化天荒坪二抽水蓄能电站、湖嘉乍铁路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抓紧南太湖大桥和城北新桥建设,完成**中心城市三环北路、吴兴大道、西塞路、二环东路(南段)、南街北延等五大城市骨干道路工程,加快建设织浔大道、三环南路,开发中心城区环城河A、C区块。加快**仁皇山新区、西南分区、东部新区建设,基本建成潜山公园。加快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工程,基本实现村村通公交。完成乡村康庄工程建设,通村率和硬化率均达到100%。在配套完善一轮“治太”工程的基础上,启动二轮“治太”工程。分阶段有序推进西苕溪安吉晓墅港、入湖溇港整治,继续实施千库保安工程,加强河道整治和圩堤建设。加固扩容对河口水库,完成凤凰水库、南门大闸建设,尽早开工建设老虎潭水库、合溪水库。

扎实开展“四城联创”。加大创建力度,力争成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城市。巩固和深化“创模”预验收成果,完成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任务。抓紧修编完善《**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加大城市公共绿地建设力度,争创国家园林城市。抓紧实施生态市建设规划,全面开展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加快生态县区、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继续推进“绿色通道、绿化造林”工程和生态公益林建设,提高全市森林覆盖率。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城市交通、卫生和社区管理水平。

三、实施开放带动,努力实现开放型经济新突破

切实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继续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完善目标考核体系和投资促进体系,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突出产业招商、产权招商、企业招商。加快招商平台建设,注重选商引资,提高外资质量,大力引进符合产业发展导向、规模较大、产业链长、主业突出的项目。落实领导联系重大外资项目制,加强跟踪、协调和服务,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合同利用外资达到16.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确保7亿美元,力争8亿美元。

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继续推进主体、市场、商品、贸易方式“四个多元化”战略,做大做强贸易主体,开拓新兴市场,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大力发展加工贸易。鼓励自主品牌和科技含量、附加值高的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合理引导进口有利于产业升级的设备、技术和急需的资源、原材料。精心培育进出口有效主体,建立贸易壁垒应对机制、公平贸易工作网络和预警机制,增强抗风险能力。完善外贸促进体系和鼓励政策,确保外贸出口达到17亿美元。鼓励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不断增强跨国经营能力。推进大通关建设,鼓励转关运输,改善进出口通关环境。

深入实施接轨上海战略。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各城市的交流与合作,重点组织实施《**市接轨上海发展战略规划》,完善协调机制,加强政策衔接,提高区域合作成效。继续突出产业接轨,主动服务世博经济,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构筑湖沪交流与合作平台,落实一批面向上海的产业招商项目,鼓励**企业与上海大企业、大财团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加强**农产品与上海市场的对接,确保供沪农产品金额达到30亿元以上。

四、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继续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进一步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按照“非禁即入”的思路,拓展准入领域,放宽准入条件,最大限度地支持民营资本向各类行业和领域延伸。鼓励千家万户办企业、想创业,加快发展块状特色经济。加快民营企业制度创新,全面实施“六八五五”工程,鼓励和推动民营企业向“规模型、外向型、科技型、品牌型”方向发展,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整体素质。

加快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和引导国有、集体、民资、外资等各类资本在更大范围内流动和重组,推动资本、人才、技术、管理、机制等各种优势实现交融互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大股份制改造力度,培育和形成一批上市冲刺企业及梯队后备企业,建立和完善上市工作机制,引导和推动更多企业改制上市。新组建股份有限公司5家以上,新进入上市辅导期公司3家以上。继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处置已改制企业的遗留问题,巩固改革成果。

不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稳定并完善扶持“三农”的各项政策,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逐步取消固定向农民收取的村提留金,推进村内筹资筹劳“一事一议”制度,探索农民减负长效管理机制。继续落实村民自治制度,做好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深化农村政务、村务、财务公开。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和渔塘承包机制。探索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改革,争取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规范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建立主体多元化、机制市场化、形式多样化的新型农技服务体系。

扎实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认真做好市、县深化机构改革工作。逐步调整事业机构的职能和布局,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大生产经营类、中介服务类单位转体改制力度。继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推行民间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规范政府投资行为。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税收征管工作,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改革,强化预算外资金管理,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系。规范以乡镇为重点的财政财务管理,探索建立政府性债务有效化解机制。

五、加强社会保障,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努力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健全目标责任制,落实和完善就业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加快劳动力市场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建设,组织各种形式的劳动力交流大会。深入开展“千人就业岗位援助”活动,重点帮助“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2万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完成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1万人、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继续实施“百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完成培训10万人。加强与中西部地区的交流合作,有序组织劳动力跨地区转移。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城镇单位和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社会保险的扩面工作。积极实施“金保工程”和社会保险基金“五费合征”制度,全面提高征缴管理水平。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工程,健全农民最低生活保障、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农民工养老保险、孤寡老人集中供养等保障体系,实现城镇规划区内新增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全覆盖。加快构建以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困难群体就医、贫困家庭子女入学资助、孤寡老人集中供养、灾害救助和城镇生活无着落人员救助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力争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到85%以上,市本级人均筹资水平达到50元。完善重大疾病医疗救助金制度,提高企业职工、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发展残疾人事业,逐步完善帮扶机制。切实做好老年人工作,积极稳妥推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加大劳动监察力度,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六、突出统筹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继续推进科教兴市战略。完善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考核制,积极争创科技强市。强化科技创新体系,重点扶持高校建设市级实验室3家,农业种子种苗基地10家,企业重点研发中心20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鼓励专利申报,大力保护知识产权。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和保障机制。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高质量普及十五年教育。继续推进中心城市二轮教育布局调整,加快吴兴高级中学、浙江信息工程学校、**艺术和设计学校易地新建工程。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步伐,继续实施高校东扩工程。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为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人才支撑。

加快建设文化大市。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争创文化先进县区和“农村文化建设年”活动,深入实施“四八六”工程和群众文化“十百千万”工程,力争全市50%以上乡镇达到省级东海明珠工程标准。组织举办第三届国际湖笔文化节。扎实开展农村“双建设、双整治”活动,广泛开展基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快城乡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加强国防教育,加快人防建设步伐,做好“双拥”工作,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

就业促进制度范文篇6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城市转型政府管理创新

资源型城市通常指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它们在推进工业化建设、繁荣国民经济、改善经济结构与布局、创造社会财富等方面为国家和地区做出过重要贡献,但受其发展背景与成长模式的影响,也积累了自身难以解决的大量矛盾。随着资源开采期逐步终结,城市单一资源经济的不可持续性不仅将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间题,同时也必然激发诸多历史矛盾。因此资源型城市迫切需要实现向综合型城市转变,以实现经济结构上的和谐与发展上的可持续。本文拟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在要求出发,探讨转型过程中的政府管理创新。

一、资匀咬裂城市转刃巴的内刁七要求

资源型城市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支柱产业往往只是对资源进行采选和初加工的资源型产业,其主要功能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品等资源型产品,城市经济高度依赖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经济基础相对脆弱。由于资源赋存的有限性和支柱产业的单一性,多年的高强度开发使这些城市的资源赋存逐渐萎缩,开采成本不断上升,造成主导产业的停滞甚至衰退,危及城市整体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一些情况严重的城市甚至陷人了举步维艰的困境,面临着经济发展衰退、就业压力巨大、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恶化、发展资金匾乏等一系列棘手问题。在可持续发展成为主流的时代背景下,“矿竭城衰”和资源开发已进人中后期的资源型城市均面临着巨大的经济重建和转型压力。因而,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有着比发展接续或替代产业、完成支柱或主导产业的转换更为丰富的内涵。它要求:

1.在城市定位与功能上.实现由生产中心向经济中心的转变。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大多兴

建于建国初期,其城市化进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自然形成的城市相比,资源型城市面临着特殊的社会经济问题。由于这些城市基本上是由进行资源开发的工矿区转化而来,在城市的形态、设施和功能上存在着先天不足。例如,自然资源赋存的分散性和工矿区临近资源而建的方式,使资源型城市在宏观布局上呈现出组团式的分散辐射格局,不利于城市人口的相对集中,难以获得聚集经济和社会效益。即使在建市之后,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的总体定位仍是矿物资源及其初加工品的生产中心,城市建设主要围绕资源型产品生产与职工基本生活的需要而展开,无法依据城市综合发展的目标定位进行建设,城市布局点多、线长、面广的基本格局没有多大改观,城市基础设施欠账过多、城市功能不够健全的实际状况也没有多大改善。因而,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转型,要求资源型城市在定位上实现从生产中心向区域经济中心的转变,并依照建设区域经济中心的内在要求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

2.在经济基础与结构上,实现由一枝独秀向多头并进的转变。由于矿物资源为国家所有,

资源型城市的核心企业在所有制上是国有企业,在规模上是大型企业,在行政隶属上是“中直”与“省直”企业,使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基础与结构上普遍存在着“一枝独秀”的状况。在产业结构上,表现为支柱产业过于单一。即资源型产业总量较大,其它产业则普遍欠发达,导致城市经济的弹性相对较差,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弱。在所有制结构上,表现为国有经济比重过大。即城市经济以国有经济为主,其他经济类型的发展明显滞后,造成城市经济活力不足。在就业结构上,表现为就业趋向过于集中。即集中于资源型产业中的大型国有企业,使中小企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也使城市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所以,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不仅要大力发展替代及接续产业,实现由依赖自然资源的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化产业结构的转变,也要求继续深化国有大型资源企业的内部改革、积极促进其他经济类型和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努力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并转变人们的择业观念等,以实现城市经济结构由一枝独秀向多头并进的转变。

3.在经济体制与政策上,实现由重取轻予向适度援助的转变。资源型城市受经济体制与

政策的影响较大。在计划经济时期,能源、原材料的低价政策造成初级加工品与工业制成品之间较大的价格剪刀差,直接带来经济利益初次分配上的不平衡。“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与政策则使资源型企业创造的利润及所提的折旧大量上缴国家,造成资源型企业及城市的积累较少、建设资金短缺。“先生产、后生活”的建设政策,使资源型城市只重视生产性建设,而压低一切生活性建设。这些政策长期共同作用,使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城市功能不够健全、文教事业发展滞后、高级人才短缺与专业结构不合理,核心企业设备老化、企业技术进步缓慢等一系列问题。体制转轨时期,价格改革的不到位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造成无法通过市场补偿资源型城市的损失;同时,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削弱与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下降,进一步加剧了资源型城市的负担。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要求国家实施适度的财政援助政策,并重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缓解资源型城市自身财力的严重不足。

4.在主体意识与行为上,实现由工矿社区向现代城区的转变。资源型城市大多由进行资

源开发的工矿区转化而来。由于生产方式、行政隶属关系等多种原因,城市中各行为主体在意识与行为上仍有浓厚的工矿社区色彩,难以适应向综合型城市转变的实际需要。就城市政府而言,地方财政对资源型企业生产状况的严重依赖,使政府将为资源型企业的发展和资源型产品的生产提供服务作为其主要职能。其结果往往是,不仅没有较好履行政府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创造就业岗位和完善社会保障方面的职责,发挥政府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主导作用;也使企业难以摆脱在城市建设与发展方面承担的多种责任,改变企业办社会和大而全的局面。就企业而言,企业办社会的长期结果是企业功能取代了社会功能,阻碍了企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即不仅加重了企业自身的负担、影响了其竞争力的提升;也使城市服务产业的发展滞后、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不足。就城市居民而言,由于多数居民的就业岗位、经济来源、社会地位、生活福利系于资源型企业,在社会归属上认同的往往是企业与单位而不是城市与社区,这样不利于形成正确的社会就业观,需要实现从工矿职工向现代市民的转变。同时为应对城市竞争的需要,城市还需要从矿区文化向有特色的现代先进城市文化转变。

二、城市牛令型过程中的政府管国绝创新

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现阶段,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政府管理创新指明了方向,建设和谐社会为政府管理创新明确了目标。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求在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中,以公共利益的和谐为基准,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调整不适应的管理制度与政策,改变不合理的管理方式与行为,并着力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完善协调机制,整合发展规划。统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各方面,制订适宜的转型与发展规划,是确保有效转型的必要条件。然而,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着的条块分割状况,往往使资源企业与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上各自为政、各行其是,迫切需要建立两者之间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大型资源企业是资源型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生力军,但它们多数由中央或上级有关部门直接管辖,其所从事的城市建设主要根据企业需要而展开,目的在于便利企业生产和职工生活。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受自身财力不足的限制,往往难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城市建设。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建立城市地方政府、中央或上级政府、大型资源企业之间常设的协调与决策机构,由其统筹城市转型的各个方面,整合企业、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各种规划,指导城市的有效转型和持续发展。当然,实现城市的转型是政府与资源开采企业的共同责任与义务,对于资源开发尚未进人末期的资源型城市协调机制尤为重要。应努力协调好企业与政府财政的近期利益与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利益关系。包括在资源开发进度规划应考虑适当拉长,以给发展接续产业与城市转型预留更多的时间,使发展资源的深度加工产业、发展多元产业、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建设等重大决策协调一致。

2.实施财政援助,重建转移支付。现时期,资源型城市面临着市场补偿机制和财政转移支付的同时缺位,造成其自我积累不足、建设资金匾乏。因而,完全依靠资源型城市的自我积累实现城市转型是不现实的,需要国家实施适度的财政援助政策,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并重建转移支付制度。根据资源型城市的不同情况,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具体形式,包括:重整资源型城市的市级财政,完善其自我积累机制;在分级财政中增加资源型城市的留成比例或采取税收返还方式,增强其自我积累能力;允许资源型城市有针对性地发放地方建设债券,改善其吸收社会资本的能力;在资源型城市实行消费型增值税试点,促进区域外资金流向资源型城市;在国债中单列一定额度,以支持资源型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设立资源型城市转型基金、地区开发投资基金等多种基金,以及进行必要的直接投资等。

3.推进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资源型城市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至今仍然带有显著的计划经济烙印。国有经济比重过大、企业办社会、政企职责不分、思想观念陈旧,其他经济类型的发展严重滞后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城市转型的重要障碍。因而,资源型城市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转变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加大改革力度,推进制度创新,尽快形成新体制、新机制,以释放被原有体制所束缚的经济潜能。在推进制度创新的同时,还要着力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职能的重心逐渐转向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在强化社会管理与优化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城市政府应把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基础设施、创造就业机会、加强职业培训、优化投资创业环境、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完善城市功能等作为重要目标,为有效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奠定良好的基础。公务员之家

就业促进制度范文篇7

今年上半年,*县农培办根据市农培办要求和县委具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百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现场会精神,借鉴先进地区经验,调整组织机构人员,强化各项政策措施,扎实深入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共培训农村劳动力7564名,其中“转业农民”的技能培训1840名,“专业农民”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650名,“务工农民”的岗位技能培训2610名,预备劳动力培训1464名。

一、贯彻精神,借鉴经验,调整机构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现场会后,县委再次召开培训领导小组工作会议,认真学习市委包哲东副书记的重要讲话和*经验,专题研究深化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县委要求相关部门要在思想上进一步重视,认真贯彻落实*现场会精神,切实抓好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同时结合实际工作,调整人员,健全机构,充实专兼职干部,落实了专门的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努力使培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二、结合实际,强化措施,开展培训

年初,我们认真总结去年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办法和措施,制定了《*县2005年度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实施意见》,落实专项培训经费250万元。

一是调查研究,开展基地培训。为整合培训基地,促进培训资源的充分利用,4月份组织人事劳动、教育、农业等部门到瓯北等地对我县的劳动力素质培训基地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出台了《*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基地认定办法》,并要求各有关部门将自己管理范围内的培训基地认真进行一次检查和评估,择优上报一批基地作为县级培训基地报县农培办审核认定。到目前为止,已有10家基地上报,培训的范围包括泵阀、裁缝、计算机等一些符合我县主要工业产业发展的专业。

二是结合实际,开展培训工作。各培训负责单位根据县委2005年度实施意见精神和实际工作需要,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科技局以培训农村先进技术为主,组织我县13位农村技术骨干到杭州进行了为期10天的培训;农业局和科协以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为主,结合各乡镇农业发展特点,开展了蔬菜、畜牧、果树等专业的培训;人事劳动和经贸部门以技能培训为主,开展了多期计算机、电工和家政服务培训;教育局以我县职高为载体,针对山区学生开展了裁缝、畜牧养殖业等培训,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毕业后能够充分就业。为了适应我县泵阀产业发展形势,给待业青年提供培训和就业良机,2月份我县成立了*先进制造业培训基地,面向*籍具有技校或职高学历以上的待业青年、普通大中专毕业待业青年、普职高三分流学生,开展泵阀实用操作技术培训,培训经费由县农培办、企业、学员各承担1/3。目前第一期培训班的50名学员已开始了为期6个月的培训。学员培训后,经劳动部门和企业共同验收合格,取得初级技能证书,即由瓯北镇的较大规模以上泵阀企业录用为正式员工。验收不合格学员继续参加下一期培训,合格后由企业录用。

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培训工作中,我们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宣传不到位,农民培训的热情不高。由于宣传工作做到不够,使一些农民没有充分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且由于我县滞留在家的农民普遍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就业竞争力差,他们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各乡镇培训工作开展不平衡,工业和农业重点乡镇培训工作开展的比较好,一些贫困落后的乡镇培训积极性不高。三是培训项目开展不平衡。目前,我县的专业农民培训开展的比较好,绿色证书、农函大培训工作力度非常大,而务工农民和转业农民的技能培训人数比较少。四是培训后的就业服务不到位。由于目前企业用工需求量不大,加上一些培训机构自身条件的限制,劳务输出供需见面会和本地用工招聘会质量不高,服务工作没有完全到位。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进一步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制度。健全和完善工作机构,特别是四个专业培训小组和各乡镇的培训组织机构,配备相应的专职工作人员,使农民素质培训工作真正做到有人抓。加强县农培办同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发挥他们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抓好我县的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开展县级培训基地认证工作,加强对培训基地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建立信息交流、工作通报、调查研究等工作制度,及时了解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的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出新举措。

二是结合我县产业结构特点,进一步加强技能培训工作。继续采用订单培训或定向培训方式,联合我县奥康、红蜻蜓、报喜鸟等一批知名企业,引导企业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开展岗位技能培训。重点结合我县服装、泵阀、鞋业等产业结构特点,充分利用*先进制造业培训基地,开展服装、泵阀等实用操作技术培训,使更多的农民不断掌握实用技能,以适应我县产业发展需要。全面实施劳动力培训“双后双百”工程,使我县初、高中毕业后的分流学生百分之百参加培训,百分之百能够转移就业。

就业促进制度范文篇8

●工商行政管理制度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小智者治人,大智者治事,睿智者治法。加强制度化建设,对于有效提升和充分展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新水平、新业绩、新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制度化建设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总书记强调:“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做到“四个统一”,必须以改革精神推进制度建设,以创新思路寻求治本方法,“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把制度化建设作为工商行政管理的重要方向,把制度的推动力、约束力、监督力结合起来,把市场执法监管的阶段性任务与战略性目标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整体性、协调性和科学性、实效性,努力把市场违法现象减少到最低程度,把服务发展环境提升至最佳程度。

制度化建设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促进社会和谐,不仅要求妥善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而且要求构建一种稳定协调的社会秩序,使各种矛盾和问题能在有序的状态下不断得到调整和解决。消费维权、劳动就业、社会治安,是广大群众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也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只有加强消费维权制度建设,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才能及时化解民忧、促进和谐发展;加强就业扶持制度建设,更好地支持创业、有效服务就业,才能体现以民为先、富民为本;加强社会治安制度建设,更好地参与平安建设,才能顺应民众所盼、维护社会稳定。

制度化建设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当前工商行政管理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迁。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对维护市场秩序的要求更高;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对高效规范服务的期望更大;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工商部门整体工作务实创新,对依法行政的标准更严;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更实。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必须以制度化建设为抓手,努力推动监管方式由粗放向精细转变,监管方法由突击性、专项性整治向日常监管转变,监管手段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切实做到高质、高效、高水平监管,促进工商事业可持续发展。

●工商行政管理制度化建设的突出问题

从大处着眼和实处入手来考察,当前工商行政管理制度化建设既有制度化建设的共性问题,又有工商部门的个性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滞后”。

设计性缺陷引发适用滞后。制度化过程中,常见到有些制度比较空洞、抽象,缺乏可操作性;有些制度不符合工商行政管理的实际工作需要,规范功能弱化;有些制度针对性不强,脱离实际,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失去制度应有的效用。如:市场准入制度上,登记注册部门的“严格准入”与服务发展中的“宽松和谐”不相适应;行政执法上,自由裁量过大,为人情案留下空隙;干部职工问责制度上,往往是当事人上访、信访以及舆论压力下,才介入处理;工商部门内部机构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准入、监管、执法维权等互相交叉,影响行政效率,加大了行政成本。这些问题和现象,与在制度设计时,前瞻性、科学性不够有关,有些也与未能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有关。

结构性缺陷引发内容滞后。制度化结构是一个“稳态结构”,而它所规范的对象却处于丰富而生动的变化之中,也不随着对象和行为的变化而同步地变化,僵化的管理观念和模式,就易形成结构性的滞后。在市场巡查上,基层普遍推行“网格化”、经济片警等新机制,但与之对应的市、县局机关及基层工商所运行体制机制却相对滞后;人才队伍建设上,以人为本理念深入人心,但考核激励制度却不相配套,没有真正考出动力、考出干劲、考出新风正气。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制度创新,使工商制度始终保持连续性,体现时代性,富有创造性,最大限度地贴近工作实际,最大限度克服结构性缺陷,最大限度地减少滞后特性。

执行性缺陷引发效力滞后。制度建设中,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著名的“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破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破窗理论”反映在工商行政管理制度化建设中,一方面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既需按法律法规要求严格执行制度,又迫于人情障碍自己游离于制度,有时事实上充当了“破窗”第一人,打破有序,制造无序。另一方面,市场监管中“破窗”者惩戒不足,难以产生震慑作用,难以体现以人为本,严重影响制度设计初衷和实际效果。

●工商行政管理制度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制度化建设的内容十分广泛,内涵十分丰富,就工商行政管理来讲,笔者认为至少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围绕履职尽责,推进执法监管制度化建设。制度化建设首先要体现在执法监管职能的科学规范和充分发挥上。一是建立网格监管和信用分类监管制度,推动监管方式由粗放向精细转变。大力推行基层工商分局(所)岗区责任制、片长制等新制度,实行定人、定户、定标准和责任追究制度。全面推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和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监管制度,通过守信激励、警示预警、失信惩戒,实现节约监管、精细监管。二是健全市场主体自律监管和社会监管制度,推动监管方法由突击性、专项性治理向日常监管转变。完善和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广告管理、市场标准化管理、企业合同管理等自律制度,促进市场主休自律规范。加强与政府、行政执法部门、协会社团、企业和消费者的横向联系制度,增强对市场主体的社会约束功能。建立专项检查审核制度,减少重复检查、交叉检查,以日常监管实现长效监管。三是拓宽12315行政执法体系和经济户口管理制度,推动监管手段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加大12315系统、经济户口数据系统、工商综合业务系统的整合力度,努力形成协调一致、机制完善、科学高效的执法监管体系。同时,强化一人有限公司数据库、重点热点行业企业标注等制度建设,进一步推动信息化手段在执法监管领域广泛应用,实现监管手段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

围绕又好又快,推进服务发展制度化建设。围绕好字优先、又好又快主题,一是建立健全创业富民政策。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出台扶持意见,放宽市场准入,推进公平准入,为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经济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二是建立健全职能助企制度。建立企业工商联络员制度,完善行政指导,引导企业以诚信立业、以质量取胜、以品牌强企。三是建立健全红盾护农制度。落实合同帮扶制度,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以“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新机制,带动农民增收;落实商标富农制度,支持政府、企业和农户把优势品牌做大、知名度做高、竞争力做强,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制度,支持农业生产与现代市场的对接,促进农村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围绕改善民生,推进消保维权制度化建设。维护消费者权益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服务民生的重要任务。一是完善消保维权新机制。建立工商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和消费者参与相结合的消费维权新体系,大力推进12315站点进村镇、进社区、进商场、进企业,畅通民意渠道,调解消费纠纷,完善配套制度,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二是创新消费保护制度。创建“人民调解员”制度,全面推动消费者与企业的和解;指导行业协会规范行业经营行为,完善解决消费纠纷的行业自律制度,快速、高效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三是建立消费引导制度。建立消费警示、信息等制度,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文明消费,着力提高消费信心,增加国内消费需求,充分发挥消费拉动经济的作用。四是落实工商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制度,让广大投资者、经营者、消费者及相关社会弱势群体从工商法律法规的实际运用中受益。

围绕团结奋进,推进组织管理制度化建设。好思路应以好举措落实,真落实需要好制度保障。一是重点工作引入项目管理。建立“五定一保”制度:定项目、定人员、定内容、定标准、定奖惩,保实效,用一个个扎实有效的职能、业务和队伍建设的项目,推动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同时为抓实、抓好项目,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四看工商”活动,开展服务发展看工商活动,推动干部职工优化服务,为跨越发展办实事;开展文明执法看工商活动,推动干部职工细化监管,为履职尽责打基础;开展便民维权看工商活动,推动干部硬化维权,为改善民生作贡献;开展清正廉洁看工商活动,推动干部强化组织,为团结奋进添活力,努力实现工作份量明显提升、工作影响明显扩大。二是日常工作实施规范管理。规范机关管理,加快体制机制建设,坚持合理分权、公开亮权、规范用权、群众督权,加快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机关管理体制。规范工作考核,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考核体系,重在“四比四论”,即比项目论成效、比实绩论英雄、比贡献论高低、比民意论岗位,形成催人奋进、风清气正的干事用人导向。严格预算管理和财务核审制度,做到无预算不开支、有预算不超支。三是廉政勤政推行制度治本。突出规范权力运行,围绕重点部门和关键环节,制定、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突出监督和制约,坚持和完善行政处罚案件廉政监督回访、向社会和服务对象代表述职述廉、局务公开等制度,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控体系。突出“一岗双责”,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有效教育和引导干部职工珍惜岗位、珍惜家庭、珍惜自身,以阳光心态,走好平安人生,共创工商伟业。

●工商行政管理制度化建设的实现途径

十七大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健全组织法制和程序规则”,“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贯彻这一要求,推进工商行政管理制度化建设,必须坚持“四注重四推进”。

注重执法为民,推进制度优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宗旨和“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权力本质,要求我们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相对而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并不缺少制度,但现有制度与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要求尚有一定的距离。我们要立足现有制度优化,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一要实现从单纯执法向以人为本、注重疏导、加强服务转变。坚决克服传统管理中过度依赖强制执法思想,完善优化行政建议、行政提示、行政告诫、行政告知等执法制度,实现执法与服务统一、惩罚与教育互济、规范与保护并重、方法与效果和谐,真正做到对法律负责与对市场主体负责、对消费者负责的统一,真正体现、尊重和保障人权。二要实现从重实体轻程序、重形式轻效果向实体与程序并重、形式与效果统一转变。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完善优化登记审批告知、行政处罚听证等执法制度,防止程序不公与过程腐败,保证公民权利得到保护和尊重。同时,加大专项检查的统筹安排和扎口把关,完善和优化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个体工商户分层登记分类监管和企业属地监管等制度,推动实现稳定、连续和长效监管,实现执法形式与效果的统一。三要实现从片面强调公民责任向同时强化工商机关责任转变。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责任工商”为导向,完善优化执法责任制、错案追究制等制度,实现工商行政管理履行职能到位不越位,正确履行职能不错位,科学履行职能不缺位,执法为民不变味。

注重与时俱进,推进制度创新。迈向现代化,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创新不行,而制度创新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一要引入现代经济学理论。“分粥”理论是现代经济学中关于制度设计与制度管理方面的著名理论。“分粥”理论要求先进的制度必须是“先进适用而高效化、公平公正而民主化、奖惩分明而激励化”的制度。因此,在制度创新时既要体现合理实用、清晰高效,又要体现公开透明、奖惩分明,“以奖扬长,以惩避短”,最大限度地调动市场主体和工商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要引入现代管理学理论。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世界发达国家长期质量管理实践的经验积累。工商部门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有利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从传统的经验型、人治化、随意性向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转变。要以“最佳途径、最佳程序、最优服务”为标准,建立和完善岗责体系,做到职权法定、职能清晰、权责相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过过程控制、节点控制和质量控制,建立起职责明确、程序规范、流程顺畅、高效运转、全面受控的管理体系,努力实现最大限度地推动执法监管、服务发展和改善民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降低行政成本,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保护干部的目标。三要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在制度创新中要积极顺应信息化浪潮,注重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以制度管人推动机器管人,以机器管人实现制度管人,使工商行政管理的各项工作更加严密、规范,更加快捷、高效。

就业促进制度范文篇9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城市转型政府管理创新

资源型城市通常指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它们在推进工业化建设、繁荣国民经济、改善经济结构与布局、创造社会财富等方面为国家和地区做出过重要贡献,但受其发展背景与成长模式的影响,也积累了自身难以解决的大量矛盾。随着资源开采期逐步终结,城市单一资源经济的不可持续性不仅将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间题,同时也必然激发诸多历史矛盾。因此资源型城市迫切需要实现向综合型城市转变,以实现经济结构上的和谐与发展上的可持续。本文拟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在要求出发,探讨转型过程中的政府管理创新。

一资匀咬裂城市转刃巴的内刁七要求

资源型城市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支柱产业往往只是对资源进行采选和初加工的资源型产业,其主要功能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品等资源型产品,城市经济高度依赖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经济基础相对脆弱。由于资源赋存的有限性和支柱产业的单一性,多年的高强度开发使这些城市的资源赋存逐渐萎缩,开采成本不断上升,造成主导产业的停滞甚至衰退,危及城市整体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一些情况严重的城市甚至陷人了举步维艰的困境,面临着经济发展衰退、就业压力巨大、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恶化、发展资金匾乏等一系列棘手问题。在可持续发展成为主流的时代背景下,“矿竭城衰”和资源开发已进人中后期的资源型城市均面临着巨大的经济重建和转型压力。因而,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有着比发展接续或替代产业、完成支柱或主导产业的转换更为丰富的内涵。它要求:

1.在城市定位与功能上.实现由生产中心向经济中心的转变。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大多兴

建于建国初期,其城市化进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自然形成的城市相比,资源型城市面临着特殊的社会经济问题。由于这些城市基本上是由进行资源开发的工矿区转化而来,在城市的形态、设施和功能上存在着先天不足。例如,自然资源赋存的分散性和工矿区临近资源而建的方式,使资源型城市在宏观布局上呈现出组团式的分散辐射格局,不利于城市人口的相对集中,难以获得聚集经济和社会效益。即使在建市之后,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的总体定位仍是矿物资源及其初加工品的生产中心,城市建设主要围绕资源型产品生产与职工基本生活的需要而展开,无法依据城市综合发展的目标定位进行建设,城市布局点多、线长、面广的基本格局没有多大改观,城市基础设施欠账过多、城市功能不够健全的实际状况也没有多大改善。因而,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转型,要求资源型城市在定位上实现从生产中心向区域经济中心的转变,并依照建设区域经济中心的内在要求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

2.在经济基础与结构上,实现由一枝独秀向多头并进的转变。由于矿物资源为国家所有,

资源型城市的核心企业在所有制上是国有企业,在规模上是大型企业,在行政隶属上是“中直”与“省直”企业,使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基础与结构上普遍存在着“一枝独秀”的状况。在产业结构上,表现为支柱产业过于单一。即资源型产业总量较大,其它产业则普遍欠发达,导致城市经济的弹性相对较差,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弱。在所有制结构上,表现为国有经济比重过大。即城市经济以国有经济为主,其他经济类型的发展明显滞后,造成城市经济活力不足。在就业结构上,表现为就业趋向过于集中。即集中于资源型产业中的大型国有企业,使中小企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也使城市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所以,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不仅要大力发展替代及接续产业,实现由依赖自然资源的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化产业结构的转变,也要求继续深化国有大型资源企业的内部改革、积极促进其他经济类型和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努力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并转变人们的择业观念等,以实现城市经济结构由一枝独秀向多头并进的转变。

3.在经济体制与政策上,实现由重取轻予向适度援助的转变。资源型城市受经济体制与

政策的影响较大。在计划经济时期,能源、原材料的低价政策造成初级加工品与工业制成品之间较大的价格剪刀差,直接带来经济利益初次分配上的不平衡。“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与政策则使资源型企业创造的利润及所提的折旧大量上缴国家,造成资源型企业及城市的积累较少、建设资金短缺。“先生产、后生活”的建设政策,使资源型城市只重视生产性建设,而压低一切生活性建设。这些政策长期共同作用,使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城市功能不够健全、文教事业发展滞后、高级人才短缺与专业结构不合理,核心企业设备老化、企业技术进步缓慢等一系列问题。体制转轨时期,价格改革的不到位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造成无法通过市场补偿资源型城市的损失;同时,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削弱与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下降,进一步加剧了资源型城市的负担。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要求国家实施适度的财政援助政策,并重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缓解资源型城市自身财力的严重不足。

4.在主体意识与行为上,实现由工矿社区向现代城区的转变。资源型城市大多由进行资

源开发的工矿区转化而来。由于生产方式、行政隶属关系等多种原因,城市中各行为主体在意识与行为上仍有浓厚的工矿社区色彩,难以适应向综合型城市转变的实际需要。就城市政府而言,地方财政对资源型企业生产状况的严重依赖,使政府将为资源型企业的发展和资源型产品的生产提供服务作为其主要职能。其结果往往是,不仅没有较好履行政府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创造就业岗位和完善社会保障方面的职责,发挥政府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主导作用;也使企业难以摆脱在城市建设与发展方面承担的多种责任,改变企业办社会和大而全的局面。就企业而言,企业办社会的长期结果是企业功能取代了社会功能,阻碍了企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即不仅加重了企业自身的负担、影响了其竞争力的提升;也使城市服务产业的发展滞后、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不足。就城市居民而言,由于多数居民的就业岗位、经济来源、社会地位、生活福利系于资源型企业,在社会归属上认同的往往是企业与单位而不是城市与社区,这样不利于形成正确的社会就业观,需要实现从工矿职工向现代市民的转变。同时为应对城市竞争的需要,城市还需要从矿区文化向有特色的现代先进城市文化转变。

二、城市牛令型过程中的政府管国绝创新

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现阶段,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政府管理创新指明了方向,建设和谐社会为政府管理创新明确了目标。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求在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中,以公共利益的和谐为基准,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调整不适应的管理制度与政策,改变不合理的管理方式与行为,并着力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完善协调机制,整合发展规划。统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各方面,制订适宜的转型与发展规划,是确保有效转型的必要条件。然而,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着的条块分割状况,往往使资源企业与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上各自为政、各行其是,迫切需要建立两者之间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大型资源企业是资源型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生力军,但它们多数由中央或上级有关部门直接管辖,其所从事的城市建设主要根据企业需要而展开,目的在于便利企业生产和职工生活。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受自身财力不足的限制,往往难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城市建设。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建立城市地方政府、中央或上级政府、大型资源企业之间常设的协调与决策机构,由其统筹城市转型的各个方面,整合企业、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各种规划,指导城市的有效转型和持续发展。当然,实现城市的转型是政府与资源开采企业的共同责任与义务,对于资源开发尚未进人末期的资源型城市协调机制尤为重要。应努力协调好企业与政府财政的近期利益与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利益关系。包括在资源开发进度规划应考虑适当拉长,以给发展接续产业与城市转型预留更多的时间,使发展资源的深度加工产业、发展多元产业、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建设等重大决策协调一致。

2.实施财政援助,重建转移支付。现时期,资源型城市面临着市场补偿机制和财政转移支付的同时缺位,造成其自我积累不足、建设资金匾乏。因而,完全依靠资源型城市的自我积累实现城市转型是不现实的,需要国家实施适度的财政援助政策,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并重建转移支付制度。根据资源型城市的不同情况,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具体形式,包括:重整资源型城市的市级财政,完善其自我积累机制;在分级财政中增加资源型城市的留成比例或采取税收返还方式,增强其自我积累能力;允许资源型城市有针对性地发放地方建设债券,改善其吸收社会资本的能力;在资源型城市实行消费型增值税试点,促进区域外资金流向资源型城市;在国债中单列一定额度,以支持资源型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设立资源型城市转型基金、地区开发投资基金等多种基金,以及进行必要的直接投资等。

3.推进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资源型城市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至今仍然带有显著的计划经济烙印。国有经济比重过大、企业办社会、政企职责不分、思想观念陈旧,其他经济类型的发展严重滞后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城市转型的重要障碍。因而,资源型城市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转变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加大改革力度,推进制度创新,尽快形成新体制、新机制,以释放被原有体制所束缚的经济潜能。在推进制度创新的同时,还要着力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职能的重心逐渐转向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在强化社会管理与优化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城市政府应把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基础设施、创造就业机会、加强职业培训、优化投资创业环境、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完善城市功能等作为重要目标,为有效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奠定良好的基础。

就业促进制度范文篇10

一、贯彻精神,借鉴经验,调整机构

X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苍南现场会后,县委再次召开培训领导小组工作会议,认真学习市委包哲东副书记的重要讲话和苍南经验,专题研究深化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县委要求相关部门要在思想上进一步重视,认真贯彻落实苍南现场会精神,切实抓好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同时结合实际工作,调整人员,健全机构,充实专兼职干部,落实了专门的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努力使培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二、结合实际,强化措施,开展培训

年初,我们认真总结去年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办法和措施,制定了《XX县2005年度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实施意见》,落实专项培训经费250万元。

一是调查研究,开展基地培训。为整合培训基地,促进培训资源的充分利用,4月份组织人事劳动、教育、农业等部门到瓯北等地对我县的劳动力素质培训基地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出台了《XX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基地认定办法》,并要求各有关部门将自己管理范围内的培训基地认真进行一次检查和评估,择优上报一批基地作为县级培训基地报县农培办审核认定。到目前为止,已有10家基地上报,培训的范围包括泵阀、裁缝、计算机等一些符合我县主要工业产业发展的专业。

二是结合实际,开展培训工作。各培训负责单位根据县委2005年度实施意见精神和实际工作需要,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科技局以培训农村先进技术为主,组织我县13位农村技术骨干到杭州进行了为期10天的培训;农业局和科协以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为主,结合各乡镇农业发展特点,开展了蔬菜、畜牧、果树等专业的培训;人事劳动和经贸部门以技能培训为主,开展了多期计算机、电工和家政服务培训;教育局以我县职高为载体,针对山区学生开展了裁缝、畜牧养殖业等培训,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毕业后能够充分就业。为了适应我县泵阀产业发展形势,给待业青年提供培训和就业良机,2月份我县成立了永嘉先进制造业培训基地,面向永嘉籍具有技校或职高学历以上的待业青年、普通大中专毕业待业青年、普职高三分流学生,开展泵阀实用操作技术培训,培训经费由县农培办、企业、学员各承担1/3。目前第一期培训班的50名学员已开始了为期6个月的培训。学员培训后,经劳动部门和企业共同验收合格,取得初级技能证书,即由瓯北镇的较大规模以上泵阀企业录用为正式员工。验收不合格学员继续参加下一期培训,合格后由企业录用。

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培训工作中,我们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宣传不到位,农民培训的热情不高。由于宣传工作做到不够,使一些农民没有充分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且由于我县滞留在家的农民普遍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就业竞争力差,他们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各乡镇培训工作开展不平衡,工业和农业重点乡镇培训工作开展的比较好,一些贫困落后的乡镇培训积极性不高。三是培训项目开展不平衡。目前,我县的专业农民培训开展的比较好,绿色证书、农函大培训工作力度非常大,而务工农民和转业农民的技能培训人数比较少。四是培训后的就业服务不到位。由于目前企业用工需求量不大,加上一些培训机构自身条件的限制,劳务输出供需见面会和本地用工招聘会质量不高,服务工作没有完全到位。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进一步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制度。健全和完善工作机构,特别是四个专业培训小组和各乡镇的培训组织机构,配备相应的专职工作人员,使农民素质培训工作真正做到有人抓。加强县农培办同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发挥他们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抓好我县的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开展县级培训基地认证工作,加强对培训基地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建立信息交流、工作通报、调查研究等工作制度,及时了解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的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出新举措。

二是结合我县产业结构特点,进一步加强技能培训工作。继续采用订单培训或定向培训方式,联合我县奥康、红蜻蜓、报喜鸟等一批知名企业,引导企业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开展岗位技能培训。重点结合我县服装、泵阀、鞋业等产业结构特点,充分利用永嘉先进制造业培训基地,开展服装、泵阀等实用操作技术培训,使更多的农民不断掌握实用技能,以适应我县产业发展需要。全面实施劳动力培训“双后双百”工程,使我县初、高中毕业后的分流学生百分之百参加培训,百分之百能够转移就业。

三是拓宽融资渠道和劳动力转移平台,进一步做好培训农民就业工作。在用好县财政培训专项扶持资金250万元的基础上,我们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培训工作,利用企业现有的设备和技术人员,努力形成政府、企业共同投资参与培训的良好局面。积极拓宽劳动力转移平台,通过建立劳务输出服务中心,依靠法律援助中心,采取跟踪服务、上门服务等措施对已培训的农民提供劳务信息服务、诚信担保和法律援助,促进农民真正转移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