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压力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21:02:15

就业压力

就业压力范文篇1

关键词:沉默的螺旋;就业压力;意见表达;孤立恐惧

1研究主题与理论假设

1972年,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尔•诺伊曼(ElisabethNoelleNeumann)对舆论与大众传播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沉默的螺旋”(thespiralofsilence)假说。诺依曼在1980年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一书对该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其理论主要由三部分构成。首先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其次,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气候”(opinionclimate)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然而,对变量的不同概念化和操作化方法以及不同的检验方法可以令最后的检验结果变得相当不稳定,正如张金海教授所说,有的研究充分肯定了孤立恐惧的作用,有的为之提供了部分支持性的经验证据,还有的则得出了在某些文化情境下,孤立恐惧对意见表达根本不起作用的结论。

回顾以往学者的理论研究,发现了有很多能影响意见表达的因素,如议题的重要性、对公共事务的兴趣、议题的方向感确实、个人的行为控制感、还有文化因素的影响,如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中国人的脸面观。本文则加入现如今当代大学生面临的重大压力——就业。

本文在问卷中直接提出“就业压力”这个概念,通过“您现在在学校中是否感受到了就业压力”这个问题和一个0—10级量表来测量个人对“就业压力”的重视程度。就业压力的角色是作为影响个人公开发表言论的一个因素。主要是探讨这个概念在“沉默的螺旋”现象中的影响,和“对孤立的恐惧”处于同样的地位。

综上所说,在以下的理论模型中,“就业压力”作为影响因素被引入,主要是检验它对个人“表达意见的意愿”和“意见的公开表达”的影响。因此,“对孤立的恐惧”不再成为影响个人意见发表的绝对常量。最终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1)如果个人意见和优势群体的意见一致,他将倾向于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2)个人意见和优势群体意见的一致性越高,他表达意见的意愿就越高。(3)个人意见和优势群体意见的一致性降低时,“对孤立的恐惧”就会提高。(4)惧怕社会孤立的个人,更倾向于不愿意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5)惧怕社会孤立的个人,更倾向于不会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6)越多的人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实际意见的公开表达就会越多。(7)对“就业压力”的重视程度越高的大学生,他表达意见的意愿越趋向于呈现极端的方向。(8)对“就业压力”的重视程度越高的大学生,他意见的公开表达越趋向于呈现极端的方向。

2研究方法和方案设计

2.1抽样方法及数据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就来自2008年12月北师大资源学院一女研究生跳楼自杀这一事件所进行的问卷调查。之所以选择这一事件进行沉默螺旋假设检验,首先是因为这个议题具有社会性,轰动性,不是一个私人的事件,其次因为这个议题具有很明显的道德成分,毕竟自杀在中国一直存在一个道德问题,再其次这个议题具有其争议性,不同的学生对此各执一词,最后是这件事在学校里乃至社会上传的沸沸扬扬,是一个公众事件。

我们在上学期末12月底到1月中旬期间完成了数据收集,按照师大男女3∶7的比例发放了一共200份,其中研究生100份,本科生100份。总共收回有效样本为189份,由于这份问卷中的问题大多是有关概念、态度以及观念的测量,所以为了保证最终测量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我们在我们班发放了20份问卷作为试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改进了问卷,增强了问卷中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在最终的189份有效样本中,分布情况如下:

今年是否毕业的学生:毕业的有76份,还没到毕业年级的有112份,百分比约为40∶60。

男女比例:35∶65。

家庭月收入:共分有1000元以下到10000元以上五个级别,M=4000元-6000元。

教育程度:研究生和本科生比例:48;52。

2.2测量和结果分析

本次问卷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了解考察对象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考察当代大学生对“大学生自杀现象”的态度,第三部分是大学生对于“就业压力”的调查。

使用统计软件SPSSStatistics17.0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AMOS5.0(学生版)分析数据。

我们所采用的测量模型主要使用卡方值和自由度的比值(CMIN/DF)来进行拟合程度的估计,通过这组指数的数据结果来对诺氏的假设模型和我们自己建立的加入“就业压力”的假设模型进行合理的评价和解释。

根据非标准化的数据结果,可以看出H1、H2、H3、H5、H6、H7以及H8都可以被接受,卡方值和自由度的比值(CMIN/DF)是1.694,小于2,可以被接受,由此可见我们这个模型拟合程度很好。而假设H4的显著性大于了0.05,可见在是否愿意公开对“大学生自杀现象”表达意见上,师大大学生并没有在乎“对孤立的恐惧”。“个人意见和优势意见的一致性”,“对孤立的恐惧”也由于“对就业压力的重视程度”的因素的加入而之间的关系变化了。在“大学社自杀现象”这个议题中,我们发现“沉默的螺旋”形成了,“对孤立的恐惧”影响了师大大学生对“大学生自杀现象’的意见的公开表达。

在通过SPSS17.0软件分析,我们对于8个“就业压力”影响的具体事件进行变量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公因子、最大方差旋转,最后得到两个公因子,KMO值为0.703,不是很高,说明问卷设计的还是有提高的空间,鉴于时间问题没有办法再重做了,所以只有使用这套问卷。

在先前用AMOS5.0(学生版)所做的结构方程式检验结果来看,“就业压力”因素对个人意见发表的影响是显著的,关键点在于“个人意见和优势意见的一致性”与“对孤立的恐惧”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034;“对就业压力的重视程度”与“对孤立的恐惧”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78;可以看出很明显“就业压力”因素与“对孤立的恐惧”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而且“对就业压力的重视程度”和“发表意见的意愿”以及“公开的意见表达”之间的权重分别为0.12和0.450,这就可以看出对于“就业压力”越重视的学生,表达的意见也就越高,而且实际公开内容也越多。

3结论

研究到此为止已经较大程度上检验了依据“沉默的螺旋”理论建立起来的基础理论模型,而且很明显地看出在“大学生自杀现象”这个议题上“沉默的螺旋”所揭示的传播现象。而且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了如果单纯的按照诺依曼的基础模型假设的话,正如张金海所说,对意见表达的概念分解有利于对沉默螺旋理论进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在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人们倾向于整合、支配的方式,还是服从、逃避或妥协的方式,很可能受到特定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我们的这项研究就是对沉默螺旋的实证研究结合多维的社会文化因素所进行的进一步考察。既然生活中存在这样的传播现象,而且现如今大学生在发表意见时也会有这样的心理,那我们今后还要继续研究并发掘证实出更多的影响个人意见表达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张金海,周丽玲,李博.沉默的螺旋与意见表达——以“抵制家乐福”事件为例[J].国际新闻界,2009,(1):45.

就业压力范文篇2

1、大学生就业市场供与求的矛盾

供:一方面,国家为提高全社会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实行高等教育改革,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使在校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相应地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也急剧增加。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素质不高。当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不断提高,然而有些大学生的自身素质不高,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引起了社会劳动大军的变化,四股劳动大军纷纷涌向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一是由于大学扩大招生带来的大学生毕业人数激增。二是农民进城打工大军蜂拥而至很多农民放弃农田进城打工;三是下岗工人数量由于产业结构调整而急剧增加。四是“海归”人数增加。如此多的就业人员一同涌向一个狭小的就业市场这客观上增加了国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2、高校专业设置结构性矛盾突出

大学专业及课程设置滞后于社会发展,高校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进行规划并主动调整专业设置,导致专业及课程设置存在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严重,供给结构严重失衡。有些学校的专业划分过细或专业设置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过于陈旧,造成学校无特色、教育无特点、学生无特长、毕业生的能力水平不能适应社会需要。

3、毕业生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创新意识

就业能力偏低,不能充分适应社会需求,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复合型的创新人才,但高等教育的改革却滞后于社会的需要。专业划分过细、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由于没有建立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新机制,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就得不到培养和发挥。这样,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满意程度必然降低,就业成功率自然不高。另一方面,社会需求变化迅速,而高等教育本身却具有周期长的特点,使得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难以吻合,这些都加剧了毕业生就业的困难。

4、大学生职业期望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差距

大学教育是脱离了义务教育的高等教育,是为社会所认可的培养较高层次人才的平台,在享受这个层次的教育时,学生个人必须支付相对较高的费用。这样一种情况下,大学生容易过高地估计自身的社会价值,从而为自己的职业岗位做出脱离现实的层次定位,很容易产生急于获得与其高等教育费用成绝对正比或是更高比例的物质回报。这样两种心态的交合就必然导致大学毕业生从心理上产生较高的、脱离实际的个人职业期望。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对策

1、自我分析,合理定位,明确就业目标

毕业生应该对自己有个明确的认识,大学生毕业就业时要客观地分析、评估自身综合条件,应该遵循人才市场规律,人才要同人才市场的需求相适应,应该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空间寻求一个适合的职业,在就业之后再选择职业,现在的就业环境并不乐观,毕业生不应一味地对职业挑剔,而应更加务实。薪资的高低是由市场和竞争力决定的,所以毕业生对市场的职业发展情景应该实时分析,对当今的市场需求准确把握的同时,也要预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以自身情况为依据将全新的职业竞争力积累起来,只有自己站在主动地位,才能够应对突发情况,发现新的职业增长点,保证自身价值的持久性、增长性。

2、高校要积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一些高校的课程设置与社会就业岗位出现脱节,专业趋同,而且严重的供过于求。在教学方式上,没有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和设备,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创造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用人单位在招聘求职人员时,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事实上许多应届毕业生不仅理论功底不够扎实,而且动手能力也不强。所以就业难,不仅仅是就业环境和经济形势的问题,我们的大学生也要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要及时以改正和完善自我。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新探索,中国最近推出了针对大学生的“准就业”方案。该方案将改变传统的大学生等待就业岗位的模式,把大学生集中起来,以高校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进行实践培训,通过国家标准让大学生在“准就业”岗位有一个过渡期,然后走向就业岗位或创业,从而缓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这是我们国家在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中做出的新尝试。

3、学校要加强就业指导

建立系统性就业指导,提高就业指导的专业化水平。大学是一个由校园走向工作,走向社会的地方,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应具备全面适应工作的各种能力。就业指导的缺陷严重减弱了其应发挥的作用。建立系统性就业指导,首先,在现有就业指导体系基础上加强对就业理论的研究,可引入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员素质模型等相关理论作为指导,并根据高校专业自身具体情况分析,设计完善的就业指导课程、就业指导机制等;其次,就业指导中包括有机结合的多个方面,如就业观、职业与性格匹配分析、相关信息的搜集和筛选、简历制作、应聘技巧等;第三,系统性的就业指导还应是全程性的,从入学到毕业,从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自我定位到就业技能的系统性综合引导和指导,应杜绝就业指导的盲目市场化倾向,努力从基础着手,逐步培养学生综合就业能力。

4、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端正求职意愿

就业压力范文篇3

1.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资料单一。而职校的教学计划往往是数年前制定的,教材也是几年前选定的,老师在教学时,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和补充,没有将现代服装设计的新理念、服装设计发展的趋势等新知识、新理念传授给学生,只是照本宣科,从而使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创新意识淡薄,学到的知识无法适应现代服装企业的需要。

2.教学形式枯燥无味,教学方法单一呆板。目前,很多老师还是采用单一传统的灌输型教学方法,课程的教学一直是以“教师书本内容黑板讲,学生全在纸上练”的教学模式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是典型的纸上谈兵,缺乏实践经验,设计课等于拿着样式画效果图,从而造成学生只会画,不会裁,也不会对结构变化的新服装进行设计,无法使设计意图得到完整体现。

二、服装设计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

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不仅培养产品级的技术应用性人才,还要培养生产产品的装备级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本能力和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然而,进入中职的学生是没有进过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基础差,接受能力不强,要对这些学生进行培养,达到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作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对服装设计教学进行改革。

1.坚持因材施教,坚持内容的前瞻性。针对学生基础不太好的情况,在选择教材时,要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进行选择,不要选用重点院校和其他本科院校使用的教材,那些教材内容理论性太强、太深,实践性起点高,不适合中职学生的学习,要选用在内容、结构和形式上都与中职学生相适应的教材。同时,要充分利用好现代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保证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让学生学到能适应企业需要,能提高就业能力的服装设计知识。

2.改进传统教学方法,坚持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应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中“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向导”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①整合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其实,服装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的相互交融。怎样通过教学使学生真正理解艺术与技术的内在联系,是服装设计教学中值得认真探讨的一个问题,目前服装设计教学中,款式造型与结构设计分离教学的现象还较普遍。结构制图课教学仍然较注重常规服装,没有针对现代服装款式造型设计及所对应的结构变化进行必要的分析,这样,就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学生就只能停留在传统的纸面效果,学生也就不能用服装设计结构表达艺术的思维能力和美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都会降低。因此,要把服装款式造型与结构的变化统一起来,采用服装款式造型与结构的一体化教学,这样,在教学中,就不会只停留在画纸面效果图作业上,而是把款式造型设计效果与结构变化原理对应起来讲授。②运用项目教学,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项目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项目教学突出的优点在于将实践与研究融入教学过程,项目教学法是在行动导向下的教育教学,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拟实习,工学交替的教学方法。其内容以项目贯彻,围绕“项目”组织和开展教学。

就业压力范文篇4

关键词:经管类大学生;就业压力;地方本科院校

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都会呈现出递增的趋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将越来越难,特别是地方本科院校的经管类学生。从学校层次来看的话,2017年毕业的大学毕业生985和211工程大学就业满意度最高,其次是普通本科高校,最后是高职高专院校。关于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研究,不同学者从不同方面进行了阐述。关于就业困难引发心理问题,黄振宇认为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就业体制发生变化,进而让大学生就业变得非常困难,而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又反作用与大学生本身,阻碍大学生顺利就业。另外,黄振宇总结出大学生三方面心理问题:认知心理问题、社会心理问题、情绪。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进一步分析,最后认为高校可以增加教育课程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培训,家庭对大学生心理进行调适,尽量消除大学生心理问题。关于就业压力的主要类型,李胜强、李虹、金雷莅认为大学生就业压力主要可以分为个人环境压力(即自身内部带来的压力)、社会环境压力(即社会外部带来的压力)、个人条件压力(个人特征带来的压力)、时间压力(外部时间带来的压力)。关于就业压力的主要来源陈宇红深层次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来源,他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职业素质评价的压力、自我认识与定位的压力、求职竞争的压力、缺少求职帮助的压力、就业心理预期的压力、专业供求矛盾的压力。针对这些来源,他作出系统的政策建议。

1经管类大学生就业压力研究内容

本文为通过设计相关的调查问卷,分析经管类学生的不同性格以及学校之间就业压力的现状及原因,从而提出缓解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学生就业压力的政策与建议。同时,通过调查研究,一方面可以丰富大学生压力研究的理论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帮助非重点院校经管类学生正视就业压力,提高就业能力。

1.1数据来源

本次调查的分析单位是经管类大学生,调查的总体是辽东学院经管类的所有学生,调查资料的搜集方法是采取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的总体为辽东学院经管类在校大学生,调查的样本规模为300人,调查的分析单位为个人。在样品提取中采用多级随机抽样的方法,辽东学院经管类专业有国际贸易、金融、社保、统计等共10个(含专业方向)。

1.2变量

1.2.1性格

在本次调查中,关于人性格的题目是“您的性格是什么样的”,调查的数据显示出比较外向的有75人,有时外向有时内向的有84人,比较内向的有141人。根据数据可以发现,内向的人数占了47%,外向的人仅占25%,内向的性格往往在面试时会有一定的不利影响,所以也可以将性格归结为就业压力的影响因素。

1.2.2学校知名度

在本次调查中,关于学校知名度的问题是“您认为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会影响您的就业吗”,调查的数据显示:195人认为学校的知名度会影响就业,66人认为学校的知名度不会影响就业,39人认为无所谓。根据数据可以看出,有65%的人认为学校的知名度会影响就业,因此可以发现学校的知名度对就业压力有很大的影响。

1.2.3专业情况

在本次调查中,共有10名专业,300名学生,40%的学生在金融科学,35%的学生在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的学生,40%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42.86%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10%的人力资源专业的学生,62.5%的税收学专业的学生,50%的会计学专业的学生,26%的营销与策划专业的学生,25%的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28.57%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认为就业压力非常大。根据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经管类的大学生普遍都认为自己专业的就业压力非常大。

1.2.4压力程度

通过对本次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有31%的学生认为就业压力非常大,29%的学生认为就业压力比较大,仅有9%的学生认为就业压力比较小。因此,可以看出认为就业压力大的学生占到多数。

2经管类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结果的情况分析

2.1经管类大学生就业压力的负面表现

2.1.1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

在本次调查中,调查问卷里关于自卑的问题是“您认为您的自卑程度如何”,发现辽东学院经管类大学生中非常自卑的占调查总数的48.67%,一般自卑的占20%,不自卑的占31.33%。通过这一数据可以发现,现如今辽东学院经管类大学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同时严重自卑的大学生占大多数,如此状况势必会影响大学生找工作、就业,从而给大学生增加就业压力。

2.1.2影响大学生性格塑造

在本次调查中,调查问卷里关于无主见的问题是“您是否有自己想法”,调查的数据显示辽东学院经管类大学生中有自己想法的占调查总数的40.67%,没有自己想法的占59.33%。通过这一数据可以发现,大多数的辽东学院经管类大学生都没有自己的想法,只有少数人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自己想法的辽东学院经管类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没有明确目标,工作期间满意度必然不高,增加离职率,侧面影响大学生在找工作时的压力。

2.1.3影响大学生工作情绪

在本次调查中,调查问卷里关于焦虑的问题是“您工作情绪怎么样”,发现工作情绪表现为焦虑的占调查总数的57%,工作情绪为积极的占43%。通过这一数据可以发现,大多数的大学生都存在焦虑的工作情绪,少数人拥有积极的工作情绪。

2.2经管类大学生就业压力程度的影响因素

2.2.1大学生自身的性格所导致

人的性格也会对一个人的很多方面产生影响,外向的人能说会道,会知道怎么把自己推销出去,他们会更容易获得更多的机会。外向的同学懂得与人交流并将自己推销出去,会扩展自己的人际关系,让自己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而内向的人,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会很狭窄,不愿意与陌生人交流,别人不容易看到其本身的优点,因此就业机会较少,就业压力大。而辽东学院经管类大学生内向的相对比例较高,所以辽东学院经管类大学生的压力相较于理工学生更大。

2.2.2学校知名度及学生期望

虽说工作后文凭就不再那么重要,但是在进入职业之前,大学文凭是一个门槛,学校的知名度对就业的影响也是很大的。网申提交简历时,各个公司的人力部门都会根据申请者简历的关键字来筛选简历,在学校的那一栏通常比较偏向于名牌大学,而一些二本院校学生的简历就直接被淘汰了。以辽东学院为例,有大部分人认为学校知名度影响到其就业,占调查比例的65%。2.2.3用人单位不科学的用人理念企业为了发展,需要雇佣与自身相关的人才,但在大学的课堂上老师偶尔会提到,以后自己从事的工作不一定是本专业的,而企业希望吸收什么样的人才呢?通过调查发现,企业对经管类专业的需求并不多,而对理工类专业的需求明显较多,其中对护理学的需求最大,这无疑加重了经管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3经管类大学生就业压力的解决对策

3.1培养良好性格

性格是可以培养的,为培养大学生自信、积极向上的性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家庭角度,家庭中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从小家庭成员就要做到和睦,给孩子一个良好放松的环境,让孩子在健康的氛围里茁壮成长,有利于孩子形成阳光、自信、积极向上的性格。第二父母更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教导学生的品行和性格。家庭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塑造其坚忍不拔、开朗大方的积极性格。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也要从自身角度出发。大学生自己要多参加课外活动,因为只有在各种活动中,才会体现和磨练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比如,参加运动会,它会让你体会团体意识,知道协作的重要性;参加演讲、主持,它会培养你的口才和自信。第三从学校角度出发,学校同样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多举办运动会、演讲等比赛项目,促进学生的多样发展,也让学生在活动中改变自己。

3.2设定合理目标

关于大学生个人期望问题,主要从大学生自身出发,大学生自己量力而行,避免好高骛远,同时为了获得高报酬大学生自己在学好课本知识之外,还要学习一些课外知识,多出去实践,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以及为人处世的经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以及塑造正确的性格,特别是学好自身经管类专业知识,做高端人才。除此之外,大学生还应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目标,一开始的期望不要太高,提前为以后的就业打好基础。一个好的工作需要自己去争取,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足够的实力和能力才不畏惧就业。掌握知识,不仅能提高自身能力,而且还可以扭转一部分人的观念,即学历就是能力,打破非知名学府也能出高端人才的窘境。另外,用人单位因为过度重视学校的知名度,流失了很多的人才,所以用人单位在看重求职者学历的同时也应该重视求职者的工作能力,很多不是很出名大学的毕业生也是很有工作能力的。

3.3制定合理政策

关于用人单位与大学生之间的矛盾,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决。第一国家方面,国家应该针对经管类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可实施的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比如为创业大学生提供无息贷款,免除创业大学生前几年的税务等政策。同时加大对经管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宣传教育,争取让每一位经管类专业的同学都能知道、了解到相关的促进政策,充分发挥相关政策的作用,为经管类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帮助。第二从用人单位角度出发,用人单位在职位分析时没有做到恰如其分,过于偏向理工科,所以在招聘大学生时出现高分低能、人岗不适。用人单位还可以改进现在的招聘方法,提高人事部门的工作水平,进而为合适的工作岗位选择合适的人才,注重经管类大学生的招聘;用人单位还应该改进简历筛选的方式,给予每一位有能力的毕业生一个工作的机会,不要过于注重名校的选择,不埋没人才。

4结语

根据辽东学院经管类大学生自卑、内向的性格不善于沟通,使得找工作变得困难等性格方面的影响,增加辽东学院经管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为此国家加强性格影响就业压力的宣传力度,让大学生清楚了解到性格对就业的重要性。另外,用人单位根据大学生的性格特色,合理分配岗位、职位,做好选贤用人,避免埋没人才。而学校在培养人才时,要因材施教,在了解大学生的个人性格基础上,根据其性格特点和个人爱好制定独特的教学计划。并且家庭的学前教育很重要,父母更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教导学生的品行和性格。家庭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塑造其坚忍不拔、开朗大方的积极性格。最后大学生自己要注重性格培养,有意识地塑造有益的性格。

参考文献

[1]黄振宇,孙晓宙.河南省就业压力、问题和出路[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2]李胜强,李虹,金蕾莅.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类型及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2).

就业压力范文篇5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压力;应对

经济困难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经济原因承受着思想压力和心理负担,普遍在就业上处于劣势。在和谐社会建设的当下,帮助经济困难学生更好地应对就业压力,实现顺利就业,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关乎国家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文章试图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压力应对体系。积极心理学提倡调动积极情绪,让人感受到成功和快乐,促进健康成长。从积极心理学角度看,经济困难学生群体虽然有些不足,但还有可以挖掘的潜能和提升的空间。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以积极心理学视角,分析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压力现状和原因,用“积极”来观照就业教育的全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压力来源

在大学生就业群体中,经济困难学生面临的就业环境尤为严峻,就业难度更大、更突出、更多元化。心理和经济压力导致经济困难学生毕业求职时自卑感加剧,主观能动性缺乏,竞争能力差。就业困难也对他们的行为取向和价值观念带来冲击,引发冷漠、悲观、抑郁、焦虑等情绪。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一)就业成本提高,心理压力困扰

因为就业成本提高和自身家庭经济限制,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单一,就业中常处于弱势。同时,由于各方面的压力,他们普遍存在缺乏自信、情绪敏感、自我封闭等个性特征和就业焦虑,他们畏惧竞争,害怕失败,想就业与害怕就业并存,缺乏承担责任的勇气和魄力。[1]

(二)就业期望较高,理性就业心态欠缺

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因成长环境贫困,对就业的工作环境、薪酬条件、福利待遇等期望过高,其能力与企业的需求又不匹配。有些经济困难学生对去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工作存在畏难情绪,倾向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就职,也缩小了他们的择业范围,造成就业困难。

(三)生涯与职业意识缺乏,就业质量不高

经济困难学生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在争取奖助学金或勤工俭学上,过分重视分数和兼职赚钱,生涯意识较为模糊。毕业求职时,面临着较大的生活压力,更倾向于从事稳定的工作,缺少创业激情,缺乏明确的就业目标和要求,很少能够考虑就业前景的规划及发展,甚至频繁调动工作,不利于有效就业。[2]

二、积极心理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压力应对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优化就业心理素质

传统心理学往往局限于心理问题的诊断与治疗,在对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指导中注重解决就业心理问题,忽略积极就业心理品质的开发与培养。积极心理学重视调动内在的积极心理品质,倡导优化经济困难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培养主动、乐观、坚韧的就业心态,勇敢应对就业压力。

(二)有利于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提升就业竞争力

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对就业心理压力的关键所在,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积极心理学注重积极人格的培养,相信人们能够自我管理、自我引导。通过挖掘内在潜能,将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格优势发挥到极致,帮助他们获得发展和成长的动力,这对于提升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压力应对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

(三)有利于培养坚韧的意志,提高就业挫折承受力

积极心理学重视培养积极的意志品质,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自身积极的潜能,克服困难。关注经济困难学生的积极心理能量,唤醒和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鼓励他们做自我心理的积极调适者,有效调节和支配自我行动,生成发展动力,努力提高应对就业的耐挫力,从而实现就业梦想。

三、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压力应对体系研究

(一)激发积极情绪,提高压力应对能力

积极的体验和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积极的情绪能推动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思维和行动,激励人们突破一定的限制,产生更多的思想,并出现积极的行为或行为倾向。[3]

1.树立积极的就业意识

学校可以座谈会、就业指导课等形式,引导经济困难学生客观分析自我,寻找与职业对接的基点;通过建立学生信息数据库,以QQ、微博、微信等平台加强与学生交流,鼓励学生敢于实践,积极参加宣讲会和面试等,积累求职经验,提高就业能力。通过自我分析,对就业选择、工作能力、职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进行理性判断、及时调整。在就业准备阶段,认真准备简历,凸显个人优势。

2.创造积极的情绪体验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是自我心理的调适者,都有强大的自我发展能量。在就业指导中,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发现自身优势,创造表现及工作机会,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强项方面有所表现,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提高自信心,收获满足感和幸福感。在就业活动中,对择业态度、自我认知、自我与职业关系有全面的认识,能对决策负责,即使身处窘境,也能自信应对。[4]

3.搭建多样的实践平台

通过搭建形式多样的实践平台,拓展培养就业竞争力范围,提高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压力应对能力,如鼓励经济困难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组织经济困难学生对社会弱势群体开展帮扶工作,到企业参观学习,参加生命体验等活动,让经济困难学生全方位感受生活的多样性以及个人努力后收获的满足与快乐。通过实践,让他们发自内心地肯定自我,激发顽强乐观的进取精神,提高就业压力应对能力。

(二)塑造积极人格品质,提升求职能力

积极的人格品质有助于人们通过更加积极的应对策略和更加有效的行为模式,更好地应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压力情景。培养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有利克服不良的就业心态,提升求职能力。[5]

1.挖掘学生潜力,培养积极品质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就业教育就是在就业教育的全过程注入积极的力量,发现经济困难学生积极的个人特质,充分发挥潜能,激发积极的力量和品质,帮助更好地处理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工作环境中调节自己。另外,加强培养学生环境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自信心、诚实守信等积极心理品质,让学生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

2.树立榜样人物,激发就业主动性

为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榜样人物,建立互动的长效机制,通过榜样现身说法和朋辈的感召影响,让他们知道身边家庭情况相似的同学,通过自身努力可以取得丰硕的成绩,过上幸福的生活,在他们身上发现努力的魅力与成效,从内心深处认可、佩服榜样人物,进而产生积极向他们学习的态度与行为。3.重视个体发展,拓宽就业思路加强个性化就业指导,增加主观体验和成长,鼓励他们树立勇敢竞争的勇气,营造积极上进的氛围,加强挫折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帮助降低就业焦虑。帮助发现个人优势,调整就业心态,激发积极的自我体验和内在动力,让经济困难学生在就业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分析解问题,拓宽就业择业的思路和渠道,实现成功就业。[6]

(三)搭建积极的组织系统,增强适应能力

积极的组织系统包括社会大系统和小系统,针对大学生就业而言,社会大系统主要指政府和企业,小系统主要指学校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压力应对要依靠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和家庭的一起参与。政府应积极调动社会、高校有效整合相关有利资源,更好地提升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帮扶。学校和家庭要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能力锻炼提升、心理辅导咨询等方面进行有效合理分工和工作针对性追踪。企业要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给他们创造一些的机会和帮助。经济困难学生更要自立自强,转变就业观念,主动争取工作机会。文章主要就高校在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压力应对体系的作用进行如下思考。

1.重视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教育,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高校针对性开展就业指导讲座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等,能有效帮助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鼓励经济困难学生把职业生涯规划与学业生涯规划有机地统一起来,合理规划大学学习、工作和生活。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前景、就业流程,掌握有效的求职技巧。[7]同时,鼓励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为他们配备专业指导老师,集中进行赛前强化培训、赛中指导,并在赛后对学生进行个体反馈,帮助学生在参赛的过程中提高综合能力,更好地应对就业压力。

2.建立“制定目标、激发行动、增强技能”的职业指导模式

对于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个体,针对性地构建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积极就业指导体系,完善班主任、辅导员、专业导师齐抓共管,通过与学生面对面沟通、电话、短信、网络等形式交流,关心学生学习生活,关注求职情况,提高学生求职主动性。通过人际互动等,引导经济困难学生制定职业目标,激励其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

3.成立“就业促进委员会”,构建“校级———院系———班级”三级帮扶体系

通过吸收各年级学生,特别是经济困难学生,组建学生“三自组织”,倡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让经济困难学生参与组织筹备、策划举办就业相关活动,如就业指导讲座、就业技能培训、简历设计大赛、模拟面试大赛、自主创业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关注自身成长,把成长需求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力,并在实践中锻炼动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提高就业压力应对能力和就业综合素质。

4.开展针对性全程就业服务,“职业咨询”与“心理咨询”相结合

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新生入学开始,就可以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教育,针对性地帮助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重点对象还要进行一对一帮扶。为扩大帮扶范围和帮扶成效,可以研究制定提高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压力应对的团体帮扶方案,定期开展团体辅导。[8]对于就业困难和经济困难的“双困”学生,仅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无法代替专业化的就业心理辅导,无法代替针对性的职业测评与咨询指导,只有将两者结合,才能提高帮扶的实效性。

5.构建“学校———企业———家庭———学生”四位一体的互动培养模式,发挥联动促就业

学校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构建校企合作就业模式,依靠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岗位资源,为优秀的经济困难学生搭建一个能参与顶岗实习与就业的平台。让经济困难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除得到经济补贴外,还有企业的带教老师指导,通过了解熟悉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从而发现自身优势和差距,切实达到“在学中做、做中学、处处皆学问”的学习效果。同时,学校需要引导教会学生诚信感恩,乐于同家人分享收获和挫折,在这种互动的培养模式中,协力促进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压力应对。[9]

6.加强就业跟踪调查,促进学生持续增强就业竞争力

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毕业离校后的就业指导和帮扶服务,尤其是那些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经济困难学生,学校持续给他们提供最新的招聘信息和相关资讯,不断鼓励他们勇于多尝试,牢固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积极就业观念。对已顺利就业的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开展就业跟踪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他们的职业态度、工作适应等方面的综合评价,调查用人单位对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压力应对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同时,通过收集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对子女就业情况和职场表现的评价,掌握学生家庭对学校提升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竞争力相关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培养目标。总之,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由于经济、心理、社会、思想和能力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就业相对困难情况。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积极探索以学生为本的新的培养模式,拓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与途径,搭建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积极的就业压力应对体系,帮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从思想、态度、知识等方面做好就业压力应对的积极准备,对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等都有重大意义。当然,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压力应对体系构建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作,需要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等通力协作,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困难学生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就业环境。

作者:张丽艳 单位:温州大学步青学区

参考文献:

[1]王佳利.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4(4).

[2]程族桁.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调查和提升研究[J].高教学刊,2015(15).

[3]郭巧,等.高校“双困生”心理特点及素质提升途径———积极心理学视角[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6(2).

[4]王佳利.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

[5]陈亚.积极心理学对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启示[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6]裴佩.积极心理学视野下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J].青年与社会(下),2014(8).

[7]邵垒.贫困大学生如何实现自强成长: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及职业生涯规划技能共性为基础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17).

就业压力范文篇6

走近身边“啃老族”

家住XX区夫子庙附近的周伟(化名),今年33岁,至今还与父母合住,连对象都找不到。他的生活十分单调,每天睡到中午起床,等父母做好饭吃饱后,就去小区门口或者附近花园和退休老人一起打牌、下棋,吃过晚饭就在家上网聊天或玩游戏,直到半夜才睡觉。周伟的父亲为此伤透了脑筋,昨天,他一脸忧愁的对记者说,儿子自幼娇生惯养,不好好学习,职高毕业后,工作一直不好找。前些日子,亲戚托了熟人让周伟去一家单位当保安,可周伟喝酒打架被“炒鱿鱼”。父母曾经也让他参加下岗再就业培训,可是周伟觉得那些“低档次”的工作,让他无颜见人。现在,周伟每天以养老的心态在家里白吃白喝,身上没有钱了就伸手向父母要。用句戏言,就是在混吃等死。当然,这只是“啃老族”的一种类型。高不成低不就也是形成“啃老族”的另一因素。

去年从XX某重点大学毕业的小赵(化名),所学专业是被人羡慕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他至今还没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记者从小赵朋友处得知,在家待业的一年多时间里,小赵先后去过杭州、广州等大城市寻找创业的机会,但都无功而返。今年初,他和朋友去东北“扒分”,到临了还欠了一屁股债。直到现在,小赵还在人才市场上徘徊,靠父母每月接济度日。

在XX像这样的还很多,面对这些要靠上辈养活的“啃老族”,他们的父母或长辈又是持何种态度呢?“现在的孩子个性很强,逼他去做他不想干的事,家长又舍不得,看着孩子整天在家混日子,心里虽恨,可又没有办法,既然生下了孩子,那只有养着吧”家住XX白下区的刘先生说起“养小”经历,一脸无赖。“养儿防老,现在倒好,女儿已经二十好几的人了,还不能自立,夫妻俩那点可怜的退休工资,已很难应付女儿要吃要玩所需的开支”王女士也是一肚子的苦水。

“啃老族”现象剖析

XX大学社会学专家朱力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说,“啃老族”中绝大部分是最初的几代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从来没有受过任何委屈,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受传统观念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了偏差,大多数父母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更关心孩子生理性健康,比如衣着是不是避寒保暖,膳食是不是营养可口,而忽略了孩子人格是否成熟等精神性健康,不注重孩子的独立性、自我奋斗、家庭责任观的培养。也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造就了孩子“在父母面前永远是孩子”的性格依附心理,使得孩子从精神上无法“断奶”、经济上难以独立。

此外,随着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人们消费能力越来越高,有条件的家庭都尽量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即使家庭困难,也会先满足孩子的要求,“寒门养贵子”。在就业上,因为社会工作岗位有限,再加之对学历、岗位的要求较高,那些从小就在高起点长大的孩子,虽然暂时离开了父母的保护圈,但每当遇到困难与挫折,孩子还是希望回到父母的羽翼下挡风避雨。

有关专家还指出,受长期精英教育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就业能动性没有显著提高,而是执着于“公务员”、“白领金领”等热点职位或者“沿海城市”、“省会城市”、“开放地区”等热门区域,就业期望和社会需求差距较大。一方面,县、市中小企业和基层单位急需人才,另一方面很大一部分毕业生不愿去第一线工作,择业观念的偏差,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群体竞争力,应届毕业生往往即使没有工作,也不愿去急需人才的县、市中小企业和基层单位乃至广阔的农村和西部地区,因此,城市“啃老族”现象也就越来越严重。

如何对待“啃老族”

从伦理上看,成为“啃老族”固然都有各自的客观原因,然而,不管这些“新新人类”的家庭经济支柱是否坚实,就社会责任感而言,就业是成为成年人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个人信用建立的基础,正所谓工作是消费的基础。特别是在那些只有退休金作为生活保障的家庭,事实上,“啃老”的行为,不仅给父母造成极大的经济压力,同时,也是在没有支付社会保险的情况下占用着社会的公共福利,降低了老人的收入标准。有必要指出的是,就“新失业群体”自身而言,忽视自身就业本领的培训,本领不大而又好高骛远是就业障碍的根本原因,他们并没有意识到,长期的失业,不仅不可能“从天下掉下来个大馅饼”,而且对社会就业群体的长期游离,也会使自己边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仅不会因而成熟,而且会钝化自身的生存嗅觉,最终成为无根的浮萍,愧对自己的青春。按老话说,此谓不孝不仁者也。

从经济的角度看,相对于正在向城市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而言,这部分人大多是有就业意愿却找不到工作,或者至少是找不到令自己满意的长期工作。在目前高速发展的中国,由于许多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质量的要求大大提高,劳动力的市场已经出现一定分化。一方面大中型企业的为高端人才以及技术工人提供着比较稳定的就业机会,只有初步文化技术水平的新增劳动力难以涉足其间;另一方面,“普通工”的就业市场,由于许多企业为节约成本,宁愿雇佣农民工,这使得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更为困难。事实上,我们只有像江中联提出的那样,一方面对所谓的“新失业群体”进行培训,而另一方面,鼓励企业主使用高效率的劳动力,为经过培训的劳动力提供出路,才有可能缓解目前的结构性就业问题。

就业压力催生“啃老”现象

记者采访今年应届毕业生了解到,大学毕业生的薪酬底线已经跌破1000元,已不是什么新闻了。XX一家软件公司的负责人认为,学历迷信的年代已经过去,工作能力、经验以及社会竞争力才是他们选才的标准。据了解,对应聘者要求有工作经验的企业和单位占了用人单位总数的66%;明确表示“没有工作经验不予考虑”的占21%。

针对应届毕业生供过于求的就业问题,XX市人才市场副主任张军告诉记者,200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为280万人,截至去年9月,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73%,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338万人,比2004年增加58万人,毕业人数增幅达20.7%。近几个月,每逢周六都有大约350家单位前来招聘,可是应聘的青年大约有7000至8000人,其中应届毕业生就占40%。应届毕业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在劳动力市场上竞争力不强。

XX市再就业办公室的有关人士昨天告诉记者,今年就业压力普遍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据XX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再就业办公室统计,截止今年5月,XX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已达6.2万。今年1月到5月,实现再就业人数达3.08万。如何解决“啃老族”这一社会现象?社会学专家朱力教授指出,政府首先应成立专门机构帮助青年就业,建立“新失业群体”的动态档案,建立有效的管理办法,为妥善安排培训、就业打好基础;其次,要就业,须有“一技之长”,政府要加大各种职业教育培训的投入,这些“啃老族”没有经济来源,技能培训就应该免费;同时,我国应推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从根本上解决青年就业问题。

相关链接:“啃老族”六大特征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就业压力范文篇7

关键词:中医药;大学生;就业压力;影响因素

中医药大学生是未来的医务人员,担负着救死扶伤的重任,他们关系到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更关系到中医传统文化这一民族瑰宝的传承[1]。因此,关注中医药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对开展中医药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河北大学中医学院部分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探讨中医药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影响因素,为高校采取应对策略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于2015年11月下旬,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按年级分层,在河北大学中医学院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若干个班级,对抽取的整个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191人。本次调查对象中:男生51人,女生140人;大一至大三的学生分别为49人、98人、44人。

1.2调查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中医药大学生实际情况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与考试相关的态度和其他相关方面的状况等。问卷调查采用不记名的形式填写并现场收回。共发放调查问卷191份,回收有效问卷191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3统计方法

应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录入调查数据,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χ2检验比较就业压力的不同影响因素。

2.结果

如表1所示,女生的就业压力高于男生,来自农村的学生就业压力高于城镇的学生,大一年级学生的就业压力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的学生,月平均花费越低就业压力越大(P<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调查结果中,中医药专业女生的就业压力高于男生,可能是由于受到社会就业歧视的影响,她们更易认为女生在就业时较之男生存在弱势,从而导致她们感受到自身的就业压力较大。另外,来自农村的学生就业压力高于城镇的学生,有学者研究认为:如今我国许多地区农村与城镇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较之城镇家庭往往会有着更低的经济条件,同时从农村来到城市读书,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感及各方面的差异会使一些农村学生自卑心理更强,因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就业方面感受到的压力都会比来自城镇的大学生要大[2]。一年级学生的就业压力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大一的学生刚刚入学一个学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还不是十分了解,对未来的就业前景还很茫然,这有可能是他们就业压力高于高年级学生的主要原因。月平均花费越低的中医药大学生就业压力越大,可能与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存在关联。月平均花费越低,意味着其家庭经济水平较低,学生就会存在寻找一个好工作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的心理,从而导致他们的就业压力较大。结合以上分析结果,中医药院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创业意识和观念,走出传统的就业领域,利用所学的医学知识,面向整个社会生活去开创自己的事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对缓解中医药学生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

作者:刘爽 王娅婷 马思佳 赵欣 单位:河北大学中医系 河北大学医学院 河北大学预防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系

参考文献:

[1]莫莉丽.中医药大学生医德教育探究—以广西中医学院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11

就业压力范文篇8

[论文摘要]高校扩招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才储备,增强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后劲,但高校扩招使大学毕业生数量在短期内增长过快,造成空前的就业压力,这是不可避免的。要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应从政府采取政策、措施宏观调控;高校保证教育质量、加强就业指导、就业推荐;全社会开辟多种就业渠道,形成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大学生积极自主就业等多方面相结合,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努力保持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

自我国政府1999年作出了高校扩招的战略决策后,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迈人新的发展时期,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在校生猛增。到2003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达1600万,毛人学率达到15%,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大众化的发展趋势。2005年我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为475万人,比上年实际增长约8%,即扩招35万人左右,在校生将达2000多万。但是1999年开始扩招的学生到2003年毕业,以后每年毕业生人数也将随之剧增,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显出来,成为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加之目前整个社会面临着城镇2000多万新增劳动力、356万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三峰叠加”的局面,再加上历年待业的毕业生,就业竞争更加激烈,中国面临空前的就业压力。

为此,学生就业情况已成为衡量一所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准,是一所大学社会认可程度的体现。国家规定,高等学校一次就业率高低将作为高校招生数计划的参考指标,如三年内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低,将:敬限制招生数量。现实情况是许多高校就业率逐年下滑,大学生在就业市场遇到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很多学:生毕业后长时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种对高等教育的高预期与现实中就业不畅的矛盾引起了媒体和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不少人对国家近几年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大幅度增加高校招生数的做法提出了疑问。如何看:待高校扩招?如何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我们必须作出回答。

问题的症结在于高等教育扩大的数量、结构和布局应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任何一个环节的不适应,都会造成大学生就业的不畅。从数量上看,中国大学生数是否太多了造成就业困难?扩招后中国大学生是比以前多了,但它与我国庞大的总人CI基数比不是多了,而是仍然很稀缺。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中国每l0万人口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只有3611人,即受过大专以上教育人口仅占总人口的3.6%,而日本、韩国为30%,印度也达到16%。中国每百万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数量仅相当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30%。可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都在于扩招规模上,更主要在于高等教育培养人:的结构、质量和就业观念问题上。

因此,要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应从政府采取政策措施宏观调控,高校保证教育质量、加强就业指导、就业推荐,全社会开辟多种就业渠道、形成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大学生积极自主就业等多方面相结合,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努力保持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

一、招生政策宏观调控

50多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总的规模仍不大。1990、1993、1995、1996、1998年的毛入学率分别为2.7%、3.8%、5.2%、5.7%、9%。其中,1994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4.6%,每l0万人口中的在校大学生数为440人,才刚刚达到低收入国家90年代初4.5%和417人的水平,与发达国家如英国1950年入学率达5%比相差半个世纪J。甚至连菲律宾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达到32%。

借鉴国外的高等教育发展经验,我国的高校扩招是必然的。高校扩招是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始于二次大战结束,是为了缓解1200万即将从战场上归来的复员军人的巨大就业压力而采取的一次战略措施。从60年代至70年代初为大众化初期,90年代进入后大众化时期。日本从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经历了一个初期大众化阶段,新生入学率从10%上升到35%以上,1995年新生入学率达到46%,已接近大众化的后期。德国高等教育1960年入学率达8%,70年代初达到20%,1994年达到34%[3]。可见,发达国家高等教育都要经历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过渡,我国高等教育也正在走向大众化,正处于精英教育的转折期。

高等教育规模如此扩展具有其合理性,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第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力推动。毫无疑问,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经济基础,同时,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人才的数量、质量都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必须把教育投资作为基础性和生产性的投资。

第二,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EI益提高及物质需要的逐步满足,精神需要开始成为人们追求的重心,越来越多的人要求接受高等教育,以提高自身素质,这是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反映;也有不少人认识到知识和学历在社会上的作用,又错过上大学的机会,出于“圆梦”心理,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再穷也要让子女上大学。高等教育大众化有了群众基础。

第三,我国高等教育与世界各国的巨大差距。发达国家20世纪50到60年代开始迈人大众化时期,而我国则是在2l世纪初,可见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四,高等教育大众化具有战略意义。能拉动整个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在基础教育中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国民素质的提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人才储备,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促进经济增长,拉动国内需求,刺激社会投资,加速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因此,中国政府认识到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意义,1999年以后扩招比例相对前几年明显增大,到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18%,但大学毕业生数量也随之剧增,2003、2004和200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分别达到212万、280万和338万。这样在一个阶段内出现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应该看到,我国高等教育在l3亿人口基数基础上的入学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其意味着增加多大的在校生绝对人数不言而喻,所以政府制定扩招政策时应当坚持在“高等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原则下随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扩展规模。

今后制定高校扩招政策时,要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性,稳定地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既考虑到供方的能力,也应考虑需方的要求,确定合理的规模。应努力协调好教育发展的熟练、质量、结构与效益四者的关系。招生计划指标应体现政府宏观调控的导向作用,增加社会缺口较大的各类别和层次的专门人才,控制社会需要量少的专业,这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基础和前提。

二、合理调整高校的专业设置、层次结构

由于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存在问题,导致学校设立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节,人力资源的市场状况不能有效地反馈到人力资源的培养中去,造成供需“两张皮”,这是一个结构性和全局性的问题。目前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有限,在专业设置上无法根据市场的需求迅速作出调整,同时,由于办学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拨款,高校缺乏与社会的广泛联系和适应社会需求的主动性。这就造成人才供需匹配率低,人才结构不合理。教育部“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指出:高校的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需求存在结构性偏差,学科专业比例失调。2001年工科类招生与上年相比增长仅为7.6%,远低于23.3%的平均招生增幅。第三产业发展急需的

金融、外贸、会计专业在校生比例出现负增长。层次结构问题上,我国目前社会需求存在重学历轻能力的倾向,使众多高校争相提升自己的办学层次,轻率地否定自己的专科教育特色,追求上本科专业,申请硕士点、博士点,学生本人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努力上本科学校,而较少考虑专科教育。从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特征上看,对劳动力需求最大缺口应该在职业教育和专科人才方面。致使许多企业聘不到所需人才,最近在东部地区普遍出现的“技工荒”就很好地证明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另一方面,毕业生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造成人才资源严重浪费。比较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可以发现,我们过分注重高层次人才培养,甚至以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来应对社会变化多样的人才需求。美国支撑其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重要力量是社区学院,占43.8%,这些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显著地区别于研究型大学,学制短,学习内容侧重于职业应用,其毕业生也主要进入生产一线或者基层岗位。我国的产业结构依然是加工业和制造业为主,其技术含量要低于发达国家现有的产业结构状况,因此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对象主要应放在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上。高校要扩大办学自主权,同时也要开展广泛而周密的调研活动,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向,避免再度出现某些专业毕业生一毕业就过时的现象。增加与相关的企业的联系,及时调整专业和层次结构设置,使之与社会需求适销对路,办出特色专业,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层次结构上,高校不必盲目提高办学层次,争奔学术研究型这一狭窄的独木桥,应该实事求是地根据自己的主客观条件,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在各自层次和类型中争创一流。

三、高校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命线。高校在优化资源配置,尽力扩充规模的同时,提高质量成为了工作的重心。这个工作重心的转移,既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大学生自身素质是其择业和就业的“本”,高校提高教育质量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保证和必要条件。

精英高等教育要保证质量,大众化高等教育也要保证质量,但两者质量标准应该是不同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主要取决于高等教育“入口”和“出口”的“价值差”,价值增值越大,则质量越高。为此,高校要确定好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建立“以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为内涵的专业教育,成人成才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和创业创新为导向的创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以此为依据来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课程体系、质量评估体系,严把质量关。

四、加强就业指导

高校的就业指导环节薄弱。高校长期受计划分配政策影响,不很重视就业指导环节,措施不到位,造成毕业生就业观念错位,就业信息滞后,不了解当前的就业政策、就业形势、相关程序,就业心理差,没有良好的就业技巧,严重制约了毕业生的就业和择业,进而危及高校的生存。

大学生就业困难,主观方面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其一,大学生就业观念错位。随着高校教育规模的扩大,社会提供的“精英岗位”与毕业生数量很不协调,但是,广大学生的观念没有相应的改变,依然停留在“天之骄子”的自我感觉上,学习不努力,工作期望值过高。从近几年中的学生就业择业过程中可以看出,很多同学的择业标准职业价值观趋向功利化,突出表现为重地位、重名誉、重收入,对边远地区、艰苦行业、基层乡镇企业存在偏见,造成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而难于找到合适工作的状况。

其二,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差。很多大学生缺乏广博的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知识不精,以致应聘时错失良机。另外,大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脱节,动手能力差,就业后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和培训过程,使得企业明文要求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往届毕业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

高校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对学生的信息引导,这是影响学校就业状况最直接的因素。要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逐步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择业理念。开设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大学生明确职业生涯规划,鼓励大学生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努力准备好必备的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逐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增强心理承受力,提高抗挫折能力,改进学生的就业技巧,使大学生能够坦然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力度搞好就业服务环节,积极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供需信息,及时为大学生择业提供有效信息、就业机会。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为学生建立诚信档案,保证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的声誉。

五、开辟多种就业渠道

就业压力范文篇9

【摘要】就业问题是关系到国安、民生的大问题,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解决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局性的重大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

【关键词】金融危机;失业;就业

1金融危机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1.1金融危机造成大量劳动力失业,加大就业压力。

伴随着失业上升和收入下降,发达国家的进口收入需求效应显现出来,对中国出口企业的订单减少、推迟或取消。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08年11月份,我国出口额较上年同期下降2.2%,出现了自2001年6月份以来首次同比负增长。服装、纺织、电子原件、塑料制品等加工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倒闭,造成大量劳动力失业,加大了就业压力。

1.2金融危机使我国服务行业劳动力需求减少,加大就业压力。

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对服务业贸易带来一定的影响。例如外贸服务部门、国际金融和国际等部门,在经济增长放慢带来的收入减少情况下,国际旅行和旅游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国外游客数量减少和跨国公司节约旅行开支,都对服务业贸易和本地经济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对劳动力需求减少,从而加大就业压力。

1.3金融危机影响外资投入,减弱了投资拉动就业效应。

中国是全球吸收FDI投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一些跨国企业或投资者由于受到资本市场筹资和融资的约束,无法筹措资金对新兴市场进行投资。而且,中国制造业成本上升和利润率较大幅度下降,也减少了投资者盈利预期,从而减弱对中国的投资意愿。外商投资拉动就业的效应明显减弱。出口滑落使出口企业和制造业的开工不足,诱发投资进一步下降,减弱了投资拉动就业效应。

2金融危机形势下解决就业问题的探讨

2.1深入理解贯彻国家政策解决就业问题:

我国相继出台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措施。这些有利的政策因素包括:通过扩大投资实现保增长和保就业;通过对企业减轻负担和加大扶持等措施稳定就业岗位;通过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和促进创业;通过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农民工返乡创业和投身新农村建设,以及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广开农民工就业门路,多渠道为农民工提供帮助和扶持;采取积极的措施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等措施,帮助大学毕业生就业。

就业压力范文篇10

关键词:三次产业;劳动力就业;劳动力供求

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采取了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使我国经济率先走出了低迷,但劳动力就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虽然以往的经验表明,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并不呈绝对的正比关系,但是二者关系密切。经济增长是扩大就业的前提,而扩大就业也将对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由于近年来我国发展方式转向了依靠资本密集型产业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可见不能仅靠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再有,由于欧美日韩等国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大量的外向型企业出口下滑,就业压力加大;另外,当前我国已步入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时期,结构性失业矛盾不可避免。因此,如何有效扩展劳动力就业途径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劳动力就业面临的压力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致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并优化了闲置劳动力资源的配置。而长期的“内在靠投资,外在靠出口”的经济增长格局,使简单制造业、加工贸易业及初级服务业成为吸纳初级劳动力的重要部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

但自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纷纷采取了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随之而来的却是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据有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1月以来,我国共遭受超过100项的贸易壁垒,占世界各国(地区)同期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1/3;仅2009年涉及我国产品的贸易摩擦案就超过百起,涉案金额巨大。受此影响,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业劳动力的需求骤降,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引发了农民工的“返乡潮”。

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视角来看,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都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第二产业中的简单加工类企业与第三产业中的初级服务业。也就是说,受经济危机冲击的产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从侧面反映了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的提升。此外,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将由“投资和出口主导”转向“消费主导”的模式转变,内部调整造成的就业门槛提高也将导致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及农民工返城、返岗困难增加。

此外,由于高校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增加。据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高校毕业生630万,比2009年增加20万人;2011年高校毕业生将达660万;预计2015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91万,就业压力日趋增加。当前就业形势的转变以及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诟病将进一步增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二、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分析

评估劳动力就业市场的指标很多,为使数据反映出就业的精确变化,首先运用岗位空缺和求职者比例这一指标来评估。岗位空缺与求职者比例是指劳动力市场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之比,也称求人倍率,表明劳动力市场中每个岗位需求所对应的求职人数。这一指标对每个季度的就业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较为细致的反应出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

从表1的岗位空缺与求职者比例可以看出2007年和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但从2008年末开始,求人倍率小于1,职位供不应求。表明金融危机后我国就业市场发生显著变化,供过于求,有所增加。

但表1的就业市场变化结论却无法准确判断我国的就业结构,我国特殊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现状,决定了就业问题必须从细节着手,确定造成就业市场的变化原因、劳动力需求结构及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领域。表2是从三次产业的角度来分析各产业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是我国吸收劳动力就业的主要产业,其中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强劲。未来的促就业政策应重视这两次产业的作用,特别是要利用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我国就业局势的扭转。

三、三次产业促进我国劳动力就业的途径分析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虽然依然严峻,但是在政府的调节下得到一定改善。但就业问题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需要制定长期政策措施,确保就业局势基本稳定。下面将根据三次产业的划分,探索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途径。

(一)第一产业与劳动力就业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在农业生产率迅速提高、耕地资源反向增长以及追求农业规模经济的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如何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将成为我国政府解决就业工作的重心之一。

针对第一产业就业压力增大,而吸收能力萎缩的局面,可以从两个角度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分流。首先,当前城镇就业压力使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艰难,适当减少对城镇就业的依赖,发挥农村本地吸纳就业能力是行之有效的策略;农村地区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应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化进程,调整产业结构以扩大就业容量;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通过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促进农民就地择业。另外,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因此,应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市场的完善,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以往农村劳动力在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目标不明确,信息不完善,因此,应通过传递就业信息,设立指导部门,提供就业服务等手段,减少盲目流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流动。

(二)第二产业与劳动力就业

第二产业主要有制造业、建筑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受到较大冲击,但自2010年得到一定缓解,2010年第三季度与上一季度相同的100个城市中,第二产业的用人需求增加了近十万人,这表明第二产业已逐渐走出危机的阴影。在未来促进就业的过程中要利用制造业的复苏来带动对劳动力的吸收;同时进一步加快制造业的升级转型,通过产业调整,增强制造业的竞争力,稳定其就业能力。另外,我国建筑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特别是在城市化快速发展中,房地产行业将是经济发展的热点,继续重视此行业的稳定发展也可缓解就业压力。

2010年10月国务院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这些新兴的第二产业部门一方面可以带动我国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另一方面也将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三)第三产业与劳动力就业

我国第三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对劳动力就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可小觑,从上文表2就可以看出,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的巨大市场。

据中国劳动保障报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出现了5.6%的增幅,比上年同期需求增加20万人,这表明“家庭服务业”具有强劲的需求增长势头。此外,第三产业中的高新产业对人才具有较大需求,例如技师、高级技师和高级工程师的求人倍数分别为1.85、1.84和1.75。但由于我国目前劳动力结构的失衡,符合条件的劳动力有限,需要政府通过就业培训指导等手段,减少此类供求失衡,提高就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