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创业指导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7:55:42

就业创业指导

就业创业指导范文篇1

关键词:商务英语;就业创业指导

在当今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持续扩大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创业,不仅事关大学生本人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内很多学者、专家也对此进行过诸多研究。但是,作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来说,他们的就业创业指导教学,可以借鉴参考学习的资料却非常少。本课题就此方面进行研究,试图找寻解决商务英语学生就业创业指导问题的切入口和着力点。

一、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的必要性

大学阶段是绝大多数学生一生中最后在校学习的时光,毕业之后就要走向社会,独自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对于如何顺利走向社会,能否顺利就业或者创业,很多学生感到很迷茫,需要得到来自学校的指导与帮助。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英语+商务”复合型人才,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商务英语学生毕业时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能用英语从事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为了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学校应在抓好课堂普通课程教学的同时,还需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营造浓厚的就业创业氛围,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鼓励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利用节假日去涉外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开设网上交易平台(尤其是利用外语优势在涉外交易平台开设网店)。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校内实训、校外实习锻炼,可以提高学生对商务英语专业认知水平,可以全面检测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可以培养职业综合能力以便促进就业与岗位零距离对接目标的实现,还可以衡量学校的办学水平以促使学校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

二、商务英语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1.缺乏整体商务英语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规划一些高校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对商务英语学生就业创业的指导普遍缺乏明确的规划。据笔者所做的调查,有43%的学生表示在进入大学时就有了自己的职业规划了,有36.4%的学生表示从大二开始有了规划,有17.3的学生是从大三时才开始规划的,还有3.3%的学生竟然表示没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关于学校就业创业指导的开始时间,高达82.6%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从大一入学就开始,贯穿整个大学生活”,有12.8%的学生希望学校“平时多进行学习指导,毕业前集中进行就业创业指导”,其余4.6%的学生表示“何时开始指导无所谓”。关于就业创业指导的内容和形式,很多学校仅仅在学生毕业前匆匆进行如“就业的形势与政策”“求知面试的技巧与礼仪”“求职中的心理调适”和“就业信息”等应急讲座或指导。至于对商务英语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根本没有顾及。2.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针对性不强调查显示,只有32%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就业创业指导课“有用”。这说明了就业创业指导课程针对性不强。一方面,就业创业指导课往往属于公选课,课时数少,并通常在大学最后一年要求学生选修。另一方面,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形式单一、内容陈旧。很多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课仅仅是开展就业创业动员会、就业创业政策宣讲会和就业信息的会,另加在毕业前向学生发放就业须知、就业指导手册等资料。这样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虽有一定的效果,但要让学生从思想上、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就业创业准备显然是不够的。一些学生还认为,学校未能与用人单位和社会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导致就业指导课的信息量小、实用性不强。当然,学校更没有针对商务英语学生而开设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3.就业创业指导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缺乏整体商务英语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规划与课程体系,自然也就没有商务英语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的专业教师了。即使学校安排了专职从事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教师,要么有实践经验但缺就业理论,要么具就业理论缺实战经验。兼职的辅导员老师往往指导理论与行业实践都缺乏,又没有参加过系统的专业培训,而且本身工作任务重,人员流动比较快。

三、改进商务英语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措施

1.制定商务英语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规划对商务英语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指导,应在学生刚进入校门就开始进行,引导他们了解职业特点、树立职业理想、制定职业规划、提升职业品质和掌握职业技能。学校应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也应制定商务英语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规划,形成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的职业指导体系。可在大学一年级开设职业思政教育课程,通过校内专任教师开展职业思政教育,并设法邀请社会上的商务英语成功人士来校作报告、讲座,让学生明确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并了解所属行业的特性,为以后就业创业在思想上做好初步准备。在大学二年级着重对学生加强实践能力与创新思想的培养,组织学生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参加各种实践实训活动,有条件的话可以带领学生去各种交易会、博览会实习见识,进行中英文翻译与国际电子商务活动,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在毕业前侧重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与政策的教育,以及求职技巧的指导与就业创业的服务等,并根据个体差异为毕业生提供“一对一”个性化职业指导,争取学生能充分就业或创业。总之,要制定科学的就业创业指导规划来保证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实施。2.完善商务英语学生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有了科学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规划,就应有与此相对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这个体系应当易于操作、切实有效。(1)做好就业创业思想教育工作。首先,开展职业理想道德教育。教育学生对自己未来从事的行业要有高度的热情,勇于开拓创新,奋发进取,顽强拼搏,做事认真积极,有较好的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掌握必要的礼仪知识以及交际表达能力,不断充实完善自我,为实现未来人生的职业目标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次,进行就业创业观教育。教育学生要针对社会发展与就业市场形势的变化正确认识自我,合理定位,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预期,树立竞争就业、自主创业意识,克服“等、靠、要”等消极思想。第三,进行就业政策与形势教育。让学生了解党和国家制定的一系列鼓励政策,引导学生密切关注就业形势及专业市场需求变化趋势,以利于学生正确择业创业。第四,特殊群体的教育。针对部分毕业生尤其是女生出现的一系列心理障碍,开展心理辅导,促其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就业。(2)做好实践环节教学工作。商务英语专业应当主要围绕“商务助理”和“外贸业务员”两种职业岗位开展实践环节教学。通过打造校内仿真环境以及利用校外真实环境,为开展实践环节教学提供场所,以便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一方面要完善校内实训仿真环境,使得实训内容与外贸岗位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相对接,可以通过按照国际商务活动过程开发出诸如国际展会实训、商务英语综合技能实训等实践课程和实训项目。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使得校外实训基地在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中发挥良好的作用,可以通过发挥校内专业教师和基地企业业务骨干互补优势来联合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和完成毕业论文。要重视学生实习工作,完善学生实习过程的管理制度,突破当今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人数多、实习经费不足、缺乏实习基地、指导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强等问题,使实习成为目标明确、内容清楚、考核规范、效果显著的一个教学环节,让实习真正成为学生走向就业创业的良好通道。此外,要鼓励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勤工俭学,去国际会展、博览会以及涉外企业开展商务接待、中英文翻译等工作,利用外语优势在涉外电子商务平台开设网店。(3)建立多元化的就业创业评价体系。合理的就业创业评价体系有助于学生积极投入就业创业活动。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与普通课程不同,不宜采取传统的考试、考查两种考核方式,而应开展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企事业指导人员评价,通过过程考核、项目考核、实践成果考核、结业测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以切实发挥评价的作用。3.建立完整的就业创业指导师资系统完整的就业创业指导师资系统可以保证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首先应当建立完整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机构,一是建立校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对学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对各院系就业创业工作进行指导与帮助,尽力搜集各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信息,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对外负责总体协调与政府部门、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代表学校参加与就业创业工作相关的会议,具体落实国家就业创业政策。二是建立院系就业创业指导机构,具体落实校创业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部署,把校指导中心搜集到的各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信息及时传递给相关专业的学生,逐步建立起稳定的用人单位网,对特殊群体实施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纠正认知偏差,实施心理干预与疏导,促其顺利走向社会。三是建立就业创业专业指导委员会,可通过校企双方相互兼职组成。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应由涉外企事业负责人、外经贸专家、商务英语骨干教师、相关班主任和辅导员等组成;商务英语专业指导教师应由具备教育学、心理学、咨询学、高等教育管理学等相关理论又有国际商务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从专业的角度把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创业现状,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为学生顺利就业创业提供有效的指导与帮助。

参考文献

[1]孙春玲,程达轶.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9(11).

[2]黄忠电.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0).

[3]徐涵.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2).

[4]季红琴.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

就业创业指导范文篇2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总体部署,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的有关规定,现就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

(一)统一思想认识。创业是劳动者通过自主创办生产服务项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市场就业的重要形式。劳动者通过创业,在实现自身就业的同时,吸纳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促进了社会就业的增加。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有利于发挥创业的就业倍增效应,对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是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重要任务。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通过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优化创业环境,鼓励和扶持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二)明确指导思想。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环境着手,逐步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新格局。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基本原则,强化创业服务和创业培训,改善创业环境,加快形成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不断激发劳动者的创业激情,增强创业意识,鼓励更多的城乡劳动者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

(三)突出工作重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紧密结合地方的优势产业、特色经济,确定鼓励创业的产业指导目录,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创业者进入国家和地方优先和重点发展的科技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劳动密集型、农副产品加工型、贸易促进型、社区服务型、建筑劳务型和信息服务型等产业或行业。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创业领域。重点指导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创业。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军队复员转业人员、留学回国人员等创业。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实现劳动者创业人数和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人数的大幅增加,基本形成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体系,使更多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劳动者成功创业。

二、完善扶持政策,改善创业环境

(四)放宽市场准入。加快清理和消除阻碍创业的各种行业性、地区性、经营性壁垒。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向各类创业主体开放,国家有限制条件和标准的行业和领域平等对待各类创业主体。在法律、法规规定许可的范围内,对初创企业,可按照行业特点,合理设置资金、人员等准入条件,并允许注册资金分期到位。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程序和合同约定允许创业者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制定促进小企业发展的政府采购优惠政策。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以及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市场准入条件。

(五)改善行政管理。全面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和企业交费登记卡制度,禁止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干预创业企业的正常经营,严格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乱培训行为。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及创业的行政审批事项,简化立项、审批和办证手续,公布各项行政审批、核准、备案事项和办事指南,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等,开辟创业“绿色通道”。依法保护创业者的合法私有财产,对严重侵犯创业者或其所创办实体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有关部门要依法查处。对创业者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政府部门要及时受理,公平对待,限时答复。登记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以及毕业2年以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要按有关规定,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六)强化政策扶持。全面落实有利于劳动者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扶持劳动者创业。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细化操作办法。多渠道筹集安排资金,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展开。要针对经营成本上升以及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的情况,兼顾行业稳定发展和结构调整升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扶持、保护创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鼓励创业企业扩大就业规模。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劳务输出地区要积极探索完善相关扶持政策。

(七)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推动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支持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探索抵押担保方式创新,对于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有利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项目,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提供融资支持。全面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创新管理模式,提高贷款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并进一步加大对符合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发展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创新农村贷款担保模式,积极做好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金融服务。建立健全创业投资机制,鼓励利用外资和国内社会资本投资创业企业,有条件的地区可设立各种形式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和促进创业投资企业的设立与发展。

三、强化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能力

(八)加大培训力度。建立满足城乡各类劳动者创业的创业培训体系,扩大创业培训范围,逐步将所有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劳动者纳入创业培训。加强普通高校和职业学校的创业课程设置和师资配备,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对参加创业培训的创业者,按有关政策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对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参加创业培训的,其按规定享受的职业培训补贴由失业保险基金开支。

(九)提高培训质量。从规范培训标准、提高师资水平、完善培训模式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创业培训的质量。定期组织开展教师培训进修、研讨交流活动,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和配备,提高教育水平。采用案例剖析、知识讲座、企业家现身说法等多种方式,增强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根据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开发推广创业培训技术,不断提高创业成功率。

(十)建立孵化基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统筹安排劳动者创业所需的生产经营场地,搞好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优先保障创业场地。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或利用原有经批准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大学科技园区、小企业孵化园等建设创业孵化基地,为进入基地的小企业提供有效的培训指导服务和一定期限的政策扶持,增强创业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创业稳定率。

四、健全服务体系,提供优质服务

(十一)健全服务组织。依托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创业指导服务组织,开发创业指导技术,完善创业服务功能,提高创业服务效率,承担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组织、服务和实施责任。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服务机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和各类创业咨询服务机构的作用,共同做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推动创业咨询服务工作的开展,建立由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及政府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的创业服务专家队伍,逐步形成创业服务指导专兼职队伍。

(十二)完善服务内容。根据城乡创业者的需求,组织开展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建立创业信息、政策平台,搭建创业者交流互助的有效渠道。建立政府支持并监管、企业与个人开发、市场运作的创业项目评估和推介制度,建立创业项目资源库,形成有效采集和定期制度。通过上门服务、集中服务、电话服务等多种形式,为创业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开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建立创业者信息管理服务系统,设立创业服务热线,接受创业者的咨询和投诉,提供及时有效的后续服务和跟踪指导,注重对创业失败者的指导和服务,帮助他们重树信心,再创新业。

(十三)提供用工服务。为创业者、新创办企业及其所吸纳的员工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指导创业企业结合生产经营需要,落实职工教育经费,做好职工的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组织各类培训机构按照用工需求开展定向、订单培训,为创业企业提供合适人才。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符合条件人员,按规定给予相应的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创业者及其招聘的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障、人事管理、教育培训、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政策便利,吸引人才去新创办企业工作,扩大创业带动就业的规模。

五、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工作开展

(十四)强化政府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将促进创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上就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落实扶持政策,改善创业环境,推广经验典型,积极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全面开展。重点指导推动工作基础较好,条件相对成熟的城市,根据本意见的要求,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相关扶持政策,在组织领导、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积极探索,率先完善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体系,建立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创业型城市。

(十五)完善工作机制。各地区要发挥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的作用,建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发展改革、中小企业管理、教育、建设、国土资源、财政、商务、银行、税务、工商等部门共同参与、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工作小组,共同研究制定和实施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和工作计划。把优化创业环境、完善落实创业政策以及提高创业培训效果、创业服务质量、创业初始成功率、创业稳定率、创业带动就业率等作为衡量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主要工作指标,列入当地就业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作用,共同做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

就业创业指导范文篇3

当今时代,科技迅猛发展,生产结构的调整日益加快,市场需求结构急剧变迁,不少高职院校的现有专业结构不能及时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直接导致大学生在校所学专业与现实社会需求的矛盾,出现有者不需,需者无有,严重影响大学生就业,导致结构性待业。用人单位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对工作经验要求越来越多。对于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来说,工作经验最为缺乏。尽管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在高校学习期间都参加过实习,但由于时间短,实习的深度一般也达不到专业工作的水平。故现在有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意招聘应届毕业生。

2、当前大学生就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2.1就业教育认识欠科学,重视不够。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院校的自身发展及社会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高职院校普遍意识到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但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就业指导理论研究、教育实践起步较晚,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一些重要问题的认识尚未到位,尤其是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认为大学毕业生应该先找工作,即先就业,再去创业。一些高校重“进”轻“出”,对招生肯花大力气,对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却开展不力,造成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素质存在明显缺陷,大多缺乏职业选择和生涯规划能力,对自我、社会、职业的认知不清楚等。

2.2就业教育内容相对陈旧,形式较单一。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主要利用课堂讲授、报告会、讲座等形式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内容仅限于方针政策指导、就业信息、择业方法技巧指导等方面,存在空泛化和形式化的问题:一是教材的适用性不够、指导内容理论性过强,与现实社会实际联系不够密切,模拟性的求职面试等训练比较缺乏,指导过程缺少交流与互动;二是指导体系系统性不强,时间和内容安排不合理,尤其对大一、大二学生指导不够,而对毕业班学生则是一拥而上、临时突击;三是指导内容侧重对就业过程中的面试技巧、简历写作等指导,职业意识与职业生涯等方面的教育严重缺乏。

2.3就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水平有限。一是目前不少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人员多是“半路出家”,大多数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只是凭借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或相近专业背景开展工作,严重缺乏专业化、规模化及理论知识;二是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在整支队伍中所占比例很小,工作量大,无暇顾及专业知识的钻研和自我提升;而兼职人员则更愿意把精力集中到自己的主要工作和专业中去,难以有效从职业生涯的层次上对学生进行指导,迫切需要理论的提升。

3、大力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

3.1大力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首先,改革课程设置,构建具有创业教育特色的课程结构。高职院校应紧紧围绕学生的创业、就业来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同时,学院还应形成一套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设以创业学以及企业管理、企业策划等基本知识为主体的选修课,使之与专业课程设置相配套;要把创业的社会常识、创业指导、创业心理和技能等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增加进去,从而促成学生对创业理论的了解;其次,改革教学方法,促成学生创新思维的提高:(1)在课堂上可考虑采用创业案例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能力和品质;(2)在课外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创业交流,开设创业教育课讲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实施创业教育;(3)定期举办对话交流论坛,请创业成功人士直接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地对话,为学生提供创业借鉴与指导。

3.2加强校企合作或创办校办企业。高职院校一般都是采取“2+1”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学习2年,校外企事业单位定岗实习一年),高职院校应该在学生与企事业单位之间建立桥梁,让学生的就业活动与企事业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的资源,为学生就业创设有利因素。高职院校也可以创办校办企业,在校办企业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创业,团体协作,实现创业。

3.3加强社团活动的引导和管理,设立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基金会。学校可以在社团管理中创立相应的机制,让学生在开展社团活动的过程中提前进行职业练习或创业尝试,以社团为基础成立一些相关的实体,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长期良性运作,使社团成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实习基地。同时,学校可以依托学生社团,注入一定的资金作为学生就业与创业基金,指导学生经过深入调查后,对某行业或某项事业活动进行策划,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模拟运作,并定期举行评比,对优胜者进行奖励,对于运作不佳者及时进行经验总结。

就业创业指导范文篇4

关键词:翻转课堂;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创业基础课

1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起源与开展

1.1就业创业工作的起源。就业指导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服务工作,最早出现于西方国家,早在19世纪初就已经有了就业指导的理论雏形。20世纪70年代,就业指导工作理念体现在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中,这种“生涯教育”理念被美国吸收,并在高校进行推广。1989年,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中,美国学者柯林•博尔提出了高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工作理念,代表着创业教育概念的诞生,创业教育与职业教育成为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西方国家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模式,不仅有先进的就业创业指导理念,就业服务体系也实现了高度的社会化。以德国为例,德国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已经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配合、学校指导帮助、私人介绍所作为补充的较为完善的模式。1.2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在我国的开展。1.2.1我国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背景。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在1999年的高校教育改革中,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政策;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且教学内容应力求具有实践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突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增强针对性,注重实效”[1];2012年,教育部办公厅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提出:普通高等学校应面向全体学生广泛、系统地开展创业教育;2017年12月,在《教育部关于做好2018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了“把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将课程与学科专业相融合,探索慕课等新型课程形式”。1.2.2我国高校毕业生持续增加,就业压力增大。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居民文化素质提升,全国高等教育人数持续增长。2018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820万人,较2001年增长了700余万人,较2010年增长约190万人。根据贵州省普通高校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分析,2017年,贵州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55864人,其中研究生4888人,本科生75819人,专科生75157人,毕业生总数较去年增加32710人,毕业生总数和增幅均创近年最高。截至2017年8月31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0.89%,较2016年同期上涨0.01个百分点。其中研究生毕业初次就业率为70.93%,本科生毕业初次就业率为90.05%,专科生毕业初次就业率为93.05%。综上所述,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刻不容缓,但目前该类课程存在教学缺乏实效性,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等问题。我校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尝试使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中的应用

2.1翻转课堂的定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基于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教学在学校中的普及产生的,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不再是单纯由教师在课堂传授知识,而是将重心调整为学生在课下通过互联网平台观看教学视频,教师则转变为引导和启发学生如何运用知识以及解决学生遇到的难题[2]。2.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中应用的优势。(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兴趣[3]。相较于枯燥的传授和说教的传统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翻转课堂得到充分发挥。由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内容相对于其他研究性课程较为容易理解和掌握,翻转课堂模式更有利于有效利用课堂时间,让教师更加充分地了解学生遇到的困惑和疑问,从而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2)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性质适用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只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则无法达到课程预期效果。因此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内,教师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变得更加有效,可提高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效率[4]。(3)根据《贵州省普通高校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调查显示,2017届毕业生认为母校就业服务急需改进的方面为“求职面试技巧培训”“聘请专业的就/创业指导老师”“就业心理咨询”等。以上几方面如果利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理论知识传授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应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加强训练。因此,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设计来看,只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很难提高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服务的满意度。

3我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

3.1完善基础课程体系,搭建网络学习平台。我校在原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及创业基础理论课的基础上,搭建了网络学习平台。该网络学习平台可提供就业创业各类网络课程供学生学习,具有作业提交、在线考试等功能。3.2修订教学大纲。首先,参考文献及相关理论对教学内容做系统梳理。其次,使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对就业创业指导方面的学习需求。再次,使用访谈法,了解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最后,综合上述调研结果,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3.3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首先,使用文献法系统研究翻转课堂理论、方法及应用技巧。随后,针对某章节内容使用实验法对比该章节使用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最后,根据问卷调查结果选用效果最好的教学模式。下面以就业指导课程中的“面试准备”一节内容为例说明我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5]的实施。3.3.1提出教学任务。向学生公布学习指南,含学习主题、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建议等,提出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指明需要完成的任务[6]。该章节的学习目的为掌握面试技巧及求职礼仪。3.3.2自学先行。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观看教学视频《面试技巧》、查看PPT及阅读材料。3.3.3自学情况了解。教师登录网络学习平台查看学生自学情况,督促学生完成自学内容。3.3.4课堂内化。在线下课堂中,教师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解决该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作为教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随后,开展模拟面试,进行巩固练习。3.3.5评价反馈。学生填写教学问卷,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完成考试。3.3.6反思总结教学反思,查缺补漏,教师总结。教学实践证明,翻转课堂可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空间及更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翻转课堂可增强教学中的互动性,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及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练习等环节中,并愿意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及完成作业,从而提升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巧.高校就业指导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科教导刊(下旬),2018(5):105-106.

[2]黄李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就业指导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赤子(上中旬),2017(2):122.

[3]逄德明,胡罡,马行空,等.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自修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8(6):79-82.

[4]许欣,李焱.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18):268-269.

[5]张德成.高校翻转课堂教学与课程设置的重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12):107-111.

就业创业指导范文篇5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就业创业指导

随着信息全球化全面进入人们的生活,新媒体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已经离不开新媒体,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现在很多高校在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上广泛运用新媒体,它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相关的信息,使大学生有了更广阔的途径和方法去就业和创业。高校如何更好地运用新媒体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创新工作,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新媒体与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创新的紧密关系

新媒体与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创新的紧密关系集中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新媒体在信息传播层面的天然优势为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信息的广播传播提供有力途径。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是新媒体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网络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普及,大学生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他们利用新媒体开展工作和学习,并利用其获得所需的信息,包括时事新闻,就业信息等。此外,传统媒体由于传播方式单一,传播范围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信息需求和阅读习惯,而且很多信息都储存的时间较短。新媒体以互联网为媒介,能够将信息进行快速整合和传播,满足不同人群对信息的需求,而且人们随时都能搜索以前的信息,传播范围非常广泛,大学生可以得到最新、最全的就业信息,促进他们更好地进行择业选择。(二)新媒体的交互性为增强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提供了帮助。新媒体的交互性特点,能够使信息与信息之间、人与人之间快速的联系起来,而在传统媒体时代,人们获得信息的手段比较单一,只能从报纸、电视和广播等渠道中获取信息,人们接受的信息有一定的延时性,而且信息与信息之间、人与人之间无法进行良好的信息交流,这就无法使信息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接收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并且还能对信息进行有效传播,将就业信息与他人进行交流共享,能够彼此发表就业看法,交流就业经验,促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自己想要获取的信息,这样又能促使就业创新信息的不断更新。(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就业创业指导信息的传播以及共享提供了便利。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人与人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人们可以通过新媒体进行沟通交流,给人们打造了一个可以在同一时间和同一空间进行共享的平台。在这个共享平台上,人们可以进行信息传播,也可以进行信息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各种感官都被充分调动起来,可以听、可以说、可以看、还可以进行思考和交流,然后彼此进行信息共享。这种信息传播共享性应用到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创新上,不仅可以让大学生之间进行创业就业信息的相互共享,学校还可以和各种企事业单位就创业就业信息进行共享。而如果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共享是很难得以实现的。通过相关调研数据得知,很多高校大学生都使用新媒体获得就业创业相关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共享和实践,而且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这个队伍中。大学生利用各种移动客户端搜索相关就业创业信息,而且就这些信息进行相互交流和分享,从而使得各种就业创业信息得到资源共享。

二、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创新途径思考探索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如何实现创新,如何更好地利用新媒体开展更有效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是高校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因此,下文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使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与新媒体进行良好结合,从而开创出更多地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创新途径。(一)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大数据就业创业信息库。高校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和新技术进行就业指导工作,比如进一步完善地方级就业信息库,利用大数据技术将就业相关信息进行录入,包括历届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去向、就业创业专业对口比例等信息,从而使这些信息更好地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依据,也使大学生通过这些信息更好地进行就业、创业和择业。而且,信息越完善,大学生越能通过这个信息库查询所需要的信息,帮助他们了解自身的专业以后如何选择适合的行业,他们今后的就业前景如何,从而使他们更清晰合理的制定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大数据就业创业信息库内容非常丰富有内涵,它不仅包括当前国家和地方政府最新的相关政策信息、招聘信息、就业创业形势分析等内容,还包括了近年来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优秀案例、优秀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案例等内容。这些内容可以为应届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创业信息参考,使他们更科学合理的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同时,信息库中还有信息共享板块,人们可以在这个板块进行信息共享,使得信息内容更加完善和健全,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进一步健康有序发展。(二)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搭建官方就业微信交流平台。现在是信息爆炸时代,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信息传播量大且传播速度快,大学生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就需要通过新媒体平台接受更多地信息,从而使他们在未来更好地进行就业、创业和择业。因此,高校要创建新媒体信息交流平台,可以建立校园官方就业微信交流平台,使大学生从传统的社交软件上转移过来,在校园官方就业微信交流平台进行良好沟通和交流。新的微信平台就业创业服务更优,服务成本更低,可以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精准的就业创业指导信息传播。比如,可以利用微信进行定向传播,还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相关就业创业信息,可以添加朋友,组建微信群,而且还可以将群进行分类,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信息传播,使得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开展的更精准。微信平台可以从实际出发为大学生提供正确有效地信息,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对学生定期推送各种最新、最全面的就业创业信息,使学生能第一时间了解所需的信息,满足他们的不同信息需求,这也充分说明高校利用新媒体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能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三)契合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需求,开发官方就业APP软件。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就业创业创新指导教育工作要将大学生使用最广泛的手机充分运用起来,开发符合大学生需求和应用方便的就业创业APP软件,使大学生能充分利用软件了解各方面就业创业信息,提高高校就业创业创新指导工作效果。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开始应用APP就业软件,学生输入自己的学号就可以登录进去,在里面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就业创业政策、招聘信息等多种相关信息查询,对学生来说很方便实用。当前我国高校每年的人数都在不断增加,高校应届毕业生每年也就相应增加起来,所以高校更要充分重视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工作的开展,将官方APP就业软件充分应用起来,为应届毕业生提供服务,然后可以联合其他APP就业软件,不断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各项服务,建立超链接,使大学生在上面可以进行信息共享,了解多家企业的招聘信息,从而使应届毕业生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同时也为企业输送符合的人才,实现大学生和企业的双赢。要通过APP就业软件不断吸引大学生的参与和应用,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专属的新媒体创业平台新模式,使APP创业软件充分发挥其在就业创业指导方面的优势。现在互联网平台发展越来越快,出现了很多新鲜事物,比如O2O这样的新网络平台创业盈利模式。高校要充分看到这一点,将O2O模式与创业App紧密结合起来,为大学生更好地进入社会打造一个经验积累平台。还可以为学生打造创业平台体系,因为很多电商的门槛都很低,使大学生花费少量的费用就能进行尝试,为他们今后更好地创业积累丰富的经验。实际上,已经有很多大学生在APP和O2O电商模式下进行了良好的创业,很多大学生都选择科技企业,它符合我国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时代就业创业战略思想,这些案例都进一步激励大学生加入到电商队伍中去,通过新媒体进行良好创业。因此,高校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建立基于O2O模式的创业人才孵化中心,鼓励大学生利用APP创业软件进行相关信息查询、经验分享和资源共享,使大学生有更多地经验去面对未来社会上的发展。(四)加快建立三位一体的就业创业新媒体交流平台。高校应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行业、企业和学生三位一体的新媒体交流平台,从而使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具有实际性,满足企业的需求。目前,很多大学生对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了解较肤浅,如果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的不到位,就无法使学生掌握更多地就业创业相关知识,就会使大学生毕业后处处碰壁,无法良好的进行择业,也就谈不上就业和创业。因此建立一个基于行业、企业与学生三位一体的新媒体交流平台非常重要,在这个平台中,一切还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为他们提供所需的就业创业教育指导,开展各种相关讲座,包括创业经验讲座、人生哲学讲座等,同时为学生和企业人员建立微信群等,使他们能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通过智能移动新媒体平台实现学生、行业和企业的良好信息交流。

三、结语

总之,传统媒体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下生存的越来越困难,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多种需求,新媒体能使人们通过多种方式获得所需的信息,对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非常活跃,他们渴望接受新鲜的事物,多媒体在大学生中运用非常广泛,也必将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路径的改革与创新提供有力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雪冬.大数据环境下信息网络在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7):194-195.

[2]杨建洲.新媒体应用与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创新[J].大庆社会科学,2019(3):139-140.

就业创业指导范文篇6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就业指导;融合发展;实践分析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不仅是学校的问题,也是国家发展中所面临的严峻问题,高校教育教学中需要采取多项措施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并且促进高校教学现代化发展。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就业意识,促进学生职业发展。所以这种分析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相融的可行性比较高。

1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相融合的现实意义

(1)缓解就业压力。尽管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通过多项措施增加就业岗位,以此提升大学生毕业就业率。然而由于当前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形势尚未恢复,多数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状况不佳,从而导致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比较少,无法满足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高校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合就业指导教育有助于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建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以此加强竞争实力,从根本上提升就业率,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问题。(2)加大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力度。现阶段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重要转型阶段,企事业单位都需要大量专业性和综合性人才。高校能够为社会定期输送高质量人才,所以必须按照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注重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以此满足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通过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有助于培养出一大批具备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满足社会的发展要求,还能够从根本上促进企业发展。同时还有助于建立创新体系,加大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力度。

2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相融合的策略

(1)注重建设专业化教师团队。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属于重要因素,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学习。所以高校应当注重建设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确保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的高度融合。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处于基础前提,可以有效确保学生创业就业的成功率。专业化的教师团队有助于提升就业,指导教学质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所以学校应当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教师团队的专业性,进一步提升教学活动的开展质量。高校应当开展多元化的招聘渠道,不断提升教师的福利待遇,这样能够吸引具备丰富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任教。此外学校还应当组织学校内部教师参与的教学培训活动当中,这样能够提升整个就业创业教学团队的专业性。(2)优化创业教育理念,提升就业指导质量。高校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就业指导教师必须具备创新创业理念,并将该理念融入到就业指导当中,有效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在高校教学内容当中,就业指导占据重要地位,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职业观念,使其建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所以对于高校来说,必须对现有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进行完善,制定详细的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这样可以将创新创业教育目标更好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正确认识创业教育,全面促进职业发展。学生具备较强的创业理念之后,能够积极参与到创业活动中,充分发挥出自身才能。(3)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在高校就业指导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有效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教学活动,制定多元化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认识到就业问题,将创业作为人生目标,有助于加强课堂教学质量。高校就业指导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前期准备、就业政策以及职场适应。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来说,应当为学生介绍成功的就业创业案例,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够制定明确的职业目标。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教师应当适当增加中介专业教育内容,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到自身能力,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将行业领域的发展情况展示给学生,确保学生能够了解到普通行业的发展规律。在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增加招聘模拟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到招聘模拟活动中,直接了解到求职全过程。为了要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就是可以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模拟环节,确保学生能够了解企业的运行环节和销售环节,以此提升学生的执行力和决策力,为后续创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4)开展体验式教学,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传统教育方式比较单一,不能使学生了解到创业就业的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体验式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创业就业的难度。由于大学生具体的思维模式比较活跃,对事物的好奇心比较高,教师在就业指导教学期间,可以通过情景式教学法开展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热情,切身感受到创业的乐趣。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应用创新模拟软件,以教学内容为载体,提升学生的参与度,确保其能够参与到实际操作当中。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员工招聘、市场调查、原材料采购与销售环节当中,学生可以按照市场需求对企业发展计划进行优化设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在实际生活中开展实践活动,感受创业的全过程,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专业知识和内容,充分发挥注重创业教育的价值。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体系中应当有效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确保学生在学习中具备创业和就业意识,为后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采用二者融合的教育模式,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和积极性,还能够提升高校就业率,从根本上推动高校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英慧.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外语专业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6):213-214.

[2]郭明净.三全育人语境下高校二级学院“四位一体”就业指导工作模式———以L高校W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9,20(18):55-59.

[3]雷健茨,王春花,兰天莹,等.广西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与思考———基于7所高校的抽样分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9,10(04):94-98.

就业创业指导范文篇7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弘扬创业精神,培育创业主体,拓宽创业领域,优化创业环境,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推动发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城乡统筹,加强政策引导,完善市场机制,促进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

二、目标任务

坚持面向城乡统筹就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保障就业的工作思路,继续把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作为全市就业工作的主攻领域来抓,进一步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服务、创业培训“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营造支持创业、鼓励创业的良好环境,调动全民创业的积极性,确保年内新增城镇就业5500人,确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三、工作措施及完成时限

(一)签订目标责任书。巩固和强化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度,在去年任务分解的基础上,今年继续把新增城镇就业、创业培训、农民转移就业等目标任务分解到镇、街道,以此作为年终就业目标责任考核的依据。待市政府下达就业指标后,即可与各责任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各责任单位的职责和目标任务。通过层层抓落实,确保完成创业就业工程目标任务。(完成时限:年4月底)

(二)加快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鼓励全民创业,重点扶持国有集体下岗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给予一次创业补贴、岗位补贴、小额贷款扶持、创业项目推荐等方面的扶持。加快建设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为缺乏创业经验和经营场地的创业者提供项目开发、创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帮助其顺利创业。同时要进一步整合资源,扩大规模,提升水平,形成集聚效应,充分发挥创业基地的孵化作用、就业促进作用和创业示范作用。(完成时限:年12月底)

(三)加大小额担保贷款投放力度。建立和深化创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贷款的联动机制,既要实现贷款对创业的扶持作用,同时也要增强创业带动就业的功效。今年计划小额担保贷款发放不低于500万元,新增就业330人。(完成时限:年12月底)

(四)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

信息数据库与市联网,实现市、县、乡三级信息共享,确保每个镇、街道人社服务机构都能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免费的就业信息服务。完善市场信息手段,在人力资源市场安装触摸屏,方便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查询信息。(完成时限:年5月底)

加大职业介绍工作力度,继续组织开展“再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专项宣传服务活动,为用人单位和各类求职者提供洽谈平台,实现介绍就业5500人。(完成时限:年12月底)

就业创业指导范文篇8

从事发展微利项目的城镇登记失业妇女、残疾妇女、军队退役女军人、军人家属、女性低保人员、大中专院校女毕业生、外出务工返乡创业妇女、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发展致富项目的农村妇女。其中。

二、经办金融机构

城镇妇女(城镇户口)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合作机构是银行凌海支行;农村妇女(农村户口)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合作机构是凌海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三、贷款额度

贷款最高额度为8万元。对符合条件的妇女创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

四、贷款期限

期后确需延长贷款期限的可展期2年,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展期不贴息。

五、贷款利率

其贷款利率可根据贷款人的条件实行浮动,小额担保贷款经办金融机构(以下简称经办金融机构)对个人新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但上浮最高不能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3个百分点。所有小额担保贷款在贷款合同有效期内如遇基准利率调整,均按贷款合同签订日约定的贷款利率执行。

六、贴息额度

由中央财政据实全额贴息,对符合条件的城镇和农村妇女微利项目小额担保贷款。展期和逾期不贴息。经办金融机构的手续费补贴、呆坏账损失补贴等仍按现行政策执行。

七、贷款程序

社区妇代会应对借款人申请进行调查,城镇妇女按照自愿原则向户口或创业项目所在地社区妇代会提交小额担保贷款申请。深入了解借款人的生产生活状况,对借款人的贷款需求和信用状况进行评估,按照审慎原则发放贷款申请表(由经办金融机构统一出具)报乡镇负责妇联和劳动保障工作的单位审核,符合条件的5个工作日内,提交当地贷款经办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审核,并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小额担保贷款。农村妇女按照自愿原则向户口或创业项目所在地的村妇代会提交小额担保贷款申请,村妇代会应对借款人申请进行调查,深入了解借款人的生产生活状况,对借款人的贷款需求和信用状况进行评估,按照审慎原则发放贷款申请表(由经办金融机构统一出具)报乡镇负责妇联和劳动保障工作的单位审核,符合条件的提交当地贷款经办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审核,并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小额担保贷款。贷款经办金融机构对借款个人的贷款申请进行审核,符合有关规定的发放贴息贷款,贷款合同中加盖贴息贷款专用章,并在与担保机构签订的担保合同中注明。贷款经办金融机构对已发放的贷款,需将贷款合同及汇总表报市财政局。

八、贴息程序

报市财政局审核汇总后,经办金融机构按季将已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相关材料送交市妇联确认。上报妇联和财政局审核并办理贴息。具体工作程序如下:

1.贷款经办金融机构向市财政局并妇联申报;

报妇联审核;2.市财政局并妇联审核确认后。

3.妇联审核汇总后报财政局债务金融处;

4.财政局债务金融处将贴息资金拨付给市财政局;

5.市财政局拨付给贷款经办金融机构。

九、部门职责

确保贴息贷款用于从事外贸菜等微利项目;单独设置贴息贷款业务台账,1.经办金融机构。对贷款项目是否属于贴息项目进行审核;对贴息贷款的使用方向进行监督。妥善保管贷款合同及相关业务凭证,配合有关部门检查;认真做好贷款贴息的审核和申报工作;根据有关规定需履行的其他职责。

及时拨付贴息资金;加强对贴息资金的监督与管理,2.财政部门。指导贷款贴息的申请和审核工作;做好与有关部门及经办金融机构的协调配合工作;认真审核贴息申请。保证贴息资金专款专用。会同有关部门适时检查贴息资金的使用和拨付情况,及时处理和反映工作中存在问题;根据规定需履行的其他职责。

负责协调经办金融机构,3.妇联组织。市妇联发挥总协调作用。做好妇女申贷、承贷、还贷情况汇总统计,协调解决乡镇妇联反映的承贷妇女创业中遇到实际困难,协助做好创业项目跟踪服务。乡镇妇联负责申贷妇女情况调查,指导帮助申贷妇女按政策要求做好贷款申请、贴息办理、还款等工作,及时反馈资金运行状况信息。村(社区)妇代会负责做好妇女贷款基础信息登记、初步审核,全程指导妇女完成贷款申请,跟踪项目实施,做到家庭情况清、贷款项目清、贷款数额清、还款能力清;积极帮助承贷妇女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困难,并协助做好贷款回收工作。根据规定需履行的其他职责。

十、工作时限

做到集中推荐、集中审核、集中发放,要将创业妇女提交的贷款申请相对集中。注重提高工作效率。具体时限按照辽财债〔2009〕476号执行。

十一、领导机构

十二、其它事项

1.信息通报。市妇联负责信息上报工作。对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实行“信息季报制”每个季度最后1周通报各乡镇进展情况。

就业创业指导范文篇9

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体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其一,整体性,也就是说高校就业创业指导体系所涉及的内容应该是全面的,涉及到职业规划,就业心理咨询,就业信息服务,还应该开展就业创业指导组织构建,课程设置,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由此实现通力合作;其二,层次性,也就是说一方面,就业创业的组织结构应该是有层次的,保证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另外一方面,就业创业的指导时间和内容是有层次的,应该结合不同学生开展不同的引导策略;其三,联系性,体系中的组织机构,人员管理,课程设置是相互关联的;其四,开放性,应该注重高校与政府,企业之间的配合,使得就业创业指导体系构建工作顺利开展。

二、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

在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的基础上,我们针对于与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体系的构建进行了调查,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很多大学生对于职业就业和创业形势理解程度不够

通过相关调查显示有绝大多数的学生对于职业状况,职业特点,职业长未发展,职业岗位职责都不是很清楚,这种难以将职业估珍子准确定位的学生往往在就业和创业过程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2.2就业创业指导内容单一化难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在面对就业和创业问题上,学生需要给予的指导是多样化的。不仅仅涉及到就业政策和形势,就业技巧,职业规划,还涉及到就业创业需求信息,职业适应能力,就业创业心态调整等等内容。但是从现阶段河北省高校开展的就业指导内容结构来看,这显然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2.3就业创业指导队但专业性不强难以胜任指导教学工作

在河北省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的任职教师往往都是学生辅导员或者兼职教师,难以保证指导课程的有效性。一方面,教师身兼数职,使得其难以对于就业创业形势有着清晰的把握,开展的再就业指导课程只是在过形式而已;另外一方面,教师自身缺乏健全的理论知识,在教育学,心理学,法律学,人力资源学方面的知识存在欠缺,使得课程开展缺乏依据,难以有效的开展下去。

三、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体系的构建策略

3.1坚持以职业发展J酬仑为依据,树立正确的教育和服务现念

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体系的建立,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指导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职业需求出发,以生涯发展理论为基础,树立教育和服务并重的观念。其次,强化就业创业服务意识,结合学生的需求,开展就业信息,心理咨询服务,政策分析服务,保证给予学生就业和创业正确的指导。

3.2积极构建就业创业指导组织体系,保证就业创业服务效能实现

对于高校来说,首先,应该设立专门的就业创业指导机构,以专职教师的聘请,教育配套的设置,其他部门的配合来保证其组织机构的专业性。其次,积极转变指导机构的职能,进一步优化其服务内容,实现其服务意识和责任的强化,从而将其引人到高效教育结构中去。最后,积极将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纳人必修课,引导学生开展就业创业课程的学习。

3.3不断建立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与职场职责的融合

对此,要求就业创业指导教师积极开展课程研发,结合现实职业动态需求,实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以更加人性化的教学方式来开展,从而建立其有效的课程指导体系。其一,高度重视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在相关课程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学生需求,设计教学方案,反馈教学效果;其二,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从政策分析,应聘技巧等方面向学生传输就业创业的知识。

3.4积极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保证就业创业环境的优化

强化就业创业指导机构和队伍建设力度,保证在就业创业指导过程中,其行为主体的有效性。一方面创建有经济领域的专业单位和专业人员参与的的指导机构,科学的判断和把握国家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创业机遇,为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理想的服务。同时调整指导机构中各部门各自为战的服务模式,整合分散力量,提高整体服务效能。另外一方面,高校应按照学生比例,加强建设全员化、专兼职结合的就业创业工作队伍和高水平、专业化、相对稳定的就业创业指导教师队但。同时,建立社会成功人士、企业家、知名校友等优秀社会人才担任校外就业创业指导员的制度。

四、结束语

就业创业指导范文篇10

关键词:大数据;大学生;高校;就业创业;指导

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820万人,再创历年新高,就业创业工作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切实抓好基层就业、服务国家、创新创业、统筹联动、服务保障五项工作尤为重要[1]。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平衡。2019年10月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2],也要求进一步完善就业创业机制,改善大学生毕业窘状,在改善民生问题上,保障就业成为重中之重。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面临的挑战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观念有待更新。就业创业观念方面的挑战,主要是指大学生缺乏对自身职业的规划,其就业创业中对单位性质、地域方面可能存在特殊倾向[3]。例如,在就业单位上,学生单纯追求体制,追求“铁饭碗”;创业地域方面,学生大多愿意在当地县城、乡镇工作,不愿走出去。还有部分学生盲目追求“大城市”“大企业”,就业创业趋向繁荣城市,导致大学生人力资源出现较多闲置,也错失学生认识世界、健康成长的重要机会。(二)大学生职业能力有待提高。大学生能否合理就业创业,受自身专项技能、综合素质影响较大。但当下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职业规划,忽视综合素质训练,还有部分学生专业知识也不扎实,导致毕业就业创业遇到诸多困难。(三)大学生就业创业努力程度有待加强。新时期高校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质量有待提高。高校逐渐形成比较完善的规划指导服务体系,部分高校还引进企业知名讲师提供高质量就业创业服务。但在学校提供的优质服务中,部分学生参与积极性并不高,其职业技能、综合素质未得到有效提高,其沟通、表达、团队合作及利益方面的“软实力”是他们就业创业的短板[4]。学生就业创业努力有待加强,其就业、创业的能力多来源于学校实践活动及经历经验,但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未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毕业期间制作的简历较为粗糙,着装随意,经营投入经历不够,导致就业创业效果不理想。(四)高校缺乏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部分高校缺乏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主要是指其专业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方式有待更新。一是其专业设置不满足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脱节,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用人企业需求,创业技能教学较落后,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不适应社会发展。二是部分高校专业同质化严重,专业过大,缺乏特色,导致同类专业毕业生多,行业人才竞争激烈,供大于求。三是教学课程结构有待完善,部分高校实践教学软件滞后,硬件数量和学生数量不匹配,教学实践效果不理想。四是高校人才培养方式有待改进,现有培养方式缺乏师生互动,学生学习过程不能及时反馈给教师,导致教学理念及模式滞后。(五)就业创业服务缺乏精准性、实效性。现阶段就业创业服务指导主要是就业创业信息,就业创业情况落实也单纯以开会方式落实。由于服务指导方式单一,就业创业服务缺乏针对性,未考虑学生特点、个性、职业规划。未发挥大数据优势,缺乏对学生个人信息收集分析,也未分类指导,导致就业创业信息推送随意性较强,未结合市场、岗位需求。

二、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策略

今年,电子信息及互联网等IT行业、机械制造业、房地产建筑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旺盛,物联网、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毕业生的需求也呈上升趋势。随着国家发展的大布局,特别是与“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港珠澳等相关的项目行业,对人才吸引力巨大[1]。在大数据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应用大数据对学生行为习惯、血液、职业测评等分析,可为就业创业指导提供有力支持。(一)坚持以大数据为依据,建立学生电子成长档案。麦尔•舍恩伯格的《大数据时代》明确指出,在大数据时代,要做的就是接收这些纷繁的数据并从中收益[5]。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可对更多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数据潜在价值。新时期智慧校园、慕课等技术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大的便捷,学生在网络中会留下大量数据,就业创业指导部门可通过大数据优化服务,以大数据为理念,重点搜集学生思想道德、社交、实践活动参与、志愿服务、荣誉保养等信息,设置电子档案,对其成长评估。同时,可将校园生活信息也归入电子档案。例如,可利用图书馆借阅系统、校园卡消费记录、志愿者服务平台记录、校园文化参与等,采集大学生信息数据,以大数据技术,分析学生行为兴趣、个人能力,针对不同学生以个性化的服务提供就业创业指导,推送适合学生的岗位指导,实现精准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二)以大数据技术优化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以大数据为支持,可对学生智慧就业创业平台、管理平台及测评系统等进一步优化,建立平台和平台之间的联系,实现线上数据共享及实时提取。而对就业创业平台优化,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细分学生职业、就业倾向。学生的理想职业、就业倾向不同,需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状况,提供相应的服务。故学校需先对学生进行职业测评,了解他们的就业创业倾向,而后按照其职业规划、择业观、择业偏好,细化分类,建立多类目的学生数据库。例如,对于青睐技术性岗位的学生,可以向其推荐工程师、技术员、设计师等岗位;对于想要锻炼自己的学生,可以向其推荐销售、客服、业务员等职位。当然,对学生的就业创业服务,必须结合当下市场的需求。以学生的创业指导为例,学生要想创业,就必须对创业区域的市场形式作出分析,选择大众喜闻乐见,而行业形态又不饱满的内容创业,以为大众提供服务为理念,科学创业。因此,以大数据对学生职业方向、择业方向细分,并将学生和市场供需智能结合起来,可为学生推送精准的就业创业政策,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展现出就业指导服务的精准性及实效性。第二,要细分市场岗位。就业创业指导可对原有的市场岗位进行细分,真正实现学生和岗位的匹配。结合高校专业,对各个地域、行业、岗位等大数据进行细致分析,就业方面,了解各个岗位需求;创业方面,分析各个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岗位及行业也需要考虑薪资待遇、成本、工作内容等,按照具体岗位数据,建立不同层次的信息库,落实人员就业创业的精准匹配。例如,学生想要从事服务业,而服务业又可细分为餐饮服务、互联网服务、通讯服务、民事服务、法律服务等多种,而服务职位又可分为电话客服、售后客服、售前客服、服务员、咨询管理员等,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让学生真正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三)以大数据技术分析市场需求,完善育人体系。高校相关工作人员要认识到,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开展不仅仅针对大四学生,其在大学二年级、三年级中均应积极开展认知再教育,使其掌握专业学习方式,拥有过硬的专业实践技能,以此为将来更好就业创业奠定基础。应将学科研究、实践发现、社会需求更替等融入学生教材中,以社会实时需求的内容培养大学生。高校人才培养应适应市场需求,树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意识,以大数据技术为手段,多对市场需求细化分析,进一步完善高校育人体系,为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实际教学也可结合专业实际,对当地市场调研,作出大数据分析,可提高专业教学改革,优化学科设置,并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优化育人体系。(四)加强师生对大学生创业就业的重视程度。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能够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实用性是创业就业课程的最大优势和最大特点。必须从实践出发,结合理论进行知识讲解,实践进行强化理解,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感悟,引导其自觉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只有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应用于生活以及社会中,在实践中发光,才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与能力的快速提升,才能解决就业创业教育理论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实践之间的断裂问题。(五)培养学生过硬的本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观念是传统教育观念的重要内容,若想要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则要转变方法,努力改变传统教育中“要你学”的填鸭式教育思维和方法,建立以学生为本,切实为学生服务的教育理念,将“要你学”转变为“我要学”,让学生从内心自发想要学习知识,这种态度的转变更有助于提升课堂的学习效率。一旦学生进入到“我要学”的这种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环境中,他们会更多地与教师进行互动,针对性地提出相应问题,改变教师全程讲授,学生不感兴趣的循环怪圈。并且,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对问题进行思考以及自我判断,养成应用理论指导实践和探究表象下深层次原因的习惯,这些宝贵的习惯即将使得学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走的更远,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让他们认识到作为一名大学生,不仅应该努力学习书本知识,更应当时刻关注实践,加强个人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六)以大数据自媒体协助就业。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迅猛,逐渐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衣食住行之中。高校可以利用学生对于新兴科技的激情和好奇心,自建自媒体基站以发展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指导。如果自媒体运行不错,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取得更好的培养效果。使用自媒体方式有关就业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加易于接受,加大信息的传递效率,提高信息的传播范围,让更多有需求的人受益,引导学生关注并进行思考,让创新和创业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学生日常生活,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学校自媒体受到一定关注后,可以和其他具有创新性的自媒体合作,对创作内容予以创新,结合文章和理论知识,通过使用小剧场和其他形式共同作用,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创新。自媒体的评论平台是学生之间交流学习成果的重要媒介,通过这种形式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他们可以独立并理性地分析和评价这些内容。(七)构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训练体系。第一,学校必须提高思想认识高度。学校可将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归入人才培养体系,在各个年级衔接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训活动[6],并有侧重点地设置实践项目。例如,在大一可开设关于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等教育教学。在大二阶段,可逐渐深入专业知识、职业规划、合作沟通等方面的能力训练,引导学生提前进行自我评估。在大三阶段,可将重点集中在实践训练,落实专题技能指导。第二,针对学生开展特色化训练项目。按照就业创业种类不同,可设置具有特色的训练项目,例如“海外深造训练营”“公务员训练营”等,对大学生开展特色训练,可实现对学生毕业分类的精准指导。例如,上海交通大学针对学生开展了“八大就业创业训练营”,对学生创业能力着重训练,结合市场需求,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并且,特色化的训练可在就业创业项目上进行探索,打造符合高校发展需求,又反映礼仪素养、职业能力等的训练项目。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核心在于对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持,不断提高就业创业指导的效率和质量,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做好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实际工作中,需树立大数据意识,主动接受并适应科学技术的变革发展,将大数据思维技术融入就业创业指导中,收集并分析各项数据,实现精准化的就业创业政策宣讲、就业反馈等,有效提高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水平,为学生毕业后更好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葛筱,陈伟民.基于互联网风口背景下我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28):154-155.

[2]吴杰.新形势下高校联合党支部建设探究[J].法制与社会,2020(9):169-170+182.

[3]闫振福.基于大数据分析视角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强化策略[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8(10):193-194+197.

[4]李雪冬.大数据环境下信息网络在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17):194-195.

[5]向中坤.试论大数据环境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新前景[J].中外企业家,2019,638(12):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