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职责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01:49:48

教育职责

教育职责范文篇1

一、中央政府与农村教育服务

中央政府为公共服务提供全国性政策设定目标,并且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措施来决定公共服务提供中其他关键利益相关者的职能及相互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有着直接的问责关系,而且建立了服务提供者和民众在农村教育服务提供中应履行的职责的管理框架。

(一)农村教育服务提供的框架

为了执行全国性政策,我国建立了一个广泛的权力和职责的授权制度。中央政府授权给省级政府,省级政府授权给地市政府,这样依此按等级向下授权。如果能够对下级政府的绩效进行有效的管理,这种分权制的行政管理对于提供高效的服务是优势,但是,目前中央和省级政府、省和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和服务提供者、服务提供者和公民这四个关键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管理关系非常薄弱。中央政府在制定国家发展计划上起着关键作用。为了完成全国的发展计划和保证服务提供的一致性,中央政府为农村教育服务的提供制定了政策框架,并为农村教育服务项目设定最低服务标准,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我国政府的行政结构高度分权,将权力和职责广泛地授予不同级别的政府。这个庞大的授权系统由中央机关来管理,但中央机构设置非常小,其核心部门只有约有5万公务员,他们处于拥有超过3200万公共部门雇员的金字塔机构的塔顶。中央政府向省级政府授权并布置任务,依靠各省来完成全国性的指标,农村教育服务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授予各县市区职责来进行管理的。

(二)农村教育服务的资金来源

尽管中央政府没有对大多数农村教育服务直接提供资金,但它可以对资源的流动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央政府主要是通过法律或监管来要求地方政府为农村教育服务提供资金,同时通过收入分配和向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来间接支付农村教育服务。即如《义务教育法》第42条所规定:“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规定予以保障。”地方政府可支配的资源之一是地方税收。我国全部地方税收种类都由中央政府指定,地方政府没有制定税率和税基的权力。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将收入重新集中,地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开始下降,中央政府遂将自有收入的绝大部分通过转移支付提供给地方政府,作为地方财政的一个来源。农村教育服务是中央政府转移支付中的主要对象之一,地方依靠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来填补地方财政以及服务提供中的具体缺口。由于中央政府的指令加上不断增加的转移支付,农村教育服务的预算急剧上升。1998-2004年,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全部预算拨款从325亿增长到1326亿元,所占该阶段全部教育资金比重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不足53%增加到2004年的80%以上。对所有教育的全部预算拨款从1998年的1340亿增加到2005年的近4000亿元。而在增加的2630亿元中,仅有120亿元来自中央政府,其余都是来自地方政府的预算。规定地方政府要增加支出,并通过具体的农村教育服务项目来填补服务部门之间的差距,这种方法还是存在一定局限性。尽管最近的两个五年计划都将加强教育作为重点,但从1998年到2005年,中央政府自己预算中对教育的投入占全部支出的比重却是逐年下降的,从将近4%下降到不足3%。

二、地方政府与农村教育服务

地方县一级政府负担着农村发展和减贫的重任,这些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为了可以顺利执行这重要的职责,强化县级政府的管理是加强农村服务的关键。

(一)农村教育服务的分配

以县为主的改革,加上农村税费改革,从2001年开始农村基础教育的责任也从乡镇一级转移到县一级。还有许多职能部门的“垂直化管理”正在进行中,将农村教育服务从乡镇归到县级政府管理。自农村税费改革以来,乡镇和行政村开始大幅合并。尽管这些改革有助于减少农村教育经常性开支,但在短期内却可能对服务的供给产生不利影响。县一级政府对农村教育服务起着决定作用,主要负责制订计划和预算,对学校的日常工作、校长的任命和评估、教师的聘任及晋职进行监督,还有学校设施的维护和建设,监督义务教育入学率目标是否达到等。当然,具体的实施执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做法,取决于上一级政府如何对下一级政府进行职能分配。在农村教育服务方面,地方政府可以根据自己的收入能力来调整服务的供给。但随着“约束性”转移支付的依赖程度的增加,农民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的减少,将预算外资源纳入预算,实施更加严格的提供农村教育服务的标准和规定,这些都限制了县政府根据本地情况进行决策的能力。

(二)农村教育服务政策的执行

很长时间以来,中央政策难以在基层得到全面执行。最近几年由于财政收入集中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财政开支责任远远超过了其收入能力,也出现了人们对地方政府不可能完成所有任务的认同。资金不足是许多县和乡镇执行中央农村教育政策的巨大障碍。充足的财政收入是有效补助项目的前提条件,但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农村教育项目都没有达到这个条件,中央转移支付所给的资金远低于农村教育服务项目所需的费用。因此,地方都有强烈的增加收入的兴趣,而且地方政府可以自由支配自有收入。由于税收结构过分重视工业和商业,特别是自农业税取消后,要增加当地财政收入,就意味着政府应致力于促进有益于增长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工商业到本地发展。完成中央提供农村教育服务的任务与基础设施投资在共同争夺稀缺的财政资源,与自身利益的强烈冲突导致地方执行中央政策的意愿降低。

三、农村教育服务提供者与公民

(一)农村教育服务提供者

农村教育服务提供者即学校,是中央农村教育政策和执行之间的关键层级。教育是事业单位中最大的一块,它与政府的联系也最紧密。40万所正规学校和10万个“教学点”为1.43亿名1-9年级农村学生提供义务教育。除了少数独立管理的村级学校以外,这些学校几乎都属于事业单位。但同时发现,地方政府与农村教育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管理关系存在着缺陷,而造成这些缺陷的原因是职责分配不清、公共服务的资金不足、事业单位缺乏财务公信力、绩效管理不严等。缺乏竞争使这些情况变得更加恶化,造成的后果是农村地区教育服务的匮乏。

(二)农村教育对象

农村教育服务属于一种公共服务,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一种行为,农村公民是该项服务的接受者。政府方面应该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信息和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服务情况进行调查并及时反馈到农村居民当中,而且要引导农村公民积极监督和评估农村教育服务工作,做到政务信息公开,广泛开展不同方式、不同目的的公开磋商。目前,这种公民参与的评估和磋商是非常有限的。信息提供的城乡差别依旧巨大,对农村教育服务的积极参与和评估还处于萌芽阶段。村民的教育观念不到位,地方政府和服务提供者对此也缺乏兴趣。

四、建议

(一)简化目标,明确各级政府责任

中央政府应该利用不断增加的财政能力加强农村教育服务,中央制定的目标应该采取绩效成果形式。各级政府要承担更多的财政责任。明确每一级政府的责任并将其规范化,是各级政府之间稳固管理关系的前提条件之一。为了让地方政府能够履行分配给它们的责任,必须确保提供适当的资金,这可以通过地方的自有收入和改善转移支付来完成。中央可以让地方政府掌握更多的税收,或者在税率方面赋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权,并允许它们对所得税征收附加税。当然,赋予更多的收入自主权并不能解决所有地方的问题,特别是中西部的贫困地区。为了缩小还继续存在的地方财政差距,中央还需要通过转移支付系统向地方提供更多的资金,以促进地方教育服务平衡发展。

教育职责范文篇2

一、国家教育委员会在国务院的领导下,主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法律和行政法规,制订高等教育工作的具体政策和规章。指导、检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高等学校对党和国家有关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贯彻执行。

(二)组织进行全国专门人才需求预测,编制全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招生计划,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和布局。审批高等学校(含高等专科学校,下同)、研究生院的设置、撤销和调整。制订招生和毕业生分配工作的规定,编制国家统一调配的毕业生年度分配方案。

(三)制订高等学校、研究生院的设置标准。制订高等学校的基本专业目录与专业设置标准,组织审批专业设置。

(四)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订高等教育的基建投资、事业经费、人员编制、劳动和统配物资设备的管理制度和定额标准的原则;对中央一级高等教育的基建投资、教育和科学研究经费、专项费用、外汇和统配物资设备的分配方案提出指导性建议;掌管用于调节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和支持重点学科建设的基建投资、事业经费和人员编制。管理国外高等教育援款、贷款工作。

(五)制订高等学校人事管理的规章制度,规划、组织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根据国务院《关于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规定》,对高等学校这方面的工作进行组织和指导。

(六)指导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工作、体育工作、卫生工作和总务工作。确定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的修业年限和培养规格。制订指导性的教学文件,规划、组织教材编审。组织检查、评估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

(七)指导和管理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招收、培养研究生工作。指导学位授予工作。指导和管理高等学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

(八)指导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工作。配合国家科学技术研究的主管部门,组织制订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规划和管理制度。促进学校与科学研究、生产、社会等部门的协作、联合及校际合作。

(九)指导和管理到国外高等学校留学人员、来华留学人员以及对外智力援助的工作,促进高等学校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十)组织为高等学校提供教育情报、人才需求信息和考试等方面的服务工作。

(十一)统一指导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编制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制订和下达年度招生计划。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编制继续教育规划。

(十二)直接管理少数高等学校。

二、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国家教育委员会的指导下,管理其直属高等学校,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法律和行政法规。

(二)组织进行本系统、本行业专门人才的需求预测,编制直接管理的高等学校的发展规划、年度招生计划和自行分配部分的毕业生分配计划。指导招生和毕业生分配工作。

(三)对直接管理的高等学校的设置、撤销和调整及所属专业的设置和重点学科建设进行审查,向国家教育委员会提出申请或建议。接受国家教育委员会的委托,按照有关规定,审批直接管理的高等专科学校所属专业的增设和撤销。

(四)负责直接管理的高等学校的基建投资、统配物资设备、事业经费预算的分配和决算的审核。

(五)指导直接管理的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工作和总务工作。任免学校主要负责人。根据国务院《关于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规定》,对直接管理的高等学校这方面的工作进行组织和指导。

(六)按照国家教育委员会统一部署,会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对高等学校对口专业的教育质量组织评估,组织和规划对口专业的教材编审。

(七)指导和协调高等学校学生在本系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鼓励高等学校有关专业、研究机构参加本系统的科学技术开发,促进企业与学校的联系。

(八)鼓励直接管理的高等学校面向社会办学,实行本部门与国务院有关部门、本部门与地方联合办学。

(九)管理本部门成人高等教育、专业培训、继续教育和有关教材编审的工作。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本地区内的高等学校,其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指导、检查本地区内各高等学校对党和国家有关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的贯彻执行。

(二)组织进行本地区专门人才的需求预测,编制直接管理的高等学校的发展规划、年度招生计划,组织领导招生和毕业生分配工作。对直接管理的高等学校的设置、撤销和调整及专业设置进行审查,向国家教育委员会提出申请或建议。接受国家教育委员会的委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审批直接管理的高等专科学校所属专业的增设和撤销。

(三)负责直接管理的高等学校的基建投资、统配物资设备、事业经费预算的分配和决算的审核。

(四)指导直接管理的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工作和总务工作。任免学校主要负责人。根据国务院《关于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规定》,对这些高等学校和部分国务院有关部门直接管理的高等学校这方面的工作,进行组织和指导。帮助本地区内各高等学校的总务工作逐步实现社会化。

(五)组织本地区内各高等学校的校际协作和经验交流,进行教育质量的检查与评估。指导和协调高等学校学生在本地区内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

(六)鼓励本地区各高等学校面向社会办学和跨地区、跨部门联合办学。在国家教育委员会指导下,对国务院有关部门直接管理的高等学校,在保证投资、经费和人才需求等条件下,统筹组织联合办学的试点。促进高等学校与科学研究、生产等部门的联合与协作。

(七)管理本地区所属成人高等教育。

四、扩大高等学校管理权限,增强高等学校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其主要内容是:

(一)在保证完成国家下达的培养人才任务的前提下,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实行跨部门、跨地区的联合办学,接受委托培养生和自费生。可以提出招生来源计划建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录取学生,处理和淘汰不合格的学生。落实国家下达的毕业生分配计划,制订毕业生分配方案,并向用人单位推荐部分毕业生。

(二)执行勤俭办学的方针并在遵守国家财务制度的前提下,按照“包干使用,超支不补,节余留用,自求平衡”的经费预算管理原则,可以安排使用主管部门核定的年度事业经费。接受委托培养生、自费生,举办干部专修科、函授、夜大学及社会技术服务和咨询取得的收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用于发展事业、集体福利和个人奖励。

(三)按照主管部门批准的总体设计任务书、总体规划、长远和年度基建计划,在向主管部门实行投资包干的前提下,可以自行择优选择设计施工单位。在保证实现投资效益的前提下,经过主管部门批准可以自行审定设计文件,调整长远和年度基建计划。包干投资,节余留成使用,超支不补。

(四)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可以根据规定的干部条件、编制和选拔步骤由校长提名报请任免副校长;任免其他各级行政人员;聘任、辞退教师和辞退职工。

(五)经过批准的高等学校,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评定副教授的任职资格,其中少数具备条件的高等学校,可以评定教授的任职资格;审定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增补博士研究生导师。

(六)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及修业年限、培养规格,可以按社会需要调整专业服务方向,制订教学计划(培养方案)、教学大纲,选用教材,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教育职责范文篇3

一、对我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进行了跟踪审计。

根据审计署的要求和市局的工作安排,我局于2012年12月18日至2013年1月7日,对县2009年5月至2012年12月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进行了跟踪审计。审计一方面摸清了工程规划完成和资金筹集情况,另一方面对2009年5月至2012年12月4个校安工程建设工程进行了竣工决算审计。

审计过程中发现存在县级资金筹措困难;校建工程批建繁杂;建设用地征用较难;以前年度审计发现有关D、C级危房虽已封存停止使用,但未进行拆除;部分工程建设存在超现金限额支付工程款、未办理竣工决算审计就全额支付工程款等问题。

审计组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如下审计建议:

1、坚决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拆除D级危房、禁用C级危房”的文件要求。尽早对封存停用的D级危房进行拆除,保证学生安全,消除安全隐患。

2、不断加大本级财政对校安工程建设投入,积极向上级财政和教育部门争取校安建设资金,全方位、多渠道整合县直各部门的建设项目资金向校安工程倾斜,特别是世界宣明会捐赠资金、县扶贫办扶贫资金,确保我县校安资金投入达到五年校安规划投资要求,力争2013年圆满完成我县的“五年校安规划”建设任务。

3、加强工程量审核,严把签证关,防止多计、重计工程价款,确保校安工程建设资金的安全性和效益性。

二、对教育局财务收支执行情况进行审计。

结合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我局对县教育局2010年、2011年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了审计。同时重点审查教育经费是否合理使用,基建经费是否切实用于改造危房,是否用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等。

三、对经费投入的重点、难点进行专项审计。

针对历年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和考核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我局对经费投入的重点、难点进行专项审计,促进县级政府依法投入,切实履行职责。审计重点一是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按标准、按序时及时拨付,且在核定标准的时候对农村寄宿生较多的学校、学生数较少的学校有所倾斜;二是学前教育列入政府财政预算;三是政府财政预算安排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按省定标准执行公办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四是校安工程、师资培训等专项经费的落实;五是教育规费的征收与足额拨付、规范管理使用。

四、对教育费附加的筹措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延伸审计税务部门时,审查城市教育费附加是否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3%足额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的10%-15%划拨、地方教育费附加是否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2%足额征收,以及开征的其他教育附加,是否足额及时用于教育。

四、加强公用经费审计,规范学校财务行为。

对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安排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对以往审计中发现存在问题较多的地方和学校进行跟踪回访,督促落实整改要求,着力解决好一些学校公用经费支出范围不规范、支出结构不合理等重点问题。指导学校将有限的经费管好用好,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

四、加大审计处罚力度,切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

教育职责范文篇4

一、职责调整

取消已由区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主要职责

(一)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对全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对全区教育方针、法规、政策的落实实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

(二)负责本系统行政执法进行的监督检查,接待处理来信、来访、热点问题和各类举报案件;负责调查、处理本系统违纪案件。

(三)负责本系统干部考核、培训、培养选拔、任免及组织发展,干部档案的建立、保管。

(四)负责本系统理论宣传、统战、精神文明工作和干部、教师理论学习,师德教育管理;党建资料管理,党刊发行。

(五)负责群团组织建设、教育工会组织建设、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监督教工民主权利的落实,组织教工社会性活动。

(六)负责指导检查全区中小学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教育计划;监督检查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的执行情况,管理教学用书和学生用书;对教育教学质量实行宏观管理、调查、总结和分类指导;对中小学办学方向和规范化管理进行监督、指导。

(七)贯彻落实国家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计划,科学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推动学校“阳光体育”和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进行综合督导评估。

(八)监督学校全面落实安全工作制度,强化安全管理责任,及时排查、消除学校安全隐患;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综合督导评估,创建“平安校园”。

(九)负责管理全区中小学学生的学籍;对高中、初中招生工作进行组织与指导;负责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反向小综合会考、中职升高职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等考务工作,负责对各类考试违规行为的认定和处理工作。

(十)负责全区的职工教育、社区教育宏观管理与协调工作;负责审批民办学历(非学历)学校的审批、监督、宏观管理及日常视导、年度检查评估工作。

(十一)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教育系统人事工作计划,教工需求预测、人事调整、大中专毕业生的调配计划;负责教师教育工作、教师职称评定、聘任、考核、培训及教师业务档案的建立;负责劳动工资、退休人员管理、技术工作考试、伤残人坚定,教师奖惩、人事档案的管理、师资队伍建设。

(十二)负责编制全区中小学教育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事业发展计划;负责教育系统经费核查、统计分析、监督与管理教学仪器设备购置与配备;负责中小学、幼儿园财务管理与审计。

(十三)负责审批各类幼儿园所开办、停办、级别评定工作和全区托幼园所业务视导、年度审验评估工作。负责园所长和保教人员的资格审定和培训。

(十四)负责中小学科学技术、劳动技术课程的整合与管理,全面推进中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负责0-3岁早期教育的研究与开发,促进学前教育全面发展。

(十五)负责对教育系统信息化设备进行管理和指导。建立覆盖全区的信息技术支持服务体系,为学校提供设备技术和设备应用的服务支持。

(十六)负责新建、翻建和扩建校舍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负责校舍、教师公寓维修和维护。

(十七)负责勤工俭学和校办产业工作;负责学生生产劳动及社会实践;负责教育事业开发和管理。

(十八)承办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三、内设机构

教育职责范文篇5

一、对教育经费的筹集、管理和下拨情况的审计

在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都对于教育总投入的使用情况,教育费附加收入及地方教育费附加收入的入库使用情况进行了重点关注,切实保障教育经费的及时、足额到位。

同时对县教育局2016年教育系统部门决算执行及决算草案编制进行审计审核,审查2016年度预算编制、调整及执行情况;2016年财政收支情况;“三公”经费、会议费使用情况;政实拨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教育费附加及地方教育费附加情况。

二、对我县中小学校舍工程进行了跟踪审计

根据上级的要求几工作安排,于2018年度对全县中小学校舍工程进行了跟踪审计加大摸清了工程规划完成和资金筹集情况,另一方面加快改薄、教师周转房、厨房等建设工程竣工决算审计,2018年审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8个,审计工程决算送审总额2888.66万元,审定金额2803.47万元,核减85.19万元。

三、对教育公用经费进行审计督查

2018年对县下河小学校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安排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审计结果表明下河下河小学习做到严格控制支出,重大开支实行集体研究,严格财务审批制度,在支出的控制上把关严格,支出结构比较合理,经费用在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地方,确保了资金效益,但也存在账务核算不准确、工会经费占用公用经费等问题,已督促整改到位。同时对以往审计中发现存在问题较多的地方和学校进行跟踪回访,督促落实整改要求,着力解决好一些学校公用经费支出范围不规范、支出结构不合理等重点问题。指导学校将有限的经费管好用好,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

四、加强内部审计指导,规范学校财务行为

教育职责范文篇6

一、基本情况

全县有学校食堂22家,其中15所中小学17家,托幼机构5家,其中有2家私立幼儿园尚未办《餐饮服务许可证》。

二、履职情况

1、强化责任落实,明确目标任务

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年初,制定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与各学校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42份。

2、建立责任制度,细化工作职责

在工作中,我局加强与教育部门的沟通联系,并多次组织联合检查,确保了各自履职到位。各学校都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责任制度,明确每个环节每个岗位职员的责任,确保责任到人,校长(园长)作为第一责任人,总揽全校食品安全工作,分管领导作为直接责任人亲身检查督促,专职食品安全管员认真履行职责,按照食品安全要求,狠抓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学校食堂从业职员和广大师生食品安全意识普遍进步。同时我县各学校认真完善食品安全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和食堂食品安全长效治制度,积极开展应急演练,确保食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3、强化监督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1)开展各项专项整治。2013年,我局开展了春秋开学学校食堂专项检查、食品添加剂使用、学校食堂大宗食品(米、面、油)专项整治和食品安全“百日行动”等各类专项整治6次,共检查学校食堂21家,(其中私立幼儿园食堂5家),涉及全县4625名师生的饮食安全。

同时,我局对校园周边的餐饮服务单位也进行了监督检查,突出抓许可证办、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明、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加工存储过程中的生熟分开,餐具的清洗、消毒、保洁和“三防”设施,“五专”要求,食品库存管,使用的食品原料是否安全及生产经营场所是否符合餐饮单位量化管要求等情况的规范。

(2)开展日常监督检查。我局充分利用各乡镇监管力量,下发文件,要求各乡镇在学期中每半月对学校食堂进行专项监督检查,我局执法人员在日常监督检查中抽查个别乡镇的监督检查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督查督办,严查各类违规违法案件。

4、强化宣传教育,普及安全知识

在工作中,我局将宣传教育列为重点工作之一,广泛深入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各学校通过开设健康教育课、专题讲座,利用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师生的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做到人人知晓,广泛参与。同时,我局加大对食堂从业人员培训,给各学校发放《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视频教材,组织各学校校长、分管校长及厨房所有从业人员进行观看,并要求各学校在学期内至少要组织各类人员学习两次以上,进一步提高了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法律意识,规范了其食品加工操作程序。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个别学校食堂索票不符合要求,索要的票据非本批次全部票据,且有少数票据没有供货方签字;

二是餐具消毒制度执行不严,部分学校执行餐具消毒情况均不完全符合要求,餐具消毒记录不全;

三是食品留样制度执行不力,主要表现为留样量不够,留样记录不完整,留样时间未达到规定时间;

四是个别学校给学生备餐过早。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问题进一步总结工作经验,落实工作责任,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保障广大师生食品安全:

(一)强化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大学校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力度,根据量化分级管的要求增加监管次数,提高监管效能。

(二)加强对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操作规范培训,确保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落实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人员和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工作,并让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人员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教育,提高群体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加大对校园周边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管力度,有效防范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和群体性食源性疾病发生,切实保障广大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教育职责范文篇7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民左公路**公里处,全镇辖**个村、**个社、**户、**人,总面积**平方公里。镇现有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所,教学点1处,幼儿园1所。共有教师**人,其中女教师**人,高级职称**人,中级职称**人,初级职称**人。共有学生**人,其中小学生**人,幼儿园学生**人。

二、自评工作情况

(一)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情况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每年年初召开教育年度工作会议。镇政府主管教育的副镇长主持会议并提出工作要求。会上,对教育年度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安排,列出具体落实举措。会后,镇政府采取召开专项下校调研工作部署会、推动会、总结表彰会、期末工作会等形式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取得实效。

2.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协调推进教育事业发展。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建立主管副镇长,相关部门参与的统筹协调、联动合作机制,共同推进教育事业发展。镇政府定期组织召开相关部门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镇政府积极围绕教育发展加强调研,提出有价值的建议,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对教育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具体目标和工作任务。《镇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为近一段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了蓝图。

3.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制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细化职责分工,层层“签字背书”签订责任状。各基层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强化主体责任,班子成员强化“一岗双责”。加强专题学习教育,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召开了镇教学辅导站主要领导廉政集体约谈会,如实填报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并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逐级逐人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和《党员领导干部承诺书》,全面落实了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

4.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德育队伍建设。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加强学科德育渗透。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不断加强校园、班级文化建设。通过开展系列教育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镇各学校均成立了家长学校,建立三级家委会,学校通过家委会、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指导家庭教育,形成家校共育机制。每年通过评选“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等弘扬正气,树立思想政治先进工作者形象。

5.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导权和话语权。按照“政治强、业务强”的标准和“讲政治、守纪律、有担当”的要求,选优配强工作队伍,确保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坚强有力。积极组建全系统网络评论员队伍,利用自媒体和新型网络媒体,带领全系统网络评论员就党中央、国家和市区重大政治实事以及系统内重点工作等进行跟帖评论,广泛营造风清气正的舆论氛围,切实维护校园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注重加强宣传思想工作者的管理,定期进行考核,充分发挥他们在维护主流意识形态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落实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情况

6.积极落实国家和省市县教育法律法规规章。一是开展教育行政执法人员集中培训,切实提升执法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二是教育行政执法检查做到执法主体合法,适用法律正确,引用条款准确,执法决定和程序合法,检查均有记录备案。三是是积极根据国家、省、市、县级教育法律法规出台配套实施方案,保证教育政策的有效落实。

7.执行国家和市重大教育政策,推进国家和省、市县重大教育工程、项目。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县重大教育政策。镇政府设立了教育督导委员会,并定期调整委员会成员,保证了工作的连续性,增强了督导工作的支持力度。二是落实市、县领导对教育重点工作的批示,并形成区相关部门协调督办、跟踪进展等推进落实机制。三是在涉及教育安全、民办教育、基建工程等百姓关心、社会关注的重大教育政策的落实实施上。四是结合“不作为、不担当”问题专项治理,加强责任追究,提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意识。

8.深化教育改革开放,协调推进教育发展

积极拓展延伸对外宣传的途径和渠道,使宣传工作的触角得以延伸,使宣传思想工作更深入基层实际、更贴近群众实际,使宣传内容更生动感人、更接地气、更聚人气。

(三)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情况

9.鼓励和支持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落实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根据市公建配套设施相关管理规定,实行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幼儿园。2015年新建团结社区配套幼儿园,目前已投入使用。

10.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控辍保学得到落实。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学校成立控辍保学领导小组,通过严格学籍信息管理,与家长建立通畅联系,对学困生重点帮扶,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等制度,有效落实控辍保学工作。我镇义务教育巩固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11.大力发展继续教育

我镇已建立继续教育办学资源保障、监管和评估政策体系。在教师继续教育方面,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和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目标,制定实施方案,按照“全员培训、突出骨干、按需分层、注重实效”的原则,做到培训前调研、培训中跟踪、培训后反馈。通过统筹安排,解决工学矛盾;按需配置课程,提升参训实效;并根据调研反馈,调整更新课程。培训经费予以保障。努力构建全民继续教育、终身学习服务体系。

12.办好特殊教育。我镇按照“全覆盖、零拒绝”的要求,根据残疾儿童的实际情况制订方案,做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安置工作。镇教学辅导站牵头联合县残联、特教学校对义务教育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进行入学前登记,全面掌握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数量和残疾情况。对不同残疾程度的学生采用普校随班就读、特教学校入学、送教入户、“一人一案”多种形式进行入学安置,让每一位残疾儿童少年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我镇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

13.保障困难群体受教育权利。落实困难学生资助,认真执行政策、从严规范管理,认真做好家庭困难学生情况调研、统计、建立资助档案,确保党的惠民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从“全国学生资助规范管理年”自查、自纠及抽查工作结果显示,我镇规范学生资助管理制度与政策执行落实到位,资助金及时发放,足额到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做到全覆盖。

(四)加强教育保障

14.依法落实教育财政投入情况。镇政府每年在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基本支出上现实逐年增长。

15.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成立了由镇主管教育副镇长任组长,辅导站站长任副组长,各学校(幼儿园)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的镇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构建了领导抓顶层,信息部门抓统筹、业务部门抓需求,基层单位推应用的工作格局。

(五)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情况

16.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以党的精神进校园工作为统领,深入开展青少年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感动”、“对话”、“同行”三大系列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精神;开展宪法晨读和“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及“践行核心价值观,做文明有礼人”文明礼仪大赛等活动,以文明城区、文明校园的创建为契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价值观深入学生心中。

17.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师生合法权益。有效开展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工作。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立了由教育、公安、综合执法、文化、市场监管等部门为成员的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专项组,并把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情况列入年度工作考核。专项组各成员单位通力配合,齐抓共管,定期分析我区各校园门前情况,研究解决办法。

校园安全得到保障。一是通过中小学德育基本情况年报表了解行为不良及犯罪学生的基础数据和基本问题,并让学校以文字形式将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备案。二是广泛深入开展“阳光校园我们是好伙伴”主题教育读书活动。要求学校围绕活动主题,结合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创建文明校园活动,开展系列读书活动。三是下发文件做好开学后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做好学生接送车辆排查工作。四是制定和完善了各项突发应急预案及治安、消防等各项规章制度,有效保障了校园的安全稳定。

教育职责范文篇8

一、扎实开展校园普法,推进法治校园建设

我们积极开展法治校园建设,以建立“法伴成长”实践基地为抓手,通过设立法治书屋、法治文化墙、法治文化走廊、法治文化游廊、法治台阶、法治操场等形式,让青少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法治的熏陶;通过开展法治安全节、法治读书节、佩戴安全小标识、课间法治十分钟、当一名小小法治志愿者、法治专家进校园、法治手抄报、法治征文、模拟少年法庭、警校共建大家乐等丰富多彩的青少年学生亲力亲为的法治实践活动,把启发式、互动式、体验式要求融为一体,吸引广大中小学生自觉参与,使他们在参与中受到教育,提高素质,健康成长。同时,在全区43所中小学校全部配备了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通过日常课堂教学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法律常识教育,推进学校法制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考核的“五落实”,积极引导学生学法、守法、用法,做到人人学习法律知识,形成法治思维。“七五”普法以来,全区中小学校共举办“法学专家进校园”专题讲座30场次、法治安全主题队会180节,征集法治安全征文、三字经、拍手歌3000余篇;组织学生参加省法治安全网络知识竞赛18067人次。2016年,在省司法厅、省教育厅、省法宣办组织的“关于在全省教师中开展‘法治教育征文’和‘法治教育教案’征集活动”中,我区中小学积极参加,共投稿法治征文80余篇,法制教案60余篇。

二、广泛开展社区普法,为青少年成长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通过“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邀请区法院审判员、区公安分局办案民警进社区开展现身说法,解读近年来我市发生的“非法集资”等多起重大司法案件,使青少年进一步强化了依法、守法、尊法的法治观念。扎实开展“单元式普法、组团式服务、推进依法治区”主题活动,以社区(村)为单元,组建服务团队,解决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法律问题,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利用寒暑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法活动,让青少年在玩乐中学习法律知识。在全区所有187个村居实行“一村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实现了法治服务网络全覆盖,为青少年提供法律帮助。同时,积极构建社区法治游园,为青少年成长提供良好法治环境。“七五”普法期间,建成了法治文化大院、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游园等,通过各种展牌、壁画、雕塑,将适宜青少年成长的法治格言、法治谜语、法治典故、法治名言等法治文化进行有效传播,营造青少年成长的法治氛围,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易于接受。

三、打造特色法治文化,增强法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凝聚力

为进一步提升法治文化内涵,我们深入汲取历史文化和特色文化精髓,注重法治元素与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合,按照“一地一特色,一处一品牌”原则,坚持试点先行,高水准规划、高质量建成了法治文化广场、路法治宣传一条街、滨河法治文化游廊、社区法治文化游园、校园“法伴成长”实践基地等,实现了法治文化载体建设多样化、特色化和规模化,让青少年休闲有去处、学法有趣味、践行有榜样、境界有提升。我们的法治文化广场,还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在广场东侧设立了由十二生肖构成的12部法律、法规七字歌,造型活泼可爱,引人注目,青少年在尽情游玩的同时便受到了法治的熏陶,提高了青少年学法用法的积极性。每年国家安全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律师、法学专家为中小学开展法治讲课,组织全区青少年开展学法活动,积极宣传教育法规及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浓厚法治宣传氛围。2017年“12.4”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中,小学师生走进区法院,学法“零距离”,人民日报第四版刊发图文进行宣传报道。

四、创新普法载体,突出“互联网+”法治宣传

我们在坚持传统的宣传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创新,顺应时展需求,将普法载体由“传统”向“现代”实施转变,利用网络的集群优势和规模效应,构建法治宣传教育网络互动平台,扩大法治宣传覆盖面,扩大普法工作影响力。利用微视、法润、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网络平台,以普法动态、涉法热点、新法速递、法治文化为内容,为青少年提供与其成长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帮助青少年更好的理解相关法律法规,让青少年学法学的更简单、用法用的更明白。截至目前,全区共发送法治宣传微信3000余条,发送司法便民服务信息1万余条,使法治宣传更加贴近生活,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法治知识,也有效的传播了法治文化,开启指尖上的普法新时代。

教育职责范文篇9

镇纪委:负责制定远程教育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学习计划,督促检查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教学内容的落实。

镇党办:负责全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组织实施与协调管理。负责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村和驻镇以及镇属企事业沟通联系。负责编制镇级教学计划和远程教育骨干队伍建设。负责规划、指导、督察、管理全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负责协调有关新闻单位,做好现代远程教育宣传工作,及时报道全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动态和工作经验。参与全镇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和各行政村终端站点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负责组建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办公室及日常工作。

农办:协调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开发。负责农村科技知识培训和教学辅导,组织科技人员做好相关服务工作。为农村党员干部提供农业生产新知识、新品种、新技术,以及经营管理、政策法规和相关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发挥全镇农技干部队伍的作用,承担教学资源建设、骨干队伍建设、实地教学辅导、实用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工作任务。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业科普服务队、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和农村科普带头人的作用,提供相关的教学课件。组织科普讲师团、农村科普服务队、科技示范户、农村科普带头人、农技人员进行实地、远程教学辅导。

文卫办:督促指导文教卫生单位做好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收集、技术服务、人员培训等工作。组织农村中小学教师参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组织和管理。负责提供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的相关资源,组织开展相关学用活动。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等方面的教学资源,组织指导医疗卫生系统为农村党员干部提供健康咨询和医疗服务。

民政所:负责提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农村社会救助、婚姻、社会福利、移风易俗、优抚安置、区划地名等方面的教学课件、图文资料。

司法所:负责制定远程教育法制宣传教育方面的学习计划,提供普法教育方面的教学课件、图文资料,组织法律服务人员和普法教育工作者通过远程教育为基层群众提供相关法律咨询和服务。

财政所:做好经费保障工作,督促指导各级财政落实相关经费。配合做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设备招投标等政府采购方面的服务工作,参与工程验收评估等工作。

计生办:提供人口与计划生育方面的教学资源,为农村党员干部提供计划生育的政策、知识和技术服务。

电视站:参与地方特色教学课件的制作开发。做好现代远程教育宣传报道工作。

团委:负责制订农村青年现代远程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相关教学课件,负责远程教育青年志愿者的人员招募、综合协调、跟踪管理等工作。

教育职责范文篇10

为进一步明确市级(指设区的市,下同)统筹管理职业教育的职责,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职业教育统筹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精神,现就建立市级为主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市级统筹管理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确定由市级人民政府统筹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职业教育,是省政府根据国务院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对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当前我省职业教育工作的重点。切实作好这项工作,对确保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增强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各市要充分认识强化市级人民政府统筹管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职业教育取得更大的发展。

二、要积极推进建立市级统筹管理职业教育的新体制

各市教育局要根据《通知》精神,在市政府的统筹协调下,积极会同有关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对加强市级统筹管理职业教育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以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法规为依据,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意见。建立市级统筹管理职业教育的体制,要坚持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要进一步转变管理方式,强化宏观管理,弱化微观管理,减少行政审批,加强规划、协调、监督和服务。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尽快建立起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运转协调、灵活高效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三、明确市级统筹管理职业教育的职责

各市要按照《通知》要求,认真履行管理职责,统筹管理市属和县(市、区)属的中等职业教育、中等成人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成人教育以及辖区内民办高等教育,确保职业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和各类教育的健康发展。严格落实就业准入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服务支撑体系。今后省对职业教育主要是制定有关政策,进行宏观指导和检查督导。为强化市级统筹管理职业教育的力度,我厅决定将有关的职业教育审核、审批事项下放市级管理,具体项目包括:

(一)学校设置审批。市属和县(市,区)属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成人中专由市教育局负责审批,市属和县(市、区)属普通中专的设置,由市教育局负责进行考察,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学校的变更、撤销由原审批部门审核批准。要严格按照《*省教育厅关于规范学校名称有关问题的通知》(鲁教计函〔20*〕22号)的要求,规范职业学校名称。非学历教育民办高等学校的设置审批按《*省实施〈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办法》(*省人民政府令第129号)和《*省民办高等教育管理暂行办法》(鲁教职字〔20*〕28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招生计划安排和招生工作。各市属和县(市、区)属中等职业学校,其招生计划的制定和招生工作由各市教育局统筹负责,其中普通中专学校的招生计划由各市汇总后报省有关部门审批下达,以便学生入学后的户口迁移和毕业生就业证明发放。跨市招生计划由双方协商落实。

(三)学籍管理工作。市教育局负责市属和县(市、区)属普通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籍管理工作,要按照教育部和我厅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籍管理的原则意见,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证书由市教育局统一进行审验,并加盖市教育局印章(钢印)或专用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印章(钢印)。省直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籍管理和毕业证书审验工作仍由我厅负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跨市转学的,由原学校、转入学校所在市教育局审批,在省属和市属中等职业学校之间转学的,须报我厅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