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建设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15:38:36

和谐社会建设

和谐社会建设范文篇1

一、人事公正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人事工作的本质和直接目的,是谋求人与事的恰当配合,做到因事求人、因才施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人与事以及共事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达到最佳状态,以最优的方式和途径达到组织目标。在人事活动的直接目的之上还有更高的目标和价值追求,这就是人事公正。公正,即公平、正义。公平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当一个公平的状态被打破后,它必将往一个新的公平状态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正义的价值导向作用,决定着公平的发展方向。当前,我国的人事公正,就是要充分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培养和选拔各方面人才的过程中,促进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人事公正的目标和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起点公正。公正体现在权利平等和政治民主两个方面,其最基本的表现就是机会均等。一般情况下,机会均等等于公正。因而,人事公正必须确保具有相同资格条件的人,具有均等的参与人事中各种资源及利益竞争和分配的机会,以保证起点的公正。二是过程公正。在干部选拔任用的过程中,无论是进退去留,还是升降调转,都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制度和办法,进行实施和监督,包括竞争规则的公正和实施规则的公正。三是结果公正。人事制度、人事工作最本质的目标就是培养选拔适合职位要求的人才。否则,其制度和工作就是不公正的。这既是岗位的要求,也是人们的期盼。

人事公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是生产力中最关键的因素。人事不公,经济社会建设所需要的各方面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社会生产力得不到持久的发展,没有人才基础和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难以实现。

二、我国的人事制度在根本上是公正的

判断一个制度是否公正,要从这个制度所依赖的社会基本结构(社会体制)入手进行分析。我们党的先进性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决定了我国的人事制度充分体现了最大公正性。从权利平等的角度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从根本上宣布了任何团体和个人的特权均属非法,确保社会成员在政治生活领域享有真正平等的权利。从政治民主的角度看,《宪法》规定,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人事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充分体现了这种公正性。从实践上看,我国的人事制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任务的完成,为培养和造就一批又一批优秀干部和各方面需要的建设人才,发挥了制度保证作用。

当然,公正是在社会改革中逐步实现的,而且实现公正的过程有时是曲折、艰难的。我们党和国家根据某个历史时期任务需要制定的人事制度,保证了当时历史任务的完成,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弊端也显现出来。从目前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干部的基本权益还得不到及时有效和全面的保障。当前,我国人事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已有的人事法规制度,执行得还不够严格,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难究的现象时有发生;人事法规监督机制还不完善;人事工作者依法从事工作的意识和水平还有待提高。二是机会不均等现象,在某些方面表现得还比较突出。一些单位在用人上片面强调高学历,用非所学、用非所长,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过分强调年龄、资历、阅历,使一些优秀年轻干部和有特长的人才难以脱颖而出。三是竞争规则上存在某些缺陷。当前,由于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尚不健全,有的单位和部门在选人用人上,还存在不正当竞争的问题,暗箱操作,甚至买官卖官现象时有发生。四是结果公正与人事公正的目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干部能进不能出,职务能上不能下,待遇能高不能低,论资排辈,任人唯亲等弊端还没得到根本解决。

三、努力实现人事公正,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当前,既要解决影响人事公正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更要积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体现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一是树立有利于人事公正的观念,增强群众的公正意识和追求公正的能力。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了解人、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是实现人事公正的基础和前提;要树立人力资本的观念,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发挥人力资本的增值作用,是实现人事公正的条件;要树立人才资源管理法制化的观念,建立和完善人事工作的法规和制度,是实现人事公正的根本;要树立人才资源管理科学化的观念,按照各类人才的成长规律,建立健全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环节的科学机制,使人事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同时,要强化广大群众的公正意识和追求公正的能力,在全社会形成倡导公正、支持公正的良好氛围,为人事公正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是加强人事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公正公平的人才管理机制。制度是实现人事公正的根本保证。当前,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就是要认真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选拔任用机制、收入分配机制、人才流动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摆脱束缚优秀年轻干部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颈”,破除传统人事制度中的“格”,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盘活人才资源,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的条件。

和谐社会建设范文篇2

一、以长效机制建设为根本,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发挥广大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模范作用

党员是党的细胞,分布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组织基础。我们要积极探索使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发挥广大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模范作用。建立健全党员长期受教育的学习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心组学习、党员电化教育、专题培训等制度,全面提高党员的素质和能力;建立健全纯洁党员队伍的管理机制,探索建立党员管理工作新机制,完善组织生活会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谈话谈心制度、党员定期汇报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费收缴制度等,积极推行“在职党员进社区”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建立健全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服务机制,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定期征求群众意见制度,广开言路,畅通民意表达途径,及时了解基层群众所需、所急、所忧、所盼,为他们排忧解难。

二、以干部选拔任用为关键,强化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发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骨干作用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关键在领导干部。作为组织部门,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着力提高各级干部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要以提高素质、增强本领为目标,认真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任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加大经济、法律和社会管理等知识的培训力度。要以扩大民主、群众公认为取向,不断从操作层面和制度层面推进选人用人的公开、民主、公正,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骨干力量。以健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高看一眼;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绝不能亏待,真正在干部队伍中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和谐局面。要以科学考察、严格考核为重点,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责任制和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增强选人识人的公正性、科学性和准确性。要客观、准确地评价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引导各级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和谐社会建设范文篇3

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

所谓和谐创建活动,就是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着眼于增强公民、企业和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把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任务落实到城乡基层,广泛开展以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单位、和谐家庭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创建活动。

(一)开展和谐创建活动是对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丰富和发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各地开展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及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三大系列创建活动。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不断创新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三大系列创建活动呈现出勃勃生机,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显然,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有机结合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难以涵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因此,必须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基础上,增加开展一种更加符合“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群众性创建活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了“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和谐创建活动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都是群众性创建活动,它们有各自侧重的领域,又具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重在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和谐创建活动重在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通过这两个群众性创建活动的有机结合,共同促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开展和谐创建活动是大力加强和谐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开展和谐创建活动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有效载体。任何一种文化形态的生成与发展,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建设和谐文化同样需要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的过程。和谐创建活动能够承载和谐文化建设的全部内容,能够反映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人是社区中的一员、村镇中的一员、单位中的一员、家庭中的一员,社区、村镇、单位、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只有每个人自身实现了和谐,每个社会“细胞”实现了和谐,全社会和谐才具有广泛坚实的文化基础。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和谐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要求贯穿于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单位、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始终,坚持重在建设、常抓不懈,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具体事情抓起,通过春风化雨的方式,让和谐精神、和谐理念入脑入心,使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单位、和谐家庭的创建过程成为推动全社会强化和谐理念、践行和谐精神的过程,从而充分发挥和谐文化对人们思想的引领和启迪作用、对人们精神的抚慰和激励作用、对社会矛盾的疏导和缓解作用、对全社会的亲和和凝聚作用。

(三)开展和谐创建活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动力。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共同建设、共同享有”揭示了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道路、实践主体和根本目的,表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这就需要我们党把广大人民群众最广泛地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参与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去。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和谐创建活动,就能够激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增强公民、企业和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感,培育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奋斗目标;就能够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调动方方面面投身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就能够促进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完善社会调节机制,增强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因此,一定要把开展和谐创建活动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把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单位、和谐家庭等和谐创建活动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和谐创建中的主体作用,真正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的有效途径

开展和谐创建活动,要高举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万众一心、共创和谐为主题,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建立健全“以创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为重点,以创建和谐单位为支撑,以创建和谐家庭为基础”的创建体系,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维护和谐的良好局面。

(一)坚持思想领先,创建文明型社区。良好的社会风尚、共同的生活愿望、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创建和谐社区的精神支撑。社区各种组织一定要着眼于增强居民的社会责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教育居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振奋精神、鼓舞斗志,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行为、养成美德,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积极推动理论教育进社区、时代精神驻社区、先进典型在社区,不断增强居民的爱国爱市意识、团结奋斗意识、创业发展意识。要不断创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的内容,大力倡导爱国、诚信、友善、敬业、守法等道德规范,切实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努力形成“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知我社区、爱我社区、奉献社区、为社区争光”的风尚,积极营造社区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

(二)坚持重在建设,创建服务型社区。社区是具有多重功能的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创建和谐社区,要以服务居民为宗旨,以群众满意为准则,加强社区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推进“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要积极推进社区就业服务,增强居民的生活幸福感。要积极推进社区社保服务,增强居民的生活稳定感。要积极推进社区救助服务,增强居民的社会信赖感。要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增强居民的健康保障感。要积极推进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增强居民的地缘归属感。要积极推进社区便民服务,增强居民的生活方便感。

(三)坚持资源共享,创建学习型社区。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建设学习型社区,要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能力为目标,全方位、多形式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要有效整合优势资源,让人们接受各种智能、技能、体能方面的培训提高。要积极开展社区教育,逐步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要不断优化学习环境,把社区建成广大居民求知的课堂、心灵的家园。

(四)坚持安居乐群,创建友好型社区。良好的治安环境是人的基本需要,良好的人居环境和人际关系更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条件。一个和谐的社区必定是安全、宜居、友好的社区,有一个能够保证人们顺心干事、和谐创业的社会环境。要高度重视社区安全建设,把综合治理工作延伸到社区内各个单位、各个角落。要充分发挥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居民小组的作用,抓小抓早抓苗头,及时消除社区内部反映出来的各种不和谐、不稳定因素。要切实抓好社区环境建设,为社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为社区单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五)坚持激发活力,创建凝聚型社区。一个和谐的社区,既是社区内各单位、各家庭团结和睦的社区,也是人人充满活力的社区。因此,社区党建工作和和谐创建活动要努力实现“全覆盖”。要扩大社区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要扩大和谐单位创建工作的覆盖面,努力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为构建和谐社区和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要扩大和谐家庭创建工作的覆盖面,通过家家户户的稳定和谐,促进整个社区的稳定和谐。

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的保障机制

开展和谐创建活动要借鉴吸收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好做法,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建立健全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的体制机制。

(一)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制。和谐创建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组织领导尤为重要。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和谐创建活动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逐步建立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始终抓住城市和农村这两“块”、各行各业这一“条”,努力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覆盖”。无论是社区和村镇的“块块管理”,还是各行各业的“条条管理”,都要把和谐创建活动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统一起来,科学制定符合实际的和谐创建活动规划。各级党委宣传部和文明办要认真履行组织、协调、服务、指导的职能,通过不断完善议事制度和工作制度,积极协调民政、公安等部门抓好城市和谐社区创建,协调农业等部门抓好农村和谐村镇、和谐社区创建,协调各行各业抓好和谐单位创建,协调辖区内具有较强实力和能力的单位对口社区、村镇共建和谐,协调妇联抓好和谐家庭创建,从而形成推进和谐创建活动的整体合力。

(二)建立健全群众参与机制。人民群众是和谐创建活动的主体,是和谐创建活动的实践者和创建成果的受益者。要坚持以人为本,引导群众广泛参与,不断扩大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的社会基础。要问计于民,悉心听取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凡有关和谐创建活动中的重要决策,都要积极听取吸纳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要贴近于民,按照“三贴近”要求精心策划组织各类活动,不断扩大和谐创建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要服务于民,把和谐创建活动与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群众最欢迎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改起,使创建过程成为服务群众的过程,让人民群众从和谐创建活动中得到实惠。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大力宣传和谐创建活动中的好人好事和先进典型,形成人人追求和谐、人人维护和谐、人人促进和谐的良好局面。

和谐社会建设范文篇4

一是以“团结、创业、形象”为重点,突出抓好领导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一盘棋”工作和决策机制,切实增强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建立健全班子成员定期通报和沟通制度,着力提高领导班子统揽全局、推动落实的能力;继续坚持领导干部联系村(居)和企业制度,要求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调查研究、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以实际行动作好表率,以优良作风树好形象。

二是以“环境、素质、作风”为重点,强力推进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科学整合镇机关工作力量,大力开展“五不要”和“五必访”活动,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和工作环境;继续深化争做“五种人”活动,大力锤炼爱岗敬业、严谨细致、雷厉风行、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使全镇机关干部真正成为学习带头人、发展引路人、工作实在人、群众贴心人、稳定责任人。

三是以“教育、管理、关怀”为重点,扎实推进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管理,进一步健全村居干部考核制度、浮动工资奖励制度、工作季度评价制度和继续教育等制度,强化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充分激发基层干部谋发展、干事业的内动力。

四是以“导向、锻炼、成长”为重点,切实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有序推进处级后备干部推荐和科级、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工作,不断充实和完善后备干部库;加强对后备干部的实践锻炼和教育培养,建立后备干部定期学习、交流制度,使其尽快成长、早日成熟,确保全镇各项事业后继有人。

和谐社会建设范文篇5

社会整体的和谐,是以构成社会的千千万万个组织和单位的和谐为基础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个组织和单位都要出一份力、尽一份责。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们市的图们海关积极履行把关和服务的职能,努力构建和谐海关,实现海关与地方的共同发展。

促进海关内部和谐。图们海关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努力促进海关内部的和谐。一是建设团结务实、干事创业的领导班子。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保证班子成员之间发扬民主、充分信任,共谋海关发展大业。二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进一步理顺内部关系。2005年,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对机构和人员进行了整合,着力解决忙闲不均的问题,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建立运转高效的内部工作机制。修订完善各项工作制度,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坚持每月召开业务协调例会,使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较以前更为融洽,业务流程更为顺畅。四是通过组织各种文体活动,营造诚信友爱的人际关系和充满活力的工作氛围。

促进海关与地方和谐。统筹海关与地方的关系是构建和谐海关的重要内容,也是海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环。图们海关自觉将中心工作放在地方经济发展大格局中去谋划,根据国家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先后出台了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多项措施,并与地方建立沟通交流机制,定期向地方领导通报海关工作。当海关总署出台重大政策之时,及时同地方沟通,方便地方及时了解政策信息,调整外经外贸工作重点;对于地方需要海关支持的工作,积极予以支持。同时,与口岸联检单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协商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图们口岸的整体通关效率。

促进海关与企业和谐。服务经济发展是海关的一项重要职能。图们海关把与企业建立良好关系作为工作着力点之一,树立“支持县域经济突破,促进海关事业繁荣”的理念,积极开展创建文明窗口活动和换位思考活动,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努力改善服务质量。积极探索“属地报关,口岸验放”的快速通关监管模式,实行“5+2”工作制、节假日预约通关制等,为企业创造宽松便捷的通关环境,实现了口岸货物零滞留。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除上门进行政策服务外,还建立了海关咨询热线,便于企业随时与海关进行沟通。全面实施关务公开,加强海关作风建设,定期走访管理相对人、商务部门和行风主管部门,并通过发放无记名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签订廉政共建协议书等形式,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和谐社会建设范文篇6

一、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指针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它从发展的角度科学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指南。

第一,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正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和谐的实现程度,就是人自身发展需求的现实满足程度。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上,使全体社会成员的尊严都得到维护,权利都得到保障,价值都得到提升,从而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不仅是社会和谐的受益者,更是社会和谐的推动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既是为了最广大人民,同时也要依靠最广大人民。只有动员全体社会成员自觉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才能不断进入更高境界。可以说,离开了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原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失去了根本意义和力量源泉,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第二,科学发展观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规律。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了发展的为民性、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这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始终遵循的基本规律。古往今来,贫困是社会不和谐最主要的根源,而发展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富裕不一定和谐,但贫困必然导致不和谐。马克思曾经指出,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就只会有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然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离开发展这个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建设所要求的发展,就是科学发展观所规定的发展。只有坚持发展的为民性,才能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睦相处,不断焕发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热情;只有坚持发展的全面性,才能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为和谐社会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只有坚持发展的协调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矛盾,减轻社会振荡,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环境;只有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使和谐社会建设利在当代、惠及子孙,始终充满旺盛的生机和活力。一句话,只有遵循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才能取得成功。

第三,科学发展观确立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科学发展观既把发展作为永无止境的目标追求,同时又把和谐作为发展的应有之义,坚持了社会发展与和谐的有机统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一开始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所规定的这一正确原则,努力在发展中促进社会和谐,在和谐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着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如果离开发展去片面追求社会和谐,结果不仅会使和谐本身失去应有的价值,而且还会使整个社会停滞不前;另一方面,我国又是在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动以及由此引发的不和谐因素日趋增多的情况下来建设小康社会的,如果只顾发展而无视人们对社会和谐的迫切要求,不仅难以更快更好地发展,就是发展起来了,也只能是一个广大人民无法接受的畸形社会。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战略任务,就是为了把发展与和谐历史地统一起来,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第四,科学发展观生动展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科学思想方法。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科学发展观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方法集中而生动的展示。比如,它对以人为本原则的倡导,生动展示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它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倡导,生动展示了运用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和处理问题的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这些科学思想方法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必不可少的。和谐社会建设是广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自己幸福生活的宏伟事业,它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自觉运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以利于把最广大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这一伟大事业中来;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自觉运用联系的观点做好统筹兼顾的工作,使这一工程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协调一致地运转;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它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自觉运用发展的观点搞好前瞻性筹划,坚持用创新的思路和办法去不断开拓和谐社会建设的新格局。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

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东方大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是空前艰巨、空前复杂的事业。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精神准备。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位。这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进步,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前提。科学发展观体现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最根本的就是促进和保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是独立于现实社会形态的实践活动,它始终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进步相伴随的,是以后者为前提条件的。物质文明始终是和谐社会建设必需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物质贫乏、共同贫穷的社会,而是一个物质文明发达、全社会共同富裕的社会。物质文明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政治关系、政治意识、政治行为和整个社会的政治制度等,也制约着社会的教育、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物质文明上不去,和谐社会建设就成了一句空话。政治文明是和谐社会建设必需的政治保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它不仅体现为不断完善的制度规范,也表现为不断提升的政治伦理;不仅体现为井然的政治秩序,也表现为人们普遍享有的民主权利和平等关系;不仅体现为社会管理者政治上的高素质,也表现为社会成员对人类现代文明基本原则的尊重和崇尚。政治文明建设搞好了,和谐社会建设才能顺利地向前推进。精神文明是实现社会和谐不可缺少的思想基础。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们拥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才能为和谐社会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可以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能否扎实推进,关键取决于我们能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好。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在我国,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主体力量。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人民群众参与和谐社会建设所争取的一切,也同他们的现实利益密切相关。在现实条件下,由于利益主体呈多元化趋势,人民群众既有共同利益,又有不同利益。因此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社会价值取向上讲,就是要协调好全社会各方面、各阶层的利益关系,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近些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原有的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上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比较突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分享出现一些失衡现象。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劳动群众就会日益丧失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不可能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到和谐社会建设中去。因此,党和政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从坚持以人为本的高度,进一步调整并不断优化利益分配格局,并采取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措施,让不同利益主体按照各得其所的原则分享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都能越来越多地获取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利益。只有这样,才能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上来,使这一建设的动力源泉充分涌流,真正形成“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雄壮气势。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社会、自然之间的良性互动,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保障。科学发展观以实现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为基本着眼点。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最重要的途径。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是一个有效利用人力资源、社会资源、自然资源造福于民的过程。而要使人力资源、社会资源、自然资源持久满足和谐社会建设的需求,就必须实现人、社会、自然三者的良性互动:通过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既为社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又减轻对自然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通过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提高经济社会建设整体效益,既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越来越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又防止社会因不堪重负而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界的再生循环能力,既使人们从大自然那里不断获得正面回报,又使社会的繁荣发展获得生态文明支持。在我国现阶段,自然资源严重不足,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又是靠自然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的,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人、社会、自然三者的相互关系,把讲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人文效益有机统一起来,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才能有越来越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不断开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境界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个时代性的崭新课题,又是一个不断开拓进取的动态过程。在未来征途上,我们要立足新的实践,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所贯穿的基本原则和精神,不断开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思路和新境界。

要把以人为本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原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一位的也是最根本的要求,就是高扬以人为本的旗帜,使之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始终处于主导和核心地位。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一切妨碍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逐步更新,一切束缚人的全面发展的做法和陋习都要逐渐改变,一切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逐渐革除。要在生产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尽其所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进一步加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力度,使人民群众依法充分享有各项民主权利。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入贯彻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的原则,用和而不同的精神来面对个性多样的所有公民。要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特别是要使人们的创造愿望得到实现,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从而让每个人的人生价值都能得到充分实现。要结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创建学习型社会,形成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风尚,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成为受人尊重的有用之才。

要把促进发展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鲜明主题。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和谐社会建设,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扭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进一步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要把发展这个主题贯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中去,使这一建设的所有举措都能配合国家发展的大局,都能够为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服务。要始终紧贴我们党谋求发展的实践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既把研究解决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突出课题,又不断用发展的经验和成果来为和谐社会建设注入新的生机。要注意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转化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更高起点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行动。要着眼于和谐社会建设对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经济工作重点转移到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上来,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影响和制约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和谐社会建设范文篇7

人们对利益的追求是一切社会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因,利益关系贯穿一切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因此,利益理论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1.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根源。社会不是偶然产生的个人的集合体,而是人们为了满足个体生存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在生产过程中,人们之间必定会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人类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无疑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因此,人类从事的一切社会活动,无论是改造自然的活动还是改造社会的活动,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利益。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一种既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对利益的追求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根源和动力,和谐社会建设要重视人的利益诉求,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2.生产关系实质上是利益关系。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决定了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其中,生产力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实质是人的利益需求与自然满足人的利益需求之间的关系。而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本质上是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反映了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实质上是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矛盾。因为经济基础作为生产关系的总和,其实就是一定社会的利益关系。3.协调利益关系是和谐社会建成的关键。追求利益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动因,“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P82)社会总是由不同的人组成的社会,在利益主体多样化条件下,因占有资源不同,实现利益手段不同,社会层级不同,人们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必定会发生。比如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矛盾,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等。任何社会形态都有利益差别,差异就在于私有制社会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利益冲突的对抗性;而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利益矛盾和冲突的非对抗性。但是,我国存在着旧的分工及不同所有制关系所导致的利益差别,如果处理不好,这些利益差别可能会出现暂时的对立和冲突。因此,和谐社会建设要协调好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实现利益和谐。

二、利益实践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基础

利益作为关系范畴,是利益主体和利益客体的辩证统一。利益主体是从事生产活动以满足自身需要的人,利益客体是利益主体追求并满足需要的对象。人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能动地改造外部自然的、社会的环境,从而获取物质利益,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2](P91)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利益主体的实践活动是围绕三个层面展开的。1.人对自然的实践活动。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为了生存,必须从自然中获取衣、食、住、行等各种生活资料。相对于有限的自然资源而言,人的需求总是无限的。这样有限的资源与无限的人类需求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矛盾关系。在人对自然的实践中,建立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关系就是维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动态平衡。恩格斯指出,我们对自然所取得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人与自然是共生的存在,人类只有善待自然,自然才会善待人类。因此,和谐社会建设中,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定位也是对和谐社会建设认识的深化。2.人对社会的实践活动。一方面,人与社会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关系。社会的发展以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和谐为前提,社会和谐与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人的发展不是抽象的,个人是社会发展的落脚点,和谐社会只能在人的全面而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建成。和谐社会建设就是要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另一方面,人与社会之间又存在一种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关系。社会通过利益形成人们之间的竞争关系,不同的人利益需求也不尽相同。利益差异的存在使得人们在实现个人利益的过程中推动了社会发展。但如果利益分化严重,人们就会对社会公正失去认同,社会的凝聚力就会下降,社会就会陷入一种无序的混乱状态中,这种情况下就不可能实现社会的和谐。3.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实践活动。和谐社会是真正实现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社会。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力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社会就会和谐。马克思把人的发展分为“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三个阶段。社会主义的建立,使人摆脱了“人的依赖关系”,但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限制,我们现在仍然存在着物质匮乏的情况。因此,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在大力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摆脱“物的依赖”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三、人类发展史表明,利益关系尖锐对立是社会更替的决定性因素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劳动成果,人与人之间没有利益冲突,这一时期的社会是和谐的,不过,因为生产力水平低下,这一时期的和谐是低层次的社会和谐。随着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原始社会解体,阶级社会出现。奴隶制国家的建立使得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得到发展,人们利益实现的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利益冲突暂时被协调,奴隶社会进入相对和谐的状态。到了奴隶社会末期,奴隶制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利益冲突日益严峻并表现为阶级斗争,原来相对和谐的社会状态被打破。封建社会人们的利益实现方式比奴隶社会更进一步,但对抗性的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到了封建社会末期,不同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进一步激化,资本主义制度代替了封建制度。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们摆脱了“人的依赖关系”,有了人身自由,生产积极性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力飞速发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社会的利益矛盾也趋于缓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导致了社会利益关系日益恶化。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使人们的利益在更高的水平上得以实现。但是这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性质,更没有改变旧的分工形态。资本主义越发展,有产者越来越富有,而广大工人却越来越贫困。资本主义社会的利益冲突现象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更加复杂、激烈。理论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来自于资本的自我否定。首先是无法克服生产过剩的危机。比如每个企业都希望减少工资,缩减成本,但又希望社会的消费者有足够的购买力来消费,这必然导致生产过剩。其次是无法克服私有制导致的危机。资本要增殖,就要扩大生产,单靠资本自身无法克服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再次,无法消除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利益的尖锐对立。然而现实中,许多资本主义国家“腐而不朽”,有的还是世界强国,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国家对利益的协调作用。主要表现在:运用新技术替代劳工以减少利益冲突;直接给工人涨工资以缓和利益冲突;加大社会保障以缓和阶级矛盾等。但是这种缓和是有条件的,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种种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消灭阶级对立和利益对抗。一旦某种原有的制度阻碍了人们利益的实现,利益矛盾仍然会激化,社会变迁就会发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消灭了阶级对抗性利益矛盾存在的基础。但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并不是在生产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旧的分工依然存在,因而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在我国依然存在。在改革进程中,传统的工人、农民阶级因为利益的分化,衍生出很多阶层,我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不同的阶层间的利益矛盾虽说是非对抗性质的矛盾,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以对抗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协调利益矛盾,实现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能够建成的基础所在。

四、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表明,利益和谐与否直接决定着和谐社会建设的质量和高度

和谐社会建设范文篇8

首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和谐文化、和谐美学的源泉,和谐美学只是对和谐社会的实践活动和审美经验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将形成一种新的人与对象、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在此基础上将产生一种新的审美关系,创造一种新的现代的和谐美,形成一种新的和谐美学。这种关系的不同侧面,将呈现为不同的美的形态。人与社会的和谐形成新的社会美;人与自然的和谐形成新的自然美;人与人的和谐形成新的人际美。新的和谐的人,以新的和谐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观念,去审视、概括并审美地反映和表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活现实,这种和谐的人与艺术的和谐,便形成新的和谐艺术美。在这里关键的是新的和谐的人,它是社会美的呈现者,自然美的生成者,艺术美的创造者。而新的和谐的人,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只有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过程中才能被创造出来。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没有和谐社会这个社会存在,没有和谐人的发展,和谐美学就难以生根、发展,和谐美学就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没有基础,没有前提条件,和谐文化建设就成为一句空谈。

其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和谐文化、和谐美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和谐文化、和谐美学的发展有多种因素,如中华文化和谐精神的承传、世界文化中和谐思想的镜鉴,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和谐现实生活的创造这个物质基础,却是最根本的动力。没有这个动力,和谐文化、和谐美学就难于健康地发展,和谐文化、和谐美学即使作了初步的构造,也会因为缺乏这个常活常青的动力,而萎缩甚至停滞。和谐文化、和谐美学随着和谐社会、和谐生活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和谐社会、和谐生活不断提高而提高。

再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决定着和谐文化、和谐美学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从总体上说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和谐文化、和谐美学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属性,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但问题却不能反过来,说任何的和谐文化、和谐美学都是社会主义的文化。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种和谐文化、和谐美学是诞生在什么社会制度上,是生长在什么社会存在的基础上,是活在什么社会现实生活之中。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是和谐文化、和谐美学的灵魂,是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和强调的。

最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但为和谐文化、和谐美学的建设提供了基础、动力和发展方向,同时也为彻底消解和超越近现代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和文化现象提供了条件。二元对立是近现代西方文化的根本特征,近现代西方文化一直是在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二元对立中嬗变的。虽然马克思对人与对象、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一系列矛盾早已作了辩证的阐释,但马克思之后,西方现代、后现代文化并没有改变,仍继续沿着二元对立的路标走向极端化,原因在于畸形的社会制度还存在。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一个科学的辩证的和谐文化的新时代真正开始了。

可以肯定,中国当代的和谐美学,作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它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然是一种和谐的发展,不和谐、不均衡、不协调,发展就会受挫,甚至受阻,难于持续的进行。科学发展观在其精神实质上也可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观,它将使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美学获得一个创造性突破性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是以和谐的态度、和谐的观念、和谐的思维去研究问题,以和谐的方法审视、解决美学问题。美本来就是以人为本的人同对象的和谐自由的关系,不以人为本,就难于有和谐的美。以西方后现代语境中出现的生态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生态美学,虽然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比主客二元对立前进了一步,但问题是在这个“整体和谐”中,是以人为本,是以自然为本,还是二者绝对平等形态下的以自然为本,却没有厘清,淹没了以人为本这个关键。只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使建立在二元对立基础上分裂的、对立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范畴、审美趣味来一个突破性的发展,使在近现代多极分化为独立形态的崇高、丑、荒诞、喜剧、悲剧,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大语境下,得到新的融合,新的变革,新的创造和新的发展。

和谐社会建设范文篇9

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

所谓和谐创建活动,就是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着眼于增强公民、企业和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把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任务落实到城乡基层,广泛开展以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单位、和谐家庭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创建活动。

(一)开展和谐创建活动是对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丰富和发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各地开展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及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三大系列创建活动。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不断创新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三大系列创建活动呈现出勃勃生机,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显然,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有机结合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难以涵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因此,必须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基础上,增加开展一种更加符合“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群众性创建活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了“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和谐创建活动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都是群众性创建活动,它们有各自侧重的领域,又具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重在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和谐创建活动重在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通过这两个群众性创建活动的有机结合,共同促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开展和谐创建活动是大力加强和谐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开展和谐创建活动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有效载体。任何一种文化形态的生成与发展,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建设和谐文化同样需要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的过程。和谐创建活动能够承载和谐文化建设的全部内容,能够反映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人是社区中的一员、村镇中的一员、单位中的一员、家庭中的一员,社区、村镇、单位、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只有每个人自身实现了和谐,每个社会“细胞”实现了和谐,全社会和谐才具有广泛坚实的文化基础。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和谐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要求贯穿于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单位、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始终,坚持重在建设、常抓不懈,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具体事情抓起,通过春风化雨的方式,让和谐精神、和谐理念入脑入心,使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单位、和谐家庭的创建过程成为推动全社会强化和谐理念、践行和谐精神的过程,从而充分发挥和谐文化对人们思想的引领和启迪作用、对人们精神的抚慰和激励作用、对社会矛盾的疏导和缓解作用、对全社会的亲和和凝聚作用。

(三)开展和谐创建活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动力。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共同建设、共同享有”揭示了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道路、实践主体和根本目的,表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这就需要我们党把广大人民群众最广泛地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参与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去。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和谐创建活动,就能够激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增强公民、企业和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感,培育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奋斗目标;就能够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调动方方面面投身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就能够促进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完善社会调节机制,增强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因此,一定要把开展和谐创建活动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把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单位、和谐家庭等和谐创建活动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和谐创建中的主体作用,真正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的有效途径

开展和谐创建活动,要高举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万众一心、共创和谐为主题,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建立健全“以创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为重点,以创建和谐单位为支撑,以创建和谐家庭为基础”的创建体系,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维护和谐的良好局面。

(一)坚持思想领先,创建文明型社区。良好的社会风尚、共同的生活愿望、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创建和谐社区的精神支撑。社区各种组织一定要着眼于增强居民的社会责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教育居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振奋精神、鼓舞斗志,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行为、养成美德,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积极推动理论教育进社区、时代精神驻社区、先进典型在社区,不断增强居民的爱国爱市意识、团结奋斗意识、创业发展意识。要不断创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的内容,大力倡导爱国、诚信、友善、敬业、守法等道德规范,切实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努力形成“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知我社区、爱我社区、奉献社区、为社区争光”的风尚,积极营造社区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

(二)坚持重在建设,创建服务型社区。社区是具有多重功能的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创建和谐社区,要以服务居民为宗旨,以群众满意为准则,加强社区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推进“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要积极推进社区就业服务,增强居民的生活幸福感。要积极推进社区社保服务,增强居民的生活稳定感。要积极推进社区救助服务,增强居民的社会信赖感。要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增强居民的健康保障感。要积极推进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增强居民的地缘归属感。要积极推进社区便民服务,增强居民的生活方便感。

(三)坚持资源共享,创建学习型社区。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建设学习型社区,要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能力为目标,全方位、多形式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要有效整合优势资源,让人们接受各种智能、技能、体能方面的培训提高。要积极开展社区教育,逐步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要不断优化学习环境,把社区建成广大居民求知的课堂、心灵的家园。

(四)坚持安居乐群,创建友好型社区。良好的治安环境是人的基本需要,良好的人居环境和人际关系更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条件。一个和谐的社区必定是安全、宜居、友好的社区,有一个能够保证人们顺心干事、和谐创业的社会环境。要高度重视社区安全建设,把综合治理工作延伸到社区内各个单位、各个角落。要充分发挥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居民小组的作用,抓小抓早抓苗头,及时消除社区内部反映出来的各种不和谐、不稳定因素。要切实抓好社区环境建设,为社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为社区单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五)坚持激发活力,创建凝聚型社区。一个和谐的社区,既是社区内各单位、各家庭团结和睦的社区,也是人人充满活力的社区。因此,社区党建工作和和谐创建活动要努力实现“全覆盖”。要扩大社区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要扩大和谐单位创建工作的覆盖面,努力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为构建和谐社区和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要扩大和谐家庭创建工作的覆盖面,通过家家户户的稳定和谐,促进整个社区的稳定和谐。

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的保障机制

开展和谐创建活动要借鉴吸收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好做法,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建立健全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的体制机制。

(一)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制。和谐创建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组织领导尤为重要。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和谐创建活动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逐步建立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始终抓住城市和农村这两“块”、各行各业这一“条”,努力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覆盖”。无论是社区和村镇的“块块管理”,还是各行各业的“条条管理”,都要把和谐创建活动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统一起来,科学制定符合实际的和谐创建活动规划。各级党委宣传部和文明办要认真履行组织、协调、服务、指导的职能,通过不断完善议事制度和工作制度,积极协调民政、公安等部门抓好城市和谐社区创建,协调农业等部门抓好农村和谐村镇、和谐社区创建,协调各行各业抓好和谐单位创建,协调辖区内具有较强实力和能力的单位对口社区、村镇共建和谐,协调妇联抓好和谐家庭创建,从而形成推进和谐创建活动的整体合力。

(二)建立健全群众参与机制。人民群众是和谐创建活动的主体,是和谐创建活动的实践者和创建成果的受益者。要坚持以人为本,引导群众广泛参与,不断扩大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的社会基础。要问计于民,悉心听取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凡有关和谐创建活动中的重要决策,都要积极听取吸纳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要贴近于民,按照“三贴近”要求精心策划组织各类活动,不断扩大和谐创建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要服务于民,把和谐创建活动与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群众最欢迎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改起,使创建过程成为服务群众的过程,让人民群众从和谐创建活动中得到实惠。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大力宣传和谐创建活动中的好人好事和先进典型,形成人人追求和谐、人人维护和谐、人人促进和谐的良好局面。

和谐社会建设范文篇10

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

所谓和谐创建活动,就是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着眼于增强公民、企业和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把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任务落实到城乡基层,广泛开展以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单位、和谐家庭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创建活动。

(一)开展和谐创建活动是对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丰富和发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各地开展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及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三大系列创建活动。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不断创新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三大系列创建活动呈现出勃勃生机,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显然,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有机结合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难以涵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因此,必须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基础上,增加开展一种更加符合“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群众性创建活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了“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和谐创建活动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都是群众性创建活动,它们有各自侧重的领域,又具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重在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和谐创建活动重在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通过这两个群众性创建活动的有机结合,共同促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开展和谐创建活动是大力加强和谐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开展和谐创建活动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有效载体。任何一种文化形态的生成与发展,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建设和谐文化同样需要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的过程。和谐创建活动能够承载和谐文化建设的全部内容,能够反映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人是社区中的一员、村镇中的一员、单位中的一员、家庭中的一员,社区、村镇、单位、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只有每个人自身实现了和谐,每个社会“细胞”实现了和谐,全社会和谐才具有广泛坚实的文化基础。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和谐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要求贯穿于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单位、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始终,坚持重在建设、常抓不懈,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具体事情抓起,通过春风化雨的方式,让和谐精神、和谐理念入脑入心,使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单位、和谐家庭的创建过程成为推动全社会强化和谐理念、践行和谐精神的过程,从而充分发挥和谐文化对人们思想的引领和启迪作用、对人们精神的抚慰和激励作用、对社会矛盾的疏导和缓解作用、对全社会的亲和和凝聚作用。

(三)开展和谐创建活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动力。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共同建设、共同享有”揭示了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道路、实践主体和根本目的,表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这就需要我们党把广大人民群众最广泛地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参与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去。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和谐创建活动,就能够激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增强公民、企业和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感,培育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奋斗目标;就能够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调动方方面面投身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就能够促进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完善社会调节机制,增强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因此,一定要把开展和谐创建活动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把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单位、和谐家庭等和谐创建活动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和谐创建中的主体作用,真正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的有效途径

开展和谐创建活动,要高举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万众一心、共创和谐为主题,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建立健全“以创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为重点,以创建和谐单位为支撑,以创建和谐家庭为基础”的创建体系,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维护和谐的良好局面。

(一)坚持思想领先,创建文明型社区。良好的社会风尚、共同的生活愿望、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创建和谐社区的精神支撑。社区各种组织一定要着眼于增强居民的社会责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教育居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振奋精神、鼓舞斗志,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行为、养成美德,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积极推动理论教育进社区、时代精神驻社区、先进典型在社区,不断增强居民的爱国爱市意识、团结奋斗意识、创业发展意识。要不断创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的内容,大力倡导爱国、诚信、友善、敬业、守法等道德规范,切实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努力形成“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知我社区、爱我社区、奉献社区、为社区争光”的风尚,积极营造社区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

(二)坚持重在建设,创建服务型社区。社区是具有多重功能的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创建和谐社区,要以服务居民为宗旨,以群众满意为准则,加强社区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推进“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要积极推进社区就业服务,增强居民的生活幸福感。要积极推进社区社保服务,增强居民的生活稳定感。要积极推进社区救助服务,增强居民的社会信赖感。要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增强居民的健康保障感。要积极推进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增强居民的地缘归属感。要积极推进社区便民服务,增强居民的生活方便感。

(三)坚持资源共享,创建学习型社区。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建设学习型社区,要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能力为目标,全方位、多形式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要有效整合优势资源,让人们接受各种智能、技能、体能方面的培训提高。要积极开展社区教育,逐步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要不断优化学习环境,把社区建成广大居民求知的课堂、心灵的家园。

(四)坚持安居乐群,创建友好型社区。良好的治安环境是人的基本需要,良好的人居环境和人际关系更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条件。一个和谐的社区必定是安全、宜居、友好的社区,有一个能够保证人们顺心干事、和谐创业的社会环境。要高度重视社区安全建设,把综合治理工作延伸到社区内各个单位、各个角落。要充分发挥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居民小组的作用,抓小抓早抓苗头,及时消除社区内部反映出来的各种不和谐、不稳定因素。要切实抓好社区环境建设,为社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为社区单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五)坚持激发活力,创建凝聚型社区。一个和谐的社区,既是社区内各单位、各家庭团结和睦的社区,也是人人充满活力的社区。因此,社区党建工作和和谐创建活动要努力实现“全覆盖”。要扩大社区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要扩大和谐单位创建工作的覆盖面,努力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为构建和谐社区和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要扩大和谐家庭创建工作的覆盖面,通过家家户户的稳定和谐,促进整个社区的稳定和谐。

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的保障机制

开展和谐创建活动要借鉴吸收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好做法,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建立健全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的体制机制。

(一)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制。和谐创建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组织领导尤为重要。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和谐创建活动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逐步建立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始终抓住城市和农村这两“块”、各行各业这一“条”,努力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覆盖”。无论是社区和村镇的“块块管理”,还是各行各业的“条条管理”,都要把和谐创建活动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统一起来,科学制定符合实际的和谐创建活动规划。各级党委宣传部和文明办要认真履行组织、协调、服务、指导的职能,通过不断完善议事制度和工作制度,积极协调民政、公安等部门抓好城市和谐社区创建,协调农业等部门抓好农村和谐村镇、和谐社区创建,协调各行各业抓好和谐单位创建,协调辖区内具有较强实力和能力的单位对口社区、村镇共建和谐,协调妇联抓好和谐家庭创建,从而形成推进和谐创建活动的整体合力。

(二)建立健全群众参与机制。人民群众是和谐创建活动的主体,是和谐创建活动的实践者和创建成果的受益者。要坚持以人为本,引导群众广泛参与,不断扩大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的社会基础。要问计于民,悉心听取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凡有关和谐创建活动中的重要决策,都要积极听取吸纳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要贴近于民,按照“三贴近”要求精心策划组织各类活动,不断扩大和谐创建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要服务于民,把和谐创建活动与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群众最欢迎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改起,使创建过程成为服务群众的过程,让人民群众从和谐创建活动中得到实惠。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大力宣传和谐创建活动中的好人好事和先进典型,形成人人追求和谐、人人维护和谐、人人促进和谐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