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10:10:59

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范文篇1

关键词:学生分层;目标分层;练习分层;评价分层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科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理念,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大举措。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来开展分层教学呢?

一、学生分层

学生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整个教学活动是围绕着学生这个中心来展开的,学生资源同样也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出发点。如果脱离学生群体,那么分层教学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失去了存在与发展的根基。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1.全面了解。教师对于学生的了解不能只是局限于学生的语文基础等智力因素,还要考虑到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因此,教师在新接手一个班级时,就要通过与学生交谈、与科任教师交谈以及各种测试等来了解学生的语文基础、认知规律、学习水平、生活经验以及情感、兴趣、爱好等,做到全面而深入,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当然,所划分的层次也不要仅是局限于好中差三个层次,而是可以进行更为详细的划分,如差生并不是各方面都落后于他人,他们也有着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如有的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差,有的写作能力差。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与特长,进行详细划分,这样才能使教学更具针对性。2.动态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呈现着曲线变化的趋势,是一个旧差异不断缩小、新差异又不断生成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程动态化的了解,关注学生之间差异的可变性。这样可以让教师随时来调整教学方案,才能使教学活动围绕着学生这个中心有效展开。否则,忽视差异的可变性,无视学生之间层次的转化,同样无法顺利开展分层教学。最为重要的是不仅要深入了解学生,进行科学分层,同时还要深入探究学生差异的原因,这样在教学时才能有的放矢,以促进学生向高层次转化。

二、目标分层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所处的不同层次来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才能让不同的学生面对同一篇文章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高。如在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时,对于差生提出基础层次的目标,对于中等生提出理解层次的目标,而对于优秀生则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向课外延伸,以促进学生阅读水平、写作水平的全面发展。此外,教师要针对各个层次学生提出更为详细的目标,如有的学生朗读能力较差,则要侧重于让学生准确而流利的朗读;有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也认真但成绩却不见大的起步,则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要让他们学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来说则要想尽办法来向学生展现语文教学独具魅力的一面,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对于阅读水平较高的优生,则在实现对教材文章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向课外阅读拓展,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同体裁或是同作者的文章,以引导学生展开拓展性阅读与探究性阅读。这样针对不同的学生来制定更为详细的教学目标,更能使教学围绕着学生展开,让每个学生都可以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其中,都可以从中获得自身最大程度的发展。

三、练习分层

练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着学生知识巩固与能力提高的重要环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要重视练习的设计,不要一刀切,而是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布置不同的练习题目。这样虽然会加重教师的教学负担,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但是却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激起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来达到巩固知识、加深理解与提高情感的效果。

四、评价分层

科学得当的评价无疑能够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享受成功所带来的喜悦,提升学生学习动机,从而使学生以更大的学习热情参与到后面的教学活动中来,形成对语文学科浓厚而持久的学习兴趣。相反,不当的评价,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而使学生对语文学科彻底失去兴趣。得当的评价并不是一味的表扬,而是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表扬不仅要真实具体,更要体现差异性。也就是说,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这样才能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增强学生的信心,激起更大的探究热情。而针对学生的不足,教师则要给予适时适度的批评,这同样是一种鞭策。否则一味地表扬,只会助长学生的虚荣心,看不到自己的劣势与不足,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我们要认真学习,了解分层教学的内在本质,在实践中加强探索与创新,对学生分层,目标分层,练习分层,评价分层,这样才能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做”个性化学习方案,满足于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心理与情感上的需求,激起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学生的共同参与,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作者:苏现锋 单位:河北省宁晋县高庄窠中学

参考文献:

分层教学范文篇2

关键词:初中政治;学案导学;分层施教;合作学习

德国大哲学家莱布尼茨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在我们每个班级中,每个学生的道德修养、意志性格、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素质也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传统的“一刀切、大一统”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个性特征,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标要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使每位学生都受益,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中首先要了解学生,要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分层合作教学就是依据这一原则,从不同学生的实际出发,区别对待,挖掘潜能,使学生共同发展、和谐发展。

一、分层合作教学的含义及意义

分层合作教学就是将全班学生依据个性化特征、心理倾向、认知结构、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这是教师既注重分层施教,又注重合作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分层合作教学有利于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扬长避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班级整体发展,这与当前各校大力推行的教改要求本质上是一致的。解决了有效分层教学问题,必将提高教学效率,必将推动课改。

二、分层合作教学的实施过程

(一)隐性分层,异质建组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态度、认知结构、平时成绩的差异,把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学生比例约为1:2:1。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把学生分类编成八人一组便于教师管理,不利于学生交流合作,按前后两张桌子的四个人(一个A层学生、两个B层学生、一个C层学生)为一个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样更便于组内交流、讨论,也便于组与组之间的竞赛。经过一段时间(每次考试)后,进步明显的学生可以升级,最终达到C层逐步解体,A、B层不断壮大的目的。

(二)研究学情,分层投标

备课教师在制定一节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时,必须综合考虑和研究学情,在吃透教材和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对各类学生作出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求,一般包括三层目标:

1.基本目标:全体学生都可以掌握的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的部分,属于低层目标。

2.一般目标:大部分学生可以掌握的比较复杂的运用与理解的部分,属于中层目标,是A层和B层学生必须达到的目标。

3.发展目标:基础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掌握的复杂分析和综合运用,具有创造性的部分,属于高层目标,是A层学生必须达到的目标。教师应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达到本层次的学习目标后,学习并达到更高一层次的目标,用不断递进的分层目标来引导和要求学生,使教学要求和学生可能性的关系,始终处于动态协调之中。

(三)分层施教,合作学习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分层合作教学的开展离不开课堂。根据初中政治课的教学特点及新课标的要求,我们在课堂中开展了“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

1.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导学案”进行中,教师要提前一天把“导学案”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对照“导学案”进行预习,在学生对所学内容预习后把“导学案”上交给教师,教师根据需要抽批或全批“导学案”,了解学情,二次备课,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做到“我要学”,并深入钻研教材使之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前准备还要体现因人而异和因文而异的原则。在向学生提出预习要求时,既要制定统一的要求,又要考虑学生的不同情况,灵活处理。学生智力知识水平发展不同,预习要求的难易也该有所不同。因此,我们把课前准备分为必做题、选做题和我的疑问三部分,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要求。所有学生可以对“导学案”中基础部分的题目进行学习,学习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做拓展题,对有问题或者自己无法理解和解决的问题要记录下来,在第二天与同学共同交流、讨论,或者是向教师请教。

2.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合作学习是“学案导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在课堂上,针对导学案中学生预习时遗留的问题,教师应让小组分层讨论,充分发挥“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功能,同时每组确定一名小组长,负责本组成员学习过程的组织。疑难问题向上层请教,确实还有疑难提交全班或教师。同学展示点评,教师掌握情况。

3.分层实教,区别补偿。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可以分层对学生进行提问,从而把握不同层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为了缩小不同层次学生的差距,讲课时进行分层补偿。补偿时主要以课内为主,并把重点放在C层学生身上,在补偿内容和要求,C层学生以补知识为主,达到准确地掌握知识,补上授新课所需要的知识;B层学生在补知识的同时,重点指导学习方法和技能性训练;A学生则主要是帮助他们揭示课程的内部规律,开拓思维,具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和独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4.分层检测,反馈小结。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是测验。由于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分层设计作业,这样既能兼顾学生的共性需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政治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目标,又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内进行互批,查找问题,及时纠错、小结。

(四)注重激励分层评价

通过评价让学生体验自己的进步,引导学生的发展。要达到评价的目的,应进行分层次评价。一方面,评价的标准应该具有多维性,“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这是对多元智力理论的形象概括。遵循这一理论,我们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就要对每位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尤其是C层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激励学生不断进步。这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评价观。另一方面,评价的方式应该多样化,重视和采用开放式的评价方式,如行为观察、学习日记、成长纪录等,关注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标准来评价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都有自己觉得骄傲的一方面,使学生充满信心地去学习。

参考文献:

[1]王祥.学案导学: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J].教学与管理,2005(35).

[2]陈少娟,吴慧珠.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0(5).

[3]李宁.实践“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初探[J].才智,2012(17).

分层教学范文篇3

(一)师生比例失衡,教师教学压力较大

钢琴教学注重对于学生弹奏技巧等实用技能方面的培养,由于这一教学特殊性,使得很多学校一直沿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逐一的指导。但是,随着专业招生数量的增加,学生人数增多,高校钢琴教师资源有限,导致师生比例逐渐失调。如果继续沿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会极大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加大教师的教学压力,影响钢琴教学的效率,降低教学质量。因此,发展分层教学是面对众多钢琴学生,教师逐批教学的必要措施。

(二)学生专业基础存在差异,水平层次不齐

专业扩招不仅增加了学生的数量,也使得学生的整体教学情况变得更加复杂。在一定程度上,专业扩招等同于降低了专业的门槛,使得一些钢琴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也有机会进入高校钢琴专业进行学习。这样的情况使当前高校钢琴专业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在基础知识、演奏水平上表现出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教学的难度,影响教学的发展。所以,高校钢琴教学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合理的推行和深入分层教学的方式,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收获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高校钢琴教学开展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实行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即通过一定的方式,充分了解学生在知识基础、专业技能等方面的水平,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等级层次,制定不同教学目标的过程,其最终的目的是实现钢琴教学的合理发展。在具体实施方面:针对专业能力较为突出的学生,可以采用较高起点的教学目标,在弹奏、听辨等方面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知识的拓展与延伸,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针对专业能力中等的学生,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强调对于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讲求循序渐进,以较低的教学起点,弥补学生先前存在的不足,教学过程要注重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这种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的方法,可以为高校钢琴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得高校钢琴教学在有计划、有目标的前提下实现更好的发展。

(二)开展授课分层

分层教学在授课上的主要表现方式就是“因材施教”,分层授课就是在了解学生专业水平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探索精神,创新教学方式。一方面,针对理论知识教学,由于理论知识的教学目标对于全体学生的要求一致,教师可以对此进行同步授课,在课堂上讲授和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传授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对于弹奏技能等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学目标存在差异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测试学生的技能水平,合理的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确保每一小组的成员专业水平相近,然后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分组授课。这种分层授课的教学方式既确保了每个学生学习的合理性,又能够促进小组内以及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从而实现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教学评价分层

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往往对学生进行统一的评价,忽视了学生在能力水平以及个性发展等方面的差异。而“一考定胜负”的评价方式,更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所以,改变原有的教学评价体系,创新评价方式,实施教学评价分层十分重要。在分层教学中,教师已经针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制定了符合其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教学评价体系可以结合这些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对于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对于专业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制定更为全面、系统的教学评价体系,突出对于学生应用能力方面的要求,而对于专业水平一般的学生,要采用激励性的教学评价方式,侧重学生在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方面的考核,为学生的学习树立信心。分层评价的教学评价体系在督促学生学习的同时做到了尊重学生的个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分层教学范文篇4

关键词:分层教学汽修专业教学计划分层课堂教学分层模块

模块教学是我们学校汽修专业在进行专业课教学时所应用的教学方法,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模块教学适应了我们学校汽修专业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需要,顺应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了学生今后参加汽车维修工作的要求。但在行模块教学时也遇到很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在相同的教学时间内,如何能让学习基础和认知水平不同的学生掌握到不同的知识和技能?因为我们汽修专业的学生基础差,而且理解能力和水平也参差不齐。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也都存在很多差异,所以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然而,传统教育所实施的“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大一统”的教学进度和“同一标准”的教学评价却无视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的不同需要,使得“吃不饱”、“吃不了”、“吃不好”的现象随处可见。所以在进行模块教学中如果还采取这种单一的、整齐划一的教学方法显然是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的。这在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模块教学科研实验中已经凸现出来。

针对这一情况,在我进行的模块教学中有意地进行了分层教学。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大纲和教材要求,在一个班内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不同层次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进行不同层次的检测和模块考核,从而使各类学生分别在各自的起点上选择不同的速度,获取数量、层次不同的知识信息点。分层教学的目标大体是:差生能掌握教学计划书中所规定的最基础的知识,具有初步技能,基本完成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中等生能较好地掌握计划书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独立思考,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生则要求进一步拓宽视野,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创造性地独立完成除计划书外的学习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操做技能)。

在分层教学中,我们分别从教学计划书、课堂教学、模块考核三方面进行分层。

一、教学计划书的分层

教学计划书是针对本课各模块知识的特点和学校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出关于本课的知识重、难点、讲解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时数等的综合性的计划书。在制订本课的计划书时应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制订出符合该学生群体的教学内容。但所制定知识的最低线也不能低于劳动和人力资源部规定的“汽车维修中级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题库”中“应知和应会”部分的标准和内容。

学生彼此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距,为了达到普遍提高,全面培养的教学效果,我们有必要在备课过程中,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式到教具准备等各方面都应坚持要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

强调针对性,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提优"、"补差",使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抓住三类学生。

此外在计划书中对应学习基础差、底子薄的学生应制定出以掌握实用性的、动手操作为主的知识和技能,而理论部分的知识则要精简。而对基础好、求知欲强的学生则要理论和实践并重。所以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中,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实现计划的针对性。

二、课堂教学的分层

课堂教学实际是对教学计划书的具体实施。所以课堂教学一定要按照计划书为依据,对不同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面要强化目标意识,做到课前明确各层次的学习目标,课中要及时的通过提问和考核等方式反馈信息,来检验课堂教学是否达到了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

其次要把握课堂提问策略,让各类学生都有回答问题和操作的均等机会。我们认为:通常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中等生,通过提问找出其认识上的不全面,之后再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进一步研究;在突破重点、难点或概括知识时,要发挥优生的优势,通过其回答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在巩固练习时,则要提问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这样可以检查其理解程度,及时查漏补缺,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

此外在讲课时要对同一课题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在讲到FT106型调节器时应把这部分知识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对应基础差、接受能力较低的学生。对其要求只是记住与调节器相连的各线路的走向以及如何通过置换法排除调节器的故障。而调节器的内部电路则可做为选学内容。

第二层次对应中等生,要求既要理解并记住调节器的外部线路,还应懂得调节器内部的电路和工作原理。

第三层次对应优等生,除要掌握第一、第二层次的教学内容外还应进一步能推理出“充电过大”或“充电过小”所对应的调节器内部是那些晶体管的故障,以及如何通过测量得知故障部位等知识。

各层次教学内容要求不同的学生群体掌握,这样在讲课时不同的学生可各得其所、各有所获,而且课堂上也不会再出现学生“吃不饱”和“吃不消”等现象的出现了。

三、模块考核的分层

模块考核是对已学模块知识的分阶段的综合性的考核。考核分为两个部分,即理论部分和实践操作部分。理论考核部分在出题时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应以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为出题的原则。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个别理论知识掌握差的学生可通过平时的作业分和课上的表现分作为理论部分考核的参考分。应会部分指学生必须应掌握的模块知识之中的技能操做部分。在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考核时要把其分为两到三个级别,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考核不同级别的操作项目。但考核的最低标准不应低于中级工应会部分的操作标准。

分层教学范文篇5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实践策略

现代教育理念注重信息技术在各个学科之中的应用。初中物理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够加强学生的认知和理解程度,拓展学生的物理视野和物理思维。分层教学法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着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初中物理学科运用分层教学法,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针对性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1-2]。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初中物理分层教学研究

(一)教学目标的分层。在分层教学前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学习能力,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内容包括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物理解题思维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等。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分层内容,制作各种网络学习资源课件并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利用物理教材和网络课件资源预习。预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教师的授课内容,找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课堂教学环节着重听讲,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二)课堂教学环节的分层。课堂教学环节,教师要秉持着科学合理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的学生数量适中。教师根据每组学生的学习水平布置相适应的学习任务,利用微课或者翻转课堂的模式,让小组成员自主学习,优势互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防止产生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三)课后作业的分层。课后作业在学习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实践和巩固环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各项问题,初中物理同样如此。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师要培养学生问题探究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后作业环节中采用分层教学法,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设置合理的习题内容,并上传到作业软件之中,让学生在业余时间和放学时间下载和学习。作业完成后,教师可以通过作业软件进行打分和数据统计,了解学生知识学习的具体情况,方便下次课堂的习题侧重讲解。分层教学法下的课后作业训练,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自信心。(四)教学评价分层。教学评价是教学互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容易忽略了教学评价的意义,采取千篇一律的评价标准。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初中物理教学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即:基础知识、实践实验、进步幅度三部分。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但是相对来说进步幅度比较小;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其动手能力强且进步迅速,这便是他们的优点。为此教师要从多元化的角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实践策略

(一)在课堂导入阶段采用分层教学。课堂导入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师要善于摸索课堂导入的技巧,为学生创设艺术性的开端。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将课堂导入环节同样分成两个难度,分别由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演示,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以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为例,我在课堂的初始阶段为学生准备了两个小实验,并播放课件为学生进行演示,然后由学生自主模拟。第一个实验是让学生拿着凸透镜观察自己面前的事物,学生能够发现自己面前的事物放大了,也就是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放大镜现象,这种实验现象比较符合正常的认知规律,所以我将其交给了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进行实验演示。第二个实验是利用同一个凸透镜,让学生观察远处的事物,会发现凸透镜的成像与现实物体是缩小、倒立的,这种实验现象和正常的认知规律存在一定的差异,为此我将其交给了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为什么会这样的安排呢?第一个实验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让其更好的融入教学活动之中,集中学习的注意力,善于发现物理知识与生活现象的关联性。第二个实验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对非常规实验现象深入探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去寻找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二)在探究活动中采用分层教学。验证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的方法便是物理探究活动,在探究过程中,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探究意识。物理探究过程需要观察、实验以及推理等内容才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与教师的示范、讲解等内容有着极大的不同,学生更容易将经历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在轻松、趣味性的氛围下学习。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课堂导入环节,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已经被激起,通过阅读教材发现,凸透镜成像与物距、焦距等因素有关。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照相机、投影仪运用凸透镜的例子,即照相机和投影仪的成像均是倒立的,前者成像比实际物体小,后者成像比实际物体大;放大镜的成像是正立且放大的。在观看完视频之后,我向学生进行提问,凸透镜的成像大小与正倒和物体位置究竟有什么关系呢?为此我设计了实验来帮助学生探究。我为学生准备好了明确焦距的凸透镜以及其他的实验器材。我将学生分成了A、B两组。A组学生探究物距大于、等于二倍焦距的实验。B组学生探究物距小于二倍焦距的实验。之所以这样分配是因为A组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但是实验操作较为简单,学生能够轻松地观察到实验现象。B组实验的数量比A组多一个,且成像的影响因素较多,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学生探究完成之后,我将录制的分组实验视频进行整理,归结出一个完整的实验流程,然后在课堂上播放,学生通过观察与归纳,最终总结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三)习题训练分层。习题训练分层主要分为课上的习题练习以及课后作业两部分。学优生可以完成一些难度较大的综合题目,中等生可以选择适当的拓展练习题,学困生则是可以完成一定数量的基础题目,加强基本功的巩固,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冲刺,向着更高的联系层次进行尝试,在一步步的努力中缩短学习差距。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章节的习题训练中,我并没有根据自身的主观思想直接为学生布置题目,而是让学生率先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和统计。其中,二成的学生认为自身已经完全掌握这部分内容,我为他们准备了中考的模拟题以及中考典型例题,这部分题目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七成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了大部分的知识点,因此我为他们准备了学校往年的期中测试题目和期末测试题目,这部分题目难度适中,且知识点较为突出。一成的学生认为自己尚未掌握这部分知识点,我为他们安排了课后的练习题,并将多媒体教学、实验课件发给了他们,让其一边复习一边做题,来加强理解和记忆。同时我还安排学优生辅导学困生,建立学习小组,帮助他们梳理此单元的知识点以及整体的知识框架,为其讲解解题思路以及解题的切入点,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团结互助精神,满足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三、结束语

教师要善于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利用互联网技术,创设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学习。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教学课件、探究实验以及测试等环节进行分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探究能力以及合作意识等内容。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下的评价反馈功能可以为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缩短学困生与学优生之间的差距,促进班级物理成绩的整体提升,进而提高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姚安峰.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数理化学习,2010(12):30-31.

分层教学范文篇6

关键词: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探究

分层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按照学生能力的不同层次来制定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然后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各有针对性的教学,保证所采取的教学方法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并在学习过程里感受自身的价值。分层教学因为它尊重了不同学生学习能力不同这一客观事实,从而按照不同的实际情况对具体的教学方法进行设计,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自己的潜能,让他们能按照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不断前进。同时,这一方法还能在其他方面对学生产生有利影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地显著提升。

1基于学生差异,让教学目标层次化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让每个学生完成自己的目标,同时还要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征,以便及时在今后的教学中优化教学方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不断进步。对那些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教师要更注重对他们物理基础知识目标的达成,在学习中不断地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学生,则要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在习得物理知识的同时,促进他们思维能力及核心素养的发展。例如,对于“液体压强”一课教学目标的制订,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学目标要定位于让他们掌握压强的基础知识,还要让他们对压强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对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进行分类,并鼓励他们通过试验来验证影响压强的因素;对达标型学生的教学目标要定位于让他们先对压强的有关定义进行学习,然后对不同条件下的压强计算形式进行计算;对学困生教学目标要定位于重点关注让他们深入学习压强的基本概念,当熟悉了计算压强的公式后,再运用压强的有关知识进行实际计算,以掌握压强的使用范围。这样,按照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能够实现针对性更强的教学方案设计,有利于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已有基础上实现进步,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现整体的学习目标,从而促进每个学生的成绩都能有所提升,同时他们的学习信心也能有所增强。

2基于学生差异,让教学内容弹性化

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载体,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根据学生差异确定分层教学目标之后,教师还要基于分层目标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弹性化的教学内容.弹性化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思路是,要在确保全体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要选择具有弹性的内容让优生进行拓展学习。例如,在教学“伏安法测电阻”这一课时,基本教学内容可以确定为让学生对电阻的测量方案进行设计,并测量出电阻的阻值,从而让学生掌握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法。对于优等生,则可以让他们对“如果只提供电流表或者电压表怎么测电阻”进行探究,对“电流表的内接法和外接法对测量误差影响的差异”进行分析。让他们能在学习中发散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能力。这样,教学内容具有弹性化以后,就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不同的发展,从而实现物理教学的高效化。

3基于学生差异,让学案导学动态化

在课前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设计导学案,其作用在于课前准备,主要分为如下几个过程:通过“导”来在复习旧知识或者利用教学情境,引入新课教学;教师可以把即将教学的知识按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设计,通过“思、展、议、讲”来对问题进行设计和展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倾听教师的系统讲解等;最后是按照不同的层次设计由易到难的题目,以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中收获自信,享受学习的乐趣。例如,在设计“光的折射”一课的导学案时,可以通过如下的三个问题来复习旧知引入教学内容:(1)通常情况下,光在空气、水和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不同?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2)什么是光的反射?(3)什么是光的反射定律?这三个问题不仅对以往的知识进行了复习,也顺理成章地为新课学习目标打下了基础。在“思”这一环节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对本节新课的核心问题的设计,即光的折射实验和折射规律探究,在课堂中,可以引出两个需要利用折射规律来作图的题目引导学习,课后作业则可以布置让学生绘制光从空气射入三角玻璃,然后又射入空气的折射光路图,以为“透镜”的教学开展做铺垫.除了设计,在实践学导案时也要利用多样化的方式来进行。第二,在导学案的题目设计中,要保证题目的精和少,不过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好好实践完成,所以可以在其中的复习部分和新课部分开展小组合作探究,以防止学生直接抄袭导学案。最后,要重视对实验的预习,由于实验是物理学习不可缺少的部分,所以可以在学案中设置与实验有关的重点问题,以帮助学生能在学习时顺利地完成实验.在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中,就可以设计如下的问题进行导学:你们小组提出了什么假设?实验中怎么控制不同的实验变量?怎么确定物体动能的大小?怎样使球到达平板时的速度有所变化?这些问题就可以加深学生对实验步骤所隐含的深刻意义进行学习,有利于实现实验操作的目的,同时还能保证学生顺利地操作实验,得出正确的实验现象和结果,让学生从中收获学习的乐趣和意义,从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积极态度。设计了这样的动态化导学案以后,就能够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物理课堂上开展合作化、探究化的物理学习,能够充分发挥优等生对“学困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引领作用,从而实现高效化的物理教学。

4基于学生差异,让作业设计分层化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层次划分,结合学生们的学习习惯、态度、知识掌握程度、智力水平和爱好等因素进行全方位地分析研究,以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有效地开展作业的分层设计。例如,在教学完“电功率”一课以后,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其最基本的要求是让学生掌握电功率的有关概念,为此可以为他们设计以下作业:①灯泡上标记的“220V”和“50W”表示什么?②什么是额定功率?什么是额定电压?而对于中等生要求则需要学生对电功率的计算进行了解,可以给他们设计这样的作业:一只电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20V,在工作十分钟内消耗了2.4×104J的电能,通过该灯泡的电流是多大?灯泡的电阻有多大?电功率为多少?对于优等生的作业设计,教师可设计一些和生活相关的、与电功率有关的图,并给出一定的已知条件,让学生分析相关的物理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通过不同层次的作业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后对课堂上所习得的物理知识与技能进行巩固学习,并且,能够让他们体验到物理学习的成功感。

分层教学范文篇7

一、以人为本合理分层

学生受到“先天的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性差异。学习方式、接受知识等都各自不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就必须把他们以分层方式地契区分开来,根据他们各自的学习基础,心理素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交际能力,并结合教材的要求把他们分成若干组、若干层面分别上课,分别指导,以促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我们一般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分层教学。一是按学生现有掌握的基础知识情况;二是按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三是按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等。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课例中,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是不可能一致的,还有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他们的综合素质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始终注意这些变化,及时地进行调整。这里必须着重说明的一点,就是在分层教学中,为了课堂教学的方便,简单地把学生分成一、二、三层,而忽视了每个学生的差异,忽视了层次中又有多种层面的存在,这种分层教学势必无法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是“换汤不换药”还是老一套。我们必须要提高对分层教育、教学的认识,把它作为一种理念,并落实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使每个层次,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二、因材施教分层备课

教师要在课尝堂分层教学中,驾驭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课前必须分层备课。教者除了要把握好“教材”还要把握好“人材”,即要对本班的第一个学生有深入的了解,采取什么教学手段,如何应对和处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并如何地加以引导,这都需要教师所必须精心准备的。那么,在备课时,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要处处为学生着想,要考虑第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基础;要最大限度地设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还要备好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得生动,愉快。这对教师上好一堂课是十分重要的。要彻底废除设置“线路”,给学生“划圈子”,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转的“填鸭式”的备课方式。有一次,我看到一位老师的教案,他可谓颇费一番苦心,教案写得“十分详细”尤其是教学过程写得更入微——“一行师问,一行生答”老师如何问,学生如何答都一字不漏地写在教案里。看完这位老师的教案,我不禁为这位老师的“苦心”深感叹息!心想这样满堂问,到底能把学生问出什么来呢?再想,这位老师面对着那么多的学生,他又如何知道学生对他提出的问题会作出这样的回答呢?这个班级的学生会有一个按照他的答案回答吗?我想这样的教案再也不能再存在下去了。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他们自己的看法,不管他们如何想象,我们都要认真的去面对让他们充分地表现,即使他们说错了,也要耐心地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方向来。因此,备课一定要充分考虑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位学生的了展,切忌扼杀或抑制学生的创造性。

三、分层教学多层互动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里都能发挥作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是最为重要的。我们面对着每个学生都存在着差异,这是绝大多数老师所认可的,对他们实行分层教学也是大家认为比较合适的。可是课堂分层教学的模式是什么呢?这是每位老师最为关注的问题。我想分层教学不可能是一种模式,而是一种理念。如果教学有什么模式,那么教育教学又有什么可研究的呢?所谓“教学模式”其实是某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的运用。而教育、教学方法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把某种教育、教学方法当作一种模式硬套在一堂课上,我想是行不通的,也是不可能的。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事都是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综合运用的过程中完成的。要使一堂课获得成功,不管使用什么方法,都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主体地位得到落实,而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就不可能不分层次、层面进行教学。在分层教学中还要注意层次互动、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例如在朗读方面,先请阅读能力较差的同学朗读,让同学们进行评议,再请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同学朗读,还可以请同学边朗读边表演。又如教学《三个儿子》同学们阅读后,对课文中老爷爷:“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在讨论时同学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有的说:“老爷爷可能眼花了。”有的说:“老爷爷可能是视线被某个妈妈挡住了。”还有的说:“老爷爷是不是说瞎话呢?”在讨论老爷爷究竟看到了哪个孩子,他那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时,同学们也提出了许多看法。充分流露出不同层面的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不同理解。但经过热烈的讨论,不同层面学生的交融与撞击,最终达成了共识。即三个母亲都称赞自己的孩子,可在她们提水有困难的时候,只有一个孩子跑过去帮妈妈提水,值得称赞的只有这一个孩子。所以怪不得老爷爷只看见一个孩子。这样在课堂上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各抒己见,既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又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交流,取长补短。最终达到共享学生自己的成果的目的。另外,课堂作业的安排也要分层次设置。总的原则是:少而精,难易适度,要富有选择性,适合不同层面同学的需要。

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多层的教学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使教学目标都能逐一得到落实。

分层教学范文篇8

根据三个层次学生在教学中的不同情况,采用梯度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同时,对三个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要求低层次学生理解教材的基本知识。在培养实际能力方面,三个层次学生也要达到课标的要求,并要发挥中等、高等层次学生的学习潜力,对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

二、分层练习和作业

在讲授完新知识后,教师要精心设计编排不同层次的课堂练习和作业:对高层次学生,教师指导学生能对书本知识进行迁移,能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中等层次学生,教师指导学生能对书本中的知识点进行理解,能简单运用。对低等层次学生,教师指导学生能找到书本上的知识点,能套用知识点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有选择地去做,以达到各自的学习目标,并及时纠正练习中所出现的错误,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不断培养并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

三、考查和评价分层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对低层次的学生,采用交流、讲解、鼓励等方法使其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乐学、爱学。压缩考试次数,在平时考试后,给出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让学生自批、自评,并讲评订正。这样可以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出自己的知识缺陷,并及时补救。由于学生参与了整个评价过程,进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身素质。我在实际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测试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方法是“向学生出示的每次单元验收卷,一般要设计基本题24道(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及简单的计算题,中等题2道,有难度题2道)。在平时测试时,对低层次学生的要求是完成基本题;对中等程度的学生除完成基本题外,另外加试中等题;只有优等生才要求全部完成。并规定,某生测验成绩超过基本分数即向上一级转化。这样,每个学生都可获得成功感和争取向上一级转化的积极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低层次学生多实施耐心辅导教育加多鼓励,尽量多提问他们,提高他们听数学课的兴趣,要求他们完成作业和在测验中争取合格以上的成绩。对中、高层次学生主要是提升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多提问,鼓励他们积极自学,多尝试一题多解,尽量在测验时争取高分。

四、结语

分层教学范文篇9

关键词:分层教学汽修专业教学教学计划分层课堂教学分层模块考核分层

模块教学是我们学校汽修专业在进行专业课教学时所应用的教学方法,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模块教学适应了我们学校汽修专业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需要,顺应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了学生今后参加汽车维修工作的要求。但在行模块教学时也遇到很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在相同的教学时间内,如何能让学习基础和认知水平不同的学生掌握到不同的知识和技能?因为我们汽修专业的学生基础差,而且理解能力和水平也参差不齐。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也都存在很多差异,所以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然而,传统教育所实施的“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大一统”的教学进度和“同一标准”的教学评价却无视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的不同需要,使得“吃不饱”、“吃不了”、“吃不好”的现象随处可见。所以在进行模块教学中如果还采取这种单一的、整齐划一的教学方法显然是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的。这在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模块教学科研实验中已经凸现出来。

针对这一情况,在我进行的模块教学中有意地进行了分层教学。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大纲和教材要求,在一个班内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不同层次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进行不同层次的检测和模块考核,从而使各类学生分别在各自的起点上选择不同的速度,获取数量、层次不同的知识信息点。分层教学的目标大体是:差生能掌握教学计划书中所规定的最基础的知识,具有初步技能,基本完成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中等生能较好地掌握计划书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独立思考,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生则要求进一步拓宽视野,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创造性地独立完成除计划书外的学习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操做技能)。

在分层教学中,我们分别从教学计划书、课堂教学、模块考核三方面进行分层。

一、教学计划书的分层

教学计划书是针对本课各模块知识的特点和学校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出关于本课的知识重、难点、讲解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时数等的综合性的计划书。在制订本课的计划书时应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制订出符合该学生群体的教学内容。但所制定知识的最低线也不能低于劳动和人力资源部规定的“汽车维修中级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题库”中“应知和应会”部分的标准和内容。

学生彼此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距,为了达到普遍提高,全面培养的教学效果,我们有必要在备课过程中,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式到教具准备等各方面都应坚持要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

强调针对性,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提优"、"补差",使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抓住三类学生。此外在计划书中对应学习基础差、底子薄的学生应制定出以掌握实用性的、动手操作为主的知识和技能,而理论部分的知识则要精简。而对基础好、求知欲强的学生则要理论和实践并重。所以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中,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实现计划的针对性。

二、课堂教学的分层

课堂教学实际是对教学计划书的具体实施。所以课堂教学一定要按照计划书为依据,对不同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面要强化目标意识,做到课前明确各层次的学习目标,课中要及时的通过提问和考核等方式反馈信息,来检验课堂教学是否达到了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

其次要把握课堂提问策略,让各类学生都有回答问题和操作的均等机会。我们认为:通常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中等生,通过提问找出其认识上的不全面,之后再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进一步研究;在突破重点、难点或概括知识时,要发挥优生的优势,通过其回答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在巩固练习时,则要提问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这样可以检查其理解程度,及时查漏补缺,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

此外在讲课时要对同一课题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在讲到FT106型调节器时应把这部分知识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对应基础差、接受能力较低的学生。对其要求只是记住与调节器相连的各线路的走向以及如何通过置换法排除调节器的故障。而调节器的内部电路则可做为选学内容。

第二层次对应中等生,要求既要理解并记住调节器的外部线路,还应懂得调节器内部的电路和工作原理。

第三层次对应优等生,除要掌握第一、第二层次的教学内容外还应进一步能推理出“充电过大”或“充电过小”所对应的调节器内部是那些晶体管的故障,以及如何通过测量得知故障部位等知识。

各层次教学内容要求不同的学生群体掌握,这样在讲课时不同的学生可各得其所、各有所获,而且课堂上也不会再出现学生“吃不饱”和“吃不消”等现象的出现了。

三、模块考核的分层

模块考核是对已学模块知识的分阶段的综合性的考核。考核分为两个部分,即理论部分和实践操作部分。理论考核部分在出题时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应以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为出题的原则。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个别理论知识掌握差的学生可通过平时的作业分和课上的表现分作为理论部分考核的参考分。应会部分指学生必须应掌握的模块知识之中的技能操做部分。在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考核时要把其分为两到三个级别,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考核不同级别的操作项目。但考核的最低标准不应低于中级工应会部分的操作标准。

分层教学范文篇10

一、分层教学的目的及意义

学生的能力是参差不齐的,这种差异性在作文方面更为明显,这导致教师的很多教学计划推进不了。讲容易的写作知识,成绩好的学生会不耐烦,讲难的写作知识,成绩差的学生又理解不了,教师左右为难,无所适从,给作文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有必要在作文教学中引入分层教学法,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如此,便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写作教学的目标。

二、初中作文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的具体策略

1.科学分组

在分组之前,需要先了解学生。可以找学生聊天,或者组织讨论会、自我介绍大会等,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性格特点、爱好等。而且教师平时也要注意观察,从学生的表现中判断其性格特点。还可以分析学生的作文,从而掌握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有的学生擅长写叙事文,有的喜欢写抒情文,还有的偏爱写议论文等。将这些信息了解清楚,然后再据此分组。

2.科学设计教案

不仅要给学生分层次,教师的教学方案也要分层次。先要确定好各个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再确定不同层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然后设计对应的教学内容。而且,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比如对能力差的学生,要以鼓励为主;对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多加点拨和引导;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则要严格要求。当然,也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要懂得变通。

3.科学组织分层教学

写作与阅读密不可分,想写好作文,先得增加阅读量。而当前,学生课业繁重,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阅读。所以,教师在布置阅读任务时就要有针对性。前面已经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好了组,在布置阅读任务时,也可根据不同组的不同特点布置不同的阅读任务。这样,既能减轻学生的压力,节约时间,又能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教师在教学时还要关注侧重点。例如,在作文细节和情感的处理上,笔者一直秉持“简单—复杂”的辩证处理原则,即细节描写要把“简单的语言复杂化”,也就是详细描写细节,不惜笔墨;至于情感方面,在处理时应做到“把复杂的情感简单化”,即用简单的语言把复杂的情感表达出来,尽量使用短句,情感表达要清晰,句子要简短。

4.科学开展分层作文指导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给予的作文指导也要不同。为了提高分层教学的效率,教师需要提前了解学生的作文水平,采取差异化的写作教学方式,优化写作点评机制,并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5.科学利用增值评估法,实施分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