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制度改革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22:52:53

产权制度改革

产权制度改革范文篇1

一、已开展农村登记的基本情况

镇村调查测绘225户,建筑面积63211.63平方米;村调查测绘151户,建筑面积38882.47平方米;村调查测绘127户,建筑面积37230平方米。我局对以上调查测绘结果,以村为单位进行了公示,产权登记材料正在收取之中,目前存在很大一部份产权人、土地手续和规划手续正在办理之中,未发放到位,致使我局的登记发证工作致后。

二、登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和好处。在群众中宣传不到位,力度不大,存在很多群众对这项工作不知晓、不热情,致使工作推进速度缓慢,难度大。

(二)全县推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牵涉幅员广、数量多、条件差,我局在乡、镇无延伸机构,存在人力不足,会影响工作推进速度。

(三)各相关部门工作不协调、不配合,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存在确权登记主体不一致,会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

(四)乡(镇)、村、社干部和权利人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认识不到位,态度不明确,存在不主动、不积极、不配合现象,会影响工作质量和工作进度。

(五)有部分权利人在外务工,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不知晓,无法提供相关登记资料,存在外来人员、非农业户口人员建房、买房现象,无法进行确权登记,影响房屋登记率,会产生一定的遗留问题。

三、推进全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建议

(一)以村、社为单位,召开村民大会,动员村民积极参与、配合,运用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将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传达到户,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外部环境。

产权制度改革范文篇2

一、基本概况

镇位于县城北邻,版图面积70.1平方公里,下辖5个管区,50个行政村,8596户,2.6141万人口,耕地面积5.585万亩。境内土地、水、生态资源丰富,人均耕地面积2亩。

近年来,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不断推向深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速发展,在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已经具备开展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条件和基础。一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全镇48个行政村已全部完成确权工作,确权耕地面积3.97万亩,其中确权到户耕地面积3.97万亩。二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良好。全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22家;注册家庭农场8个。经统计,至2017年底,全镇流转面积达1.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3.3%。三是群众意愿强烈。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现已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要求。这种分散经营、土地细碎化致使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农民收入难以提高,农业机械化和农技农艺新技术难以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难以保障。面对以上客观现实,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村改革的时机窗口已经打开,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正当其时。

二、改革的范围和实现目标

(一)改革范围:为保障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积极稳妥,确保农村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除去已开展的15个试点村外,剩余的35个村全部纳入改革范围。

(二)实现目标:对有四荒地、土地整理新增土地以及未确权到户的集体土地的村,清查出资源型集体土地的数量,折股量化到户,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成员按股分红。力争2018年全镇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70%,确保2019年基本完成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任务。

三、改革工作的步骤

分类进行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对于资源性资产,重点是抓紧抓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充分尊重承包农户意愿的前提下,探索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在稳定林地承包关系、保持林地用途不变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开展集体林地股份合作制经营。对于非经营性资产,重点是探索集体统一运营管理的有效机制,更好地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及社区居民提供公益性服务。对于经营性资产,重点是明晰集体产权归属,将资产折股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发展农民股份合作,明确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主体地位,健全集体资产运营的管理、监督和收益分配机制。具体折股量化的资产范围和量化方式由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会议或成员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具体步骤如下:

(一)准备动员(2018年5月—2018年6月中旬)

1、成立工作机构。成立县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召开全镇改革工作动员大会,大力宣传改革的重大意义;各村相应成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推进小组,在与各村沟通协调、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镇、村改革实施方案和细则,并召开会议进行部署。

2、开展专题培训。对镇、村参与改革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有关政策、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认识。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改革重大意义,引导群众主动参与,为改革试点顺利推进营造良好氛围。各村2018年6月中旬前将准备工作进展情况报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组织实施(2018年6月下旬—2018年10月)

1、清产核资。清产核资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性工作,为摸清砸实家底,在镇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镇农经部门、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村会计、村民代表组成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分类型对所有经营性资产、未确权到户的资源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及债权债务进行清理核对,对非经营性资产进行核实登记,对经营性资产、未确权到户的资源性资产进行资产评估,编制清产核资明细表。对清产核资结果向全体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公示,并经成员大会或者代表大会确认。无异议后,集体资产分类登记造册,报镇备案。资产规模较大的,可聘请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评估。

2、成员界定。鼓励各村结合实际,按照“尊重历史、民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法律法规政策为依据、以村规民约为参照、以民主决策兜底”的办法,统筹考虑户籍关系、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对集体积累做出的贡献等因素,协调平衡各方利益,研究确定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办法,合理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做到全面、准确、不遗漏。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注重通过村民协商、民主表决等基层民主自治的方式,解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办法、认定截止日等要经村民大会通过,认定结果张榜公示后报镇备案,镇农经部门建立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登记备案制度。出台全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指导意见》,明确成员身份界定的基本原则、基本条件、操作规程,以及普遍存在的特殊群体认定办法等,为全面改革打好坚实基础。

3、资产量化。资产量化范围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者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在全面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对经营性资产和纳入改革范围内的资源性资产等其他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非经营性资产,登记造册,建立有效管护机制,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管理;对现已确权到户的资源性资产,做好确权登记颁证及信息化管理工作。

4、股权设置。根据村实际情况,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者代表大会讨论决定股权设置方案。股权设置应以成员股为主,不设集体股,村集体发展资金可通过提取公益金的方式加以解决。个人股可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据当地情况设置,可以仅设置人口股,也可以根据人口数量和成员在集体内劳动时间及贡献,分别设置人口股和农龄股(劳龄股)等。

5、股权管理。探索建立镇级农村集体资产股权登记管理制度,加强对股权量化、登记、变更、流转管理。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后,由新成立的集体经济组织向股东(以户为单位)统一发放股权证书,作为其参与管理决策、享有收益分配的凭证。

6、登记注册。完成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资产量化、股权设置和管理等环节的村,应制定新的集体经济组织章程,成立农村经济股份合作社、农村土地股份经济合作社等新的集体经济组织,设立股东(代表)大会、理事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新成立的集体经济合作组织由县政府发放组织证明书,可据此向有关部门办理银行开户等相关手续,也可以持相关材料到工商部门注册,以便开展经营管理活动。

7、资产运营。集体资产由改制后的新成立的经济组织代表集体自主经营,通过承包、租赁、托管、联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由其他主体经营或与其他经营主体联合经营,无论采取哪种经营形式,既要有利于集体资产安全完整,又要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可持续利用。

8、经济组织管理。改制后的新的集体经济组织是新型经营主体,符合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财务管理上要健全管理机构,配备财务人员,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同时,按照合作组织章程,建立健全集体收益分配制度,在确保股东利益的同时,也要兼顾到集体经济组织公共、公益事业的发展。年终财务决算和盈余分配方案由理事会提出,提交股东(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民主监督管理上,要严格实行民主理财,切实发挥监事会的监督管理作用,保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知情权、监督权、决策权和管理权;在组织管理上,村里新的集体经济组织是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负责集体资产的运营和管理,通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成员的财产性收益。要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积极探索明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的职能关系,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和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

(三)整理归档(2018年11月)

  各村要认真做好改革过程中文书资料的档案归类整理工作。重点对改革文件、会议记录、试点工作方案、清产核资报表、股东资格认定过程及股东名册、股份量化方案、《股份经济合作社章程》等资料进行登记造册,完整归档,妥善保管,一并报镇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实现全程留痕和可追溯管理。

(四)总结验收(2018年12月)

各村在改革任务完成后,要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形成总结报告报镇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备案。镇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并向镇党委、政府提交全面系统的总结报告。同时,将改革试点工作完成情况报上级业务部门。

四、总体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为副组长,其他副科及以上领导及农经、农业、水产、林业、水利、各管区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镇改革试点的指导、协调和调度。各村相应成立由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严格落实“一把手”责任,做到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查,扑下身子,狠抓落实,全力推进改革。各村要本着分级负责的原则,列出经费,为改革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保障。

产权制度改革范文篇3

全区唯一一家国有独资粮食购销企业合肥市*区粮食购销有限责任公司于1999年成立,下辖3个粮站,共有5个收购库点,负责政策性和准政策性粮食收购以及粮油料兑换等业务。现有职工总人数75人,其中:在岗职工28人,离、退休人员39人,军转干部2人,遗属5人,内部退休1人。公司在未成立以前,原粮食局经营性亏损挂账占用农发行贷款723万元,经营性挂账欠息536万元,本息合计1259万元。公司成立以后,累计还贷43万元,还息20万元。截止2009年8月底,还占用农发行经营性挂账贷款680万元,经营性挂账欠息516万元,本息合计1196万元。我区粮食购销企业在2003年5月进行了一轮改革,实行人员身份置换,分流了多余人员。但由于产权制度改革不彻底,企业包袱沉重,还款还息压力大,经营机制不活,难以形成集约化经营,导致企业增效不明显,企业信用等级低,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使企业轻装上阵,做强做大企业。

二、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政策为依据,盘活存量资本,优化资本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增强市场竞争力,继续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渠道作用,确保国家惠农政策得以贯彻执行,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推进我区粮食产业稳步健康发展,更好地为滨湖新区建设和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服务。

(二)基本原则:坚持法制原则;维护社会稳定原则;有利于增强整体竞争力、加快发展的原则;有利于制度创新、机制转换的原则;有利于盘活存量资产的原则;有利于规范操作、节约时间和成本的原则;有利于政府统一领导、多方共同协作的原则。

三、改革主要内容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理顺产权关系,以企业组织形式创新和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战略性重组,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促进国有资本增值和企业做大做强。

(一)依法实施破产。对于资不抵债的国有购销企业合肥市*区粮食购销有限责任公司依法实施破产。

(二)组建新的国有公司。在老公司破产以前,组建合肥市*区望湖粮食购销公司,承担拟破产企业政策性贷款,中央储备粮临时储存粮食的管理、最低价收购粮食的管理;承接政府划转的破产企业划拨土地使用权;负责对破产企业现有职工、内退人员、遗属的养老保险缴纳以及工资发放,离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缴纳,维护社会和企业稳定;负责承担政府宏观调控和粮食政策性业务。由新公司通过公开、合法程序,以有偿方式收购破产企业的有效资产。

四、改革方法与步骤

(一)成立组织

为保证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顺利进行,区政府成立*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

(二)做好破产准备

1、划转政策性粮食与贷款。将拟破产企业的政策性粮食、贷款及相应的往来业务全部上划至合肥市*区望湖粮食购销公司,由其负责经营管理。

2、结清市场化经营业务。拟破产企业与省农发行营业部结清2008年以来的流转借款、准政策性借款及相关业务往来。

3、划转土地使用权。拟破产企业划转土地由政府统一收回后,划转给合肥市*区望湖粮食购销公司按规定使用。

4、清产核资。对拟破产企业各类资产、债权、债务进行全面登记、核对和查实。在账账、账实完全一致的基础上,委托具有资质的会计事务所进行审计认定,为企业申请破产提供依据。

(三)申请破产

拟破产企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向区法院申请破产。

(四)法院受理

法院受理后,依据破产程序,依法组织实施企业的具体破产清算终结工作。

(五)时间安排

9月上中旬,宣传发动、调查摸底、拟定方案;9月下旬完成组建新公司工作;10月初,启动企业破产程序;力争2009年11月底终结破产清算工作。

产权制度改革范文篇4

关键词:福建;“第三部门”;集体林业产权

自2003年4月,福建省开始进行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拉开了全国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序幕。福建省经过三年的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已完成明晰产权的村有11602个,基本上实现了明晰林业产权、“均山均林”的阶段性改革目标。改革的第一阶段完成后,政府职能和集体体制都已发生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其中如何防止小农化倾向问题,如何规范林地、林木流转市场,如何使林农获得林业生产所需要的资金,以及如何应对森林资源保护出现的新情况等,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担心的问题。在这种变革时期,有些社会和经济问题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解决不了或者解决不好的,市场和政府不能涵盖整个林业生产领域,随着广大林农自治能力的逐步提高,需要建立和发展“第三只手”,这“第三只手”就是“第三部门”。[1]

一、“第三部门”产生的经济分析

“第三部门”作为西方制度背景下产生的产物,其概念首先是由列维特等人在1973年提出,按照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非营利组织比较中心的“结构—运作”定义,“第三部门”应具有组织性、私有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自愿性的特征,它是不同于政府和企业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福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中由林农自愿组织产生的“第三部门”,包括家庭林场和各种协会等,实质上是林农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联合自助组织和实现共同利益的机构,是人的联合,非资本组合体,在林业生产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第三部门”产生的经济背景

福建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中“第三部门”的兴起,发端于过去的福建集体林业体制在林业生产中存在的弊端,有着深层次的经济和政治原因。一方面,自2003年福建开始的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以来,目前全省基本完成对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尚未明晰的集体商品林及县级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的改革任务,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目标,建立经营主体多元化,形成权、责、利相统一的集体林经营管理新机制。福建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结果使原来的集体经济组织体制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分散经营的农户,经营主体多元化;林农可以相对自由地流转林地使用权和林木资源,利益主体多元化。这些不同利益主体为了在市场经济中处于有利地位,需要建立能够反映自己利益的组织来维护自身利益,这为“第三部门”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林地、林木经营的规模缩小,原来由集体经济组织完成的工作,如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等,这些工作是单个农户无法完成的;同时,受林业生产特点的影响,非林农自愿组织起来的其他社会组织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不突出,这种经济环境促使林农自愿组织的“第三部门”产生。

(二)“第三部门”产生的经济原因

人们对森林经营重要性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森林经营既给其经营者带来损益又使森林经营者以外的单位或个人获取损益,前者即是森林经营的内部效应,后者则是森林经营的外部效应。森林经营的内、外部效应均有正负之分,其中正效应是指有利而无害的效应,负效应是指无利而有害的效应。一般而言,森林经营的外部效应基本表现为正效应,如休闲效应、防护效应、涵水效应、调节气候交叉重叠构成森林经营外部效应。森林经营外部效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但森林经营外部效应的受益主体并未通过货币或其他等价物的支付而受益。就商品林而言,经营者虽然从中获得经济收益,但生态效益被社会无偿享用;而公益林相对其投入而言,经济收益很少,其生态效益也被社会无偿享用。这就使营林的边际收益小于社会边际收益,如果没有弥补这种差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就不可能使森林资源达到最佳供给量。因此,作为非市场交换商品,森林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任何个人或群体不能从公共物品的消费中排除出去,且一个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排斥他人对同一公共物品的消费,消费者无法为消费公共物品而付费。可见,纯粹的自由市场不能提供公共物品,或者提供过少的公共物品,由此导致外在性的存在。而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有效的政府行政管理是必要的。

从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看,森林资源外部性的存在,在外在性导致“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有效的措施是外部效应“内在化”。实践证明,政府管制是必不可少的。管制一般被定义为:“政府通过法律的威慑来限制个体和组织的自由选择。”政府的管制是行政权力的行使,政府的主要资源是强制权,管制则是这种权力的体现,其目的在于限制经济行为人的决策。对森林资源和林业而言,政府的管制目前实行的采伐限额制度,在采伐时间和数量上对经营者一定程度的限制;制定林权证制度,通过法律确定森林、林木、林地的权属关系;制定碳排放许可证制度,它是环境行政许可的法律化,是环境管理机关进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制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退耕还林制度等。[2]

然而,政府干预并非万能,同样存在“政府失灵”的问题,一方面表现为政府的无效干预,不能够弥补“市场失灵”和维护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合理需要;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政府的过度干预,超出了弥补“市场失灵”和维护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合理需要。[3]

以森林采伐限额制度为例,林权改革后,呈现出森林主体多元化、经营形式多样化的趋势,各经营主体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投入林业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同时,对获得林木处置权和收益权的要求也更加迫切,使森林采伐限额指标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国家宏观管理目标是实现森林的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协调增长。根据年生长量大于采伐量的原则,按照森林经营方案,确定森林采伐限额。国家制定采伐限额政策的目的是提高我国森林的覆盖率,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我国的林业生产实践证明,采伐限额管理作为森林资源的行政管理手段,在森林资源市场化管理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限额采伐政策真正目的是为了达到减少森林资源的供给量,虽然近期内保存了森林资源的存量,但在当前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必须面对千家万户,森林采伐限额指标分配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如何做到公平、合理,这已成为一个棘手的大难题,国家宏观管理目标与森林经营者现实利益的目标之间出现了矛盾。

森林经营过程中矛盾的关键是怎样处理好森林三大效益之间的关系,怎样科学划分好投资者、管理者和收益者的权利与利益,其本质是一个系统结构的完善和多目标选择与优化问题。政府干预过度,而林农为了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就有可能出现乱砍滥伐或者以不合法的手段获取采伐限额等“寻租”情况,“寻租”行为因政府的干预而成为可能。

采伐限额制定的基础是森林经营方案,通过森林经营方案合理确定年采伐量来核定采伐限额,科学的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采伐限额的前提。福建省1989年首次编制森林经营方案,1997年修订了经营方案,2003年进行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森林经营主体出现了多元化。为适应林业发展的需要,必须改变以县、国有林场为单位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方法。福建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通过亲情、友情、资金、技术为纽带,自愿联合起来的新型经济组织——家庭林场、股份林场在各地不断出现。有关资料表明:福建全省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已达2400多个,永安市已经成立的家庭林场、股份林场达114个,德化县以家庭林场为经营单位的面积达90%以上。①(注:①见黄建兴于2006年5月14日在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高峰论坛上的发言稿《林改的核心是产权》。)因此,森林经营方案应充分考虑以这种自愿基础上成立的“第三部门”——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作为编制单位,引导新经济组织内经营者自主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落实采伐自主权。从森林采伐限额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看,遵循着“市场失灵——政府弥补”、“政府失灵——第三部门弥补”链式,正是在“政府失灵”的语境下,“第三部门”兴起。[4]

二、“第三部门”的现状与问题

从福建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历程看,各种形式的“第三部门”如家庭林场、担保协会等,越来越成为解决集体林地、林木产权明晰后出现的许多社会问题必不可少的组织机制。但就其发挥的作用而言,林改后产生的“第三部门”的发展是不够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法律地位不确定

“第三部门”在我国还只是一个学术概念,我国法律层次使用的是社会团体的概念,根据1998年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成立社会团体,应当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依照条例的规定进行登记,民政部门是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社会团体应当具备法人条件,并且法律还从会员人数、财产、发起人、负责人资格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这些就成了“第三部门”设立、发展的法律障碍。福建林改中出现的各种新经济合作组织显然不符合法律上有关社会团体的成立的条件,这就使得其法律地位的真空,这种主体地位的残缺性成为实现林农组织化的现实障碍。

(二)“第三部门”规模小、资金不足、提供服务的内容有限

福建林改中由林农自愿产生的“第三部门”,在人力输入上主要依靠志愿劳动力,在物力和财力输入上主要依靠林农志愿者,由于每户林地面积有限和资金等方面的原因,采取自助方式,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第三部门”组织内成员,提供服务的内容仅限于林业生产和服务性方面。在营林方面主要是以同村亲友因林地在地域上的邻近而自愿联合起来的家庭林场,主要目的是维护一定的生产规模和效益,是为方便生产而进行的联合;服务方面主要是林农自发形成的以提供生产资料供应、营林和造林科技信息等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的服务项目协会,如桉树协会、种苗协会、造林担保协会、“防火、防盗、防病”林业三防协会等。由于这些协会绝大部分是由相对弱势的林农组成,在福建全省的覆盖面小。以福建永安为例,林改后,林业合作经济组织(股份合作林场和家庭林场)共61个,总面积达到181058亩,其中家庭林场有20个,总面积约为65514亩。[5]242因此,林改后产生的“第三部门”总体上规模小、资金不足、提供服务的内容有限。

三、加强和完善“第三部门”的建议

针对福建“第三部分”在其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不足,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对“第三部门”的制度支持与约束

“第三部门”要健康发展,政府提供严格的法律规制和合理的制度设计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确定其法律地位。目前在全国性的《合作社法》没有颁布之前,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结合福建林改中出现的情况,制定地方性法规和政策,引导、规范和促进“第三部门”的发展。其次,提供资金支持。福建林改中产生的“第三部门”组成成员主要是林农,提供给组织的资金有限,同时,也不能从组织以外的地方有效地汲取资金,资金不足是制约“第三部门”发展和功能发挥的瓶颈。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提供的直接和间接政策支持是“第三部门”构建和完善的关键,有的国家对“第三部门”的拨款占“第三部门”收入的40%以上,福建林改中产生的“第三部门”有其特殊性,有些还是政府职能的延伸,如护林联防协会起着保护森林资源和提高林业经营水平作用,因此,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其他优惠和技术补贴政策,加大对“第三部门”的资金支持。再次,加强对“第三部门”的监督。组织性是“第三部门”的一个主要特征,对这类组织来说,是否注册并非必要,但必须建立制度,一定程度上要有内部组织结构、目标结构和组织活动的相对持续性。现实中产生的“第三部门”不少是在政府推动下成立的,规模的大小、资源的整合不是自然形成的,领导机构的产生和决策机制多样化。有关资料显示,在对57个协会的调查中发现,领导结构通过会员提名、全体会员投票选举产生的占39.7%,有关政府推荐产生的占22.4%,全体会员投票选举产生的占20.7%,发起人自动担任的占6.9%,其他占10.3%。在林改的特定时期,这种行政意愿的方式对“第三部门”形成有一定的作用,但要加强对领导层的监督,规范组织结构,确保广大林农的合法权益,以实现决策过程的民主化。[5]300

(二)提高“第三部门”的自身参与能力

传统意义上的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企业提供私人物品的二分法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福建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给林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多元化经济主体,同时也激发了多元化需求,政府在资金和精力上已无法满足需要,特别是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地方政府财政普遍运转困难,提供公共物品能力下降;集体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通过林改转移到林农手中,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来源受到影响。根据笔者的调查发现,目前主要收入是林地使用费,而且数额有限,这是财产性收入,集体组织的经营性收入几乎没有。因此,建立“政府—市场组织—第三部门”的三维立体体系,可依据不同的行为原则,政府提供纯公共物品,实现国家利益和区域利益的最大化;市场组织提供私人物品,实现其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第三部门”为其成员和农村社会提供有利于农村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准公共物品,如森林防火、森林病虫防治、林区道路建设等,实现利益共同体的公共利益的最大化。然而,“第三部门”组织利益与成员个人的利益毕竟存在差异,“第三部门”提供准公共物品的同时,会出现“搭便车”的情况,如果这种现象出现得多,“第三部门”就会遇到困境。因此,一方面,需增加“第三部门”的自治性和民间性,加强林农参与“第三部门”的活动意识,提高林农的参与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第三部门”的内部监督机制作用,制订组织规章制度,完善内部治理结构,通过内部力量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以保证“第三部门”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允尧.不同理论视角下的中介组织[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77.

[2]沈文星,陈大胜.森林资源管理的行政许可制度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4):3135.

[3]王晋.“第三部门”:市场与政府的非零和产物——兼论我国“第三部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政治学研究,2004(3):111.

产权制度改革范文篇5

一、基本情况

乡位于县东南部边缘,东邻县乡,南抵乡,西北镇,幅圆面积40.6平方公里,距县城70公里,下辖5个行政村、1个社区、1个街道,总人口4988人,总户数1436户,耕地面积4555亩,其中:田3616亩、地939亩。

二、进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健全机构。我乡党委政府按照南委办[2012]12号文件《关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精神,认真领会、传达会议精神,制定了北府发【2013】17号《关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2013]18号文件《关于成立乡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及乡属各办所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了农村产权评估领导小组,乡产权交易中心“九有”、村产权交易服务站“七有”的平台建设已经完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经济发展办公室,成立了以建设办牵头的矛盾调处办公室,以经济发展办公室牵头的技术指导办公室。试点村也成立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

(二)认真学习,深入领会。我乡于4月23日召开了由全乡村组干部参加的乡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会,认真传达了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会的相关精神,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目的、意义,以及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基本路径等相关政策及要求进行了学习和讲解,要求全乡全体乡村干部要深入领会、认真学习,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广泛宣传,深入调查。我乡2013年度两个试点村通过召开村两委干部会、村民代表会、群众大会广泛宣传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重点在我乡村组织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工作,使村民知晓确权登记的目的、意义和基本步骤。为了做到农村产权制度试点工作家喻户晓,我乡书写石灰标语一幅,张贴和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利用逢场天在乡街道进行了广泛宣传。同时乡、村组干部深入到农户家中对农村土地、林地、房屋产权的基本情况以及矛盾纠纷进行了全面的摸底和调查。到目前为此,各村、社都按程序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并选举产生了村、社议事代表和成员。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存在的问题

通过在村对农户土地、林权的调查摸底,存在7个方面问题:

一是全村各农户第一、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既没有原始依据,又没有县国土局颁发的土地证,对户主名下田、地的名称、块数、面积、四至介畔都模糊不清。二是该村自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到户一直未给农户办证。三是通过调查询问农户长期的粮食补贴面积是在第一轮土地承包时按产量与人口调配的。四是户籍在当地且全家现已到城镇安家,原来在农村的房屋已转卖给他人,当时买卖双方也具备协议,卖方已将自己名下的土地、山林等全部赠送和转让给买方,但,这次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买方则要求把卖方在第二轮承包时的土地、山林等全部确权在买方名下,怎么办?五是原来是耕地,后来变成了林地,如何来确权;六是原来荒山转包或赠送出去了,现在林权确定给承包人还是发包户;七是原来是荒坡,且属集体所有,后来农户自发在荒山上种植了林木,现已成材,不知如何来确权;

产权制度改革范文篇6

一、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一)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林业政策为依据,以建立经营主体多元化,权、责、利相统一的集体林经营机制为目标,动员和依靠各种社会力量,参与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和其他经营主体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加快绿化河北步伐,促进林业发展,为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二)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坚持有利于增量、增收、增效的原则。即坚持有利于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和提高造林绿化质量;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生活水平;有利于增加和提高森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坚持各种经济成份共同参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优先的原则。鼓励有能力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城镇居民、科技人员、私营企业主、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的干部职工等以多种形式参与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成员平等享有承包经营集体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权力。凡将集体森林、林木和林地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方式进行转让经营的,在同等条件下,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权。

坚持改革与稳定并重的原则。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要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林业政策为依据,尊重历史、尊重事实,保持林业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防止由于政策多变和管理不到位,造成农村社会不稳定和森林资源的破坏。

坚持尊重群众意愿,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的原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通过民主决策,自主确定集体林经营管理形式,自主选择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式,自主制定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方案。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改革过程中要落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坚持让利于民,减轻农民负担的原则。调整现行林业投资和税费政策,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让农民群众得到实惠。

二、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范围、重点和目标

(三)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范围和重点:本次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范围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改革的重点是目前仍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的宜林地。已划定的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和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暂不列入改革范围。权属存在争议的,各级人民政府要制定措施,组织和督促当事人通过协商、行政处理、司法裁决等办法解决争议,争议解决后再列入改革范围。

(四)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从2006年起,利用3年时间,在完成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把林地落实到山头地块的基础上,通过改革,进一步明晰集体林的产权,完成林权登记发证,落实林业政策,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具体实施分两步走:第一步,2006年,每市至少确定一个试点县(市、区)先行试点,探索方法,总结经验。第二步,2007—2008年,全面开展并完成新一轮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三、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

(五)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落实林地。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需要确定林业发展目标,参照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二类调查)成果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经上一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组织专家对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进行评审,协调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水土保持规划、流域防洪规划、城镇建设规划的关系,履行审批手续并认真组织实施。对规划确认的林业用地,依法加强管理,严格控制林业用地变更为建设用地和其他用地,有林地变更为无林地,生态公益林地变更为商品林地。

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确认本行政区域林业用地面积的控制指标是:山区、丘陵、坝上及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分别不能低于50%、30%、20%和12%。同时,要合理确定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比重,确保全省生态公益林面积占有林地面积的50%以上。

(六)明晰集体林业产权。以现在的林地、林木权属为基础,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对林业“三定”中划定的自留山,实行“生不补、死不收”、长期无偿使用、允许继承的政策,保持个人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稳定不变;对林业“三定”中划定的责任山和林业“三定”后承包、租赁、购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宜林地,已经按承包合同规定完成绿化的,保持个人和其他经营主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稳定不变;对本次改革前已经明晰个人或其他经营主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集体所有的有林地,保持个人和其他经营主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稳定不变。

对目前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的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持集体所有权和使用权稳定不变。

对目前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的商品林,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民主决策,可以按人口分包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联户承包;可以通过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确定由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其他经营主体经营,所得收入按规定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进行分配;也可以采取“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形式,继续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但要将现有的林地、林木折股分配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均等持有,收益按股分配。

对目前仍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的宜林地,可以采取直接分包到户或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确定经营主体,明晰使用权。对未按合同规定完成造林绿化任务的责任山和林业“三定”后承包、租赁、购买的集体宜林地,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回,纳入本次改革范围。“责任山”和林业“三定”后承包、租赁、购买的集体宜林地,没有签订合同的要依法签订合同,合同没有明确完成绿化期限的,要明确完成绿化期限。

获得集体林地使用权的个人或其他经营主体,可以将部分或者全部使用权转包或者出租给第三方,原经营主体与发包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承包关系不变。转包或出租期限不得超过原定经营期限减去已经经营的期限。获得集体林地使用权的个人或其他经营主体,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可以转让集体林地的使用权,转让集体林地使用权的,依法进行林权变更登记。

(七)依法进行林权登记,核发林权证。集体林产权明晰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森林法律法规规定,依法进行林权登记,确认所有权或使用权,核发或换发国家林业局统一监制的林权证。林权登记和发证由权利人向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林业主管部门审查受理后,张榜公布30天,权属无争议的,依法进行登记,报县(市、区)人民政府确认林权,核发或换发林权证。权利人提出林权登记申请前,要与四邻明确界线,经四邻签字认可并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乡(镇)人民政府签署意见。明确界线困难的,由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帮助明确。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并经营的林木和林地,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林权登记申请;个人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由个人提出林权登记申请;其他经营主体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由其他经营主体提出林权登记申请;联户承包的或多户分包的林木和林地,可由承包户协议推荐林权代表人,提出林权登记申请;合作造林的,由林地所有者或使用者提出林权登记申请;义务植树使用的林地和栽植的林木,树随地走,由林地所有者或使用者提出林权登记申请;在非林业用地上栽植的树木,不进行林地使用权登记,如权利人提出申请,可以进行林木所有权登记。

(八)优惠政策。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确认由个人和其他经营主体经营的宜林地,应当纳入国家林业重点工程项目规划,优先安排造林投资计划。未纳入国家林业重点工程项目规划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安排适当资金补助。

个人或其他经营主体承包、租赁宜林地完成造林绿化后,自愿按照生态公益林经营的,成林后由各级人民政府根据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标准和有关条件优先列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范围,享受森林生态效益资金补助。

人工经济林、人工薪炭林采伐不纳入森林采伐限额和木材生产计划管理,但必须经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审核批准,依法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商品用材林权利人有权自主确定林木的采伐年龄和采伐方式,权利人提出采伐申请后,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要在法定期限内审核批准,依法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所需采伐限额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给予保障。

获得集体林使用权的个人和其他经营主体,在所经营的林地内修筑直接为营林生产服务的林路、防火道、望火楼、集材道、蓄水池、种苗库、营林房舍等基础设施的,报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各级人民政府要协调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帮助权利人以林权作为抵押,获得贴息贷款,用于林业开发和扩大再生产。要支持协调保险公司,积极探索开展森林资源财产保险业务,提高抵御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和其他自然灾害损失的能力。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乡(镇)林业工作站要积极组织开展林业社会化服务,提供政策、信息、技术方面的支持。

采伐销售木材按销售收入征收育林基金的标准,由12%调减为6%。扑救森林火灾、防洪抢险采伐林木的,免缴育林基金。生产销售干鲜果品的,免缴育林基金。育林基金分成比例由原来的省10%、市20%、县(市、区)70%改为100%留归县(市、区),用于恢复和扩大森林资源。具体办法由省财政厅商省林业局制定。

(九)完善流转体系,规范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在明晰集体林产权的基础上,鼓励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可以依法继承、抵押、入股和作为合资、合作造林、经营林木的出资或合作条件。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期限最长可达70年。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要坚持自愿、平等、合法的原则,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改变林地的性质和用途。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是否流转以及流转的方式由权利人自主决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流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应当由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民主决策,并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评估结果经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认可后,依法签订合同,报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要完善流转体系,做好流转服务工作。条件成熟的可以组建林业产权市场,为有流转需求的各种主体搭建交易平台,提供政策咨询、林权变更登记、信息和资产评估等服务。省政府授权省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的审批和业务管理。

四、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保障措施

(十)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领导。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成立由主要行政领导任组长,主管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任副组长,发展改革、财政、林业、国土资源、农业、水利、交通、宣传、广播电视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全过程的组织协调,处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林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改革的组织实施,林业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

(十一)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定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和完善相关制度。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政策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社情、民情、林情的基础上,制定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总体方案,并组织和指导乡(镇)人民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稳步推进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进程。乡(镇)人民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总体方案和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广大群众参与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处理改革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县(市、区)与乡(镇)、乡(镇)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要逐年签订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责任状,把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完成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各级人民政府要分层次召开会议,对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各阶段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抽调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熟悉农村政策的同志组成工作队,深入基层,采取包乡、包村的办法,帮助和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思想,统一步骤,统一工作标准,推进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新闻媒体要加大改革宣传力度,营造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社会氛围。

(十二)各级人民政府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信息报告和交流制度,定期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每年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年度工作总结和下一年度改革计划。遇有重大问题,及时报告。省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通报各地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情况,交流改革信息。

产权制度改革范文篇7

一、全面总结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一)成立组织机构,做到责权明确

针对全镇实际情况,制定了《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并建立了以镇党委书记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为组长的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在经管站,2018年6月25日全镇召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暨清产核资动员大会,各村立即召开村“两委”会议,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进行了专题培训,成立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小组,并配备了各村指导员,做到村村有人抓、责任有落实的工作局面。

(二)广泛宣传发动,力争家喻户晓

为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发动全体村民参与改革,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发放一封信,张贴宣传标语,悬挂横幅,利用广播小喇叭、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宣传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意义,让群众充分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确保群众的知晓率与参与率。

(三)规范改革程序,依法进行改制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在全镇召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动员会、培训会、调度会、推进会等,印发了《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在产权改革工作的各个环节中,都有相关工作人员参与和指导,严控把关。一是清产核资。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严格按照“清查、登记、核实、公示、确认、登记台账、审核备案、汇总上报、纳入平台”9个操作流程进行。为全面、真实、准确的衡量农村集体资产,摸清集体家底,聘用第三方机构,各村成立由经管站工作人员、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村出纳、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等组成的清产核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清产核资工作。截止目前,45个村已完成清产核资工作并完成数据录入工作。二是人员界定。农村集体资产归村民所有,确认集体成员身份是维护农民权益、保护农民利益的总开关,镇充分利用多部门协商、民主决策、公开透明等方式,制定集体成员资格认定方案、制定集体成员确认流程、存档备案“三步走”逐步完成人员界定工作。遵照村规民约、自主自愿的原则,有效解决了“两头空”“两头占”的问题。截至目前,44个村完成人员界定工作并完成平台录入工作。三是资产折股量化与股权管理。在全面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对经营性资产和纳入改革范围内的其他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各村立足本村实际,制定《村集体资产股权量化实施方案》,各村资产量化范围、集体股与个人股所占比例、股权管理模式经召开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者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四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各村制定符合本村实际的经济股份合作社章程,酝酿股份经济合作社组织结构选举办法,并进行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严格按照工作流程、严把资料审核,进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产权制度改革范文篇8

关键词:产权;产权制度;中小企业

1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现状分析

国有中小企业作为国有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改革中始终是困扰政府抉择的一个难题。众所周知,国有中小企业由于实力小,缺少政策支持,技术革新跟不上时代步伐等诸多原因,已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危机重重。而导致国有中小企业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国有中小企业的产权制度不明晰,责任不明确,制度不规范,监督不力从而产生一系列副作用,如企业委托成本提高、交易费用高、恶意的管理层收购等,极大地加重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使企业和社会的资源得不到合理的运用从而使国有中小企业内外交困,濒临困境。而科斯定理认为,在产权界定清晰的情况下可以使交易成本降低资源得到合理而有效的配置。因此,国有中小企业的突围应从产权制度入手,包括产权界定、产权交易、产权形式多元化等方面。

1.1中共十四大以前的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状况

中共十四大以前,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内容、方式与大型企业差不多,主要采取放权让利、承包与租赁等改革形式。与大企业改革的情况相类似,这种改革并没有真正转换国有中小企业的经营机制,反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而出现了大面积亏损的局面,其中国有小型企业盈亏相抵后出现了净亏损。国有中小企业大多属于市县级地方政府,企业亏损影响了地方财政收入,加重了财政补贴困难。近几年国有中小企业亏损严重经济效益低下在与非国有企业的竞争中节节败退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生存危机。

1.2十四大以后国有中小企业的改革状况

十四大以后,中央关于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政策逐步放宽,十五大正式提出“抓大放小”政策,十五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并将此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体战略的重要环节。而党的十六大报告更明确提出“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并且组建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又首次提出了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1.3现阶段国有中小企业产权改革的相关政策与精神

目前,“抓大放小”成为改革国有企业的总体战略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放开搞活。“放小”就是让大批国有中小企业面向市场打破所有制禁区允许对国有中小企业实行非公有制改造推动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搞活”就是通过转换经营机制大胆采取搞活企业的各种形式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重要的企业由国家控股。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继续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深化集体企业改革,继续支持和帮助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的发展。

2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1)国有中小企业的国有股份代表不明确,国有股份的代表主体混乱。国有中小企业的代表主体相当混乱有些是由企业集团、有些是由当地政府成立的投资管理公司、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等代表国家来行使国有股份的权利。在国家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后各地也相继成立了省国有资产管理局或者相关部门行使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资产的所有权职能。

2)国有资产流失。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股本职能划分差异导致了在国有资产管理运行机制上国有资产权益不同的处置方式最终导致了国有资产效益的差异造成了有些地方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我们不否定在国有中小企业改革中的创新探索但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不能使国有资产流失到有权力的个别人、个别阶层口袋里去造成对人民财产的侵吞。否则就会出现俄罗斯改革过程中的“富了和尚,穷了庙”的现象。

3)逃避银行债务。相当部分国有中小企业在产权改革后,尽可能地逃避、推脱以前在银行贷的款,导致银行的“信任危机”,使银行形成大量的死账、呆账,影响金融的健康发展,更使改制后的国有中小企业面临信誉危机和资金来源不畅通威胁。

4)产权退出渠道不通畅。由于我国证券交易市场不发达,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产权交易不能有效、迅速地实现,使国有中小企业实行股份改制尤其是通过资本市场来实现产权交易显得很不容易。

5)产权改革步伐小。在国有中小企业采取的多种多样的改制形式中,不涉及产权变动的改革如承包、租赁、委托经营等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不涉及产权变动,实际上意味着仍然保留中小企业的国有性质。这不利于实施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不可能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根本转变,国家难以最终摆脱财务责任。

6)缺乏统一的、规范的、操作性强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方案。国有中小企业改革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不同地区的改革形式与方案设计有很大差异。全国没有一个明确统一规范的改制标准,导致改革目标不明确。一些地方在改革过程中急于求成,对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护不够。一些地方中小企业改制手续十分繁琐而且成本高,影响了企业改制的积极性。

7)配套改革难进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企业改革后应当政企分开,变成无上级主管部门的独立企业,但对企业的传统管理方式依然存在,使改革后的企业仍不是完全独立的市场主体,难以像私营企业那样自主经营。

8)阻碍中小企业产权改革的观念也很强。一旦实行产权改革,往往被称为“私人化”或“国有资产流失”。因此,从产权改革的意义上说,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3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具体途径

3.1建立合理、有效的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方案

近几年来实行的MBO已备受社会各界争议,尤其是经过“朗顾之争”后,这个问题更是引起轰动。针对国有中小企业的产权改革,设计一套有效、合理的制度,已十分必要,像如何减少委托成本,如何对产权交易进行有效监督,如何有效激励国有中小企业经营者的突出贡献,如何对国有中小企业经营者进行有效考核与监督,如何处理产权改革制度中的相关问题等。惟有以制度为保证,才可以有效防患于未然[16]。

3.2实行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多元化

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国有中小企业完全可以利用非公有制经济已获得蓬勃发展这一极其有利的外部条件,把体制外的优势引进体制内。鼓励非公有制经济通过出售、兼并、股份合作制等方式,实现国有、民营、私人资本相融合,谋求共同发展。从世界各国的实践看,促进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的交流,会有助于盘活国有资产,有助于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可以更好地实现国有经济的职能,有助于增强国有资本的控制力。3.3推进国有中小企业的产权交易

把企业产权看成是可交易的,允许进入产权市场或资本市场进行交易,将有利于国有中小企业很好地进行资本置换。

3.4加快资本市场的建设和发展

建立和健全资本市场的法律和法规,使资本市场的交易在一个合法、公平、透明的机制下进行。使企业产权交易有一个良好的平台。

3.5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国有中小企业产权改革的核心,不管采取哪种改革形式,都要以是否实现了政企分开,真正建立起自负盈亏机制;是否依照市场规则运行,形成优胜劣汰机制;是否做到科学决策,企业经营效益有所提高等,作为衡量企业改革成败、效果好坏的尺度。对于有条件的国有中小企业,应当按照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的规范改制,积极引导规模较大、基础较好的中小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7]。

3.6以涉及产权变更的改革形式为主

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应当尽量减少或取消不涉及产权变更的承包制、租赁制或委托经营,采取涉及产权变更的公司制改造、股份合作制、破产、兼并,尤其是出售等形式,解决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后的所有制性质问题。改革之后的中小企业属于“民有”而不是“国有”。“放小”必须坚决、彻底,不仅经营困难的企业要实行非国有化,对一些盈利的国有中小企业也要坚决放开,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国有中小企业的体制问题。

3.7强化配套改革,建立和谐的发展环境

如政府机构改革与职能转换、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金融体制、投资体制改革与市场发育等,为国有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府应当把对国有中小企业的管理,从监督企业内部的微观经营转向建立宏观扶持政策与支持体系。另外,国有中小企业的下岗员工及针对其的保障机制、再就业培训等需要更快、更好地完善与实施[18]。

3.8重视人力资本,构建有效的激励制度

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在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我们可以把人的知识、技能、专利等作为生产要素加以考虑,看作一种资本,一方面允许以人力资本入股,参与公司管理与收购等,另一方面,要对真正的人才委以重任,加大激励力度像红塔集团前总裁褚时健等给我们以警示。而值得高兴的是,近年来,许多对国有企业有贡献的经营管理者们,在激励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像海尔的张瑞敏,他的工资不高,但国家给他的股权有很高的收益和激励作用。

产权制度改革范文篇9

现代产权理论认为,产权制度是制度集合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国家保护有效率的产权制度是形成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从而使得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产权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对社会经济行为的影响和激励。我国农村改革也正是从产权制度的变革开始的,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家庭承包经营制的推行是一场深刻的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体制下集体经济的产权安排形式,对任何单个社员来说,都不拥有相对于其他成员的对生产资料排他性使用、转让、收益和处置权,产权的激励效应基本消失。对于这种产权安排,农民在生产劳动中采取“磨洋工”等办法进行消极抵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我国农村逐步推行的家庭承包经营制,改变了原有集体土地产权形式,变土地的集体所有集体经营为集体所有家庭经营,创造了在土地集体所有前提下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成功经验,使农户拥有了土地、使用权和收益权,获得了经营自主权,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单位和农村经济的微观主体。家庭承包经营制体现了产权可分离性的特征,虽然它并未赋予农民完备的土地产权,但是它强化了农户对集体土地使用权和收益权,为农村和农业的有效投入提供了有力的激励机制,带来了农业的高速增长,具有明显的经济绩效。据林毅夫等人的研究,这项改革使农业生产增长了46.89%。

实践证明,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的关键问题在于农民集体所有权这个权利是虚置的,房屋所有权没有法律程序的确认,从而使农民对各种农村资产的权就被国家和村集体单位在行使他们的权利时侵蚀掉。所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着眼点就应该是把农民集体的这种虚置的所有权实在化,产权制度改革必然成为农村改革的主线,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相适应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产权制度变革的要求,当前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正是适应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仍然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

近几年,为统筹推进“三化”联动,成都周边区县开始积极探索以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探索。通行的办法是,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经过清产核资,将集体资产和人口股量化到户到人,集体资产的所有权归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集体所有,社员则以股东的身份享有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和按股分红的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这一产权安排具有明显的经济绩效。首先,社员享有了收益分配权,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集体经济与社员利益关系不紧密的问题,提高了农民对集体经济的关注程度和参与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其次,一人一票的决策权的配置,使得农民的民主权利得到了体现。第三,农村于部的权力受到了制度的约束和民意的监督,增强了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感,较好地克服了决策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抑制了铺张浪费,保障了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第四,理顺了农民和集体的关系,减少了社区集体对农民的束缚,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农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相对于原集体经济组织或经济合作社来说,无疑是一大进步,受到了社区农民的普遍拥护。但是,在实践中,股份经济合作社在运行过程中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在一人一票的表决制度下,经营管理者的投资决策难度较大,容易错失发展良机;二是在人人有份的平均主义的股权设置条件下,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影响了经营者积极性的提高;三是股东较为关注分红,对年度分红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股份经济合作社分红的压力不断加大,尤其影响集体积累和长远发展;四是缺乏经营管理人才。股份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者多为农村两委干部,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缺乏。

实际上,上述问题的产生也是股份合作制的特征所决定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兼有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特点,仍然延续了体制下产权安排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是合作制封闭性条件下社员或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权利或资格所决定的。在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阶段,要保证初始产权安排的公平合理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必须顺应这些特征。但是,股份经济合作社最终只是一种过渡性的组织形式,在股份经济合作社组建完成以后,必须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逐步深化产权改革。只有深化产权改革,彻底改变村社产权安排形式,才能解决股份经济合作社所固有的问题,使其逐渐发育成为按公司法规范的股份制企业。

三、以明晰产权为基础推进农村股份合作制发展

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统领农村改革的基本原则。在明晰农村产权权属的甚大耻,实施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是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其最终的方向是将传统的集体经济发展成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公有制经济,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在推进改革的深化和发展中,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加强指导,引导好、保护好股东和经营者的积极性,为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制度环境。当前,深化股份经济合作社改革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赋予股东股份的实质性所有权。要进一步明确股东对所持股份的收益、转让、继承等权利和参与决策的权利,使之具有完备的股权性质。

二是积极培育规范股权流转机制。随着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发展,由于家庭的迁移、缺钱而急需变现财产、控股动机的产生等原因,股权的流转将会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出现。为了确保股权的规范、有序、顺畅流转,必须防止信息不对称而导致股东利益受损。股权转让有可能使经营管理者或部分股东利用自己的自然控制者的地位或自己的信息优势,以较低的价格获取他人的股权,并最终持大股成为法律意义上的企业所有者。因此,在赋予股东可转让的股权的同时,应由具资质的评估机构对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资产进行全面评估,并及时公开有关信息。同时要依托股权交易市场,在区(市)县域范围内统一建设股权交易的市场,为股权的流转提供平台,并办理有关股权转让手续。

三是妥善处置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公积金、公益金。公积金、公益金的提取,在公益性社团法人和经营性企业法人中有着不同的用途。为了避免公益性资金的流失,在深化改革、赋予股东终极所有权的过程中,对历年积累的公积金和公益金的处置,应由股东代表大会重新以决议的形式加以明确。

四是积极推动股份经济合作社向现代企业转变。随着股权的流转、集中和股权结构的调整以及股权的重组、拍卖,股份经济合作社应适时引入公司制的内部治理结构,变一人一票的表决机制为一股一票的资本多数决的表决机制,完善董事会、监事会的组成结构,提高经营管理层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股份经济合作社逐步蜕变为现代公司。

产权制度改革范文篇10

一、盘活存量资产,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养是民生之重,联结千家生计,关系稳定大局。县社党委一班人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实现了老有所养,企业才能有宽松的改革和发展环境;而实现老有所养,还必须从产权制度改革入手,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于是,他们把探索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到盘活存量资产上,一个系统、周祥、务实的工作方案应运而生:通过资产变现,筹集一次性养老买断资金,把离退休人员移交给社保部门实行社会化发放,养老放小,各得其所;通过资产置换,用资产权抵顶职工退休后的全部费用,一次性安置到位;通过资产收益,筹集养老保险基金,由县社建立专户,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保证养老统筹金按时交纳,保证退休金及时兑现。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到目前全系统560名离退休人员,有180名养老买断后进入社会化发放;有120名用资产置换彻底解决了养老问题;其余人员参加养老统筹,退休金能够及时发放,基本实现了老有所养的目标,全系统大局稳定,有了一个较为宽松的改革环境。

二、按经济区建社,优化配置资源。全县21个基层社是在计划经济时期按行政区域设立的,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管理人员多、费用开支大以及资源低效运营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不仅影响到企业的生存,还阻碍了改革的深化。为彻底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县社党委一班人排除干扰,果断决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经济区域,将原来的21个基层社调整为7个中心基层社,以中心社为基本单位,建立一套领导班子,委派一名会计总监,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所帐。原基层社对外保留牌子,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对内作为中心社的分社,负责属地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心社的组建,实现了资产、资金、人员、商誉等资源优化配置,增强了基层社的市场竞争能力,其生机和活力初步显现;同时,基层社的管理人员精减了50%,管理费用下降了70%,经济效益明显回升,全系统甩掉了长期亏损的帽子,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三、凸现出资人地位,确保社有资产增值。县联社作为直属公司资产所有者,长期以来其出资人的地位得不到确立,合法权益得不到保证,社有资产流失和管理失控现象比较突出。为消除这种现象,县社从理顺产权关系入手,凸现联合社的出资人地位,依法履行出资人的权利,强化对社有资产的监管,切实搞好资本运营。首先,对社有资产进行全面清理,重新界定产权。县社对人民市场、供销商场、家电商场、农资商场、日杂大楼等社有资产重新进行产权登记,使县联社的资产所有者权益得到了法律保证,有效地防止了社有资产流失。其次,严格选拔社有资产经营管理者。从县社机关现任股室负责人中选拔四名同志兼任直属企业法人代表,以强化对社有资产的监督管理。第三,推行资产重组。把日杂公司、土产公司、生产公司的存量资产进行优化配置,重新组合,成立烟花爆竹、废旧物资和生产资料三个股份公司;对严重资不抵债棉麻公司依法进行破产,在职工得以安置、债务得以解除的基础上,重组成立了新的棉花公司。第四,开展资本运营。把经营工作的重点转移到资本运营上来,加大招商力度,使社有资产利用率达到100%,不仅增加了收入,还提升了供销社地位,重塑了供销社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