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06:53:49

参与式范文篇1

关键词:参与式预算;概念;意义

一、参与式预算的概念

国际行动援助组织对参与式预算的解释是:参与式预算就是在公共预算的各个阶段(制定、审批、执行和评估),采用有效的创新方法,加强公众对预算的参与,创造公众参与的环境和机制,注重公众参与的能力建设。参与式预算不仅能增强现有治理结构的公信力和透明度,更能提高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绩效,有效调和不同社会群体间的利益差异,增强政权的合法性,促进和谐善治。

参与式预算应坚持的基本原则:(1)基层民主原则。参与式预算允许广大的基层民众参与到预算的决策过程中,对公共预算及公共资源的分配提出意见;(2)公平正义原则。通过民众参加预算的决策过程,可以将资源分配到更加需要的、条件差的地区,防止公共资源被私占;(3)透明原则。通过将决策的地点从政治家和技术官僚的办公室中转移到公众的公开讨论会上,使政府成为“玻璃缸中的金鱼”。参与式预算使政府的支出更加公开、透明,便于民众对预算执行监督,在一定程度上防治腐败。

参与式预算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9~1997年,在这一时期,只是巴西的几个城市实施了参与式预算;第二阶段是1997~2000年,参与式预算在巴西逐渐扩展,并且逐步得到了巩固;第三阶段是2000年至今,巴西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始实施参与式预算,逐渐扩展到北美、欧洲、亚洲等的国家和地区。

二、参与式预算实施的意义

(一)参与式预算有利于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以往的预算对公众来说带有局限性、封闭性和神秘性,而参与式预算可以打破传统预算的这些特点。公众直接参加预算的决策过程,可以将有限的资源用到公共利益最需要的地方,并且公众能直接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

(二)参与式预算有利于政府赢取公众的支持。伯曼等人的实证研究发现“:那些有着更多参与性的城市公民被发现对地方政府会少一些愤世嫉俗的态度”。参与式预算建起了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政府通过对公众偏好的回应,可以实现政府和公众的互动,密切了政府和公众的联系,提高了政府的威信;同时,参与式预算让老百姓有了发言权,让税收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众也可以了解到政府在满足各种需求方面的艰难,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公众对政府的不满,可以使政府赢得更广泛的群众支持。

(三)参与式预算有利于基层民主的发展。传统的预算是“外行人看不懂,内行人看不清”,普通百姓对预算更是不了解,参与式预算要实施就要改变这种现象,就要采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对基层人大代表及参与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激活基层人大的运转,从而对政府的预算不再是形式上的举举手、张张口,决策的发言权在公众手中,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可有效地制约和监督政府。

(四)参与式预算有利于防治腐败问题的发生。传统的预算,其支出资料被当作机密文件封存,无论是立法机构还是预算的专家学者,都不能搜集到预算实施的全部信息,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地方政府在财政领域的腐败。参与式预算的决策和实施过程都是公开透明的,使各个环节规范有序,公众可以对预算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从而抑制和消除以权谋私、暗箱操作等形形色色腐败问题的发生。

三、国外参与式预算的实践

(一)巴西。巴西是最早实施参与式预算的国家。1989年,当时执政的工党在阿雷格里市实施了参与式预算,阿雷格里市的参与式预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每年的3~6月;第二阶段是7~11月。第一阶段主要是由地区代表参加召开的地区会议。与会代表将针对各个地区提交的项目预选提案进行审议,并对项目进行先后排序;第二阶段包括地区会议和全市会议。这次的与会者将会对本地区的项目做出规划,并会让由选举代表组成的监督委员会进行监督。与会代表将会对第一阶段提出的项目及实施的先后顺序进行辩论,进行实地考察后,由参与者进行投票来决定最后的项目及排序,并将结果递交到市预算办公室,市预算办公室根据递交的材料起草预算提案并递交给市长,市长再递交给市议会,市议会再进行最后的表决来确定下一财政年度的实施项目的预算安排,政府将会根据议会的最后预算提案安排下一财政年度的公共工程及相关财政政策。

(二)德国。在政党合法性逐渐丧失、党员数量不断减少、投票人数量减少的情况下,德国开始实施参与式预算,公民通过自愿行动为本社区争取更多的利益。德国的参与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向公民公开市的财政收支、税收的详细信息和固定开支信息,以便于公民获得税收和管理的信息,对预算提出建议;第二阶段是召开公共会议,公民可以在公共会议上就相关问题进行咨询,同时还会在网上进行问卷调查;第三阶段是根据第二阶段形成的方案向市议会进行报告,由市议会对预算进行表决,最后确定下一年度的预算安排。

(三)阿根廷。在吸收了巴西参与式预算实施经验的基础上,2002年阿根廷的罗萨里奥市启动了参与式预算。罗萨里奥市的6个区召开区会议,由居民决定地方的需求以及解决这些需求的计划,选举一些代表向区的参与理事会反映,然后参与理事会在市政府的帮助下,对这些计划进行讨论并做出回应。在会议之外,代表还会参观考察社区计划,并会把发现的问题反馈给会议。最后,参与理事会在地区的大会上提出计划,然后由居民投票决定实施哪些计划及计划的优先顺序,预算代表还负责监督计划的实施情况。

四、国外实施参与式预算的经验

我国的浙江省温岭市在1999年6月首创了民主恳谈制,2006年3~4月,江苏省无锡市也开始实施参与式预算,河南省焦作市也实施了参与式预算。我国的参与式预算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外的参与式预算为我国参与式预算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一)培养公众普遍参与的意识。美国著名的公共行政学家Cupps说:“避免公民参与或没有经过良好设计与规划的公民参与过程,不仅对公共管理无所裨益,而且对管理本身形成一定的挑战、对民主目标形成严重的冲击”。在参与式预算中,每个公民都有参与的权力,每个公民也应该参与到其中,而不是间接地由其他团体或组织代表公民参加。这种普遍参与的形式可以鼓励公民去参加会议并在会议上表达自己的需求,进而可以保证社会的意愿能够以多元和普遍的方式得到表达。而在我国,公众的参与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鼓励具有专业知识的社会团体参加。在巴西,除了公众参加参与式预算的决策和执行监督外,巴西的社会性力量也参加到了其中,这增强了政府预算的力量和能力。在我国,参与力量较为单一,应鼓励相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也参加到参与式预算的决策和监督中来。

(三)延长公众参加的时间。在实施参与式预算的其他国家,公众参加讨论的时间是比较长的,这有利于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在我国,公众参加讨论的时间很短,最长也不过10天,短的则只有3天时间。在这么仓促的时间内,参与者是很难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的,讨论也不会很深入,相关部门很难了解公众的最终意愿,对预算草案做出相应的调整也是比较困难的,这就削弱了政府预算对公民的回应性。

(四)加强对预算执行阶段的有效监督。在我国,对预算执行情况虽然也有很多部门对其进行监督,但结果并不是很理想,我国监督的工作方式和程序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乌干达通过对预算投资的阶段性成果进行抽查,进而看政府的预算执行情况,这种模式值得我国借鉴。

主要参考文献:

[1]龙太江,伍勋亮.地方政府参与式预算扩展的困难与对策[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6.

[2]朱圣明.国外参与式预算的实践与探索[J].http:///news-info.asp?newsid=15297.

[3]陈朋,李守琴.参与式预算:使乡镇人大运转起来———浙江温岭新河镇的案例启示[J].理论视野,2009.1.

参与式范文篇2

关键词:参与式预算;概念;意义

一、参与式预算的概念国际行动援助组织对参与式预算的解释是:参与式预算就是在公共预算的各个阶段(制定、审批、执行和评估),采用有效的创新方法,加强公众对预算的参与,创造公众参与的环境和机制,注重公众参与的能力建设。参与式预算不仅能增强现有治理结构的公信力和透明度,更能提高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绩效,有效调和不同社会群体间的利益差异,增强政权的合法性,促进和谐善治。

参与式预算应坚持的基本原则:(1)基层民主原则。参与式预算允许广大的基层民众参与到预算的决策过程中,对公共预算及公共资源的分配提出意见;(2)公平正义原则。通过民众参加预算的决策过程,可以将资源分配到更加需要的、条件差的地区,防止公共资源被私占;(3)透明原则。通过将决策的地点从政治家和技术官僚的办公室中转移到公众的公开讨论会上,使政府成为“玻璃缸中的金鱼”。参与式预算使政府的支出更加公开、透明,便于民众对预算执行监督,在一定程度上防治腐败。

参与式预算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9~1997年,在这一时期,只是巴西的几个城市实施了参与式预算;第二阶段是1997~2000年,参与式预算在巴西逐渐扩展,并且逐步得到了巩固;第三阶段是2000年至今,巴西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始实施参与式预算,逐渐扩展到北美、欧洲、亚洲等的国家和地区。

二、参与式预算实施的意义

(一)参与式预算有利于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以往的预算对公众来说带有局限性、封闭性和神秘性,而参与式预算可以打破传统预算的这些特点。公众直接参加预算的决策过程,可以将有限的资源用到公共利益最需要的地方,并且公众能直接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

(二)参与式预算有利于政府赢取公众的支持。伯曼等人的实证研究发现“:那些有着更多参与性的城市公民被发现对地方政府会少一些愤世嫉俗的态度”。参与式预算建起了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政府通过对公众偏好的回应,可以实现政府和公众的互动,密切了政府和公众的联系,提高了政府的威信;同时,参与式预算让老百姓有了发言权,让税收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众也可以了解到政府在满足各种需求方面的艰难,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公众对政府的不满,可以使政府赢得更广泛的群众支持。

(三)参与式预算有利于基层民主的发展。传统的预算是“外行人看不懂,内行人看不清”,普通百姓对预算更是不了解,参与式预算要实施就要改变这种现象,就要采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对基层人大代表及参与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激活基层人大的运转,从而对政府的预算不再是形式上的举举手、张张口,决策的发言权在公众手中,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可有效地制约和监督政府。

(四)参与式预算有利于防治腐败问题的发生。传统的预算,其支出资料被当作机密文件封存,无论是立法机构还是预算的专家学者,都不能搜集到预算实施的全部信息,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地方政府在财政领域的腐败。参与式预算的决策和实施过程都是公开透明的,使各个环节规范有序,公众可以对预算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从而抑制和消除以权谋私、暗箱操作等形形色色腐败问题的发生。

三、国外参与式预算的实践

(一)巴西。巴西是最早实施参与式预算的国家。1989年,当时执政的工党在阿雷格里市实施了参与式预算,阿雷格里市的参与式预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每年的3~6月;第二阶段是7~11月。第一阶段主要是由地区代表参加召开的地区会议。与会代表将针对各个地区提交的项目预选提案进行审议,并对项目进行先后排序;第二阶段包括地区会议和全市会议。这次的与会者将会对本地区的项目做出规划,并会让由选举代表组成的监督委员会进行监督。与会代表将会对第一阶段提出的项目及实施的先后顺序进行辩论,进行实地考察后,由参与者进行投票来决定最后的项目及排序,并将结果递交到市预算办公室,市预算办公室根据递交的材料起草预算提案并递交给市长,市长再递交给市议会,市议会再进行最后的表决来确定下一财政年度的实施项目的预算安排,政府将会根据议会的最后预算提案安排下一财政年度的公共工程及相关财政政策。

(二)德国。在政党合法性逐渐丧失、党员数量不断减少、投票人数量减少的情况下,德国开始实施参与式预算,公民通过自愿行动为本社区争取更多的利益。德国的参与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向公民公开市的财政收支、税收的详细信息和固定开支信息,以便于公民获得税收和管理的信息,对预算提出建议;第二阶段是召开公共会议,公民可以在公共会议上就相关问题进行咨询,同时还会在网上进行问卷调查;第三阶段是根据第二阶段形成的方案向市议会进行报告,由市议会对预算进行表决,最后确定下一年度的预算安排。

(三)阿根廷。在吸收了巴西参与式预算实施经验的基础上,2002年阿根廷的罗萨里奥市启动了参与式预算。罗萨里奥市的6个区召开区会议,由居民决定地方的需求以及解决这些需求的计划,选举一些代表向区的参与理事会反映,然后参与理事会在市政府的帮助下,对这些计划进行讨论并做出回应。在会议之外,代表还会参观考察社区计划,并会把发现的问题反馈给会议。最后,参与理事会在地区的大会上提出计划,然后由居民投票决定实施哪些计划及计划的优先顺序,预算代表还负责监督计划的实施情况。

四、国外实施参与式预算的经验

我国的浙江省温岭市在1999年6月首创了民主恳谈制,2006年3~4月,江苏省无锡市也开始实施参与式预算,河南省焦作市也实施了参与式预算。我国的参与式预算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外的参与式预算为我国参与式预算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一)培养公众普遍参与的意识。美国著名的公共行政学家Cupps说:“避免公民参与或没有经过良好设计与规划的公民参与过程,不仅对公共管理无所裨益,而且对管理本身形成一定的挑战、对民主目标形成严重的冲击”。在参与式预算中,每个公民都有参与的权力,每个公民也应该参与到其中,而不是间接地由其他团体或组织代表公民参加。这种普遍参与的形式可以鼓励公民去参加会议并在会议上表达自己的需求,进而可以保证社会的意愿能够以多元和普遍的方式得到表达。而在我国,公众的参与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鼓励具有专业知识的社会团体参加。在巴西,除了公众参加参与式预算的决策和执行监督外,巴西的社会性力量也参加到了其中,这增强了政府预算的力量和能力。在我国,参与力量较为单一,应鼓励相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也参加到参与式预算的决策和监督中来。

(三)延长公众参加的时间。在实施参与式预算的其他国家,公众参加讨论的时间是比较长的,这有利于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在我国,公众参加讨论的时间很短,最长也不过10天,短的则只有3天时间。在这么仓促的时间内,参与者是很难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的,讨论也不会很深入,相关部门很难了解公众的最终意愿,对预算草案做出相应的调整也是比较困难的,这就削弱了政府预算对公民的回应性。

(四)加强对预算执行阶段的有效监督。在我国,对预算执行情况虽然也有很多部门对其进行监督,但结果并不是很理想,我国监督的工作方式和程序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乌干达通过对预算投资的阶段性成果进行抽查,进而看政府的预算执行情况,这种模式值得我国借鉴。

主要参考文献:

[1]龙太江,伍勋亮.地方政府参与式预算扩展的困难与对策[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6.

[2]朱圣明.国外参与式预算的实践与探索[J].http:///news-info.asp?newsid=15297.

[3]陈朋,李守琴.参与式预算:使乡镇人大运转起来———浙江温岭新河镇的案例启示[J].理论视野,2009.1.

参与式范文篇3

关键词:家长;参与;班级管理

老师们都对开展好家长工作深有体会,深刻感受到如果一个班级的家长工作开展的好,那这个班级的管理就会轻松很多,这是因为有几十个强大的家长亲友团一起支撑这个班的各项工作。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说的:“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那么如何激发家长的热情,让家长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呢?在我们班是这样做的。

1在与家长的沟通中,体现教师的专业水准,建立教师威信

随着家长整体素质的提升,加上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家长们俨然成为了半个教育专家。同时对老师的要求也有所提高,不但要把孩子的生活照顾好,还要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如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谈话技巧等等。我们在与家长沟通时,一定要让家长感受到幼儿教育的专业水准,让家长信服。

1.1用专业化的语言解答家长的疑问:很多家长面对小朋友们出现的问题,怎么也想不明白是为什么,会有“告诉他很多次了,怎么还是这样”的想法。比如家长反应他的孩子总是别人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一点没有自己的个性和想法。这时我们就要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方式等方面入手,告诉家长模仿是孩子的学习方式之一,尤其是中小班的孩子,以模仿学习为主。再比如,小班的家长反应孩子很自私,无论什么东西都要占为已有,不断地喊“我的,我的……”我们就要告诉家长,这是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体现,只要正确引导,过了这个年龄段就会好的。

1.2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珍妮•艾里姆说过,孩子的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因此,幼儿教师要做到《纲要》中说的,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带小班时,班上有一个叫优优的孩子,他喜欢《熊出没》里砍伐树木的光头强,他的妈妈认为孩子喜欢一个反面的人物不好,可是不管怎么说优优都不听,于是这位妈妈就希望老师给予一些教育,我们班杨老师专门开展了教育活动,让小朋友知道砍树是不对的,光头强做的不对,然后问小朋友喜不喜欢光头强。优优也说不喜欢光头强,可我看得出来优优并不是自愿的,于是我们问:“是你真的不喜欢光头强了,还是杨老师不让你喜欢,所以你才不喜欢了?”优优说是杨老师不让他喜欢他才不喜欢的。优优妈妈和杨老师都诧异地看着我,纳闷为什么会是这样,于是我给她们分析原因,4-5岁的孩子是非观都非常模糊,只知道受表扬是好事,受批评是坏事,更何况优优只有三岁多,他喜欢光头强只是出于好玩,并没有考虑到行为的对错及后果。优优的妈妈听了以后,不断点头称赞,而且在以后的家庭教育中遇到问题也总是向老师请教,大家一起探讨。当家长对老师充满佩服的心理后,老师的威信也就建立起来,家长们对老师的提议可以说是一呼即应。

2让家长充分了解班级动态,成为班级的一员

当家长对老师认可后,就要让家长参与到班级的各项活动中来,让家长多了解班里的动态,知道班级的发展,孩子的现状,让家长知道,这个班级不但是老师和小朋友的班级,也是大朋友们的班级。

2.1利用各种平台,展示班级开展的工作:家园联系的平台有很多,如家园联系栏、离园接待、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包括现代的网络平台QQ群、微信群等等。我们可以利用展示平台向家长宣传、介绍科学育儿的知识、方法,指导、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介绍课程进度、教育资讯等。而家长更喜欢看到生动的照片、动态的视频。所以老师可以充分利用QQ群、微信群发孩子们各种活动的照片、视频。活动边进行,图片、视频边上传,让家长有一种现场直播的参与感。

2.2鼓励家长参与班级事务,在班级体现个人价值:现在的班级都会有家长委员会,请两、三个家长来协助老师的工作,我想我们不但要让个别的家长参与班级工作,还要调动整体家长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让整个班级活起来。在一次体育器械评比活动中,我先选择了几个体育器械,非常诚恳地让家长们提出参考意见,看决定做哪个,家长们热情很高,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我也对家长敢于表态、积极参与给了极大的肯定。在制做的过程中,家长们相互交流、相互帮忙,展现出能工巧匠的手艺,圆满地完成了体育器械的制作,而且我们班还获了奖。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家长朋友们后,大家也非常高兴,家长们在班里能发挥出个人的特长,体现个人价值,也是很自豪的,因此对班级的各项活动参与的积极性更高了。

3激发家长热情,构建家长参与的班级管理模式

参与式范文篇4

关键词:参与式预算;概念;意义

参与式预算的概念国际行动援助组织对参与式预算的解释是:参与式预算就是在公共预算的各个阶段(制定、审批、执行和评估),采用有效的创新方法,加强公众对预算的参与,创造公众参与的环境和机制,注重公众参与的能力建设。参与式预算不仅能增强现有治理结构的公信力和透明度,更能提高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绩效,有效调和不同社会群体间的利益差异,增强政权的合法性,促进和谐善治。

一、参与式预算应坚持的基本原

(1)基层民主原则。参与式预算允许广大的基层民众参与到预算的决策过程中,对公共预算及公共资源的分配提出意见;

(2)公平正义原则。通过民众参加预算的决策过程,可以将资源分配到更加需要的、条件差的地区,防止公共资源被私占;

(3)透明原则。通过将决策的地点从政治家和技术官僚的办公室中转移到公众的公开讨论会上,使政府成为“玻璃缸中的金鱼”。参与式预算使政府的支出更加公开、透明,便于民众对预算执行监督,在一定程度上防治腐败。

参与式预算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9~1997年,在这一时期,只是巴西的几个城市实施了参与式预算;第二阶段是1997~2000年,参与式预算在巴西逐渐扩展,并且逐步得到了巩固;第三阶段是2000年至今,巴西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始实施参与式预算,逐渐扩展到北美、欧洲、亚洲等的国家和地区。

二、参与式预算实施的意义

(一)参与式预算有利于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以往的预算对公众来说带有局限性、封闭性和神秘性,而参与式预算可以打破传统预算的这些特点。公众直接参加预算的决策过程,可以将有限的资源用到公共利益最需要的地方,并且公众能直接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

(二)参与式预算有利于政府赢取公众的支持。伯曼等人的实证研究发现“:那些有着更多参与性的城市公民被发现对地方政府会少一些愤世嫉俗的态度”。参与式预算建起了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政府通过对公众偏好的回应,可以实现政府和公众的互动,密切了政府和公众的联系,提高了政府的威信;同时,参与式预算让老百姓有了发言权,让税收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众也可以了解到政府在满足各种需求方面的艰难,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公众对政府的不满,可以使政府赢得更广泛的群众支持。

(三)参与式预算有利于基层民主的发展。传统的预算是“外行人看不懂,内行人看不清”,普通百姓对预算更是不了解,参与式预算要实施就要改变这种现象,就要采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对基层人大代表及参与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激活基层人大的运转,从而对政府的预算不再是形式上的举举手、张张口,决策的发言权在公众手中,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可有效地制约和监督政府。

(四)参与式预算有利于防治腐败问题的发生。传统的预算,其支出资料被当作机密文件封存,无论是立法机构还是预算的专家学者,都不能搜集到预算实施的全部信息,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地方政府在财政领域的腐败。参与式预算的决策和实施过程都是公开透明的,使各个环节规范有序,公众可以对预算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从而抑制和消除以权谋私、暗箱操作等形形色色腐败问题的发生。

三、国外参与式预算的实践

(一)巴西。巴西是最早实施参与式预算的国家。1989年,当时执政的工党在阿雷格里市实施了参与式预算,阿雷格里市的参与式预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每年的3~6月;第二阶段是7~11月。第一阶段主要是由地区代表参加召开的地区会议。与会代表将针对各个地区提交的项目预选提案进行审议,并对项目进行先后排序;第二阶段包括地区会议和全市会议。这次的与会者将会对本地区的项目做出规划,并会让由选举代表组成的监督委员会进行监督。与会代表将会对第一阶段提出的项目及实施的先后顺序进行辩论,进行实地考察后,由参与者进行投票来决定最后的项目及排序,并将结果递交到市预算办公室,市预算办公室根据递交的材料起草预算提案并递交给市长,市长再递交给市议会,市议会再进行最后的表决来确定下一财政年度的实施项目的预算安排,政府将会根据议会的最后预算提案安排下一财政年度的公共工程及相关财政政策。

(二)德国。在政党合法性逐渐丧失、党员数量不断减少、投票人数量减少的情况下,德国开始实施参与式预算,公民通过自愿行动为本社区争取更多的利益。德国的参与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向公民公开市的财政收支、税收的详细信息和固定开支信息,以便于公民获得税收和管理的信息,对预算提出建议;第二阶段是召开公共会议,公民可以在公共会议上就相关问题进行咨询,同时还会在网上进行问卷调查;第三阶段是根据第二阶段形成的方案向市议会进行报告,由市议会对预算进行表决,最后确定下一年度的预算安排。

(三)阿根廷。在吸收了巴西参与式预算实施经验的基础上,2002年阿根廷的罗萨里奥市启动了参与式预算。罗萨里奥市的6个区召开区会议,由居民决定地方的需求以及解决这些需求的计划,选举一些代表向区的参与理事会反映,然后参与理事会在市政府的帮助下,对这些计划进行讨论并做出回应。在会议之外,代表还会参观考察社区计划,并会把发现的问题反馈给会议。最后,参与理事会在地区的大会上提出计划,然后由居民投票决定实施哪些计划及计划的优先顺序,预算代表还负责监督计划的实施情况。

四、国外实施参与式预算的经验

我国的浙江省温岭市在1999年6月首创了民主恳谈制,2006年3~4月,江苏省无锡市也开始实施参与式预算,河南省焦作市也实施了参与式预算。我国的参与式预算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外的参与式预算为我国参与式预算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一)培养公众普遍参与的意识。美国著名的公共行政学家Cupps说:“避免公民参与或没有经过良好设计与规划的公民参与过程,不仅对公共管理无所裨益,而且对管理本身形成一定的挑战、对民主目标形成严重的冲击”。在参与式预算中,每个公民都有参与的权力,每个公民也应该参与到其中,而不是间接地由其他团体或组织代表公民参加。这种普遍参与的形式可以鼓励公民去参加会议并在会议上表达自己的需求,进而可以保证社会的意愿能够以多元和普遍的方式得到表达。而在我国,公众的参与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鼓励具有专业知识的社会团体参加。在巴西,除了公众参加参与式预算的决策和执行监督外,巴西的社会性力量也参加到了其中,这增强了政府预算的力量和能力。在我国,参与力量较为单一,应鼓励相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也参加到参与式预算的决策和监督中来。

(三)延长公众参加的时间。在实施参与式预算的其他国家,公众参加讨论的时间是比较长的,这有利于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在我国,公众参加讨论的时间很短,最长也不过10天,短的则只有3天时间。在这么仓促的时间内,参与者是很难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的,讨论也不会很深入,相关部门很难了解公众的最终意愿,对预算草案做出相应的调整也是比较困难的,这就削弱了政府预算对公民的回应性。

(四)加强对预算执行阶段的有效监督。在我国,对预算执行情况虽然也有很多部门对其进行监督,但结果并不是很理想,我国监督的工作方式和程序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乌干达通过对预算投资的阶段性成果进行抽查,进而看政府的预算执行情况,这种模式值得我国借鉴。

参考文献:

[1]龙太江,伍勋亮.地方政府参与式预算扩展的困难与对策[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6.

[2]朱圣明.国外参与式预算的实践与探索[J].

[3]陈朋,李守琴.参与式预算:使乡镇人大运转起来———浙江温岭新河镇的案例启示[J].理论视野,2009.1.

参与式范文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儿科就诊的80例住院患儿参照不同护理方式分组。其中,观察组40例,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1~7岁,平均(4.5±1.0)岁,平均住院时间(31±7)d;患病类型:小儿肺炎21例,小儿哮喘13例,其他6例;家庭环境:城市15例,农村25例;父母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2例,高中/中专13例,大专及以上5例。对照组40例,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1~6岁,平均(4.5±1.0)岁,平均住院时间(31±7)d;患病类型:小儿肺炎20例,小儿哮喘12例,其他8例;家庭环境:城市14例,农村26例;父母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1例,高中/中专15例,大专及以上4例。本研究已获患者、家属同意以及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标准[3]:①患儿年龄≤12岁;②患儿及其家属知情同意;③无严重精神性疾病;④住院时间≥1个月;⑤出院后1个月确保能够正常接受随访。排除标准:①合并内分泌疾病或精神性疾病;②合并免疫功能障碍或恶性肿瘤;③无法正常交流或资料缺失。1.3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安排专业的护理人员对所有患儿进行统一管理,直至患儿出院为止。观察组则在传统护理基础上联合开展家属参与式护理,方法为:①入院宣教:并协助患儿进行各项身体检查。为家属讲解患儿所患疾病类型,病程时间以及治疗方式和相关预防方法等,然后为其介绍本次护理基本内容,以此提高家属认知,增加其信任感和参与度。②制定护理方案:护理人员需要邀请家属参与制定护理方案,根据患儿日常生活习惯、病情状态和爱好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不仅能够提高护理质量,还能确保家属能够掌握护理流程和相关措施。③生活护理:参与家属需要按照约定时间更衣、换鞋、佩戴口罩和帽子,进行手卫生后进入病房,而责任护师需要根据家长的情况对其进行细致的心理疏导,并指导家属进行简单的幼儿护理,包括正确的抱姿、更换尿布、喂养、洗澡、口腔护理以及更衣等,待家属熟悉操作流程后,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患儿进行照护;④饮食护理:根据患儿饮食习惯和病情需要,协同家属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并叮嘱家属定期对患儿进行喂食,确保每日营养摄入。⑤参与家属可以自备颜鲜艳的文具或音箱,在患儿觉醒时播放儿歌逗引患儿,或使用正确的方式对其进行抚触和被动操等。护士长则需要主动和家属进行交流,及时告知患儿病情变化,缓解家属心理压力,对于符合出院标准的患儿,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的告知,然后让家长做好出院准备。⑥出院指导:护理人员再次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知识宣教,讲解目前临床幼儿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及如何预防和避免的方法等,同时叮嘱家属注意患儿日常饮食和休息,确保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此促进身心和智力发育。1.4观察指标:①观察2组患儿出院后1个月智力及体格发育增长情况。采用DST儿童智能发育量表评价2组患儿智力和体格增长情况,智力发育包括精细动作、适应性、社交、语言和运动等,各项分值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其发育越好。体格发育包括体质量、头围和身长等。②患儿出院前由护理人员对所有患儿家长发放健康问卷调查表[4],评价2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技能以及护理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喂养、常见疾病识别、保暖、急救和发展性照护等,各维度总分50分,得分越高表示其掌握度越好。③自制家属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5],对2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进行评价,包括沟通交流、知识掌握、服务态度以及服务水平等共计10个条目,总分100分,将得分>90分表示非常满意,70~90分表示满意,<7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1.5统计学处理:数据以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儿出院智力发育情况分析:观察组患儿出院后适应性、社交、语言、精细动作和运动等智力发育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2组患儿出院体格发育增长情况分析:观察组患儿出院体质量、头围和身长发育增长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2组家属知识掌握情况分析:观察组家属对各类护理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2.42组家属满意度分析:观察组家属对护理满意率95%(38/40),其中非常满意23例,满意15例,不满意2例,高于对照组的68%(27/40),其中非常满意16例,满意11例,不满意13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近期有学者发现,通过家属参与护理,可以保证护理的延续性和针对性,还能进一步提高家属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6]。为此,本次研究针对家属参与式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价值展开分析。本次研究发现,将家属参与式护理用于儿科护理中相较于传统护理措施,患儿心智和体格增长发育情况明显更好。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发现,患儿心智发育多和家庭教育以及认知情况有关。传统护理措施中无家属参与,进而无法及时有效地掌握患儿具体情况变化。而家属参与,通过家属一方了解患儿情况变化以及日常学习能力或认知能力等,便于在后续制定护理方案的时候能够涵盖患儿智力发育护理措施[6]。体格的发育和日常营养摄入有极大的关系,正确、科学的饮食不仅能够保证患儿健康安全,还能促进其体格发育。本次研究中主要是通过邀请家属,就家属了解患儿日常饮食习惯和爱好等方面制定饮食计划,同时叮嘱家属定时对患儿进行喂食,以此满足患儿日常营养所需。既往肖艾青等[7]在研究中发现,护士指导下家庭参与新生儿住院期间部分护理工作,能够满足新生儿及其家属的需要,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减少再入院率,提高新生儿病房家属满意度。而贾玉玲等[8]在研究中发现,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已被广泛应用于儿科、老年科、肿瘤科、精神科和重症监护病房(ICU)中,通过家庭参与式护理不仅能够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还能提高护理质量水平,满足临床和患者需求。本次研究结果和上述调查结果相符,进一步说明家属参与式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价值值得肯定。本次研究发现,相比传统护理措施,家属参与式护理喂养知识得分、常见疾病识别、保暖、急救和发展性照护高于对照组,而其满意度(95%)高于对照组(68%)。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家属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主要取决于医院的宣教情况。传统护理措施多在患儿入院的时候,简单地为家属讲解相关知识以及现阶段如何治疗等,而缺乏对多类型知识的传输,进而导致家属认知有限[9]。而家属参与护理本身是以护士为主导,家属参与护理的新型护理模式,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家属存在感,并通过知识教育普及、技能培训和协同护理的方式不断地提高家属的护理技能,一方面能够减少护士的工作压力,一方面以便于在患儿出院的时候能够得到同院内一样的护理服务[10]。

本次研究中,家属参与式护理不仅能够提高家属认知度,还能拉近和家属之间的距离,增加其参与度和配合度,对于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有重要价值。而分析二者满意度可知,传统护理措施并未有家属参与,进而家属无法正确地了解患儿的情况变化;其次针对部分护理措施,由于家属认知有限,导致其容易出现纠纷。而家属参与式护理全程由家属参与,家属对所有护理方式均知情,而因为自身技能和知识提高的原因,其满意度自然更高。本次研究结果和陈玉兄等[11]、张敏等[12]结果一致,由此说明家属参与式护理能够增加家属参与度,提高其满意度。综上所述,将家属参与式护理用于儿科护理中相较于传统护理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东影,于洪娟.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对白血病患儿及家长心理状态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9):1289-1292.

[2]朱玲,刘秋英.家属共同参与护理消化道出血患者预防医疗纠纷浅谈[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4):49-52.

[3]钱葛平,陆春梅.早产后母婴分离状态下父母首次家庭参与式护理前后的心理体验[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35):2745-2748.

[4]张振娟.团队协作联合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4):290-293.

[5]胡晓静,张玉侠,庄薇,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袋鼠式照护对早产儿生理、行为和神经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9,14(2):152-157.

[6]何利,谭彦娟,黑明燕.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实施家庭参与式综合管理对住院早产儿母亲紧张焦虑情绪影响的自身前后对照研究[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5,10(6):409-413.

[7]肖艾青,黄瑞文,张榕,等.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新生儿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23):70-73.

[8]贾玉玲,马红梅,吴佼佼,等.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护理领域的应用现状[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23):163-167.

[9]李翠翠,胡靖,郑林宏,等.基于微信平台的家属共同参与式延续护理在颈髓损伤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36):4599-4602.

[10]黑明燕,高翔羽,李占魁,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家庭参与式管理模式中的母乳喂养结局研究[J].中华新生儿科杂志,2018,33(1):27-33.

[11]陈玉兄,夏雪兰,沈红,等.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研究,2019,32(2):143-145.

参与式范文篇6

公众参与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现代立法的权威来源于民主,而民主的实质是参与。在民主立法实践中,各级立法机关逐步实行开门立法广集民意。公众也通过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法律草案的公共评论、网络听证、立法调研等形式参与到立法过程中并取得了诸多成就。以近年来倍受公众关注的法律草案的公共评论为例,2011年4月,《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意见23万余条,创全国人大立法史上单项立法征求意见数之最。在这些意见中,83%的公众希望提高个税起征点,改革原有税率结构,以降低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和社会公正。同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该修正案,个税起征点由现行的2000元提高至3500元,税率结构由9级调整为7级,取消了15%和40%两档税率,将最低的一档税率由5%降为3%。①在该例子中,一方面,立法机关在事前公开立法草案,并提供网络征集和信件邮寄两种公众参与立法的渠道,在立法过程中倾听、尊重民意;另一方面,公众通过参与立法表达了自己的利益诉求,而从表决通过的法律文本观察,公众参与对立法确实产生了有效影响。这一互动过程反映出当下中国对公众参与立法强调的是公众的有序参与,其目的是通过公众的有序参与使立法机关和公众在制度框架内共同有序地推动社会治理向民主和善治转型。在肯定成就的同时也应看到公众参与立法还存在着若干问题。我们认为,公众参与立法的主体虽然是公众,②但立法活动本身却是双向的,即立法机关和公众之间理性且有序的协作。然而,在公众参与立法的过程中却存在这样的现象:一方面,部分立法机关权威有余、理性不足、垄断了立法话语权,未能给公众提供充足的参与表达渠道,并且在多元利益间产生冲突时缺乏有序的利益协调机制;另一方面,部分公众的法律意识、秩序意识、公民意识和参与能力不足,在参与的有序性方面未能达到维护社会秩序、遵守法律和程序规则进行自觉、自愿、自律参与的要求。如此种种导致了公众在立法实践中或处于淡漠的被动参与,或陷于非理性的过度参与。这些问题并非孤立产生的,需要将其置于传统观念和制度的关联脉络中予以考察。在我国,虽然封建等级制度和宗法传统随着近代革命的结束而遭到瓦解,但是传统观念却仍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公众参与立法的有序展开。第一,部分立法机关工作人员在立法活动中仍然存在着国家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观念,致使公众参与渠道流于形式。他们或者主张国家全能和公权独大将“国家”与“社会”对立起来,侵入并屏蔽社会领域中的公共表达;或者缺乏民主观念,把公众参与和立法机关引导对立起来,对民意置若罔闻,未能提供充足的参与渠道;或者把公众参与立法和社会秩序稳定对立起来,把正常的公众利益表达视为不稳定因素而进行压制,怯于进行有序引导;或者将公众参与立法与行政权威管理相混淆,以行政权的管理逻辑代替立法权的民主原理,将公众视为行政活动中命令的绝对服从者,而非公共治理的民主参与者,致使公众只能被动接受命令。第二,在部分公众的观念中或者存在对官本位观念、宗法观念、等级观念的默认与忌惮而无力参与或不敢参与;或者对权威抱持依赖和崇拜心理,渴望清官治政而无心参与;或者对立法机关的公信力产生怀疑,突破法律与程序规则而过度参与;或者安于现状无所欲求,导致不愿参与或经过动员而被迫参与。传统观念是制度形成的重要渊源,同时也是制度实践的重负。在当代立法制度中仍然部分地存在着国家主义的迷思与羁绊。主要表现为:第一,在制度设计方面,立法机关与公众角色的定位以及权力(权利)配置存在不当之处。以地方立法为例,从现行的法律规定和立法实践来看,我国地方立法的体制从本质上讲是由地方人大常委会和政府主导的体制,公众处于该体制的边缘地带。其中,地方立法听证制度被视为公众参与立法中最为重要的形式之一,但从是否采取听证、如何听证、到听证的议题与内容、听证的主持人、听证参与人的确定等都是由地方人大常委会或人民政府决定,基本上没有给公众提供主动、自愿参与的制度渠道。这实际上是通过控制立法过程进而“预定”了立法结果。在这种情境中,公众参与的程度十分有限,何谈参与的有序性要求了;第二,在制度实践方面,除了因制度设计原因导致公众参与立法呈流于形式的现象外,部门利益法制化问题也是制约公众有序参与立法的主要障碍之一。现代立法本应是公众与享有立法权的机关之间、公众之间就公共(多元)利益进行平等、有序博弈的结果,但是在实践中却时常转化为部分享有立法权的机关(例如某些行政机关)垄断立法权,将本部门利益披上法律的“合法”外衣,与其他部门争利,与公众争利。公共利益被部分享有立法权的机关劫持,并通过立法的制度化形式进一步固化既有利益格局,而公众作为公共利益的承担者却被排斥在这一利益格局之外,无法获得有序参与利益表达、进而参与利益分配的机会和渠道。当然,我们同样认为不能简单的将中国传统法制和现代法治对立起来,脱离自身历史传统而盲目重构制度;也不能只看到陈旧观念对社会进步的阻碍,而忽视观念自身的演进及其在推动历史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不能全盘否定现有的公众参与立法制度,而贸然推行制度的激进变革。在公众有序参与立法问题上,我们需要的并不是破旧立新的巨大翻转,而是推陈出新的理性渐进。也就是说,要寻求一种能够平衡转型中国立法民主与社会秩序之间张力的有序参与模式。

公众有序参与立法的基本模式

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的总体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由公权力推进社会转型的必要性,由此而来的问题是如何使公权力受到规制,以避免其与市场或私人利益结盟走向权力异化的危机。这就需要建立法治框架内的民主制度作为制约机制。中国传统社会虽然无法直接开放出民主制度与观念,但却蕴藏着“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资源。中国社会要完成现代转型就必须实现从民本到民主的治道变革,即从“以民为本”的统治策略转变为“由民做主”的治理方式。这就要求建立一种共享性权力结构,将公众的话语和权利要求嵌入国家公共治理的框架中,形成合作共治的格局。“共享性权力结构的基础是政府的公共性……在共享性权力结构下,公民和政府不是谁大谁小,或者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而是均以公共利益为依据,统一到公共准则上来”。[1](P17)这种权力结构使公众和政府处于平等地位,并在寻求公共利益上获得一致,为二者的有序协作奠定了基础。该结构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充实了公众话语权,通过公众对公共决策的形成施加实质影响而制约了公权力,另一方面,该结构并不排斥国家进行公共决策和公共管理,而是通过国家对公众民主参与的认同和包容,增强了自身的合法性和公共性。因此,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民主的双向互动进程,它可以有效避免传统中国家主义对社会公共领域的侵袭,通过公众民主参与和平等共治打破官民对立的格局,化解社会秩序危机。具体到公众参与立法制度层面,如果要达致有序进而有效参与的要求,立法机关与公众均须以公共利益为指向,进行双向、平等的有序合作。进一步说,中国公众有序参与立法应当采取立法机关理性引导和公众自觉、自愿、自律参与相结合的有序协作模式。该模式可以分解为两方面问题:一是(国家)立法机关应当如何进行引导,以利于公众在公共事务中充分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偏好;二是(社会)公众自身应当如何行为,以达到有序参与国家立法活动的目标。我们认为,首先,立法机关在立法过程中应主要承担制度供给、保障参与秩序和做出理性回应的公共职能,理性引导公众有序参与立法。立法机关理性引导公民有序参与立法并不是要对参与加以管控,而是要求立法机关限定自身的权责边界,通过履行公共职能来为公民参与提供制度支持和公共服务,将公民参与纳入制度化框架,使多元利益之间的冲突得到制度化解决。而这些公共职能必须以民主、秩序和限权为价值取向,主要包括:第一,在制度供给方面,立法机关应当科学制定公众参与立法的程序和决策规则,保障多元利益格局中的每一利益相关者都能够拥有平等的利益表达机会和改善机会。第二,在保障参与秩序方面,立法机关要通过立法程序的设置引导公众依法有序参与立法过程。第三,在做出理性回应方面,立法机关应当以公共利益为依据,对公众提出的问题做出真实、合理的说明和反馈,不能敷衍、漠视公众的合理诉求,或者为维护部门利益顾左右而言他。其次,公众应当自觉、自愿、自律参与立法。自觉参与是相对于被动参与而言的,它一方面指向公众对自身作为治理参与者的角色,以及对参与的民主宪政价值有着充分的自我觉醒和自我认知。另一方面指向公众对公共议题拥有敏锐性和责任感,能够自发的、主动的将公共议题“问题化”,而非一味依赖立法机关发现公共议题。自愿参与是相对于被迫参与而言的,它强调参与者面对公共议题时应当具有参与的热情和意愿,而非政治淡漠。正如科恩指出的,“从长远来说,民主的安全与稳定,归根结蒂要依靠公民们自己有参与的内在愿望,而不能依靠任何外在的要求”。[2](P19)自律参与一方面是相对于自利参与而言,它强调公众在参与过程中要保持自律的心态,从自利、偏私的个人利益中抽身出来,在与立法机关或其他公民进行理性论辩中开放出公共立场,寻求主体间的公共利益;另一方面自律参与是相对于过度参与而言,它强调公众应当在制度框架内依法寻求参与渠道,在参与过程中应当避免情感卷入,达致理性、客观、包容他者、尊重秩序的适度参与。公众自觉、自愿、自律参与既是公民权利的实践也是公民责任的承担。立法机关理性引导和公众自觉、自愿、自律参与相结合的模式明确了立法机关与公众的各自角色及其权力(权利)配置,有利于在互动中进一步发挥各自的功能。因此,这一模式可以有效平衡转型中国立法民主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张力。

参与式范文篇7

关键字科研能力;本科;信息专业;素质

0.引言

自从高校大扩招以来,首当其冲的就是生师比严重失调,教学质量日益下降,学生的素质已大不如从前,尤其是科研创新能力。与此同时,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简单。对人才的要求定位为科研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对本科生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本科生科研能力的不足,已经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理论基础和社会经验都比较薄弱,传统的教学重在知识的传授和再现,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抑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力培养,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所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建立一套符合国情的本科生科研模式体系具有非常的急迫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1.科研在本科教育的作用与状况

科研能力作为本科生综合素质的组成部分是衡量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大学教育,科研对教书育人有以下功能:育人、师资培养、学科建设以及社会服务功能。大学教育以追求真理为办学宗旨,在人才培养上以全面发展的人、有教养的人为目标,强调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在情感、智力方面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是受过广泛而深刻的教育的人,是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批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大学教育致力于给学生打下牢固的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基础,培养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发现、创造是大学的核心。

与知识的传授不同,科研能力的培养更强调实践的训练。有人曾经比喻,知识如文字,能力如作文;知识如药材,能力如处方。而实践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最重要途径,是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选择。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在参加创新活动过程中培养出来的,而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包括研究生,缺乏参加创新活动的机会和训练,不能说不是我国创新人才培养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高等教育发达的先进国家以美国为例,本科生科研在美国大学已蔚然成风,在美国,虽然大家的认识也不尽相同,但大家的共识是“本科生科研是指由本科生进行的探究或调查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可以对学科的发展做出原创性的贡献。”美国学者认为:通过本科生科研,可以使本科生接触科学家,受到科研文化的熏陶;可以使本科生掌握科研的方法,提高科研能力和探索精神;可以使本科生增强对课题学习的理解;可以使本科生顺利进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美国大学本科生科研项目类型也多种多样。有以教师为主,本科生参与教师、研究生的课题,在教师、研究生的指导下进行研究的情况,也有以学生为主的课题,既包括个体的独立研究,也包括集体的合作研究。例如:伯克利本科生科研是教学计划的一部分,学生可以通过“指导下的小组研究”、“指导下的独立研究”、“实地研究”、“四年级论文”、“荣誉毕业生四年级论文”等研究性课程,获得个以上的学分,占总学分的以上。为了鼓励教师指导本科生科研以及本科生参加科研,对于指导本科生科研的教师和参加科研的本科生,大学在经费、工作评定上予以倾斜。在我国,无论是开展本科生科研的大学,还是研究本科生科研的学者,都很少提及到底什么是本科生科研,本科生科研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科生科研的发展。

科研实践是在科学实验过程中学习,是应用科学理论的具体行动,有利于开发和锻炼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创新是创新人才最重要的素质,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每一项科研实践,都要应用大量的知识,每一项重大的科研实践,都将产生新的知识。科研实践是对个人创新能力的最有效的培养和锻炼,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强化科研训练,能够使学生尽早成为国家发展科学事业的重要力量,发挥高素质人才的学术研究的优势,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强化学生科研训练的实践,在老师的科研项目带动下,通过建立学生科研梯队,分解科研内容为科研小课题,系统安排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进行科研训练,能够有效地帮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加强在校信息类本科科研科研能力培养的途径研究

大学生本科科学研究梯队是一个由不同年级、不同层次、不同研究水平的大学本科生组成的科学研究团队,按木桶原理组成三到四人为一研究小组,一个教师带一到两个小组,在教师的科研项目带动下开展工作。由承担科研任务的若干位老师带领,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能力,量力而行开展有目的的科学研究和培养训练学生科研能力的活动。学生科研梯队大致组成是:大四本科生、大三本科生、大二本科生。根据学生的实际科研能力和水平,将科研项目的研究内容分解成不同的小课题。科研梯队中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参加科研工作的课题和研究内容不同,学生们都有适合的研究工作任务,任务明确而分工不同,某些研究任务可能由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来完成。

本科生科研培养有几个环节它们是:基本科研技能、科研创新、参加教师科研项目。通过一系列培养,使学生在各个环节的学习中得到更具体的科研能力和拓宽专业面的训练,从而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全面提高科研实验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对本科科研能力的培养,其能力的培养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科研的分析能力、动手能力、表现与表达能力;二就是人的素质也就是EQ,就是对团队与事业的忠诚,对事业的持之以恒的坚毅和不放弃。学生的学习和指导是多层次和多向的,在团队中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学习和训练动手能力、管理能力、解决问题和独立进行技术决断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是渐进式的培养过程,遵循一个普遍的规律,即动手干——发现和思考问题——设法解决问题——总结归纳——形成科学观点。对学生的好奇心、兴趣,严谨的科学方法、创新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都有极大的好处。

笔者近几年指导了一些电气控制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从事实用科研开发,这些学生应至少学习了一年半至两年左右的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电路、C语言、模拟、数字、面向对象高级语言、外语、数学、科研开发性语言、嵌入式系统等;除此以外,需要掌握科研仪器、设备及电子CAD、AUTOCAD等工具软件的使用。当然,所学的知识还是不够的,不过这些都不用担心,一切可以边学边干边掌握。另外,做科研工作要有毅力、坐得住,要有分析力、判断力、综合力以及相互的沟通能力,这些,都要在科研过程中逐渐训练和培养。

3.信息专业本科生能参与科研训练方式

通常一个大学信息专业本科生能参与科研,至少要一年半载的基本功的训练,训练包括四个方面素质教育训练;探讨科研现状描述的训练;为科研而需要的动手能力训练,以及以科研教学的小科研项目训练。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素质教育训练可以是最重要的最难训练的方面,对团队与事业的忠诚,对事业的持之以恒的坚毅和不放弃;做人要有理想与信念,做事要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这些都是不容易做到的,老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对学生最好的素质教育;同时,通过团队训练,生存挑战,工作压力测试等,也能加强对学生的培养。

探讨科研现状描述的训练,是对现状的描述目的主要是为撰写研究论文、推销产品,科研项目产品的开发以及申报课题与结题。以撰写研究论文为例,要训练撰写的格式,如何检查文献,如何分析归纳总结;题目:包括摘要、关键词以及通讯地址;引言:说明研究意义,为什么研究;研究现状:别人做了什么、能/不能实现什么;新方案/新方法:达到新目的分析以及理论根据;对新结果的理论/模拟分析:支持新方案/新方法的结与结论;最后就是参考文献了,看参考文献资料要了解别人做什么,分析归纳文献资料的特点,对自己有何启发帮助。

关于科研动手能力训练,包括口头表达与动手能力两个方面;对信息专业而言口头表达通常的每周一次的碰头会,规定每个人对自己的科研现状以及所遇到问题口头描述至少五分钟,以五到八人为小组讨论两小时并作记录。有时,也模拟申请课题,让学生发表申请发言,让学生有更多的口头表达能动的机会,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在动手能力方面,可以从软硬两个方面进行,整合优化实践性环节,加强综合性、创新性、设计性能力的培养,引入项目工程的案例训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鼓励创新精神。根据专业的特点,可以设置三个方向的内容:其一专业英语教学方面;其二是软件工程方面,其三与计算机硬件结合的过程控制方面。案例训练有一定广度与深度,以团队形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案例所给予任务。

以软件工程开发案例方面为例,当今大部的软件的规模,开发过程难度、涉及的技术或管理机制已大大超出一个人能力范围,单个成员是无法同时拥有所有的知识、素质与背景,依照团队分工协作的进行工作是当今的主流。软件开发以4~9人的精干小队为原则,团队不是简单的人员叠加,是一个以架构师为中心(其他人分工不同角色,人少时角色可以重叠,如分析、设计、测试、管理、支持等角色),以木桶原理为团队质量控制总量协作的单元。学生组成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之间相互协作、沟通,使大家在专业和各方面的能力综合性锻炼。

在硬件方面也同样以案例方式,首先要解决仪器仪表的使用,特别是科研仪器仪表,除此之外还有电子CAD、AUTOCAD使用,硬件的焊接技术训练;比如要求学生正确使用示波器,可以提出用示波器如何测量电感的电感量及内阻;设计硬件时如何正确的选择器件,怎样制作PCB板,在采购元件时如何节省成本,科研项目怎样进行成本核算等等。

所谓科研教学的小科研项目训练,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具有科研能力同学的帮助下,参与科研项目的中的小项目的研究工作,或者让学生参与由学校组织小科研等各类科研有关的活动,从现状描述,查找资料,到各种知识的综合应用,对科研项目课题分析、归纳、实验、仿真以及对产品的研发资料的整理,全面培养学生科研能力,通过半年至一年的训练,学生已可以全面参与老师科研项目的工作。

4.结论

参与式范文篇8

关键词:参与式档案管理;档案权利;自由权;权力规范

“参与式”是近年来档案学界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同时档案权利的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益,而“参与式”档案管理则给予该法定自由更广阔的施展平台。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允许“无边界”的自由在文明土壤中生根发芽,档案权利的自由在开放包容的参与式档案管理的多元宇宙中也应当受到合理的规范。学界目前缺少对参与式档案管理环境中公民档案权利自由及其边界规范的研究,本文拟以权利自由的限度为研究的核心问题,讨论参与式档案管理中档案权利的自由及其边界,实现档案权利生态的和谐。

1参与式档案管理

亨利•詹金斯等学者结合web2.0的特征,指出“参与文化”是“以Web2.0为平台,以全体网民为主体,通过某种身份认同,积极主动地创作媒介文本、传播媒介内容、加强网络交往,通过这些主要形式,所创造出来的一种自由、平等、公开、包容、共享的新型媒介文化样式”[1]。在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参与”思维和文化几乎经常出现在人们的生活、生产、学习等领域中,并且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档案作为信息和社会记忆的重要载体,也受到了“参与”浪潮的波及。2008年,吉士多•弗利亚的文章提到参与式档案应具备“分散保存、用户为中心和广阔背景”的特征,这也被誉为是参与式档案管理领域最早的文献之一[2]。而更为人所熟知的,应该是特里•库克有关第四个社群档案范式的论述,即“在这个多元的数字宇宙中,专业的档案人员需要从制度高墙后的精英角色中解脱出来,成为社群工作的倡导者和教练员,鼓励参与式建档……”,这种“基于社群的档案范式涉及档案核心规则的变化,即从排他性的档案管理和所有权到共享合作的转变”[3]。这是一种对参与式建档和协同合作的形象诠释,代表着国际档案界积极关注公民参与档案管理的机会、途径和方式。国内关于参与式档案管理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已有学者开始讨论参与式档案管理开发和利用服务的路径、策略等。在参与模式研究领域,寇京提出公众参与档案信息资源的共建模式主要有权限转移和征询接受两种[4];加小双和安小米提出参与式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的三个模式,即内部授权个体、内部授权组织以及服务用户参与模式[5];周文泓基于参与式生成与发展的社交媒体网络环境,提出相关的信息服务和档案管理的创新方向,即一个全景的档案世界[6]。针对参与式档案管理,国内的研究成果大多以档案实践为研究问题,缺乏对参与式档案管理的学理性反思。参与式档案管理一方面为公众带来了多元包容的文化、开放共享的资源以及便捷易得的平台,让公众从档案世界的边缘走向中心;另一方面,档案权利作为公民参与的伴生物,势必会受到参与式档案管理的影响。

2参与式档案管理建构下的档案权利世界

长久以来,档案一直被视为权力的象征,被牢固锁在权力和制度的“高墙中”,远离公众。有学者认为直到近代,档案都被当作一种纯粹的权力资源,用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地位和权威[7]。从18世纪末期法国档案开放原则的提出,到各国档案法律、信息公开条例的陆续出台,再到社会治理和开放政府的建设,公民的档案权利经历了从权利意识萌芽到档案权利确认再到全面实现的过程。2.1泛在式的档案权利场景。在传统的档案管理活动中,公民只有当身处档案馆、档案室等档案机构,或当档案需求产生时才会触发档案权利场景的产生。但参与式的档案管理依托互联网强大的互联互通能力,实现跨时空、多领域的实时交流;档案权利产生和利用的场景从线下扩展到无限泛在的线上网络。“社群”是参与式档案管理的重要基础,公民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合作方的影响,个人的档案权利在多方参与合作的前提下有可能向群体式的档案权利转变。参与式档案管理以个人的积极参与和社群的广泛联系为脉络,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勾勒出泛在式的档案权利的产生和利用场景。2.2多样化的档案权利内容。部分学者在谈及档案权利时,较多地倾向于论述档案的利用权利和与之相关的开放权利。罗军指出在档案馆的公共服务中,公民只有依法享有利用自由、利用公平和利用效能这三方面的利用权利,才能真正达到“档案利用”的目的[8]。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下,档案归国家权力所有,公民只是被动的服务接收者,无法参与档案管理的过程,只能享受档案工作者提供的有限服务,因此利用权利就成为了公民档案权利的主要诉求。但参与式档案管理给予了公民平等的参与权,档案工作人员从“排他性”的管理思想和权力框架下被解放出来,档案权利世界实现“利用权”“编纂权”“选择权”“公布权”“所有权”等一系列公民权利的“百花齐放”。权利内容的多样性不仅表明我国公民的档案权利意识在参与式档案管理中逐步苏醒,也意味着我国档案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的冲突又到达了一个新的阶段。2.3治理型的档案权利话语。档案权利话语代表某一时期档案制度、档案权利和国家权力共同的价值导向。参与式档案管理重塑了档案权利与公权力之间的矛盾关系,档案制度的天平向公众权利的保障和实现倾斜的目的是推动社会范围内档案资源和档案价值的共建、共治和共享。参与式档案管理是“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忠实追随者,它关注的是社会治理转型中的社会利益生产与分配,即在多元主体协商的基础上,参与的公民个体或者社会机构,以及参与指导的档案部门在建构社会记忆的过程中获得的平等地位,而这正是“社会治理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真谛所在”[9]。参与式档案管理以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特征,促进这一时期的档案权利话语由“管理与被管理”过渡到“积极参与”的治理。

3参与式档案管理中档案权利的自由边界

参与式档案管理建构下的档案权利世界,是需要得到社会认可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过度强调权利的自由和个性会使权利走向过于理想化的状态。档案权利看似在参与式档案管理中获得了新生,但国家权力向公众权利的倾斜并不意味着全盘妥协,因为完全的自由不可能存在。因此公民在享受档案权利自由的同时,仍然会感受到权利边界的控制。3.1档案信息的自由查阅与有限范围的公开。参与式档案管理旨在调动公民的互动积极性,释放多元主体的能动性和活力。公民在参与过程中享有更多的自主权,有权自由选择查阅开放的档案信息资源。但参与式的“共建、共治、共享”的意义在于共建的是档案信息化社会,共治的是档案资源服务与利用,共享的是档案管理成果,根本目的在于为社会、国家和人民作贡献。因此在协同合作的过程中仍然不能触碰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底线,因为参与式除了更加包容个体差异之外,同样也注重社群的和谐状态。权利是社会上其他个体共同认可的一种较为统一的形式,既然要获得别人的认可,那么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就成为了权利自由的前提。经济学观点认为,“政治上的自由不等于经济上的免费”(Politicalfreedomisnoteconomicallyfree)[10],那么对于档案权利而言,公民在行使所谓的信息自由权时,需要动用经济资源、社会关系,以及利用信息产生的资费等,都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消耗,公民也不能免责。档案法第四章第二十条和第二十二条分别对档案的利用权和限制利用做出了规定,指出:个人赠予、移交或寄存在档案馆的档案,持有者可对其中不宜向社会开发的部分限制利用,同时,未获得相关部门同意,任何人和组织无权公布档案,即便公布时也不得损害国家和他人的合法权益[11]。这些制约都是以“利益”为优先的,公民持有效身份证明可以查阅开放档案,但如果给予公民完全自由的信息公布权,有可能会对档案的所有者及相关人员造成利益上或者是精神方面的损害。尤其在参与式档案管理中,公民社群是虚拟的,不确定和不稳定的因素居多,权力机构要考虑公民的信息公布权利,公民自身也应当意识到权利的利益“红线”,承认公开权利的有限范围和条件。3.2档案信息的利用自由与编纂开发的价值准则。档案信息的利用自由权几乎是学界公认的权利内容,在参与式档案管理中公民的档案利用自由仍然占据主要地位。共建和共治就是公民自由利用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和建设,并提出建议和改进方式。但参与式档案管理中的档案利用使公民成为治理的主体和主要参与者、贡献者,利用档案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当前问题,更大程度上公民参与档案管理是为社会记忆的传承,为人类文明的延续作出更多的贡献,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对档案进行编纂加工。“开发利用”取代“需求利用”成为主流,档案利用者在自身享有信息利用权利之外,由于参与式的介入,档案机构赋予了利用者参与档案信息服务的权力[12]。公民或许会基于利益选择、价值观念和文化背景,在参与档案共建、共治的过程中,影响档案管理效果的呈现。但公民随着其地位的上升,也要遵守一定的价值准则,尤其是在针对档案信息进行编纂、开发,并最终将结果推广到社会时,参与档案管理的公民要承担编纂开发的基本责任。公民有权自由利用档案信息,但并不意味着可以肆无忌惮地对档案信息进行不加限制的开发。公民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档案利用权利自由与编纂开发的道德伦理之间不存在冲突,利用是对于个人而言的,而开发则面向社会,自然要受到社会的规约。3.3档案管理参与意愿自由与项目成员的资格控制。公众积极主动地参与是档案管理社会协同、社群协作的关键,落脚点在于公众的主动性。在参与档案管理的项目或工作时,公民和社会组织、机构处于平等地位,既有主动参与的权利,也有放弃参与的权利。参与档案管理的决定权由公众自主掌握,档案部门则通过宣传、呼吁的方式,吸引对历史发展、社会记忆和档案信息感兴趣的志愿者和爱好者的关注,并使其和档案部门一起,共同从事社会记忆和社群档案乃至个人档案的建设和管理。但是参与的意愿自由和机会平等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参与式项目,认为公众只要“有意愿,就能够进入该领域,承担相应的责任”的想法,不仅是对档案价值的错视,同时也是对公众不负责的表现。如互联网时代的档案众包项目,档案机构将自身的档案资源建设工作以外包的形式呈现给公众。档案部门从源头对参与者进行控制,在鼓励大众网络自由自愿参与的同时,可以适当地对参与平台、参与人员有所倾斜,如在知识水平较高的平台上宣传档案众包以获得更好的参与主体[13]。由此可见,参与式档案管理中对成员资格的控制与公众参与意愿自由权利并不冲突,前者是在后者基础上对志愿者的能力进行把控,以达到合理配置资源的目的。既尊重公众的自由参与,又关注项目成果和资源优化,是参与式档案管理鲜明的服务特色。

4参与式档案管理中档案权利“有限自由”的保障策略

参与式范文篇9

关键词:参与式预算;概念;意义

一、参与式预算的概念国际行动援助组织对参与式预算的解释是:参与式预算就是在公共预算的各个阶段(制定、审批、执行和评估),采用有效的创新方法,加强公众对预算的参与,创造公众参与的环境和机制,注重公众参与的能力建设。参与式预算不仅能增强现有治理结构的公信力和透明度,更能提高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绩效,有效调和不同社会群体间的利益差异,增强政权的合法性,促进和谐善治。

参与式预算应坚持的基本原则:(1)基层民主原则。参与式预算允许广大的基层民众参与到预算的决策过程中,对公共预算及公共资源的分配提出意见;(2)公平正义原则。通过民众参加预算的决策过程,可以将资源分配到更加需要的、条件差的地区,防止公共资源被私占;(3)透明原则。通过将决策的地点从政治家和技术官僚的办公室中转移到公众的公开讨论会上,使政府成为“玻璃缸中的金鱼”。参与式预算使政府的支出更加公开、透明,便于民众对预算执行监督,在一定程度上防治腐败。

参与式预算的发展经过了三个

阶段:第一阶段是1989~1997年,在这一时期,只是巴西的几个城市实施了参与式预算;第二阶段是1997~2000年,参与式预算在巴西逐渐扩展,并且逐步得到了巩固;第三阶段是2000年至今,巴西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始实施参与式预算,逐渐扩展到北美、欧洲、亚洲等的国家和地区。

二、参与式预算实施的意义

(一)参与式预算有利于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以往的预算对公众来说带有局限性、封闭性和神秘性,而参与式预算可以打破传统预算的这些特点。公众直接参加预算的决策过程,可以将有限的资源用到公共利益最需要的地方,并且公众能直接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

(二)参与式预算有利于政府赢取公众的支持。伯曼等人的实证研究发现“:那些有着更多参与性的城市公民被发现对地方政府会少一些愤世嫉俗的态度”。参与式预算建起了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政府通过对公众偏好的回应,可以实现政府和公众的互动,密切了政府和公众的联系,提高了政府的威信;同时,参与式预算让老百姓有了发言权,让税收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众也可以了解到政府在满足各种需求方面的艰难,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公众对政府的不满,可以使政府赢得更广泛的群众支持。

(三)参与式预算有利于基层民主的发展。传统的预算是“外行人看不懂,内行人看不清”,普通百姓对预算更是不了解,参与式预算要实施就要改变这种现象,就要采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对基层人大代表及参与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激活基层人大的运转,从而对政府的预算不再是形式上的举举手、张张口,决策的发言权在公众手中,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可有效地制约和监督政府。

(四)参与式预算有利于防治腐败问题的发生。传统的预算,其支出资料被当作机密文件封存,无论是立法机构还是预算的专家学者,都不能搜集到预算实施的全部信息,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地方政府在财政领域的腐败。参与式预算的决策和实施过程都是公开透明的,使各个环节规范有序,公众可以对预算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从而抑制和消除以权谋私、暗箱操作等形形色色腐败问题的发生。

三、国外参与式预算的实践

(一)巴西。巴西是最早实施参与式预算的国家。1989年,当时执政的工党在阿雷格里市实施了参与式预算,阿雷格里市的参与式预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每年的3~6月;第二阶段是7~11月。第一阶段主要是由地区代表参加召开的地区会议。与会代表将针对各个地区提交的项目预选提案进行审议,并对项目进行先后排序;第二阶段包括地区会议和全市会议。这次的与会者将会对本地区的项目做出规划,并会让由选举代表组成的监督委员会进行监督。与会代表将会对第一阶段提出的项目及实施的先后顺序进行辩论,进行实地考察后,由参与者进行投票来决定最后的项目及排序,并将结果递交到市预算办公室,市预算办公室根据递交的材料起草预算提案并递交给市长,市长再递交给市议会,市议会再进行最后的表决来确定下一财政年度的实施项目的预算安排,政府将会根据议会的最后预算提案安排下一财政年度的公共工程及相关财政政策。

(二)德国。在政党合法性逐渐丧失、党员数量不断减少、投票人数量减少的情况下,德国开始实施参与式预算,公民通过自愿行动为本社区争取更多的利益。德国的参与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向公民公开市的财政收支、税收的详细信息和固定开支信息,以便于公民获得税收和管理的信息,对预算提出建议;第二阶段是召开公共会议,公民可以在公共会议上就相关问题进行咨询,同时还会在网上进行问卷调查;第三阶段是根据第二阶段形成的方案向市议会进行报告,由市议会对预算进行表决,最后确定下一年度的预算安排

(三)阿根廷。在吸收了巴西参与式预算实施经验的基础上,2002年阿根廷的罗萨里奥市启动了参与式预算。罗萨里奥市的6个区召开区会议,由居民决定地方的需求以及解决这些需求的计划,选举一些代表向区的参与理事会反映,然后参与理事会在市政府的帮助下,对这些计划进行讨论并做出回应。在会议之外,代表还会参观考察社区计划,并会把发现的问题反馈给会议。最后,参与理事会在地区的大会上提出计划,然后由居民投票决定实施哪些计划及计划的优先顺序,预算代表还负责监督计划的实施情况。

四、国外实施参与式预算的经验

我国的浙江省温岭市在1999年6月首创了民主恳谈制,2006年3~4月,江苏省无锡市也开始实施参与式预算,河南省焦作市也实施了参与式预算。我国的参与式预算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外的参与式预算为我国参与式预算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一)培养公众普遍参与的意识。美国著名的公共行政学家Cupps说:“避免公民参与或没有经过良好设计与规划的公民参与过程,不仅对公共管理无所裨益,而且对管理本身形成一定的挑战、对民主目标形成严重的冲击”。在参与式预算中,每个公民都有参与的权力,每个公民也应该参与到其中,而不是间接地由其他团体或组织代表公民参加。这种普遍参与的形式可以鼓励公民去参加会议并在会议上表达自己的需求,进而可以保证社会的意愿能够以多元和普遍的方式得到表达。而在我国,公众的参与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鼓励具有专业知识的社会团体参加。在巴西,除了公众参加参与式预算的决策和执行监督外,巴西的社会性力量也参加到了其中,这增强了政府预算的力量和能力。在我国,参与力量较为单一,应鼓励相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也参加到参与式预算的决策和监督中来。

(三)延长公众参加的时间。在实施参与式预算的其他国家,公众参加讨论的时间是比较长的,这有利于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在我国,公众参加讨论的时间很短,最长也不过10天,短的则只有3天时间。在这么仓促的时间内,参与者是很难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的,讨论也不会很深入,相关部门很难了解公众的最终意愿,对预算草案做出相应的调整也是比较困难的,这就削弱了政府预算对公民的回应性。

(四)加强对预算执行阶段的有效监督。在我国,对预算执行情况虽然也有很多部门对其进行监督,但结果并不是很理想,我国监督的工作方式和程序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乌干达通过对预算投资的阶段性成果进行抽查,进而看政府的预算执行情况,这种模式值得我国借鉴。

参考文献:

[1]龙太江,伍勋亮.地方政府参与式预算扩展的困难与对策[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6.

[2]朱圣明.国外参与式预算的实践与探索[J].http:///news-info.asp?newsid=15297.

[3]陈朋,李守琴.参与式预算:使乡镇人大运转起来———浙江温岭新河镇的案例启示[J].理论视野,2009.1.

参与式范文篇10

关键词:乡村建筑;设计;参与式设计;应用研究

1引言

乡村建筑对于传承乡村特有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参与式设计是一种让客户参与到设计中,让客户完成最后步骤的设计理念,力求使得空间真正的使用者群体能够参与设计的决策与实施。乡村建筑建设过程中积极的采用参与式设计能够更好的提高乡村建筑的设计水平,满足村民对乡村建筑的使用需求,并且能够有效的提升乡村文化建设水平。乡村建筑的设计不仅需要建筑师的参与,更多的需要村民的集体参与,最大程度的发挥集体智慧,更好的实现乡村建筑的设计。

2乡村建筑设计中参与式设计的优点

2.1提高乡村建筑的设计水平。乡村建筑不同于城市建筑,其设计风格与当地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为完成乡村建筑的设计首先要深入的了解当地的文化、日常活动及行为习惯。乡村建筑建设时设计者、建筑者及当地的村民参与到设计的讨论,每个人发表对建筑的想法,既能够使得建筑满足使用要求又能够符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对于提高乡村建筑的设计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1]。设计人员对当地乡村的建筑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建筑的基本理念完善设计方案,在开工建设前设计人员可邀请当地的村民进行集体讨论评审,每个村民可发表自己的意见,将意见进行整合,使得最终的设计理念满足当地的需求。在传统的乡村建筑设计建设中往往是上级单位直接进行设计并完成建设,然而上级单位对当地的乡村文化和风俗习惯并不了解,设计者往往仅借鉴其他地方的建筑风格进行生搬硬套,使得最终的乡村建筑不能满足当地的使用环境。采用参与式设计方法,使得设计方向具有更加的明确性和针对性,乡村建筑由设计者和当地村民共同设计,有效提升建筑的设计水平,保证建筑的建设质量,同时能够提升参与者的自我价值。2.2满足村民对乡村建筑的使用需求。乡村建筑建设的目的在于提升村民的生活水平,使得建筑满足乡村居民的使用需求。在中国大部分的乡村缺少相应的基础建设,如运动场所、休闲场所、儿童活动场所严重缺乏,严重影响着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特别对于一些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长时间闲置在家中,对其心理上和生活上产生很大的影响[2]。通过建设乡村建筑,让这些人员积极参与到设计之中,既能够活跃村民的参与性又能够其改善其生活质量,建筑完成后老人和孩子可在娱乐场所进行活动,从而提升参与者的积极性,进而使得乡村建筑更好的满足居民的使用要求。建筑作为一种精神的纽带,村民参与到建筑的设计也可以反映当地的风俗习惯。采用参与式设计理念,“自下而上下”的参与方式,能够积极的听取当地村民的需求,参与者从使用者的角度去解决建筑的建设问题和使用问题,建筑更加满足当地人们的需求,同时参与者从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到建筑设计者能够提升自身的荣誉感,参与到设计也能够提升自身的使命感。广泛采用参与式设计,让村民积极投入乡村建筑建设,使得建筑真正的属于农村,满足农村居民的使用需求。再者村民积极投入到乡村建筑的设计,也能够增加参与者的收入,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2.3提升乡村文化水平。农村建筑不仅反映当地的风俗习惯更多的是一种乡村文化的传承,村民将当地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寄托于当地建筑。村民积极参与到乡村建筑的建设能够更好的表达当地的文化传统,也能够更好的提升当地村民的文化水平。农村的基础设计建设与城市相差较大,在农村几乎不会存在图书馆、文化馆等场所,因此导致村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差,这主要是由长期已久的社会环境所导致的[3]。村民积极投入到乡村建筑建设,一方面可以建设满足乡村环境的文化建筑,供居民在闲暇时间进行学习,再者,在建筑建设过程中居民可积极投入到建筑文化的宣传工作,通过建筑表达传递文化知识,更好的让村民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并积极投入到文化的学习。通过参与式乡村建筑设计提升乡村文化水平要做到积极的宣传,设计者可依据当地的历史人物、古代事迹进行建筑设计,将历史文化在建筑上进行传播,村民在休闲时即可以得到放松又能够对当地的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通过这种积极的引导形式,村民会更容易接受文化,更增加对文化学习的兴趣。因此,在乡村建筑建设中应积极的鼓励村民积极投入到建筑的设计工作,从而更好的提升乡村文化水平。

3乡村建筑设计中参与式设计的方法

3.1对建筑的设计理念进行表达。在乡村建筑设计中,村民参与建筑设计的形式可通过提供设计思想的方式,对于建筑的设计需要专业的技能作为支撑,然而专业的设计人员通常具有固定的思维模式,对建筑的设计往往仅考虑使用性能,而对其文化的传承或当地的风俗习惯考虑较少,作为专业的设计人员应将这种思维模式进行转变,积极的深入基层进行走访,了解当地村民对于乡村建筑设计理念的想法[4]。作为当地居民可积极的表达对乡村建筑的设计理念。乡村居民往往不具备图纸设计、软件绘图及建筑的结构力学等知识,然而在这种环境下,村民可更好的发挥建筑设计理念的构想,根据自己的想法构思建筑设计,并与专业的人员进行讨论。专业人员可对村民的设计构想进行分析,指出其中的不合理地方,不满足建筑结构力学等问题,通过村民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反复讨论最终实现乡村建筑的设计构思。在这种参与式设计理念下,建筑的设计风格由村民进行参与,村民可根据自己的构思充分对建筑的设计理念进行表达,在这一过程中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建设设计的不合理处进行指正,通过双方的相互合作最终实现乡村建筑的设计。3.2将多种设计方案进行选择并设计。建筑设计师可通过构建多种设计方案供村民进行选择,首先建筑师根据专业的技术方向对建筑进行设计,完成基层建设需求,然后将初步的设计方案给予村民进行细化,而细化的设计主要在于对非基础性的设计,设计的更改不会影响建筑的基本使用[5]。村民对非基础性的设计主要表现在“装修式”设计理念上,村民根据当地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将建筑进行进一步的设计,使得建筑的最终形式满足村民的使用要求。通过这种分布设计的原则可加快乡村建筑设计的进度,即可以保证建筑的基础性建设又能够更好的将建筑风格满足乡村文化建设。在乡村建筑建设中,建筑师根据对乡村文化的了解完成基本设计,在这一过程中提出多种的设计方案,村民可借助网络技术等多种方式,将自己的创作理念进行融入,通过对比多种设计方案的不同之处,利用村民参与的心理,更好的实现建筑的设计。加强建筑师与使用人员的沟通,将多种理念进行融合,给设计师和参与人员提供更多的思路,完善设计方案,最终通过多方的评审,实现乡村建筑的最终设计,保障建筑的适用性,将建筑更好的满足乡村文化的建设需求,提升乡村的文化底蕴。3.3参与建筑的评价和质量评估。使用评价法让村民积极参与到建筑的设计,在建设设计初期和实施阶段积极的邀请村民对设计理念进行系统的评价,从乡村的角度出发,按照村民的反馈进行分析研究。设计师通过三维建模的形式,表达设计理念,村民了解设计理念后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在这种交叉进行的讨论下衍生出更多的设计思路,为后续其他乡村建设的实际提供更好的参数依据[6]。对建筑的设计进行评价时要充分的考虑建筑设计的合理性,适用性,设计是否满足乡村文化的建设需求,是否符合当地的风俗文化,只有进行充分细致的设计评价才能保证建筑后期的稳步建设。村民参与到乡村建筑的评价还包括对设计质量的评估,设计质量的评估关系到各个细节,村民更了解建筑的使用条件,使用环境及使用状况。设计师往往对乡村的习俗不够了解,在设计过程中往往会存在考虑欠佳的问题,村民可积极的提出对一些建筑的使用意见,以便于建筑师提出可行的改造方案或在未来的类似设计中进行相应考虑,让村民积极参与到乡村建筑设计的评价和评估工作,更好的提升未来乡村建筑设计的水平和适应性。

4结语

乡村建筑设计过程中,让村民积极参与到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满足乡村的使用需求,更好的符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通过参与式设计村民可积极的对建筑的设计理念进行表达,建筑师可让村民对多种设计方案进行选择,村民也可以积极投入到设计的评估,更好的保证乡村建筑的建设,促进乡村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云庭.可持续建筑设计中的参与式方法应用研究[J].智能城市,2019(21):27~28.

[2]常禾春.参与式设计在民族社区空间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9.

[3]陈硕.论建筑设计中的公众参与[J].住宅与房地产,2019(16):96.

[4]姚红媛,杜文欣.参与式设计在乡村建筑中的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11):124.

[5]张琪.探究参与式设计在乡村建筑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1):25~27.

[6]陶艳丽.参与式设计在传统村落建筑改造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7.究,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