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03:01:52

参与度范文篇1

关键词:成因与依据,主要体现,必要性,立法建议

一、农民政治参与的成因及依据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进行了伟大的经济体制改革,广大的农民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伴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一系列政治体制改革措施全面的开展,为农村扩大农民的参政议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和不断扩大的自由度。农民政治参与是指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主体之一的广大农民群众通过投票选举、上访、诉讼等形式参与政治生活,表达自己的愿望,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并试图影响各级部门决策的行为。

另外,笔者认为,农民政治参与的产生除上述历史原因外,最主要还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现实条件

1、农民政治参与是建设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一般认为,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就是政治参与不断扩大的过程,一个国家公民的政治参与程度和水平越高,这个国家的民主程度和政治发展程度就越高,农民人口在我国占绝大多数,他们政治参与的程度和水平几乎决定着我国整个国家政治参与的程度和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目标的实现①。

2、农民政治参与是农民合法利益的重要保护手段。中国三农问题的不稳定,最主要的

表现之一,就是农民权益的受损②。众所周知,近年来国家通过立法、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加大力气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同时,伴随着农民增收,农民对政治参与的意识也在逐步增强,他们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要通过参与政治决策来影响决策者的意志,并且透过法律制度的管道进行自我保护,最终真正能够保障合法经济利益。

(二)法理依据

1、法的价值理论。法的价值是指法作为客体对于主体的满足以及相对于主体的绝对指向,农民问题的实质是人权问题,农民制度性政治参与的终极目标就是要保障人权,人权是一切人满足自身需求、享有人身自由、并对自身以外任何事物发生不同联系的资格和能力的总和,是社会的人的权利和人的社会的权力相互关系不断发展的统一体③。而人权又是法的基本价值之一,法就是要通过其特有的功能保障社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条件,实现法的价值,加之我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所以,实现法的人权价值必然要求法律赋予农民政治参与权。

2、宪法精神。近代意义上的宪法产生于自从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和启蒙思想广泛传播的历史条件之下,资本主义宪法倡导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和权力制约理论为各国宪法所响应。我国宪法以人民主权为原则以根本法的形式赋予公民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农民政治参与的过程就是在行使宪法赋予的神圣权利。

二、农民政治参与的主要体现

中国农民的处境困难的根本性和结构性的根源,就是,伴随着农村利益格局多元化和农村社会的阶层分化,小农经济格局以及人口相对于土地的资源紧张性。如果在有限的土地上,农民以小农经济型态维持一种可以满足温饱,但是却没有商业利益的小农农业经济,农民所面临的经济问题就有两个:缺乏参政和工作机会、以及缺乏现金收入④。而且,农民在政治上基本上处于无权地位,加之长期以来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心理结构具有二元性(即崇拜又畏惧权力、既逆来顺受又暴力对抗、既有平均思想又有特权观念),基于上述原因而言,农民政治参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民政治参与的目的方面

广大的农民还是愿意用参政议政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的,影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一直关注自身经济的发展,利用国家的各种开放政策发展农村的经济,致富奔小康。在反映的情况中,公共事务问题(如选举、教育、交通设施、土地分配、公共设施、村福利等)占到首位,经济问题占到第二位,这说明一方面中国农民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村民把眼光放在了村里公共事务的建设上来,经济意识和经济头脑增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农民依然把参与政治作为大事来做。

(二)农民政治参与的动机方面

农民政治参与的动机,乃驱动农民进行政治参与的心理力量。对此学者并无定论,但最主要的是经济动机和非经济动机,而且经济动机是最基本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民、集体、国家之间存在经常性的利益冲突,农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必然要过多地参与政治,这就说明农民经济主体地位已经确立并且需求经济利益的保护机制。

(三)农民政治参与的形式方面

农民通过多种参与政治的形式来影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但是农民利用的这种形式却反映出农民的参政水平。农民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还是从公众的利益出发,关注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利益,都是影响政府政策的实际结果的行为,个人的政治参与水平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民主化程度。笔者认为,农民的政治参与形式最主要的可分为制度性参与和非制度性参与,所谓制度性参与是农民依据国家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以及一些其他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规定的制度、方式和程序向国家机关、自治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或者通过国家司法机关主张诉讼权利,参与公共事务和国家事务的行为。而非制度性参与是指不符合国家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以及一些其他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规定的制度、方式和程序而进行的影响政治决策过程的活动。而中国农民的制度性参与并不顺畅,其权益受损时通常保持沉默是一个选择,但是,“愈来愈多的农民开始自己组织起来,不是设法走进制度性参与,而是走向暴力性的非制度性参与。⑤”由此,法律治理化终于发展到了没有法律的治理化,发展到了无法的治理,这种治理恰恰是以普遍存在的法为依据的,这个普遍存在的法就是原始的惩罚和原始的暴力。其实,大部分的农民并不会选择走上与政府作对的路,农民如果有办法自我组织起来,往往采取的第一步是“上访”。但由于农民的组织一方面仍然没有与外界“链接”,仍属孤立,另一方面他们在正式的政府内部没有代表或人,因此无法挑战容易勾结的官僚体系,其结果经常是上访无效,或者更不幸的是上访者惨遭逮捕或者打压。面对这种体制内参与几乎是完全不通的情形,农民在其权益被压迫、侵犯忍无可忍之下,组织起来冲击地方政府的情形便经常发生,“打着‘减负代表’的

农民领袖已经非常具有组织力和号召力,可以很有组织地将农民组织起来,其与政府的对抗已经逐渐有升高趋势,甚至出现暴力倾向。⑥”

(四)农民政治参与的其他方面

农民政治参与还存在如下问题:参与的主动性和自觉程度低,参与的高指向性,参与要求与能力之间的反差大;农民掌握政治知识的整体水平仍然很低,农民政治参与态度也较低调,对政治的评价倾向于消极,农村社会分层、经济和社会地位、宗族和新闻媒体影响着政治参与,在中国农村宗族仍然是左右决策的主要力量;政治参与热情有待进一步提高,看客心理、热衷实利、忽视政治是主要表现,政治参与的质量较低,主要表现在从众性参与较多、参与仅限于社区性参与或问题性参与,政治参与的有效性较低,质量不高;农村妇女在政治参与中有较强的依赖性,处于政治边缘化状态;农民工政治参与率较低,政治参与受到各种限制。

三、构建农民制度性政治参与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中国农民的非制度性参与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这些非制度性参与已经不是独立偶然的事件,而是愈来愈频繁且趋向有组织的;其次,这些行为往往是因为基层政府或干部的腐败或滥权,且农民经由正式管道无法伸张和保护其受损的权益;第三,这些行为本身并无法真正改变既存的正式政治制度向良性转变,也无法形成一种稳定经常的有效参与,亦不利于形成一种“善治”,更对“发展”起不了太大的帮助;第四,农民的非制度参与有可能慢慢产生跨域的联系,但是这种联系并没有进入合法公开的参与渠道,且其与政府的对抗性会加强。

简言之,农民在制度性的政治参与管道受阻,其有内聚性、地方性的有利于公共对话和民主参与并能促进公共利益的政治参与机制没有被开发的情况下,结果形成了另一种具有破坏性的政治参与,这不仅是农民的损失,更是对整体政治秩序和民主政治的损失。因此:

(一)农民制度性政治参与是实现法治、宪政的基本途径

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方略,并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具备法律条件和制度条件,健全的法律制度和民主参与政治的体制是制度条件的重要内容,另外,普遍认为,宪法是静态的宪政,宪政是动态的宪法,要实现宪政,就必须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为核心,以法制为基础,以保障人权为目的,而这一切对于中国来说,都要依靠农民制度性政治参与的解决,否则,法律条款、民主、农民人权在农村就是缺失的,法治、宪政也就成为了空谈。

(二)农民制度性政治参与是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手段

如前所述,农民往往在通过正常渠道进行政治参与很难凑效的情况下,进行非制度性政治参与,导致一系列恶性事件、抗议和暴力对抗活动的发生,甚至违法犯罪,当然这些行为都反映出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增强,但都将对农民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产生不利影响,对我国农村地区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带来严重的破坏,而且,会在农民和自治组织、人民政府之间产生一些比较复杂的矛盾。所以,通过具有公开性的法律制度安排,引导农民走上制度性参与的轨道,将有利于农村社会的治理和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

(三)农民制度性政治参与为农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政治参与社会化方式

政治社会化是农民获得政治倾向和行为模式的成长过程,是人终其一生的持续活动⑦。通过政治社会化,要把一定的政治文化、态度、观念和政治规范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渗透于个体,使其由一个自然人成为政治人。为了建设高度民主的国家,使个人充分了解民主价值、掌握民主程序,具备民主操作能力,积极参与政治,主张自己的权利,农民制度性政治参与应当成为当代农民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政治社会化途径。

综上所述,构建农民制度性政治参与体制是完全有必要的,是有充分理由的,农民制度性政治参与体系要发挥他应有的功能,更需要一套程序和规则体系,而国家法律是最具强制力的规则组合,借法律之强制力为农民制度性政治参与的实践提供保障,是符合制度性政治参与实质和发展规律的。

四、构建农民制度性政治参与的法律制度的立法建议

法律本身并不能看作是静态的规章,如何使用法律,并以法律作为一个操作的工具和平台,才是法律的精髓所在。中国农民作为一个弱势团体,只有当农民变成了公民,并且透过制度的管道实现自我保护时,才能最终真正保障其权益。如果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为农民制度性政治参与体制奠定一个长久可行的基础才是当务之急,而不仅是停止对农民权利的侵害。可以说,法律在奠定工程中正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现代法精神与农民的社会生存状况和文化观念不相适应,由此导致了法律在执行过程中的困难和紧张,而克服这种困难和紧张,彻底改变乡村社会治理,改变乡村经济、政治、文化和风俗习惯,实现对乡村的全面治理,只能做一个长远的计划和蓝图,在这种状况下,成本最小的方法或者说最易实现的有效办法就是改变法律,让法律来适应农民社会生存的具体情况。笔者就农民制度性政治参与体制构建提出以下立法建议:

(一)修改现行《选举法》,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公民公平享有政治权利

如前所述,现阶段我国农民进行政治参与的目的主要仍然是公共事务问题,善于利用并改革地方人大之选举制度,作为诱发农民合法结社之社会动员机制,提升中国农民的公民权力的意识与能力,让他们积极地参与进来,选出他们自己的代表并进入国家权力机关表达自己的意志,保证宪法赋予公民政治权利的公平享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规定,农村人口选出人大代表的比例是城市人口选出人大代表比例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在人大代表的选举上,农村人口的公民权是城市人口的四分之一。这是一种法定的不平等。当然,这种配置是有立法当初的国情,但是这种国情一方面已经有所变化,另外一方面也不能忽视此种制度性扭曲所形成的潜在歧视效果,应该修改法律,切断不平等的源头。毫无疑问,这对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一种改良。

(二)修改现行的《户口登记条例》,保障农民的迁徙自由权和择业自由权

用“三个世界”的理论来表述他的国际观,作一个简单的类比,在中国内部,也存在着“三个世界”:大城市是第一世界,那里集中了主要的政治、经济和科技资源,左右中国命运的精英人物在那里聚集、从全国搜集的大量的财富也在那里聚集,中小城市是第二世界,广大农村则是第三世界⑧。作为中国之第三世界人的农村农民基本处于政治上无权、经济上弱势、文化上落后,其对城市的功用被定位为提供原材料和供应廉价劳动力。在社会主义中国,农民不是一种职业,甚至也不单是一种身份。职业可以改变,身份也可以调换,但现行《户口登记条例》以法律的形式,刚性地限制农民的迁徙自由和择业自由,洛克强调的人身权,中国农民并没有充分享受。农民的迁徙和择业自由是基本的政治权和人身权,却被剥夺。农民的政治参与权何谈

行使。现在虽然有所松动,但在户口等级背后是重大的利益差别,比如就业、子女上学、住公房、吃补贴、使用公用设施等都大不一样。在这种户口利益分配机制的作用下,人们都企图实现户口等级的垂直方向跃迁。总之,现行的户口制度对农民是极为不利的,把他们限制在狭小的地块上,一代一代繁衍下去,与日益发展的现代文明始终隔着一段距离。从立宪角度看,在美国、德国和欧盟,宪法要求存在全国性的共同市场,其内部应该维持四大自由流通,即人员、商品、服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如果中国宪法当中写入这一条,其他法规包括地方保护性规定就要以宪法为准绳加以修改更正,社会各阶层、社会成员之间的平等和公平地参与政治就指日可待了。

(三)改革现有的村民自治制度,通过立法赋予农民更加宽阔的结社权行使渠道

村民自治是指农村社区的居民自己组织起来,以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内容,从而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种民主组织形式。随着村民自治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能力不断提高,但自治模式仍然单一,目前法律规定只能选择一种村委会模式。《宪法》第35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依据法条,农民完全可以成立各种专业协会完成各种职能,使农村治理结构多样化,这实际上意味着政府职能的转变,由农民协会来代表农民的利益与政府对话,较之与农民“非制度性政治参与”更为安全可控,从而更符合政府的偏好。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各种秩序框架允许农民协会的建立和存在。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29条规定,“选民或者代表,10人以上联名,也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这条规定给农民以及农民团体提出自己候选人给予了一个合法的机会。虽然选民提出的候选人根据该法第三十条还要经过选民小组酝酿、讨论、协商而产生正式候选人名单,但是至少农民和农民团体根据法律是可以提出他们认为能真正代表自己利益的候选人。在此种可能的条件下,如果农民能有自己的组织和团体,那么组织或团体的代表在选民小组协商时也应该参与协商,这样才能真正确保其候选人不会被剔除到正式候选人名单之外,保证政治参与质量的优化。

(四)完善社会主义社会保障立法,加快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5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或者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农民却远离了社会保障制度。从意识形态角度说,对所有社会成员都实行平等的社会保障,这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实行的福利政策。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更应该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性,理应在社会保障方面做得更好,可十分遗憾的事,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仅限于城镇职工,广大农民却与社会保障无缘。制度排斥使得弱势群体无法达到起码的制度公正和保护,制度公正是保证社会各个领域的起点公正,程序公正和结果公正的底线,如果将主要社会群体排斥出了制度公正的视野,这至少意味着社会公正的底线出现了裂缝⑨。城镇职工工作了几十年,到了退休年龄享受退休金等社会福利保障,但农民却没有任何保障,难道农民每年上交的税费中就没有包括自己年老时的保障福利金?正因为这种忽视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所以对广大农民来说,既不存在退休的问题,也不存在工作的问题,农民从小就得开始劳动,直到年迈躺到床上不能动弹为止,这种终生劳动制度是中国农民特有的现象。也正是这种有中国特色的制度缺憾造成中国农民的对政治参与兴趣的淡化和对国家的不信任,也为他们进行非政治性制度参与提供了温床。

(五)立法规范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行为,为农民提供政治参与的对话平台

近年来,我国新闻媒体的舆论在国家法律监督体系下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成为一支重要力量,被誉为“第四种权力”。与此同时,学者们也提出了许多提高农民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质量的设想,都普遍认为大众传媒作为一条渠道在当前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中正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并通过对大众传媒双重功能的分析提出要大力发展和推进大众传媒在农民政治参与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笔者认为,媒体作为一种舆论工具是“射程最远的大炮”,农民可以借助媒介来表达自身利益要求,实现和维护自身利益,农民可以借助媒体,来表达自身利益要求,利用舆论工具进行的政治参与活动,这是一种间接性的政治参与。伴随着我国农业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我国社会民主进程的发展,农民运用新闻媒体的力量来表达利益、反映意见将会更加普遍,因为这种参与政治的形式具有其天然的优越性,就是成本低,见效快。最主要的是国家应该把农民来信、来访、来电,向新闻媒体反映不合理现象和问题的程序和方法通过立法规范化,并出台《新闻媒体接受农民来信、来访、来电处理办法》,促使新闻媒体认真对待这些来信、来访、来电,分类处理。一些典型的和重大题的来信、来访、来电,选登出来,以引起社会舆论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为农民制度性政治参与打开途径。

五、结束语

由于农民没有掌握政治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他们的弱势地位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一个现代文明社会,笔者认为,应该为农民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法律环境,关键是要给农民以构建一个宪法、法律和法规保障下的制度性政治参与的制度体系,赋予农民一切平等的政治参与权利,并增进对农民的人道关怀,使农民能够积极主动地通过一系列“有序的、制度性”政治参与活动得到基本的生存保障和自由。这是中国农民走出几千年来“兴亡百姓苦”的历史性怪圈的必然选择。

注释:

[①][⑦]参见袁金辉著《村民自治与农民政治素质提高》,载,2004年12月15日。

[③]参见杜金韦主编《新编警察伦理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页。

[②][④][⑤][⑥]参见徐斯俭著《“有序参与”与中国农民权益保障》载《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3月4日。

[⑧]参见杨光著《“三农”问题再解析》载,2004年1月18日。

[⑨]参见曾群、魏雁滨:《关于失业与社会排斥的分析框架和原理》,参见《失业与社会排斥:一个分析框架》载《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陈吉元、陈家骥、杨勋主编:《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

2、陆学艺:《当代中国农村与当代中国农民》,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

3、李学举、王振耀、汤晋苏:《乡镇政权的现实和改革》,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版。

4、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袁金辉:《当前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研究综述》载《中国农村观察》2004年第4期。

6、张英红:《从梁漱溟到李昌平:欲说农民好困惑》载《宏观中国》2002年第4期。

参与度范文篇2

关键词:公共管理事业;参与度;公民合法权益

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这项工作具有社会公共性质,要想提升公共管理工作的品质,除了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的努力之外,还需要公民积极参与进来,如果公民的参与度低,那么公共管理工作的品质也就无法提升[1]。因此应提高公共管理中公民的参与度,以确保落实效果。

一、公民参与公共管理工作的主要作用

公民参与和公共管理事业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公民参与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有益于公民合法权益的实现。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没有确保公民的参与权益,使得公民对国家相关公共管理部门存有不满情绪,阻碍了党员干部和民众之间的友好关系,对国家相关部门形象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鉴于此,国家相关部门应该鼓励广大民众积极参与进来,确保广大民众的参与权益[2]。(二)能够推动民主工作的实施。为了能够提升民主政治的实施品质,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目前已取得一定效果。在进行公共事业管理时,提升公民的参与程度,为公共管理事业具体工作的落实打下良好基础,这也是国家民主的客观体现。(三)可以创建和谐社会。我国目前创建和谐社会的整体目标还没有全部实现,要想创建和谐社会就会牵涉多方面,公民参与程度就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提升民众参与程度,可以让公共管理工作内容更加贴合广大民众的具体需要,最大程度上提升公民的满意程度,对创建和谐社会起到推动作用。

二、提高公共管理中民众参与度的具体方法

(一)改变公民的思想观念。为了能够提升公共管理事业中公民的参与程度,应使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改变公民的落后思想观念,让广大民众可以对公共管理工作内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发挥出其本身的指导作用,将国家政治文化相关的建设工作落实到位[3]。通过实践证明,优质的政治文化环境能够明显提升公民的政治思想高度,改善公民政治观念,让公民对公共管理事业中的每一项工作内容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清楚个人应履行的义务,唯有如此才可以激起公民参与公共管理事业的热情。(二)提升广大公民的文化素养。第一,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对教育事业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以及政策辅助,将各项惠民教育政策真正落实到位,以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第二,加大力度宣传公民文化活动,在活动运行中注意政治思想教育,借助这种方式能够明显纠正广大民众对政治工作的误区,提升广大公民的自主意识。(三)国家相关部门应增强扩展广大民众的参与途径。国家应该增强政策扶持力度,让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将基层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做到位,同时设立多个可以代表公民意见与建议的公共机构,让公民主动将自己的意愿表达出来,让公民和国家相关部门之间的对话变得更为方便,可以让国家相关部门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广大民众的想法[4]。(四)健全法制化途径。为了能够提升公民的参与程度,应该借助于固有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深度细化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创建出科学、健全的参与制度,让公民的参与方向能够趋于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同时还应该逐步完善法律体制,编制出可行性和实用性较强的法律细则,以立法的形式来推动公共管理工作的有序进展。

三、结语

为了能够提升公共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就应该采取有序可行的方法来提升广大民众的参与程度。针对目前我国公民参与度当中存有的各种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应该从相关扶持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方面入手,创建公共机构,为广大民众能够更方便地参与到公共管理事业中提供多种参与途径,以此来提升我国公共管理事业工作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敏群.新公共管理下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2019(27):97-99.

参与度范文篇3

自2019年以来,文旅融合促进城市发展成为热门话题。城市发展文旅融合首先要考虑造福本地市民,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市民休闲是文旅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民休闲即本地人游本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淡旺季城市游客数量不均衡的情况,而且,只有本地居民的休闲需求得到了满足,才能更好地为外来游客提供良好的休闲服务及休闲氛围[1]。因此,在文旅融合视域下,研究如何提升无锡市民休闲参与度与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旅融合视域下无锡市民休闲参与度与满意度调查分析

(一)问卷调查情况说明

文旅融合背景下,本研究选取无锡九种最具代表性的休闲产品来设计调查问卷,即文化旅游景点、旅游演艺、广场、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博物馆、旅游特色节事、文旅乡村、历史文化街区、文旅特色小镇,收集无锡市民对这九类文旅休闲产品的了解情况以及近三年来对这九类文旅休闲产品的参与度、满意度、不满意的原因以及参与休闲的制约因素等。利用问卷星开展调查,执行时间是2021年4月7日至2021年4月10日。回收问卷337份,有效问卷336份,其中无锡市区249份、江阴市区50份、宜兴市区37份。

(二)数据分析

1.九种文旅休闲产品了解情况分析在九种文旅休闲产品的了解情况的调查中,不知道任何文化旅游景点的人数最少,有6人;不了解广场的人第二少,有11人;不知道旅游演艺的人最多,41人;然后依次是文旅特色小镇,38人;博物馆,36人;历史文化街区,34人。出现这样结果的原因是文化旅游景点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且为传统产品,广场比较接近市民生活区。而旅游演艺、文旅特色小镇皆为文旅产品中的新生事物,博物馆和历史文化街区则较为冷门。2.九种文旅休闲产品参与度分析九种文旅休闲产品中,文化旅游景点和广场的居民参与度相对较高。在九大文旅休闲产品参与度调查中,去过文化旅游景点的被调查者最多,有319人;其次为广场,313人。其中,去过文化旅游景点4~9次的有112人,10次及以上的有80人,共192人;去过广场4~9次的有72人,10次及以上的有138人,共210人。以上数据说明频繁游览文化旅游景点和广场的市民相对较多,文旅休闲以文化旅游景点和广场为主,主要影响因素是景点本身的吸引力及知名度、广场非常便利且免费。由于其他七大文旅休闲产品供给不足、吸引力有限、交通不便、宣传不足、知名度不高,被调查者对这些文旅休闲产品的参与度相对不高。3.九种文旅休闲产品满意度分析在满意度方面,对文化旅游景点满意的被调查者占51.19%,比较满意占36.9%,合计占88.09%;对广场满意的被调查者占45.54%,比较满意占35.12%,合计占80.66%;对旅游演艺满意的被调查者占38.39%,比较满意占28.27%,合计占66.66%;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满意的被调查者占41.96%,比较满意占25.30%,合计占67.26%;对特色节事满意的被调查者占37.80%,比较满意占28.57%,合计占66.37%;对博物馆满意的被调查者占37.80%,比较满意占22.02%,合计占59.82%;对文旅乡村满意的被调查者占37.5%,比较满意占23.81%,合计占61.31%;对历史文化街区满意的被调查者占38.99%,比较满意占28.27%,合计占67.26%;对文旅特色小镇满意的被调查者占36.61%,比较满意占24.11%,合计占60.72%。被调查者对文化旅游景点的满意度最高,其次为广场。4.一般和不满意的原因分析无锡市民对九种文旅休闲产品感到一般和不满意的主要原因如下。文化旅游景点:“门票价格过高”占31.25%,“旅游活动形式单一”占18.45%,“可参与性不强”占15.77%;广场:“休闲娱乐项目少”占23.51%,“配套设施不完善”占14.88%;旅游演艺:“宣传营销做得不到位”占13.39%;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可参与性不强”占15.18%,“宣传力度不足”占13.99%;特色节事:“活动内容不丰富”占12.8%,“地方传统文化特色不突出”占10.42%,“宣传不到位,缺乏影响力”占10.12%;博物馆:“活动少,体验感不强”占15.77%;文旅乡村:“交通不便”占13.39%,“乡村旅游项目较少”占12.5%;历史文化街区:“过度商业化”占27.38%,“历史文化氛围不浓厚”占15.77%,“地方特色不够鲜明”占15.77%;文旅特色小镇:“消费起点太高”占12.2%,“人文氛围不浓,特色不鲜明”占11.9%。可见,在这些原因中,最突出的是“门票价格过高”“过度商业化”,而“旅游活动形式单一”“可参与性不强”“休闲娱乐项目少”“活动内容不丰富”“活动少,体验感不强”“乡村旅游项目较少”基本上属于同质性原因。5.参与休闲的制约因素在参与休闲的制约因素中,“无闲暇时间”占56.25%,“个人收入的影响”占33.63%,“交通”占31.55%,“家庭的影响”占30.06%,“个人兴趣爱好”占29.46%。可见,市民休闲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无闲暇时间。无论是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还是学生,“无闲暇时间”都是制约其休闲的主要因素。6.九种文旅休闲产品参与度与满意度相关性分析笔者应用SPSS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无锡市民对九种文旅休闲产品的参与度与满意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各类参与度与满意度相关系数如下。文化旅游景点:0.299;广场:0.524;旅游演艺:0.589;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0.678;特色节事:0.668;博物馆:0.710;文旅乡村:0.636;历史文化街区:0.663;文旅特色小镇:0.682。可见,参与次数越多,满意程度越高,反之,满意程度越高,参与次数越多。参与度与满意度相互促进。

三、文旅融合视域下市民休闲参与度与满意度提升对策

(一)加强对文旅融合新事物和创新产品的宣传

加强对文旅融合新生事物和创新产品的宣传推广,如文旅特色小镇、旅游演艺、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让这些产品及时为市民所了解,走近市民,成为市民户外休闲的备选项目。

(二)降低文化旅游景点进入门槛,丰富休闲服务

无锡已经了推出游园年卡、月卡优惠以及季节优惠、节假日优惠、特定职业(如学生)优惠,应进一步加大优惠力度,推出家庭套票、团体优惠,进一步降低市民进入文化旅游景点的门槛。同时还应丰富文化旅游景点的休闲服务,增加可选择性服务消费项目,在更多环节中谋求景点、区域休闲经济的综合效益[2]。

(三)保障闲暇时间

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让用人单位能真正尊重劳动者合法休息、休闲的权益,倒逼用人单位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落实带薪休假,鼓励错峰休假、弹性作息,增加居民的闲暇时间,切实保障居民的休闲权利,倒逼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让广大市民尽可能从繁重、重复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家长、学校、教育部门等要高度重视、通力配合,保障未成年人的闲暇时间,保障学生的休闲权力。让更多市民有闲暇时间参与休闲活动[3]。

(四)提高文旅融合休闲产品质量

加强文旅融合,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活化,展现文化遗产的特有属性,体现历史特色、地方特色。注重文旅融合产品创新,增加休闲娱乐项目,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提升市民休闲活动的可参与性,增强参与者的体验感。

参考文献

[1]孙海植.休闲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史蒂芬·威廉姆斯.旅游休闲[M].杜靖川,曹萍,等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参与度范文篇4

关键词:远程医疗;公众参与;法律制度

随着信息技术和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医疗在全世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远程医疗,是指采用现代通讯技术、现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手段,实现各种医学信息的远程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和查询,从而完成对远地对象的检测、监护、诊断、教育、信息传递和管理等[1]。在中国,远程医疗正在逐步发展,但覆盖范围、层次都很有限,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远程医疗制度存在缺失。本文在梳理国内远程医疗现状的基础上,揭示远程医疗制度上的现存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1我国远程医疗制度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增强等因素影响,我国医疗需求剧增,但我国医疗资源有限,因此造成了医疗服务供需失衡的局面。针对这个问题,远程医疗的出现便成了解决这一难题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的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成功建立了远程医疗的开展模式并取得了显著的效益[2]。在国外,因机制成熟,网络就医非常普遍[3]。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发展,在广州、上海、北京等一些发达地区也已经陆续开展了远程医疗服务[4],不少大型三甲医院对网络医疗都抱以积极态度,均看好网络医疗发展前景,建立了各有特点的网络医疗系统[5]。但就全国范围来看,远程医疗没有得到有效、快速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我国关于远程医疗制度方面的建设存在着一定的缺失。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远程医疗的研究起步较晚,尤其是其所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国内相关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6]。虽然我国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强远程医疗会诊管理的通知》、《远程医疗服务管理办法》、《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规章,这些规章中提到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以及患者在远程医疗过程中可以享受的权利以及应当承担的义务,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我国目前出台的有关规定都是在远程医疗平台成功建立并使用的基础上提出的对各主体的权利义务要求和法律责任认定,但是对于如何搭建起远程医疗平台没有说明。开展远程医疗的相关主体不知如何参与到远程医疗平台的架构,而对于各主体之间如何协作共同构建远程医疗平台也存在困惑。同时现有法律对于构建远程医疗平台的程序、步骤和方法等均未做出规定,使得远程医疗平台的构建缺乏有效指导。第二,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目前,我国对远程医疗设备并没有统一标准,现有的《远程医疗咨询系统接口功能规范》仅描述了远程医疗咨询系统本地端接口的一些基本功能及运行要求,不能有效解决由于数据格式不统一、数据内容不匹配、系统兼容性较差、信息传输的通讯信道不同等因素导致的患者健康信息不能有效共享的问题[7]。技术标准的缺失使得医疗机构和第三方机构在参与远程医疗平台的构建中缺乏积极性,阻碍了远程医疗平台的建设。由此可知,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虽然对远程医疗的开展做出了一些规定,但规定存在不具体、不完善的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远程医疗制度的完善存在必然性。

2运用公众参与与理论完善远程医疗制度建设

2.1公众参与远程医疗制度的可行性

作为一个新型的医疗模式,远程医疗有许多优越性,它在方便患者、减少费用、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信息交流、提高医疗水平和促进卫生体制改革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8],但目前我国缺乏完善的制度使远程医疗平台能够顺利搭建起来,远程医疗本身也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给予其更多的发展。很多社会主体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意参与到远程医疗中,比如医院开展远程医疗需要大量的成本,昂贵的投入使得一般医院难以承受[9];很多厂商也各显神通,开发了很多远程医疗系统和解决方案,但到目前为止,这些项目中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却寥寥无几[10]。远程医疗需协调各方资源和利益,调动各方积极性,引入第三方运营机制,形成各方共赢的局面[11],因此可以运用“公众参与理论”,让公众参与到远程医疗的建设当中。所谓公众参与,是指公众在社会事务的决策、管理、执行和监督过程中拥有知情权、话语权、行动权等参与性权利,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立场、意见和建议,能合法地采取旨在维护个人切身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动[12]。其概念不同于公民参加,公众为“集合体”的概念,可以是个体或组织[13]。个体即普通的社会公民;组织即法律允许存在的各类组织,如医疗机构、行业组织、行业协会和基金会等。运用公众参与,具有其现实可行性。第一,资金之可行:远程医疗的顺利开展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远程医疗资金的来源除了依靠政府的财政补助以外应当大力发挥社会慈善机构和社会团体组织等筹集资金的能力,调动公众共同参与远程医疗资金的筹集以保障开展远程医疗的资金需要。第二,合作之可行:如果公众能够密切、有效的合作,顺利搭建好远程医疗平台后,其结果对于各方都是有益的。比如,患者会因此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医疗机构不仅能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还能提高知名度和满意度等。因此,调动起各方主体的积极性,合作参与远程医疗具有可行性。

2.2公众参与远程医疗制度中的权利和义务

2.2.1公众参与远程医疗的权利

①参与权。医疗机构拥有医学技术和医疗设备,因此无疑是远程医疗参与的重要主体。同时,远程医疗的开展需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医疗机构可以在其内部建立自身的远程医疗信息技术部门或委托专业的信息技术服务商提供远程医疗所需要的技术和信息安全保障,为开展远程医疗提供安全的网络环境。②监督权。首先,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具有监督权。因此开展远程医疗的机构应该建立起远程医疗监督反馈平台,以便公民充分行使监督权。其次,我国有许多与医疗相关的行业组织与协会,其成员都拥有专业医学知识,因此政府可允许这些行业组织在远程医疗服务中行使一定的监督权,这样不仅能减轻政府的工作压力,同时行业协会的监督更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能提高监督效率。最后,为远程医疗开展提供资金的基金会也应当享有一定的监督权,以保证资金不滥用、乱用。③组织权。虽然我国目前大多是由政府组织开展当地的远程医疗服务,但政府可将部分组织权委托给医疗机构,由有能力的医疗机构自行组织开展、协调与其他医疗机构之间的远程医疗服务。④筹资权。设立远程医疗基金会,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基金会,努力募集善款为远程医疗的开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持。

2.2.2公众参与远程医疗的义务

①提供医疗服务。目前我们国家的法律尚无明确规定有能力的医疗机构必须开展远程医疗,但医疗机构的服务宗旨是救死扶伤,有条件开展远程医疗的医疗机构应该主动为患者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尽最大可能救治患者。②提供资金。远程医疗基金会作为开展远程医疗重要的资金来源,应当积极发挥其作用,努力为远程医疗的开展提供充足且持续的资金支持,以保证远程医疗的顺利开展。

3完善远程医疗制度建设

3.1以合作为基础,共同搭建平台

合作是一切的基础,在政府牵头的大背景下,政府除了做好平台建设的领头人之外,对于参与远程医疗的各个主体也同样有着监督的权利。另外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者,也能出具关于合作方面的相关制度与利好政策鼓励各方加入到远程医疗平台构建的工作中来。对于患方,患者可以积极试用远程医疗仪器设备软件、程序等体验效果并及时反馈给医疗机构或第三方;开展远程医疗的第三方平台公司或医疗机构在患者反馈和自身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改进自身问题,提高远程医疗安全质量管理水平和创新水平;医疗机构还可以开展基于远程医疗系统的区域医疗联合体,即将一定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由一所三级医院联合若干所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组成[14],以达到扩大医疗服务范围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目的。或者可以将省内大城市的省部级医院作为远程医疗的区域中心医院建立远程医疗平台。基于省级平台的远程医疗平台由省级医疗服务中心和远程医疗业务平台组成:远程医疗服务中心提供对全省远程医疗业务的管理与调度,建立并共享专家资源库和患者健康档案,提供短信服务和门户网站;远程医疗业务平台主要为医院提供丰富的远程医疗业务,诸如远程会诊、手术指导、远程监护、远程听诊、远程心电、病理及影像诊断等医疗服务[15]。相关行业协会和学会的专家可提供咨询服务,为远程医疗的开展出谋划策。

3.2以制定标准为着力点,统一技术规范

尽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2014年11月出台的《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指南》已详细阐述了部级和省级远程医疗服务与资源监管中心以及各远程医疗服务站点基本功能、技术架构和建设标准,然而现今仍难以在全国实现统一的系统建设应用评价体系,各地远程医疗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提供统一而优质的服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无法统一标准的情况,政府方可主持召开关于统一远程医疗技术标准的听证会,邀请信息技术专家、各地开展远程医疗的代表及监督人员参与听证会,收集全国各地远程医疗技术标准的现状,总结出各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由专家根据收集的信息和专业知识提出相关的标准,然后再和与会的人员进一步商榷、修改,如此反复,直至统一技术标准。

3.3以资金为保障,夯实经济基础

开展远程医疗需要大批的资金,对于提供远程医疗服务的第三方或医疗机构来说,除了远程医疗基金会的支持外,发展以医院为会员单位的会员制或可为一条良好的循环资金的途径。需要开展远程医疗的医疗机构可向具备先进医疗技术和远程医疗系统的医疗机构申请成为其会员,定期缴纳一定的会费,继而可享用先进医疗机构的远程医疗系统,并得到相应的远程医疗支持,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满意度。也可通过向患者收取一定的费用以保障医院自身的利益,维护医院的长期发展。通过明确远程医疗平台构建的机制,相信远程医疗平台可以得以顺利构建。远程医疗拥有巨大的潜力和切实可行的实施途径,通过公众参与的方式不仅能够改变我国远程医疗的现状,还能够不断完善远程医疗制度。所以,让公众参与可为远程医疗制度保驾护航,推动我国远程医疗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作者:谢菁 汤优佳 张雪晖 钟韵 单位: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参考文献:

[1]池慧,杨国忠.对远程医疗及其实施中相关问题的几点思考(一)[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1998,4(3):32-35.

[2]杨勇,彭承琳.国外远程医疗发展近况[J].医疗卫生装备,2005,26(1):19-20.

[3]刘林森.会看病的电话亭:美国推进网络医疗[N].中国社会报,2006-01-18(8).

[4]刘松君,连平.国内外远程医学发展与展望[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6,31(9):845-846.

[5]马锡坤.网络医疗发展历程与应用现状[J].中国医疗设备,2013,(8):70-72.

[6]李法兵.网络环境下远程医疗若干法律问题初探[J].中国卫生法制,2011,3(3):33-36.

[7]朱士俊.我国远程医疗发展现状、难点和对策分析[J].中国信息界,2006,(4):60-63.

[8]刘阳.浅谈远程医疗的应用与发展[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6):968-969.

[9]蔡佳慧,田国栋,张涛,等.我国远程医疗法律与政策保障现状分析与建议[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1,8(4):28-31.

[10]牧剑波,翟运开,蔡垚,等.我国远程医疗系统持续运行模式的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12):887-889.

[11]翟运开,周银龙,孙东旭,等.我国远程医疗发展的政策约束及其纾解[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10):728-731.

[12]戴雪梅.和谐社会与公众参与问题研究[J].求索,2006,(8):66-68.

[13]汤优佳.公众参与医疗保障的制度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5,(3):191-195.

参与度范文篇5

关键词: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参与激励

社会保险关乎着每一位城镇职工的切身利益,也是大部分城镇职工在工作中最为关心的内容,然而目前还存在着部分企业无法保障职工享受应有的社会保险,在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缴纳过程中不积极的现象,因此采用参与和激励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这一问题,确保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

一、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概述

(一)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内容

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在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制度的保障下,国家通过企业或个人等多种途径募集资金,在城镇职工因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等原因而造成劳动收入大幅减少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确保城镇职工的基本生活。而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则是为了明确规范和保障城镇职工能够享有基本生活的权利而制定出的规章制度[1]。

(二)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作用

首先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能够有效保证职工在因各种因素导致劳动收入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保障其基本生活。其次,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能够促进企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城镇职工的工作生活有了坚实而保障,没有了任何后顾之忧,自然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做到更加爱岗敬业、将全部的热情和智慧投入到工作当中,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保障企业实现综合效益大幅上升的目的,企业的经济效益上去了自然而然就会带动整个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

二、目前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职工参保率低

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率较低,企业不能按时为城镇职工缴纳社会保险金,还有部分企业存在逃避缴纳保险金的现象。首先有一小部分企业在雇用城镇职工时没有与其签订用工合同,也没有提供缴纳社会保险的福利待遇,这也使得很多城镇职工在工作过程中没有保障,城镇职工参保率比较低。其次,有部分企业为了压缩成本,最求经济利益最大化,选择逃避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金,还有部分企业因为自身效益问题和实际情况,无法按时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金,种种原因导致我国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还并不完善[2]。

(二)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在面对企业逃避和不按时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金的时候,没有专门的社保监督机构或者社会服务部门进行追讨和监督,在落实城镇职工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当中也缺乏专业的人员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检查工作不到位、监管机制不健全也是造成我国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不完善的一个重要表现。

(三)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据

目前,我国对于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方面仅仅只出台了一部保障法,对于怎样具体落实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如何对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进行监督和管理则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法律条例。这也使得我国的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在具体工作中经常出现无法可依的情况。

三、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参与激励

(一)提高城镇职工的参保率

完善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首先要想方设法的提高城镇职工的参保率,在此过程中可以对企业进行有效的奖励和鼓励措施,使其能够正确认识到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性,能够做到自觉按时缴纳费用。首先有关部门可以经常深入企业进行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企业在此过程中的参与性,与此同时也要提高城镇职工的参保意识,帮助其树立相关的法律意识,利用法律知识和法律武器来保障自己能够合法地享受应得的社会保障,尤其是保障自身的基本生活权益,在与用工单位签订合同时注意关注职工社会保险方面的内容[3]。

(二)适当降低城镇职工社会保险金额

通过适当降低城镇职工社会保险金额来鼓励企业自觉主动为城镇职工缴纳社会保险金,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现阶段有很多企业选择逃避或者拖延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金最重要的原因是社保基金缴费基数连年增长扩大运营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尤其是对于一切刚刚开始步入正轨的小公司来说,还没有足够的资金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金。因此,国家和政府首先可以从宏观上做出调控举措,适当的垫底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险金额数,并且对于中小型企业国家和有关部门可以提供一定的资金扶持,另外,为了鼓励企业能够自觉按时缴纳职工的社保金,可以推行一系列的鼓励措施,比如对于按时缴纳费用的企业可以适当给出一些优惠,比如说可以少缴一部分金额,或者获得一定金额的奖励等等,通过这样的奖励措施来鼓励企业能够深入贯彻落实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险制度。

(三)将强监督管理力度

在面对部分企业拖欠和逃避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金额时,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对企业的督促和追逃力度,切实保证进而能够顺利缴纳。与此同时,国家和政府可以成立专门的部门或小组,对全面深入落实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对于不配合的企业视情节严重给予不同的惩罚措施,情节较轻的可以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对于情节较重的企业需要追究其一定的民事责任[4]。

(四)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政策

完善的法律法规是保障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能够得到落实的重要条件之一,国家应该及时出台相关方面的法律政策,并且将对企业的鼓励和激励措施也明确记录进去,从而使得企业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在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中的参与度。

四、结论

总而言之,社会保险制度关系到每一位城镇职工的切身利益,完善的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能够让职工更加努力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因此,采用参与激励的方式鼓励企业自觉主动缴纳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险金,能够确保每一位城镇职工都能获得应有的社会保险,从而推动我国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

作者:史安 单位: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处

参考文献:

[1]封进.中国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参与激励[J].经济研究,2013,07:104-117.

[2]汪泽英,曾湘泉.中国社会保险收益激励与企业职工退休年龄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06:74-78.

参与度范文篇6

一、问卷设计思路及问卷的构成

学生参与度(studentengagement)一般指学生在课堂内外,有效教育活动上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它被认为是影响高等教育成果的重要因素,能够帮助大学更好地认识学生学习的质量,并理解学生有效学习发生的过程和机制,从而促进大学做出相应的改进[2]。本文根据研究的目的和特点,问卷设计中将案例教学的学生参与度定义为学生认真阅读案例、加入案例讨论小组、在小组中主动发言和积极与同伴辩论的程度。本研究的问卷设计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程度调查,目的是发现目前工商管理本科在校学生案例教学的真实参与程度;第二部分是影响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影响因素调查。参与程度问题设计依据利克特量表进行,每个问题分为1~4分(1分表示学生从来不这样做,2分代表学生有时这样做,3分代表学生经常这样做,4分代表学生总是这样做,只有当调查结果在3~4分之间,才能说明学生参与程度较高)。第二部分问卷是针对学生参与案例教学影响因素来设计的。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查阅,本研究依据反映案例教学效果、适应三方评价(学员、教师和领导),评价全面性及可比性原则,以米斯尔的教师授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巴班斯基的教师教学评价指标,和我国学者张玉田等设计的指标作为案例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筛选的基础[3-4],结合对江苏省某普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师及学生的访谈结果,共计收集影响案例教学学生参与度的因素47项,经初步筛选实测问卷选择了24个适合对案例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指标。

二、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上述问卷调查选择江苏省某普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三年级及四年级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97份。应用SPSS17.0软件对问卷第一部分调查结果进行频数分析,对问卷第二部分做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案例教学各个阶段学生参与人数的分布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在认真阅读案例方面,选择峰值出现在3分,这表明经常参与这一项的人数最多;在加入案例分析小组、主动发言和参与同伴辩论方面,分数的峰值都出现在2上,说明在这三项上有时参与的人数最多。表1显示,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认真阅读案例的参与程度最高,平均分为3.11,属于能令人满意的参与度。参与小组讨论、参与同伴辩论、主动发言陈述观点的平均分分别为2.59,2.51,2.26,说明学生在此三项上都是很少参与。结合表1和图1,说明被调查的学生在案例教学上的参与程度总体偏低,这必然导致案例教学效果的低下。调查第二部分是对造成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程度偏低的原因调查。研究人员设计的24个影响因素得到赞同的程度如表2所示。超过一半的被调查学生赞同课堂氛围不热烈、对案例的相关知识背景不够了解和习惯了老师讲自己听的模式是其案例教学参与程度的影响因素。而老师对案例的讲述不具吸引力、案例的典型性不够、老师没有很好的引导和调动积极性、对案例的内容不感兴趣、对案例教学不感兴趣、案例太难思考太费时间,只有不足1/5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其案例教学参与程度的影响因素。其他16个指标的被赞同程度介于20%~50%之间。对24项案例教学参与影响因素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这些因素可被分为五类:第一类课堂氛围因素,其中包括课堂上其他同学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氛围不热烈,此类因素主要的影响是可能导致学生主动加入讨论小组的程度偏低;第二类学生自身因素,性格内向不愿意发言、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差,信心不足、不习惯参与辩论、习惯了老师讲自己听的模式、自己没有新奇的想法不敢讲,此类因素主要的影响是可能导致学生主动发言陈述观点和与同伴辩论的程度偏低;第三类案例的难度因素,包括案例涉及的背景知识太多、对案例的相关背景知识不够、案例太难思考太费时间、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案例的熟悉程度不够、案例不贴近生活、案例思考时间太短,此类因素主要的影响可能是导致学生主动发言表达观点的程度偏低;第四类案例的新颖性和典型性因素,包括案例不够新颖、对案例教学不感兴趣、案例问题过于简单不具有吸引力、案例的表现形式单一、案例对实践的影响力不大、案例的典型性不够、针对性不强、对案例的内容不感兴趣,此类因素主要的影响是可能导致学生认真阅读案例的程度偏低;第五类沟通因素,包括老师没有很好的引导和调动积极性、老师对案例的讲述不具吸引力和小组成员不具备良好沟通技巧,此类因素主要的影响是可能导致学生认真阅读案例及与同伴辩论的程度偏低。

结合表1、表2及图2结果可以看出,课堂氛围类因素中,一半以上学生认为课堂上其他同学的积极性不高和课堂氛围不热烈,因此被调查者在主动加入小组上参与程度偏低(平均分2.59);学生个体因素中各因素的赞同比在40%左右,因此被调查者在主动发言(平均分2.26)和与同伴辩论上的参与程度偏低(平均分2.51);案例难度、新颖性和典型性类因素的赞同比前两类低,但他们同样导致主动发言及参与辩论的程度低;沟通因素的赞同比最低,因此被调查者在认真阅读案例上的参与度最高(平均分3.11)。

参与度范文篇7

【关键词】阳光体育;篮球课程;参与度

阳光体育进校园计划,要求在校学生每天至少进行一小时体育运动,改善学生体制健康水平。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中学学生在篮球课程开展过程中的动机、认知等主观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为阳光体育课程政策下中学篮球课程的更好开展提供一定帮助。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文以沈阳三十中学、白塔中学中学生参与篮球运动情况为研究对象。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本人根据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和具体写作要求,在本校图书馆查阅论文相关的书籍和期刊资料。1.2.2问卷调查法。本文通过对中学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数据调查,其中共发放学生调查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9份,回收率99.5%,其中有效问卷198份,有效率99%。1.2.3访谈法。通过对中学实地的走访调查,了解更多有关篮球运动开展情况的相关信息,为论文的撰写提供依据。

2.结果与分析

2.1阳光体育概念及阳光体育发展背景。阳光体育进校园最早是2007年起由国家体委向各个省、市、区各级体育领导部门下发关于大力完善学生体制健康标准实施意见,要求各级体育主管部门落实到学校,让学生每天至少有一小时的锻炼时间,并且将具体实施细则落实到学生的日常体育活动中,纳入到教学计划当中,逐步形成一种制度。纵观阳光体育进校园的十年时间里,辽宁省作为体育大省和体育强省整体开展阳光体育进校园活动较好,也顺应国家号召将阳光体育进校园纳入到学校的教学计划之中,让体育运动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2.2参与篮球课程学生情况调查分析。2.2.1学生对篮球课程的认知程度调查分析。学生对于篮球课程的认知程度能反映出学生是否对篮球课程有过正确理解和认识,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学生对篮球运动都有多了解,其中绝大多数学生能够非常了解篮球课程,说明学校在篮球课程教学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对篮球运动有更加深入的体会和感悟,这对于篮球课程的科学化、健康化开展较为有利,也对当地中学推广篮球课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2.2学生参与篮球课程的动机情况调查分析。动机是人们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基本保障,学生参与篮球课程的动机能够反映出他们参与篮球课程的态度与积极性,通过走访调查不难发现,在中学升学考试中,已经将体育健康课程纳入升学的必考科目,这使得许多学生迫于升学的要求积极参与到篮球课程中来,这也在侧面促使篮球运动在中学中的发展更为顺利,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出发点和归属并不是以考试为目的,但由于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现阶段学生参与篮球课程的动机已经存在一定的功利性,这也提示体育主管部门应该制定针对学生身心发展较为有利的舆论宣导策略。2.2.3篮球技术学习方面对学生的影响情况调查分析。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教师认为篮球技术学习对学生的影响起到积极作用,没有教师认为篮球技术学习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通过走访得知,掌握良好的篮球运动技能对于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改善,提高学生速度、力量、耐力等方面的能力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掌握良好的篮球专项技能对于学生面对中考体育考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2.3学校篮球课程教学组织形式情况调查分析。篮球课程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自然行政班教学、合班教学和按兴趣班教学等形式,通过走访不难发现,在重点中学中采用自然行政班教学的方式,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优势在于教师能够根据每个班级的特点因材施教,但也往往会带来教师少,学生人数多,场地器材匮乏等情况。按兴趣班教学形式应该在今后的教学组织形式中得到推广和普及,这也是篮球课程教学的关注点和实施重点。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3.1.1阳光体育政策在中学开展时间较长,受阳光体育政策影响下篮球运动在该校发展较为顺利。3.1.2学生对于篮球课程教学兴趣度和喜爱程度较为乐观,在对篮球课程认知程度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学生教师的教学能力评价较高,但对教师教学创新性方面表现不足,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程动机较为明确,其中以升学动机人数最多。3.1.3中学篮球课程教学课时设置偏少,教学组织形式主要以自然行政班为主,缺少兴趣班教学形式。3.2建议。3.2.1根据学生特点不断完善篮球课程教学安排,不断提升学生的篮球课程认知程度,同时,在教师篮球教学创新性方面进一步得到改善。3.2.2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更为积极主动的增加篮球课程课时数量,丰富教学组织形式,使更多的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兴趣积极参与到篮球课程中。3.2.3学校应该及时调整阳光体育开展的现状,随着时间的迁移阳光体育政策的具体落实也会随着发生变化,需要学校体育部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以调整。

参考文献:

[1]刘莹.李军与张传新.高中开设篮球课的实践性研究.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0(3):82-85.

[2]马彦.江苏省普通高中篮球课程开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6):109-110.

参与度范文篇8

一、用真诚影响学生,用情感带动学生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为目的。在音乐课堂上,教师是课堂的引路人,如何带动学生参与教学中各个环节,是任课教师必备的技能,而学生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学生是否接纳教师、是否配合教学活动、是否能在教师的指引下全身心投入学习,都会受到教师自身修养和情感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交流十分重要,以亲切的态度对待学生,用真诚的情感去影响学生,例如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肯定的目光、一个令人喜悦的表情等,使学生在心理上对教师有亲切感和信任感。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带有激情的讲解无疑会更好地吸引学生,并牢牢抓住学生的思维神经,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音乐课堂中。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主动地和教师一起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教学过程实施起来也会变得轻松,教学质量自然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此外,音乐教学还需要感情的投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关键,并对音乐课产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双方在情感上和思想上得到交融和共鸣,使学生在好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接受美的熏陶。

二、注重个性发展,让音乐属于每个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特性,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的任务不是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也不是培养少数音乐特长生,其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接受音乐的熏陶。由于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他们的音乐感觉和学习能力也因人而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他们对音乐的学习和理解也不尽相同,不同的听赏者对同一段音乐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想象和感受。所以音乐教学不能依靠灌输,如果那样,就会与学生自身的感受和体验相悖,从而违背音乐审美的教育宗旨。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去理解音乐、享受音乐、感悟音乐。所以,我们要允许学生的“异想天开”,鼓励学生的大胆联想和不同声音的出现,而无需用固定的模式和标准的答案限制学生的思维,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和美学感知力都能最大程度地得到挖掘。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但有时候一些音乐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却往往容易被教师忽略,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便会逐渐对音乐课失去兴趣。音乐课堂应该让每个学生都能愉快地参与进来。例如:在歌曲合唱中,可以安排那些音准和节奏相对欠缺的学生负责相对简单的部分,并对他们加强辅导,并努力缩小差距,使他们能自信积极地参与学习。

三、重视合作学习,多进行音乐集体活动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是素质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当代人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在音乐活动中,合作更是无处不在。例如一首音乐作品不仅需要词、曲作者的配合,还需要编曲、演奏者和演唱者的相互配合。因此,音乐不仅仅是表现的艺术,更是合作的艺术。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多进行合作互动,既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还利于他们集体观和大局观的逐步形成。“新课标”倡导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良好的互动模式和师生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则更多的是扮演辅导者的角色,在双向互动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师生间良好的合作无疑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例如在教授歌曲时,可采用教师钢琴伴奏,轮换选择领唱的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甚至在画面感较强的歌曲中,教师和学生可以配合乐曲所反映的情景,在增进师生配合默契度的同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所呈现的内涵。而有些时候,学生之间的合作也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如合唱或课堂表演时,需要某些同学担任第一声部或主要的角色,而有些同学则承担第二声部或次要的任务,这就要求他们充分明确自身的角色和职责,与他人紧密合作,并全心投入,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与此同时,在音乐教学中,特别是单独表演时,有些学生比较自信乐观,十分渴望展现自己;而有些学生却自信不足,常常犹豫不决、不愿参与,这也是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我们发现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互动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非常必要的。如合唱、音乐小品等,擅长音乐表演的同学与自信心薄弱的学生共同参与到活动中,相互促进,这样可以使那些不自信的学生慢慢地融入进来,再假以时日的锻炼,他们的自信心也会逐步地得到培养,并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展现自己,并享受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四、总结与展望

音乐以其特殊的艺术形式和独特的感染力,是对青少年实施情感和美学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如何提高音乐课的教学效果是我们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总结、持续创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他们的参与程度直接决定课堂教学的质量,所以,好的音乐课堂首先要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入手,并用心对他们进行指导,使他们的文化素养不断提升,从而逐步形成健全的品格。

参考文献:

[1]涂金伟.基础音乐教育均衡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音乐,2018,(06):167-174

[2]梁梅.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融合[J]北方音乐,2018,(09):106-107

[3]郑媛媛.儿童声乐集体课教学中共性与个性的研究[J]北方音乐,2018,(14):96-97

参与度范文篇9

一、公民参与对公共管理工作的意义

公民参与与公共管理事业之间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公民参与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有助于公民权的顺利实现。公民参与公共管理工作可以保证公民的合法权益,我国每一位公民都有权利参与这项工作,公民参与公共管理实现是对公民权的尊重,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未保障公民的参与权,导致公民对国家公共管理事业出现了不满,影响了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对于政府形象的塑造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基于此,政府需要积极鼓励广大公民参与,充分保障他们的参与权。(二)促进民主政治工作的开展。为了提高民主政治进程的开展质量,国家采用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如今,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公共管理事业中,提高公民参与度,有助于民主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能够为公共管理事业的开展献计献策,这正是民主政治的客观表现。(三)能够建设和谐社会。步入了新的历史时代后,我国逐渐走入了和谐社会,但是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还未完全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涉及诸多内容,其中,公民参与度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提高公民参与度,能够让公共管理工作更加契合公民的实际需求,从而进一步提高公民的满意度,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公共管理中公民参与度的提升策略

(一)转变公民的思想观念。要提高公共管理事业中公民的参与度,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转变公民的思想观念,让他们能够对公共管理工作有正确的认识,在这一方面,政府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做好政治文化的建设工作。实践显示,良好的政治文化氛围可以显著提高公民的政治信念和政治价值,让公民对公共管理事业的各项内容有正确认识,并明确自身的义务、自然,这样,才能产生强烈的参与积极性。在政治文化氛围的建设上,可以通过政治宣传讲座的方式来开展,利用各种渠道开展普法教育,拉近政府和公民之间的距离。并抓好教育事业,培养公民的主人翁意识,从小学教育着手,让公民参与意识可以深入人心。(二)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要提高公民的参与度,还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来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一方面,政府要对教育事业提供必备的资金、政策扶持,落实各种普惠教育政策,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接受到均衡的教育,提高其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大力推行群众文化活动,在这类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开展政治教育,通过该种方式,可以显著缓解社会大众对政治工作的隔阂,提高他们的自主意识。(三)拓展公民的参与渠道。公民参与公共管理事业的渠道、途径对于公共管理事业的质量也有直接影响,基于此,政府需要进一步拓展公民的参与渠道和参与途径。对此,国家要加大政策扶持,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基层,做好基层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并成立多个公共组织,让他们能够代表公民来表达意见,说出公民的意愿,通过公共组织的建设,让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对话变得更加便捷、高效。此外,还要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和民意反映制度,确保公民可以顺利参与。(四)引导公民有组织的参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公民在参与公共管理事业中,出现了无序化、无组织的状态,长此以往,将会大大影响公共管理事业的质量。基于此,政府需要发挥出主导力量,引导公民有序参与公共管理工作。如,在社区中,成立专门的社区居委会,如果居民对社区管理工作存在疑问,均可以通过社区居委会来反馈,社区居委会有更加顺畅的沟通渠道,提出的意见也能够快速得到反馈和处理;再如,为了保障失去农民的合法权益,也可以成立失地农民委员会,由委员会来表达农民的需求,与开发商、政府之间进行协调,这种方式效率更高,公民的参与积极性也能够得到显著提升。(五)完善法制化渠道。为了提高公民的参与度,还要积极借鉴现有的法律政策,对“言论自由权”、“公民知情权”、“公民结社权”等问题做出细化处理,构建出科学、完善的参与制度,让公民参与朝着程序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并进一步从当前的法律体系上来着手,制定出具有操作性的细则,借助立法方式来促进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进程。除此之外,在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下,我国公民民主意识开始觉醒,公民参与需求、社会参与渠道之间出现了矛盾,在这一方面,还要发挥出科技的作用,提高公民参与效率,为他们提供多元化的参与渠道。

为了提高公共管理工作的质量,需要采用科学有序的方法来提高公民参与度,考虑到当前我国公民参与度上存在的种种问题,政府应该从政策、制度等方面来着手,构建组织依托,为公民参与公共管理事业提供新的渠道和途径,及时解决参与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隐患问题,以此来提高我国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成效。

参考文献:

[1]卢艳红.影响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形式的因素[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10).

[2]王建容,王建军.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形式及其选择维度[J].探索,2012(01).

参与度范文篇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这是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真正领会其中的深刻含义,对于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正确把握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自觉推动改革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一,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原则的不断完善。人类社会的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用这些要素不是无偿的,对每一种要素都必须支付一定的报酬,这种报酬就形成各要素提供者的初次分配收入。所以,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多种所有制结构决定了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在分配上也必须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在党的十四大提出收入分配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党的十五大提出,“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党的十六大强调,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把各类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由确立原则上升为健全制度,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是经济领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二,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以来,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各类生产要素逐步开始以不同形式参与了分配。这些都从分配制度、分配方式上为充分发挥各类生产要素持有者发展生产力和创造社会财富的巨大作用提供了体制条件,客观上也提高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的部署中,提出了要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要求。因此,大力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市场机制决定生产要素价格的制度,使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成熟做法进一步规范化,增强稳定性,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就会推动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础,焕发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生机和活力。

第三,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如何应对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战是我们必须应对的重大课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进步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体制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必须从体制上特别是分配体制上为创新活动提供有利激励机制,生产要素尤其是技术和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化就是其中的重要举措。

第四,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逐步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的客观要求。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收入分配格局,是理顺分配关系、促进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关键是要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使劳动付出的多少、资本配置效率的高低、技术的先进程度、管理的优劣,能够根据统一市场经济规则,按照对价值形成的贡献大小,获得相应的收益分配。这样,那些劳动付出更多特别是掌握复杂劳动能力的人,掌握一定的资本和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的人,就会逐步进入中等收入行列,壮大中等收入者队伍,他们创造的社会财富也会大量增加,社会的稳定性也会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