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农药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7:17:14

化学农药论文

化学农药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农田生物多样性;有机农业;应用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有机农业发展迅速。有机农业在满足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美好生活需求、生态环境保护及农业发展绿色转型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我国今后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方向。有机农业生产对生产环境有严格要求,农田生物多样性对有机农业生产环境影响巨大。

1农田生物多样性研究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黄淮海地区农业种植结构发生了极大变化,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种植结构逐渐趋向单一化,农田里的作物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极度匮乏。红薯、高粱、大豆、谷子、棉花等作物,由于机械化程度低、经济效益差,种植面积极大萎缩。黄淮海地区作为全国主要商品粮供应基地,小麦—玉米模式占生产比例的92%~95%,农业生产植保措施以化学农药为主。化学农药的大量不合理使用,不仅给人类自身的健康造成威胁,而且使得很多害虫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引发害虫的再增猖獗,导致农药越用越多、虫害愈演愈烈的恶性循环不断频繁出现;同时,农药残留引起土壤和水资源污染,破坏农田生物多样性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7]。农药滥用也造成授粉昆虫及腐生性节肢动物大量消失,阻碍农田生态系统演进。农田生物多样性是以自然生物多样性为基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动力而形成的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生物多样性系统。主要指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农作物、杂草、动物、微生物等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受到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1]。农田生物多样性的保持对于养分积累与循环、土壤结构和肥力、空气过滤、传粉、增加天敌数量、保持生态平衡等均有重要作用,它既是生态系统过程的调节者,也是生态系统提供的最终服务之一[2]。周海波等研究了农田生物多样性对昆虫的生态调控作用[3],尤民生等研究了农田生物多样性与害虫综合治理[4],周艳飞等研究了农田生物多样性快速评价方法及应用[2],郑晓明等研究了中国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概述[5],席运官研究了有机农业的环境保护功能[6]。

2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食品安全问题已越来越被广大民众重视,社会对绿色优质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不断扩大的对安全健康食品的需求推动了中国有机农业的快速发展,大力发展有机农业是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有效途径之一。在有机农业生产过程,以生物农药加物理方法替代化学农药,虽然减少了环境损害,但综合效能低于化学农药。生物农药替代仍以毒杀病虫为目的,属于后端治理的方法。通过合理利用生物之间相生相克原理,构建生物多样性体系,来实现对病虫害的前端治理,将是有机农业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理论上的不确定性、实施生物多样性是否能够平衡生态与生产关系,以及大面积实施的防控效果,无疑都是需要进一步攻关的命题,进而优化构建并不断完善有效替代技术体系,保障有机农业的健康与有效发展[8]。2019年国内认证的有机食品企业总数11835家,获得了依据《有机产品》国家标准颁发的认证证书18330张;据相关报道数据显示,有机农地面积最大的3个国家分别是澳大利亚(3560万hm2)、阿根廷(340万hm2)和中国(300万hm2)。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区域根据资源禀赋和特色有序推进有机农业产业,在发展规模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潜力巨大[9]。

3有机农业生产中生物多样性应用案例分析

河南鑫贞德有机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年有机生产,农田生物多样性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公司位于汤阴县宜沟镇尚家庵村,成立于2010年,流转土地467hm2,按照“GB/T19630.1-4”有机规范进行管理,从事有机农业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业务。进行有机农业生产11年来,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得到良好恢复与保持,保证了在未使用化学农药情况下没有发生严重病虫灾害。在2018年华北地区冬小麦主产区受早春气候影响减产30%~40%、个别品种造成绝收的生产大环境中,公司当年小麦产量创有机生产以来的最高单产,显示出了有机农田生物多样性的良好效果。在鑫贞德有机农业有限公司有机农业生产中,安阳市农业科学院生态农业技术团队人员提供全程技术服务,跟踪指导农田生物多样性恢复与建设计划及实施维护。主要技术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3.1农田生物多样性维护

农田中作物与边界树篱面积比例为6∶1~23∶1,地块面积3000~22700m2,多为长条形地块,宽50~200m,栽培作物有小麦、谷子、大豆、玉米等,非作物生境植物主要有构树、锦鸡儿、苦苣菜、泥胡菜、泡桐花、苋菜、狗尾草、榆树、酸枣、杨树、楝等。经过多年农田边界植物多样性维护,有益生物种类和数量也丰富起来,主要有瓢虫、蜘蛛、食蚜蝇、蝽类、步甲、青蛙等,其中瓢虫、蜘蛛数量显著增加。蜘蛛作为农田生物多样性的组分之一,种类丰富,一般以农业害虫为食,而且食量大、食性杂、繁殖快、维持时间长、捕食力强,是农作物害虫重要的天敌类群。蜘蛛在生物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农田蜘蛛控制农业害虫,还可以避免化学药剂对环境造成污染。但它们对耕作、播种、收获、农药施用等耕作管理措施都很敏感。蜘蛛多样性的变化还可以反映土地利用的变化,以及其他土壤生物群落的组成、丰度和丰富度的变化。因此,蜘蛛常被选作农田生物多样性指示类群进行研究[10]。有机管理下的玉米地蜘蛛物种稀疏指数显著高于常规管理下的玉米地,有植物篱的玉米地蜘蛛的物种稀疏指数高于无植物篱的玉米地;且有植物篱与无植物篱、有机和常规管理下蜘蛛群落结构显著不同[11]。3.2病虫草害生态防控对农田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对病虫草害以物理的、生物的、机械的方式进行综合防控。杜绝使用转基因材料、化学农药、除草剂、激素、抗生素等。2011-2016年每年5月上旬使用沼液防控小麦蚜虫2次,2017年至今已经连续5年不需要对小麦蚜虫进行人工干预,依靠农田生态系统自我调控,丰富的天敌种群防控效果良好。利用“生物导弹”杀虫卡防治害虫。“生物导弹”是由中国科学院病毒研究所研制,其技术原理是利用赤眼蜂携带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病毒传递到玉米螟卵块表面,使初孵幼虫感病死亡,达到控制目标害虫为害的目的。因其寄生蜂寄生的靶标性极强,又携带病毒传播,故称为“生物导弹”[12]。2012年利用“生物导弹”杀虫卡防治害虫,结果表明“生物导弹”对二代玉米螟防治效果达到了85.71%,并且2个月后三代玉米螟仍有42.53%的虫口减退率,这充分体现了“生物导弹”绿色防控的优势[13]。中耕除草机械化。利用自己改进的中耕除草机进行除草,提高效率近百倍,中耕费用由75元/亩降到10元/亩以内。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有机农田轻简化栽培管理。

3.3鑫贞德模式分析

3.3.1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农田生物多样性农田边界草灌乔交替生长,形成稳定的自然生态廊道,为天敌提供良好栖息地,促进了农田天敌多样性的维持。边界较高的草本层盖度和较低的乔木层盖度有利于增加农田中某些步甲优势种的多样性;而较高的草本层盖度有利于增加皿蛛科蜘蛛的多样性。半自然生境的存在可以通过天敌在农田和边界之间的迁移运动促进农田天敌多样性的维持[14],纵横交错的农田边界网络成为鑫贞德有机农田的典型特征,具有维系生态系统弹性的重要生态功能。鑫贞德有机农田中作物与边界树篱面积比例为6∶1~23∶1,这与上述有关研究结果基本相符,即在树篱面积在9%~16%时,瓢甲科天敌就可对蚜虫进行有效控制[15]。3.3.2生态化管理措施长期施用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微生态系统,形成健康土壤。病虫草害生态防控,11年未使用化学农药,未发生病虫害暴发,有利于增强农田生物多样性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农田生物多样性建设,增强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我调节功能。自2017年以来,由于长期不使用杀虫剂,园区自然植物篱恢复良好,对荒坡、沟壑植被进行保护,生物多样性丰富,天敌与害虫形成平衡,蚜虫出现1周后以瓢虫为代表的天敌就大量繁衍,通过生产监测,连续五年没有对小麦蚜虫进行人工干预,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生态制衡可以有效控制害虫得到了生产实践检验。2012年、2013年、2014年连续投放赤眼蜂携苜蓿银纹夜蛾多角体病毒,防控玉米螟和棉铃虫,目前生产上玉米螟和棉铃虫对秋粮危害也控制在可以接受范围,几乎不造成经济损失。

4思考与展望

农田生物多样性是有机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之一,对于有机农业生产过程中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和产地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保障有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笔者以自然生境为基础,结合生态农业理论对农田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建设和利用,利用生态制衡,成为有机粮食生产大面积成功的案例。实现了有机粮食生产产量不降低、抵抗气候变化能力加强的有机生产水平,展现了有机农业良好的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尤士骏,张杰,李金玉,等.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作物害虫的理论与实践[J].应用昆虫学报,2019,56(6):1126.

[2]周海波,陈巨莲,程登发,等.农田生物多样性对昆虫的生态调控作用[J].植物保护,2012,38(1):7.

[3]周艳飞,刘章勇,李大勇,等.农田生物多样性快速评价方法及应用[J].生态科学,2017,36(4):244-245.

[4]周艳飞,刘章勇,李大勇,等.农田生物多样性快速评价方法及应用[J].生态科学,2017,36(4):244-248.

[5]尤民生,刘雨芳,侯有明.农田生物多样性与害虫综合治理[J].生态学报,2004,24(1):117-122.

[6]郑晓明,杨庆文.中国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概述[J].生物多样性,2021,29(2):167-176.

[7]席运官,陈瑞冰.论有机农业的环境保护功能[J].环境保护,2006(17):48-52.

[8]刘朋虎,赖瑞联,王义祥,等.有机农业面临主要挑战与若干发展对策思考[J].农业经济,2021(1):29.

[9]贾红玲,李菊艳.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20(15):46.

[10]龙武赐,李天依,黎淳,等.管理措施及土壤因子对5种农田生境地表蜘蛛群落多样性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29(3):484.

[11]刘入华,孙仁华,宋成军,等.华北丘陵及平原有机及常规农田地表蜘蛛多样性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29(3):492.

[12]杨朝敏,李萍萍,王秀.利用“生物导弹”防治玉米螟[J].植物医生,2015,28(2):47.

[13]王刚.安阳市应用“生物导弹”防治玉米螟初探[C]//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研究进展———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19.

[14]张旭珠,韩印,宇振荣,等.半自然农田边界与相邻农田步甲和蜘蛛的时空分布[J].应用生态学报,2017,28(6):1879.

化学农药论文范文篇2

论文摘要:近几年来,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使棉铃虫越冬其数逐年积累。生态环境的改善,为棉铃虫提供了优越的生存场所。不科学的使用化学农药,杀伤了大量天敌,农田生态失去了平衡。加之,棉铃虫本身抗药性的增强,诸多因素导致了棉铃虫的发生现上升趋势。根据调查农场12连6000余亩地,由于棉铃虫造成的损失就达7万余公斤籽棉,平均蛀铃率1.2%。为了有效控制棉铃虫的危害,首先要掌握棉铃虫的生活习性变化规律,根据新的发生动态,采取新的测报技术,为适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在防治技术上要协调运用各项综防措施,构造一个有利于益虫生长而不利于棉铃虫生存的综合环境体系。

1.棉铃虫的规律

1.1棉铃虫介绍棉铃虫俗称桃虫、青虫等,属鳞翅目夜蛾科。棉花的重要害虫,常造成幼蕾脱落、烂铃等,严重影响棉花的质量和产量。形态识别:成虫体长15~20毫米,翅展31~40毫米,雌蛾多赤褐色或灰褐色;雄蛾多绿褐色或青灰色。复眼球形、绿色。前翅内横线不明显,中横线呈波纹状,外横线很斜,与亚缘线皆呈波浪状,两线间灰色,外缘有7个黑点,肾形纹、环形纹暗褐色。后翅灰白沿外缘有黑褐色宽带,在宽带中央有2个相连的白斑,斑与缘毛间有褐色隔开。卵高0.55毫米,宽0.48毫米,近半球形,顶部稍隆起,底部较平。初产时乳白色,后变黄白色,将孵化时有紫色斑。幼虫一般有6龄,有时也有5龄。成长幼虫体长40~50毫米,头黄褐色,有褐色网纹,体色有绿色、淡绿色、黄白色、淡红色等,背线一般有2条或4条,气门上线可分为不连续的3~4条,其上有连续白纹;体表满布褐色和灰色小刺,长而尖;腹面有黑色或黑褐色小刺,前胸侧气门前下方的1对毛的连线穿过气门或气门下缘相遇。蛹长14--23.4毫米,宽5--6毫米,纺锤形,初为绿色,渐变为黄褐色,近羽化呈黑褐色,有光泽。腹部末端有1对臀刺,刺基部分开,腹部第5~7节有7~8排稀而大的马蹄形刻点,滞育蛹化蛹后3-4天,眼面可见斜行黑点4个。

1.2棉铃虫生活习性

棉铃虫属杂食性害虫,棉铃虫数量的多少,取决于农作物花蕾期与发蛾期是否吻合以及作物长势的好坏。一般来说,水肥足、密植、蕾花铃多的棉田虫口密度大,集中棉区比分散棉区发生重,有密源棉花较无密源棉花受害重。棉铃虫最适宜的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为70%以上,气温的变化可直接影响其羽化的迟早和产卵活动,雨量影响土壤中蛹的存活率。棉铃虫成虫有日伏夜出、趋向蜜源植物和光源及化学激素的习性,成虫羽化在上半夜最盛,羽化后部分当晚交配,2天后产卵,雌蛾产卵数量与摄取的蜜源营养有关,一般产卵500粒以上。根据2004-2006年的田间调查,卵多产在生长茂密、花蕾多的棉花嫩尖、苞叶、嫩叶上。二、三代卵也产在棉株上部茎杆、花瓣上。有散产也有集中产卵,在蕾、苞叶、嫩尖以及顶部嫩叶上,一般产卵5-10粒,花瓣上最多产卵3-6个,茎杆上2-5个。因此在生长茂密棉田、地块落卵多,百株卵量40-80粒,幼虫15-30头以上。根据观察,在无外界因素干扰下,棉铃虫自然孵化率达80%以上。棉铃虫初孵幼虫吃掉卵壳,就近转移到棉株中心和叶背面栖息,多集中在生长点、鲜嫩部位取食,进入2龄幼虫以后开始蛀食幼蕾,3龄幼虫以后取食量骤增,除取食蕾花,还蛀食青铃。一生可蛀食8-12个以上蕾铃,幼虫具有转移为害习性,转移多在凌晨4时以后,6时后进入取食阶段,中午1时至下午7时左右,隐蔽在花蕾、铃内及苞叶内栖息,下午8时后又开始活动,夜间11时以后大部分幼虫爬在棉叶上,幼虫虫体展开,平躺在棉叶正面或抓住棉叶边缘,悬空挂在棉叶上。老熟幼虫入土化蛹前,停止取食,然后从棉株上滚落地面,爬至适宜场所入土化蛹。

1.3为害症状

棉铃虫2代:以为害生长点及附近的顶尖和嫩叶为主,使棉花顶尖不生长,侧枝生长较快,造成“破头病”棉;嫩叶为害后形成缺形,有细虫粪,并有许多小孔。蕾被害后蛀孔处有虫粪,苞叶张开,很快脱落。花被害后,雄蕊和花柱被吃掉,花开后呈“风车”状,不能结铃。

棉铃3、4代:主要以为害幼铃为主,棉铃基部有蛀孔,孔附近有虫粪,正蛀食的幼虫虫体大半露在铃外;被蛀棉铃遇雨很容易霉烂脱落,不脱落的被害棉铃部位成为僵瓣。

1.4棉铃虫发生规律

我区棉铃虫一年发生3-4代,全年发生3个完整世代和1个不完整世代。越冬代棉铃虫蛹羽化在4月底至5月上旬。一代棉铃虫发蛾高峰期5月15-25日左右,产卵高峰在5月20日-6月5日,一般5月底-6月5日出现幼虫。一代幼虫滞蛹期为6月10-20日,二代羽化期为6月20-30日,发蛾高峰期为6月23日-7月4日左右。产卵高峰期6月25日-7月5日,一般7月1日后出现幼虫。二代幼虫化蛹期为7月15-24日,羽化期在7月21日-8月1日,发蛾高峰7月27日-8月6日,产卵高峰在7月29日-8月8日,8月4日后出现幼虫。三代幼虫化蛹一般在8月20-28日,羽化期8月26-9月6日,羽化盛期8月30-9月10日左右。根据近几年的田间调查,三代蛹大部分滞育,仅有20%-40%羽化产生四代。二、三生世代重叠严重,进入6月20日以来诱蛾一直居高不下,成虫发生高峰期不太明显,6月30日-8月30日棉田内1-6龄幼虫均有发生,直到10月15日仍能发现幼虫。棉铃虫化蛹一般选择棉田内直埂、横埂或棉田沟内,在土壤较湿润向阳处越冬,每平方米棉铃虫蛹1.2-6头以上,最高达112头,棉田沟内向阳处每平方米0.4-3.6头,棉铃虫化蛹深度2-7cm,占60%-70%,8-10cm占20%-30%,10cm以上仅占5%-10%左右。棉铃虫化蛹深度、发生时间与气温高低有明显的相关性。如2006年5月份气温比正常年份高出近100℃以上,各代棉铃虫发生期比2002--2005年提前5-8天。

2.棉铃虫综合防治

2.1防治

⑴加强田间管理,有条件的地区实行冬耕冬灌,消灭越冬蛹。

⑵适时间苗、定苗、整枝、打顶、打空枝和打边心等,并及时带出棉田集中处理。

⑶选种抗虫品种(系),例如选98-6等品种。

⑷棉田种植诱集作物,如每亩棉田种植玉米诱集带,能较明显地减少棉上棉铃虫的落卵量,减轻棉铃虫对棉花的为害。

2.2生物防治

虫制虫,保护棉田有效态天敌,如瓢虫、中华草蛉等,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使用生物性农药,如爱福丁等生物性农药。

2.3成虫诱杀技术

⑴杨树枝把诱杀每亩用杨树枝把10把左右,效果显著,此外应用性诱剂效果较好,可减少棉田有效卵量。

⑵灯光诱杀成虫用高压荧光汞灯、黑光灯诱杀棉铃虫成虫效果显著,尤其在棉铃虫大发生时,可减少棉田落卵量50%以上,每灯距200米左右。

⒋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一般在棉铃虫卵的盛期用药,效果较理想。第2代棉铃虫的化学防治采用“雪花盖顶”的方式,第3、4代棉铃虫的防治采用“两翻一扣,四面打透”的方式。

主要药剂有:

2.4是对棉铃虫严重且防治效果又较差的棉田,可采用人工捉虫。

3棉铃虫的注意事项以及防治经验

3.1注意事项:

3.1.1不要盲目打药。不搞虫情调查,不掌握虫口密度及虫态,抓不住防治适期。对策:根据虫情调查适时喷治。做到“治虫不见虫,药打卵高峰”。二代棉铃虫当百株累计卵量达30粒时,是生物农药防治适期,100粒时为化学农药防治适期。防治适期内连续打药,两次用药间隔时间不能太长,生物农药3天,化学农药4—5天。

3.1.2用药要对路。一些棉农对市场上各种农药不加选择地购买使用,有的在棉铃虫不同发生时期选用农药品种不当,导致事与愿违,防效很差。对策:合理选用农药。在棉蚜与棉铃虫混合发生时,一般不用菊酯类农药,而把菊酯类农药主要用于防治三代棉铃虫。有机磷农药对棉铃虫防治好,但前者易光解,后者易挥发,药效都很短,故应注意增加喷药次数;生物农药中,BT适于卵盛期喷用,对初孵幼虫防效高。

3.1.3喷药要恰当。如行走速度太快喷药不匀,喷头方向达不到目标部位。对策:改进施药方法。在棉铃虫中等或偏轻发生时,采用扣喷(俗称“点点划圈”)使药,用工农16型喷雾器把药液集中喷在棉株上部。棉铃虫大发生时,喷药行进速度放慢,以扣喷为主、扣喷与托喷结合,全株周到喷治。

3.1.4不要单一用药。有些棉农重复用一种农药,使棉铃早很快产生了抗药性。对策:轮换交替用药。年内至少用两种以上不同类型农药,当前要特别注意控制菊酯类农药在棉田的使用量与次数,不能使用菊酯类农药防治棉蚜和红蜘蛛,以延缓和控制棉铃虫对这类农药抗性的发展。

3.2防治经验

3.2.1及早着手,制定预案

面对棉铃虫发生危害迅猛发展的势头,首先开展棉铃虫发生规律调查和防治技术的试验研究;二是加强技术人员田间虫情监测和预报。

3.2.2上下关注,领导重视

棉铃虫的危害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新闻单位加大宣传力度,开辟了棉铃虫防治专栏,及时通报虫情形势,宣传防治技术;县、乡各级主管干部充分认识到预防棉铃虫的重要性,资金上重点倾斜,措施上重点落实;县主要领导经常深入田间调查研究,督察指导防治工作,保证了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

3.2.3精心组织,措施得力

3.2.4督促检查,狠抓落实

防治棉铃虫首先要搞好测报。方法是:每667平方米摆杨柳枝把十束,每束一根,约小指头粗,一米长,捆在下端,倒挂于棉田,高出棉花20厘米左右,每日早晨捉杀蛾子,同时测报发生期,这样掌握有利时机,把幼虫消灭在蛀害蕾铃以前。因此在棉铃虫产卵期间,每隔3天到棉田调查一次,每次检查50—100株,仔细查找卵粒和幼虫数量数。根据各生的不同特点,采节能不同的防治方法。

化学农药论文范文篇3

论文摘要现代农业在推动农产品产量快速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生态问题,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本文从四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现代农业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积极推广少耕、免耕、作物残茬覆盖、合理施肥、节水灌溉和有机农业生产等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自上世纪30年代初,化肥、农药的相继出现并应用于农业生产,标志着现代农业时代的到来。在现代农业时代,化肥、农药及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投入、灌溉面积的不断扩大、土壤机械化作业强度的不断提高、作物耐肥品种的推陈出新以及栽培技术的不断创新,共同推动了农产品产量的快速增加(主要是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与此同时,现代农业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生态问题,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1现代农业的负面影响

1.1地表水及地下水污染

长期以来,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施用导致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一直是农业及环境科学家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化学肥料,尤其是水溶性极强的氮素化肥,不仅可以通过地表径流冲刷到江河、湖泊等地表水中,而且可以通过降雨及灌水等淋溶到泉水及深井水中。农业生产活动被认为是硝酸盐污染水环境的最重要原因。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氮素化肥的超量施用,提升了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硝酸盐的含量,从而导致了水环境的富营养化。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在粮田面积减少的同时,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的面积迅速扩大。农民在经济作物上的投入远大于粮食作物,由此带来的农业化学污染也更为严重。

1.2作物的抗逆性下降,农产品的品质降低

化肥、农药等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施用,可以显著提高植物组织中硝酸盐和氨基酸的含量,并使植物的细胞壁机械强度减弱,从而诱发植物病虫害的发生。不仅如此,农业化学品的超量施用还可以导致植物收获物中维生素C、有机酸及可溶性糖等营养成分的降低,从而导致农产品品质的下降。更为严重的是,植物吸收了杀虫剂、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后,会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

现代农业对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病、虫、草害的抗药性越来越强。为了尽量减少病、虫、草害带来的损失,不断增加用药量和不断使用农药新品种成为农民的普遍选择。杀虫剂的大量施用给害虫的天敌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使依靠化学药剂防治植物病虫害的努力陷入了一个“农药施用量不断增加,害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的恶性循环。

1.3土壤肥力下降及土壤酸化

现代农业的另一特点是土壤的机械化作业强度不断加大,由此导致的土壤水蚀和风蚀及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生态问题。水土流失的直接后果是农田土壤肥力的下降和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而导致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则是频繁的土壤作业造成的表土疏松及径流加剧等。

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除了容易引起土壤养分失调外,更为重要的是导致土壤酸化、板结、土壤的渗透能力降低等,致使土壤的生产能力下降。

2推广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2.1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

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的核心是少耕、免耕技术及作物残茬覆盖技术。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的数量,提高土壤的渗水性,减少雨季的地表径流,提高土壤抗水蚀及风蚀的能力,增加土壤的蓄水量,提高水分利用率,全方位培肥地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土壤的生产能力。免耕技术是一项高效低耗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它不仅适合于水浇地,更适合于旱地。该技术的推广有利于农业的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不仅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的水土流失问题,而且使土壤不断培肥,土地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至少包含施肥量及施肥时期两方面的内容。按照作物的需肥规律合理进行肥料运筹,不仅可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而且可以减少因施肥不当而造成的环境污染。许多农民群众为方便起见,将全部或大部分氮肥在播种前或播种时做基肥一次施入,造成肥料的浪费和地下水的污染。这种传统的施肥方式既不利于提高肥效,降低生产成本,也不利于环境保护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3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2.3.1革新地面灌水技术,改大水漫灌为沟内渗灌传统的大田作物灌溉技术多为大水漫灌。这种灌溉方式不仅浪费水资源,破坏土壤结构,而且也是造成农业化学污染的重要原因。而改大水漫灌为小水沟内渗灌不仅可节水30%以上,而且可以降低田间湿度,提高作物的抗倒伏及抗病能力,从而减少杀菌剂及杀虫剂的使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此外,改大水漫灌为小水沟内渗灌,不仅便于浇水管理,而且使灌溉水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减少了60%,从而减少了水蚀,保护了土壤。

2.3.2推广非充分灌溉技术

植物的根系在受到水分胁迫时会产生化学信号并输送到叶片,叶片在感知根系受到水分胁迫的信号后会降低气孔开度或关闭气孔,从而减少水分消耗。根据这一原理建立起来的非充分灌溉技术是农业节水领域的一项新兴技术。

于振文等专家(2001)对高产小麦高效灌溉技术及其生理基础进行研究后认为,在底墒充足的情况下,小麦生育前、中期适度灌溉,在保证适宜亩穗数和幼穗正常发育的前提下,适当抑制营养生长;后期补充灌溉,延缓根系及功能叶片的衰老,保证穗粒数和粒重。这样,就可以将传统的3~5水减少为1~2水,从而使灌水效益显著提高。

2.4推广有机农业生产技术

化学农药论文范文篇4

论文摘要:近几年来,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使棉铃虫越冬其数逐年积累。生态环境的改善,为棉铃虫提供了优越的生存场所。不科学的使用化学农药,杀伤了大量天敌,农田生态失去了平衡。加之,棉铃虫本身抗药性的增强,诸多因素导致了棉铃虫的发生现上升趋势。根据调查农场12连6000余亩地,由于棉铃虫造成的损失就达7万余公斤籽棉,平均蛀铃率1.2%。为了有效控制棉铃虫的危害,首先要掌握棉铃虫的生活习性变化规律,根据新的发生动态,采取新的测报技术,为适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在防治技术上要协调运用各项综防措施,构造一个有利于益虫生长而不利于棉铃虫生存的综合环境体系。

1.棉铃虫的规律

1.1棉铃虫介绍棉铃虫俗称桃虫、青虫等,属鳞翅目夜蛾科。棉花的重要害虫,常造成幼蕾脱落、烂铃等,严重影响棉花的质量和产量。形态识别:成虫体长15~20毫米,翅展31~40毫米,雌蛾多赤褐色或灰褐色;雄蛾多绿褐色或青灰色。复眼球形、绿色。前翅内横线不明显,中横线呈波纹状,外横线很斜,与亚缘线皆呈波浪状,两线间灰色,外缘有7个黑点,肾形纹、环形纹暗褐色。后翅灰白沿外缘有黑褐色宽带,在宽带中央有2个相连的白斑,斑与缘毛间有褐色隔开。卵高0.55毫米,宽0.48毫米,近半球形,顶部稍隆起,底部较平。初产时乳白色,后变黄白色,将孵化时有紫色斑。幼虫一般有6龄,有时也有5龄。成长幼虫体长40~50毫米,头黄褐色,有褐色网纹,体色有绿色、淡绿色、黄白色、淡红色等,背线一般有2条或4条,气门上线可分为不连续的3~4条,其上有连续白纹;体表满布褐色和灰色小刺,长而尖;腹面有黑色或黑褐色小刺,前胸侧气门前下方的1对毛的连线穿过气门或气门下缘相遇。蛹长14--23.4毫米,宽5--6毫米,纺锤形,初为绿色,渐变为黄褐色,近羽化呈黑褐色,有光泽。腹部末端有1对臀刺,刺基部分开,腹部第5~7节有7~8排稀而大的马蹄形刻点,滞育蛹化蛹后3-4天,眼面可见斜行黑点4个。

1.2棉铃虫生活习性

棉铃虫属杂食性害虫,棉铃虫数量的多少,取决于农作物花蕾期与发蛾期是否吻合以及作物长势的好坏。一般来说,水肥足、密植、蕾花铃多的棉田虫口密度大,集中棉区比分散棉区发生重,有密源棉花较无密源棉花受害重。棉铃虫最适宜的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为70%以上,气温的变化可直接影响其羽化的迟早和产卵活动,雨量影响土壤中蛹的存活率。棉铃虫成虫有日伏夜出、趋向蜜源植物和光源及化学激素的习性,成虫羽化在上半夜最盛,羽化后部分当晚交配,2天后产卵,雌蛾产卵数量与摄取的蜜源营养有关,一般产卵500粒以上。根据2004-2006年的田间调查,卵多产在生长茂密、花蕾多的棉花嫩尖、苞叶、嫩叶上。二、三代卵也产在棉株上部茎杆、花瓣上。有散产也有集中产卵,在蕾、苞叶、嫩尖以及顶部嫩叶上,一般产卵5-10粒,花瓣上最多产卵3-6个,茎杆上2-5个。因此在生长茂密棉田、地块落卵多,百株卵量40-80粒,幼虫15-30头以上。根据观察,在无外界因素干扰下,棉铃虫自然孵化率达80%以上。棉铃虫初孵幼虫吃掉卵壳,就近转移到棉株中心和叶背面栖息,多集中在生长点、鲜嫩部位取食,进入2龄幼虫以后开始蛀食幼蕾,3龄幼虫以后取食量骤增,除取食蕾花,还蛀食青铃。一生可蛀食8-12个以上蕾铃,幼虫具有转移为害习性,转移多在凌晨4时以后,6时后进入取食阶段,中午1时至下午7时左右,隐蔽在花蕾、铃内及苞叶内栖息,下午8时后又开始活动,夜间11时以后大部分幼虫爬在棉叶上,幼虫虫体展开,平躺在棉叶正面或抓住棉叶边缘,悬空挂在棉叶上。老熟幼虫入土化蛹前,停止取食,然后从棉株上滚落地面,爬至适宜场所入土化蛹。

1.3为害症状

棉铃虫2代:以为害生长点及附近的顶尖和嫩叶为主,使棉花顶尖不生长,侧枝生长较快,造成“破头病”棉;嫩叶为害后形成缺形,有细虫粪,并有许多小孔。蕾被害后蛀孔处有虫粪,苞叶张开,很快脱落。花被害后,雄蕊和花柱被吃掉,花开后呈“风车”状,不能结铃。

棉铃3、4代:主要以为害幼铃为主,棉铃基部有蛀孔,孔附近有虫粪,正蛀食的幼虫虫体大半露在铃外;被蛀棉铃遇雨很容易霉烂脱落,不脱落的被害棉铃部位成为僵瓣。

1.4棉铃虫发生规律

我区棉铃虫一年发生3-4代,全年发生3个完整世代和1个不完整世代。越冬代棉铃虫蛹羽化在4月底至5月上旬。一代棉铃虫发蛾高峰期5月15-25日左右,产卵高峰在5月20日-6月5日,一般5月底-6月5日出现幼虫。一代幼虫滞蛹期为6月10-20日,二代羽化期为6月20-30日,发蛾高峰期为6月23日-7月4日左右。产卵高峰期6月25日-7月5日,一般7月1日后出现幼虫。二代幼虫化蛹期为7月15-24日,羽化期在7月21日-8月1日,发蛾高峰7月27日-8月6日,产卵高峰在7月29日-8月8日,8月4日后出现幼虫。三代幼虫化蛹一般在8月20-28日,羽化期8月26-9月6日,羽化盛期8月30-9月10日左右。根据近几年的田间调查,三代蛹大部分滞育,仅有20%-40%羽化产生四代。二、三生世代重叠严重,进入6月20日以来诱蛾一直居高不下,成虫发生高峰期不太明显,6月30日-8月30日棉田内1-6龄幼虫均有发生,直到10月15日仍能发现幼虫。棉铃虫化蛹一般选择棉田内直埂、横埂或棉田沟内,在土壤较湿润向阳处越冬,每平方米棉铃虫蛹1.2-6头以上,最高达112头,棉田沟内向阳处每平方米0.4-3.6头,棉铃虫化蛹深度2-7cm,占60%-70%,8-10cm占20%-30%,10cm以上仅占5%-10%左右。棉铃虫化蛹深度、发生时间与气温高低有明显的相关性。如2006年5月份气温比正常年份高出近100℃以上,各代棉铃虫发生期比2002--2005年提前5-8天。

2.棉铃虫综合防治

2.1防治

⑴加强田间管理,有条件的地区实行冬耕冬灌,消灭越冬蛹。

⑵适时间苗、定苗、整枝、打顶、打空枝和打边心等,并及时带出棉田集中处理。

⑶选种抗虫品种(系),例如选98-6等品种。

⑷棉田种植诱集作物,如每亩棉田种植玉米诱集带,能较明显地减少棉上棉铃虫的落卵量,减轻棉铃虫对棉花的为害。

2.2生物防治

虫制虫,保护棉田有效态天敌,如瓢虫、中华草蛉等,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使用生物性农药,如爱福丁等生物性农药。

2.3成虫诱杀技术

⑴杨树枝把诱杀每亩用杨树枝把10把左右,效果显著,此外应用性诱剂效果较好,可减少棉田有效卵量。

⑵灯光诱杀成虫用高压荧光汞灯、黑光灯诱杀棉铃虫成虫效果显著,尤其在棉铃虫大发生时,可减少棉田落卵量50%以上,每灯距200米左右。

⒋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一般在棉铃虫卵的盛期用药,效果较理想。第2代棉铃虫的化学防治采用“雪花盖顶”的方式,第3、4代棉铃虫的防治采用“两翻一扣,四面打透”的方式。

主要药剂有:

2.4是对棉铃虫严重且防治效果又较差的棉田,可采用人工捉虫。

3棉铃虫的注意事项以及防治经验

3.1注意事项:

3.1.1不要盲目打药。不搞虫情调查,不掌握虫口密度及虫态,抓不住防治适期。对策:根据虫情调查适时喷治。做到“治虫不见虫,药打卵高峰”。二代棉铃虫当百株累计卵量达30粒时,是生物农药防治适期,100粒时为化学农药防治适期。防治适期内连续打药,两次用药间隔时间不能太长,生物农药3天,化学农药4—5天。

3.1.2用药要对路。一些棉农对市场上各种农药不加选择地购买使用,有的在棉铃虫不同发生时期选用农药品种不当,导致事与愿违,防效很差。对策:合理选用农药。在棉蚜与棉铃虫混合发生时,一般不用菊酯类农药,而把菊酯类农药主要用于防治三代棉铃虫。有机磷农药对棉铃虫防治好,但前者易光解,后者易挥发,药效都很短,故应注意增加喷药次数;生物农药中,BT适于卵盛期喷用,对初孵幼虫防效高。

3.1.3喷药要恰当。如行走速度太快喷药不匀,喷头方向达不到目标部位。对策:改进施药方法。在棉铃虫中等或偏轻发生时,采用扣喷(俗称“点点划圈”)使药,用工农16型喷雾器把药液集中喷在棉株上部。棉铃虫大发生时,喷药行进速度放慢,以扣喷为主、扣喷与托喷结合,全株周到喷治。

3.1.4不要单一用药。有些棉农重复用一种农药,使棉铃早很快产生了抗药性。对策:轮换交替用药。年内至少用两种以上不同类型农药,当前要特别注意控制菊酯类农药在棉田的使用量与次数,不能使用菊酯类农药防治棉蚜和红蜘蛛,以延缓和控制棉铃虫对这类农药抗性的发展。

3.2防治经验

3.2.1及早着手,制定预案

面对棉铃虫发生危害迅猛发展的势头,首先开展棉铃虫发生规律调查和防治技术的试验研究;二是加强技术人员田间虫情监测和预报。

3.2.2上下关注,领导重视

棉铃虫的危害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新闻单位加大宣传力度,开辟了棉铃虫防治专栏,及时通报虫情形势,宣传防治技术;县、乡各级主管干部充分认识到预防棉铃虫的重要性,资金上重点倾斜,措施上重点落实;县主要领导经常深入田间调查研究,督察指导防治工作,保证了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

3.2.3精心组织,措施得力

3.2.4督促检查,狠抓落实

防治棉铃虫首先要搞好测报。方法是:每667平方米摆杨柳枝把十束,每束一根,约小指头粗,一米长,捆在下端,倒挂于棉田,高出棉花20厘米左右,每日早晨捉杀蛾子,同时测报发生期,这样掌握有利时机,把幼虫消灭在蛀害蕾铃以前。因此在棉铃虫产卵期间,每隔3天到棉田调查一次,每次检查50—100株,仔细查找卵粒和幼虫数量数。根据各生的不同特点,采节能不同的防治方法。

7、8月间第三代棉铃虫发生时,下雨较多卵株卵量不多,但产卵持续时间长,如果等待卵盛期喷药,早产的卵已孵化为害,因此,在查卵的同时,着重检查幼虫数量,当百株有幼虫5头时,就要喷药防治。这时棉株高大,产卵分散,应喷雾与喷粉相结合,遇雨还要补治。

化学农药论文范文篇5

【论文摘要】:病虫害是造成水稻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提高水稻对病虫害的抗性,是重要的课题。水稻又是单子叶禾本科的模式植物,玉米、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都是单子叶禾本科植物。水稻的研究必将在理论和实践上推动其它粮食作物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

水稻种植和经营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为世界近二分之一的人口提供食物。在世界可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人口急剧膨胀的时代,研究开发高产优质水稻,解决人口和粮食供应的矛盾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病虫害是造成水稻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提高水稻对病虫害的抗性,是重要的课题。水稻又是单子叶禾本科的模式植物,玉米、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都是单子叶禾本科植物。水稻的研究必将在理论和实践上推动其它粮食作物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

1.褐飞虱形态特征及生长环境

褐飞虱又称稻褐飞虱,食性单一,能在水稻和普通野生稻上取食和繁殖后代,是亚洲最严重的水稻害虫之一,为害严重时引起"飞虱火烧",造成颗粒无收。

褐飞虱属同翅目,飞虱科。生长周期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成虫有长翅型和短翅型两种,暗褐色或淡褐色。长翅型翅长超过腹部,雌虫体长4-5mm,体大色浅;雄虫体长3.6-4mm,体小色深。短翅型翅短于腹部,雌虫体肥大,长3.5-4mm;雄虫体瘦小,长2-2.5mm,腹末呈喇叭状。卵为香蕉形,长约0.8mm,常排列成串。若虫与成虫相似,共五龄,初孵时淡黄白色,后变为褐色,五龄若虫体长约3.2mm。稻褐飞虱有喜爱温湿的特性,它生长发育的最适宜温度为26-28℃,高于30℃或低于20℃时对成虫繁殖、若虫的孵化和生存率都有不利的影响,因此一般初夏不热、晚秋不凉时节最有利于褐飞虱的发生,相对湿度80%以上才适合褐飞虱的生长发育。

2.褐飞虱的防治与育种

现有的防治褐飞虱的方法主要有:

(1)农业防治。主要有选用高产抗虫良种;重视改善栽培措施;生产上合理布局;同时饲养和保护好褐飞虱的天敌。

(2)农药防治。由于农药潜在的危害性,主要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来进行防治。

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化学农药在害虫防治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害虫很快演变生出抗药品种,使得杀虫剂失效,因此不能完全依赖化学防治来进行害虫治理[8]。通过加大用药量来缓解的同时,不仅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农药中毒增加,更重要的是由于化学农药作用方式的非特异性,造成了包括害虫天敌在内的非防治对象生物毁灭,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从而造成更为深入的隐患,而且容易诱导害虫的大面积爆发。国际水稻所(IRRI)的调查表明,1974-1979年间褐飞虱在菲律宾等地的大量为害,实际上是大量使用抗虫剂所诱导的,杀虫剂的大量使用造成了褐飞虱天敌的死亡和褐飞虱生育力的提高,从而引发了褐飞虱的突发。因此,褐飞虱生物控制的研究自80年代中期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把栽培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综合起来的害虫综合防治(integratedpestmanagement,IPM)方法再度得到人们的认可。生物防治大体有三种策略:生物杀虫剂、生态防治和培育抗虫品种。

生物杀虫剂主要是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制剂,早在30年代就开始使用,但是由于其作用时间短,生产成本高,至今未能完全取代化学农药,在世界农药市场生物杀虫剂的比例不足5%。生态防治仅能控制害虫不能成灾,但仍有部分农作物受害,而且生态防治受许多因素制约,不易控制。

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抗虫品种的培育上。传统的育种方法由于周期长,能够成功利用的遗传资源有限,对抗虫机制的了解不甚明确,害虫新生物型的发展导致抗虫性不稳定等原因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生物工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大大加快了抗虫品种的改良和培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应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不同来源的抗虫基因(包括来源于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转入需要改良的作物品种中,结合传统的育种方法稳定抗虫性,培育出抗虫品种;二是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和方法,鉴定出植物界中自身生理代谢过程应用的特异性抗虫基因,或者从相应的农作物野生品种中寻找抗虫基因,结合传统育种方法和分子生物学辅助育种技术培育优良抗虫品种,或者克隆该基因做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3.筛选鉴定新的稳定的抗褐飞虱水稻

目前认为,利用抗褐飞虱基因,培育抗褐飞虱水稻品种在生产中应用是褐飞虱综合防治中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研究结果表明,栽种的水稻品种即使只带有中等水平的抗性基因,也足以将褐飞虱的群体控制在造成危害的水平以下。然而,褐飞虱对抗虫品种的适应能力很强,能产生为害原有抗虫品种的新致害性种群,使抗虫品种使用寿命缩短甚至遭淘汰。大量研究表明,抗褐飞虱基因的抗性效果是理想的,但是,这种抗性也会由于褐飞虱生物型的变异而丢失。70年代初,国际水稻所(IRRI)推广抗褐飞虱品种IR26,之后陆续育成IR36、IR56、IR64、IR72等抗虫品种,取得了显著的抗虫效果。但是,IR26在菲律宾、越南等地推广种植后仅2年就丧失了抗性。1975年推广的IR36,8年后也在棉兰老岛受到虫害。在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的褐飞虱从生物型1变为生物型2,而在80年代中期以前,褐飞虱以生物型1为主,不为害带有抗虫基因Bph1的杂交水稻汕优6号、汕优63。然而,在80年代汕优6号对褐飞虱的抗性就已逐步丧失,1997年汕优63开始丧失对褐飞虱的抗性[12]。抗虫品种数量的不足和原有品种抗性的丧失已给褐飞虱种群的有效控制造成了严重障碍。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我国水稻主要栽培品种的抗褐飞虱性能弱,在杂交水稻品种中甚至存在超感虫性现象,另一方面,在水稻育种过程中导入并应用抗褐飞虱基因的研究仍然较少。据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多数的抗褐飞虱基因的鉴定是由外国科学家完成,并未得到我国育种家的认同;另外,携带抗褐飞虱基因的原始材料许多都是传统品种,加上缺乏可在育种中应用的分子标记,用起来不方便。所以,对于这些由外国科学家鉴定的优良的抗褐飞虱资源,我国应引入并进行系统的研究,转入我国育种家所熟知的品种之中,确定其抗虫效果,并发展可在育种中应用的可靠的分子标记,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培育抗虫品种是一项费时的综合工程,而抗虫品种鉴定又是该工程中的重要环节。有资料显示,研究和利用不同来源的水稻抗褐飞虱基因,是培育具有稳定抗性的水稻品种的重要基础。在研究中,我们认识到要进一步促进我国水稻的抗褐飞虱育种,有必要进一步拓宽抗褐飞虱基因的材料来源,并将抗虫原始材料研究和改良后,提供给水稻育种科学家。抗褐飞虱基因的多样化是实现水稻品种稳定和持久抗虫的重要基础。因此,找出水稻中具有高抗性的品种,利用其高抗基因培育新的稳定的高抗虫水稻品种就成为当前控制褐飞虱危害的最好方法。

4.讨论

事实上,现在的水稻抗虫性的筛选鉴定技术还不完善。常用植物功能损失指数或耐虫指数、植株存活率(被害率)快速筛选植物耐虫性品种,对根部受害虫为害的植株还可用根部抗拉力、根体积、根干重或根受害级别等指标来评价。但每一种耐虫性筛选方法均有自己的优缺点和适用作物、害虫的范围。要根据作物和害虫的种类采用不同的耐虫性筛选方法,如筛选水稻品种对稻飞虱的耐虫性,应在改进的苗期集团筛选法基础上进一步用植物功能损失指数、生理生化指标进行评价,但水稻成熟期测产是水稻品种耐虫性评价最可靠的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植物耐虫性的筛选方法和技术将更加完善,同时也必将会有新的技术和方法产生。

参考文献

[1]刘光杰、付志红、沈君辉等,水稻品种对稻飞虱抗性鉴定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水稻科学,2002.

[2]寒川一成、刘光杰、沈君辉,中国杂交稻的"超感虫性"研究概况[J].中国水稻科学,2003.

化学农药论文范文篇6

【论文摘要】:病虫害是造成水稻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提高水稻对病虫害的抗性,是重要的课题。水稻又是单子叶禾本科的模式植物,玉米、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都是单子叶禾本科植物。水稻的研究必将在理论和实践上推动其它粮食作物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

水稻种植和经营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为世界近二分之一的人口提供食物。在世界可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人口急剧膨胀的时代,研究开发高产优质水稻,解决人口和粮食供应的矛盾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病虫害是造成水稻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提高水稻对病虫害的抗性,是重要的课题。水稻又是单子叶禾本科的模式植物,玉米、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都是单子叶禾本科植物。水稻的研究必将在理论和实践上推动其它粮食作物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

1.褐飞虱形态特征及生长环境

褐飞虱又称稻褐飞虱,食性单一,能在水稻和普通野生稻上取食和繁殖后代,是亚洲最严重的水稻害虫之一,为害严重时引起"飞虱火烧",造成颗粒无收。

褐飞虱属同翅目,飞虱科。生长周期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成虫有长翅型和短翅型两种,暗褐色或淡褐色。长翅型翅长超过腹部,雌虫体长4-5mm,体大色浅;雄虫体长3.6-4mm,体小色深。短翅型翅短于腹部,雌虫体肥大,长3.5-4mm;雄虫体瘦小,长2-2.5mm,腹末呈喇叭状。卵为香蕉形,长约0.8mm,常排列成串。若虫与成虫相似,共五龄,初孵时淡黄白色,后变为褐色,五龄若虫体长约3.2mm。稻褐飞虱有喜爱温湿的特性,它生长发育的最适宜温度为26-28℃,高于30℃或低于20℃时对成虫繁殖、若虫的孵化和生存率都有不利的影响,因此一般初夏不热、晚秋不凉时节最有利于褐飞虱的发生,相对湿度80%以上才适合褐飞虱的生长发育。

2.褐飞虱的防治与育种

现有的防治褐飞虱的方法主要有:

(1)农业防治。主要有选用高产抗虫良种;重视改善栽培措施;生产上合理布局;同时饲养和保护好褐飞虱的天敌。

(2)农药防治。由于农药潜在的危害性,主要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来进行防治。

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化学农药在害虫防治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害虫很快演变生出抗药品种,使得杀虫剂失效,因此不能完全依赖化学防治来进行害虫治理[8]。通过加大用药量来缓解的同时,不仅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农药中毒增加,更重要的是由于化学农药作用方式的非特异性,造成了包括害虫天敌在内的非防治对象生物毁灭,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从而造成更为深入的隐患,而且容易诱导害虫的大面积爆发。国际水稻所(IRRI)的调查表明,1974-1979年间褐飞虱在菲律宾等地的大量为害,实际上是大量使用抗虫剂所诱导的,杀虫剂的大量使用造成了褐飞虱天敌的死亡和褐飞虱生育力的提高,从而引发了褐飞虱的突发。因此,褐飞虱生物控制的研究自80年代中期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把栽培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综合起来的害虫综合防治(integratedpestmanagement,IPM)方法再度得到人们的认可。生物防治大体有三种策略:生物杀虫剂、生态防治和培育抗虫品种。

生物杀虫剂主要是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制剂,早在30年代就开始使用,但是由于其作用时间短,生产成本高,至今未能完全取代化学农药,在世界农药市场生物杀虫剂的比例不足5%。生态防治仅能控制害虫不能成灾,但仍有部分农作物受害,而且生态防治受许多因素制约,不易控制。

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抗虫品种的培育上。传统的育种方法由于周期长,能够成功利用的遗传资源有限,对抗虫机制的了解不甚明确,害虫新生物型的发展导致抗虫性不稳定等原因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生物工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大大加快了抗虫品种的改良和培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应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不同来源的抗虫基因(包括来源于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转入需要改良的作物品种中,结合传统的育种方法稳定抗虫性,培育出抗虫品种;二是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和方法,鉴定出植物界中自身生理代谢过程应用的特异性抗虫基因,或者从相应的农作物野生品种中寻找抗虫基因,结合传统育种方法和分子生物学辅助育种技术培育优良抗虫品种,或者克隆该基因做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3.筛选鉴定新的稳定的抗褐飞虱水稻

目前认为,利用抗褐飞虱基因,培育抗褐飞虱水稻品种在生产中应用是褐飞虱综合防治中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研究结果表明,栽种的水稻品种即使只带有中等水平的抗性基因,也足以将褐飞虱的群体控制在造成危害的水平以下。然而,褐飞虱对抗虫品种的适应能力很强,能产生为害原有抗虫品种的新致害性种群,使抗虫品种使用寿命缩短甚至遭淘汰。大量研究表明,抗褐飞虱基因的抗性效果是理想的,但是,这种抗性也会由于褐飞虱生物型的变异而丢失。70年代初,国际水稻所(IRRI)推广抗褐飞虱品种IR26,之后陆续育成IR36、IR56、IR64、IR72等抗虫品种,取得了显著的抗虫效果。但是,IR26在菲律宾、越南等地推广种植后仅2年就丧失了抗性。1975年推广的IR36,8年后也在棉兰老岛受到虫害。在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的褐飞虱从生物型1变为生物型2,而在80年代中期以前,褐飞虱以生物型1为主,不为害带有抗虫基因Bph1的杂交水稻汕优6号、汕优63。然而,在80年代汕优6号对褐飞虱的抗性就已逐步丧失,1997年汕优63开始丧失对褐飞虱的抗性[12]。抗虫品种数量的不足和原有品种抗性的丧失已给褐飞虱种群的有效控制造成了严重障碍。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我国水稻主要栽培品种的抗褐飞虱性能弱,在杂交水稻品种中甚至存在超感虫性现象,另一方面,在水稻育种过程中导入并应用抗褐飞虱基因的研究仍然较少。据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多数的抗褐飞虱基因的鉴定是由外国科学家完成,并未得到我国育种家的认同;另外,携带抗褐飞虱基因的原始材料许多都是传统品种,加上缺乏可在育种中应用的分子标记,用起来不方便。所以,对于这些由外国科学家鉴定的优良的抗褐飞虱资源,我国应引入并进行系统的研究,转入我国育种家所熟知的品种之中,确定其抗虫效果,并发展可在育种中应用的可靠的分子标记,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培育抗虫品种是一项费时的综合工程,而抗虫品种鉴定又是该工程中的重要环节。有资料显示,研究和利用不同来源的水稻抗褐飞虱基因,是培育具有稳定抗性的水稻品种的重要基础。在研究中,我们认识到要进一步促进我国水稻的抗褐飞虱育种,有必要进一步拓宽抗褐飞虱基因的材料来源,并将抗虫原始材料研究和改良后,提供给水稻育种科学家。抗褐飞虱基因的多样化是实现水稻品种稳定和持久抗虫的重要基础。因此,找出水稻中具有高抗性的品种,利用其高抗基因培育新的稳定的高抗虫水稻品种就成为当前控制褐飞虱危害的最好方法。

4.讨论

事实上,现在的水稻抗虫性的筛选鉴定技术还不完善。常用植物功能损失指数或耐虫指数、植株存活率(被害率)快速筛选植物耐虫性品种,对根部受害虫为害的植株还可用根部抗拉力、根体积、根干重或根受害级别等指标来评价。但每一种耐虫性筛选方法均有自己的优缺点和适用作物、害虫的范围。要根据作物和害虫的种类采用不同的耐虫性筛选方法,如筛选水稻品种对稻飞虱的耐虫性,应在改进的苗期集团筛选法基础上进一步用植物功能损失指数、生理生化指标进行评价,但水稻成熟期测产是水稻品种耐虫性评价最可靠的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植物耐虫性的筛选方法和技术将更加完善,同时也必将会有新的技术和方法产生。

参考文献

[1]刘光杰、付志红、沈君辉等,水稻品种对稻飞虱抗性鉴定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水稻科学,2002.

[2]寒川一成、刘光杰、沈君辉,中国杂交稻的"超感虫性"研究概况[J].中国水稻科学,2003.

化学农药论文范文篇7

论文摘要:摘除番茄幼果上的残留花瓣和柱头降低了灰霉病菌的初侵染点,再辅以施用适当农药压低苗期和开花前期病情,能有效防治番茄果实的灰霉病。该项技术防治目标明确、成本低、无公害,建议在生产上大力推广。

番茄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pers.)引起的番茄重要病害。该病主要危害番茄果实,首先侵染花瓣和柱头,进而向果蒂、果柄、果脐和果实的腹部扩展,最后蔓延到果实的其它部位。近年来,随着保护地番茄大量种植,番茄灰霉病日趋严重,一般年份损失20%左右,病重年份50%以上,已成为保护地番茄生产的一个制约因素。由于目前尚没有发现抗灰霉病的材料和品种,生产上主要依靠化学防控其危害。但由于灰霉菌具有繁殖速度快、遗传变异大和适应性高的特性,生产上频繁施药,导致病菌抗药性增强,防治效果越来越差,且化学农药残留量较大,污染严重。

为了探索无公害番茄生产技术,针对番茄灰霉病的危害和侵染特点,笔者于2006年进行了摘除番茄幼果上残留花瓣及柱头防治番茄灰霉病的试验研究,现小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地点和材料

试验于2006年3月上旬至6月中旬在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盐城生物工程分院园艺场进行。

供试作物为结果期大棚番茄,品种为中杂9号。

1.2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处理①:2,4-D蘸花7~10天后摘除番茄幼果上残留花瓣和柱头,不施药;处理②:常规喷药,从3月中旬起,每隔7~10天,喷施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5%万霉灵1000倍液,共7次;处理③:2,4-D+50%速克灵粉剂1000倍液蘸花7~10天后摘除番茄幼果上残留花瓣和柱头,不施药;处理④(CK):不摘除番茄幼果上残留花瓣和柱头,不施药。

以上各处理在试验期间不另施杀菌剂,其它田间管理按常规方法进行。

各处理小区面积25m2(5m×5m),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从3月下旬起至5月16日,在番茄灰霉病的主要发生期每隔5天用5点取样法检查各处理小区病果数并摘除各小区所有病果,检查时每小区随机固定5点,每点4株,合计每小区20株,统计全程病果数和采收的好果数,计算病果率和防治效果。

1.3防治成本核算

在番茄盛花期随机抽样摘除100个幼果上的残留花瓣和柱头,记录所需时间,再根据667m2采摘果实数,折算其所需工本,比较各处理的防治成本。

2结果与分析

2.1摘除残留花瓣及柱头防治效果

试验表明,①、②、③三种处理均能有效控制番茄灰霉病的病情发展,处理①各小区在病害主要发生期(3月25日至5月20日)的全程病果率为5.17%~10.15%,平均为8.96%;处理②各小区全程病果率为6.32%~10.10%,平均为8.70%;处理③各小区全程病果率为3.63%~7.89%,平均为5.72%,CK各小区全程病果率为38.17%~57.33%,平均为49.66%(详见表)。处理①和处理②的防治效果经LSD法检验后没有显著差异,说明采用摘除花瓣及柱头法防治番茄灰霉病已达到一般杀菌剂的效果,处理③的防治效果显著,已达88.48%。

2.2摘除残留花瓣及柱头防治成本分析

根据测试,摘除667m2幼果上的残留花瓣约需8个工,以每工25元计,合计成本200元;而采用常规施用农药方法防治,一般每茬用药约6~7次,667m2需2.5~3个工,以每工50元计,折合人民币125~150元,加上农药成本89~100元,其防治成本略高于摘除残留花瓣和柱头的防治成本。

化学农药论文范文篇8

[论文摘要]用18种培养基对梨黑星病菌进行分离培养结果表明,用PDA、改进PDA及PSA培养较易分离成功,在改进PDA+L′中营养生长速率最大,20℃下培养20d菌落直径可达12mm,并产生分生孢子。药效测定试验表明,10.0μg/mL的70%代森锰锌或5%杀菌清水剂及5.0μg/mL的植物制剂20%苦皮藤水浸液,对梨黑星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有很高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达100%,100%和78.71%。

梨黑星病(VenturiaprinaAderh)是我国南北梨产区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由于种植结构和品种布局的变化,常导致梨黑星病大流行。梨黑星病不仅危害叶片、叶柄、嫩枝和果实,而且常引起叶片早期脱落、果实畸形,造成品质和产量下降,严重影响树势和梨业生产。而该菌目前分离培养较困难,人工培养下生长缓慢,对研究该菌的生理生化特点、侵染发病规律、室内外药效试验等带来不便。为此,作者等尝试筛选适宜于该菌分离和生长的培养基及有效的杀菌剂。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供试病原菌分别采自陕西杨陵、彬县、乾县果园。

1.1.2供试培养基先后共试用了18种固定配方与改良配方培养基,其配方如下:(1)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2)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3)梨叶浸汁麦芽浸膏培养基(LY);(4)梨果浸汁麦芽浸膏培养基(LG);(5)PDA+梨果汁培养基(PDA+G);(6)甘氨酸等微量元素琼脂培养基(A);(7)PSA+梨果汁培养基(PSA+G);(8)PSA+梨块培养基(PSA+L);(9)PDA+熟梨块培养基(PDA+L′);(10)PSA+胡萝卜块培养基(PSA+H);(11)PDA+熟胡萝卜块培养基(PDA+H′);(12)木糖培养基(MD);(13)多种培养液(PB、PDB);(14)燕麦片琼脂培养基(Y);(15)V8琼脂培养基(V8);(16)麦芽膏琼脂培养基(M);(17)牛肉浸膏琼脂培养基(N);(18)琼脂培养基(Q)。其中,PB、PDB为液体培养基,其余均为固体培养基。

1.1.3供试药剂70%代森锰锌、5%杀菌清水剂和12.5%烯唑醇均为市售,植物制剂20%苦皮藤水浸液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药研究所提供。

1.2试验方法

1.2.1病菌分离在上述17种固体培养基上,分别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和单孢分离法[1,2]对所采病叶进行分离,每种培养基分3皿,每皿内放材料9块(单孢挑9个),于10,15,20,25,30℃5种温度下培养,选择最适温度,并将分离物进行活体定点接种。

1.2.2病菌在不同基质上生长速率测定将分离物制成φ=4mm的菌饼,接入上述18种培养基,每处理重复3次,20℃下黑暗培养,观察菌丝生长情况。

1.2.3药效测定用孢子萌发法[1,2]测定70%代森锰锌、5%杀菌清水剂、12.5%烯唑醇、植物制剂20%苦皮藤水浸液对梨黑星病菌的抑制作用。4种药剂均设置0.625,1.25,2.5,5.0和10.0μg/mL5个浓度,以清水为对照,置20~23℃下培养12h。萌发百分率及抑制率计算公式如下:

2结果与分析

2.1分离基质筛选

各种培养基上的分离结果表明,在PDA+G、PSA、PDA、PSA+G、PSA+L、PSA+H、PDA+L′培养基上,以组织分离法可获得梨黑星病菌。单孢分离仅在PDA+G、PSA、PDA培养基上见到极少菌落,在LY、LG培养基上采用组织分离法所获病菌生长极弱,在V8、Y、M、A、LG、LY、N等其余供试培养基上病菌生长缓慢,且易被杂菌污染。将所得分离物接种于杨陵果园的梨树叶片上,15d观察到产生的分生孢子,证明分离成功。比较5种不同的温度处理在PDA培养基上对梨黑星病菌生长的影响(表1),结果表明,梨黑星病菌分离培养的最适温度为20~25℃,15℃以下及超过25℃时,生长缓慢。

2.2病菌在不同培养基质上的生长情况比较

培养基质比较试验结果(表2)表明,梨黑星病菌在PDA+L′上生长最快,一般20d菌落直径可达12mm,在PDA+H′、PSA及A上次之,G上生长最慢。由于在其余培养基上生长极为缓慢,故未再列表赘述。

2.3药效测定

表3表明,70%代森锰锌10.0μg/mL和5%杀菌清水剂10.0μg/mL,对梨黑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高达100%,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农药。植物制剂20%苦皮藤水浸液5.0μg/mL抑制率也可达78.71%,这说明该植物制剂在防治梨黑星病中有很大潜力。

3讨论

用17种培养基对梨黑星病菌进行分离的结果表明,PDA、改进PDA及PSA较易分离成功,组织分离法的成功率高于单孢分离法。其成功率的高低还与所采材料的新鲜程度关系密切,试验表明,如果在发病初期采褪绿斑或是刚产生微薄霉层的标本,随采随分成功率可达90%以上,反之,成功率很低。据有关资料报道,分离时采用麦芽琼脂培养基成功率最高[3],进入夏季不宜用单孢分离法。本研究结果表明,只要分离过程中消毒时间掌握好,将pH值调节到适宜于该菌生长的偏酸环境中,一般在该菌发生时间(4~10月)[4]采集的标本用上述PDA+G、PSA、PDA、PSA+G、PSA+L、PAS+H、PHA+L′等培养基进行组织分离均可获得成功,而且很少有污染,20℃下7~10d菌落直径可达3~4mm,并产生少量分生孢子。本试验中也采用黑光灯照射,意在诱导产孢[5],但发现其对该菌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对产孢效果却不理想。另外,利用无糖PB或降低糖含量的PDB进行培养,菌丝生长也较快,10d菌落直径可达9~10mm(用十字交叉法,从瓶底测量其菌落直径[1,2])。说明该菌在无糖或少糖条件下,有利于营养生长。虽然已有资料研究出了产孢方法[6],但产孢量仍很少,室内药效试验还有赖于田间发病后采集的标本。其分离物的产孢机理、培养时需黑光还是黑暗、或是散光、以及基质营养等条件,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在药效测定试验中,10.0μg/mL70%代森锰锌和10.0μg/mL5%杀菌清水剂对梨黑星孢子的萌发抑制率均高达100%。植物制剂20%苦皮藤水浸液5.0μg/mL抑制率也达78.71%,虽低于试验中的化学农药,但其低毒、低残留、对环境无污染,且成本低,在杀菌剂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如果将该试剂的浓度加大是否也能达到与化学制剂相同或近似的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试验证实。

[参考文献]

[1]方中达.植病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2]孙广宇,宗兆锋.植物病理学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3]曲俭绪.梨黑星病菌培养基的比较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7,9(2):179-180.

[4]李建荣,石万成,文纯友,等.梨黑星病发生规律初步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6,18(6):511-514.

化学农药论文范文篇9

论文摘要从深翻改土、灌水与排涝、中耕除草、覆盖、施肥、搭架及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无公害黑莓生长期管理技术,从而为无公害黑莓的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1深翻改土

黑莓园活土层要求达到40cm左右,通气状况良好,根系主要分布层(10~30cm)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以上。根据不同质地的土壤,在黑莓建园时,应采用不同的措施。瘠薄山地、丘陵应在秋冬按黑莓种植的行距开沟冻土,并在沟中填充有机质,如稻麦秸秆、树叶、枯草等。已建成的黑莓园,深翻要在晚秋修剪上架后至早春发芽前进行,离根近的地方应浅翻,以防损伤根系,离根远的地方可深翻,保证黑莓园土壤疏松,并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2灌水与排涝

一般情况下,发芽前后至萌枝发生期(3~4月份)、花后至幼果膨大期(5~6月份)和果实采收后(8月份)遇干旱分别灌水1次,果实成熟期(7月份),如连续干旱,每7~10d应灌水1次,灌水量要以浸透根分布层(15~30cm)为准,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灌水方法除采用地面灌溉外,尽量采用滴灌、穴灌等节水灌溉措施。地势低洼或地下水位较高的黑莓园,雨水过多时,会发生渍害(黑莓不耐涝),应及时排水。

3中耕除草

定植建园的第1、第2年此项工作较为重要,1年内需中耕除草6~8次,3年后黑莓已成园,1年只需中耕除草3~4次。及时中耕松土,可使土壤调温保墒,并消灭杂草,从而保证黑莓的良好生长。

4覆盖

黑莓园覆盖应在春季施肥、灌水后进行,利用稻草、麦秸等覆盖于畦面上,覆草厚度为5~8cm,连覆3~4年后浅翻1次。

5施肥

施肥的原则是以优质有机肥料为主,化学肥料为辅,以保持和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及生物活性,同时要避免肥料中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从而达到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

5.1基肥

施基肥一般在晚秋进行,要以经高温发酵或沤制过的有机肥为主,配少量的化学肥料。有机肥施肥用量按每生产1kg黑莓施1.5~2.0kg计算,施有机肥45~60t/hm2,加磷酸二铵450~525kg/hm2(或尿素300kg/hm2,过磷酸钙600kg/hm2),硫酸钾450~600kg/hm2。高产稳产的黑莓园施有机肥可增加到75t/hm2以上,肥料缺乏的地方也应达到1kg果1kg肥的标准。施肥方法有条沟施肥法和全园施肥法。

5.2追肥

追肥应看苗施肥,旺长田,追肥要以磷钾肥为主,长势差的田块,应以氮肥为主。肥料以速效肥为主,一般每年进行3次。第1次施肥在萌芽后萌枝发生时,肥料以氮肥为主,以满足花期所需养分,促进萌枝生长;第2次在坐果后果实膨大期,应以氮磷肥或复合肥为主,以利于果实发育,同时促进一年生分枝生长;第3次在果实成熟以后(最好结果枝蔓已剪除并清理出园),以复合肥为主,施尿素150kg/hm2,磷酸二铵300kg/hm2,硫酸钾450~600kg/hm2,以增加树体养分积累,使枝蔓充实,提高越冬抗寒能力,为来年丰产打下基础。施肥方法为沟施或穴施,肥料施入后要盖土,若土壤墒情差,追肥要结合浇水进行。

6搭架及整形修剪

6.1立支架

目前多采用篱壁形支架。在定植当年,沿种植行每隔5~6m立一支柱,支柱长2.5m左右,埋入地下60~70cm,地上1.8~1.9m。在支柱上绑2~3道铁丝。

6.2修剪

包括夏季摘心、果后去除枯死枝蔓和冬季整形修剪与绑蔓上架三方面。夏季摘心一般在初夏萌枝发生并快速生长的时期,当萌枝高度达到1.0~1.5m时摘心,以促进侧枝生长。果后去除枯死枝蔓一般在7~8月份(不同品种有差异),从根部去除上一年萌枝,并小心剪除该萌枝上的侧枝,尽量减少对当年生枝蔓的损伤。枯死枝剪除后应清除出黑莓园。

7病虫害防治

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要以改善黑莓园生态环境、加强栽培管理为基础,优先选用农业和生态调控措施,注意保护利用天敌,充分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具体进行防治时,应选用高效生物制剂和低毒化学农药,并注意轮换用药,改进施药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农药用量,以减少污染和残留,将病虫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保证黑莓质量符合无公害标准。

危害黑莓的病虫很多,但对黑莓造成较大影响的病虫害不是太多,目前主要有地老虎、赤毛虫、金龟子(成虫)、刺蛾等虫害,严重的病害还较少。地老虎掌握其发生规律,可用毒饵诱杀。有些年份,在黑莓产区金龟子成虫会对黑莓产生极大的危害。利用其趋光性进行诱杀,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他害虫,如毛虫、刺蛾等,可用一些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化学防治。总之,掌握各害虫发生规律,用最小的药量,最佳防治方法,将害虫防治在发生初期,就能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农药按其毒性来分,有高毒、中毒、低毒之别,无公害果品对农药要求是优先采用低毒农药,有限度地使用中毒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农药。为了减少农药的污染,除了注意选用农药品种外,还要严格控制农药的施用量,应在有效浓度范围内,尽量用低浓度进行防治,喷药次数要根据药剂的残效期和病虫害发生程度来定。不要随意提高用药剂量、浓度和次数,应从改进施药方法和喷药质量方面来提高药剂的防治效果。另外,在采果前20d应停止喷洒农药,以保证果品中无残留或虽有少量残留但不超标。

参考文献

[1]王忠军,侯国才,杜传宝.黑莓无公害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6(8):80-81.

[2]吴文龙,陈岳,闾连飞,等.黑莓栽培技术[J].江苏林业科技,2004,31(4):37-39.

[3]祁明利,许详凯.黑莓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1):28.

[4]王焕兴.黑莓栽培管理技术[J].山西果树,2007(3):25-27.

化学农药论文范文篇10

论文摘要从深翻改土、灌水与排涝、中耕除草、覆盖、施肥、搭架及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无公害黑莓生长期管理技术,从而为无公害黑莓的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1深翻改土

黑莓园活土层要求达到40cm左右,通气状况良好,根系主要分布层(10~30cm)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以上。根据不同质地的土壤,在黑莓建园时,应采用不同的措施。瘠薄山地、丘陵应在秋冬按黑莓种植的行距开沟冻土,并在沟中填充有机质,如稻麦秸秆、树叶、枯草等。已建成的黑莓园,深翻要在晚秋修剪上架后至早春发芽前进行,离根近的地方应浅翻,以防损伤根系,离根远的地方可深翻,保证黑莓园土壤疏松,并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2灌水与排涝

一般情况下,发芽前后至萌枝发生期(3~4月份)、花后至幼果膨大期(5~6月份)和果实采收后(8月份)遇干旱分别灌水1次,果实成熟期(7月份),如连续干旱,每7~10d应灌水1次,灌水量要以浸透根分布层(15~30cm)为准,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灌水方法除采用地面灌溉外,尽量采用滴灌、穴灌等节水灌溉措施。地势低洼或地下水位较高的黑莓园,雨水过多时,会发生渍害(黑莓不耐涝),应及时排水。

3中耕除草

定植建园的第1、第2年此项工作较为重要,1年内需中耕除草6~8次,3年后黑莓已成园,1年只需中耕除草3~4次。及时中耕松土,可使土壤调温保墒,并消灭杂草,从而保证黑莓的良好生长。

4覆盖

黑莓园覆盖应在春季施肥、灌水后进行,利用稻草、麦秸等覆盖于畦面上,覆草厚度为5~8cm,连覆3~4年后浅翻1次。

5施肥

施肥的原则是以优质有机肥料为主,化学肥料为辅,以保持和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及生物活性,同时要避免肥料中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从而达到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

5.1基肥

施基肥一般在晚秋进行,要以经高温发酵或沤制过的有机肥为主,配少量的化学肥料。有机肥施肥用量按每生产1kg黑莓施1.5~2.0kg计算,施有机肥45~60t/hm2,加磷酸二铵450~525kg/hm2(或尿素300kg/hm2,过磷酸钙600kg/hm2),硫酸钾450~600kg/hm2。高产稳产的黑莓园施有机肥可增加到75t/hm2以上,肥料缺乏的地方也应达到1kg果1kg肥的标准。施肥方法有条沟施肥法和全园施肥法。

5.2追肥

追肥应看苗施肥,旺长田,追肥要以磷钾肥为主,长势差的田块,应以氮肥为主。肥料以速效肥为主,一般每年进行3次。第1次施肥在萌芽后萌枝发生时,肥料以氮肥为主,以满足花期所需养分,促进萌枝生长;第2次在坐果后果实膨大期,应以氮磷肥或复合肥为主,以利于果实发育,同时促进一年生分枝生长;第3次在果实成熟以后(最好结果枝蔓已剪除并清理出园),以复合肥为主,施尿素150kg/hm2,磷酸二铵300kg/hm2,硫酸钾450~600kg/hm2,以增加树体养分积累,使枝蔓充实,提高越冬抗寒能力,为来年丰产打下基础。施肥方法为沟施或穴施,肥料施入后要盖土,若土壤墒情差,追肥要结合浇水进行。

6搭架及整形修剪

6.1立支架

目前多采用篱壁形支架。在定植当年,沿种植行每隔5~6m立一支柱,支柱长2.5m左右,埋入地下60~70cm,地上1.8~1.9m。在支柱上绑2~3道铁丝。

6.2修剪

包括夏季摘心、果后去除枯死枝蔓和冬季整形修剪与绑蔓上架三方面。夏季摘心一般在初夏萌枝发生并快速生长的时期,当萌枝高度达到1.0~1.5m时摘心,以促进侧枝生长。果后去除枯死枝蔓一般在7~8月份(不同品种有差异),从根部去除上一年萌枝,并小心剪除该萌枝上的侧枝,尽量减少对当年生枝蔓的损伤。枯死枝剪除后应清除出黑莓园。

7病虫害防治

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要以改善黑莓园生态环境、加强栽培管理为基础,优先选用农业和生态调控措施,注意保护利用天敌,充分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具体进行防治时,应选用高效生物制剂和低毒化学农药,并注意轮换用药,改进施药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农药用量,以减少污染和残留,将病虫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保证黑莓质量符合无公害标准。

危害黑莓的病虫很多,但对黑莓造成较大影响的病虫害不是太多,目前主要有地老虎、赤毛虫、金龟子(成虫)、刺蛾等虫害,严重的病害还较少。地老虎掌握其发生规律,可用毒饵诱杀。有些年份,在黑莓产区金龟子成虫会对黑莓产生极大的危害。利用其趋光性进行诱杀,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他害虫,如毛虫、刺蛾等,可用一些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化学防治。总之,掌握各害虫发生规律,用最小的药量,最佳防治方法,将害虫防治在发生初期,就能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农药按其毒性来分,有高毒、中毒、低毒之别,无公害果品对农药要求是优先采用低毒农药,有限度地使用中毒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农药。为了减少农药的污染,除了注意选用农药品种外,还要严格控制农药的施用量,应在有效浓度范围内,尽量用低浓度进行防治,喷药次数要根据药剂的残效期和病虫害发生程度来定。不要随意提高用药剂量、浓度和次数,应从改进施药方法和喷药质量方面来提高药剂的防治效果。另外,在采果前20d应停止喷洒农药,以保证果品中无残留或虽有少量残留但不超标。

参考文献

[1]王忠军,侯国才,杜传宝.黑莓无公害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6(8):80-81.

[2]吴文龙,陈岳,闾连飞,等.黑莓栽培技术[J].江苏林业科技,2004,31(4):37-39.

[3]祁明利,许详凯.黑莓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1):28.

[4]王焕兴.黑莓栽培管理技术[J].山西果树,2007(3):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