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院社会实践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11 22:08:43

福利院社会实践总结

福利院社会实践总结篇1

一、学习实践活动的目标

按照“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机制体制,促进科学发展”和“紧密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坚持突出为民主题,突出民生特色,突出实践载体,突出活动实效,切实推动民政工作科学发展”的目标要求,我司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目标是:以本级福利公益金适度引导社会福利服务发展为着力点,以做好慈善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实施评估为抓手,坚持以老年人、残疾人和孤儿为本,以不断改善和提高他们的生活等福利保障为突破口。深入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创新管理体制,建立长效机制,解决目前严重制约和影响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二、联系点和学习方法

(一)确定联系点。按照循序渐进,就近就便,促进业务工作的原则,确定互动联系点。福利工作确定山东省福利发行中心、慈善和社会捐助工作确定北京市东城区、朝阳区捐赠站、老年人和残疾人福利工作确定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工作确定天津儿童福利院为互动联系点。通过联系点形成一个观察社会的窗口和解剖麻雀的平台,就群众最关心,社会反响最强烈,服务对象最急迫的突出问题深入调查研究。

(二)明确学习方法。在形式上采取集中学习、个人研究、处内讨论、与联系点交流互动等方法。在保证充分的学习时间的前提下,提高学习的成效。“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首先要广开言路,虚心听取不同服务对象群体的利益诉求。为避免出现一叶障目,固执已见现象,拟利用社会福利杂志、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等公民参与程度较广的媒体、媒介,聚智聚力。还要邀请福利和慈善领域的专家学者开讲座,共同切磋关系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战略发展的整体的、关键性的问题,站上理论制高点,归纳各方面的谏言、高见,丰富、充实、督促和提升学习实践活动不断深入,提高水平。

三、促进思想解放,做好重点业务工作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各项业务工作的全面发展。一是要将科学发展观理论贯彻落实到10月和12月召开的第三届全国社会福利理论与政策研讨会、院长论坛和社会化养老工作会议中,专题研讨社会福利事业科学发展的理论政策和体制机制问题,大胆探索、大胆尝试新理念,全面总结、提炼出自基层实践的新方法、新举措,为建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养老、孤儿、残疾儿童养育等福利服务和福利保障需要的新的社会福利制度体系建设;二是要用科学发展观审视慈善事业,结合召开全国慈善大会和慈善奖评选活动,专题研究慈善事业的发展,力争更早更好地建立和完善中国慈善事业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三是了解和把握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从规范本级公益金使用管理入手,加强全国行业协会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可行性调研,促进以行业自律为前提的行业协会建设和发展,建设公益金信息平台,使公民在行使社会监督权的同时,能够普遍得到社会管理和政治参与方面的实践锻炼。

四、时间安排

1、全力保证学习培训工作落实到人到位。10月10日(周五)完成动员和参加集中学习培训计划,第一期安排3名,第二批安排13名,集中学习不出差、不请假,休假、借调的人员要按时返回岗位。10月底之前,通读完指定的3本学习教材。

2、全面落实“民政为民、寒冬送暖”要求。要把“民政为民、寒冬送暖”活动作为对学习效果和对困难群众感情的一次检验。由综合处组织、协调司全体干部的棉衣被服捐赠工作,10月14日收齐。

3、加强与互动联系点交流。10月23日之后,各处要带着问题分批下到联系点调研。对业务难点和存在的问题,司领导要亲自带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让基层民政干部尤其是困难群众看到、感到我们在真心实意干真事,扑下身子干实事。了解联系点社会福利和慈善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查明问题的症结,与基层共同寻求解决办法。

4、开好专题大会。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不能与推进业务工作开展割裂开来。10月24日前,儿童福利处要集中精力筹办好洛阳“院长论坛”,及时总结基层工作经验,从宏观政策方面适时引导今后儿童福利事业发展方向;10月28日前,综合处、老年人和残疾人福利处要配合福利中心筹办好第三届全国社会福利理论与政策研讨会,组织专家做好优秀论文评选,重点准备部领导的主旨发言和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状况综述性讲话等会议材料,总结过去几年社会福利理论政策发展的成果和经验教训;支部青年委员要组织年轻干部积极参与11月底部里举办的民政论坛活动;12月,慈善和社会捐助处、老年人和残疾人福利处要全力以赴准备第二届全国慈善大会及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会议,把科学发展观学习成效及时、全面地反映到大会主报告等主要会议材料之中。在这一阶段,各处还要精心整理调研资料,及时撰写调研报告。

5、认真做好分析检查工作。年底及明年年初,司内学习实践活动全面进入第二阶段。各处要把调研情况与基层问题解决落实情况与联系点进一步交流,反馈情况,对联系点、专家组及公开窗口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分类整理,形成分析检查报告。对有普遍意义的重要意见和建议,向部领导反馈。

6、全面做好整改落实工作。*9年2月进入整改落实阶段。通过司长办公会或支委会,在集中分析研究各处的检查报告的基础上对所提出的问题,按照问题的性质、难易程度和与全局战略发展的关联程度排队,明确整改重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确时限,业务处根据司务会或支委会意见,制定整改方案并组织实施。

7、总结和测评。*9年2月中下旬,邀请联系点代表召开总结分析座谈会,广泛采纳各方面人士的意见和看法,由他们对前期的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给予评分。在此基础上,由综合处完成材料整理并撰写总结分析,向部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提交报告。

福利院社会实践总结篇2

【关键词】社会保障;人才培养;就业能力

一、引言

随着我国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社会保障在稳定社会、保障公民基本生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急速增加。从1999年教育部增设了该专业以来,目前我国已有142所高等本科院校,开设了该专业。但正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这种发展更多地表现为数量规模的扩张,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职业规划以及就业方向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导致我国社会保障领域高素质人才仍然紧缺。据2005年全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负责人会议关于该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结果显示60%以上的毕业生无法找到本专业对口的工作。为改善我国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提升该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实现社会保障领域的供求均衡,有必要借鉴国外经验。因此,本论文立足于比较中日两国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的研究,系统分析中日两国社会保障专业的差异性,并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职业规划等方面探讨差异存在的原因,总结日本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笔者将通过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积累的学术论文及报告研究成果应用到我国社会保障专业,增强我国该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提升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及就业率,更有利于本专业的长足发展和特色的形成。

二、我国社会保障专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社会保障专业于1999年开始在中国人民大学等8所院校开始招收本科生,目前已经建成了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教育体系,分为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每年约向社会输送高层次人才近6000人。尽管社会保障的学科体系和人才供给体系已初步形成,但现阶段我国的各级政府、社会经办机构、社区管理等各部门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缺口问题仍然十分严峻。与此同时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生毕业后却难以找到对口的就业岗位,使该专业成了学生想爱却爱不起来的专业。总体而言我国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社会适应能力、专业技能,以及对专业的合理认识和定位。具体原因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总结。第一,课程体系设计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该专业在设置课程时,往往偏重理论课程,其所占的比率高达85%左右,实践课程所占的比重过低。第二,人才培养目标没有充分结合市场需求,尤其是在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上没有随市场需求的变化而调整。第三,实践课程的设计和安排不合理。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难于脱离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实践课程缺乏系统全面的教材,使实践课程流于形式,没有取得效果。第四,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实践教学条件过于滞后,高仿真的实训课程难以实施,影响实践的专业性和实用性。第五,缺乏校企合作,使一些针对具体岗位的技能训练难以进行。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生综合业务素质和职业素质不足,严重影响了就业。

三、日本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借鉴

(一)从第一志愿入学率把关人才入口

据日本学者对日本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该专业2014年的新生中,90%以上的学生均以第一志愿录取的。另外,对该专业老师进行的访问调查显示,近5年来该专业的录取以第一志愿入学的比例均在80%以上,并且大部分学生对专业认同度非常高,都是在充分了解专业学习内容和就业岗位等情况后,选择的专业。因此在学习专业内容和相关实践时,没有排斥和不接受的心理,大部分学生都是以积极的心态吸取知识和技能。

(二)管理机构健全

日本政府为统筹全国社会福祉专业的发展,成立了诸多相关管理规划部门和科研机构。1994年日本成立了“日本福祉教育、志愿者学习学会”,1999年教育部在高中教育中成立了福祉科,从2003年起,负责高中社会福祉的教育内容。2001年全国社会福祉协议会下设了“推进以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福祉教育、学习活动的策略研究委员会”这些管理部门和研究机构的成立,促进了福祉教育的规范化发展。

(三)教育内容完整、教育机构健全

日本福祉教育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921年的“新教育运动”,当时出现了福祉教育的雏形。到了战后1949年以后,关于福祉教育进行了正式的探索和研究。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日本福祉教育实现了快速成长和发展。目前的福祉教育,横向上和纵向上都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纵向上,日本的福祉教育从家庭的幼儿教育一致延伸到实行终身教育机制的老年教育;横向上,包括负责专业教育的学校,还有负责一般福祉教育的市民公馆、企业、社会福祉协议会、民间组织等。日本福祉教育体系的完整性不仅体现在教育机构的多样化,还包括教育内容的系统化。

高中的福祉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社会福祉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所学课程包括社会福祉基础、护理福祉基础、交流技术、生活支援技术、护理过程、护理综合演习、护理学习、身心的理解、福祉信息活用。

大学开设的福祉课程一般分为护理福祉和社会福祉两类。社会福祉课程和护理福祉课程均由综合教育科目、专业基础科目、专业教育三个模块构成。综合教育模块包括基础教育、健康教育、交流沟通科目、教养科目四个部门;专业教育部分包括护理福祉士养成演习Ⅰ、Ⅱ两门课程。

(四)专门培训机构的设立

日本政府为了使社会福祉专业的学生具备实际操作技能,更快适应福祉类工作岗位,同时也为了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能够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特建立了实践环节的培训机构。培训机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社会福祉专业毕业生为对象的短期培养机构,另一种是以普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为培养对象的普通培训机构。日本厚生劳动省规定了最低培训时间和内容。

(五)成立福祉人才的招聘网、设立福祉人才服务中心

日本政府为了社会福祉专业的毕业生及具有相关资格的求职者能够更快找到对口的工作,同时也为了使用人单位及时招聘到合适的员工,全国各地设立了福祉人才服务中心,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福祉人才供应网络和求职平台。福祉人才服务中心免费为社会福祉等相关资格的人员介绍工作,提供相应的就业指导和培训。

(六)通过拉动服务需求刺激人才需求

日本为提高福祉机构的利用率,使有需求的国民都能消费得起,政府以法律的形式强制规定福祉机构的消费价格。为满足中低收入阶层的福祉需求,同时也为进一步扩充福祉服务的覆盖面,日本政府首先将各福祉机构的利用价格进行统一调控。为了进一步满足各类群体的多样化需求,鼓励福祉机构拓展多样化服务,从而使利用人数迅速增加,拉动福祉机构的服务需求,使福祉人才的需求逐步增加。

四、提高我国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建议

(一)从义务教育抓起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中尚未触及社会保障的相关知识,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初衷毕业生对社会保障完全不了解。甚至高中毕业生也没有接触过社会保障的相关教育。而日本中小学阶段便开设了社会保障相关内容的教育。建议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增加民生教育特别是社会保障教育的内容。

(二)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中设置社会保障基础教育

目前国家尚未在高等教育中要求设置社会保障的相关教育。非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通识教育中没有涉及社会保障的相关内容。选修课中也很少有院校设置社会保障的相关课程。我国高校本科毕业生缺乏社会保障的基础知识,导致全社会对社会保障的了解程度极低,影响社会对该专业认知度十分低。

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比例仅为1:7300,并且社会保障的专门性大学至今没有成立。而日本不仅普通高等院校开设了社会保障专业,而且专门的大学也有数十所,可见日本对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正是我国社会保障专业设置起步晚,社会认可度低,导致专业的发展较慢。

(三)通过构建实践基地充实实践教学

我国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课程设置方面,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方式开设实践课程。实践课程按照基础实践、专业技能实践、毕业综合实践的顺序开展。但实践课程的具体实施环节由于缺少对口的实践单位和专业的培训机构,使实践环节的设计难以真正落实。另外,各院校实践教学方面的人力、物力投入不足,资金和场地支持由于该专业学生规模小、数量少而不受重视。这些条件的不完善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急需改善环境,避免陷入恶性循环。应借鉴日本经验,构建专门的培训机构,为学生实践提供稳定的平台和支撑。

注:社会福祉是指由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对生活的热情度构成的幸福感,日本的社会福祉专业的培养内容既包括社会保障专业、社会工作专业的内容,又涉及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内容,本文的日本社会福祉专业可理解为我国的社会保障专业。

基金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大连科技学院2014年校级教改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邵文娟,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J].中国市场,2014,(2):143-144.

福利院社会实践总结篇3

关键词:海西经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3005303

人才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发展的关键问题。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是需求导向,分层次、分类办学,办出特色和水平。每个高校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本科院校是集教育、生产、服务于一体的教育机构,它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全面建设,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高等院校必须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条件。

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立足培养全国发展的人才,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重点之一。

我国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一般比较适合于理论研究和科技开发型人才的培养,但通过这种传统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会暴露出知识面狭窄,专业薄弱,教育内容理论化,人才培养规格单一,特别是缺少实践应用知识、动手能力较差及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等弱点。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大众教育的主要目标,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其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具有创新能力,各专业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基于海西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等教育面向基层、服务社会的创举。

2.1新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发生了改变。新世纪,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培养能面向社会各行各业的、经济发展需要的综合性人才。这对人才的创造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更需要具有开拓意识、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这也成为知识经济时代高等人才培养的目标。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实现这一目标。应用型人才本科培养模式是以应用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把学历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培养在生产、销售、服务、管理等第一线岗位,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维持工作正常运行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新型本科教育。

2.2教育服务社会的实现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和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强的应用型人才,传统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实现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促进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的形成,完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我国应推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完善人才教育体系,丰富高等教育实践。而以服务社会作为对高等教育职能的发展,也将为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2.3海西经济发展的需要

海西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简称,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省为主体,南北与珠三角和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边与台湾岛、西边与江西省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具有对台学习工作、统一祖国,并进一步带动全国经济走向世界的特点以及独特优势的地域经济综合体。它是一个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概念,它以福建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江西3省的部分地区,人口约为6000-8000万人,建成后的经济区年经济规模在17000亿元以上。因此海西经济的建成和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他们熟悉本专业的知识,基础理论扎实、有深度,宽口径,并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创新精神,具备符合未来我国经济发展建设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技能。

3基于海西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海西经济的发展,为人才的需要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高等院校应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适应行业、产业、企业的需求,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特色发展的人才。

3.1拓展面向台湾的办学空间

2006年1月,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海西”的战略构想,该区域发展战略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并迅速得到中央的赞同,在台湾同胞和海外华人中引起积极反响。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战略布局中,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从此,建设“海西”的主张从地方决策上升为国家决策,从区域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海西”的区域发展战略布局进一步明确福建省的发展定位,凸显区位特点和对台优势。

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来说也不例外,高等院校可以利用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缘优势,拓展面向台湾的办学空间,采用3+1或者2+2的办学模式,让台湾高校与福建高校校际合作,学生互换,实行“领进来”或“走出去”的战略,联合培养学生,增进双方的了解,更多引进台湾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探索并实践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特色。

3.2体现国际应用型人才特征

随着海西经济区的发展,更多国际性企业进入福建,既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技术、理念,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如何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体现国际应用型人才的特征,这对福建高校提出新的挑战。福建工程学院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改革教学模式,适应目前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外资企业的人才需求,建立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工程教育项目,优化课程内容;二是搭建国际化教育的平台,引进国外的相关课程,引进国外先进的工程教育资源和高水平的工程教师,实现基础教育、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的国际化;三是加强多元文化的建设,开拓学生视野,了解多国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和习俗,建立学校和各级院系的英语网站,完善学校英语标识,树立能兼容各国多元文化的国际化形象。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修养,营造高校培养国际应用型人才的氛围。

3.3完善课程体系设置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人才的需要提出应用型人才配培养的素质要求。

(1)调整培养计划。

以福建工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依托福建工程学院建筑和机电等学科的优势资源和办学条件,以应用型和创业型人才培养为主线,坚持市场营销能力培养;坚持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坚持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从公共基础必修课、学科与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方面选修课程、院系选修课和全校公选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等五个方面调整培养计划。如表1所示。

表1市场营销专业毕业最低学分及理论教学

与实践教学比例要求

类别项目总学分总学时课内

授课

学时上机、

实验

学时其他课

程实践

学时课外

实践

学时学时百分比必修课公共基础必修课53.59369063011438.74%76.16

%学科与专业基础必修课56.59048644037.42%选修课专业方向选修课1625625610.60%23.84

%院系选修课101601606.62%全校性公共选修课101601606.62%小计1462416234670114100%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3436周合计180实践环节学分占总学分

百分比25.28%在修订的培养计划中,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按照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不仅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体现理论教学与营销实践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还通过设置案例分析、课程设计、模拟实验、实习、创业计划、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力争形成较为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分析、研究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培养计划的调整,还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本科教育的全过程,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增设专业选修课程。

福建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理、经、管协调发展的地方多科性大学,基于对社会的需求和学校的资源优势,市场营销专业增设了工业品营销的相关选修课程,既体现了工程特色,又能更好地利用学校的资源,做到文工融合、管工渗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课程设置能密切联系实际,理论和实践教学均以应用为导向,通过学生自主选课,充分拓宽了专业口径,增强了专业的适应性,不但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而且能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经过多年不断的探索、改革、实践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工科知识和行业背景的应用型营销人才培养特色模式。这种模式与综合性院校相比,强调的是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和应用性,与高职院校相比,突出的是毕业生的战略思维和发展持续性。

3.4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以福建工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学生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推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3.4.1鼓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实践活动

学生在校期间有多种实践机会:一是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学校有学术、文艺、体育“三大节日”,诸如大学生创业大赛,“舌战经管”大学生辩论大赛等课外活动,本专业学生是主要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在学校各级团组织和学生会中,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担任了许多重要职务。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二是规范定期的社会实践,纳入培养计划的有3周时间的社会实践课(企业认识实践和营销专业实习)、6周时间的毕业实践,以及每年每人须完成32课时的社会工作学分。三是经常及时地外聘专家,每学期针对热点问题和疑难问题,聘请校外专家、学者、实际部门的领导开设讲座,释疑解惑,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实际情况。

3.4.2组织指导学生多渠道参加实践锻炼

一是立足校内。为了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建立了较完善的贫困生助学体系。学院设立了宿舍管理、图书管理、机房管理、播放音像、后勤保卫等学生岗位,这些岗位优先安排贫困生“打工”,系里每年平均有90名学生从事勤工助学,其中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平均占35名。学生经受了各方面锻炼,获益匪浅。二是走向社会。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除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以外,还积极响应团中央“三下乡”的号召,和闽侯县洋里乡建立合作关系和实践基地。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三是锻炼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技能提高。积极为提高学生社交能力提供平台,如团总支、学生会岗位及社团。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与企业的联系,开办学术讲座、拉赞助,将专业与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创业者联盟也通过与企业的合作,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创业的渠道,邀请一些著名成功人士到我院进行演讲,使学生受益匪浅。同时积极和其他兄弟院校建立联系,定期进行交流沟通,为学生搭建平台。通过上述几方面的工作,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4.3搭建学科竞赛平台

学科竞赛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一个有效途径,它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搭建了平台。参加学科竞赛,学生扮演营销者、决策者和管理者等多个角色,既要动脑,也要动手,既是一个实践者,也是一个学习者。学科竞赛重视人文的关怀、创新精神的培养、实践能力的锻炼,交流能力的提高。营销专业学生通过参加“尖峰时刻商业模拟大赛”“国际市场营销大赛”“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等赛事,实践能力得到锻炼,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吃苦耐劳能力、人文精神得到提升。

3.5建立分阶段实践教学模式

福建工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需求、特色发展,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主线,即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应行业、产业、企业需求,并以适应需求的独特性来突显特色,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为此,各专业都建立了分阶段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模式。

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充分考虑对学生从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到创新能力的循序渐进分阶段培养培养,按照学生实践的不同阶层将案例讨论、情景模拟、实习基地、项目训练等模式进行合理的组合,分别设计某种模式为主,其它模式为辅的综合模式应用,克服单一方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更好地达到综合实训的目的和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水平和技能。如表2所示。

表2市场营销专业分阶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段模式

培养能力目标实践教学模式第一阶段基本能力对专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明确以后的努力方向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第二阶段专业能力加强学生专业基本功及综合营销能力的培养企业座谈、邀请企业人士作报告等第三阶段专业创新能力接触实际企业,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检验自己的能力,为就业打下基础企业见习、实习基地等第四阶段实践创新能力接受单位再系统的培训,塑造企业需要的具有实践性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项目实训、实习等4结语

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问题已成为福建省经济发展中的一项最为重要的工作,研究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人才建设问题,对于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随着海西经济区的发展,急需理论联系实际、社会适应能力较强的、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各院校应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要求,是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产业、企业发展的需求,它的发展也有利于本科院校突出其服务职能和内容。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2010.

福利院社会实践总结篇4

关键词:中国幸福乡村;新农村;团队;服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浙江林学院园林学院学生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投入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活动中去。2007年11月,浙江林学院园林学院分团委与临安团市委共同合作开展了“乡村免费庭园设计”活动,学院选派园林专业的学生们为临安乡镇有需要的村民提供免费新农居设计。截止目前,活动累计服务农户72户(受惠农户212人次),共完成设计图纸161套,有效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帮助。

浙江江山市政府在了解到以上信息后,积极与浙江林学院联系,希望广泛开展校地合作,运用学生专业优势服务江山市政府着力打造的-“中国幸福乡村”建设活动。江山市启动“中国幸福乡村”建设,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努力把江山打造成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使“中国幸福乡村”成为江山展示给全国人民的一张亮丽的金名片。[1] 江山市政府并不满足于现状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中国幸福乡村”建设,幸福乡村有着自己的独特内涵、重大意义和实现途径,由于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某些方面本身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中国幸福乡村”建设为大学生特别是农林院校的大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的平台,大学生参与“中国幸福乡村”建设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wwW.133229.cOm大学生在参与“中国幸福乡村”建设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加强了与社会的融合,进一步认识了自我,发展了自我,完善了自我,进一步提高了服务实践性、团队协作性、前瞻创新性各方面素质。

一、“中国幸福乡村”建设的意义

“中国幸福乡村”建设重大意义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

(1)建设“中国幸福乡村”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务实举措。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是为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描绘更加美好蓝图,为9亿农民设计更加幸福生活的一次盛会。[2]建设“中国幸福乡村”,包括了农村产业的持续发展、农民生活的显著改善、农村事业的全面进步、生态环境的全面提升等等众多方面,是对新农村建设的高度概括和提炼,是结合江山实际贯彻落实上级“三农”工作精神的工作创新,也是发动村级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广泛地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形象化抓手。[3]

(2)建设“中国幸福乡村”是完善发展思路和工作体系,努力实现“一高两进”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去年以来,江山确立了“一高两进”三步走目标和城市定位,专题部署了工业提升、服务业提升工作,逐步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化的工作体系,但是新农村建设这一方面思路、目标还没有完全理清。

(3)建设“中国幸福乡村”是发挥品牌示范效应,加强城市对外宣传推介的有效抓手。从安吉、婺源等地建设“中国美丽乡村”的实效看,这项工作不仅仅是深化新农村建设的抓手,还能打造一张区域营销的金名片。开展“中国幸福乡村”建设正是探索江山城市营销的创新途径,通过加强组织策划和宣传推介,树立新农村建设模范样板,打造江山对外宣传的又一张金名片,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江山的知名度,带动经济社会加快提升发展。[4]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中国幸福乡村”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5]

(一)通过社会实践提升服务实践性

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巩固和强化专业知识,学以致用,深入生活,了解社会。大学生实践活动不仅是对课内所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强化和巩固,同时也是大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的准备和铺垫。从大学生的思想特质来看,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均符合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正是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同学们进一步强化了专业技能,了解了真实的社会,并在实践中引发对社会现实与未来的思考。[6]

浙江林学院赴江山新农村建设服务实践团通过对江山市於头镇永兴坞村、江山市清湖镇和睦村、廿八都、江郎山、须江公园、碗窑乡穗丰农家乐等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村庄和地区地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实践,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们亲身体验了农村的现状并学习了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从亲身经历中深切了解社会、了解基础农村。

通过主动的服务新农村建设,大学生们体会到给予和奉献的快乐;通过实践活动的锻炼,大学生培养了肯干、实干、能干和坚忍不拔的品质,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在服务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真正体会到自身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自觉主动地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以提升自身的服务实践的能力,就是说可以解决更多实际问题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所以说,应该充分利用学校为学生搭建的实践平台,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服务活动,引导学生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投身新农村建设,激发潜能,提高实践能力。

(二)通过社会实践提升团队协作性

团队协作不仅强调个人的工作成果,更强调团队的整体业绩。这个团队所依赖的不仅仅是集体讨论和决策,或是信息共享和标准强化,它更注重的是通过成员的相互扶助,共同贡献,而得到实实在在的集体成果。这个集体成果的分量将远远超过所有成员个人业绩的总和。

浙江林学院赴江山新农村建设服务实践团以团队为单位来共同完成本次社会实践的各项任务,团队里的每一个成员都互相配合、紧密合作最终有效的完成实践任务。实践团计划周密,分工合理,责任明确,根据每个人的个性和特点承担不同的工作和责任。队员们通过合作实测场地、调查资料,在设计过程中相互讨论方案-定稿-出图等,后期互相合作整理、总结材料。队员们在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效率高、质量高,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当然,在团队合作中会存在意见与不和,但是通过良好的沟通和工作中的协作,反而会使意见与不和促进团队的融合与提升。通过一段时间的团队共同生活、共同工作,大学生们养成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通过社会实践提升前瞻创新性

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服务实践,团队互助,同时也应十分注重挖掘学生的前瞻创新精神。

浙江林学院赴江山新农村建设服务实践团在园林学院“乡村免费庭院设计”品牌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江山具体实际和社会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而开展的创新性活动。活动创新点有三。首先,扩大了服务对象,学生不再局限于校园服务,而是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农村,为农村服务,切实地为农民服务。其次,挖掘专业优势,使学生找到了服务与专业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让服务更加专业更有技术含量,同时也使学生得到各方面能力的锻炼。最后,突破合作对象,不是孤军奋战而是和地方政府紧密合作,发挥校地合作的影响与优势。

浙江林学院赴江山新农村建设服务实践团还将“绿色住宅”、“节能型设计”、“原生态”、“防震安全”等前瞻创新理念融入到了设计图纸中,为新农建设带来的活力,同时,在管理模式上提出团队负责人轮流制,让每位团队成员都能体会到做为团队负责人所应尽到的责任与义务。

参考文献:

[1] 傅根友.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9.4

福利院社会实践总结篇5

今年暑假已经结束了,我又回到了校园,在暑假中,我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到了实习中,在不断地实习中得到了更好的进步。今年暑假我实习的地方是儿童福利院,这是一个不被关注的地方,很多的现实情况导致我们一直以来对他们的存在不实十分的关心,可是他们是需要社会的帮助的,我应该去帮助他们!

一、实习目的

社会工作专业是指社会(政府或社会团体)以物质精神和服务等方式对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结构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入正常的社会生活的个人与群体提供帮助,使他们回复社会生活能力,协调社会互动关系,提高社会生活质量,增强社会福祉的专业方法。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所以深入社会,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成为本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本次实习的目的有:

1.了解儿童福利院的组织结构

2.深入学龄儿童中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

3.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实际工作能力,增强了社会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实习单位介绍

哈尔滨儿童福利院XX年建院,主要收养了一些生理残疾、孤儿等失依儿童,并采取家庭寄养等社会化的方式,接纳了许多失依儿童,给予他们生活以及教育帮助。目前,其中儿童总数:170名。残疾儿童:80名 年龄段分别为:0-2岁,50名; 8-17岁,35名;3-7岁,80多名,其中8-17岁为学龄儿童,3个高中生,十几个初中生,其余的为小学生。我的工作主要是在教育科室,针对小学和初中的学生进行学习辅导,批改作业,与他们聊天等,偶尔会接触学前儿童,其余时间便是整理图书。本文的报告主要围绕与孩子们的工作展开。

三、 实习内容与个人体会

我原本是带着疑惑与好奇来到儿童福利院的,因为我们经历了一系列的程序才如愿以偿地进入这个“神秘”的地方。体检,门卫的质问,登记,会议室的等待,甚至是在真正开始工作时才遇见院里的孩子,这让我不由得对传说中的福利院心起疑惑。我也原本以为那些儿童会有我想像中怪异。

当是,我所经历的,却颠覆了我的一切。福利院工作人员给我们一些简单的要求,不要打听他们的身世,为院里的工作保密。他们之中有一些是先天残疾的孩子。有肢残、侏儒、皮肤病、视听障碍、发音不请,智力发育不全等原因,幼时被父母遗弃,或者失去监护的失依儿童,生命以这种形式出现,让我们去了解这个非正常社会化的孩子群体的生存状况与精神生活。我最先接触了是四五左右岁的学前儿童,学前儿童分为小中大班,较多的时间还是和学龄的儿童的接触。在十天的实习中,我把他们的特点主要归纳为以下三点:

1. 院里的孤独与梦想

福利院社会实践总结篇6

人们常说,劳动是伟大的,是光荣的,没有劳动就没有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也就是说,只要是劳动,不论是什么劳动,都是光荣伟大的。那么有关单位义务劳动总结汇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单位义务劳动总结汇报,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单位义务劳动总结汇报1

劳动的感受和在劳累时大汗淋漓的感受,这些都不是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所能体会到的,这种感受是作为一名劳动者内心深处的,最平凡而又最光荣的感受。今天城建局扫大街义务劳动,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干净的生活环境,保证了街道的整洁,虽然我们大家不在一个办公室工作,但是我们的目的是一样的。通过这次劳动使我们增强了同事之间的凝聚力和团结精神。

打扫开始了,在局里领队的领导带领下,每个同事都认真地做好自己负责的工作,在打扫中干得热火朝天。在街道两旁,参加活动的各位同事们热情高涨,扫地的扫地,倒垃圾的倒垃圾,大家干得热火朝天,将近2个小时的劳动以后,一条街道终于打扫干净了。通过这次义务劳动的实践,启发了我们在义务劳动中寻找能使我们受到教育,引导我们去了解劳动的价值体验环卫工作人员的辛苦。义务劳动是忘我的劳动,也是培养我们大家关心公共事业热情的劳动。参加义务劳动的光荣感,有利于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我们的宠爱,使我们对劳动的概念了解肤浅。这次的集体义务劳动,使我们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温暖,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城建局的领导们有意识地组织了我们去参加力所能及的义务劳动,让我们对劳动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的光荣,让我们重视劳动,重视自己的劳动成果。义务劳动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这次实践,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体会。当你做一件事的'时候,无论是会还是不会,你都要有勇气面对它,尝试一下。做了,你是困难的领导;不做,你是困难的俘虏;而我在实践中收获了许多,同时也发现了许多自身的不足。所以,我们会在今后的学习当中更加努力,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

单位义务劳动总结汇报2

义工社这次组织的公益劳动让大家懂得了公益劳动不仅仅能造福社会,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而我们每个人都该为了公共利益而自觉自愿地参加劳动,正因那是我们每个公民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不记报酬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我们讲的公益劳动,就是以不记报酬为前提的;那是根据以公共利益而劳动;我们务必为公共利益而劳动,自觉要求进行劳动。用心参加公益劳动是为社会尽力,是热爱劳动的表现。

义工社实践活动提高了大家的社会实践潜质。引导了大家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职责感和社会适应潜质。而义工社组织的劳动,更让大家明白了学会独立的重要性。在竞争如此激烈的这天,对于一些出生牛犊的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这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学生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此刻的学生,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学生越能适应它。

从中受益,我们义工社也就应多带动些人来参与这种活动。提高大家的道德素质和修养,让每个人都能有一个美丽干净的生活环境。

单位义务劳动总结汇报3

在x月14日,我参加了一个王国栋妈妈组织的活动——去潍坊社会福利院参加义工活动,印象颇深,令我记忆犹新。伤感签名男生潍坊社会福利院我来过一次,是小学老师组织的,但是我们看的不是老人,是一些婴幼儿,还有残疾智障的孩子。当时我才上五年级,我的同情里还带着一丝嫌弃。但这次我却是在上了初中之之后的,感受不一样,对在福利院的人想法也不一样了——我的想法由同情里还带着一丝嫌弃变成了同情还有为他们尽一份力。这次,我长大了,我想为社会做出一点微不足道的贡献。

到了福利院之后,我穿上了印有“潍坊义工”四个字的鲜红制服,那时,我的感觉就像我真是一个潍坊义工一样,情绪有一点激动,还有想立马为他们干活的冲动。

福利院社会实践总结篇7

关键词:社会化养老机构;品牌机构;开发运营模式;创新

Abstract: to develop social endowment institutions is reply to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endowment pressure is the important measure, the operation more successful in recent years in China the typical endowment institutions development operation pattern analysis showed that endowment project success in development operation depends to a great extent on the subject have their own development operation conditions and pension service resources of th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ability, one of the most basic is the capital strength and endowment facilities 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 commercial operation mode

Keywords: social endowment institutions; Brand agencies; Development operation mode; innovation

一、养老机构的分类及其特征

在我国的实践中,有关养老机构的分类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如按有关法律规范所进行的分类、按照养老机构功能及护理技术需求所做的分类、按照养老机构的性质的分类。平常用的做多、最为关注的是按照养老机构的性质的分类,结合中国机构养老的实践,我们大体可以将我国的养老机构分成以下几类:

1、政府办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其服务具有公益性,提供的服务内容和护理层次视举办者的行政层次和区域经济发达程度而异。是综合性的养老机构,能满足多层次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2、各级政府举办的护理院(护养院、护老院),以服务于那些在生理机能、心理有残疾,需要专业护理和支持的老人。

3、社区举办的老年人活动中心、托老所等。主要为相关社区老人提供短期、基本的养老服务。

4、社会力量举办的护理院,由社会资本投资开发相关设施并开展运营,实行市场化运作。以失能老人为主要服务对象,为其提供专业化的养老护理服务。

5、社会力量举办的老年公寓。由社会资本投资开发相关设施并开展运营,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养老机构。其中,部分具备强大资本实力和超前(强烈社会责任感)理念的社会机构兴办的老年公寓能为各层次老年人提供综合性的养老服务。

在各地实践中,出现了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由社会机构运营的情况,通过引入社会化机制,提高政府办养老机构的效率和服务水平。从本质上,这些机构依然划归政府举办的各类养老机构中。

本文以社会力量举办的老年公寓的运营模式作为研究的对象。

二、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发展情况

1、社会化养老服务已经成为我国养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0年2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11部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意见的通知》(国办【2000】19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总体要求,包括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运行机制市场化、服务方式多样化及服务队伍专业化。并要求保证社会办福利机构在规划、建设、税费减免、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与政府办社会福利机构一样享受同等待遇,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此后,民政部又于2005年11月16日《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的意见》(民发〔2005〕170号),就落实国家有关扶持社会办社会福利机构的优惠政策做了具体部署,特别就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支持社会办福利机构的发展做了可操作性的规划,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福利事业的积极性。至“十一五”期末,全国正式注册登记的民办(社会)养老机构有4141家,占全国养老服务机构总数的10.6%,养老服务床位41.2万张,占全国所有养老服务床位的15%,入住老年人总数为23.8万人,占收养老年人总数的11%以上,床位使用率为57.8%。

2、社会化养老服务领域出现了一批品牌机构

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和人口快速老龄化的社会氛围下,社会有识之士通过各种方式(直接投资、捐赠、托管等)参与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领域涌现出了一批品牌机构,成为社会化养老机构的典型。

以老年护理见长的天津鹤童;以医护结合的整体健康养老为目标的河北燕达健康城;以活跃老人颐养见长的上海亲和源;以老年房产滚动开发为支撑,终身养老为理想的北京太阳城;由公益机构与爱心企业合作,探索公益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新型社会养老模式的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曜阳老年公寓项目”等。

其中,已经开展运行、涉及土地开发、项目运营和养老服务机构运营的等多方面内容的有上海亲和源、北京太阳城、河北燕达建康城等。

三、典型社会办养老机构开发运营模式

为了更好地分析典型机构的开发运营经验,我们通过构建一个分析模型,根据分析模型中的参数组合,将这些机构经验抽象成模型来表现。分析模型中的指标可以分成四类:

一是开发(运营机构)性质,按其注册不同可以分为民非企业和公司企业

二是与养老设施获取、开发相关的指标:土地取得方式、开发资金来源、开发方式;

三是与养老服务提供(养老设施运营)有关的参指标:养老资源及其组合、定位、理念与能力、服务提供方式等。

四是与扩张方式有关的指标:合作开发式扩张、自我开发式扩张等

福利院社会实践总结篇8

1福建省“双证书”制度的早期实践(1979-1989年)

从总体上看,在福建省高职教育发展初期,各短期职业大学均能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各种经济并存,人才需求多样,社会职业结构多变和竞争激烈的实际,突出职业特色,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把实验、实习、见习、毕业设计、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各项教学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制订了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认真组织实施,逐步形成了较为规范的体系;同时,各校大都对学生开办了第二专业、技能证书和双专业等,对原来单一的大专毕业证书进行改进,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职业能力。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各校除了建设一支骨干专任教师队伍之外,还下大功夫聘用社会上富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不拘一格聘请一批社会上的能工巧匠到校讲课,建立“专、兼、聘”教师队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同时,各校还鼓励专任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学习、考察和挂职锻炼,从各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并从晋升、考核、奖励制度上给予保证,努力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此外,各校均十分重视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多渠道筹集经费,加大投入,想方设法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虽然,在福建省高职教育发展初期,福建省各短期职业大学就十分注重实践教学以及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但由于政策条件、资金投入等方面的限制与不足,这一时期福建省“双证书”制度的实践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如实践教学体系尚未建立、实践教学中“双师”素质教师和有实践经验的实践指导教师不足、实践教学和技能考核缺乏统一标准、实践教学管理薄弱等。

2福建省“双证书”制度初步确立(1990-1999年)

在这一阶段,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短期职业大学的充实整顿、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调整完善,进一步理顺和改善了短期职业大学的布局,加快了教学领域改革,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短期职业大学的职业性、地方性特征更加明显,福建省“双证书”制度开始初步确立。

2.1课程设置上实行“双证书”制

这一时期福建省高等职业学校均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在课程设置与实施上灵活多样,实行学分制、主辅修制和“双证书”制等,增设技能培训课程,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学生通过培训考试,获得会计证、电工证、计算机程序员资格证和汽车驾驶证等职业技能证书。

2.2实践教学上注重职业技能培养

在实践教学上,各校均把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一专多能”作为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力求办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1)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环节的规章制度。各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包括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实践环节课等在内的实践环节教学计划和执行计划,明确目的要求、时数分配、时间和地点安排、组织形式、实习纪律和考核办法等,并加强实践环节的督促检查,确保实现预期目标。特别是各校均能保证必要的实践教学时数,明确提出实践教学总时数不低于教学计划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并逐步达到二分之一;部分学校还实行了“双证书”制度,既提升了学生技能水平,也增强了毕业生就业竞争力。(2)加大投入,加强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各校根据专业建设和学生技能训练的要求,建设了一批校内实验室;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上,这一时期职业大学探索出“校企共建”的互惠方式,学校利用人才优势为企业培养培训人才,组织人员进行技术开发和科研攻关,企业则为学校提供实习场所、派出技术人员指导学生实践。(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各校?取各种措施鼓励教师参加进修、下企业挂职锻炼等,提高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还将聘请兼职教师作为充实实践环节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利用企业的能工巧匠和技术能手指导学生掌握技能、熟悉职业岗位的规范要求,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

这一时期福建省“双证书”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设置课程和构建课程体系时,对职业岗位(群)所需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调研分析还不够深入,知识模块、技能模块和素质模块等各个模块之间的比例构成还不够合理,课程内容还无法及时汲取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等,影响了教学效果;在实践环节上,“校企共建”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形式比较单一,合作深度和广度急需拓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缺乏统一标准和宏观指导,内涵理解和实践中存在较大偏差,校企共训教师尚未取得进展和突破。

3福建省“双证书”制度快速发展(2000年至今)

这一时期,福建省尚未就“双证书”制度制订专门政策文件,与此有关的主要有,2004年《省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批转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07年,每个设区市办好1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全省建成10所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支持职业院校与省内外大企业合作组建职教集团,实施“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培养培训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复合技能型人才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型人才。2006年《福建省“十一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提出,……重点建设100个省级高职精品专业和20个左右集实践教学、师资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008年《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改革与建设工程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构建高职教育社会服务、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对外交流合作、中高职贯通等五大平台;实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和“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建设等。

(1)师资队伍建设。福建省独立设置高职院校专任教师9687名,高、中、初级职称教师分别占26.84%、37.08%和28.08%;硕士学位及以上教师(含在读)占42.20%,56.89%的教师具备“双师”素质。

(2)占地面积(含非产权独立使用)。全省高职院校占地面积1607.76万平方米,占全省高等学校占地面积(5420. 46万平方米)的29. 66%;教学行政用房371.78万平方米,占全省高等学校教学行政用房(1155.5万平方米)的32. 17%。

(3)实训基地。全省高职院校获批中央财政支持建设实训基地42个,省级财政支持建设实训基地82个;全省高职院校建设校内实训基地2082个,生均实训场所面积7. 3平方米,生均仪器设备总值7069元。全省高职院校有校外实训基地4671个,接待学生80. 3万人次,接待半年顶岗实习学生数3. 14万人,接收毕业生1.35万人,学校派出指导教师、学生管理人员3. 79万人次。

(4)课程建设。福建省高职院校重视课程建设,注重强调对学生实用性技能培养,截止2012年,纯理论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课程和纯实践课程分别占22. 94%、60. 29%和16.77%,理论与实践结合课程和纯实践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占较大比重。

福利院社会实践总结篇9

【关键词】高校;医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特点

大学生具有很强的自主意识和创造精神,但当前大学生还较普遍地欠缺独立思考能力(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考、批判的精神等)、表达能力(口头、书面表达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理分配有限的人财物等资源、处理复杂的问题、办成具体的事情等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这需要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地积累和改善,能够加速这些能力的训练和提升的正是有着明确任务和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医学生参与实践的重要平台,已成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教育的重要途径,高等医学院校要积极致力于增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在工作实践中寻找新途径、新模式,更好地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医学人才。[1]除了具备实践活动的服务性、社会性等共通性外,医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还在长期工作中形成特有的活动模式和内容、特点,下文将结合南京大学医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案例探析医学生相比其他专业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现出的几方面特点。

南京大学医学院多年来利用暑假组织学生到医院、社区、敬老院、福利院、革命老区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2009年暑假,组织学生党员赴苏北宿迁社会实践,并以此为契机开创性地与宿迁市人民医院建立了联系,成立南京大学医学院宿迁市人民医院社会实践基地。2010年8月成立“南京大学医学院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与南京市南湖蓓蕾社区联手,服务社区医疗,为社区群众开展义诊和医学知识宣传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活动,收到相关部门的好评。2011年暑期,医学院共组织成立江苏省农村居民民生状况调查团队、“纽”工作营、博爱小分队、生命接力棒团队、校友口述实录团队、玉树灾区关爱小分队等多个课题共27支社会实践团队,大范围、多层次地指导学生投身实践、服务社会,取得了重要的成果。2012年暑期,南京大学医学院“南川区百户农民医疗状况调查”、“爱在山里行——云南农村地区医疗状况调研与记录小队”、“纽工作营暑期营”三支团队获得暑期社会实践江苏省省级重点团队表彰。在多年的社会实践工作探索中,医学生相较于其他专业大学生体现出的特点可总结为四方面:

1.发挥学生主体能动

坚持发挥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性,尊重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高校及老师是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者,而不是由老师取代学生制定主题;任何形式、任何内容的社会实践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例如,南京大学医学院每年四月举办暑期社会实践选题策划大赛,由所有同学集思广益,以个人或团队提交选题说明或策划案,院系对最终入选的优秀选题进行鼓励培植,在医学院每年校级立项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中多达80%是由学生自定选题、自行组队的。

2.凸显医学专业特色

医学院专业特点明显,医学生往往能够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优势,运用丰富的医疗资源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从活动内容上倾向于开展义诊、送医送药、健康宣教、卫生员培训、医疗状况调查等活动。如2010年8月,医学院开展南大青年志愿者与湖南路街道蓓蕾社区党员工作站携手共建活动,成立了南京大学医学院党员志愿者医疗团队,为社区居民义务服务,并立下了长期服务蓓蕾社区的誓言。蓓蕾志愿团队目前已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从疾病防治、人文关怀等方面着手,给社区百姓送去温暖,如:秋季养生、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防治讲座、“我给独居老人当儿女”主题活动等。

3.重视基层群众需求

医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其更好接触社会,认识基层医疗卫生状况,有助于提升医学生的专业技能,师生参与热情较高。虽然医学生也在医院进行实习,但有观点认为医学生按轮训手册和实习规定参加实习训练,更多的是完成科室的教授专家所分配的任务,很少有机会独立接待病人,没有能够在第一时间与病人沟通,不能真正了解到病人的需要,难以体会到病人的难处。而社会实践则不同,强调要求学生“独立作业”,在过程中能第一时间接触病人,并在尊重病人、理解病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医学诊断,无形中锻炼并提高了学生的责任心和主人翁的态度。[2]

目前广大基层医疗卫生资源相对缺乏,而医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所带来的医疗资源一定程度上正符合基层群众需求,基层群众能够广泛参与从中受益。如2011年多名医学生党员参与进行的“南京大学医学院走进摄山星城”爱心义诊活动。医学生们在南京栖霞区西岗街道及摄山星城居委会协助下,针对社区高血压老人居多的情况,开展血压血糖测量与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从疾病防治、人文关怀等方面着手给社区百姓送去温暖。

4.体现民族时代精神

到社会实践中去了解国情、民情、使学生懂得中国社会的丰富和复杂,建设者的成就与艰辛,从而增强他们的为医学献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实践主题的选择对提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至关重要,紧贴时代精神的实践选题有助于增强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如南京大学医学院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项目“青海玉树灾区关爱小分队”和2012年“四川绵竹震后医疗调查”两支团队,都是由本科二年级医学生自行制定完善选题并组队立项。

以2011年“玉树团队”为例。玉树地区震后一周年时救援与灾后安置工作已完成,灾后重建工作正如火如荼进行, “玉树团队”利用暑假前往灾区进行调查访问。医学生们发放汉语和藏语两种问卷给受灾群众了解其心理状况;采访当地政府、福利院和小学的工作人员,向相关机构了解灾后工作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向福利院捐献衣物、书籍等。通过此次玉树之行,同学们亲眼见证了灾后一年当地民众的生活以及房屋和设施的重建进度,多角度了解玉树发展与重建的现状,分析受灾群众的心理状况,不仅增强了身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开拓视野充实了社会经验。

学以致用,回报社会,暑期社会实践对医学生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实践中与民众交流沟通不仅可以提高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其业务能力。因此,医学生社会实践既是一个载体,也是一个目的。既要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增长才干,开拓视野,也要在实践中切实地了解社会,扶弱济困,扬汤汤正气,唾粗陋恶习,为社会秩序的重建而奔走,为(下转第328页)(上接第295页)社会底层的民众而呐喊,推人及己,烘炉一粟,以医者仁心悬壶济世,以诚朴雄伟树魂立根! [科]

【参考文献】

[1]谷松岭.医学生社会实践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福利院社会实践总结篇10

实践教学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必须面对和切实解决的问题之一。全面了解和把握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育改革中的主要问题,开展切实有效的实践教育,使更多在校大学生在实践中认知社会、体验价值、践行责任、升华思想,是广大专业从教者的重要职责。

一、当前劳动与社会保障实践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理念含混

“理念”是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高校实践教学是受制于专业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深入实际、深入社会,从而使其素质和能力得以全面提高的一种教学活动。[1] 但是,纵观近年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过程,不难发现,其要么理念不清,将办学理念与专业教育理念相混淆,要么脱离人才培养目标,片面追求实践教学设施配备,造成实践教学或偏离于劳动力市场需求,或成为低层次的业务熟悉过程。

(二)教学体系同质

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确保实践教学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地方本科院校开设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因受限于不同教育资源与背景,并坐落于有着不同市场需求的城市,因此其实践教学体系的搭建本该立足需求、着眼能力、彰显特色。然而,事实却非如此。据调查,近年一些地方本科院校为了在相关经费配套下尽快完成该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纷纷奔赴名校展开调研,学习、参考其实践教学的方法、内容等,有的甚至全全搬回。这不仅使实践培养渐失优势,教学体系趋于同质,而且也造成了毕业生之间的恶性竞争。

(三)教学时间短欠

完善专业实践教学,必须从时间上得到保证。没有足够的教学时间,任何实践教学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当前在时间安排上存在两大突出问题:一是教学时间过于集中,减少了师生互动和学生自我反思的时间。据统计,绝大多数高校都是将专业实习集中放在第六学期的前半学期,且实习单位多由学生自由联系。二是教学时间严重不足,不能有效保证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目前,除国防教育、思政社会实践、学年论文等必修实践环节外,学生真正用于专业实践教学的时间只有6-9周时间。这一点从专业教学计划学时学分设置中也能清楚看到(专业总学分为170-174分。其中,集中实践环节为13-20分,仅占总学分的7%-12%)。

(四)教学管理滞后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是在学校实践教学管理机构的组织、协调和领导下,制定并组织专家审核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和实施计划;组织、协调专业实践教学实施,并对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和质量进行有效监控;对实践教学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协调,使有限的资源得以高效利用的活动过程。[2]近年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管理虽说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和进步,但在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在加快提升高校办学水平的新要求下,还存在以下严重问题:管理理念滞后。重命令,轻服务。管理制度残缺。多规章,少考评。管理机制僵化。喜控制,厌协调。管理方式传统。看结果,略过程。诸如此类问题,直接影响到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成为制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要因。

二、实施“LMP”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策略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施“LMP”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策略,就是要把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各自为政下的重复、断链式实践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起点,以交流反思为重要环节的“分层次Layered、多门类Many category、重特色Pay attention to characteristic(简称LMP)”的新型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

(一)分层次实践教学

与理论课程的设置相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单项技能到综合技能的提高发展过程。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必须是系统化分层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分层次实践教学,即建立一个由价值认同实践、基础能力实践、职业能力实践和研究能力实践四大环节构成的循序渐进的复合实践教学体系。

1. 价值认同实践。实践教学第一层次,应在第一学期进行。目的是使学生真切体验到所选专业为其带来的“责任”与“自豪”,培养其对专业学习的热爱、专注等积极情感。实践方式可采用“现场见学”和“聆听心声”等。在我国,长期以来未在初高中阶段开设任何与“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的初识教育课程①,因此对于那些主动或被动(调剂生)选择进入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习的大学新生来说,秉持公平正义的专业价值理念,在实践教育中树立正确的专业认同情感是极其重要和必须的。

2. 基本能力实践。实践教学第二层次,应在第一、第二年学期进行。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一些基本的专业工作方法和技能,学会“开始共处、开始生存、开始求知、开始探索”。实践方式可采用校内课堂训练与校外现场演练相结合。实践内容包括“人际交往与口语交流”、“应用写作”、“生涯规划”、“文献检索技术”、“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统计数据处理”等。

3. 职业能力实践。实践教学第三层次,应在第三到第六学期间进行。目的是让学生把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付诸于实践,思考、验证理论内容的同时,熟练掌握各专业职位的管理流程、管理方法和操作技巧。例如,在学习“社会保险概论”课程时,教师应根据面授进度及时安排学生亲身实践“社会保险登记职位”、“社会保险费征缴职位”、“社会保险个人账户管理职位”、“社会保险待遇给付职位”及“社会保险统计职位”的业务职责、业务要求、业务内容、业务流程等。实践方式可采用“实验室仿真职位模拟”、“案例讨论”和“用人单位参观学习”等。

4. 研究能力实践。实践教学第四层次,应在第七、第八学期进行。目的是培养学生巩固已学知识点和技能点,并在此基础上将其“连线成面”,得心应手地解决专业领域内的前沿性或疑难性等综合课题的能力。实践方式可采用“课题参与”和“校外机构实习②”两种。具体操作应分为五步:一是确定‘研究能力实践’的指导教师;二是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提出并公布研究课题名称;三是学生按照自己的职业志向选择课题及指导教师(课题提出教师即指导教师);四是指导教师通过面试再次确认学生所选内容实属其深思熟虑之结果;五是按照指导教师制定的研究计划开始该层次实践。

(二)多门类实践教学

多门类实践教学强调专业细化,其作为第三、第四层实践教学的延伸与支撑,要求学校能够按照不同职业志向,将学生分派至不同的实践机构进行专业实操。如,对今后欲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包括政策研究和政策制定)的学生,应将其分派到省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局或民政厅、局等综合性部门进行专门实践;对今后欲从事社会福利服务工作的学生,应将其分派到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等福利机构进行专门实践;对今后欲从事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学生,应将其分派到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等部门进行专门实践;对今后欲进入企业从事劳动保险业务管理的学生,应将其分派至不同性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专业实践,等等。显然,多门类实践教学能够把理论教学和虚拟教学与真实世界进行无缝衔接和有机融合。与此同时,多门类实践教学既可以解决校方因某一实习机构名额不足而致的派遣困惑,又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学而不专、学而不深等难题。

(三)重特色实践教学

重特色实践教学纵贯于多层次实践教学和多门类实践教学之中,以充分利用优势资源,解决同质化培养和规避毕业生间恶性竞争为己任。重特色实践教学中的“特色”,是指建立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基础上的“方向特色”,而非置于专业定位或专业建立初衷之上的其他“特色”。在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设于拥有不同学科背景的高校,因此专业建设与发展应在立足社会保障学科和专业特色基础上发挥并体现各校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例如,法学院校开设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应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较强法学功底的社会保障专门人才。实践教学环节应能突出法学特色,注重法律职业与法律教育相结合,对那些在省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局或民政厅、局等综合性部门实践的学生,应注意培养其起草、解读有关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文书的能力;对那些在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等福利机构实践的学生,应注意培养其维护老年人合法权利,处理多元养老服务法律纠纷的能力;对那些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实践的学生,应注意培养其处理社会保险损失赔偿纠纷,参保纠纷,滞缴、少缴或迟缴社会保险费纠纷,以及社会保险金发放纠纷等各类劳动争议①的能力。

三、基于“LMP”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条件支撑与路径选择

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是改善办学条件,落实“LMP”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措施。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前普遍存在实践基地建设滞后、指导教师力量薄弱等问题,改革实践教学条件迫在眉睫。

(一)开展“联合教育基地”建设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在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交叉的、处于应用层次的学科。这就决定了要学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必须在系统掌握上述几门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尤其是校外基地实践,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联合教育基地”建设有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升华。该思路源于美国辛辛提纳大学的“合作教育计划(也称‘专业实践计划’Professional Practice Program)”,但又与其不完全相同:首先,“联合教育基地”建设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尽快实施结构性教育改革,将校内学习与相关生产领域的工作经验学习结合起来;其次,“联合教育基地”建设要求地方本科院校既能与本地省、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局等政府部门展开合作,又能与本地企事业单位、社区等非政府组织展开合作;再次,“联合教育基地”建设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能将“联合教育基地实践”列入必修环节,作为学生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最后,“联合教育基地”建设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能够按照学生的职业志向,定期②、公平地将其分派到不同联合教育基地进行专业实操。[3]

(二)打造“循证实践导师”队伍

“循证”起源于医疗卫生领域(循证医学),原指根据患者特性,医生能够严禁、清晰、明智地利用自己的临床技能,并遵循目前为止研究者提供的最佳研究证据进行医疗决策。20世纪末,这种在医疗领域已打下坚实基础的医学实践模式开始渗透到社会科学等在内的非医学领域,形成了一些新的分支实践取向。如循证管理学、循证法律学、循证社会工作等等。这些新兴领域尽管诞生时间不尽相同,但他们均已迈入实践领域的“科学化”发展阶段。

“循证实践”是提升实践教学科学性与专业性的重要策略。它主张基于最佳研究证据展开实务操作,要求实践者(学生)能从以往凭借直觉或习惯、单兵作战、缺乏实时监管并时常与科学理论脱节的实践方式,转向遵循研究证据,以“最佳证据”保证“最佳实践”的方式上来。[4] 而要做到这一点,实践者(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而且也应有较强的问题诊断能力、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能力以及查找、评价和应用证据的能力等等。显然,这对于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来讲一时间很难做到,其完成必须借助于专业教师的指导。因此,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循证实践导师”队伍已刻不容缓。

1.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循证实践”要求教师要在循证中教学,在教学中循证,即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以研究促教学。因此,地方院校除通过“挂职”学习使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外,还应进一步增强专业教师的科研实力。换句话说,教师应根据不同实践问题,及时检索文献,搜集最佳证据,并科学地评价和应用这些信息,从而正确地指导学生。[5]

2. 创新传统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方法是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保证。为了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既能掌握业务操作技能,又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与创造性,进行积极探索。指导教师应尽快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权威式实践教学”改为“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起点,以交流反思为重要环节的课题驱动式实践教学”。

(三)践行“全程跟踪管理”制度

“全程跟踪管理”,是指在跟踪测评专业实践教学各环节质量的基础上,进行反馈管理,达到促进实践教学水平提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