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科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22:08:20

福利科

福利科范文篇1

一、日常工资审批管理

(一)根据国家工资政策规定,切实加强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工资管理。

1、严格按照上级人事部门要求,及时完成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正常晋升工资的审批工作。

2、按照工资政策规定,认真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务、岗位(技术等级)变动后的增降工资和重新确定工资工作。

创新思路:为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工资经办人因数据报送错误来回往返,采取以电子政务系统报送工资管理系统数据,确保工资管理系统数据及时更新、全面、准确。

3、做好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新参加工作大中专毕业生、工勤人员见习期(试用期)满后的转正定级工作。

创新思路:为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工资经办人因数据报送错误来回往返,采取电子政务系统报送工资管理系统数据,确保工资管理系统数据及时更新、全面、准确。

4、根据市劳动局的要求,在时限内认真完成全市参加工效挂钩市属企业工效挂钩预、结算工作。

5、就财政统发工资审核中涉及的问题,及时与财

政部门协调,在每季度季首8日前,按时完成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中参加财政统发工资单位的工资审核工作。

二、津贴、补贴审批管理规范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工作。

(一)机关公务员津贴、补贴规范

机关公务员津贴、补贴规范工作,我们将严格按照省、市对此项工作的安排布署,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完成。

(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

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中活的部分,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在基本工资外设置绩效工资,使绩效工资与工作人员的表现和业绩等紧密相连,有利于进一步加大事业单位搞活内部分配力度,增强工资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过程中,要着重做好宏观掌控,指导各单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强化职工的思想工作,要深入细致地宣传改革工资分配制度的意义,破除平均主义思想,树立争先创优的竞争意识,消除对改革的恐惧和抵触感。

2、做好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基础管理工作。科学合理地定岗、定员、定工作量,建立健全考勤制度、目标管理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质量评估制度等。充分考虑各岗位工作量、责任、风险等因素,制定测量业绩的方法和手段,科学地测算和制定岗位绩效工资

分配系数标准。

3、解除好职工的后顾之忧。单位在实行岗位绩效工资的同时以档案工资为基础及时足额的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学习、休假等相关福利制度。

4、加强成本核算,注意对单位成本的控制和分析,在确保社会效益的前提下,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减少浪费,调动职工关注成本效益和参予理财的积极性,形成全单位“风险共担、责任共负、效益共创”的联动关系。

5、建立绩效工资约束监督机制,单位绩效考核方案要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经单位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报主管部门、人事部门、财政部门审批备案,同时接受财政、人事、税务、审计、统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三)按照政策规定,及时做好各项补贴审批工作

1、做好退休人员高龄补贴、建房补助及遗属生活困难补助的审批等工作。

2、按照知补政策规定,及时认真做好机关、事业单位知识分子补贴的审批工作。

三、退休人员审批管理工作。

1、根据有关政策,认真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劳动能力鉴定、退休审批及对退休人员管理工作。

四、科技人才二次开发管理利用

为贯彻落实省、市人才开发工作的有关精神,实施人才强省、强市战略,按照贵州省

人事厅《关于进一步组织退休专家开展下基层科技帮扶活动有关问题的通知》(黔人通〔xx年〕152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拟定《市2011年科技人才二次开发工作计划》,重点做好两个方面工作:

1、针对我市农村农民群众缺乏卫生保健常识、有病难治、缺医少药的现状,组织我市医疗卫生系统各大医院具有中级以上职称退休医师,利用赶集天为群众义务诊疗、发放宣传资料,宣传日常卫生保健知识,提供流行病、多发病、常见病预防治疗咨询服务。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2、在尊重老年科技人才意愿的前提下,通过正确引导,积极发动卫生专家咨询团20名成员参与,成立“市退休医师保健咨询服务中心”。为广大中老年人群免费提供饮食健康咨询、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卫生保健咨询服务。

咨询地点:市第一民医院(暂定)

咨询方式:电话咨询及面谈咨询

咨询时间:每周星期二上午8:30—11:30;下午2:30—5:00。每期提供咨询人员由两名专家组成,轮流安排专家参与。

五、省属企业子校划转移交

福利科范文篇2

一、日常工资审批管理

(一)根据国家工资政策规定,切实加强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工资管理。

1、严格按照上级人事部门要求,及时完成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正常晋升工资的审批工作。

2、按照工资政策规定,认真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务、岗位(技术等级)变动后的增降工资和重新确定工资工作。

创新思路:为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工资经办人因数据报送错误来回往返,采取以电子政务系统报送工资管理系统数据,确保工资管理系统数据及时更新、全面、准确。

3、做好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新参加工作大中专毕业生、工勤人员见习期(试用期)满后的转正定级工作。

创新思路:为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工资经办人因数据报送错误来回往返,采取电子政务系统报送工资管理系统数据,确保工资管理系统数据及时更新、全面、准确。

4、根据市劳动局的要求,在时限内认真完成全市参加工效挂钩市属企业工效挂钩预、结算工作。

5、就财政统发工资审核中涉及的问题,及时与财政部门协调,在每季度季首日前,按时完成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中参加财政统发工资单位的工资审核工作。

二、津贴、补贴审批管理规范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工作。

(一)机关公务员津贴、补贴规范

机关公务员津贴、补贴规范工作,我们将严格按照省、市对此项工作的安排布署,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完成。

(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

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中活的部分,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在基本工资外设置绩效工资,使绩效工资与工作人员的表现和业绩等紧密相连,有利于进一步加大事业单位搞活内部分配力度,增强工资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过程中,要着重做好宏观掌控,指导各单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强化职工的思想工作,要深入细致地宣传改革工资分配制度的意义,破除平均主义思想,树立争先创优的竞争意识,消除对改革的恐惧和抵触感。

2、做好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基础管理工作。科学合理地定岗、定员、定工作量,建立健全考勤制度、目标管理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质量评估制度等。充分考虑各岗位工作量、责任、风险等因素,制定测量业绩的方法和手段,科学地测算和制定岗位绩效工资分配系数标准。

3、解除好职工的后顾之忧。单位在实行岗位绩效工资的同时以档案工资为基础及时足额的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学习、休假等相关福利制度。

4、加强成本核算,注意对单位成本的控制和分析,在确保社会效益的前提下,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减少浪费,调动职工关注成本效益和参予理财的积极性,形成全单位“风险共担、责任共负、效益共创”的联动关系。

5、建立绩效工资约束监督机制,单位绩效考核方案要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经单位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报主管部门、人事部门、财政部门审批备案,同时接受财政、人事、税务、审计、统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三)按照政策规定,及时做好各项补贴审批工作

1、做好退休人员高龄补贴、建房补助及遗属生活困难补助的审批等工作。

2、按照知补政策规定,及时认真做好机关、事业单位知识分子补贴的审批工作。

三、退休人员审批管理工作。

1、根据有关政策,认真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劳动能力鉴定、退休审批及对退休人员管理工作。

四、科技人才二次开发管理利用

为贯彻落实省、市人才开发工作的有关精神,实施人才强省、强市战略,按照贵州省人事厅《关于进一步组织退休专家开展下基层科技帮扶活动有关问题的通知》(黔人通152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拟定《市年科技人才二次开发工作计划》,重点做好两个方面工作:1、针对我市农村农民群众缺乏卫生保健常识、有病难治、缺医少药的现状,组织我市医疗卫生系统各大医院具有中级以上职称退休医师,利用赶集天为群众义务诊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为继续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促进工资福利退休科整体工作全面推进,确保各项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及时完成,结合工作实际,拟定年工作计划。

一、日常工资审批管理

(一)根据国家工资政策规定,切实加强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工资管理。

1、严格按照上级人事部门要求,及时完成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正常晋升工资的审批工作。

2、按照工资政策规定,认真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务、岗位(技术等级)变动后的增降工资和重新确定工资工作。

创新思路:为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工资经办人因数据报送错误来回往返,采取以电子政务系统报送工资管理系统数据,确保工资管理系统数据及时更新、全面、准确。

3、做好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新参加工作大中专毕业生、工勤人员见习期(试用期)满后的转正定级工作。

创新思路:为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工资经办人因数据报送错误来回往返,采取电子政务系统报送工资管理系统数据,确保工资管理系统数据及时更新、全面、准确。

4、根据市劳动局的要求,在时限内认真完成全市参加工效挂钩市属企业工效挂钩预、结算工作。

5、就财政统发工资审核中涉及的问题,及时与财政部门协调,在每季度季首日前,按时完成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中参加财政统发工资单位的工资审核工作。

二、津贴、补贴审批管理规范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工作。

(一)机关公务员津贴、补贴规范

机关公务员津贴、补贴规范工作,我们将严格按照省、市对此项工作的安排布署,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完成。

(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

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中活的部分,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在基本工资外设置绩效工资,使绩效工资与工作人员的表现和业绩等紧密相连,有利于进一步加大事业单位搞活内部分配力度,增强工资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过程中,要着重做好宏观掌控,指导各单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强化职工的思想工作,要深入细致地宣传改革工资分配制度的意义,破除平均主义思想,树立争先创优的竞争意识,消除对改革的恐惧和抵触感。

2、做好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基础管理工作。科学合理地定岗、定员、定工作量,建立健全考勤制度、目标管理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质量评估制度等。充分考虑各岗位工作量、责任、风险等因素,制定测量业绩的方法和手段,科学地测算和制定岗位绩效工资分配系数标准。

3、解除好职工的后顾之忧。单位在实行岗位绩效工资的同时以档案工资为基础及时足额的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学习、休假等相关福利制度。

4、加强成本核算,注意对单位成本的控制和分析,在确保社会效益的前提下,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减少浪费,调动职工关注成本效益和参予理财的积极性,形成全单位“风险共担、责任共负、效益共创”的联动关系。

5、建立绩效工资约束监督机制,单位绩效考核方案要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经单位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报主管部门、人事部门、财政部门审批备案,同时接受财政、人事、税务、审计、统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三)按照政策规定,及时做好各项补贴审批工作

1、做好退休人员高龄补贴、建房补助及遗属生活困难补助的审批等工作。

2、按照知补政策规定,及时认真做好机关、事业单位知识分子补贴的审批工作。

三、退休人员审批管理工作。

1、根据有关政策,认真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劳动能力鉴定、退休审批及对退休人员管理工作。

福利科范文篇3

一、全县在职人员工作开展情况

办理正常亚升业务1080人次,审批调动人员工资介绍信200余人,核定调动人员工资200余人,核定专业技术人员工资80余人,补办工资审批表826余人,办理新分人员工资文件50余人。

二、全县退休人员工作开展情况

持续推进退休管理工作:2017年办理到龄退休6人,办理安葬费及抚恤金15人次;核定遗嘱补贴4人次。完成了各项工作的微机补录工作,方便日后工作查阅。

福利科范文篇4

一、日常工资审批管理

(一)根据国家工资政策规定,切实加强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工资管理。

1、严格按照上级人事部门要求,及时完成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正常晋升工资的审批工作。

2、按照工资政策规定,认真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务、岗位(技术等级)变动后的增降工资和重新确定工资工作。

创新思路:为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工资经办人因数据报送错误来回往返,采取以电子政务系统报送工资管理系统数据,确保工资管理系统数据及时更新、全面、准确。

3、做好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新参加工作大中专毕业生、工勤人员见习期(试用期)满后的转正定级工作。

创新思路:为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工资经办人因数据报送错误来回往返,采取电子政务系统报送工资管理系统数据,确保工资管理系统数据及时更新、全面、准确。

4、根据市劳动局的要求,在时限内认真完成全市参加工效挂钩市属企业工效挂钩预、结算工作。

5、就财政统发工资审核中涉及的问题,及时与财政部门协调,在每季度季首8日前,按时完成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中参加财政统发工资单位的工资审核工作。

二、津贴、补贴审批管理规范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工作。

(一)机关公务员津贴、补贴规范

机关公务员津贴、补贴规范工作,我们将严格按照省、市对此项工作的安排布署,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完成。

(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

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中活的部分,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在基本工资外设置绩效工资,使绩效工资与工作人员的表现和业绩等紧密相连,有利于进一步加大事业单位搞活内部分配力度,增强工资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过程中,要着重做好宏观掌控,指导各单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强化职工的思想工作,要深入细致地宣传改革工资分配制度的意义,破除平均主义思想,树立争先创优的竞争意识,消除对改革的恐惧和抵触感。

2、做好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基础管理工作。科学合理地定岗、定员、定工作量,建立健全考勤制度、目标管理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质量评估制度等。充分考虑各岗位工作量、责任、风险等因素,制定测量业绩的方法和手段,科学地测算和制定岗位绩效工资

政部门协调,在每季度季首8日前,按时完成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中参加财政统发工资单位的工资审核工作。

二、津贴、补贴审批管理规范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工作。

(一)机关公务员津贴、补贴规范

机关公务员津贴、补贴规范工作,我们将严格按照省、市对此项工作的安排布署,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完成。

(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

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中活的部分,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在基本工资外设置绩效工资,使绩效工资与工作人员的表现和业绩等紧密相连,有利于进一步加大事业单位搞活内部分配力度,增强工资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过程中,要着重做好宏观掌控,指导各单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强化职工的思想工作,要深入细致地宣传改革工资分配制度的意义,破除平均主义思想,树立争先创优的竞争意识,消除对改革的恐惧和抵触感。

2、做好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基础管理工作。科学合理地定岗、定员、定工作量,建立健全考勤制度、目标管理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质量评估制度等。充分考虑各岗位工作量、责任、风险等因素,制定测量业绩的方法和手段,科学地测算和制定岗位绩效工资分配系数标准。

3、解除好职工的后顾之忧。单位在实行岗位绩效工资的同时以档案工资为基础及时足额的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学习、休假等相关福利制度。

4、加强成本核算,注意对单位成本的控制和分析,在确保社会效益的前提下,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减少浪费,调动职工关注成本效益和参予理财的积极性,形成全单位“风险共担、责任共负、效益共创”的联动关系。

5、建立绩效工资约束监督机制,单位绩效考核方案要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经单位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报主管部门、人事部门、财政部门审批备案,同时接受财政、人事、税务、审计、统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三)按照政策规定,及时做好各项补贴审批工作

1、做好退休人员高龄补贴、建房补助及遗属生活困难补助的审批等工作。

2、按照知补政策规定,及时认真做好机关、事业单位知识分子补贴的审批工作。

福利科范文篇5

关键词医学功能学科实验;医学实验教学;动物伦理;动物福利;实验动物

实验教学是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医药人才的关键环节[1]。医学功能学科实验是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学科实验内容有机融合成的综合性实验体系,是医学实验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2-3]。医学功能学科实验通过动物实验来帮助学生掌握机体生理功能、疾病发生机制、药物作用及其规律,以及掌握基本操作方法和提升手术操作技能,实验动物是其必不可少的研究对象[2]。功能学科实验教学中,部分学生对实验动物缺乏关爱、实验操作野蛮粗暴、甚至还存在非必要伤害实验动物等不规范行为,与实验动物伦理严重不符。本文就如何在医学功能学科实验中融入实验动物伦理教育,激发学生尊重关爱实验动物、提升学生医学人文素养进行思考和探究。

1实验动物伦理教育的内涵和要求

英国动物学家WilliamRussell和微生物学家RexBurch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科学研究3R原则,即替代(replacement)、减少(reduction)和优化(refinement),得到生物医学领域研究者广泛认同[4]。1989年Fraser又丰富了实验动物福利与伦理的内涵,认为其本质为动物福利与人类利益的平衡[5]。实验动物伦理是人类从道德层面衡量实验动物的内在价值和地位,是人类对待实验动物以及动物实验研究应遵循的社会道德标准和原则理论[6]。实验动物伦理既是人道主义的要求,也是科学研究的需要,既关系着科研人员和科学事业在公众中的形象,也深刻影响公众对科学研究和科研成果的认可度和接纳度。在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中,动物实验有时无可替代,实验动物难免经受痛苦,我们应尽可能将实验动物的痛苦降到最低,并让实验动物价值最大发挥。部分学生坚持动物权利,反对甚至抵制动物实验,严格意义上这属于极端保护主义,不同于动物福利。动物福利本质上是倡导尊重实验动物,善待动物和敬畏生命[7],并规定实验动物应享有不受饥渴、生活舒适、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表达天性、生活无恐惧和悲伤感等五项基本福利。通过加强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和监管的法制化、标准化教育,厘清动物实验与实验动物伦理的关系,辩证理性对待实验动物和保障动物福利,引导学生遵守法纪和技术标准,树立科研底线思维,严格按照实验动物伦理的要求开展动物实验,恪守科技伦理规范要求,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善待、敬畏生命与关心关爱患者的意识。

2功能学科实验融入实验动物伦理教育的必要性

2.1提升医学人文素养,强化生命伦理意识

实验动物是疾病研究的重要对象和模型,为医学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作为动物实验的受益者,人类应当敬畏生命、尊重实验动物、保障动物基本福利。通过实验动物获取知识和锻炼技能,医学生们逐步成长为医疗服务的主力军,他们的伦理观和生命观不仅会影响对实验动物的态度,还会影响今后医疗服务的态度。研究显示,部分学生实验动物伦理观念欠缺,对实验动物福利缺乏正确认知,甚至可能给实验动物造成非必要的痛苦和伤害,违背了实验动物伦理的基本原则[8],生命观和医学人文精神亟待加强。医学功能学科实验融入动物伦理教育,既有利于学生同情心和仁慈心的培养,又能提升道德观和伦理观,做到善待动物、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2.2保障实验动物福利,保证结果科学可靠

动物福利与动物心理和生理健康密切相关,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影响[9]。保障实验动物福利,就要保证实验动物身心健康、生活舒适、没有痛苦和疾病。实验动物一旦紧张、恐惧或应激,实验结果可能不可靠甚至错误。实验结果不理想,实验动物的价值和意义未充分发挥,甚至还需重复实验而造成额外的浪费和牺牲。只有保障实验动物福利,才可以获取科学、准确、可靠实验结果。通过科技伦理理念的融入,可帮助同学树立科技伦理的意识,为今后开展实验动物相关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2.3强化严谨规范操作,提升实验操作技能

医学实验教学是提升医学专业技能重要路径之一。不熟练、不规范的实验操作会造成实验动物不必要的惊恐、疼痛甚至损伤。麻醉药的种类、用量、使用方式及麻醉深度的不恰当,会引起实验动物疼痛、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激惹动物、暴力抓取、在实验动物面前处死同类动物、处死过程不干脆不果断、未完全处死的动物扔进尸体暂存冰箱等都属于不规范的行为,应严格摒弃。实验动物饲养、运输和暂存等环节的环境不清洁、温度不适宜、食物和饮水不恰当、垫料不舒适清洁等因素,也可能造成实验动物不必要的惊恐或应激,违背了动物福利的原则和要求。应严谨规范操作,提升操作技能,保障动物福利。

2.4实验动物用量较大,价值意义利用不够

据统计,2015年全球用于科学研究的实验动物数量达到1.921亿只[10],我国实验动物使用数量持续增长。医学功能学科实验使用的实验动物种类繁多,数量较大。然而,其中有些是简单重复性的验证操作,一定程度上造成实验动物不必要的浪费,还有些实验动物仅仅开展了很小的局部实验,可洗脱后再次利用。诸如此类,实验动物价值未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可遵循实验动物伦理原则优化教学内容设计来减少实验动物用量。教学内容的设置未严格遵循实验动物福利“3R”原则,存在滥用实验动物和重复动物实验的现象[11]。医学功能学科实验中融入动物伦理教育,强化医学生人文素养和生命观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和动物伦理意识,对培养有理想、有温度的高素质医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3医学功能学科实验中融入动物伦理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我校医学功能学科实验课程开设多项动物实验,涉及家兔、小鼠、豚鼠、牛蛙等实验动物,每年家兔用量近2000只,小鼠超过1000只。医学功能学科实验中,学生总体能遵守动物伦理的规范和要求,但偶尔也有学生存在不理解动物福利内涵和违反实验动物福利的行为,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实验动物福利的法制化、标准化等相关教育。

3.1建章立制规范流程,强化意识严格管理

为加强实验动物的管理工作,保证实验动物质量,适应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非常重视实验动物相关法律建设,制定了系列动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1988年科技部颁布了《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并于2011年、2013年和2017年三次修订[12],2006年科技部颁布《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13]和《估价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14],2018年出台了《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指南》(GB/T35892-2018)国家标准[15],此外,我国还先后颁布了《动物检疫管理办法》、《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和《国内贸易部饲料管理办法》等系列法律法规。各地也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系列管理办法,1987年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布了《上海市实验动物管理办法》[16],2019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印发了《上海市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17]。另外,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了国家标准《实验动物福利通则》(标准号:GB/T42011-2022),并于2022年12月30日开始实施[18]。根据国家实验动物保护的相关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学校制定了实验动物相关的管理办法,例如《复旦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审查流程》、《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实验动物申请书》、《复旦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制度,从实验动物伦理审查、实验动物申请和使用等不同角度规范实验动物使用的要求和流程,建立健全动物福利监督管理的架构和制度,尤其强化伦理审查的独立性和规范性,以切实保障实验动物福利伦理。

3.2课程融入动物伦理,系统阐述内涵要义

功能学科实验总论部分设置实验动物伦理和福利相关内容,通过动物福利伦理审查和监管相关制度、流程和要求的讲解,构建法制化、标准化的意识,牢固树立底线思维。通过融入实验动物伦理案例、不规范行为以及实验动物伦理审查流程和意义等具体内容,讲解《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等动物保护相关法规以及3R原则等动物福利伦理相关内涵要求,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合理、规范人道的实验动物伦理、动物福利及动物使用观念,启迪思考生命的价值和实验动物的意义,厚植科技伦理的意识,在实验操作中培养医学人文精神,提高职业伦理素养。3.3优化实验内容设置,减少用量减轻痛苦3R原则不否定动物实验的必要性,最大程度尊重实验动物,是解决动物实验伦理冲突的可行方案。功能学科实验可按3R原则,统筹优化实验项目,科学设计实验内容,注重各实验项目的衔接,尽可能减少实验动物用量、提高利用效率、规避不必要的痛苦、焦虑和伤害[7]。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实验,按照实验室为单位来分组设计实验,既满足LD50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的要求,又极大减少实验动物用量。心律失常和离体肠实验都是以豚鼠为研究对象,将两个实验并行安排,用心律失常后的豚鼠提供离体肠实验的肠段,减少豚鼠用量。运用图片、视频、微课、虚拟仿真实验等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讲解动物实验设计与优化的基本思路、原则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并将动物福利与伦理有机融入[19]。

3.4有效融合现代技术,合理替代实验动物

融合现代技术,用低知觉、无知觉的材料代替知觉生物,或用低等动物代替高等动物,可有效减少知觉生物、高等动物使用量[20]。动物替代常见方法有:(1)体外替代技术,目前最主要的动物实验替代方法;(2)低等物种替代高等物种,如昆虫替代脊椎动物;(3)免疫学技术,如酶联免疫分析等;(4)物理化学方法,如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技术观察动物体内肿瘤进展。(5)虚拟仿真技术,模拟动物的生理活动和疾病模型[20-21]。计算机模拟技术、信息技术、3D细胞模型、类器官等技术都可减少实验动物用量,保障实验结果准确性。与动物实验相比,替代技术实验条件易控制、重复性好,还可减少动物使用,规避伦理问题。虽然,实验动物替代可一定程度减少动物用量,但不能完全避免动物使用,替代不是不用,而是优化和减少,提高实验动物福利。

3.5规范实验流程环节,提升实践操作技能

规范功能学科实验的课前预习、预实验、实验操作和善后处理等全过程,有机融入动物伦理,提升实践操作技能。(1)实验课前,通过在线课程、微课、虚拟仿真系统等网络资源预习实验内容,理解实验原理、方法、操作技能和要点,以更好操作和应对实验中各种情况。(2)预实验既可提高实验成功率,又为动物处理、试剂浓度、给药方式等提供参考。(3)功能学科实验总论后设置了手术操作训练和仪器设备使用两次操作训练,锻炼和提升实验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成功率,减少实验失败和实验动物浪费。(4)规范、科学实验动物善后处理,强化规范操作和技能提升,家兔、大鼠、豚鼠等实验动物注射或者吸入安乐死药物,小鼠、乳鼠等小动物采用深度麻醉状态下颈椎脱臼法,实验动物均会无痛苦地快速死亡。

3.6强化教师示范引领,规范动物伦理实践

将动物伦理知识和内涵有机融入到课程教学全环节。教师严谨认真的态度、深入细致的讲解、科学规范的操作,以及对实验动物的关爱方法和技术手段,明显减轻实验动物的恐惧和痛苦,还充分展现实验动物伦理的理念和内涵。教师通过示教引领具体阐述动物伦理的方式方法,规范动物伦理的操作实践,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学生,引导学生自觉关心关爱实验动物、敬畏尊重生命。

3.7加强动物伦理宣传,营造善待动物氛围

定期组织实验动物福利和伦理相关活动,包括讲座、征文、竞赛等,以公众号、视频号、宣传栏、校园横幅等方式加大宣传,在实验室内张贴动物福利与伦理宣传单,营造浓厚的尊重、善待实验动物的氛围。校园内树立实验动物纪念碑,每年4月24日世界实验动物日这周举办系列实验动物相关活动,4月24日当天举行隆重的实验动物日纪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向牺牲的实验动物默哀和敬献鲜花,祭奠为人类健康事业无私奉献的实验动物,在学生心中根植尊重生命、善待实验动物的种子。

4展望

尊重和善待动物是人类文明的体现和必然要求,善待实验动物、保障动物福利,也是医学生的基本要求和必备素养。将实验动物伦理教育有机融入到功能学科实验课程,把实验动物法制化、标准化管理与医学人文、立德树人有机结合,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敬畏生命、关爱生命的生命观教育厚植于心,引导学生遵守法纪和技术标准、严格落实实验动物伦理和动物福利的内涵和要求。通过构建法制化、标准化的意识,牢固树立科研底线思维,恪守科技伦理规范和要求,科学规矩地开展科学研究。医学功能学科实验融入动物伦理教育,既强化了医学生善待敬畏生命与关心关爱患者的温度、情怀教育,又为未来的医学科技人才厚植了法制化、标准化底线思维理念和科技伦理意识。

参考文献

[1]李利生,童学红,梁雪,等.动物福利背景下两栖类动物机能实验的改进[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7):63-64.

[2]刘行海,买文丽,刘红,等.微课在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7,39(3):160-161.

[3]饶玉良,严钰锋.课程思政在医学功能学科实验“缺氧”教学中的探讨[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29(4):

[4]张琼,郭果毅,刘婷,等.药理学教学中动物实验伦理教育的思考[J].智慧健康,2019,5(2):39-40,48.

[5]FraserAF.福利和福祉[J].兽医记录,1989,125(12):332-333.

[6]黄术兵.中西实验动物伦理和福利发展比较研究[J].医学与哲学,2020,41(17):33-38..

[7]郇长超,陈鹏翔,郭停停,等.动物福利在动物传染病实验教学中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495(49):382-384.

[8]饶木艳,杨岳颖,周俊俊,等.医学生对动物福利认知的调查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1):40(1):137-139.

[9]高晴,戚晓红,袁艺标.医学实验教学中动物伦理观教育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466(20):

[10]魏欣,徐维平.替代动物的实验伦理规范研究进展[J].生物学杂志,2022,39(3):

福利科范文篇6

关键词:医学功能学科实验;医学实验教学;动物伦理;动物福利;实验动物

实验教学是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医药人才的关键环节[1]。医学功能学科实验是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学科实验内容有机融合成的综合性实验体系,是医学实验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2-3]。医学功能学科实验通过动物实验来帮助学生掌握机体生理功能、疾病发生机制、药物作用及其规律,以及掌握基本操作方法和提升手术操作技能,实验动物是其必不可少的研究对象[2]。功能学科实验教学中,部分学生对实验动物缺乏关爱、实验操作野蛮粗暴、甚至还存在非必要伤害实验动物等不规范行为,与实验动物伦理严重不符。本文就如何在医学功能学科实验中融入实验动物伦理教育,激发学生尊重关爱实验动物、提升学生医学人文素养进行思考和探究。

1实验动物伦理教育的内涵和要求

英国动物学家WilliamRussell和微生物学家RexBurch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科学研究3R原则,即替代(replacement)、减少(reduction)和优化(refinement),得到生物医学领域研究者广泛认同[4]。1989年Fraser又丰富了实验动物福利与伦理的内涵,认为其本质为动物福利与人类利益的平衡[5]。实验动物伦理是人类从道德层面衡量实验动物的内在价值和地位,是人类对待实验动物以及动物实验研究应遵循的社会道德标准和原则理论[6]。实验动物伦理既是人道主义的要求,也是科学研究的需要,既关系着科研人员和科学事业在公众中的形象,也深刻影响公众对科学研究和科研成果的认可度和接纳度。在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中,动物实验有时无可替代,实验动物难免经受痛苦,我们应尽可能将实验动物的痛苦降到最低,并让实验动物价值最大发挥。部分学生坚持动物权利,反对甚至抵制动物实验,严格意义上这属于极端保护主义,不同于动物福利。动物福利本质上是倡导尊重实验动物,善待动物和敬畏生命[7],并规定实验动物应享有不受饥渴、生活舒适、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表达天性、生活无恐惧和悲伤感等五项基本福利。通过加强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和监管的法制化、标准化教育,厘清动物实验与实验动物伦理的关系,辩证理性对待实验动物和保障动物福利,引导学生遵守法纪和技术标准,树立科研底线思维,严格按照实验动物伦理的要求开展动物实验,恪守科技伦理规范要求,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善待、敬畏生命与关心关爱患者的意识。

2功能学科实验融入实验动物伦理教育的必要性

2.1提升医学人文素养,强化生命伦理意识

实验动物是疾病研究的重要对象和模型,为医学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作为动物实验的受益者,人类应当敬畏生命、尊重实验动物、保障动物基本福利。通过实验动物获取知识和锻炼技能,医学生们逐步成长为医疗服务的主力军,他们的伦理观和生命观不仅会影响对实验动物的态度,还会影响今后医疗服务的态度。研究显示,部分学生实验动物伦理观念欠缺,对实验动物福利缺乏正确认知,甚至可能给实验动物造成非必要的痛苦和伤害,违背了实验动物伦理的基本原则[8],生命观和医学人文精神亟待加强。医学功能学科实验融入动物伦理教育,既有利于学生同情心和仁慈心的培养,又能提升道德观和伦理观,做到善待动物、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2.2保障实验动物福利,保证结果科学可靠

动物福利与动物心理和生理健康密切相关,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影响[9]。保障实验动物福利,就要保证实验动物身心健康、生活舒适、没有痛苦和疾病。实验动物一旦紧张、恐惧或应激,实验结果可能不可靠甚至错误。实验结果不理想,实验动物的价值和意义未充分发挥,甚至还需重复实验而造成额外的浪费和牺牲。只有保障实验动物福利,才可以获取科学、准确、可靠实验结果。通过科技伦理理念的融入,可帮助同学树立科技伦理的意识,为今后开展实验动物相关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2.3强化严谨规范操作,提升实验操作技能

医学实验教学是提升医学专业技能重要路径之一。不熟练、不规范的实验操作会造成实验动物不必要的惊恐、疼痛甚至损伤。麻醉药的种类、用量、使用方式及麻醉深度的不恰当,会引起实验动物疼痛、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激惹动物、暴力抓取、在实验动物面前处死同类动物、处死过程不干脆不果断、未完全处死的动物扔进尸体暂存冰箱等都属于不规范的行为,应严格摒弃。实验动物饲养、运输和暂存等环节的环境不清洁、温度不适宜、食物和饮水不恰当、垫料不舒适清洁等因素,也可能造成实验动物不必要的惊恐或应激,违背了动物福利的原则和要求。应严谨规范操作,提升操作技能,保障动物福利。

2.4实验动物用量较大,价值意义利用不够

据统计,2015年全球用于科学研究的实验动物数量达到1.921亿只[10],我国实验动物使用数量持续增长。医学功能学科实验使用的实验动物种类繁多,数量较大。然而,其中有些是简单重复性的验证操作,一定程度上造成实验动物不必要的浪费,还有些实验动物仅仅开展了很小的局部实验,可洗脱后再次利用。诸如此类,实验动物价值未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可遵循实验动物伦理原则优化教学内容设计来减少实验动物用量。教学内容的设置未严格遵循实验动物福利“3R”原则,存在滥用实验动物和重复动物实验的现象[11]。医学功能学科实验中融入动物伦理教育,强化医学生人文素养和生命观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和动物伦理意识,对培养有理想、有温度的高素质医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3医学功能学科实验中融入动物伦理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我校医学功能学科实验课程开设多项动物实验,涉及家兔、小鼠、豚鼠、牛蛙等实验动物,每年家兔用量近2000只,小鼠超过1000只。医学功能学科实验中,学生总体能遵守动物伦理的规范和要求,但偶尔也有学生存在不理解动物福利内涵和违反实验动物福利的行为,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实验动物福利的法制化、标准化等相关教育。

3.1建章立制规范流程,强化意识严格管理

为加强实验动物的管理工作,保证实验动物质量,适应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非常重视实验动物相关法律建设,制定了系列动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1988年科技部颁布了《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并于2011年、2013年和2017年三次修订[12],2006年科技部颁布《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13]和《估价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14],2018年出台了《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指南》(GB/T35892-2018)国家标准[15],此外,我国还先后颁布了《动物检疫管理办法》、《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和《国内贸易部饲料管理办法》等系列法律法规。各地也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系列管理办法,1987年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布了《上海市实验动物管理办法》[16],2019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印发了《上海市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17]。另外,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了国家标准《实验动物福利通则》(标准号:GB/T42011-2022),并于2022年12月30日开始实施[18]。根据国家实验动物保护的相关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学校制定了实验动物相关的管理办法,例如《复旦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审查流程》、《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实验动物申请书》、《复旦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制度,从实验动物伦理审查、实验动物申请和使用等不同角度规范实验动物使用的要求和流程,建立健全动物福利监督管理的架构和制度,尤其强化伦理审查的独立性和规范性,以切实保障实验动物福利伦理。

3.2课程融入动物伦理,系统阐述内涵要义

功能学科实验总论部分设置实验动物伦理和福利相关内容,通过动物福利伦理审查和监管相关制度、流程和要求的讲解,构建法制化、标准化的意识,牢固树立底线思维。通过融入实验动物伦理案例、不规范行为以及实验动物伦理审查流程和意义等具体内容,讲解《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等动物保护相关法规以及3R原则等动物福利伦理相关内涵要求,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合理、规范人道的实验动物伦理、动物福利及动物使用观念,启迪思考生命的价值和实验动物的意义,厚植科技伦理的意识,在实验操作中培养医学人文精神,提高职业伦理素养。

3.3优化实验内容设置,减少用量减轻痛苦

3R原则不否定动物实验的必要性,最大程度尊重实验动物,是解决动物实验伦理冲突的可行方案。功能学科实验可按3R原则,统筹优化实验项目,科学设计实验内容,注重各实验项目的衔接,尽可能减少实验动物用量、提高利用效率、规避不必要的痛苦、焦虑和伤害[7]。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实验,按照实验室为单位来分组设计实验,既满足LD50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的要求,又极大减少实验动物用量。心律失常和离体肠实验都是以豚鼠为研究对象,将两个实验并行安排,用心律失常后的豚鼠提供离体肠实验的肠段,减少豚鼠用量。运用图片、视频、微课、虚拟仿真实验等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讲解动物实验设计与优化的基本思路、原则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并将动物福利与伦理有机融入[19]。

3.4有效融合现代技术,合理替代实验动物

融合现代技术,用低知觉、无知觉的材料代替知觉生物,或用低等动物代替高等动物,可有效减少知觉生物、高等动物使用量[20]。动物替代常见方法有:(1)体外替代技术,目前最主要的动物实验替代方法;(2)低等物种替代高等物种,如昆虫替代脊椎动物;(3)免疫学技术,如酶联免疫分析等;(4)物理化学方法,如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技术观察动物体内肿瘤进展。(5)虚拟仿真技术,模拟动物的生理活动和疾病模型[20-21]。计算机模拟技术、信息技术、3D细胞模型、类器官等技术都可减少实验动物用量,保障实验结果准确性。与动物实验相比,替代技术实验条件易控制、重复性好,还可减少动物使用,规避伦理问题。虽然,实验动物替代可一定程度减少动物用量,但不能完全避免动物使用,替代不是不用,而是优化和减少,提高实验动物福利。

3.5规范实验流程环节,提升实践操作技能

规范功能学科实验的课前预习、预实验、实验操作和善后处理等全过程,有机融入动物伦理,提升实践操作技能。(1)实验课前,通过在线课程、微课、虚拟仿真系统等网络资源预习实验内容,理解实验原理、方法、操作技能和要点,以更好操作和应对实验中各种情况。(2)预实验既可提高实验成功率,又为动物处理、试剂浓度、给药方式等提供参考。(3)功能学科实验总论后设置了手术操作训练和仪器设备使用两次操作训练,锻炼和提升实验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成功率,减少实验失败和实验动物浪费。(4)规范、科学实验动物善后处理,强化规范操作和技能提升,家兔、大鼠、豚鼠等实验动物注射或者吸入安乐死药物,小鼠、乳鼠等小动物采用深度麻醉状态下颈椎脱臼法,实验动物均会无痛苦地快速死亡。

3.6强化教师示范引领,规范动物伦理实践

将动物伦理知识和内涵有机融入到课程教学全环节。教师严谨认真的态度、深入细致的讲解、科学规范的操作,以及对实验动物的关爱方法和技术手段,明显减轻实验动物的恐惧和痛苦,还充分展现实验动物伦理的理念和内涵。教师通过示教引领具体阐述动物伦理的方式方法,规范动物伦理的操作实践,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学生,引导学生自觉关心关爱实验动物、敬畏尊重生命。

3.7加强动物伦理宣传,营造善待动物氛围

定期组织实验动物福利和伦理相关活动,包括讲座、征文、竞赛等,以公众号、视频号、宣传栏、校园横幅等方式加大宣传,在实验室内张贴动物福利与伦理宣传单,营造浓厚的尊重、善待实验动物的氛围。校园内树立实验动物纪念碑,每年4月24日世界实验动物日这周举办系列实验动物相关活动,4月24日当天举行隆重的实验动物日纪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向牺牲的实验动物默哀和敬献鲜花,祭奠为人类健康事业无私奉献的实验动物,在学生心中根植尊重生命、善待实验动物的种子。

4展望

尊重和善待动物是人类文明的体现和必然要求,善待实验动物、保障动物福利,也是医学生的基本要求和必备素养。将实验动物伦理教育有机融入到功能学科实验课程,把实验动物法制化、标准化管理与医学人文、立德树人有机结合,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敬畏生命、关爱生命的生命观教育厚植于心,引导学生遵守法纪和技术标准、严格落实实验动物伦理和动物福利的内涵和要求。通过构建法制化、标准化的意识,牢固树立科研底线思维,恪守科技伦理规范和要求,科学规矩地开展科学研究。医学功能学科实验融入动物伦理教育,既强化了医学生善待敬畏生命与关心关爱患者的温度、情怀教育,又为未来的医学科技人才厚植了法制化、标准化底线思维理念和科技伦理意识。

参考文献

[1]李利生,童学红,梁雪,等.动物福利背景下两栖类动物机能实验的改进[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7):63-64.

[2]刘行海,买文丽,刘红,等.微课在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7,39(3):160-161.

[3]饶玉良,严钰锋.课程思政在医学功能学科实验“缺氧”教学中的探讨[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29(4):593-597.

[4]张琼,郭果毅,刘婷,等.药理学教学中动物实验伦理教育的思考[J].智慧健康,2019,5(2):39-40,48.

[5]FraserAF.福利和福祉[J].兽医记录,1989,125(12):332-333.

[6]黄术兵.中西实验动物伦理和福利发展比较研究[J].医学与哲学,2020,41(17):33-38.

[7]郇长超,陈鹏翔,郭停停,等.动物福利在动物传染病实验教学中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495(49):382-384.

[8]饶木艳,杨岳颖,周俊俊,等.医学生对动物福利认知的调查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1):137-139.

[9]高晴,戚晓红,袁艺标.医学实验教学中动物伦理观教育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466(20):13-14.

[10]魏欣,徐维平.替代动物的实验伦理规范研究进展[J].生物学杂志,2022,39(3):1-5.

[11]丁煌,黄姗姗,刘慧萍,等.实验动物伦理教育对医学生医学素养形成的影响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1,20(2):157-159.

[12]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实验动物管理条例[EB/OL].[2017-03-01].

[13]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EB/OL].

[14]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EB/OL].

[15]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指南[EB/OL].

福利科范文篇7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全省民政工作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服务创业、尊重创业、促进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为民服务水平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创建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优越的创新创业服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为目标,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优化服务机制、完善运行程序,实现机关作风进一步转变、履职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为推动全民创业和全面创新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活动范围

局机关各科室、市老龄办、直属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三、工作重点

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民政工作实际,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

(一)继续开展“亲民、为民、利民”主题教育活动

1.开展民政宗旨教育。把形势教育、党性教育、法制教育和民政业务教育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提高“亲民、为民、利民”意识,增强干部职工的爱民之心。

2.制定并落实干部培训计划,切实提高民政干部为民服务的能力。

3.开展专题调研。充分发挥局党组中心组带头示范作用,局领导分头挂点一个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通过走村入户、上门倾听的形式,带着课题深入基层,积极开展调研活动,进一步落实各项民生政策,更全面掌握民情,解剖和分析影响和制约我市民政事业发展的难题,为基层排忧解难,推动和指导所分管的民政工作科学发展,并为困难群众创业提供支持和帮助。

(二)组织开展民生工程落实活动

提高城乡低保保障对象补助水平,组织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参加公益性劳动,并积极创造条件安排他们就业,使其自食其力。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生活补助标准。落实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按规定标准发放。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扩大城市医疗救助范围。建立儿童大病医疗专项救助制度。继续实施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制度。(负责单位:社会救助处、优抚安置科、社会事务科、救灾救济科)

(三)组织开展低保规范化管理年活动

1.以县(市、区)为单位组织联合工作组对城市低保户开展一次“拉网式”普查,坚决清退“关系保”、“人情保”,以“应退尽退”促“应保尽保”。

2.在清查中对低保对象进行重新审核,重新按收入情况确定救助金额。

3.坚决纠正分户保、合户保现象,低保证和救助金领取证(折、卡)必须由低保户自己保管,不得由基层干部代管代领。

4.针对查找出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程序,抓好落实。

5.进一步完善档案和救助数据,符合完整、规范、及时更新的要求。(负责单位:社会救助处)

(四)组织开展基层服务平台创建活动

1.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新机制,进一步加强民政基层队伍建设。(负责单位:办公室)

2.继续开展民政基层窗口行风建设,在全市民政系统12类基层窗口单位创建13个(每县市区1个)行风建设示范单位。(负责单位:监察室及有关科室、单位)

3.继续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拓宽和谐社区示范单位覆盖面。在全市打造13个(每县市区1个)精品农村社区。(负责单位: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科)

4.继续推进社会福利服务设施建设,向民政部争取“蓝天计划”项目1-2个,县(市、区)社会福利中心建设计划项目13个;加强联系沟通,强化督导,有力推进市本级社会福利中心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项目建设。(负责单位:社会福利科、社会事务科)

5.集中力量抓好居家养老示范点,具体指导并达到中心城区2-3个、县(市)城区1-2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负责单位:市老龄办)

6.积极启动全市城乡一体化的退役士兵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开办自主创业培训课程,加强就业服务指导,为退役士兵提供创业服务绿色通道。(负责单位:优抚安置科)

7.服务社会组织创业发展。巩固专项治理工作成果,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职能作用。降低登记门槛,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发挥其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共建和谐、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负责单位:民间组织管理科)

(五)组织开展民政政策宣讲活动

1.继续更新完善“吉安民政网站”专栏,采用问答式,宣传民政法规政策。印制宣传册发放到基层和服务对象。

2.局机关组织宣讲团赴基层宣讲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兴办社会福利机构、开办社会福利企业、举办养老服务机构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优惠政策。(负责单位:办公室、监察室、优抚安置科、社会福利科、市老龄办)

(六)继续开展优化创业环境活动

1.进一步加大行政审批改革力度。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回头看,确保“三个至少缩减30%”落实到位。对保留的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进行再梳理,公布项目表格和行政审批办理流程图。加快构筑全市民政系统网上办事平台,推行行政许可网上审批。(负责单位:办公室、民间组织管理科、行政服务科)

2.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按照《省民政厅行政执法依据目录》和《省民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和《细化标准》等文件规定,落实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深化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改革,规范行业协会服务和收费行为。(负责单位:办公室、民间组织管理科、行政服务科)

3.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通过民政网站、电子屏幕适时公开民政政务。继续实行和完善“一站式服务、一窗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审批”的服务方式。(负责单位:办公室、民间组织管理科、行政服务科)

4.进一步健全完善和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负责单位:监察室)

5.进一步加强对群众投诉以及监测点反映问题的督查督办。严肃查处影响机关效能、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为巩固机关效能年活动成果,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提升创业服务水平,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决定2010年在全市民政系统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二、活动范围

局机关各科室、市老龄办、直属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三、工作重点

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民政工作实际,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

(一)继续开展“亲民、为民、利民”主题教育活动

1.开展民政宗旨教育。把形势教育、党性教育、法制教育和民政业务教育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提高“亲民、为民、利民”意识,增强干部职工的爱民之心。

2.制定并落实干部培训计划,切实提高民政干部为民服务的能力。

3.开展专题调研。充分发挥局党组中心组带头示范作用,局领导分头挂点一个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通过走村入户、上门倾听的形式,带着课题深入基层,积极开展调研活动,进一步落实各项民生政策,更全面掌握民情,解剖和分析影响和制约我市民政事业发展的难题,为基层排忧解难,推动和指导所分管的民政工作科学发展,并为困难群众创业提供支持和帮助。

(二)组织开展民生工程落实活动

提高城乡低保保障对象补助水平,组织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参加公益性劳动,并积极创造条件安排他们就业,使其自食其力。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生活补助标准。落实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按规定标准发放。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扩大城市医疗救助范围。建立儿童大病医疗专项救助制度。继续实施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制度。(负责单位:社会救助处、优抚安置科、社会事务科、救灾救济科)

(三)组织开展低保规范化管理年活动

1.以县(市、区)为单位组织联合工作组对城市低保户开展一次“拉网式”普查,坚决清退“关系保”、“人情保”,以“应退尽退”促“应保尽保”。

2.在清查中对低保对象进行重新审核,重新按收入情况确定救助金额。

3.坚决纠正分户保、合户保现象,低保证和救助金领取证(折、卡)必须由低保户自己保管,不得由基层干部代管代领。

4.针对查找出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程序,抓好落实。

5.进一步完善档案和救助数据,符合完整、规范、及时更新的要求。(负责单位:社会救助处)

(四)组织开展基层服务平台创建活动

1.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新机制,进一步加强民政基层队伍建设。(负责单位:办公室)

2.继续开展民政基层窗口行风建设,在全市民政系统12类基层窗口单位创建13个(每县市区1个)行风建设示范单位。(负责单位:监察室及有关科室、单位)

3.继续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拓宽和谐社区示范单位覆盖面。在全市打造13个(每县市区1个)精品农村社区。(负责单位: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科)

4.继续推进社会福利服务设施建设,向民政部争取“蓝天计划”项目1-2个,县(市、区)社会福利中心建设计划项目13个;加强联系沟通,强化督导,有力推进市本级社会福利中心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项目建设。(负责单位:社会福利科、社会事务科)

5.集中力量抓好居家养老示范点,具体指导并达到中心城区2-3个、县(市)城区1-2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负责单位:市老龄办)

6.积极启动全市城乡一体化的退役士兵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开办自主创业培训课程,加强就业服务指导,为退役士兵提供创业服务绿色通道。(负责单位:优抚安置科)

7.服务社会组织创业发展。巩固专项治理工作成果,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职能作用。降低登记门槛,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发挥其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共建和谐、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负责单位:民间组织管理科)

(五)组织开展民政政策宣讲活动

1.继续更新完善“吉安民政网站”专栏,采用问答式,宣传民政法规政策。印制宣传册发放到基层和服务对象。

2.局机关组织宣讲团赴基层宣讲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兴办社会福利机构、开办社会福利企业、举办养老服务机构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优惠政策。(负责单位:办公室、监察室、优抚安置科、社会福利科、市老龄办)

(六)继续开展优化创业环境活动

1.进一步加大行政审批改革力度。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回头看,确保“三个至少缩减30%”落实到位。对保留的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进行再梳理,公布项目表格和行政审批办理流程图。加快构筑全市民政系统网上办事平台,推行行政许可网上审批。(负责单位:办公室、民间组织管理科、行政服务科)

2.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按照《省民政厅行政执法依据目录》和《省民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和《细化标准》等文件规定,落实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深化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改革,规范行业协会服务和收费行为。(负责单位:办公室、民间组织管理科、行政服务科)

3.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通过民政网站、电子屏幕适时公开民政政务。继续实行和完善“一站式服务、一窗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审批”的服务方式。(负责单位:办公室、民间组织管理科、行政服务科)

福利科范文篇8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全省民政工作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服务创业、尊重创业、促进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为民服务水平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创建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优越的创新创业服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为目标,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优化服务机制、完善运行程序,实现机关作风进一步转变、履职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为推动全民创业和全面创新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活动范围

局机关各科室、市老龄办、直属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三、工作重点

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民政工作实际,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

(一)继续开展“亲民、为民、利民”主题教育活动

1.开展民政宗旨教育。把形势教育、党性教育、法制教育和民政业务教育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提高“亲民、为民、利民”意识,增强干部职工的爱民之心。

2.制定并落实干部培训计划,切实提高民政干部为民服务的能力。

3.开展专题调研。充分发挥局党组中心组带头示范作用,局领导分头挂点一个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通过走村入户、上门倾听的形式,带着课题深入基层,积极开展调研活动,进一步落实各项民生政策,更全面掌握民情,解剖和分析影响和制约我市民政事业发展的难题,为基层排忧解难,推动和指导所分管的民政工作科学发展,并为困难群众创业提供支持和帮助。

(二)组织开展民生工程落实活动

提高城乡低保保障对象补助水平,组织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参加公益性劳动,并积极创造条件安排他们就业,使其自食其力。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生活补助标准。落实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按规定标准发放。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扩大城市医疗救助范围。建立儿童大病医疗专项救助制度。继续实施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制度。(负责单位:社会救助处、优抚安置科、社会事务科、救灾救济科)

(三)组织开展低保规范化管理年活动

1.以县(市、区)为单位组织联合工作组对城市低保户开展一次“拉网式”普查,坚决清退“关系保”、“人情保”,以“应退尽退”促“应保尽保”。

2.在清查中对低保对象进行重新审核,重新按收入情况确定救助金额。

3.坚决纠正分户保、合户保现象,低保证和救助金领取证(折、卡)必须由低保户自己保管,不得由基层干部代管代领。

4.针对查找出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程序,抓好落实。

5.进一步完善档案和救助数据,符合完整、规范、及时更新的要求。(负责单位:社会救助处)

(四)组织开展基层服务平台创建活动

1.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新机制,进一步加强民政基层队伍建设。(负责单位:办公室)

2.继续开展民政基层窗口行风建设,在全市民政系统12类基层窗口单位创建13个(每县市区1个)行风建设示范单位。(负责单位:监察室及有关科室、单位)

3.继续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拓宽和谐社区示范单位覆盖面。在全市打造13个(每县市区1个)精品农村社区。(负责单位: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科)

4.继续推进社会福利服务设施建设,向民政部争取“蓝天计划”项目1-2个,县(市、区)社会福利中心建设计划项目13个;加强联系沟通,强化督导,有力推进市本级社会福利中心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项目建设。(负责单位:社会福利科、社会事务科)

5.集中力量抓好居家养老示范点,具体指导并达到中心城区2-3个、县(市)城区1-2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负责单位:市老龄办)

6.积极启动全市城乡一体化的退役士兵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开办自主创业培训课程,加强就业服务指导,为退役士兵提供创业服务绿色通道。(负责单位:优抚安置科)

7.服务社会组织创业发展。巩固专项治理工作成果,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职能作用。降低登记门槛,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发挥其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共建和谐、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负责单位:民间组织管理科)

(五)组织开展民政政策宣讲活动

1.继续更新完善“吉安民政网站”专栏,采用问答式,宣传民政法规政策。印制宣传册发放到基层和服务对象。

2.局机关组织宣讲团赴基层宣讲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兴办社会福利机构、开办社会福利企业、举办养老服务机构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优惠政策。(负责单位:办公室、监察室、优抚安置科、社会福利科、市老龄办)

(六)继续开展优化创业环境活动

1.进一步加大行政审批改革力度。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回头看,确保“三个至少缩减30%”落实到位。对保留的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进行再梳理,公布项目表格和行政审批办理流程图。加快构筑全市民政系统网上办事平台,推行行政许可网上审批。(负责单位:办公室、民间组织管理科、行政服务科)

2.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按照《省民政厅行政执法依据目录》和《省民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和《细化标准》等文件规定,落实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深化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改革,规范行业协会服务和收费行为。(负责单位:办公室、民间组织管理科、行政服务科)

3.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通过民政网站、电子屏幕适时公开民政政务。继续实行和完善“一站式服务、一窗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审批”的服务方式。(负责单位:办公室、民间组织管理科、行政服务科)

4.进一步健全完善和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负责单位:监察室)

5.进一步加强对群众投诉以及监测点反映问题的督查督办。严肃查处影响机关效能、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为巩固机关效能年活动成果,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提升创业服务水平,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决定2年在全市民政系统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二、活动范围

局机关各科室、市老龄办、直属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三、工作重点

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民政工作实际,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

(一)继续开展“亲民、为民、利民”主题教育活动

1.开展民政宗旨教育。把形势教育、党性教育、法制教育和民政业务教育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提高“亲民、为民、利民”意识,增强干部职工的爱民之心。

2.制定并落实干部培训计划,切实提高民政干部为民服务的能力。

3.开展专题调研。充分发挥局党组中心组带头示范作用,局领导分头挂点一个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通过走村入户、上门倾听的形式,带着课题深入基层,积极开展调研活动,进一步落实各项民生政策,更全面掌握民情,解剖和分析影响和制约我市民政事业发展的难题,为基层排忧解难,推动和指导所分管的民政工作科学发展,并为困难群众创业提供支持和帮助。

(二)组织开展民生工程落实活动

提高城乡低保保障对象补助水平,组织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参加公益性劳动,并积极创造条件安排他们就业,使其自食其力。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生活补助标准。落实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按规定标准发放。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扩大城市医疗救助范围。建立儿童大病医疗专项救助制度。继续实施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制度。(负责单位:社会救助处、优抚安置科、社会事务科、救灾救济科)

(三)组织开展低保规范化管理年活动

1.以县(市、区)为单位组织联合工作组对城市低保户开展一次“拉网式”普查,坚决清退“关系保”、“人情保”,以“应退尽退”促“应保尽保”。

2.在清查中对低保对象进行重新审核,重新按收入情况确定救助金额。

3.坚决纠正分户保、合户保现象,低保证和救助金领取证(折、卡)必须由低保户自己保管,不得由基层干部代管代领。

4.针对查找出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程序,抓好落实。

5.进一步完善档案和救助数据,符合完整、规范、及时更新的要求。(负责单位:社会救助处)

(四)组织开展基层服务平台创建活动

1.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新机制,进一步加强民政基层队伍建设。(负责单位:办公室)

2.继续开展民政基层窗口行风建设,在全市民政系统12类基层窗口单位创建13个(每县市区1个)行风建设示范单位。(负责单位:监察室及有关科室、单位)

3.继续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拓宽和谐社区示范单位覆盖面。在全市打造13个(每县市区1个)精品农村社区。(负责单位: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科)

4.继续推进社会福利服务设施建设,向民政部争取“蓝天计划”项目1-2个,县(市、区)社会福利中心建设计划项目13个;加强联系沟通,强化督导,有力推进市本级社会福利中心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项目建设。(负责单位:社会福利科、社会事务科)

5.集中力量抓好居家养老示范点,具体指导并达到中心城区2-3个、县(市)城区1-2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负责单位:市老龄办)

6.积极启动全市城乡一体化的退役士兵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开办自主创业培训课程,加强就业服务指导,为退役士兵提供创业服务绿色通道。(负责单位:优抚安置科)

7.服务社会组织创业发展。巩固专项治理工作成果,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职能作用。降低登记门槛,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发挥其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共建和谐、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负责单位:民间组织管理科)

(五)组织开展民政政策宣讲活动

1.继续更新完善“吉安民政网站”专栏,采用问答式,宣传民政法规政策。印制宣传册发放到基层和服务对象。

2.局机关组织宣讲团赴基层宣讲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兴办社会福利机构、开办社会福利企业、举办养老服务机构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优惠政策。(负责单位:办公室、监察室、优抚安置科、社会福利科、市老龄办)

(六)继续开展优化创业环境活动

1.进一步加大行政审批改革力度。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回头看,确保“三个至少缩减30%”落实到位。对保留的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进行再梳理,公布项目表格和行政审批办理流程图。加快构筑全市民政系统网上办事平台,推行行政许可网上审批。(负责单位:办公室、民间组织管理科、行政服务科)

2.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按照《省民政厅行政执法依据目录》和《省民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和《细化标准》等文件规定,落实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深化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改革,规范行业协会服务和收费行为。(负责单位:办公室、民间组织管理科、行政服务科)

3.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通过民政网站、电子屏幕适时公开民政政务。继续实行和完善“一站式服务、一窗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审批”的服务方式。(负责单位:办公室、民间组织管理科、行政服务科)

福利科范文篇9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的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92号文)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的优惠政策征管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7〕67号文)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清理简并纳税人报送涉税资料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7〕1077号文)的精神,现就落实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中有关福利企业资格确认和增值税退税管理事项补充通知如下,请知照执行。

一、关于福利企业资格确认的办理

(一)企业办理资格确认需提交的资料及时限

1.民政福利企业(当年新办的福利企业除外)应于每年1月15日前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办理福利企业资格确认。办理时需提供的资料为上年度如下资料:(1)民政部门或残疾人联合会的认定意见;(2)企业用工工资表(包括残疾人和正常人);(3)残疾人证书(复印件)。

2.当年新办民政福利企业应于取得民政部门或残疾人联合会的认定意见书的次月15日前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办理福利企业资格确认。办理时需提供的资料为当年如下资料:(1)当年民政部门或残疾人联合会的认定意见;(2)企业生产初期的用工工资表(包括残疾人和正常人);(3)残疾人证书(复印件)。

(二)资格确认的流程

为了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对福利企业资格确认及时限,原则规定如下:企业将相关资料报送税务机关文书受理窗口,文书受理窗口对企业报送的资料的完整性等当场进行审核,并在2个工作日内将相关资料传递给主管的税源管理科(含税务分局,下同),主管税源管理科在5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成后,提交给分管局长,分管局长在2个工作日内进行确认。

(三)审核要求

各单位要按照文件规定的条件,准确计算纳税人全年平均实际安置残疾人员占在职职工总数的比例,对一个纳税年度内累计3个月平均比例未达到25%的,应自次年1月1日起取消增值税退税的优惠政策等规定进行严格审核,并加强监督与管理。

二、关于增值税退税的办理

(一)关于退税办理流程及时限

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申请,将相关资料报送税务机关文书受理窗口,文书受理窗口对企业报送的资料的完整性当场进行审核,在2个工作日内将相关资料传递给主管的税源管理科,主管税源管理科在7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成后,传递给税政科,税政科在5个工作日内复核完成后,提交给分管局长,分管局长在2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批。

(二)企业需提交的资料(提供当期的资料)

1.退税申请审批表;

2.经民政部门或残疾人联合会的认定的书面审核认定意见;

3.纳税人与残疾人签订的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并且安置的每位残疾人在单位实际上岗工作的残疾职工工种安排表;

4.纳税人为残疾人按月足额缴纳了单位所在区县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政策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记录;

5.纳税人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安置的每位残疾人实际支付了不低于单位所在区县适用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凭证;

6.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1)企业用工工资表(包括残疾人、正常人);(2)残疾人证书(复印件);(3)纳税人兼营符合规定享受增值税或营业税优惠政策业务的,应提供选择享受增值税或营业税的书面申明书。

7、上述资料在办理资格确认时已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的,不再重复报送。

福利科范文篇10

负责局机关日常工作;负责机关各项工作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综合协调局各科室之间的工作,协调上级机关部门、单位和各镇、街道有关民政工作;负责局机关人事福利、老干部管理、财务资产、统计报表、文书档案、安全保密、对外联系、车辆管理等工作;负责机关文秘、调研信息及综合材料的起草工作;综合掌握全区民政系统的工作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协调并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接待并协调处理群众的来信来访。

(二)基层建设政权科(社区建设办)

指导城市社区居委会开展居民自治和社区建设活动;指导镇、街道、村委会开展村民自治活动;指导镇(街道)、村开展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活动。

(三)最低生活保障救灾救济科

负责组织落实党和政府有关社会救济的政策和规定;指导各种捐助活动,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审核发放城市困难居民帮困卡;组织全区抗灾救灾和向灾区调运救灾物资工作;审核和组织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指导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救济工作。

(四)优抚安置科

负责组织贯彻国家有关优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依法维护优抚对象的权益;负责退伍义务兵接收安置工作和无军籍退职职工的接收安置工作;负责褒扬革命烈士、抚恤革命烈士家属及因公牺牲和病故军人家属,抚恤伤残军人、现役军人家属,补助在乡复员退伍军人等工作;负责协调军地双方在双拥工作中的关系,牵头组织全区性的双拥共建活动;负责拟定全区双拥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全区双拥工作的检查指导和评比表彰工作。

(五)社会事务科

负责辖区内殡葬审批和管理工作;贯彻落实收养法,负责办理收养登记工作;拟定和实施全区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规划;指导城市社会福利等工作;对城乡福利机构进行管理。

(六)地名社团科

负责全区路街巷命名(更名)和地名门牌办理工作;负责地名标志管理工作;负责地名档案管理工作;负责区划勘界工作;负责全区社团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负责全区社团基金会的审批和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