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体系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10:00:47

福利体系

福利体系范文篇1

[论文关健词]薪酬管理;分析;再设计

1、引言

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薪酬福利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薪酬制度是否科学合理,给予员工的福利是否让员工满意,不仅关系到员工个人的切身利益,也将直接影响企业的人力资源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从而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各企业都十分关注薪酬与福利。

2、企业简介

衡水明光工程橡胶有限公司是生产桥梁橡胶支座、桥梁伸缩装置、橡胶止水材料的现代化企业。公司现拥有固定资产1000万元,流动资金1500万元,有职工230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6人;拥有先进机械加工设备及橡胶生产和检测设备90多台套,生产车间4个,年产值近亿元。

3、明光工程橡胶公司薪酬管理现状分析

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起步较晚,原有的基础比较薄弱,尚未形成科学的体系,尤其是薪酬福利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公司成立初期,人员较少,老板根据对市场行情的大致估计来决定员工的薪酬水平,这样做带有很大的个人色彩。随着该行业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人才竞争,公司领导认识到人才、创新、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性。公司员工的薪酬构成为岗位技能工资制,按照不同岗位的特点确定工资标准,并根据员工完成岗位职责情况支付工资的制度。岗位工资制度建立在对岗位评价的基础上,只对岗位不对人,岗位差别决定工资差别,其完全以岗位决定工资,不直接与人挂钩,易岗易薪,薪随岗变,工资与岗位的职责权利保持一致。这种薪酬制度的实施存在一定的优势。然而,经调查企业目前存在员工士气不高、团队协作精神差、销售下滑、员工离职率高等问题。员工对目前公司薪酬水平、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也不甚满意,由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不健全,所以目前公司薪酬分配的依据不足,难以反映员工之间真正的能力差别、岗位价值差别、贡献差别,这些因素都影响到工人的积极性和公司整体目标的实现。

所以总体来看,目前公司的薪酬管理存在缺乏时效性,缺乏科学性,缺乏成本控制力以及缺乏激励性等问题。

4、明光橡胶公司薪酬体系再设计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对明光工程橡胶公司的薪酬体系进行设计。通过对企业薪酬战略的分析,衡水明光工程橡胶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优势企业,它甚为强调员工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对于其基层员工的薪酬体系设计,选取技能工资支付基准即目前比较流行的技能薪酬体系。

运用结构化思维,从整体架构上来考虑如何进行薪酬制度的设计,强调不能局限于单一的分配方式。一般情况下,薪酬支付结构包含的最基本分配形式是股金、工资、奖金和福利。然而,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分配形式的多样性,以适应员工的不同需求,强调“总体回报”概念,而不再仅仅强调钱的刺激。表1中介绍了构成总体回报的关键因素。(见表1)

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可从大体上形成明光公司基层员工的总体回报结构。在物质分配要素的激励因素方面,主要考虑工资和奖金,且将它们的比例由原有的9:1调至为8:2即适当的调高奖金的比重;至于物质分配要素的保健因素主要是为员工提供各种福利。

同时,以技能工资为标准构造薪酬体系,本身就要求为员工创造学习和培训环境以促使其技能的提高,这不仅仅对企业有利,也为基层员工自身素质的发展提供了非物质回报。

4.1技能工资的设计

这里为了便于规范化计算技能工资,引人技能点数。即对应的技能给与点数,每点数可折合为实际的工资。

对于新雇员来说,他们首先要顺利通过人门技能培训和测试、被证实完全掌握该技能区中的全部技能,由此获得正式工作的资格;此后其将按照公司的安排,被分配到某个生产岗位进行操作技能的学习。而对于公司现有的操作层员工,由于薪酬体系要转变为技能薪酬制,所以需根据评价标准对他们目前所掌握的各项技能进行重新测评,统计他们哪些操作技能达到了基本水平,哪些达到了高级水平,他们又具备哪些辅助技能,并核对出这些技能对应的点数。

员工只有在通过某项操作技能的基本水平认证后,方可获得该技能对应岗位的上岗资格。同样,员工只有达到某项操作技能的高级水平以后,才具备转人另一项操作技能、参加培训的条件,并且他必须等待新的领域出现空缺时才能轮换并开始培训。

完成基层员工所掌握的技能项和各技能项对应点数的测评后,就要进行技能工资的核算。

计算方法是:技能工资=人门技能工资+操作技能工资+辅助技能工资

a)人门技能工资,是获得正式工作资格(已通过人门技能测试)并按企业要求正常上班的员工所享受的保底工资。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将其暂定为420元/月。

b)操作技能工资=基本操作技能点数和x对应点值+点数增量和x对应点值

上式中,基本操作技能点数是员工获得某项操作技能的基本水平认证后所得到的点数;点数增量是员工获得某项操作技能的高级水平后,该项操作技能的高级技能点数与基本技能点数之差。

点值需要根据整体工资水平来确定,而且可随时进行调整,暂定基本操作技能对应的点值为5元/点。为了鼓励员工更为自觉、努力地去提高自己的技能,将点数增量所对应的点值定为8元八点,高于基本操作技能对应的点值。

c)辅助技能工资一辅助技能点数x对应点值,点值暂定为4元/点。

在明光公司基层员工的技能工资系统中,很明显员工是不可能掌握所有的深度及广度技能的,即使掌握了也不可能长期保持一定的熟练程度。考虑这个原因,为了防止员工掌握多项技能而对每项技能的运用都不熟练这种现象的发生和对企业成本投人造成的浪费,必须对基层员工掌握技能的数量进行限制。

因此,规定公司只为员工所掌握的几项以内的操作技能付酬,并且技能工资总额的上限定为1800元。对于给那些“超额”员工造成的损失可通过其他的调薪办法进行弥补,以防止其积极性的降低。

4.2奖金的设计

与员工绩效相关的奖金是在员工基本工资的基础上进行加薪的一种最基本方式。由于这是一种用来承认员工过去令人满意的工作行为以及业绩的奖励方式,因此,绩效奖励往往是与企业的绩效管理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明光橡胶公司基层员工的绩效奖金按季度计算,下一季度分3个月发放。绩效工资与员工每季度的工作努力程度、工作结果相关,反映员工在当前的岗位与技能水平上的绩效产出。

4.3福利的设计

作为一种不同于激励型薪酬的保健型薪酬,明光公司在这方面做得较为完善和全面。当然,福利还有其独特的价值:一方面,企业通过这种方式能达到适当避税的目的;另一方面,福利为员工提供了保障。

明光公司基层员工的福利由国家规定的保险、公积金和企业自定福利两部分构成。国家规定的“四险一金”包括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企业自定福利包括餐费、健康服务以及教育援助计划。

5、企业薪酬改革方案的推进和实施

福利体系范文篇2

一、我市社会福利制度体系建设的现状

长期以来,与全国大多数地区一样,市实行的是典型的补缺型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被分割为城市职工的单位福利(职工福利)、民政(社会)福利和以农村集体经济为基础的农村社会福利三部分。三者之间缺乏协调性和稳定性,形成了三个彼此封闭的、隔离的体系。一是城市单位福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的是“高就业、低收入”的就业政策。由于社会公共福利的缺失,由企事业单位为职工提供医疗、养老、各种生活福利乃至住房、教育等完善的福利待遇。城市单位福利虽具有高福利、普遍化的特征,但以城镇劳动者就业为前提。二是民政(社会)福利。建国初期,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结合在一起,统称“社会救济福利”,主要任务是解决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大量的流离失所、无依无靠、饥寒交迫的鳏寡孤独人员、残疾者、失业人员等的社会救济、生活和收容安置问题。至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福利才与社会救济分流发展,逐步形成了以“三无”(无依无靠、无家可归、无生活来源)老人、儿童、残疾人、精神病患者为主要对象的社会福利体系。三是农村社会福利。农村社会福利以没有家庭或失去家庭(即无依无靠、无家可归、无生活来源)为前提,享受对象主要是孤老残幼和失去劳动能力的人。因此绝大多数的农村社会成员与农村社会福利无缘,享受不到社会福利,而只有极少数的符合条件的“五保”对象才能享受到社会福利待遇,享受“五保”待遇和进入农村的敬老院等福利机构。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适应经济社会体制改革需要,市积极推进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初步形成了以就业保障、生活保障、养老福利、医疗福利、教育福利和住房福利等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新型社会福利体系框架,社会福祉水平大幅提高。

(一)就业保障制度。

一是建立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出台《市失业保险规定》、《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市职业生育保险规定》、在全市企事业单位普遍建立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在做实本市企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职工工伤保险的基础上,将外地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

二是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制度。建立企业职工下岗申报制度,进一步放宽下岗职工再就业补助政策,对新建劳务派遣组织、社区就业组织招用下岗职工给予一次性专项补助,对社区公益性就业组织安置下岗职工、城镇失业人员的,给予专项补助。对主动参加再就业培训的下岗职工给予基本生活费。

三是农民工就业保护制度。创新企业参保模式,积极推进农民工参保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工作,采取强制措施,对于不给建筑业民工上保险的企业最高可给予1万元的罚款。推行建筑业农民工实名制卡,工人的工资按月发放到实名制卡上。同时把农民工纳入住房保障规划,逐步解决对外来务工人群和农民工的居住问题。四是大学毕业生就业促进制度。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全力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主要措施有:从优秀毕业生中招聘中小学教师;聘用优秀毕业生参与重大科研项目;鼓励应届生进一步求学深造;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鼓励大学生到城乡社区就业等。

(二)生活保障制度。

一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0年,我市出台《市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办法》,规定:凡持有本市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月人均收入低于本市当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可以申请享受本市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目前城市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430元。

二是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2年,我市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凡具有本市正式农业户口,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户籍所在地区县当年低保标准的农村居民均属保障范围。目前,我市农村低保年最低标准为2520元。同时,实施农村低保分类救助制度,对农村低保对象中没有劳动能力的重残人按城市低保待遇给予救助。积极推进城乡低保制度并轨,朝阳、海淀、丰台等区率先实现率城乡低保标准并轨。

三是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1985年,我市开始实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由农村经济组织负责供养。2008年,出台了《市实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办法》,规定具有本市农业户口的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居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并将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供养标准不得低于区、县农村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

四是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2003年,成立市、区两级救助事务管理机构,对街头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帮扶,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实现了从强制收容遣送向自愿关爱救助转变。

五是灾民生活救助制度。对遭受地震、洪水、旱灾、台风、冰雪等自然灾害的群众提供住宿、衣被、饮用水、食物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及一定的灾害补助金。

六是丧葬经费补助制度。出台城乡无丧葬补助居民丧葬补贴办法,城乡居民同等享受5000元丧葬补助。全面实施“零百千万”殡仪服务工程,为群众提供优质殡仪服务。建成首家城市公益性公墓,对低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实行免费安葬,对其他市民实行低偿服务。

(三)养老福利制度。

一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提高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截至2010年,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城镇离退休人员达180余万人,退休金月人均2030元。

二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创立“个人账户+基础养老金”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由财政每月为参保农民支付280元的基础养老金。统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城市无业居民和农村人口全部纳入其中,实现了城乡全体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三是老年人福利服务制度。建立城乡无保障老年居民福利养老金制度,财政出资为城乡无保障老年人每人每月发放200元福利养老金;制定老年人优待办法,对60岁以上老人给予医疗服务“六优先”、社区卫生服务“三优先”、各级文化馆免费开放等11项优惠。其中,65岁以上老人可以免费乘坐公交车,免费游公园;出台居家养老“九养办法”,建立万名“孝星”评选、居家养老服务券、百岁老人补助医疗等制度,在全市城乡社区建立养老餐桌、托老所,重点解决老年人基本生活、就餐难、照料难等问题,老年人“出行更省钱、就餐更方便、生活更丰富、身心更健康”。

(四)医疗福利制度。

一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市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构成,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共同负担。

二是城乡医疗保险制度。针对无医疗保障老人和学生儿童看病贵的问题,建立城镇无医疗保障老年人和学生儿童大病医疗保险制度(简称“一老一小”),财政每年为参保的城镇无保障老人每人补贴1100元,为学生儿童每人补助50元,老人和学生儿童分别只需缴纳300元和50元即可享受相关待遇。

三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财政为参合农民每人每年增加补贴100元,到2010年达到年补贴520元。四是城镇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重点解决城镇劳动年龄内无业居民没有医疗保障的问题。五是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城乡低收入家庭、因遭受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及家庭成员患重病等特殊原因,造成经济支出过大、生活暂时困难的特殊对象、其他困难人员等四类人群均可申请享受医疗救助待遇。从2009年开始,我市将原慢性病、常见病门诊医疗救助和原危重病(大病)住院医疗救助的报销比例均由50%提高到60%,原危重病(大病)住院医疗救助的报销额度则由最高1万元提高到3万元。

(五)教育福利制度。

一是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全面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都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除学、杂费,对寄宿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适当生活补助。

二是职业教育补助制度。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2009年起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全面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制度,一等国家助学金标准为每人每年2500元。免除中等职业学校城乡低保农村困难家庭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所需经费由市级财政全额补助。

三是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制度。1998年,制定了《市对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的暂行办法》,规定流动人口中凡随父母来京,年龄在6至15周岁,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且其父母在居住半年以上并已取得暂住证的,可以申请在本市中小学借读,接受义务教育。2004年,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小学和初中取消了对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子女的借读费。从2006年秋季学年开始,流动人口子女同等享受义务阶段免费教育。

四是特殊教育制度。特殊教育的对象主要是盲、聋、哑、智力落后以及有其他身心缺陷的儿童和青少年,设有盲校、聋校、培智学校等。市现有特殊教育学校23所,现有特殊学生2000余人,基本形成了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殊学校为骨干、其他形式为补充的特殊教育格局。

五是教育救助制度。建立针对城乡困难家庭子女大学就学的教育救助制度,城乡低保家庭和享受生活困难补助的重残人家庭的子女上学可获一次性入学救助4000元。

(六)住房福利制度。

一是经济适用房制度。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家应符合的条件:

(1)取得本市城镇户籍时间满3年,且年满18周岁,申请家庭应当推举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家庭成员作为申请人;单身家庭提出申请的,申请人须年满30周岁。

(2)人均住房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下。

(3)人户家庭年收入须在22700元及以下,家庭总资产净值须在24万元及以下;2人户家庭年收入须在36300元及以下,家庭总资产净值须在27万元及以下;3人户家庭申请经济适用房,家庭年收入须不超45,300元,家庭总资产净值在36万元以下;4人户家庭年收入须在52900元及以下,家庭总资产净值须在45万元及以下;5人户家庭年收入须在60000元及以下,家庭总资产净值须在48万元及以下。

二是廉租房制度。申请条件主要有:

(1)廉租房申请人户籍登记地在本区,取得本市户籍满5年的方可申请。

(2)申请廉租房的家庭上年月收入人均低于580元(连续一年)。

(3)家庭人数为1人的,年收入要求低于6960元、家庭人数为2人的要求年收入低于13920元,申请家庭每增加1人,按增加6960元计算。

(4)申请廉租房的家庭人数为1人时要求家庭总资产低于15万元、家庭人数为2人时低于23万元、为3人时低于30万元、4人时低于38万元、家庭总人数5人及以上的要求总资产低于40万元方可申请。

(6)无房户或者拥有私有住房和承租公有住房的,家庭住房人均使用面积应低于7.5平方米、且申请人和家庭成员5年内未出售或者转让过房产。

三是住房公积金制度。本市所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均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住房公积金由单位、个人两方缴存,缴存比例为职工月均工资总额的12%,月缴存额上限为2906元。住房公积金可用于家庭购、建住房,自有住房的大、中修,超过家庭工资总额收入5%部分的房租等支出。

四是住房补助制度。发放住房补贴的基本形式有:一次性住房补贴、基本补贴加一次性补贴和按月补贴等三种形式。无房老职工和新职工月住房补贴为职工当月标准工资(包括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和工龄工资)乘以年度月住房补贴系数,目前月住房贴系数为0.66。

五是住房救助制度。从1995年起,共为2万多户农村困难群众翻建危旧房。2009年,制定了《市农村住房救助实施办法》,住房救助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七)社会福利支持网络。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市积极健全社会福利支持网络,为社会福利运行提供必要的支撑。

一是加快社会福利机构建设。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养老服务机构386所,养老总床位61823张,每百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已达到2.5张。国际SOS儿童村正式开村,全市共有儿童福利机构(儿童部)15所,总床位1470张,初步形成了由专门儿童福利院、儿童部和其他社会福利机构共同组成的机构供养网络。

二是社区服务全面推进。发挥96156社区服务平台作用,基本建成覆盖市、区、街、居四级的社区服务中心(站),普遍建成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社区警务站、社区文化站、社区图书馆等综合服务设施。社区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居民看病就医、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环境美化、治安和就业等公共服务得到了较好落实,居民办事生活更加便捷。

三是加快培育社会组织发展。认真落实税收减免政策,重点培育和扶持行业协会、公益慈善类组织、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服务类社区社会组织,全市社会组织达到2.3万个。积极探索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机制,投入1亿元购买公益服务,支持社会组织开展服务民生行动,筹集社会资金22.98亿元,有效发挥了社会组织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民生的作用。

四是社工队伍建设稳步推进。积极开展社工队伍建设试点,开发社工岗位,拓宽社工服务规模和领域,共有4235人取得社工资格。面向社会公开招聘4600名大学生到基层社区工作,社区工作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大幅提高。出台《市社区志愿服务促进办法》,社区志愿者队伍达1.5万支,人数已近40万人。

二、当前社会福利制度体系建设面临的困难、问题

社会福利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传统补缺型福利向适度普惠型福利转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首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世界城市目标的提出,为构建适度普惠型的社会福利制度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与此同时,当前推进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体系建设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社会福利建设缺乏法律法规保障。一般而言,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有专门的社会福利方面的法律法规,比如美国有《社会保障法》,英国有《国民保险法》、《国民医疗保健法》、《国民救济法》,日本有“福利六法”,台湾有《老人福利法》、《残障福利法》、《儿童福利法》等。目前,我们的社会福利立法存在着下列问题:一是法律、法规偏少,如儿童福利、社会津贴、住房福利、教育福利等均未有相应的法律或法规。二是有关福利问题与其他社会政策混在一起,如妇女福利等与劳动保护相关联,并实际上将农村女工等排除在外,只能算是劳动保障范畴。三是现行有关法规政策在社会福利事务的管理、监督等方面存在着模糊性。四是虽然制定了老年人、妇女、未成年人权益保障法,但缺乏强有力的配套政策措施,落实的难度较大。

(二)职业福利严重异化。职业福利在各国均仅充当社会福利制度的补充,而在我国却成了传统福利制度的主体,它覆盖着95%以上的人口,职业福利与工资分配同等重要,甚至超过工资收入。工资分配与福利分配的混淆,导致政府与企业或用人单位的角色错位。由于传统福利制度以职业福利为主,企业或单位便依据国家政策对职工及家庭的福利负全部责任,不可避免地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举办各种福利事业;政府则因需要对企业的生死直接负责,也不得不强势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在这种条件下,低工资构成多福利的前提,而多福利成为低工资的必要补充。这种错位,使企业办社会、政府办企业的角色错位问题成了计划经济时代的通病,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三)社会福利项目呈“碎片化”状态。一方面,社会福利的相关项目较少。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市社会福利服务项目仍然停留在老人、儿童和残疾人三大传统领域,而且各领域的服务项目也比较少,与国外发达地区和港澳台等地存在较大差距。比如在养老服务方面,香港的养老服务有20余大项100多小项。同时,还有大量针对特殊群体的服务,如外来人口、医疗社会服务、家庭服务等,基本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另一方面,社会项目比较分散。目前,我市住房、医疗、教育、保险、残疾人等福利项目分别归属于住房和建设部门、卫生部门、教育部门、人力和社会保障部门、残联部门管辖。由于各项目的分属不同的管理机构管辖,没有一个统一的机构进行统筹与规划,福利项目存在着一定的交叉与重合现象,造成了社会福利资源重复浪费。

(四)社会福利财政支出比例偏低。社社会福利的供给主要以经济手段来达成,只有通过经济手段才能为解决社会问题、提升公民生活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社会福利事业的费用支出方面,2009年民政事业经费支出为102亿元,占财政支出的3%。2008-2009年,香港社社会福利经常性开支392亿元,占政府经常性开支预算的18.1%,而一些发达国家则更高,福利支出在政府支出中往往占一半以上。

(五)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较为匮乏。社会福利领域内最需要的人才就是社会工作者,而我市社会工作者队伍发展相对缓慢,社会工作者职业标准、职业规范、薪酬体系等现代社会工作制度尚未健全,社会工作服务领域需要进一步拓展,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程度不高,社会公共服务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同时,现有社会工作队伍工资待遇偏低,对大学毕业生缺乏吸引力,致使社工的流动性较大,人才流失较为严重。

(六)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建设有待加强。目前,对社区、社会组织等社会建设问题的前瞻性研究不够,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有待完善,社区自治功能还有待增强。社区服务中心性质各异,项目不明,社区服务站职责不清,社区服务能力和社区自治水平有待提高。政府对民间非营利组织支持不够,政府职能转移不到位,社会组织发展扶持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全社会还缺乏较强的从事社会服务意识,缺乏强烈的、能持久支持人们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志愿精神,从事社会服务还没有成为一种正常的职业。

三、推进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市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为构建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考虑到我市经济发展水平,我们所要建立的适度普惠型福利制度,既不能沿袭北欧福利国家道路,过分强调平等和国家的作用,重蹈“高福利的陷阱”和“福利依赖”的旧辙;也不能照搬美国式个人主义的福利模式,过分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忽视社会共济的功能。为此,要适应人民群众公共需求、福利需求大幅增加的趋势,按照“底线公平、层次有别、刚柔相济、水平适中”的原则,着力构建以老年福利、儿童福利、住房福利、教育福利、医疗福利等为主要内容的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框架,全面提升全体社会成员的福祉水平。

(一)基本内涵。相对传统福利制度,适度普惠社会福利制度具有对象的广泛性、内容的基本性、主体的多元性和方式的多样性等。一是全民普遍享有。从发展的角度看,社会福利最终目的是覆盖到所有社会成员。在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需求的基础上,适度拓展社会福利覆盖范围,逐步将所有社会成员纳入社会福利体系保障范围,确保人人都能共享到社会福利发展成果。二是内容多样化。以社会成员的基本福利需求为中心,社会成员的基本福利需求主要包括教育福利需求、工作福利需求、健康福利需求、养老福利需求和居住福利需求。不仅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以及慈善事业、商业保险,还包括就业、教育、住房、医疗、社会服务等。三是提供主体多元。福利供给主体包括政府组织、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等现代社会中的三大部门。要合理划分各主体的责任界限,逐步形成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家庭和个人广泛参与、协同运作、各负其责的社会福利工作格局。四是福利服务均等。加强福利政策和资源的统筹力度,打破过去单一社会部门或个别主体来承担、推行的零散格局,减小不同领域、不同群体、不同地区之间差别,建立跨部门、跨领域、跨地区、跨身份的社会福利制度,共同构成一个社会福利的大系统。

(二)基本原则。适度普惠型福利制度应坚持四个基本原则:一是底线公平。社会福利领域的“底线”是指社会成员基本需要中的“基础性需求”,主要包括解决温饱的需求(生存需求),基础教育的需求(发展需求)和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的需求(健康需求),这三项需求是人人躲不开、社会又公认的“底线”。底线公平体现在所有公民在底线面前所具有的权利的一致性。它特别强调政府的责任,以确保每个公民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二是层次有别。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体系由基本福利制度和非基本福利制度两个层次构成。在基本福利制度方面,实行无差别的公平,政府和社会要保障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但同时要求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为社会作贡献;在非基本福利制度方面,实行有差别的公平,每个人得到的福利与其对社会的贡献挂钩,鼓励人们多作贡献,避免和消除只索取不贡献的情况。三是刚柔相济。刚性机制强调政府在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种责任既是一种政治责任,也是一种经济责任,还是一种道德责任。柔性机制强调非基本福利责任主体的多元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慈善机制、互助机制、自助机制在非基本福利供给中的作用。刚性机制与柔性机制相互结合,既划清了福利供给上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的界限,明确了结合点,又增加了福利调节机制的弹性。四是水平适中。适度普惠福利制度强调适度发展,既反对“福利最小化”,它与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背道而驰;也反对“福利最大化”,避免造成福利依赖、导致社会活力下降、经济增长缓慢。

(三)主要内容。关于社会福利体系的具体内容,发达国家、港澳台地区的设置差异较大。在综合考察借鉴国内外相关做法的基础上,结合首都实际,我市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

1、老年福利。制定老年福利地方性法规,建立养老护理保险制度,完善城乡一体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为年满6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敬老优待、居家养老、经济安全、生活照料、健康维护、教育休闲、福利机构养老等服务和福利,全方位、多层次满足老年人服务需求。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养老保险待遇,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完善老年优待制度,拓展优待项目,逐步将优待人群拓展到流动人口。

2、儿童福利。建立孤儿供养经费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增长机制,将社会散居孤儿纳入保障范围。加大托幼机构扶持力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财政补助,帮助解决学前儿童生活照料问题。建立城乡一体的儿童福利津贴制度,完善孤残儿童养育、教育、康复等系统化服务保障模式。建立残疾儿童报告,设立贫困家庭儿童大病医疗救助基金。加大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服刑人员子女等困境儿童救助力度,维护和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

3、残障福利。残障福利包括残疾人生活扶助、社区照顾、辅助器具配置、教育培训、交通优待、无障碍设施改造、就业促进、社会保障等。完善残疾人福利政策,规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管理使用。建立残疾人活动服务中心,拓展残障福利项目,为残疾人提供识别及评估、医疗康复、教育康复和社会性康复等服务。给予残疾人公交专座、特殊教育等优待。深化福利企业改革,探索残疾人集中就业新模式,提高残疾职工的工资性收入。

4、妇女福利。妇女福利项目包括夫妻地位平等、就业平等、维护身心安全、对弱势妇女扶助照顾和一般妇女福利。制定落实《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具体政策,维护妇女各项合法权益。对妊娠、生养、照顾孩子的妇女,提供特殊的保护和奖励,禁止让有年幼孩子的母亲上夜班和加班,为照顾病孩的母亲提供带薪或不带薪的假期。在贷款和税收方面,对单亲家庭的母亲给予优惠。对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给予法律援助,保障妇女在家庭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平等权益。

5、住房福利。按照“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场”的思路,积极构建以危房翻建、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为主的住房福利体系。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扩大住房保障覆盖范围,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探索由政府主导、以实物住房为主的保障方式,向政府与社会力量相结合、实物配租与租金补贴并重转变。完善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制度,探索运用闲置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

6、教育福利。继续推进免费义务教育制度,为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课本费,逐步将高中教育、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优化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农村倾斜,促进优秀师资在区域内合理流动,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推行免费职业培训,加大对困难家庭子女大学就学的教育救助,为退役士兵、失业人员提供免费教育培训。扩大助学金、奖学金规模,增强对就业前的技术培训和职业培训的财政支持。探索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纳入本市教育体系,为他们公平接受义务教育提供保障。

7、医疗福利。深化医药卫生管理体制改革,满足群众健康保护与促进及常见病、多发病、重大疾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等多层次需求,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扩大药物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逐步将全体社会成员纳入医保体系。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山区巡诊服务等新型模式,实行社保卡实时结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部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完善医疗救助政策,建立医疗救助垫付金制度,解决低收入群众就医难问题。

8、基本生活福利。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标准,确保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加强灾害救助,对遭受灾害、影响生活的群众,提供临时住所、粮食及其他必要生活物品。规范临时救助制度,对于家庭成员受意外伤害致使生活陷入困境、承担家庭主要收入来源者患大病、失业、入狱或其他原因致使家庭丧失收入来源的,提供必要生活救助。逢春节、五一、国庆、元旦等重大节日,给予低收入群体发放100-200元的慰问金。完善流浪人员救助制度,对于无家可归者予以收容安置,对于不愿接受救助者,在严寒天气提供热食保暖服务。

9、特殊人群福利。主要包括优抚群体、罪犯及刑满释放人员、吸毒戒毒人员等特殊群体。完善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增长机制,将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医疗、住房等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开展预防及戒毒服务,由预防吸毒机构向居民传授预防吸毒的知识,由戒毒机构通过药物治疗、心理辅导等方法协助吸毒者戒毒。积极协助服刑人员适应监狱生活和处理家庭问题,使其安心接受惩改;对未满16岁的少年犯实施监禁和观察,并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为刑满释放人员及家人提供援助,帮助其重返社会。

10、社会津贴。社会津贴制度是一种普及性的现金给付,事先不需要缴费,以身份或发生某种程度的社会风险为要件。进一步规范福利养老津贴制度,提高养老津贴发放标准。建立儿童福利津贴制度,为所有儿童提供一定数额的生活补助费。建立残疾人、失能老人生活津贴制度,实行独生子女奖励津贴制度。规范丧葬津贴制度,不断提高丧葬津贴标准,让城乡居民同等享受丧葬津贴。

(四)措施任务。构建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体系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不能急于求成,需要稳步、渐进式地推进。当前,我们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社会福利法制建设。针对当前福利建设法律法规滞后现象,大力加强社会福利法制建设,建议国家层面对已有的法律、法规、政策进行修订改造,制订综合性的《社会福利法》。在此基础上,分别制定相关的适用各个福利项目的配套法律,如老年人福利法、儿童福利法、住房福利法等等,推动社会福利法制建设规范化。在法制建设中,必须明确社会成员的福利权益,合理划分国家、社会、家庭的责任;进一步明确各社会福利项目的实施机制和管理监督机制,研究制定具体的配套政策,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二是创新社会福利管理体制。发展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必须改革现有福利管理模式,构建新型的社会福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一方面,要在丰富和拓展老年福利、儿童福利、残疾人福利等传统福利项目的基础上,逐步将教育、医疗、住房等项目纳入统一的社会福利体系。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建立由民政部门牵头,财政、发展改革、人力社保、卫生、教育、住房建设、社会工作等部门参加的社会福利协调机构,研究社会福利的宏观战略和发展规划,统筹社会福利的各项政策和资源,并对社会福利各项具体工作进行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各相关部门作为社会福利政策的执行机构,按照各自职责,具体抓好各项社会福利政策的落实,协同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三是分离职业福利。把具有社会职能的一部分传统职业福利从中分离出来,是中国社会福利发展的最为艰难的一步。为此,需要将劳动者与企业或用人单位的关系简化为较为单纯的劳动工资关系,剥离国有单位等绝大多数福利设施或相关福利项目,由社会公益事业团体具体承办,使之成为社会或社区型的福利设施和福利项目。通过对传统职业福利的分化,将使社会福利与就业相分离,企业或机关办社会的传统弊端从根本上得到根治,更好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四是加大社会福利经费投入。扩大福利财政支出是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的重要保障。在构建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过程中,政府责任优先是最基本的要求。为此,要探索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福利投入增长机制,在将企业或用人单位原有的规模庞大的职业福利支出转化为财政福利支出的同时,确保新增财力的一定比例用于福利支出。同时,积极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充分动员、集聚企业、社区、家庭、社会组织等方面的资金和力量,共同推动我市社会福利事业的快速发展。

五是加快福利服务设施建设。福利机构和福利设施是社会福利事业的重要载体。要将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重点建设各类老年福利机构、儿童福利机构、精神病人福利机构,使各类福利服务机构和设施普遍呈现合理增长态势,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公众福利服务需求相适应。在加大政府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坚持社会化为基本途径,探索政府财政补贴、资助以及优惠政策等有效方式,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福利服务机构,促进多元化投资机制的形成,提升全社会的福利服务水平。

六是壮大福利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队伍。发展适度普惠社会福利制度,必须壮大公共福利组织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增强社会福利服务递送的能力和水平。

第一,要壮大福利社会组织。制定税收等优惠政策,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大力扶持培育服务类、慈善类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引导社会组织承接社会公共服务,扩大福利服务供给,提高福利服务质量。

福利体系范文篇3

一、完善城市福利服务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完善城市福利服务保障体系的基本立足点,就是要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为人民提供良好的保障机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民政部门的职能作用,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动员、组织、指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和依靠人民的力量,积极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进程,是完善城市福利服务保障体系在新时期最有效的途径,有利于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缓解社会福利供给与社会养老需求矛盾的最有效办法,也是深刻挖掘社会资源融入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快捷之路。

从我市发展的现状来看,我们民政部门要应对老龄社会带来的社会需求,引导全社会多方面力量瞩目社会化服务的市场,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道路,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第一,建立城市福利服务保障体系,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大势所趋。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政府转变职能、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老龄社会的到来,以前由机关和事业单位承担的多种福利服务向社会转移,社会福利服务的需求迅速增长。我市是老工业基地,更需要加快发展和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进程,通过全社会参与社会化服务市场,才能建立更有效的社会福利服务保障体系。

第二,社会福利社会化是迎接人口老龄化,建立健全老年人福利服务体系的迫切需要。我市高龄化趋势愈加明显,这对社会提出了多层次、多形式的福利服务需要,提供了发展福利事业的广阔市场。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文化的多样化,特别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人们的经济形式、就业渠道、生活方式、生活需求日趋多样化,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家庭观念和家庭功能也正在发生着变化。这种趋势对增加社会福利设施、拓宽福利服务领域、提高福利服务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给我们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对社会福利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将日趋成熟,基础将更加坚实。特别是随着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形成,将使政府更加关注社会福利事业社会化,推动社会福利社会化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第三,完善城市福利服务保障体系,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是适应现代化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客观要求。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口迁移日益频繁,家庭规模逐步缩小,空巢家庭日益增多,特别是四二一(两个中年人,赡养四个老人,抚育一个孩子)家庭结构的出现,家庭养老、育幼的压力增大,使社会养老、育幼的需求急剧增加,需要提供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社会化服务。因此,只有通过加快发展社会福利事业,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道路,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第四,社会福利社会化是迅速缓解目前社会福利服务供需矛盾的有效手段。据统计,我市现有各类福利机构对于越来越多的老年群体来说,所占比例是很微小的,按国家要求的1%有较大差距,供需矛盾很大。尽快完善我市各类福利服务机构和设施,是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现在,仅靠国家办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发展缓慢,难度较大,只有依靠、倡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事业,坚定不移地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发展路子,才能在短时间内兴办更多的福利服务设施,减少政府的压力,尽快缓解社会福利服务的供需矛盾。

二、排除完善城市福利服务保障体系的障碍性

就现状而言,在社会福利社会化的道路上,还存在不少矛盾和困难,应着力排除。

(一)思想观念的障碍。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政府包揽社会福利事业的陈旧认识尚未完全清除,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氛围没有完全形成。对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概念认识模糊,认为搞社会福利是政府的责任,不能向社会开放;认为对社会民办福利机构难以管理,致使社会化工作拓展不开。保守的思想、懒惰的思想、等靠要的思想、观望的思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思想障碍一直束缚着手脚,缺乏超前的意识和思维,抱残守缺不思进取,缺乏改革创新的气魄和大局意识,导致社会福利社会化工作开展的参差不齐,流于形式。认为社会福利事业是花钱的事,没有认识到社会上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还没有从政府包办社会福利事业的旧观念中转变过来,存在单纯依赖政府拨款的思想,没有确立多种投资主体参与、社会福利社会办的新理念;没有充分发挥民政部门的职能作用,没有确立宏观管理、行业管理的新思维;没有从因循守旧、安于现状、只服务于三无对象的旧观念中转变过来,存在等待观望思想,没有确立面向社会服务,开拓创新,敢破敢立,与时俱进的新观念。

(二)政策上的障碍性。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等11部委的《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尽管国家和地方都制定了加快发展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优惠扶持政策,但到基层落实到具体事情上,相关的优惠政策还不能及时到位,导致民办社会福利机构发展迟缓,数量少,积极性不高。

(三)资金的障碍性。我市的财政拨付能力有限,虽然政府对于社会福利事业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但是国有福利机构的发展仍受到阻滞,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处于我市养老行业龙头地位的市老人公寓排队等待入院的现象经常发生,资金的障碍性严重地制约了社会福利社会化的进程。

三、实现城市福利服务保障体系的可行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向我们吹响了实现城市福利服务保障体系的进军号角。在这样的大好机遇下,只要政府牵头、社会参与、市场化运营、社会化管理,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是完全可能的。

(一)需要政府的扶持拉动。政府扶持保护政策是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福利事业最为关键的因素。一是优惠政策是完善城市福利服务保障体系的必然结果。各级政府首先要制定好优惠政策,在税收、土地、城建、金融、水电管理和交通等部门对举办社会福利事业的单位个人在政策上给予相应的优惠,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采取合资、合作、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等形式创办各类社会福利机构,构建和谐社区,调动了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极大地缓解了社会福利服务供给不足。二是政策法规是建设社会福利服务保障体系的必然保证。各级民政部门要尽快制定和完善社会福利机构设置规划、不同层次福利机构建设标准和服务标准等法规,对福利机构的性质、宗旨、权力、职业资格、管理体制、服务标准等做出明确规定,以保证民办福利机构和服务对象双方的合法权益。三是加强管理是建立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必要手段。政府宏观管理、社区组织承办、各类福利机构自主经营的管理体系是我们现在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一种重要管理办法。目前,在社会福利事业的管理体系中,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制定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规划、制定出台政策、参与筹措并分配资源、提供示范性服务以及评估、监督和管理社会福利事业单位。社区组织的任务是成为社会福利事业的行为组织者和政府的助手,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福利机构、福利组织、服务对象的队伍,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各级政府要转变职能、改进作风,真正实现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的转变,要转变福利机构运行机制,建立运行机制市场化。

(二)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支持。社会福利社会化不仅仅是工作方法问题,更是机制创新的直接体现。我们要通过这种创新机制,宣传、引导、鼓励社会各界多方面支持和奉献兴办福利事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动、激活各个领域的可利用资源,使社会福利社会化这个市场在资本的运营中引起瞩目,形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社会上有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例如我市的金龙集团,永和实业集团公司,一向热心公益事业,如果政府在政策上给以引导,保证其投入资金使用的可靠性,他们便会积极参与到社会化的发展建设中来。

(三)需要福利事业单位的自身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有福利事业单位实施市场化运作、社会化生存已成为必然。近年来,各级政府对社会福利事业的关心和重视,使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特别是国家出台了一些政策,福利事业单位抓住了发展机遇,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得到了提高,思想观念和服务理念得到了升华,市场竞争意识明显增强,各类民办养老机构风起云涌,福利事业社会化、市场化运作已有显现;树立市场观念、市场意识和忧患意识,以自己的良好服务占领市场开拓市场,以市场创造效益。比如:市民政局利用福利公益金,改造和扩建了市光荣院、市社会福利院、荣复军人医院等,扩大了收养能力,改善了收养条件,为孤残老幼营造了温馨家园,为社会福利社会化奠定了基础。

福利体系范文篇4

【关键词】高福利;福利经济;公共管理;社保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用于经济学原理上再适用不过了,因为高福利的安乐经济必然会导致最后的崩溃。不幸的是西方有些经济学家并不明白这一点,长期以来西方有些政客为了赢得选票,大肆许诺推行高福利经济体系,严重降低了国民经济效率,透支了国民信用。在危机来临之前,他们浑然不觉,而在危机过去之后,他们又不知悔改。现代社会必须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公平正义,但是如果一个制度发展到“躺着数钱”,那么终有一天这个国家会永远躺下,再也站不起来,这是自然规律,任何人都不能逆转。从希腊主权危机到英国脱欧,高福利经济公共管理体系的危机只是冰山一角,高福利带来的高税收必然会降低经济效率,而绝对高福利最后带来的就是在危机面前的崩溃。

一、欧洲典型福利国家的问题

(一)德国高福利带来的问题。德国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在中国GDP超德赶日之前,德国一直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从而1958年到1968年,西德一直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德国国土狭小,强敌环绕,能够建成如此的经济奇迹是因为先进的教育带来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科学技术造就了顶尖的工业。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社会保障体系的国家,俾斯麦一手推动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工伤、疾病及养老三大保险法案。二战以后,西德经济腾飞,1963年公共社会支出已占到GDP的17.1%,90年代左右经济高度发达的德国社会因为高福利经济陷入困境,因为高福利经济造成了“不工作的人比努力工作的人拿到的钱还要多”。面对金融危机的风险施罗德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鼓励就业,减少“躺在救济金上的懒汉”的数量:将失业保险与社会救济金合二为一,同时要求失业者必须有合理理由拒绝工作,否则就会减少保险金。其它几项改革措施都是致力于降低企业人工成本,减小企业解雇员工的难度,减低医保水平。同时由于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支付困境,德国不得不把退休年龄从65岁推迟到67岁,并且还准备继续推迟到69岁。虽然施罗德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效,但他还是因为这项改革而下台了。(二)希腊高福利带来的问题。希腊政府没有德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但是又推行高福利政策,最终导致了主权债务危机,德国等几个欧盟国家队希腊进行了援助,并且要求希腊政府在做出如下改革:减薪、削减支出、加税、国营单位私有化等。但是希腊积弊太深,首先希腊没有的德国发达的经济效率,财政不足以支撑高福利;其次希腊的福利结构严重畸形,公务员享受高于普通雇员一倍的福利,希腊没有补贴穷人,实际上是在补贴富人。希腊的退休年龄是58岁,加之养懒汉的政策让生产效率严重降低。没到大选,既得利益者都会选出那些反对消减福利的政客,所以希腊政府只能靠债台高筑来维持高福利。希腊高福利的另一个缺点是收入越高福利补贴越高,低收入群体补贴最少,这反而违背了公平原则。而同时,丰富的福利制度让人们可以安乐地“躺在家里数钱”,这造成了人们宁可参加罢工游行,也不愿意去工作。

二、高福利带来的问题

(一)高福利降低经济效率和劳动生产率。高福利带来了“高工资、高税收、高成本”,比如在一些高税收国家,“德国由国家征收的必要提取高达GDP的40%,而美国为30%,日本为29%。”于是干的多交的多,不干的话可能得的更多,这就大大地降低了劳动积极性。还以德国为例,德国的失业者可获得原工资的50%作为其失业补贴,再加上住房补贴等各种福利比一些努力工作的人收益都高,这其实就是在鼓励懒惰。而企业因为也因为劳动成本上升不愿意投入生产,这就大大地降低整体的经济效率。(二)高福利危机怪圈。政客为了拉选票纷纷高举高福利政策的旗帜,这些政客实际上是用那些辛苦工作的人的钱来换取他们的位置。由于人民习惯了高福利政策,造成高福利逐渐成为刚性需求,公民对福利的要求也逐渐增长。这迫使国家不得不举债度日,福利不断增长,财政收入年年赤字,最终很显然将会导致整个经济体系的崩溃。从前的高福利也不复存在,政府不得不从头再来,重新制定新的福利政策,任何过高福利国家都会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其实这和资本主义金融危机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不过一个是投资泡沫,另一个是福利支出。(三)高福利给国家带来了各方面的负担。增加福利支出意味着在科技、文化、生产等行业的投入要减少,这必然会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甚至会造成出现负增长,而赤字经济则会给国家带来沉重的压力,让国家疲于应付日益恶化的财政,而无暇他顾。而从本质上讲,高福利只是在经济增长时对利润的分配,而在经济倒退时,政府只能靠透支信用的方式维持这种分配,看起来是高福利,实质上是借钱过日子。而困境就在于长期高福利根本不可能维持经济增长,所以所谓高福利其实是信用福利,把企业和个人本应用来投资在其他领域的资金用来消费,如果企业利润不足以支付,就采用投资未来的方式支付。但是高福利政策在西方很难被扭转,除非经济危机到来,因为消减福利制度就是动了多数选民的利益,轻则就是大规模的示威活动,重则就是总统下台。

三、社会保障制度应该遵循的原则

(一)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原则。高福利会导致经济倒退,但是低福利会抑制消费,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社会保障制度也不应该采用低福利。因此社保制度的建立必须要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参考德国从金融危机恢复的经验,我们能够发现,德国的经验其实就是促进就业、降低成本、鼓励企业进行生产、提高经济效率。所以任何国家指定社会保障制度都要基于这一原则,促进而非抑制经济增长。(二)救济穷人原则。很多人将社会保障解释为实现人人平等,这种平均主义的思维本身就是错的,社会保障并不是为了实现绝对平均,如果绝对平均存在,那么商品交易就会消失,因为流动性不复存在,而且根本不可能有绝对平均,就像人身高体重的差异一样。社保制度应该是建立在救济穷人的基本原则之上:对于所有未成年人一律给予平等的教育权,保证每一个人不因为贫穷而失去发展机会,让穷人不因为付不起医疗费而失去生命,让穷人可以享有同等的尊严。但是社保标准必须建立保障人努力工作的基础之上,而不是“躺着数钱”。

参考文献

[1]刘小鲁.欧洲福利国家困境之一斑———德国[J].社会经纬,2004(2):89.

福利体系范文篇5

论文关键词:社会福利,比较优势,产业升级,经济转型

显然,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承载着较以往更为重要的使命。一年前,在国际经济危局下,中国面临的是如何避免经济硬着陆,因此保增长是第一要务。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等高难度命题,某种意义上说只是国家在完成保增长任务前提下的优先选项。一年来的经济运行效果表明,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高度动员力和资源整合力的国家,保持经济适度增长已不再是一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经济任务。美欧等发达国家短期内无法实现的经济指标,对中国来说则没有太大的实现难度。所以,面对中国一年来经济基本面的相对稳定以及在国际经济治理中话语权的持续扩大,西方不少人臆测,中国是本轮经济与金融危机的胜利者。面对国际社会给中国经济戴高帽,相信包括最高决策层在内的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明白:一场经济与金融危机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经济的既有格局。中国至多只是全球经济力量变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核心要素,在相当长时期内仍需夯实国内经济基础。中国经济不仅有远虑,更有近忧。

事实上,中国经济尽管在规模上不断做大,但自1995年便开始谋求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不仅没有取得关键性突破,反而在应对两次国际经济危机和促进就业的大背景下,一拖再拖,如今差不多到了积重难返的境地。也许,我们可以用比较优势理论来为经济转型的迟缓辩护。因为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决定最优分工。中国多年来一直维持的低成本劳动力禀赋意味着,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是发挥中国竞争优势的最优选择。而从微观企业的角度,资本回报率下降是推进技术进步的关键动力,但中国的人口红利使得资本回报率没有出现发达国家所经历的下降过程。因此,尽管依靠投资和出口支撑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一直备受诟病,却是中国经济近20年来保持高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然而,如今的现实却是,中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商务成本急速提高,人口红利在逐年递减,原先拥有的比较优势几乎消失殆尽。而“全民补贴生产”、消费受到严重抑制的增长模式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的负担。已有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即将进入“U”型经济周期,其在底部停留的时间取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速度,也就是如何将经济增长拉动引擎转到消费上来。但约束管理层调控经济行为空间的一大要素却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加上收入分配格局向政府和企业倾斜,可供民众分配的最终财富不多,民众的消费能力与消费欲望一直难有实质性改观。偏偏民众消费的产品还高度市场化,尤其是作为重要消费对象的住房,价格高度市场化,形成了民众的实际购买力与居高难下的房价之间的巨大落差,大大抑制了内需。显然,如果不能根本改变生产要素价格的持续扭曲局面,如果产业结构不能升级,如果支撑消费增长的社会福利体系不能建立,依靠消费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只是“单相思”。

由此,切实转变经济增长观念,制定并落实经济结构调整时间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高端产业竞争优势,尽快摆脱既有经济增长方式的“路径依赖”,通过产业调整、技术进步与消费驱动打造内生经济增长模式,成了破解中国经济转型这一关键命题的关键环节。

应该说,过去十年来,中国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已初步具备了经济转型所需要的相关物质条件,有相当的财力来支持建立初步覆盖全社会的社会福利体系。然而,从经济政策的落实情况来看,执行难一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迟迟没有解决的通病。现在,制约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的最主要因素,是各级各地政府尚未从促进经济转型的战略层面来认识建立健全社会福利体系的紧迫性,以至迟迟迈不开降低行政管理开支占公共支出的比例,减少公共支出过程中的调整成本,以健全的社会福利体系支撑经济增长转型的脚步。

福利体系范文篇6

论文关键词:社会福利,比较优势,产业升级,经济转型

显然,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承载着较以往更为重要的使命。一年前,在国际经济危局下,中国面临的是如何避免经济硬着陆,因此保增长是第一要务。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等高难度命题,某种意义上说只是国家在完成保增长任务前提下的优先选项。一年来的经济运行效果表明,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高度动员力和资源整合力的国家,保持经济适度增长已不再是一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经济任务。美欧等发达国家短期内无法实现的经济指标,对中国来说则没有太大的实现难度。所以,面对中国一年来经济基本面的相对稳定以及在国际经济治理中话语权的持续扩大,西方不少人臆测,中国是本轮经济与金融危机的胜利者。面对国际社会给中国经济戴高帽,相信包括最高决策层在内的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明白:一场经济与金融危机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经济的既有格局。中国至多只是全球经济力量变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核心要素,在相当长时期内仍需夯实国内经济基础。中国经济不仅有远虑,更有近忧。

事实上,中国经济尽管在规模上不断做大,但自1995年便开始谋求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不仅没有取得关键性突破,反而在应对两次国际经济危机和促进就业的大背景下,一拖再拖,如今差不多到了积重难返的境地。也许,我们可以用比较优势理论来为经济转型的迟缓辩护。因为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决定最优分工。中国多年来一直维持的低成本劳动力禀赋意味着,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是发挥中国竞争优势的最优选择。而从微观企业的角度,资本回报率下降是推进技术进步的关键动力,但中国的人口红利使得资本回报率没有出现发达国家所经历的下降过程。因此,尽管依靠投资和出口支撑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一直备受诟病,却是中国经济近20年来保持高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然而,如今的现实却是,中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商务成本急速提高,人口红利在逐年递减,原先拥有的比较优势几乎消失殆尽。而“全民补贴生产”、消费受到严重抑制的增长模式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的负担。已有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即将进入“U”型经济周期,其在底部停留的时间取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速度,也就是如何将经济增长拉动引擎转到消费上来。但约束管理层调控经济行为空间的一大要素却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加上收入分配格局向政府和企业倾斜,可供民众分配的最终财富不多,民众的消费能力与消费欲望一直难有实质性改观。偏偏民众消费的产品还高度市场化,尤其是作为重要消费对象的住房,价格高度市场化,形成了民众的实际购买力与居高难下的房价之间的巨大落差,大大抑制了内需。显然,如果不能根本改变生产要素价格的持续扭曲局面,如果产业结构不能升级,如果支撑消费增长的社会福利体系不能建立,依靠消费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只是“单相思”。

由此,切实转变经济增长观念,制定并落实经济结构调整时间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高端产业竞争优势,尽快摆脱既有经济增长方式的“路径依赖”,通过产业调整、技术进步与消费驱动打造内生经济增长模式,成了破解中国经济转型这一关键命题的关键环节。

应该说,过去十年来,中国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已初步具备了经济转型所需要的相关物质条件,有相当的财力来支持建立初步覆盖全社会的社会福利体系。然而,从经济政策的落实情况来看,执行难一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迟迟没有解决的通病。现在,制约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的最主要因素,是各级各地政府尚未从促进经济转型的战略层面来认识建立健全社会福利体系的紧迫性,以至迟迟迈不开降低行政管理开支占公共支出的比例,减少公共支出过程中的调整成本,以健全的社会福利体系支撑经济增长转型的脚步。

福利体系范文篇7

推动动物福利,有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环保意识的增强、健康理念的树立和可持续发展的推行。

二、动物福利范围广泛

1.动物福利。动物的生、老、病、死全过程和全生命周期当中应当具有、享有的必要和必须的生存条件、生活环境、健康心理、正常生理等需求。

2.动物种类。动物种类包括实验动物、娱乐动物、伴侣动物、野生动物、工作动物、农场动物。

3.农场动物福利。农场动物福利包括整个饲养、运输、暂养、屠宰等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

三、动物福利在不断拓展延伸

从发展的趋势看,动物福利在全球范围还是一个全新的发展理念、全新的学科领域、全新的产业产品领域和公众消费认知领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众对动物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仅满足于对动物食品的数量价格、品种花色需求,而且对动物食品的质量安全、营养品质和动物本身的生活环境与生产方式及运输过程也都开始关注。要求消费的动物产品是安全优质的、是生态保护的、是自然健康的,开始追求养殖过程最好是纯天然、纯自然、纯生态、纯散养、纯放养、纯有机的,是符合人性化动物福利要求的。

四、动物福利急需关注的问题

1.缺乏统一的尺度和技术规范。缺乏可遵循和可操作的评价技术体系和激励约束措施。

2.普遍存在“六过三不”现象。六过:过高养殖密度、过简养殖环境、过度药物使用、过度私聊饲喂、过度拥挤运输、过度血腥宰杀;三不:不科学、不人道、不亲和。

五、加快推进农场动物福利化建议

1.强化农场动物福利的生产指导和消费引导。要指导农场动物养殖者和运输暂养、屠宰加工者,尽快树立健康养殖、福利化养殖和科学生产理念。引导消费者树立科学膳食和健康膳食的消费观念,不买现场屠宰的活禽活鱼,不吃活蹦乱跳的生猛动物产品,不吃未成年的年幼动物或不人道、不遵循动物福利产品,从内心深处崇尚生态环保、自然健康和动物福利。

2.积极构建农场动物福利技术规范和标准。抓紧制定包括品种选择、饲养环境、设施设备、养殖规模、养殖密度、饲草饲料、疫病防控、药物使用、出栏档期、运输暂养、屠宰加工、贮藏保鲜、烹饪消费等要素在内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福利体系范文篇8

1.1推进人本管理的客观需要。在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福利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现薪酬激励的关键手段。在电力企业日常工作中,福利制度和员工的积极性息息相关,采取高效的福利管理制度,可以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加强企业员工对电力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综上所述,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采取科学的措施,制定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严格遵守和贯彻国家的相关规定,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务关系,切实提高企业员工的福利待遇,推进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1.2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规定的必然要求。早在2001年,国资委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职工收人分配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中央企业对职工福利制度进行规范管理,在所有工资性项目中,不得列支任何成本费用及福利费用。为了有效的贯彻和落实国资委的相关要求,必须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进一步加强对职工收入分配的管理,实行“单一工资管理”向“全面薪酬管理”转变。所以,电力企业必须依据新时代的形势,加强对福利制度的管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维护员工和企业的利益。

2新时期电力企业员工保障体系存在的不足

2.1保障体系的不系统性。在制定员工福利保障制度时,员工的工作年限、岗位和职称等和收入息息相关,员工的收入和上述因素有着直接关联,在计算工龄时,有军队工龄、企业工龄和社会工龄等,员工的工资标准和其工龄直接挂钩。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制定科学的员工福利保障模式,必须对企业员工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所以,必须投入大量物力、人力和财力,但是现有的福利保障系统不科学、不系统。2.2保障体系的单一性。现阶段,我国的电力企业都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给员工购买额对应的社会劳动保险,也就是生育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都属于社会的基本保障,属于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低标准。伴随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竞争,如若没有建立科学的保障体系,那么就会导致人才的流动和流失,为电力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我国的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构建完善的员工福利保障制度,且要确保福利体系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多层性,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

3电力企业多层次员工福利保障体系的构建

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中,为了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必须建立多层次员工福利保障体系,主要内容有:劳动环境改善、薪酬福利保障和安全福利保障等。针对薪酬福利保障体系,可以采取创新奖励机制的方式,有效的结合绩效、岗位等薪酬机制,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促使竞争性薪酬制度更加完善;针对基本福利保障体系,必须加大对医疗和住房等方面的补贴与投入;与此同时,在弹性福利方面,必须主动引进商业保险,确保福利保障体系越来越健全。针对安全福利保障,必须注意以下几个要点,第一,采取措施,对员工的工作环境进行改进和完善,为员工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第二,注意对特殊劳动群体员工的劳动保障;第三,加大对特殊劳动群体员工的意外保险、生活用品和重大疾病等方面的投入力度。

4电力企业多层次员工福利保障体系构建的准则

(1)坚持全面管理。在电力企业发展中,建立多层次员工福利保障体系,落实好各项管理工作。在建立的员工福利保障体系中,尽量满足所有员工的需求,得到员工的认可,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加入到电力企业中,提高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多层次主要是养老、薪酬、保险、福利、环境等多个方面,尽量扩展福利体系的覆盖面。(2)坚持以人为本。在建立电力企业多层次员工福利体系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为企业员工创造良好的福利保障和工作条件,保证员工的基本生活条件,确保员工可以全心全意投入至生产工作中。

5强化电力企业员工福利管理的措施

5.1建立完善的员工福利管理体系。建立电力企业员工福利保障体系时,管理者必须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着手:(1)在电力企业中,管理者必须依据员工工作强度、员工工作类型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制定阶梯式的薪资待遇水平,确保薪酬分配体系的合理性,达到员工的需求,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到电力企业大家庭;(2)在企业的管理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企业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建立一套完善的员工基本利益管理体系。5.2探索多层次员工福利保障体系。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电力企业必须建立多层次员工福利保障体系,对员工的激励机制进行完善。依据企业实际状况,构建福利层次模型,确保员工在限定条件下依据模型,自主选择立项的福利项目,有效的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将人本管理和福利管理有效的结合起来,注重员工的实际需求。

6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员工福利管理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作,可以有效的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所以,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中,必须明确当前员工福利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现代管理理念,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和员工建立一套完善的沟通机制,对现有的福利政策进行完善,提高企业员工福利管理水平,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福利体系范文篇9

关键词:住房福利需要支持体系

一、我国住房福利体系的目标层次分析

(一)现有住房福利体系

周沛指出社会福利体系其内容涉及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帮助社会成员解决问题,提供公共福利如教育和医疗、住房,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等方面,是一个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福利体系[1]。

为实现我国居民的“住有所居”,目前建设部初步形成了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租赁房、限价房等四个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但因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对地区差异性,决定了各地的住房福利实施情况有所不同。

目前发达地区,如福州市和北京市则形成了廉租房、政策性租赁房、经济适用房、市场性租赁房、限价房五个层次的分类住房保障体系的思路。其中对于不能买经济适用房而又买不起限价房的收入群体,实施市场性租赁房建设;对处于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之间的群体实施政策性租赁房,解决“夹心层”问题。而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地区,住房福利体系则集中体现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的实施。学术界的研究目前也集中于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

(二)住房福利内容的争议分析

1.经济适用房的去留争议

经济适用房自推出起,姑且不谈其实施以来带来的弊端,它的存在就颇为争议。部分认为经济适用房制度应逐渐被取消,廉租房制度将成为未来我国住房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有的则强调今后我国将加强廉租房的建设,完善住房福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立即取消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经济适用房有其存在的合理意义,应是我国住房福利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少部分则提出经济适用房也可以出租,可分为租赁型和销售型两类(租赁型的经济适用房将主要针对“高出低保线,但又无力购买销售型经济适用房”的人群;销售型经济适用房则主要针对中等偏下的收入者)。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指出“有关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可能做出调整,这是促进我国住宅租赁市场发展的一项措施,有可能以后经济适用住房将变以前的单纯销售为租售并举或者以租为主[2]。”

2.廉租住房的发展瓶颈

廉租住房尽管解决了城镇贫困家庭住房问题,但在实施中,有其不可避免的问题。贫困家庭的鉴定是其发展遇到的首要问题,而其能否解决的好又是廉租住房能否发挥其住房福利的主要表现;其次,廉租住房的市场出租现象大有存在,这严重影响了住房福利政策实施的初衷;廉租住房的选址大多均属偏远的城郊,所谓的“平民窟”在无形中形成,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等等诸多的问题成为廉租住房发展存在的瓶颈。

(三)住房福利政策体系的发展趋势

1.住房福利制度的完善

目前政府成型的规划思路,实际上是对现有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商品房(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三类住房保障产品各自功能的重新划分与界定。一方面,各地存在这三类保障产品功能扭曲的问题,另一方面,对现有经济适用房进行更为细致的划分——分为租赁型和销售型两类——将最终搭建起未来中国内地住房保障体系的主要框架①。可以看出,我国的住房福利制度将在发展中得以不断的完善。

2.住房福利对象的扩大

目前,廉租房适用于低保人群,经济适用房是为了解决城市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城镇夹心层、农民工群体,甚至刚毕业或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也应逐步纳入住房福利范围。除此以外,还应依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力、各地方政府的实际,同时体现民族差异性等因素制定农村,特别是民族地区农村贫困家庭的住房保障制度。

总的来说,未来我国的住房福利体系的发展应是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体现多层次性的住房福利体系。

二、现有住房福利政策与满足变迁中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分析

我国的住房经历了从福利品、消费品到投资品的发展过程。根据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2004年的《2020我们住什么样的房子——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居住目标研究》,到2020年我国城镇人均居住面积目标将为35平方米、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将大于20平方米。

而我国住房福利的发展,是否能真正体现居民住房愿意,它与居民的需要之间是否存在差距。

(一)购置保障性住房的付款方式存在争议

经济适用房初衷是满足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抛开住房申请的“搭便车”现象、认购采取的摇号方式存在的弊端等不说,就有的地方采取的经济适用房付款方式是违背居民的住房意愿。经济适用房在每平米价格上低于市场价,但有的经济适用房采取一次性付清款项的做法,使住房困难户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不忍放弃已经获得的经济适用房购买权,一方面苦于无力支付购房款(尽管低于市场价),这使经济适用房成为部分住房困难户的“鸡肋房”。

(二)住房福利对象的缺失

目前住房福利对象主要针对城镇低收入家庭和贫困家庭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住房保障针对的是城镇弱势群体,依然没有跳出我国社会保障的城市偏向性,有失住房保障的公平性。俨然把城镇“夹心层”、农民工群体、农村贫困家庭及未就业和就业不稳定的大学毕业生排除在住房保障之外。

(三)征地农民的担忧

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很多城中村居民面临着征地的实际,而住房福利体系中的限价房政策,主要针对除了具备一定房产消费能力的人群外,就是定向购买的拆迁户。尽管目前政府加大了对征地农民的福利,但很多城中村居民以租房谋生,拆迁后的补助款及回迁房不能较好的解决其今后生存的后顾之忧。

三、住房福利体系的核心支持体系分析

(一)政府在住房福利政策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政府在住房福利政策体系中的地位,决定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情。学术界对政府在住房福利政策体系中的地位研究颇多,但可以肯定,目前我国住房福利政策对实施,政府必须充当主导地位,住房资源的再分配,住房政策的制定都有赖于政府。

(二)福利住房保障资金

当前薄弱的经济基础决定我国尚没能实现全面的福利住房,福利住房的保障资金成为其能否开展的重中之重。我们将继续奉行多渠道筹集福利住房资金的宗旨,加快社会保障税的开征。

(三)住房保障的监督

“不患不均,而患不平”是我们的普遍心理,在福利住房推出时,我们必须做好住房福利的监督工作,保证福利住房实施的公正、公平。除了设置专门的福利住房监督机构外,蓬勃发展的我国非政府组织也可成为有力的监督者。

(四)住房补贴政策

目前住房补贴政策集中于实物补贴与货币补贴,而对其的争议则在于效率、公平方面的差异。张全红指出补贴效率的高低主要与住房市场的租、售价格相关;货币补贴的社会福利虽比实物补贴更大,但由于住房市场的结构性失衡,政府应在不同发展阶段选择不同的补贴形式[3]。而具体的实施方式则是采取反向递减的住房福利补贴方式。对收入在低保以下者提供全额补贴;对高于低保者只提供相当全额一定比例的补贴[4]。

(五)社会工作的介入

我国的社会工作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针对“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问题,在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的要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虽然我国社会工作正蓬勃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许多领域,社会工作尚未介入。所以在社会转型时期,追求本土化的我国社会工作应当在维护社会稳定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应致力介入到弱势群体社会问题(如弱势群体的住房问题)的解决之中,通过倾听弱势群体的声音,反映弱势群体的住房需求,参与住房保障制度的实施过程等措施。

(六)住房保障法的制定

目前我国仍未建立全国统一的《住房保障法》,在我国社会保障进程中,保障性立法工作是基础。“立法”在保证住房保障制度制订、实施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从社会保障和关注民生两个角度看,住房权都应该作为人民生存权的一部分,应该以立法形式来保障。

参考文献:

[1]周沛.论社会福利的体系构建[J].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2]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经济适用房制度绝不会取消

福利体系范文篇10

(一)现有住房福利体系

周沛指出社会福利体系其内容涉及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帮助社会成员解决问题,提供公共福利如教育和医疗、住房,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等方面,是一个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福利体系。

为实现我国居民的“住有所居”,目前建设部初步形成了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租赁房、限价房等四个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但因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对地区差异性,决定了各地的住房福利实施情况有所不同。

目前发达地区,如福州市和北京市则形成了廉租房、政策性租赁房、经济适用房、市场性租赁房、限价房五个层次的分类住房保障体系的思路。其中对于不能买经济适用房而又买不起限价房的收入群体,实施市场性租赁房建设;对处于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之间的群体实施政策性租赁房,解决“夹心层”问题。而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地区,住房福利体系则集中体现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的实施。学术界的研究目前也集中于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

(二)住房福利内容的争议分析

1.经济适用房的去留争议

经济适用房自推出起,姑且不谈其实施以来带来的弊端,它的存在就颇为争议。部分认为经济适用房制度应逐渐被取消,廉租房制度将成为未来我国住房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有的则强调今后我国将加强廉租房的建设,完善住房福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立即取消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经济适用房有其存在的合理意义,应是我国住房福利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少部分则提出经济适用房也可以出租,可分为租赁型和销售型两类(租赁型的经济适用房将主要针对“高出低保线,但又无力购买销售型经济适用房”的人群;销售型经济适用房则主要针对中等偏下的收入者)。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指出“有关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可能做出调整,这是促进我国住宅租赁市场发展的一项措施,有可能以后经济适用住房将变以前的单纯销售为租售并举或者以租为主[2]。”

2.廉租住房的发展瓶颈

廉租住房尽管解决了城镇贫困家庭住房问题,但在实施中,有其不可避免的问题。贫困家庭的鉴定是其发展遇到的首要问题,而其能否解决的好又是廉租住房能否发挥其住房福利的主要表现;其次,廉租住房的市场出租现象大有存在,这严重影响了住房福利政策实施的初衷;廉租住房的选址大多均属偏远的城郊,所谓的“平民窟”在无形中形成,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等等诸多的问题成为廉租住房发展存在的瓶颈。

(三)住房福利政策体系的发展趋势

1.住房福利制度的完善

目前政府成型的规划思路,实际上是对现有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商品房(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三类住房保障产品各自功能的重新划分与界定。一方面,各地存在这三类保障产品功能扭曲的问题,另一方面,对现有经济适用房进行更为细致的划分——分为租赁型和销售型两类——将最终搭建起未来中国内地住房保障体系的主要框架①。可以看出,我国的住房福利制度将在发展中得以不断的完善。

2.住房福利对象的扩大

目前,廉租房适用于低保人群,经济适用房是为了解决城市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城镇夹心层、农民工群体,甚至刚毕业或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也应逐步纳入住房福利范围。除此以外,还应依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力、各地方政府的实际,同时体现民族差异性等因素制定农村,特别是民族地区农村贫困家庭的住房保障制度。

总的来说,未来我国的住房福利体系的发展应是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体现多层次性的住房福利体系。

二、现有住房福利政策与满足变迁中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分析

我国的住房经历了从福利品、消费品到投资品的发展过程。根据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2004年的《2020我们住什么样的房子——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居住目标研究》,到2020年我国城镇人均居住面积目标将为35平方米、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将大于20平方米。

而我国住房福利的发展,是否能真正体现居民住房愿意,它与居民的需要之间是否存在差距。

(一)购置保障性住房的付款方式存在争议

经济适用房初衷是满足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抛开住房申请的“搭便车”现象、认购采取的摇号方式存在的弊端等不说,就有的地方采取的经济适用房付款方式是违背居民的住房意愿。经济适用房在每平米价格上低于市场价,但有的经济适用房采取一次性付清款项的做法,使住房困难户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不忍放弃已经获得的经济适用房购买权,一方面苦于无力支付购房款(尽管低于市场价),这使经济适用房成为部分住房困难户的“鸡肋房”。

(二)住房福利对象的缺失

目前住房福利对象主要针对城镇低收入家庭和贫困家庭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住房保障针对的是城镇弱势群体,依然没有跳出我国社会保障的城市偏向性,有失住房保障的公平性。俨然把城镇“夹心层”、农民工群体、农村贫困家庭及未就业和就业不稳定的大学毕业生排除在住房保障之外。

(三)征地农民的担忧

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很多城中村居民面临着征地的实际,而住房福利体系中的限价房政策,主要针对除了具备一定房产消费能力的人群外,就是定向购买的拆迁户。尽管目前政府加大了对征地农民的福利,但很多城中村居民以租房谋生,拆迁后的补助款及回迁房不能较好的解决其今后生存的后顾之忧。

三、住房福利体系的核心支持体系分析

(一)政府在住房福利政策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政府在住房福利政策体系中的地位,决定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情。学术界对政府在住房福利政策体系中的地位研究颇多,但可以肯定,目前我国住房福利政策对实施,政府必须充当主导地位,住房资源的再分配,住房政策的制定都有赖于政府。

(二)福利住房保障资金

当前薄弱的经济基础决定我国尚没能实现全面的福利住房,福利住房的保障资金成为其能否开展的重中之重。我们将继续奉行多渠道筹集福利住房资金的宗旨,加快社会保障税的开征。

(三)住房保障的监督

“不患不均,而患不平”是我们的普遍心理,在福利住房推出时,我们必须做好住房福利的监督工作,保证福利住房实施的公正、公平。除了设置专门的福利住房监督机构外,蓬勃发展的我国非政府组织也可成为有力的监督者。

(四)住房补贴政策

目前住房补贴政策集中于实物补贴与货币补贴,而对其的争议则在于效率、公平方面的差异。张全红指出补贴效率的高低主要与住房市场的租、售价格相关;货币补贴的社会福利虽比实物补贴更大,但由于住房市场的结构性失衡,政府应在不同发展阶段选择不同的补贴形式。而具体的实施方式则是采取反向递减的住房福利补贴方式。对收入在低保以下者提供全额补贴;对高于低保者只提供相当全额一定比例的补贴。

(五)社会工作的介入

我国的社会工作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针对“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问题,在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的要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虽然我国社会工作正蓬勃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许多领域,社会工作尚未介入。所以在社会转型时期,追求本土化的我国社会工作应当在维护社会稳定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应致力介入到弱势群体社会问题(如弱势群体的住房问题)的解决之中,通过倾听弱势群体的声音,反映弱势群体的住房需求,参与住房保障制度的实施过程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