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挂职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28 22:17:17

高校教师挂职总结

高校教师挂职总结篇1

摘 要: 高职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专业教师应该是“双师型”,而教师实践能力欠缺一直是高职发展的瓶颈。校企合作,选派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培训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作者结合亲身体验,总结教师挂职的经验,并尝试提出进一步提高挂职成效的策略。

关键词: 高职高专 挂职培训 成效及对策

1.引言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部分“中师”升格成“大专”,“大专”升格成“本科”,同时,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这些变化不断冲击着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发展。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虽然由“中师”升格成“大专”,坚定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立足马鞍山、辐射长三角,实施教师教育和高职教育“一体两翼”并行的办学格局和“同城错位”的发展战略,但整体师资队伍建设还需加强,尤其是职业类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近年来,我校旅游与外语系主动和万豪酒店集团合作,依托万豪基金会“万礼豪程”教育合作项目,定期选派骨干教师赴酒店挂职锻炼,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万礼豪程”是万豪家族基金会一项具有前瞻性的慈善项目,该基金会为万礼豪程项目首期投入人民币4,050万元,旨在通过促进全球学术界和业界精英们紧密合作,协力提高中国服务业教育水平,让青年人在中国服务行业一展抱负。笔者很荣幸地参加了上海新发展亚太JW万豪酒店的寒假挂职,受益匪浅。

2.高职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的成果

2.1挂职锻炼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目前,高职专业教师学历高,具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但缺少实际企业锻炼机会和经验。新入职教师从“校门”到“校门”,直接走上讲台;在职教师因扩招后教学任务重等种种原因,大多没有企业实践工作经历。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专业教师能够深入企业挂职锻炼,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不仅可以拓宽视野,了解实际工作现实,学到相关知识,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而且可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和双师素质。以笔者在上海万豪酒店挂职为例,挂职培训的每个环节都经过了组织者的精心筹划,使得教师置身于一个大型学习实验室,给予了一个难能可贵的机会,既可以体验现实生活中的酒店顾客服务,又可以深入了解酒店的实际运营。在挂职锻炼期间,笔者进入人力资源部、酒店餐饮部(咖啡厅、中餐厅、宴会厅、清酒烧、大堂吧、牛扒馆)、厨房(冷房、总厨办公室、38楼厨房)、市场营销部(市场部、预订部、行政公寓、宴会销售、市场关系)、前厅(礼宾部、前台、客户服务、总机)、客房部(公共区域、客房、洗衣房、制服间、健身房)、财务部、保安部、工程部等部门,同部门的主管或领班一起工作,熟悉酒店的餐厅、大堂吧、酒廊运作,了解楼层、客房、公共区域、制服房、洗衣房、健身房的运作,熟悉前台、AYS、礼宾部、商务中心的运作,了解酒店各项制度的制定、员工管理的各种报表,参与对新员工的招聘、电话预约、面试等人事工作等,并积极与我系正在酒店实习的学生进行座谈交流。深入了解了各部门操作流程和工作内容,以及部门之间如何沟通和协调;同时熟悉了核心服务岗位职责、服务技能及酒店规章制度、管理体系等。挂职培训不仅让专业教师学习了酒店的一线操作知识和技巧,为专业课教学提供了生动的素材,而且感受了万豪集团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对实习生的影响与改变。一个月虚心学习和认真工作,为今后教学和实践指导积累了宝贵经验,有利于学生对未来服务岗位职责、服务技能及基层管理理论有更直观的理解,以更好地贴近行业实际。

2.2挂职锻炼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和教科研能力

教师到企业锻炼,在深入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可以收集大量一线信息。教师可以主动联系企业管理者、员工并进行多方面的深入交流;可以借助人力资源部对毕业生、实习生进行跟踪调查,进行人才需求调查,了解企业对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毕业生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进而相应调整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对学校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及课程结构体系、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方式、教学组织形式等按市场需求进行改革,努力解决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真正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笔者在挂职期间曾有幸参加酒店全英文的最高行政会议,回校后,通过亲身经历和学生分享了英语,尤其是流利的英语口语在五星级酒店的重要性;通过和德籍总经理进行早餐约谈,详细了解了企业高层对人才的期望;也曾在餐饮部邀请德籍总监录制对话视频,以丰富案例教学等。挂职锻炼在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提升了教科研水平,教师回校后可结合专业特色,开发校本教材。例如,我系针对餐饮部教学编写的《酒店情景英语》校本教材已进入小范围试用阶段,后期将进行反馈、修改、定稿和全面使用;教师也可以积极和酒店合作,开展项目咨询和研究,申报产学融合、人才培养的相关教科研课题等。

2.3挂职锻炼有利于建立良好互动的校企联系

“校企结合,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办学改革方向,挂职锻炼教师作为学校与企业联系的桥梁,有利于提高教师实践技能和自身综合素质。此外,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会给企业带来丰富的理论知识、规范的操作要求或未来的人才储备。比如,对于“万礼豪程”项目,这是双赢的,在挂职后的执教过程中,教师在潜意识里加入了万豪的特色,将万豪酒店集团的核心价值观、酒店服务精神和专业技巧深度融进教学,为万豪培养了潜在的忠诚员工。同时,教师可以将自己对某些问题的想法与企业交流,为企业的生产组织、业务管理和产品销售提出好的建议,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单位经营管理水平。如,笔者在挂职期间因所学专业为英语,所以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参加人力资源本部每周对员工的英语培训项目,通过精诚合作,共同培养酒店优秀员工。可见,挂职锻炼有利于建立校企联系,促进校企联合办学,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扩大学校知名度。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我校在2016年10月成功主办了2016年安徽省旅游院校合作联盟第五届旅游论坛暨万豪酒店集团万礼豪程(华东)教学研讨会,来自全国49所高等院校、8家合作企业及安徽省旅游学会的领导、教师近200人齐聚一堂,共襄盛举。这是专科院校第一次承k这样的大会,极大地提高了我校的知名度。本次会议是一场旅游、酒店研究及教育的盛宴,会上中外教育工作者共同分享教学方法及学术研究方向,积极探讨相关议题。会议内容丰富,对教师今后开展教学及研究有很大的启示和帮助。通过参加此次会议,我校不仅加强了与省内兄弟院校的交流与联系,同时为学院谋得了新的发展思路。旅游与外语系旅游英语和酒店管理专业将进一步拓展与万里豪程的合作项目,推动专业建设,切实做到与市场接轨,与国际接轨,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高职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的探索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赴企业锻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含社会环境与人们观念等原因,又有校企合作与学校自身管理的问题。如,一些专业教师平时教学任务已经很繁重,很难抽出时间到企业锻炼,而到了假期,往往要占用休息时间,导致教师积极性并不高。又如,目前职称评审注重的是学历、课题等硬性指标,而较少考虑教师的实践技能和双师素质,这样的指挥棒使得教师不得不埋头研究、多发论文,还有其他种种原因导致挂职锻炼并不顺利。

3.1企业、学校、教师三方协同合作

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涉及三方利益,应协同合作,以共赢为原则,形成企业与高职共同办学的良性机制。企业方面需考虑专职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对企业人才储备、技术创新等都有重要的发展意义;学校作为教师依托平台,应意识到教师挂职的企业是学生顶岗实习的重要基地,是学生就业的重要去向,应对企业足够重视和尊重,积极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从教师层面来说,教师应意识到赴企业挂职锻炼是一次宝贵的机遇,有划地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3.2做好挂职结束后交流、考核工作

挂职锻炼期满,教师应认真填写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考核表,由挂职单位考核,交院系备案。对考核不合格的,学院可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如,适当减少挂职锻炼所折合的工作量,减少下次培训的机会等,从而约束挂职教师的行为,提高教师挂职锻炼的质量。除此以外,挂职教师还要根据在企业实践的经历,积极分享挂职成果和经验。为同行和学生做一次专题讲座;撰写一份针对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实习实训等内容的专题报告;递交挂职锻炼个人总结。学校将组织“挂职教师经验交流会”,查看挂职教师的工作日志及工作过程中搜集的资料,以便资源共享,使教师共同成长。

3.3完善挂职锻炼的管理体制

建立完善管理机制,促进专职教师赴企挂职锻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一是将挂职经历作为教师职称评定时的参考条件,专业教师在申报职称的过程中,要求有半年的企业挂职锻炼,作为“双师”素质认定的重要条件之一;二是与年终绩效考核相结合,对于挂职锻炼的教师要在年终考核时适当加分,在优秀教师评选、骨干教师推荐、专业技术带头人选拔等方面享有优先权,充分调动教师挂职锻炼的积极性;三是保证挂职教师的待遇,给予一定的交通、午餐等补助和校内津贴,津贴发放按照考核的百分比发放,对于表现优秀的给予一定的额外奖励。对于赴企锻炼的教师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通过每一阶段的学习锻炼,专业技术、实践能力达到考核标准。

4.结语

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一支专业理论扎实和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而外出赴企业挂职培训在提高专业教师业务素质、增强实践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双师”素质有效又切实可行的方法。对于教师赴企挂职锻炼的研究,仍以实践层面较多,还需不断探索研究,以期努力提高高职专业教师挂职锻炼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别敦荣,胡颖.论大学协同创新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2012(10).

[2]李春燕.提高高校教师实践能力的对策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6).

[3]赵新峰.协同育人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高校教师挂职总结篇2

关于2020-2021学年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双挂”工程工作的实施方案

各乡(镇)中心校、县直各学校(园)、青少年活动中心:

为进一步推动我县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优化城乡师资配置,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实行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全面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意见》(晋教师〔2015〕21号)、中共临汾市委办公室《加快推进临汾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9-2022年)》(临办发〔2019〕13号)文件精神,结合

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20-2021学年度义务教育阶段交流教师人数要达到本校应交流对象总数的15%以上,交流教师中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县级以上模范(优秀)教师及中高级教师要达到交流教师人数的20%以上。县直学校校级领导每校交流人数不少于1人。

“双挂”工程,即“上挂”跟岗学习,定期组织基层学校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到全国优秀中小学进行跟岗锻炼,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下挂”示范指导,选派城镇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挂职任教,起到示范引领和指导作用,带动和促进基层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本学年县直学校“下挂”农村学校20人,高中学校本学年度“上挂”2人,义务教阶段学校“上挂”2人,

二、交流、“双挂”的对象及条件

交流对象年龄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且在同一所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连续任职满6年及以上的在任校长(含其他校级领导)和在岗专任教师为交流对象。介于我县实际,药家湾小学原则上不限任职年限,农村学校交流教师原则上不限定年龄和任职年限。不在交流范围的校长(含其他校级领导)和教师,如本人有交流意愿的,在不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情况下,经所在学校和县教科局审核批准后可纳入交流范围。

“双挂”工程的对象年龄需在45周岁以下;原则上具有县级及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称号或获得县级及以上表彰的一线优秀教师;其他优秀的青年教师和管理人员均可入范围。

三、工作要求

1.为稳妥推进交流,2020—2021学年度农村学校教师必须完成规定的交流人数(见附件)。

2.县直学校选派交流支教、“双挂”教师时要统筹考虑,既不能影响本校的教学,还要照顾交流的实际效果,交流、“双挂”教师的优师比例不得低于20%(优师是指具有中小学一级的教师职务或省特级教师,县级以上的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模范教师、优秀班主任等)。

3.“上挂”教师每人每期补助资金21600元,县直学校支教、交流、“下挂”到农村的教师,按规定享受农村工作补贴和乡村教师生活补助。

4.县直学校校际交流轮岗教师的期限原则上为三年,城乡交流至少为一年,“上挂”时间为3个月,“下挂”时间为一学期,但在交流、“下挂”期内表现不好,年度考核为不合格的教师不得返回原学校,更不得评模评优、晋升职称。

5.积极鼓励县直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支教满1年的视作农村任教经历。

6.评选县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名师、新秀等,必须具备在边远农村学校工作一年以上的经历。

7.评聘中小学中、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均须具有1年以上农村学校任教经历和支教交流经历。参加援疆、援藏工作1年以上视为支教经历。客观上不具备到农村任教条件的中、高级教师,其参加指导、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或其他教育扶贫工作经历可视为具有相应经历。

8.校长交流轮岗的人员范围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校长、副校长。校长、副校长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满两届后,原则上应交流。每次交流的年限按照校长管理权限,由主管部门确定。校长、副校长在农村学校、薄弱学校连续任职时间可根据工作需要予以延长。根据工作需要,校长交流轮岗科不受工作年限制。

9.教师交流可采取“关系动”和“关系不动”的方式进行,城乡交流原则上采取“关系不动”的方式进行。教师交流到新的学校后,按原有的教师职务及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聘用。交流期间,采取“关系不动”的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拨付到交流学校按考核情况发放。

10.“双挂”工作结束后,选派教师要对“双挂”期间的思想学习和工作等情况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报告。接收单位和派出单位要通过考察和民主评议等方式,对“双挂”人员的综合表现作出鉴定,由接收单位给出鉴定等次(等次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并填写《永和县“双挂”工程教师个人鉴定表》(见附件)一式四份,派出单位、接收单位、人事档案和本人各一份。

四、组织领导

1.教师校长交流计划由县教科局和各盟区、集团根据实际情况共同制定,由县教科局人事股统一安排,各盟区、集团具体组织实施。

2.交流教师考核评价由现所在单位进行。

3.对拒不执行交流轮岗、“双挂”计划的校长教师,扣发当年度绩效工资,年度考核评定为“不合格”等次。

高校教师挂职总结篇3

一、挂职学校概况

****中学始创于**年,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中央教科所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单位、全国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美术高考研究中心委员单位、省首批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市文明单位、花园式学校和德育先进学校。

二、挂职学习情况

在**中学挂职期间,我得到了指导校长**校长的热情接待和真诚指导,学校全方位向我们开放,让我有机会真正触及到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使我能够在做中学、在看中思,边看边做,边学边思,零距离接触了名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领导独特的智慧和高超的管理艺术。在与校长的深度交谈中,更深刻地领悟到了学校管理的内涵,挂职锻炼不但使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还锻炼了我的能力。

在挂职的一个月中,我严格按照挂职锻炼学校的作息时间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有特殊事情及时向挂职学校校长请假。上班时我认真阅读学校的各项管理资料,并在不干扰、不添乱的前提下,随时注意与校长、学校领导以及老师们沟通交流。坚持多听、多看、多学,做到边学习,边交流,边思考。

在挂职锻炼期间,我总共参加学校行政会4次、学校部门学习3次、全校教师大会1次,为中层以上干部做《山东3+3新高考制度改革》报告一次;参加主题班会4次、专题研讨活动6次,听课22节,个别访谈16人次;还参加了第一党支部活动;全程观摩了湖滨中学迎接无锡市素质教育综合督导(3天);参观考察了*****等名校,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境界,丰富了思路。

挂职学习期间,我经常和**校长、***副校长、**副校长交流,和艺教办**主任、教务处**主任、德育处**主任、团委书记**主任交流,虚心向他们请教,在交流中汲取经验,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在参加各种活动时,也不忘联系实际、思考问题,撰写了19篇反思日志,上交12篇,挂职期间**中学共出版了四期简报,其中有三期简报选编了我的日志。

三、挂职学校先进经验

1、硬件设施及其先进。(添加一些硬件设施的介绍)

2、教学常规特别规范。**中学学生全部都是美术生,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加之还要练专业,学生上文化课的时间又较少,提高课堂效率,是**中学课堂教学的根本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这一指导思想,学校常规教学坚持落实严、细、实、恒的原则。

3、课堂彰显合作互动理念。课堂上学生合作活动的高频度、合作形式的多样化、师生互动的真诚丰富、生生交流的积极踊跃、小组合作成果汇报时显示的“合作中的竞争”及“竞争中的共赢”,无不透露出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个人责任”与“积极互动”意愿,无不折射合作活动作为一种学习常态在课堂中的有效落实。

四、我校常规教学与挂职学校差距

1、常规教学制度落实有差距。我校常规教学方面也有严格健全的制度,但在落实上在细节上还有一定的差距。教学管理缺乏规范化、制度化的运行机制,工作落实不够。对教学基本环节还存在要求不具体、检查不到位的情况,缺乏整改的力度。常规管理缺乏“严细实恒”精神。

2、教学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一是教学计划笼统模糊。教学质量评价方案不够精细,各种计划过于宽泛,实质性、精细性内容少,降低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部分教研室、班级、学科备课组计划放到任何一个年级、班级、任何一个学科都可以用,没有日历和周历表,看不出工作时段的任务安排。二是课时备课不备学生。部分备课只是学科知识的说明和体系构建,教学目标大而空,无针对性;教学过程缺乏问题教学设计、缺少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缺少学生活动的设计。个别学科的学案只是复印了复习材料,未体现教师集体备课的创造性。

3、课堂教学效率仍然偏低。一是双边活动方面,教师讲得多,学生练的少,课堂学生动脑、 动口、 动手机会少。二是教学方法策略方面,教学方法呆板,提问缺乏技巧,课堂缺乏激情与生机,导致学生兴趣不高。三是针对性不强,一堂课究竟要教会多少学生,要教会几个知识点与相应题型,有些教师心中不明了。四是教学内容上不充实,容量小,课堂信息量少。

五、我校下一步落实常规教学措施

1、常规教学实效化

(1)要向备课要质量。实行“个人初备—集体研讨—分享充实—生成完善—反思提高”的流程。要求教师提前备课,主备老师写出详细的备课方案,包含教学的重难点、具体的目标要求和教法学法、训练题的选择等,其他教师各抒己见,针对所任教班级的教学实际,再调整、再提高,形成学科组校本化备课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2)向课堂教学要质量。以全县中小学“为学而教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为契机,教学内容上进一步降低教学起点,扩大学生关注面,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策略上落实“以学为主、以练为主、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低台阶”的教学原则;教学模式上强力推行“自主预习、合作探究”的小组学习模式,抓住课前自主预习和课上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当堂达标等关键环节,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训练,实施周练、月考制度,向规范训练要质量。严格落实周练制度,各学科定时间、定内容、定题量,采用滚雪球式的“小循环、常穿插、多层次”的训练方式,精心设计训练题,力求做到“小题大做”“大题细做”,同时落实“四有四必须”教学要求:有课必练、有练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讲。每次月考坚持“考前抓命题,考中抓考风,考后抓讲评和补救”的原则,做到“平时考试高考化”,做到讲、练、考一体化。

(4)批改,提高针对性,强化面批,充分利用精准批改来提高教学效率。在全批全阅的基础上,重点锁定班内的目标生与边沿生进行面批面改。不仅满足于学生解决问题的对错,还要分析每个学生做错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补救与矫正措施。

2、教学管理制度化

(1)教学行为制度化。针对教学常规各环节,分别制定了年级周例会制度、无课日集体备课制度、签字上课制度、公开课制度、月考及周考制度,等等。通过各项制度的落实,确保教学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提高了教学的规范性和实效性。实行教学周反思制度,促进教师不断总结工作,进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高校教师挂职总结篇4

为贯彻落实市委“三圈一体”发展战略部署和要求,深化城乡教育互动发展,教育局与教育局加强对口合作,积极推进区域教育内涵发展,促进教育圈层融合,互派校级干部进行挂职锻炼。根据组织安排,我到县职业学校挂职。挂职期间,我一直谨记互派干部交接仪式上提出的五个互动(管理、教师、科研、教学、德育)、五个共享(名师、场地、活动、荣誉、成果)、五个希望(融入、担当、学习、传播、桥梁),并将此作为自己工作的方向和标准。回首一年的挂职工作,我觉得自己在这一年从多方面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升。现将挂职期间的主要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坚持实挂,积极融入工作环境

我深知,作为挂职,只有切实的融入,树立良好的形象,让领导和老师们切实感受到我在学校的存在,自己才能真正开展工作,才能真正得到锻炼,才能有真正的收获和挂职价值。因此,我至始至终坚持“实挂”,积极融入到学校所有工作之中。

从第一天开始,我主动要求住在学生宿舍,吃在学校食堂;主动要求与学校其他行政人员一样参与24小时的各种行政值班(包括周末、清明、寒假等节假日);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每周升旗仪式不缺席,每周行政例会不缺席,每周全校教职工大会不缺席,专业组教研活动不缺席,教师讲堂不缺席,主动承担并按规定完成高质量的教学任务;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积极参与学校各项工会活动;参与高校、职教集团等各种会议。

二、求真务实,承担学校重大工作

“有为才有位”,必须有让大家信服的工作实效,才能得到认同。我知道,要得到实质性锻炼,体现挂职价值,就必须参与并承担学校的重大工作。一年期间,我坚持求真务实,积极参与到学校的重大工作项目中。

(一)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完成县级课题

根据XX县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县教育局的工作要求,学校承担了《XX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重要产业调研报告》和《XX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编写工作,自己作为具体编写负责人之一。《三年行动计划》顺利截稿,交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整个工作过程得到了县教育局的支持、肯定和好评。

(二)、负责市专业评估工作

学校有三个专业接受市上的专业评估,自己全面负责某专业评估工作。通过评估标准的初查,感到该专业前期资料缺乏较多,由于时间紧迫,我带领该专业全体老师加紧工作,查缺补漏,指导老师们如何梳理条目内涵、如何收集和整理资料、如何筛选资料、如何写好自评内容等。所有自评情况、调研报告、教学计划等均亲自一一修改,最后,按时按质完成了本年度该专业的评估工作。自己的工作态度、工作成效和工作能力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肯定和老师们的赞誉。

(三)、其他承担的工作

除重大项目外,自己主动承担了其他一些具体的行政工作,带学生参加市中职学校技能大赛;带专业教师到其他学校考察交流;带教师参加市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以东道主身份负责接待职业集团“同构异课”活动;参与学校五四青年节学校文艺汇演评委等。通过承担重大项目和具体的工作,虽然有时压力也比较大,但能在挂职期间用已所能为挂职学校做出较大贡献,工作富有成效且能为人所肯定,我在切实感受获得锻炼和提升的同时,也感到了充实和自信。

三、渗透参与,传播领先经验

教学互动、成果共享、传播希望是此次挂职责任中重要内容之一,我主动参与并力求渗透到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之中。

挂职期间,我主动申请了教学工作。通过自己多年学习所备能力,充分展现教师和教学示范作用。我尝试根据学生专业性质的不同,推动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改良,运用ARCS动机设计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将学科教学与职业性结合,把职业特点和要求渗透到课堂之中,根据教学条件实行小助理制度等。这样的任务项目设计让学生有共鸣感和关注度,使他们意识到学习的知识技能真正目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突出明显,得到了学生拥护和学校老师们的高度认可。

同时,为更好促进圈层整合,体现互派挂职的重要意义,达到成果共享的传播目的,我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师讲堂,给全校教师讲授了教学论文的写作规律及要点、先进职业教育的管理及做法,与老师们共享经验。通过帮助专业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规范该专业的专业化教学和专业化管理;积极参与学校参加市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竞赛的指导工作,为后来获得三等奖,实现学校在此项目零的突破做出了应有贡献。

四、虚心学习,教育处处都有收获

职业教育有其特殊性,各职业学校根据区域经济和环境有着其自身的发展特色。挂职期间我也十分注重在挂职学校的学习。

学校是公办职业学校,部分专业办得有声有色,为区域相关产业提供了优质的人才支撑和保障。学校对学生管理也颇有特色。每周一个班负责全校清洁的实习周制度,让学生理解和学会了责任和担当,在过程中养成了职业学生必须具备的脚踏实地,认真做事的良好习惯。晚自习针对专业不同,开放学前教育晚自习管理,学生可以在琴房和舞蹈室、画室、教室等进行自己的训练。机械专业学生在教室内安静上自习,养成机械专业冷静的行为习惯。

高校教师挂职总结篇5

一、挂职学习情况:

学习初期,我就对自己制订了学习计划与工作日程表,我要努力争取担任一项具体的任务,全程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实践活动,做适当的代课。在参与挂职学校业务校长以及教导主任的全程管理活动中,结合自己掌握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对兴华的管理活动进行分析,认真考察学校新课程的实施情况,听取校长的经验介绍,探讨新课程资源开发、校本教研、教学管理与评价的途径、方法,边学习边反思,将挂职校作为自己行动与研究的的平台,将自己融入其中,在现实的具体教育管理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在研究过程中不断预设和生成新的设想,以此提高自己的实践智慧。

常规管理显实效

小学以课改为重点,以活动为纽带,以科研为抓手,紧紧围绕学校“一、二、三、四、五工程”这一总目标,强化教学管理,深化学科教研,优化课堂教学,抓常规,抓质量。教学工作以“六关”工作为中心,将工作自查、互查、抽查、平时查与突击查、教研组查与领导查相结合,使教学工作抓得实在、有效。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反馈抓的实,效果好,促进了质量的提高。在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以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为主,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的方法。对课堂教学的调研和监控。学校推行了随堂听课制,以规模随堂听课和不定期随堂听课相结合。听课时注重听、测、析、导相结合。在每次领导听课后马上与教师交流,要求交流后教师上交二次备课教案。

短短的一年挂职学习时间,我却受益匪浅,学到了真东西,感受了新思想。在此,我想把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讲出来与同仁们共同研究探讨,寻找可持续发展的学校管理理念,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下面我谈谈挂职学习后的几点思考:

1、校长必须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

办学理念是学校总的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发展的精神之源。校长对学校的办学理念要能正确定位,切合社会和学校实际,让教师、学生、家长认可。校长要善于阐述、发表、宣讲学校的办学理念,让全体教职工理解,让每一位学生和家长知晓。并渗透、指导、落实于学校各项工作之中。从而变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为和努力目标。我们与小学虽然存在着城乡差异,“为每个孩子创造美好的未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却成为不争的事实,那么如何发挥我们自身的潜能,结合自己的实际,创办自己的特色是一个应该深度思索的问题。我们学校教学质量的逐年提高就是一个见证。

2、校长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精神、文化乐园。

学校现代化,硬件建设和配备现代化固然重要,但这仅是一方面,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学校文化建设。而学校文化建设应根基于学校,立足于学校,来自于学校,营造一种氛围,切合实际,能调节师生情绪,陶冶师生情操,让师生愿意而且快乐地在学校工作、学习和生活。如小学的设计,很具艺术性,那别具一格、精致幽雅的读书会,具有很浓的文化气息。我县很多学校校园内的宣传标语,条条真切,橱窗里公布栏、荣誉栏都也都能激发师生的士气,但是应注意的是新、奇。

3、校长要树立高尚的人格,凭借人格魅力来提升管理的有效性。

每个校长都有自己的管理策略,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承认校长的人格在学校管理中的巨大作用,不断修身养德,加强情感管理。在这方面,我们的很多校长都很成功。也是我们这些副职学习的榜样,要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教师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

4、校长要立足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新课改,对每个教师来说将是一个全新的体验,无论是校长,还是老师,无论是有经验的,还是没有经验的,无论是优秀的,还是普通的——人人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们只有学习与体验、反思与交流,掌握新课程理念,提高教学各种能力,才能不断的适应新课程的需要,适应对未来发展的需求,所以,校本研修工作就成为课程实施的关键。与城市相比,我们的环境、条件、师资都有很大的差距,那么如何根据我们的自身实际,挖掘教师内在潜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我想,为教师提供研修时间和空间很重要。学校组织校本研修可采用开放式的研修策略:包括内容、学习方式、目标、个人提高和研修成果。有序学习、自主研修、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走出校门提升品位将是很好的途径。作为业务校长一定要亲自抓这项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将教师专业发展与课程改革结合起来。制定较完善的适合自己校情的管理机制。只有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探索具有学校特色的培训途径,才能使教师汲取专业化成长源源不断的能量,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也为学校可持续性发展注入生命之源。

高校教师挂职总结篇6

2005年春天,我们肩负着科教党委和所在高校的重托和期望,满怀憧憬来到××这方热土,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挂职生活。在区委组织部和区人才办的精心安排下,在挂职单位的全力支持与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们步履坚定地一路走来,心中因这一年的经历而更加自信。

一年以来,区委组织部为挂职干部提供了大量的学习、培训机会,内容涉及政治体制、和谐社会、外交政策、社区管理、资源能源、行政管理等各个领域,为我们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跨岗位的锻炼工作提供了思想和观念上的保证。

每月一次的集中调研和主题发言,不仅是推进挂职工作的有效机制,更是挂职干部深入调研、认真思考、充分交流的重要平台,涵盖人才开发、区域合作、环境保护、社区管理、基层政务、园区建设、和谐社区建设、基层党建、城市建管、乡镇经济等十个专题的调研主题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并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对地方工作的认识。

按照区委“挂实职、做实事、出实效”的要求,挂职单位精心安排、带教老师悉心指导,使我们迅速完成了从局外人向局内人的角色转变。

以我为例,从谈学禹书记把我领进××区环保局的那天起,就从未让我产生过自己仅是个挂职干部的感觉。区环保局为我创造了优越的挂职工作条件,并由魏廉虢局长亲自担任带教老师,制订了务实而循序渐进的挂职计划。魏局长从业务工作、行政管理、为人处世等各个方面悉心带教,使我顺利渡过了熟悉工作内容、参与主要工作、分管具体工作三个阶段,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一年以来,针对××区的环保现状,我在开展具体工作的过程中虚心请教,充分调研,深入思考,积极建议,努力调用高校优势资源,尽心尽责投入挂职工作。在带教老师的精心指导、充分信任和全力支持下,我从挂职的第五个月开始分管全局综合计划、监督管理、环境监测与科研信息工作,牵头完成了《××区“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与第三轮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高境镇环境保护规划》、《顾村镇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完成了《××区嘉宝北片地表水环境容量及总量控制方案》的研究工作和“××区环境保护管理系统——环保地理信息系统一期”的建设工作……如今回首,倍感充实,并充分认识到: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的基层环保工作是良好的创新平台,对环境管理理论的认识与理解在实践中得以不断丰富与深化,挂职锻炼是大局观培养、问题解决能力锻炼和综合管理能力提升的契机。

对我个人而言,本次挂职工作提供了一个难能可贵的锻炼机会,有特征突出、冲突明显的区域环境作实践平台,有思路开阔、思维活跃的书记局长作带教老师,有民主公正、气氛融洽的党政班子作坚强后盾,有能力突出、敬业奉献的中层干部作团队伙伴,使我有充足的机会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工作,并取得良好的实效,顺利完成了“一停、二看、三通过”的挂职历程。

对整个挂职项目而言,高校教师到地方挂职,为学校与社会的沟通打开了一扇窗,使高等教育同社会发展结合得更加紧密,使学校与地方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成为学校与社会产学研合作的桥梁,意义十分深远。

高校教师挂职总结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素质;问题;影响因素;策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G647?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027-02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中凸现出诸多问题,如关于“双师素质”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的缺失使得“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达不到标准;由于政府及行业参与工学结合及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使得高职院校在“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诸多困境和发展瓶颈等诸多问题。本文从目前高职院“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中凸现的问题入手,分析这些问题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切实可行的策略建议。

一、高职“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1.“双师素质”教师数量达标而质量有较大差距。按照《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应达到70%以上。许多高职院校为达到此标准,激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种资格证书考试,从数字上看“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已超过70%,但“双证书”并不能真正体现“双师素质”的内涵,“双师素质”的质量也就不一定达标。

2.兼职教师数量不达标,结构不合理。选聘兼职教师是目前高职院校解决“双师素质”问题的有效径路之一。有些高职院校纯粹就是为了应付评估而随意找一些企业人士挂名为兼职教师,而实则并没有真正地为学生授课或做实践指导。另外,从目前各高职院校所聘任的兼职教师统计来看,已退休的高龄企业技术人员占较大比例,中青年能工巧匠却很少,年龄结构极不合理。

3.兼职教师的合作深度不够,稳定性较差。目前,兼职教师的选聘存在较大难度,也很难用专任教师的管理模式对其进行监督管理。总体而言,兼职教师的课堂授课能力相对较差、知识面较窄且不完整,外加管理监督的不到位,也就难以使兼职教师对学院产生文化认同感和职业的使命感,教学质量也就得不到保证,学生对兼职教师的评教结果通常不是很理想。

4.专任专业课教师下企业锻炼的积极性不高。尽管各高职院校相当重视“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环境的营造,但有些青年教师对再学习锻炼的积极性不高,认为自己在学院的编制解决了,工作也就有了保障,教学好与不好待遇都一样,即使有机会可以到企业挂职锻炼学习也不愿意去,认为学习是苦的,更不用说自己主动谋求到企业再学习了,如此一来,“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也成了部分领导的专职任务。

5.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挂职锻炼达不到真正目的。目前,高职院校能提供给专业教师挂职锻炼的岗位也非常有限;参与合作的企业领导或部门负责人大多数是与高职院校的专业负责人有一定的私人感情才参与的合作,碍于面子才愿意提供一些机会给专业教师进行挂职锻炼。在面子背景下,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教师也不可能在企业某个岗位上做实务性的业务操作,最多是像实习生一样跟着师傅,看师傅怎么做,因为这涉及到企业的正常运作和管理问题,更有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商业机密问题。其次则是挂职锻炼的老师却是“挂而不炼”,挂职期间经常缺岗或是即使到岗思想也没有深入到工作中去。

6.“双师素质”缺乏动态性。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对“双师素质”教师的认定几乎全是一次定终身,这样也就使那些被认定为“双师素质”的教师失去再参与企业实践活动的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原本的“双师素质”水平因“技术折旧”而下降,从而达不到市场需求的价值标准。

二、影响因素分析

1.外部因素。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离不开政府、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各地方政府很少参与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更没有制定出有利于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联动机制。没有政府的行政导向和行业协会的协调,企业不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并辅助高职院校进行“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因为校企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利益诉求差异,这种差异也只能通过政府给予企业政策上的优惠等相关制度安排才能得以妥善解决。要解决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的问题,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使企业乐意参与职业教育的学生培养。所以,政、行、企、校四方联动机制的缺失、校企“双赢”机制的缺失是影响我国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最为关键的外部因素。影响我国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另一外部因素是教师系列职称与企业系列技术职称互评、互认渠道不畅,这也就成了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所采用的“走出去”和“引进来”两条途径的障碍和发展瓶颈。

2.内部因素。影响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内部因素主要体现在促进“双师素质”教师成长的激励机制和压力机制的缺失。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双师素质”激励机制,如在绩效考核、津贴分配及晋升晋级等方面“双师素质”教师与普通教师没有明显的差异,这也就打击了青年教师参与“双师素质”培养的积极性;现行的高职院校职务评聘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中还没有体现出对“双师素质”的要求,如果在职务评聘和职称评定中加入对“双师素质”的要求,必将引导普通专业教师向“双师素质”方向发展,这不仅是激励,同时也是一种压力。

三、建设动态“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策略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给出建设动态“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策略建议。首先,高职院校必须设法消除“走出去”和“引进来”的障碍和瓶颈。要解决这一问题,当务之急就是建立健全政、行、企、校四方联动机制,由政府和行业协会参与校企合作的协调,建立“校企双赢”机制。若不考虑企业的经济利益而单方面要求企业参与对校方的无私奉献是不现实的,校企合作不可能成功。解决企业的经济利益,一方面政府需出台相关政策,以规范和引导企业愿意与高职院校合作,如,政府出台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税收上的优惠等政策,出台规范走进企业的教师不得窃取或泄露企业商业机密,消除道德风险;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需提升自身优势以给企业更多的吸引力,高职院校如能有实力帮助企业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难题,并由此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企业自然会与高职院校合作。其次,高职“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不是部分领导人的专职任务,而是全体教师的日常任务。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激励机制建设,激励机制不仅能提高教师的名义收入,更多地能提高教师的心理收入。教师心理收入的增加能将原本的苦学转变为乐学,具有“学乐精神”的学习型教学团队必能形成正精进,“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专职任务也就大众化和常态化。动态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自然也就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参考文献:

[1]易兰华.高职“双师素质”教师认定标准研究[J].成人教育,2008,(12).

高校教师挂职总结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行业人才;交流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2-0011-04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真正办出特色。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依赖行业、企业,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之路。如何创新高职院校与行业人才双向交流机制①,探索出一条高职院校与行业合作的新路子,从根本上解决高职院校教师深入行业一线顶岗实践和行业人才到高职院校担任兼职教师的难题,从而在高职院校与行业人力资源共享机制领域打开新局面,成为高职高职院校面临的一项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

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与

行业人才交流机制的背景

利用高职院校与行业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运用双方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合作方式开展高职教育,实现高职院校与行业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目前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一个共同特点。但由于当前人才部门所有行业利益不均和激励制度、保障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各地普遍存在着高职院校与行业联系不够紧密、深层次的合作机制尚未形成、行业积极性不高、合作的内涵不够丰富以及合作形式单一等问题。因此,必须在机制层面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探索。

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工学结合,校企联盟”,它把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作为宗旨和本质特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要求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大规模人力资源开发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任。因此,建立行之有效的高职院校与行业合作机制,不仅是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行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鲜明特色,而且是当前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更是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进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重要途径。在这一宏观背景下,依托行业办学,建立高职院校与行业人才双向交流的有效机制,成为实现“工学结合,校企联盟”的重要途径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办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院校根据自身性质和特点,从不同领域积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地处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前沿,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学院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利用自身资源和独特优势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高职院校一项基本任务和历史使命;学院要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主动地适应国家产业调整,适应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专业发展的需要 要实现为生产一线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的目标,就要积极创新,大胆改革,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它要求教师不仅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而且有行业一线的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指导学生实习、实训的能力。因此,创新高职院校与行业人才交流机制,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而且有利于充分利用行业人力资源,培养专兼结合、具有“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可靠保证;同时,通过交流合作,能够促使高职院校准确地了解行业人才需求状况,及时把握行业需求变化,科学设计与行业需求相一致的专业结构,为高职院校专业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与

行业人才交流机制的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行业是人尽其才的平台,供需双方要求人才准确对接,而人才对接为双方对接奠定了坚实基础。高职院校与行业共同对人力资源开发进行合作,供需双方协调,就会促进整个创新体系的协调,其结果可以形成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使双方产生新的活力,从而促使教育、经济和社会得到协调发展。

高职院校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布局调整、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以及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都需要依托行业、面向行业。现代教育理论认为,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同样是培养人才的有效方式之一,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打破人才部门割据,高职院校与行业进行人才交流,不仅为学生创造更好的社会实践条件,使之得到实践锻炼并提高各方面能力,而且可以促进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改革和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和实习实训条件、推进实训基地建设,同时,有利于建立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灵活机制,盘活人才资源,实现人力资源效率的最大化,从而为职业教育发展营造外部环境和内在动力。

提高行业人员理论水平和运用科学理论解决行业工作实际问题的重要举措 人才流动可引起“鲶鱼效应”和“远缘杂交”,可以激发人才的活力,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实践证明,建立高职院校和行业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交流合作机制,有利于行业依托高职院校这个培训基地,不断更新行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满足行业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提升行业人员适应社会发展与技术变革的能力;有利于行业利用高职院校人才、技术、信息优势,将高职院校智力因素与行业生产要素紧密结合起来,共同进行项目攻关以及技术创新,成为行业技术创新的基地与智力中心。

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双师”素质的重要举措 行业人才的参与,不仅可以缓解高职院校教师数量的不足,而且可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促进高职院校专任教师与行业人员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有利于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进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打破学校封闭的办学体系,形成以社会需要为中心的办学机制,促进校企合作,真正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

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与行业

人才交流机制的思路和实践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明确了构建高职院校与行业人才交流机制的基本思路,即树立依托行业、根植行业、服务行业、引领行业的理念,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基层司法行政单位参与的办学机制,逐步形成科学分工、灵活多样、富有成效、高效运作的高职院校与行业人才双向交流长效机制,明确规定合作方的权利、责任、义务,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盘活人才资源,实现高职院校与行业人力资源共享和人力资源效率的最大化,进一步推进学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行业人员的能力建设,实现多方共赢。我院基于上述认识,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完善高职院校与行业合作的制度建设 一是外部制度建设,重点是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在广泛调研并征求行业一线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向上级主管部门省司法厅提交可行性调研报告。同时,积极参与上级主管部门起草、制定相关文件的工作,最终实现由上级主管部门专门出台指导性文件,并在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正式实施。这标志着上级主管部门把学院与行业人才双向交流工作提高到全省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的高度去认识,学院与行业人才交流在制度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二是内部制度建设。在上级主管部门文件的基础上,学院积极跟进,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配套制度和实施细则,建立和完善行业参与学院人才培养过程的激励和保障机制。通过努力,在制度建设层面为我院与行业开展有效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探索教师到行业挂职锻炼的长效机制 一是紧密结合行业实际,积极探索建立富有行业特色的挂职锻炼运行机制。学院积极争取,最终实现了由省司法厅政治部牵头,并召集省监狱管理局政治部、省劳动教养管理局政治部和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政治部三方进行协调,做到任务明确、职责清晰、可操作性强。通过努力,初步形成了“上级主管部门指导——行业主管部门协调——学院组织选派——各基层单位落实岗位”的教师挂职锻炼运作机制。二是注重挂职锻炼的实际效果,突出教师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实践技能的提高。教师深入行业一线挂职锻炼的时间为一年,要求严格按照行业标准和规范顶岗实践,注重积累行业一线工作经验和熟悉行业一线工作程序。三是建立严格的管理和考核制度,注重绩效评价。实行学院和行业双重管理,加强绩效评价,将考核结果纳入个人履历与年度考评,并与教师待遇等挂钩。四是采取激励措施,划拨专项经费,使教师在挂职锻炼期间的经费得到充分保证,从而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探索建立兼职教官聘任和管理机制 一是突出行业特色,建立兼职教官制度。从省属监狱、劳教单位聘请具有一定理论水平且具有行业一线实践经验和实践技能的警察作为兼职教官来承担实践课教学任务。同时,建立了兼职教官数据库,对兼职教官合理配置、分类管理。②由此,一套由“系部推荐——学院初审并上报——基层单位选拔——行业主管部门调配——上级主管部门备案”的兼职教官选拔聘用机制建立起来,并运行顺畅。二是量才使用,充分发挥行业人才的独特作用。兼职教官同高职院校教师一起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共同承担专业建设任务、开发实训课程、编写实训教材,承担校外实习基地的实习指导以及对青年教师起“传、帮、带”等作用。

建立了“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培养机制 一是选拔德才兼备,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系统专业知识的专业课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采取学位进修、学术交流、国内外研修、项目开发、技术服务和挂职锻炼等形式,重点提高教师队伍行业一线工作经验和实践技能,增强其竞争意识和团队创新能力。二是组织兼职教官以高职教育理论、教学能力和技能、课堂教学组织、教学大纲编写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其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三是建立团队合作机制,完善团队负责人培养与选拔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团队自主管理模式,扩大团队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应用技术研究等方面的自力,形成团队自主管理、专兼人员科学分工、责权利相统一的团队合作机制。

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与行业

人才交流机制取得的初步成效

高职院校与行业合作长效机制建立并运行顺畅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与行业能否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成为困扰许多高职院校的一大难题。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根植于浙江省司法行政行业,通过艰辛探索,逐步建立起“上级主管部门总体指导——行业管理部门协调——各基层单位负责具体实施”的科学分工、灵活多样、富有成效、高效运作的长效合作机制。从近年的实践来看,这种机制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制度层面,更重要的是付诸于实践,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呈现出积极的效果。

从行业一线聘请兼职教官突出重围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所依托的行业主要为监狱、劳动教养等单位,一线警力紧张一直是全省乃至全国监狱、劳教单位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面对这个问题,我院一是拓宽人力资源开发渠道,全方位、多层次聘请人才。学院警察类专业主要面向省属监狱、劳教单位以及基层司法行政单位聘请兼职教官,非警察类专业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二是创新人才聘用形式,灵活多样选聘人才。学院充分利用公务员编制的优势,通过参加公务员招考、公务员选调以及退休返聘等形式从行业选拔优秀人才;对于在职在编的行业人才,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全职式、走教式和实习指导等灵活多样的聘用形式,破解了许多难题。三是学院教师到行业挂职锻炼期间,在一线民警的带领下到行业一线岗位顶岗实践,充实了一线警力,有效缓解了警力不足的矛盾,受到相关单位的欢迎。

教师到行业挂职锻炼走出一条新路 一是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教师到行业挂职锻炼被提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由省司法厅党委专门发文,省监狱管理局和省劳动教养管理局布置,省属监狱、劳教单位具体落实,每个环节责任明确,程序到位,高效运转。二是得到挂职锻炼单位的积极配合。省属监狱、劳教单位党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挂职锻炼教师专门下发文件任职,教师被充实到行业一线,承担了所挂职单位分配的工作任务,并由所挂职单位实施管理、考核和培养。在监狱、劳教单位相对比较封闭的特殊执法环境中实现如此紧密的合作,这种探索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对于全国同类高职院校具有巨大的辐射作用和示范效应。三是得到教师的积极响应。教师有机会深入行业一线参与管教工作,积累了大量的行业一线实际工作经验,掌握了行业一线的基本工作程序,这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由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正在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起来。

探索出高职院校与行业合作共赢的新模式 一是初步营造了合作共赢的文化氛围。从上级主管部门省司法厅,到行业指导部门省监狱管理局、省劳动教养管理局,再到省属基层监狱劳教单位,从学院领导、管理人员和教师,到监狱、劳教单位领导、中层干部和一线民警都更新了观念、转变了思想,能够充分认识到高职院校与行业人才交流互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上级主管部门从战略层面进行指导。上级主管部门把学院与行业合作提高到战略层面谋划,明确提出要依托学院为行业培养、培训人才,把学院打造成行业的智力中心。特别是2011年实现了“省部共建”,在更高层面上为学院与行业合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三是行业在合作中得到了好处。行业利用学院在科研、人才、基地等方面的资源和优势,为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巨大帮助。同时,学院教师到行业挂职锻炼可以为行业解决很多理论层面的深层问题,促进了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四是学院在合作中得到实惠。通过与行业合作,学院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破,由此,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封闭办学的局面,学院与行业合作共赢的新模式已经形成并发挥作用。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一方面,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调整,侧重于学院教师和来自行业一线人才的整合,从而实现了实训类专业课程由行业兼职教官讲授的机制,师资队伍“双师”结构明显优化;另一方面,加强本校教师“双师”素质提升,通过选送专任教师到行业挂职锻炼提高其实践技能。学院选派教师到行业挂职锻炼的时间为一年,教师可结合自身专业特长担任不同职务,一般担任监狱分监区长助理职务、监狱信息技术科科长助理、中队长助理、司法助理、执行助理、审判员助理等职务。通过挂职锻炼,教师能够深入基层一线,不仅积累了行业一线工作经验,在理论联系实际上取得了较大收获,指导学生实践学习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而且能够将理论研究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既提升了理论的实践性,又突出了理论的指导性,将理论与行业一线工作实际紧密联系,为提升服务行业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促进了教学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教学科研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和突破口,增强了教学科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升,学生受益匪浅 一是人才培养的科学性、针对性更强。通过学院与行业人才交流,学院更好地把握行业需求,并按照行业发展要求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不断调整、不断适应、互相推动、互相促进,使得学院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行业人才需求状况,及时把握行业需求变化,在此基础上设计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保证了专业设置与行业需求相一致。二是课程建设的实用性更加突出。教师在实践中熟知了行业标准和工作规范、工作流程,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案例用之于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建设重构,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三是教学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教学效果提高明显。由于兼职教官参与教学过程,使得学院有条件试行“双师制”授课制度,部分专业试行一门课的理论部分由学院教师讲授,实践课由兼职教官讲授;部分专业试行一堂课由学院教师和兼职教官两名教师共同讲授。这种改革为提高学生首岗适应能力、多岗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积极探索建立健全高职院校与行业人才双向交流机制,创新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进一步明确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三方合作中的权利、责任、义务,既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现阶段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既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需要社会各方继续深入探索、大胆创新。

注释:

①本文中的高职院校主要是指司法类高等职业院校,行业主要是指此类高职院校所依托的监狱、劳教以及司法行政系统。

②根据人民警察警衔、专业技术职务及工作经验等条件,浙江警院探索把兼职教官分为高级教官、中级教官和初级教官;根据其承担的工作性质和内容,兼职教官分为全职式兼职教官、走教式兼职教官和校外实训指导教官。按照效益最大化原则,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兼职教官在聘用条件、工作方式、考核管理、培养培训以及待遇等方面都有区别。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史料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2003-2004年高职高专教育文件资料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闵维方.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周光勇,宋全政.高等职业教育导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5]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6]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0).

[7]冯多.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1(2).

高校教师挂职总结篇9

一、挂职学习情况:

学习初期,我就对自己制订了学习计划与工作日程表,我要努力争取担任一项具体的任务,全程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实践活动,做适当的代课。在参与挂职学校业务校长以及教导主任的全程管理活动中,结合自己掌握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对兴华的管理活动进行分析,认真考察学校新课程的实施情况,听取校长的经验介绍,探讨新课程资源开发、校本教研、教学管理与评价的途径、方法,边学习边反思,将挂职校作为自己行动与研究的的平台,将自己融入其中,在现实的具体教育管理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在研究过程中不断预设和生成新的设想,以此提高自己的实践智慧。

(一)全方位参与管理:从进入兴华的第一天起,我迅速进入了副校长的角色,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教育管理活动,与领导、老师融为一体。期间我重点吸收了两位校长(高校长、王副校长)五位主任、一位教学主管的办学思想、科研意识、学习精神和管理方法,特别是参与每周一的巡查活动,开阔了眼界,在总结中提升自己。

(二)参加各种会议:只要有会议我必参加,周一巡查小结,周三青年读研会,周四班子例会,周五全体教师例会,平时的教研组活动、教科研活动、家长会、家委会、汇报会、在省古琴教学研究基地落成典礼前期,我参与了策划全过程,参加了学校的家庭趣味运动会、冰上运动会等等,从中感受校长应如何协调工作、策划学校各项活动的周密组织和管理,如何了解教职员工动态、激发教职工积极性,如何对前段工作做纲领性总结,对今后工作做发展性展望。

(三)深入课堂调研:课堂才是了解教学的主阵地,所以我抓紧一切时间体验课堂,听课152节,代课十节,对小学的教育教学情况有了深度的了解。

(四)虚心请教:我的办公室设在副校长室,与校长室相邻,校长和副校长的校内外活动经常让我同行,我有机会了解校长的处事方式和方法,并就自己的困惑及时向他们请教。学到了书本上难以学到的知识。

(五)与中层干部交流:多数时间我深入到教导处,了解教导处、德育处、总务处、教研组、科研组、年级组等部门的运作情况和奖励办法,及时分析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经验的取舍。

(六)参与各种活动:利用一切机会聆听专家讲座,参与双语教学研究活动,校本课程开发活动,英语节的筹办活动,“阳光助教——乡村教师进名校”——通河、依兰教师学习研讨活动,松北区校长培训班考察活动,动感课堂、家长开放日活动,与五常结对子送教下乡活动,我校与小学结成了对口支援学校,从而使自己挂职学习起到了辐射作用。

(七)在认真研读教育专著和期刊的基础上,记学习笔记,撰写心得,写学习日记,把每天的学习情况加以记录。收集、翻阅了很多档案材料,学习他们的规章制度,并加以整理,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二、感悟兴华教育

小学是一所全日制民办公助学校,始建与1999年,学校现有学生四百多人,全部小班额教学。虽然建校时间较短,但是以它创新的办学理念、独特的办学模式、办学特色和高质量的教学水平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办学之路,从而成为香坊区品牌学校,中国双语教学十大名牌学校之一,省古琴教学研究基地——也是我国唯一一家古琴教学研究基地,市乒乓球和速滑培训基地.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办学培养目标“合格加特长,创新与发展”;校长高殊以独特的眼光提出了“掌握英语就是掌握世界”这一教育理念,学校以“构建英语化校园,创办双语特色学校”为办学特色,去年又成功地创办了古琴教学研究基地。

小学以发展创新、健康和谐、发展辉煌为工作基本点,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特色工作为突破口,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升品牌学校的影响力和办学品位,学校坚持一个原则—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学校。追求四个目标: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塑造有思想的教师、培育有特长的学生、创办有特色的学校。

(一)校园文化品位高。校园文化建设能充分体现学校的育人宗旨。小学在环境设计上,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以双语标志,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分楼层设计了相关的主题。一楼主题:中华经典文学廊。主要是通过国学的系列学习,如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诗经等篇文的学习,了解儒家思想、伦理道德,从而做到读中华经典,做少年君子。二楼主题:西方文化双语廊。这里主要介绍的是国外的著名建筑特征、节日和风俗文化,并配有英语的介绍,充分展现学校“掌握英语就是走进世界”的办学理念,为学生习得英语开辟途径。三楼主题:理想与信念廊。在这里同学们能够找到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崇拜的科学家、文人、艺术家等,通过对榜样的学习,为自己设定奋斗的目标,树立远大的理想。四楼主题:古琴文化廊。这里通过对古琴历史的了解,从而让学生掌握古琴的样式、结构、琴派,让学生走进古琴的世界,熟知中国传统文化。学校各中队还开展了挂班牌活动,班牌中用双语标志印制教师寄语、格言、班训等,使学生热爱班级,增强责任心。浓厚的人文校园让每一面墙说话,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教育。

(二)和谐的班子群体。高校长主张班子成员的整体优化。她认为,一个好的班子肯定是一所好的学校。所以她对班子的要求很严格,要求他们既要对自己的那摊子工作“布好局、谋好篇”,努力做一个“出谋划策的思想家、埋头苦干的实干家,善于开拓的外交家”,此外要求他们除了自身专业引领外,更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带动普通教师。高校长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每天想事、做事、做好事、做成事”,要求班子成员要律己、要量宽、要身先。在日常工作中实行人性化管理,努力创设良好的工作氛围,班子成员之间形成了较强的合力,在群众中威信很高。各个部门的教师群体都以班子为榜样,争创优秀年级组、优秀群体。领导班子的工作很辛苦、劳累但很开心、快乐,他们善于释放自己的思想、观点、看法,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这种民主和谐、相互尊重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了班子成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塑造了有思想的教师。小学开展的“树兴华人形象工程”、“一学四爱活动”,争当名师,打造名师梯队。我仔细阅读了他们下发《教师百部读书目录》,内容涵概了很多方面。学校组织教师认真读书:平时读书,寒暑假也要读书充电,每人除了具体的读书目录外还要自制的读书内容,要求教师把读书作为接受继续教育的自觉要求,并把读书学习、教育反思与发展创造结合起来,开展读书交流会、青年读研会,教师在用心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从而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品位,青年教师也迅速成长起来。在每月末教师上交的工作反思就是实际经验的积累,看了以后简直就是一种享受,质量很高。讲到这里,自己产生了很多感想,反思自己从事的教学管理工作,我们也要求教师写反思,而我们的教师把这项要求竟然看成是一种负担,究其原因就是不会反思,只是应付检查而已,教师没有真正尝受反思带来的快乐。所以,我觉得自己在回来后首要的工作就是指导教师写反思日记,让每个教师都在反思中提高,以尽快促进我校教师的成长。

(四)传统文化造就了新人。德育的核心在于“育”,是心与心的交流,是在日常生活中、在点滴小事中感受道德规范,是谆谆教诲,循循善诱。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道德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传道”历来都是教育的第一要务,小学启动的“读中华经典,做少年君子”的诵读工程,将《弟子规》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切入点,把握学生的思想变化,靠点点滴滴、日积月累、滴水穿石,达到“不教而教”的德育最高境界。学生的养成教育抓的实,当你走进校园,给你的第一印象就是整洁、干净,无论课上还是课下,都是井然有序,特别是在下课,由任课教师带学生到外面做游戏,学生欢声笑语,上课铃声一响,学生马上自然成行,有序无声的走进课堂,学生遇到老师、客人都是彬彬有礼地用英语问好,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年来,我从来没有遇到过打闹、讲脏话的孩子。

(五)创办特色谋发展小学把校本课程开发纳入到学校实施新课程的重要途径,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在兴华的一年中,我实际参与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在与高校长的谈话中也了解到,从开始探索到现在的稳定实施,应该说走过三个阶段:尝试探索——形成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修订与创新。学校是根据自己的办学目标、学生的兴趣爱好、需求及教师自身的优势,自主开发了校本课程。小学校本课程分为两类,学科类校本课程、活动类校本课程。学校每学期都有一次学生们的作品展,为学生个性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宽广途径和展示平台。校本课程的实施不是一层不变的,随着课程的不断发展与更新,把原有的变简笔画为黑白画、变版画为装饰画、变小记者课为双语小记者课,还新增了动画配音、礼品包装、英语课本剧、英文歌曲、埙,古琴、快板、形象礼仪等八门课程,小学的校本课程至今已达34门课程。作为市冰上教育基地、市乒乓球教学基地的小学,艺、体课程开发也是紧紧围绕国家提出的“2+1”工程,即每一名学生初步掌握古琴或埙的演奏技能,乒乓球教学进入课堂,学生的上冰率达100%。对学生上课的管理由教导处负责检查学生的上课情况。学校更关注的是对课程的评价。在评价方式上: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要看学生选择的人数、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学分制,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学习的客观效果,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过程以学生参与学习的学时量的考核为主,过程与结果为辅,但最终的学分要综合起来考虑。同时学校根据每学期的常规教学对教师进行评价,采用量化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办法,在每学期末下发《小学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评价表》、《我给老师打打分》、《教师校本课程文本评价表》、《学生学习评价表》,最后的综合成绩列入教师的绩效评估。开发校本课程,促进了学校三维发展,即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

小学的办学特色是双语教学,作为省EEC英语实验学校,学校把强化英语教学作为学校发展的特色突破点。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学习英语,开发了“英语沙龙”、“英语跟我学”、“英语阅读”等校本课程,编写了《Followme》教材,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英语成绩在全省英语实验调研中名列前茅。学校也因此被确定为国家双语教学实验基地,在我省仅此一家。先后在美术、音乐、数学、科学、体育等学科进行了双语教学,形成了构建英语化校园的“六个统一”和创办双语特色学校的“八个途径”的英语网络体系,学生口语表达流畅。双语课教学主要由学科骨干教师及达到英语大专程度的学科教师组成的,全体英语教师参与。在业务校长王岩的组织下,英语教师与艺术、数学等学科教师共同参与研究,结合学校各项双语活动的开展,进行横向联系,使各学科在双语教育中尽可能协调发展。在我参加的每次的双语教学观摩课后,双语教师和学科教师都相互交流,并认真撰写“听课体会”、“教后反思”等,为学校双语教育实验进言献策,提出合理建议。全校45岁以下教师定期参加英语日常用语的“过关考核”、逐步提高了全体教师英语口语水平。英语老师在这一过程中既是辅导员又是“考官”。全体教师跨学科地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对课程教材的研究,逐步达到了“双专”化。小学教师的学习精神是我从未看到过的,校长带头学英语,带头用英语对话,班后教师相互学习,似乎每个人都是一名勤于上进的学生。我被感染了,也开始学习英语了,简单的学科用语讲的也比较流利,收获还是很大的。小学相继开发的英文课本剧、原版英文动画配音、双语小记者、英文歌曲等显示出学校教师的群体智慧。

在双语教学特色基础上,把古琴教学列为又一特色增长点。“传承古琴艺术,弘扬民族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将古琴作为学校的又一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引进课堂,培养学生具有一项艺术特长,为塑造完美人格奠基,这在全国尚属首家。每月的一次古琴知识广播讲座、每周一节的教学琴课、每日的琴曲欣赏,已经普及到全校各年级。为了达到教学效果,教师尝试编写了古琴教学讲义;学生回到家里采用自制简易“古琴”进行练习,加以巩固。我亲眼目睹了古琴教学研究基地的奠基典礼,参加了古琴知识培训,是两名古琴教师的敬业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使我在业余时间也跟随学习弹古琴。另人惊叹的是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很多学生的古琴演奏已经达到了四至五级水平,暑期有13名学生参加了北京“登长城迎奥运周年庆典”大型演奏会。小学的古琴教学,不仅填补了古琴教育在省的空白,而且还成为我们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又一道风景线。

(六)常规管理显实效

小学以课改为重点,以活动为纽带,以科研为抓手,紧紧围绕学校“一、二、三、四、五工程”这一总目标,强化教学管理,深化学科教研,优化课堂教学,抓常规,抓质量。教学工作以“六关”工作为中心,将工作自查、互查、抽查、平时查与突击查、教研组查与领导查相结合,使教学工作抓得实在、有效。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反馈抓的实,效果好,促进了质量的提高。在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以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为主,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的方法。对课堂教学的调研和监控。学校推行了随堂听课制,以规模随堂听课和不定期随堂听课相结合。听课时注重听、测、析、导相结合。在每次领导听课后马上与教师交流,要求交流后教师上交二次备课教案。

短短的一年挂职学习时间,我却受益匪浅,学到了真东西,感受了新思想。在此,我想把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讲出来与同仁们共同研究探讨,寻找可持续发展的学校管理理念,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下面我谈谈挂职学习后的几点思考:

1、校长必须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

办学理念是学校总的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发展的精神之源。校长对学校的办学理念要能正确定位,切合社会和学校实际,让教师、学生、家长认可。校长要善于阐述、发表、宣讲学校的办学理念,让全体教职工理解,让每一位学生和家长知晓。并渗透、指导、落实于学校各项工作之中。从而变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为和努力目标。我们与小学虽然存在着城乡差异,“为每个孩子创造美好的未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却成为不争的事实,那么如何发挥我们自身的潜能,结合自己的实际,创办自己的特色是一个应该深度思索的问题。我们学校教学质量的逐年提高就是一个见证。

2、校长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精神、文化乐园。

学校现代化,硬件建设和配备现代化固然重要,但这仅是一方面,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学校文化建设。而学校文化建设应根基于学校,立足于学校,来自于学校,营造一种氛围,切合实际,能调节师生情绪,陶冶师生情操,让师生愿意而且快乐地在学校工作、学习和生活。如小学的设计,很具艺术性,那别具一格、精致幽雅的读书会,具有很浓的文化气息。我县很多学校校园内的宣传标语,条条真切,橱窗里公布栏、荣誉栏都也都能激发师生的士气,但是应注意的是新、奇。

3、校长要树立高尚的人格,凭借人格魅力来提升管理的有效性。

每个校长都有自己的管理策略,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承认校长的人格在学校管理中的巨大作用,不断修身养德,加强情感管理。在这方面,我们的很多校长都很成功。也是我们这些副职学习的榜样,要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教师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

4、校长要立足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新课改,对每个教师来说将是一个全新的体验,无论是校长,还是老师,无论是有经验的,还是没有经验的,无论是优秀的,还是普通的——人人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们只有学习与体验、反思与交流,掌握新课程理念,提高教学各种能力,才能不断的适应新课程的需要,适应对未来发展的需求,所以,校本研修工作就成为课程实施的关键。与城市相比,我们的环境、条件、师资都有很大的差距,那么如何根据我们的自身实际,挖掘教师内在潜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我想,为教师提供研修时间和空间很重要。学校组织校本研修可采用开放式的研修策略:包括内容、学习方式、目标、个人提高和研修成果。有序学习、自主研修、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走出校门提升品位将是很好的途径。作为业务校长一定要亲自抓这项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将教师专业发展与课程改革结合起来。制定较完善的适合自己校情的管理机制。只有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探索具有学校特色的培训途径,才能使教师汲取专业化成长源源不断的能量,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也为学校可持续性发展注入生命之源。

高校教师挂职总结篇10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双师型”师资队伍政府责任院校责任

[作者简介]段仁启(1968-),男,安徽六安人,上海工商外国语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上海201300)

[中图分类号]GT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5-0061-02

职业教育,因其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师不仅应当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不仅要有从事教师职业应用的教育教学能力,还应当具备本行业的行业背景,即应当具备“双师”素质。对于职业院校来说,要建立起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使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占整个师资队伍的比例符合要求,这样,职业教育才有可能真正把“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落到实处,实现其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王义澄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中介绍其所在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一些做法,并提出职业教育教师应该在素质和能力上达到“双师型”教师的要求。这是我国教育界最早一次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明确提出“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此后,理论界对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进行了许多研究,各地在实践中也有许多有益的探索,教育行政部门还先后出台了一些关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但时至今日,关于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仍存在许多未解之处。文章试图通过对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中的政府责任和院校责任的分析,提出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可行性建议。

一、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的政府责任

(一)增加职业教育的投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待遇

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指出: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但长期以来国家对职业教育院校的投入相对较少,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相对较为薄弱,职业院校用于师资队伍建设的经费也较少。“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一个全新的任务,国家和社会对“双师型”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师型”教师比普通教师和普通的技术人员拥有更高的知识能力水平,必然会有相应的待遇上的需求。在目前的情况下,仅仅依靠职业院校自身显然是无法解决这一困难的。国家要加大对职业院校的投入,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待遇,以增强其岗位吸引力。

(二)建立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形成科学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

教育行政部门和各职业院校都充分认识到“双师型”教师队伍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对“双师型”教师也有过较为明确的定义。早在2003年教育部在《关于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03]16号)作了如下规定:“‘双师型’教师具体是指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有下列重要条件的专任教师:第一,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第二,近五年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第三,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2008年,《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中进一步指出:“‘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教师资格,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校内专任教师和兼课人员:第一,具有本专业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及职业资格(含持有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具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并在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第二,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第三,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

对照教育部对“双师型”教师和“双师素质”教师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能力要求包括两方面,即同时兼备高等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某一行业的实践能力两种知识与能力结构,既能胜任本专业的理论课教学,又能在实验、实训及工作实践中指导学生。其本质特征是教师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表面特征是教师既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又取得相关专业从业资格、技术职称、技能证书或具有行业从业经历。但在实践中,教育行政部门对“双师型”教师资格的认证制度一直没能建立起来,“双师型”教师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没能建立起来,这就使得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缺乏规范性的操作细则,职业院校对“双师型”教师的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也难以建立起来。各个院校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可以依据的标准,从而影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质量。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在上述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起“双师型”教师的认证制度,科学规范地评价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能力,同时明确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的最低比例,从而规范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三)建立适应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职称评审体系

职业教育有其区别于学科教育的特点,职业教育对教师也有区别于学科教育的能力要求。但在实践中,职业教育系统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基本上沿用了学科教育的评审体系,未能摆脱学科教育的评价模式,除了对教学能力的考查外,更多地强调科研能力特别是论文的质量与数量,这种评审体系因其缺乏对于教师实践能力方面的过硬要求,因此,对职业教育的教师业务能力的导向性不强。职业院校的教师在承担较为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不得不将大量精力放在完成论文等工作上,很难有精力顾及专业实践及成果的推广。同时,职称的激励作用也难以体现出来,因为这种评审模式下的高职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不一定是较高的,不一定是适应职业教育要求的。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建立起适应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职称评审体系,真正发挥职称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改变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重论文,轻教学;重研究,轻应用”的局面,提高教师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四)明确企业责任,学校企业共同承担起职业教育的责任

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只有在专业实践中才能形成,但我国的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普遍不够紧密,职业院校普遍缺乏行业背景,教师普遍缺乏企业实践的经历,学校与教师都缺乏与

企业沟通的渠道,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和人才培养常有一定的盲目性。“无数的事实证明,校企合作是提高教师科研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帮助教师达到‘双师’标准的捷径。”职业教育必须与市场和企业保持紧密的联系,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实践、师资培养等方面必须有相关企业的参与,才能使职业教育及时反映就业市场对各类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和未来需求。但企业本身往往缺乏这方面的动力,企业和学校之间往往也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为此,必须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责任,让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承担起职业教育的责任。政府可以通过经济手段甚至行政手段明确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责任,引导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承担起为职业院校的教师提供实践岗位,派遣具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或管理人员到学校讲课,指导学生学习,为学校提供必要的学生实践场地等责任,把校企合作落到实处。

二、职业院校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的责任

(一)组织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

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具有实践能力,而实践能力又只能在实践中才能形成,职业院校的教师必须定期到企业去挂职锻炼,才能弥补职业院校教师实践能力的不足。为此,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挂职实践的制度,专业教师必须定期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挂职锻炼。职业院校要认真落实这一制度,制定完善配套政策保障制度的落实。比如,将企业工作经历作为认定“双师型”教师的基本条件;把企业挂职经历作为专业教师续聘的必备条件;适当放宽教师编制,保证教师在企业挂职锻炼期间的基本待遇不至降低;将教师到企业实践经历列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等。同时,职业院校在安排教师赴企业的时候就应当明确任务,落实考核指标,对教师在企业的工作进行考核,以保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取得成效,真正形成实践能力。

(二)利用企业力量发展职业教育,建设企业兼职教师队伍

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是许多发达国家通常的做法,但目前,我国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还处在初级阶段,企业还缺乏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校企合作的水平总体上还比较低。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中采取主动姿态,先从简易处做起。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把富有实践技能或管理经验的企业人员请到学校的课堂里来是现在就可以做的事,在这方面,职业院校应当破除陈规,大胆实践,打破教师资格证、职称、学历等方面的限制,把真正具有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人请到职业教育的课堂上来。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虽然缺乏良好的基础,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同时也没有太多的清规戒律,是职业院校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事实证明,企业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培养具有“双师”素质教师,提高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的有效途径。

(三)推广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法,引导教师向“双师”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