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导师介绍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5 15:34:25

食品导师介绍工作总结

食品导师介绍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发酵食品;项目化;教学改革

1引言

现在发酵食品已经成为食品工业中的重要分支。就广义而言,凡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制取的食品都可称为发酵食品。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化是突出高职办学特色、促使课程改革走向优质的一条有效途径。近年来,高等院校对发酵工程课等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对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开发与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将主要从高职教育理论出发,针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按照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突出对高职教育应用型技能人才的教学和培养。

2发酵食品生产课程教学现状

发酵食品生产课的授课对象是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是一门专业课,共90学时,6学分,其中理论课程为56学时,实践课程为34学时,相对于其他课程的实践课程学时所占比重较大,是学生在完成相关课程如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等课程后学习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发酵食品生产技术的学习兴趣浓厚,因此,加强对实践课程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规范化设计和标准化生产的意识,对今后从事发酵食品生产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基础。

3发酵食品生产课程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应以培养学生掌握特定职业岗位能力要素为宗旨,包括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1]。发酵食品生产课程目标设计是通过项目实施,学生能够进行发酵食品生产流程的设计,并根据产品质量规范生产发酵食品,能够分析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实现发酵过程的优化。引导、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发酵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发酵食品生产过程的操作要点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结合真实生产情境,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树立安全生产和节约成本的意识,为今后从事发酵食品生产和管理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4发酵食品生产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

(本门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共分为7个项目,项目的设计由简单到复杂,由基本到拓展,由单项到综合,由课内到课外,任务的实施体现了工作过程的连续性,符合生产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完成典型发酵食品的生产任务。具体项目和任务设计见表1。

表1发酵食品生产课程项目化教学整体设计

项目名称任务名称学时项目1:宜昌安琪公司酵母的生产

(入门项目)1.1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121.2 K酵母2109菌种的选育1.3干酵母成品的加工项目2:牡丹江松城食品厂酱油的生产

(主导项目)2.1生产原料的处理122.2酱油种曲的制备2.3酱油的生产项目3:牡丹江红星食品厂老酸奶的生产

(主导项目)3.1原料乳的标准化操作203.2乳酸发酵剂的制备3.3老酸奶的生产3.4老酸奶的品质检测项目4:河南莲花集团味精的生产

(主导项目)4.1淀粉水解糖的制备184.2生产菌种的培养4.3谷氨酸的生产4.4味精的成品加工项目5:黑龙江日成酶制剂有限公司糖化酶的生产

(综合项目)5.1生产菌的选育165.2糖化酶发酵液的制备5.3糖化酶的分离提取项目6:牡丹江味园珍腐乳的生产

(课外项目)6.1腐乳的生产66.2 腐乳的质量检验项目7:牡丹江花荷啤酒的生产

(课外项目)7.1 啤酒的生产67.2 啤酒的质量检验

根据职业能力培养需要和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训练具体技能的项目,并根据项目组织原则实施教学与考核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课程设计[2~4]。立足职业岗位要求,把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主体内容,由若干个项目课程组成课程模块,进而有机地构成与职业岗位实际业务密切对接的课程体系[5]。

5发酵食品生产课程教学实施

5.1兴趣引导

教师通过自我介绍,引起学生关注,提高教师影响力。教师介绍发酵食品生产在食品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介绍本门课程的学习与今后学生所胜任的就业岗位所需的能力、知识、素质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发酵食品生产的重要性。

5.2课程介绍

首先,教师介绍《发酵食品生产》课程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掌握学习本门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其次,介绍发酵食品生产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使学生了解实施的项目内容和任务安排。最后,教师介绍课程的考核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5.3建立项目的教学情境

本门课程针对的就业岗位较多,包括食品公司的生产人员、技术人员、质检员等,不同项目中师生模拟的角色不同。例如第一个项目(宜昌安琪公司酵母的生产)的教学情景和师生模拟的角色为:教师担任安琪酵母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学生担任安琪酵母有限公司的生产员;成立生产车间,共设4个学习小组,每组成员4~5人,选取一名组长,负责领取工作任务并阐述工作方案;技术总监(教师)负责生产过程中技术的指导、检查与验收,生产员(学生)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操作。

5.4进入教学主题

首先,告知学生本次课的学习任务。其次,提出工作要求。然后,布置工作任务,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阅资料,制定生产方案。最后,师生行动,学生收集资料,制定工作方案初稿;教师指导,并引导学生对初案进行讨论;学生修改工作方案,展示交流各小组的方案。

5.5总结

每次学习任务结束时,由学生归纳总结相关知识点,最后由教师给予相应评价和总结。

6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6.1注重实践环节,建立实践教学体系

发酵食品生产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密切结合,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基本技能,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由浅入深,通过项目化教学的实施,学生能够掌握发酵食品生产任务和要求,学会典型发酵食品的生产工艺流程。

6.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启发并引导学生了解生产中常见问题,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总结生产的工艺流程和主要操作要点,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视频所带来的视觉效果,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化和直观化[6]。

6.3不断完善实验设施,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随着本院对教学基础设施投入的不断加大,食品实训室的教学设施和实验设备日趋完善。《发酵食品生产》的课程设计体现了较强的实践性,学生要在“做中学,学中做”,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优越的实践条件。因此,要加大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将来从事食品生产等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褚洋洋,王莹.《农产品加工》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6).

[2] 杨梅,李力群.发酵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甘肃科技,2011(2).

[3] 林标声,罗茂春.《食品发酵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2(2).

[4] 穆晓清,王栋.《发酵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12(4).

食品导师介绍工作总结篇2

上网找吃喝去!我打开电脑,连上网络,在GOOGLE搜索“网上订餐”,居然在简体中文网页中,就有2,140,000项符合网上订餐的查询结果。许多网页上的广告很有煽动力:“鼠标轻点,饭菜到家!”首先打开其中一个订餐网的主页,按照提示进行注册,并用注册的用户名成功登陆该订餐网;然后在自己所在区域一栏键入“北京”,页面即刻弹出十几个餐厅的网上介绍,点击自己感兴趣的餐厅浏览其电子餐单,这个餐厅共有四种不同组合和价格的套餐,上面清楚写明该菜式的名称和单价,甚至附有图片介绍,于是欣然订了一份15元快餐并确认点击“放进购物篮”;如果没有其他的需要就可以直接点击“去收银台”,在页面的空白对应栏处填入希望送到的时间、姓名、地址、联系电话、注意事项等。我逐一填写后又填入“大面额钞票,请备零钱”,再点击“确认”就完成了整个订餐过程。

按照系统提示,剩下的时间就可以坐在家里等待自己的午餐了。由于担心对方看不到信息,我随后拨通了这家餐饮公司的订餐电话,对方接线员说订餐信息已经收到。过了10多分钟,一位穿着餐饮公司工作服的工作人员果然把热乎乎的快餐送到了我的家里,并很细心地带来了零钱。此次订餐总共才用了半个小时,而且饭菜的味道也很不错!

坐在家里轻点鼠标,足不出户就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对于网民来说,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和理解事物的哲理。为此,编辑特地为读者挑选了几个不错的介绍饮食方面的网站。您不但可以了解饮食文化,学做各种美味佳肴,还可以自己亲自体验一下网上订餐的快乐哦!

1.《食在中国》

省略

“食在中国”网站是由中国食文化研究会(CFCRA)推出的饮食文化、饮食健康及餐饮经营管理类专业网站。

网站介绍: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推进现代饮食文明建设,提高餐饮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网站下设行业动态、饮食文化、科学饮食、家庭菜谱、家庭厨艺、名店介绍、人力资源、供应信息、经营管理等栏目。

(注:须首先成为中国食文化研究会的会员,方能阅读"经营管理"栏目里的内容。)

2.《中国食品网》

http:省略

网站介绍:中国食品网以立足企业、面向市场、指导食品生产、引导食品消费为宗旨,设有食品企业展示、行业信息、最新供求信息、各地食品企业推荐等一系列栏目。

3. 《饮食品网》

省略/#

网站介绍:在饮食方面,为网友提供酒店和酒楼餐馆的详细介绍,为顾客提供一定的优惠服务。

主要栏目有饮食新闻、美食评论、菜谱引荐、名人精选美食、饮食论坛、酒茶、食品与健康等内容。此外,还有详尽的餐厅搜寻以及菜谱大全等相关资料库供使用者查询。

4.《中菜网》

省略/51797/index.省略/

网站介绍:提供食谱大全、素菜大全、名师风采、求职招聘、网友作品和美食论坛。

6.《吃了吗》

http ://省略/

网站介绍:介绍各地小吃和美食,提供菜谱。

7.《中国菜指南》

食品导师介绍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食品添加;融会贯通;内容系统化;方法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085-04

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不可或缺的灵魂,对于食品的感官、营养特性及耐贮藏性有很大改善,丰富了食品的花色品种,满足了民众对饮食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因为多数食品添加剂不是食品本有的成分,尤其不少常用种类是化工合成品,民众对其多少持有戒心,提高民众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和理性教育就变得非常迫切。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及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某些医学、林学专业也开设了本门课程[1],中小学生和社会大众也是食品添加剂科普的重要对象,食品添加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一直是其教学改革实践的主要着手点。

现有的食品添加剂教材大多是依据食品添加剂手册及食品添加剂国标编写,并适时更新,这些教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涵盖了常用添加剂的理化特性、毒理参数、使用范围及用量,有的还涉及添加剂的制备和检测方法,非常详尽。但由于教材编写依据手册和标准等工具书,虽然增添了不少知识理论内容,但教学总体感觉还是略显条例化、参数化和工具化,可读性和可讲性有待改进,老师讲解较为枯燥、单调,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一般。

解决以上问题,除了教材编写内容体系和风格模式需要改进外,食品添加剂的教学改革探索也格外重要,基于当前的食品添加剂教学单调、枯燥及内容更新不及时等不足,我们引入了融会贯通法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模式两方面着手,联系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方法,力图使食品添加剂教学内容理论化、系统化、生动趣味化,使教学方式多样化,成绩考核多角度、实效化,最终达到学生爱学、努力学、轻松学的理想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

现有《食品添加剂》教材多按添加剂在食品中作用将其分为23类,分别介绍各类添加剂在食品中作用、机理、分类、常用具体添加剂、使用注意事项,具体的添加剂往往介绍其理化特性、毒性、用途用量及制备检测等,内容系统完备,但讲解和理解起来确实有些教条、枯燥,若要达到学生乐学的目标,需要教师融汇方方面面的知识,使学生便于理解,活跃教学。

1.融汇多学科知识及常识理解单一添加剂特性。食品添加剂教材一般具备较强的学术科学性,老师在讲解时要运用各方面知识经验,力争使教学科普化、兴趣化,这就需要教师大胆联想推测并严谨考证,便于学生理解。比如,食品乳化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较为抽象,不好理解,可以用有机化学知识来比较不同乳化剂HLB值的变化规律,一般来说,某种乳化剂带的脂肪酸链越长越多,就越亲油,反之带的极性集团如磷酸、乙酰基等越多,就越亲水,并以此比较不同乳化剂HLB值的变化,吸引学生兴趣和主动思考,总结规律。另一个典型例子是,山梨醇酐脂肪酸酯类乳化剂中的司盘类亲油集团较强,HLB偏小,整体亲油,主要用于乳化油包水的食物,而吐温类由于加上了很多极性甲氧基集团,大大增加了亲水性,主要用于乳化水包油的食品。如此比较,学生会对乳化剂有系统认识,并增加了对常用乳化剂司盘、吐温的进一步认知。

2.由添加剂分子结构理解其用途和注意事项。教材编写某种具体添加剂时,往往先介绍其理化特性及分子结构,再介绍其应用注意事项,但总感觉前后相对分离,不好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各方面知识将该添加剂的理化特性和其应用联系起来。比如果胶有高甲氧基和低甲氧基之分,二者凝胶条件和应用条件都不同,学生很难理解,可以这样推测,低甲氧基果胶羧基甲酯化比例低于50%,剩余游离羧基较多,可以加入Ca2+等二价阳离子连接相邻游离羧基形成离子桥以形成凝胶,可用于中性和弱酸性食品以保持较多的电离羧基用于离子桥交联;高甲氧基果胶中一半以上的羧基都被甲酯化了,剩余羧基较少,形成的离子桥不足以维持凝胶,不能利用钙离子交联,就要另辟凝胶新途径,一是要加入超量蔗糖(60%以上),以使果胶长链相对高度浓缩,便于相互缠绕形成凝胶,二是要保证高酸状态,使剩余的少量未甲酯化的羧基带上氢离子去离子化,防止其带负电荷相互排斥,不利于凝胶的形成,故高甲氧基果胶一般用于高糖高酸食品,这样讲解,学生就容易掌握高、低甲氧基果胶的凝胶条件和应用区别了。

3.添加剂的联系和模块再积聚。食品添加剂种类繁多,按用途分的大类也有23种之多,分别介绍相当孤立,可以利用它们之间的某些共性和区别一起讲解,形成添加剂知识系统,比如,乳化剂和增稠剂对水油食品都有乳化效果,乳化剂的匀质是因为其同时具备亲水集团和疏水集团,因而其分子水平的乳化匀质效果较好,而对于增稠剂的乳化效果,学生就不好理解了,怎么增稠剂也有乳化效果呢?原理是什么呢?我们就大胆联想推测,比如这样解释,增稠剂由于其长链及分支结构在溶液中会形成网络或网格结构,既有黏糊糊的增稠和凝胶效果,也会将食品介质分为无数微小的网格,每个网格内水和油是分层的,但宏观看来,水油食品却是相对匀质的,但其这种物理匀质效果比乳化剂分子水平的化学匀质效果要差一些。

对于23类大类添加剂的再次模块积聚,很多教材的新版本都有体现了[2],如调色模块(着色剂、发色剂、漂白剂)、口味模块(酸味剂、甜味剂、鲜味剂、香精香料)、质构模块(增稠剂、乳化剂、膨松剂、凝固剂、保水剂、抗结剂)、保质模块(防腐剂、抗氧化剂)、加工助剂模块(消泡剂、被膜剂等),使整个添加剂教学的理论更加系统化了。另外还有几类添加剂是否也可以适当再归类呢?如营养强化剂,是否可以纳入新建的人体营养及功效模块,也可将抗氧化剂尤其是天然抗氧化剂因其清除自由基和防癌保健功能划入该模块;再比如面粉处理剂,其中的增白剂可以归入调色模块,而增筋剂、减筋剂能否划入质构模块呢?经过类似的模块再积聚,食品添加剂的知识结构更加逻辑和系统化了,学生也更容易理解掌握了。

4.增加添加剂制备及检测方法。现有食品添加剂教材多少涉及某些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但整体偏少,常用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可能有必要另加介绍,由此可以理解化学合成添加剂的分子结构变化及理化特性和用途,天然添加剂可以讲解由天然原料经过哪些物理过程(如压榨、浸提等)得来,拓展了学生知识,改善了教材的枯燥手册化感觉,当然,化学合成添加剂制备方法的增加也要避免其工艺步骤的单调枯燥,适当丰富。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在教材里则几乎没有什么体现,虽然食品分析课程会沾边介绍,但相当少,专门的食品添加剂检测手册里方法很全,但学生接触不到,教师可以适当讲解常用检测方法如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并介绍常用添加剂用哪些方法检测,对于学生技能扩展和以后在企业或检验检疫部门工作都很有帮助。

5.融汇国标、法规、学科前沿、产业应用创新及社会热点和日常饮食健康。《食品添加剂》是一门高度融合的课程,既包括主要知识理论,也包括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既包括学科学术前沿,也包括产业技术应用;既包括学界、业界的动态和政府的政策,也和民众的饮食安全健康密切相关,为民众所高度关注。而现有的添加剂教材由于容量所限,往往仅介绍其知识性内容,其他涉及甚少,而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性质和社会对其关注度又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融合方方面面的规定、进展、争议、热点等等。

首先,要引入或增加法规、标准的介绍和讨论。现有的《食品添加剂》教材会介绍一些添加剂的适用范围和用量限制,这些资料来自于食品添加剂手册或相关国标,但介绍相对有限,备课时可以依据新版的手册和国标,适当扩展相关添加剂的规定,有新版的国标出台时,也要介绍其更新变化及理由,更要注意业界对这些更新的态度和争议,如此会加深学生对添加剂的深入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相关法规及更新也要适当介绍,着重介绍违法行为类型和处罚依据,并和新版食品安全法适当衔接,增加学生添加剂相关的食品安全守法意识。

其次,要介绍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最新动态。食品添加剂作为加入到食品中的陌生物质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和社会讨论的热点,要介绍学术界相关添加剂毒性最新进展及使用建议,也要介绍科研机构和企业生产的新型添加剂(主要是绿色天然添加剂)及政府部门的态度和即将出台的规定等,如新型天然色素栀子蓝等。关注添加剂的国际动态也非常重要,已知添加剂的毒性、用途改变及检测方法更新,新型添加剂的方方面面等。

最后,介绍一些添加剂有关的社会热点及生活常识等。这些现象的介绍和分析,会使添加剂教学更加接近生活,更有活力,吸引学生兴趣,增加学生辨别和专业分析能力。如三聚氰胺事件、苏丹红鸡蛋及甲醛浸泡的海鲜属于非法添加;染色馒头、增稠剂酸奶和柠檬黄鸡腿等属于超范围使用。在讲解某些具体添加剂时,和常见食品联系起来,会使教学更有生活气息,吸引学生,如可乐中磷酸的解渴效应,火腿、鱼丸中磷酸的保水作用,油条中明矾类膨松剂对神经的抑制作用,鲜红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发色作用,漂白的葡萄干和虾皮,饮料、蛋糕中的各类甜味剂,食品中常见的防腐剂苯甲酸类和山梨酸类哪种更绿色,等等。

二、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和实效化

《食品添加剂》是一门和生产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课程,因事关民众饮食安全,也涉及社会舆论和法规道德领域,目前其教学往往只有较少的理论课程,实验课开得很少,企业实习、社会宣传实践及生活联系就更欠缺了,不能适应该课程的热点性质。一般可以从活跃课堂和丰富课外活动来加强。

1.不拘形式,活跃课堂教学。由于教材编写等多方面原因,目前《食品添加剂》课堂教学以介绍添加剂特性、用途等为主,伴有少量的原理解释,教学比较教条,学生被动灌输,教学模式比较惰性,学习主动性和兴趣不足。相比较而言,国外教学一般注重学生在已有知识框架基础上主动探索,获取新知识,教师仅仅起引导和启发作用,简单容易的新知识学生可以自行钻研掌握,有难度的教师稍微点拨即可,如此极大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短期似乎有些浪费珍贵的课堂时间,显得课时不足,但长期实践下来,会顺水行舟,利索而高效。《食品添加剂》教学可以借鉴国外教学的方法和精髓,引入多种教学模式来丰富和活跃课堂气氛。

预习和课堂提问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方法,可以强迫学生主动学习,但能动性不足,效果有限;课堂上老师准备章节主要议题,学生分组讨论,再分别面向全班演讲,最后老师点评,能适当提高学生兴趣和参与度;教师也可以开展案例式教学[3],案例可以来自于新闻焦点,也可以教师自行设计,这种教学围绕一个社会现象展开,教师讲解过程中,允许学生发言和质疑,比单调知识灌输吸引力增加不少;实物教学也是一种新模式,教师或学生带食品包装袋或添加剂实物进入课堂,讲述过程中向学生展示,也更为形象化;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带来的饮食安全争议历来很大,《食品添加剂》教学也可以引入否定教学法,对于普通添加剂,如防腐剂、色素等,可以让学生大胆反驳、讨论,使用该种添加剂有什么好处,不使用又有什么弊端,让学生自己权衡,对一些更有争议的添加剂,如发色剂亚硝酸盐,可以尊重学生的反面意见,危害较大,能不吃就不吃,此类否定教学法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尊重科学的习惯及较强的自主意识,对其将来升学科研或创业都大有裨益,也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

2.多样化的课外实践活动。课堂外实验实践活动能增加学生对食品添加剂的感性认知、提高应用创新能力,达到《食品添加剂》课程紧密联系生产生活的本质要求。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议题,让学生课外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资料,获取相关知识,并增加对添加剂的理性认识,随后以论文形式提交或PPT演讲并组织相关讨论,增加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到超市选取一种食品的包装袋,对其成分表中的各种添加剂,在课堂上说明其类别、作用、安全性及个人的认识等;学生通过综合实验自主设计含添加剂的食品,如饮料、蛋糕或果冻等,尝试加入不同色素、甜味剂、酸味剂、香精等并比较优化配方,砀行匀现添加剂在食品中的作用;组织学生到食品企业实习时,注意参观工艺环节中添加剂的选择和添加注意事项,意识到添加剂的选择有时会成为食品品牌的竞争优势;还可以定期邀请企业技术人员或专家来校讲学,和学生展开讨论,增加学生对添加剂学术前沿和生产实际的了解;最后,学生也可以利用自身所学,面向普通民众开展有关添加剂的宣传和咨询实践活动,增加民众的食品添加剂知识,改善民众对添加剂的理性认识,提高学生的专业课程自豪感。

3.通^多样化严格考核强化学习实效。俗话说:“只种不管,到秋绝收。”有了以上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并不等于就可以高枕无忧,坐等学生对《食品添加剂》的理想掌握了,还要在考核上下功夫。国外教学模式不仅活跃、互动,而且学生也要主动、刻苦以达标,才有理想的教学效果;国内学生习惯了“填鸭式”教学,既无学习兴趣,也无主动刻苦的探索,惰性泛滥,创新性严重不足。成绩考核宜多样化,结合上述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和实验、实习和实践中各环节完成任务的情况,按比例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并区别应付和认真准备的学生,对于大量查资料、积极主动设计并有创新性的学生,要给好成绩,让学生的每一分成绩都浸透努力探索。

结语:

《食品添加剂》难教,学生不喜欢学,由来已久。除了教材有些手册化及知识理论体系有待进一步改进外,教学中也要充分联系其他学科、法规标准及生产生活实际,既便于理解和拓展知识,也符合该课程实践性强的要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不拘形式,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宋家乐,韦莹珏,王程强,等.地方医学院校《食品添加剂》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6,(17):81-82.

[2]孙宝国.食品添加剂[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3]曾晓房,白卫东,陈海光,等.案例教学法在食品添加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3,41(7):197-198.

食品导师介绍工作总结篇4

幼儿园是幼儿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活动教学的时候需要让幼儿在校园内展开具体的活动,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大班教育活动设计,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大班教育活动设计1活动目标

1、了解自我介绍的基本内容,愿意大胆地向大家介绍自己。

2、增进对自我的认识,体验相互交流的乐趣。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大图卡一份,小图卡每人一份(附后),小话筒一个。

2、会唱歌曲《认识你呀真高兴》。

活动过程

一、师生相互介绍姓名

1、师:小朋友们好,今天和你们一起学本领很高兴,你们想认识我吗?互不认识又想认识的时候可以先作自我介绍。

(教师做自我介绍:我叫胡丰亚。认识你们真高兴。)

2、师:我也很想认识你们,谁来介绍一下自己(请3~4名幼儿,每人介绍完,教师与其握手,并说“认识你真高兴”。

)

二、了解自我介绍的基本内容

1、师:你们还想了解关于我的哪些信息(事)?

2、师:你们问了这么多问题,下面教师就来进行详细的自我介绍吧。

可是,自我介绍时有些信息可以告诉你们,而有些信息老师不方便告诉你们噢!请你们仔细听,我介绍了哪些内容?(老师介绍:我的名字叫……我的家住在……我喜欢(爱好)……我的好朋友是……)

3、师:刚才老师介绍了哪些内容,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卡。

4、师:老师也想和你们做好朋友,更多了解你们,谁愿意像老师一样介绍自己。

(请1~2名幼儿介绍,幼儿集体鼓掌。)

5、提问:他介绍了哪些方面?对照图卡,不完整的地方引导幼儿补充。

三、找个好朋友介绍自己

1、每个幼儿拿着小卡片,先把自己的介绍记下来(可以画画或做记号),然后对照着卡片内容和好朋友相互介绍自己。

2、请个别幼儿上台来介绍自己(提供话筒),幼儿集体鼓掌。

3、师:客人老师也想认识你们,找个客人老师介绍一下自己(介绍好了请客人老师在纸上贴颗红星)。

4、师:什么时候需要介绍自己呢?还可以介绍哪些方面?

四、结束活动

师:今天老师通过你们的自我介绍认识了你们,认识了许多新朋友,我真高兴。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吧!(放《认识你呀真高兴》音乐)

大班教育活动设计2活动目标:

1、喜欢自己动手制作番薯造型。

2、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创作出不同的造型。

活动准备:

1、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番薯若干;

牙签、小棒、画笔若干;装饰用的各种纸等。

2、范例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例谈话。

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什么?这些有趣的小动物、小饰物老师是用什么做出来的?

二、启发思维。

1、教师随意地取出一个番薯,引导幼儿观察这个番薯的外形像什么?可以做成什么?

2、想一想一个或几个番薯拼起来,可以做成什么?

三、讨论交流。

1、请小朋友相互讨论交流:我准备用x个番薯做什么?

2、再次引导幼儿观察老师带来的作品,说说老师用几个番薯做成了什么?

四、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1、启发幼儿根据番薯的不同外形,大胆想象,创造出与别人不同的作品。

2、教师巡视观察指导,及时发现幼儿的需要和特殊的创意,并及时给予幼儿一定的帮助。

五、展示幼儿作品,相互介绍。

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作品的名称,用了哪些材料制作而成的?

2、师幼一起评出形象奖若干个。

活动内容六:大豆、扁豆、四季豆活动目标1、认识大豆、扁豆、四季豆,学习比较它们的异同。

2、学习剥大豆,体验劳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只盘子,盘子里放大豆、扁豆、四季豆。

2、晒干的大豆若干。

3、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1、师:“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2、秋天到了,豆宝宝们都成熟了,请大家来看看它们吧!

二、观察豆的不同特征。

1、出示图片,认识植株。

2、分别出示三种豆,让幼儿观察,将植株与果实一一配对。

让这三位豆宝宝找到妈妈。

3、说说各种豆的特征。

4、剥豆,认识豆荚和豆籽。

看看里面果实。

5、观察三种豆豆荚的不同。

大豆豆荚小,绿色,上面有毛,摸上去比较硬、薄;扁豆的豆荚大、扁,有点紫色,摸上去较硬、较厚;四季豆的豆荚细长、绿色,摸上去厚、软。

6、观察比较三种豆籽的不同。

三、了解豆的食用部分。

1、提问:“你们喜欢吃大豆的什么部分?扁豆和四季豆呢?

2、小结:大豆剥了荚吃它的籽,大豆籽还可以晒干(出示干豆籽),做成豆腐、豆腐干豆浆---------,扁豆、四季豆的豆荚及豆籽都能吃,因为它们的豆荚很嫩。

3、教师小结。

大豆、扁豆、四季豆营养好,大家都喜欢吃。

四、师幼一起剥豆,然后将剥好的豆送到厨房。

活动内容七:粮食丰收了活动目标:

1、尝试用重叠的方法画出景物,有疏有密地安排画面,体会布局的变化。

2、大胆表现自己见到过的粮食丰收的景象。

活动准备:

1、已经观察过水稻丰收的景象。

2、绘画用具:水彩笔,纸。

3、表现丰收的照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回忆与欣赏。

1、师启发幼儿回忆在田野里看的粮食丰收的景象。

“我请几位幼儿来说说你看到的景象。”

2、教师出示田野里粮食丰收的照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二、讨论交流。

1、师:“我们已经看到过粮食丰收的景象,也看到过丰收的照片,那么如果让你来画,你觉得画什么可以表现粮食的丰收的情景?(丰收的田野、运粮忙、收割稻子……)

2、师提出作画要求:粮食丰收的画面一定要画上粮食,可以重叠画景象,但可以不画人。

三、自由创作绘画。

1、幼儿自由创作画画。

2、教师启发幼儿:远的景物要画的小一点,近的景物要画的大一点,排列要有疏有密。

3、师提醒幼儿要注意各种颜色的相互交叉,搭配。

四、相互评价。

1、师请幼儿相互看看画面是不是体现了丰收。

2、对于敢大胆创作,体现个性化的幼儿进行表扬。

活动内容八:棉花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认识棉花,知道棉花的结构组成。

2、能用语言清晰准确的表达出棉花的用途与好处。

3、大胆运用棉花棒等作画工具,进行绘画,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实物棉花一株。

2、已剥好的棉花若干。

3、火柴若干,水彩颜料,颜料盒,纸。

活动过程:

一、认识棉花。

1、教师出示一株实物棉花。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一株我们植物?(棉花)它是生长在哪里的?它长的怎样?引导幼儿从棉花的形状,颜色等方面回答)

2、师“请你们仔细地观察一下,棉花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3、教师小结:哦,原来棉花是一株生长在地里,由根,茎,叶,花,果实组成,它的果实的白色的……

二、棉花的用途。

1、师:“现在我们已经清楚了棉花的结构,形状,颜色,那你们知道棉花有些什么用吗?有我们好处吗?

2、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回答,教师适时对幼儿的回答做补充说明。

(如:可以做棉衣,棉鞋,棉裤,穿着舒服,暖和,不会过敏,对身体好……)

3、师小结:“原来棉花的用处和好处有这么多,我们应该感谢农民伯伯种出这么多雪白的棉花来。

三、我用棉花来画画。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棉花,准备好了水彩颜料,火柴等材料,我想让你们用棉花来画一幅好看的图画。

2、教师示范作画:在火柴棒上绕上一些棉花,然后用棉花棒蘸需要的颜色,在画纸上画下来。

3、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尝试用棉花做成棉签在纸上做画。

4、教师巡回观察,并及时对幼儿进行指导与帮助。

5、教师提醒幼儿要保持画面的整洁。

活动内容九:黄豆爷爷找朋友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究黄豆与豆制品关系的欲望和兴趣。

2、引导幼儿初步认识黄豆及其制品,并了解其营养价值。

3、培养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辨别黄豆并区分豆制品的能力。

活动准备:

黄豆、红豆、绿豆等各种豆子,各种豆制品若干,蔬菜、水果若干,图片“黄豆爷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请幼儿品尝豆制品,引出认识黄豆的课题。

1、教师与幼儿边品尝边互相交流。

2、教师提问:这些食物都是用什么做的?

(二)基本部分:(重点、难点部分)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及讨论辨别出黄豆,掌握其外形特征,了解其营养价值,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区分豆制品。

1、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尝试性地寻找出黄豆。

(教师提供黄豆、绿豆……请幼儿看、摸,并运用经验找出黄豆。)

2、认识黄豆外形特征。

(1)幼儿相互交流,掌握黄豆外形。

(2)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出黄豆外形特征。

教师提问:

a、黄豆是什么颜色的?

b、黄豆是什么形状的?

c、黄豆上有什么?

d、黄豆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3、认识豆制品,了解它们的营养价值。

(1)幼儿利用已有经验,理解黄豆与豆制品的关系。(教师讲解什么是豆制品。)

(2)引导幼儿通过生活经验,说出豆制品。

教师提问:你还吃过哪些豆制品?

(3)帮助幼儿了解豆制品具有的丰富营养价值。

4、引导幼儿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区分出豆制品。

(1)出示各种豆制品及非豆制品食物。

(2)通过游戏“豆宝宝找爷爷”让幼儿在众多食物中找出豆制品。

活动内容十:妈妈的菜蓝子活动目标:

1、通过比赛讲述蔬菜种类,让幼儿感受到秋天是蔬菜丰收的季节。

2、了解荤菜与素菜的合理搭配:荤菜少吃,素菜多吃。

活动准备:

幼儿画的各种菜,菜篮子等。

活动过程:

一、蔬菜火车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我们在中班的时候认识了许多的蔬菜,绿叶的菜,现在大班了,讲讲我们新认识了哪些蔬菜!

A:我的火车就要开,蔬菜、蔬菜快上来!

B:青菜、青菜上来了!

A:我的火车就要开,蔬菜、蔬菜快上来!

C:萝卜、萝卜上来了!

3、统计每一组一共讲了几种蔬菜。

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数数。

二、帮妈妈买菜

1、妈妈每天都要买菜的,想一想妈妈的菜篮子里除了蔬菜还有什么菜?为了全家人的健康,今天妈妈叫我们去帮她去买菜,你会怎么配菜?

2、幼儿自己选择各种菜,并贴在菜篮子里3、统计自己的菜篮子里买了哪些菜,荤菜有几种,蔬菜有几种。

三、比谁配的菜最有营养。

1、看看有这么多的菜篮子,你们知道谁的配的菜最有营养吗?

2、还记得保健老师说过什么吗?(荤少、素多)3、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哪些菜配的有营养,哪些菜配的营养不合理?

4、这里有两篮菜,一个荤菜有1种,素菜有4种,另一个荤菜有2种素菜有6种,哪个更有营养呢?为什么?

5、让我们一起去问问保健老师吧!

大班教育活动设计3【设计意图】

新纲要中提出,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并要求教师在共同的生活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可见,规则是保证幼儿愉快生活、交往、学习的前提,对大班幼儿进行执行规则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活动目标】

1.知道生活中有许多规则要遵守,知道规则的重要性。

2.能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共同制定游戏规则。

3.体验遵守规则给活动带来快乐情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请幼儿自己拿椅子。

2.交流:取椅子的时候老师很担心,为什么?

二、基本部分:

1.请幼儿观察乘电梯视频。

交流:有什么办法解决这种拥挤。

2.幼儿体验乘坐电梯。

(选7名幼儿站在垫子上坐电梯,再请其他的幼儿扮演等电梯的人)交流:想想自己是怎么做电梯?心里感觉怎么样?

3.请幼儿观看玩滑滑梯视频。

(1)谈谈自己的看法。

(2)我们应该怎么玩。

4.请幼儿观看取彩笔视频。

交流:应该怎么做?你们在生活中会排队吗?你在哪些时间会排队。

5.游戏:钻山洞的游戏。

(1)介绍游戏玩法:三个山洞都要玩到,当老师响铃鼓的时候没有玩完的也要回座位。

(2)幼儿玩钻山洞的游戏。

提问:玩山洞时出现的问题,怎么解决?需建立什么规则。(看图样)

(3)请小朋友根据自己建立的规则再玩一次。

小结:原来钻山洞的游戏需要制定规则。

(4)谈话: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遵守规则?

三、结束部分:

教师总结:规则在我们生活中很重要,在生活中还有许多规则需要大家一起来遵守,他不仅会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有时也会带来快乐,让我们一起来争做规则小标兵。让我们教室把我们知道的规则画出来。

大班教育活动设计4游戏目标:1、结合器材进行跳跃的练习,提高儿童用脚控制物品的能力。

2、增强儿童下肢力量及协调能力。

游戏准备:

用纸裹成的球若干。

游戏过程:

第一步游戏:小朋友们分成若干组,成纵队站立,每个小朋友发放一个纸球。游戏开始,排头双脚夹一纸球,向前连续跳跃,到达终点后,用双脚把纸球向前抛入指定的区域内,跑回起点,如此反复,最快一组为胜。

第二步游戏:每组一个纸球。排头双脚夹一纸球站于起点,游戏开始,排头尽力用双脚把纸球抛出,跑到纸球停滞处,用双脚把纸球夹住再次向前抛出,如此反复,到达终点后,再从终点把纸球抛回起点;第二名小朋友接到纸球后才能出发,依次轮换,最先完成组为胜。

规则:

1、第二步游戏,在整个抛运纸球的过程中,不允许用手拿球。

2、回到起点,允许下一个小朋友用手把球夹好,再开始。

建议:

双脚夹抛纸球,用手接住的游戏方法,可用于幼儿平时独自进行的各种自由活动之中,此方法在基本动作之上,可不断增大难度,例如:抛起的高度;纸球由后向身前抛起;转体次数等。

大班教育活动设计5活动目标

1.喜欢幼儿园的情感。

2.能说出幼儿园里自己的好朋友的名字。

3.复习重点字词“幼儿园“、”布娃娃“。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材料配备:教学挂图、教学光盘、大小字卡(幼儿园、布娃娃)。

2.教师自备:教师自制的纸制房子。

活动过程

一、爱的萌发(激情感染)。

教师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的好朋友布娃娃来到我们班了,她在哪儿了?找一找。”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和幼儿一起欣赏。

(2)教师:“布娃娃和谁在一起?她的好朋友是谁?在和她说什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二、爱的体验(创意想象)

欣赏儿歌,讲述自己的好朋友。

(1)教师:“小朋友们的想象真丰富,现在我们看一看她和好朋友都说了什么好听的话?“教师播放教学光盘中的律动和幼儿一起欣赏。

(2)教师:“为什么豆豆刚刚开始哭的时候头顶上有一片云?后来又变成了几片?为什么呢?”

教师鼓励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大胆想象和表达。

三、爱的表达(快乐游戏)

游戏:送字宝宝回家。

游戏准备:大字卡、小字卡、纸制的房子。

游戏过程:

(1)教师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今天有许多字宝宝来到了我们班,它们在哪了呢?找一找!“教师提前把小字卡放到幼儿的椅子下。”找到它们了么?你们认识这些汉字么?“教师出示大字卡。

(2)教师和幼儿一起游戏,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学习汉字。

食品导师介绍工作总结篇5

城市科学节的举办(天时):城市科学节是目前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科学传播活动,2014年首次在我国北京举行。借此平台,能够更好地宣传科学,并取得良好的社会影响。

基因工作室的有利条件(地利):基因工作室是西城科技馆新建立的创新型实验室,为青少年提供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培训和课题研究操作的场所,是青少年学生的研究平台,有着良好的基因实验器材保障。

令学生的需要(人和):科技馆基因工程小组学员非常希望在学习基因知识后,能够进行专题研究,并应用于实践,楣众服务。食品安全是公众非常关心的问题,尤其是转基因食物等具有争议的问题,公众关注度极高,因此学生们经过筛选,选择了与食品相关的主题“舌尖上的基因”。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说清DNA、转基因等基本概念,掌握羊肉鉴定、转基因植物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会自主查找生活中常见的药食同源植物,并能够列举10~15种。

能力目标:能够熟练掌握从羊肉或洋葱中提取DNA的方法并能够教授他人;会拼装DNA的模型并指导他人安装;能自主制作展板,能够清楚地讲解各主题相关的基因知识,并以科普的形式帮助公众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愿意为公众服务,能主动与公众交流并通过讲解知识等方式积极宣传,提升社会责任感;学生通过关注身边的食品安全等问题,养成善于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解决方法的习惯。

活动内容及形式

“舌尖上的基因”宣传活动将针对百姓关注的基因相关问题,分为3部分主题进行展示和实践。“真假羊肉鉴定”包括现场展板、分子生物学鉴定流程仪器展示、动手提取DNA(羊肉、洋葱),拼装DNA等内容。“转基因食物的真相揭秘”有现场展板介绍和实物展示等内容。“能吃的药用植物”则包括了展板介绍、植物展示和互动游戏。整个活动内容涵盖了动手实践、展板及实物展示、互动游戏、动手拼装等多种创意形式,让学生们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公众进行宣传。活动过程

导入。教师与学生沟通,分组明确任务,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温习和演练。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分组到岗。

真假羊肉鉴定。教师现场观察学生表现,鼓励学生积极与公众进行沟通。教师与基因公司专业人员一起,指导学生的实验,保证过程规范性及科学性。并在学生讲解和拼装过程中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学生现场为参观者讲解羊肉鉴定的传统方法及DNA方法的鉴定过程,向观众介绍什么是DNA,与观众一起从羊肉或洋葱中提取DNA,拼装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同时介绍DNA和基因知识。

转基因食物的真相。学生介绍转基因食物的原理及相关知识,展示市售转基因食物的实物,并回答公众提出的问题。教师观察学生交流表现,鼓励学生积极与公众进行沟通,在学生讲解和展示需要帮助时适时予以协助。

能吃的药用植物。学生介绍分子生物学方法在药用植物鉴定中的应用和药食同源的概念,邀请参与者看照片猜出生活中常吃的药用植物,完成游戏;邀请参与活动公众填写调查问卷。教师邀请中医药大学志愿者共同指导学生的讲解,适时提供帮助。

活动效果评测

学生自评:根据调查问卷和实际操作,学生判断自己在活动中的目标达成度,并写下收获等。

公众评价:公众填写调查问卷,对学生和活动的满意度等进行评价,并根据收获判断学生完成宣传任务的程度好坏。

教师过程观察及点评:考查学生现场与公众的交流程度,是否进行主动讲解,帮助公众了解内容,完成实验,适时进行提醒和帮助,并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总体评价。

家长、媒体助评通过访谈、后期反馈、报道等方式,表达他们的收获、感受及建议。

活动亮点

主题选取来自生活、关注度高

活动从前期准备开始,就紧紧围绕与生活相关、与食品相关的方向,虽然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过程不好理解,但与公众息息相关的话题,大家都特别关心。这也是转基因展台、药用植物展台人流不断的原因。另外,DNA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非常模糊的一个概念,因此设计的动手实验环节就特别受到青少年的关注,桌子前总是围了一群人,有的孩子甚至做了好几遍仍不愿离开。当看到手中白白的、丝状的DNA析出时,孩子们都露出了惊奇、满意的神情。

学生收获丰、见识长

基因小组的学员,平日都是在实验室中完成实验,对一些基因相关的基础知识了解,但掌握程度不一。通过分组的方式,安排不同的主题和活动任务,每组安排一位熟练程度高、年级高的学生担任组长,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十几名学生都充满热情地投入了这次活动,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自己想题目、查资料、设计并制作展板,熟练动手实验和拼装技巧,在活动前的一段时间几乎天天泡在科技馆。

基因不是高大上

基因这个名词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都不陌生,但显得非常高深。其实,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现在对基因有了更多的认识和需求,尤其渴望对食品相关的基因知识进行深层次了解。基因工作室是科技馆成立刚1年多的实验室,以分子生物学实验为主,带领学生了解前沿的科学技术,并鼓励学生应用到生活当中,挖掘与生活相关的主题。“舌尖上的基因”便是一个很好的主题,这在活动中得到了证实,它被公众给予很高的评价和称赞,相信有关基因的科学知识能够走入更多寻常百姓家。

食品导师介绍工作总结篇6

通过本次实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扩宽我的知识面。了解本专业相关方面的知识,通过实习,启发我积极向上,努力学习。同时接触与认识社会,积累人生阅历。

实习收获与体会

实习就这样过去了,总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样的机会要多几次该多好呢,我真是这样想的。现在来总结我此次实习的收获和体会:

我们首日乘搭公司员工车来到了中山火炬开发区的咀香圆食品有限公司,在我们学校的小董师兄热情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会议室等待公司领导的工作安排。开始是梁主任亲切既严肃地跟我们介绍了公司的规矩跟消防意识,包括了方方面面,让我领悟到领导层对企业管理的重视能让一个企业更规范化生产,是一个企业蒸蒸日上的前提。之后还有刁主任对咀香圆的精彩介绍,让我们知道咀香圆杏仁饼起始于清光绪二十九年,萧家为帮补家计,1911年,开始了作坊式生产;1935年,咀香园杏仁饼获美国檀香山国际食品博览会“金鸡奖”;

后来,该企业历经改制,如今的咀香园健康食品(中山)有限公司继续生产咀香园杏仁饼,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及海外市场;2006年,“咀香园”被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咀香圆是一家充满历史色彩的饼类生产公司,当中肯定有不少的不愉快的经历,终究还是熬过来了,证明了咀香圆是一家有实力,深受群众欢迎的公司,让我在之后的实习过程中想了解到更多的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今后对我肯动有很大的帮助。最后经过分组,我被分到了质量控制中心去完成我实习的工作,这让我兴奋不已,想更快的到工作岗位上。下午跟我的BOSS胡志高同志见面了,由于时间关系,首日的工作没有正式开始,我了解了一下这几天的工作内容后,就开始阅读相关的资料,有月饼包装标签内容整理汇总、计量技术规范、食品和化妆品包装计量检验规则和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学会了很多关于标签方面的知识,之前考营养师证的时候已经在关注这方面的知识了,今天终于可以详细的学习到个中的细节,可谓不枉此行。第一天就这样匆匆过去了,也是充实的一天,这令我更期待第二天开始的工作。

食品导师介绍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课堂教学 成绩评定 综合素质

根据我校培养方案,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是生物工程专业质检方向以及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选修课之一。计划课时为37(约三分之一的实验课时),总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微生物检测的基本原理、国家标准方法及内容体系,各种食品、饮料等的采样原则及前处理方法等;了解国内外微生物检验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情况,理解各种快速检测新技术的原理、使用范围和方法等。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以及生工专业质检方向的专业选修课,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教学内容决定了它是一门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其教学的直接目的是教会学生掌握目前使用的国家标准方法、知识以及对这些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教会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应对实战的能力。

考核成绩评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对教学的效果、课堂的效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学风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课程以微生物检验基础理论知识、快速检测技术和检验实验三部分构成课程结构框架,分别在三部分中设置不同的考核方式如下表1,以其在课程学时数较少的有限时间内为学生传授完善的知识体系,确保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掌握,并获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是笔者对教学进行不断改革的追求。

一、以“考勤和提问”方式督促学生形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学生的学习出勤和课堂提问的表现能够间接地反映他们的学习态度。如有的学生上课经常迟到或借故缺勤,甚至旷课;有的学生虽然每次出勤,但在上课时,不专心听老师讲课,而是看与本课程无关的书,或者做其他专业课的作业,可谓“出工不出力”。持这样学习态度的学生,上课心不在焉,往往不能正确回答或回答不出老师的课堂提问,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要从考勤和提问中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出勤包括迟到、缺课(病假和事假)、旷课三种行为,迟到1次扣0.5分,旷课1次扣1分,缺课需要病假或事假证明,病假不扣分,事假扣0.5分。“提问”以随机提名方式进行,一个学期每个学生1~2次,答不出扣1分,答的不好酌情扣分,出勤和提问占课程总成绩的10%。全勤、学习态度端正、认真听讲学生得10分。

二、以“随堂作业”形式考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

占总评权重的10%,即10分。在教学进行到某一章节或某一部分的结束时,适时对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定时随堂测试,让学生独立完成。测试题目以知识测试为主,能力测试为辅,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知识测试题目事先拟好标准答案,而能力测试题目可是开放性的,可事先制定答题给分的档次标准随堂测试具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检测学生的习效果,促进学生平时的学习;二是对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教师可据测试的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的节奏、方法和深度。一般以3~4次为宜,各次得分相加换算成10分,再计入总评成绩。

三、以“PPT准备与汇报”形式掌握学科前沿技术

占总评权重的20%,即20分。本课程的教材为自编教材,其中大部分内容介绍了微生物快速检测的新技术,学生分两人一组准备PPT汇报,学生介绍内容涵盖了“微量多项实验鉴定系统”、“快速自动化微生物检测仪器和设备”、“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的采用(包括DNA探针、PCR、DNA芯片、ELESA、免疫荧光技术、放射免疫和全自动免疫诊断系统)”、“生物传感器”等。通过对不同新技术的精心准备和交流,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这些新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以“PPT准备与汇报”开展教学,不尽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也大大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以及交流(汇报结束,台下老师、同学提问)应变能力。

四、以“课程论文撰写”形式培养科研思维

课程论文的撰写需要学生融合贯通微生物检测技术中理论知识和快速检测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指导学生如何查阅和有效利用资料,并将其转化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要求学生在学习教材内容以外,关注学科前沿技术,开创教学内容新领域教学过程中,在保证现有国标主要内容和知识体系的前提下,使学生了解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学科领域(目前虽没有放入GB中)的其他知识及技术和前沿知识及新技术,并了解获得它们的途径和方法。学生论文有以某种病原菌为例,介绍对此致病菌的各种检测方法,也有以某种检测方法为手段,介绍此方法在不同病原菌中的检测及特点等各种方式展开的综述,不但锻炼了学生检索文献、利用文献的能力,开阔了学生视眼,学习了科研论文的撰写,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

五、注重实验设计和操作过程,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研究思维能力

综合考虑微生物检验的教学特点及实验条件,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为目标,引导学生对实验材料进行选择(如有些同学选择放置不同天数的牛奶,也有选择不同货架期的各种食品等),对实验内容、步骤等各个环节进行设计,并自己计算所需要的耗材和玻璃器皿,树立学生对自己的实验全权负责的信念。在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扩展学生的实验设计形成研究论文,因条件不允许的实验内容,鼓励学生申请校开放实验室项目、学生科研计划项目及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等。建立培养学生学习的长效机制,学生学完课程后仍然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平台,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增强学生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意识。

另外,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各项注意事项,仪器、设备、药品、试剂的使用,甚至包括衣帽、操作姿势、言行、手法、材料处理、善后清洁等都严格按要求进行。通过严格的要求培养学生细腻、严谨的科学作风。

食品导师介绍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食品工程原理;教学改革;实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090-02

食品工程原理是食品及相关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以工程应用为生产背景,以单元操作为研究对象,以三传理论为知识框架,主要介绍食品加工过程中常见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工艺计算、设备选型及单元过程的操作分析。但是,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因为,其大部分内容是从工程实践中抽象出来的数学模型,并引用了大量的经验方程式、数学公式及理论推导。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生产实践知识,缺少对单元操作和单元设备的认知。为此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紧扣教学大纲,尝试将食品工程原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食品工程原理的抽象理论变成通俗易懂的知识,并将许多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用于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增加食品工程原理的应用性和趣味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改进教学效果。下面简单介绍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应用的生活实例。

一、启发式实例

在引入一个新章节时,我们可以列举出该单元操作在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提出需要解决该问题的基本方法,从而引出本节的内容,使学生明确该单元操作在工业中的应用背景以及该单元操作可以解决的问题。如在讲解流体输送设备——离心泵时,我们可以提出:“大家都知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是在生产或生活中常常需要将流体从低位处送到高位处,或者从低压处送到高压处,这应该如何实现呢?”这个问题的提出就可以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先有一个感性认识,符合大家的认知过程,即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概念式实例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概念很多、内容抽象,学生理解比较困难。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穿插一些生活实例,将理论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讲,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解流体黏性与流动性的关系这一概念时,我们可以比较水和甘油的黏性,提出:“同时放完一桶水和甘油,哪个需要的时间长?”同学们会很快答出:“放完一桶甘油需要的时间长。”我接着会问学生:“为什么呢?”通过对这一日常现象的讨论我们就可以很自然地得出流体黏性与流动性的关系,学生也能更好地熟记这些理论知识。在讲解绝对湿度、湿含量和相对湿度这几个概念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夏天,常常会让人感觉到闷热难受?”学生可能会答道:“因为气温高。”这时候我们可以补充道:“实际上除了气温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湿度。湿度有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和湿含量三种表示方法,湿含量是湿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绝对值,它不能反映湿空气与饱和状态的差距,让我们感觉闷热难受的主要原因是空气的相对湿度较高。空气的相对湿度越高,说明空气中水分含量越大,越接近于饱和状态(相对湿度为100%),吸湿能力越差,人体排出的汗液就越难蒸发出去。当我们所处的环境温度达到30℃左右时(相对湿度约60%),人们就会有不舒服的感觉。”

三、综合式实例

即在每个单元操作的结尾进行归纳总结时,列举出该单元操作相关的工程或生活实例。如在讲授完“伯努利方程”后就以远洋巨轮“奥林匹克”号与铁甲巡航舰“豪克”号相撞的事件为案例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讨论。又如自来水厂要把自来水通过地下管道输送到我们居住的各个小区,有的小区楼层高达30多层(约100米),他们又是如何把水送到这么高的地方的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依靠静力学基本方程式、伯努利方程、连续性方程、管路阻力计算及离心泵的选用等知识。通过对这种问题的讨论既可以对第一章流体流动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还对第二章流体输送的知识作了一个很好的总结应用,达到了知识点的融合。传热的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我们可以以生活中常见的热水瓶为例来阐述这三种传热方式在生活中的应用。热水瓶的内胆是由两层的玻璃构成的,并且在两层玻璃上都镀上了硝酸银,玻璃内层镀硝酸银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热辐射,使得热水的热辐射被反射回去;两层玻璃中间抽真空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热传导,因为真空的热导率最低;而热水瓶塞的作用就是将热水瓶内外分隔开,减少热对流发生。选择软木塞作为瓶塞,主要是因为软木是较好的绝热材料,导热率较低。我们通过引导学生用传热的基本规律解释生活中的实际现象这种方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的传热的三种方式的印象和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生活实际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学完热传导后,为了强化学生对传热速率的理解,我们引用了冬季穿衣方式这样的实例展开讨论:“气温下降,应添加衣服,为了达到很好的保暖效果,应该把保暖性好的衣服穿在里面好还是外面好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引导学生通过直觉和日常体验做出判断,然后根据多层圆筒壁热传导速率方程,用理论知识进行推导从而获得答案。通过这一实例可以使学生对多层圆筒壁的热传导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几个定理、概念、公式,然后期末考试拿到好的成绩,而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它的原理及实际应用。学生通过对以上实例的分析讨论,不仅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了总结,而且将理论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深化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这样的实例互动讨论,可以使学生明白,食品工程原理不是空洞的理论,它是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当然,在收集整理案例素材、完善案例教学技巧等方面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教师应充分挖掘科研和食品生产方面的案例素材,进行充分准备和深入研究。所选择的案例必须与教学目标一致,即与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容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胡兵,万端极,范明霞,等.案例教学法在化工原理课程中的应用[J].化工时刊,2010,11(24):72-74.

[2]韩媛媛,翁连进.案例教学实例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应用[J].化工高等教育,2010,(6):76-78.

[3]贾绍义,夏清,吴松海,等.工程案例教学法在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化工高等教育,2010,(3):78-96.

[4]于慧春,张仲欣.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10,25:145-146.

食品导师介绍工作总结篇9

我校现有的公共选修课程中,既适合理、工科又适合文、管、艺术专业的为数不多,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针对这种局面,在现代生命科学课程已初具规模并已成为我校重点推荐的公选课的基础上,继续面向各专业学生开设食品营养学、普通药物学的生命科学系列课程,不仅丰富了我校公选课的种类,而且使学生对生命科学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认识和了解。生命科学类系列课程立足于对理、工、文科等非生物学类学生进行生命科学的素质教育,以生命为主线展开讨论,使学生了解学科间的交叉点,激发其创新思维的火花,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使学生了解有关食品营养学和常用药物的基本理论和概念,掌握合理搭配食物、保持膳食平衡、合理用药的具体措施,为科学饮食、提高自身保健意识、抗病防病提供了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法。

(一)精选教学内容

现代生命科学课程,突出介绍生命科学的基本概念、发展趋势及热点问题,突出生命科学与理、工、文科各领域之间的交叉,精选教学内容,定位于基础性、系统性、趣味性和学科交叉性。以教材《基础生命科学》[1]、《生命科学导论》[2]为主要蓝本编写教案,内容从生命的物质基础到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进而讨论“克隆”、“癌细胞”等热点问题;从物质代谢深入到生物遗传的本质,在分子水平上阐述遗传疾病等的奥秘;从生物技术到生物芯片、生物传感器;从生物材料到人工器官,明确仿生学在工程技术上的应用,同时还从动物、植物、微生物、环境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来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国内外科学图册和网站上采集丰富、精美的图片和信息补充到电子教案中,以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一些世界著名科学家的实验设计和研究经历,以及他们获得这些知识的著名实验,如Loewi的双蛙心灌流设计、著名的肺炎球菌实验、遗传密码的破译、PCR技术等,使学生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乐趣。

对于系列课程的开设,本着实用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系列课程之一———食品营养学,根据相关教材[3]重点介绍营养素的概念及生理作用、营养与疾病、营养与健康长寿的关系,强调保持膳食平衡及合理营养的重要性,补充讲授食品营养学应用的热点问题,如减肥、美容、糖尿病、补钙等内容,并通过视频向学生宣传食品的安全和卫生知识、食品新资源的开发以及世界食品的发展趋势等国内外在本学科新的研究进展。学生既学到了有关食品营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又掌握了合理搭配食物、保持平衡膳食的具体方法。系列课程之二———普通药物学,其开设的必要性是针对大多数学生有自我药疗行为,且有错误诊断和不合理用药的倾向,这种情况已通过开放式问卷形式加以证实。因此,有必要对综合性高校非医药专业学生开设药物学公选课,以提高广大学生的合理用药水平。参考非医药专业的《普通药物学》[4],重点介绍常用药物的防治作用及不良反应,内容包括:药物的基本知识,常见疾病的用药知识,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生殖与泌尿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的用药方法,抗生素与维生素专题,各类药物的禁忌症及不良反应防治,家庭常备药物介绍等。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将人体系统的组成与结构适当补充到相关章节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抗病防病能力和科学用药水平。

(二)多元化考核

选修课教学中,学生方面的瓶颈主要在于学习积极性不高、到课率低、混学分现象严重。为促进学生乐学、爱学、会学,在轻负担、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境界中得到积极、主动、全面的发展,对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变期末考核为随堂测验、课堂提问、专题讨论、联系专业的小论文以及对本课程提出建设性建议等多元化的素质考核,学生可以发现并提出自身感兴趣的具体问题,使学生思维活跃,把学生从只注重记忆知识结论的传统学习法引向注重探究问题所需要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上来,并结合盖章形式抽查考勤,期末综合记分给出考核成绩。例如,在讲授食品交换份法时,要求学生以自身为对象进行能量和营养素的计算,结合自身的喜好设计一日三餐的食谱;在介绍体重指数(BMI)时,要求学生通过计算,判断自身的营养状况,并提出合理的调整措施。通过课堂讨论形式进行相互交流,学生们的兴趣高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每次课的出勤率都达到95%以上,学生的满意度达90%以上。

二、优化实验内容,培养实践能力

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资源,遵循实验项目的科学性、趣味性和与实际生活的贴近性的指导思想,面向非生物类本科生开设实验项目。对已初具规模的现代生命科学课程,实行独立设课实验,开设的实验项目有:食醋中总酸含量的测定、叶绿体色素的层析法分离、牛奶中蛋白质的分离提取、生物样品中微量元素的测定、现代工业水质分析等,使学生既学习和掌握了相关的实验技能和分析方法,还学会了离心机、酸度计、分光光度计、电导仪等常规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深受学生的欢迎。此外,注意把当代科学的研究热点及校内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学生的实验内容,既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又有很强的实用性。例如,结合本系教师的科研成果,设计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毒蛋白的合成及杀虫实验、污水的生物处理实验,一方面使学生了解生物合成与生物降解的原理及方法,同时又加深对现代生物技术重要作用的认识。食品营养学、普通药物学课程,配置开放性实验,供选题目有:酸牛奶的制备、常用消毒药品如紫药水、碘酒的配制等,由学生自主选择,也可由学生自己拟定题目,实验步骤的制定、仪器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数据的处理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均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独立完成。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得较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班教学已成为我校公共课教学的主要形式。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和信息量,借助PPT软件,开发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声像并茂、视听结合、感染力强等优点,将书本知识变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达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目的。例如,在讲述遗传密码时,设计体外翻译系统的动画实验,通过慢放、定格、特写等方法,真实、艺术地展现遗传密码破译的全过程,使抽象的概念变得新颖有趣,再加上教师的适时讲解,学生可轻松地掌握细胞中64套密码子与20种氨基酸的对应关系,从而也加深了对遗传的中心法则的理解。总之,正确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突破教学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具有许多传统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例如,信息量较大,教学节奏较快,容易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一方面要把握好度,注意控制演示速度,使可视信息与教师的教学思路同步。另一方面,由于页面的切换还容易造成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点缺乏整体的认识和思考过程,利用板书、讲述、多媒体演示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弥补上述不足。此外,将传统教学设计的一些演示实验、教具模型等穿插在多媒体教学中,可进一步强化教与学的互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食品导师介绍工作总结篇10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家委会会议,使家长得熟悉和了解我园发展目标、办学理念、教育教学常规。

2、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思路和方法,总结本学期幼儿园的工作,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

3、伙委会-了解幼儿在园的营养配餐原则、品尝幼儿园特色点心。

二、活动准备:

1、签到表、笔、调查问卷、会场布置、接待茶水(负责人谭延娟)

2、各班主任提前通知家长,保证按时到会。

3、家委会主任提前准备好分享内容PPT

宣传报导:谭延娟(拍照、撰写报道、收集材料入档)

三、活动时间:2020年10月28日

四、活动地点:会议室

五、出席人:幼儿园领导小组、全体家委会成员与部分老师

六、活动内容:

(一)、主持人谭延娟发言

1、签到、欢迎各位家委会成员的到来。

开场白

各位家长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浦沅幼儿园的家长委员会,首先我代表浦沅幼儿园的全体员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家庭是学校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园共育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共识。所以沟通桥梁的家长指导委员会队伍对于我们幼儿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你们的到来让我们备受温暖和鼓舞。今天是浦沅幼儿园家委会第一次会议,首先是感谢在座的各位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在座的各位家长都是各班老师推选出的非常支持我园工作的家长以,都帮我园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和,遇到有家长不理解个别教师产生的误会,你们也都帮忙解释,对此,我们十分感谢你们!你们的到来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赞许,给了我们做好工作的信心。

今天的会议有四个方面:

1、由胡园长向家长朋友介绍我园发展目标、办学理念、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等。(校园网、微信公众平台)并且陈述家委会的职责和重要性:协助与监督幼儿园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2、由伙食委员会代表宁老师介绍膳食情况

3、家委会讨论与意见

(二)、胡园长致词发言

1、工作汇报-介绍我园发展目标、办学理念、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等

2、交流家长委员会工作

家委会责任:

(1)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桥梁、纽带、参与和监督作用,团结和引领全园幼儿家长、协调社会公众力量积极配合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家园合作和,双方教学相长,积极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2)深入幼儿园,积极参加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如家长开放日、元旦联欢等,监督校园周边社会秩序状况,对校园环境建设提出建议,及时把握学校工作动态。

(3)、加强和保持与幼儿园工作的沟通,通过建立家校联系制度,有时交换家长和幼儿园双方的意见和建议,协助幼儿园解决相关问题,促进家园沟通和理解,真正形成培养和教育孩子的合力。(新学期-家长信箱)

(三)伙食会代表-宁艳红发言

(四)家委会代表发言

(五)家委会讨论与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