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做好财务检查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19 22:40:22

企业做好财务检查工作总结

企业做好财务检查工作总结篇1

财务监督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监督主体,财务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前者指企业外部有关机构对企业实施的监督。按照不同的监督内容,财务监督分为财务状况监督、财务成果监督和财经法纪监督,前者指以财务收支活动为内容的监督,主要检查财务处理是否符合规定、财务状况的优劣及其原因;次者指对财务活动成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为内容的监督;后者指以国家法令制度和财经纪律遵守情况为内容的监督。

按照不同的监督阶段,财务监督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前者指对财务活动实施前的准备阶段进行的监督,主要检查财务计划是否符合有关政策、法规的规定和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次者指对正在进行的财务活动实施的监督,即检查财务活动的开展是否符合有关法规、制度的规定以及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予以制止或纠正;后者在财务活动完成后对其结果的监督,即检查财产的安全完整,财务成果的真实与否和财务计划目标的完成情况。实施财务监督,以国家有关的法令条例例和企业的规章制度、财务计划为依据。

财务监督的工作阶段

1、准备阶段。主要工作包括确定检查对象、内容和任务,组织检查人员,安排检查时间。

2、实施阶段。主要工作包括搜集资料、了解情况、检查取证。

3、总结阶段。主要工作包括整理检查资料、编写检查报告。

进行财务监督,普遍采用调查询问有关人员,审阅财务文件,核对账簿、报表,统计分析财务数据等方法。

财务事前监督的加强措施

第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是做好事前财务监督工作的前提。在我们审计工作中还发现有拍脑袋决策、凭经验决策的个别企业管理者。他们对财务事前监督的作用认识不足,把财务监督看成是对自己的监督和控制,对财务监督持抵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领导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要改变过去那种认为财务工作仅仅是经济信息的加工和反映的观念,充分认识事前财务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使事前财务监督在企业经营决策和其它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二,加强财务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加强财务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是做好事前财务监督工作的保证。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财务人员要有过硬的本领,才能适应事前财务监督对财务人员的高要求,事事都是似是而非,就根本起不到监督作用。作为财务人员,仅仅具备会计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应具备有经济学、企业管理学、统计学、工程技术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要掌握各种管理技能,了解各类企业的管理现状,善于分析和总结先进的管理经验。财务工作不但只是报账、算账,还要参与企业的经济活动,发挥监督和控制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第三,建立和完善事前财务监督制度。

建立和完善事前财务监督制度是开展事前财务监督工作的依据。是财务事前监督管理制度化的重要措施,事前财务监督制度应当成为企业领导执行和财务人员实施事前财务监督的有效依据。

第四,设置财务总监。

设置财务总监是具体实施事前财务监督的手段之一。财务总监的工作重心不但在于重大财务决策、H常的财务活动、重大的经营决策,而且还在于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和经营风险控制。财务总监这一职位要由业务强、素质高的人员担任,能了解和反映真实情况,清正廉洁、严于律己、不谋私利,忠诚和倾心于事前财务监督工作。

经济越发展, 财务监督越重要,实践证明,实现事前财务监督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只要我们从制度上不断完善,就一定能够使事前财务监督发挥出更加有效的作用。一个具有事前财务监督制度和机制的企业必将是一个逢勃发展的企业,一个重视企业事前财务监督的企业领导也将是一个成熟的、有远见的、优秀的企业家。

 

财务监督的分类和工作阶段相关文章:

1.财务监督的内容有哪些

2.财务监督有哪些类型

3.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优秀总结

4.2015行政单位会计继续教育考试答案

企业做好财务检查工作总结篇2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审计署企业工资内外收入监督检查领导小组的有关规定,为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工资内外收入监督检查,做好我市企业工资内外收入监督检查工作,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检查的范围

1999年工资内外收入检查的范围为地方国有企业(包括股份制企业中的国有控股企业)。

二、检查的内容

(一)企业1998年度工资总额来源、发放、结余情况

1、实行各种工效挂钩办法的企业是否严格按照市劳动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局、市地税局京劳资发[1998]61号《关于1998年企业工效挂钩有关问题的通知》及市财政局的有关规定对1998年工效挂钩执行情况进行清算,其中,需重点检查的内容有:

(1)纳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范围的企业是否完成核定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未完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的企业是否按规定未提取新增效益工资。

(2)企业是否按照市劳动局、市财政局、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市地税局京劳资发[1997]65号《关于1997年企业工效挂钩有关问题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的挂钩浮动比例提取新增效益工资。

(3)经批准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资金是否按规定的标准及列支渠道进行列支。

(4)企业工资基金结余情况,主要检查企业财务相关科目与劳动报表的金额是否一致,不一致的原因。

2、实行成本列支工资总额包干办法和成本列支平均工资核定办法的企业,是否严格按照核定的包干工资总额或平均工资水平列支工资,有无超标准列支、超发工资情况。

(二)企业发给职工的工资内外收入是否按照统计部门规定的构成口径全部统计在相关报表内,有无漏报、错报。

(三)企业执行工资指导线情况。1998年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是否突破北京市的1998年企业工资增长上线(预警线),企业是否严格执行我市有关最低工资的规定。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职工工资总额与职工人数统计口径的变化,职工平均工资按下列公式计算:

在岗职工全年工资总额+不在岗职工生活费

职工平均工资=

在岗职工平均人数+不在岗职工平均人数

(四)企业是否按照规定使用《工资总额使用手册》,从银行领取的工资是否超过企业主管部门核定的数额。

(五)企业经营者收入有无具体管理办法,是否按管理权限经过严格的考核和审批。

(六)企业执行我市关于《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情况。

(七)企业发给职工的工资内外收入的资金来源,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有无通过截留收入,坐支现金等做法向职工发放现金和实物的情况。

(八)企业代扣代缴职工个人所得税的情况。

三、检查的步骤及时间安排

企业工资内外收入监督检查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企业按照本通知规定的检查内容进行自查,并于3月31日前将自查情况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第二阶段:在企业自查的基础上,各区、县、局、总公司、企业集团公司、计划单列企业对其所属企业进行重点检查。重点检查的企业户数均不少于5户,所属独立核算企业少于10户的,可检查1至2户。检查后,将企业自查情况和重点检查情况分别汇总并写出书面报告(附重点检查企业名单及处理意见)。于4月30日前上报市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三阶段:市监督检查领导小组组成联合检查组或借助中介机构,选择部分职工工资水平过高、平均工资增长过快、特别是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突破北京市的1998年企业工资增长上线(预警线)及人工成本水平、比重不尽合理的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进行重点抽查(具体办法及时间安排另行通知)。

对于区、县、局、总公司重点检查的企业及中介机构重点抽查的企业,领导小组将抽取部分企业进行复查。

四、关于“挂钩、包干工资总额”的口径“挂钩、包干工资总额”的口径应为统计部门规定的:

全年劳动报酬(生活费)总额剔除“不在岗职工生活费”中经批准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人员的基本生活费和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劳动报酬(人民币)。

五、对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处理

(一)处理原则

1、对于超提超发工资的企业,有工资储备金的,原则上应将其超提超发的工资从工资储备金中扣减,同时调整相应会计科目;没 有工资储备金的企业,应核减多列成本的工资,并按有关规定做纳税调整。

2、对超预警线发放工资的企业,应按市里有关完善工资指导线办法的规定执行。在以后年度要严格合理控制工资增长幅度。

3、对历年工资储备金不实的企业,要求其财务部门、劳资部门进行核实,核实后的数字,劳动部门与财务部门应一致。

4、对未按规定使用《手册》领取工资的企业,在加强自身管理的同时,企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工资联审制度,做好与银行的配合工作。

5、对在检查中发现统计报表错、漏报问题的企业,应找出原因,并加强对有关人员统计制度方面的管理与培训,保证报表统计数字准确,全面提高报表质量。我们将把统计报表错、漏报问题严重的企业的报表情况提供市统计局。

6、对存在漏缴职工个人所得税问题的企业,应按税务部门的有关规定,补交漏缴的职工个人所得税。

(二)处理程序

企业做好财务检查工作总结篇3

**年上半年,某工商分局在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某市新港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机关相关科室的业务指导下,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勤奋努力下,立足市场淮入、消费维权、经济户口、市场管理和行政执法五个工作平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助推经济发展为根本,以依法科学监管为重点,不断强化日常管理,提升队伍素质,把市局党组、新港镇党委和政府上半年部署的各项任务基本落实到位。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入细致保质保量做好企业年检和个体验贴花工作

做好企业年检与个体验照工作,是实现户口清、状态明的重要途径。到**年底,我辖区内应年检内资企业总数186户,目前已通过160户,待检26户,其中:通过实地调查办理注销4户;应年检外资企业总数108户,已年检40户,未检68户,其中:有8户待注销;应验照个体工商户3809户,通过验照3502户,注销307户,验照率100%。年检验照之后,通过送照上门,做到了与送法上门相结合;与规范经营者执照使用相结合,统一悬挂亮照;与了解经营户经营状况、倾听经营者意见和建议相结合;与实地检查相结合;在文明经营示范街管理中,派出专门人员对所有经营门店进行证照、文明公约规范上墙,做到亲自动手服务,亮照率达到100%。

二、指导企业做好商标注册、广告登记、不动产抵押合同贷款、各类市场主体登记工作

1、指导企业商标注册34只。

2、办理户外广告登记418件。

3、帮助企业办理动产抵押登记25件,抵押物价值金额8.9亿元,帮助贷款4.87亿元。根据上级要求,及时对13户苏州市政府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进行了复查。并积极调解合同纠纷5件,调解争议金额11.4万元。

4、先后为各类市场主体办理登记1934件,其中:个体户开业309户,注册资本1466.1万元,个体变更930户,个体歇业注销253户;私营企业开业82家,注册资本10267万元,变更93户,注销36户;集体开业4户,注册资金650万元,变更18户,注销4户;设立外资企业13户,注册资金7845万美元,变更(备案)34户,注销1户。

三、加大无照清理力度,配合政府做好个转私工作,促进民营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1、截止5月底,我分局先后自行组织8个网格化巡查清理无照20余次,以分局名义参加新港镇组织的清理无照3次,一共清理无照经营198户,立案2起。其中:清理无照经营店面80户,引导登记72户,取缔8户;取缔无照经营游贩散摊118户,引导登记20户,取缔98户。在清理无照过程中,我们注重做到宣传与查处并举,疏导与取缔并存,巡查与监管同步。

2、配合政府做好了18户符合个转私条件的个体工商户的政治思想工作,并方便快捷地为其办理了各项登记手续,及时将新登记的营业执照派专人送到其手中。:

3、办理经纪人年检117户,注销287户,完成年检率100%;新发展农村经纪人99户。

四、加大巡查监管和发案力度,严格各类案件查处

在做好无照清理工作的同时,加强了对各类经营主体的回访工作,上半年共实施定期检查186户,实施综合检查220户,对重点行业进行检查24次,对27家商标印制单位逐个进行了检查。上半年共查获各类案件91起,其中:一般程序案件8起(局批案件4起,委托案件4起);简化程序案件11起;简易案件72起。结处案件86起,案值440余万元,上缴国库罚没款32.4295万元。

五、积极做好了与企联系服务和送法下乡工作

认真落实好“千名工商干部与万家民营企业联系活动”和“送法下乡活动”,并采用集中培训、上门指导、接受咨询、黑板报、有线广播等多种形式对辖区内25家企业,200户私营企业,684户个体工商户,160名学生进行了工商法规宣传。

六、积极开展消法宣传,认真做好消费投诉处理

在往年《消法》宣传进中学、进社区、进商场活动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我们分局将《消法》宣传继续深入和延续。成功调解各类投诉案15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63万元。

七、强化内部管理,规范财务管理,提高政务信息质量

完善了分局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及时分解了岗位责任制考核指标,按新一轮基层达标要求,强化了内务管理工作。

企业做好财务检查工作总结篇4

为切实履行会计监督职责,做好我区2013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综合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全面提升我区会计信息质量,规范和完善我区各行政事业、企业单位的财务工作,进一步推动我区各项财政制度的改革力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地方财政部门上报2013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和会计师事务所执行质量检查名单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检查范围

为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安全管理,做好我区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我局重点检查区新店中心卫生院、区新店镇政府、区新店镇财经办、区运输管理所、区农林水利局、区莲河中学六个单位,紧紧围绕国家宏观调控重点,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执行情况以及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会计核算的合规性等问题进行监督检查。

检查以被查单位2012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情况为重点,必要时可延伸到以前年度。检查发现存在违规问题时,将向市财政局监督检查处报告有关情况,延伸检查相关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责任。

二、检查内容

(一)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财政检查工作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包括会计核算是否真实合法,信息披露是否充分完整,是否存在会计造假行为等。对于执行新会计准则的国有企业,强化对准则执行情况的监督力度,密切关注新准则执行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重点检查企业操纵损益的违规行为,确保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

(二)检查中要密切关注。被查单位执行国家重大财税政策的情况,如企业是否严格按照税法规定交纳税款、行政事业单位是否严格执行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等财政管理制度,是否存在挪用专项资金、虚报预算支出、乱发奖金补贴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三、组织方式

按照市财政局的统一部署,区财政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全区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下设以李木林为主任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领导全区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

四、检查时间

检查时间从2013年4月起至8月结束,为期5个月。

五、工作步骤

按计划检查时间,整个检查的开展分别为准备实施、全面检查、总结上报和考核评价四个阶段。

(一)准备实施阶段

4月1日-4月10日,成立检查小组,各检查小组针对本辖区的实际情况,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二)全面检查阶段

4月10日-8月1日,按照工作要求,各检查小组分别对所检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提出整改意见。

(三)总结上报阶段

8月1日-8月15日,各检查小组对检查情况进行整理归纳,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撰写检查总结;各检查小组于8月15日前向全区会计信息质量检查领导小组上报工作材料,包括各检查小组形成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报告、工作总结(内容包括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典型案例、整改措施、检查经验和有效做法的分析归纳等)和检查情况表(纸质和电子版)等。

(四)考核评价阶段

区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将对各小组的检查工作进行综合考评。考评内容主要包括:检查工作的整体成效,检查工作的总体组织情况,对社会宣传工作情况,检查和处理处罚的力度和规范化,上报材料的及时性、完整性等。

六、检查工作要求

(一)加强管理,充分准备

加强管理,组织检查人员认真学习有关规定,明确工作重点,以高度责任感和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对待检查。检查前要收集与被检查单位有关的资料,查前准备工作要做细做实,保证按计划完成检查工作。

(二)依法行政,严格检查

检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财政检查工作办法》、《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各项规定,规范检查工作程序,依法收集检查证据、提出处理处罚建议。对于发现的违法违纪案例,要一追到底,查深查透,并及时整理上报典型案例。

企业做好财务检查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总分机构;所得税;汇总纳税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跨地区经营已成为一种常态,并且呈扩大化趋势,这对于各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企业分支机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分公司;另一种为办事处。分公司可以从事经营活动,而办事处一般只能从事总公司营业范围内的业务联络活动。从企业所得税角度来看,办事处由于不能从事经营活动,没有业务收入,不存在利润,也就没有应纳税所得额,无需缴纳企业所得税。对于分公司而言,企业所得税可以在分公司所在地税务机关缴纳,也可以汇总后由总公司集中缴纳。由于总分公司经营的特殊性,给企业增加了一定的纳税风险。

一、我国关于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在税收政策上的新变化

我国在总分机构所得税汇总纳税方面分别是在2008年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国税发[2008]28号文”以及在2012年出台了“2012年第57号公告”(简称“57号公告”)的形式进行了详细的解读,特别是57号公告更是对先前所的税收政策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及完善,从而使其更加的合理。新、旧两个税收政策上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确定了总、分机构参与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原则。57号公告进一步明确了分支机构参与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所产生的补缴税额或是退税额按照分摊比例,在总、分机构之间进行分配,改变了旧政策中分支机构只承担预缴税款的义务,使得税款分配更加趋于合理。

2.确定了总、分机构之间查补税款如何入库问题。57号公告解决了过去的分支机构税收征管部门的税收管辖权问题。新制度以明确规定确定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可以单独对其进行税务检查,所查补的税款50%由总机构入库,50%就地在分支机构入库,这样增加了分支机构主管税务机关的参与度。

3.进一步的解析了分支机构“三因素”内涵问题且明确了所属期间。57号公告将分支机构的“三因素”问题进行了明确。即“经营收入”明确为“营业收入”,“职工工资”确定为“职工薪酬”以及“资产总额”里含有无形资产金额。同时将三因素的所属期统一规定为上年度,从而根本上解决了上年度和上上年度的问题。

4.明确了二级分支机构。57号公告进一步的明确其定义,改变了税收政策以前仅对总机构进行了明确,而没有对二级分支机构进行较有明确的定义,从而明确了企业对于二级分支机构的定义。

二、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存在的问题

1.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划分上存在公平性问题

公平性原则是我国税收法律立法的基本原则,其主要体现在税负多少公平与纳税人所处的生产经营环境公平及税负平衡上三个方面。从57号公告来看,总分机构之间的税负划分存在不公平的问题。例如:税法规定汇总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中总机构缴纳税款的50%,余下的50%按照“三因素原则”在分支机构之间分摊。这里的前提条件是,总分支机构间的经营状况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总机构只是公司的决策机构,负责重大经营战略及经营决策的布置,重大合同的签订及分支机构重要财务收支的审核等,而没有相对收入的取得也就没有应纳税所得额的产生。但是按照规定,还需要缴纳总额中50%的企业所得税,这就容易造成地区间税收入库不合理,从而导致地区间财政收入的不公平。另外,如果分支机构中其中一个机构只负责整个集团公司的研发工作,其研发结果有可能需要缴纳少量数额的营业税,即符合汇总缴纳所得税的规定。仅因为该分公司因从事研发工作,而相应的工资薪酬及资产总额(其中无形资产占比相对较高)要高,所分摊的分支机构的企业所得税就高。但是其并非能真正的形成企业所得税,从而造成了企业分支机构税收缴纳的不公平性。

2.分支机构提供的相关财务信息存在真实性问题

57号公告规定,分支机构分摊企业所得税应按其“营业收入”、“职工薪酬”及“资产总额”,占全部分支机构“三要素”的总额的比例分配。上述三要素的提供以企业自行申报的财务信息为最终依据,即使注册会计师审计做出财务会计信息的调整,该申报财务数据将不进行调整。此种规定显然是简化了税收征管的工作,但是企业自行提供的财务数据是否符合会计准则中的客观性原则将成为一个问题。如果相应的财务数据不真实,有可能使得分摊的企业所得税不真实,造成区域间纳税的不合理。

3.分支机构所属税务机关检查权问题

57号公告中,明显的加大了分支机构所在地税收征管的检查权。税法规定,分支机构所属地的税务机关对税务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查补税款50%由总机构入库,50%部分分配给参与检查的二级机构就地缴纳入库。这无形中提高了当地税务机关税收检查的参与度。但是57号公告同时也规定,查增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税额,可以弥补汇总纳税企业以年度的亏损。但是汇总纳税企业中,如果亏损二级分支机构众多,那么就会出现先弥补哪个二级分支机构的亏损的问题。这种规定的虽然看似企业所得税的总体税负没有增加,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就是容易对拥有众多分支机构的公司出现一种纳税成本上的不公平。

三、解决当前汇总纳税存在问题的建议

1.以贡献为主,公式为辅的方式分摊企业所得税

(1)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课税对象,这也是企业所得税的征收原则。在总分机构汇总纳税问题上,建议应该鼓励对于核算相对健全的分支机构进行单独计算营业利润,并按分支机构的实际利润划分比例预缴企业所得税,年度末再由总机构进行统一的汇算清缴。

(2)适度调整分支机构分摊税款的依据。在原有三要素的基础上,可以把销售总额、成本费用支出及利润总额等因素增加到分摊税款的依据要素中去,从而使得税款分摊同分支机构的经营情况相结合,使得分摊比例更加合理。

2.企业需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57号公告中第17条中提到的企业相关财务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这看似对于企业有利的规定,实际未必是这样。因为,税务机关在以后的税务检查中发现企业的财务信息不准确,同样也要进行相应的纳税调整且查补相应的税款。因此,企业可以适度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对总机构和分支机构进行定期的持续性审计,以期得到企业最真实的财务信息。这不仅仅能解决获取企业所得税缴纳分摊比例的问题,总机构还可以进一步的了解分支机构真实经营状况,从而起到规避税务风险、及了解经营状况的双重作用,可谓“事半功倍”。

3.对于应对税务检查提出的一些建议

总、分支机构不在同一纳税地点的企业,其所得税纳税检查是税务检查的一个重点。针对此情况,企业需要注意相应税务检查。对于税收征管部门的检查,对企业建议如下:

(1)做好日常会计基础工作。会计人员在账务处理中,除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税收政策、税收法规,对于一些违规业务要及时处理,且不可抱有侥幸心理。特别对于总分机构之间的往来记录、价格设立与形成等需要明确的正式文字记录,不能只存于口头记录上。

(2)做好接待工作。税务检查是税务机关的日常工作之一,会计人员在接受税务检查过程中,应该不卑不亢,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对于总分机构之间业务往来问题,总公司财务人员要与协同分公司财务人员共同做好查询。

(3)做好解释工作。对于一些税收政策,不可避免每个人的理解都有可能有一定的不同。所以,财务人员对于税务检查人员提出的异议,应该对其耐心的进行解释,在解释中财务人员应该态度端正,且不可与税收检查人员进行争执。基于对总分机构所得税政策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争议点,财务人员可在检查后再以合理方式反馈。

(4)核对税务检查工作底稿。检查中涉及的底稿要复印核对,并且在核对中要认真、应对要及时、措施要得当。如有涉及异地机构资料,总公司要协调并及时寄送相应文件。

综上所述,目前总分机构经营企业所得税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无论税收政策如何规定,企业在纳税过程中都应持诚信纳税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企业有效的规避和化解税务风险,最终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参考文献:

[1]孙隆英.关于企业所得税框架下总分机构汇总纳税的思考[J].涉外税务.2010.9.

企业做好财务检查工作总结篇6

一、继续深化向企业不合理收费的清理工作

(一)进一步强化清费工作。加强涉企收费项目源头管理,财政、物价等部门要把好收费项目审核、文件出台、公示等关口。根据国务院减负办部署,重点对企业强烈关注的经济运行中供求矛盾突出的行业乱收费、乱涨价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对土地、建设、交通部门的收费要加大清理整顿工作力度,为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2007]36号)的规定,整顿社会团体和中介机构的服务收费,规范收费行为。重点整治对企业强制服务、强制收费、重复收费以及不服务也收费的问题。所有收费单位都要公布收费文件、法律依据和用途,凡没有公示的收费,企业有权拒绝执行。

(三)按照国家部署,由省质监部门负责,对企业反映强烈的部分产品和设备质量检验检测收费标准过高的问题进行专项治理。按法律规定,凡由省及省以下自行确定的产品和设备质量检验检测项目收费标准要重新修订;修改完善产品和设备质量检验检测收费管理办法,从源头上规范检验检测执法行为,建立产品和设备质量检验检测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

(四)继续加大对涉企收费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由省财政厅、物价局负责,继续做好“三取消、一不准”(凡在1997年以后,未征得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国家计委]同意而新增加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一律取消;中央和省已明确取消的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项目涉及的收费一律取消;各地出台的地方保护性收费项目一律取消。取消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不准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变相向企业继续收取)收费项目的监督检查,重点加强对垄断行业经营收费标准和执法部门执收执罚行政行为的监督检查。加大对乱检验、乱收费的处罚力度。省减负办将会同监察、财政、物价等部门,对企业反应强烈的乱收费行为进行查处。

(五)进一步做好规范和控制涉企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即将颁布实施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控制和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意见》,严格监督执行公布的项目清理结果方案,对于明确规定取消的项目,认真做好检查落实工作。

二、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环境

(一)全面清理涉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收费项目。抓好重点部门和重点项目的专项治理。会同税务、价格、质监、工商、铁路、电力等部门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收费进行专项检查。对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农产品加工方面的乱收费、乱摊派等问题要进行集中整治。认真执行涉农收费公示制度。坚决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过高的收费标准。

(二)优化政策环境。一是要对现有涉及农产品加工业的政策法规进行清理,加大对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业的扶持力度,会同有关部门逐步完善增值税抵扣、融资担保、财政扶持、市场开拓等政策;二是加大贯彻落实现行优惠政策的监督检查力度。会同价格、工商、质检、交通等部门进一步落实对进入批发市场或农贸市场销售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入场费、工商管理费和桥隧、道路通行费予以减免的优惠政策;三是完善全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建设。会同交通、公安、铁路等部门加强对鲜活农产品运输“不扣车、不罚款、不卸载”、优先放行、优先装卸车等政策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畅通。

此项工作由中小办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落实。

三、加大治理向机动车辆乱收费和整顿道路站点工作力度

(一)严格涉车收费的审批和管理,对涉车收费项目进行再清理。继续推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检验和综合性能检测的市场化、综合化,严禁以行政手段强行要求机动车辆到指定的场所进行检验检测,严禁对机动车辆重复检验、重复收费。

(二)进一步加强对收费道路站点的审批和管理,继续加大力度清理、撤销不符合规定的收费站点。对收费公路及收费站点建设、经营权转让和收费管理中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继续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检查工作。

以上工作由省公路治理“三乱”办公室会同交通、物价、财政、公安部门完成。

(三)对公路和道路设立的车辆行驶限速和限制标记进行全面清理。按照科学、规范、合理和符合交通运行实际、提高交通运行效率、保障交通安全的管理原则,全面审核道路车辆行驶限制标记,充分运用道路资源,提高交通安全效率,从源头上减少以罚代管、罚款畸重的问题。此项工作由公安厅负责。

四、加强舆论宣传,加大查处力度

一是加强舆论宣传,及时向社会公布企业治乱减负政策文件和政务信息,为企业提供在线咨询服务和信息交流,大力宣传企业治乱减负先进典型事迹,曝光典型案件。省减负办在山东经贸网设置专页,将及时向企业和社会企业减负的有关情况。二是加强监督检查,强化减负办、主管部门和企业三级监督网络,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制度及监督员制度的作用,形成广泛的企业负担监督网络体系;三是认真组织查处涉企侵权案件。严格实行案件督办制度、重大案件通报制度和回访制度;建立查办案件工作责任制度,完善查办案件协调机制;对案件查办不力,拖沓敷衍的行为,省减负办将予以通报。

五、加强企业减负工作机构建设,造就高素质减负干部队伍

(一)各市、县政府要继续加强对企业治乱减负工作的领导。健全机构,落实人员,安排必需的工作经费,保持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的连续性。

(二)省、市企业减负领导小组(联席会议)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严格的部门责任制度。牵头单位要认真负责,积极做好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成员单位要认真落实责任制,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积极协作配合,确保各项治理整顿任务的顺利完成。

企业做好财务检查工作总结篇7

全国财政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及区财政厅贯彻意见下发后,我们制定了传达贯彻会议提纲印发给全市财政系统,组织召开了全市财政系统监督工作会议;重视建章立制,健全内部的审计制度,加强财政内部管理;加大内审力度,圆满完成内审任务。组织了人力,对局内各部门的各项资金进行了全面地、彻底地清理。认真贯彻,全面落实全国财政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及区财政厅贯彻意见。全国财政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及区财政厅贯彻意见下发后,我们制定了传达贯彻会议提纲印发给全市财政系统,组织召开了全市财政系统监督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重视财政监察工作;重视建章立制,健全内部的审计制度,加强财政内部管理;重视会计工作,加强会计规范化管理。

对财政的预算资金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清理,加大内审力度,圆满完成内审任务。从去年9月开始,我局组织了人力,对局内各部门的各项资金进行了全面地、彻底地清理,继续抓好内部审计工作,完成对国债服务部、国债办、财政研究所、彩宏公司、彩华公司、局工会、局基建等部门的帐务进行清理,处理遗留问题。通过清理摸清了家底,掌握了财政资金的运行和分布情况,为财政今后工作奠定基础。

完成上级财政部门对下级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今年五月开展对下级财政部门的财政预决算执行情况监督工作。十月底已全部完成对两县、四城区、高新区、郊区财政局的监督检查工作,在检查中发现县、区财政都存在有违规资金、以拨代支、虚列支等现象。全面分析了城区财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同时,也感觉到加强城区的财政管理势在必行,并对今后如何加强城区财政管理提出建议性意见。今年4月份监督科与基建科的同志到城区财政局,检查各个城区城市维护费的收支执行情况,是否专款专用,避免违纪违规现象的发生。

完成对社会中介机构报表审计监督检查培训工作。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学习培训,观看财政部有关监督检查方面的录象报告,为开展检查工作做好事前准备工作。认真贯彻全区财政监督检查工作会议精神,开展对社会中介机构报表审计督检查试点工作。如何对社会中介机构工作质量进行再监督是我们今后的重点工作。为此,我们开始对社会中介机构报表审计工作质量进行抽查,目前该项工作尚未结束。

完成国债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监督检查工作。为贯彻落实监察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联合开展国债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监督检查的意见》,经市政府同意,市监察局、计委、财政局三部门抽调人员建立了联合监督检查组,于今年八月对我市使用国债资金的5个建设工程项目进行了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对今后进一步强化国债工程质量和资金管理提出意见及建议。

完善财务总监制度,派驻到企业、事业单位的财务总监,在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派驻单位提供可操作的意见建议,帮助企业用好用活各项政策,在做好服务的同时达到监督的目的。

XX年,财务总监参与企业改组改制方案的制定、指导企业落实目标成本责任制、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为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131条,帮助企业减少不合理税费142万元,协助企业查出小金库和帐外资金3375万元,查出隐瞒税金3608万元,查出违规动用财政性资金807万元,查出成本不实1.52亿元,协助检查入库税费1.02亿元,协助企业收回各种资金5亿元,参与重大事项联签1299项。

企业做好财务检查工作总结篇8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全面清理涉企收费,治理各种摊派等加重企业负担的问题,严肃查处和纠正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违规违纪行为。通过专项治理,取消不合法涉企收费项目,降低过高的收费标准,规范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涉企服务和收费行为,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措施,推进减轻企业负担工作法制建设,建立减轻企业负担工作长效机制,为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主要任务及工作分工

(一)治理和规范涉企收费。一是清理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对于不符合收费管理规定和实际情况的收费项目一律取消,对过高收费标准要坚决予以降低。二是规范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对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相关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进行全面清理,制定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管理规定,规范收费行为。三是加大对涉企收费的监督检查和查处力度。重点对涉企收费较多的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国土、城建、交通、环保等部门收费和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收费开展专项检查,对乱收费问题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此项工作由县物价局、县财政局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治理规范经营性收费的通知》(发改价格〔〕877)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民政部《关于治理规范经营服务性收费的通知》(发改价格〔〕1182号)文件要求和我省《关于开展治理和规范涉企收费工作的通知》(冀发改价格〔〕625号)和省财政厅、省物价局《关于落实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清理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关工作的通知》(冀财综〔〕62号)的总体部署组织实施。

(二)清理和纠正向企业摊派、索要赞助和无偿占用企业人财物等行为。(1)纠正和查处向企业乱摊派、乱集资以及强行向企业拉广告和索要赞助等行为;(2)纠正和查处强制向企业摊派订购书报刊物、音像制品和强制企业参加不必要的会议、培训、会展、学习研讨、技术考核等;(3)纠正和查处强制企业加入协会;(4)纠正和查处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到企业报销各种费用;(5)纠正和查处未经出资人机构审核同意,强行企业捐赠、捐献等行为。此项工作由县监察局牵头,县民政局等有关成员单位配合。

(三)督促落实千项惠企政策措施。县减轻企业负担专项治理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县减负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要组织开展对各项惠企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对于未落实的政策措施,要查明原因,明确责任,督促落实。此项工作由县工促局牵头,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配合。

(四)建立减轻企业负担长效机制。县减负领导小组要进一步健全减轻企业负担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快企业减负工作法制化、制度化建设,完善涉企收费政策措施,加强涉企收费审批、收缴及使用管理,严格涉企收费公示、登记制度,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减轻企业负担情况的审计制度,健全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负担监督制度,标本兼治,加强源头治理,积极探索减轻企业负担的长效治理机制。

三、实施步骤

我县专项治理工作从年8月启动,到年12月31日前结束。

(一)8月25日至9月25日为自查自纠阶段

县直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分工方案,以查基层单位、查薄弱环节、查突出问题为重点,开展自查自纠工作。梳理各项惠企政策措施,检查落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纠正乱收费、乱拉赞助和各种摊派等加重企业负担的行为,对负担较重企业的负担情况进行调研评估和根源分析,建立相关制度,并认真填报《减轻企业负担专项治理情况统计表》(见附件)。于9月30日以前形成书面汇报材料,连同统计表,报送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县直各有关部门负责本部门及所属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自查自纠工作,并对本系统的专项治理工作进行指导。

(二)9月30日至10月31日为重点检查阶段

在自查自纠工作的基础上,县减负领导小组要组织开展对专项治理工作情况的检查。重点对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治理工作进行检查。通过检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并适时推广和宣传典型经验;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督促整改;对其中严重违规违纪行为,要严肃查处;对典型案件,要公开曝光。

(三)11月1日至11月15日为总结报告阶段

各有关部门对开展专项治理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内容包括:工作组织情况、取得成效、存在问题、下一步工作措施和建议,于11月7日前报送县减负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减负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汇总各有关部门情况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专项治理工作,提出进一步做好企业减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于11月15日前上报市减负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当前,我县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进一步增大。越是在这种复杂和困难的形势下,越要关心和支持企业发展,越要减轻企业负担,主动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营造环境。这即是各级政府和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站在保大局、保发展、保稳定的高度,切实把企业减负工作摆上重要议程,转变作风,提高效率,采取过硬措施,务求取得扎实成效。

(二)明确责任,注重配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工业促进局要做好统筹协调、监督检查、信息和情况通报等组织工作。县直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和各自承担的牵头任务或负责的工作,及时组织制定配套实施办法,指导本系统开展专项治理工作。

(三)突出重点,分类指导。要把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作为企业减负工作的重点,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36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冀政〔〕37号)有关规定,努力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宽松环境。要认真做好企业负担调查分析工作,针对不同性质的增加企业不合理负担、侵害企业合法权益问题,进行分类指导,尤其注重探索解决导致企业不合理负担的深层次问题,从源头上、制度上提出改进的措施办法,实现标本兼治。

企业做好财务检查工作总结篇9

涉企收费清理自查报告篇【一】

7月28日,从省财政厅传来消息,为进一步加强涉企收费管理,减轻企业负担,巩固我省近年来涉煤、涉企收费清理规范工作的成果,促进民间投资和实体经济发展,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关于印发〈涉企收费清理情况专项检查方案〉的通知》要求,我省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涉企收费清理情况专项检查。

收费:取消的不再征收降低的要执行到位

通过此次专项检查,意在巩固国家和我省各项普遍性降费政策落到实处,已经取消的收费项目不再征收,已经降低的收费标准执行到位。同时,全面清理规范行政审批前置服务项目及收费,规范行业协会、中介组织涉企收费行为,坚决遏制各种乱收费乱摊派,坚决查处各种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违规行为,切实降低企业成本负担;对确需保留的涉企收费基金项目,建立科学规范、公开透明的管理制度,接受企业和全社会监督。

专项检查范围包括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收取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行政审批前置、涉及市场监管和准入以及其他具有强制垄断性的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等。同时,检查的重点和任务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对于国家和我省明令取消、停征、免征,以及降低收费标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未按规定落实到位的;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立项审批管理规定,擅自设立收费基金项目、提高征收标准、扩大征收范围的,变换名目或者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继续收取的;没有法定依据设立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包括各类技术审查、论证、评估、评价、检验、检测、鉴证、鉴定、证明、咨询、试验等)并收费的;没有法定依据设立投资审批前置中介服务并收费的;政府部门及所属单位通过设置不合理的市场监管和准入条件,增加企业缴费负担的;将政府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交由事业单位或中介组织承担并收取费用的;政府部门及所属单位利用电子政务平台搭车收费的;政府部门及所属单位利用行政检查搭车收费,或要求被检查单位接受付费服务的;政府部门及所属单位违规要求企业提供各类审计、年检、鉴证报告,增加企业负担的;中介服务机构利用行政职能、垄断地位指定服务、强制服务并收费的;行业协会商会强制企业入会收取会费,强制参加会议、培训、展览、评比、表彰等收取费用的;行业协会商会依靠代行政府职能或利用行政资源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的;未按规定公布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收费和实行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以及未建立常态化公示制度的;企业反映强烈的其他违规收费行为。

检查采取各地自查、重点抽查结合的方式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此次检查采取各地自查、重点抽查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全面自查阶段,各地要结合企业填报信息,有针对性地自查自纠,不隐瞒、不推卸,对不符合规定的收费立即取消,给企业施加负担的要立即退回,自查工作在8月15日前结束。

在重点抽查阶段,各市做好自查工作后,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民政厅将会同有关部门组成检查组,于8月上中旬对部分市、县、省直有关单位进行检查(每市至少抽查2个县、10个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对企业向检查组举报的问题,检查组将进行实地核查。对问题明显、反映强烈、自行整改力度不大的将重点安排检查,对检查中发现规范不到位、整改不彻底、收效不大的单位和地区,按有关规定给予主要负责人党纪政纪处分。之后,各市和省直牵头部分需根据自查和重点检查情况,于8月12日前将自查报告报送省财政厅综合处。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民政厅将对涉企收费自查自纠的组织情况,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下一步的工作措施和建议进行总结,于8月15日前将总结报告报送财政部。

在最后的整治处理阶段,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民政厅将根据涉企收费自查自纠和实地检查情况,以及中央和省人民政府的有关部署和要求,规范和巩固涉企收费的政策措施。同时,发挥各级减轻企业负担领导小组(联席会议)机制作用,依托减轻企业负担举报平台,加大对违规收费行为的查处曝光力度。对查实的乱收费问题,将追究相关部门和单位责任人的责任。且在今后,各市、各部门需将涉企收费的规范工作作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完不成任务的一票否决。

涉企收费清理自查报告篇【二】

为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清理规范工作的通知》(财税〔2017〕45号)、《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清理规范工作的通知》(京财综〔2017〕1020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清理规范对象

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指市、区(县)行业协会商会涉及向企业收取的各种费用,包括会费、捐赠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等。

二、清理规范主要内容

(一)强制企业入会并收取会费,或超出会费标准收取企业会费。

(二)利用行政资源强制企业赞助、捐赠、摊派等。

(三)依靠代行政府职能或利用行政资源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

(四)强制企业付费参加各类会议、培训、研讨、展览、展会、评估评价、出国考察等。

(五)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时,收取企业费用。

(六)强制企业订购书籍、杂志、报纸等。

三、自查自纠程序及内容

(一)自查程序

1.市级行业协会商会成立由负责人、监事会成员、企业会员、财务人员组成的自查工作组,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明确一名主要领导作为负责人。

2.在办公场所的明显位置张贴清理规范举报电话。

3.对照有关文件及清理规范内容,严格自查涉企收费项目,实事求是形成自查报告,填写《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情况调查表》,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7月8日前报市民政局。

4.无业务主管单位的行业协会商会,7月8日前直接向市民政局报送自查报告和《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情况调查表》。

(二)自查内容

会费收入:会费标准是否经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每年是否向会员公布会费收支情况,定期接受会员(代表)大会的审查;收取会费是否向企业出具北京市财政局印(监)制的《北京市社会团体会费收据》;有无超出会费标准收取企业会费的行为;有无强制企业入会并收取会费的行为。

捐赠收入:接受捐赠是否与捐赠企业订立捐赠合同,并出具北京市财政局印制的《北京市接受捐赠统一收据》;捐赠资金是否应用于合同约定的用途;使用情况是否向社会公示;有无强行或者变相要求企业赞助、捐赠或摊派等行为。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费服务项目、依据和标准是否向社会公开;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是否出具统一印制的收费票据;收费收入是否全额上缴市、区(县)两级国库或财政专户;有无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的行为。

经营服务性收费: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有无向参评企业收取或变相收取费用的行为;有无强制企业付费参加各类会议、培训、研讨、展览、展会、评估评价、出国考察,订购书籍、杂志、报纸等行为。

(三)自查整改

行业协会商会应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认真自查,并逐项写入自查报告。有上述问题的,要制定整改方案,在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的领导下,自纠自改,并将整改情况写入自查报告。未发现上述问题的,要因势利导,制定规范化建设方案,并向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报告。

四、清理规范的主要措施

(一)抽查审计

根据《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开展涉企收费清理规范工作的通知》及本方案,市民政局指定会计师事务所,在清理规范工作中,对全市约四分之一的行业协会商会进行抽查审计。抽查审计内容包括清理规范涉企收费主要内容,对自查自纠情况进行核实认定,提出进一步清理规范的意见建议。

(二)提出问题分类处置意见

市民政局对行业协会商会自查和抽查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整理、汇总,提出分类处置意见。属于继续整改的,责成按期自纠整改,通报业务主管单位,行政约谈负责人。对自查和抽查审计发现问题违反《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由市民政局综合执法监察大队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限期停止活动、撤销登记、撤换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等行政处罚。

市、区(县)民政局将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情况纳入年度检查内容,视问题情节严重程度给予年度检查结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结论。

(三)建立长效机制

通过此次清理规范,各行业协会商会要严格按照《章程》要求,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制定信息公开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会费管理制度、接受捐赠和资助制度。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使其真正成为代表企业利益、提供服务的主体。

五、工作要求

(一)实施分级管理体制。市民政局负责清理规范市级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工作,区县民政局负责清理规范区县级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工作。7月20日前,区县民政局要将本区县清理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工作情况报市民政局。全市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清理规范工作于7月30日前结束,市民政局将情况进行总结并报送市政府相关部门。

(二)强化举报和查处、问责机制。市、区县民政部门要通过设立举报投诉电话、网络平台、电子邮箱等途径受理企业举报,建立督办制度,定期公布查处结果,曝光典型案例。市民政综合执法监察大队的举报电话是84038110。

企业做好财务检查工作总结篇10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固定费用——1-9月份累计完成##.5xxxx,完成进度计划的117.2xxxx,同比增长27.4xxxx,增加支出2312627.8xxxx。

2、三项费用——1-9月份累计完成##.5xxxx,完成进度计划的136.3xxxx,同比降低10.5xxxx,减少支出171939.2xxxx。

3、内部利润——1-9月份完成-##.1xxxx元,较计划进度-828.4xxxx元增亏252.7xxxx元。

二、以资金治理为契机,不断增强全员的预算治理意识。

近年来,随着企业精细化治理水平的不断强化,对财务治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以此为契机,根据财务治理的特点以及财务治理的需要,及时出台了支公司《固定费用治理办法》、《资金预算治理办法》等一系列相关制度,从而使每项工作有计划、有落实、有监督、有考核。在费用控制方面,一是采取定额包干的方式,将手机费、电话费、班站所办公费、车辆油料费、维修费、线路巡视费等定额控制,节约归已、超支自负,培养了职工的节约意识。二是采取预算审批的方式,对定额以外的费用,必须先层层审批,没有审批发生的费用,一律不予报销。在现金预算方面,为提高现金预算的准确性,在实际支付时做到,没有现金预算项目的不予支付,超预算支付标准的不予支付,中国电力资料网从而提高了现金预算意识。在职工借款还款方面,规定了借款必须于发生当月还款,确实起到了降低借款数额,减少资金占用,避免呆帐发生的积极作用。通过预算治理这一有效的治理手段,职工的规范意识进一步增强,从而有力地带动了财务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以培训为动力,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财务会计工作的侧重点和基本点也在改变,因此财务会计工作不能停留在简单的算账、报账等会计核算上,应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理论水平。结合本行业财务工作的特点,认真进行工作总结,吸取经验、查找不足,保证财务基础工作的准确、及时、完整,为领导及时、准确、完整的提供财务信息。

最近几年,分公司一直把人员培训视为企业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突破口,财务治理工作同样迫切需要素质较高的会计从业人员,因此我们根据实际工作的要求,结合支公司学分制考核,年初就制定了培训计划,有步骤有目的的进行培训。并且于5月份开始每周三全员定时参加分公司财务处举办的新会计准则培训,在6月份、9月份还分别参加了省公司和国网公司举办的新会计准则培训班,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了公司的各项治理制度,懂得了企业财会人员的工作要求,如何中国电力资料网更好地做好基层财务工作等,进一步激发了干好财务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并且也为明年年初即将实施的新准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以考核为手段,促进财务基础治理水平的提高。

随着企业治理的进一步深入,财务的治理职能逐渐增强。今年,支公司为加大责任制考核力度,保证责任制的贯彻落实,制定了双文明考核办法,细化了各项指标和日常工作的考核。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加大了财务基础工作建设,从粘贴票据、装订凭证、签字齐全、印章保管等最基础的工作抓起,认真审核原始票据,细化财务报账流程。按照分公司有关通知精神,我们又成立了资金风险安全检查领导组,具体制定了《资金治理办法》、《货币资金治理办法》、《工资资金治理办法》、《工程资金治理办法》等,将内控与内审相结合,每月都进行自查、自检工作,逐步完善了支公司的财务治理体系。

在今年的财务治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借助支公司的考核体系,采取了工作质量与方针目标的考核机制,将治理的要求与重点,纳入工作质量与方针目标考核。将费用预算通过月份考核与工资挂钩,全面提高了财务核算质量,实事求是的体现财务经营成果,做诚信纳税单位。并顺利通过每年一次的所得税汇算检查以及国家税务总局今年开展了电力专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