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22 00:43:27

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篇1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颁布了《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建市[2007]72号)和《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实施意见》(建市[2007]241号)之后,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反映迅速,针对《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的严格要求,按照标准,逐一对照、逐一准备、逐一审查,积极做好资质重新就位工作。

2008年4月到10月的半年时间内南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数十家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根据自身管理需求,并结合新规定,携手新中大软件,全面启动了信息化建设,构筑企业级多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同时也为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信息考评做好充足准备。

案例一:南京建工集团

古都金陵,南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根据企业实际管理需求和建设部《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信息化考评表》的要求,携手新中大全面启动信息化建设。

新特级资质标准颁布后,南京建工集团非常重视,积极准备。同时随着公司的改革推进和不断发展,在资本化经营模式下,在公司不断发展和扩张的过程中,如何加强整个公司的集中管理,整合公司的资源,发挥公司的规模效应,以及如何科学、快速、准确的完成对下属分公司、项目部的监控和评价,成为了南京建工集团发展中面临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因此企业全面管理信息化列入公司2008年度重要工作之一,为了做好此次信息化工作,南京建工集团专门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由常务副总裁汪总亲自担任组长,各部门经理共同组成项目小组,来具体执行企业信息化建设。

本次参与南京建工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竞标的单位多达十几家,考虑到合作的长远性,本次选型比较注重供应商的公司实力,所以第一轮规模较小的公司都没有纳入到选型范围内,南京建工集团最终选择了三家规模相对较大、专业强的公司做了全方位的考察。

新中大公司凭借着丰富的施工总承包行业信息化建设经验、雄厚的专业实力、科学的项目实施管理方法、务实诚实的品质、稳健踏实的企业作风与工作团队、良好的客户口碑以及新中大软件与建设部要求吻合度最高、服务机构广等综合优势最终赢得了南京建工集团公司的高度信任,并一举中标。

现试点分子公司和试点项目部的实施工作已完成,在前一阶段工作基础上,正在紧张地进行全集团的推广实施。

案例二:龙信建设集团

中国建筑之乡南通,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携手新中大,全面应用新中大软件URP软件i6工程版,提升集团内部管理,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为特级资质复检工作积极做准备。

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海门市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位于上海一江之隔的江苏省建筑之乡――南通市。

龙信集团的信息化工作起步比较早,正如大多数信息化建设较早企业一样,经过多年的信息系统建设,各部门基本上实现信息化。在提高了各部门的工作效率的同时,因为各部门级信息系统间缺乏有效的集成,各部门信息不能顺畅流转,从而不能更有效提高整个企业运营效率、管理控制能力,也不能更有效地辅助企业领导层科学、快速决策。

在面对新形势下的信息化需求,特别是建设部的‘建市[2007]72号’、‘建市[2007]241号’文件中相关信息化考评要求,在集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启动了新一轮的信息化项目工作。

经过龙信建设集团信息化项目小组成员的不懈努力,在综合对比了多家软件供应商分别从产品、服务、案例等进行全方位的比较、分析。

凭借着新中大丰富的施工总承包行业信息化建设经验、务实诚实的专业素养、稳健踏实的企业作风与工作团队、良好的客户口碑以及新中大软件与建设部要求极高吻合度、服务机构广等综合优势最终赢得了龙信建设集团的高度信任,最终达成合作。

案例三:安徽建工集团

江浙地区特级资质企业在纷纷展开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安徽最大的施工企业――安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也全面启动了信息化建设,借助新中大URP软件i6工程版全面优化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同时也为建设部信息化考评做准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传统建筑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加入WTO后,日韩、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建筑企业纷纷把目光转移到了中国这个巨大的建筑市场。国内的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信息化建设则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次信息化选型,安徽建工集团在结合住房与城乡建设颁布的“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信息化考评表”的要求的同时,结合了安徽建工集团实际管理需要,选择信息化战略合作伙伴完成集团全面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竞争力。

安徽建工集团本次信息化选型工作开始于2008年初,并专门成立了信息化项目小组和外聘专家组,从公司综合实力、解决方案的吻合度、产品成熟度、工程行业信息化经验以及实施服务团队能力等诸多方面对参与软件厂商进行了全面细致考察,最终新中大公司得到项目组和外聘专家组的一致认可。

双方达成信息化战略伙伴合作关系。目前,该项目已经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

案例四:中国葛洲坝集团

十一月,新中大软件走进中字号特大型企业一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并成功在湖南、山东、河南等省份施工总承包企业市场突破,分别成功签约湖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国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葛洲坝集团牵手新中大,选用新中大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实现集团公司、分子公司、项目部一体化项目管理。集团公司成员企业拥有水利水电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和30多个专业工程承包一级资质,主要从事水利、水电、火电、核电、公路、铁路、市政、工业与民用建筑、机场、港口等工程项目的承包施工和国内外投融资、对外贸易等业务。

本次信息化选型,中国葛洲坝集团在结合住房与城乡建设颁布的“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标准信息化考评表”的要求及中国葛洲坝集团实际管理需要,选择信息化战略合作伙伴完成集团全面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竞争力。

本次选型,从集团公司领导到具体经办人员都格外仔细,历经近半年的全面考查对比。新中大公司以国内最完整一体化的施工总承包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丰富的工程行业经验、全国完善的实施服务机构和公司整体实力,赢得了中国葛洲坝集团信息化项目组的一致认可,最终决定选择新中大作为中国葛洲坝集团信息化建设战略合作伙伴。

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企业会计;硬软件环境;信息化平台;构建方式

中图分类号:[F23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会计信息化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构建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是会计信息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部分,其对转变会计工作方式、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因此,现代企业必须以完善的框架体系为支撑,加强硬软件建设,并通过实际验证来构建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

一、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总体设计

会计信息化平台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子系统、营销管理子系统、工资子系统、账务处理子系统、库存管理子系统、报表子系统等。各个系统具有服务本业务的功能,如账务处理子系统是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的核心,其主要有部门管理、出纳管理、初始设置、账簿输出等功能模块;工资子系统为工资发放服务,主要有数据初始化、数据录入、工资凭证、工资处理等生成、查询与输出等功能模块。各系统设计程序为:其一,初置设置:为满足不同单位的不同需求,会计软件内都有一个处置模块。其二,账套设置:包括账套号定义、会计主管名称、会计制度类型、总账科目位数、年月会计期间范围等的设置。其三,操作编码设置:包括设置软件的操作用户,这些用户的会计岗位、业务小组以及操作权限的设置等。还可以设置每个业务小组或是会计岗位的操作员和权限;批量设置统一会计信息化岗位人员的用户权限,建立业务小组。为保证数据和系统的安全性,要在计算机系统上设置权限和对系统操作进行分工;通过分工和权限限制,可以保证只有与业务相关的人员进行系统操作,这就避免了因非工作人员操作而出现信息泄露和系统故障。其四,数据录入:会计信息化软件至少有一个主编码文件,主编码文件在进行汇总统计后,形成会计期间的会计汇总表。

二、构建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的措施

1.构建软件环境

软件环境包括浏览器软件、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其一,操作系统。会计信息化建设中,涉及服务器操作系统和终端机操作系统,现阶段主要采用Windows系统和Unix操作系统、根据信息化平台的运行要求来选择工作站操作系统,一般选用Windows系列。其二,数据库系统。主要分为桌面数据库系统和服务器数据库系统。前者主要用于小数据信息处理量小、资金运营有限的小企业,其产品主要有FoxPro和Access。与服务器数据库相比,其在数据安全性、控制一致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缺陷,但便于操作、适于数据管理且投资较少。服务器数据库具有大容量控制、容错性和一致性控制好的优势,但操作程序复杂、不便于数据维护、对客户水平和成本投入量的要求较高。出于大信息量控制和处理的要求,大企业往往采用服务器数据库,如Unify、Oracle、DB2、SQLServer等。

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只有在建立好系统软件基础上才能安装应用软件,因此,必须使会计软件与系统软件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在实现不同软件作用和发挥两者共同作用上,实现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稳定运行。

2.构建硬件环境

在企业信息化平台的总体设计和硬件选型过程中,为解决空间距离的阻隔,当前信息化系统都要在网络硬件环境下构建。在构建企业信息化网络环境中,要充分考虑到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策略、业务流程以及管理机构的设置等。

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需配置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网络路线、主机服务器和工作站。其一,存储设备。存储设备的容量、性能是保证会计信息化效能的重要部件,企业要选购具有可用性强、可靠性高并能支持镜像的企业级磁盘阵列,保证存储设备与企业信息化构建要求相适应。其二,网络设备。包括网卡、网络交换机、防火墙、集成器等基本硬件。其三,主机服务器。要求主机服务器具备高速运算能力、可长效运行、外部数据吞吐能力强大等特征。当前,根据主机服务器服务功能,可分为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其四,工作站。工作站通过访问服务器,来采集数据和沟通信息;通过将处理请求发送给后主机服务器,接受主机服务器所发送的处理结果,来实现信息展示。

三、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运行测试

1.模拟日常核算业务处理

日常核算业务处理主要有处理原始单据、查询打印总汇表和明细流水账等,其工作流程主要包括输入凭证、复合凭证、凭证记账、凭证查询、凭证汇总等。如测试凭证处理流程。通常情况下,日常凭证制作流程为:将每个月会计期间的凭证输入账务软件,在复核记账后,进行月末结账,之后进入下一个会计期间,重复以上处理过程。在录入凭证后,可立刻进入复核签章记账流程,也可以后再进行复核签章记账。通过以上流程来测试系统状况,并在凭证查询环节进行校验。校验内容有凭证编号的排列顺序,明细账目查询的步骤以及检验结果等。

2.模拟期末核算

期末核算的测试流程为:一是核算测试环境中本月剩余的凭证。二是编制转账与结账凭证。转账结账凭证主要由费用分配结账转账凭证、费用类科目分摊凭证、税金计算结账转账凭证等;测试可以采用账务处理系统的结账转账凭证定义,也可以事先定义好转账分录功能,还可以进行手工输入。三是审核结账转账凭证。四是检查本月账簿和凭证余额表。检查失算平衡对账,发现不平衡现象,可根据引发不平衡的原因,如系统设置出现问题、系统数据被破坏、人员操作失误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检修。五是记录备份后时点、录入新的凭证后恢复备份数据。六是确认结账期间和结账。

3.异常流程测试

对不合理的数据信息进行测试。当输入不合理或是错误的信息时,通过测试系统是否反映错误报告,若显示错误报告,说明系统良好,若不显示,则说明系统存在问题。对于已经修改好的测试缺陷,且修订其他缺陷后,还要进行回归性测试,以测试修订效果。

四、结语

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构建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其不仅需要构建会计系统,而且要求依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来构建信息化网络系统。因此,构建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必须从企业信息化出发,结合会计工作特征,加强基于网络环境的硬软件构建,并对已建系统和平台进行测试,只有如此,才能增强企业会计信息的利用效率和促进企业信息化发展。

参考文献:

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信息化;项目管理体系;标准化;管理流程;编码

【中图分类号】TE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8—0147-02

引言:2003年11月,建设部下发《2003~2008年全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后,几年来,我国工程总承包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大型骨干施工企业已经把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到企业战略的高度,其他施工企业也都积极行动起来,从原来的购买工具软件、财务软件、预算软件、成本软件到开始上办公自动化系统、经营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等。而且不少企业还建立了内部网、外部网、企业门户网站,各类网络的覆盖率和业务应用范围加大,已支持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尤其是企业的管理部门和核心业务。

1、我国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体制和历史的原因,国内许多大型施工企业在信息化理念、项目管理水平,特别是信息化管理手段方面,与国外大型承包企业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许多领导对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存在偏见,认为项目管理信息化就是购买计算机和网络系统及项目管理软件;而且在企业项目管理系统的开发、实施、培训等方面不愿意花过多的时间和费用。

(2)部分国有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还是被动的,为了完成上级和领导交办的任务或仅仅做一些形象工程。另一种极端则是希望信息化能马上见效,或短期内解决企业所碰到的问题。

(3)施工企业的信息化是管理信息化,而不是单纯的数据处理计算机化,只有高水平的顾问团队,才能深刻理解企业文化、企业战略、企业管理流程,并将信息化手段融入其中,真正让管理人员与信息系统组成密不可分的人—机系统,这样才是真正的信息化。

(4)目前,我国涉足建筑领域信息化的软件公司大多是开发工具软件出身,对企业级项目管理流程及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不熟悉,往往只靠几个月的需求调查,就开始给施工企业“量身订做”。这样不仅影响了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效果,甚至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打击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信心。因此,只有先通过管理咨询对企业进行全方位诊断,进行流程优化,并制定科学的分步实施方案,才能对症下药。

(5)信息化的价值在于应用,要制定企业信息制度,制定企业信息化标准,培养员工按程序、按规定工作的习惯。加强企业内部的信息采集、信息交流,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共享性,并通过提高信息化的实际效果促进信息化工作的可持续改进。

2、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

(1)决策正确是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目前的企业信息建设过程中过分强调技术的重要性,由单纯的技术专家或技术厂商为主导,而技术人员又缺乏施工企业管理及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对建筑施工企业的需求分析和项目规划实施的广度、深度、力度不了解;同时,施工企业方面又缺乏必要的、系统的信息化知识和判断力,在与信息化技术提供方的博弈中常常处于弱势,导致盲目听从技术提供方的游说,仓促上马信息化项目,陷入“信息化黑洞”,使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成了纯技术问题,造成技术含量很高,但不适用的结果。这是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聘请既懂施工企业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专业人士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咨询服务,以降低由于决策失误而导致信息化建设失败的概率。

(2)现在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系统不符合项目管理的要求,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开发基于网络平台的多项目的管理系统或企业级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将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纳入企业管理系统中通盘考虑,否则信息化建设就与实际的项目管理分离,成了“两张皮”。

(3)成功的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离不开科学、规范的项目管理体系。因此,施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要构建科学、规范化的项目管理体系。主要包括项目管理模式、项目管理组织设置、项目管理组织职能分解、项目管理工作流程、项目管理信息流程、项目管理规章制度等的规范化、科学化。

(4)施工企业总经理重视是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如果一个施工企业的总经理对信息化建设不重视,那么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可能成功。因此,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实行“—把手”负责制,由企业的总经理挂帅,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实施机构,并设立信息主管,由专门、专人具体负责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并能在每年的企业预算中规划出专项资金,以保证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的需要。

(5)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标准化问题已是阻碍我国企业信息化水平与效率的主要因素,目前还没有完整的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标准。因此,在施工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企业必须要重视信息化的基础工作和标准化工作,重视技术和管理资源的积累以及规范化,重点要将材料编码、WBS编码、费用编码、文件编码、价格库、文档结构、文档分发矩阵、文档控制流程等一系列对大型集成应用系统有关键影响的基础工作落到实处,从而解决企业和项目的信息交换标准问题。

(6)要注意信息系统的安全机制设计,加大对安全防范的投入。如果企业关键数据和信息泄露出去,对处于激烈竞争中的施工企业无疑会是致命打击。另外,还要注意系统的可靠性,系统的可靠性达不到要求,会给企业的经营活动造成极大的冲击,甚至会使工作瘫痪,特别是信息化应用达到一定阶段后,企业及项目会对信息系统产生较大的依赖性。如果初期信息安全设计不充分,将会留下许多后患。

(7)要做好信息化工作,最好找一家大的、有信誉、负责任并有一定行业经验的软件公司作为合作伙伴,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将伴随着企业的成长和企业管理的升级。这就要求软件企业本身要具备一定的生存能力,能够长期地为企业提供维护及升级服务。与此同时,信息化的关键是人的信息化,软件公司的实施能力与培训能力更是至关重要,用户的使用是信息化成败的关键之一,因此,要培训企业的学习能力,培养员工对系统的认同感。

3、结束语

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从总体上来说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场施工企业管理模式的革命,是深层次的企业内部变革,涉及企业内部的权力和利益的重新分配、企业组织机构和职能的重新调整,还涉及到企业管理体制和组织文化方面的改进。因此,在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要重塑企业的管理流程、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创造出保证信息化建设成功的企业环境。

参考文献

[1]高水娟.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硕士论文.2008年

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 管理信息系统 建设 策略

abstract the lessons and experienc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 for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 are summarized. the coordinated configuration between hardware platform and system software of mi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of hardware platfor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pplication software are analyzed. the principle for mis construction which should be followed, i.e., construction by stages, effectiveness for a given period and endurance, is put forward, the basis of the principle and the result of applying it in practical works are expounded.

key words mis; construction; strategy

电力企业信息网络和管理信息系统(mis)工程的组织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探索一条符合我国电力企业特点,能满足电力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需要的电力信息网络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之路,是从事这一系统工程的决策者和技术人员的职责。本文在结合组织东北电力信息网络及mis建设工作的实践,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具有“阶段性、时效性、持久性”的建设原则,并用以指导东北电力信息网络及mis建设实践,带动各基层单位的mis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为企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管理的手段与工具。

1 正确认识、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利用图1所示的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提出的“诺兰(nolan)模型”来分析东北电力集团公司及其所属单位所处的信息系统发展阶段,可以发现大部分单位处于初、中级阶段,少部分单位处于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之中。其表现是:

(1)分散的、独立运行的事务处理(tps)较多,应用之间交换数据多数是采用手工方式,只有少数单位设有数据转换口或共享数据库。

图1 企业mis发展阶段的诺兰(nolan)模型

(2)少数单位有小规模的管理信息系统(mis),还没有中等规模的(即能覆盖几个职能域、信息共享的)mis,而且单位内部的数据还缺乏规范化。

(3)全系统的信息联网困难很大,除了通信和计算机设施方面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没有建立全系统的信息标准化管理。

(4)人们的信息观念、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传统的管理方式阻碍了信息系统的快速发展与应用。

图2为90年代初的研究成果“米歇(mische)模型”,它进一步指出,企业综合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应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起步阶段、增长阶段、成熟阶段和更新阶段。这些阶段的特征不只表现在数据处理工作的增加和管理标准化建设方面,而且涉及知识、哲理、信息技术的综合水平及其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的作用,以及信息技术服务机构提供成本效益的实时性好的解决方案的能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应从5个方面来衡量发展阶段:

(1)企业信息基础设施状况及支撑力度;

图2 分析信息系统发展水平的“米歇(mische)”模型

(2)企业核心业务应用和集成程度;

(3)数据库和存取能力;

(4)信息技术组织机构和企业信息意识;

(5)全员文化素质、态度和信息技术视野。

在相当长时期内,由于未能按信息工程的客观规律办事,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成功的例子不多,因而使一些企业领导心有余悸,从事这项工作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信心也不足。

2 企业mis实用化困难原因分析

在我国开展管理信息系统实用化工作的难度大,成功率低。经研究分析认为有以下原因:

(1)人类经济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农业型经济阶段,工业型经济阶段,信息(知识)型经济阶段。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型经济阶段,同时向信息(知识)型经济阶段过渡。信息化起步较美国晚25~30年,较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晚10~20年。我国企业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认识、观念、意识以及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距较明显。

(2)自从1946年美国应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开始,从计算机网络的综合布线,计算机及网络设备从生产到网络协议、规约、规范、操作系统、数据库及各种应用平台软件投放市场、更新开发不断升级、不断改进等,几乎全是按照西方人的习惯而研制和开发应用的,并均由西方发达国家所控制。这对于东方人,特别是以汉语为母语、写方块字的中国人来说,在应用开发、网上信息交流等方面困难很大,加之我们对此认识较晚,汉化的工具开发研制没跟上,信息交流的难度就更大。

(3)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对象或服务对象是人与运行机制,这与电力工业信息化的其它方面如调度自动化、无人值班变电所、火电厂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和机炉协调控制系统(ccs)、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以及计算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等信息化诸方面的研究对象和设备或系统相比,受人为因素影响大,呈现多变性、随机性的特征,因而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实际应用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

(4)我国改革的力度和深度是世人可见的。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无法适应,企业组织机构、机制、人员等多方面的变化,使得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形成后,应用效果不理想,造成浪费。虽然一些单项应用已经趋于成熟,但是大型企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成功地用于生产实践的范例很少。

(5)在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同时,没有进行企业数据环境建设,没有按照自上而下、面向数据的方式进行企业总体数据规划和建设企业数据环境,进而指导自下而上,面向对象进行mis系统集成开发。一些mis扩展到一定规模后,网络就难以运行和管理,数据加载难度大,应用无法实现数据共享与及时交流。

3 坚持mis建设“阶段性、时效性、持久性”的原则

如何在现有条件下,遵循信息工程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地确定发展目标,采用信息工程方法,科学地实施mis工程控制策略,是作好这一工作的关键。本文总结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阶段性、时效性、持久性”原则,并以此较好地指导了在这一领域工作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mis建设的阶段性

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市场价格在不断变化,操作系统与数据库平台开发工具在不断升级,而人们对信息网络系统及mis的认识与需求尚未达到成熟阶段,网络设备与信息资源开发组织也还不够协调,在此情况下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全系统信息管理的统一标准是不可能的,应分阶段进行。在初级阶段,采用集成与开发相结合,或先将原有设备与信息资源进行集成,为第二阶段实现统一标准、较高的数据共享打下基础。确定目标时一定要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

大型企业要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包括企业全面业务信息过程管理也是不可能的,要集中精力解决企业领导最关心的、直接影响企业效益和效率、生产、经营和管理的突出矛盾以及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点工作和内容。例如mis实用化验收的必备子系统就是第一阶段的基本要求。此阶段内所建设的项目不必多,但要用好,以提高企业领导及各类人员的认识。在资金投入、人员素质提高等方面可以逐步加以解决。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一个十分重要和关键的问题是要应用,要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中的急需。一旦目标确定就应在总体数据规划指导下,尽快组织开发,形成成果并迅速组织应用,成熟一个应用一个,使繁杂的日常工作不断地被计算机及信息网络所取代。调动和激励业务技术人员主动参与mis建设的积极性。衡量阶段性成果好坏的标志,就是集成开发的系统是否能解决实际问题,是否能逐步成为企业不可缺少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和工具。

(2)mis建设的时效性

由于我国企业目前处于改革的新时期,新、旧机制的转变,机构、人员变动较大,因此一个mis开发的周期越长,成功的概率就越低。这就要求在一个相对稳定时期内抓紧工作,在短期内实现阶段性目标并尽快投入实际应用,待用户需求提高后重新起动,保持经常性的使用。这样,企业领导就会感到投资效果好、见效快;应用者就会感受到确实解决了实际问题;对开发者来说其工作成果得到了社会承认,增强了信心。这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创造了条件。

(3)mis建设的持久性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技术复杂、实现难度较大,这就需要企业领导、各级干部、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与信息工程开发与管理部门密切配合才能完成。

1)企业领导的支持与重视,是这一工作成败的关键。企业领导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指导参与程度,直接影响mis形成后的可用程度和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深度。

2)有一批热爱这一工作,熟悉本企业业务和具有较高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软件开发能力的骨干,以不断进取、埋头苦干的精神使mis得以不断完善,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保证。

3)企业进行mis建设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投资较大,约束条件较多。由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发展快,因此就需要不断地投入资金,以保证开发、维护和管理的费用,使固定资产发挥作用。否则投资虽较大,作用越来越小,将造成前期投资的浪费。 4 实践与成果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包括现代通信网和计算机信息网,以及信息资源网和网络化的管理系统。后者较前者更重要,实现更困难。需要计算机信息系统分析人员、编程人员与各专业部门的专家相结合,互相学习,才能不断地完善mis的集成开发成果。同时必须协调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信息主干网络与广域网建设的关系,系统软、硬支撑与应用软件系统应用的关系,原有子系统的集成与新系统的开发的关系,总体数据规划与应用子系统开发的关系,集团公司与基层单位mis实用化的关系,近期mis建设与长期mis建设目标的关系等。

东北电力集团公司于1998年初适时进行企业总体数据规划百日工作,抓住机遇,全面组织培养信息化意识,努力压缩“起步”、“蔓延”和“控制”各阶段时间,采用领导动员与专业技术讲座相结合、系统分析人员与业务代表相结合、集中研讨与分散交流相结合等方法,配合总体数据规划工作的同时完善信息网络建设,在全局范围内进行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培训。整个工程经过22名系统分析人员和36个部门的70多名业务分析人员奋战100多天,产生了由47个主题数据库和280个基本表组成的13个系统中的全域数据模型。

在总体数据规划过程中,注意了系统网络的建设与机关干部、业务技术人员的培训同步进行。根据原有子系统的应用情况和工作急需程度,选择一部分子系统进行先期集成开发。在集成开发工作中,充分利用总体数据规划阶段性成果,减少后期修改。在信息资源开发和数据库工程中,强调了总体数据规划成果对后续应用开发的指导作用,由信息中心专业人员和程序设计人员以及业务专家组成56人的集成开发队伍,各个子系统开发小组结合各阶段的工作重点,提出了每周的工作计划,多次滚动修正,确保总体目标的完成。课题领导小组定期对工程进度、质量进行全面协调与检查。1998年9月底,东北电力集团公司mis的20个子系统中已经部分或全部投入试运行,平均数据加载已达60%,初步应用效果已经得到用户的肯定,完成了第二个100天的工作任务。现在东北电力信息网主干网络已联接38个部门1050台桌面计算机和82台网络打印机。广域网络联接国家电力公司和吉林、黑龙江省电力公司及电力企业有关单位的82个局域网,联接桌面计算机达28000台,基本构成了跨省、跨地区的超大型企业信息网络系统。

东北电力集团公司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注重企业数据环境的建设,在总体数据规划的规范下,建立了适应生产、经营和管理需要的数据库系统,形成了统一的信息分类编码体系。集成了办公自动化、计划统计、电网实时信息等20个子系统,积累了3至10年的主要历史数据,运用internet技术,建设了internet站点和“浏览器/web服务器”应用服务体系,实现了综合信息的浏览查询,利用先进的系统平台与软件实现了对系统资源及网络系统的在线监视管理。1998年11月18日,中国东北电力集团公司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了由国家电力公司组织的实用化验收,并被授予mis实用化达标单位的称号。

5 结束语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动态的系统工程。工程组织的各种关系如何协调处理,直接影响到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的成败。

(1)前期准备粗、细结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可行性论证,提出总体方案。由于因素影响多,现状调查和业务目标分析只能作较粗的处理,但目标与任务必须明确,资金与进度要有一定的裕度,以利于实践中进行修正。

(2)服务器、网络设备与操作系统、数据库的选择要匹配,否则就影响其中某项功能的充分发挥。要优先选择当前市场主推产品、成长性好的厂家,软、硬件支持与技术服务良好的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

(3)进行企业总体数据规划是搞好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战略性选择。总体数据规划过程也应成为企业领导和业务人员提高信息意识、观念的过程。要正确处理好总体数据规划与数据库设计及子系统应用开发的关系,要充分发挥总体数据规划对应用系统集成开发的指导作用,同时应用开发也要不断补充与完善总体数据规划。

(4)一旦工程项目确定,则应尽快组织网络建设。网络水平是通过应用来检验的。网络建设可分期进行,只要具备条件就应立即运行公共网络信息,例如intranet浏览器、e-mail、ftp、办公自动化等,这样既可检验网络平台建设水平,又可以起到计算机应用人员在网上自我培训的作用,增强使用者利用网上进行信息交换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支持数据库及子系统开发的数据加载、系统调试等工作。

(5)在进行大规模网络建设中,要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加快主干网的建设,适时开通广域网,使网上信息资源尽快交流。通信网络建设也要尽量超前,如果专线通信条件不具备,也应使现有通信信道联网运行,以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火电施工;企业网站;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计算机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多企业都意识到利用网络传递信息的重要性――企业网站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办事效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网站与传统的企业宣传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形式丰富,传播范围广泛,节约成本,针对性和灵活性强,信息容量大,更新便捷,能实现互动。通过在Internet上企业网站为自己做宣传、树立企业的形象和提高企业在业界知名度,这也是目前大多数企业的主要宣传方式。火电施工企业在企业网站建设方面也是比较重视和普及。近期通过GOOGLE软件对全国54家火电施工企业网站进行逐一的搜索,建设有企业网站的火电施工企业有43家,约占总体的80%(另外11家企业多数是没有搜索到,少量是搜索到却不能打开)。总体上看,由于火电施工企业的性质不同于一般的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因而在企业网站的建设方面的理念和侧重点上也与之有所不同,火电施工企业的网站更重视于企业形象的树立和推销。

为了更好的总结火电施工企业网站建设的现状以及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在对43家火电施工企业的网站进行分析统计的基础上,列举部分数据如下:

建设为动态网站的有36家,约占总体的83.7%,其余7家网站为纯静态网站。

网站首页的打开速度如果用5分制进行评分,1分代表慢,2分代表较慢,3分代表中,4分代表较快,5分代表快,43家火电施工企业网站打开速度的平均得分为3.21分,处于中等稍偏上的水平。

建有英文版网页的有12家,占总体的27.9%;建有内部网站或0A管理系统接口的有16家,占总体的37.2%,这从一定层面上反映了火电施工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网络化的建设状态,但也不排除建有内部信息网络却没在企业外部网站上得以体现的情况。建立网站论坛的有7家,占总体的16.3%;建立企业邮箱的有11家,占总体的25.6%;建立了站内信息搜索的有14家,占总体的32.6%;建立了网站计数器的有12家,占总体的27.9%;通过动画页面后进入首页的有5家,占总体的11.6%。

当然以上列出的是可以数据化的客观方面,而对于企业网站的美观度、栏目设置、网站功能与服务等主观方面是不好用数据来表现的。我们知道,在企业网站专业性评价指标体系中,有四个基本评价因素:网站结构、网站内容、网站功能、网站服务。这四个因素也是构成网站作基本因素。在对43家火电施工企业网站的探讨时,我们也不妨参考其中的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网站结构

网站结构是为了向用户表达企业信息所采用的网站布局、栏目设置、信息的表现形式等。总体看,大部分的火电施工企业网站结构简单、层次清晰、导航明晰,这是他们的共同优点。

在网站布局上,他们多采用700像素至800像素的窄屏设计,网站布局设计都比较传统、规范,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网站首页设计布局比较紧,文字、图片较多,有堆砌感,重点不十分突出。

栏目设置上,普遍设有企业介绍、在建工程、工程业绩、企业资质、企业文化、企业新闻等,这和火电施工企业的性质密切相关,是火电施工企业向社会传递的关键信息部分,同时也反映了火电施工企业网站的内容和功能比较简单,不需要太复杂的栏目结构。但我们也看到,同样的栏目内容有的企业的栏目名称更为吸引人,如竞争优势、全球事业、精品工程、新视窗等;有些栏目的设置反映了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方面的特色,比如项目管理学院、明星员工、文化节、安全稽查、信息中心、经理信箱、网上人才库、采购招标等;有些网站设置的栏目比较丰富,但我们认为像厂务公开、常用软件下载、政工动态、员工心声这样的栏目更适合放在企业的内部网站上,让企业内部员工分享。其实合理的网站栏目结构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无非是能正确表达网站的基本内容及层次关系,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使得用户在网站中浏览时可以方便地获取信息。

在信息的表现形式上,整体来说是比较丰富的,有新闻性的文字,有图片的陈列,有视频音频类的展示,也有利用FLAS进行突出表现企业信息等。但也有少部分网站搞得象商业综合网站一样,图片飞来飞去,已经影响到视觉和阅读,这就没有必要了。同时,我们从前面的数据列举中知道,有11.6%的企业使用一个整页的FLASH作为网站首页(加上“中文”、“点击进入”之类的按钮),实际在目前网络上这样企业网站已经大大减少,因为大家可能意识到企业网站首页有必要体现企业形象,而企业形象的树立不能简单依赖于美工效果的强化就能达到,真正能体现一个企业专业形象的是网站内在的专业品质,如用户获取信息的方便性、网站基本要素设计的合理性、网站可信度等,这些内在的要素才能真正体现其专业形象。

二、网站内容

网站内容是用户通过企业网站可以看到的所有信息,也就是企业希望通过网站向用户传递的所有信息。43家火电施工企业网站的内容方面,包括所有可以在网上被用户通过视觉或听觉感知的信息,如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文字信息是企业网站的主要表现形式,应该精炼、突出重点并体现自己的企业文化,给浏览者以清晰明朗的印象。在这些企业网站中,我们不乏看到冗长的文字信息展示,像有的企业新闻类文字少则几百上千字,多则几千字,就像记流水帐,却只是在写一个会议;而且有些企业的新闻除了会议就是领导视察,体裁过于局限;有的新闻过于琐碎,没有进行任何筛选过滤,新闻性不强。有少部分网站信息更新慢,信息过于陈旧,有的网站栏目长期处于待补充状态,内容空白。

图片是体现企业形象最直观最有效的方式,在大部分火电施工企业网站中,图片展示充分,而且都比较重视图片的清晰美观,主题突出,稍大的图片采用切割技术保证了分步下载,也可以下载相关图片优化软件进行图片优化,在清晰度肉眼不能区分的情况下优化图片可以只有原来大小的40%左右。另一方面,视频音频等在这些企业网站中呈现的不多,我们认为这符合中国整个网络传输速度现状。有极少数网站也明白传输速度存在局限,于是把视频画面制作得很小,播放时间剪辑得很短,加之音视频技术处理不好,结果是播放画面、声音不清晰,视频展示的主题也不完整不理想,等待时间又长,这就多少有点吃力不讨好的感觉。当然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化信息的网上传输将成为一种趋势,变得越来越普及。

另外还有些值得探讨的有趣现象,在12家建立了英文版的火电施工企业网站中,有10家企业是位于沿海省份,占83.3%。当然,是否建立英文版不是个定论,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观念上的不同。而在12家建立了计数器的企业中,有10家企业是位于非沿海省份,也占83.3%。计数器的建立与否本身无可厚非,但如果在网站首页下面的计数器几年来才“XXXX”(也许只有4位数),那就等于在提醒用户这个网站没什么价值,反而影响企业形象,这样的计数器最好去掉不建。

三、网站功能

网站功能是为了实现各种信息、提供服务等必须的技术支持系统。由于火电施工企业网站的侧重点是企业的推销,而非产品的推销,因此在网站的功能建立上相对而言可能要简单些,主要集中在信息的、企业邮箱及内部网站或OA系统的接口建立上,当然也包含如何实现网站管理信息及用户的管理与浏览权限,并由非专业人员简单、快速、协同管理网站的功能。

信息的高效、有序管理依赖于后台数据库的支持,这就需要建立动态网站,43家火电施工企业网站中建设为动态网站的有36家,约占总体的83.7%,这个比例还是比较高的。动态网站的后台数据库使得信息的更新、检索、交互得以轻松实现,而且也可以大大减少网站改版所涉及的工作量。当然介于动态网页不容易被搜索引擎收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网站的推广,现在有些文章提出了从静态网页到动态网页再到静态网页的企业网站建设方回的问题,对此我们认为可以采用静态网页与动态网页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一些比较固定的重要信息(用户需要或者可能通过搜索引擎检索获得的信息,如公司介绍、公司资质业绩、联系方式等)采用静态网页的方式,而对于公司新闻、工程动态等需求经常更新变化的信息则仍然用动态网页技术来实现。

目前,建有企业邮箱、内部网站或OA办公系统接口的火电施工企业网站比例还不是太高,这其中可能有网站建设的问题,也有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因素。这里需要提到一个名词――企业知识门户网站,企业知识门户网站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他是将内部业务管理系统和企业外部网站这两个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企业内、外各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系统集成。火电施工企业中,天津电力建设公司在这方面走在比较前端,有许多值得其它企业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四、网站服务

网站服务即网站可以提供给用户的价值,网站服务是通过网站功能和内容而实现的。总的说来,火电施工企业因其网站功能的相对简单而导致网站服务也比较单一。我们看到,其中有些网站建立了行业内信息搜索、网站论坛、留言板、常用软件下载、供求信息、为你服务(提供天气,航班,股票等信息)等网站服务。但同时,部分火电施工企业网站建设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是网站建设目的不明确,不知道目标用户是谁,网站服务简陋,用户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火电施工企业网站到底应该提供什么样的网站服务是由网站的目标用户类型决定的。归纳起来说,像我们这样的建筑企业网站目标用户可分为两类:一是业内相关人士,二是公司内部职工。业内相关人士包括各电网公司、发电集团、电力设计院、需要打交道的政府机构、监理公司、相关体系认证机构、行业协会、其它火电施工单位、高校等等相关人员,对于这样的目标用户的信息需求和公司内部职工的信息需求肯定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进行分别的研究对比,并分别在企业的外部网站和内部网站上提供相应的网站服务,避免企业为建网站而建网站,从而失去了网站本身应有的优势。

归纳起来说,火电施工企业网站建设的现状,正好也反映出国内大部分企业网站目前所具备的优缺点,和国内外一些优秀的企业网站相比,无论是建网理念还是技术上都还有一定差距。相比较而言,技术上的差距可能更容易改进跟上,而建网理念实际上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管理的理念,我们从许多火电施工企业网站中都能感受到国有企业管理中一些需要转变的企业管理观念的问题,所以说建网理念的改进不是单靠网站制作人员,而是要靠企业自上而下的企业管理机制的改进。当然,尽管火电施工企业网站建设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但企业上网毕竟向信息化迈进了重要的一步,并且他们正在不断进步。企业信息化趋势是现代管理的四大发展趋势之一(战略化趋势、信息化趋势、人性化趋势、弹性化趋势),企业信息化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强调全面信息化的同时,让我们从建立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企业网站开始,相信火电施工企业网站建设越走越好,为企业发展发挥实实在在的推动作用。

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化规划;烟草工业

中图分类号:F426.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3-0000-01

Enterprise Information Planning Study of the Tobacco Industry

Zhang Minghao

(Jilin Tobacco Industry Co.,Ltd.,Changchun 130000,China)

Abstract:The content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lanning,basic steps and the tobacco industry in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lanning in depth and systematic studies,the establish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the tobacco industry's strategy planning methods.

Keywords:Informatization;Informatization planning;Tobacco industry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全球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信息技术迅速渗透到社会经济各个领域,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人类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经济时代。因此,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意义也越来越突显出来,而信息化规划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纲领和指针,在企业信息化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烟草工业信息化及其规划的内涵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工业工程理论、技术和方法,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再造,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数据库等信息技术,并与管理技术相结合,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企业信息的集成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能力。烟草工业作为一个十分特殊的行业,从宏观经济上分析有十分显著的计划经济特征,同时从企业层面分析又有十分明显的市场经济特征,烟草工业企业间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产生烟草工业信息化规划的动因最主要来自于烟草工业变革和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求,特别是烟草工业信息化建设所具有的综合性、系统性、变革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和及对信息化规划的要求。烟草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实行烟草专卖制度,烟草行业既沿袭着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同时也表现出显著的市场经济成分,工业企业间竞争异常激烈。卷烟作为国家专卖商品,统一组织生产和调配是烟草行业的特征,但卷烟和其他商品一样,也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控生产,通过品牌和企业形象的确立,吸引广大消费者,通过完善的分销网络和物流配送控制市场和客户。因此,烟草工业也迫切需要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传统的运营模式、业务流程进行改造和整合,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能力。

二、信息化规划的基本步骤

采用与咨询公司合作编制企业信息化规划的方式,信息化规划一般要经历项目准备、需求调研与分析、建立远景目标、业务流程优化和确立业务模型、详细规划和设计、执行并监督结果等六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主要任务包括企业收集准备相关资料、签订项目合同、成立项目组、制定工作计划、技术培训、宣传动员等。本阶段最高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直接参与至关重要。

(二)需求调研与分析阶段。主要任务包括制订调研大纲,调查与分析企业业务现状和IT现状,确定企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对企业变革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分析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撰写现行系统调研报告和需求分析报告。

(三)确立企业远景目标。主要任务包括确定企业远景目标并寻求突破,确定业务与IT变革的途径,对各个被选方案进行评估,评估变革对企业造成的影响等。

(四)业务流程优化,建立业务模型。本阶段将主要通过召开各类研讨会的形式来进行,然后通过专业的分析工具整理出阶段性的成果。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定义新的业务模型并确认其中关键的业务结构,并确定转型策略。分析以往变革的驱动力和阻力,对新业务、组织和IS/IT设计的原则、目标及衡量标准达成共识。制订新的业务结构和IS/IT框架结构,建立并接受新的业务模式。

(五)信息化规划详细设计。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制订宏观行动计划,确定优先级。设计新系统总体架构,总体功能结构,制订IT组织架构、基础设施框架和应用系统框架,制订总体实施计划等。

(六)执行并监督结果。本阶段是对规划进行实施,主要任务是:制订成功的评估标准,选择实施公司,项目实施,总结与评估实施的过程和结果。

三、烟草工业企业信息系统规划设计

系统总体设计主要包括系统的总目标和总任务,总体功能组成、系统总体架构、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等内容。因此,在规划设计总体结构时,要充分考虑信息系统目标与企业战略的适应、业务流程的优化、系统功能合理化分和现有资源的优化整合等要素。从企业信息化实际情况和国内外信息技术发展状况出发,充分考虑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竞争要素,以优化后的业务处理为主线,从系统的角度划分系统的功能结构,设计系统的信息流和网络结构,整合现有信息资源,重点解决信息集成问题,为各分系统的设计提供指导。

由于信息系统的核心任务是对企业内部及外部的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存储和输出,使各级管理人员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得到准确无误的有效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信息是对企业内部人员、物料、设备及其相互作用的性质、状态、数量等属性的数据描述,即实物是信息的重要载体、企业内部的物流反映了信息流,并受到信息流的控制。因此,以企业内部的物流为基础,信息流为主线,通过对现行系统的分析.结合现代化管理思想和方法,再对现行信息流进行分析、综合、优化,规划出新系统的信息流程。

总之,做好企业信息化规划,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还可以保证信息系统健康有序发展和企业信息的整体集成。以信息化规划做指导,可以保证企业信息系统健康有序的发展。可以实现信息系统的最佳投入产出比。只要有一个好的系统规划并按照规划去进行系统的建设,就基本上可以以最少的投入收到尽可能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根保等.企业信息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成红,邵云飞.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的若干问题探讨[J].科技与管理,2002,1

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篇7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服务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具体到一个企业,企业信息化就是要实现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和商务运营的电子化。企业信息化包涵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产品设计和制造信息化,包括利用信息技术改造生产制造过程,用信息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品和优化提高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二是企业管理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优化企业的生产、管理、服务等流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三是提供企业信息化的信息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要有一批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商作为支撑,以帮助企业完成信息化的任务。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信息化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信息化应用水平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也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与国际接轨的重要途径。推进企业信息化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

加入WTO后,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通过企业信息化,可以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据美国生产与库存控制学会(APICS)统计,使用一个企业管理系统(企业制造资源计划(MRPII)/企业资源计划(ERP)),平均可以使企业库存下降30%—50%、延期交货减少80%、采购提前期缩短50%、停工待料减少60%、制造成本减低12%、管理人员减少10%、生产能力提高10%—15%。目前,发达国家企业的MRPII应用已非常普遍,普及率已达到70—80%,世界500强中,已有80%以上的企业实施了ERP系统。

二、现状与存在问题

我省企业信息化工作八十年代起步,九十年代逐步扩大,本世纪开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企业的信息化应用经历了从简单的数据处理到形成管理信息系统、进而实现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的信息化,同时将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应用到研制和生产过程,逐步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CAPP)、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的应用也从单机应用发展到建立企业内部网络系统,并与国际互联网联接,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和产品的设计水平,优化了产品的结构和性能质量,实现了管理手段现代化和决策的科学化,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了营销现代化,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提升。据调查统计,目前我省固定资产超亿元的大型企业中,已普遍使用了办公自动化系统(OA),有30%以上企业使用了CAD/CIMS系统,50%以上的企业已使用了管理信息系统(MIS)、有35%以上企业使用了MRPII/ERP系统,有13%企业应用了供应链管理(SCM),23%企业应用了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15%以上企业应用了电子商务,40%以上企业建立了企业的网站;固定资产亿元以下的中小型企业大约只有4.3%的企业使用了OA和MIS系统,约有1%的企业应用了CAD/CIMS技术,约有0.7%的企业使用了MRPII/ERP系统,1%的企业应用了电子商务,约有2.1%的企业建立了企业网站。

虽然我省的企业信息化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体应用水平还较低,突出问题表现在企业高层领导对信息化认识不足,企业信息化投入资金偏低,技术人才缺乏,重硬轻软,对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偏低,据调查统计,全省固定资产超亿元的大型企业,其信息化技术类固定资产占固定资产总值约只有0.5%,信息化技术人员占员工的比例只有0.5%,软件投入占信息化总投入的比例低于30%;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咨询—监理—评价体系”机制没有形成,造成有的企业信息化工程盲目上马,工程质量无法保证。总的来说,我省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尤其是企业“一把手”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加大企业信息化资金的投入力度,提高全省工商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部署,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目标,大力推进和扶持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改组,提升企业的设计、研制、采购、生产、营销、服务和管理水平,应对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统一规划,分类指导,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2、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府积极发挥引导和服务作用。

3、企业信息化要与企业的“三改一加强”紧密相结合。

4、企业信息化要与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

5、企业信息化应采取“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循序渐进、逐步升级”的策略。

6、坚持“先进适用,讲求实效”原则。

(三)规划目标

通过推动企业信息化,将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相结合,在企业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全过程中,通过信息集成、过程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成和优化,提高企业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到2005年,全省企业信息化总体水平达到如下目标:

1、省50户工业龙头企业和省属资产经营公司及授权经营企业集团到2005年要实现以下目标:建立信息化职能机构和设立企业信息主管(CIO);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指MIS/MRPII/ERP/CRM/SCM等中的某个或部分系统)的覆盖率为100%;企业的主要产品全面实现CAD,部分实现CAPP/CAM;100%建立企业网站,多数企业能应用电子商务进行原材料或零配件的采购以及产品的销售。

2、其它大型工业企业的总体信息化指标

——企业基本建立了信息化职能机构和设立企业信息主管(CIO);

——财务管理应用率达到100%;

——营销管理(CRM或SCM)的应用率为50%;

——比较完善的MIS/MRPII/ERP系统的覆盖率达到70%;

——建立企业网站的比率达到80%;

——电子信息、纺织、建材、电器机械行业CAD应用率达到70%;

——工业企业数控技术应用率达到70%;

——有一批推广应用CIMS、柔性制造技术(FMS)、自动化立体仓库等技术和应用电子商务的示范性企业。

3、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信息化总体目标:

——珠江三角洲专业行业集中的地、市(县)和部分镇,要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

——财务管理计算机应用率达到100%;

——MRPII/ERP系统的应用率达到10%以上;

——建立企业网站的比例达到20%;

4、20家省流通龙头企业、重点批发市场普遍应用ERP系统;电子商务开展率100%;大型流通商贸企业实现商品流通过程数据管理信息化达70%以上,建立网站比率70%以上,具备电子商务能力企业要建立专业化流通电子商务平台。

5、创出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有自有品牌和知识产权的企业信息化的产品,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优良装备和服务。

6、培育、建立起一批基本能适应我省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咨询、软件及系统集成开发服务企业队伍。

四、实施重点

(一)全省企业信息化工作重点

企业信息化内容广泛,不同层面、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在不同时期实施的重点都会不同,2005年前,全省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是:

1、企业管理信息化。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流程,实施财务、采购、生产、营销等各个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实现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经营管理的实时化和运作过程的规范化。企业管理信息化要和企业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紧密结合,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素质和竞争力。

2、企业研制和生产信息化。利用CAD、CAE、CAPP、CAM、FMS和数控技术等,改造企业的生产过程,改进和提升企业的产品研制、技术开发能力,实现技术创新。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品,实现产品创新。企业研制、生产信息化要和产品结构调整、技术结构调整紧密结合,真正推进产品和技术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行业实施重点

实行分类指导的办法,在全省工商领域主要的十二个产业中抓好企业信息化,重点任务是:

1、电子信息产业

(1)积极推进大企业、企业集团的企业信息化工作,这些企业要起示范作用,起点要高、推广面要大,效果要好。

(2)扶持和培育一批企业信息化的软件与系统集成企业和咨询服务机构,形成企业信息化的技术支撑体系。

(3)集中力量攻克集成电路与软件等核心技术,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重点建设“广州IC中心”和广州、珠海、深圳3个软件园以及做强、做大、做精一批集成电路设计和软件骨干企业。

(4)集中力量突破通信设备、计算机系统设备、新型电子元件和光电子器件制造的关键技术瓶颈,开发制造出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优良装备与服务。

(5)建立珠江三角洲电子信息企业和产品数据库、产品和技术配套信息网、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在珠江三角洲率先构建和完善以大型企业集团为主导、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产业化合作的区内产业配套体系。

2、电器机械业

(1)应用CAD、CAM等技术,提高设计、生产加工能力,实现设计制造一体化,提高产品的标准性和一致性。

(2)利用嵌入式计算机技术改造传统产品,开发和应用虚拟制造技术和并行工程技术,提高产品的功能层次和数字化、智能化程度。

(3)在大中型企业中推广应用MRPII、ERP系统,提高管理水平。

(4)建立电器机械产品制造协作网,提高产品设计、加工、配套能力,在行业中推广FMS、CIMS技术。

(5)以电器机械设备网为切入点,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业务。

3、石油化工业

(1)推广实施CIMS工程和先进控制技术(APC),实现集散控制系统(DCS)或现场总线控制(FCS)。

(2)推广应用MRPII/ERP系统,建设产品销售网络系统,推进物资采购供应和产品销售的电子商务。

4、冶金工业

(1)加快新一代基础自动化装备和智能化成套工艺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步伐,提高行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2)推进矿产资源信息的数字化、可视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3)推广应用MRPII/ERP系统,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等业务。

5、纺织服装业

(1)推广使用纺织机械CAD/CAM和纺织专用CAD/CAM,包括服装系统、印花分色制版系统、织物组织系统、针织系统及染色配色系统,加强CAD系统的集成开发。

(2)推广实施ERP系统、工厂生产监测管理系统、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和生产过程控制系统,逐步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

(3)开发应用服装集成自动化系统、纺织新产品设计开发及创新设计系统。

(4)加快纺织信息网、服装信息化的建设,开展电子商务的应用。

6、食品饮料业

(1)结合生产工艺的改造,改进生产设备和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发展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用设备和计算机控制装置、专用仪表和传感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应用MIS/ERP等系统加强采购、库存、物料、销售等业务流程的管理,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实现流程再造,合理利用企业资源,降低库存,节能增效,增强企业应变能力和竞争力。

(3)有条件的企业积极推进电子商务,通过CRM、SCM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供应链管理,实现与客户的互动营销和整个物流体系的即时协作。

7、建筑材料业

(1)陶瓷。利用CAD技术,提高设计效率和印刷丝网制作精度以及产品的质量;应用热工窑炉自动监测与燃烧系统优化控制技术改造工业窑炉;推广建筑陶瓷原料自动配料和产品自动分检系统;试点应用陶瓷自动喷釉系统。

(2)塑料。推广CAD、CAM技术,提高模具设计能力和加工精度;应用新型自动化生产设备,提高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

(3)铝型材。重点应用CAD、CAPP、CAM等技术,提高模具设计能力和加工精度;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测试水平。

(4)在大型建材企业中推广应用MRPII和ERP系统,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5)以建筑材料专业网为切入点,选择陶瓷、塑料、铝型材等建筑材料产品为对象,开展建筑材料行业的电子商务活动。

8、汽车行业

(1)推广应用CAD/CAM技术,提高产品的开发设计能力。

(2)在大中型企业中推广应用MRPII、ERP系统,提高管理水平。

9、造纸行业

(1)推广实施计算机过程控制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2)推广应用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用设备和计算机控制装置、专用仪表和传感器。

(3)在大中型企业中推广应用MRPII、ERP系统。

10、医药工业

(1)利用数控技术提高生产装备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

(2)利用计算机辅助测试和分析技术,提高药品,特别是中成药有效成分的分析水平,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

(3)推广应用ERP等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提高研发、生产、流通等环节的信息化水平。

(4)发展医药行业综合信息网,建设药品采购网,推进电子商务的应用。

11、电力行业

(1)建立高效电力通信传输信息管理平台和电力干线网络。

(2)建立火电厂监控与管理信息系统和水电厂自动监测监控系统。

(3)变电站推广应用综合自动化技术和设备。

(4)应用大型电网开放式能量管理系统(EMS),开发新一代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5)推广应用地下洞室和大坝安全监测信息化技术。

12、流通业

(1)继续在流通企业推广以应用条型码、商品分类编码为主的数据标准化技术,以电子收款机、前台交易数据管理为主的商品销售信息化管理技术,以电子订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仓储管理自动化为主的现代配送技术。

(2)大型流通企业建立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决策支持及运营系统,实现商品流通过程数据管理的信息化。

(3)以建立网络化流通运营组织结构为目标,推动流通业的现代化进程。

(4)加快专业化流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逐步推广电子商务应用。

五、措施

(一)统筹规划,加强领导。企业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采取“统筹规划,阶段实施,循序渐进,逐步升级”的策略,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企业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制定企业信息化的阶段性目标,并精心组织实施;各地区、各部门的领导要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化工作,企业“一把手”要提高认识,亲自抓落实,大型企业要设立企业信息主管(CIO);聘请有企业信息化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及企业管理者成立企业信息化专家组,对全省企业信息化工作提供技术咨询和决策支持。

(二)结合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抓一批企业信息化的重点项目。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把企业信息化作为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重点项目来抓,要选择一批企业信息化的重点项目,将之列入省、市的技术创新专项。在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导向计划及省重点支持技术改造项目计划中,专门设立推进企业信息化专题,支持和扶持一批推进企业信息化的技术改造项目。有条件的市要从财政拿出部分资金,集中支持重点信息化项目。

(三)重点支持一批企业信息化重点企业,形成全省企业信息化的示范点。省50户工业龙头企业和20户流通龙头企业、重点批发市场要率先实现企业信息化;各市在推进企业信息化工作中,要重点支持一批有典型示范作用的企业实施和完善信息化工程,并及时总结地方政府推动企业信息化工作和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企业的先进经验,通过新闻宣传、经验上网、现场培训、交流研讨等各种形式,推广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同时根据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企业规模和行业的不同情况,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企业进行分类指导。实现以点带面,典型示范,稳步推进。

(四)扶持和培育一批企业信息化的装备及软件与系统集成企业和咨询服务机构,为企业信息化提供先进、适用的产品和服务,形成企业信息化的技术支撑体系。信息化产品要注意技术接口的标准化,服务要专业化。

(五)加大对企业信息化的投入。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筹集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企业可以结合技术改造或技术创新项目,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列入技改或技术创新项目的总投资,也可以从折旧费、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费中,提取一部分资金用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企业信息化的资金投入,重点支持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对重点企业信息化项目(包括信息化装备的开发与改造项目)进行导向性支持。

(六)加快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利用高校、信息化服务中介机构等各种培训资源,建立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为企业培训信息化急需的人才;二是改进和完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留住企业的专业人才。

(七)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有利于企业信息化的环境。要加快全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上网工程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服务,尽可能降低企业的上网费用;完善电子商务认证中心,建立市场信息数据库,提高市场信用度;逐步解决网上购物、交易和结算中的安全问题,确保交易合同的有效性和交易内容以及有关数据的安全性;加快电子商务法规建设,为企业电子商务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

(八)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通过吸引国内外企业信息化的技术和资金,结合政府支持投资的形式,尽快建立全省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降低企业信息化投入成本,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进程。

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信息化;企业;内蒙古

在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环境当中,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力量之一,从而加快信息化建设也成了全国各地企业的共同目标和抉择。内蒙古地区是我国西部地区省份,地域辽阔、交通不便、信息流通不畅、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因此,内蒙古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不能照搬其他地区的做法,要因地制宜根据内蒙古企业的特色进行信息化建设。

一、内蒙古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内蒙古根据国家的政策积极着手加大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大对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加快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行业、社会各领域的实施运用,使全区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现阶段我区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如下:

(一)信息化建设基础性设施方面

截至2012年底,所有乡镇和95%的村庄已被电信网络基础设施的覆盖;主干光缆线路总长度已达9万公里;局用话交换机的总容量633.4万门;盟市间,中心城市建立的宽带骨干网络达2.5G,全面提供语音通讯依据,数据传输等通信服务。在此基础上,电信基础服务的快速发展的势头迅猛,该地区的电话用户总数已达1324.4万户。广播和电视覆盖率得到进一步加强,城市的调频广播发射台的联盟,共742座,大于1kw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共80座,共有14家电视台,微波站132座,卫星地面站1座。达到2.5G SDH的有线广播电视网的东西主干环网已逐步建立,东西主干环光缆干线总长度已超过13300公里。连接各盟市的有线电视网络已基本完成,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29.76%。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

蒙牛和伊利集团是内蒙古的优秀企业,并且以进入我国“企业信息化500强”名单。通辽、鄂尔多斯、巴彦淖尔、呼伦贝尔四个市作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行点,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结果。包头是我区典型的以工业化发展的城市,曾在2009年内蒙古地区企业信息化建设比赛中取得一定的成绩,使得包头市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进一步加大了建设的改革力度,所以包头市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水平已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该地区的工业企业信息化的大力推进,随着包头市企业将工业化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相融合,信息化为新的产业化机制的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信息产业发展方面

我区信息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包头市现今已经成为我区有名的软件园区,已获得了国家批准,是我区唯一国家认可的软件园区,代表着内蒙古的软件园,截至目前,入园企业已达150家之多。2012年销售软件的这部分收入增加到22.5亿元,比去年增长64%。在包头软件园积极引导,到目前为止,软件企业已接近250家,软件行业员工4800多人,已登记的软件产品认证数已达到123项, 25家软件企业获得了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集成资质证书。特别是蒙古文的应用系统软件产品的开发,填补了蒙古文软件开发制造领域的空缺,并为该地区形成一个新的创造类软件产业,首次突破了软件出口零的大关。

二、内蒙古企业信息化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能看出,我区还存在发展不平衡,有的还是停在初级层面即信息化建设外部应用层次上,没有深入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主要问题表现如下:

(一)企业管理者对信息化认识不够充分

一些企业管理者满足于企业现在的情况,觉得不搞信息化建设也能够把企业建设好,所以这些企业管理者不会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而有的企业管理者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和重要性,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初期以为信息化能够很快为企业带来巨大利润,抱的期望过大,结果发现初期建设资金投入较多,收益不明显而放弃企业信息化建设。这种态度使得企业管理者无法用长远看待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效益,这种态度很不利于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一些企业管理人员觉得自己经验足,过分重视自己的主观认识,不愿意或者排斥接受新的知识和管理方法,觉得信息化建设会对他们的地位构成威胁,所以不愿对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这种局面只会导致企业在竞争中失去优势,最终影响企业发展。

(二)对软件应用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现在内蒙古多数企业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过分重视信息化建设硬件设施建设,而对于核心的软件应用存在轻视的现象,软件应用的投入只是对网络建设,而这部分投入只是占到总投入的百分之十几的比例,乃至是百分之几的比例;对软件应用投入的比重远远跟不上对硬件设施建设的比重,这就是使得企业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重视硬件不重视软件应用的现象十分突出。尽管企业投入了很多资金进行硬件网络平台建设,但是收效甚微这是因为企业忽视了软件应用建设,从而影响了整个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效和信心。

(三)企业战略与信息化建设不一致

内蒙古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道路充满了艰辛与坎坷。信息化建设是具有风险性、它涵盖的内容也很广且是个使用的时间较多的一个工程。内蒙古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虽然投入了大量的物质资源,财务和人力资源,但是却很难吸引和留住高级技术人员,这是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具体可以概括成三个方面:

1.企业无法发挥出引进的信息系统的功能

企业购买信息系统是一个单方面的需求,因为企业觉得自身需要购买功能较多的系统,但是企业在购买时忽略了自身是否能够驾驭该系统的能力,所以这就有可能导致企业购买信息系统后造成系统闲置,无法发挥出系统的功能。这就是一项双向浪费,既浪费企业的资金又浪费信息系统,这对于企业来说是比较为难的问题。

2.企业无法将信息化建设融合到企业的管理当中

企业出于想要在市场竞争中提高自己的能力而去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但是在建设的过程当中无法将信息化建设融合到企业的管理当中。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当中投入了很多的资金和物力,却忽视了这种新模式会对企业已有的管理造成的改变,无法将二者融合在一起,这就会阻碍信息化为企业带来的效益。也就是说这种信息化建设是不够成功的。

3.企业信息资源不够充足

企业信息化建设会为企业带来效益但同时它具有风险性的,因为它涵盖的内容很广且是个使用的时间较多的一个工程。涵盖的内容广就需要很多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不够的话就会导致信息阻碍无法成功地进行信息化建设。这也会导致企业信息化建设不能发挥它的效应。

三、对于内蒙古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时候,要把它同企业的战略、组织和信息资源等方面相结合,最大限度的发挥信息化为企业带来的作用。

(一)需要一个好的外部环境来支撑

我们从发达国家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功的原因中得到一个结论,就是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一个好的外部环境来支撑,而政府就不可避免的担当了这一重任。当地政府需要做的就是引导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同时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鼓励,政府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因为政府对信息化建设外部环境的改善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主要可以概括为几点,首先是基本的网络设施建设还有其配套的系统建设;其次就是对网络安全的保证以及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因此政府能够为企业信息化建设营造一个和谐而美好的外部环境,能够保证为企业提供长期的优秀的服务。

(二)积极推进网络设施基础建设

企业信息化推广网络设施基础建设的前提下,网络设施基础建设是网络设备的基本结构,它主要包含:传输各种信息的网络建设、研制传输信息的设备、开发新的信息技术等设施的基础性建设。因此内蒙古企业要充分利用现有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加大投入企业内部投入比例,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缩小企业间因为信息化建设而拉开的距离。

(三)要加强和完善网络安全认证体系

企业信息化建设只要依靠的就是网上交易。网上交易存在很多风险的,如用户信息被盗用、信息丢失、在结算交易时账号被盗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这不仅是企业自身努力就是能够解决的,它需要政府通过出台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确保网络安全认证体系,保证交易双方在进行网络交易时交易的有效性,防止因为系统原因造成的故障、计算机病毒或是其他原因导致的障碍,要确保交易双方内容的安全、账号的安全及用户密码的安全。为了确保网上交易的安全要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

(四)企业内部营造与信息化相适应的运转机制

内蒙古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时候应该全力建设良好的内部信息化运转机制,及时的解决面对的困难,解决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来确保信息化建设的成功运行。企业可以有意识地建立内部交易网络,通过内部交易网络使员工了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好处,并且可以制定相关的规定,如对每次交易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要真实地反映交易中的情况,这样做可以及时了解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

(五)完善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机制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是个使用的时间较多的一个工程,内蒙古企业应建立包括管理、规划、物流专家、系统分析师和决策成员。在企业项目投资决策,通过机制的研究,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其他相关部门分析讨论,明确的业务目标,认真听取各方,并增进加了决策的透明度,完善了民主、科学决策。

(六)信息化建设需要高素质的信息技术团队来支撑

人才是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一个懂管理、懂技术,合理否认只是结构,硬件技术的“复合型”信息技术团队,这将对内蒙古企业通过培训需求,技术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建立专业知识一些熟练的,还必须有专业人才时间能力的记录,内部信息对企业建设得到充分的发展。

结束语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要经历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贪大求全。要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体逐渐推进。因此,内蒙古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应该从实际出发,坚持“整体规划、阶段实施、循序渐进、逐步优化”的原则,通过企业信息化建设,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促进内蒙古中小企业持续、健康、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晓晖.我国企业信息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9

[2]施雄锋.论县级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

[3]姜泽民.浅论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商情,2010

[4]张莉莉.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2006

[5]祖刚.内蒙古企业信息化发展对策建议[J].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2008

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篇9

【关键词】 信息化 服务总线 数据总线

My Opinion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LiuChunxiao (China Railway Material Group Co.,LTD,Beijing 100143, China)

Abstract 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process is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nd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guarantee to suppor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and improve core competitiveness, and it is the turning point for competition and survival of the modern enterprise, and it is the major issue for the leaps and bounds of the enterprise. In response to this trend, companies should adopt a positive attitude and vigorous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Key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Bus; Data Bus

一、引言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传统的单纯依靠吃苦耐劳精神,出众的个人能力,或者政策上的扶持来维持快速发展的模式,在全面信息化和市场化的今天显然已经行不通了。只有不断变革,特别是大力发展信息化建设才能够使得企业更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使企业领导者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时能够运筹帷幄,使企业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占据主动。信息化指的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1]。信息化建设工作做得成功与否,至少应该具备五个方面的条件。

二、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设计

目前许多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前,缺乏整体的规划设计,经常是有一个需求,就只针对这个需求设计一套系统。比如搭建人力系统,财务系统,OA系统时,三套系统使用三套人员组织架构,内容相互独立。一旦发生组织或人员变动,则必须在每个系统里都维护一遍。重复的工作没有意义,却又不得不去做。当企业的信息系统越来越多时,此类的问题就会集中式地爆发,信息化建设也就进入到瓶颈期,进而发展成不得不把大量的精力浪费在维工作的尴尬局面。这个问题反映出在系统建设之初,没有做好总体的规划设计,公共数据缺少共享机制,系统间耦合关系考虑不到位所致。就像建筑施工工程一样,首先要有整体的规划设计,合理的布局和科学的筹划,才能够防止重复工作,使建设工作顺利、协调、有序的开展。

三、信息化建设中基础平台架构的建设

任何企业的运转都离不开三个要素:人员、财务和经营。体现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分别对应人力系统,财务系统和合同系统。这三个系统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如何能够让这三个甚至更多系统的公共信息互联互通,又能够保持系统各自独有的机制。在大中型企业信息化建设时,企业服务总线和数据总线基础平台架构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服务总线作为信息传输的枢纽,能够实现业务服务的封装、流程的编排、消息的路由等工作。数据总线作为主数据的共享平台,能够达成各业务系统主数据的收集,对外提供统一的共享数据视图的工作[2,3]。搭建好服务总线和数据总线这两个基础平台,不仅可以消除不同系统之间的技术差异,实现彼此通讯和协调运作的目的,而且平台本身拥有良好的扩展性能,可以满足各种灵活多变的业务需求,还保证了主数据的一致性和实时性。通过这样的基础架构建设能够简化企业的IT架构,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业务的灵活性和市场响应速度,最终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四、领导支持和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

信息化建设从来都是“一把手工程”,没有企业领导的理解和大力支持,想把信息化工作做好是不可能的。首先,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转换成技术的创新、知识的积累和人才的培养,如果没有领导在资金投入方面的支持,信息化建设就做不下去。其次,随着企业业务的展开,系统的需求挖掘越来越深入,应用系统种类也越来越多,信息化建设带来的计算机技术和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免不了会改变劳动者原有的工作习惯或者触动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如果没有领导坚定的态度,信息化建设也将推进不下去。从信息化建设中系统的立项,到建设,再到应用、培训、推广和运维,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领导的统一指挥。

业务部门作为独立的业务驱动,信息化建设工作同样需要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从需求调研,到系统测试,再到关键用户的培训,想要把各种业务系统变成满足业务需要,提升工作效率的有效工具,相关技术部门就一定要和业务部门团结一致,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一同努力把信息化工作做好。

五、信息化建设的规章制度

特别是在大中型企业里,随着企业的逐渐发展壮大,各种信息系统越来越多,如果缺乏明确的管理制度,必然会引起管理上的混乱。一方面在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业务部门、技术部门和监管部门的定位、作用与职责各自理解有差异,缺位、错位、越位现象频现;另一方面项目组设置虚化,缺乏有效的管理,往往导致信息系统建设进度和效果的不理想。信息化建设的规章制度,可以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和原则,规范工作的范围和方法,确定活动的领导与监督机制,在指导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同时,约束相关人员的行为。

实践证明,关于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管理制度有网络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数据信息采集录入制度、系统用户和权限管理制度、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奖惩考核制度等。由于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因此对应的管理制度也要从实际出发,便于执行,不能一蹴而就,应该逐渐的完善配套,使信息化工作有章可循,制度化工作顺利开展。在制定规范化制度的同时,还要尽量遵循 “合理,合法,全面,具体”的原则。

六、培养专业化的团队

现在许多企业受自身条件的限制,不具有独立的技术研发部门或团队。通常采用与专业的技术服务公司或者软件公司合作的方式,通过采购产品或服务来实现信息化建设。这样完全依赖外部技术力量打造的信息化建设是十分脆弱的,先不说所有的商业信息都掌握在外人手中,一旦出现利益纠纷,遇到对方退出合作的情况出现,风险可想而知。首先,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合适团队来接替相关工作,因为信息化工作是一项系统而专业的工作,对建设者和维护者有很强的黏性,一旦衔接不好,很有可能导致生产环境的瘫痪,甚至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业务无法开展。因此,企业在与外部合作的同时必须侧重培养自己的技术团队,以应付日常的系统运维和紧急情况的处理,最好能够成立一个小型的专业团队,有独立完成一些局部系统的开发工作和信息数据分析的工作的能力。

七、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生产力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的发展模式正朝着创新型和知识型的模式转变,为适应新时期的形势变化,加强信息化建设成为所有企业的必经之路。信息化建设给企业的发展带来的是一场革命,在有效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有着现实和深远的影响。

参 考 文 献

[1] 赖茂生,胡晓峰,徐波,杨秀丹.信息资源与信息技术、信息应用系统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字图书馆论坛.2006,21(2):9.

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篇10

1.1档案信息化管理主要停留在满足档案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阶段,远没有达到通过信息平台利用档案的目标

目前,大部分的建筑施工企业建立起了内部档案管理系统,但系统的功能、易用性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无法较好地满足企业档案管理需求。档案系统也仅停留在供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用阶段,不能面向企业全体员工。同时,系统中的数据也只是保存了档案检索条目,造成企业员工无法检索现有档案条目,或检索到条目也很难方便地查阅、利用档案资源。

1.2建筑施工企业档案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在国内建筑施工企业中,普遍存在各级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档案管理工作主要就是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等简单工作,不需要太专业的知识、也不必配备专业的人才,从而造成档案从业人员来源杂乱、档案专业知识偏低、业务水平不高,对档案工作影响较大。

1.3国家对档案信息化工作越来越重视,从政府层面

跨入建筑企业行业领域国家档案局于2011年初制定了《国家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企业档案信息化提出了详细要求:以计算机网络硬件和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建设档案数据库系统、电子文件归档系统、电子档案移交管理系统、数字档案信息利用系统、打造“一站式”档案资源共享和服务平台。2007年,原建设部下发了《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对施工企业信息化提出了原则性要求:企业已建立内部局域网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内部办公、信息、数据交换的网络化;已建立并开通了企业外部网站使用了综合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人事管理系统、工程设计相关软件,实现档案管理和设计文档管理。同年下发了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施工企业信息化考评标准,对竣工文件的编制、管理和档案管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从政府层面对企业档案信息化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奋斗目标,极大地推动了施工企业档案信息化工作。

2对建筑施工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创新的几点建议

2.1从顶层设计着手,完善企业档案总体规划、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

以国家和行业的规划为依据,追根溯源,从企业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将档案信息化管理纳入企业大发展的战略规划当中,结合企业档案管理的现状,制定切合实际的档案信息化规划。要从档案信息化的现状分析情况、与企业总体信息化的关系、建设的目标、系统架构、行动路线等方面进行总体的规划,要保证档案信息化工作既有长期目标,又有短期要求,使档案信息化不至于盲从、杂乱。同时,企业还应当完善档案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优化管理流程。全球的IT技术日新月异,以IT技术为基础的各类电子产品深入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而信息化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信息的标准化,施工企业档案管理相关的很多规章制度都是以针对传统工作方式制定的,不能适应档案信息化的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理解档案与信息化结合的特点,修订完善以信息标准化为基础管理制度,顺应信息化潮流,优化档案管理流程,适应档案信息化的要求。

2.2培育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夯实档案信息化管理基础

(1)要加强基础理论和业务技能培训。为了提高档案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各级档案部门应开展多种教育培训,如岗位培训、学历培训、专业学历教育等,通过培训把理论与实际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业务技能,拓宽视野。(2)加强现代化信息技术培训。为了保证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能够符合规范要求,要加强对档案数据输入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培训重点应放在数据的规范采集、软件的正确运用及网络知识的运用等方面。通过培训,能够掌握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掌握档案管理应用软件的各种功能,成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行家能手,确保档案管理系统平稳、正常的运行。(3)适时引进专业人才,充分利用和开发档案管理系统。随着科技的日月更新,档案信息化软件也要不断的更新和完善,尤其是挖掘档案系统的潜能开发,更需要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开发、设备维修技术、网页制作技术、甚至美工设计等专业人才,只有这些相应专业人才的拥有,才可能充分挖掘档案信息化平台的潜力,从而更为有效地实施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为企业服好务。

2.3拓展档案应用新方法,以应用促进档案信息化管理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档案以归档、保管工作为主导,充分利用档案资源,为企业创效能力低,极大地制约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我们应当转变思路,形成不仅重视档案保存,更注重档案应用的理念,扩展档案应用的范围,形成全员参与档案管理、全员重视档案管理的氛围。为此,笔者认为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从三个方面展开档案信息化建设:(1)建立一个基于大数据计算平台的档案数据库系统,逐步构建起施工企业内部的电子档案馆,这是提升档案应用水平的前提和基础。(2)以虚拟化和云计算为基础,构建分布式的档案检索访问门户,让企业所有员工都能方便、快捷地通过门户检索数字档案馆的信息,这是档案与用户交流的平台基础。(3)构建施工企业竣工资料和电子档案移交管理系统,让施工企业分布在全国的项目现场技术人员能够通过系统平台及时、标准地提交电子档案,这是企业电子档案馆信息的主要来源基础。

2.4充分利用IT新技术,创新档案信息化管理新思路

国家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数字档案馆和“一站式”平台建设的目标,这两项工作对数据库容量、对数据访问的并发要求、对平台的稳定性等方面要求都非常高,必须深度依赖信息技术。目前IT技术发展中主流的大数据处理技术、虚拟化计算和私有云技术能够较好的满足需求,企业档案管理人员需要与信息化专业人员共同分析、研究、充分利用IT技术,创新档案信息化新思路,使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走向正轨,有灿烂的明天。

2.5重视档案信息化安全,切实维护企业核心利益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档案信息化的发展会使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更高、档案应用更为便捷,同时,企业档案被窃的安全风险剧增。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中积累的施工技术、方案等都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如被竞争对手窃取,必将损害企业的根本利益。企业在进行档案信息规划、建设和应用过程中,必须做好档案信息安全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并且应随着IT技术的发展,不断升级、完善信息安全的硬件、软件设施;必须坚持档案安全性和异地备份原则,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采取有力的安全策略以及重要档案异地备份安全措施,充分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