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三年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9 19:33:48

企业家三年工作总结

企业家三年工作总结篇1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充分发挥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规范和加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和评价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为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对国民经济主要产业中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创新业绩显著、具有重要示范作用的企业技术中心,国家予以认定,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以鼓励和引导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第三条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负责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进行宏观指导,并牵头负责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的具体组织工作和评价工作。

第二章认定

第四条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每年组织一次,受理认定申请的截止日期为每年5月15日。

第五条申请企业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有较强的经济技术实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国民经济各主要行业中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

(二)领导层重视技术创新工作,具有较强的市场和创新意识,能为技术中心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具有较完善的研究、开发、试验条件,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研究开发投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知名品牌,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研究开发与创新水平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四)拥有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带头人,拥有一定规模的技术人才队伍,在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的创新人才优势。

(五)技术中心组织体系健全,发展规划和目标明确,具有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建立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技术创新绩效显著。

(六)企业两年内(指申请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当年的5月15日起向前推算两年)未发生下列情况:1、因偷税、骗取出口退税等税收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刑事处理。2、涉嫌涉税违法已被税务部门立案审查。3、走私行为。

(七)已认定为省市(部门)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两年以上。

(八)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等三项指标不低于限定性指标的最低标准(详见附件三)。

第六条认定程序:

(一)地方企业向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相关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相关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按要求上报申请材料,申请材料包括:《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告》(见附件一)和《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材料》(见附件二)。

(二)相关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科技、财政、海关、税务等部门对企业上报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确定推荐企业名单。相关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科技部门将推荐企业的申请材料(一式三份)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时将推荐企业名单抄报科技部、抄送同级财政部门、主管海关、国家税务局。

(三)国务院有关部门、计划单列企业集团、中央管理企业可按要求将推荐企业的申请材料直接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时将推荐企业名单抄送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

(四)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中介评估机构,按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见附件三)对企业申请材料进行初评。

(五)依据初评结果,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商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等有关部门,组织专家择优进行综合评审。

(六)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国家进口税收税式支出的总体原则及年度方案、初评结果、专家评审意见等进行综合审查后,择优确定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名单。

第七条已是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其控股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如具备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条件,且从事业务领域与母公司不同,可申请作为该企业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分中心,申请材料和认定程序与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相同。

第八条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对认定结果(含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分中心),以公告形式颁布。

第九条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结果从国家发展改革委受理申请之日起,90个工作日之内颁布。

第三章评价

第十条依据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每两年进行一次评价。

第十一条评价程序:

(一)数据采集。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应于当年4月15日前将评价材料报相关主管部门。评价材料包括:《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年度工作总结》(见附件四)和《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材料》等。

(二)数据初审。相关主管部门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上报的评价材料进行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加盖公章后于当年5月15日前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有关部门、计划单列企业集团、中央管理企业可直接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评价材料一式三份)。

(三)数据核查。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中介评估机构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上报的评价材料及相关情况进行核查,核查方式包括召开核查会和实地核查等。

(四)数据计算与分析。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中介评估机构对核查后的数据按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计算、分析,得出评价结果,并形成评价报告。

第十二条评价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

(一)评价得分90分及以上为优秀。

(二)评价得分60分(含60分)至90分之间为合格。

(三)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评价为不合格。

1、评价得分低于60分;

2、连续两次评价得分在65分(含65分)至60分之间;

3、逾期一个月不上报评价材料的企业技术中心;

4、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企业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三项指标中任何一项低于评价指标体系规定的最低标准(详见附件三)。

第十三条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对评价结果和评价报告进行审核确认。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公告形式颁布评价结果。

第十四条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结果从上报评价材料截止之日起,70个工作日内颁布。

第四章调整与撤销

第十五条集团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其下属公司的原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资格应予调整,其中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从事业务领域与集团公司不同的,可调整为集团公司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分中心;从事业务领域与集团公司一致的取消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资格,不再单独享受优惠政策。

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撤销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资格:

(一)评价不合格;

(二)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自行要求撤销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被依法终止;

(四)由于技术原因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企业;

(五)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将享受科技开发用品免征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的进口货物擅自转让、移作他用或者进行其他处置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六)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涉税违法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十七条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对调整与撤销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以公告形式颁布。

第五章管理与政策

第十八条企业上报的申请材料和评价材料内容和数据应真实可靠。提供虚假材料的企业,经核实后,申请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三年内不得申请国家认定;已是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撤销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资格,三年内不得申请国家认定。

第十九条因第十六条原因被撤销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资格的,两年内不得重新申请国家认定。

第二十条对于评价得分65分(含65分)至60分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给予警告,并由相关主管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计划单列企业集团、中央管理企业负责督促整改。

第二十一条各直属海关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和申请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是否存在走私行为进行核查,核查具体要求由海关总署另行通知。

第二十二条税务部门每年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和申请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是否存在涉税违法行为进行核查,核查具体要求由国家税务总局另行通知。

第二十三条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将享受科技开发用品免征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的进口货物擅自转让、移作他用或者进行其他处置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从违法行为发现之日起停止享受有关进口税收优惠政策;尚不够追究刑事责任的,从违法行为发现之日起停止享受优惠政策一年。

第二十四条有偷税、骗取出口退税等涉税违法行为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尚不够追究刑事责任的,停止享受科技开发用品免征进口税收优惠政策一年(从停止享受优惠政策公告之日算起)。

第二十五条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发生更名、重组等重大调整的,应在办理相关手续后30个工作日内由相关主管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计划单列企业集团、中央管理企业将有关情况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时抄报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

第二十六条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每年对企业更名情况进行审核确认,并公告一次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名单。

第二十七条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含分中心)根据《科技开发用品免征进口税收暂行规定》(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7]第44号令),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异地分支机构需满足第五条第八款,并经核准后方可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第二十八条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科技部通过企业技术中心科技专项计划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给予资金支持,以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强自主创新,促进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第二十九条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每年要填报《享受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政策进口科技开发用品免税情况表》(见附件五),并于每年2月15日前报各主管部门及省级财政部门,各主管部门及省级财政部门汇总后于2月底前分别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条各省市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可结合本地区(部门)实际,参考本办法,制定相应政策,开展省市(部门)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和评价工作,并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给予相应支持。

企业家三年工作总结篇2

一、2011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督导,强力推进企业改制工作

1、总公司党委在推进企业改制中,坚持“指导、协调、服务、把关”的工作方针。把解决处理企业改制难点、热点作为加快改制的突破口,采取共性问题大会议,个性问题具体讲。总公司主要领导不分班前班后,基层有事,及时研究,坚持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策企业改制重大问题;按照政策,充分听取改制专家意见和建议,解决处理基层企业改制疑难问题,坚持做到回复问题、批复文件不过夜,为企业改制提供全方位服务;总公司领导严把基层企业改制进度、改制预案、职工安置方案以及上报审核关,有关职能部门,按照任务各负其责,在企业改制的各种数据上求真实、资料上求齐全、环节上求细致,程序上求规范,确保企业改制工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2、规范制定企业改制“两个方案”。总公司严格按照企业改制相关政策和市、区政府关于企业改制的工作程序要求,指导改制企业规范制定企业改制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总公司下属11家企业中,有4家实施企业独立自改,4家企业实施合并改制。8家企业成功召开了职工(代表)大会,占系统企业的80%;职工(代表)审议通过了企业改制预案,表决通过了职工安置方案,同意企业改制,赞同职工安置方案的职工代表达到与会人数的98.8%,代表了11家正在改制企业职工的意愿。

3、截止目前,总公司14家企业中,有11家企业已完成了改制任务。按照区政府第79次常务会议的决定,于2011年10月19日,召开了区商业系统企业改制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对6家企业改制工作先进单位和39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标志着区商业企业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求实创新、群策群力、团结拼搏,经过近三年的辛勤工作,完成了11家企业的改制工作,取得了商业系统改制攻坚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二)保持稳定,加大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力度

1、总公司对企业财务实行监管,严格控制非经营性开支,将2009年度节约资金,用于2011年元旦、春节慰问帮扶困难(特困)、待岗和退休职工。双节家访慰问帮扶总计:4157人,占系统职工总数的74%。慰问金额:1349716元(其中:自筹资金1144016元,区级拨款:205700元)。系统待岗、退休职工几乎都享受到组织的关怀和帮扶。

2、充分发挥三级帮扶机制,对494名困难职工进行了援助。

3、为系统集体企业23名超退休年龄人员,办理了每月480元的养老补贴,使他们老有所养。

4、切实做好维稳工作。总公司党委把维稳工作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坚持由一把手挂帅,分析研判在前,慎重决策。对出现不稳定的地方,由一名副职领导坐镇指挥,有效地化解了红庙坡商场职工集访案件。坚持总公司领导、职能科室、基层企业三级接待处置制度,接待来访职工78人(次),查处回复区级有关部门转来信件12件。在维稳帮扶工作中,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总公司和基层企业领导接待日制度,加大化解矛盾力度,坚持总公司、基层公司和门点负责人三级接待制度,落实维稳责任制,使维稳工作取得良好效果。总公司被区委、区政府评为2011年度工作先进单位。

(三)认真做好党建工作,为企业改制和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总公司党委认真抓好党委中心组的学习,紧紧围绕创先争优活动,共组织学习6次,在学习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提高领导和驾驭全局的能力,推进企业改制,维护职工队伍稳定等方面进行学习和讨论,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使系统党员和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有一个新的飞跃,工作作风有一个新的转变,精神面貌有一个新的改观。

2、做好基层组织建设,是开展各项工作的保证。任命正职领导干部2名,免职(退休)2名;发展党员5名;培训积极分子3名。

按照区委组织部关于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安排,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从6月5日开始至6月25日结束。各级党组织在今年的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中,把学习理论贯穿在评议工作全过程,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提高党员素质,切实抓好评议的各个环节,全系统11个直属党支部(总支),应参加民主评议党员237名,实际参加民主评议党员237名,评为合格党员234名,预备党员3名,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强力推进改制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在纪念建党89周年活动中,总公司各级党组织走访慰问老党员、省市劳模党员和困难党员145人。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在座谈会、茶话会上,企业领导、在岗党员和退休领导、党员共议企业改制大事,共献推进改制良策,广大党员、尤其是原企业领导干部和退休党员代表对强力推进企业改制表示理解和支持,对所做的工作认可和赞同,对完成企业改制充满希望和信心。

4、加强对工、青、妇等组织的领导。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依法独立的开展活动,在企业改制和维护稳定等工作中,党组织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努力发挥先锋示范作用,工、青、妇等组织,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投入企业改制工作中。总公司上下目标一致,团结奋进,企业改制各项工作顺利展开。

5、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商业总公司党委同基层公司党总支、直属党支部签订了2011年精神文明建设责任书,努力创建文明机关、和谐企业。

6、进一步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各项工作,坚持依法行政,妥善处理改革、稳定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商业总公司党委制定了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责任制分工意见》、《责任制实施措施》,并与基层公司党总支、直属党支部签订了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突出工作重点,加强组织协调,强化监督检查,严格执行纪律,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为加快企业改制进程,确保职工队伍稳定,顺利完成各项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四)安全生产和创模等工作

企业家三年工作总结篇3

首先,允许我代表欢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对某某领导一行来我局调研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当前,严峻的经济环境对我区建筑业的发展造成巨大挑战,银根紧缩、资金链紧绷更直接成为我区建筑业发展的“难中之难”。因此,如何破解困难,应对挑战,化危为机,转型发展是我们当下无法回避和急需同心协力解决的“重中之重”。下面针对我区建筑业发展形势、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实现转型发展,我谈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我区建筑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近几年,我区建筑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建筑业已经成为富民强区的优势产业,在发展区域经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和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首先,建筑业企业施工总产值、上缴国家税收大幅度提升。×-20__年全区建筑、市政施工企业完成建筑业施工总产值×.× 亿元,其中外省施工产值×.×亿元,创税利×.×亿元。

其次,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三年来,创省钱江杯优质工程 ×项,市瓯江杯优质工程×项。

第三,企业资质不断提升。目前,我区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共有×家,其中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家,一级企业× 家,二级企业×家,三级企业×家;市政施工总承包一级企业×家,二级企业×家,三级企×家;专业承包及劳务分包企业总计×家;监理企业×家。

可以自豪地说,我区建筑业企业的数量、资质等级以及每年所创的施工产值、上缴的财政税收在全市都名列前茅。

二、目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企业规模仍然不大,竞争力弱,外向度发展不高。我区建筑企业年施工产值×亿元以上的有 ×家,×亿元的有× 家,×亿元左右的有× 家,房屋建筑和市政施工总承包三级资质企业占了×%。钢结构、建筑防水、防腐、环保、机电设备安装等企业资质偏低。由于我区建筑业整体竞争力不强,劳务组织化程度不高,使得我区建筑业市外、省外市场份额不大,建筑劳务输出量少,且工程小、分包多,总承包、大体量的项目少,市场占有率低。而在拓展海外、境外市场方面还未起步。与我省上虞、金华等建筑业强区的情况相比,差距还较大。

二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业链不够完整。我区建筑业企业大多数是一业为主,缺少一批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难以在大环境经济状况发生变故时应对困难,容易造成企业经济滑坡,也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不符。从我区建筑业行业来看,绝大多数是房屋土建和安装企业,而象设计、监理、咨询等知识型人才密集型企业欠缺。本区房地产和施工承包企业之间合作项目偏少,本区产业结构链尚未成熟。

三是资金短缺现象普遍,造成企业内在发展动力不足。目前建筑业原材料、劳动力工资以及融资成本持续提升,而建筑市场垫资、压价、拖欠、不及时决算、偏离工程造价规律的低价竞标,已使许多建筑企业利润空间狭小。另一方面建筑企业从银行贷款困难。资金短缺问题已成为我区建筑业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由于企业资金不足,企业对科技研发的投入不够,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乏专有技术和技术专利。造成了一些企业重外延扩张和产值规模,轻科技创新和科学管理,以至内在发展动力不足。企业的盈利水平与长期产业升级的投入需求形成巨大矛盾。

四是所有制结构还存在不完善之处。到目前为止,构成我区建筑业发展主要力量的集体企业还有×家,企业改制步伐缓慢。由于集体企业产权单一,机制不活,人员包袱重,人才缺乏,效率低,造成企业抗风险能力不强,竞争力不足,在当前建筑市场激烈竞争中已处于明显劣势,加快建筑业集体企业改制工作已势在必行。而在民营企业中,现代企业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没有真正形成。

三、我区建筑业转型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在当前多变的经济环境下,要进一步发挥政府扶持政策的导向作用,进一步提升服务职能,整合资源、同心协力,营造我区特色的建筑业发展环境,实现我区建筑业的转型发展。

1、完善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我区已经出台鼓励建筑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我们应该进一步落实好政策,并建议积极调整优惠政策内容,适应形势发展,加大扶持力度。

2、多部门联合,多渠道筹措,解决企业资金难题。建议由区政府牵头,联合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重点解决建筑企业融资渠道少、信用担保难的问题。

3、加大治理拖欠工程款力度。对于政府投资项目,政府应带头执行有关规定,带头还欠。对于房地产开[,!]发项目,应制定相应措施督促开发商不拖欠,真正使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家三年工作总结篇4

今年年初,市厂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去年建阳市厂务公开工作意见,明确各季度的工作重点,下发到各乡镇(街道)、系统(产业)和有关基层工会,工作意见针对不同情况,分别提出不同目标。原创:市里月份对领导小组进行调整,并建立由企(事)业工会、纪检监察人员和职工代表组成的厂(事)务公开工作监督小组,把厂务公开同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推动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等结合起来,同时把企业厂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列入今年工会重点工作考核中。市厂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每季汇报制度,在全市国有、集体及控股企业和事业单位实行“厂务公开重大问题建议书、报告书、整改通知书、责任追究建议书”等四书制度。

月日,全省厂务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延召开,李宪副市长代表建阳市厂务公开领导小组,专门向市委市政府进行了汇报传达,市委要求要以全省厂务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为契机,认真贯彻中办、国办通知精神,做好下一阶段的厂务公开工作。随后,建阳市厂务公开领导小组根据市委指示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通报了全省厂务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精神,传达了市委的重要指示,总结了近年来建阳市厂务公开工作开展的情况,并重点分析了上半年厂务公开工作,对下半年进一步开展做好厂务公开工作展开讨论。随后在建阳市总工会召开系统、乡镇工会主席会议上,市总工会副主席、市厂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亮生同志向与会人员传达了全省厂务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精神和市委的重要指示,并代表市厂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对下半年进行部署。

建阳市厂务公开工重视规范运行、注重质量、确保效果。首先是规范公开的内容,其次是规范公开的形式,第三是规范公开的程序,第四公开的时间规范,第五,规范公开的运行机制。同时也存在着问题和不足:一是厂务公开工作发展不平衡。二是重进度轻建制。三是公开工作不够规范。四是少数企业领导对厂务公开工作缺乏热情。针对这些情况,我们一是传达好全省厂务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精神,在全市形成再动员、再贯彻、再落实的高潮。二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自觉性。三是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推动厂务公开工作。四是强化机制建设,推动厂务公开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月份建立联系点制度,市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全体成员选择家单位作为各自的联系点,各有关系统、乡镇各选取一至两家单位作为厂务公开工作联系点。五是突出重点,加强规范,推动厂务公开工作向纵深发展。

为保障和维护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民利和合法权益,促进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下发了《南平市非公有制企业职(员)工代表大会制度规定(暂行)》,要求各乡镇、系统工会,各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结合各自实际,贯彻落实。目前为止,建阳市有家非公有制企业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占以上。市总积极抓公有制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职权的落实,保证职工代表大会拥有知情权参与权、协商共决权、评议监督权、选举罢免权。同时要求非公有制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在企业和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利益关系,根据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积极支持企业经营者行使管理决策和统一指挥生产活动的权力,尊重企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与企业经营者合作共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共谋企业发展。

我们要求职工代表大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职工代表的人数,要根据企业规模和职工人数的多少确定。中小型企业应当以班组为单位由职工直接选举;大型企业的职工代表,可以由分厂、或车间为单位直接选举产生。工代表中应当有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企业经营者、党组织负责人和其他方面的职工,其中一线工人一般不得少于。职工代表实行常任制、替补制,一般每三年改选一次,可以连选连任,职工代表对选举单位的职工负责,选举单位的职工有权监督或撤换本单位职工代表。

二、集体合同工作部分

建阳市总工会突出工会的维护职能,把建立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制度作为工会工作的重点工程来抓,认真贯彻全总十四届会议确定的工作总体思路,加强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工作,促进职工和企业双赢,取得很大的成效。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家企业签订了集体合同(其中,国有集体企业家、乡镇企业家、外资企业家、私营企业家)。

我们一是建立机构,加强领导。去年月日,由建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建阳市财政局、建阳市经贸局代表政府方,建阳市总工会代表职工群众方,建阳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代表企业与雇主方,建立了建阳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机制,每三个月召开一次会议,讨论处理开展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工作遇到的问题,并设立办公室负责具体操作。二是广泛宣传,取得支持。我们大力宣传推行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制度的目的意见,提高工会、企业和劳动者对集体合同重要性的认识,市总先后组织多人次的工会干部和有关企业的工会主席、劳工干部参加各级举办的《工会法》和《劳动法》培训班,并充分发挥工会的宣传阵地和宣传工具的作用,加大对《工会法》和《劳动法》等法律规定的宣传学习力度。三是有序开展,逐步完善。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与市劳动局和系统工会紧密配合,深入到有关企业,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有序稳妥地进行,规定了“四必签”:国有集体企业必签,申报各级先进(模范)职工之家、职工小家企业必签,规模非公企业必签,新建工会企业必签。同时还根据企业的类别,提出了以系统负责为主、以企业实际为基础、以平等为前提、以法律为依据的指导思想,形成了市总抓系统、系统抓企业、齐抓共管局面。

三、职工董事、职工监事部分

建阳市自年按《公司法》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所有国有或国有控股股份制公司都建立了工会,都建立了职代会,当时,按照上级大要求,这些股份制公司基本都有设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工会主席作为职工代表进入董事会和监事会。目前,由于实行市场经济,大多数原国有或国有控股股份制公司实行两个置换;部分国有或国有控股股份制公司由于适应能力差,已处于停产状态。仍在生产的国有或国有控股股份制公司只有福建建阳武夷味精有限公司、建阳市丽阳人造板厂、福建压缩机总厂、建阳市磨床厂等几家,其中建阳市丽阳人造板厂、福建压缩机总厂有设立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但情况不容乐观。

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制度方面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在于认识错误,没有认识到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重要手段;其次在于制度不够完善,没有必要的制约力强制执行;第三,有些企业原有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职工对此失去信任;第四,最主要在于大部分企业不景气或濒于倒闭,企业和职工没有精力去重视。

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和职工尤其是政府有关部门的认识水平,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其次要建立健全制度,要对企业有必要的强制措施,以让他们能自觉实施;第三,要完善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的有关制度,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能为企业和职工办实事、办好事;第四,企业要努力加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适应能力,职工要主动树立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信念,为企业的复兴出谋划策。

四、联席会议制度部分。

某年月日晚,建阳市政府与市总工会召开第四次联席会议,市委郭建声、副市长柳贵清、刘明香、助理调研员黄新铭、市总工会主席王佳玫、副主席梁素华、陈这生和市政府有关委办局、市总工会各部(室)负责人共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郭建声市长主持,议定了六项事宜:一是认真贯彻省委转发省总工会《关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工作意见》的文件精神,于月初召开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工作会议进行具体安排,努力实现新建企业建会目标。二是坚持和完善厂务公开、民主监督制度,落实职代会审议企业改制改革方案,未经职代会审议通过的企业重大事项不得实施。三是在企业实行“两个置换”中,加强改革过程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督,由市政府牵头筹措安置费,按规定标准兑付职工经济补偿金。四是把扩大和保障就业相关内容纳入市“十五”计划,落实好已有的再就业优惠政策,出台促进下岗和失业职工自谋职业的规范性文件。五是以市政府的名义发文倡议开展“育才助学”捐资活动,为困难职工子女上大学提供帮助。六是按照市政建设总体规划,在实施东门片区拆迁建设时,同时改造工人文化宫影剧院危房。

企业家三年工作总结篇5

一、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的思想为指导,认真执行职业卫生工作“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切实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通过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督促企业认真落实主体责任,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障从业人员身体健康,促进全县水泥生产和石材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专项整治,全县所有水泥生产和石材加工企业职业卫生达到国家规定和基本要求,粉尘、噪声、化学毒物、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得到有效控制,个体防护用品配备和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

三、组织机构

成立县水泥生产和石材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四、工作重点

针对水泥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特点,以原料储存、均化、制备、输送、包装五个生产环节为重点,突出对粉尘、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整治。

一是原料破碎、预均化、配料输送必须密闭,设置合理的通风防尘系统,岗位粉尘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二是生料制备、熟料锻烧及冷却储存做到全密闭,收尘器安装合理、有效,确保与生产同步正常运行;岗位粉尘、噪声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三是水泥制备、水泥包装出库收尘装置完善,岗位粉尘和噪声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四是作业人员要按照国家安监总局《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第1号令﹚和国家技术监督局《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89﹚的规定,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体防尘口罩及劳动防护用品,并确保正确使用。

针对石材加工生产企业职业危害特点,以石板拉锯荒料切割、背网、粗磨、刮胶、磨光、切边六个生产环节为重点,突出对粉尘、化学毒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整治。

一是石板拉锯荒料切割、粗磨、磨光、切边过程工艺与设备和二次粉尘防治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岗位粉尘、噪声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二是背网、刮胶使用的粘合剂和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三是作业人员要按照国家安监总局《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第1号令﹚和国家技术监督局《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89﹚的规定,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体防尘口罩及劳动防护用品,并确保正确使用。

五、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3年6月)

有关乡镇、开发区要对本辖区水泥生产和石材加工企业进行普查,掌握企业数量、生产规模、主要危害物等基本情况;制定水泥生产和石材加工企业专项整治具体工作方案,对企业法人及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对专项整治进行安排部署,明确专项行动组织机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措施和要求。

(二)生产经营单位自查自改阶段(2013年7月至9月)

要切实抓好专项整治工作的落实,督促水泥生产和石材加工企业按要求开展整治工作,落实专项整治资金,完善职业卫生“三同时”相关工作,对查出的问题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人,在规定期限内整改到位。

(三)检查阶段(2013年10月至11月)

组织开展执法检查,对职业卫生相关工作落实不到位、职业病危害治理达不到国家规定和标准,未履行职业卫生“三同时”规定的企业,要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后达不到要求的,要责令停产整顿;对停产整顿后,经整治仍达不到条件的,要提请县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关闭。整改期限截止为2013年11月30日。

(四)检查总结阶段(2013年12月)

对本辖区水泥生产和石材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复查,并于2013年12月20日前将整改落实、停产整顿、依法关闭企业等情况报市水泥生产和石材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安监局将对水泥生产和石材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工作进行督查。

六、几点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落实责任。有关乡镇、开发区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要把工作任务逐级分解,责任落实到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按时、全面地完成专项整治工作任务。

企业家三年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产业结构;商品结构;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F83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7)05-0064-02

一、 出口商品结构变化总体情况

2005年大同市出口企业41家,出口收汇核销总额为8694万美元,比上年增加20.3%。出口第一位的是冶金产品,收汇核销额为2986万美元,占出口收汇核销总额的34.3%。第二位的是医药产品,收汇核销额为2314万美元,占出口收汇核销总额的26.6%。第三位的是活性炭,收汇核销额为1169万美元,占出口收汇核销总额的13.5%。2006年大同市出口企业42家,出口收汇核销总额为12440万美元,比上年增加43.1%。出口第一位的是医药产品,收汇核销额为4938万美元,占出口收汇核销总额的39.7%。第二位的是冶金产品,收汇核销额为2659万美元,占出口收汇核销总额的21.4%。第三位的是机电产品,收汇核销额为2582万美元,占出口收汇核销总额的20.8%。

由此可以明显看到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之下大同市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国家对外贸易的政策导向决定大同市出口增长应该以机电和医药产品为主要出口增长点,支持深加工的农产品出口,同时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经过几年的努力,医药产品出口由2003年占全市出口收汇核销总额的12%增长到2006年的39.7%,机电产品由2003年占全市出口收汇核销总额的7%增长到2006年的20.8%,农产品从2004年的0家0出口额发展到2006年的3家143.44万美元,成为大同市出口增长的新亮点,大同市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大同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出口产品结构变化情况

“6656”工程是大同市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具体是指从2003年起,工业系统要集中力量壮大6大骨干产业群,重点培育60户优势企业,到2007年年底,工业总量实现翻番,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力争达到500亿元,实现利税达到60亿元。根据几年来对该工程项目逐步调整,该工程实施项目达122项,总投资达639亿元。

大同市“6656”工程中,涉及出口行业的有煤炭、机械、冶金、医药四大行业,与出口商品结构有较高的关联度,较突出的是机械工业和医药化学工业:在机械工业14个项目中,涉及进出口的有8项,项目占比为57.14%;投资总额占比为77.72%;在目前建成的5个项目中,有2个项目为出口企业,占比为40%,投资总额占比为74.99%。与此相对应,机械产品出口由2003年度第5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3位,出口量由392万美元猛增到2582万美元,增幅达559%,占比由7%上升到20.8%,占比扩大了2.97倍。在医药化学工业40个项目中,涉及进出口的有9项,项目占比为22.5%,投资总额占比为34.35%;在建成的27个项目中,有4个项目为出口企业,项目占比为14.81%,投资总额占比为55.18%。与此相对应,医药产品出口由2003年度的第4位上升到2006年度的第1位,出口量由670万美元猛增到4938万美元,增幅达637%,占比由12%上升到39.7%,占比扩大了3.3倍。

三、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出口商品结构总体上呈现出“四多四少”特点

一是传统产品多,新产品少;二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多,资金密集型产品少;三是低技术含量产品多,高技术含量产品少;四是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出口商品结构虽有改善但仍不合理,出口质量和效益不高,以低价格的数量扩张为主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依然是一种资源约束型的出口模式。

(二)、缺乏高新技术含量出力严重不足

在大同市出口商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品微乎其微,比如说大同市医药产业占全省同行业的50%左右,但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出口产品主要为原料药。活性炭做为煤炭产业链深加工产品的出口,基本处于这个产业的最低端,现有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很弱,不能保证大同市出口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出口创汇企业缺乏进一步发展的能力

一是大同市涉外企业有90%是中小企业,长期以来,这些企业面临的资金短缺,人才匮乏、创新能力低、信息不畅等难题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二是由于自主创新,自主品牌少,企业市场竞争层次集中在自相残杀的价格战上,导致效益不好,效益不好导致积累低,积累低导致科技投入不足,科技投入不足导致品牌开发能力差,品牌开发能力差导致市场开拓力度不够,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三是多数企业的出口是被动地开展的,是在国内竞争压力下被迫开展进出口业务,其产品的质和量在国内也处于行业低端,企业自身拓展国际市场信心明显不足。

四、政策建议

(一)发挥政府在出口产品结构优化中的领导和组织作用

政府各级部门要在用足用好国家外经贸政策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科技、经委、发改委、商务等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发挥科研机构的作用,吸收和利用国内外先进的成果和技术,提升大同市出口产品质量和档次。特别是对活性炭、金属镁、农产品等,进行深加工,提高这些商品的附加值,促进现有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转变贸易增长方式。

(二)出台鼓励科技兴贸和扶持机电产品、农畜产品出口的政策,设立“科技兴贸专项基金”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专项基金”

加强对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的风险支持,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把现有的机电产品和农产品做大做强,推动各种资源向这些企业流动,为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供良好的软环境。

(三)建立对外贸易监控体系,增强处理贸易争端的能力

成立大同市商务信息中心,设立“反倾销应诉基金”。及时准确掌握对外贸易运行动态和质量,监控对外贸易中的问题,反映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为科技兴贸提供信息支持。建立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生倾销案件,立即应对,利用“反倾销应诉基金”组织企业去应诉,为大同市的相关行业和企业争取最大的利益,把损失降到最小,使对外贸易健康有序地发展。

企业家三年工作总结篇7

按照《关于**区“四五”法制宣传教育总结验收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局对“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和总结。现将我局开展“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

按照**区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要求,区商务局于去年7月份组建。商务局组建后即成立了局法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立后,对法制工作做到了“四个明确”:明确了法制工作由一把手负责;明确了领导小组的职责和工作任务;明确了商务局法制工作的重点;明确了做好法制工作的要求。

在全局的法制工作中,把开展“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列为重点工作,由一把手负责抓落实。提出了把“四五”法制宣传教育与全局的思想建设、业务建设结合起来进行,与公务员的考核与全年目标考核结合起来。同时明确了一名副局长负责指导区域流通企业开展“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做到了对企业的指导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

二、狠抓落实,保证普法宣传教育卓有成效

(一)抓好商务局自身的普法教育。

商务局组建后,在普法教育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针对商务局是原外经委和商委合并的特点,组织了内外贸相关法规、政策、办事程序的学习和交流。

2、在国家《行政许可法》和《条列》颁发后,分别组织了专题学习和讨论。

3、依照法律法规,梳理了对外审批、办事的内容和程序,并组织了学习,做到学习法规在前,依法行政在后,保证行政工作的严肃性。

4、结合业务工作,各科室组织了相关法规的学习和法规库的建立。贸易管理科结合行政审批、审核工作组织了法规学习,建立了审批法规库。网点处学习了国家《粮食流通条列》和粮食统计法规,建立粮食工作法规库。市场秩序科学习了市场秩序整顿方面的法规,建立了流通法规库。

5、派员参加了市、区组织的相关法规方面的学习和培训。今年五一前,我局两名领导和三名工作人员参加了市粮食局组织的行政执法学习培训。

6、将普法教育融于思想和业务建设中,融于日常工作中。做到在思想建设中学法、讲法,在业务建设中用法、执法,在日常工作的开展中体现法。在2004年工作总结中,王淑侠局长就学法、用法问题对全局提出要求。

商务局组建后,没有因为违法违规问题受到举报、批评和被通报的人和事。

(二)指导流通企业开展“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按照《**区依法治区规划》的要求,原区商委负责对商业企业法制工作的指导。区商务局组建后,加大了对此项工作的力度和范围,取得明显成效。

1、以《**区“四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为依据,制定并下发了《**区商业系统“四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明确了普法的目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区内大中型商业企业均能按照要求制定了“三五”普法教育计划或方案。

2、多渠道指导企业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

一是讲课。商务局组建后的20天,就组织召开了由150余家内外贸企业负责人参加的安全工作会。会上由区主管领导和商务局、公安分局的领导为企业讲安全生产法,并与企业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书。在去年十一和今年春节前,我局领导又两次为企业讲法制课。

二是发文。去年9月份,我局编印了国家和北京市关于安全法规的册子1000份发到企业,为企业开展法制教育提供方便。

三是督导。仅商务局组建后,就结合各类检查一百余次下到企业,把企业普法教育作为检查的重点内容进行督导。

(三)企业普法教育效果明显

一是普法宣传教育已作为企业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做到了普法工作有计划、有实施方案、有落实措施。

二是普法宣传教育已成为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做到学法、依法、用法。

三是对新招聘人员先进行法规等学习和培训,后上岗就业,已成为企业用人的一项制度,保证了人员的法规素质。

四是普法宣传教育形式多样、有经费投入、有工作机构、有考评机制。

在全区商业企业中,翠微大厦、甘家口大厦、当代商城、双安商场、超市发连锁、家乐福、锦绣大地等效果更加明显。版权所有

(四)中介组织把普法教育作为行业培训和自律的重要内容。

**区商联会、饮服协会、再生资源协会、电子市场协会等流通中介组织,高度重视会员单位的普法工作,通过组织行业培训、行业贯标和行业自律等渠道,组织会员单位开展普法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在企业普法工作的开展中,还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国字头的企业好于其它企业;大中型企业好于小型企业;连锁企业好于个体企业。

企业家三年工作总结篇8

大家好!

今天我们召开建设工程监理统计工作座谈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一是对*年度建设工程监理统计工作进行总结;二是研讨修改《建设工程监理统计报表制度》及升级后的建设工程监理统计系统软件;三是对如何做好明年的工程监理统计工作进行研讨和布署。下面我就*年度工程监理统计工作和本次会议要研讨的几个问题讲几点意见。

一、*年度建设工程监理统计报表工作情况

*年是建设工程监理统计工作实施的第一年,在全国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协助和共同努力下,我们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全国建设工程监理统计汇总工作,完成的主要工作有:

(一)完成统计汇总工作,编制了《*年度建设工程监理统计资料汇编》。

*年11月底,我们在北京召开了“建设工程监理统计工作会议”,对建设工程监理统计工作进行了布署。今年2月份,我们重点协调处理统计报表软件和网络系统出现的问题,保证了企业统计数据的上报。3、4月份,我们对各地上报的工程监理统计年报数据进行了审查、整理和汇总,对发现的错报数据逐一进行了核查。5月份,完成了统计报表数据的汇总工作,编制了《*年度建设工程监理统计资料汇编》;*年6月27日我们在中国建设报上以建设部名义了《*年建设工程监理统计公报》。通过行业统计这项基础工作,我们初步摸清了全国工程监理行业的基本情况,如全国监理企业总数、专业分布和人员构成,以及企业的收入情况。据*年度统计,我国现有建设工程监理企业5927家,从业人员43万余人。统计制度的实施和成果为我们制定行业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根据统计数据,我们对全国建设工程监理企业的监理收入进行了排名,排出了*年度全国建设工程监理企业的前一百名企业,并在《中国建设监理》杂志和“中国工程建设监理与咨询服务网”上公布。

(二)将工程监理统计与市场监管相结合,加强对监理企业资质的动态管理。

在统计报表软件中,为了确保企业注册监理工程师数据的准确,我们将统计系统软件与注册监理工程师数据库紧密联系在一起,让企业只能在监理工程师数据库中选取本企业注册的监理工程师,从而自动生成相应数据。*年7月28日,根据企业网上上报的本企业注册监理工程师人数,我们对监理工程师人数未达资质标准要求的工程监理企业进行了汇总,以部办公厅函下发了《关于对注册监理工程师人数达不到资质标准要求的工程监理企业进行核查的通知》(建办市函[*]471号),要求各省对注册监理工程师数量未达标企业和未上报*年建设工程监理统计报表的企业进行核查,对于限期内确实达不到资质标准要求的企业,将按资质审批权限重新核定其资质等级。

企业资质年检取消后,各地也在研究如何加强企业资质的动态监管,工程监理统计制度实施后,北京、吉林等地方通过统计报表制度加强了市场动态监管。北京市建委在实施监理统计工作中,建立联审工作机制,由市建委综合经济处、建筑业管理处、工程质量管理处和建筑执业资格注册中心四部门联合审查并实施“分类管理,统一上报”,通过统计加强了市场动态监管。吉林省在统计工作结束后,及时了《关于*年建设工程监理统计工作情况的通报》,对未填报统计报表的2家企业记严重不良记录并限期半年整改,对迟报的4家企业记不良行为记录在建设厅网站上给予公示。

二、*年度工程监理统计报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年度统计报表工作来看,我们的统计工作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

(一)个别统计报表指标不规范。企业反映统计报表指标中个别指标设置不规范、解释不够明确,需要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

(二)统计报表系统软件不够完善。一是填报过程中,大量用户同时登录,网速较慢,程序运行不能满足填报需要,影响数据上报;二是数据维护缺乏经验,要求同时支持用户名和密码锁登录时,部分录入数据出现错误;三是注册监理工程师管理系统数据不够准确,影响了填报数据的准确性;四是系统软件汇总功能不完善,不能及时形成准确的汇总数据,影响了统计工作预期效果的实现。

(三)统计报表工作的质量有待提高。一是上报率有待提高。我们将统计汇总的数据与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前年做的行业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发现仍有一定比例的监理企业没有填报统计报表,尤其是有4个省(市)的上报率在85%以下。二是上报数据不准确。不少企业出现上报数据、计量单位错误。三是信息不够畅通。审核过程中很难及时将发现的错误和出错原因清楚、明确的反馈给企业,并且企业通常也不能及时准确的改正错误。

三、同心协力做好*年建设工程监理统计工作

(一)完善统计报表制度和统计报表软件

在工程监理统计报表实施过程中,我们汇总了反馈意见,针对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结合即将出台的《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现行的财务制度,我们调整了统计指标,并将指标解释按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进行了修改;对工程监理统计系统软件进行了完善,力求解决上报速度慢、管理功能不完善等问题。今天会议还要充分听取大家对报表制度和报表系统软件的意见。会议结束后,我们将尽快整理、汇总会议意见,对工程监理统计报表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并计划在今年10月份报国家统计局批准统计报表制度。

(二)做好工作布署和催报工作

*年度工程监理统计工作布置文件下发后,各地要及时做好工程监理统计报表制度的部署、宣贯和升级后系统软件的培训工作,使监理企业对此项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了解、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系统软件,准确上报统计数据,今年我司就不再召开建设工程监理统计工作的部署会议了。

去年的工程监理统计报表填报工作,由于受到网络配置、系统软件本身问题、企业操作的熟练程度等因素影响,许多企业的统计数据都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准确上报。今年我们改进了软件和网络系统,请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做好报表的催报工作。

企业家三年工作总结篇9

一是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提升。经过近年来不断对工业经济进行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目前我市已形成食品饮料(含烟草)、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建材、精细化工五大支柱产业,拥有了烟厂、蓝剑饮品集团、宏达集团、明日宇航、利森水泥、科新机电、美大康药业等一批知名企业。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从2015年底203户增长至2020年底226户(预计);预计至2020年底,规上工业总产值将达到450亿元,比2015年436亿增长14亿元;全市工业增加值从2015年136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78.6亿元,增长率31.3%,年均增长率7.04%。

二是项目建设进度不断加快。积极谋划大项目和跨区域、跨地区项目,全市工业项目形成“储备一批,谋化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的推动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整合招商力量,重点瞄准成都、沿海等地的产业转移,大小齐上,构建形成以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支撑,小微企业和传统优势产业辅助的“双创”新局面。加快项目建设推进,实行每月督促协调,帮助重大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实行挂图作战,全力确保开工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早日竣工达产。十三五期间,我市总投资2000万以上的项目新开176个,投资总额315.6亿元。2000万以上的项目实现利税243.1亿元。

三是“平台”与“要素”并重,推动集群发展。按照一区两园规划布局,经济开发区下设南区及北区,食品饮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聚集发展,工业总产值保持稳步增长,创造的利税逐年增加。2015年园区共有企业156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07.82亿元,实现利税总额60.21亿元;2020年园区企业增加至355家,预计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20亿元,实现利税106亿元。

四是“新”与“旧”并行,区域特色体系初显。“十三五”以来,工业经济坚持总量扩张与结构调整并重,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了以卷烟厂、蓝剑饮品等为代表的食品饮料产业,以明日宇航、科新机电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产业,以玉鑫药业、美大康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以利森建材、华磷科技为代表的绿色建材产业,以宏达股份、安达农森为代表的精细化工产业五大产业体系,工业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坚持发展壮大新兴产业,着力加快工业项目新建,航空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嘉寓门窗、科新机电等总部经济实力显现,振鸿钢制品、华磷科技、步阳门业等重大项目落地,新兴产业企业达63家;结合环保攻坚,大力淘汰落后产能,依法关闭落后生产企业65家,淘汰落后生产线101条,万元GDP综合能耗累计下降18.32%。5年来,通过新旧动能转化,初步形成结构优、体量大、竞争力强的现代工业体系。

五是“大”与“小”并育,壮大企业规模。坚持把培育企业主体作为发展工业的关键环节,大企业大集团、中小微企业“两手抓”,五年来开展中小企业家“北大班”“清华班”“夏大班”等培训350余人次,陆续出台总部经济管理办法、工业发展奖励资金、创新人才引进办法、工业产业倍增计划等多个优惠政策,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形成以大型企业为核心,大中小企业梯次发展、分工协作的工业产业发展格局。5年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均新增15家,2020年达到233家;在各类资本市场挂牌上市企业达到45家。

企业家三年工作总结篇10

一、工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2008年,国际金融风暴对工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致使工业经济主要指标比2007年下滑,但工业对全县经济的贡献仍然功不可没,并在逆境中稳步发展。

(一)多种经济成份共同推动工业发展。

县不断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总体规模不断扩大。

据县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以下简称“二普资料”),2008年全县GDP增长16.7%,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32.7%,对全县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6.8%,拉动全县经济增长11.2个百分点。与2007年相比,受金融危机影响,工业对全县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小,但仍占全县经济主导地位。

一是全县工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据二普资料,截至2008年末,全县工业拥有正常运行的法人企业296家,比2004年末,县全国第一经经济普查的242家增加了54家;年平均从业人员15117人,与2004年相比,增长48.3%;拥有总资产536340万元,实现利润69928.4万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101.1%和810.2%。2008年,我县全部工业企业年平均产值1774万元,比2004年的422万元增加1352万元,增长了320.4%。其中,年主营业务收入达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个数由2004年的21个增加到54个,增长了157.1%;其年平均产值由2004年的3534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8934万元,增长了152.8%。

二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有所上升。二普资料显示,2008年底,全县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全部工业企业的1%,从业人员占7.6%,分别比2004年底增加了0.17和4.67个百分点;2008年全年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比2004年增加了2.81个百分点。这表明,在我县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中,全县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并没有随着改革的深化而逐渐消亡,而是随着全县经济的发展不断壮大,其在工业经济的比重也在明显上升。

三是私营经济在我县工业经济发展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据二普资料,2008年底,全县拥有私营工业企业245家,比2004年增加了35家,增长16.7%,占全部工业企业单位数的比重为82.78%,比2004年下降了约4个百分点。其在2008年全年实现的工业总产值为173571万元,在全部工业中所占份额由2004年的36.7%下降到33.1%。但其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30.8%,占到全县工业经济近三成,所以私营经济仍然是我县工业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二)大中型工业主体地位十分突出

1、大中型工业企业主体地位显著。2008年,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资产和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中,大中型工业分别占70.9%和55.4%,虽然总资产所占比重比2004年减少4.5个百分点,但是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却比2004年增加了26.7个百分点,对全县工业经济贡献率高达104.1%,由此可以看出大中型企业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明显。

分企业规模看,2008年末,全县年主营业务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52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4家;5000-10000万元企业7家;3000-5000万元企业11家;1000-3000万元企业30家。

2、放开搞活小企业的步伐稳步迈进。据二普资料,截至2008年底,全县小型工业企业共有242户,占全部工业企业总户数的81.8%,与2004年相比,小型工业企业增加21家;从业的人员达到12763人,占全部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76.8%。2008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中有小型企业50家,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户数的92.6%;从业的人员达到6918人,占64.2%。

(三)支柱行业依然是全县工业的脊梁

我县工业以制造业和采矿业为主,其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95%,两大支柱行业集中度高,在全县工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巨大。

据二普资料分析,在全县16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10个行业属于制造业,有2个行业属于采矿业。截至2008年末全县制造业和采矿业共拥有规模以上企业51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94.4%;年平均从业人员10255人,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平均从业人员数的95.2%;年末拥有总资产470944万元,占全部工业总资产的比重达90.5%。制造业和采矿业对全部工业的贡献份额:总产值为97.2%,主营业务收入为96.6%,实现利润为97.7%。

在12个制造业和采矿业行业中,占全县工业总产值比重较大的饮料制造业和原煤开采和洗选业合计占比重为89.2%,可谓之为我县工业支柱产业,其中,饮料制造业占63.5%;原煤开采和洗选业占25.7%。

二、现实差距的突出表现

目前我县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认真审视当前我县工业发展状况,在与全省59个扩权县和全市其他县区的比较中,我县工业的总量不大,优势资源利用不足、整体竞争力不强,新增项目投入不多、发展后劲短缺等现实问题还比较突出,需要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破解发展难题。

1、工业投入对工业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

尽管国家政策引导从投资推进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但我县工业近几年的投资在这种转变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开始呈现明显下降的态势,直接导致全县工业增量有限、增长后劲不足。

2008年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223.7亿元,比2007年增长43.5%,其中,工业投资完成额为198.1亿元,增长116.8%。同年,我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22.8亿元,增长71.1%,高于全市平均增速27.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完成额为12.4亿元,增长54.7%,速度比全市低62.1个百分点。

另外从我县工业投入内部构成看,资金大量用于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扩建,真正新建企业项目不多,2008年,在全县工业完成的12.4亿元投资额中,新建项目投资3.3亿元,仅占26.9%,还不到三成。同时新建项目建设进展也比较缓慢,建成投产时间延后。

2、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结构调整步伐不快

从反映产业结构调整和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看,我县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全省、市内比较而言,我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明显趋于弱势。

3、优势资源利用不足,产品附加值有待提高

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农副产品加工业规模小、发展慢,引导农业集约化发展的作用发挥不出来;其次是煤、电、化一体化综合利用有限,产品附加值提升不明显;第三是现有生产资料利用不足,特别是洗煤企业生产资料急需整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