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治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9 14:06:43

形势与政治论文

形势与政治论文篇1

关键词 针对性 实效性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200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强调指出:“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担负着重要使用”。因此,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新特点,不断提升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高校德育教育必须认真探索的重要课题。①

1 突出课程任务,是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前提

一是认知时事。即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使大学生认知国内外形势,为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积累必要的知识和阅历,提升政治敏锐度和鉴别力;二是认同政策。即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使大学生认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而激发投身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热情;三是认清趋势。即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使大学生认清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趋势,对未来形势的趋向有一定的前瞻性。

2 注重教学内容的优化,是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基础

一是突出时效性。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是内容常变常新,与时俱进,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讲授内容,紧扣时代脉搏。但并非意味着什么内容都可以给学生讲,要把与学生有关的、学生关心的国际、国内时政热点讲给学生,不但要讲清是什么,而且要讲清为什么,并分析事情发展的趋势、利弊。讲大事可以吸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讲清了这些事情的本质和来龙去脉,就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是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必修课程,其内在地贯穿着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现自身功能的自觉追求。现代教育观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的有机统一,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形势与政策课肩负着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教学目标,其关键是看其能否培养出素质全面的人才,而培养素质全面人才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人文精神教育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学生个体的个性特点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偏见,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并不显著。现代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更关注学生的个性诉求、人格完善及道德品质。在“中央16号文件”指导下,在“形势与政策”内涵建设上,应充分体现出关注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特点,有意识地注重人文精神的倡导和再造,这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而且还能体现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功能的内在诉求,培养出更多的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具有人文精神的创新型人才。

3 强化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是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

其一,“注重主体性”。当前,许多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教学形式仍是“满堂灌”,教师既是教学的主导者又是组织者。尽管每次上课前,任课教师都进行了大量的准备,课堂讲授也能“声情并茂”,但由于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的讲课往往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共鸣。要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关键在于切实贯彻“以学生为本”和“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教学原则,在教育中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探索“形势与政策”课的主体性教育模式,即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下转第114页)(上接第45页)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对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的主动选择、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的主动参与、形势与政策精神的主动内化,以及主动探究等形式来实现形势与政策教育目的一种模式。

其二,“注重实践性”。在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教师还应多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教师可根据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适应学生特点的实践性教育内容和形式。实践性教学活动一般包括校内实践性教学活动。如演讲、辩论、案例教学、座谈会等,使学生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消化和运用书本理论知识的能力。校内实践性教学活动还有“请进来”的教学方式,就是有针对性地邀请有关学者、专家到学校给大学生介绍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宣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师生开展直接的交流和研讨;实践性教学活动还有更加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性教学,主要包括参观与现场教学相结合、专题调查或暑期社会实践等等,使学生在感知丰富多彩生活场景的同时提升分析、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

4 改革创新专题化理论教学与主题性实践教学互动的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方向

专题化教学,就是根据形势与政策课内在的特点与人文精神内涵,围绕课程教学的目的与要求,遵循课程各章内容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将课程内容划分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若干个理论专题,进而围绕各个理论专题确立教学方案并开展课程理论教学的一种教育方式。通过专题式授课,可全面、系统、客观地分析形势,宣讲政策,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基本理论及学生关注的重点、难点进行精讲,使学生能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和标准观察分析形势。

主题性实践教学,是为弥补专题化理论教学的缺陷而设计的,专题化理论教学对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关注不够充分,在引导学生能动感知和体验社会与生活方面也难以获得理想效果。主题性实践教学就是依据设定的理论专题,结合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总体目标要求来确立相应的社会实践主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进而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去感知社会丰富多彩生活场景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成效显著。可以看出,“形势与政策“课专题化理论教学与主题性实践教学是相辅相成、互动统一的关系。采用专题化理论教学与主题性实践教学互动模式对于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成效显著。同时这一模式的设计与实施,不仅能够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偏重于理论上的说教而脱离学生现实关怀的弊端,而且还能够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灵活的空间,进而实现理论说教与实践体验的有机统一。

注释

① 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司〔2004〕13号).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简称中央16号文件);

形势与政治论文篇2

面对以上的任务和挑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有效性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西方的政治社会化的理论和实践正好提供这样的一种视角和思路,在结合国内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借鉴政治社会化的理论有助于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有效性,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政治社会化的内涵及基本内容

(一)政治社会化的内涵

政治社会化最初是由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和罗伯特?海斯在《政治社会化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的论文中提出。随后许多学者进入政治社会化的研究领域,政治社会化日渐成为社会化研究的重要分支。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个体通过接触和学习某种政治文化,培养政治立场(包括政治信仰、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和政治参与能力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人通过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学习相关政治知识和规范,掌握政治技能,最终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政治价值观、态度和人格,做出正确的政治行为。从这一角度可以看出,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性直接关乎着社会政治体系的延续和发展,关乎着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政治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政治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治知识的社会化。在我国,政治知识的社会化主要是指,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知识体系,奠定政治社会化的基础。

二是政治信仰的社会化。政治信仰是反映个体政治特性的心理状态,政治信仰的社会化是个体在学习政治知识的基础上,从心理层面认同和接受所掌握的政治知识和技能。也就是说,在我国,培养社会个体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仰是政治信仰社会化的主要目标。

三是政治情感的社会化。政治情感的社会化主要是培育社会个体对政治体系、人物和活动等的内心认同感。在我国,此种社会化的过程主要是指培养社会个体热爱祖国,拥护国家政权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样有助于维护国家稳定和团结。

四是政治能力的社会化。政治能力主要是指保证政治方向不偏离国家的要求,能够从事和参与政治活动等方面的能力。在我国,政治能力的社会化不仅体现在社会个体的政治方向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还要能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建言献策等。

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现状与问题

2004年和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按照文件要求,各大高校开始配备师资队伍,开设《形势与政策》的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新形势下,高校《形势与政策》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多数高校均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改革与完善、考核评价模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加强的地方”。

(一)专业师资队伍不足

在部分高校,从事《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专业教师比重较低,往往是以党政干部和辅导员为主,这种方式虽然能够暂时解决教师不足的问题,但是从长远来看,影响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的实现。首先,由于是兼职教学,其除了本职工作以外,可能无法全身心投入到课程教学,更谈不上在课程科研方面的取得一定的成就;其次,部分老师的专业背景、知识结构不符合教学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充分,有时仅凭个人经验来完成教学。

(二)教学内容欠缺实效性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偏重时政类,要求必须贴近现实和社会,其教学内容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时效性较强。教学时不仅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指导和理论武器,还要联系国际国内热点和难点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关注的一些事件和现象。对其进行正确的解析,透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认识。然而,很多时候因为课程时效性较强的特性,缺乏统一的教材,教学内容一般根据授课老师的安排,如果有些老师备课不充分的话,这种授课的效果就难以保证,甚至是流于形式。另外如果老师的教学内容不紧跟时势,不对教学内容进行定期更新,那么《形势与政策》课程也就丧失其针对性。

(三)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以课堂教学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大多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吸收和消化所学知识的效果不明显。此外,光靠课堂教学,缺乏实践教学和课堂互动,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力和兴趣不足的情形,对于其加深了解当前的政治形势和动向,全面掌握相关领域的政策知识有着不利的影响,同时也展现不出实践育人的效果。

(四)考核标准过于简单

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程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其考核标准也难以统一,往往是依靠各自老师经验安排自己的考核,考核大多是以提交课程论文的方式,而这种课程论文普遍抄袭率较高,很多时候都是复制网上的内容或者期刊网等。这样造成老师很难从课程论文中分析出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合理的评价,影响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三、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有效性的举措―基于政治社会化理论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程还有不少需要修正和完善的地方,那么引入政治社会化理论和方法很有必要。运用政治化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政治知识和信仰的内化规律,利用政治社会化的方法来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情感和锻炼大学生的政治能力,最终教育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基于政治社会化理论,结合《形势与政策》课程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有以下几种提升其有效性的举措: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考核评测形式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课程有效性的关键举措。根据政治社会化理论,首先从结构上要建设以专业教师为主体,辅导员队伍和党政干部作为补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而且教师队伍必须保证相对稳固,能够保持教学的持续性。其次,对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上看,从事《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的教师务必要有较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敢于担当,富于责任感。同时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拓展知识结构,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哲学、管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最后,还要增强在教学中的科学研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

选择正确的考核评测方式能对教学效果有着更为直观的认识。一是对学生的考核,采用考试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考试可以采用开卷考试加课程论文的形式,再结合平时对出勤、讨论、作业等环节的考核,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二是加强对授课教师的评测,建立完善的评测体系,促使教师认真组织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式,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二)充实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式

依据《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和《形势与政策教育概论》等相关教材,以学校为单位,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时势背景统一备课,随时更新教学内容,增强其对学生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此外,可以借鉴政治社会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加强公民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等,进一步充实教学内容。在教学方式上,有条件的高校可以采用专题报告会、主题辩论、座谈会等形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同时授课教师要注意过程引导,启发学生的思考,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扩大教学主体,拓宽教学途径

形势与政治论文篇3

关键词: 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5-0225-02

0 引言

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复杂多变的国际和国内环境,随着越来越多的“90后”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体,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司[2004]13号)明确指出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在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进一步强调了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施提出了具体的规定。高职院校对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但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高职院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

1 加强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意义

1.1 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社会对人才需求水平的提升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大学生要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必须具备坚定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国内外形势,掌握科学分析社会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为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

1.2 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重要保障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发展的黄金时期和矛盾的凸显时期,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在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我们面临着许多矛盾和困惑,亟需教育和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尚未完全成熟,对待事物反应敏锐但明辨是非能力不强,容易受到国际紧张形势和社会不良现象的误导。通过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引导大学生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角度认识国家和社会,全面、正确、准确地把握形势,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肩负起当代大学生所应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明确自身的人生定位和奋斗目标。

2 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

问题。

2.1 思想认识不到位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生产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和实施上注重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着削减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时的现象。尤其是在形势与政策课的开设上,部分高职院校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认为学生可通过网络等新闻媒体进行自我教育,或者渗透在其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临时性的形势与政策报告或在部分年级“阶段性”开设专题讲座,缺乏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独立性和长效保障。最终导致学生对形势与政策教育不够重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2 师资力量配备不足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在人员数量上,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加,原有的师资队伍难以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部分高职院校甚至存在着一千多人“上大课”的现象,教育教学效果明显受到影响。在人员素质上,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发展目标不够清晰明确,待遇偏低,对教师缺乏吸引力,准入条件相对宽松,这些导致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不到更好地提升。在资金配备上,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把形势与政策课放在与其他两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师资培训和课时津贴上,不能同等对待,造成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在价值评判上出现误导。

2.3 教学内容深度不够 目前高职院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缺乏行之有效的教材,教材相对滞后,随机性较大,针对性不强,不能发挥真正的教育效果。而高职院校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缺乏对教学内容的钻研和探索,多数授课内容是通过网络等渠道进行搜集、整理的,存在着迎合学生的心态,不能更好地透过现象分析本质,对教学内容理论深度的挖掘不够,讲解不够透彻,导致形势与政策课的理论说服力不足,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理论

魅力。

2.4 教学方式方法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目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存在着“任务式教育”的思想,对教学效果提升的认识程度不够,缺乏钻研和变革,多数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针对性和灵活性不强,直接影响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在考核方式上,多数以考查为主,以期末提交的论文作为成绩的唯一参考依据,缺乏定性与定量分析,难以全面、准确、客观地给予学生评价,最终导致学生对成绩的认可度不高,应付了事,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3 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3.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完善体制机制建设

3.1.1 充分认识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意义。形势与政策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明辨是非能力,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握政治方向;帮助大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明确历史使命,提高时代紧迫感和社会责任感。高职院校要把形势与政策教育纳入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高度重视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工作,整合教学资源,充分挖掘育人功能,切实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

3.1.2 加强领导,完善体制机制建设。高职院校要确立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的领导体制。建立党委副书记主管,党委宣传部、思政部、教务处和学生处四位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三大课堂的合力优势,统筹安排,协调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提高学校各方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视程度,全面推进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的落实,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高职院校要把形势与政策课纳入教学计划,严格要求,规范管理,把形势与政策教育贯穿于高职教育始终,保证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长效机制,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进而提高广大师生对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的认识。

3.2 刻苦钻研教学内容,提高理论说服力 教学内容的设置是课程建设的基础。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的特殊性,教师要刻苦钻研教学内容,坚持稳定性和动态性、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统一。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结合当前形势,精心安排教学内容,挖掘当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为大学生答疑解惑。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既要把握方向,又要突出高职特点,既不能空泛地讲理论,也不能单纯讲事件,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深入浅出,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法分析社会时政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有知识性,又有意识形态性,最大的魅力在于理论的说服力,这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师来说是最大的挑战与瓶颈。如何把握好理论的深度,驾驭好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堂,这些都需要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刻苦钻研的能力。

3.3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在教学理念上,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全方位地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教学方法上,突破传统的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模式上,充分发挥三大课堂的教学合力优势,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论课堂主渠道、学管工作队伍日常班团课引导和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在教学手段上,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在考核方式上,坚持日常性考核和学期末考查相结合的方式,由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和辅导员共同给出学生评定成绩,既关注学生对社会时政的分析,又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思想动态。

3.4 壮大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 形势与政策课的性质和特点要求授课教师,既要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素养,又能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各方面的要求都很高。因此,我们在师资队伍的配备上要坚持“以题定人、专兼结合”的模式。“以题定人”是指实行专题讲授,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选聘经验丰富、学有所长的老师担任形势与政策课单项专题的教师。“专兼结合”是指既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优势,又要发挥学管工作队伍的优势。目前,高职院校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数量有限,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难以更好地完成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教学任务。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学管工作队伍最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能够把握好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最佳时机。高职院校在积极开展培训、交流和提升学历的过程中,加大对学管工作队伍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学管工作队伍的素质、能力和水平,落实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的“三全”育人理念,切实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怀.对提高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的探讨[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3):102-104.

[2]贾后明,陈金生.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0(5):87-89.

形势与政治论文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融合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两者在工作内容上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是一种交叉、依存的关系。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培育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则要引导员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它们都致力于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准和精神境界。企业文化管理运用企业道德和企业精神等文化因素来塑造员工的价值观,进而影响和规范员工的思想道德行为,使员工为达成企业共同目标而努力。而思想政治工作也通过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以培养积极进取的企业神,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

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和改进现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利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来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政治上的导向和思想上的保证;另一方面,要看到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方法,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更直观,更具有时效性。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就是要实现二者的结合,使两者相辅相成、优势互补,从而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意义

1.能更好的促进企业发展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都重视精神因素的作用,都是形成一种组织上的凝聚力,其目标指向都是要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形成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企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会促进企业文化健康地发展。同样,优秀的企业文化会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结合企业自身发展情况,立足现实,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形成自己的特有优势,为企业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进而推进企业不断发展与进步。

2.促进企业文化的本土化

企业文化理论起源于西方,它以西方先进生产力、经营理念和员工素质为背景和研究对象。而我国企业的发展阶段和经营管理理念不同于那些发达国家企业,尤其重要的是这种理论是产生在西方文化背景下,打上了其民族文化的烙印。因此,将这种理论运用到我国企业,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这种管理理论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问题。如何建设我国的企业文化,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吸取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不能全盘照搬。同时,企业文化理论兴起于 20 世纪八十年代,本身还不够成熟,需要根据本国企业的实际不断充实发展。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国企业的一项传统优势,在过去几十年里它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在政策、人心、方法、网络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促进企业文化的本土化建设。

3.利于企业形成特有优势

我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于特定的环境下,对社会主义企业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操作体系,储备了向前发展的强大力量。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旧问题解决还会有新问题出现,所以事物要发展就必须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带来了新的挑战,而企业文化建设理念要在我国企业的适应过程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目前,我国企业己经初步建立了现代化企业制度,企业产权关系、利益关系的调整迫切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沟通和协调,而企业也将摆脱原来的行政依附关系,直接面对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迫切需要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加以整合与引导,这样两者对我国企业发展无疑是不可缺少的,两者的结合对企业发挥整体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的客观实际来看,两者的融合不仅能为企业注入生机和活力,促进企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我国企业形成一种新的特有优势,这就是两者融合的意义所在。

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方法

1.加强党组织的领导

企业党组织是工人阶级政党在企业中的基层组织,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切实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组织对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和领导,是搞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

2.引入人本管理思想

无论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还是企业文化建设,都要立足于人这一根本问题。我们绝不能把员工看成纯粹的受管理的被动客体,这会严重挫伤员工主人翁的积极性,既不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也不利于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有碍企业的发展。因此,只有牢固树立“人本管理”的指导思想,发掘出一种能激励员工以企业为家、企业兴我兴、企业衰我耻的企业文化,并用这种企业文化来培育人,才能使企业更好地挖掘潜力、蓬勃发展。

3.树立正确价值取向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决策者对企业性质,目标,经营方式的取向作出的选择,是员工所接受的共同观念,是长期沉淀的产物,是企业员工所共同持有的,是支持员工精神的主要价值观,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做到让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效融合的途径。

结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二者的融合能形成一种优势,两者融合后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利用,能够使我国企业形成一种新的特有优势。当前我国企业面临着特殊的形势,企业将进一步面对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迫切需要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进行整合和引导,这样两者结合对企业发挥的优势才显而易见。将我国企业的优势和西方的先进理念有机结合在一起,将有助于提升我国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形势与政治论文篇5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思考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是意识形态最敏感、最活跃的地方,也是最多元化、文化碰撞最强烈的地方,有道是“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研究和掌握师生的思想状况,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与方法,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既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需要,也是21世纪高校培养人才的需要。

一、深入推进师德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责任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师生并有效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各种挑战的紧迫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在积极推进开展“践行师德创先争优、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中,以“三育人”工作为载体要求全体教师公开师德承诺,开展“师德标兵”评比,努力提高教职员工的政治觉悟和职业道德水平,进一步增强做好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帮助青年学生健康成长,争做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模范。

二、构建学习型党组织,坚持理论武装加强思想建设

在全面开展“创先争优党建工程”建设中,围绕提高领导干部的学习力、执行力和综合素质,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两级中心组理论学习为龙头,以全院师生员工政治学习为基础,以形势政策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为补充,以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学院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落脚点,通过实行学分制,采取自学、辅导、讨论、集中学习等多种形式,不断把理论学习活动引向深入。组织实施“五个二”(阅读二本书、参加两次集中学习交流、听取两次讲座、欣赏两部影视片、撰写两篇学习心得)学习教育活动,开展“学党史树理想信念,学典型树人生标杆”活动,重点学习《中共党史》,购买配发学习材料,组织观看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第三届道德模范评选颁奖典礼及撰写观后感活动。制定学生时事政治学习计划。以宿舍为单位组织学生学习时事政治,将学习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形势与政策教育考核,极大提高了学习活动的规范性和实效性。

三、谋求工作创新,开拓思想教育新局面

“创新”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优势的发挥,所具有的重大作用,在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坚持理念创新与方法创新。(1)发挥主渠道作用。学校单独成立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部,全方位整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实现了概论课专题化、基础课项目化、形势与政策课论坛化。坚持党委顶层设计,协调教育资源配置,实现教与学、思与行、师与生等方面的联系上谋创新,在课上教学与课下操行、校内教育与社会实践、发挥主渠道作用与整合教育资源方面的结合上谋突破,不断拓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视野,继续丰富主阵地建设内涵和外延,推进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和日常学生思想工作一体化进程。(2)丰富教育载体。推进网络育人平台建设,加强信息技术新手段运用,形成网上网下、线上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重点扶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队和辅导员博客、微博、学生网上社区建设。深入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3)推进素质教育。以文化素质教育为突破口,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通过完善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体系、资助学生创新项目、构建学生社会实践框架,打造“五四”科技文化艺术节、“星期二”讲堂等校园文化品牌,切实为学生全面素质提高提供平台。(4)深化理论研究。学校充分发挥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的作用,紧密围绕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任务,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教职工和学生所关注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上,集中力量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解决。高度重视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运用,切实服务于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使研究会真正成为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交流的平台和理论研究阵地。

参 考 文 献

形势与政治论文篇6

关键词 四个自信 形势与政策教育课 改革研究

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开设,是要帮助高校学生能准确把握、正确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形势发展变化,提高大学生群体利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辨别是非的能力。在建党95周年讲话上指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要坚持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及文化自信”。因此,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加强“四个自信”教育,全面巩固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阵地作用。

1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形势与政策教育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但由于该门课程学时和学分相对较少,没能引起教师和学生足够重视,该门课程有逐渐边缘化趋势。目前,形势与政策教育课主要存在“四个自信”教育不明显、教学方法落后、考核方式单一、教师队伍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

1.1“四个自信”融入教学内容不明显

“四个自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要全方位融入到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中是重点也是难点。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内容一般是国内外热点问题,如何将“四个自信”巧妙地融入到教学中是需要教师去深入思考的。一些教师对于“四个自信”的教学往往是做简单的描述,融入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也不全面。也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四个自信”教学显得穿凿附会、生搬硬套,将毫无相关的内容联系上“四个自信”,其效果不明显。如果不能将“四个自信”教育与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内容有机衔接起来,不但教师授课底气不足,而学生对教学内容也难以理解和接受。

1.2教学方法落后、考核方式单一

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教学目标是要通过教学来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和分析国内外政治、经济等形势发展变化,全面及深入了解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通过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和优越性。如果教师仅仅是通过灌输式的教学,就很难实现这一目标。由于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学时偏少,考核评估也不严格,教师对该门课程缺乏重视,一些教师仅仅是对国内外热点问题进行平铺直述式的解读,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变成了新闻阅读课。问题在于这些“新闻”学生很容易通过网络获取,再加上课程内容陈旧,学生普遍缺乏兴趣。

1.3教师队伍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教师队伍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对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教学效果有着重大影响。同时,教师自身的敬业精神、道德品质及理想信念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首先,由于形势与政策教育课面向高校所有专业、所有年级学生,教学任务繁重,再加上思政理论课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其他思政理论课上,大部分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往往由政治辅导员或其他行政人员来担任,该门课有逐渐边缘化趋势。高校辅导员队伍来自不同专业,一些辅导员老师未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系统和全面的掌握。此外,大部分教师对于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讲授也是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合力。

2“四个自信”视角下形势与政策教育课改革途径

2.1开展“四个自信”主题教育

(1)将“四个自信”主题教育与形势与政策教育结合起来。形势与政策教育不但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而且要通过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马克思曾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理论彻底”就是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根本,因此,形势与政策教育课要能说服学生,就要求教师能够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教育引导学生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2)“四个自信”主题教育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高校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学生的兴趣点及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不同,这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遵循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原则。教师最好能结合学生背景来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如给经管类学生上课就可以着重选择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内容,如给理工类学生上课,就可以贴合“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的发展动态,展示我国在经济、科技等领域所取得成就以及发展趋势,同时要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刻苦学习,努力为祖国的经济发展及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3)“四个自信”主题教育要提高针对性。近年来,社会上存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抹黑中国的现象,特别是网络上出现了“呲必中国”的“网络喷子”,他们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视而不见,他们不择手段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因此,“四个自信”主题教育就是要主动澄清事实,引导学生自觉抵制“网络喷子”的错误导向。教师也可以布置作业,指导学生去查找客观数据,引导学生学会用事实说话,以正视听。总之,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政治、经济、民生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大规模的沧桑巨变在已知的人类历史而言,是绝无仅有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既要讲道理,更要摆事实,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辨别是非及抵抗“杂音”、“噪音”干扰的能力。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建立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信息的互通,而且经过“头脑风暴”也便于集思广益、达成共识。高校可以在开学之初召开形势与政策教育课集体备课会,就本学期将要讲授的内容、形式及办法开展广泛讨论。如此,每一位教师都能就改良教学效果等问题充分发言及建言建策,既w现教师队伍的主导性,也能增强教师队伍的责任感。

(2)建立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团队。专职教师团队成员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教师组成,他们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主体力量。兼职教师团队主要由政治辅导员组成,政治辅导员相比思政理论课教师更贴近学生、了解学生,他们是高校最前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专职教师偏重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理论研究,兼职教师则注重于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3)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与授课信心。为人师者,既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自己讲授的内容充满自信,课堂之上才能理直气壮。讲好形势与政策教育课,授课老师首先要坚定“四个自信”,对那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经过反复检验的真理,要信心满满地讲,对那些涉及大是大非的问题,要敢于理直气壮地辨。“面对当下生机勃勃的中国道路,优越先进的中国制度,与时俱进的中国理论,厚重智慧的中国文化,深谙于此的老师们实在没有理由不自信”。教师只有始终坚定“四个自信”,授课才会有底气,才能有足够的动力去种好自己的“责任田”。

2.3优化课程设计与考核形式

(1)增强教学内容的政治性与时效性。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接纳新事物、新知识能力较强,而政治上不一定成熟,价值观也未完全确立,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很有必要强化政治性。课程内容上要紧扣“四个自信”,帮助大学生客观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时代责任及历史使命。

(2)注重理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马克思曾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彼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的经院哲学问题。”马克思这一著名论断表明,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自己认识的正确性。理论的灌输是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基本形式,但如果要取得更好的效果,就得采取理论灌输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形式,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育的一种检验与映射,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利用“易班”网络平台,完善学生考核测评办法。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对学生的考核测评主要是采取考查的形式,一般是交个小论文或作业。这种考核方法虽比较省事,但会造成学生对待该门课程比较随意,他们的作业或论文也往往是网上抄袭、拼凑而成,考核难有实际效果。形势与政策教育课一般都是大班授课,授课教师批阅作业的工作量较大,也未必都会认真去细看每一份作业。因此,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考核可以采取更加灵活便捷的方式,可以利用“易班”网络平台进行在线考试,教师也可以在“易班”网络平台上传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学习资料供学生下载或在线学习。另外,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考核测评也应包括社会实践情况,这一部分应占取一定比例,或计入平时成绩。

形势与政治论文篇7

【关键词】新形势 事业单位 思想政治工作

党的十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先进性写入了,这有利于促进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事业单位精神文明的一部分,是提高事业单位自身凝聚力的保证,特别是近几年很多事业单位都面临着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问题,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逐渐被提上日程,并且已经成了事业单位的主要工作之一。

一、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职工思想的稳定。

新形势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思潮,这些新思潮对职工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事业单位改革之后,出现了绩效考核制度,加大了职工的工作压力,由于这些工作上的压力不能及时解决,时间一长就转化成了心理压力,直接影响到职工的工作效率。事业单位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能对职工进行疏导,帮助职工缓解工作和思想上的压力,稳定职工的思想,为事业单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提高职工的工作效率。

(二)有利于激发职工工作的热情,提高职工的工作能力。

事业单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稳定职工的思想,提高职工工作的效率。所以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与事业单位的实际发展状况相适应,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事业单位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能让职工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进而为事业单位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才有助于事业单位更好的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

(三)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事业单位作为一个非盈利性的机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事业单位内部也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而解决好职工的内部矛盾是事业单位维持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的一部分。对事业单位来说,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解决职工的内部矛盾,为职工提供一个和谐稳定的工作环境。所以事业单位要不断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以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减少单位职工内部矛盾发生的概率,为和谐社会增加一些和谐的因素。

(四)有利于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的进行。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事业单位正稳步发展着,但是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还需要不断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新的事物,所以事业单位需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以转变职工的思想观念,处理好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样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能从全局出发,根据职工对改革的看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转变了职工的思想观念,还促进了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

二、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举措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事业单位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应该注意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为理论知识是实践训练的基础,所以职工在实践之前一定要先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对事业单位来说,应该加强年轻职工理论知识的培训,因为年轻职工的思想浮动较大,不喜欢学习理论知识,理论知识比较缺乏,所以事业单位应该重视年轻职工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事业单位在领导职工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做好实践工作,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联系,在实践过程中解决职工实际工作中的矛盾。例如我们可以运用学到的马列主义、思想等理论知识深入开展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

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是事业单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而且这个运行机制必须要围绕着事业单位的整个目标来运转,还要与事业单位的实际发展情况和特点相适应,这样才有利于事业单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的思想政治工作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思想教育,事业单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就是为职工带来更多积极向上的文化,保证职工的身心健康。所以一定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合理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目标有一个详细的规划,然后将整个目标再分成若干个小目标,最后在逐个完成这些小目标,以便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开展。同时政工工作者一定要随时了解职工的思想状况,这样才能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三)提高政工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全体人员的长期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所以政工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就显得特别重要,过硬的专业素质是事业单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一定要加强对政工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政工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水平。另外注意政工工作者的年龄比例,适当增加一些新成员,特别是是高学历、高素质的年轻工作者,这样有利于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以更好的适应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

结束语

新形势下,各种各样的因素都有可能阻碍事业单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所以在复杂的环境中,事业单位一定要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运用灵活多变方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政工工作者要与职工多交流,这样才能对职工进行深入的了解,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平.浅论事业单位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J].才智,2011,11(12).

形势与政治论文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 形势与政策 教育 高校学生

1 对高校思想教育中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现状分析

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对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学生思想活跃,渴望成才,他们关注形势和政策变化的趋势,积极思考国家的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角色,关心国家、家庭和本人的发展前景,这充分表明高校学生也有学会判断形势、把握政策的内在需求。那么什么是形势与政策的内容呢?形势是国际和国内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态势;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目标和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政策的制定要以国内外形势为客观依据,而形势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政策的相应调整。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形式,无论是从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掌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培养学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还是从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弘扬科学精神等方面,形势与政策教育都显示了其独有的作用与地位。其受重视程度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变化而不断的得到提升。但是从教学实践来看,效果不尽如人意,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2 对于高校发展中形势与政策的几点思考

2.1 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

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高校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

2.2 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若干对策

教学内容上要坚持“精”的原则, 注重基础、把握重点、突出主旋律 。“精”,要求在内容的选取上突出重点,从可讲的素材中提取出最适合当前形势发展,学生最想了解的热点、难点和深层次的思想问题作为要讲的内容;避免面面俱到,要把所选取的内容给学生讲深讲透,让学生领会并学会运用。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进理论武装青年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方向、道路信念教育都是完全有必要的,但是新形势更要求我们应充分重视并切实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基本的思想观念教育,以及基本的道德观念、法制观念、纪律观念教育。“管用”就是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学习在思想上、认识上真正受益,避免空洞乏味地理论说教。通过形势政策课,真正能吸引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发展形势,起到统一思想、引起共鸣、鼓舞精神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

2.3 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存在的几对矛盾及有效的解决方法

(1)形势与政策教育中的几对矛盾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下,国际、国内形势变得异常复杂,并且时时刻刻都在多渠道、全方位地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如何引导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在五彩纷呈的现实世界里正确认识形势,使他们无论面对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还是社会思潮涌动,都能够知行统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一门大学问,难度非常大。但从应对复杂局势的措施来看,力度明显不够,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途径单一,主要是课堂教学,甚至在一些院校仅仅是通过几个讲座、几场时事报告会来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既缺乏针对性,又不能保证教育的普遍性和经常性,效果可想而知!形势与政策我们天天都在接触,它也天天都在发展变化,要把难点、热点、深层次问题讲好,教师需要做大量的实际研究比较,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与更新,这就需要教师能潜心钻研、与时俱进地充实教学内容。而从教学实践来看,“形势与政策”课往往由“两课”教师或学校行政工作人员兼任,由于地位上不受重视、教师精力上的局限及资料上的缺乏,导致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空洞枯燥,这样的课学生当然不会喜欢。

(2)教学形式、方法要灵活、要创新

形势政策课应多开展一些新闻评述、形势分析讨论、信息论文交流评比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并提高自己的分析理解能力。同时可辅以音像视听、参观等鲜活的形式配合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可以打破课堂界限,有针对性地邀请内行专家与学生面对面讨论交流。还可以尝试把形势政策课引入第二课堂、引入社团,让学生上讲台,教师做点评,使形势政策课更加生动,更有说服力,效果更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众传媒手段的变化,特别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迅猛发展,给广大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网络时代,形势政策课的载体要不断创新,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资源,办好多媒体教学,尝试网络教育。在国际上,网上大学也纷纷宣告成立,并以其开放性、资源共享性、灵活性、费用低等一系列优势赢得学员的广泛欢迎。

当前正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和栋梁的青年,他们的素质如何是关乎国运兴衰的头等大事。胡锦涛总书记一再强调: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府,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加强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引导大学生全面了解今后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要努力实现的目标,认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判断发展形势,自觉把自己的前途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的重要举措,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明智之举。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开发教学的生动性,探求教学的实效性,对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中“形势与政策”教育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形势与政治论文篇9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严重影响了形势与政策教育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

一 充分认识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性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的重要途径,上好该门课程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重大。高校必须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形势与政策课的要求,解决当前课程教学的困境。一是院校领导思想要统一,要从思想上认识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其落实到制度上,落实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关于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规章制度,做到目标明确、职责分明、有章可循。二是任课教师思想要统一,任课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搞好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三是学生思想要统一,正确认识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通过接受形势与政策教育认清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具体形势,增强认识社会、判断形势的基本能力。

二 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管理

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形势与政策课平均每学期16周,每周1学时,高职(专科)计1个学分。据此,高校要从编制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要求、建立教学组织、开展集体备课、建立成绩档案、反馈教学信息等方面,全面加强课程和建设,强化教学管理。该课程作为必修课,既可列入课表,也可利用政治学习时间,采取专题学习、讨论或讲座的形式集中或分散安排教学,实行学年考核制,每学年考核一次,要把考试考查纳入学籍管理,成绩计入学生成绩册。任课教师要结合高等教育特点和学生实际,本着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重点考核学生对国内外形势的认识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

三 深化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改革

1.教学内容方面

通过对形势的分析和对政策的讲解等,帮助学生增强对形势与政策的分析、理解能力,深刻认识形势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把握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制定的客观依据,提高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充分体现该课程时效性的特点,选择在现阶段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具有重大影响的、人们关注的、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讲授,突出重点和难点,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围绕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及时、全面、客观地了解国内外形势,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使学生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2.教学方式方面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新方式和新途径,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如可采取课堂讨论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主动性;采取模块化教学,增强课程的实效性;进行专题式教学,增强课程的针对性。

3.考核评价方法方面

要多角度、多方式、多层次地对教和学进行评价,应突出考核学生理解党的方针、政策的能力和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不要用单一的闭卷考试评价学生,应把考试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和环节,把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调查研究、课堂讨论和学生的综合表现等情况结合起来予以评价。例如对学生的考核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平时成绩,包括出勤、作业等;创新成绩,包括课堂讨论、社会调查、自我教育等;考查成绩,学生最后上交的论文或闭开卷考试成绩,三者结合给出学生课程总成绩。

4.教学资料方面

要根据中央、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有关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统一部署,结合学校实际使用《时事报告》(大学生版)、《时事》VCD等资料,加大教学资料的收集力度,拓宽信息渠道。采用形势与政策系列教材或编写活页资料,在内容上抓住国际国内最新的大事、要事以及社会热点,对其进行概括性的介绍和评述。

四 优化形势与政策教育师资队伍

一是整合校内教学资源,校内思想政治课教师是形势与政策课的中坚力量,校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是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兼职教师,高校领导也是形势与政策课不可或缺的兼职教师,他们具有丰富的政治理论素养、极强的组织能力,对政策的理解以及观察形势问题的视角有独到之处。二是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聘请地方党政领导、知名专家、专家学者担任特约报告人,开设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由于专家学者在各自的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又有最翔实、最新鲜的资料,他们的讲座、报告在学生中肯定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五 完善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保障机制

高校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牵头负责,教务处、学工部、团委直接参与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重视对该课程的建设和管理,重视其教学研究与改革,制订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教学活动。要把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所需各项经费落到实处,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提供必要的场所和设备。要有计划地安排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参加培训、外出交流,组织开展社会实践考察,开阔教师视野,为丰富教学内容提供条件。

形势与政治论文篇10

关键词:新时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继续教育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133-02

一、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继续教育的内容

(一)对于政治理论的学习要不断加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想把握精神实质,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掌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场,不论在思想上还是政治上、行动上都能够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就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与此同时,要不断引导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当然,在当前新的形势下,高校学生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不仅仅是在思想上和理论上有不理解的,而且在认识上也有很大的偏离性,如果只是一味地去说服他们,根本达不到效果。所以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进行理论方面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解决疑问,达到统一思想的效果。

(二)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要不断强化

高校是创新和传递优秀文化的地方,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把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共同创造出和谐的高校文化氛围,用一种积极的内容熏陶无数的学生。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网络化的时代。我们应该有一种海纳百川的心理和态度,要不断去探索网络信息的特点,对于新的知识,我们要能够进行吸收和接纳,要能够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掌握这种新形势,成为它的主人。不断地用优秀的文化来影响学生,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也帮助他们准确地筛选网上的信息,来不断加强抵抗腐蚀文化的能力。一定要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理念,不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思想上,都要有高尚的情怀。

(三)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的学习要不断增强,使其在研究方面的能力得到进步

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措施的工作落实到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高教育效果的最好方法,要不断进行改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在内容进行更新的同时,要有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的结合。最终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四)我们要注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要注重实践

马克思主义鼓励我们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要让高校的大学生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继续教育的方法

(一)要增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训练

高校可以举办一些活动,比如说 ,挑选优秀的干部进行培训或者去进修,还可以不定时召开一些会议,组织他们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政治理论,从实际去把教育工作者的思想修养提高。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拥有非常高的文化素养

要不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不但要对历史、法律等知识精通,还要对行政管理的知识有所了解,要加强知识面的学习,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够在新的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三)要不断地调整并且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

我们要有很好的获得知识的能力以及其他各方面的能力。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来传递我们的教育内容,使得教育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最后达到非常优秀的效果 。

(四)了解实际情况,搞好思想政治工作

要对国外和国内的情况进行研究,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新的见解,并与其他人进行探讨,然后转化为新的教育内容,这样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让他们进行更好的W习。同时,要为他们提供可以接触社会、了解国情的机会。当然,身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自觉投入社会,进行锻炼的意识,要学会把思想性与理论性的知识结合起来,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一)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环境已经改变

在新的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怎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有机遇也有挑战的同时,以非常好的措施来确保学生拥有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思想政治的相关知识以及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我们面临新的情况和问题,要能够完美地完成,要教育带领学生去积极地树立正确的理念,在思想和文化等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高等教育越来越普遍,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更加严格

当前,我国的教育不断发展,高校扩招。教育已经摆脱了原来的模式,成为一种普遍化的现象,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导致教育工作者的压力增大。

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等各方面发展不一致,教育工作的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而且,大学生还面临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就业难问题。只有在学校的时候就认真学习,具有真正的能力,才能够为毕业找工作奠定基础。因此,教育工作者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在学习的同时,加强实践,以便更好地适应新的形势。

(三)科技不断发展,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在提高

当今社会,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知识的更新换代也极其迅速,对高校教育工作者来说,就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要有不断创新的观念,适应新形势的行动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做到不断地进行创新并且加强实际锻炼,要摒弃原来的旧模式,运用现代技术来形成新的模式,不断提高教育工作魅力。

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继续教育的一系列措施

(一)要有培训制度

高校要建立培训制度。通过培训来解决当前教育工作者存在的问题,可以设立职前、在职和职后培训。还要做好一系列的规划,比如切实保障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问题,要切实在新的形势下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效果。

(二)要有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

对于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培养,就像培养骨干一样,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要有合理的制度,要有计划地改变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让他们适应新的形势下任务多、责任大的情况。

(三)要加强学科建设

思想政治这一学科是属于综合性的,对于它的建设要有一个整体的设计,要对知识体系进行完善,要进行思想政治研究,设立教育培训基地。这样不仅有利于队伍的建设,也能够促进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

五、结语

在新形势下,我们一定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继续教育。我们要建立一个注重实践、充满活力的高校教育体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新的形势下,更好地发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陈晓浪, CHENXiao-lang.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继续教育探讨[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2, 10(3):74-76.

[2]陈曾敏.对新时期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内容与方法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6):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