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赏析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5 16:06:52

文学作品赏析论文

文学作品赏析论文篇1

【关键词】高中美术美术鉴赏人体作品课堂氛围

1.前言

人体作品赏析是当前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重要内容。在苏教版中,人体作品赏析占有较大比例。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人体作品赏析过程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苏教版《美术鉴赏》课程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1]。本文从笔者教学实践出发,就如何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提出了自己看法。

2.课堂氛围要神圣

人体作品赏析是近年来随着新课改进入教学内容的。由于作品多为,这导致正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在上课中容易起哄、害羞等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的情况出现。针对这一情况,在人体作品赏析中,有必要树立起神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们认识到这一门课程、这一堂课不是性教育课程。同时,老师要注意自己的穿着、表情和神色等。在课堂中,要改变单纯的“与学生打成一片”的思维,坚持即严肃又活泼,从而让学生收起嬉戏之心,尽量的注意力从人体作品以外的遐想转移到人体作品本身的赏析中来。然后,根据学生的情况,就作品进行必要的讲解,增加学生们对作品的认识,让学生们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3.营造文化氛围

人体作品是人类艺术的重要瑰宝。由于传统文化的差异,人体艺术作品主要以欧美居多[2]。在苏教版《美术鉴赏》课中,人体作品也大多来源于欧美,而这些作品又大多是或半裸,与我国传统文化有明显的冲突。在这样的情况下,积极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对于取得预期的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在罗马美术课程中,针对那些大量运动着的作品,就从当时的社会、文化、民俗等角度引导学生们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学生们认识到在那个特殊的时期,人们异常重视体育锻炼,以强健体魄为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同时,当时的人们认为对人展示强健的肌肉是一种荣誉。此外,对神的敬仰,也让人们更愿意接受“坦诚相待”。通过深挖作品背后的文化底蕴,学生们不仅对作品形成了崭新的认识,而且还丰富了自己的人文底蕴,起到了较好效果。

4.注重学生道德修养

我国在性教育方面一直“半掩琵琶”。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特殊时期,加之近年来互联网等现代科技带来的信息便捷,高中生有了初步的性认识。在面对作品时,很有可能产生不良的想法[3]。针对这一情况,在人体作品赏析中,注重对学生性教育的同时,还努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比如在《大卫》中,除了引导学生欣赏创作者细腻的创作思维与热情外,还通过介绍创作有关故事,树立学生们欣赏美、追求美的道德认知。从教学实践来看,通过有效的引导,学生们可以将注意力从作品外进入到作品内,并将思维放到作品本身。

5.鼓励讨论与争执

艺术作品唯有在不断争议中,才能永葆价值。换一句话说: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争议、分歧,不在于统一。由于人们的审美观点、当时的心情、学问、经历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人看同一作品,所形成的认知是不一样的。因此,在《美术鉴赏》的人体作品赏析中,需要鼓励学生们相互探讨甚至争论,以培养学生们的质疑精神、创造精神。同时,经过讨论,学生对人体作品赏析课程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提升,也有助于学生对美术鉴赏这门课程的认识,从而为以后的教学奠定更好的基础。在整个讨论中,老师要根据课堂具体情况,适时参与、引导,让整个讨论处在预期的轨道中。讨论的形式则可以采取分组讨论、个人发表意见等多种方式。在讨论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用语的文明化,避免出现粗俗语句,造成同学之间的尴尬。

6.老师要具有深厚的人文修养

课堂氛围的营造,与老师自身的素质有极大关系。老师个人文化素质深厚,在教学中无疑更具有优势,可以如鱼得水。就人体作品赏析而言,需要老师在上课前,做好功课,即要了解作品本身的价值、评价,还要尽量获得创作者当年在创作作品以及作品流传于世的各种逸闻趣事。这些是课堂教学中珍贵的素材,而且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此外,考虑到现代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强,思维活跃、发散度高,还有必要收集类似作品的信息,以免在授课中,被学生“难倒”,从而影响了授课效果。

7.总结

人体作品赏析作为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的一门课程,虽然在教学实践中,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但是有理由相信,一线老师在强化个人专业修养和人文修养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引导,积极努力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这门课程在促进学生对美的认识和欣赏方面将会起到更好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枚辰.巧设三重氛围,鉴赏人体作品——浅谈高中美术鉴赏人体作品的氛围营造[J].江苏教育研究,2012,(1):47-49.

文学作品赏析论文篇2

一、文学欣赏课程的目标特征

朱光潜《谈美书简》说:“文学欣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认识活动,是通过对欣赏对象的感受、体验与想象,通过感性形象来认识社会生活。它以把握形象为起点,而又自始至终离不开形象。”[1]268指出了文学欣赏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认识活动”,主要是途径“通过对欣赏对象的感受、体验与想象,通过感性形象来认识社会生活。”欧阳友权等主编的《文学原理》认为“文学欣赏是读者透过语言符号去感受、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审美意识,从而获得情感愉悦和精神满足的一种特殊心理活动。”[2]349认为文学欣赏的性质是“一种特殊心理活动”,其过程主要是“读者透过语言符号去感受、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审美意识”。王先霈、王耀辉主编的《文学欣赏导引》说“:文学欣赏实际上是一种读者以自身修养为基础进行的主体实践活动。”[3]7“主体实践活动”强调了文学欣赏的个体行为方面。我们赞同这样的观点,即文学欣赏的性质是读者个体对具体文学作品的一种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与欣赏能力,它绝对不是一种出于娱乐目的而进行的文字消遣或观赏,而是需要付出相当努力去理解的“主体实践活动”。毫无疑问,文学欣赏课程就是教授文学欣赏的一门课,课程的目标一般在于培养欣赏的兴趣与能力。这可从教材的说明中得到印证,如《文学作品欣赏教程》前言说:“本书一方面全面地介绍了中外文学作品的全貌,使大学生对人类的文学作品有一个整体而直观的印象;另一方面又通过作品欣赏实例分析,因势利导地发现和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兴趣和能力。”[4]2该教材强调了课程目标“全面地”介绍“中外文学作品”与发现和培养“兴趣和能力”。《文学基础理论与作品赏析》前言说:“本书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为出发点,旨在通过对有关文学欣赏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具体作品的赏析,培养学生审美,提高文学艺术修养水平。”[5]1不难发现,“培养学生审美,提高文学艺术修养水平”成为其主要追求。这二者不仅重视理论,而且强调要培养文学审美。《文学欣赏与创作》在绪论中说:“希望读者通过本书有关作品的欣赏,能够提高文学修养,获得精神享受。”[6]7其目标似乎更在于文学修养与接受效果,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以上认识,遵照文学欣赏的性质与教学目标,我们对传统的课程教学进行了变革,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注重文学欣赏“主体实践活动”规律与实践性的课程教学模式。

二、文学欣赏课程的构成要素

传统的文学欣赏论主张“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但是“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文心雕龙》“知音篇”)。正是由于“知音难”的文学欣赏现实,才需要文学欣赏课程的学习与指导。理论家艾布拉姆斯《镜与灯》认为进行艺术鉴赏涉及到艺术家、作品、世界、欣赏者四个要素,他用这四个要素建立了一个坐标图式,认为作品居于坐标中间,说“运用这个分析图式,可以把阐释艺术品本质与价值的种种尝试大体上划分为四类,其中有三类主要是用作品与另一要素(世界、欣赏者或艺术家)的关系来解释作品,第四类则把作品视为一个自足体孤立起来加以研究,认为其意义和价值的确不与外界任何事物相关。”[7]5《镜与灯》认为鉴赏涉及艺术家、作品、世界、欣赏者四个方面,通俗一点就是指作家、作品、读者、现实这几个要素,在这四个要素中,作品即欣赏对象成为核心。当然,艾布拉姆斯的观点主要是针对个体文学欣赏而言。但是,文学欣赏课也必须同样面对“作品”这个文学欣赏的形式与内容共同体。然而,由于课程教学的构成要素与特殊性,它显然与个体欣赏的“主体实践”有所不同。文学课程教学模式中的教师、学生构成了欣赏的双主体,或者说文学欣赏课程不仅仅是一种文学欣赏活动,它更承载了教学目的或学习要求等诸多具体实践要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材作品、学生构成了文学欣赏课程的关键要素,如何设置这三个要素,则是课程教学模式必须解决的问题。教师,在文学欣赏课程中不再仅是一个个体欣赏者,他必须将自己的文学欣赏经验、理论、文本等内容与他的学生分享,并且成为课堂的主导,即他既要自己欣赏文学作品也要担负引导、指导学生共同欣赏所学习的文学作品,进而启发、推动学生去赏析其他推荐或学生自选的文本。《文学欣赏导引》认为进行文学欣赏一般需要三方面的基本能力与素养,即“首先是艺术感受力”“、另一种基本能力即艺术推想力”与“一定的生活阅历和知识储备”。[3]8其中,艺术感受力与艺术推想力是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习来获得与提高。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构成中要发挥引导作用。学生,已经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根据文学欣赏课程的实际,他们已经成为文学欣赏的参与者,在教师引导下参与欣赏并得到“艺术感受力”与“艺术推想力”锻炼,能够初步进行文本欣赏,努力实现“通过语言的阅读,准确把握这个语言组合体(文学文本)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文本语言符号的提示下,调动自己的艺术感受力去感知文本形象,展开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去进行形象的再造,从而尽可能完整、清晰地将作品形象、意境‘复现’在自己的意识屏幕上,并对文本意义、意味做出解读。”[8]2学生成为课程实现的终极目标。文本,是指课程教学使用的文学作品,它不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却是文学欣赏教学活动的主要构成,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学习或欣赏的共同对象媒介物,在课程教学中充当了一个赏析样品,一个教学案例。因为文学文本“是由语言符号按照一定‘规则’组成的结构性的能指系统”[8]10它需要教师和学习者一起完成对其“能指”意义的解读。如此,这个充当了案例的“文本”,对于教学双方,对于课程教学的效果,对于教学模式的设置等,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教师、学生、文本作为文学欣赏课程的主要构成要素,只有恰当地发挥各自的课程教学功能,才能够实现课程教学目标,而教学模式的设置,则是合理调配这三个要素的关键所在。

三、教学模式的变革与确立

文学作品赏析论文篇3

【关键词】文化 音乐鉴赏 方法论

现代意义上的音乐鉴赏理论应该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反映,它包括了对音乐历史概况、音乐流派特征、作曲家艺术理念、生平、音乐作品鉴赏、分析与研究以及文化学、音乐美学和音乐学等方面的学习和阐述。

本文拟从传统音乐鉴赏方法论的现况分析为切入点,通过对音乐文化定义、功能、属性、美学特征以及相互之间依存从属关系的论述,分析构成音乐鉴赏方法的深层构面和基础,达到有效地引导音乐鉴赏和提升相关效果和质量的目的。

一、音乐鉴赏方法论的现状与对策

音乐欣赏是欣赏者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和其他辅助手段(如阅读、分析乐谱和理解有关背景材料等)来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启示或寄托的一种审美活动。

传统的音乐鉴赏理论通常有着较强的读者范围的指定性,如作为对一般公众群体的人文素养、音乐启蒙的一种普及、引导或提高,高等院校文化素质教育、音乐专业学生相关课程的教材用书等。因而,这类文献资料大多是对音乐作品内容“案例式”的介绍,突出它的通俗性和知识性,运用文学手段,并结合一定的音响实例,来对构成材料介质特殊、信息传递“非具象性”的音乐艺术予以诠释,具有学习要求较低、感性大于理性、回避文化背景因素和缺乏专业深度等特征,以达到使人们加深对音乐艺术的了解、得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知识结构水平的不断提升与完善,我们应该意识到“文化因素”对音乐鉴赏所起到的深化作用与“约束”功能,注重音乐技术理论学习对音乐作品分析的辅支撑,强调艺术审美的意识形态基础,在相应的文化认知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脉络上进行音乐欣赏活动,这是高层次、高质量音乐鉴赏方法和获得良好效果的必要依托,如果仅仅以“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图解式解说的方法来认识艺术作品,难免会肤浅。

因此,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音乐鉴赏放置在多学科背景下,以音乐艺术及其大量优秀音乐作品为载体,通过对作品实例的文化分析,在音乐鉴赏理论与其文化功能紧密结合的层面上,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学习思路及其品鉴方法论,以达到提升鉴赏者人文素质和音乐鉴赏能力的目的,不失为在目前情况下相关方法论的良好对策与方略。

二、对音乐鉴赏对象的再认识

音乐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和音乐鉴赏的客体对象,是宏观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即音乐文化。音乐文化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涵义,其一是在“大文化”背景下,在“精神亚文化”分支意义上对文化与“音乐文化”之间相互关系的梳理与判定,有别于通常“音乐”概念的涵义。其二是在“艺术文化”背景下,狭义上对“音乐”本体结构这一分类概念即对音乐自身若干基本属性的认定与释义。

音乐文化是文化的组织结构成分,是与历史和社会相适应的“精神文化的物化”和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是物质文化基础上衍生出的独具特征的人类特有的一种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的集合。它随着精神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与历史、社会、哲学、思想、知识、信仰、道德、法律、艺术等共同组成一个文化子系统,以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及其价值功能,影响并作用于人类精神世界的进步与发展。

音乐文化是一个集成性的概念,其发展受各种不同意识形态的影响,正如恩格斯所说:“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是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这是在归根结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互相作用。”据此,当我们在提到音乐文化时,它必然是政治、历史、法律、哲学、宗教等意识形态在彼此相互影响、作用后的复合体,在其所属的“大文化”背景基础上,兼而具备了“文化”释义中的所有基本属性与功能。

音乐与音乐文化是一个混淆在一起的概念,作为意识形态的一个现象类别,音乐包括了政治、经济、历史、哲学、艺术、思想、审美、观念这些精神文化的属性,无论是否提及,这些内涵因素必定存在于音乐本体结构中,对音乐的生成基因、结构模式及其表现功能起背景性、导向性的影响与基础作用。此时,音乐成为文化的“物化”载体形式,是文化中的音乐,也是“音乐文化”中的音乐。因此,我们所说的音乐,在一定需求下,可能较多的是指音乐本体结构及其与之紧密相关的内容,但它的文化属性是与之俱来的,只要不是纯技术上对音乐的认知,任何音乐,尤其是在鉴赏和研究意义上的音乐艺术,必定都是“文化”的综合性表现。

三、音乐欣赏与音乐鉴赏

既然音乐鉴赏的客体对象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单纯是一种个体性的艺术门类,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和理解,音乐鉴赏的方法论因而具有了新的内涵和外延,首先,是对欣赏与鉴赏方法的理解和程序过程等方面的深化。

鉴是分辨、区别、领略和借鉴,赏是赏析、赏识、欣赏和趣味。人是主体和主题,所鉴所赏之人之物是体。鉴赏是含有品味、品评的成分,是比欣赏更多些主观成分的审美态度。鉴赏和欣赏相比,多一鉴字,更有区分优劣好坏之别,更强调自身的分辨价值,而欣赏更侧重领略其美好之微妙,却少了批判并确认自我之意识。

人们对待艺术可以分欣赏、鉴赏、批评这三种基本的审美态度。欣赏又可称为玩赏、领略,指一种相对被动的、多从感官出发的审美行为,常常以其感性直观引起的精神愉悦令人产生美感;鉴赏则又进了一层,往往兼及感性和理性,又带有品鉴、判断、反观的意思,所以鉴赏含有区别、品味、品评的成分,是比欣赏更多些主观成分的一种审美态度;批评是建立在欣赏、鉴赏基础上的更为理性的审美态度。艺术批评需从审美入手,取得感性认识,并且深入下去,分析作品的形式特点,归纳其精神内涵,阐述其社会意义并以理论形态陈述出来。

鉴赏音乐,指的是在—定的音乐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的评鉴和赏析,并因此形成具有感性意义的音乐审美判断。音乐作品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音乐作品的产生,有赖于作曲家的情感、情绪体验与灵感、风格、取材、体裁形式以及时代背景,音乐作品产生后又对时代、社会或者时尚产生影响。要切实了解音乐作品,获得更丰富的音乐审美能力,则还需要更深入的鉴赏音乐的方法来完善。①

音乐鉴赏,主要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学习音乐历史与音乐文化,培养鉴赏者的音乐感知、审美、评价、判断能力,提高鉴赏者的音乐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从表面上看,音乐鉴赏与音乐欣赏在语义上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但认真来看只是一字之差,可“鉴”却是更深一层的涵义。

音乐欣赏,更多的是从欣赏的角度,以愉快、美好、快乐的心情来体验一种事物,来感受音乐,并没有太多的理性思维上的学习、思索、判断与评价,只是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体味和体验,是感性的接触,是一个感性多于理性的审美过程。鉴赏就不同了,“鉴”字原属名词,指镜子;后词性变化为动词,转意指明察、借鉴等。使用镜子是为了比照美丑、明察良莠,然后进行比较、鉴别,进而做出判断、选择,最后给予评价和修正,这是一个理性多于感性的审美过程,换言之,音乐鉴赏也恰恰需要经过这样的审美过程。

如果说音乐欣赏是第一次的总体视听,音乐鉴赏则是欣赏后可以进入的第二个环节——更深一层的认识与学习。因此,欣赏是怀着喜欢与美好的心情去品味、感受自己认为美好的东西。而鉴赏则是对照、比较、评价判断和知识性的欣赏。从定义来看,很明显欣赏和鉴赏是在两个层次上,如果将音乐欣赏看成一片海,那欣赏就是浅海,而鉴赏就是深海。用比较文学的语言来说,鉴赏其实就是欣赏的升华,而欣赏就是鉴赏的根基。单靠知觉和感性的欣赏,决不能得到音乐的真谛,即使音乐激动了你的感情,也不算了解音乐,应该再进一步,努力向理智的路上去寻求乐曲的奥妙,因为高深的音乐是万万离不开理智的。

但是,音乐欣赏与音乐鉴赏的本质具有相通、同构和统一性特征,并非两个对立相异的概念范畴,可以认为是对音乐感知、理解、分析和研究的不同层次和阶段。在很多情况下,音乐欣赏就是音乐鉴赏,两者是在不同主观条件下,对音乐艺术感知的需求预期之间的差异而已。也就是说,在具体的欣赏活动中,任何一种欣赏方式都不是孤立的、唯一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境、不同的作品、不同的欣赏者等诸多因素都会对音乐欣赏的方式和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也有可能不同欣赏方式所获得的不同的感受在个人的具体欣赏活动中得到综合性的实现。

四、音乐鉴赏的理性层次

理性的欣赏是更高一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欣赏者运用自己的音乐知识和音乐修养,从理性的高度(诸如作品产生的历史与时代、作者的哲学理念与思想状况、创作起因或动机以及作品的形式结构等)进一步欣赏音乐、分析音乐、理解音乐。这是最后完成音乐欣赏、获得完美的艺术享受的阶段。

由于音乐音响的感性形式与人的心理活动的状态具有一定的对应性,它能够通过联想,与以具有较为明确价值判断为基础的情感产生联系,因此,这就使得欣赏者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介入了一定的理性因素。贝多芬说过:“我希望人们用理性的耳朵来欣赏我的音乐。”要想对音乐有深层次的了解,就必须进入到理智的欣赏。理智的欣赏就是要从节奏、节拍、和声、调式、曲式、体裁等更专业、更理性的方面去分析作品。

因此,在理性的欣赏阶段,欣赏者不仅对音乐作品所体现出来的音乐形象有较深刻的理解,而且对于作品的主题思想、作品的形式和风格乃至作者的创作动机、表现手法都有较丰富和准确的认识。他可以从整体上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和作品所要表达的丰富感情以及富有哲理性的思想内容。通过欣赏,使自己的精神获得极大的满足,达到一种新的思想境界。在这个层次中,欣赏者一方面深入到音乐之中,不仅对音乐的各种表现手法有较为敏锐的感受,而且对作品的形式、曲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赋予作品的思想内容有较为充分的理解。另一方面,欣赏者能超脱音乐,预感到音乐将要前进的方向和发展的层次。

有些欣赏者希望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感性体验,进一步从观念层次上去把握音乐,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理解音乐”和“鉴赏音乐”,这就需要通过概念和逻辑思维对音乐作品进行理性的思考,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作曲家的人生经历以及与音乐作品相关事项的考察和了解,深入探寻一切与音乐作品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强化情感体验,增强理解的深度。

我们是用耳朵听音乐的,但是我们永远无法用耳朵来欣赏音乐,只有大脑和心灵才能真正聆听和欣赏音乐。所以,充实大脑理性的判断力和心灵丰富细腻的感情是提高音乐欣赏能力的关键,试想一个空洞的大脑和乏味的心灵,即使再加上一个比他人灵敏一百倍的耳朵,也难以欣赏很多的音乐。

尽管理性的音乐欣赏方式是一种积极、主动、较为高级的欣赏方式,但是,要注意避免欣赏者对音乐作品内容的牵强附会和误读,毕竟音乐不是由概念而是由感性音响构成的,音乐不是理性的而是感性的,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大量的听觉感受基础之上,理解最终是为了更好地感受。

总之,音乐欣赏活动及其感性体验是极其复杂的,各种欣赏方式、各种感性体验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补充。音乐艺术的丰富性造成音乐欣赏方式的多样性,音乐欣赏方式的多样性又进一步促进了音乐艺术的丰富性,这正体现出人类审美意识的多样性。②

结语

音乐艺术不是单纯受其自身制约的一种艺术形式,而是与社会形形的文化背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综合性文化现象,脱离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去揭示其运行规律和本质特征,往往事倍功半。因而,科学的方法论是音乐鉴赏获得实践效益的前提条件,在这个基础上,对音乐鉴赏的特点、个性特征和具体方式予以阐释和论述,才能达到以飨读者的目的。

注释:

①朱英萍.音乐鉴赏[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

文学作品赏析论文篇4

关键词:新高考;视阈;古典诗词;赏析;指导;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204-03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1.在高中语文必修、选修教材中,古典诗词不仅篇目多而且数量大,在语文高考中,古典诗词鉴赏为必考内容,因此对高中生进行古诗词赏析方法的指导研究很有现实意义。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发展独立阅读能力,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相关的背景材料,分析和理解作品;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

3.《西安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认为,阅读与鉴赏的根本目的是“立人”,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角度,以“立人”为本提出阅读鉴赏目标,从教育的本质上来理解阅读鉴赏活动,侧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文学作品的教学应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文学鉴赏的更高要求就是对作品做出探究性的鉴赏和理性思考。重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把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放在目标的核心位置,强调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要求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鉴赏重点在于探索作品的意蕴和艺术魅力。

4.《新课程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明确规定古代诗文阅读为必考内容,能力层级涉及A识记、B理解、C分析综合、D鉴赏评价,每年高考试题所选古诗词不在教材里,而且作者也不一定是名家,在引导学生鉴赏古诗词时,知人论世,整体把握十分重要。结合学生实际、古词文本内容及作者经历,在古诗词专题复习及日常教学中,有序进行古诗词方法技巧的指导并扎实训练,这一定会有效提高高中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1)古典诗词赏析方法:结合高考考纲、考点及高中语文课标要求,结合古典诗歌文本,从意象意境、表达技巧、思想感情及语言风格等方面归纳总结诗歌赏析方法。

(2)指导学生:结合新高考及考纲修订情况、高考真题及训练题,引导学生利用归纳出的赏析方法,准确有效地读古典诗歌文本,品味名句,提高学生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有效培养、提高学生的诗歌审美能力和阅读水平。

(3)进行研究:在解读古典诗歌文本、品味名句的基础上,利用已经归纳出的赏析方法,适当研究并总结古典诗歌鉴赏的技巧和规律,有效提升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水平,滋养心灵,升华人格。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1.理论依据,包括: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诗歌鉴赏及美学理论,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高中语文课标及上述理论都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而高中语文注重学生的选择性和个性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审美和探究能力,加强文学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最近,教育部也出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在中学阶段,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阅读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提高古典文学和传统艺术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这样能促进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实践意义。结合我校高三学生的实际,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陕西省高考语文考纲对古代诗歌的能力层级要求以及对应的考点为依据,利用陕西省、宝鸡市及各地高考模拟题、近五年高考语文真题,强化训练,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并掌握鉴赏古代诗词的规律、路径和方法,有效提高学生古代诗词鉴赏水平和答题技巧。以学习小组为载体,以古代诗词佳作为媒介,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评价、质疑,以批判思维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认识古代作品的现代价值及意义,真正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水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本课题研究力求从我校高三学生古诗词学习状况出发,结合我校“四步12法”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推进及高中语文课标和高考考纲对古典诗词鉴赏的能力要求,有序对学生进行古诗词鉴赏方法的指导与研究,通过扎实训练,切实有效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评价能力。课题组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调研、论证、确定课题,申报课题,成立课题组,制订课题实施方案,撰写、提交课题开题报告,开始课题研究。根据课题组成员情况,确定我校高三理科班为主要研究对象,兼顾文科班。在研究时,结合高三复习,引导学生以陕西高中课改前后的新课程高考语文试卷(陕西卷)为主,从古代诗歌阅读试题中找出古诗词的考点及具体考查内容。要求学生完成2009―2013年陕西高考试卷中古代诗歌阅读题,师生总结考点及考查方式、内容,并对陕西课改后高考古诗词阅读的考查方向及考点分布有一定的认识和研究。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分解子课题,适当分工,明确任务,确定研究样本,调查分析,阶段推进,有计划、有目标,形成过程性资料和阶段性成果,有初步结论,为结题做准备。对2013年全国高考试题全面解析,结合考点具体指导训练学生。结合考纲、教材和课标对古诗词鉴赏的能力层级要求,结合训练材料,在复习时,我们引导学生从思想感情、形象(意境意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等方面鉴赏古诗词,力争深刻理解诗句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情趣和理趣,着力引导理科生形象化思维、生动化审美,准确诠释古诗词的意象意境,规范清楚表达诗词的意蕴,经过悉心指导和训练,利用有关文字、视频、音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切实提高古诗词阅读水平和鉴赏能力。

结合高考考纲要求,全面归纳、梳理古诗词的考点、知识系统,从思想感情、形象(意象意境)、语言和表达技巧入手,结合模拟题强化训练,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掌握鉴赏古诗词鉴赏方法和答题技巧,结合训练实际,制订指导方案,形成专题性古代诗歌鉴赏指导训练(一)―(二十二),有效设计课堂,使学生阅读古诗词的能力明显提高。在考试时,对古诗词阅读的采分点认识更清楚,答题更规范,得分率有了显著提高。

结合试卷讲评,要求学生不仅要弄清古诗词的考点,而且对试题所涉及的古诗词进行鉴赏、评价,并有效积累方法,教师予以针对性指导、训练、拓展,使学生每次训练、模拟考试后,有积累、有收获,鉴赏水平明显提升,逐步做到阅读古诗词不是盲目乱解、随意发挥,而是有备而来,依照规律、方法,找准路径,提高赏析水平和答题能力。

经过师生努力,总结的方法、技巧在古诗词阅读实践中的有效运用,理科生对古代诗歌阅读更有信心了,文科生则稳定发挥。课题研究形成过程性资料和阶段性成果,有初步结论:经过强化训练,主动梳理、归纳出古诗词的知识和阅读、鉴赏的方法及技巧,学生阅读古诗词的信心大大提高了。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整理资料,分析研究数据,提交统计分析或调查报告,得出结论,形成最终成果,撰写结题报告,提出结题申请,验收、评估、结题。

结合课堂及复习实际及时总结、反馈。对陕西省宝鸡市一模、二模、三模和西安高新三中模拟试卷中的古代诗歌阅读题具体分析,帮助学生真正把握考点,根据古诗词文本及作者,有效鉴赏诗词,仔细解读,用心答题、品味。这些方法、技巧能帮助学生提高古诗词阅读水平和鉴赏能力,提高阅读品位,提升审美情趣和评价能力。这也确实为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了基础,使学生古典文学素养有了一定的提高,从内心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依托古诗词名作、经典作品,丰富人生、健全人格、放飞梦想,让古诗词陪伴自己的生命历程,与大师对话,慰藉心灵,完善自我,快乐成长。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通过梳理古诗词知识系统,归纳整理考点及能力层级要求,结合强化训练,师生合作,学生古诗词鉴赏水平和答题技巧有了很大进步。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先后积累完成了《2014年古诗词鉴赏高考试题例析》(一)―(三)、《指导鉴赏诗歌的形象(人物形象)教学设计》、《古代诗歌鉴赏指导训练》(一)―(二十二)、《2015年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一)―(三)、《2015年宝鸡市高三语文质量检测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一)―(三)、《2015年金太阳陕西专用高三语文试卷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一)―(三)、《2015年西安高新三中语文高考标准化考试练习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和《2015年西安高新三中高三语文考前适应性考试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等共37件成果,成效显著。这使我们深信,古诗词鉴赏不仅有规律、路径,而且合理利用高考试题、模拟题和诗词鉴赏资料,强化训练,恰当指导学生掌握方法、技巧,从而迅速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阅读水平和评价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自觉阅读古诗词的良好习惯。同时,潜移默化地净化学生的心灵,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以小课题研究为平台,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促进我们专业化成长,促使课题研究成果多样化,并能尽快转化为教学效益,在总结的基础上,及时反馈,得出一些结论,使课题研究顺利进入第三阶段,按时结题。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语文课标非常重视古诗词教学,高考考纲规定古诗文为必考内容,但课改以后,语文选修、必修及模块化受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考科目的影响,学生在高二就文理分科,理科生往往重理、轻文,导致古诗词积累不多,阅读水平和鉴赏能力不高,对诗词理解不到位。同时,高考古诗词阅读文本选自课外,范围很大,所选诗词为名家的二三流作品或二三流作家的代表作品,要么作品内容不熟悉,要么作品的作者及所处时代不清楚,导致学生尤其是理科生,对古诗词阅读信心不足,这给课题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古诗词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我们必须传承并予以发扬光大,因此结合高考实际,我们还是努力引导学生细心品读古诗词,掌握b赏的方法、路径和技巧,经过强化训练,学生信心大增,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面对理科生古诗文基础不扎实这一实际,我们不能回避,也不想回避,而是通过深入摸底,引导学生利用抽象思维方面的优势,主动阅读、鉴赏古诗词,而不是死记鉴赏术语,不投机取巧,而是扎扎实实读懂古诗词的字面意思,尽可能理解言外之意,形象化理解诗句中的景、情、事、物和理,在诗句中体味生活的滋味和生命的灵动,从而避免枯燥和乏味,有效提高古诗词的鉴赏水平和能力。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对古诗词的鉴赏渐入佳境。除了文字资料外,我们还积累了很多绘画、音频、视频素材及资源,置身于中国古诗词的艺术王国,聆听妙音美曲,欣赏优美恬静的画面,体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顿感诗意的人生真美。可惜,对于博客操作的不熟练,无论我们怎样插入、粘贴、链接,那些美图、美曲、视频、音频也进入不了博客,就只能在博客里保存文字,留下些许遗憾,因此以后应努力学习博客如何操作。

总之,课题研究与语文课堂教学同步,既促进小课题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进教学效果,又能帮助师生进步、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教育部基础教育教育司、师范司.语文课程标准研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西安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Z].2008.

[4]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Z].2014.

文学作品赏析论文篇5

关键词:当代 湖湘 艺术品鉴藏 美术鉴赏 教学创新

盛世兴藏。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物质文明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生活的需要,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消费需求正日益高涨,文化产业正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我国艺术品收藏爱好者和投资者已达7000万人,年交易额近200亿元,参与人员和成交额还在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艺术品投资正成为与房地产投资、证券投资并驾齐驱的三大投资方式之一,成为经济投资界的一大热点。当前,中国急需一大批有文化、有思想、有能力的艺术收藏家和经营管理者,他们需要博古通今、融会中西、需要有深厚的文化艺术素养,才能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可持续繁荣发展。

随着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不断深化,美术鉴赏教学已经成为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我们适应未来社会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然而目前我国许多普通高校对美术欣赏教学体系并没有深入系统的研究,相对于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美术鉴赏课程的地位,我们对美术欣赏教学体系的研究显得极度贫乏和不够深入。

针对当前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的这种现状,同时为打造中国艺术品鉴赏教育平台,提升艺术品收藏家的鉴赏能力,以目前盛兴的艺术品鉴藏与投资为契机,分析目前高校美术鉴赏课实施的主要状况,探讨湖湘艺术品鉴藏在高校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适应现代教育需求。我们认为,当前作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美术鉴赏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即如何进行美术鉴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深化改革,发挥美术独特的教育价值寻找美术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

一、要充分发挥理论研究的引领作用,积极借鉴美术鉴赏研究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化教学内容

高校美术鉴赏教学应该关注理论界的发展动态,引进新的研究成果,推进美术鉴赏课堂教学。公共选修课的美术鉴赏教学尽管属于一种通识性教育,与纯学术研究和专业教育深浅有别,但是,实践表明,一个学科的理论建设会制约或者促进该学科的课堂教学,理论的导向性和引领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譬如,什么是“鉴赏”?“鉴赏”的本质是什么?这是我们讲授美术鉴赏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所谓鉴赏,实际上包括鉴定与欣赏两个方面。鉴定主要指判定作品的真伪,应属鉴定学的范畴;欣赏,主要指品评作品的优劣,属艺术批评学的范畴。鉴定与欣赏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鉴定是建立在欣赏的基础之上的,只有懂得欣赏才能判断作品的真伪;欣赏又是鉴定的演进,高明的鉴定家必定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同时,鉴定着重于笔墨内涵、个性风格、文献考证等,而欣赏则重在艺术论析、气韵意境、审美价值等。收藏,主要包括收藏、流传、著录等方面。中国艺术品的鉴藏学问很深,范围很广。它以鉴定真伪为中心,旁涉欣赏、收藏、著录、考证等诸范畴。

目前不少高校的美术鉴赏教学主要是进行作品的介绍和赏析,忽视了艺术品的分析、鉴定、考证。这种美术鉴赏观念片面、明显滞后于学术界的理论研究。

二、加强美术鉴赏与现代生活的紧密联系,寻找美术鉴赏与高校学子在精神文化上的无缝对接,充实鲜活的教学内容

我们应以开放的文化心态从事美术鉴赏教学,阐述美术鉴赏的物质载体、审美特征与现代技术、文化生活的内在联系,讲出新意,讲出深度。事实上,美术鉴赏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还是实用的,要有“大美术”观念,它要不断进行创新,自然能够融入现代社会。美术所蕴含的古典精神不少也具有现代性,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充分挖掘美术的人文精神,就能突破时代的壁垒,生发出新的教学内容。将古典式的极限浪漫主义情怀与现代人文精神合观共视,教学内容变得鲜活灵动,就能得到学生的高度认同。

三、从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来从事美术鉴赏,拓展教学内容

许多湖湘艺术品都是我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珍贵文物,美术教育既是艺术教育,也是民族文化教育,具有非同一般的现实价值。譬如,我们可以从湖湘艺术品的传承方式入手来讲授美术的文化特性。从这一角度来说,高校美术鉴赏教学是当代一种自觉抢救和保护文物的文化传承活动。可以预见,在未来的高校美术教学中,美术鉴赏的民族文化传承性会进一步受到重视,开辟出美术鉴赏教学的新路径。

四、精心凝练教学内容,建立三维立体化的教学板块,提高美术鉴赏教学实效

美术鉴赏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头绪繁多。一方面,美术鉴赏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优秀作品灿若繁星,艺术名家辈出。另一方面,美术鉴赏是一项融文学、历史甚至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面对内涵丰富、体系庞大的美术鉴赏教学体系,要求我们遵循教育规律,精心凝练教学内容,使之系统化、科学化。笔者以为,美术鉴赏教育由三个有机部分构成:首先是文学赏析教育,即介绍美术作品意境和叙事之美;其次是美术鉴赏教育,引导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造型、技法、色彩、风格之美;最后是文化传承教育,这一部分主要讲述与美术相关的政治、经济、民俗、宗教等内容,也就是阐述美术的文化生态环境。三者互为补充,彼此渗透,相互依存,共同构成完整的美术鉴赏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不同层面的文化和审美需求。

五、结合当代美术鉴赏的生存和传播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促进美术鉴赏与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

在中国历史上,美术是广大民众精神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美术既是公众审美需求,也包含着深刻的宗教仪式内容,它广泛生存于人们日常生活等公私文化空间。人们接受美术的渠道多种多样,除了欣赏绘画作品,还可以通过制作和欣赏民间剪纸、雕刻、刺绣等方式来接受美术。

随着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和现代文明的迅猛发展,美术的生存方式与传播途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美术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一方面,美术继续通过传统方式传播,另一方面,涌现出了更加便捷的传播手段,如影视、网络、光碟、手机等均成为美术的有效传播途径。这就要求高校的美术鉴赏教学,要从业已变化的外部条件出发,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引领学生进入古典艺术的殿堂,促进美术鉴赏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

一言以蔽之,高校美术鉴赏教学应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美术生存条件的变化,充分利用湖湘艺术品鉴藏知识,深化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教学模式的变革,弘扬民族文化,提升大学生的综合文化修养,真正发挥美术独特的审美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美学三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文学作品赏析论文篇6

在欣赏美术作品尤其是名家名画时,教师应从画面和情感两个方面去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教师可采用讨论法、发现法、探究法、讲授法等方法来进行教学,并提出问题,学生小组合作探究,针对教师设置的问题进行赏析和交流探讨,从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民主、轻松、舒畅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体会到课堂是自己活动的天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在六年级美术欣赏教学中,我让学生赏析刘文西的国画作品《黄土情》,结合画面我用诱导性的语言、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欣赏、去发现、去思考,由浅入深,逐层深入。我先通过出示该幅作品,创造了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视觉上对作品有了初步的感受。然后,我提出问题:画家笔下的安塞腰鼓是怎么样的呢?学生根据教师有针对性的设问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赏析和探讨。接着,我从这幅画的构图、画中线条的用笔、墨色的变化、线条的粗细等方面去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围绕画的一些表现技法、内容、形式等方面来进行问题设置,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可以加强学生对美术专业知识特别是对国画的理解。在互动式的交流中,教师还应倾听学生的见解,循循善诱,耐心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学习中,提升了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设计让每个学生都有效地参与到了课堂教学中,体现了生态课堂的教学理念。

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画家在创作绘画作品时,定会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所创作的作品也一定蕴涵着当时的历史文化和时代背景等内涵。在美术欣赏教学时,教师不能单讲技法,要把作品放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去让学生体验感受。因此,赏析环节中的情感分析的设计也是非常必要的。如在教学《我喜欢的鸟》这一课时,我让学生欣赏了齐白石的国画《和平鸽》。在情感分析设计中,我提出问题:画家齐白石笔下的鸽子多么生动啊,你们知道这幅画的寓意吗?他为什么要画这幅画?然后,我让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探讨来理解作品的内涵,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同时,我还创造了一些教学情境,如作者生活经历的介绍,来帮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境,体会画家传达给我们的情感,体会齐白石想要表现的思想内涵。这样的情感分析设计唤起了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达到了艺术审美与道德教育的统一,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发展。最后,我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了总结性的评价,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欣赏绘画作品是一个怎样的过程,需要从哪些方面去观察、思考、讨论,从而使学生真正学会了欣赏绘画作品的方法。

二、欣赏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欣赏过程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原则,教师不能一味地注重欣赏的结果,而是要特别关注学生审美欣赏的过程。欣赏并非是单纯的观赏,它同时也是一个寻找、发现、探索和思考的过程。欣赏环节的设计要关注学生主体的审美情趣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审美参与、主体体验和主体评析,从而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掌握了该从哪些方面去欣赏、评价一幅画的方法,这种由学生自己在相互的交流合作和探讨中得出的结论,远比教师直接告知的更为有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孩子的眼光和角度都是不同的,他们的看法也许是幼稚和片面的,但只要是真切的感受,我们就应该给予尊重和认可。在欣赏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以一种平等、博爱、宽容、引导的心态来对待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够得到自由的表现和舒展。教师不能轻易批评学生的审美观点,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位学生都能轻松地讲出自己的感受和观点,从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文学作品赏析论文篇7

在文学的方面,抒情是文学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因而首先从抒情的角度进行分析中西方文学的差异。文学上的抒情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文学者在很多不同的情况下,往往需要用到抒情这种表达方式,以期抒发学者自己内心的情感。首先从东西方的抒情原则看,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抒情的原则主要是从理性出发,一切的抒情方式都强调有“理性”概念,并不会太过感性,因而西方的抒情语句也就显得比较的直白,而不会有太多的修饰与比喻。在西方人的文学理念里,人类的情感里,不应该有太过得感性,而是由一定的限度,保持有一定的理性观念,在人类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时,保持一定的限度,不会过分宣泄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以一种理性地抒发。另外,西方的英语文学比较注重有感而发,对发生的事情、体验、认识有所感悟才会运用文字书写下来,抒发自己内心真切的感动,有感而发这一特点与中国的文学抒情相同,运用抒情的手法之前,都需要有对事物、人物有些许感触。在东方的文学作品中,中国的文学以抒情为主要抒写方式的作品当属“诗词”了,中国的诗歌文学中,大多数都是用以抒发作者内心的情感,因而在中国史上的诗词大多数都是抒情诗。中国文学的抒情方式比较浪漫、感性,以宣泄诗人内心的许多不同种类的情感,用大量的感性词语构成句子,相对西方的抒情文学作品,中国的抒情文学作品比较容易打动读者的心弦,这主要是由于中国文学的用词比较的多样,宣泄情感的词语有许多形式的用法,中国的文字成千上万,构成的词语也是多式多样的。且相对西方文学的抒情,中国文学比较感性,没有一定的理性概念,宣泄内心的情感比较自由。

二、中西方文学的鉴赏角度差异

在西方的文学中,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主要是读者们对于作品的评论,他们认为,鉴赏一部文学著作,就是评论该文学作品,西方文学者比较注重人类的评论。由于在文学的词语当中,“评论”与“鉴赏”有着很大的差异,“评论”的发出者往往是社会中的大众,评论可以使很随意的一句话,或者是看完这部著作后的一句感叹句,而“鉴赏”的发出者往往是比较专业的文学者,鉴赏需要有比较专业的术语组成,鉴赏会是一段长长的专业的话语,鉴赏的构成需要有专业人士组织话语,不能只是随意的几句话。另外,再继续从文学作品中的鉴赏角度进行探究中西方的文学差异,西方人鉴赏文学,运用的是大众的评论话语对文学进行鉴赏,且西方人们的评论主要是对文学内容的评论,评论的语句运用的是简单陈述,评论得比较简单。而中国文学中的鉴赏则是注重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心理活动故事情节的艺术特点等的描述,中国文学的鉴赏大多以此种形式进行鉴赏,相对西方的文学鉴赏,会更显得有内涵、透彻。从这两者的分析,西方的学者比较注重“真实性”,善于剖析文学作品的真正主旨,而中国文学学者则是比较注重文学作品的“意境”,学者主要体会的是文学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中国文学的学者比较善于发现文学作品里面的修饰、修辞手法、表达特点。对于中西方的文学鉴赏方面的差异,中西方的文学都是各有千秋,西方的学者注重的是文学作品的精华与文学作品中的深层的哲理意义,注重体会文学的深层含义;而中国文学学者则是注重体会文学作品中的语句,善于学习文学作品的表达手法,更注重文学中的优美词句的体会。

三、中西方文学的语句构成差异

在众多的中西文学的著作看来,从中西方文学的语句构成的角度分析,西方文学的著作主要有小说、戏剧,而中国的文学著作则主要是诗词、小说。首先从小说的著作进行探究中西方的文学差异,西方的小说的语句构成简单、直白,没有太多的修辞手法,西方的小说拙作非常注重的是小说的情节描述,在西方学者认为,小说的情节是小说的主要构造,因而在西方的小说当中,都不难发现,西方的小说的故事情节发展得很快,而且西方的小说的情节发展会有许多出人意料的地方,这种猜不透的故事情节是西方文学的一大魅力,吸引着众多读者阅读,因此西方的小说运用的最多的手法是环境的铺垫、烘托,而且西方的小说中的结局往往是令人深刻而具有深层含义的一个结局,需要读者用心再回想小说的情节,让读者从中悟出该小说所要表达的深层次的含义。而中国的小说的语句成分相对较复杂,运用较多的修辞手法,注重语句的优美,在中国的学者认为,文学的优美,在于文学作品中的语句之中,因此中国的小说也就偏向于注重对小说故事中的人物、环境描写,描写得生动形象,在中国的小说中,情节的发展较为简单,没有太多复杂的情节,相对于西方的小说,中国的小说的情节描述较为简单,小说索要表达的含义、主旨相对较为简单。当然,小说的背景也是非常重要,小说的描写背景与小说所要表达的真正主旨有着很大的联系,要体会小说的旨意同时也要深切了解小说当时描写的写作背景,能够真正体会到小说的主旨是很难的,往往都有着很深层的含义,这里的中西方文学中的小说中隐藏的深层含义差别不大,只是在小说的刻画方面有所不同,西方的小说注重对情节的刻画,中国的小说则是注重对人物、环境的刻画。另外,西方比较著名的文学著作就是戏剧,西方的戏剧相当于一个剧本,因而也就更体现了西方文学更加注重情节描述的特点,致使西方的戏剧在文学坛上比较著名。中国的文学另外比较著名的则是诗词,诗词的描述主要是作者抒感的媒介,诗词注重修辞的使用,突显了中国文学注重修辞手法的使用特点。

四、小结

文学作品赏析论文篇8

关键词:美术;欣赏评述;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232-01

美术新课程标准将美术的学习领域划分为四大部分: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其中欣赏评述课是比较难上的,弄不好就成了老师的一言堂。我在上欣赏评述课时经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比较法

事实上,中外的美术史早已证明“美既不是美术的唯一内涵,又不是美术的中心任务。美术作品中的一切都是有意味的艺术形式存在”。其实,在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这一节中,如果不很好的联系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学生往往会认识模糊。为此,在教学中我选择了一些中国画家题材内容类似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让他们看看画家是如何来经营画面的。如林凤眠的《静物》中,直力的玻璃水壶和水中的鱼。黑与白,背景上的橙与绿,都存在鲜明的对比,使画面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而潘天寿的《水仙》,花丛方向与造型在整体形式上非常和谐,然而在花丛大小位置,叶的交插与题字上又稍有变化。通过作品比较,加深了学生对美术作品基本艺术形式的认识。运用比较欣赏法进行欣赏时,可以搜集不同层次,效果各异的古今中外作品,进行比较欣赏,让学生来判断哪些作品好,好在什么地方,是怎样处理的。比如在欣赏我国书法、篆刻作品时,可以选取书法篆刻大家的作品对比欣赏,引导学生 体会他们不同的技法风格,流派特征。

二、分析法

通过对作品构成因素及艺术表现特点的理性分析,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进而引发学生在自身审美经验基础上创造性的联想和想象,获得再次感受,从理性深化到感性飞跃。把作品从形态、颜色、配色、构图、笔法、主题等角度加以分析,探讨作品中的诸要素。在欣赏中外美术经典作品时,让学生在分析过程中,审美意识明晰化,将欣赏所获得的技巧、方法、新思路应用到自己创作中,提高自己的表现能力,从画家以及美术作品所处的文化、政治、历史背景着手,分析在作品中如何体现这些内涵,通过引导分析,让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深刻。审美体验的结果,使他们的思想境界伴随着激越的情感得到升华。久而久之,审美情感与道德认识相互结合,逐渐积淀,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正确的审美观。

三、临摹法

通过临摹,可以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体验,促进学生的心灵,对欣赏作品产生共鸣、融合。例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运用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形式,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兽行下,人民惊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惨情景。表达了毕加索对法西斯战争罪恶的愤怒之情。在欣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时,通过让学生临摹毕加索的扭曲变形的特殊的线条表现方法,并对于他独特的表现方法进行深刻的体会,来发现毕加索整个创作、表现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先临摹后欣赏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及探究能力。

四、问题法

文学作品赏析论文篇9

【关键词】中职语文 文学赏析 综合素质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109-02

文学作品赏析,是指一种通过阅读或听文学作品而产生审美体验的精神活动,是通过艺术的形式来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把握,能够让学生在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时培养文学欣赏思维。在中职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及审美情趣,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中职阶段的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比较薄弱,而且认为只需要学好专业课程、掌握专业技能,因此对语文等文化课程的学习完全不重视,甚至对古典诗词、经典名著等毫无兴趣。这就给语文文学欣赏教学带来了难题。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以及语文兴趣爱好,通过对经典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解读赏析,让学生大量的深入接触文学作品中的精华,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同时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说、读、写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一、在文学鉴赏过程中提高综合素质

在中职语文课堂的教学中,为了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良好的鉴赏能力是不可或缺的。而文学作品鉴赏具有趣味性、开放性以及自由性,这与新课程改革下学生个性发展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学是一致。

在文学作品的鉴赏过程中,阅读是最主要的形式。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当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多读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不仅可以积累丰富的知识,而且还能够了解社会,学习做人的道理。然后,针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让学生学会思考。对于文学作品中那些关于英雄事迹、爱国故事、名人事例等内容,教师应该深入地挖掘作品中的闪光点,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奉献精神、高尚品德等综合素质,进一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例如,的《沁园春・长沙》中“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表达了昂扬乐观的革命精神;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一句表达了忧国忧民的博大宽广胸襟;李白《将进酒》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句表达了受挫折时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等等。这些作品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利于学生实现自我,形成良好的个性。同时,教师通过对文章语言、作者的背景、人物形象等分析,能够促进学生不断地汲取作品中的精华,从而提高素质。

在文学作品阅读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体验文中情感,与作品产生共鸣。只有学生思考后有所感悟,才能真正的理解作品中传递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通过文学写作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由于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对所有的优秀文学作品都进行认真的品味与讲解。因此,除注重文学作品的鉴赏外,还需要通过写作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文学作品赏析中的写作教学,不仅可以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体现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的把握,更能够反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在传统的文学作品欣赏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未真正地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一味的只注重让学生对文学作品死记硬背,久而久之,导致学生逐渐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失去了兴趣。

因此,在中职语文文学作品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借助文学作品的语言魅力,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在文学写作过程中,更深刻的领悟作品中的蕴意,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和文学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首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意境唯美的现代诗时,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从对诗歌欣赏到创造性仿写的写作活动,引导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基础上,学习作品的结构、经典语句,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领悟作品中的深刻蕴意,引感的共鸣。如可以让学生围绕亲情、友情、爱情等主题尝试写一首小诗,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情感思维进行写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因此,文学写作,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还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思维创新的能力。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结合当今社会生活进行思考,充分发挥文学作品中的艺术魅力和教育作用,逐渐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三、写说结合让学生能写也会说

中职语文文学作品欣赏是学生汲取精神食粮的重要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通过“读”和“写”的形式激发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同时还要通过“说”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智慧碰撞,从而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教学目的。如何会说并说得好,并且表现出良好的语文素养,文学作品欣赏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学生通过“说”来进一步理解文学作品的美妙之处,也有利于学生口语能力的锻炼。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说”的机会与平台,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演讲、表演、辩论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让学生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畅所欲言,自由讨论,表达自己独特的看法与见解。

例如在学习曹禺的《雷雨》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复述作品情节,也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话剧表演,让学生深刻理解作品中人物内心的挣扎与矛盾,有利于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例如,在学习《警察与赞美诗》一课时,教师该充分考虑文章充满了浓厚的讽刺味道,并以故事为主线进行重点分析。然后教师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故事的发展部分,如“苏比为了实现自己‘冬居监狱’”的想法做了哪些事情,结果怎么样,展开讨论。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文章内容以及文章表现手法的理解。

因此,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对于故事情节比较强的作品,采取改编表演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改编过程中认真的思考作品故事情节,揣摩人物内心,从而深化了对文章的理解。而通过表演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让学生敢于开口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文学作品的赏析,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增强在人生的体验与感悟,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此,在中职阶段的文学作品赏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与心理年龄特征,改善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不断地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的语文水平发展,应该多创设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欣赏的平台,将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进一步促进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戴兵全.中职语文文学欣赏的有效策略分析[J].考试与评价,2016(3)

[2]沈维.浅谈在中职诗歌鉴赏中渗透生命教育[J].课外语文:下,2015(9)

[3]戴远文.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考试周刊,2015(55)

文学作品赏析论文篇10

关键词:美术;鉴赏;性质;特点;分析

所谓的美术鉴赏,可以被理解为鉴赏者在对美术作品观摩的过程中应用自身的认知能力、生活阅历、道德素质以及审美观念对作品的意境与内涵进行体会、分析、辨别、理解、认可以及想象的过程。其作为一种特别的美术接受形式,具有娱乐、享受等多样化的性质,有助于陶冶欣赏者的性情。本文作者结合相关美术作品,进而达到对美术鉴赏的性质与特点客观而深入分析的目标[1]。

一、分析美术鉴赏的性质

由上文简要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美术鉴赏是一种性质特殊的美术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鉴赏者的情趣、品位得到提升,身心得到放松与调节,同时调动了鉴赏者对艺术境界追求的积极性,此时他们也会客观的去认识以及挖掘艺术作品的价值深度。总之,一部优秀美术作品的完成时建立在建设的基础之上的;美术鉴赏具有使心情愉快、陶冶情操以及塑造自我的功能。此时,美术鉴赏的性质大体上是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美术鉴赏使一种审美享受。其携带这一性质主要是因为距离感、假定性和超越感的存在。所谓的距离感,就是说被鉴赏的美术作品能够将人类思想的改变、文化发展的情况以及文明更替演变的过程展示出来,例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这一美术作品以素描的形式将观者对事物观察的准确性表现出来,真实的将15世纪末期犹太人生存的面貌展现出来。鉴赏者隔着时间的跨度对本部美术作品进行赏析之时,将会获得不一样的情感体会,此时现实与美术作品之间产生了距离美;所谓的假定性就对鉴赏者提出了相关的要求,充分的利用自身的想象力,将美术作品中虚设的背景、情节等勾画出来,将特定的美术语言转化为惟妙惟肖的形象图,这是非现实的,但是对鉴赏者来说是审美上的再创造;超越感就是鉴赏者对作品进行赏析的过程中思想与现实之间的跨度,不考虑个人功利以及物质实用性等因素,而专注于审美价值的方向;二是美术鉴赏可以被视为艺术再创造的一种形式。通常认为,鉴赏是在创作之后才出现的一种行为方式,作品的质量直接关系着鉴赏的效果这一定论是较为肤浅的,因为美术鉴赏不是对艺术作品价值评判的一种被动回复方式。而之所以认为美术鉴赏可以被视为艺术再创造的一种形式,主要是因为观赏者始终是积极的、主动的去参与艺术作品意义的构建等环节,此时若没有鉴赏者的加入,艺术家笔下的作品就不够完美。由此我们可以推断的是一件优秀的作品的出现出来需要创作者的努力,还需要鉴赏者的认知理念以及审美情趣去将空缺有效的弥补,此时美术作品的意义更加的丰满,因此可以说鉴赏环节的落实使作品得以再创造,此时鉴赏演化为观者审美能力再创造的一种行为方式;三是美术鉴赏时观赏者对其艺术价值的判断。观者在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之时总会对其造型结构、色质优劣有所评价,对其主旨以及内涵做出评论,这是普遍存在的理性现象。而对于美术鉴赏而言,其主要包括情感的、艺术的判断,此时情感发挥着主导的作用,其将鉴赏者爱憎好恶、抑扬褒贬等品质体现出来。例如鉴赏者在对梵高的《向日葵》进行欣赏时,在辩证思维的引导下,能够体会出梵高在最为痛苦煎熬的生活中对自然、朴实、阳光精神境界的向往与追求,这件色彩对比强烈的作品对法国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效果。总之,这一性质存在于美术鉴赏中,使欣赏不再是单一化、公式化、概念化,同时也使鉴赏意识与审美情趣建立健全。

二、探究美术鉴赏的特点

1、使鉴赏者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这是因为美术作品将丰富多彩的世界展示给观者,自然景观也好,人文景观也罢;此外美术作品中渗透率创造者的情感与情绪,或激愤或低沉,鉴赏者超越了文字的局限性,去感悟精神世界,开拓眼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术鉴赏的又一特点是能够协助欣赏者强化自身的审美能力,在艺术的熏陶下,欣赏者的思想道德素养明显的提升,此时的对美术作品的赏析使观赏者的身心得到了良性的发展与成长;另外,不同的美术作品中涵盖了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的民族精神以及境界的差异性与共同性,此时鉴赏环节的启用,协助鉴赏者开发自身的智慧,建立健全了审美情趣;当然,鉴赏环节的开展具有的最大特点是使美术作品得以再创造,这是因为鉴赏者在情绪情感的变化之中,传承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将新鲜的元素再一次融入进行美术作品之中;

2、鉴赏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性

主客体同时参与对美术作品的赏析,这才是对艺术的鉴赏。而美术鉴赏的最终结果取决于心理、情感活动的复杂性,主客体之间在情感对话以及精神境界融合的基础上,才会使审美活动具有再创造的意义;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结合的特点

有些美术作品中带有某些学者对其理解、认识、评价的字眼,这是对美术艺术作品价值与本质的揭示,但是只有在鉴赏者情感接受与肯定的情况下,它们才成为理性上被认可的事物,此时鉴赏者认知上的感性方式与艺术作品所传播的理性内容统一化,也是鉴赏者情感因素与理性因素整合的形式。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结合衍生出的意义是重大的,其促使鉴赏者认清事物的本质,端正了情感态度,走向了实践路线。

三、结束语

总之,美术鉴赏的性质与特点是多样化的,美术鉴赏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性质特殊的审美消费行为,是生产到消费的过程;特点还包括审美经验与审美再创造、制约性与能动性、享受与判断、教育与娱乐的统一性。美术鉴赏对审美理念的培养发挥了巨大的辅助作用[2],因此,艺术领域提高对美术鉴赏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协助鉴赏者感受艺术特色与魅力,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同时升华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凯.浅论美术鉴赏的性质和特点[J].美术教育研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