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败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20:20:22

防腐败范文篇1

●从中央的重视程度看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性;

●从中央印发《实施纲要》通知看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性;

●从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吴官正同志的工作报告,看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性;

●从《实施纲要》颁布后的强烈反响看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性。认识是前提。只有充分认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性,才能增强贯彻落实《实施纲要》的自觉性。

第一,从中央的重视程度看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性。党的**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抓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党中央两次全会都把这个问题写入了《决定》,并且越来越全面、深刻。**年以来,总书记先后九次在不同的重要会议上,深刻阐述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问题。第一次是在**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的闭幕讲话。第二次是在**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第三次是在**年12月纪念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第四次是在**年1月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的讲话。第五次是在**年8月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六次是在**年9月16日十六届四中全会上的开幕讲话。第七次是在**年9月19日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第八次是在**年12月3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第九次是在今年1月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的讲话。在这九次讲话中,总书记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要逐步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讲话中,总书记专门用了一个部分,从教育、制度、监督三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总体要求和工作任务。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鲜明地提出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要求各级党委抓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党中央连续两次全会对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作出决定,党的总书记在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里,九次就这个问题发表重要论述。有的中央领导同志说,这在党的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第二,从中央印发《实施纲要》通知看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性。为学习贯彻《实施纲要》,中央专门下发了通知。文字不多,但讲得十分深刻。通知指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党中央从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全局出发,为做好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工作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知指出,《实施纲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贯彻《实施纲要》的重要意义,深入学习、广泛宣传、坚决贯彻,把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认真组织实施。要全面把握《实施纲要》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结合实际制定贯彻落实《实施纲要》的意见和办法。要认真开展监督检查,建立健全有效的工作机制,切实把反腐倡廉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三,从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吴官正同志的工作报告,看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性。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内容丰富,是注重治本、注重预防,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纲领性文件。总书记的讲话共四个部分,第一和第四部分,分别阐述了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提高纪律检查工作能力的问题。第二和第三部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从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结合上,强调了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的问题,总书记说:“这是反腐倡廉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防治腐败的必由之路。”这是总书记对《实施纲要》的肯定。总书记要求全党要按照中央的精神和《实施纲要》的部署,既要严厉惩治腐败,更要有效预防腐败。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教育、制度、监督、改革以及正确处理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关系等五个方面的工作。《实施纲要》也特别强调了这五个问题。

吴官正同志的工作报告讲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总结了**年的工作。第二部分专门论述了贯彻反腐倡廉战略方针,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的问题。报告强调各级党委要认真贯彻落实《实施纲要》,充分发挥反腐倡廉思想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推进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强对权力的制约监督等。第三部分是按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研究部署了2005年反腐倡廉的六项工作任务。从以上不难看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吴官正同志的报告都强调要按照《实施纲要》的要求部署反腐倡廉工作。这充分说明中央制定和颁布《实施纲要》非常及时、非常重要、非常必要。

第四,从《实施纲要》颁布后的强烈反响看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性。《实施纲要》颁布后,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反响非常强烈。一是中央媒体反映强烈。2005年1月16日,新华社刊发了《实施纲要》全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在头条播发了中央颁布《实施纲要》的消息。1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重大决策》的社论。1月22日,《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刊发、播发了答新华社记者问。2月6日,播发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2月20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中央办公厅转发的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实施纲要》的意见的通知,《求是》杂志第5期开辟专栏刊登了四位省市纪委书记、副书记学习《实施纲要》的文章等。《实施纲要》颁布的当天,中央八大重点新闻网站都转发了《实施纲要》全文,引起了网民的广泛关注。有的网民说,制定《实施纲要》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大快人心,令人鼓舞!有的网民说,感谢中央的英明领导,这是一项英明伟大的决策!这项指南做得非常具体,有针对性。如果实施得当,至少可以减少80%的腐败。看到这份指南,觉得中华民族振兴在望!有的网民说,中央颁布的反腐倡廉制度化指南,很全面,很受欢迎,是党的希望,国家的希望,人民的福祉!有的网民说,《实施纲要》体现了体系反腐、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防腐败范文篇2

一、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这是党中央全面总结古今中外执政治国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当今世界一些执政党兴衰的经验教训,全面总结新时期我们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巨大成果得出的科学结论。

党的十五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从侧重遏制,转向标本兼治、逐步加大治本力度的轨道,始终保持了平稳健康、持续向纵深发展的良好态势,取得了显著成绩,党政机关和干部队伍中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正在逐步得到遏制,一些诱发腐败的深层次问题正在逐步解决,人民群众对反腐败工作的满意程度正在逐步提高。

但是,由于现阶段的反腐败斗争是在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条件下进行的,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一些主、客观因素依然存在,重大违纪违法案件还会发生,有的不正之风还会纠而复生,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得力的地方和部门,腐败现象甚至还会发展蔓延。这些都说明,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各级党委和政府,既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紧迫性,又要充分认识其长期性,坚定信心,扎实工作,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把反腐败斗争深入进行下去。

二、进一步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大案要案、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三项工作

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大案要案、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工作。这三项工作格局基本涵盖了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使反腐败斗争经常化的重要手段,易于操作,便于检查。三项工作概括起来是两个方面,一是解决腐败风气问题,二是解决腐败案件问题。前者主要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建立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后者主要是依纪依法惩处腐败分子,建立起惩治腐败的党纪国法防线。实践表明,坚持三项工作格局,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赋予其新的内容,反腐倡廉工作就能整体推进,协调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需要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要求,加大反腐败三项工作中治本的力度,推动反腐败工作整体协调发展。

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方面,继续坚持和落实行之有效的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规范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注意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干部个人利益可能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的关键环节,不断完善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解决领导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分析研究这些年来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间的内在联系,总结经验,把单项规定逐步系统化,适时制定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法。结合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领导干部职务待遇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步推行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公务活动、通信工具配备等方面的货币化、市场化改革。

在查处大案要案方面,继续加大办案工作的力度,严厉惩处腐败分子。注意查办案件与防治腐败相结合,从查办的典型案件中分析发案原因,发现体制、机制、制度及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建章立制,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加大对腐败分子的经济处罚力度。积极应对犯罪分子高智能化、犯罪手段高技术化的挑战,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及时揭露、发现和惩处腐败分子。

在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工作方面,继续坚持刹风整纪,坚决克服群众反映强烈的不良风气。注意从改革入手,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严格规范部门和行业的审批权、管理权等,消除不正之风产生的体制机制制度方面的条件。把纠风工作与深入开展职业道德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起来,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促进党风、政风、行业风气和社会风气建设的协调发展。

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逐步加大治本的力度,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党的十四大以来的十年,随着反腐败力度的加大,我国的反腐败斗争经历了从标本兼治、侧重遏制到标本兼治、逐步加大治本力度的转变,这是反腐败斗争深入发展的结果。十六大审时度势,在以往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适时提出了反腐败斗争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逐步加大治本力度的要求,并且提出要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政策和措施之中,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这是非常正确的。

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充分发挥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是解决领导干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自觉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根本途径。在全党要继续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进一步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提高对反腐倡廉紧迫性和长期性的认识。在全党要开展党章的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大力加强从政道德的教育,增强道德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做好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这项工作纳入全党宣传教育工作的总体部署。充分发挥党校、行政院校教育阵地的作用,切实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的教育;积极宣传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模范事迹,进行示范教育;深刻剖析典型腐败案件,进行警示教育。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保证。要从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参政的政党制度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从改革体制机制制度着手,逐步建立起一套能够充分反映广大党员意志和利益的民主制度体系。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涉及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严格按规定程序运作。从改革具体制度入手,增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透明度,大力提高党政职能部门重要事务的民主和公开程度,逐步做到现职主要领导干部个人经济状况的公开化。要加强民主建设的战略性研究,进行合理的规划,增强民主建设的预见性、科学性。要进一步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试行)》,拓宽党内民主渠道,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

加强党风廉政法制建设。这是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依法有序进行的保证。加强反腐倡廉法制建设,必须从廉政立法、守法教育和执法检查几个方面着力。既要适应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不断制定、调整和充实反腐倡廉方面的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为反腐倡廉提供政策依据和法制保证,又要建立和健全正确执行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具体程序和有效机制,保证权力沿着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运行,还要切实加强对执纪执法情况的监督检查,坚持依纪依法查处违纪违法问题,保证各项法律法规真正落到实处。

大力加强反腐败监督机制建设。新的形势下,加强反腐败监督机制建设,要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相协调,与反腐败斗争的整体部署和发展进程相一致,与大力落实已有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规章制度紧密结合,以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监督为重点,按照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要求,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和体制创新,建立起能够适应时代要求的有效约束权力、预防腐败的真正管用的反腐败监督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在闭会期间发挥监督作用,以及党的委员会发挥监督作用的途径和形式,继续落实省(区、市)和地(市)党的委员会无记名投票表决下一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拟任人选的制度。要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纪律检查机关对派出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充分发挥党内专门监督机关的职能。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同组织部门要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上级党委、纪委要进一步加强对下级党委班子及其成员的监督。要把党内监督与法律监督、行政监督、派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监督的整体合力,保证权力正确行使。

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制度的改革。同志指出:“好的体制,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制止腐败现象的发生,反之,不好的体制,则会导致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我国现阶段的腐败现象是在体制转轨过程中发生的,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体制性特征。因此,加大体制、机制、制度改革的力度,减少滋生腐败的土壤,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解决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府职能错位问题,消除转轨时期行政权力寻租的条件。要大力推行财政管理制度的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管理体制,解决资金管理特别是预算外资金管理中存在的弊端以及部门之间存在的分配不公、互相攀比、党政干部心理失衡等一系列滋生腐败的问题。要大力推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认真贯彻执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制度,坚决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要积极拓宽从体制、机制、制度上遏制腐败的领域。结合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推进党政机关福利待遇和领导干部职务消费货币化、工资化,解决不同部门公务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和领导干部职务消费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步做到党政机关与所办经营性事业单位彻底脱钩。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积极推进垄断行业的改革,解决因垄断而引发的腐败问题。

四、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我们党在领导反腐败斗争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这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对反腐败斗争的领导、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形成反腐倡廉整体合力的有效机制。十六大报告再次确定这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说明这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有生命力的机制,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

反腐败斗争必须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这是由我们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决定的。反腐败既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政府工作的职责所在。党政齐抓共管,是实实在在的工作,就是抓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力度到位;就是管热点、难点和突出问题的解决,管重点任务的落实,管阶段性目标的实现。各级政府要把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摆上重要议程;对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负全责,重要工作和重点任务直接部署,直接组织实施、直接抓落实。

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政府的监察部门要切实履行其反腐败的职能。按照党章的规定,纪委要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从更高层次上谋划和开展工作。一是要着眼全局、突出重点、整体推进。要着眼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贴紧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大胆开展工作,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要突出重点抓协调,以推动反腐败各项工作全面发展。二是要立足本职,发挥优势,主动联系。纪委必须主动承担起组织协调各部门的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形成反腐败整体合力。三是要讲究方法,注重实效。纪委要着眼于高层次的联系和协调,而不能越俎代庖干预部门的业务,不能包办案件;要着眼于大局,着眼于政策,不能事必躬亲去代行职能部门的职责。

各部门在反腐败斗争中都负有重要责任。部门各负其责,就是要负起四种责任:一要负起全面抓好本部门、本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与经济和业务工作融为一体抓好落实;二要负起管好队伍的责任,管好带出一支廉洁奉公、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干部职工队伍;三要负起解决突出问题的责任,抓住不放,集中整饬、务求实效;四是负起源头治腐的责任,从自身抓起,从现在抓起,从深层次上抓起,从要害问题抓起,改制革弊,堵住本部门容易滋生腐败的源头。

在反腐败斗争中,特别是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必须进一步加强纪检、司法、审计、监察等重要反腐败职能机关之间的协作,形成有效的反腐败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协作形式,既相互协作,又各自行使职权,更好地形成查办和突破大案要案的整体合力。

反腐败要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也是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生命力所在。反腐败斗争实践充分证明,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是我们反腐败的力量源泉。群众是腐败的直接受害者,他们对腐败危害的感受最真切,反腐败愿望最强烈;他们又是反腐败的直接受益者,他们参与反腐败的积极性也最高。我们只要坚决惩治腐败,就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能增强人民群众的反腐败信心和斗志,就能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就能维护社会稳定局面,就能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要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作为反腐败的重点,把群众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反腐败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大力宣传反腐败对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政治保证作用,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反腐败的方针、政策,宣传反腐败各项工作的动态和成效。特别是对一些重大典型案件要公开处理,将查处结果公布于众,扩大反腐败声势,激发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斗争的政治热情。要深入调查研究、依靠群众发现和解决问题。要认真受理群众来信来访,鼓励群众揭发举报,依靠群众揭露腐败问题、查办和突破大要案、严惩腐败分子。要在完善信访举报等监督制度的基础上,采取六项举措:即建立公众反腐倡廉建言献策网站或开通电子政务通道;建立公众监督网络;建立定期向社会通报反腐倡廉情况制度;建立公众评议党风廉政状况制度;建立反腐败民意测验评价体系;建立走访和听取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意见制度。

五、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保证反腐败各项工作的落实

十六大报告要求各级党委“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坚持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各级党政领导必须首先带头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切实抓好本地区本部门反腐倡廉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具体办法,尤其是经济管理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立足全局,结合业务制定和落实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有效措施。

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关键在于严格执行责任追究,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一项政治纪律认真执行。对那些本地区、本部门出现重大经济损失的;本地区、本部门发生重大事故和恶性事件的;本地区、本部门的不正之风严重,群众反映强烈,长期得不到治理的;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利用该领导干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获取非法利益、造成恶劣影响的;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反腐败工作敷衍塞责、不抓不管,以至屡屡发生大案要案、造成恶劣影响的;对选拔任用领导干部违反有关政策和规定,用人失察的,要重点进行责任追究。各级领导干部只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自觉遵守和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才能真正形成全党动手抓党风廉政建设的局面,保证反腐败各项任务的落实。

防腐败范文篇3

思考一: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深刻认识加强预防腐败工作的重大意义

加强预防腐败工作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有力保障。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虽然腐败现象得到一定的遏制,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东西文化的碰撞,新旧体制的并存,反腐败工作制度和工作方式还存在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诸多环节。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依然存在,在一些领域还易发多发。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的违纪违法案件时有发生,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弄虚作假、铺张浪费、现象仍然突出;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屡禁不止;官富民困、社会利益分配不公等问题依然存在。从实践看,教育不扎实,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得力,仍然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目前的腐败现状,已经严重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削弱了党的执政之基,造成了党群、干群关系的紧张,影响的地方的稳定与发展。

思考二:突出工作重点,大胆创新创优,切实加强预防腐败的几项具体工作

一是立足教育,着眼防范。开展经常性教育,让纪律与已同行,筑起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条防线。开展党纪条规教育,常念“紧箍咒”,开展谈话教育,早打“预防针”;开展警示教育,浇注“防腐剂”;开展道德教育,遵守道德规范;开展事业观教育,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抓好主题教育。选准教育突破口,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廉政要有责”的观念,增强管理意识。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切实担负好教育之责、监管之责、问责之责;树立“执政为民”的观念,增强民本意识。领导干部要常怀民本情、常思富民策、常做为民事,努力做到体察民情、提高知情度,为民谋利、提高满意度,多办实事、提高信任度;树立“勤政有为”的观念,增强干事意识。干事创业要有激情,勤政有为。

二是加强监督,构筑反腐的监督防线。加强监督,不仅对干部具有规范、矫正、制约和保护的功能,而且还具有教育干部、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增强领导班子凝聚力的显著效果。深化政务公开,提升政府公信力。政务公开是廉政建设的基础,是政治文明的具体表现,是现代社会政府的责任、腐败的天敌。总理指出:“推行政府信息公开,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举措,是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事项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健全各项制度与措施,推动政务公开工作深入开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使政务公开成为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通过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政府与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沟通更加通畅。加强对基层干部的监督管理。基层干部离群众最近,他们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情况,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关系到党的方针政策的落实,关系到能否发展好、实现好群众的利益。认真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建立健全镇(区)、村级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民主决策机制,完善镇(区)干部廉政谈话、廉政承诺、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民主评议等制度,拓展党代表监督的途径和方式。健全完善村民民主理财制度、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三是完善监督体系,规范权力运行监督。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之举,就在于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真正做到关口前移。纪检监察机关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监督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力度,加大对人财物的使用管理和关键岗位的监督力度,形成保证权力正确行使的有效机制。建立勤廉预警机制,随时掌握干部的勤廉动态。同时,要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增强监督的合力和实效,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四是完善制度,充分发挥制度在防治腐败中的保证作用。通过健全制度、创新制度、执行制度来加强预防腐败工作,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制度约束就延伸到哪里,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约束干部的从政行为。建立健全基层干部管理制度。针对群众对党员干部在工作作风、民主意识、职务消费、婚丧嫁娶等方面反映突出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干部廉洁从政行为规范。结合基层工作实际,根据上级有关法规政策,开阔思路,制定基层干部学习、工作、生活等制度,细化标准,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干部有规章可循,有标准可依。如镇(区)干部驻村制度、公务接待制度、考勤制度、便民服务制度等等。抓好基层“一把手”述职述廉工作,规范述职述廉的内容和方式;开展纪委负责人与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任前廉政谈话和诫勉谈话,提高谈话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发展党内民主,积极推行党务公开。加强行政监察,确保政令畅通,促进廉政建设,提高行政效能。加强对依法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有关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防止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和违法行政。加强执法监察,推进依法行政。继续加强对工程招投标工作的监督。开展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推进情况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县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完善行政投诉工作制度。围绕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环节和领域,尤其是围绕“用人、用钱、用权”问题和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资源开发等重点领域和环节,努力从制度上规范权力运行、堵塞滋生腐败的漏洞,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针对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抓住规范权力运行、正确行使权力这个关键,及时制定出台新的制度和新的规定,弥补反腐倡廉制度的缺失,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反腐倡廉制度。

防腐败范文篇4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与永恒课题。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使广大党员干部和各级党组织切实保持廉洁,既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客观要求,又是其重要途径和有力保证。腐败现象尽管形式多种多样,但其实质都是滥用公共权力谋取个人或小团体的私利,都是公共权力的异化变质。腐败亵渎党的性质和宗旨,削弱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破坏社会的和谐团结。如果我们对腐败不能有效地加以防范和遏制,任凭腐败分子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无从谈起,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

惩治腐败和预防腐败,是反腐倡廉工作的两翼,二者交互作用、相互促进,有机统一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全过程。进行有效预防,要求实行严厉的惩治;实行严厉的惩治,又有利于进行有效预防。面对当前腐败现象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各种不廉洁行为仍在侵蚀党的先进性的严峻形势,惩治腐败这一手绝不能放松,必须继续保持查办案件的高压态势,以查处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权力、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案件为重点,坚决惩处各类腐败分子,及时清除侵蚀党的肌体的各种病毒,使党的肌体始终保持健康。

惩治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坚决捍卫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党员干部自觉遵纪守法,不犯或少犯错误,才是反腐倡廉工作的根本目的。改革开放以来反腐倡廉的实践启示我们,如果只注重惩治而忽视预防、只注重治标而忽视治本,如果教育不扎实、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得力、改革不到位,一些腐败问题就可能查而再来、纠而复生,甚至出现查不胜查的情况。只有抓好预防腐败工作,从源头上不断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才能巩固和发展反腐败取得的成果,从根本上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当今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腐败的成因更加复杂,迫切要求我们切实加大预防腐败的力度,努力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依法治国方略不断落实,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也为我们加大预防腐败的力度创造了有利条件和时机。我们必须在毫不放松地惩治腐败的同时,不断加大预防腐败的力度,把注重预防、注重治本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防范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明确提出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抓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今年年初,中央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对防治腐败工作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当前,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以权力观教育为重点抓好反腐倡廉教育,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自觉性。古人云:“志正则众邪不生”。加大预防腐败力度,必须坚持施教于先,充分发挥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大力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按照中央关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要求部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要加强党纪国法教育,使党员干部自觉遵纪守法,严格按照“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中央纪委强调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办事。特别是要加强权力观教育,使领导干部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珍惜权力、慎用权力、用好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绝不以权谋私。要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整合教育资源,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把反腐倡廉教育贯穿于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各个环节,把自律与他律、教育与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使党员领导干部言行一致、知行统一,更好地在保持先进性方面发挥表率作用。

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制度建设,把党员干部犯错误的机会减少到最低程度。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制度建设,对有效预防腐败至关重要,也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从近些年查处的案件看,腐败现象的发生往往与改革不到位、制度不健全有关。应当看到,面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变革,改革和制度建设的任务相当繁重。要根据时展和实践需要,善于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部位,以规范权力行使为着力点,以公开透明为基本要求,进一步推进改革,健全相关法规和制度,实现改革和制度建设的与时俱进。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司法体制、行政审批制度、财政金融体制、投资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工程建设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制度,深化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地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把政府不该管或管不好、管不了的事务交给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去做。加强对制度建设的统筹协调,努力形成完善合理的制度体系,使宏观、中观和微观各个层面的制度整体配套,使实体性制度与程序性制度协调有序,使国家法律、行政规章、党内法规相互衔接,发挥制度的合力。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强化执行意识,严格责任追究,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制度、破坏制度的行为,做到令行禁止、违者必究,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始终是我们党执政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权力是把双刃剑,如果没有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就可能被滥用,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实践表明,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关系预防腐败的成效,关系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成效。在实际工作中,应着重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把对干部的有效监督与对权力的科学配置结合起来,加强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加强对决策、执行等重点环节和人财物管理等重点部位权力行使的监督,努力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保证权力沿着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运行。二是把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结合起来,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完善党内监督的各项制度,同时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支持和保证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司法监督和包括舆论监督在内的社会监督,形成监督的合力,对权力运行进行全方位监督。三是把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结合起来,建立廉政预警机制,健全任前廉政谈话、诫勉谈话以及纪委负责人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等制度,扩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加强监督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使监督的关口前移,逐步形成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错误的机制,防患于未然。

防腐败范文篇5

一、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阐述了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的极端重要性,要求全党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我们党总结反腐倡廉实践经验,吸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失去政权教训得出的重要结论。

(一)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持反腐倡廉,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本质区别之一。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革命战争年代,就注重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家喻户晓。经过,全党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新中国建立前后,同志一再告诫全党牢记“两个务必”,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整个改革开放过程都要反对腐败;反腐倡廉要靠教育、靠法制。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高度,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对绝大多数党员干部主要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对极少数腐败分子必须严厉惩处;惩治腐败,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持之以恒。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确立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明确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目标,提出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的要求,在探索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由于我们党始终注重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才能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二)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我们党是执政党,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离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执政地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能否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对党的执政地位最根本的考验。中国历史上一个个封建王朝的覆灭,世界历史上一个个不可一世的列强帝国的崩溃,当今世界一些长期执政的老党大党的下台,都同人心向背有很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为人民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腐败现象侵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危害党执政的政治基础。我们党在这个问题上认识是清醒的,态度是坚决的,始终把反腐倡廉作为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来抓,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坚决揭露和惩处腐败分子,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实践证明,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我们党的一项紧迫任务。党的十六大以来,反腐倡廉工作力度不断加大,腐败现象进一步得到遏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明显成效。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反腐倡廉任务仍然相当艰巨。当前,违纪违法案件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仍呈易发多发态势,极少数高中级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影响恶劣;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弄虚作假、奢侈浪费等问题比较突出;看病贵、上学难、食品药品安全、征地拆迁补偿、拖欠农民工工资、执法不公等问题依然困扰着广大群众,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等等。“官廉则政举,官贪则政危。”这些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虽然发生在少数党员干部身上,但严重败坏党风政风,严重侵蚀党的肌体,对我们党的执政地位的危害不可低估。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改革开放越深入,经济社会越发展,越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我们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既要增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做好当前各项工作;又要树立长期作战思想,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努力把腐败现象减少到最低程度。

二、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已经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既为反腐倡廉提供了有利条件,又决定了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在短期内难以完全消除,而教育不扎实、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得力则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在深刻分析形势、科学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的要求,目的是强调从根本上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从源头上解决腐败问题。这三个“更加注重”,既有各自的内涵,又有内在的联系。“更加注重治本”,主要是通过加强廉洁自律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牢固筑起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更加注重预防”,相对于惩治而言,主要立足于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坚持以改革统揽预防腐败各项工作,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入手,坚决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治本和预防本身都包含着制度建设的内容,提出“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就是要求将制度建设贯穿于反腐倡廉建设的各个环节。在新形势下贯彻落实三个“更加注重”的要求,就是要继续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形成全方位的防治腐败的战略屏障。我们要按照这个总体思路,努力实践,开拓创新,推动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开展。

(一)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坚决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有效预防腐败更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只有抓好从严惩治,才能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蔓延,为注重预防创造条件。只有抓好预防,才能巩固和发展反腐倡廉的成果,有效解决腐败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适应时展要求和工作重点变化,正确处理惩治和预防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新旧体制转换加快,我们党确立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案件和纠正不正之风三项工作格局,推动反腐败从侧重遏制转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逐步加大治本力度的轨道。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加快,我们党审时度势,确立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作出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战略部署,提出了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的要求。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民主法制不断健全,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加大预防力度的条件基本具备,时机比较成熟。我们必须坚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做到治标与治本、惩治与预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坚持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二)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5年1月,中央颁布《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这是党中央从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全局出发,为做好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党动手一起抓的局面。其次要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相适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贯穿于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再次要紧紧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使教育、制度、监督、改革、惩治等方面工作整体推进。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建立比较完善的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

(三)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适应总体布局的变化,党中央提出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的新要求。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要牢牢抓住防止谋取非法利益这个重点,着力建立健全防治腐败的长效机制;要抓住正确行使权力这个关键,建立健全有效监督权力运行的体制机制;要抓住思想道德教育这个基础,加强面向全党全社会的廉政文化建设;要抓住维护群众利益这个根本,防止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只有更加自觉地把反腐倡廉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之中,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过程,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三、切实改进党的作风,扎实开展反腐倡廉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反腐倡廉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坚持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整体推进教育、制度、监督、改革、惩治各项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

(一)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内因是事物变化的决定性因素。这些年查处的案件表明,一些党员干部走上违纪违法道路,往往是从思想蜕化变质开始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把教育这个基础抓好抓实。要坚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根本,以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为主题,以更好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开展理想信念和从政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要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同时,要面向全社会开展廉洁教育,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要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积极开展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为搞好反腐倡廉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大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党的作风体现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要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认真解决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近几年揭露的腐败案件看,一些领导干部犯错误,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都与利用职权为亲属谋利、傍大款搞权钱交易、包养情妇等问题有关。陈良宇、郑筱萸严重违纪违法,就有这方面的深刻教训。要防微杜渐,从小事抓起,将作风建设与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结合起来,坚决纠正各种不廉洁行为。当前,尤其要坚决防止和纠正违反规定收送现金、干股、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跑官要官,放任、纵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领导干部职权和职务影响经商办企业或从事中介活动谋取非法利益,利用婚丧嫁娶等事宜收钱敛财,参加以及以交易形式谋取私利等行为。领导干部一定要作风正派,注意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提高文化素养,摆脱低级趣味,决不能沉溺于灯红酒绿、流连于声色犬马;要慎重对待朋友交往,时刻检点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三)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改革措施之中,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导致腐败现象发生的深层次问题,是有效预防腐败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国务院分三批共取消和调整审批项目1806项,调整和下放168项行政审批项目,约占国务院部门审批项目总数的501%;全国31个省(区、市)共取消和调整审批项目22000多项,占审批项目总数的一半以上。通过这些措施,与行政审批有关的腐败现象有所减少。今后,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金融体制、投资体制、财政管理制度、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工资制度改革、招投标制度等改革。坚持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把各项改革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归根到底要靠制度作保障。要加强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适时将一些经过实践检验的反腐倡廉制度按法律程序上升为国家法律法规。要切实解决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问题,提高制度的执行力。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着力提高法规制度的质量和水平。要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制度意识,做严格执行法规制度的模范。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坚决维护法规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四)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抓好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做到关口前移,防范在先。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要认真落实党内监督条例,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加强对民主生活会的指导和监督,切实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严格执行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函询和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制度,实施地方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党内询问和质询办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重视巡视成果的综合运用,提高巡视工作效率。健全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统一管理。阳光可以消毒防腐。要继续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积极推进党务公开,保证党员行使各项民主权利。拓宽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切实增强监督合力。

(五)保持查办案件工作力度。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既是惩治腐败的重要手段,也是预防腐败的重要条件。惩治这一手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要继续重点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等案件,查办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和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严肃查办工程建设中搞虚假招标投标的案件,非法批地、低价出让土地或擅自变更规划获取利益的案件,金融领域中发生的违规发放、核销贷款的案件,隐匿、侵占、转移国有资产的案件,严重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案件,以及利用司法权索贿受贿、徇私舞弊等案件。要加大对腐败分子的经济处罚和赃款赃物追缴力度。坚持在法律和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依法严惩,决不姑息。继续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既要严厉惩处受贿行为,又要加大对行贿行为的惩治力度。严格禁止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在国(境)内外经营活动中的商业贿赂行为,依法查处国(境)外跨国公司在我国内地的商业贿赂行为。同时,要严格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正确使用案件检查措施,加强对办案工作的内部管理和监督,保障被审查人员的合法权利。要严格执行政策,做到宽严相济,努力取得良好的法纪效果和社会效果。

防腐败范文篇6

一、2014年预防腐败工作总结

一年来,县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州委、州政府及州委惩防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将州委《<实施办法>任务分解表》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重、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一)抓责任,促落实,全面加强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1、抓目标任务的分解。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结合实际,制定下发我县贯彻落实《工作规划》的《实施办法》和《分工方案》,建立动态工作台账,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分解为六个部分26个大项、79个小项,落实牵头单位24个、协办单位38个,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健全责任机制、督察机制、测评机制、奖励机制、保障机制,科学制定方案,认真组织实施,构建了惩防体系建设基本框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全方位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新局面。

2、抓工作举措的落实。按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制,抓好检查督促、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三个环节,促使各级党委政府切实担负起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政治责任,真正做到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与各项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

(二)抓教育,筑防线,把好预防腐败第一道关口。

充分发挥反腐倡廉教育的基础性作用,重点抓好岗位廉政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1.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八进”活动。以营造党风廉政宣传“大氛围”为目标,将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之中,积极开辟新的宣传阵地,拓宽宣传渠道,在全县范围内着力开展廉政文化“八进”活动,全力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敬廉崇洁”和“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今年来,累计在机关、乡镇、社区等悬挂廉政标语100余幅,制作廉政宣传栏200余个,发放廉政建设宣传手册等10000余份,节假日平均向全体领导干部发送廉政短信1200条以上。县复兴镇建设村被评为全州“廉政文化进农村示范点”。

2.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认真整理挖掘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等文化资源中蕴含的“廉洁细胞”,切实扩大宣传教育。县委中心组学习会带头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四风”与党风廉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廉政建设专题宣讲7次,全县各级各部门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专题学习及大讨论600余场次。

3.切实加强警示教育。全县各单位集中观看《阳光下的“黑幕”》等警示教育片100余场次。向全县正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发放《钱权殇》、《忏悔实录Ⅱ》等警示教育读本200余本,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廉洁自律的思想意识。

4.加大各级党员干部培训力度。及时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央、省、州重大会议精神,坚持党员干部学习《廉政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监察法》等党政纪条规常态化。积极开展“流动党课”下基层工作,到各单位、乡(镇)、村(社区)支部进行党内法规知识和党风廉政建设知识的学习培训。截止10月,县委党校共开设各类干部培训班15期,均设置廉洁从政课程,参训干部1478人。

5.创新渠道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把互联网作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力开展网评、网络舆论跟帖工作。以“县政务网”为平台,开辟“政策法规”、“警钟长鸣”等宣传教育栏目,在电视台开设“廉政之窗”电视栏目,广泛宣传中央、省、州反腐倡廉方针政策、任务、形势和成效,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提高廉政文化群众知晓率。今年来,电视台“廉政之窗”栏目刊播党风廉政建设节目17条(次),彝海杂志刊发21篇(章),政府门户网站、官方微博130余条(次),引导各类广告策划、文化演出等参与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营造起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深入人心。

(三)抓纪律,严管理,以案件查办实效推进预防腐败关口前移。

1.从严开展正风肃纪工作。着力改进学风文风会风、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有效解决“吃拿卡要”问题、大力治理会员卡和治理商业预付卡、全面禁止滥建楼堂馆所、从严监督管理干部,深入整治“庸懒散”、大操大办婚丧喜庆等现象,大力端正党风、纠正歪风、严肃纪律。今年以来各乡镇、各部门“三公”经费在2013年同期的基础上实现压缩5%。全县970余名党员干部自觉清退会员卡和商业预付卡,做到零持有、零报告。认真治理各类节庆活动,取消樱桃节、节日焰火表演等节庆活动。全面清理修建楼堂馆所和办公用房,对一家修建办公业务用房的单位主要领导立案查处。狠刹违规操办各类“敛财酒”行为,出台禁令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全体党员、村组干部操办婚宴不得超过60桌,少数民族婚丧喜庆杀牛不得超过3头,对一名违规操办迎学酒的村组干部立案调查处理,对一名大操大办婚宴的干部进行全县通报批评处理。今年来专项监督检查“八项规定”、“四风”问题和“正风肃纪”等工作共52次,检查乡镇和部门100余个,纠正和整改问题25个,问责6个乡镇、1个县级部门。今年,纪检监察机关受理“四风”问题信访举报41件,立案查处9件,给予党政纪处分18人。

2.进一步加强案件查处力度。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全面实行基层纪检组织纪检津贴与办案实绩挂钩,重点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现象。全县纪检组织实行全员办案机制,统筹组织县纪委、监察局、检察院、审计局、财政局等部门13名优秀工作人员成立县案件查办人才库,全力查处党员领导干部中的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等案件。今年以来共查处了县农业局、县文影新旅局等系统腐败窝案,查处了原农业局局长、原广电局局长、副局长违纪违规等典型案件,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今年全县立案查处贪污腐败、“四风”等问题案件39件,结案34件,党纪处分38人,累计收缴违纪资金380余万元。始终保持了严惩腐败的强劲势头,达到了查处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线、规范一方的效果。

(四)抓创新,建项目,统筹联动打造全县预防腐败全新面貌

1.创新实施领导干部关爱提醒机制。坚持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县委创新制发《县党风廉政建设约谈暂行办法》,将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县直各部门党组(党委)书记作为重点约谈对象,着力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和提醒。今年,已对有信访举报、全省社会评价存在问题的11个单位党政“一把手”、纪检书记进行约谈,进一步增强了各级各部门领导履行“一岗双责”的自觉性。同时,对拟提拔干部进行任前廉政谈话56人次,对7名领导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

2.开展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平台建设。将47个部门共5864条行政权力全部纳入行政效能电子监察范围。完成安宁河沿岸23个乡镇、4个县级机关服务大厅的行政效能电子监察延伸工作。扎实开展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制定了《首问责任制度》、《限时办结制》和《行政问责制》,建立健全了效能建设考核办法、绩效考评办法和科学决策办法等相关制度。认真落实省、州提出的“两集中、两到位”,全面推行“阳光政务”。全面推进党务、政务、财务公开。重点对人民群众关心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法规等事项进行公开,不断拓展政务公开内容。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工作制度以及评议、考核、责任追究等制度,促进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有效实施。

3.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制度建设和预防腐败创新项目建设,严格执行土地出让、矿产开发、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制度规定。锁定重点行业、高危岗位,完善对项目投资安排、建设进度、工程质量、竣工验收等环节的监督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配套制度,逐步实现政府采购的法制化、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完善惠民资金使用及项目建设情况、移民后扶资金、民政专项资金等各种财政专项资金监管制度建设。

4.切实加强预防腐败创新项目建设。结合实际,开展非法集资专项整治等预防腐败创新项目建设。深入村(社区)、厂矿、学校以及人群聚集、已发生非法集资的地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多样的非法集资危害宣传活动。对小额贷款、担保、典当行业等进行摸底排查。打击处理一批非法集资违法人员,哈哈乡杰都伍哈、马头乡邱施呷、城厢镇王玉珍等7名共产党员因参加非法集资,被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从查处的腐败案件来看,结合我县反腐倡廉实际工作来分析,当前我县预防腐败工作仍存在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认识不深、制度执行力不强、长效机制有待健全、制度缺乏相应的配套和细化措施等问题和不足。

(一)惩防体系制度有待完善。现有制度以自律为基点,对于违反制度的处罚缺少明确的规定和依据,致使在遵守制度的时候采取了各种变通手段,制度的效用不能彰显。有的制度只有评价标准,无明确的量化规定,致使操作起来没有依据。在实际操作中既有较大的难度,又有较大的随意性及弹性,容易导致既有的制度流于形式。

(二)部分乡(镇)、部门领导干部对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抓工作落实缺乏主动性和连续性,“一岗双责”要求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位,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仍然存在。

(三)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方面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遏制。以权谋私、贪污贿赂、失职渎职、奢侈浪费等问题时有发生。少数领导干部办事“例外”,造成制度的全面实施和监督处理均出现一定的问题。

(四)少数干部有“打擦边球”思想和行为。少数干部还存在作风不实、执行不力、办事拖沓,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行为,办事效能不高,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五)预防腐败创新项目建设力度不够。结合地方实际开展重大项目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涉农惠农资金项目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违纪违规预防的措施和力度依然不够。

(六)预防腐败工作部门联动、系统治理方面有待提升。预防腐败、关口前移“一盘棋”的思想和意识还没有完全树立,纪检、组织、宣传、财政、审计等部门联合开展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还存在“单干”的现象。

三、2015年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切实加强党风廉政惩防体系建设,加强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必须认真贯彻在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方面的重要讲话精神,以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省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为契机,突出抓好“八项规定”、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等的贯彻实施,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深化改革、从严纠风、坚决惩处,把改革的推动力、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惩治的威慑力结合起来,有力推进预防腐败各项任务的落实。

(一)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相互联系和相互配套的制度体系。要对以往建立的各种制度进行认真梳理,及时废止已经过时的制度;对既有的制度进行重新整合,避免制度与制度之间的“碰撞”;对有缺陷或有漏洞可钻的制度进行修改完善。要细化配套制度,既要注意单项制度的制定修订,又要注意与其他制度的协调配合;既要充实完善惩戒性、约束性规定,又要建立健全激励性、保障性规定;既要重视实体性制度建设,又要重视程序性制度建设,发挥整体效能。

(二)进一步完善机构设置,强化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力度和效用。

1、加强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建设。一是要进一步完善乡(镇)、县级部门纪检组织、人员、办公设备配备,力争尽快实现县级部门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全覆盖,二是要把监督组织与被监督者“剥离”出来,强化监督机关和部门的垂直管理职能,探索监督者的考核、提拔、交流等与被监督者直接不相关的考评机制,使纪检监察干部勇于和敢于去监督。三是要进一步研究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的业务管理、干部管理等工作程序,完善工作例会、工作联系报告等制度,使派驻机构能较好地完成纪委、监察局交办的工作任务,适时报告驻在部门领导班子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

2、着力完善预防腐败机构设置。在中央、省、州纪委相关文件精神指导下,我县已完成纪委监察局内设机构改革,增设预防腐败室,目前正着力配备政治责任心强、工作业务能力出众的工作人员,具体负责今后全县预防腐败工作的组织协调、综合规划、政策制定、检查指导和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工作。

(三)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建立制度执行的监督、考核、追究机制。

1、加强监督检查。要始终把保障、服务、促进科学发展作为重要任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情况等开展督促检查,促进各乡镇、各部门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加快步伐,保证“十二五”规划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经常性开展明察暗访活动,并畅通群众信访举报渠道,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问题。

2、细化考核标准。设计科学合理的制度责任落实考核办法,明确考核的内容、效果的量化评价、考核的结果运用。引入激励机制,把考核结果与具体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挂钩,从而及时发现制度执行的偏差,促进制度作用的有效发挥。

3、强化责任追究。明确责任主体、责任内容、责任分工,确保责任落到实处。认真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狠抓责任追究,对发生违反反腐倡廉制度的重大案件和对重大案件不及时查处,或者对贯彻落实反腐倡廉制度措施不得力、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部门和单位,要根据具体情况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三)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提升党员干部廉洁奉公的自觉性。

要把法规制度宣传教育纳入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之中,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制度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要坚持教育为先、警示在前,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加强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和勤政廉政典型宣传,积极引导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勤政廉洁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氛围。加强对反腐倡廉舆情特别是网络信息的收集和处置,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防腐败范文篇7

一、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对反腐倡廉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越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越要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执政55年来,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取得了明显成效。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总结反腐倡廉的经验,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高度,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提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工作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要求,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一项紧迫而长期的任务。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形势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党所处的执政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反腐败工作体制、机制和工作方式还存在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依然存在,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的形势还比较严峻。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的违纪违法案件不断发生,特别是少数高级干部的腐败案件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弄虚作假、铺张浪费现象仍然突出;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屡禁不止。从实践看,教育不扎实,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得力,仍然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我们既要增强反腐败斗争的紧迫感,又要充分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抓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二、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必须坚持党反腐倡廉的基本经验

(三)坚持党反腐倡廉的基本经验。我们党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初步探索出一条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效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路子,形成了反腐倡廉重要思想,积累了宝贵经验,必须在实践中长期坚持和发展。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证反对和防止腐败的正确方向。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先进政党,是与腐败根本不相容的。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立和坚持正确的反腐败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领导体制,才能有效地反对和防止腐败,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必须坚持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实践。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规律,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反腐倡廉理论,推动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成效。

━━必须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政治保证。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围绕发展,服务大局,研究解决妨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党风廉政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制度,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要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既要严肃党的纪律,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严厉惩处腐败分子;更要注重预防,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政策和措施之中,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防治腐败。

━━必须坚持和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反腐败斗争的整体合力。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组织保证。只要坚持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认真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就能巩固和发展全党动手反对和防止腐败的良好局面。

三、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四)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拒腐防变能力。

(五)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主要目标。到2010年,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建立起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建成完善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六)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工作原则。(1)坚持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要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保证。(2)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三者统一于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挥作用。既要从严治标,更要着力治本,惩防并举,注重预防。(3)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相统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立足全党,着眼全局,总体规划,分阶段实施;注重科学合理、系统配套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整体效能。(4)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认真运用党反腐倡廉的基本经验,借鉴国外反腐败的有益做法,加强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四、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七)反腐倡廉教育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要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根本,以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为主题,以更好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目标,坚持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理想信念和从政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把反腐倡廉教育贯穿于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各个方面,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督促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廉洁自律,反对和防止腐化堕落,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牢记“两个务必”,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自觉经受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

要把反腐倡廉理论作为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定期安排专题学习。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和其他干部培训机构的教学计划,编写教材,保证课时。对新任职领导干部进行廉政培训。党政主要负责人定期讲廉政党课。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宣传部要切实抓好对省部级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工作。

(八)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全党全社会。要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在全党开展的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注重研究反腐倡廉教育的规律,使教育内容贴近党员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既善于依靠各级党组织进行灌输教育,又善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行自我教育;既善于运用“”等传统教育手段,又善于运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开展教育。加强示范教育,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导作用。深化警示教育,深刻剖析违纪违法案件发生的原因,分类分层次开展教育。每年集中一段时间开展反腐倡廉主题教育活动,把专题学习、群众评议与改进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反腐倡廉教育作为公务员培训的重要内容。

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全社会,把思想教育、纪律教育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社区组织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妇联等人民团体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庭助廉教育活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共青团组织要把廉洁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引导企业廉洁诚信、依法经营,开展农村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增强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意识,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九)完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格局,形成反腐倡廉教育的强大合力。要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党的宣传教育总体部署,完善宣传教育制度,健全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宣传思想等部门要做好经常性的反腐倡廉教育工作。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掌握反腐倡廉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大力宣传我们党反对腐败的坚定决心、方针政策和取得的重大成果,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看待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大力宣传各条战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先进典型,弘扬主旋律。建立健全新闻制度,适时通报反腐倡廉工作情况,加强对热点问题的引导。党报党刊、电视台、电台要开设廉政专栏或专题节目。加强反腐倡廉网络宣传教育,开设反腐倡廉网页、专栏,正确引导网上舆论。加强对互联网站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指导和管理。

五、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制度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中的保证作用

(十)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基本制度。完善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这一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制度,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建立党的代表大会代表提案制度。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建立代表提议的处理和回复机制。扩大在市、县实行党代会常任制的试点。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完善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制定落实党内监督条例的各项配套措施,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

完善反腐倡廉相关法律和规范国家工作人员从政行为的制度。加快廉政立法进程,研究制定反腐败方面的专门法律。修订和完善刑法、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制度。抓紧制定公务员法。探索制定公务员从政道德方面的法律法规。完善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和收入申报制度。

完善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惩处制度。抓紧制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行政处分条例》的配套规定和党纪政纪处分的相关制度,制定和完善对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责任追究办法。探索和完善辞职、辞退、免职、降职、降薪、任职限制等有关制度规定。完善违纪违法财物没收追缴责令退赔的规定。建立执法合作、司法协助、人员遣返、涉案资金返还等方面的反腐败国际合作机制。

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工作机制。抓紧制定纪委协助党委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规定。制定《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的实施办法。改革和完善纪检监察体制和工作机制。

(十一)推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制度改革和创新。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进程,扩大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继续推行和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差额考察、任前公示、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任职试用期等制度。规范和全面推行党的地方委员会全体会议无记名投票表决下一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制度。落实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制度和任职回避、交流制度,实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度,完善职务和职级相结合的制度。抓紧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适当扩大差额推荐和差额选举的范围和比例。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的范围。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有关制度。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进一步清理、取消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相关制度建设,完善审批方式,加强后续监管,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管理和监控机制。加快行政许可法的配套制度建设。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制定行政效能投诉、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研究制定行政收费、行政强制和行政程序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范并加强对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的管理。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监管方式,健全法律法规和工作制度。推进垄断行业的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完善监管制度。健全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制度,制定规范电子政务的法律法规。

深化财政、金融和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完善预算法律,加快建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形成财政资金规范、安全、有效运行的机制。加快银行、证券、保险业的改革,建立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金融监管制度,确保资金运营安全。建立健全金融账户实名制、现金交易限制及反洗钱制度、征信管理制度。建立对大额资金外流有效监控的预警机制和金融信息共享制度。加强投资领域法规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投资监管体系,改进并加强对政府投资的管理。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制定和修改有关法律,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形成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保障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完善诉讼程序,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严格执行审判公开制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完善执行工作机制。完善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健全检务公开制度。健全司法工作规范和违法司法行为责任追究制度。

规范和完善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制度。修订城市规划法、建筑法和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完善城市规划许可制度和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制度。严格市场准入退出制度,加快信用体系建设。修订土地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土地出让制度建设,严格控制划拨用地和协议出让土地范围,逐步把工业用地纳入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范围。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功能和各项监管制度,积极探索建立企业国有产权交易信息监测体系,促进市场竞价机制的形成。健全政府采购制度,完善管理职责与执行职责分离的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对房地产、市政公用等市场的监管制度。

(十二)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严格贯彻执行反腐倡廉各项制度。加强党对反腐倡廉法制建设的领导,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从法律制度上保证反腐败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反腐败工作的实际,制定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总体规划和中长期计划。做到制度建设与反腐倡廉决策相统一,制度建设进程与反腐倡廉进程相适应,制度建设与从政道德建设相结合,党内制度建设与国家法制建设相协调。对现行反腐倡廉法规,已经过时的要及时废止,有明显缺陷的要适时修订完善,需要细化的要尽快制定实施细则,需要制定配套制度的要抓紧制定,实现制度建设的与时俱进。必须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把反腐倡廉法规制度的贯彻执行作为大事来抓,促使广大干部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严格执行各项法规制度。更好地用制度和法律规范权力的运行、约束干部的从政行为。对反腐倡廉法规制度的落实情况要定期督促检查,加强责任追究,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六、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十三)加强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要认真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监督民主集中制及领导班子议事规则落实情况,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作出决定。认真执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指导,督促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党员、群众提出的意见进行整改,整改情况应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检查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谈话诫勉、回复组织函询等制度的执行情况。切实加强巡视工作,健全机构,增强力量,综合运用巡视成果。全面实行纪检监察机关对派驻机构的统一管理,加强对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经常性监督。逐步加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之间的干部交流。对县级以上地方党政领导班子、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和管理人财物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实行定期交流。

(十四)加强对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权力行使的监督。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着重检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执行情况,切实加强推荐、提名、考察考核、讨论决定等各个环节的监督。推荐干部要充分发扬民主,多数人不拥护的干部不能确定为考察对象。考察干部要全面深入了解德、能、勤、绩、廉的表现情况。任用干部必须如实记录拟任人选的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的情况,按规定进行表决。领导班子成员个人向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必须负责任地写出推荐材料并署名。对选人用人失察失误的,要依照有关规定予以追究。

加强对财政资金运行的监督。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规范财政资金分配行为。监督检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落实情况。完善预算编制、执行的制衡机制。强化部门内部制约机制,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对国有资产和金融的监管。健全国有资本投资决策和项目法人约束机制,实行重大投资项目论证制和重大投资决策失误追究制。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加强对资本运营各个环节的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监管协调机制和内控机制,强化金融监管,有效防止金融领域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

(十五)充分发挥各监督主体的积极作用,提高监督的整体效能。综合运用多种监督形式,努力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切实加强党内监督。严格执行党章,全面贯彻党内监督条例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加强党的代表大会对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党的委员会对党委常务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党的委员会成员的监督。常委会要向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并接受其监督。党委要加强对党内监督工作的领导,注重对下一级党组织及其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进行监督。纪委要协助同级党委组织协调党内监督工作,组织开展对党内监督工作的督促检查,对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和行使权力情况进行监督。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切实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大力发展党内民主,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环境,为党内监督创造条件。

支持和保证人大监督。切实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作用。认真听取和审议有关工作报告。加强对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的备案审查,维护法制统一。严格审查财政预算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强对司法工作的监督,防止执法不公、贪赃枉法行为的发生。加强执法检查、监督及人大代表视察工作。

支持和保证政府专门机关监督。强化行政监察职能,保证政令畅通,维护行政纪律,促进廉政建设,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强化审计监督,逐步推行效益审计,突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依法实行审计公告制度。支持和保证监察、审计机关依法独立开展监督,对拒不执行监督决定的,要依法追究有关机关和责任人员的责任。

支持和保证司法监督。审判机关要依法审理行政案件,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检察机关要依法加强对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活动、法院审判活动和判决生效后执行活动的监督。健全公安、审判、检察机关相互配合和制约的工作机制,加大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力度。

支持和保证政协的民主监督。切实发挥人民政协通过提出建议和批评,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工作的监督作用。充分发挥政协特邀监督员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倾听政协、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批评和建议,自觉接受监督。认真办理政协提案。

切实加强社会监督。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批评、建议、控告、检举等权利。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监督作用,扩大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拓宽对施政行为的监督渠道,增强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有关政策和工作的透明度。设立专用举报电话,提倡实名举报。建立健全受理群众举报违纪违法行为的工作机制,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听取意见,改进工作。新闻媒体要坚持党性原则,遵守新闻纪律和职业道德,把握舆论监督的正确导向,注重舆论监督的社会效果。

七、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充分发挥惩治的重要作用

(十六)惩治腐败,必须从严。惩治和预防,是反腐倡廉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惩治有力,才能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和监督的威慑力。要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特别是大案要案。以查处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权力、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案件为重点,严厉惩处腐败分子。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的案件,严肃查处利用审批权、人事权、司法权违纪违法的案件,严肃查处贪污、受贿、行贿、挪用公款等违法案件,严肃查处失职渎职、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的案件,严肃查处各种以权谋私、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对顶风作案的要依纪依法从严惩处。对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收钱送钱和买官卖官、参加以及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为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谋取非法利益等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解决。

(十七)严格依纪依法办案,提高执纪执法水平。坚持法律和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纪违法行为,都必须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坚持实事求是,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坚持惩治腐败与保护党员干部权利并重。执纪执法机关必须严格按照法定权限使用办案手段和措施,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正确运用政策和策略,体现宽严相济,区别对待。加强纪检、审判、检察、公安、监察、审计等执纪执法机关之间的协调配合,建立跨区域协作办案及追逃、追赃机制,完善相关程序,形成整体合力。综合运用法律、纪律、经济处罚、组织处理、限制从业资格等方式和手段,增强办案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切实提高执纪执法水平。

(十八)重视和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针对案件中暴露出的问题,深入剖析,举一反三,查找体制机制制度方面的原因,建章立制,堵塞漏洞,逐步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

八、加强领导,齐抓共管,把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任务落到实处

(十九)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要把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贯彻落实《实施纲要》的意见和办法。完善各级党委反腐败协调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及时通报情况,研究协调重要问题。党委书记负总责,确定一名党委负责同志具体抓。

防腐败范文篇8

一、当前腐败行为的主要形式

(一)滥用职权,以权谋私。一是索贿受贿,已惩办的腐败案犯均不同程度存在这种行为;二是贪污腐化,利用职务便利直接侵吞或窃取公共财物非法据为己有;三是挪用公款,利用工作便利挪用巨额公款恣意挥霍;四是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五是倚权经商,利用职权从事经济活动获取非法收益。

(二)拉帮结派,买官卖官。一些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干部违背组织原则和组织程序,拉帮结派,任人唯亲,甚至把选拔任免权当作商品,按照“行规”、“惯例”卖官鬻爵;一些干部则热衷于找后台、买官位,溜须拍马、跑官要官。

(三)失职渎职,滥用职权。一是官僚主义严重,凭主观想象盲目错误决策;二是工作不负责任,办事拖拉、推诿、扯皮;三是私事挤轧公务,玩忽职守贻误事业。

(四)奢侈浪费,腐化堕落。一些官员讲排场比阔气穷奢侈,动用公帑吃喝玩乐、请客送礼、大搞庆典;少数官员生活腐化堕落糜烂,沉溺于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声色犬马。

二、当前产生腐败的主要原因

(一)思想素质低下。思想防线乃防腐的首道屏障,思想政治素质低下的官员一般难以洁身自好,在腐败巨大收益、贪廉利益反差、权力至上观念及拜金主义意识的共同诱惑和合力冲击下,往往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成个人谋私的工具。

(二)体制存在漏洞。经济转轨时期特有的法制建设滞后、体制机制缺陷、规制能力薄弱和管理经验缺乏等现实环境,为腐败提供了生存缝隙。尽管有关部门出台了颇多监控措施,但这些措施或者抽象笼统,或者要求不高,或者零碎散乱,既不配套又难以操作,其结果是“不准”和“严禁”多如牛毛而腐败行为我行我素、照贪不误。

(三)监控机制乏力。我国针对腐败的现行监控机制已不适应现实需要:一是专职监督机构缺乏独立性,纪检监察部门的人事、财务、立案和处分等权力完全掌握在同级党委与政府手中,很难真正依法独立开展工作,对同级党政“一把手”的有效监督更是难上加难。二是监督主体的职责和权限与其所承担的任务不相称,缺乏必要的权威。三是监督机制不具双向性,上级尚可监督下级,下级难以监督上级。四是监督机构缺乏有效协调和有机配合,各自为战,未能形成监督合力,有些领域存在监督空挡或薄弱环节。五是监督措施存在漏洞,缺乏可操作性。六是舆论监督作用发挥不够,媒体报喜不报忧现象仍然突出。七是党务政务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不高,增加了监督难度。

三、构建惩防腐败体系的思考

反腐败斗争的胜败事关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当前,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已属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一)强化教育,充分发挥教育在防腐倡廉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教育是基础。抓反腐倡廉,首先必须由教育入手,从世界观和价值观上校正党员干部的思想坐标,处理好“四个关系”,发挥好第一道屏障作用。

1.处理好教育的重点对象和覆盖社会的关系。抓廉政教育,其重点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这是端正党风进而带好社会风气的关键。为此,一要在干部中大力开展理想信念、从政道德、优良传统和党纪国法教育,使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切实做到勤政为民、廉洁从政。二要在全社会大力开展公民权利和公民义务教育,使公民认清自身享有的法定权利和应尽的法定义务,自觉反对和揭露各种腐败行为,营造反腐倡廉的社会氛围。三要在全社会公开投诉举报腐败的办法和途径,引导公民积极与腐败行为作斗争。

2.处理好教育与制度约束和监督防控的关系。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重要作用不能无限夸大。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如果没有健全的制度和严格的监督作保障,则腐败行为不可能得到应有的惩处,对其他人进行廉政教育便显得苍白无力,教育效果就势必大打折扣。因此,必须综合运用制度和监督手段惩防腐败,使教育、制度、监督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处理好教育的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提高干部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凭一时的教育一蹴而就和终身受用。因此,廉政教育既要适应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围绕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又要重视其基础性地位和特殊功能,从战略高度通盘考虑,处理好阶段性与长期性的关系,做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筑牢拒腐蚀、永不沾的思想纺线。

4.处理好教育的自身办教与合力施教的关系。建立和完善廉政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是推动廉政教育深入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在抓好各级党政机关内部的廉政教育的基础上,要把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党的思想宣传工作和反腐败斗争的全局进行总体规划和通盘部署,努力构建全党动手、社会共振、依靠各方力量共同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大格局,形成合力推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廉政宣传教育工作局面。

(二)加快立法,充分发挥制度在惩防腐败工作中的规制性作用。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功能。加强反腐败工作,归根结底要靠健全法制,通过法律将反腐败工作转化为具有强制力的法律行为和手段,提高反腐败工作的法制化水平。

一是尽快制定惩治腐败的专门法律。建立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必须有一部到若干部专门法律作为支撑,通过这些专门法律界定腐败犯罪的性质、种类和处罚。当今世界不少国家都有反腐败的专门法律,全球性的则有《国际反腐败公约》。其中,《公约》明确了腐败犯罪涉案融资的惩治、资金的返还、人员的遣返和司法的协助等,但其前提必须是腐败犯罪。而我国现行法律没有“腐败罪”的罪名,更没有界定哪些行为属于腐败犯罪。因此,尽管我国已加入了《公约》,但在适用上还存在难题,必须尽快制定反腐败的专门法律。近年来全国“两会”此类议案或提案颇多,多年来确立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和依靠群众参与的反腐败体制机制也比较成熟,再加上推行廉洁自律、查办大案要案、纠正不正之风和治理腐败源头这一格局的完善,反腐败专门法律已具备了立法条件,制定的时机已趋于成熟。

二是适时提升党内纪律为法律法规。我们党涉及反腐败的现行党规党纪很多,如《中国共产党权利保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在当前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大背景下,反腐败必须提高法制化水平。因此,除继续制定、调整和充实反腐倡廉的党内规定之外,还要把那些经过实践检验、比较成熟的党规党纪提升为法律法规,通过法律强制手段加大对党员干部从政行为的约束力度。

三是逐步完善反腐倡廉的相关法律。我国现行《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在打击犯罪及惩治腐败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和腐败行为的泛化,这些法律已不同程度出现不适应。譬如,对国家工作人员的界定,一直都在作出解释、答复和补充而至今尚无定论;非国有企业人员不属于贪污罪的犯罪主体,其腐败行为只能以侵占罪论处;国际上均把腐败的构成要件定为以权谋私,我国则还包括为他人谋取利益,而后一行为往往更加隐蔽更难查证,使得惩治腐败障碍重重。再如,如何在反腐败的刑事诉讼中保障人权、界定沉默权和规定审判公开原则在二审中的适用等,都需要完善和修订。又如,反腐败必须制定行政收费、行政强制、行政程序和土地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而我国这方面的立法尚有欠缺。这些配套法律必须尽快完善,使党纪国法协调配套。

(三)强化监督,充分发挥监督在权力行使过程中的控制性作用。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必须抓好五个结合:

1.抓好单位主官监督与党内全面监督的结合。党内监督应包括对党内各级“一把手”、所有普通党员和各级党政机关的监督。监督是双向的,既履行接受监督的义务又行使监督他人的权利。通过这种监督以及监督“一把手”这个“点”和监督大环境这个“面”的结合,使监督工作全面得到加强。

2.抓好党的内部监督与社会各界监督的结合。党内监督是监督工作的基础和核心,党外监督是党内监督的延伸和补充。对此,一要在加强党内监督的基础上健全党外监督的渠道和机制,确保党外监督的落实;二要及时公开党内决策,提高社会认知度;三要切实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建议、批评、控告和检举等权利,保护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让腐败分子无处遁形。

3.抓好反腐倡廉教育与落实监督条例的结合。党内监督条例使监督工作实现了自律和他律的有机结合,反腐倡廉教育则使监督防范关口前移,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形成了可能使党员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的监督工作机制。因此,既要立足于教育和改造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道德防线,又要借助制度和机制约束并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做到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并用,形成系统效应和良性互动。

4.抓好知情权利保障与发动党员监督的结合。只有保障党员拥有充分的知情权,才能调动党员积极行使监督权。为此,既要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党员实施监督的法纪意识和政治责任感,又要落实党员知情权等权利,为党员全面行使监督权提供保障。

防腐败范文篇9

一、教育为本,预防为主

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腐败体系中,教育处于基础地位,是制度和监督有效的重要前提。因此,地税部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必须夯实教育这个基础,进一步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教育体系,增强教育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不断改进廉政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丰富廉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坚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面向广大税务干部,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根本,以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为主题,以“聚财兴赣、执法为民”为宗旨,依托网站、党课、警示教育片等有效载体,坚持形式多样的廉政教育,使广大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弃非分之想,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努力构建地税廉政文化。按照江西地税文化中“爱岗敬业,廉洁奉公,自强不息,见贤思齐”的要求,主动把反腐倡廉教育同“三个服务”结合起来,同基层建设、征管改革工作结合起来,同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教育结合起来,推进地税廉政文化进入地税行政管理和税收执法的每一个环节。

(三)、积极完善廉政教育“大宣教”工作格局。建立常态机制,将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年初本单位教育培训工作计划,纳入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和奖惩环节;强化责任机制,形成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良好局面;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使党风廉政教育工作持之以恒,常抓常新。

二、制度约束,超前防范

制度在惩防体系中居于关键地位,其作用在于巩固教育成果,为地税人员内在的正确思想、观念和抵御腐蚀的意识能力提供外在的支撑保障,同时为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必要的前提基础。地税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着眼于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管事,寓监督于制度之中,寓活力于机制之中,使反腐倡廉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一)、构建“前瞻”性的制度规范机制。要针对地税部门党风廉政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社会各界关心的行风建设问题、纳税人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注重超前防范,畅通预警信息渠道,了解和掌握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并对获取的信息梳理归纳,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掌握惩治和预防腐败的责任、教育、制度、监督、惩治等机制的运行情况,从中发现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积极推进制度创新。

(二)、把制度建设、落实制度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保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办事。进一步健全完善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岗位责任制“三位一体”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体系;层层签订廉政责任状,做到横向不留“死角”,纵向不留“盲区”;形成领导有责任目标、部门有责任内容、岗位有责任要求的齐抓共管、全面落实的新格局。

(三)、建立科学的“两权”制约机制。在税收执法方面,实行“征、管、查”三权分离;在税务稽查方面,实行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权分离。在行政管理权方面,在局长全面负责制的情况下,实行审报权、审批权、执行权适当分离。在资金使用上,在分管领导“一支笔”签字的情况下,实行审核权、经办权相分离。在选人用人上,在党组班子最终决策情况下,实行推荐权、考察权、任用权相分解。在基建项目安排上实行立项审批、招标、实施相分离的工作格局。

三、监督有力,关口前移

在惩防体系中,监督起着促进制度落实的重要作用,监督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权力制衡,即权力所有者运用有效途径,对权力行使者形成特定限制与约束。二是有权对违法违纪行为查处,即权力所有者通过专门的监督机关对权力运行者的违法违纪行为实施的处罚。地税部门要针对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及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对易出问题的岗位和环节加强监督,努力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各种监督力量的优势,有效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

(一)、深化“两权”监督制约。一是加强对税收执法权的监督。以信息化为依托,建立和完善机器管事、人机结合、机控人防的监控机制,把监督制约贯穿到税收执法权力运行的全过程。二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对干部的考核、考察,纪检监察部门要全程参与。三是加强财务管理。四是正确实施地税行政许可,进一步依法简化审批手续,加强对取消和下放审批项目的后续管理,防止以“备案”的名义搞变相审批和权力上收。

防腐败范文篇10

,制定本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工作目标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建立健全惩治和

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颁布以来,各级党委、政府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认真抓好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任务的

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形势仍

然严峻,任务仍然艰巨。全党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

点,坚定不移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

实贯彻维护党章,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

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密结合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

设和制度建设,根据新的时代条件和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改革创新精神整体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各项工

作,为实现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提供有力保证。

(二)基本要求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相适应,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把反腐倡廉建设贯

穿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各个方面,既发挥服务和促进作

用,又推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逐步完善。

——坚持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思想作风和工作方法,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

设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和改进惩治和预防腐败各项工作,总结新经验、研究新情况,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

破解工作难题,使反腐倡廉建设更加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更加富有实际成效。

——坚持惩防并举、重在建设。以建设性的思路、举措和方法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使惩治与预防、教育与监督、

深化体制改革与完善法律制度有机结合,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

,做到惩治和预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形成有利于反腐倡廉建设的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体制条件、法制保证。

——坚持统筹推进、综合治理。把改革的推动力、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惩治的威慑力

结合起来,把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阶段性任务与战略性目标结合起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

增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

——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紧紧抓住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以领导干部为重点,以规范

和制约权力为核心,紧密结合实际,区分不同情况,加强政策指导,探索有效途径,不断取得新进展。

(三)工作目标

经过今后5年的扎实工作,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反腐倡廉法规

制度比较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基本形成,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党风政风明显改进,腐败现象

进一步得到遏制,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有新的提高。

二、推进反腐倡廉教育

(一)加强领导干部党风廉政教育

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贯彻,教育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

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牢固

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认真学习

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反腐倡廉重要思想和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反腐倡廉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党章

等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加强党性修养和从政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和纪律意识,打牢廉洁从政的思想政治基

础。制定《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教育的意见》。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定期安排反腐倡

廉理论学习。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头讲廉政党课。把反腐倡廉教育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

及其他干部培训机构教学计划,定期举办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专题培训班。在领导干部任职培训、干部在职岗位培

训中开设廉政教育课程。

加强党的作风和纪律教育。中央纪委会同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等部门组织开展党风党纪专题教育,教育和引

导各级领导干部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切实

改进领导干部和党政机关作风,着力解决一些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存在

的突出问题,增强公仆意识,密切联系群众,做到为民、务实、清廉。继承党的光荣传统,牢记“两个务必”,弘扬

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讲实话、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大力精简会议和

文件,改进会风和文风。切实改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作风,纠正一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在国内外公务活动中奢侈浪费

、违规公款消费、重大问题个人说了算以及对职工困难漠不关心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形成依法经营、廉洁从业、

民主管理的风尚。切实改进高等学校领导人员作风,提高民主决策和校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切实改进农村基

层、街道社区干部作风,认真解决少数基层站所存在的干部吃拿卡要、刁难群众和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做到廉洁奉

公、勤政为民。

(二)加强面向全党全社会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

把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纳入全党宣传教育总体部署,融入在全党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中。纪检监

察、组织人事、宣传思想、文化教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部门要对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作出年度工作安排。健全联

席会议制度,完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格局。

落实《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建设一批反腐倡廉教育基地,丰富“”内容,创新示范教育

、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和主题教育形式,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加大反腐倡廉宣传力度。深入宣传党的反腐倡廉理论、方针政策、基本经验和工作成果,宣传勤廉兼优的先进典

型。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和重点新闻网站、政府网站继续办好反腐倡廉专栏、专题节目。完善反腐倡廉新闻制

度。做好反腐倡廉对外宣传工作。严格执行反腐倡廉新闻宣传纪律。加强反腐倡廉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开展反腐倡

廉网上宣传和热点问题引导。积极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

(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按照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

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制定《关于加强

廉政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结合企业文化建设,深入开展依法经营、廉洁从业教育。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

程教育系统,结合农村传统文化活动,加强农村廉政文化建设。按照《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

在学校德育教育中深入开展廉洁教育,丰富青少年思想道德实践活动。在家庭和社区中倡导清廉家风和文明风尚。引

导社会组织及其从业人员增强依法执业、公正廉洁意识。发扬革命传统,挖掘中华优秀文化的丰厚资源,实施“廉政

文化精品工程”。推动廉政文化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创新,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

的社会风尚。

三、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

(一)完善党内民主和党内监督制度

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制度。完善党的地方各级全委会、常委会工作机制,修订《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

作条例(试行)》。制定《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

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制定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的具体实施办法,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

。制定《关于在党的地方和基层组织中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健全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

度。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修订《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

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

健全党内监督制度。建立健全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向委员会全体会议定期报

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在试点基础上,研究制定《地方党委委员、纪委委员提出罢免或撤换要求处理办法(试行

)》。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试行

)》。

(二)完善违纪行为惩处制度

制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配套规定。健全对党的机关、人大机关、政

协机关、派机关公务员的纪律处分规定,制定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人员的纪律处分规定。制定在查

处违纪案件中规范和加强组织处理工作的意见。

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制定纪检监察机关依纪依法办案、规范办案工作的若干意

见。制定国(境)外中资企业及其工作人员违纪违法案件调查处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纪检监察机关与检察机关相互移

送案件工作。

(三)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具体制度

修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制定《国有企业纪律检查工作条例》和关于实行农村基层党风廉

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

(四)加强反腐倡廉国家立法工作

建立健全防治腐败法律法规,提高反腐倡廉法制化水平。在国家立法中,充分体现反腐倡廉基本要求。适时将经

过实践检验的反腐倡廉具体制度和有效做法上升为国家法律法规。在今后5年内有计划、分步骤地制定或修订一批法律

、法规和条例。

三、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

(一)完善党内民主和党内监督制度

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制度。完善党的地方各级全委会、常委会工作机制,修订《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

作条例(试行)》。制定《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

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制定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的具体实施办法,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

。制定《关于在党的地方和基层组织中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健全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

度。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修订《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

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

健全党内监督制度。建立健全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向委员会全体会议定期报

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在试点基础上,研究制定《地方党委委员、纪委委员提出罢免或撤换要求处理办法(试行

)》。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试行

)》。

(二)完善违纪行为惩处制度

制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配套规定。健全对党的机关、人大机关、政

协机关、派机关公务员的纪律处分规定,制定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人员的纪律处分规定。制定在查

处违纪案件中规范和加强组织处理工作的意见。

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制定纪检监察机关依纪依法办案、规范办案工作的若干意

见。制定国(境)外中资企业及其工作人员违纪违法案件调查处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纪检监察机关与检察机关相互移

送案件工作。

(三)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具体制度

修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制定《国有企业纪律检查工作条例》和关于实行农村基层党风廉

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

(四)加强反腐倡廉国家立法工作

建立健全防治腐败法律法规,提高反腐倡廉法制化水平。在国家立法中,充分体现反腐倡廉基本要求。适时将经

过实践检验的反腐倡廉具体制度和有效做法上升为国家法律法规。在今后5年内有计划、分步骤地制定或修订一批法律

、法规和条例。

四、强化监督制约

(一)加强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

加强对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情况的监督。加大执行政治纪律力度,维护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维护中央权威和党的

集中统一,始终同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确保党的十七大

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全面贯彻落实。

加强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监督。围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

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

大政策和措施进行监督检查,防止和纠正违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行为。

加强对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的监督。认真开展对涉及全局性问题、重要干部推荐任免和奖惩等方面贯彻执行民主

集中制情况的监督检查,保证党委全委会和常委会议事规则、决策程序的严格执行,反对和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

加强对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情况的监督。重点治理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收送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收

受干股,违反规定插手市场交易活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获取内幕信息进行股票交易,以及在住房上以权谋私等问题

。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个人从业的有关规定。

加强上级党委和纪委对下级党委及其成员的监督,健全上级党委对下级党委常委的经常性考察和定期考核机制。

加强常委会内部监督,主要负责人要自觉接受常委会成员的监督。加强同级纪委对常委会成员的监督。充分发挥党代

表大会代表的作用,探索建立同级党代表大会代表、全委会对常委会工作进行评议监督制度。

加强巡视工作。制定《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继续加强对省(区、市)的巡视。加强对金融机构、国有重

要骨干企业、高等学校和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巡视。继续开展对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巡视试点。各省(区、市)党委要

认真开展对市(地、州、盟)的巡视,并延伸到县(市、区、旗),逐步开展对所属国有企业、高等学校和直属机关

的巡视。中央和国家机关可结合实际开展对直属单位、派出(驻)机构的巡视。

加强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制定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有关规定,完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加

强对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监督,协助驻在部门党组和行政领导班子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组织协调反腐

倡廉工作。

(二)加强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权力行使的监督

加强对干部人事权行使的监督。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

查办法(试行)》。坚持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前征求同级纪委意见的制度,坚持和完善强化预防、及时发现、严肃纠

正的干部监督工作机制。发挥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作用。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的监督,有效防范考察失真和

干部“带病提拔”。严肃查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坚决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加强对司法权行使的监督。完善纪委和党委政法委、组织部等部门在对司法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监督工作中的

协作配合机制。重视人大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加强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强化公安、检察、审判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和互相制约。强化司法机关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坚决防止和纠正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的问题,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对行政审批权和行政执法权行使的监督。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

处罚法》等法律法规。推行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实行接办分离和程序公开,保证行政权力依法、公正、透明运行

加强对财政资金和金融的监管。开展对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政府非税收入和“收支两条线”规

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继续对“小金库”进行专项清理。强化对国有金融企业产权和上市金融企业股权交易的监督

,规范上市金融企业股权激励制度。建立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健全金融企业内控机制,提升监事会和内审、稽核

、合规、监察等监督机构的专业性和独立性,加强案件防控工作。

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政府职能部门和外派监事会的作用,加强对企业国有

产权和上市公司国有股权交易、重大投资决策等事项的监管。加强对企业重组、改制、破产和国有资本运营各个环节

的监管。加大对国(境)外国有资产监管力度。开展对国有企业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运作事项及重

要人事任免等实行集体决策情况的监督检查。

(三)发挥各监督主体的作用

加强和改进党内监督。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切实改进民主生活会的方式方法,增强党内

政治生活的原则性,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相互监督。坚持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会

制度,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执行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实施地方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党内询问和

质询办法,落实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和函询制度。推进党务公开,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落实党员在党内监督

中的责任和权利,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切实保障党员批评、建议、

检举等权利。建立健全党的纪检机关与组织部门有关情况通报制度。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自觉接受党组

织、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支持和保证人大监督。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通过听取和审议人民政府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专项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决算,听取和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的执行情况

报告和审计工作报告,组织执法检查,进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等方式,加强人大对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的监督。重视本级人大常委会统一安排的人大代表视察工作,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

支持和保证政府专门机关监督。充分发挥行政监察职能作用,积极开展执法监察、廉政监察和效能监察。加强行

政执法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严肃查处违反政纪的案件。加强行政服务中

心的建设和管理。落实地(厅)级及以下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试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

任审计。加强对重点专项资金和重大投资项目的审计。依法公告审计结果,促进审计结果落实。支持公安、财政、土

地、建设、环保等职能部门依法开展监督。

支持和保证司法监督。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审理和执行行政诉讼案件,监督和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支持

人民检察院依法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强化对刑事诉讼、民事审判活动和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

支持和保证政协民主监督。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支持政协运用会议、专题调研、委员

视察、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对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

作人员履行职责和廉政情况等进行监督。各级党委、政府要发挥政协、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作用,认真听取

他们的批评和建议,定期通报情况,自觉接受监督。认真办理政协委员的提案和建议。

支持和保证群众监督。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推进政府上网工程,深化政务公开,健全政

府信息制度,推行社会听证、专家咨询等制度,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推进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公共

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监督作用。落实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健全信访

举报工作机制,畅通信访渠道。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重视和支持新闻媒体正确

开展舆论监督。各级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舆论监督,增强接受舆论监督的自觉性,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推动

和改进工作。新闻媒体要坚持科学监督、依法监督和建设性监督,遵守职业道德,把握正确导向,注重社会效果。

发挥国家预防腐败机构的职能作用。加强对预防腐败工作的组织协调、综合规划和政策制定,对预防腐败的重要

改革措施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建立预防腐败信息共享机制和腐败风险预警机制。总结预防腐败工作的有效做法

,提高预防腐败工作水平。

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切实把防

治腐败的要求落实到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各个环节,最大程度地减少权力“寻租”的机会。坚持党内监督与党外监

督相结合,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五、深化体制机制制度改革

(一)推进干部人事和司法体制改革

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

地方党委讨论任用重要干部推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差额选举办法,着力解决民主推荐、民

主测评及选举中的拉票贿选等问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完善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回避

和交流制度。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发挥考核结果在干部任用和监督管理中的作用。

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完善人民检察院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程序、措施和范围。完善减刑、假释、保外就医

、暂予监外执行、服刑地变更的条件和裁定程序。健全司法人员执法过错、违纪违法责任追究和领导干部失职责任追

究等制度。健全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改革完善司法管理制度和司法财政保障机制。积极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

和警务公开。完善法律统一适用制度,规范司法人员自由裁量权行使,保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二)推进行政管理和社会体制改革

贯彻落实《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

织分开。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推进教育、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加强住房改革和建设,健

全社会保障体系,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三)推进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改革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规范预算资金分配,完善和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向社会公开预算内容和转移支

付情况。完善国库集中收付运行机制,健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政府非

税收入管理体系。切实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纳入基金预算管理。推进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及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

人员职务消费改革。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制度,严格执行资产配置管理办法和配置标准。进一步改革完善

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继续清理规范津贴补贴。积极稳妥地推进税制改革,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强化税

收调节。规范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严格控制税收减免。深入推行办税公开,健全税收管理员制度。

完善金融企业公司治理,建立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健全支付监管体系,完善账户管理系统,依法落实金融账

户实名制。完善反洗钱合作机制,逐步将特定非金融机构纳入统一的反洗钱监管体系,加强对大额资金和可疑交易资

金的监测。完善防范和查处上市公司信息虚假披露和市场操纵等行为的制度。

制定《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规范企业投资核准制、备案制。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完善

重大项目专家评议和论证制度、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推行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

(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大型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

未设立董事会的企业逐步实行党委(党组)书记和总经理分设。推进国有企业监管体制改革。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和企业重大决策失误追究等制度。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及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主导地位企业领导

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健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薪酬制度和国有企业管理层投资持股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完善国有金融资产、行政事业性资产和自然资源资产监管制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监管体制。

(五)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及相关改革

完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制度。实施严格的资格预审、招标公告、投标、评标定标以及评标专家管理制度

和惩戒办法。健全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行政监督机制。研究制定电子化招标投标办法。逐步构建统一的招标投标信

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公开、共享。

规范土地征收和使用权出让制度。推进征地制度改革,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征地补偿和安置办法。进一步完善经

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规范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程序。深化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

使用制度改革。

推进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建立完善国有产权交易监管法规体系,实行企业国有产权进场交易。完善企业国有产权

和上市公司国有股权交易监管措施,重点建设和推广使用信息监测系统,实现交易动态监管。加强产权交易行业自律

组织建设。

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严格实行“管采分离”,加强对政府采购各个环节的监管。

研究建立统一的电子化政府采购系统。规范国有企业物资采购招标投标工作。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完善行业信用记录。健全失信惩戒制度和守信激励制度。整合有关部门和行业信用信息资源

,建立综合性数据库,逐步形成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六、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一)深入开展专项治理

重点解决物价、生态环境保护、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生产、征地拆迁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强对环境污

染防治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不认真履行环保职责、严重损害群众环境权益的地方和单位,追究有关人员

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责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严肃处理重大质量安全事件。开展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执行情

况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大责任事故调查处理力度,坚决查处事故背后的失职渎职行为和腐败问题。严肃查处征收征

用土地和矿产资源开发中的违纪违法行为。

(二)加大纠风工作力度

强化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和扶贫救灾专项资金的监管。认真治理公共服务行业侵害群众消费权益等问题。加

强对社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的监督管理,规范服务和收费行为。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确保各项政

策的落实。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健全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价制度,推行网上药品集中采购,严格医药和医疗器械价格

监管。规范涉及农民负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治理涉农乱收费。整顿农资市场秩序,坚决纠正和查处截留挪用、

克扣政府支农惠农补贴款等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查处侵害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利益问题。继续做好清理规范评比达

标表彰工作,纠正举办节庆活动过多过滥等问题。

(三)健全防治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

落实行风建设责任制,坚持“管行业必须管行风”。各省(区、市)、市(地、州、盟)进一步完善民主评议政

风行风等制度,办好政风行风热线,督促有关部门及时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

七、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

(一)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依法严惩,决不姑息。以查处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

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为重点,严肃查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和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利用

干部人事权、司法权、行政执法权、行政审批权索贿受贿、徇私舞弊的案件。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的案件。严肃查

处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及违法转包分包的案件,非法批地、低价出让土地、违规审批房地产开发项目或擅自变更规划

获取利益的案件,违法审批探矿权和采矿权、违法入股矿产开发的案件,金融领域违规授信、内幕交易、挪用保险资

金、违规发放核销贷款和资产处置的案件,隐匿、侵占、转移国有资产的案件。严肃查处为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和

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案件。严肃查处贿赂案件,既要惩处受贿行为,又要惩处行贿行为。

(二)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

继续推进自查自纠和专项治理。坚决纠正不正当交易行为,规范交易活动。重点查处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

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资源开发和经销等领域以及银行信贷、证券期货、商业保险等方面的商业贿赂案件。严

禁中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在国(境)外的商业贿赂行为,依法查处国(境)外经济组织在我国内地的商业贿

赂行为。制定在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中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建立健全防治商业贿赂长效机制的意见。建

立和完善商业贿赂犯罪档案查询系统,把是否存在不正当交易行为尤其是行贿行为作为市场准入和退出的重要依据。

(三)提高执纪执法水平

坚持依纪依法办案。严格履行办案程序,按照规定权限正确使用办案措施。坚持严肃执纪、公正执法、文明办案

,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司法机关依法履行批捕、起诉、审判职责

,惩治各类职务犯罪和商业贿赂犯罪。加强出入境管理和经济侦查等相关工作。健全举报人和证人保护制度。对诬告

陷害的,要严肃查处。为受到错告、诬告的同志澄清是非。加强对办案工作的监督管理。保障涉案人员的合法权益。

改进办案方式和手段。加强对新形势下办案工作特点和规律的研究,严格区分违纪与违法界限,正确把握政策和

策略,综合运用法律、纪律、行政和经济处罚、组织处理等方式和手段,增加办案科技含量,提高办案能力和水平。

(四)健全查处案件的协调机制

加大查处案件的组织协调力度。由纪委书记担任同级党委反腐败协调小组组长,加强对重大案件的协调、指导和

督办。加强纪检、审判、检察、公安、监察、审计等执纪执法机关的协作配合,完善跨区域协作办案及防逃、追逃、

追赃机制,进一步形成惩治腐败的整体合力。

从我国实际出发,借鉴国外反腐败的有益做法,做好履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相关工作。建立健全国际执法

合作、司法协助和涉案人员外逃预警、遣返、引渡,以及涉案资产追回等工作机制,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和交流。

(五)发挥查处案件的综合效应

深入剖析案件中暴露出的问题,查找体制机制制度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利用典型案件开

展警示教育,总结教训,引以为戒。实现查处案件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纪效果相统一。

八、切实抓好《工作规划》的贯彻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是反腐倡廉建设的责任主体,担负着全面领导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政治责任。要切实加强领导,

把贯彻落实《工作规划》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

实、一起检查。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党组)书记负总责,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分工抓好职责范围

内的工作,实行党政齐抓共管。各级纪委要充分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协助党委抓好《工作规划》各项任务的分解和

落实,制定实施方案,作出具体安排,健全工作机构,组织有关部门抓好工作落实。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处在党和

国家工作的重要位置,对贯彻落实《工作规划》负有重要责任,要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

用。

(二)狠抓工作落实

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抓好落实。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工作规划》的总体要求和任务分

解,明确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牵头单位和协办单位,落实工作责任。各牵头单位和协办单位要密切配合,相互

支持,形成合力,保证工作任务的完成。要抓住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集中力量取得突破,以

此推动面上工作。要加强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工作规划》贯彻落实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新

思路新举措,探索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务求取得明显成效。

(三)开展监督检查

各省(区、市)、中央和国家机关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各牵头单位,每年要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查找问题,认真整改,总结经验,推动工作,并提交工作报告。各地区各部门要把贯彻落实《工作规划》情况列入对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范围,作为工作实绩评定和干部奖惩的重要内容,严格责任考核,强化责任追究。中

央纪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督促检查,实施分类指导,确保《工作规划》确定的任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