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18:34:49

文学评论论文

文学评论论文范文篇1

先让学生明确这是带着写作任务的研究性阅读,必须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作品,为此必须掌握足够的资料;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生活经历和创作道路,了解要评论的作品的写作背景,了解与此作品相关的其他作品,了解前人的评价,等等。学生除了调动先前学过的各种知识外,还得去查找、收集。教师要指点门径,还要提供一些资料,《教学参考书》也不妨交给学生,以利于学生知人论世,能更全面正确地把握作品。但由于学生初学写作文学评论,教学时间又不宽裕,资料要够用而精简,不必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接着要帮助学生利用资料,分析作品,比较前人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好是独立的、新的观点,新的思想,但对中学生来说要求不能太高,只要有感悟,明确地提出某种看法即可。教师不要直接灌输,要避免把自己赞赏的某种观点直接塞到学生头脑里,然后由学生移到作文本上,形成千篇一律的“听课笔记”。

学生感悟的观点往往不止一个,要说的话似乎很多,但一时又无从下笔。这时,要告诉学生,我们对评论的对象固然要全面把握,无论人物、环境、情节、主题、结构、语言,等等,均应全面审视,并有整体的认识,但作为一篇短小的评论,不必也不应面面俱到,所以选题要小一些,角度要新一些。一般可以从阅读赏析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触动最深的地方入手,也以可从整理前人的评价中自己最为赞赏或最想反驳的观点着眼,带着问题再去研究作品,分析寻觅,使自己的观点更集中、更准确、更鲜明。教师也可拟一些题目加以启发,我曾拟过一些,如:

震撼人心的发问

———濒死的祥林嫂

鲁四的怒斥和短工的淡然

———祥林嫂死后的悲剧

惶急、愤慨与无奈

———《祝福》中的“我”

从逆来顺受到手刃仇敌

———林冲的心灵里程

兼窥《水浒》的主题风雪造就的豹子头

———浅谈《风雪山神庙》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命根子”和“劳什子”

———小议宝玉的“不肖”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黛玉的颖悟与自尊

纸上歌声亦绕梁

———《明湖居听书》中的音乐描写

出人意表,耐人寻味

———浅析《项链》的结尾

刘勰说:“铨序一文为易,弥论群言为难。”对初学此种评论的中学生来说,即使铨序一文也殊非易事,所以选题尽量要小一些。但即使一枝一节也应以把握全篇为前提的,窥一斑是为见全豹。所以,评论时仍要“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鲁迅语)。这样才能评得准确,评得深刻,不会犯片面武断的错误。同时,所谓选题小并不等于仅局限于某篇作品的一鳞半爪上,比较是获得新知的好方法,不同作品、不同人物的比较往往能开拓学生的思路,觅得光读一篇作品不易发现的东西。

如:

从夏四奶奶到映川的娘

———革命者家属的觉醒

康大叔与“那弟兄”

———敌垒崩溃的必然性

鲁迅小说的视点

教师的命题是为了给学生以启发,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另拟。有位学生把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出场描写加以比较,发现凤姐的泼辣放诞、八面玲珑,虽显示了她在贾府的特殊地位,但尚须察颜观色,机变逢迎,唯贾母的悲喜是从,以此博得老祖宗的欢心,实在也活得很累,说到底也不过是个奴才。而宝玉就不同了,他可以随意胡说,随意给黛玉取字,又杜撰一本《古今人物通考》,发一通关于杜撰的“异说”,直至摔玉,“不要这劳什子了”!弄得老祖宗也着了忙,又是“搂”,又是“哄”。可见二人在贾府中的地位不同,显露了封建社会里作为宗祧之嗣的男孩的尊贵。如果说贾母是这个封建世家、封建宗法制度的代表,那末凤姐是这个制度的忠实维护者,而宝玉则是“不肖”的叛逆。于是他以《略谈凤姐与宝玉的出撤为题,进行分析、比较、评论。

提炼论点,选择角度时还应联系社会实际,但这是指站在时代的高度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去审视评论对象,揭示其典型意义,切忌庸俗的对号上线。同时,还要让学生懂得文学评论与借题发挥的杂文不同,不能借个由头随意比附而忘了作品本身。

文学评论论文范文篇2

(一)阅读阅读对于文学评论来说,是占有材料、调查研究的过程。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1.阅读范围。从文学评论的写作要求看,阅读既要做到点面结合,又要做到深浅结合。

所谓点面结合的“点”,是指作品。所谓“面”是指作家生平、作家其它作品、其它作家的作品等。在这里,作品的阅读是最重要的,这是获得评论权的最重要的依据。只有阅读作品,才能使自己对评论的对象了如指掌,评论时说到点子上,切中要害,避免片面性。所谓深浅结合,是指作品的阅读要深一点,钻得透一点,深到能产生真知灼见为止。为了深,就要多读几遍。恩格斯为了对拉萨尔的《弗兰茨?冯?济金根》一剧本进行评论,先后将作品至少读了四遍,他在《致斐迪南?拉萨尔》中说:“为了有一个完全公正、完全‘批判’的‘态度’”,为了“在读了之后提出详细的评价、明确的意见”,所以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我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再如,列宁为了对小说《怎么办》进行评论,在一个夏天把这部小说读了五遍,“每一次都在这个作品里发现了一些新的令人激动的思想。”(《列宁论文学艺术》第897页)也说过,《红楼梦》要读五遍,不读五遍就没有发言权。

这说明,浮光掠影、晴蜓点水式的阅读是不行的。对于被评论的对象,一定要研究得透彻一些,对作品象对人一样,要知心、知音。对其他作品和材料的阅读不妨浅一点,浏览一遍,有一个直觉印象即可,否则,不能保证“点”的深。2.阅读方法。一般采取“总体??部分??总体”的步骤。一、总体,就是从头至尾通读。得出初步而概括的印象。二、部分,是要对重要部分仔细地读,分析研究,加深印象,发现特色(或发现问题),初步形成观点。三、总体,是要获得完整的本质的认识,对作品的倾向和艺术性作出自己的判断。在阅读过程中,要及时做好摘记工作。有一种“评点法”的评论,就是一手拿笔,一边阅读,一边评点的。如金圣叹评点《水浒》、《三国演义》。还要通过阅读培养复述节录作品内容的能力。这是因为评论中常要概述作品内容,以作评论的依据。

(二)定题所谓定题,就是在读书、搜集材料的基础上,选择并确定评论的题旨(中心)。定题也称为“选题”。

初学写作文学评论的人在定题时常犯以下几种毛病:第一种,为评而评,无的放矢。评论者随便拿一篇作品,自己没有明确的目标,未经过认真思考,就去评论。第二种,贪大求全,面面俱到。一开始就写《论×××的小说创作》这样大的题目,往往无从下笔而流于一般、平庸、肤浅。第三种,缺乏新意,老生常谈,步别人的后尘,拾人牙慧。应该怎样定题呢?首先要选准作品。应该选择什么人的哪一篇作品,这是有标准的。标准就是:

(一)作品的价值。一篇作品拿到手,要掂一掂份量,权衡一下,问问自己:这作品有没有价值?值不值得评?俄国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假使你要做一个彻底的人,那么就应该特别注意作品的价值,而不必拘泥于你以前觉得这同一位作家的作品是好还是坏。”(《谈批评中的坦率精神》)这说明:文学评论要评的是文学作品,作品本身的价值才是我们确定评论与否的重要依据。所谓作品的价值,指的是它的美学价值,也就是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的水平应是很高的,或比较高的;另外,是某一种作品代表着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或者就是坏作品。这两类作品都是值得评论的。因为,评论好的,可提高读者的审美水平,使读者获得美的享受,也可使作者认识到自己的特色,向好的方面发展,提高一步;评论坏的,可以防微杜渐,给作者敲警钟,使读者也能认识假、恶、丑。

(二)现实的需要。现实的需要指的是:国家事业的需要,人民生活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凡是现实需要评论的作品,我们作为评论者,就应该负起评论的责任。

(三)个人的专长。选作品要根据自己的爱好、专长来定。也就是说,要选自己有所研究的,有把握的,有心得的,能评论的来评。尤其是初学评论写作的,更要扬长避短,否则评起来困难,也不容易评好。其次要定好中心。要确定评的论中心,有两个原则要遵守:第一、不同体裁,区别对待。体裁不同,确立评论中心的角度也应有所不同。如:叙事文学的评论,评论的角度应信笺于人物塑造、矛盾冲突等方面。抒情文学的评论,评论的角度应偏重于艺术意境、感情抒发等方面。第二、应有真知,贵在创新。评论的中心,必须从自己对作品的独到见解、真知灼见出发来确立。由于是自己的真知灼见,就可避免雷同,就能创新,评出新水平。对一篇作品,是评人物形象,还是评情节安排,是评某一细节,还是评全篇结构,是评思想意义,还是评语言风格,都需要评论者具有一双慧眼。培养“眼力”,可以采取两个办法:一是选取。选取作品有意义之点来评。因为作者在写作时就是这样选材的。鲁迅说:“选取有意义之点,指示出来,使那意义格外分明,扩大,那是正确的批评家的任务。”(《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应该使自己能够熟练地从评论的作品中选取有意义之点。在开始时,可以选择一些名篇,自己确定一个具体的范围,选取一些有意义之点。如评价鲁迅的小说《祝福》,可以确定一个范围:评论祥林嫂的形象塑造技巧。这样,既可以从总的方面??祥林嫂是一个什么样的典型,成功在哪里等方面来选取;也可以从局部的方面??鲁迅怎样刻划祥林嫂的眼睛、语言、性格等方面来选取。二是甄别。主要从三方面锻炼自己的甄别能力:一,作品中什么是应选取的有意义之点,什么是要舍弃的无意义之点;二,什么是自己对于作品的真知灼见,什么是拾人牙慧的旧调重弹、老生常谈;三,哪些是自己评论时能够驾驭的,而哪些是偏大偏难自己力不胜任的。总之,定题是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通过评论者的思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要顺利完成这个“飞跃”过程,需要花大力气、下深功夫。一些批评家能定题定得准,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三)评论多数评论是基于以下五个问题:

1.这部作品说些什么?

2.这部作品意味着什么?

3.这部作品是如何表达的?

4.这部作品表达得好不好?

5.这部作品值得创作吗?

第一个评论的问题,只涉及到作品的一些表面现象。主要应对“谁”、“什么”、“何处”、“何时”、“为何”和“如何”给予正确的答案。目的在于明确作品所反映的具体内容,并且把作者所经验的与自己所经验的联系起来。

第二个评论的问题,在于阐明作品的主题。这种能力只有在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有了丰富的经验之后才能具备。要正确评论作品的主题,一般要从:一、内容释义;二、感觉感情;三、语言调整;四、作者意图等四个方面去理解作品。

第三个评论的问题,涉及到作者为了在读者中得到预期反应所运用的技巧。技巧是作者要达到他的目的而使用的手段和工具,作为文学作品来说,除非能够注意并运用这些特殊的技巧,否则,读者就不可能充分理解和评价它。评价作品的表达技巧是读者和作者都会感兴趣的。

第四个评论的问题,是建立在对前三个问题的刻苦研究之上的,是为了公平、正确地评价一部文学作品与读者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能力。这种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观的??评论者对这部文学作品的个人感受。但是他如果能正确判断作者艺术手法表达的成功程度,对作品的技巧的运用作出应有的评价,将会得到作者和许多读者的赞同。

第五个评论的问题是关于作品的价值的。一篇文学评论只有正确地指出作品的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才称得上是一篇好的文学评论。“使文学作品获得写作价值的,除了带来愉快,扩大知识领域,提供新的见识,促进积极行动,促进对生活有更正确的态度等等以外,还有语言的描绘(通过色彩、形状、明暗、场景的描写),思想、结构或语言的宏伟,历史性(对于另一时间的描述),以及存在于许多散文和诗歌中的韵律。”(威廉?W?韦斯特《提高写作技能》)

在《文学评论》、《文艺报》等报刊上发表的评论作品,为我们学习评论提供了范文,我们可以从这些评论中学习到有益的评论方法。

(四)写作文学评论属于议论文。它必须具有议论文的一般特点,这是它与其它议论文相同的共性。但是由于它是对文学作品发表的评论,所以又不同于其它的议论文,而要有点文学色彩,这是它的个性。因此,一篇好的文学评论,既要具有一般论说文的特点,又要讲究文学性。

1.要有正确而鲜明的观点(论点)。我们对一篇文学作品发表议论,总要有个基本看法:是好还是坏?是基本上好的还有缺点,还是基本上不好但尚有某些可取之处?这个基本看法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而这个论点必须是正确的、鲜明的。

2.要有准确、充分而有说服力的论据。文学评论的论据,主要应从作品的人物、情节和艺术描写中去找,也就是说,要对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艺术描写和语言运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具体的分析。从而引用足以说明自己论点的材料来作为论据。这些论据一定要准确可靠,不能想当然,更不可曲解,甚或断章取义,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3.要运用科学的符合逻辑推理的论证方法。是用归纳法,还是用演绎法,或者是类比法,应深思熟虑。而且,是写成一篇立论的评论,还是一篇驳论的评论,也需要根据写作目的,从作品实际和读者需要出发来确定。

文学评论论文范文篇3

论文关键词:苏轼;文学批评;批评文体

苏轼作为中国古代一位著名的通才文学家,他对各种文学文体都非常擅长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苏轼在宋代也是一位著名的文艺评论家,苏轼有关美学和文艺观点往往散见于他写的各种文学文体之中。因此他的文学文体形式的丰富多彩的特点也就造成了他的批评文体形式的多样性。苏轼的批评文体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就总体来看,苏轼的批评文体主要有论诗诗、序跋体、书信体、祭文体、记体等形式。什么是批评文体呢?所谓批评文体就是批评者在批评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时所采用的文体形态,是批评家在批评时对文体的应用。显然批评文体也是一种文体,也具有文体的一般特点:文学性、想象性等。当然批评文体也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严谨性、逻辑性与客观性。北京师范大学童庆炳教授在其写的著作《文体与文体的创造》中提到:“从文体的呈现层面看,文本的话语秩序、规范和特征,要通过三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三个范畴体现出来,这就是(一)体裁,(二)语体,(三)风格。”…由此可见,童庆炳教授把文体分为三个层次:体裁、语体和风格。本篇论文以童庆炳教授对文体下的概念为依据并参照中国古代文论的有关术语分别从体裁、语体和风格这三个方面来论述苏轼批评文体的特征。本篇论文主要阐述了苏轼批评文体的三个显著特征:批评文体的文学化与多样性、语言的美文化和风格的抒情化。

一、批评文体的文学化与多样性

“中国古代文论有别于西方文论的显著特征就是批评文体的文学化。”(2J地在西方,文学与批评是分开的,文学有文学文体,而批评有专门的批评文体,而且西方的批评文体非常注重思维的逻辑性与结构的严整性。而在中国古代,文学与批评是没有严格分开的,往往是两者融为一体。这主要是因为在中国古代没有专业的批评家,往往是文学家与批评家同为一人。作为古代一位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苏轼表达有关文学理论的观点与看法采用的都是中国古代最具有文学色彩的文学文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诗歌体、序跋体、书信体、祭文体、游记体等。首先论及苏轼的诗歌体。苏轼在很多诗中阐述了自己的文学观点。虽然是作为一种评论性的诗歌,但这种论诗诗如同苏轼及其他著名诗人写的一般诗一样具有诗歌的基本特征:讲究押韵、运用对偶、注重意境等。因此苏轼的论诗诗明显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如他的一首有名的论诗诗《送参寥师》:“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咸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诗法不相妨,此语当更请。”这首诗是苏轼对空静观的阐述,显然是一首论诗诗,但这首论诗诗采用的都是诗歌的艺术手法,如这首诗运用了诗的优雅的节奏、精当的押韵、整齐的对偶、形象化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来阐明空静观、来评论诗歌,因而具有很强的文学化色彩。

不但苏轼的论诗诗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苏轼的其他批评文体如序跋体、书信体、记体等同样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苏轼这些批评文体的共同特点是:体制形式自由、结构如行云流水灵活自如、文风平淡自然并且富有很强的抒情性。如他写的一篇有名的书信体批评文章《与谢民师推官书》:“孔子日:‘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日:‘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苏轼在这封书信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文学观点。比喻本来是用在具有很强抒情意味的散文之中,从而增添抒情散文的文学色彩。而苏轼却把比喻非常自然地运用到这封书信当中,从而显然增强了这篇书信的文学化色彩。并且这篇书信整篇文章文风平淡自然、语言平实而优美而且富有很强抒情色彩,就像一篇精美的散文,因此文学色彩相当浓厚。另外苏轼的祭文体、游记体等批评文体在评论文学观点和作家作品的时候都使用了很多文学艺术方法,同样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

从体裁上来看,苏轼批评文体的一个独特特征就是批评文体的多样性。苏轼采用过很多文学样式来进行文学评论,而且每种批评文体都具有很强的文学性。从整个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来看,苏轼的批评文体样式是非常丰富的。苏轼的批评文体除了上文提到的有诗歌体、序跋体、书信体、祭文体和记体这五种样式外,还有赋体、论体、墓志铭体、碑体、说体等文体形式,因此苏轼的批评文体形式明显具有多样性特点。据郭绍虞主编的《中国历代文论选》(1982年版)可知,在汉代主要的批评文体是序体和书信体。而汉代比较有名的批评家如班固、司马迁、扬雄等都只是采用书信体和序体来进行文学评论。所以汉代的文学家所采用的批评文体形式还是比较单一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批评虽然相当繁荣,但这时期的主要文学家所采用的文体也只是几种形式,如书、序、论、赋等。如这时期非常有名的评论家刘勰用赋体写了一部完整而系统的理论专著《文心雕龙》。陆机也是采用赋体形式写了一篇评论《文赋》。曹丕主要使用了二种批评文体:论体与书信体。由此可知在这时期的主要文学家们所采用的批评文体也是比较少的。到了唐代,出现了一种新的批评文体样式:论诗诗。论诗诗的主要代表作品是杜甫写的《戏为六绝句》。杜甫作为一位唐代最有名的诗人之一,其采用的批评文体样式主要是论诗诗,因此其批评文体样式也是很单一的。

此外唐代其他著名的文学家所采用的批评文体主要是书信体与序跋体。如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与白居易在进行文学评论时采用的都是书信体和序跋体这二种文学样式。宋代,除了苏轼外比较有名的文学评论家有欧阳修、陆游、杨万里、黄庭坚等。据郭绍虞主编的《中国历代文论选》(1982年版),欧阳修的批评文体只有诗话体、序跋体、书信体和墓志铭体这四种文体形式。而在《中国历代文论选》中一共选了陆游十三篇评论文章、杨万里的十篇评论文章和黄庭坚的五篇评论文章。陆游的十三篇评论文章按文体分为序跋体、记体、墓志铭体、书信体四种;杨万里的十篇评论文章文体可分为论诗诗、序跋体、论体三类;黄庭坚的五篇评论文章按文体可分为书信体、论诗诗和记体三类。由此分析可知宋代虽然有些评论家批评文体形式比较丰富,但是没有一位文学家的批评文体的种类能比苏轼的批评文体种类还多的。至于元明清时期,虽然有些文学评论家在文学评论史上非常著名,如金代的元好问,明代的王世贞、徐渭、李贽、汤显祖、王骥德、袁宏道,清代的金圣叹、王士祯、郑燮、袁枚、翁方纲、章学诚、王国维等,但这些文学评论家在批评文体种类上相对来说并没有苏轼的多。如果从对中国古代文学评论史的贡献和影响的大小来看,苏轼在文学评论界并不是最有名的,但如果从批评文体种类来说,苏轼的批评文体种类是相当丰富的,没有谁能望其项背。

总体而言,苏轼在进行文学评论的时候采用的是具有很强文学性的文学文体,并不像西方评论家在写文学评论时那样采用的是纯粹客观而又过于严格呆板的论文体式。西方的论文体式由于过于讲究逻辑性和客观性,因此西方的许多评论文章不但丧失了文学性,而且显得很枯燥和冷漠。然而苏轼运用文学文体来论述文学观点,从而使得苏轼的批评文体具有非常浓厚的文学色彩。另外与中国古代其他文学家相比,苏轼的批评文体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文体样式的多样性。这主要是因为苏轼在中国古代是一位通才文学家,他不但对各种文学体裁都非常善长而且对书、画、乐也非常精通,因此这就造成了他的批评文体形式多姿多彩的特点,而且他的每种批评文体都具有很强的文学性。

二、批评语言的美文化

由于苏轼的批评文体采用的是文学文体,这种文体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因此这就使其语言风格也具有较强的文学化色彩。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写到:“盖奏书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曹丕在这里认识到了不同的文体所使用的语言是不相同的。写给皇帝的奏书应该使用雅正的语言,诗和赋运用的是华丽的语言。所以从中可知语言是要受到文体的影响的,有什么样的文体就需要采用什么样的语言与其相适应,否则就会失去文学本色化色彩。“当文论家自觉选择用文学化的文体来言说文学理论时,他们实际上也选择用语言风格的美文化的追求。”苏轼的批评文体采用的都是文学化的文体,如诗歌体、书信体等,因此苏轼批评文体的语言当然就不像西方纯评论文章的语言那样严峻、精谨、冷淡,而是具有很强的文学化色彩,呈现出一种美文化的风格。苏轼论诗诗的语言总体上的特征是清新流畅。如《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何如此两幅,疏澹含精匀。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瘦竹如幽人,幽花如处女。低昂枝上雀,摇荡花间雨。双翎决将起,众叶纷自举。可怜采花蜂,清蜜寄两股。若人富天巧,春色人毫楮。悬知君能诗,寄声求妙语。”苏轼这首诗虽然是一首评论诗歌的论诗诗,但语言并没有像一般评论文章的语言那样冷峻、严肃而又刻板从而使人感到厌倦。相反这首论诗诗的语言特点是清新流畅、自然而又本色,语言明显具有一种清新之美。在这首诗中,作者还运用了很多审美意象,如瘦竹、幽人、幽花、树枝、雀、树叶等,这些审美意象共同形成了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意境。读者在读这首诗的时候就像是在读一首抒情诗一样,深深地陶醉在诗中宁静而优雅的意境之中。读者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主要是因为这首诗语言明显具有诗性特征,也就是语言具有很强的美文化特色。

不但苏轼的论诗诗语言具有美文化特色,而且苏轼其他批评文体样式的语言同样具有很强的美文化特征。苏轼序跋体、书信体、祭文体、记体等批评文体语言风格总的特征是平淡而流畅、自然而本色。苏轼的批评文体无论是序跋体、书信体、祭文体还是游记体使用的都是比较平淡而自然的语言,呈现出一种朴素平淡之美。苏轼在进行文学批评时使用的语言文学色彩非常浓厚,读者在阅读他的批评文章的时候就像在阅读优美的散文一样,感到赏心悦目,不像读有些当代文学评论家的缺乏文学色彩的评论文章那样感觉索然无味。如苏轼曾写过一篇有名的序《乐全先生文集叙》:“孔北海志大而论高,功烈不见于世,然英伟豪杰之气,自为一时所宗。其论盛孝章、郗鸿豫书,慨然有烈丈夫之风,诸葛孔明不以文章自名,而开物成务之姿,综练名实之意,自见于言语。至《出师表》简而尽,直而不肆,大哉言乎,与《伊训》、《说命》相表里,非秦汉以来以事君为悦者所能至也。常恨二人之文,不见其全,今吾乐全先生张公安道,其庶几乎!…”这段虽然是对乐全先生文章的评论,然而其语言特点是平实且流畅,就像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让人心旷神怡。另外苏轼的书信体批评文体语言也很平实、流畅,显然体现出一种平淡之美。

如上文所述,苏轼的批评文体的语言总体上的特点是朴实自然、具有一种平淡之美。然而苏轼的批评文体的语言还有其他的特点。一是具有典雅的特点。据王文诰辑注的《苏轼文集》可知,苏轼写的有些批评文体中使用了如下语言:“秀整明润”“锵然玉振”“粲然可观”“雅制”“清便艳发”,并且在苏轼的批评文体中多次使用了“妙”字等。这些词语不但有很强的文学性,而且显然体现了一种典雅的特点,具有一种典雅高贵之美,令人有一种肃然起敬之感。二是具有豪放旷达的特点。王文诰辑注的《苏轼文集》中,苏轼有些批评文体多次采用了“超然”这个词语或带有“超然”这个词语的短语。如“超然”“超然胜绝”等。苏轼在有些评论文章中还运用了与“超然”意思相近的语言。如“出尘之姿”“萧然绝尘”“超轶世俗”“浩然”“雄”“清雄绝尘、超妙入神”“英伟豪杰”“富健”等。这些语言都体现出了一种豪放旷达之气,明显具有一种阳刚之美。苏轼批评文体的语言,既有平淡、典雅之美,又有一种豪放、阳刚之美。苏轼的这种文学批评以一种恬淡、幽雅、豪放、旷达的语言把握美的对象,以一种朴实的笔触沁人人的心脾、滋润人的心田,从而显示出美文化的特征。

三、批评风格的抒情化

苏轼批评文体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文章风格具有浓厚的抒情化色彩。作为一种对诗文进行评论的批评文体应该对文学进行客观而准确的论述,不应带有个人感情色彩。然而苏轼的批评文体在对文学现象进行评论时体现出很强的个人情感色彩。何谓情感?“情感就是人们对与之发生关系的客观事物(包括自身状况)的态度的体验。”由此可知情感首先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其次这种评价融人了个人的人生体验。只有符合这两个条件才能说具有情感。苏轼的批评文体写得真挚而质朴、自然而简约,文章如行云流水、灵活而多变并具有很强抒情色彩。苏轼批评文体风格的抒情性主要是通过苏轼在文中平淡而简约的叙述中体现出来的、通过苏轼对朋友真实而肯定的评价中体现出来的。如苏轼在《书子由超然台赋后》中对子由文章的评价是:“子由之文,词理精确,有不及吾,而体气高妙,吾所不及。…至于此文,则精确、高妙,殆两得之,尤为可贵也。”苏轼在这首题跋中对苏辙的文章先简约地进行了整体的评价,然后又对苏辙的《超然台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从苏轼对苏辙的肯定性的评价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苏轼对苏辙怀着深深的兄弟之情、亲人之义。同时苏轼在对子由的文章给予肯定性的评价中又融人了自己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人生体验,如“精确”“高妙”这二个评价子由之文的词语也体现了苏轼的文章的特点,而且苏轼在创作过程中也是向这方面努力的,所以这篇评论性的题跋在对子由的文章表达了肯定态度的同时又渗入了自己的人生体验,因此这篇题跋情感色彩非常浓厚。再如苏轼写的一篇有名的书信一《与王庠书》中写到:“前后所示著述文字,皆有古作者风力,大略能道意所欲言者。孔子日:‘辞达而已矣。’辞至于达止矣,不可以有加矣。《经说》一篇,诚哉是言也。…”在这篇书信中苏轼运用平淡而简洁的语言对王庠的文章作了较高的评价,指出了王庠的文章有古人之风,值得提倡。从苏轼对王庠积极的评价中,展现出了苏轼对王庠具有深深的朋友之情。文中平淡而简洁的语言渗透着苏轼对友人的真挚情感。

文学评论论文范文篇4

一、文学论文知识重组平台的选用与设计

文学论文的知识重组,需要选择一个适用的软件系统构建平台,以便建成适用的小块知识资源库。目前,国内较好的资源整合系统有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开发的跨库集成检索系统(CSDL)、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研制的异构数据库统一检索平台、清华同方的异构数据库统一检索平台USP和TRS数字图书馆资源整合门户(TRSIIP)、浙江天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天宇异构资源统一检索平台等可供选择。特别是经过改造的•“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所用软件,就是一个很好用的工作平台。软件系统选择到后,还应在其首页上作数据库题名、主题词、检索口等必要的设置,以期构建更科学的数据库。数据库首页上作系列主题词设置具有两大功用:一是导读功用,引导读者快速、有效地从小块知识资源库中获取和利用其适用的知识资源;二是宣传功用,通过若干个主题词就能让读者尽快了解本数据库的知识资源体系。进行学报文学论文开发性小块知识资源库首页上的系列主题词设置,可根据学报文学论文的特色选取和组织相应的主题词系列。学报中文学论文的开发知识系列,按学科知识分类可将专题数据库首页设置为:文学研究一文学创作、文学评论……文学创作一诗词创作、戏剧创作、小说创作、散文创作、儿童文学创作、报告文学创作、民间文学创作……;文学评论一诗词评论、戏剧评论、小说评论、散文评论、儿童文学评论、报告文学评论、民间文学评论……点击上列最小检索词小窗口即进入第二层面及其检索窗口,如点击下列左边的“小说创作”进入下一层的检索窗口。数据库的第二层面也可设为第一层面竖条窗口的多检索人口(如:“传统检索”、“高级检索”、“分类检索”等)或一层面竖条窗口的下一级细分示意图(如:“小说创作”的下一级细分示意图“中国小说创作、英国小说创作、美国小说创作”等)及其检索入口。数据库检索层面的设置,是一种知识分类重组形式,其设置的最小类目可以作为论文开发小知识块的第一主题词,用于按主题进行开发性知识重组。如上所述,可以把有关散文创作理论研究论文的开发知识组织到“散文创作”这一主题词上,可以把有关诗词评论研究论文的开发知识重组到“诗词评论”这一主题词上。开发性专题知识小块数据库不宜采用分类号作知识小块的分类重组,以多级主题词系列作按主题词分类重组是个好方法。此法很适合开发人员有效开展知识小块组织工作,由此法重组起来的小块知识资源库也非常便利读者的检索利用(符合读者的检索习惯)。但是,学报中文学论文的开发知识系列,更应该根据老师上课的实用教学题纲设计专题数据库页面,如当代文学本科教学专用参考开发文学知识数据库首页可设计为:当代文学研究一新时期文学产生背景、新时期文学创作特征、新时期文学创作思潮发展、新时期文学理论思潮发展、新时期诗歌创作、新时期小说创作、新时期散文创作……新时期小说创作(细分)一伤痕小说创作、反思小说创作、改革小说创作、寻根小说创作、先锋小说创作、新写实小说创作、新历史小说创作……选择好软件并设置好各个建库层面后,就可根据相关设计进行文学论文的知识开发重组。根据老师上课的实用教学题纲进行专题数据库建设,是高校学报文学论文开发性知识重组最主要的特点,也是利用开发知识促进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好途径。

二、高校学报文学论文资源的开发

文献知识资源开发已经提了很久,做了很多,但成效不显著。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开发出来的知识产品质量不够高,无法使读者与用户完全满意。要从文学论文中开发出高质量的小知识块(产品),开发人员有熟练开发技巧并了解文学知识很有必要,这是技巧之外的大技巧。高校文科学报中的每篇文学论文都有若干个专用小知识团块,从文学论文中作小知识块开发,应根据文学论文的专用知识团块分布状况进行切分,然后提炼成精致的小知识块。例如作者旷云的(论<聊斋志异>的时代性》一文,可开发成:“科举制的兴衰史(小知识块的标题)‘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录用人才的制度形成于隋朝,在唐朝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两宋时有了长足的发展,虽然在元代曾一度终止,但并没有妨碍它在明清之际走向发展高峰的命运。然而,它却未能跳出中国文化盛衰循环的规律,盛极必衰,科举考试在它走向最高峰的那一刻,就无可挽回地走上了下坡路,直至走上僵化、死板的穷途末路一等9个小块知识单元。文学论文的小知识块开发分三步:第一步,对知识小团块进行切分。辨别知识小团块先要识“块”,识别文中知识小团块的分界线才好分块。一般对有4级或3级小标题的按小标题分块;只有2级小标题的或无小标题的,需认真阅读分析论文后根据知识组合团快分块。文学论文的小知识团分块,可运用相关的分块诀窍:有明显知识团的论文多数按团切分;小说评论方面的论文,可按原著的情节切分;文学史论方面的论文可按时序切分等。第二步,对切分出来的知识团块进行“瘦身”提炼。从文中切分出来的知识分块,大多数都要进行“瘦身”处理。特别是有些以文中的某段文或某两段文作知识块的,经过再提炼后才能成为精炼的小知识块(精品)。知识分块的再提炼,就是要运用编撰文摘的技巧,把其中主要的内容摘录出来,丢弃那些次要或不用的部分。进行文学论文开发知识块的“瘦身”提炼,需要坚持最小化原则与性质不变原则,即应把文学论文提炼成各种最小的专用知识块(单元),并使最小化的知识块能保持其原有的含义、性质。第三步,小知识块的组合(知识重组)。经提炼出来的知识内容,有些只作累加即可成为适用的小知识块(成品);另一部分得由摘编员通过使用关联词连接成有序、通顺的知识小块。进行文学论文的知识开发,要求开发人员既要掌握相关的开发技巧,也要掌握一定的文学知识。掌握开发技巧,能提高开发速度;而掌握文学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文中小知识团块的划分,开发出高质量的小知识块。

文学评论论文范文篇5

我的收获首先来自于失败的教训。第一次带高三毕业班时,刚一开学,第一个单元的语文课就是文学评论,其中《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和《中国小说的发展历史和规律》还是重点讲读课,而且这一单元的作文训练就是文学评论的写作。在此之前,学生从未经历过这方面的写作训练,所以结合这个单元的写作要求我出了个作文题,给学生一词(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冰心《笑》),要学生任选一篇自选角度写一篇文学评论。三天后学生的作业交了上来,我发现大多数同学写成了读后感,于是我针对这一情况又专门指导了文学评论和读后感的写作区别,然后让学生改写,再一次呈交的作文倒是避免了上一次的毛病,但新问题出来了,学生为了显示鉴赏的高度和水平,都去翻看查找资料,大多数的文章如出一辙,泛泛而谈,缺乏个性化的角度和眼光,说心里话,我觉得这样指导后的文章还不如学生没改之前。文章是一个人思想的表现,最可怕的思想只是削足适履后的全无个性的思想,即便在多次的技术层面的指导之后学生写出了中规中矩的文章样式,但也仅仅是空壳而已。于是我发现,要想写好文学评论,必须事先做好充分的铺垫和准备。

一、利用课堂,学会鉴赏

其实,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基本上都是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活动,而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和艺术表现手法的把握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如果能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思想倾向,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体味作者的爱憎情感,品评表达技巧等方面的精妙,也就把握住了文学鉴赏活动的一般规律,并能使学生在与作品的上述交流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培养审美能力,发展思维能力,综合提高鉴赏能力。而这便是写好文学评论的基础。

利用课堂的有限时间高效集中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学生初步具备鉴赏的眼光。如在讲授朱自清的两篇散文《荷塘月色》和《绿》时可让学生结合两篇文章不同的创作背景,感受作者截然不同的心情,从而理解景物中所包含的人物情感,并结合具体的文章语句体会“外物皆着我之色彩”的地方,从而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道理。在学习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时,可让学生针对玛蒂尔德这一典型形象展开争鸣,持肯定和否定态度的同学都要讲出自己的道理。这样,在争鸣中玛蒂尔德这一形象越来越丰满,形成这一形象命运的社会根源越辩越分明,我们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水到渠成,而学生的鉴赏眼光也得到了磨练。教师再从旁引导,有意落实鉴赏的规律,使学生学会鉴赏,懂得寻找自己有兴趣又能驾驭的鉴赏角度,并能持之有据的自圆其说,这实际上便已完成了在思想和口头上对文学评论的初步构思。

二、小处着眼,片断训练

我们在上一个环节中已经提到了利用课堂打造欣赏眼光,学会鉴赏,那么,接下来就是培养鉴赏技巧的问题了。尝试写作文学评论的高中生都会经历一个坎坷的过程,最初写作时往往泛泛而谈,不得要领,或面面俱到,没有重心。如何避免这一现象?抓住作品的闪光点尤为重要。闪光点一般是作品最有特色的地方,或写作者最有感觉的地方,如茅盾的《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便抓住了自己对《水浒》感受最深的人物和结构两个方面加以评论,而这两方面也恰恰最能体现《水浒》的艺术价值。为了使学生能就一个闪光点集中评述,并同时落实文学评论的写作特点:叙议结合,评析结合,我觉得给出片断集中训练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在讲授《我的空中楼阁》时,我给出了如下两个片断:

1.“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

“那一道弧线”,指地平线;“一些花”,指云霞。作者发挥联想和想象,将整个天空比作一个大花园,将云霞比作花朵。云霞幻想成花朵,着眼于云霞鲜艳的色彩和美丽的形状。这个比喻很含蓄,耐人寻味,表现了作者宽广的胸襟和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

2.“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行文至此,“山”、“树”、“小屋”,均不见明丽的色彩与形状,转而成“烟”、“雾”、“空中楼阁”。这些比喻,是作者在写尽了清晰、明丽的小屋之后,将小屋置换于另一种状态下来观察和摹写。实际上是作者写自己的另一种状态的精神体验。至此,“我的空中楼阁”的题意已点明,抒情达到高潮。原来,在作者看来,心爱的小屋犹如虚无缥缈的梦境那般美好,或者说,这梦一般的境界,正是作者理想生活的境界。

这两个片断各含有一个文章片断及教参上对这一片断的鉴赏,把它们同时交给学生,让学生找出哪里是“叙”、哪里是“析”、哪里是“评”。因为是片断,所以学生们可以很快地找出来,从而清晰地看到了文学评论常见的表达方法,极易掌握。当然,大多数的课文都能为我们提供这样的范例,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随意取用。

体会写法仅仅是打造写作技巧的前提,真正的创作首先来自模仿,所以可以再给学生几个片断让学生作模仿练习,可把相应的鉴赏评论文字减少或干脆取消,让学生自己尝试写写这种微型的文学评论。如有偏差,及时纠正,落实写作要领,渐习渐悟,一定会取得显著效果,使学生最终能穿越感性化的鉴赏阶梯而进入理性化的评论之中。

三、鼓励创新,发展个性

通过片断训练后,学生对文学评论的写作已不再陌生。这时,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升写作难度。如要学生写一篇完整的800字左右的文学评论,可以将相关鉴赏材料发给学生,这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鉴赏的眼光,另一方面,也向创新思维提出了挑战。因为文学作品是同一篇,大家手里拿到的相关材料又是一样的,如果没有自己的独特角度、胜人一筹的新颖观点,势必落入人云亦云的俗套。虽然在学写文学评论之初,我们对写法等要求较严,但规范不是目的,一篇好的文学评论绝不可能是毫无新意的老生常谈。所以,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后,如何引导学生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稳中求新便是我们该认真思考的课题了。

文学评论的写作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写作,因为它有评价的对象,也就是具体的作品,所以多多少少会受到限制,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在符合客观鉴赏规律的范围内作大胆合理的创新、评述,但不能异想天开,哗众取宠。如学完了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后,学生们唏嘘慨叹不已,所以我让学生结合鉴赏资料,自己选角度写一篇文学评论。结果学生们挖掘的角度很多,有谈情节的,谈人物的,谈细节描写的,谈语言特色的,谈悲剧的社会根源的,有趣的是还有谈封建社会婆媳关系的,谈兰芝仲卿为何不私奔的,谈仲卿母更年期变态的等等,真是五花八门,无所不包。对这一情况,我首先给了学生大力的肯定,然后把学生的观点和评论的论据以及有趣的分析整理出来,让学生进行第二次思考。分析比较什么样的角度容易驾驭,什么样的观点能站稳脚跟,什么样的语言客观中肯,以及许多细节方面的技巧。而且这经验来自学生自己的习作,印象深刻,要比我们多次的纸上谈兵效果显著。新奇的立意往往因为太偏太险而很快在争辩当中招架不住同学的质疑,但动员同学们加工修改,保留它的“新”摈弃它的“怪”却不难做到,而且这种训练对培养学生的科学严密的创新思维大有裨益,尽管有时会争论得面红耳赤,但结果总是令人振奋的。

文学评论论文范文篇6

大纲指出:“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应当十分重视。”审题立意而外,作一篇文,我国历来有“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之说。如何“布局谋篇”?文无定法,很难强求一律。但万变不离其宗,各类文体大都有一定的基本结构“格式”。作为中学生的作文基本训练,倘能循“规”蹈“矩”,由人“格”到出“格”,“死”中求活,当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谨将笔者做到的一些尝试以图示的方式录示如下,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记叙文类

(一)一般记叙文图示:

①④

\/\

A.睹物思人法:─③─⑤─⑦→⑧

/\/

②⑥

/\

B.议论法:①→②─④─⑥→⑦

\/

解说:

所谓睹物思人法,即由一件或两件有意义的“物”(①②),引出一位或多位与该物有关的“人”(③)。再进而联想到与该人(个体或群体)相关联的典型的一件(或几件)“事”(④⑤⑥),从“事”中体现出(或概括出)该“人”的性格、品质(⑦),最后回应点题,升华中心(⑧)。如《一件珍贵的衬衫》。

所谓议论法,即通过对曾经对你的人生道路或思想转折有过较大影响或启发的某件事或某言某行(①)生发议论,引发所记的“人”(②),再进而联想到最能体现该人性格、品质的几件“事”(③④⑤),从而概括出该“人”的性格及思想品质(⑥),最后回应、升华(⑦)。如魏巍《我的老师》。

(二)复杂记叙文图示:

┌①②┐

A.联想法:①→②→③→④→⑤→⑥→⑦┤③④├→⑧

└④⑤┘

B.介绍法:

C.直观法:

解说:

所谓联想法,即由“人甲”(①)联想到“事甲”(②),再联想到“人乙”(③)、“事乙”(④),再进而联想到“人丙”(⑤)、“事丙”(⑥),而后或同中比异,或异中求同,突出某个体或概括出其共同特征(⑦),最后回应、升华(⑧)。形象间往往表现为因果联系。

所谓介绍法,即由甲(①)介绍(或引出)乙(②),由乙介绍(或引出)丙(③),类推,最后仍归结到甲(①)。形象间并不一定相互熟悉或有直接联系。如《猎户》:去访董昆,联想:董昆可像家乡的尚二叔?便介绍尚二叔;场长提议去访“百中老人”,又介绍“百中老人”,而“百中老人”又“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引出一部“猎经”,而后董昆方“千呼万唤始出来”。

所谓直观法,即将你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见到的几个不同人物自然地引入文章中来。作者(或“我”)即文章线索。如:“我”(①)准备回家,在路边某公汽停靠点等车,正“过尽千帆皆不是”而焦躁时,“嘀嘀”两声喇叭响,原来是同学(或同乡)甲(②)开着一辆中巴停在跟前;“我”喜出望外,登车与甲话旧,甲说出“我”与甲都熟悉而与“我”久无联系的乙(③);中途有丙(④,甲之同学或同乡)搭车(或拦车与甲说话),由甲再介绍丙;“我”回家后去访问丙,却意外地遇上了丁(⑤),丁又夸甲和丙(⑥),穿连成一个故事,表现了一个主题(⑦):或生活的浪花;或改革开放的春风给山乡人们带来的经济的、精神面貌的变化;或讴歌某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好领路人。如《巾帼群中领头雁》。

(三)游记体散文图示:

/\

A.定点换景法:①→─③─⑤

\/

B.移步换景法:

②④⑥

///\

①──⑧

\\\/

③⑤⑦

解说:

所谓“定点换景”或“移步换景”,是从选好观察点多角度描绘景物而考虑文章结构的两种基本方法。它们往往交融使用。现分述如次:

定点换景,即观察者选定一个观察点后立定观察(看、问、听、闻、触)某一景物,通过视角、视野的改换,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某景物的全貌。开头部分(①)交待写作背景、起因、目的或概述所写景物的总特点(如美丽、雄奇、险秀等),或点明心境、主题(迷人、难忘、神往等);主体部分先描写从第一个观察角度所获得的景物印象,即表观察角度的词语十景物及其特点(②),接着描写从第二、三个观察角度所获得的景物印象(③④),格式同(②)……结尾部分(⑤)照应开篇,抒发感受,深化中心。如《我的空中楼阁》一文,作者在主体部分按时空交融的顺序,不断改换角度,或仰望,或平视,或侧看,或斜睨,或远眺,或近觑,或左顾右盼,或瞻前顾后,在多角度的描写中充分展示了小屋的美:白天美妙的绿色背景下的小屋形象的清晰美;夜幕深垂的晚上小屋影子的朦胧曼妙美;破晓或入暮时,由于光线变化而导致的色彩变化的浪漫美……无不毕现了小屋的景物特征。

移步换景,即动点观察,一般按作者实际游览的行踪,或以作者刻意设计的行踪为线索,有目的地选择观赏重点,以所见所闻所感的先后顺序,依次展现景物特征。如《雨中登泰山》、《难老泉》、《荷塘月色》、《内蒙访古》等皆是。

二、议论文类

/\

(一)一般议论文图示:①④→⑤

\/

解说:

一般议论文指一般立论型命题议论文。首段(起)释题意,亮出观点,即“是什么”(引论;①),接着正面例证论述(承)“为什么”(②;详)再从反面例证论述(转)不“如此”将会导致什么后果(③;略),正反(②③)比较、对照,互为印证,以突出正面观点(本论);然后(合)说明应“怎么样”(结论;④),最后引申回应,深化中心(⑤)。

(二)特殊议论文图示:

/\

A.读(观)后感:①→②⑤

\/

解说:

读(观)后感重在“感”。首段为“读(观)”(①)所感知的内容;接着是“议(析)”(②)对你感受最深、启迪最大的内容,提炼出观点;然后是“联”(③④),即联系社会、思想或生活实际,展开联想,正反例议发感;最后是“结”(⑤),归结引申。“读(观)”是“议(析)”的基础,“联”是“议(析)”的引申发挥,“结”则是对前述内容的综合概括、引申深化。

/\

B.文学评论:①─③─⑤

\/

解说:

文学评论是对文学现象及文学作品进行分析、研究、评价的文章。中学生写作文学评论,主要是针对文学作品的内容或形式方面的特点,或两者兼而顾之,进行分析评价。其基本评论方法是“叙、析、评”三者有机结合:首段(①)应交待所读作品及其作者,概述其内容、特色,即总的评价或总的感受。主体部分(②③④),对原作品展开分析评论,其基本步骤为:首先分析评论原作品的第一方面的特点(②)。即原作品特点(分论点一)十引述原作品有关材料作论据十分析得出小结论:依次(③④)类推,步骤基本同(②)。

需要说明的是,若(②)的分论点在段首提出,以下叙、析,那么(③)的分论点则可在该段末归纳得出;第(④)的分论点又可在段首亮出。如此,则可避免呆板而使行文摇曳多姿。结尾部分(⑤)归结全文,进一步强调突出作者对原作品的总评价、总感受。

/\

C.思想评论:①→②⑤

\/

解说:

思想评论是针对在日常生活、工作或学习中反映出来的“思想问题”进行分析、评议,以帮助人们明辨是非、弘扬正气、纠正错误的文章。其基本结构式:文章的开头(①),引述材料,略加分析,有的放矢地提出评论的中心论点,接着(②)由此及彼,引发联想,列举出类似的思想及其表现,揭示其普遍性;然后具体分析,辩证说理(③④);若是正确的思想,就应指出它好在哪里,以及产生这些思想的动因何在;倘是错误的思想,则应挖根源,找危害,揭实质。该部分的文章重点,最好是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以增强说服教育的效果。最后回扣材料(⑤),提出解决思想问题的办法,或发出号召,都来摒弃这种错误思想,或都能弘扬这种正确思想,总结全文。

D.供料作文

┌③

│/\

│引申型:①→②⑤→⑥

│\/

│④

│③

│┌/\

││(1)全面比较式:①→②⑤

││\/

││④

┤│

│比较赏析型┤┌③┐

││(2)侧重内容式:①→②┤④├⑥

││└⑤┘

││

││(3)侧重形式式:┌③┐

│└①→②┤④├⑥→⑦→⑧

└└⑤┘

解说:

引申型议论文基本写法为:首段概引材料(①),可在首段段末也可独立成段鲜明地亮出观点(②);承上启下,由点及面,正反结合,举例论证(③④);联系实际,深化中心(⑤);总结回应,画龙点睛(⑥)。

比较赏析型议论文实则属文学评论,但与一般文学评论不同的是该类文章在比较(优与劣;同质比异)中赏析,涉及知识面较宽泛,鉴赏层次较高。96年全国高考作文对两幅漫画(《给六指做整形手术》、《截错了》)的比较赏析即是。下面就以此为例简要说明该类文章的几种基本结构式:

全面比较式:同中比异,亮出观点(①)→比较析理(②)

┌┌画面┐┐

│内容(③)┤├引申│

│└内涵┘├总述回应(⑤)

┤┌画面构思效果│

│形式(④)┤│

└└绘画技巧效果┘

侧重内容式:同中比异,亮出观点(①)→比较析理(②)

┌画面内容(繁简)(③)┐

┤深层内涵→引申(④)├总述回应(⑥)

│标题照应(⑤)│

└┘

文学评论论文范文篇7

论文关键词:雷达的文学批评;批评观;文体;语言

雷达曾经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个十分活跃的批评家,在新时期文学发展的各个阶段,其富有个性的文学评论得到了许多论者的赞赏,称他的文章“鲜活而不教条、雄健而不生涩、挥洒而不飘零”,“用激情去燃烧他的思想,使之云蒸霞蔚成一片灿烂的光华,将他的读者照耀与引领”“让人能够感受到一种活生生的浑然一体的生命律动”。像这种辞藻华丽的字句用在赞美评论文章上是很少见的。

总的说来,雷达的评论文章,特别是新时期最初十年间对单篇作品的评论,注重文学本体以及自己在阅读时的直觉感悟,推崇文学化、心灵化、人性化的作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批评文体。

建国后一直到新时期这三十年间,国内文学评论将文艺批评的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艺术标准沦为从属,甚至被忽略,让文学批评承担了不该承担的责任,使批评的功能简化,走向了一条畸形发展的道路。这种状况在时期发展到极致,造成了整个文学界的大混乱。

结束后,文学批评界开始对期间的畸形批评进行反思,要求文学批评注重文学作品的审美品格,关注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雷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自己的文学批评实践的。当中国文学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时,雷达的文学评论抛弃了过去批评界惯用的批评路数,回归到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在《铸造自己的评论世界》一文中,雷达提到:“评论的独立自强固然重要,但第一前提仍在首先承认并研究存在,绝非从先验——实践与经验之外的——普遍有效性出发。那样的‘独立自主’是盲目的。比如说,我们有无只重思想性轻视艺术性的倾向,有无先掂量题材而不看底蕴的‘先人’之见,有无只考察是否集中塑造典型形象而不管整体构思的倾向,有无只重‘写实’轻慢‘写意’的偏颇,有无首先寻求直接功利目的而忘了审美属性的倾向,有无先主题后人物之类‘套板’反应式的评论模式,有无只重一种方法而排斥多种方法的心理,有无从定义出发笼盖丰盈活泼的创作实际的现象,等等。”

从这段引文中可以看到,雷达列举的一系列文学评论应该注意的误区,几乎全部属于时期我国文学批评的弊病。在这八个文学批评应着重注意的“有无”中,雷达强调的正是文学批评标准中的艺术纬度、审美属性。雷达的文学批评也正是从此处出发,开始了他的“小说艺术探胜”之旅。

与许多评论家不同,雷达很少对文学批评发表见解,谈自己的批评观的文章更是少之又少。但是从仅有的一些文章中可以看出,雷达一开始对文学批评就有自觉的追求。他的批评观,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批评主体。《铸造自己的评论世界》这篇文章用了近半的篇幅讨论评论家的主体意识问题,认为评论家作为一个“人”,是“具有知、情、意的生气灌注的个体”,不可忘记“自我”,忘记评论家的“能动性”。对邪种动辄试图猜测作家主观意图的评论,雷达颇有微词,称这样的评论是“被动的”。他说:“既然评论家是人而非镜子,那么他自有其主体心理结构、气质性格、审美个性的特殊点,他自有其世界观、人生观、伦理观、美学观的侧重点,他完全有权力对他人的作品作出自己独特的解释和参悟。’

雷达在此还特别引用了李健吾的观点来表达自己对批评家的看法:“他接受一切,一切渗透心灵,然乎扬簸糠麸,汲取精英,提供一己与人类两相参考。他之自由是以尊重人之自由为自由。”

作为一个评论家应该在发掘作品深层底蕴的同时又保持自我的主动性、积极性,这是雷达对一个评论者的基本要求,并且在雷达心目中,一部作品所具有的生命活力是作者、读者和评论家共同创造赋予的。雷达十分赞赏“我所评论的就是我”这一文学评论名言。虽然他也承认评论者的能动性的局限性,“只能把‘我’的情感、理解、审美判断,移借和放射到人物对象上去,使之打上‘我’的深刻烙印”但是同时强调绝不能忽视激情在评论写作中的推动作用。

雷达自始至终都实践着自己的批评理念,使自己“永远保持清新锐利的感觉,永远热爱并拥抱人生和艺术,永远保持思想的弹性和反馈的迅速”。也正是因为对于批评主体的有意强调,使得雷达的文学批评在文体上成为“评坛‘这一个…,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带有散文风格的文学批评。

雷达所撰写的很多文学评论不仅文辞飞扬华丽,而且充满了批评家的激情,可以说是一种抒情的随笔体。他文学批评的目的是向读者传达自己的阅读印象与感悟,因而不像同时期很多批评家那样对作者和作品作居高临下的解读,而是采取与读者和作者平等对话的姿态。也正因为如此,读者在读雷达的文学批评时,可以跟随批评者的笔调所至,领略文学作品的艺术底蕴、思想内涵。

雷达的文学批评,不像其他注重理性判断的批评,总是先有明晰的指导思想或者模式,批评过程充满理性分析与逻辑归纳,他反对批评者有先人为主的观念,提出要“首先承认并研究存在”,而不是“从先验——实践与经验之外的——普遍有效性出发”。也正因为雷达抱定了这样的批评理念,所以当文学批评界在面对大量涌入的批评方法显得无所适从时,雷达却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并没有自乱阵脚。

主观体验是雷达进入作品的主要方式,他总是先进入作品的艺术世界,以直观的方法获得切身的感受与印象。例如他新时期初期发表的《一卷当代农村的社会风俗画——略论(芙蓉镇)》,开首这样讲:“这部作品写得真、写得美、写得奇”。这里表达的与其说是一种理性的归纳,不如说是一种主观的感悟,它为整篇文章定下了一个基调。

在具体进行文本分析时,雷达也是习惯于使用一种形象的、抒情的、顿悟的语言,以直观的方式引导读者。这一方面,雷达的文学批评明显带有我国传统批评语言表达的特点。例如在评何立伟的小说《小城无故事》时,雷达写道:

“它的确是精致的短篇,整个节奏有如长沟晓月去无声,淡淡的愁,幽幽的情,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带人到朦胧沉思的境界中去。”而在对比何立伟的两年后发表的另一篇小说时,雷达又感受到了其中的新变:“风格依然是‘淡淡的水墨意境’,而在‘淡扫蛾眉’的外表下面,浓度和热度加强了。《花非花》是一坛醇酒,读起来平易简淡,读完后寻味起来却意蕴深永。”这里全用象征和比喻,虽然没有什么明确的批评结论,但是却能使人直观地感觉到作品风格上的艺术特色。

又如在品评《绿化树》时,雷达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以及极有气势的排比,赞叹了小说的“奇异的艺术魅力”它充满着荒原气息和犷悍之美,它绝妙地描绘了难以忍受的饥饿感,也出色地描绘了如火烈烈的感情;它以准确的瞬间感觉涂绘着看不见却无处不在的时代低气压,也以雄浑恣肆的笔墨传递出野性的灵魂的呐喊。

雷达称自己的文学批评“追求赤诚和热情,追求犀利和明快。追求‘修辞立其诚’,尽量贴近读者的心灵。”从上文所举的两个例子可以看出,雷达基本上达到了自己所追求的风格,有评论者认为:“他谙熟汉语言文字的造句特点和修辞功能,时而大段排比,时而巧设反问,时而工整对偶,时而调皮比喻,读起来一波三折,韵味回荡,许多篇章的许多段落,有如政论体抒情散文,这在评论文章中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可以说,这是对雷达文学评论很切实中肯的评价。但是,雷达的文学批评也并非全部建立在直观感悟的印象之上,当他获得阅读印象后,也会将这些印象条理化。从这一意义上说,雷达阅读之初获得的印象与感悟便有如文章的“文眼”。在他的文学批评中,他总是从个人化的体验人手,抽丝剥茧,层层深入,最后完成对文学作品本质意义的解析与还原。例如上文提到的《一卷当代农村的社会风俗画——略论(芙蓉镇)》在获得了“这部作品写得真、写得美、写得奇”的最初的阅读印象后,雷达便开始细致地论述小说在真、美、奇三个方面的突出特点,并认为作者是在透过芙蓉镇这个“小社会”来“透视大社会,大时代的旋转变幻”。

不过即使这样,当需要将这些理性的概念传达给读者时,雷达很多时候也十分注意在语言的使用上尽量采用直观的、形象的方式。如在具体分析小说《红高梁》中所弥漫的浓重的悲壮色彩时,雷达指出小说“以乐境写哀境,以鹊笑鸠舞写伤心惨目,以轻快写紧张,以洁净衬腌臌,以霁颜写狂怒,把小说中的悲惨和悲壮、坚韧和崇高推到令人震骇的极境。”像这样的批评都是带分析的,已经不是停留在一般的印象上,但是,雷达还是尽量地少用或者不用专业性批评术语,努力以形象的修辞手法来组织行文,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正如有人评说的那样:“他的论述总是和生气、激情、哲理交融交汇在一起,而一扫陈腐迂阔之气……在严谨思辨的逻辑外衣下,跃动着的是热烈的、诗情的灵魂”。

雷达批评文体、批评语言的选择运用,与他对批评主体意识的强调是分不开的。正因为对批评主体的强调,使得雷达的文学评论中蕴含着大量不可替换的个人生命体验。在雷达文学批评中我们可以读出批评家的灵魂,能见到雷达的本真性情和个性光彩。当遇到风格比较独特、特别是与批评家的气质比较投合的作品时,这种感悟式的批评则能最充分地发挥其文体与语言的优势。出生在甘肃黄土高原上的雷达,对那些以中国西部生活为背景的作品情有独钟,往往倾注全部感情。《我的心呦,在高原——评(麦客>》这篇文章就非常典型,它的行文犹如一篇抒情散文,潇洒优美,文采斐然,字里行间流淌着雷达对那片黄土地的深沉的情感。文章随手拈来便极富诗意:“漫漫历史,悠悠岁月,曾经把多少斑痕,多少苦果寄殖在中国农村经济的庞大肌体上。”‘经济,这看不见的巨手,还紧紧攥着庄浪‘麦客’们的肉体和心灵。”“我们眼前卷舒着陕甘农村当今复杂纵横的精神面貌,世态风情,冷心热肠,忧欢苦乐。“此刻,我仿佛听到,古老的、沉寂的黄土高原的深层,有一种惊蛰的、翻动着沉重身躯的声音。它正孕育着一个新生命。”文章的最后,雷达更是压抑不住心中的热情,抒情地写下了“我爱黄土高原上淳朴的人民,我爱听高原上响遏行云的高亢的歌声。请允许我借用彭斯的诗句——我的心呦,在高原!”这样激情澎湃的字句。

从个人的印象感悟出发,雷达往往能见别人所未见,发别人所未发,洞见作品的独到之处,从而使自己“在不断变换的文学景观面前,依然敏锐、清醒并准确地把握着文学的发展脉搏”。

我们不妨联系雷达的批评实例,再深入探讨一下他的文学批评。例如《水的外形,火的性格——关于(井)的联想》这篇文章,一开始便用了一系列散文式的笔法,表达了批评家在阅读陆文夫小说《井》之后的一系列印象:

读这样品类的作品,使我想起艾青的一首写酒的诗,形容酒是“水的外形,火的性格。”陆文夫的这篇《井》不仅有酒的风格,而且是一坛陈年老窖。初触唇舌淡乎寡味,喝下去则烈火中烧,后劲十足,令人眩晕,令人迷幻,令人沉思,令人抚案而起,郁勃之情难抑。

陆文夫的这篇小说并非是当时的压卷之作。但是,这篇小说却可能是给雷达印象深刻的小说,使得雷达被这篇小说“粘住”、“拖住”,觉得“它有一股无形的魔力吸摄着”使他“不忍释卷”。于是雷达从小说“外表,简单素朴,仿佛一泓清水,很难看到惨淡经营的痕迹”的背后读出了其作品“宁静的外壳里裹藏着烈火般的憎爱”。他感到了作品外表的平淡与内蕴的炙热,并由此联想到了“酒”的特色:“初触唇舌淡乎寡味,喝下去则烈火中烧”,通过这些文字,你不能不承认雷达艺术体验的细致入微。我们也许能读出《井》在叙述故事时的平淡,也许会在读完小说后思考小说在深层结构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社会文化等心理内涵。但是雷达所获得的如酒的感受,却是他独有的印象,带有他自己的想象。

在这篇批评中,雷达把整个评论都建立在这样极富个性的阅读印象上,从对小说《井》所独有的特点的分析人手,引发出了对当时文学创作的反思。众所周知,在《井》发表的时代,小说创作开始进入一个由“写什么”到“怎么写”的转变,创作上开始追求形式上的创新,这固然是当代文学观念、文学创作上的进步。但变化发生的同时,新的问题也暴露出来:

形式逐渐高过内容,内容形式出现了新的不平衡。雷达从陆文夫的这篇小说中却看到“如此平淡如水的外表,如此深刻炽热的内蕴”,两种品格和谐共生。雷达认为这正是《井》这篇小说对于当时文坛的独特价值所在。

再如,《模式与活力——贾平凹》这篇长文,在这篇文章中雷达这样写道:

我读他(贾平凹,引者注)的近作有两种极矛盾的感受交错着:第一种是“一”与“多”的矛盾——眼前不断幻化着殊异的人事、情绪、色彩、使人产生缤纷缭乱的新奇感,但这各色人物故事又似乎很熟悉,就像同一尊“千手观音”的臂膀。第二种是既“远”又“近”的奇特的幻觉——一面朦胧感到,他的小说中的悲欢离合,聚散浮沉仿佛发生在久远的年代,像陈年古董,一面又好像站在若干年后看今天,经济变革的魔力如何搅起了黑氏们的肉体和灵魂的悸动,看得真真切切,近在睫前。

在由这种感觉所引起的迷惑的趋势下,雷达试图探索其小说背后的创作模式。

首先雷达对贾平凹的创作历程进行了梳理,这一梳理本身也饶有趣味。他将贾平凹截止到当时的创作历程分成三个阶段,把每个阶段的特点用一个女性形象来概括。这样的方式首先就让人耳目一新,使得贾平凹当时的创作特点直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这种用象征、比喻等方式的概括,也使得贾平凹早期创作中以女性为中心这一特点形象地呈现出来。

而当雷达论及贾平凹小说的另外一种创作模式时,再一次运用了一个独特的意象——石磨。他在文中这样描写“石磨”这一意象:“上扇可以转动,下扇则稳固不动,两扇由一轴相连,原料源源填入磨眼,随着石磨旋动便流出我们需要的粮食。”从贾平凹的小说中,雷达发现了这种类似石磨的特点:小说中所描写的“急剧变动的社会环境”是石磨可以转动的上扇,而石磨稳固不动的下扇则是“民族传统伦常感情、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于是,随着石磨的变动,常与变、内与外、稳定与流动、必然与偶然、个人与环境,便展开剧烈冲突。外对内的压力越大,内对外的张力也越强,变革生活的诗情,便都从这巨大的磨盘飞溅而出,贾平凹得以施展笔墨,解剖他的男女主人公心灵的秘密。

其实有很多论者都发现了贾平凹小说中贯穿着这种描写现代文明对传统文明的冲击的主题,但是,像雷达这样用形象的比喻来论述的却很少。而石磨这一意象的运用说明了雷达艺术感觉的敏锐与艺术表达方式上的丰富生动。就这样,雷达从由阅读印象所带来的疑惑出发,逐渐探寻贾平凹小说中的“常”与“变”、“一”与“多”,对贾平凹早期小说创作的总体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认识与理解贾平凹早期创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有学者指出雷达的这篇文章借鉴了结构主义批评:

通过对贾平凹近十年的小说创作考察,认为贾氏的创作始终存在着一个以指向中国农民的历史命运、道德品格、意识情感的不倦探索为总目标,以女性作为“中介”,以农村男女的为轴心,以社会变革作为原动力,以中世纪的笔记小说作为自己的艺术范型之“模式”,这里无疑借鉴了普洛普在《民间故事形态学》中对童话的功能和叙事结构模式研究,以及巴尔特的“层次论”和格雷马斯的“角色模式”等等结构主义批评的影响。

文学评论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写作教学;高中语文

随着统编教材的使用,可以发现它与旧人教版教材相比有许多变化的地方,而其所呈现的不同也是我们需要探究和重视的部分。其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是加强了大单元意识,过去通常是单篇课文的教学,显得较为割裂。统编教材设计了许多的大单元教学,促进了教材的整体性、贯通性,也更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意识,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阅读教学强调群文阅读、大单元教学,写作教学亦是如此,应该要改变旧观念,树立大单元意识。

一、大单元教学的含义

大单元教学是崔允漷教授在2019年基于课程标准,率先提出教学设计应从一个知识点或课时设计转变为一个大单元设计[1]。单单从字面上理解,比以往所熟知的“单元教学”多了一个“大”字,而这个“大”并不仅仅是指“量”的意义之大,而是一种整体性、发展性课程思维的表现[2]。“大单元”中所包含的内容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就是教材中既定的单元,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每个单元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为纲集合不同的文章为单元;第二种则是跳出既定的单元,可以跨教材、跨学段甚至跨学科所组合有意义有联系的文本为一个大单元。它是一种教学理念,是对于知识的理解从浅层的、零碎的到深层的、系统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整个学习探索就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同时,它又是一种教学实践思路,传统教学我们通常是单篇文章或对一个知识点进行分析讲解,一定意义上使得教材局部和整体分隔,而大单元教学的思路是在真实的情景下以任务驱动为导向,这些学习任务由篇到类,由类到体,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可以找到联系,构建知识系统,有利于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二、大单元写作教学的可行性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材中每个单元学习任务中都包含着写作任务(如表1)。

(一)整体性

统编教材编写坚持遵循“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通过表1可观察在“立德树人,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这个教育理念的统领下,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为两条线索组织每个单元,可看出“单元主题”与“写作任务”相契合,每单元按“人文主题”组织,单元主题以“青春的价值”“劳动最光荣”“生命的诗意”等人文主题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符合“立德树人”这个根本教育任务。而在进行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正需要这种整体性,“立德树人”贯穿于整个写作教学和语文教学之中,有利于教师确立教学方向,把其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并且抓住此特点建构符合学生心理的、与生活相契合的大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获得知识,培养素养。

(二)多样性

当今写作教学已呈多样化形态,教学内容也不单单局限于课堂上单篇记叙文或议论文教学,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中写作教学内容也是丰富多样的,写作成为贴近学习与生活之需的真实写作,注重实用文本的写作编排,增添了语言札记、调查报告、人物(风物)志、视频脚本、文学评论、推荐书、建议书等新的类型,这不仅符合新课标要求,也有利于进行大单元教学,真正做到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从写作类型上划分,可以把必修上册的写作任务分为学习性写作、文学写作、文学评论写作、议论文写作、实用文写作、新媒体写作。学习性写作可以理解为学习写作,根据本单元学习过的文本,探究其写作手法,学习其如何运用精彩的表达,学会模仿或书写感悟。比如第一单元的前两个写作任务,目的就是想让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意象和学习小说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文学写作广义上看包含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其范围宽广、形式自由,但它考验学生的文学素养。比如第一单元学写诗歌,第二单元文体不限写熟悉的劳动者,第七单元写散文都属于文学写作。文学评论写作主要是在看了文学作品后对其给予评论,它与读后感有所不同,要求语言表达准确客观,评论的科学性,见解的独到性。对高中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比如第三单元要求写的文学短评就属于文学评论类。议论文写作也是高中生最常写的文体,比如第六单元“劝学”新说为题的写作任务便是典型的议论文写作。实用文写作顾名思义以实用为本,与文学类写作比如诗歌、小说、散文在写作方法、文体特点、写作价值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所谓实用是与我们日常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应用型文章体裁。比如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的写作任务都是实用文写作。新媒体写作属于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型媒体写作,比如第四单元调查报告的演示文稿,第七单元的视频拍摄脚本的拟写属于新媒体写作,包括微博短文、微信公众号的推文与网络密切相关,是学生生活中最易接触,也是当今一种热门的写作类型。实用文写作和新媒体写作都是统编教材写作教学中新的变化,符合当今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

(三)逻辑性

通过上表所呈现的写作任务,初看似乎写作任务仅仅与单元主题相联系,而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写作任务毫无关联,但其实任务间存在一定的逻辑性。正因为写作内容的多样性,可以把写作任务归为学习性写作、文学写作、文学评论写作、议论文写作、实用文写作、新媒体写作,但这几类之间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包含着递进、并列,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的。纵观必修上册每个单元的写作任务,基本上第一或第二个写作任务都属于学习性写作,是层次较浅、难度较低的一种写作。写作内容不难,其重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敢写,不规定具体的字数,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敢于抒发己见。而相应的每个单元后几个写作任务则是更高层次、更难的文学性写作、实用性写作、议论文写作等,其教学内容就涉及更多的文体知识、写作结构、写法等,所以每个单元内的写作任务有明显的阶梯式递进,由简到难。而从必修上册整本书的写作任务上看,大的趋势是从文学写作到实用文写作到议论文写作再到散文写作,同样也是由浅入深。散文写作常把记叙、抒情、议论等融为一体,夹叙夹议。因此在学习散文写作前已经学习了其他类型的写作,那么在散文写作中就可融会贯通,更有效率地学习,如果第一单元就进行散文写作任务,无疑是在加大教学难度。因此写作任务有其内在的逻辑,进行写作教学时就需要抓住其逻辑,这种逻辑也符合大单元教学的内涵。

三、大单元写作教学实施

以统编本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为例进行大单元写作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的实施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步骤:

(一)提炼大概念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大概念”?美国学者威金斯和麦克泰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中就提到所谓“大概念”就是教学的核心,需要被揭示并深入探究的,是能够强有力地解释现象,使事实更容易理解并成为有用的概念锚点[3]。因此提炼大单元中的大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教学中的核心,确立了大概念后学习活动都是围绕着它进行。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选取了《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赤壁赋》和《登泰山记》五篇文章,从文体角度上看都是围绕着美景展现的写景抒情类散文,而且有古有今,包含内容宽泛。大概念一般可以从单元导语、学习任务群、新课标等方面中提炼。本单元人文主题是自然情怀,通过人与自然的接触获得对生命的独特感悟,描写自然又反观自然体现作者的审美情趣。在这里自然情怀和审美情趣是本单元的核心,“大概念”则可以概括为写景抒情散文是通过自然的观照表现出作者的审美情趣。这个“大概念”有时是比较抽象、难理解的,但随着教学活动的推进与深入,学生会对大概念进行持续性理解,最终转化为认知和行动自觉。

(二)确定学习目标,提炼核心问题

大单元学习目标的确定要基于课程标准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相关要求,并结合学情和单元主题或性质来确定。学习目标决定了学习任务和评价的设计,所以大单元教学时,学习目标的确定,不仅仅依赖于对内容的研读,还要理清所学内容的价值,并且要从课程标准中找出对应的目标要求,研究学生相关的知识或能力现状,提炼出“核心问题”。本单元属于学习任务群中的“文学阅读和写作”,课程标准指出:“根据需求,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的方式,写出自己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能对优美的写景抒情段落进行评点;探讨评价作者的审美倾向和人生思考;借鉴文章的写法,进行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根据课标本单元写作重点就是学会鉴赏写景抒情的段落以及进行相关散文写作。同时本单元阅读教学文本都是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手法多是情景交融、情理结合,表达作者的情思和人生思考。那么,核心问题可以确定为“学习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手法,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学写写景抒情散文”。解决这一核心目标可以从本单元的文本阅读中找到相关段落分析模仿,这就是大单元的学习目标。

(三)设置大情境,设计核心学习任务

大单元要承载大任务,这些大任务就是学生核心的学习任务,将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一个科学合适的核心任务,既能够呼应目标,又能够“预约”结果,并且它以目标导向,需要设置一个真实的情境,在任务情境中完成目标。对于“学习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手法,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学写写景抒情散文”这个大单元的学习目标,根据学生情况和教材内容设计以下两个任务。任务一:学校为准备招新生宣讲时的宣传视频,举办“莫道美景难揽取”校园宣传视频征集活动,同学们可任选学校中一个场景拍摄,挑选恰当的音乐以及设计旁白词,拟写视频拍摄脚本,制作宣传视频。任务二:为高中生活留下一抹色彩,文学社准备出一期《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作文专刊,现需向同学们征集写景抒情散文,散文主题是人与自然,可以借鉴和运用本单元文章中写作手法。这两个任务与目标相匹配,确保学生有实施的可行性,改变写作教学只是在课堂上写习作的观念,任务设计让学生写视频脚本并拍摄视频体会“课堂外”的写作,学生既能当一回编剧也能当一回导演,读写做三合一,写作的趣味性大大提升。而且两个任务的共同特点设置一个真实的任务情境,若是没有“真实”的问题需要解决,那么对学生而言任务缺乏驱动力。

(四)分解核心任务,开展学习活动

在确立完核心任务后需要引导学生去完成,这需要将核心任务细化分解为任务链,分解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有计划地、思路清晰地、一步步完成任务,这就类似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支架式学习,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一步一步完成对知识的建构,达到教师的教学目标。根据学习目标落实的需要,可以将本单元的核心任务分解为以下几个小任务:任务一:(1)确定分工。视频拍摄以小组为单元,在拍摄前确定分工,分工包括导演、副导演、编剧、剪辑师等。(2)实地考察。宣传视频要求是校园内的景色,因此在确定拍摄前在校园内进行实地考察,对校内景物有个整体印象。(3)选取拍摄场景。在对校园有了大印象后,小组讨论选取重点拍摄场景,选取时要注意宣传对象是新生,抓住对象心理,视频所呈现出的情感应该是激昂向上的,而不是萧瑟凄凉的。(4)撰写拍摄脚本。在确定拍摄场景后,小组成员进行视频拍摄脚本的撰写。撰写前,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先指导学生学习什么是脚本,其内容包括景别、摄法、地点、时间、画面内容、文案等,并且给出示例。学生在初稿完成后可以寻求教师帮助,获取建议,再进行修改和优化。(5)视频拍摄。根据拍摄脚本,在不同场地进行视频拍摄。(6)后期制作。视频初样完成后,还要对其进行剪辑。比如要收集与之片段相关的音频,挑选出符合视频呈现情感心境的背景音乐,以及揣摩旁白的声音要如何表达才能更引得观者共情等。任务二:(1)阅读文本。阅读课内文本,找出每篇文本的情景交融的地方体会鉴赏。除了教材中的文本,为了开阔学生视野,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可以再补充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张爱玲《花落的声音》、川端康成《花未眠》等古今中外写景抒情的名家名篇,更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景与情之间的交融。(2)比较文本。选取几篇文章中所写的景物按照自己选择的标准进行分类,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分。(3)细读文本。从每类文本中选择一篇文章,探究作者具体写什么景,是用什么手法写景,景色背后所代表着什么人生哲思,可列表呈现出来,保证对写景抒情散文这类文体有一定的认知。(4)选择写作对象。根据散文主题“人与自然”,选择自己所想描写的景物,如果是写身边的景物,可实地考察,在不同的时间段去体会景物带给我们感悟的不同,还可进行图片拍摄,最后在散文专刊中附上图片,图文相间。(5)撰写与修改。散文初步撰写完成,可以在语文学习小组内交换阅读,根据组员或教师的建议修改优化。(6)编辑散文专刊。收集好学生的散文后,大家可以一起给每篇文章所写景物分类,还可提供相关景物图片附着设计,分栏目或板块编辑《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散文专刊。

(五)提供评价量化规定,反馈学习成果

评价是大单元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单元教学注重教学评一致,所以评价并非在整个学习活动任务完成后再进行,可以采用逆向教学设计先确定预期结果,教师是通过各个任务来评价学生的。任务开始前可以提供评价量化表,比如关于习作评价可以从内容上看是否切合题意、思想健康、中心突出、感情真切;语言上看是否语言通顺、生动形象、没有语病;篇章上看是否结构完整、条理清楚等。这样学生在任务过程更有目的、有方向,在每个小任务完成后再进行评价,主要体现为形成性评价,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综上所述通过这五个步骤,大单元写作教学的基础框架就已形成,有清晰的目标以及逻辑分明的核心任务以层次递进的子任务规划,更能创造出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室意义课程生活。

参考文献:

[1]崔允漷.学科核心素养呼唤大单元教学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2019(4):1.

[2]崔允漷.如何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2):11-15.

文学评论论文范文篇9

一、文学批评与争鸣

所谓文学批评,指的是批评家“根据一定的哲学思想、社会理想、政治观点、道德观点和文艺观点对各种文学现象的研究、分析和评价的科学……文学批评以文学欣赏为基础,同时又是文学欣赏的深化与提高。文学批评以一定的文学理论为指导,同时文学批评中对于文学现象所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又常常上升为文学理论”[1]。文学批评是文学活动中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方针的一种具体体现。建国以来的潮汕文坛,文学批评与争鸣比较活跃,建国初期在党的领导下,有过一些较有影响的批评与与争鸣活动,改革开放以来,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潮汕文坛的文学批评也比较活跃,尤其是汕头市作协在1995年成立了文学研究室以来,更有了一些有组织的文学批评活动,潮汕文坛历史以来文学发展的独轮车现象有了比较明显的改观。综观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潮汕文坛,在具体的文学批评中,表现为两个层面,其一是零星的鉴赏性批评,主要是个人行为。多为私下邀请,赞颂性评点,除一些作家结集成书之外,多零星刊发于本地各种报刊,一般不列入我们的考察范畴。其二是有明确主题的研讨性批评和争鸣性的批评,它有相关的报刊作为载体,以有组织的文学批评活动为主,也有自发的争鸣性批评。主要有:1.1954年,农民诗人李昌松的诗集《萌芽集》出版之后,省市文艺界召开座谈会,对《萌芽集》的成就和不足进行了研讨。2.1954年,《工农兵》杂志开辟了“笔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栏目,发表了李心一的争鸣文章《必须改变对文艺创作的领导》,对当时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教条主义理解和做法提出了批评。3.1957-1958年,所谓反右斗争期间,《工农兵》杂志刊发反右文章,公开点名批判蔡烨、丹木、沈吟、张华云、陈健、吴颖、刘庆英、谢海若、王奔腾、方乃钊,以及饶平的林文杰、施其洲、张道济和普宁的杜绿波等潮汕地区的知名文艺工作者[2]597-598。虽然此举不完全属于文学批评范畴,但由于《工农兵》充当的是政治运动的工具,批判的对象又主要是比较知名的文学作者和作家,对文学批评的开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恶劣影响,因此,我们也将之列入潮汕文坛的文学批评范畴。4.1984年汕头市青年文学学会成立,出版会刊《青年文讯》,从1984年的第一期开始,便辟有“文学评论”的专栏,除了对青年作者的作品进行批评之外,也着意刊发争鸣文章,如总第八期对李彦山散文《云》的“朦胧性”的争鸣。5.1986年《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4期刊发了汕头市青年作家钟海帆的《潮汕文学创作落后现状的检讨和反思》一文之后,引发了潮汕文坛关于潮汕文学现状落后的反思。6.1989年3月至1992年11月关于“吾潮文学”的大讨论。这场大讨论历时近四年,参与者有《汕头特区报》、《文化走廊》、《汕头日报》、《潮声》杂志,讨论的范畴涉及潮汕文学乃至潮汕文坛的方方面面,对潮汕文学的落后现状及其成因,以及如何走出困境的探讨不可谓不深不广。具体如下:1989年3月《汕头特区报》的副刊《龙泉》开辟了“吾潮文学”专栏,意在引发大家对潮汕文学创作落后现状的争鸣,6月28日刊发吴颖《承认落后急起直追》一文。随后汕头市群众文化艺术馆主办的《文化走廊》为之呼应,又先后于同年6月的第48期刊发了陈放的《潮汕文学乱弹》、11月的第50期刊发了吴颖的《当代文学“向内转”漫议》和1990年8月第55期刊发了黄廷杰的《困惑中的潮汕文学创作》等文章。《汕头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也刊发了鲁牛(王治功)的《关于潮汕地区文学现状的评估标准及其他》一文参与讨论。1992年初,《汕头日报》开辟了“我看潮汕文坛”的栏目,力图对“吾潮文学”进行更深入和全面的探讨。先后于2月3日刊发了李衍平的《给文坛注入创新的活力》和3月16日刊发了黄景忠的《对创作现状的反思》等文章。《潮声》杂志也于1992年的第3期,刊发了潮州市陈耿之和《潮州日报》记者张松的对话录《我看潮汕文学》。

1992年5月19日至11月18日,《汕头特区报》又先后刊发了吴奕錡、翁奕波的《多一点“危机意识”》、翁奕波、吴奕錡的《关于“出生入死”的思考》、吴奕錡、翁奕波的《不必等待呵护》、翁奕波、吴奕錡的《从记者、编辑与作家谈起》和翁奕波、吴奕錡的《一种奇怪的心理》等文章。力图进一步把“关于潮汕文坛现状的思考”引向更深层次的思考。7.关于“潮汕文坛的崛起需要什么”的争鸣。1993年1月1日,《汕头电视周报》开辟了“潮汕文坛的崛起需要什么”的专栏,先后刊发了公羽的《“不满于现状”与超前意识》(1月1日)、鲁澄南的《参与“崛起”的对话》(1月15日)、吴二持的《作家主体精神与文坛的崛起》(1月29日)、杨友爱的《不可忽略“忧患意识”》(2月12日)、鲁澄南的《充分张扬文学主体——与吴二持先生对话》(2月26日)、吴二持的《离开文学的“生产过程”,如何张扬文学主体——鲁澄南先生“对话”的对话》(3月19日)和公羽《呼唤真诚平等的学术争鸣》(4月16日)等文章,这次争鸣是潮汕文坛60年来首次真正意义的文学对话。8.关于《逃入农业文明的汕头文学》的讨论。2004年2月《汕头作家》(总第51期)转载了王少辉在广东省作协主办的《新世纪文坛》2003年11月发表的《逃入农业文明的汕头文学》一文,引发了郑明标、林牧、肖涛声、许因才、公羽、彭妙艳、郑白涛、陈培浩等潮汕各地作家的撰文商榷。《汕头作家》从总第51期开始,先后刊发了郑明标的《喜听“争鸣吧”的警钟》(总第51期)、林牧的《讴歌农业文明有何不可》(总第52期)、肖涛声的《批评重要,而建设更重要——〈逃入农业文明的汕头文学〉一文读后》(总第52期)、许因才的《传承与扬弃——对〈逃入农业文明的汕头文学〉一文荐一言》(总第53期)、公羽的《汕头文学“逃入农业文明”了吗——与王少辉先生商榷》(总第54期)、揭阳作家协会彭妙艳的《无妨多一点宽容——参加〈逃入农业文明的汕头文学〉的讨论》(总第54期)、郑白涛的《潮汕人与潮人文学——兼谈〈逃入农业文明的汕头文学〉》(总第54期)以及潮州韩山师范学院陈培浩的《关于潮汕文学的一点胡言乱语》(总第55期)等文章。此外,汕头作家协会自20世纪80年代初成立以来,尤其是自90年代中期成立文学研究室以来,组织过一系列的潮汕文学研讨会。有作家作品的研讨会,如澄海1999年4月24日汕头市文联、作协、《潮声》杂志、澄海市文联联合举办的陈跃子作品研讨会;1999年7月3日汕头市文联、作协、潮阳市文联作协共同举办的蔡金才、陈致和文学作品研讨会等;也有专题的文学研讨会,主要专题文学研讨会有:1992年21月6日汕头市作家协会举办的青年现代诗研讨会。1993年11月28日汕头市作家协会举办的中年新诗创作研讨会。1994年10月15日汕头市作家协会举办的散文创作研讨会。1997年5月1日汕头市作家协会举办的女作家(作者)作品研讨会,等。

综观建国以来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潮汕文坛有明确主题的文学批评活动,其特点如下:其一,以有组织有明确主题的研讨性批评为主,自发的争鸣性批评为辅。从以上列举的潮汕文学批评实例可以看出,具有真正意义的自发的争鸣性批评只有1993年借助《汕头电视周报》展开的关于“潮汕文坛的崛起需要什么”的争鸣一次。尽管这一次争鸣在总体上观点是一致的,争论的主要是一些枝节上的问题,但毕竟是一次有正反两方通过几轮辩论的文学争鸣,其意义在潮汕文坛自然是非同凡响。至于2004年关于《逃入农业文明的汕头文学》的讨论,貌似自发,其实后来与王少辉商榷的文章,还大多是有隐形推手在推动着的,其争鸣也呈一边倒的态势,并没引起真正的争鸣。尽管如此,这些有组织有明确主题的研讨性批评还是推动了文学理论的深入研究,也推动了文学创作的繁荣和进步,如果没有这些有组织有明确主题的研讨性批评,潮汕文坛就如十年一样,一潭死水,死气沉沉。因此,近30年潮汕文学的这些有组织有明确主题的研讨性批评,是功不可没的。其二,自发的争鸣性批评难以在潮汕文坛掀起波澜。从上列潮汕文坛60年来的文学批评与争鸣实例可见,在潮汕文坛是难以掀起真正的文学争鸣活动的。客观地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潮汕地区的各阶层人士都深深感到潮汕文学现状的落后,都有急起直追之紧迫感。因而,无论是谁组织发起的讨论,都希望能得到充分的深入探讨,都想看到针锋相对的争鸣,而希望也都每每落空。1992年5月汕头大学教师吴奕錡、翁奕波在《汕头特区报》发表了《多一点“危机意识”》一文,本意就在于希望引起关于潮汕文坛现状的进一步争论。没想到发表以后却如泥牛入海,一点波澜都不起。两位无法可施,只好商量着继续炮制文章,结果连发了五篇文章都引不起任何争鸣,只好作罢。上列所有的文学批评实例,几乎都成了大家围绕一个主题,然后各说各话,即使有些另类,如关于《逃入农业文明的汕头文学》的讨论,也只能落入一边倒的结局。颇为难得的有点争鸣意味的关于“潮汕文坛的崛起需要什么”的争鸣,其实也是有偶然因素的。参与争鸣的鲁澄南后来在遇见始作俑者公羽时说,当时他并不知道公羽是翁奕波的笔名,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自家人。可以想见,在潮汕文坛要掀起一次真正的文学争鸣,谈何容易!为什么在潮汕文坛难得有真正的文学争鸣?这个问题恐怕要留待文化学者从潮汕人的俗语“大海虽阔,船头有时也会相碰”的文化内涵去做深入的研究了。其三,国内文学界的热门话题和各种先锋思潮难以进入潮汕文学批评与争鸣的视野。从上列潮汕文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潮汕文坛历次的文学批评与争鸣的事实可以看出,国内改革开放以来文学界曾经引发热烈争鸣的各种文学思潮,例如20世纪八九十年代思想大解放引发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人的文学、寻根文学以及各种现代派文学思潮等,似乎并没有进入潮汕文坛文学探索文学争鸣的视野。只有80年代初的朦胧诗、朦胧散文似乎还引起一些关注,《青年文讯》总第八期对李彦山散文《云》“朦胧性”的争鸣,就是一个特例。但也嘎然而止,没能引发热烈的探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历时四年断断续续的关于潮汕文学落后现状的讨论,本来应该关注到这些内容,但也还是擦肩而过。翁奕波、吴奕錡的《关于“出生入死”的思考》,意在引起大家对“突围”的重视与思考,却至今仍被一些文坛权威人士定性为“伪命题”[2]612。可见,潮汕文学批评与争鸣破茧难,各种先锋思潮的输入自然也就难上加难。尽管我们不难见到潮汕的某些评论者常常口中念念有词:先锋派、意识流、黑色幽默、达达主义等等,等等。毋庸赘言,潮汕文学自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批评与争鸣的活动还是开展得有声有色的,特别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更是发展到一个高潮。探讨了一些潮汕文学的现实问题,解放了一些思想,取得了一些共识,更重要的是开了一种风气,改变了潮汕文坛长期以来缺乏文学批评与理论研究的“独轮车”现象,其历史功绩是值得肯定的。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潮汕文学的批评与争鸣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有待我们去思考,去改进,去突破。

二、代表性的文学批评作品

建国以来的本土潮汕文学,前30年尚未发现结集出版的文学批评著作。后30年结集出版的也不多,但参与文学评论的作家及其评论作品却不在少数,这是潮汕文学发展在新时期呈现的可喜现象。然而,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形态的急遽发展变化,早先的农业经济时代不仅为商品经济时代所代替,也逐渐为信息时代所取代。在这个过程中,各种传媒载体纷纷在市场经济的催生下竞相亮相。文学虽然被挤到了极为边缘的角落,但可供发表的载体却不少,尤其是网络的盛行,更给文学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显而易见的是发表的园地却十分的零碎与分散,这就给我们对文学评论作品的收集和统计造成了巨大的障碍。因此,对于这些散发于各种媒介载体的零散的评论作品我们只好忍痛割爱,暂时无法进入我们的评介视野。我们只能根据收集到的已经结集出版的文学批评著作,做一番梳理和评介。我们的收集范围:一是本地作家的文论著作,包括部分收入较多(含有一辑以上)评论文章的综合性文集;二是本地高校文论作家对本土作家作品的评论著作。据此,我们收集到的结集文论作品共21种,其中非文论专集3种,评论专号1种。在这些文论著作中,文论专著有4种:翁奕波、郑明标编著的《近现代潮汕文学•海外篇》、郑明标的《近现代潮汕文学•国内篇》、黄春龙的《诗歌创作与接受审美学》、达亮的《苏东坡与佛教》。文学基本理论及相关问题探讨的作品有7种:汕头市青年文艺研究会编的《文艺求索》、冷梅的《请原谅我的浅陋》、黄昏的《随心所欲:黄昏诗歌随笔评论集》、王睦武的《一蠡诗话》、林伟光的《书难斋书店》、郑云翔的《超越自尊——郑云翔文集》、陈耀城的《耕余走笔》。具体的作家作品的评论著作有10种:黄景忠的《潮汕新文学论稿》、郑明标的《绿叶无悔》、《绿叶无怨》、翁奕波的《潮汕文坛漫论》、黄育新的《“文化”宽容与文学成功》、林伟光的《书边散墨》、黄少青的《山河留影月留痕——黄少青散文文艺评论集》、颜烈的《金谷鸣蝉》、陈镇朝的《挑灯看剑》、揭阳市作家协会编的《揭阳作家》2009年评论专号等。

文学评论论文范文篇10

吴祖缃先生的《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新选入1995年版高中第五册课本,在人教版初高中全套语文教材中,从宏观上评论文学现象的文章仅此一篇,所以值得重视。文章的题目概括了评论的范围,即我国古代小说,重点是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文章第一部分论述发展,溯源导流,线索清晰;第二部分评析“规律”,据史立论,要言不烦。

写作特点主要有四。

一、评论精当,一语中的文学评论要以科学的文艺理论为指导,提出评论者的观点。观点新颖独到而又持之有据,评论才有价值。本文的价值,正在于作者对所评论的文学现象发表了许多独到的见解,评析精当,往往一语中的。

关于我国小说的起源,有人说有很多起源,如寓言、史传、诸子散文等等。鲁迅先生则认为劳动者休息时“彼此谈论故事,正就是小说的起源”。作者则明确指出:“其实源只有一个,那就是神话传说。”

对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志人小说,一般评论者认为这时小说已“初具规模”,是我国小说的“雏形”。作者则认为:“‘志’是记录的意思,而不是创作”,“是作为史实记载下来的”,还算不上真正的小说。

再如,“唐代小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想像虚构和讲求文采”,“历史小说走宋代传奇的路子……,作为文学作品是失败的”,“《金瓶梅》开辟了一条写平凡人和生活的道路”等,都有作者的真知灼见在,而与以往文学史中的观点不同。如《金瓶梅》因有较多的猥亵描写而长期列为禁书,直到80年代才有较深入的研究。作者不仅说它“显示了现实文学的长足发展”,而且拿妇孺皆知的《红楼梦》作比较,认为“红楼梦的道路,是金瓶梅所开创出来的”,这就使读者明确了金瓶梅在小说发展史上不容忽视的地位。

在对小说发展源流考察的基础上,作者归纳出4条规律。这是对文学现象所作的理性思考,使文章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而更具有指导的意义。

二、论据典型,以一当十从文章题目的论述范围而言,可以写成一部专著,作者却大题小作,以简驭繁,仅用4000来字就说清了问题。其原因一是阐述论点精练简洁,要言不烦,二是选择论据少而典型,以一当十。

作者论证第1条规律———小说来自民间、反映人民意愿时,主要举《三国演义》为例。在这部文人创作的小说成书之前,早有民间的话本《三国志平话》等在流传。以《三国演义》为例证明中国小说的每次发展、进步,都是文人作家向民间学习,参予、加工民间创作而取得的。并由此引申出中国古典小说重视情节,也是保留了民间创作的特点而形成的,还拿这一点与外国小说作了对比。

论证第2条规律———中国古典小说受史传文学影响,举《水浒传》为例。先引刘知几的话,指出史传文学的经验是“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是为实录”。再说民间文学写人往往是好坏分明,坏人无好处,好人无坏处。经过比较,指出《水浒传》是吸收史传文学写人艺术经验的第一部古典小说,它写人如“明镜照物,妍媸毕露”。最后指出《水浒传》使小说的人物描写大大推进一步,而后才有《儒林外史》《红楼梦》。

论证第3条规律———小说立足于现实、不脱离现实,主要举《西游记》为例。先总述书中所写神怪境界、唐僧的“八十一难”等情节都是现实生活中有的。再举两个细节具体说明,一是“小子国”,有太监高采为现实根据;二是书中所写魔怪从神佛处来,有锦衣卫的横行霸道为现实根据。再总述“一部《西游记》……正是辛辣地挖苦与讽剌了神佛即现实统治势力”。最后说到《三国演义》《水浒传》表现的民族感情、正统观念,也都是现实的反映。《西游记》在我国古典小说中,是最富于幻想而似乎远离现实的,证明了《西游记》也立足于现实,其它为群众热爱的小说就更不用说了。

论证第4条规律———小说受封建统治文化的压迫摧残而发展极为艰难,作者没有举具体事例,只概括列举两种文化现象:一是“许多伟大作家生活、创作条件都全无保障”。读到这里,我们自然会想起“举家食粥”、贫病交迫、英年早逝的曹雪芹。二是“许多伟大的作品不知道作者是谁”。读到这里,我们也会想到《金瓶梅》的作者至今还无定论,对《西游记》的作者也时有异见。从这两种文化现象,作者“感受到封建文化对小说创作的残酷扼杀;“感觉到那些现实主义大作家和他们的不朽作品的崇高可贵。”

文章这一部分论述4条规律,主要举了三部小说为例,可以说少到不能再少,而每一个例证都充分证明了作为分论点的一条规律,论据十分典型,论证十分有力,真是以一当十,以少胜多。

三、纵横交织,结构严谨文章形式是为表现内容服务的。这篇评论的内容是要从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这就决定了它的结构形式。论述发展历程,追根溯源,再顺流而下,按时间顺序,呈纵式结构;概括规律,则取并列式,由主到次,一一道来,呈横式结构。这样,全文纵横交织,经纬互补,结构严谨,线索清晰。

课文第1—7段为第一部分,依时间先后论述小说的发展源流。

第一段明确指出我国小说的起源是神话传说而不是别的,并对神话与传说的区别作了界定:“神话是把神人化,传说是把人神化”。

第2段指出魏晋南北朝出现的志怪、志人小说只是记录史实,严格地说还不是小说创作。第3段先引用萧统《文绚序》为文学下的定义,再论述唐代应运而生的传奇小说已脱离了历史领域,其代表作《长恨歌传》《李娃传》等都是依照传说创作而成。其特点虚构、想像正是“事出于沉思”;而讲求文采,则正是“义归于翰藻”,因而唐人传奇是小说走向成熟的标志。

第4段指出宋代小说“没有什么虚构和富有文采的创作加工”,可以说是古代小说发展的低谷。后来的历史小说“按照史书的记载编写”,作为文学作品是失败的。

第5段论述话本小说的兴起以及话本与小说的不同风格。话本“是植根于讲给人听的说书艺术的”,“以描绘精彩动人的情节场面和塑造生动活跃的人物性格见长”;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则是经过文人加工进行再创作,而专供人阅读的小说。

第6段论述明清时期文人独立创作的小说。以其代表作《金瓶梅》为例,论述其写平凡人和生活在文学发展史上的开创意义。《红楼梦》就是沿着《金瓶梅》开辟的现实主义道路,而“走到一个辉煌的顶点”。

以上6个自然段,从小说的起源、雏形,写到成熟、中落,再发展而达到高峰,评述了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脉络及特点,简洁明了,线索清晰。这一部分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述中有评。第7段用“大致就是如此”作一简单小结,以过渡到第二部分。

第8—16为第二部分,分述4条规律。第8段承上启下,作为过渡。

第9—11段论述小说来自民间,是人民群众思想、愿望以及生活实际的反映。第12—13段论述史传文学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影响。

第14—15段论述中国为群众长期热爱的小说创作多是立足于现实,不脱离现实的。

第16段论述中国小说受封建统治文化的摧残,发展极为艰难。这一段写得言简意丰,戛然而止。

上述4条规律的论述,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先评后述,以论带叙。一条规律就是一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都论述得有理有据,条理分明。

四、字斟句酌,分寸恰当与写评论一部文学作品相比,对文学现象的评论是一种更高级、更复杂的批评活动。因为文学现象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本文评论的对象是我国古代小说,从上古神话到清末名著,上下数千年;范围包括“笔记”、传奇、话本、演义、“拟话本”、章回体等多种小说样式,具体作品更是浩如烟海,何止万千。要评论恰当是很难的。作者凭借深厚的语言修养,精练而恰当地表述了自己从长期研究中获得的真知灼见。其语言的特色主要表现为:1准确周严。如第1段说神话与传说“两者之间的界限很难确切划分”。这句话强调两者的“同”,同到难以分辨。但两者毕竟有“异”,神话是“把神人化”,传说是“把人神化”。

作者用“很难”和“确切”对“划分”严加限制,就不致造成自相矛盾。

又如第14段说“中国为群众长期热爱的小说创作多是立足于现实,不脱离现实,否则就没有生命力。”有了“为群众长期热爱”这个限制性短语,就把论述范围缩小到少数优秀小说,而把多数小说排除在外。在“立足于现实”之前又加“多是”一词,使这一论述更为严密,无懈可击。

再如第15段论述《西游记》中的描写,两次用“不是没有现实根据的”这种双重否定的句式来减轻语气,就比直说“有现实根据”显得分寸恰当,留有余地。

2简洁明了。评论语言多用判断句,为求严密,句式往往较长。作者却常用短句就准确表述了自己的看法。如:

神话是把神人化,传说是把人神化。

“志”是记录的意思,而不是创作。

唐代小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想像虚构与讲求文采,这就同过去的作品有所区分。

传奇小说发展到宋代就衰落了。

这一类代表作是《金瓶梅》,它在小说发展史上开辟了一条新路。

史传文学不是源,而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