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采购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3-27 11:28:40

蔬菜采购工作计划

蔬菜采购工作计划篇1

*省属热带气候,主要以热带水果和蔬菜、稻米生产为主,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对于我们北方来说是个天然的温室,一年四季均可种植蔬菜,蔬菜水果是*农业的主业。

1、主要产品

全岛蔬菜以豇豆、辣椒、茄子(矮瓜)、黄瓜(青瓜)、冬瓜、瓠瓜、苦瓜种植为主,搭配毛豆、佛手瓜、西瓜、甜瓜、空心菜等,几乎什么菜都可种。

2、种植方法

蔬菜品种由土地所有者自行选择,以广东农科院蔬菜所、*蔬菜所和中国农科院蔬菜所的种子为主,多采用露地种植,起高垄,一垄两行。水浇地多采用菜、稻、稻轮作制,蔬菜产品上市期间在12月至翌年4月,也就是大陆春节前后,此时价格高效益好。

3、加工方法

*的蔬菜绝大多数是即收即走,加工是简单的保鲜,过冰水后加冰用泡沫箱包装。辣椒茄子预冷后纸箱包装。在全省各地有很多制冰场。

4、销售方法

*各地建有许多的蔬菜购销市场,如文昌县大致坡永青公司购销市场、陵水光坡市场、三亚海棠湾市场、澄迈永发市场等,农户将蔬菜交售至市场由大陆各地商贩收购或由当地经济人代收,价格随行就市。

也有些简单的订单方法,就是由订购人将种子发给农民种植,到时由订购者按市场价收购,如果有人来要货,只要价格不低于别人0.1元,则不会出售于他人。

5、毛豆种植情况

目前*毛豆种植地区有东方市、昌江黎族自治县、文昌市,开始是由贩毛豆的菜贩,多为湖北、福建、浙江人在当地承包土地或将种子发给农民种植。

二、*蔬菜市场的分析

1、自然条件优越,产品丰富。

*以其天然优势可以在冬季生产出各类蔬菜,蔬菜面积大产量大。

2、农民种植积极性高,抗风险能力强。

由于蔬菜种植收入高,占全年收入的70%强,当地农民只要是有条件种植的田块均会种上蔬菜,并每天都会下地精心管理。由于是自主种植,农民均具备承担种植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去年的低温对*蔬菜影响很大,冻灾后,农民还是自已重新播种。

3、蔬菜生产由市场经济无形之手调节,无指标计划。

蔬菜品种面积多由农民自已掌握,并无政府和大公司的计划,完全是自由发展。

4、蔬菜产品质量不一。

在市场看到,蔬菜的分级工作做的很细,成品菜外形标准高,几乎是长短一样,但其内在质量不得而知。*的虫害特别多,用药量惊人,我们了解了各地包括农场的农资供应情况,全部由私人经营,无专业技术人员指导,高毒农药在各地可见,我们亲眼见到农民用有机磷治辣椒虫害,因此蔬菜质量令人担忧。

三、考察后的感想和发展计划

1、感想

此次考察学习了*的瓜菜生产,所到之处只要是平原有水的地区几乎全部是蔬菜基地,其规模之大、管理之精、产量之高、效益之好令人振奋也令人反思。我场的现状在排除与*地域上的差异之外,我们基础条件、配套设施比他们好,但对蔬菜的种植管理与*农民差距甚远,缺少抗风险的意识;作为组织者的我们对市场的调研不足,网络不健全,缺少对品种的准确把握。这些不足之处亟待提高加强。

2、工作计划

蔬菜采购工作计划篇2

2011年初,在外打拼了20多年,有了一定积蓄的阎小建,放弃了城市舒适、安逸的生活,抱着“回报家乡,致富乡里”的信念,毅然回到家乡。阎凹村虽然土地贫瘠,但这里的土壤、水源、空气都没有任何污染。经过详细考察,阎小建决定创建专门种植有机蔬果的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园,带领乡亲们种植高附加值的农产品,走上致富之路。就这样,河南洛建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河南洛建)应运而生。

在人们眼里,阎小建不仅“懂经营、会管理”,而且“有谋略、敢创新”。在他的带领下,河南洛建发展非常迅速,成立仅仅3年,已经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称号,同时成为孟津县省级洛建果蔬产业集群的龙头支撑企业。

2014年9月9日,河南洛建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E板)挂牌上市,成为河南第一家在E板上市的农业企业。

现代农业,一炮打响

走进河南洛建现代农业科技园,里面种类繁多的瓜果蔬菜让人目不暇接,“新、奇、特”是这里的特点。

2011年4月,河南洛建现代农业科技园一期工程在阎洼村开始了施工建设。一期工程总投资1300万元,占地239.88亩,建有先进的日光温室16座、拱棚18座,其中包括投资500万元兴建的4700平方米的玻璃智能温室。

现代农业科技园首先种植的是有机草莓和精品小西瓜。而有机果蔬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有机果蔬的生产规程,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进行质量管理,不能使用人工合成的农药、化肥、除草剂、生长调节剂、转基因、激素等化学物质,不能使用转基因工程技术。果蔬在收获、清洁、干燥、贮存和运输过程中要层层把关,以保证有机果蔬无污染、高品质。

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有机栽培技术,园区种植的草莓,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口感佳,草莓一上市就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品尝的人们赞不绝口,尽管每公斤售价40余元,仍十分畅销;而精品小西瓜由于皮薄、沙瓤,而且含糖量高,吃起来甜似蜜,即便每公斤售价10元,也依然供不应求。公司算了一笔账:种植一亩草莓,可产1500余公斤果;种植一亩精品小西瓜,可产瓜2000余公斤,每亩地的纯收入都在数万元。

草莓、精品西瓜一炮打响,洛阳、新乡、安阳以及山东等地来购买的客商络绎不绝。阎小建和技术人员带着种植的草莓和精品西瓜到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机构检测,各项指标都达到了要求,顺利通过了国家有机食品的认证。阎小建种植有机瓜果、蔬菜的信心更足了!

让有机果蔬走进千家万户

接下来,河南洛建在流转更多土地的同时,聘请了更多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并积极与河南农大进行合作,适时引进更多的蔬菜新品种,先后种植了串串红樱桃番茄、葡萄、大樱桃、孟津梨、水晶蜜桃等精品果蔬。同时还种植了黄瓜、彩椒、生菜、番茄、胡萝卜等大众产品。

在园区职工的精心管理下,各色瓜果蔬菜都长势喜人,尤其是一些反季节瓜果蔬菜,不仅当地农民看了称奇,一些城里人看了、品尝之后更是拍手叫绝,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拥到河南洛建现代农业科技园,亲手采摘和品尝时鲜的瓜果。

为满足城乡群众好奇、品鲜的需求,2013年起,该公司瞅准商机,又开设了游客采摘项目,园区一年四季都有鲜美的果蔬供游客采摘:1至5月份,游客可采摘草莓;5至6月份,可采摘甜瓜、精品小西瓜、串串红樱桃番茄、蜜桃等;7至12月份,可采摘葡萄、大樱桃、孟津梨等。

河南洛建依托河南农大的优选品种和技术力量,陆续种植了100余种有机蔬菜。在营销方式上积极探索会员制配送,顾客需要什么菜就送什么菜,把这种高营养、高品质的有机蔬菜送上了餐桌。目前,该园区已发展家庭会员400多家。“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洛建’有机果蔬走进千家万户!”阎小建满怀信心地说。

如今,每逢节假日,河南洛建现代农业科技园都会吸引来自洛阳、三门峡、郑州,甚至陕西、山西的大批游客前来,品尝有机果蔬,体验采摘的乐趣。尽管这里的果蔬是市场上普通果蔬的好几倍,但游客们却不以为然,能够品尝到真正的有机果蔬,令他们乐此不疲,流连忘返。

现今的园区内,既有有机果蔬,也有保健菜。有机蔬菜包括春天种植的面条菜、黄秋葵、红秋葵,水果类包括葡萄、苹果、香梨、樱桃、草莓、袖珍西瓜、甜瓜等,蔬菜类包括根茎类、块根茎类、茎叶类、叶菜类、野菜类、葱蒜类、果蔬类、芽苗类、花菜类等80多个品种,保健菜类包括雪樱子、黄秋葵、冬寒菜等15个品种。园区还种植了300亩大樱桃、蜜桃、苹果等有机水果,并打了4口深井为果蔬提供纯净的水源。

据了解,目前,河南洛建计划投资350万元,用3个月时间,建设农用机械、物流(农资、果蔬)车辆、游客采摘和游览道路,对园区观光路面进行硬化和铺装,以方便游客更好地享受田园风光,感受回归自然的惬意;投资450万元,建设园区旅游标识系统、凉亭、休闲椅、道路庇荫、环境治理和美化等以带动周边旅游产业的发展;投资900万元,聘请北京中新佳联国际规划设计公司,对园区及洛阳周边景点进行了详细考察,委托该公司规划和设计以“儿童乐园”和“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为主题的游乐项目,让游客不仅体验收获的乐趣,还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投资150万元,建设自己的研发实验室并组建科研团队,购置科研仪器设备和设计软件等,不仅可以保障公司产品“有机”的特性,还有利于技术的开发和创新;另外投资150万元,完善会员直销和冷链配送体系,建设果蔬冷藏库,购置冷藏车。

争创部级蔬菜标准园

部级蔬菜标准园创建标准就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龙头企业为载体,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实行“六统一管理”(统一品种、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做到 100%统防统治,100%测土配方施肥,100%产品订单生产。

据了解,到今年10月初,河南洛建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项目全部完成后,将形成九大功能区域,分别是新品种示范展示区、园区管理和农民技术培训区、现代化育苗工厂区、蔬菜生产区、保鲜冷库和物流配送区、休闲观光采摘餐饮区、蔬菜检测及收购区、采后商品化处理功能区、农资配送中心区等,可实现年产值1.6亿元,安置农村劳动力1000余人,对推进孟津孟扣路果蔬产业集群建设,加快周边地区农业结构调整起到极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蔬菜采购工作计划篇3

张富碧说:“我每天在合作社干活能挣40元,一年干上200来天,就能挣8000多元,其它时间在自家承包地种植蔬菜能赚5000多元呢!”当记者问她们现在农村的日子过得如何时,她们兴高采烈地回答:“过得好哦!”

“新农村建设使金鸡坪村完成了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他们以千亩蔬菜种植基地为依托,建起了蔬菜配送中心。该中心建立起了农户―专业合作社―消费者的运作模式。”白沙镇党委委员张大柳对记者解释道。

金鸡坪村蔬菜配送中心占地500多平方米,投资近100万元。蔬菜收购上来后,挑选、整理、清洗、分类、装篮全过程都在中心完成。

金鸡坪村党支部书记黄光军介绍说,工人进入工作车间前,要换上指定的工作服,以确保安全卫生。在清洗采摘收购来的蔬菜之前,先要对蔬菜做安全检测。各类蔬菜被送到清洗车间后,对蔬菜进行初筛、清洗、沥干,再将沥干的蔬菜用专用工具送往配送车间。在配送车间,工人对清洗沥干的蔬菜进行仔细挑选、分类、整理,再用专用的钢化塑胶篮进行装篮,后由专用的运输工具送到消费者手中。

一名工人告诉记者,他们的配送是按每个家庭3―5人计,每次配送2―3公斤蔬菜。配送时间是每周两次,每次配送3个品种以上的蔬菜,每周配送一次佐料蔬菜,每月配送两次禽蛋。每份蔬菜的价格为15元,即每月120元。

蔬菜采购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蔬菜产 产业化 发展

一、全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1、种植情况

(1)蔬菜种植面积。2011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8.42万亩,总产量8.36万吨,总产值10600万元。露地蔬菜种植面积7.62万亩,产量7.1万吨,产值9400万元,占蔬菜总产值的88.68%,主栽品种有大白菜、小白菜、菠菜、芹菜、甘蓝、白菜花、辣椒、茄子、西萌芦、萝卜、韭菜、大葱、蒜和菜用马铃薯等。设施蔬菜种植面积6000亩,产量1.26万吨,产值1200万元,占蔬菜总产值的11.32%。其中日光温室蔬菜面积460亩,产量0.57万吨,产值660万元,占蔬菜总产值的6.23%,主栽品种有黄瓜、番茄、辣椒、茄子、平菇和芹菜等。1998年-2000年,累计建成二代高效节能日光温室670栋1121.8亩,目前仍使用的仅308栋462亩。塑料大中拱棚蔬菜面积5540亩,产量0.69万吨,产值540万元,占蔬菜总产值的5.09%,主栽品种有黄瓜、辣椒、番茄、茄子、青笋和韭菜等。

(2)蔬菜主栽模式。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形成南部压砂、膜上小弓棚蔬菜;中部早春中拱棚、高垄覆膜、麦后复种、秋延后中拱棚蔬菜;东部膜侧、全膜双垄种植和中北部日光温室蔬菜等栽培模式,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配方施肥、育苗移栽、病虫害综合防治、无公害标准化等技术体系。先后建成了仁大扯弓塬、西山梁,余湾王坪,李店徐岔、郭柴、白草面,深沟中山梁等7个幼龄果园套种线辣椒及大白菜蔬菜生产示范基地;曹务、古城2个千亩早熟洋芋生产示范园;威戎李河、城川靳寺(大地滩)、界石铺李堡等3个塑料大中拱棚、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示范点。

2、供给保障情况

(1)蔬菜外销情况。夏季,全县生产的露地蔬菜集中上市,在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同时,部分蔬菜远销广东、浙江、湖北等中南部省份和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大中型城市。2010年蔬菜外销量2.3万吨,销售收入2580万元;2011年蔬菜外销量2.5万吨,销售收入2760万元;2012年预计外销量将突破3万吨,可实现收入5000万元以上,其中大蒜预计外销量达3000吨以上,可实现销售收入1800万元。

(2)蔬菜短缺情况。我县冬季漫长,从当年11月至翌年4月,露地蔬菜生产停止,仅有日光温室生产蔬菜,全县城乡居民对蔬菜的需求量大,按每人每天0.15公斤计算,共需蔬菜约0.72万吨。据统计,全县每年冬季从山东、陕西、四川、云南和天水等地调入各类蔬菜总量达0.85万吨,主要为黄瓜、番茄、西葫芦、辣椒、蒜苗、大葱等,由于运输成本高,冬季菜价贵,增加了城乡居民的消费压力。

3、市场体系建设情况

(1)贮藏加工运销情况。运销方面,全县蔬菜运销龙头企业仅有2002年建的麦林公司1家,设计储藏能力2000吨,虽然与农户签订了蔬菜产销订单,但由于菜农种植质量不高,符合标准的产品少,企业效益低,收购储藏量逐年减少,蔬菜购销业务有限。加工方面,目前全县还没有蔬菜加工企业,按照市场发展趋势,急需建设蔬菜贮藏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蔬菜附加值,增加菜农收入。

(2)市场建设情况。目前城区有大型蔬菜综合批发市场1个、小型便民市场33个、个体蔬菜零售商铺和摊点60个,24个乡(镇)大型果蔬综合市场7个、中小型综合市场21个。县城有德美、帝豪等5家超市兼营蔬菜,各类农产品销售渠道畅通,年销售量0.1万吨左右。2011年,在李店镇建成1处占地55亩的果蔬综合交易市场,在常津公司新建1个5000吨的蔬菜保鲜库,配套建设采后清选、包装等净菜处理设备,目前已完成一、二期工程。

(3)产地产品认定认证情况。进一步加强无公害蔬菜产地产品认定、认证工作,积极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组织开展了李店、仁大、余湾3乡(镇)4万亩无公害辣椒产地(产品)申报认定(认证)工作,完成了基地生产环境和产品检测检验。

(4)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情况。目前全县没有申请注册蔬菜专业合作社和蔬菜产业经纪人,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进一步加强,加快蔬菜产业化经营步伐,促进全县蔬菜产业快速发展。

2012年,全县蔬菜产业继续围绕“扩展产业基地,提升产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这一目标,按照全市现代农业“五个百万”增收工程中“百万吨蔬菜保障工程”的要求,坚挣。相对集中、规模发展、突出效益”的原则,在威戎、城川、曹务、甘沟、细巷等乡(镇)新建塑料拱棚610亩,规划完成蔬菜种植面积7.72万亩,预计产值可达1.6亿元。特别是去年全县种植秋播大蒜1.03万亩,保障了全县蔬菜供应在品种上不断档,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设施蔬菜栽培面积小,季节性供求矛盾突出。为了保障全县冬季蔬菜供应,1998—2000年县上多方争取项目资金,累计建设二代高效节能日光温室670栋1121.8亩,开始反季节蔬菜生产。但由于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涨价,导致蔬菜生产成本增加,加之劳力不足、生产效益不高等原因,至201 1年底全县日光温室仅存308栋462亩,反季节蔬菜栽培面积小,生产能力低。冬季蔬菜生产供应严重不足,大部分依赖外地调入供应,全县反季节蔬菜缺口大,增加了城乡居民的消费成本和生活压力。

2、种植结构不合理,生产效益不高。近年来,全县蔬菜生产一直存在季节性短缺,蔬菜品种结构部尽合理,一般产品多,精细产品少;集中上市的产品多,能周年供应的产品少;夏季露地大宗蔬菜产量大,精细菜、适销对路菜产量低。个别农户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过量使用农药,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影响了蔬菜生产效益。

3、龙头企业少,带动效应不强。县蔬菜产业龙头企业麦林公司没有与菜农真正形成“订单”生产经营模式,没有真正形成”风险同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近几年大部分业务为果品收购、贮藏和销售,蔬菜生产与经营脱节。全县没有蔬菜加工企业,需要进一步扶持和规范。

4、生产服务机构不健全,技术力量薄弱。全县蔬菜技术推广工作由县农技中心具体承担,但县农技中心从事蔬菜栽培的专业技术人员比较少,特别是在设施栽培方面人才缺乏,在一些大型蔬菜示范基地(点)建设中技术指导服务不够,不能满足全县蔬菜产业发展的需求。2011年,省上批复了我县农产品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项目,但由于没有相应的机构和人员,农产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还未正式开展。

三、对今后发展蔬菜产业的对策建议

今后,全县蔬菜产业发展应以保障城乡居民菜篮子供应和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为根本目标,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经营为带动,在保证露地大宗蔬菜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日光温室、大(中)拱棚等设施蔬菜和地膜覆盖特色蔬菜,建设区域化基地,推广标准化技术,培育加工流通企业,发展订单生产,推动全县蔬菜产业部断发展壮大,带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增强发展蔬菜产业的紧迫感。

(1)抓好蔬菜生产时关系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全县上下要把蔬菜产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解决群众菜篮子问题的一项重要产业,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措施,加大推行力度,抓好任务落实,推动全县蔬菜产业快速发展。建立领导包抓产业开发责任制和技术服务责任制,坚持实行“菜篮子”政府一把手负责制,形成推动蔬菜产业发展的整体合力。

(2)建立激励机制,制定奖励办法,采取以奖代补政策,充分调动广大菜农生产积极性。尝试建立蔬菜产业发展保护机制,制定蔬菜产业市场最低价保护措施,在销售低于政府最低保护价时,启动蔬菜价格保护体系,切实提高蔬菜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优化发展思路,科学规划布局,形成蔬菜产业发展的良好格局。

(1)进一步研究优化全县蔬菜产业发展思路,完善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明确蔬菜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主攻方向和奋斗目标,做到规划科学可行、布局合理有序、目标清晰明确。按照“突出优势、明确主导、市场需求、效益优先”的原则,采取项目引导、资金扶持、专项技术服务和鼓励发展产地市场等措施,推进优势区域的专业、规模化发展。

(2)充分发挥地域优势,规划建设中南部幼园间作套种、压砂、膜上小弓棚蔬菜生产集中区,中部早春中拱棚、高垄覆膜、麦后复种、秋延后中拱棚蔬菜生产集中区,东部膜侧、全膜双垄、大中型塑料拱棚蔬菜生产集中区和中北部日光温室蔬菜生产集中区,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提升质量效益。

3、加强基础建设,拓宽增收渠道,不断提升蔬菜产业发展水平。

(1)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积极争取将我县蔬菜产业纳入全省蔬菜产业板块建设,多渠道争取国家和省上的投资,加快“菜篮子”工程建设进程。优先扶持现有蔬菜生产基地,加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蔬菜稳产、保证市场供应打好基础。

(2)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导向作用,增加社会投入,以优惠的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个体大户和富裕农民以独资或股份制的形式投资蔬菜生产,扶持引导建办龙头企业,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项目建设业主化、筹资方式社会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的良好格局,带动全县蔬菜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3)加快蔬菜产业重点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灌溉渠系和灌排设施,大力发展管灌、喷灌、滴灌等现代灌溉技术,努力改善蔬菜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条件。

(4)加大农机设备补贴配套,将蔬菜生产所需的日光温室卷帘机、喷灌装置、施药设备、微耕机具等各类设备纳入农机补贴范围,对设施蔬菜种植户购置给予补贴优惠,调动和提高菜农发展蔬菜产业的积极性。

4、强化科技服务,优化品种结构,努力打造静宁优质蔬菜品牌。

(1)要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和学习考察工作,更新充实专业知识,提高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和学习考察工作,更新充实专业知识,提高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采取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不断提高科技推广应用能力,培育一批科技能人和务菜能手。

(2)要坚持“设施和露地并举、精细菜和大宗菜并进、规模速度和质量效益并重”的原则,大力引进和推广适销对略的蔬菜新品种、新技术,优化蔬菜品种结构,提升蔬菜生产的技术水平。进一步发挥气候适宜、污染相对较轻的优势,制定下发无公害蔬菜质量标准和栽培技术操作规程,加强环境保护、生产管理等环节监控,引导农民按照技术规程操作,提高蔬菜生产质量,实现无公害标准化生产。

(3)要依托农产品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项目,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逐步建立蔬菜市场准机入制,完善检测检验体系,加强产品注册商标和质量认证工作,打造静宁蔬菜名优品牌,走品牌化发展的路子。

5、培育龙头企业,健全服务体系,着力提高蔬菜产业经济效益。

(1)制定优惠政策,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大力发展一批示范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积极培育产业协会、营销组织,引导企业、协会与农户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按照“公司+农户”的方式,签订产销订单,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发展格局。

(2)要加快信息网络体系建设,配置功能齐全、传递快捷的信息服务设备,建立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快捷方便、信息丰富的网络体系,及时提供生产、供应、销售等市场信息,研究预报产销发展形势,为制定全县蔬菜产业发展指导性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蔬菜采购工作计划篇5

今年46岁的陈敬福是焦作孟州市大定办事处段东村的一个普通村民,家里有一个独生女。作为计划生育优惠政策的受益者,几年前,在政府的扶持下他办起了养猪场,每年的收入都在10万元左右,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

走进陈敬福的“家”,迎面看到的就是一处2000多平方米的大院子,院里有标准化猪舍60余间,并配备有专门的消毒房、产仔房、饲料仓库等。院子的西北角有一座两层小楼,楼梯口挂着一个很大的牌子――计划生育幸福家庭行动示范户。

陈敬福养猪已有10多年了。之前,他是一名中学物理教师,由于工作不对口,就辞去了正式工作,回到村里做了一名猪倌。有了女儿后,他也跟村里其他人一样申请过二胎指标,但与爱人商量后,夫妇俩最终放弃了生第二胎的打算。

2006年,一直小打小闹的陈敬福准备办一处规模较大的猪场。但由于陈敬福的村离市里比较近,土地申请方面有些困难,后来经过办事处计生协和村计生协的协调,有关部门在村南为他批了4亩半地,后办事处计生协又在信用社为他协调了3万元的贷款,养猪场顺利建成。

如今陈敬福的家庭基本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家里啥也不缺。作为计划生育幸福家庭行动的示范户,陈敬福致富不忘乡亲,积极带动更多的计划生育家庭共同致富奔小康。他在段东村人口学校定期举办生猪饲养技术培训班,结合农村干部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将自己多年来的养猪经验进行集中推广。陈敬福传授生猪饲养技术时毫不保留,总是手把手地教,一个一个做示范,还经常免费登门进行技术指导。

如今,在段东村,许多像陈敬福这样的计生户,都在国家各项政策的扶持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了殷实的生活。 (李丽建立)

余静:情系计生 一心为民

在博爱县月山镇侯山村,提到村计生管理员余静,全村男女老少无不交口称赞。

今年31岁的余静,大学毕业后,便立志要在农村大干一番事业。此后的几年时间里,她相继创办了饲料经销部和奶牛养殖场,收入颇丰。她的爱人在铁路部门工作,独生子聪明可爱,家庭和睦幸福。但是,长期以来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余静:村里时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现象发生,计生家庭收入不高。怎样才能改变这一切?自己能为这一切做点啥?

2005年8月,月山镇公开招聘村级计生管理员,余静义无反顾地报名应聘,并凭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和为计生事业作贡献的满腔热情,如愿以偿地当上了侯山村计生管理员。

众所周知,计划生育工作涉及面广,工作繁重,不容易被大家理解。为此,也有人这样劝她:“余静,凭你的家庭条件干吗还出来找这份罪受呀!”余静却笑笑说:“我想让更多的家庭像我一样走到少生快富的道路上来。”

为了能尽快进入工作角色,余静挤出时间刻苦学习,努力钻研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及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等计生知识,并虚心请教老管理员,终于由一名“门外汉”成为一位计划生育各项业务娴熟的优秀管理员。在日常工作中,她经常深入计生家庭,向姐妹们面对面地讲解计生政策法规、避孕节育等方面的知识,及时协调、解决计生家庭在生产、生活、生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多次受到村民的好评和上级的表扬。在2008年第六届村级换届中,余静以绝对优势当选为村委委员。

侯山村有名育龄妇女在几年前生育了第一个女孩,又在2007年政策内生育了第二个女孩,并主动做了结扎手术。他爱人总认为自己没有儿子,没有什么奔头,心灰意冷,平日对待妻女动不动就找碴发脾气。余静了解情况后,协同村干部多次上门与其进行交流谈心,最终使其从思想上打破了重男轻女、无后为大的旧婚育观念,使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重闻笑声。

借用育龄群众的一句话:余静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将满腔的热情倾注于她所热爱的计生工作,对待育龄群众心细如丝,真是一位知心的好姐妹。

(李拥军毕丽娟)

周老五和他的信息广播站

“全村菜农你们好,我是周老五。致富信息广播站开始播报今天上午的蔬菜收购信息,请大家注意收听。今天上午来收购蔬菜的有来自洛阳、新乡、驻马店、开封的4个客商,其中两个客商收番茄,两个客商收黄瓜,各样收购数量均为3万公斤。收购价格为:黄瓜每公斤2元,番茄每公斤2元。请今天需要出售黄瓜、番茄的菜农听到广播后抓紧时间跟我联系……”近日,笔者一行3人驱车前往商水县姚集乡周庄行政村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基地采访时,老远就听到周老五的致富信息广播站的声音。

采访中,说及致富信息广播站,周老五笑了:“我其实不叫周老五,我的真名叫周正辉,今年30岁。因为我在兄弟中排行第五,村民们都习惯叫我周老五。我是村计生协会的会员,也是村计划生育宣传员。5年前,我在村计生协的帮助下,在这开了个饭店。因为俺村菜棚多,菜农忙,菜农们来饭馆吃饭的很多,外地收购蔬菜的客商也经常在俺饭店吃饭,饭店的生意一直不错。客商们都愿意给我留下联系电话,我们经常互通信息。几年来,我就是利用这种方式把俺村的蔬菜信息提供给外地客商,再把外地蔬菜市场的行情提供给俺村的菜农。菜农们愿意卖,我就联系客商来收购,并帮助组织,为菜农和外地来收购蔬菜的客商提供免费服务,大家都说我是免费经纪人。每年俺村的蔬菜基本上都是通过我销往外地的,每天来收购蔬菜的大小车辆有四五辆。近几年,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俺村的大棚全部改建成日光温室,总数达到180个,每个日光温室的平均面积3.4亩,年收入3万多元,全村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00多亩。为了使广大菜农及时了解卖菜信息,2005年,我投资1000元购买了一套喇叭设备,创办了致富信息广播站,坚持每天开播,为菜农和客商提供服务。”

采访中,40岁的菜农王冉兴奋地说:“俺是双女绝育户,前几年在乡、村计生协的帮扶下建了一个2.6亩的日光温室,种植番茄、黄瓜、芹菜。当时,我们夫妻俩不会开车,又没有人组织卖菜,生产的蔬菜主要靠我们骑三轮车去卖,因为卖不及,不少蔬菜长老或坏掉。自从周老五开办致富信息广播站以后,俺再也不为卖菜发愁了。外面的客商需要蔬菜,周老五就在广播里通知;我们需要卖菜,周老五就打电话让外面的客商来收购。我现在靠种菜走上致富路,多亏了计生协的帮扶和周老五的致富信息广播站啊。”

在该村包村的姚集乡副乡长曹玉林说:“周老五开办的致富信息广播站不仅为菜农提供蔬菜市场供求信息,传播科学种菜技术,还配合乡、村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为菜农致富和搞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几年来,周庄村日光温室生产的蔬菜基本上都是通过周老五卖出去的,就连周边村庄群众生产的蔬菜也都是周老五组织销售的。” (乔连军)

开封县外出务工人员成立计生协会

近日,开封县260多名完成免费技能培训的计生协会员乘坐豪华大巴,满怀信心地踏上了远赴广东创业的路途。

南方经济发达地区一直是开封县劳务输出的主要地区。针对农民工普遍缺乏组织乃至一盘散沙的现实问题,该县劳动、计生协、工会、团委联合行动,先后在深圳、珠海等地建立了10多个计生协,将广大外出务工群众紧密地组织在一起。

协会成立后,及时组织务工的会员了解各项政策法规,并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他们享受到别样打工的快乐生活。县计生协也对外出务工会员的孩子进行帮扶,关心、关爱这些留守儿童家庭。

开封县通过建立协会组织,改变了农民工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传统观念,在维权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使务工的会员懂得保护自己。而有了外出务工的协会组织,也使越来越多的会员快速了实现了组织对接,顺利找到了工作。 (王富玉)

太康县计生协表彰2008年度“十佳”会长

1月8日上午,太康县计生协召开会议,对评选出的毛孟许等10名2008年度优秀计生协会长进行了表彰。

蔬菜采购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蔬菜 标准园 管理

1.蔬菜标准园投入品的采购

依据农资使用的季节性、集中性,掌握和调节库存量变化,首先制定蔬菜标准园投入品储备定额使储备经常保持在合理水平,然后依据生产部门的月度生产计划,供应部门的库存情况。使采购计划既能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又不至于造成新的库存物资积压。

1.1订货采购一般由物资供应部门统一组织

农资采购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库存资金的占用和蔬菜标准园的经济效益,这样可以避免多头采购造成新的库存积压。物资采购时必须严格按照采购原则、采购计划进行采购,保证做到不错订、不漏订,及时准确做好物资货源落实工作。

1.2采购农资商品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到信誉好的,有固定经营场所,证、照齐全的农资商品经营单位去购买。还要看农资商品的外包装。然后索要盖有经营单位公章的信誉卡及发票。如果发现农资商品质量出现问题,要妥善保管样品和商品包装及说明书,及时向工商部门举报,应及时报有关专业部门,对农产品损失情况进行评估,从而为索赔提供依据。

1.3 农资商品的外包装

农药要有三证号全、农药类别如杀菌剂-黑色、杀虫剂-红色、除草剂-绿色,杀鼠剂-蓝色、植物生长调节剂-深黄色、毒性以及易燃标志以红字表明、使用范围和防治对象,适用时期、用药量和方法以及限制使用范围、该产品中毒症状和急救措施、安全间隔期以及储存、运输的特殊要求、净重表示、有效期限、生产单位等。注意肥料的成分含量、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号、农业登记证号、生产者或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或批号、所执行的肥料标准编号、警示说明等。种子包装表面的或固定在种子包装物外的印刷品上的重要标注内容包括,作物种类、品种名称、生产商名称和质量指标、净含量、生产年月、警示标志及“转基因”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编号。防虫网有黑色、白色、银灰色等多种颜色。 单独使用时,应选择银灰色(银灰色对蚜虫有较好的拒避作用)或黑色,与遮阳网配合使用时,选择白色为宜,网目一般选择 22 目为宜。

2.蔬菜标准园投入品的库存管理

化肥、农药都要避免高温、潮湿的环境,有的蔬菜种子必须用新种子,有的则用陈种子最好。如何降低种子在贮藏期间的生理和物质代谢速度,使种子的活力尽可能保持较长时间,这就对仓库的分区分类和在库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1 仓库的分区分类原则

首先农药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在保管时最好是放在专柜加锁;而且很多农药、化肥分为碱性、酸性和中性,这三种不同性质的农药或化肥,在贮存保管时要隔开存放,距离保持在0.5米以上;农药不能与粮油、豆类、种子以及蔬菜同室存放;乳油剂和烟熏剂农药不能和火柴、机油、鞭炮等易燃易爆物品放在一起,怕曝晒的商品如化肥一般储存在10~15℃的阴凉干燥的库内保管; 怕潮湿的商品如粉剂农药和植物调节剂,很容易吸潮结块应划在通风良好的库内保管, 怕热的商品如乳剂农药在遇到高温后容易破坏其乳化性能,碳酸氢氨、氨水等氮肥对热稳定性差,容易分解为氨气降低药效,应划在凉爽的库内保管; 怕冻的商品如瓶装液体农药、生物肥料当遇到低温后容易结冰,形成块状,或使瓶子冻裂,应在有保暖设施的库内保管。

2.2 对库存物资的管理

物资供应部门工作,健全仓储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抓好蔬菜标准园投入品的入库验收、保管保养和出库发放等三方面的管理。入库验收要检查物资的数量、规格、质量、品种等做到准确无误,做到帐、卡、物、资金四相符,商品进仓时查看包装是否完整、牢固,如发现有湿包、破包、破箱、破瓶等现象,要及时分别进行处理;保管保养要求根据理化性质分区分类储存,很多农资对仓储条件如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凉爽、怕虫蚀鼠咬、怕沾污有特殊要求。对各类物资做到上盖下垫、合理堆放、牢固堆放、定量堆放、整齐堆放、方便堆放;出库发放要求严格执行发料须有领料凭证,有领料发料的登记帐目,坚持先进先出的原则。对超储物资应积极调剂,避免因管理不善造成库存物资积压、损坏和丢失。认真做好一年一度的仓库物资的清仓盘点工作。

2.3 农业投入设施的投入和回收管理

农业投入设施的循环使用,管理得当可以在降低设施的损耗,减少投入品采购资金支出增加经济效益。如防虫网夏秋季节具优势明显,但在其他季节与露地栽培相仿,甚至影响蔬菜的生长。一般在12月上旬至翌年2月下旬收起网室顶的部防虫网,应根据各地的天气情况及预报,适当推迟揭网可以起到防霜冻的作用,及时揭网防下雪压垮网室。要收网时将网清理干净,捆扎存放,标示好规格、型号,地点应远离热源,防止蚊虫鼠害的损毁和污染。频振式杀虫灯一般5月中旬安装、亮灯、捕虫,10月上旬或10月中旬结束使用,收灯后将灯擦干净用机器随身防护屏将灯体锁好封闭,再放入包装箱内,并用泡沫板垫住下底部,要按照包装箱上的标识放置,严禁平放或倒置。如包装箱损坏,请将频振灯吊于室内保管。

喷灌设备要将水泵及管道中的水全部放净以防冻裂,喷头使用后应拆除转动部分,擦去污物和残水,涂上少许机油再进行装配。管子应按规格类型分别堆放,分层纵横交错,软管要清洗干净,凉干后卷成盘状捆扎存放,存放地点应通风干凉,远离热源,避免阳光暴晒。管路附件、及密封件应按不同规格、型号分类排列架上。

参考文献:

[1]王玢.浅谈企业的库存管理[J].经济师,2008(10):229

[2]程龙杰.浅谈降低企业内部库存的有效途径[J].新疆有色金属,2007,30(4):88-89

[3]购买农资时应注意的问题[J].农业知识,2005(1):12

[4]田伟、孙丽华.如何识别农药标签上的标志[J].现代种业,2004(4):25

[5]李嘉红.农家贮藏化肥注意啥?[J].吉林农业,2007(2):33

蔬菜采购工作计划篇7

一、企业简介:

2005年1月15日农副产品进出口有限公司正式在塔城市成立,是一家从事农产品收购、加工、出口的股份制私营企业。注册资金56万元,流动资金300万元,资产总额1700余万元。法人代表:牛宝江。

公司地处塔城市文化南路,交通便利,通讯发达。主营百货、建筑材料、水暖器材、五金交电、汽车摩托车配件、各类机械配件、机电产品(三类)、废旧物资回收、农副产品、土产日杂、工矿产品、汽车摩托车修理、房屋租赁、物业管理、果疏精深加工。拥有工艺、设备较先进的蔬菜、水果加工车间两个,贮藏能力1200吨的保鲜库一座,占地总面积28亩,农副产品主销往哈萨克斯坦国及疆内外市场。

绿源农副产品进出口有限公司在哈萨克斯坦国谢米州谢米市拥有总建筑面积5000m2注册资金100万美元,流动资金3200万美元,资产总额1000余万美元的让撒亚服装、建材、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塔城地区绿源农副产品进出口有限公司紧紧抓住中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重点,以诚信守法为原则,以创新为动力,以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建设“学习型” 公司组织为目标,积极吸取国内外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方法,形成了一套符合公司发展实际的经营管理机制和公司文化,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认真履约,诚实守信

公司自成立以来,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各项规定签订、实施每项合同,“重合同,守信用”从而提高公司的信誉和知名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每年定期组织企业领导和业务主管人员学习《合同法》及相关经济法规,使本公司的合同签订与履行工作更加规范。

(2)严格执行公司制度的各项经济合同管理制度及办法,对经济合同的审批、监督、检查、奖惩、统计方面明确规定,使合同管理人员能按章办事。

2、服务周到,主动热情

服务态度是企业长期、延续发展的命脉,本公司遵从“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服务宗旨,具体表现在:

(1)能主动与种植农户配合,以人为本,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对未按合同规定种植、提供品种、质量的农户,采取其他措施,尽量不予索赔。

(2)在产品销售后,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认真回访调查,对用户反馈的每条意见,24小时签复,务必达到用户满意。

3、计量器具管理

计量员负责所有计量器材的鉴定、督促及管理工作。计量器具确定专人保管、专人使用,他人不得随意动用,以免造成人为损坏,损坏的计量器具必须及时申报修理调换,不得带病工作。计量器具定期进行校准、鉴定,严禁使用未经校准过的器具,以避免对农户、公司的计量损失。

二、申报背景

塔城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是塔城行署所在地,也是塔城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塔城市有全国离城市最近、通商200多年、自然条件较好的国家一类陆路口岸-巴克图口岸。

塔城市辖5乡1镇3个国营农牧场,3个街道办事处,117个行政村,总人口14.39万人。辖区内还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的3个团场,总人口3万人。

塔城市是以农业为主,农牧结合的生产区,是自治区、地区的粮食、油料、甜菜和畜牧业生产基地。种植业结构比较单一,近年来如种植粮食、油料等,因本地没有龙头企业,产品受市场供求关系及价格波动的影响,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影响了农民种植积极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近郊人均土地日渐减少,城郊反季节蔬菜生产供应能力与日益增长的需求矛盾越来越突出,尤其是蔬菜贮藏保鲜滞后,每年冬春两季市场上新鲜蔬菜基本上都是从区外购进,蔬菜月、季间价格差高达5-10倍以上,据统计全年外购蔬菜占当地蔬菜销售总量的60%以上。蔬菜保鲜贮藏及其产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蔬菜贮藏保鲜是蔬菜产品采摘后处理的一项主要技术措施,是蔬菜产业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建立具有与国际化大市场相适应的蔬菜生产、贮藏保鲜供应体系,扩大供应,繁荣市场,丰富塔城市人民的菜篮子,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尽快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适时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充分利用塔城市临近口岸的地缘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大力发展无污染、无公害绿色食品,为此塔城市已建设万亩无公害蔬菜、水果生产基地。

企业按照产业化经营的总体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无污染、无公害蔬菜保鲜贮藏,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的方向,形成种贮加、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的经营体系,解决了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生产方式

1、原料供应

出口、销售生产所需主要原料是蔬菜、水果。2004年塔城市蔬菜、林果种植约5万亩,年产蔬菜、水果近4万吨,塔城市周边地区年产蔬菜、水果至少在10万吨以上。为促使企业做大、做强,产生规模效益,我公司抓住有利时机,积极与农户签订种植、收购合同,形成“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断拓宽原料的供应渠道,从周边兵团、塔城地区各县市、疆内外输进蔬菜、水果,原料供应充足。

2、技术依托

产品生产加工的技术依托单位塔城地区农科所,拥有一定的蔬菜保鲜贮藏科研力量,经过多年的努力,已探索出一套适合当地蔬菜保鲜加工模式。通过合作,塔城地区农科所在蔬菜保鲜贮藏和加工技术方面给予本公司强有力的支持。

四、市场分析

1.国际市场

巴克图口岸辐射俄罗斯、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乌兹别克、土库曼等重工业基础好、人口相对集中、交通便利的国家,但其轻工业尤其是食品工业发展缓慢,同塔城地区经济互补性强,为塔城市保鲜蔬菜出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公司与哈国塞米州阿兰公司已签定年出口12400吨的农副产品出口合同,年出口交易额在3314000美元以上。

2.国内市场

新鲜的果蔬具有鲜美的色泽,风味和丰富的营养,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食品,但是,由于果蔬属于季产年销的商品,生产季节性强,产量高,采收期相对集中,在采后的贮销过程中极易腐烂,因缺乏果蔬贮藏保鲜技术,出现“旺季烂,淡季断”丰产不丰收现象,这不仅影响正常的市场供应,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同时也严重制约了果蔬的生产发展。我国果蔬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2003年水果产量9000万吨,蔬菜产量3亿吨,但受到保鲜储备能力和技术的限制,致使果蔬在采摘后流通过程中每年损失率为25-30%,约750亿元。而世界发达国家将农产品的贮藏,保鲜和加工总放在首要位置。美国的果蔬损失率仅1.7-5%,这充分说明我国的果蔬采后保鲜加工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3.本地市场分析

塔城市2004年总人口14.39万人,其中城市人口近7万人。按人均日消耗蔬菜1斤(500g)计算,年需蔬菜总量2737.5万公斤。而目前塔城市尤其是冬、春反季节蔬菜供应紧张,自产蔬菜供给率不足40%,即本地反季节蔬菜年供应缺口约1000万公斤。尚有60%-70%的反季节蔬菜需要从300--600公里以外的乌苏市、乌鲁木齐市等地调入。

塔城市周边,尤其是北部塔尔巴哈台山沿线一带,气候不宜种植蔬菜。该区驻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的162、163、164三个团场,人口近3万人,蔬菜年需求量在500万公斤以上,基本上依靠塔城市场供应。

以上分析表明,塔城地区绿源农产品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农副产品市场需求量很大,发展前景看好。

五、企业机构组织:

塔城地区绿源农副产品进出口有限公司实行经理负责制,管理蔬菜加工及保鲜的各项业务。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并制定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对保鲜库建设和建后管理实行全过程负责。

公司下设合同预算部、保鲜技术部、市场销售部、财务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发挥员工潜在的能力,提高公司的运作效率。

合同预算部:

合同管理人员负责本企业的各项合同的预算,签约,管理。严把合同签订履行关,对每项合同都做到五有:有台帐,有统计,有记录,有数据,有情况反映,并登记造册,归档管理。负责组织种植及技术服务,协调各种植农户与公司之间关系。

保鲜技术部:

保鲜技术部负责组织库区蔬菜保鲜配套技术服务,协调各农业技术部门作好蔬菜收购基地的农技推广、宣传和人员培训工作。

市场销售部:

市场部负责制定的全年市场开发计划、销售计划,在国外、区内主要城市设立销售网点,销售网点由市场部垂直管理。销售网点的工作由市场部统一领导、统一策划。逐步形成遍布全区、统一领导、机构完善、运作有效的营销网点。市场部担负着产品的销售工作,是公司销售工作的神经中枢。负责统一的策划,发货、回款、宣传、促销、信息传送和反馈。

财务部:

财务部负责公司的账目统计、回款及基地的财务预测、财务分析、资金平衡。具体执行公司的财务计划,对合同预算部、市场销售部、技术部等部门报来的会计资料进行汇总,编制经营财务报表。

六、销售方式:

一是进行广告促销,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客户了解公司及公司销售的产品;二是树立品牌意识,实行与标牌标识、包装产品相配套的创名牌战略,以防假冒,取信于民;三是要通过与国外客商联合,增加销售网点,树立“品牌”形象;四要加强疆内各大城市销售网点建设。

产品市场定位:重点发展哈萨克斯坦国国际市场,同时发展疆内外和本地市场。

销售产品主要有:

果茎菜:西红柿、黄瓜、胡萝卜、土豆;

叶菜类:芹菜、生菜、韭菜、水萝卜、洋葱;

水果:苹果、桔子、葡萄、梨。

七、企业效益:

企业生产加的农副产品均为绿色食品,向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食用果蔬产品,对于增强人民体质,预防疾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对生态环境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对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就业岗位繁荣社会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和保障社会安定,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为广大农民提高生活质量,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加速塔城市农村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辐射带动全区蔬菜种植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就业机会和扶贫效果。

企业年农副产品加工出口额在3314000美元以上,国内销售在9437021元以上。年收购、加工成本8541678元,经济效益可观。年交易规模在1亿元以上,企业无银行贷款、欠税、工资、社会保险金、折旧,资产负债率68.59%。企业总资产报酬率6.1%,高于银行利率。

八、企业贡献

1.技术产品贡献

果蔬保鲜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果蔬市场,增加了地区市场供应量,而且,使所生产夏秋优质蔬菜60%以上出口或销往外地,成为塔城市特色产业发展的新支撑产业。以农副产品收购加工方式辐射带动塔城市及周边县市10万亩蔬菜、果树种植区,带动种植农户1500户,必将带动畜牧业和加工业的发展,提高种植质量,实现特色农业、林、牧等多业并举,对产业结构向多元化方向调整,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乃至对塔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就业贡献

由于生态环境恶劣和农牧业生产条件较差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塔城市的农民经济收入水平较低,不少农民仍然生活困难,本公司通过果蔬保鲜、加工、销售,可以增加就业岗位350个,通过安排就业,为当地农牧民早日脱贫创造条件。对繁荣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和保障社会安定,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蔬菜采购工作计划篇8

“三个发展阶段”摘得“四个全国之最”

1994年至2003年,为肥城有机蔬菜“发展起步阶段”。1994年,肥城在全国率先探索发展了有机蔬菜生产,经过三年“土地转换期”,1997年在边院镇济河堂村建成了全国第一个有机蔬菜生产基地,获得了国际有机作物改良协会和国家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的“双认证”。

从2003年至2005年,是肥城有机蔬菜的“规模发展阶段”。2003年,肥城聘请国家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编制了《肥城有机食品发展规划》,成为全国发展有机蔬菜“编制规划最先”的县。由此,肥城市委、市政府提出“以有机蔬菜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农业有机化战略”,坚持用工业化思路运作农业产业化,以产业化提升有机化: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动有机蔬菜迅速发展。

2006年,肥城有机蔬菜进入了“提升发展阶段”。肥城实施了“七个一”发展思路:即成立了一个有机蔬菜发展办公室,制定了一个鼓励发展有机蔬菜产业的意见,明确了一套行动方案,开设了一批对外宣传推介窗口,建设了一批精品基地,组建了一处检测中心,培养了一支专业队伍。

到目前,肥城有机蔬菜已达17.5万亩,年产量50万吨,加工产品95%以上出口,先后通过了OCIA、BCS、JONA、OFDC等国内外认证机构的认证,主要种植了绿菜花、青刀豆、菠菜、芦笋等30多种有机蔬菜,拥有绿龙、绿源、弘海等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年创汇6000万美元。成为全国发展有机蔬菜“面积规模最大”和“加工出口最多”的县,2007年5月被国家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评为“中国有机蔬菜第一县”。创下了四个“全国之最”,即:取得认证最早、编制规划最先、发展面积最大、出口创汇最多的县级地区。

“四大质保体系”打造有机蔬菜产业链

为保证有机蔬菜优质、安全和生态,肥城从种植源头抓起,每个生产基地都经过了三年的土地转换期,人工合成的农药、化肥、除草剂一点也不用。

“肥城有机蔬菜依靠‘四大质保体系’,在生产、加工、检测、质量追溯过程中层层设防,安全措施环环相扣,形成一条完整的有机产业链。”肥城市农业局长王建平说。

标准化生产体系。依据国内外有机蔬菜质量标准,引进推广了20多项先进技术,制定了各类蔬菜品种的生产操作规程。肥城451个有机蔬菜基地,全部通过了日本JONA、欧盟BCS、国际OCIA及中国OFDC认证,被评为“亚洲食品卫生安全控制协会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山东有机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全程化质量监管体系。为建立从基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测控体系,对基地“工人”进行了统一培训,确保“工人”持证上岗,每个基地确立了第一责任人,确保每棵蔬菜都有人负责。扶持发展了280多个有机蔬菜专业合作社,建起了9处蔬菜质量安全监测站。凡销售的蔬菜,必须经过市场、企业、合作社检测关。实行质量追溯制度,选购者可以直接从追溯码上查到所购蔬菜的档案。

集约化生产组织体系。在保持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土地入股”合作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采取“公司+合作组织+基地”运作模式,把农民、土地“集中”起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

带动型科技服务体系。通过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建立起“专家进大户、大户带小户、农户帮农户”的带动型运行机制。近年来,累计培训有机蔬菜核心示范户3000多户,辐射带动3.8万多种植大户,提高了菜农的质量安全意识和种植技术,确保了产品质量安全。

依托龙头企业盯紧国内高端餐桌

为了促进有机蔬菜深加工,肥城引进建设了北京汇源、山东龙大、日照美佳、台湾弘海等50多家规模较大的农业龙头企业,2007年95%以上加工产品出口到欧盟、日本、美国、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3000多万美元。

同时,依托龙头企业销售网络,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努力打造“第五个全国之最”,即实现国内销量最大。2008年,肥城鼓励龙头企业实行“先签订单、以销定产”,根据用户所需要的品种实行有计划种植、加工。通过严抓质量、建立营销网络、媒体宣传、政府推动等措施,积极引导龙头企业拓展内贸业务,扩大销售份额。

蔬菜采购工作计划篇9

关键词:对日;速冻蔬菜;惠康食品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中国企业对日出口速冻蔬菜现状、因素及对策分析——以石家庄市惠康食品有限公司为例

收录日期:2013年9月18日

一、中国对日出口速冻蔬菜产品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中国对日出口速冻蔬菜现状。中国是日本进口农产品的主要国家之一。2003年以来,中国是日本进口农产品第二大贸易伙伴。速冻蔬菜类产品是日本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农产品,多年以来保持了日本同类产品进口量第一的位置,占据了日本进口速冻蔬菜量的40%以上。2008~2012年日本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农副产品年均达到230万吨,其中速冻蔬菜130万吨,占其进口额的55%。由此可见,速冻蔬菜贸易在中日农产品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表1)

2003年以来,我国对日速冻蔬菜出口经历快速增长期,2007年达到历史最高,占到了日本进口速冻蔬菜总量的48.79%;2008年开始出现较快的下滑,当年度下滑到了39.54%,之后一直在40%左右徘徊。2013年出现了回升迹象,上半年回升到了43.24%,但很多出口企业都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年终形势并不明朗。(图1)

(二)中国对日出口速冻蔬菜市场份额下降因素分析。导致中国出口日本的速冻蔬菜产品市场份额出现下滑的因素很多,主要因素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农产品质量及我国农产品的成本等。

1、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因素。由于中国的农产品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长期在日本市场的占有率居高并增长迅猛,日本为了保护本国农业和寻求贸易平衡,对进口农产品设置了苛刻的技术性贸易壁垒。2006年5月29日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正式实施,该标准的实施对进口农产品检验严格、频繁,延长了通关时间,加大了对日出口农产品的成本、难度和风险。

2、产品质量安全因素。食品安全事故影响了中国农产品的国际声誉,对出口贸易也造成了负面影响。2008年的毒饺子事件、问题奶粉事件,对出口的影响明显。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08年我国对日出口食品65.3亿美元,同比下降11.5%。速冻蔬菜出口也在2008年出现了历史性拐点,日本自我国进口量比2007年降低了6.51万吨,同比降低21.31%,在日本进口总量中所占比重降低9.25%。由此可见,食品质量安全直接影响了我国对日速冻蔬菜出口。

3、成本因素

(1)落后的生产组织模式增加了成本。自八十年代初期的农村改革后,农户成为了中国农业生产活动的主体。据中国统计年鉴记载,截至2011年底,中国耕地面积约为1.2亿公顷,中国农业人口约为6.6亿,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18公顷;农田结构零散,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加工企业规模较小,粗加工和手工操作较多,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能耗方面日本企业总能耗/总产量比中国企业低20%,中国企业能耗偏高。由此可见,生产管理模式的落后和粗放,也是影响我国企业出口的因素。

(2)劳动力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增加了成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2008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并迅速向西方世界蔓延。中国为减少危机影响,出台经济刺激计划,保障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带来物价和劳动力价格的升高。

以洋葱为例。据惠康公司统计,2008年以来,原料洋葱采购价格由2008年的640元/吨,上涨到2013年的1,340元/吨,上涨了108%。(图2)

劳动力成本不断升高。据统计,2008年中国城镇人口就业人员的人均月工资为2,408元,2012年上升到3,897元,上升了65.57%。惠康公司同样面临了招工难,工资上涨的问题。2008年至2012年,年人均工资增长率在25%以上。(图3)

人工费及原料价格的升高,直接拉升了产品成本,减少了产品利润空间。

(3)汇率的升高抬升了日本进口价格。2005年以来,尤其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人民币持续升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8.1升值到6.17,升值了31.3%。人民币的升值,直接抬升了日本进口中国农产品的价格。

2003年,日本整体速冻蔬菜进口均价137.4(千日元/吨),日本从中国进口速冻蔬菜均价为139.96(千日元/吨),从中国进口仅高出均价1.86%;2012年,日本整体速冻蔬菜进口均价139.9(千日元/吨),从中国进口速冻蔬菜均价为156.8(千日元/吨),高出均价12.8%。价格的升高,势必对日本进口中国产品造成影响。(图4)

二、中国对日出口速冻蔬菜趋势分析

近年来,日本从中国进口速冻蔬菜量占进口总量的比例基本均衡在40%左右,价格在逐年攀升。一方面由于中国企业成本的不断攀升,很多企业进入了零利润状态,希望价格向上调整;另一方面2011年后日本从中国采购价格已高出日本全球采购平均价格10%以上,希望价格下调。对日速冻蔬菜贸易已经进入了激烈的博弈期,其博弈结果是:

1、中国部分企业迫于亏损压力退出该领域,另一部分企业会改善经营管理、扩大份额,降低成本,维持必要的利润水平。

2、日本从中国采购速冻蔬菜份额较大,中国供应量的降低必然推动日本速冻蔬菜价格的提升。日方尚无合适的贸易替代伙伴,会适当提高价格,以保障必要的供货量。

在这种博弈下,原有的供求平衡关系被打破,双方会建立新的价格与供求平衡关系,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日本从中国进口速冻蔬菜份额有下行趋势,在一定时期内可能继续维持在40%左右,中国速冻蔬菜企业也将面临行业整合及产业升级的挑战。

三、以惠康为例,对日出口速冻蔬菜企业对策探讨

中国对日出口速冻蔬菜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机遇。在这个过程中,落后产能逐渐被淘汰,必将带来产业的升级,中国企业将在更高的水平参与国际竞争。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成为强者,现结合惠康公司的实际加以探讨。

(一)提高生产效率,实施成本领先战略。中国农业相比美国等发达国家,种植、加工及物流环节效率相对低下,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需要从价值链环节加以研究并采取措施。

1、通过规模经营降低原材料成本。中国现在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严重制约了生产效率的提高,是原料成本高的主要原因,应推动改革农业的生产组织形式,通过规模经营降低成本。国家应加快落实土地流转,鼓励农民脱离土地并向城镇转移;农业企业也要充分发挥能动性,立足自身条件探索合适规模经营的办法。惠康公司主要做法是:(1)租用荒滩地进行改良,既扩充了耕地也降低了企业租地成本;(2)探索农民土地入股,将买卖关系转变为利益共同体,入股农民也转变为工厂的经营管理者和工人。

2、优化物流布局,降低物流成本

(1)对于速冻蔬菜企业而言,由于产品加工深度浅,附加值低,运输成本占了很大的比重。一些企业由于不在原料产地或港口,出现了往返运输的情况,增加了运输成本。根据厂址选择原理,生产加工地应尽可能靠近原料产地,以减少运输成本。惠康公司根据当前的形势,积极在当地发展基地,本地的基地面积已占到70%以上,较好地减少了运输费用。

(2)探索现代物流,提高综合效益。2011年,内蒙古出现洋葱严重滞销现象,价格跌到120元/吨,尚无法销售。农户每亩亏损2,000多元,而惠康公司当年采购价格为700元/吨。一方面洋葱产地低价而滞销;另一方面生产企业在使用高价原料。解决以上问题,真正实现农民与生产企业共赢,需要使种植、生产、贸易的相关信息能够快捷共享以及实现储存运输能力的提升。

目前,惠康公司正在筹划建设农产品物流园。园区以现代冷链物流为核心,集农产品检验检测、分拣、加工、储存、配送、物流公共信息服务为一体。检测环节将实现从地头到成品的全过程严格把关,保证成品符合日本质量要求;分拣、加工、储存环节将实现应季批量加工、冷冻、储存,错季保鲜批量储存;物流公共信息服务环节实现专业物联网功能,将种植、加工、销售信息整合共享,提高种植计划性,推动农产品快速、低成本流通。

3、推动技术升级,降低人工成本。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看到,近年来人工成本不断攀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力成本还会进一步升高。推动技术升级,提高生产的机械化及自动化水平势在必行。2009年惠康公司新建了果蔬加工车间,车间建设时,在工艺研究、车间布置、设备选择、流水线安排上做了深入的研究。一是合理配置各工序设备能力,保持工序节拍统一,不出现工序瓶颈和工序闲置;二是物流路线合理设计,不出现交叉与回路;三是减少人员搬运,增加履带传输;四是引进先进设备,提高自动化水平。新车间的产量是原车间10倍,而用工基本没有增加,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

(二)优化产品结构。微笑曲线是一条两端朝上的曲线,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微笑曲线中间是制造,左边是研发,右边是营销。速冻蔬菜行业的现状,需要企业认真研究这条曲线。生产速冻蔬菜是纯粹的加工制造,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企业要提高获利能力需要向创新、研发及营销方向发展。(图5)

1、开发附加值高的新产品。惠康公司在原来速冻洋葱丁的基础上开发了附加值高的炒洋葱,其产量由2008年的年产300吨,发展到2012年的1,500吨。同时,积极开发深加工肉食产品。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明显改善,盈利能力明显提升。

2、实施组合营销。惠康公司有了良好的产品组合,在营销方面可以很好实施产品组合营销。通过产品组合营销,既保障了低附加值产品的销量,也保障了整体盈利水平,与客户实现了双赢。

(三)拓宽营销渠道,实施两条腿走路。在现在对日速冻蔬菜出口环境下,出口企业不应拘泥于现在的销售市场,而是对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全球市场进行认真研究,把开拓新的营销渠道和细分市场作为主要的营销策略。通过扩大市场规模取得规模优势,保持对日出口的国际竞争力。惠康公司正在和国内食品分销商建立合作,通过整合惠康对外加工的技术、生产管理优势以及国内分销商的渠道优势,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四)培育优农产品,实施绿色营销。中国速冻蔬菜出口日本急剧下降与发生的质量安全事故有着直接的联系,培育优农产品是保障农产品和速冻蔬菜出口稳定增长的最直接手段。目前,日本的核辐射更增强了日本人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中国企业应当不断完善安全产业链,加强农残控制和产品质量控制。在此基础上,应大力推动绿色营销,用优农品牌稳固在日市场占有率。

石家庄市惠康食品有限公司,年消耗洋葱4万吨,在原料保障上采用了加工+基地的方式,取得了一定成果。2008年公司有基地2,000多亩,到2012年已经发展到了10,000亩。基地实行“统一供应品种,统一购进肥、药,统一提供技术,统一疫病防治”的管理模式。充分满足日本“肯定列表”的要求,在日本客户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四、结束语

速冻蔬菜对日出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也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机遇。只要抓住机遇,积极改善生产组织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创新产品,特别是通过大力发展优农产业,推行绿色营销,打造优农品牌,对日出口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主要参考文献:

[1]高兴,罗会明,张殿光,袁杰,张兴文.冷冻食品加工企业能效评价.制冷学报,2012.1.

蔬菜采购工作计划篇10

关键词:卖菜网;营销渠道;社区网络连锁店

中图分类号:F713.3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7-0157-03

引言

近几年,上海、广州、深圳、北京、杭州、南京、太原、武汉、长沙、成都、重庆等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均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卖菜类网站,甚至一些地级城市如温州、常州、东莞等也出现了卖菜网,一些大城市的卖菜类网站甚至一度多达几十家,卖菜网一时成为网络营销中最吸引眼球的亮点之一。但在经过最初一段的红火之后,绝大多数卖菜网都出现了各种问题:大多数因经营不善而关门大吉;一部分在苦苦支撑,濒临破产;还有一部分出现服务打折,撤下便宜的蔬菜和提高送货门槛;还有极少数通过卖有机“高价菜”实现微利。如曾经红极一时的“谊万家”、“好帮手”、“七件事”网站已暂停营业,服务热线都已成为空号;“上海买菜网”和“居家购菜网”均设置了最低消费——满50元起送;“菜管家”虽然没有设置最低消费,但所销售的菜品全是价格较高的精品、有机蔬菜;还有很多卖菜网缩小了服务范围,只在非常有限的区域配送,或延长了送货时间,且蔬菜价格普遍高于农贸市场和普通大型连锁超市。上述现状表明:卖菜网生存艰难!

那么,为什么卖菜网会出现大面积的经营困难?是不是蔬菜真的不适合进行网上销售?有没有解决蔬菜网上销售问题的有效办法?要回答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卖菜网的营销渠道发展现状和发展问题开始进行分析。

一、卖菜网营销渠道发展现状与发展问题

(一)营销渠道发展现状

各地卖菜网具体运营模式虽有所不同,但其营销渠道模式却大同小异,归纳起来有以下两种。

1.间接配送模式

目前绝大部分卖菜网实行的都是间接配送模式,这种模式的渠道结构如图1。

图1 卖菜网间接配送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卖菜网所销售的蔬菜来源于城市中的蔬菜批发市场,他们收到消费者的订单之后,就会集中到蔬菜批发市场集中采购,然后分类包装并配送到消费者家中。在这里,卖菜网的角色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大型连锁超市。该渠道模式下,蔬菜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也需要经过多道批发环节加上卖菜网的一道零售环节,所以称为间接配送模式。目前这种模式是绝大多数卖菜网采用的渠道模式。

2.直供配送模式

图2 卖菜网直供配送模式

这种渠道模式如图2。在这种模式下,卖菜网直接与蔬菜生产基地签订供货合同。在网上收到消费者订单后,经过统计汇总再向蔬菜生产基地发出订单,基地根据订单进行蔬菜的采摘和包装,由卖菜网进行最后的运输配送。这种模式由于减少了中间的多次批发环节,所以在价格方面会有较大竞争力。如果卖菜网物流效率较高,还可有效保持蔬菜的新鲜度。例如北京的“菜网”采用的就是这种渠道模式。

(二)发展问题

上述卖菜网营销渠道模式以间接配送模式为主,这种模式具有以下种种问题。

1.价格普遍较高

本来消费者到网上购物很大程度上看重的是网上价格便宜。但目前卖菜网的蔬菜价格和农贸市场相比要贵了不少,即使和普通大超市相比也并不便宜,甚至更高,如果销售的是精品蔬菜、有机蔬菜,价格就更是贵得离谱。例如,在上海的卖菜网站上,一只“绝版浦东鸡”售价高达168元。此外,现在绝大部分卖菜网都规定不到最低消费额还要收取送货费。这样计算下来,在网上买菜不仅不便宜,可能还会更贵。高价吓阻了很多本来有意网上买菜的消费者。

2.配送时间长、成本高

因为需要集中采购和批量送货以节省成本,所以一般卖菜网站都要求要提前下单,比如订中午菜的客户需要在前一天晚上11时前预订,订晚菜的客户需要在前一天或者当天下午3时前预订。在消费者看来,吃什么菜很难说像给工作做计划一样前一天就定好了,所以感觉还是直接到菜市场买菜更方便。且每家每户送货的“点对点”的配送方式造成配送成本高企。配送时间长、成本高已成为卖菜网发展的一个瓶颈。

3.蔬菜新鲜度不够

这也是配送时间长的一个负面结果。卖菜网的蔬菜从销地批发市场买来,再经过分类、包装、配送,中间要几次装卸,花费时间长,菜的新鲜度和菜市场相比要差上不少。且多次装卸也造成菜品品相较差,经常会面临消费者的拒收。

4.退货难

一般卖菜网都要求消费者接收蔬菜时当面验货,不满意当场拒收,一旦收下概不退货。但这对消费者来说其实有些霸王条款的感觉。例如,如果消费者已收下蔬菜,但后面称重发现缺斤少两;或者前面没仔细看,后来发现蔬菜品质有问题,不让消费者退换货肯定会引起消费者的不满,让退换又会面临退货难的问题,因为这需要卖菜网的送货员再专门跑一趟,很多时候还要再收上门费,消费者仍然不满意。

5.资金链紧张

很多卖菜网开业前并没有经过仔细的资金核算,看到卖菜网在流行就一哄而上,结果上线后才发现经营中困难重重,例如,客户量少、配送成本高、蔬菜损耗大等等,预期的盈利迟迟不到,最终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

6.发展用户困难

卖菜网能否生存,关键还是客户量,所以发展客户对卖菜网至关重要。但很多卖菜网站运营之后才发现要发展用户有很多困难,例如,知名度不够、浏览量和下单量不成比例、消费者满意度不高等等。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消费习惯改变困难,很多消费者还是更愿意到菜市场讨价还价买菜,或者到超市时顺便买菜,可以随时决定要买什么,而且可以现场挑选。要改变消费习惯不是一家卖菜网站一时能做到的。

7.一些用户不喜欢送货上门

卖菜网站一般都会送货上门,这也是卖菜网之所以受到消费者欢迎的特色之一。但仍会有部分消费者不喜欢送货上门这种方式,因为他们担心治安问题,担心有人会冒充送菜员骗开房门实施犯罪活动,特别是只有老人小孩在家的家庭更会有这种担心。

(三)问题原因分析

对上述七个问题进行分析,可发现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渠道模式选择有问题

根据媒体报道,传统的蔬菜从田间地头走上消费者餐桌,中间要经过经纪人、一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蔬菜零售商四个环节,在这一过程中,蔬菜的价格会翻上几倍。例如,一斤圆椒经纪人从农民手中收上来是1.2元,但到消费者手中时已翻成3元或3.5元,增长了近2倍。这主要是因为最后一个环节蔬菜零售商要交摊位费、水电费、卫生费、工商税费,甚至有的还要交进门费,再加上生活成本的增加,仅最后一个环节每斤就加价1.4到1.9元。

和传统蔬菜销售模式相比,卖菜网从一级或二级批发商处进货,再配送给消费者。这种渠道模式少了蔬菜零售商要交的摊位费、水电费、卫生费等费用,也少了大超市的店面租赁、装修、人工等费用,但增加了网站开发维护费、配送费等,且因为配送方式是点到点的方式,所以配送费就成为卖菜网的一个主要成本。再加上从批发商处进货造成的进货成本高,所以造成其菜价较高的问题,这种渠道模式也造成配送成本高、周转时间长,多次搬运装卸造成了蔬菜损耗和新鲜度不够的问题。

2.消费习惯改变不易

网上买菜的方式目前吸引的主要是一些年轻白领。实际上买菜人群的主体还是年纪较大的顾客,但他们还没有养成上网的习惯,消费理念还比较落后,还比较钟情传统的买菜方式。要想引导这些消费者转变观念,改用网上买菜,也需要有合适的吸引他们的模式。

因此,总结上述两个原因,其实归结到一起,还是渠道模式选择有问题。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可以解决上述种种发展问题,还可以吸引到风险投资和其他社会投资,解决资金链紧张问题。

二、应对策略建议

针对卖菜网营销渠道现存发展问题,建议实施以下应对策略。

1.构建新渠道模式

通过上述的卖菜网发展问题及原因分析,我们发现其现有渠道模式存在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将现有渠道模式前端再向前延伸,直接与农民对接,以解决进货成本高的问题;后端则需要改变送货模式,变“点对点”送货为“点对面”送货,以提高送货效率,降低送货成本。这种新的营销渠道模式如图3所示。

2.新渠道模式各环节注意事项

(1)前端进货环节

新的营销渠道模式中,前端进货环节从原来的从销地批发商处进货改为直接从蔬菜生产基地进货,实现农超对接。这样就节省了中间的批发环节,节省了一定的进货成本。据了解,欧美80%的蔬菜是农超对接的,日本是70%,中国只有15%4。前端实现农超对接具体有这样三种模式:

①自建蔬菜生产基地

如果卖菜网资金比较充分,可选择自建蔬菜生产基地模式。这样有利于控制蔬菜质量,优化物流配送模式,最大限度节省中间环节,另外也可为向生产销售高端有机蔬菜方向拓展业务提供空间。

②直接与农民签订收购协议

也就是农户+龙头企业模式,这里的龙头企业就是卖菜网。农民根据与卖菜网签订的协议生产和采摘蔬菜,由卖菜网负责收购和销售。如果卖菜网比较有实力有品牌,这种模式也是比较可行的,且可节省自建蔬菜生产基地的前期巨大投入。但这种模式下农民因为其分散性和可变性,有可能会造成供货问题,且比较难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控制产品质量。

③与农民自建的农业合作社或经纪人签订供货协议

在这种模式下,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组成农业合作社与卖菜网合作,或者由卖菜网直接和当地的蔬菜经纪人合作。这种模式下,卖菜网不用在生产环节投入太多的精力,因此可以把一些工作,如采摘、分类、包装、干线物流等交给合作社和经纪人,自己主要负责蔬菜的销售。当然,和自建基地模式相比,这种模式下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问题还是不好控制,但要优于农户+龙头企业模式。

卖菜网根据自身情况,可以在三种具体模式中进行选择。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应该尽量采用自建基地的模式。

(2)后端销售配送环节

①建立社区网络连锁店

这是新渠道模式中的关键环节。具体做法是在各个社区(一般以局民小区为单位)建立社区网络连锁店。这种连锁店类似于现在的各小区都有的便利店,其功能主要是:

a.接收本小区的蔬菜送货。卖菜网的配送车只需要将蔬菜配送到连锁店即可,这样配送车可节省下到小区中送货的时间,实现“点到面”的配送,大大提高配送效率。

b.提供取货地点或送货上门服务。对于那些不愿意让送货上门的消费者,可以让他们到连锁店自取,免送货费。因为连锁店就在小区边上,所以下班后自取也很方便,还可避免陌生人上门的不便和安全问题,因此会受到那些不喜欢送货上门的消费者欢迎。对希望送货的消费者提供送货上门服务,收取一定的服务费,例如每单收2元。因为是连锁店的工作人员送货,并非陌生人,因此也可避免出现安全问题,无疑也会受到消费者欢迎。

c.帮助和引导消费者网上买菜。在连锁店里安装2—3台可以上网购物的电脑,帮助和引导老年消费者网上买菜,以后也可以扩展至网上购买其他产品。

d.宣传窗口。连锁店本身经常有与社区居民互动的机会,因此也可以作为一个对外宣传的窗口,为卖菜网及未来的网上超市服务。

e.收取货款。对于不愿意或不会通过网上支付的消费者提供货到付款的服务,这项服务对于那些老年消费者非常实用。

f.逆向物流服务。对于先前提到的退货问题,有了连锁店就可以非常方便地解决。消费者可以将不满意的蔬菜或其他商品交给连锁店,由配送车来配送时顺便带回,这样就把逆向物流和正向物流合二为一,也可节省不少费用。

g.其他服务。有了连锁店这个延伸到各居民小区的终端,就相当于掌握了最终消费者。这个终端本身就是非常有价值的,将来可以向很多方面延伸,很多网络购物可能都需要这样的终端配合。例如,淘宝2010年6月就推出物流宝平台,推行大物流计划,为消费者实现跨店铺购买后的集货功能(在销售端实现集货物流),并变全国快递为区域配送。社区网络连锁店其实也同样在消费者这一端实现了集货功能,很多网商的产品都可以送到这里,实现“点到面”的配送,为消费者提供方便。所以,谁掌握了这种终端,谁就会在未来的竞争中获胜。

社区网络连锁店的建设可采用自建、收购或加盟模式,其收益来源于网上销售收入的分成、销售便利商品利润、送货费、提供增值服务收费等。相比之下,加盟可能是最快也最节省费用的方式,也有利于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

②配送环节优化

以往的超市或农贸市场进货,中间要经过经纪人、一批、二批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要经过装卸。且货到超市时,传统的蔬菜分拣过程中,第一步要统一卸下来收货、称重,给供应商结账,第二步分拣中心根据市内超市门店的需要再称一次,然后用插车把菜运到一个叫做码头的地方等待发往门店。这个工作流程需要对每一个批次的蔬菜搬运两次,称量两次,导致蔬菜备受折腾。在一次次的折腾中,蔬菜损耗不可避免。有数据表明,在中国,生鲜蔬菜的损耗率高达30%,而在外国它的损耗率只有3%左右。按照新的卖菜网营销渠道模式,进货环节从原来的3个降低为1个,可在此处降低大量损耗。另外在蔬菜分拣过程中通过信息化也可优化工作流程降低损耗。本身卖菜网的订货信息都是数据化的,完全可以在后台即时统计出来各小区(也就是各连锁店)的订货种类、数量,因此在接收供货商的蔬菜时(如果是自己运输就更加方便),就可以直接按照订货情况分别称重、打印订单标签,然后直接配送到各社区网络连锁店。这样就可有效降低原来的装卸、称重次数,大大降低损耗率。只要能将现在30%的损耗率降低2/3,降为10%的损耗率,无形中就可以增加20%的利润,这也是这种渠道模式可以挖潜的地方。

结束语

根据前述分析,如果采用新的营销渠道模式,卖菜网应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毕竟蔬菜属于日常生活必需品,其消费量是巨大的。等卖菜网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还可以考虑继续完善其渠道模式,在建立产品回溯机制、优化仓储网点布局、建设冷链物流、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等方面改进其服务质量,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并向网上超市乃至大型网上购物中心发展,那将具有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苏磊.围城的困惑—探讨农超对接问题[J].信息与电脑,2011,(6): 43-45.

[2] 戴桂林,杨玉真.我国蔬菜物流模式的思考[J].当代经济,2007,(5): 72-73.

收稿日期:201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