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产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13:18:16

蔬菜产业

蔬菜产业范文篇1

一、充分认识五大产业振兴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市围绕发展品质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各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农业生产效益不断提高。种植业快速发展,粮食连续七年大丰收,2009年成为全国第一个“亩均过吨粮、总产过百亿斤”的地级市;蔬菜面积由2006年底的148万亩发展到200万亩;林果面积发展到60多万亩;花卉苗木得到较快发展,种植面积达到6.94万亩。养殖业快速崛起。到2009年底,全市拥有限额以上畜产品加工企业43家,肉、蛋、奶总产量占全省的十分之一,生猪、肉牛、奶牛、家禽等主要饲养量均居全省前列,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2.4万亩。2009年,全市五大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60%,对农民收入的贡献份额超过30%。五大产业在农业领域的主导地位和引领作用越来越突出。同时,我市五大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严峻形势,种植业结构调整仅处于起步阶段,以蔬菜、林果等为主的高效经济作物种植比重偏低,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种、养基地及加工企业缺少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高附加值的拳头产品,市场占有率低,区域品牌市场影响力小,区位交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加快推进五大产业振兴,对加快培植高端高质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振兴五大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超前谋划,理顺思路,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抓出成效。

二、总体要求和任务目标

(一)总体要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这一主线,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政策扶持、示范带动、有序调整”的工作思路,坚持以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率先发展畜牧业和蔬菜种植业为突破口,使畜牧业和蔬菜种植业成为我市农业发展的亮点和名片,力争把建设成为京津济地区主要畜产品生产基地和优质特色蔬菜基地,并积极推进果业、苗木花卉和渔业的发展。围绕重点园区、重点品牌、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四大重点”,健全完善财政、科技扶持机制,实现规模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全面提升产业加工增值能力,大幅度提高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

(二)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兼顾,稳定粮食产量,扩大蔬菜面积,大力发展畜牧,做大花卉苗木、林果生产,优化种植布局,改革种植模式,开发宜渔资源,努力扩大渔业规模,发展生态、高效、品牌渔业,在保障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加快五大产业振兴,促进农业全面发展;坚持市场引导,根据全市特色产业功能区划确定主攻方向,搞好示范带动,不断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积极引导建立畜牧、蔬菜等种养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健全政策支持服务体系;坚持科技先行,积极鼓励引导科技创新,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坚持高端定位,推进产业升级,促进现有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坚持品牌经营化战略,鼓励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合作组织开展品牌经营,争创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申报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积极开展农产品原产地、地理标志、驰名商标等注册。

(三)任务目标。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在全市建成一批产出能力强、技术含量高、示范作用大,以五大产业综合提升为主体的高标准生产基地和园区。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形成区域特色的林果、苗木花卉和生态池塘渔业,培育一批质量好、影响大、市场占有率高的知名品牌,扶持建成一批适应农业现代化需要、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规划到2015年,五大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85%以上,农民通过五大产业振兴年人均收入增加3000元以上。

三、五大产业振兴的重点

(一)畜牧业。积极与京、津、济、青等大城市对接,继续引进和培育高档次、大规模和实力强的畜牧龙头企业。加快品质畜牧业示范区建设,提高标准化规模养殖比例,突出畜禽生产特色大县建设,形成畜牧强市建设的有力支撑。加强畜禽及其产品品牌建设,逐步实现优势产品向品牌产品过渡。强化市场兽药、饲料质量监管,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生产过程质量监控,切实保障畜牧业健康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到2015年,建成15万头奶牛、600万头生猪、100万头肉牛、3亿只家禽生产基地,建设品质畜牧业示范区1000个,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品牌300个,畜禽标准化规模饲养比重达85%以上,畜产品品牌优质率达80%以上,畜牧业产品质量、公共卫生、生态环境三大安全得到有效保证。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超过20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以上。

(二)蔬菜产业。集中发展京沪铁路线东部、京沪铁路线西部、宁津乐陵庆云“三大板块”,重点抓好温室蔬菜区、都市农业区、拱棚蔬菜区、加工出口蔬菜区、露地菜区、食用菌区“六大区域”;三大板块涵盖全市57个重点乡镇,面积275万亩,占总面积91.6%。集中建设黑马蔬菜批发市场、平原县坊子乡七彩庄园蔬菜物流园、宁津东崔蔬菜批发市场三大市场,使之成为覆盖全国的大型仓储物流中心;加大对瑞丰食品公司、乐陵国强亚联农业生物科技公司等十大蔬菜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其科技创新和辐射带动、外向拉动能力,促进蔬菜加工向精深加工发展,增加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扩大产品出口份额;加大先进技术设施投入,健全销售服务网络,实现世纪风科技园等五大育苗中心年育苗能力达3000万株以上;在规划的三大蔬菜板块内,建设德城区黄河涯镇西瓜园、乐陵国强亚联有机蔬菜示范基地等10处园区,每处设百亩核心区、千亩示范区、万亩辐射区。同时注重加强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和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每年“三品一标”认证50个以上。到2015年,培育10个以上国内外知名的蔬菜品牌,把打造成名牌蔬菜集聚地。实现全市蔬菜播种面积300万亩,蔬菜总产1020万吨,蔬菜总产值突破160亿元,农民人均增收2100元以上,占到农业收入增幅的30%以上,蔬菜纯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蔬菜产值占到全市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

(三)果业。在原有特色果品基地的基础上,快速膨胀规模,培强德城区二屯牛心柿基地、夏津县沙果果桑基地等20个特色果品基地,扩大我市特色经济林的规模和效益。重点建好黄河涯优质桃市场等10个果品市场,围绕20个特色基地在产地乡镇建设相应的果品市场。扶持建设10个果品加工龙头企业。建好100个百亩以上规模的标准化生产高效示范园。培100个百亩以上的果树大户。搞好30万亩金丝小枣的嫁接改造,推广省果科所及我市选育的金丝小枣新品种,增加经济效益。发展观光农业,培育打造城南万亩桃园等10个果品旅游采摘园区。打造出10个优质果品名牌。通过实施名牌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和果业信息平台建设,使我市的经济林走向国内外市场。到2015年,新发展经济林面积30万亩,金丝和无核小枣品种改良10万亩,达到小枣50万亩、水果50万亩的规模,全市果品面积达到100万亩。金丝小枣优系等主要林果总产达100万吨,年产值25亿元。有机、绿色、无公害品种种植面积比率达60%。

(四)苗木花卉产业。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优良品种选育工作。规划建设市枣树种质资源库。搞好基地建设,每县(市、区)规划建设一处或多处千亩以上规模的花卉苗木生产示范基地,部分县(市、区)创建花卉苗木高科技创新园,带动本地花卉苗木产业规模发展。大力发展菊花产业,提高设施栽培在花卉苗木中的比例。注重市场建设和社会化服务。以鲜切花、园林苗木、盆栽植物、特色花卉、用材种苗等五大品类产业为重点,整合花卉苗木营销资源,建成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档花卉、鲜切花和绿化苗木交易集散中心。到2015年,实现全市花卉苗木产业布局合理,区域特色鲜明,花卉苗木生产面积20万亩以上,总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

(五)渔业。做大做强济德高速公路沿线“名优”高效渔业区等五处现代渔业经济区。大力推广规模养殖,规划建设30处500亩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其中5000亩以上8处,万亩以上3处。做强优势产业和品种,把适宜养殖的罗非鱼、黄河鲤鱼、草鱼、南美白对虾培育成我市优势品种。推广节水、节地、节能、节粮渔业。实施渔业科技入户工程。做好做精休闲渔业。到2015年,实现渔业面积40万亩,实现鱼产量15万吨,年均增长12%,渔业总产值25亿元,年均增长18.34%。通过渔业生产,改造荒碱涝洼地、村边湾坑、废弃窑坑等宜渔“三荒”资源50万亩,形成耕地20万亩,建设农村社区水体景观,美化群众生活环境。

四、政策措施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尽快出台扶持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对示范区和种苗繁育基地建设、质量监测、技术研发与推广给予重点扶持。二是市、县财政安排资金用于五大产业种养园区创建、市场建设、品牌创建认证活动,对建成一定规模或取得国内权威机构认证的示范园区和取得名优品牌产品给予奖励。对畜牧机械、涉畜保费、畜禽良种引进与保护开发、畜舍改造、粪污处理、防疫服务、贷款贴息、蔬菜林果等病虫害防治、花卉林果种质资源保护、优势水产品基地建设、贷款风险等项目,通过多种有效形式给予适当补贴;三是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农机具补贴、农田水利工程、现代农业项目等各类项目资金向五大园区基地建设倾斜;四是根据国家、省扶持五大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积极落实相关配套性资金;五是搞好市场配套建设、农产品检验检测站点建设服务,为五大产业发展提供系列化后勤保障;六是切实落实种养用地政策,保障标准化规模种养用地。

(二)强化金融支持。农行、农发行、农信社、银行等金融机构要不断创新机制,研究制定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并创新信贷担保抵押模式和担保机制,扶持龙头企业成立担保公司,为种养场户提供贷款担保。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机制,通过建立会员农户信用档案,加强会员信用考核评估管理,并与金融机构对接,扩大信贷额度,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三)突出科技创新。整合农业科研资源,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提高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新材料的入户率和转化率,聚集农业创新资源,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人才、智力引进和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培训工程,重点加强对基层技术人员和生产大户的科技培训和指导,提高技术推广和服务能力。提倡产学研结合,建立技术研发基地,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高新技术研究,集中力量在良种培育、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等方面取得突破。

(四)强化品牌创建。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建设,引导扶持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推行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及质量追溯制度。5年内全市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品牌300个,畜产品品牌优质率达80%以上;每年新增蔬菜“三品”数量50个以上。通过以畜牧、蔬菜产业为突破口的品质品牌农业产品创建,形成在全国具有市场影响力的特色的五大产业优质品牌基地。

(五)强化市场服务保障。各县(市、区)在相关畜牧生产基地、优质蔬菜基地、林果生产基地、花卉生产基地、渔业养殖区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区域性产业协会,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出台专业合作社指导方案,重点乡镇要成立不同的专业合作组织。要制定指导合作社规范运作制度,提高合作社规范化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各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重点搞好农资供应、技术推广、产品检测、销售服务,提高基地的标准化生产水平。

蔬菜产业范文篇2

关键词:市场营销;云南省;蔬菜产业

一、引言

蔬菜产业是云南省高原特色产业的领军产业,是促进云南省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目前,云南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基地、西菜东调基地,以及全国重要的冬春蔬菜、夏秋补淡和外销出口蔬菜基地,成为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菜园子。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提出,不少研究学者在蔬菜产业竞争力、组织模式和组织效率以及价格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苏国贤[[]](2005)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和比较优势对山西省蔬菜产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山西省蔬菜产业的优势产区和优势产品组合,并进一步提出产业优化的建议,从而提高蔬菜产业竞争力。吕美晔等(2008)对四种不同的蔬菜组织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我国现阶段蔬菜产业现阶段的组织模式主要采取契约式组织链接模式,而产权式的组织模式不再经常使用。郭少伟[[]](2012)以河南省为例,通过因子分析法找出蔬菜产业组织模式的影响因素,提出完善组织模式和加强宏观调控的建议。张喜才等(2011)通过对山东、北京蔬菜流通各环节的调研,归纳出我国蔬菜产业链价格传导模式以及各环节成本收益,分析其原因,提出“五多五少”的长效调控机制。李桂芹、王丽(2012)通过对蔬菜生产、批发、零售价格的同期相关系数分析以及价格之间的影响系数,提出提高我国菜农组织化水平。虽然学界对蔬菜产业的竞争力、组织模式以及价格作出了很多的研究,但是以个案的形式研究比较多,多区域型的研究不是很多,所以本文将基于市场营销理论探讨云南省蔬菜产业的发展。

二、云南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云南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云南省地处低纬高原,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优势,是种植生产蔬菜的“风水宝地”,这也为云南省蔬菜种子的培育创造了条件。目前,云南省可以用气候条件种植一年四季的时令蔬菜,整合各类资源要素。2016年,云南省蔬菜产业总产量达到1968.61万吨,人均蔬菜产量达到413千克/人,农业总产值达到3633.12亿元。云南蔬菜销往全国36个大中城市,出口至40多个国家和地区,外销量达1350万吨,其中出口量达67.8万吨,出口创汇达8.25亿美元,占云南农产品出口额的近五分之一,需求量巨大。以下为云南省蔬菜产业种植面积、产量、总产值以及其变化趋势图。(见图一、图二)(二)云南省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随着“卖菜难”、“买菜贵”“菜贱伤农”等问题的出现,云南省蔬菜产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于云南省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品种结构不优化,质量不佳,特色不突出。目前,云南省蔬菜产业中大宗菜、中低档菜比较多,而精品菜和特色菜比较少,品种结构不优化。虽然云南省蔬菜产业有很多优良品种,但是它们都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没有把资源优势化为品牌的优势,特色不明显。蔬菜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属于易腐产品。云南省蔬菜产业流通成本太高,冷藏、冷链和物流设施薄弱,对于蔬菜质量的保证存在欠缺,对于消费者,他们就会抱怨市场没有新鲜的蔬菜和高质量的蔬菜。2.信息不流通,价格波动大,农户没有定价权。蔬菜是一种时鲜产品,而且易腐烂,运输距离比较短,价格变动幅度大,供求矛盾转化快,加大了市场风险。如图所示为云南省蔬菜产业零售价格指数变动。对于种植蔬菜的农户来说,他们对于消费者的需求信息不能及时了解,就不能使市场蔬菜达到供需平衡,从而也就不能对蔬菜价格的发展趋势进行精确的预测;同时,农户不能和批发市场进行及时的信息沟通,在蔬菜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批发市场会提高蔬菜价格,而农户却不知情,缺少定价权,从而对农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导致入不敷出,影响云南省蔬菜产业发展的不平衡。(见图三)3.销售渠道不稳定,供销规模单一。在云南省蔬菜产业中,大多数农户、企业是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客户,销售产品,在考虑成本和市场行情下进行定价销售,交易的随意性比较大,签订诚信合同的比较少,销售渠道不稳定。虽然云南省蔬菜产业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是规模比较单一,受生产观念、生产体制的影响,生产管理水平和机制有待改善。4.宣传方式不到位,促销力度不够。蔬菜产业是典型的完全竞争市场,在蔬菜产业出现滞销的情况时,促销的方式不正确会加剧产品的进一步积压,从而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云南省蔬菜的促销方式比较单一,宣传不到位,销售网点少,促销环节薄弱,大大减弱了滞销蔬菜的市场竞争力。

三、基于市场营销下云南省蔬菜产业的模型框架

云南省蔬菜产业的发展归根究底就是提高蔬菜产业的竞争力,加强在蔬菜产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强各环节的联系,促进产业发展。在了解云南蔬菜产业的情况下,基于市场营销理论,构建云南省蔬菜产业的模型框架。(见图四)

四、基于市场营销下云南省蔬菜产业的模型内容

(一)产品策略: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品牌战略,标准化管理。1.产业结构调整。云南省应该着力促进蔬菜产业的产业化、专业化,着重发展云南省蔬菜产业的区域优势。拓宽产业发展的渠道,引进在某个季节稀缺的蔬菜或者进行无公害蔬菜的培育,在节约成本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发展品牌战略。云南省蔬菜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核心企业,所以应该进行品牌战略,把自己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在保障高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具有云南民族特色的包装,加大宣传,建立品牌形象,同时要进行品牌的自主研发科技水平,促进云南蔬菜走出去。3.标准化管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质量也是蔬菜产业发展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对于云南省来说,提高质量首要的就是发展无公害的蔬菜。在保证环境优越的前提下,加大对种子和化肥的检查力度,在生产到销售等环节建立统一的质量检查标准,对蔬菜进行标准化管理;根据不同的生产和需求,进行合理的准入门槛,建立健全蔬菜监管系统,从而保证蔬菜的质量。(二)价格策略:加强产业信息流通,完善利益机制。1.加强产业信息流通。信息流通不及时是造成蔬菜产业价格上下波动的一个主要原因。对于云南省蔬菜产业的发展,应该加强产业链的信息流,加强蔬菜产业在生产链、供应链和需求链三个环节的信息流通,加强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大人才管理的培训和对基础设施的配备,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系统,充分利用网络了解蔬菜的各种信息,从而在蔬菜种植以及销售过程中更加标准化和合理化。2.完善利益机制。在蔬菜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对蔬菜产业链中的农户、批发商以及加工企业三方之间的利益机制进行合适的分配。公司和农户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进行合同签订,也可以进行订单或者是农户入股的的方式进行利益的分配,从而减少两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可以进行“公司+中介+农户”的模式,引导企业和农户的供销关系,对蔬菜产业进行统一管理、专业化生产,从而降低成本,促进效益。(三)渠道策略:完善流通环节,优化产业链管理。1.完善流通环节。进一步提升云南省蔬菜批发市场的功能,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各种形式的蔬菜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大型超市、蔬菜市场在流通中的纽带作用,减少流通环节,促进蔬菜的经济效益。建立专业化的物流配送系统,把蔬菜产业链的配送直接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在集中精力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还能提高云南省蔬菜产业的竞争力。2.优化产业链管理水平。优化云南省蔬菜产业链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建立蔬菜产业链一体化的模式,注重蔬菜产业链横纵向发展;另一方面是加强蔬菜产业链的自主研发和创新,培养相关的技术人才,提高蔬菜深加工的能力,致力于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蔬菜产业链方向。(四)促销策略:加强销售,维护客户关系。1.加强销售。蔬菜产业在市场上有很多的供应商和不同的品种类型,竞争比较激烈,为了在蔬菜行业站住脚跟,就要加强产品的销售,改变单一的促销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同时进行线上和线下的促销,组建专业的销售团队,发掘潜在的客户,从而提高产业竞争力。2.维护客户关系。任何一个产业都需要维持好与客户的关系,特别是在完全竞争的蔬菜产业。对于老客户,要时常拜访,掌握他们的需求信息,建立诚信的合作关系,在没有达到合同要求时,要对客户进行相应的赔偿,使利益分配达到公平。

五、总结

通过对云南省蔬菜产业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云南省蔬菜产业面临的种种问题,为了提高云南省蔬菜产业的竞争力,基于市场营销理论下,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标准化管理,完善利益机制以及加强流通渠道等措施进行改善蔬菜产业。为了“云菜”更好的发展,应该致力于它的改进和创新,从而打造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蔬菜品牌,促进云南省蔬菜产业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吕美晔,王凯.我国蔬菜产业链组织模式及其比较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8(5)

[2]张喜才,张利庠,张屹楠.我国蔬菜产业链各环节成本收益分析——基于山东、北京的调研[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1(5)

[3]李桂芹,王丽丽.蔬菜全产业链价格传递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2(11)

蔬菜产业范文篇3

1.面积:2007年蔬菜保护地面积达103.01万亩,比2000年增加了40.11万亩,增幅63.8%。其中温室45.79万亩,大棚39.86万亩,中拱棚8.28万亩,小拱棚9.08万亩,分别比2000年增加12.79、20.26、1.08、5.98万亩,增幅为38.8%、103.37%、15.0%、192.9%。

2.产量:2007年保护地产量550.61万吨,比2000年增加231.61万吨,增幅72.6%。

3.产值:2007年保护地蔬菜产值59.28亿元,占今年蔬菜总产值的86.5%,比2000年增加25.21亿元,增幅74.0%。

4.人均蔬菜占有量:按全市307.7万人口平均计算,2007年人均蔬菜占有量为2152公斤,比2000年增加682公斤,增幅46.4%。

5.蔬菜出口、外销量

(1)出口菜。2007年出口蔬菜23.69万吨,比2000年4.46万吨增加19.23万吨。创汇3.74亿元,2000年比1.02亿元增加2.72亿元,增幅266.7%.

(2)外销菜。2007年全市外销菜324.91万吨,比2000年178.5万吨增加146.41万吨,增长82.0%。外销额为36.82亿元,比2000年18.7亿元增加了18.12亿元,增幅为96.9%。

二、发展特点

锦州市蔬菜生产发展之所以如此强劲,从近年来的发展情况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龙头企业带动蔬菜产业发展。瞄准市场搞加工,围绕加工促生产,是全市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所采取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各级主管部门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壮大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拉长了产业链,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力地带动了优质农产品种植业特别是蔬菜生产的发展。

2.发展订单蔬菜促进产业发展。随着市场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订单生产已成为破解农产品卖难的有效办法。各级政府和部门把订单农业作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重点来抓,利用各种渠道链接市场空间,蔬菜订单生产发展强劲。仅凌海市通亚公司与农民签订单蔬菜面积约达5万亩,加工出口小菜占日本市场50%以上。

3.依托市场需求拉动蔬菜产业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对蔬菜品种、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力发展高档次、高效益的蔬菜生产为主要目的,体现在“反、早、优、特”四个方面:“反”即抓反季节蔬菜生产发展。“早”即抓早熟品种蔬菜的发展。采取打时间差的方法,抢占市场机遇。“优”即抓优质无公害蔬菜的发展。“特”即抓特色产品的发展。利用本地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品牌产品。

三、发展优势

一是环境资源优势。(1)交通运输优势:锦州市辽西中心城市,是我国华北腹地连接东北的关内外咽喉要道,为农产品流通提供了得天独厚便利的运输条件。(2)温光资源优势:锦州市地处北温带,属季风性大陆性气候区,夏热冬寒,四季分明。年日照时数2747—2847小时,光照充足,年≥0℃积温3788℃—3979℃,≥10℃积温达3531.5℃,年平均气温9℃,温光资源优势适宜发展设施蔬菜生产。

二是组织领导优势。市政府提出并实施蔬菜“百万亩棚室工程”产业化至今,经过几届领导班子矢志不渝、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使蔬菜产业化经营实现了由重点项目到亮点工程的跨越,由结构调整到主导产业的升级,带动和促进了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上的更新、经营方式上的转变,逐步趋于成熟。

三是基地建设优势。市政府实施“百万亩棚室经济工程”建设以来,设施面积实现了快速发展,2004年底棚室总数量为135.08万个(栋),面积达到85.77万亩,居全省第一。占锦州市菜田面积的69.3%;产量396.2万吨,占蔬菜总产量的71.3%;产值48.11亿元,占蔬菜总产值的88.3%。

四是产品质量优势。在各乡镇和业务部门的努力下,全市从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入手,推广了名、特、优、新蔬菜品种和新型种植技术,蔬菜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目前经认证的国家和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已发展到12万亩,并且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五是市场开拓优势。2006年我市蔬菜批发市场有55个,比2000年增加14个,增幅34.1%,其中大型市场16个,中型27个,小型12个。比2000年分别增加14、13个,小型减少13个,分别增减幅为700.0%、92.8%、52.0%。

四、经验做法

1.解决认识问题。绿色食品、无公害蔬菜产业是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我市领导组织专家团到北京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山东寿光等地参观学习,通过政府协调和农业经济协作组织,搭好蔬菜市场与生产的桥梁作用,把我市蔬菜打入国际市场。在2004年北宁市被农业部批准为部级20个无公害示范县之一;北宁市和黑山县两县被省农委确立为2个省级无公害蔬菜示范县。

2.解决资金问题。能够选择这个产业的,大多是农民中的中间阶层,他们积累不足而又有强烈的致富愿望。针对这个问题,市有关部门先后采取了找门路请求省委贴息贷款、市财政部门扶持,解决所需资金问题;县财政承付贷款利息,解决建棚户负担问题;以及农户自筹等措施,多渠道筹集资金产业。

3.解决技术问题。蔬菜产业是一个相对技术密集型产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事关效益高低、产业成败。对此,有关部门利用科技人才培养农民技术队伍,绿色食品、无公害基地分别设立了“科技110”为农服务的热线等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蔬菜产业发展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

4.解决市场营销问题。我们在加强市场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大了经纪人队伍建设的力度,培训蔬菜经纪人850名,已有38名拿到省工商局颁发的经纪人合格证书,他们活跃在蔬菜市场和流通领域中。这些经纪人良好的信誉和职业道德,产生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5.解决农民组织化问题。为使蔬菜产业健康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加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力度。全市现有蔬菜购销合作社、蔬菜协会、蔬菜购销公司54家,会员人数达到10129人。形成了各类中介组织百花齐放、竞相发展、协作联动的良好局面。

蔬菜产业范文篇4

科技在蔬菜产业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蔬菜产品的要求由数量型向数量质量型转变,不仅要求有充足的数量供应,更趋向于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美味可口、外观精致、特异保健功能的转变。蔬菜种植的方式由传统种植模式向更加注重依靠科技进步来推动现代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科技在蔬菜产业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蔬菜年用种量约4万t,但许多国产蔬菜种子以中低端为主,品种抗性和产量与外国良种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种子产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在国家种质资源研究科技攻关项目的带动下,国家种质资源蔬菜地方品种达到了3万余份,引进国外材料2万余份。在育种方法上,除了采用传统的有性杂交育种手段外,现代的生物技术、细胞工程和分子标记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被许多育种家所采用,大大提高了蔬菜育种的技术水平和效率。一批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质优良,可抗2~3种主要病害的蔬菜新品种纷纷走向市场。主要蔬菜良种更新换代频率加快,覆盖率达到90%以上。初步形成以地域、产品为特征的具有一定规模、经营主体多元化的种子企业。种子科研、生产、销售产业链初见端倪,种子管理走向法制化轨道,蔬菜种子市场需求上升,蔬菜种子区位优势趋弱。各个地方也积极加强同高校、科研院所、相关育种单位的联系和合作,加大良种研发力度,获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质优良的蔬菜种子。育苗是蔬菜生产中的关键环节,能提高蔬菜产量与品质。而工厂化育苗不仅可大大提高蔬菜种苗的质量,还可实现蔬菜育苗的商品化和产业化。近些年,嫁接育苗和工厂化育苗发展较快。嫁接育苗主要应用于瓜类作物,主要采用顶插接和靠接,其次是劈接,由此又衍生出许多新的嫁接方法,同时,嫁接对果实产量、品质和生理生化影响方面的研究也得到广泛重视。开展蔬菜工厂化育苗关键技术研究,对提高蔬菜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推动蔬菜生产健康稳定地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建立区域性蔬菜种苗繁育中心,降低育苗成本,提高育苗水平和产品质量,在马铃薯、大蒜等无性繁殖蔬菜茎尖培养脱毒快繁技术的研究上起步早、进展快,尤其是脱毒马铃薯良繁体系的建立和脱毒种薯推广成效显著。设施栽培的发展和高价位瓜菜种子的应用,促进了集约化育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目前,在全国各地大型蔬菜种植区域,工厂化育苗基地广泛建立,每年可提供商品苗800多亿株,商品苗应用已成为设施蔬菜栽培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我国地域广泛,各地气候条件差异较大,蔬菜栽培技术也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导致蔬菜单产低、质量参差不齐、档次低、竞争力不强。随着我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各地区纷纷制定各自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安全、标准化栽培技术的应用为蔬菜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促进了蔬菜产业的提档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在蔬菜生产过程中,着力推广多茬次、多品种立体栽培,提早、延晚栽培技术和节水灌溉、生物防治、沼气综合利用等技术,破解蔬菜“两淡”技术难题,基本实现淡季不淡,鼓励科学用肥,提倡测土配方施肥、精准施肥。增加蔬菜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使耕地、施肥作畦、覆盖地膜、定植、中耕除草、收获运输、产品加工包装等作业环节全部或部分实现机械化、半机械化,使广大菜农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我国设施栽培的主要类型有塑料中小拱棚、塑料大棚、日光温室、阳畦、地膜覆盖、加热塑料温室、玻璃温室、双层活动层面温室等。如今,对设施的结构性能,设施的生态环境,设施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也得到广泛开展,设施新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我国蔬菜设施栽培发展势头令世人瞩目,设施栽培分布的地域不断扩大,到2008年全国设施蔬菜面积达334.7万hm2,已经成为设施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蔬菜设施栽培工程的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蔬菜无土栽培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蔬菜栽培技术,对于克服土壤连作障碍,有效提高蔬菜单位面积产量和改善品质,实现蔬菜生产的集约化、现代化、高效化,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采用标准化栽培技术和选用抗性强的品种等栽培管理措施,防虫网、遮阳网、杀虫灯、粘虫板等物理防控技术以及高效低残留新型生物农药的研制和合理使用,在综合防治蔬菜主要病虫害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技术成果。在蔬菜产品贮运流通期间品质变劣机理和有效的调控技术等方面开展了较深入的研究,开发出了新型、环保、使用安全的防腐剂和保鲜材料。据农业部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国蔬菜加工规模企业达1万余家,年产量4500万t,消耗鲜菜原料9200万t,加工率达到14.9%,产后商品处理率由20世纪80年代的不足10%提高到现在的40%,延伸了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大规模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对蔬菜的良种选用、育苗、栽培管理、收获储藏、加工流通各个环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将推动设施完善、功能全面的蔬菜产业健康发展。如今,全国范围内的蔬菜产销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已逐步形成。蔬菜产业发展不仅需加强蔬菜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等的奸杀,同时,还需要政府的支持、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体系、产业的服务体系、农业保险制度等。在我国有些地区,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专家预测预报制度已开始逐步建立和完善,可以帮助蔬菜产业各环节、各单位及时了解掌握蔬菜市场最新情况,及时向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提供科技信息,将产销有机结合,为制定指导性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很多蔬菜生产面积较大的地区都成立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可以通过现场指导、电话和网络等方式为菜农提供病虫害防治技术,增强了时效性。互联网已经成为蔬菜交易的另一个重要途径,积极推动蔬菜生产订单式的发展,实现未收先卖、未种先卖。

今后我国蔬菜科技工作重点

利用各种现代化的科研方法,对现有种质资源进行综合鉴定、改良、创新,做好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做好国内种质资源的收集工作,同时加强对国外优良种质资源的引进,扩宽我国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重视种质资源保存技术研究。同时,加强育种技术及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抗性、品质等重要遗传性状遗传规律研究,逆境耐受生理机制研究等,缩短育种时间,加快育种进程。在育种目标上扩宽蔬菜用种种类,适应现代化物流对蔬菜流通质量的要求,在选育优质、高抗、丰产新品种的基础上,加强对耐储运性好、货架期长、外观整齐一致、专用、高效品种的选育。开展良种选育技术研究,提高蔬菜种子产业化水平。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展蔬菜培养脱毒技术、细胞融合培养技术、种质资源亲缘关系、蔬菜生理机制研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转基因技术等确定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建立蔬菜作物遗传图谱,转育优良基因,加快蔬菜育种进程,提高蔬菜育种水平。深入开展蔬菜生长规律、产量形成和环境调控技术的研究,完善和推广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改进蔬菜施肥技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降低蔬菜生产成本,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减少产品污染。提高蔬菜种植机械化程度,研究大面积蔬菜机械化种植高产栽培技术。加强设施栽培技术、环境调控,栽培管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对影响蔬菜生产的重大病虫害,研究其动态规律,开发高效、低毒药剂,大力发展生物防治,研究关键控制技术,采用多种防治办法相结合,保持蔬菜生产和环境友好同步协调发展。研究蔬菜在储藏和运输过程中的劣变机理,开展各种蔬菜的深加工工艺技术研究,研究蔬菜加工工艺与设备,开发挖掘蔬菜保健食用功能。加快蔬菜产业保险制度建设,建立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和蔬菜栽培技术信息平台,加强对蔬菜产区的技术培训和支持,引导蔬菜种植者结合市场需求调整种植计划和产业结构,健全深化蔬菜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提高蔬菜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实用技术到位率,协调蔬菜工厂化育苗体系、蔬菜生产体系、储藏运输体系和产品深加工体系的协调配合机制,推动蔬菜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本文作者:王安乐邓稳桥工作单位:长沙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蔬菜产业范文篇5

一是蔬菜面积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明显攀升。目前,全县年蔬菜种植面积已达到9.56万亩,总产量达到15.8万吨,实现总产值10924.5万元。川区蔬菜面积占耕地面积由2000年的30%增长到85%,塬面蔬菜面积占耕地面积由2000年的15%增长到25%,全县农民人均蔬菜占有量935公斤,人均蔬菜纯收入484.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1.3%。经调查,2009年设施蔬菜10060亩,其中日光温室260亩(不含新建316亩),总收入234万元,亩(棚)均收入9000元;塑料大棚5610亩,总收入3646.5万元,亩均收入6500元;塑料小拱棚4190亩,总收入628.5万元,亩均收入1500元。

二是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品种体系逐步优化。引进示范了一代日光温室,示范推广了二代、三代节能日光温室、早春塑料大棚的建造及蔬菜栽培管理技术、二氧化碳施肥、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等20多项新技术;引进推广伊丽沙白甜瓜、双孢菇、嫁接西瓜、新22号尖椒等80多个名优特新瓜菜品种。通过宣传培训,物化补贴,算帐对比等形式使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100%,主导新品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产量和品质大幅度提高。

三是依托独特自然优势,蔬菜基地初具规模。利用川区冬暖、春早、夏热的气候优势以及交通便利的条件,扩大蔬菜生产规模,形成了白黄瓜、西瓜、甜瓜、叶菜、马铃薯、甜椒六大特色产品蔬菜生产基地,建成蔬菜专业村10个,8亩以上蔬菜生产大户313户,5亩以上蔬菜生产大户2850户。

四是依靠科学技术,栽培模式不断更新。经过县、乡(村)专业技术人员和菜农大胆创新,反复试验,探索出了独具特色优势、符合当地实际的“菜粮型”、“菜菜型、“菜经型”三种间作套种立体新模式,有效解决了蔬菜连作与病虫害防治的文秘杂烩网矛盾、轮作倒茬与产量效益的矛盾、淡旺季节生产与销售供应的矛盾,变传统的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种植模式为一年两熟或三熟,大大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生产效益。

五是无公害意识不断增强,绿色蔬菜蓬勃发展。目前,全县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4万亩,占全县蔬菜总面积的25.1%,认证无公害产品5个,绿色农产品ㄌ鸾罚┤现?个,起草和正在执行生产甘肃地方标准5项(甜椒、花生、向日葵、板桥白黄瓜、草莓),申请批准地方特色产品(庆阳板桥白黄瓜)地理标志1个,其中“板桥白黄瓜”通过甘肃省无公害认定授牌,已远销西安、兰州、银川等省会城市。

六是产业化经营已具雏形,市场体系得到发展。随着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逐步扩大,全县现有县城南北2个蔬菜批零市场,有12个乡镇集贸市场,5个蔬菜协会,2个专业合作社,有320名会员常年从事蔬菜贩运经销,已初步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乡村集贸市场为网点,集体和个体经销为主体的市场网络体系。2009年全县蔬菜商品量18.5万吨,除满足县内消费外,有50%的产品销往外省区。

七是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已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蔬菜与粮食相比,有着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以设施蔬菜为例,一座日光温室(0.5亩)嫁接黄瓜套种辣椒纯收12000元,折合亩收入2.4万元,投产比1:7.3,一座水泥立柱式塑料大棚(1亩)西瓜套种甘蓝纯收入12500元,折合亩收入12500元,投产比1:6.9。蔬菜生产的高效益,为我县展现了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广阔前景,蔬菜生产已成为我县农村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

二、存在问题

1.蔬菜基地基础配套设施差。全县适宜种菜的四个川区,沿河道没有灌溉用电专线,菜农灌溉时从家中长距离拉线,既不方便又存在安全隐患,境内的拦河蓄水坝年久失修,受水灾破坏严重,目前已不能正常使用。丑家川、九顷湾两村蔬菜基地到主公路的路况差,影响和制约着蔬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集约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弱。目前,蔬菜生产仍以单家独户生产经营为主,缺乏技术指导和产品检查,各家各户的蔬菜产品直接进入市场,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低。

3.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蔬菜产业效益虽然逐年有所提高,但整体科技含量不高。一是川区长期连作瓜菜,生产管理滞后,致使病害防治难度较大。二是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欠规范,少数菜农无公害意识不强,商品观念淡薄,产品质量不高。三是龙头加工企业少且规模小,档次低,没有深加工产品,辐射带动力不强。

4.生产投入困难,规模发展缓慢。目前设施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但因建造费用高,一般农户有心无力,限制了设施蔬菜规模发展,政府缺乏扶持蔬菜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对策和建议

1.深入实施“产业富民”战略,把发展蔬菜产业化摆到首要位置

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彻底摒弃传统的思想意识,清除因循守旧、停滞不前和一切依赖政府的思想障碍,把发展蔬菜产业化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要坚持把重点生产基地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加强领导,统筹部署,形成发展合力,坚持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原则,将蔬菜产业培育成全县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2.加快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进蔬菜产业化经营

一是要加快研究现有蔬菜龙头企业的发展问题。二是要大力搞好招商引资,吸引外地企业来合水创办加工龙头企业。三是建立完善产业化经营利益机制,引导企业与农户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基本方式,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

3.提高科技含量,创市场知名品牌

蔬菜主管部门要认真抓好良种及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和推广,积极与甘农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搞好协作,引进和推广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名优蔬菜新品种,建设优质品种示范基地。大力推广一批科技含量高的蔬菜生产新技术、新材料、新农药、新肥料,提升蔬菜产量、质量和档次。同时,要继续做好绿色无公害蔬菜认证工作,组织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合作组织及个人申报国家“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努力扩大认证品牌蔬菜的基地规模,形成规模效益,提升品牌效应。

4.完善蔬菜检测、检疫机构,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

一是完善检测体系。以农产品质量检测站为依托,合理布局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通过配置速测仪器,免费培训检测人员等有效的手段,全面推进检测体系建设。二是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行资料登记备案制度,田间管理记录制度,产品质量检测制度等。三是搞好蔬菜产品质量检测,对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超市和饭店等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实行农产品质量抽样检测制度。四是积极推行蔬菜质量追溯制度,真正做到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立即追溯到生产、加工、营销者,为城乡居民健康消费提供可靠保障。

5、积极发展中介组织,加强信息建设

大力发展和规范农村经济组织队伍,通过组建蔬菜专业经济组织,实现对外开拓市场,建立稳定可靠的营销网络,对内组织生产,筹措资金,协调服务等。同时,进一步加强信息体系建设。通过网络、展销会等各种途径,向外界推介我县蔬菜生产情况,吸引客商到合水投资发展。在农民、基地、市场、商贩中培育综合素质较高的代表,并构建由这些代表、主管部门、加工企业、技术人员参与的信息网络,建立广泛的信息源,及时向基层和市场发送产销信息。

蔬菜产业范文篇6

1蔬菜产业面临风险

蔬菜生产经营主体面临的风险直接受蔬菜产量、品质、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最终影响蔬菜生产经营者的收益[6]。从风险的类型上看,蔬菜生产经营主体主要面临的风险有自然灾害风险、市场波动风险和生产技术风险。1.1自然灾害风险。自然灾害是蔬菜种植面临的重要风险,干旱、低温寒潮、大风、暴雪、大雨、冰雹、雾霾等异常天气可影响作物生长及花芽分化,使蔬菜产量、品质下降;灾情严重时,栽培设施受损或倒塌,蔬菜绝收。2012年“7•21”北京特大暴雨发生后,农业生产遭受重创,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2019年台风“利奇马”侵袭山东,农作物受灾面积17.54万hm2,经济损失超9亿元。1.2市场波动风险。目前我国蔬菜生产主体仍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7],经营过程中存在管理不当、信息更新不及时、市场供求变化等导致价格波动并最终影响收益水平的情况,还会面临地方政府政策变化、发生大事件影响产销的社会风险及流通过程中发生的贮藏与运输风险。市场风险是影响经营风险的主要因素,受供求关系、社会风险等因素影响,主要体现为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近年来,“蒜你狠”“姜一军”事件层出不穷,“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现象屡见不鲜,蔬菜价格波动大,市场风险难以掌控。1.3生产技术风险。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先进设施的投入,以及新品种、新型生产资料的不断引进,蔬菜生产过程中还可能发生由于栽培技术水平不高、生产资料使用不当等导致产量和品质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风险。如品种选择不对,生产的蔬菜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就会滞销;品种抗逆性不强,遇到高温、低温、寡照等不利环境就会严重减产;化肥、农药使用不合理会导致生产的产品农残超标、品质下降,造成蔬菜质量风险。

2蔬菜保险现状

2.1蔬菜保险的意义。以往蔬菜相关的研究多集中在如何解决生产技术问题。然而,蔬菜生产经营主体在生产技术以外所面临的灾害性风险和价格类风险却无法通过技术的提升得以有效解决。因此,引入金融工具,尤其是蔬菜保险,通过适度金额的财务安排,将蔬菜生产经营主体面临的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对保障蔬菜生产经营主体稳定向好经营具有重要意义。2.2蔬菜保险的概念及分类。蔬菜保险是指对种植在大棚或露地的蔬菜为保险标的物的险种的总称。按照风险保障类型,可将蔬菜保险分为蔬菜灾害保险、价格指数保险、收入保险和技术保障类农业保险4类。蔬菜灾害保险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主要保障生产经营者的种植成本损失;蔬菜价格指数保险在蔬菜市场发生价格波动时,可补偿菜农市场价格与保障价格产生的差价损失[8];收入保险可规避因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共同作用产生的销售收入损失[9]。目前部分保险公司已经开始试点开办技术保障类农业保险产品,通过保险对新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保障,让农民放心进行技术革新,进而提升农技推广的速度和广度。2.3蔬菜保险的应用情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省市开办蔬菜保险,以减轻蔬菜产业因自然灾害、气候影响、市场价格波动而遭受的损失,为菜农提供复产价跌保障。2008-2009年,江苏、上海率先开展政策性设施农业保险,把设施大棚内种植的蔬菜作为设施大棚保险的附加险,由政府给予保费补贴,这是我国最早的政策性蔬菜保险模式[10,11];2010年底,为稳定淡季蔬菜的市场供应,提高当地应季蔬菜的自给能力,上海市在国内首先推出了“保淡”绿叶菜综合成本价格保险,保险期分为“夏淡”和“冬淡”2季各3个月[12];2014年山东省《关于开展山东蔬菜目标价格保险保费补贴试点的通知》,首批对其特色农产品大白菜、大蒜、马铃薯启动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并在2018年10月将试点工作转为常态,保险品种扩展至山东的特色品种大葱和蒜薹;2020年针对肺炎疫情,北京市开展蔬菜种苗种植综合保险试点,将疫情造成的人工成本上涨也纳入保障范围。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国承保蔬菜作物面积约2000万hm2,提供风险保障金额530亿元,其中海口市以市民需求量大的蕹菜、菜心等10种蔬菜开办价格指数保险,受肺炎疫情影响,瓜菜运不出岛,价格迅速跳水,蔬菜价格指数保险成为保障“菜篮子”价格的“稳定器”,当地保险公司支付赔款近1000万元。2.4存在问题。蔬菜保险为保障蔬菜市场供应、稳定蔬菜种植户的收入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存在蔬菜保险覆盖面低、数据积累缺乏、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和农户交费能力不足等问题。①保险覆盖面低,险种单一全国蔬菜基地和广大菜农面对自然灾害及市场价格波动时较为被动,风险防范意识薄弱,需要保险公司积极宣传引导。目前蔬菜保险品类少,缺乏针对某种蔬菜所面临的特别风险的险种,如温度处于10℃以下10~20d萝卜易抽薹,温度高于25℃结球生菜不易结球。同时,与大田作物相比,蔬菜产量难以判定,如大白菜等白菜类、生菜等叶类蔬菜表现为净菜和毛菜产量差距大;果类蔬菜表现为采收时间长短不同、产量差异巨大,如长季节生产番茄产量显著高于6穗果封顶的番茄。同时,蔬菜保险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需要政府、保险公司和农户不断积累经验,共同完善保险产品和工作机制。②保险设计缺乏充足的历史数据蔬菜种植保险定价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撑。市场上蔬菜保险产品涉及的保险定价包括零售价格、地头价格、市场批发价格等,产品设计相似,风险触发值不同,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标准设计的合理性及产品模型有待优化。而且蔬菜品类过多,价格标准一致性差,导致蔬菜价格指数保险难以有明确的定价标准。目前与开展价格保险业务密切相关的我国蔬菜价格信息平台尚未完全建立,农产品投入产出、价格指数、市场行情、供求信息等重要历史数据的获取较为困难。③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保险公司业务人员的农业相关专业素质不高,缺乏对蔬菜生产技术效果评价、气候分析、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发生定级的能力,对保险标的物资料收集、风险评估、核定损失都造成一定影响。④农户交费能力的问题蔬菜价格指数保险保障程度高,交费也较高,农户难以承担大部分保费。目前设施大棚种植保险尚未纳入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范围,缺乏统一政策牵引,虽然试点地区各级地方财政给予了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支持,农户承担比例在20%~50%,负担仍然偏重。

3蔬菜保险发展建议

蔬菜产业范文篇7

关键词: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建议;北京

推进都市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蔬菜产业是北京都市农业中的传统种植业之一,是京郊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北京市农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北京市蔬菜产业在保障城市人口蔬菜供应、帮助农民致富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同时蔬菜也是北京市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农产品之一。随着都市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对高质量蔬菜需求量的增加,北京市蔬菜产业发展越来越趋向于标准化、多样化和高品质化。都市蔬菜产业高标准科学生产是北京市蔬菜产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准确把握北京市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为北京市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对于保障北京市蔬菜产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1北京市蔬菜产业现状

北京市蔬菜产业主要分布在顺义、大兴、通州、平谷、延庆等区,形成了以大兴、延庆南北两大菜园子及通州、顺义等东厢菜园子的生产布局[2]。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2018年,北京市蔬菜产业种植面积和产量呈下降趋势,单产比较稳定,维持在40t/hm2左右(表1)。2018年蔬菜种植面积为3.6万hm2,总产量为131万t,仅次于粮食作物。2013—2018年蔬菜种植面积逐年递减与多种原因有关。受自然资源因素制约,北京市水资源与环境的约束日益趋紧,土地、劳动力等成本不断升高,这是制约蔬菜产业发展的因素之一[3]。种植面积的缩减可以通过提升单位面积产量来弥补。通过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如温室种植、水培种植等方式,提高蔬菜复种指数,以达到提升产量的目的。北京市蔬菜产业的特点是集中种植,已经形成产业化规模,且种植品种较多,能满足民众需求。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减少资源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蔬菜产量品质和环境效益共赢,保障北京市蔬菜产业绿色发展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2存在的问题

2.1制约北京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外在条件。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土地资源的不断减少,北京蔬菜产业生产受到自然资源的约束,如水资源、土地等,由此导致生产成本增高,劳动力成本加大,从事蔬菜种植的农户收入不高,劳动力雇佣和土地租赁投入增加,致使蔬菜产业不断向郊区或者周边城市转移。2.2蔬菜生产产业化不足。制约北京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因素之一是产业规模[4],龙头企业数量偏少、规模偏小,很难带动蔬菜产业发展[5]。小农户生产规模小,且蔬菜很难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不高,不利于蔬菜产业链发展,影响农户的收益。因此,将蔬菜产区集中,加大集约化程度,将有利于提高产业化程度。同时,加强品牌效应,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实现蔬菜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户收益。2.3生产技术不足。为了获得高产,在生产中增加了农药、肥料的投入量,不仅会造成蔬菜中化学物质残留,还会对土壤、水源等自然资源造成污染。同时,在蔬菜贮藏、运输过程中,往往会增加防腐剂等化学试剂的使用量,这也会造成一系列危害[6]。北京市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措施调整和政策保护,例如对蔬菜产业的设施、结构进行优化以及推广新型栽培技术等,但是未能将高科技的优势完全转换成产业优势。因此,在这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间。

3产业发展建议

3.1加强合作,研发新技术。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农学院、北京农林科学院、国家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或北京市蔬菜创新团队等高校、科研院所或专业组织机构开展合作,针对北京市蔬菜产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等各个关键生产环节“卡脖子”问题开展研究,集成先进的蔬菜绿色生产技术,做到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推动科研成果“零距离”转化,提升北京市蔬菜产业技术化水平和科技含量,生产出更多优质的蔬菜。3.2建立专业化蔬菜技术服务体系。解决蔬菜栽培和管理过程的标准化,离不开“接上联下”的市、区、基层技术服务体系。建立生产环节监测和监督体系,强化信息技术建设,扩大检测范围,为全市蔬菜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同时,基层技术推广部门定期联合蔬菜专家开展相关技术培训工作,建立档案卡,开展“一对一”技术服务。此外,高校、科研院所和基层农技部门联合进驻蔬菜专业合作社或种植企业,以科技特派员的形式与合作社或企业建立长期的技术服务工作。建立覆盖蔬菜产前、产中和产后全生产过程的蔬菜绿色生产技术体系,有机培肥、有机肥替代、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等减肥技术也在不断推广和示范。3.3提高蔬菜产业绿色优质高产技术到位率。北京蔬菜产业不断加强对绿色优质高产生产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3年来,全市蔬菜产业肥料利用率年均提高约14%,农药利用率年均提高约3%,化肥和农药总用量率先实现负增长。节水技术覆盖率约73%,蔬菜用水效率提升,用水总量减少。同时,为了更好地实现蔬菜产业的资源化利用,蔬菜残体等废弃资源的循环利用率显著提升,蔬菜产品质量合格率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稳中有升,蔬菜产品优质率和品牌化销售比例逐年增加。3.4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增大产业化程度。从政策引导到监督管理再到技术推广,单个农户种植不能打开市场,需要提升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这样有助于产业提升。加强与各个研究机构的合作,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提升蔬菜产业的科技水平、产品质量和品质;同时,拓展“蔬菜+”产业融合模式,增大产业化程度,实现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发展[7]。以品牌为中心发展北京市蔬菜产业,加快蔬菜产业化进程,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提升品牌的质量,增强品牌意识。3.5政府引导与政策倾斜。北京市蔬菜产业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充分利用好北京市对蔬菜产业发展的政策倾斜,制定和规划蔬菜产业发展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在更大范围内促进北京市蔬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障都市“菜篮子”工程,提升广大市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宏伟,穆月英,沈辰.北京市农户蔬菜投入产出特征调查分析[J].中国蔬菜,2020(5):65-69.

[2]刘丽红,李瑾,张丹丹,等.北京市蔬菜产业供需分析及发展战略建议[J].北方园艺,2016(11):182-187.

[3]牛云霞.京津冀蔬菜产业集群发展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

[4]谭雅蓉,于金莹,刘新,等.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北京蔬菜产业竞争力评价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20(4):97-103.

[5]穆月英,赵霞,段碧华,等.北京市蔬菜产业的地位及面临的问题分析[J].中国蔬菜,2010(21):7-12.

[6]许晓东.北京市蔬菜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问题与发展对策[J].蔬菜,2016(8):35-37.

蔬菜产业范文篇8

关键词: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政策建议

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蔬菜产业经过20多年的扩张,已形成相当大的产业规模,并由于该产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在该领域取得了比较优势,形成了国际竞争力。在本世纪初的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中,蔬菜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再一次成为农业尤其是外向型农业的发展重点。本文通过对我国蔬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进行系统评价,试图为我国蔬菜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相关建议。

评价指标的选择

(一)RCA

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简称RCA)。RCA,是指一个国家某种商品出口价值占该国商品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种商品出口价值占世界商品出口总值的份额的比例。

我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一)RCA测算

国际经验表明,如果RCA大于2.5,则国际竞争力极强;若RCA指标在1.25~2.5之间,则国际竞争力较强;若RCA指标在0.8~1.25之间,国际竞争力中等;若RCA指标小于0.8,则国际竞争力很弱。

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姜、鲜大蒜、干制和罐装蘑菇的国际竞争力极强,鲜干菜豆、鲜干蚕豆的国际竞争力较强,鲜干洋葱和鲜萝卜与胡萝卜的国际竞争力中等,而其余的品种则竞争力很弱,尤其以新鲜的莴苣、番茄、长豆角等在国际市场上显示出极弱的国际竞争力。RCA指标还反映出既有新鲜又有加工制品的品种国际竞争力普遍较强,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加工制品强化了该品种的竞争力。在国际蔬菜市场上,各蔬菜出口大国也是各有优劣。

(二)TSC测算

TSC值处于-1和1之间;TSC值趋近于-1,表示该产品竞争力很弱;TSC=-1表明该产业为完全进口产业化;而接近于0时,表示该品种的进出口趋于平衡,国内外的同类产品因产品差异化而各具竞争优势;TSC越接近于1该品种的国际竞争力越强。我们分别计算了世界主要蔬菜出口国美国、意大利、西班牙和墨西哥2003-2004年间与中国的TSC系数值,并进行对比分析,限于文章篇幅,可直接向作者索取实证结果。

可以看出,我国鲜大蒜、腌黄瓜、鲜洋蓟、萝卜与胡萝卜、姜、鲜菠菜、干与罐装蘑菇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鲜干菜豆和蚕豆的竞争力较强,鲜冷番茄和鲜干洋葱一般,鲜鹰嘴豆等其余品种则竞争力很弱。对于意大利等蔬菜出口大国,各蔬菜产品的竞争力有很大的差异。意大利的优势品种较少,有胡萝卜、菠菜、甘蓝,而茄子、蘑菇、扁豆、鹰嘴豆的竞争力极弱。西班牙在所讨论的25个品种中,有10个品种都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比我国拥有同等竞争力的产品数目要多。美国很多品种都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极强竞争力的品种数目不如西班牙和中国的多。墨西哥的姜、蘑菇、小扁豆、马铃薯、长豆角的市场占有率都相当小,不到1%。剔除这些品种之后,黄瓜、洋蓟、茄子、鹰嘴豆、甘蓝、辣椒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

(三)EAV测算

确定一个时期内,该国哪一种产品或哪一类产品具有更强或较强的出口竞争力。以0为界,EAV<0,则出口竞争力弱,且EAV越小,竞争力越弱,EAV>0则出口竞争力较强,且EAV越大,竞争力越强。

从整体上看,我国蔬菜产业在2001年才显示出较强的国际竞争力。1990~1995年期间,我国蔬菜出口竞争力是较弱的,但随后几年出口竞争力以很快的速度增长,特别是1995~1999年出口竞争力提升得很快,到2001年,EAV转成正值,表现出一定国际竞争力。

(四)CA测算

根据FAO数据库统计,我国蔬菜出口种类主要包括:新鲜蔬菜;干制蔬菜;罐装蔬菜;蔬菜汁;脱水蔬菜;醋泡蔬菜;其他加工蔬菜;冷冻蔬菜;短期保鲜蔬菜;均质保鲜蔬菜等十大类。因为干制蔬菜、罐装蔬菜和蔬菜汁数据不全,故本文只分别计算了我国其他七类蔬菜1999-2003年间的CA指数,并进行动态分析,限于文章篇幅,同样可直接向作者索取实证结果。

新鲜蔬菜:指数取值落在[1.2,3.6]区间内,与1990年相比,除1991年和1996年有所增长外,总体呈下降趋势,且1999年后,下降速度剧增,2000年仅为1.28,比1990年减少60.74%,在随后的几年中,该指数有所回升,2003年为2.10;脱水蔬菜:徘徊在[4.4,6.4]区间内,1990年达到最大值6.34,此后呈下滑趋势,1997年后波动较小,保持着约22%~25%的下降率;醋泡蔬菜:徘徊在[0.3,0.6]区间内,且呈现“增——减——有增有减”的三阶段;其他加工蔬菜:指数取值落在[1.8,4.1]区间内,1990年达最大值4.09,此后总体呈大幅下跌趋势,尤其在1997年以后,降低速度加快;冷冻蔬菜:取值落在[2.6,4.3]区间内,1990年为4.25,是11年中的最大值,此后除1991年下降速度稍慢外,其余年份以约30%~38%的速度下降;短期保鲜蔬菜:CA指数在[7.2,12.1]区间内递减,其下降的速度由慢到快,表现为三阶段;均质保鲜蔬菜:徘徊于区间[-0.00097,1.3],除1992年大于1外,其余年份均小于1,总体呈大幅下降趋势,特别是1997年后其降速已超过85%。

结论与政策建议

首先,我国蔬菜产业总体上具国际竞争力,但并不明显。我国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蔬菜具有较强的价格和成本竞争力,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蔬菜产业重数量轻质量,加工程度低,安全卫生隐患和无序竞争等问题使产业竞争力大打折扣。从长期来看,虽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但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其次,不同种类蔬菜国际竞争力存在明显差异。从各相关评价指标来看,我国不同种类蔬菜国际竞争力存在显著差异,不尽相同。对此,本文应扬长避短,充分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有选择地实现我国蔬菜产业“走出去”战略的跨越式发展。第三,从国家间的国际竞争力比较可以看出,我国蔬菜出口的潜在市场应定位于世界主要蔬菜进口国。这主要是指集中在欧洲、美洲的发达国家及亚洲一些国家。具体包括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荷兰、意大利及中国香港。

基于上文实证分析,对我国蔬菜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出以下建议:首先要大力发挥本地综合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按比较优势优化品种结构,着力培育有竞争力的特色蔬菜产品。其次,要大力提高整个蔬菜产业链的科技水平,着力增强蔬菜产业的科技支撑。必须把科技进步放到蔬菜产业发展首位,走科技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蔬菜发展之路。再者,加大脱水蔬菜的出口,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国际市场流行的需求品种,根据国际市场需求,调整优化蔬菜品种结构。第四是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同时,根据不同国家的产品市场缺位,努力开拓新市场,形成市场多元化格局。最后,应组织建立蔬菜行业协会,我国蔬菜出口经常出现国内出口商相互压价造成恶性竞争,因此早日建立蔬菜行业协会,规范竞争秩序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蔬菜产业范文篇9

关键词:蔬菜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金昌市金川区位于北纬38°21′,地处黄金分割线,气候温和干燥,日照充足、夏季比较凉爽,日照时间长,极端天气较少,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发生率较低,蔬菜产品产量高、品质好、有机物高,是发展绿色、有机高原夏菜的理想之地。

1发展现状

近年来,金川区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蔬菜产业,稳步构建现代蔬菜产业体系,形成了生产、贮藏、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蔬菜产业已经成为全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1.1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金川区紧紧围绕“菜篮子”工程,大力推进无公害及绿色蔬菜产业发展,着力强化对绿色有机蔬菜基地及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同步提高设施化、标准化水平,引进培植以金昌市金从玉、甘肃辰银等公司及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一批带动能力强的蔬菜经营主体,推动全区蔬菜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蔬菜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1年底,全区建成金川区万亩供港蔬菜基地、居佳供港澳蔬菜基地、东湾村绿萝卜种植基地等多元化、高效化、精细化、生态化、现代化的高原夏菜规模化种植示范基地9个,建成中西设施农业示范园、东湾千亩戈壁农业产业园等设施农业示范园(区)15个。通过多茬种植,全区蔬菜基地面积达到6313hm2,通过多茬种植,全区蔬菜播种面积达到7600.3hm2,其中:红辣椒820hm2,洋葱3040hm2,露地蔬菜3527hm2(含复种),设施蔬菜213.3hm2,据测算,2021年全区蔬菜产量达到38万t,蔬菜总产值达到7.6亿元,全区蔬菜产业初步达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现代农业格局。

1.2产业布局日趋合理

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农户为基础,生产基地为依托,加工、运销企业为龙头,市场为纽带的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蔬菜产业化发展格局。1.2.1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强化龙头企业带动,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蔬菜经营主体,先后引进金从玉、金海彧、江楠集团、甘肃辰银等蔬菜经销龙头企业,鼓励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村“三变”改革,构建“村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村集体股份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成立了蔬菜农技协联合会,吸纳蔬菜产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等107个会员单位和个人,涉及种植、加工、冷链贮运、农机服务、营销等各个产业发展环节,培育各类蔬菜经营主体达76家。1.2.2冷链仓储设施不断完善全区建成各类恒温库133座,全区库容累计达到40.44万m3,农产品储藏能力提升至3.84万t,基本实现蔬菜采后快速预冷、商品化加工处理和淡季入库冷藏保鲜管理的“淡存旺出”营销模式,有效提高了产业发展抵御市场风险能力。1.2.3营销体系不断优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扩大内需市场,建成大型蔬菜集散市场1座,市区内小型蔬菜市场16家、蔬菜直销店18家,建成双湾镇陈家沟村和天生炕村蔬菜集散市场2个,建成农产品仓储分拣中心1个,在建占地133hm2的金昌·江楠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园1个,开发线上销售平台2个,同城线上销售平台1个,线下实体店铺20个,建成农超对接示范点10个。同时,精准分析蔬菜产业南北市场行情,充分利用高原夏菜等品牌优势,在每年6—10月,牢牢抓住南方地区因受季风气候和灾害性天气影响、蔬菜供给严重不足的销售机遇,通过“错峰”销售,将蔬菜远销香港、澳门、福建、广东、四川等地,弥补南方市场需求的同时,不断拓展国内外部市场,金川区已逐步发展成为“北菜南运”“西菜东调”“粤港澳大湾区”甘肃高原蔬菜主产区和河西走廊高原夏菜的重要集散地。

1.3农业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

积极探索发展智慧农业、数字农业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模式,同步建设高效节水,夯实农业基础支撑。1.3.1设施农业方面在新华村试点园区的105座日光温室安装温室智能小气候控制系统和水肥一体化设备,在龙口村日光温室安装智能灌溉系统102座,在许家沟戈壁设施农业园区安装自走式喷淋系统和水肥一体化系统52座,在天生炕育苗基地安装自走式喷淋系统和水肥一体化系统12套。1.3.2高原夏菜方面大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九个井蔬菜基地建成高效智能示范基地90hm2,建设物联网水肥一体化核心示范区13.3hm2。依托省级现代产业园、产业强镇项目,在建物联网水肥一体化核心示范区10hm2,扩大水肥一体化示范面积200hm2,在金川区园艺场新建智能控制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66.7hm2,在膜下滴灌整村推进的新粮地村建成自动加肥站一座,推广示范面积300hm2。1.3.3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方面持续加强院地合作,不断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2021年,开展育苗移栽、微喷灌、滴灌节水技术、绿色防控、有机肥培肥地力等农业技术集成技术示范基地面积3.3hm2,引进供港蔬菜、高原夏菜、红辣椒、南瓜等蔬菜新品种60余个;持续加大高效节水、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技术示范推广力度,稳步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建成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示范区6666.7hm2,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左右;同时,示范推广蔬菜穴盘育苗移栽、密植栽培、配方施肥、耕地质量提升、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及统防统治等新技术,推广、使用机械施肥机、精量播种机、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药机等设施设备,进一步提升蔬菜产业新技术运用水平和机械化生产效率。1.3.4在农业机械化方面加速农业机械引进示范推广,积极推进机械施肥机、精量播种机、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药机、联合收割机等先进农业机械与现代农业产业对接,全区拥有各类农业机械3.24万台(套),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26.95万kW·h,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7%。区内建成农机专业合作社12个,其中“一乡一农机”合作社示范社2个,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全省领先。

1.4质量安全稳步提升

制定和推广蔬菜无公害技术规程及地方标准30项(次),获得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证2家,认证面积1166.7hm2,获得绿色蔬菜产品认证5个,全区“三品一标”蔬菜总数达到21个。同时,以区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为主导,以蔬菜基地、农贸市场、超市等为重点,建立了完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成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信息指挥平台1个、视频监控平台1个、追溯平台2个、追溯试点8个,全区13个农贸市场和6个蔬菜生产基地设立了蔬菜农残检测室,区级农产品自检抽检合格率达99%以上,为“舌尖上的安全”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

2存在的问题

2.1水资源严重短缺

金川地处内陆干旱地区,水资源主要依靠永昌县境祁连山区自然降水、冰川积雪融化产生地表径流和渗漏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区内年降雨量少,在蔬菜种植中,即使采取修建高位蓄水池,配套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技术,单茬用水量仍在7500m3以上,配水定额无法满足蔬菜用水需求,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基地建设最大的“瓶颈”。

2.2蔬菜种植发展空间有限

金川区全区耕地确权面积17446.7hm2,每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2666.7hm2以上,剩余耕地种植蔬菜、饲草、西甜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虽通过多茬种植、麦后复种等措施开展蔬菜生产,但在保证完成粮食种植指标的前提下,发展蔬菜产业的耕地空间十分有限。

2.3精深加工和市场营销比较薄弱

全区蔬菜还处于初加工阶段,无大型蔬菜精深加工企业入驻,蔬菜生产附加值不足,精深加工能力较弱,全区蔬菜产业市场竞争力还不是很强,品牌建设及产品认证工作相对滞后,尚未形成带包装的商品性好的产品,产品定位总是在优质低价的细分市场。再加上,部分企业由于资金等因素,专业化的营销队伍尚未建立起来,市场营销比较薄弱。

2.4区域品牌缺乏

目前,金川区龙头企业在高原夏菜产业发展中,品牌建设及产品认证工作相对滞后,产品定位总是在优质低价的细分市场,缺乏统一的区域品牌。

2.5蔬菜保险参保率低

蔬菜受市场行情波动影响加大,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应对蔬菜种植出现的因区域性、季节性和结构性过剩带来的风险抵御能力明显偏弱。省上明确了农业保险全覆盖,但由于市、区财力有限,不能满足蔬菜保险所需财政配套资金,再加上经营主体和农户的参保意识不够,导致蔬菜保险不能做到应保尽保,增加了蔬菜产业发展风险,无法保障其收益。

2.6尾菜处理存在短板

金昌作为重要的高原夏菜种植基地和流通集散地,还需加工外销从周边地区收购的蔬菜,全区尾菜年产生量约22.5余万t。虽通过将肥料化、饲料化等方式进行尾菜处理,但区内无大型的尾菜精深加工和处理企业,尾菜处理存在短板。

3对策建议

3.1继续加强基地建设

进一步调整种植结构,完善蔬菜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协调做好信息服务及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提升、农资市场监管等工作,为蔬菜产业发展搭建更高层次平台。扶持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就业率高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吸引社会资本多元化投入蔬菜基地建设和运营。

3.2积极培育龙头企业

为企业和专业化合作组织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用好、用活“三变”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成果,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和资金服务于蔬菜产业。引导龙头企业与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和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扶优培强高原夏菜、设施蔬菜等特色优势蔬菜产业,辐射带动工厂化育苗、冷链仓储物流、净菜加工、尾菜处理的发展,着力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蔬菜产业体系。

3.3注重强化品牌经营

引导扶持蔬菜产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提升质量效益为主线,大力推进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技术装备等重点领域加快发展,优化产业规模,提升菜品质量,塑造企业形象。加大蔬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力度,进一步完善农业地方标准,强化品牌保护意识,加快品牌认证步伐,着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3.4加大科技支撑力度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和扶持蔬菜产业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集成创新试验示范,共同开发和推广、应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同时,做好引进人才服务,加强科技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支持企业科技人才团队建设,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3.5积极探索农业保险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农业保险工作要求,细化保险补贴品种,引导蔬菜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对高原夏菜、设施蔬菜、红辣椒等蔬菜品种进行价格保险,有效防范和降低因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对全区蔬菜产业发展带来的风险。

3.6持续狠抓质量安全

蔬菜产业范文篇10

1、市场供求状况:至年止。县城拥有居民12.5万人,按人平日消费蔬菜0.4公斤计算,仅县城每天最低消费蔬菜量约为50吨左右,全年需求量约为1.85万吨。据市场调查,县城蔬菜徐本县基地生产,每天需从县外调进蔬菜约为25吨,每年外进蔬菜约0.9万吨,因而我县农产品市场蔬菜价格较高,据调查统计,我县蔬菜市场平均零售价为3.5元/公斤,与省城消费水平相同。

2、基地建设状况:近年来,由于库区移民开发,我县蔬菜基地建设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一线蔬菜生产基地已初具规模。自年秋乡启用移民资金建设100口蔬菜大棚(折合20亩),我县蔬菜生产技术得到明显提高,到目前为止,我县有蔬菜大棚面积150亩约450口,全县商品蔬菜露地生产基地面积约1500亩(其中凉水井镇400亩、乡150亩、官庄镇150亩、五强溪镇50亩、镇周边250亩、二酉乡100亩、其他零星400亩),本蔬菜基地年生产总量约0.9万吨吨,而我县城镇居民蔬菜年需求总量在1.8万吨,我县每年约有50%的蔬菜仍然需从外地调运,从而导致我县蔬菜消费平均价格一直位居湖南首位。

二、主要突出问题:

1、集约生产程度低。年和年相继成立的白鸽蔬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绿美蔬菜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130万元建设大棚蔬菜基地近150亩,填补了我县历史以来春提早、秋延后蔬菜种植的空白。但由于蔬菜基地标准化建设投入成本较高,制约了我县蔬菜基地建设,总体来说,集约化标与准化生产程度仍然较低。

2、科技含量不高。一是科技生产水平低下。广大菜农科学技术的欠缺直接影响一线蔬菜基地的生产水平。我县蔬菜种植仍然靠传统的经验种植模式。如老基地今年的辣椒生产,就是按传统模式种植,结果单位产量只有600公斤,而该产品的理论产量一般都在2500公斤,其技术的欠缺只达到理论产量的四分之一。再如,启用的移民资金所建设的蔬菜大棚,其有效利用率只有30%,有的农户因没有掌握生决技术干脆不用,使其资源白白浪费。二是品种结构欠合理。表现为部分品种生产相对过量,而部分品种又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三是标准化生产程度较低。绝大部分蔬菜品种尚没有制定生产与加工技术标准,蔬菜产品质量不高,特别是农残达不到人们生活健康标准要求,质量安全监测手段落后,措施不力,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三、原因剖析:

1、开发资金短缺制约基地发展。直接影响我县城镇蔬菜价格的一线生产基地主要在镇、凉水井镇,其生产面积占全县的50%。其中又以白鸽蔬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绿美蔬菜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基地为主。两公司在组建时资产投资过大,一口大棚的投资成本近4000元,一口大棚占地为0.3亩,一亩地投入成本即为1.2万元,加之土地租金、水渠、机耕道等附属设施的建设,每亩直接间接投资成本在1.4万元。投入成本高,资金回报率较低,制约了基地发展。

2、市场信息不通导致生产被动。我县一线蔬菜种植除了凉水井镇是以公司带动农户发展以外,其它600亩的种植户均为零散种植户,信息相对闭塞,对全县的种植品种、时间、面积都不掌握,从而导致单一产品生产过量,其它产品奇缺,自己所生产的产品量少,而无法抗击市场压力,从而挫伤菜农种植积极性。

3、技术缺乏造成效益低下。我县蔬菜基地现大部分为露地生产,掌握大棚生产技术的菜农不到20%。据统计分析,一口标准大棚(约0.3亩)年生产量为2.5吨,产值为15000元,相当于一亩露地蔬菜生产产值,但我县大棚蔬菜面积到目前止仅为450口,其主要原因就是大部分菜农没有掌握其生产技术。

四、发展之策:

蔬菜产业是关乎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惠民产业,对于我们这样一个部级贫困县来说,发展蔬菜产业将是我们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1、加大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一是加大蔬菜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力度。政府出台相应的奖励和优惠政策,如利用政策性贷款、财政专项发展资金投入等,加速对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设。特别是对已基本建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基地进行扶持。加强全县蔬菜种植的信息整合。县蔬菜办把蔬菜种植信息收集整合后,可以通过政府网站或简报的形式发送到种植基地或农户手中,这样可以避免单一产品在本地的过量生产。二是要加大对蔬农的技术培训力度,提高科技生产水平。政府应每年拨出专项培训资金,对农户进行科技培训,使农户从传统种植模式向新的科技种植转型,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三是高标准适度扩大生产基地规模。目前,我们一线蔬菜基地生产的产品尚只可供应本地居民50%的消费,大量的外调鲜菜加重了我们这样部级贫困县居民的生活负担。在现有蔬菜基地的基础上,可以在凉水井镇再次扩大1000亩的蔬菜生产,将外地调进鲜菜总量控制在20%以内,这样我们的蔬菜消费价格才可稳定,居民才可得到实惠,农民可得以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