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服务调研报告十篇

时间:2023-04-07 03:34:35

健康服务调研报告

健康服务调研报告篇1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推动卫生健康工作理念、服务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对中医药助力健康中国行动的相关意见建议典型经验。

加强新时代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建设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具体行动,是满足广大群众对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的客观要求。x省x市积极探索新时代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的新路径,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中医药健康服务。

一、服务能力建设路径探索

1.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建设

x市把高位推动、营造氛围作为探索新时代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的切入点,制定《x市“十三五”中医药发展规划》《x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文件,成立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市推进中医药发展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民生工程,纳入人大、政协重点督查内容、纳入各医疗卫生单位年度绩效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项目分配、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合格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建立督查通报制度,实行半年一督查一通报,年底对工作进展缓慢、落实不力的地区进行约谈。

2.夯实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基石

x市把优化环境、完善保障作为积极探索新时代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的基础,将中医药事业发展作为实施健康x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入养生、养老、中医药健康旅游、休闲度假理念,努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对中医药项目优先立项,利用政府债券、贷款贴息等方式筹集资金4.76亿元,新建面积为10.1万平方米的x市中医院,预计2021年竣工并整体搬迁。投资1亿多元的新建分宜县中医院,预计2019年实现整体搬迁。

在机构改革中,市卫生计生委设立中医药管理科,县级卫生计生机构增设中医药管理股;市(县)设立了综合性中医医院,综合性医院设置了中医科(康复科),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了中医科、中药房,村卫生室设置了中医角,民营医院(中医门诊)设置了中医体验点,基本形成以市(县)中医院为龙头,市(县)综合性医院中医科(康复科)为骨干,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和村卫生室中医角为支点,民营医疗机构中医体验点和中医门诊为补充的中医药健康服务网络。

3.激活健康服务能力建设动力

x市把创新载体、提升素质作为积极探索新时代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大力开展名医、名科、名院建设,每年安排中医服务能力和设备建设专项经费300万元,重点建设省、市临床重点专科、基层特色专科和中医优势病种区域治疗中心。

制定并实施《x市创建热敏灸应用示范村镇实施方案》,在全省率先开展热敏灸技术推广“老有所艾”惠民工程试点,通过建立组织推进体系,推进热敏灸进家庭,加强专业技术团队建设,组建中医药志愿者服务队伍,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与艾草产业融合发展等举措,重点打造5个热敏灸应用示范乡镇、10个热敏灸应用示范村。

二、几点建议

x市在推进新时代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建设中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党的提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赋予的新要求新内涵新任务还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基层中医药保障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中医药健康知识普及有待进一步加强等方面,对此笔者有如下建议。

一是加大对基层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各级政府要逐步增加投入,重点支持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公立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以及中医药人才培养。完善相关财政补助政策,制订有利于公立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补助办法,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与服务。改革中医药价格形成机制,适当提高中医服务尤其是非药物治疗等项目价格,将符合规定的中医诊疗项目、中成药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人才编制数,确保基层有人干事。

健康服务调研报告篇2

报告显示,我国国民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运动健身意识薄弱,各群体亚健康状况堪忧,由疾患造成的整体疾病经济负担沉重。报告据此以2020年为限,设定了国家卫生事业发展的目标:主要健康指标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并提出10个具体目标和95个分目标,如人均预期寿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均作出了量化要求。

大部制想象美丽并渺茫着

报告中为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构想和措施,其中,建议涉及人民健康的若干职能相近的部门,如卫生、医疗保障、计划生育、环境保护、体育运动等部门,可以考虑逐步合并,建立国家健康福利部或国家健康委员会。

这一建议涉及国务院部委的行政改革,事关重大,构想宏伟,涉及面广泛,故而得到了舆论的重视。据相关报道,虽然有报告撰述者透露,此构想有望在十八大后拉开帷幕的大部制改革过程中付诸实施,但也有消息说,构想尚停留在专家建议层面,并未上升至中央议事日程。更有学者评论称,基于现实种种条件的限制,此建议短期内实行的可能性渺茫。

与上述专家学者的谨慎甚而不乏悲观色彩的看法迥异,一些媒体评论则以相当乐观态度积极回应了这一建议,认为这是国家部委职能转型—走向服务型政府的契机—并强调这样的职能转型具有为“大健康部”改革正名的功效。也有评论指出,要实现“2020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打破制度障碍势在必行,但前提一是不能将其寄望于单一部门,必须有卫生、医保、社保、环保、体育等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避免国家战略沦为部门战略,落下播撒龙种却只收获跳蚤的结果。二是合作机制的最终成形,有赖于制度的顶层设计。通过顶层设计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以统合各部门围绕“健康”这一核心展开工作,才能避免国家战略与部门职责发生矛盾甚至背离的现象。

怨气弥漫一触即爆

事实上,《“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已经为整合全社会的卫生和福利管理机制,设立国家健康福利部或国家健康委员会,以数据和实证为依据罗列了充分的理由,阐述了这一改革措施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简要而言,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等深层次矛盾凸显。具体而言,国民健康在服务和管理层面涉及多个部委,但由于政出多门,既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也不利于问责制的落实。例如农村妇幼保健实际涉及计划生育、卫生行政、疾病预防控制、教育、环境等多个部门,但是这些部门之间并没有合作的机制。再如,目前医改面临的困境,即主要是医保、医药和医疗分属不同部门管理,三个体系内部协调不够,尤其是其中的医保管理,更是数种机制交织,叠床架屋,程序繁琐重复,相互掣肘。

在宏观数据上,国民健康福利体系的改革也呈刻不容缓之势。该报告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全国的年患病人次数由1993年的43.6亿增加到2008年的52.5亿,15年间增加了20%。巨大的患病人数带来相应的经济负担,根据第三次国际卫生服务调查等研究测算,2005年全国疾病总的经济负担为23968亿元,相当于GDP的13.1%,经济负担沉重由此可见一斑。与此同时,国民运动健身意识极为淡薄,2010年中国慢性病监测显示,18岁以上公民83.8%从不参加业余锻炼,而仅有11.9%的公民经常锻炼,全社会的整体健康水平十分低下。

实际上,具体到社会层面和民生现状,国民医疗健康的问题不但问题突出,而且由来已久。种种因观念造就和体制落后导致的矛盾不仅丛生而且尖锐,凸显了更为迫切的改革意愿和要求。一个应该承认的事实是,诸如看病贵、看病难的情况非但长期未获改善,反而有加剧的趋势。医疗资源配置失衡以及服务分配的不公平因素,即是导致医患矛盾尖锐的主要原因,也引发了整个行业的信任危机。其恶劣后果是,患者、医务从业人员、行业管理乃至全社会,几乎无一幸免受到了损害。这些弊端,均不难在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个案中得以折射和反映。

路径探索各地试水

《“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的以及健康福利部或国家健康委员会的设想,说明锐意革新,突破观念的桎梏,改良医疗公共服务的现状,不仅是全社会共同的愿望,也得到了政府高层的重视。从这个意义上看,短期内的机会渺茫并不能否定对长期予以寄望。正如希望有待于贯彻实现,据报道,由深圳市政府投资35亿元兴建、深港双方共同组建团队管理的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已经正式试业。这家新型医院将坚持公立属性,保障医疗服务的公益效用,“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与非营利分开”—简而言之,基本复制香港公立医院模式。考虑到以国内不尽如人意的医疗环境为背景,曾经前往香港接受过当地医疗服务的内地人,对香港公共医疗服务的赞誉几乎是众口一词,这样的尝试显然极为有益,与“健康中国2020”战略一样让人充满期望。

此外,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全体会议近日审议了《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大病保障制度,要把基本医保与商业保险结合起来,相互衔接、功能互补”。业界人士从中解读到的信息是,此前已经在部分地区试点的“利用基本医保基金购买商业保险,作为大病补充保险”的模式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开。

广东的“湛江模式”、“番禺模式”,江苏的“江阴模式”、“太仓模式”等,都为解决因病致贫探索出了新路。具体而言,“番禺模式”将三大基本医保基金由商业保险机构托管,管理费由财政买单,而“湛江模式”则是当地政府授权商业保险机构提取三大基本医保个人缴费部分的15%作为大病补充医疗保险,以此提高医保报销水平。

健康服务调研报告篇3

2017失能调查报告

昨日,全国老龄办《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这份报告包括了对我国老年人口的性别和年龄结构、经济状况、医疗卫生情况及老龄产业市场等情况的最新抽样调查结果。

报告显示,在老年人健康状况不断改善的同时,仍然有18.3%的老年人为失能、半失能状态,总数达4063万人。老年人的家庭环境不适应老年人身体状况变化的超过了6成。

此外,民政部下属研究机构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每年全国走失老人约有50万人,平均每天走失约1370人。失智和缺乏照料成为老人走失的主因。

焦点1

近2成老人失能半失能

报告提到,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在预防保健、医疗保障等方面都有进步。报告显示,2000年,覆盖城乡老年人的体检刚刚起步,而到2017年,有56.9%的城乡老年人享受过免费体检;此外,2017年城乡享有医保的老年人比例分别达到了98.9%和98.6%。

不过,报告也显示,虽然我国老年人健康的整体状况在改善,但目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仍然不容乐观。2017年,全国城乡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的比例达到了18.3%,总数约为4063万人。

除了这部分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即使对于身体健康的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58.7%的城乡老年人认为住房存在不适老的问题,在农村老年人中这一比例高达63.2%。

一些地区为了让老年人更能适应他们的居住环境,也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告诉新京报记者,围绕老年人住的问题,2017年北京市的政府部门计划为5000户有需求的经济困难、失能、失独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的通道、居室、卫生间等生活场所进行通行、助浴、如厕等适老化改造。

焦点2

农村空巢老人已超50%

报告显示,我国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除了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种花草、养宠物、参加活动外,上网也成为老年人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有5%的老年人经常上网,在城镇老年人中,这一比例为9.1%。同时,旅游日益成为老年人休闲生活的新选择,13.1%的老年人明确表示未来一年计划外出旅游。

但是,调查也显示出我国目前老年人的精神慰藉服务还严重不足,农村老年人精神孤独问题尤为严重,空巢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的比例达到了51.3%,其中农村为51.7%。

2017年7月4日下午,丰台区海户西里北社区,86岁的崔老太被发现死在家中,遗体已经腐烂。社区居委会介绍,老太早年离异,子女也不在身边,独自居住多年。据了解,截至2013年底,北京户籍老年人口279.3万,占全市户籍人口的21.2%,空巢老人约占老年人口的一半。

焦点3

人口流出地老人走失多发

《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调查报告》通过分层随机抽样,课题组最终确定了北京、辽宁、山东、江苏、河南、广西、四川和甘肃等8个省份,随机抽取17个救助站1661位走失老人数据以及21个地方报警的报道数据,并对部分老人进行了深入的电话问卷调查。报告显示,每年全国走失老人约有50万人,平均每天走失约1370人。失智和缺乏照料成为老人走失的主因。

哪些地方老年人容易走失?报告显示,走失老人居住地多为农村或中小城市。调查数据显示,全国走失老人的重灾区同时也是大量人口流出的地区,走失的多数为农村留守老人。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接受过救助的走失老人中,仍有26%出现再次走失的情况,其中走失5次以上的老人占被调查老人的6%。他介绍,在老人走失的原因方面,最多的是迷路(占35%),其次是患有精神疾病(占18%),再次是因失智(占17%)。报告数据显示,约72%走失老人出现记忆力障碍情况,其中,经过医院确诊的失智患者占到总比例的25%。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安部人口信息系统、全国救助寻亲网等平台已共同搭建起老人走失救助信息系统。其中,救助寻亲网实现了全国救助站全覆盖,从而提高寻人效率。

■ 相关新闻

北京西城失能老人最高可补贴400元

昨日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北京市各区都开展了以敬老为主题的活动,有的区还了老年人的优待新政策及养老设施的建设消息。

据北京市民政局介绍,本月北京市将举办551场敬老爱老活动,是历年来数量最多的次。敬老月活动突出体现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和保障下倾,将走进家庭、社区、养老机构,倾听老年人心声,重点解决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实际困难。

补贴可用于家庭医生支出

西城区民政局昨日《西城区中、重度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服务补贴暂行办法》。自11月1日起,西城区符合条件的中、重度失能老年人,将可获得每月最高400元的居家照护服务补贴,用于购买生活照料、生活护理、送餐费补贴以及家庭医生等六类服务。

这些服务都包含什么?西城区介绍,生活照料服务包括上门修脚、理发、洗澡等服务;精神关怀主要包括为失能老年人及其主要照护者提供陪伴、精神慰藉等服务;健康指导主要包括建立健康咨询、安全用药提醒、膳食营养指导等服务;生活护理包括日常生活技能训练、褥疮清理等服务。

此外,这种补贴还可以用于老年人的家庭医生支出,家庭医生服务每次80元,每月最多2次,服务内容为建立健康档案、系统物理检查、健康评估等。

符合享受居家照护服务补贴的中、重度失能的老年人,每月可享受最高额度为400元的居家照护服务补贴。补贴实行月结月清。每月最后一个自然日24时,当月居家照护服务补贴自动归零,下一月补贴额度同时到账。

东城今年将开设17家养老服务驿站

北京市东城区则在昨日透露,今年该区计划在各街道开设17家养老服务驿站,三年内增加到60家,满足孤寡老人的照料需求,并提供上门照料服务。

健康服务调研报告篇4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医体质辨识在健康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接收的37例亚健康人员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后根据不同类别的体质情况行相应的健康指导。结果37例亚健康人员在中医体质辨识以及健康调养指导后,偏颇体质情况与指导前有明显的改善,总有效率高。结论对亚健康人士进行体质分类并依照不同类别的体质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调养指导,能够改善处于阳虚质等不同体质状态的人员体质情况,对调养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帮助意义,值得临床上研究与推广。

【关键词】健康指导;体质辨识;中医分析

亚健康人士往往由于体质偏颇而引发疾病的发生,采用中医体质辨识方法对其进行体质分类以及状态分析从而进一步进行健康调养指导为预防疾病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于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接收的37例亚健康人员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后根据不同类别的体质情况行相应的健康指导,成绩斐然,具体过程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对我院接收的37例接受中医体质辨识以及健康调养指导的亚健康人员。其中共有男士20例,女士17例,年龄范围为21~64岁,平均年龄为(40.25±2.31)岁。本次研究人群中主要从事的职业有:教师、医生、农民、企业员工以及公务员。本次研究的37例在相关诊断标准方法判定下均属于偏颇体质。

1.2中医辨识与健康指导

安排37例亚健康人士进行中医体质辨识测量表填写,填写过程独立完成,避免出现抄袭等导致填写无效的现象发生;根据测量表数据,医师对37例分别进行诊断、检查,并对其按照九种体质分类标准方法进行体质分类,分类后对其进行健康调养开出指导报告,指导报告内容主要为:根据亚健康人士的不同体质在精神自我护理指导、环境调养方法、锻炼处方、生活饮食指导、中医养生药物服用、药膳调养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且具体的指导方案报告[1]。

健康服务调研报告篇5

那天晚上,深交所的一纸公告牵动了股民的心:山东兴民钢圈股份有限公司宣布,2011年4月21日,年仅51岁的董事长王嘉民因病抢救无效逝世。而在这之前,在身边的人眼中,王嘉民平时看起来身体良好,并没有大的疾病,除了工作还是工作。

王嘉民的突然离世,引起了当地相关部门的重视。

2012年4月,山东证监局监管通报,提醒辖区内企业家们注意身体健康,并着重强调:“辖区公司特别是民营控股公司,正确处理长期发展与短期业绩之间的关系,为高管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建议各企业通过组织高管定期体检、实行强制休假等方式,逐渐建立健全高管健康管理制度。

华为的首席健康官

在中国企业里,最先将员工的健康管理高调带入人们视野的,是以“狼性文化”立足市场的华为。

2009年6月,华为的《2008华为社会责任报告》中,特别提到2008年在公司首次设立的“首席员工健康与安全官”。该职位仿效国外企业对于“健康官”的重视,由公司高管纪平(原华为首席财政官)担任。

2008年的华为正处于受外界质疑的漩涡之中,接连发生的员工猝死事件让华为的高压管理模式饱受抨击。其公司内部所盛行的“加班文化”、“床垫文化”等,也将华为置于“不顾员工死活”的议论阴霾里。

那时,不仅员工的健康频繁出现问题,急速行进中的整个华为集团都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其总裁任正非也曾透露过自己在1999年到2007年间难熬的抑郁经历。

而作为首设“健康官”的中国大企业,华为的这次举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自己的对外形象。当时的媒体评价此事为“狼性文化的温情一面”。

华为公司企业发展部总监韦传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在公司,首席健康与安全官的作用是制定公司员工的健康与安全政策,并监控公司各个实体部门执行。公司设定有专门的组织来对员工的健康档案进行管理,与单纯的常规体检不同,华为还会对当年的员工体检结果进行分析,并做出详细的介绍和指导,并和公司食堂进行沟通。

同时,华为还通过和全球医疗机构以及商业保险机构所建立的良好商业关系,使员工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等服务。

在当年华为提供的年报数据中,2008年华为为员工的福利保障支出达到14.4亿元。

当记者问到公司有无针对高层管理者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体系时,韦传敏表示,华为所提供的健康提醒和服务对所有员工都是一样的,但具体的健康管理,毕竟还是个人的事情。

事实上,简单的提醒和服务对公司高管的健康管理,只能起到非常有限的作用。

《中国企业家》一项针对中国企业家工作、健康与快乐状况的调查结果中显示,将近三分之二的企业家在最近一年中都进行过身体检查,但仍有15.25%的企业家承认自己在最近两年中从未检查过身体。对于自身的健康问题,企业家普遍感觉良好,但数据显示的事实却并非如此。在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评价上,59.32%的企业家感觉“很满意”和“基本满意”,但却有90.6%的企业家至少出现了一种“过劳”症状,高达92.3%的企业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

缺失的健康管理

虽然听起来像个新兴事物,但实际上,健康管理这个概念的发展推广已有半个世纪之久。

美国是最先提出健康管理概念的国家,同时也是这一理念发展最为完善的国家。早在1969年,美国联邦政府就已经出台将健康管理纳入国家医疗保健计划的政策。至今,这个被统称为“管理医疗模式(Managed Care)保险制度”,已经取代了美国部分的医疗保险,高达70%的美国国民享有健康管理服务。

在美国的健康管理系统中,有一块非常重要的部分来自雇主或工业产业的管理者。操作方式就是通过雇主同专门的健康管理公司签订合约,将员工的健康管理“外包”出去,以享受更为健全和专业的服务。这些服务除了常规的健康体检外,还通常包括不同类型的健康讲座、完善的健身中心、专业的营养师咨询和按摩师服务等完整的身体、心理健康保健系统。

但在中国,健康管理对很多人来说,仍是一个稍显陌生的概念,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3年前的一项报告中,国内享有此类服务的比例尚不足0.1%,而健康管理类的国家排名,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190个成员国中,中国仅排在144位。

建立有效可行的健康管理制度,将会有怎样的收益?

美国健康与生产力研究院(IHPM)曾这样分析:在健康管理方面投入1元钱,相当于减少3到6元医疗费用的开销。再加上由此产生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回报,实际效益将达到投入的9倍。

“国外企业都十分重视的一个职位便是健康官,其职责便是对企业高管及员工的健康状况进行管控和分析。”国家一级营养师、私人健康顾问王雷军向《新商务周刊》介绍。无奈于国内健康管理的现状,王雷军十分肯定地强调:“如果国内的健康管理意识得以改变,企业健康制度建立起来,并和国际接轨,中国企业的运作及效率一定会很高,创造出的效益也会更大。”

难以保证的个人健康管理

针对国内健康管理的不发达,中国医师学会常任理事,慈铭健康体检集团总裁韩小红,曾在2010年“上海世博企业健康管理国际高峰论坛”上表达了如下忧虑:“中国企业家对自身和员工健康的忽视,已成为经济实体‘木桶’的短板。面对日益全球化的跨国激烈竞争,中国企业不能输在最大的资本——‘人’的管理上,健康福利机制的建立更要和国际接轨。”

2010年的《中国员工身心健康风险状况调研报告》中显示,完整的健康风险管理应该兼顾个体的生理、心理两方面的健康,但在调查中发现,很少有企业提供完整的身心结合的健康风险管理服务,并仅有50%的企业实施部分健康管理计划。

一方面是健康管理制度在中国企业推广的不完善,另一方面,却是人们普遍对健康管理概念表现出的茫然。

接连发生的健康危机事件,不断地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据北京盛诺一家医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强介绍,近年来,拥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国内高管开始寻求海外先进的医疗服务,“和高管客户接触,能够很强烈地感受到他们对自己身体巨大的焦虑和压力”。蔡强所在的公司,致力于向国内高级管理人员提供高端海外医疗服务。

但同时,很多国内公司为员工提供的健康服务管理较多地集中在年度健康检查上,而缺乏整体系统的健康管理,而员工自身对健康的投资也集中在健康体检与单纯的健身上。

健康服务调研报告篇6

关键词:健康中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常州市

中图分类号:C91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1-0122-02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健康与每一个人密切相关,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对人类发展理念的推行,国内城乡医疗保障机制的逐步并轨,健康公平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强富美高”总命题、总纲领引领下,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常州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而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是通过国家和社会共同努力,预防和控制疾病与伤残,改善与健康相关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培养公众健康素养,创建人人享有健康的社会。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加快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公共卫生整体实力和疾病防控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经过长期努力,我们不仅显著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而且开辟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2016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完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效率和均等化水平”,给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常州“十三五”规划中也提出:“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健全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二)研究意义

一方面,研究健康中国背景下常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新内涵以及实现路径是对福利经济和社会学结合现有国情的研究深度和广度的拓展,特别是理论体系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对原有理论体系的完善和补充。另一方面,立足健康中国的大背景研究常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问题,有利于加快城乡统筹,保障城乡居民获得最基本、最有效的公共卫生服务,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对现有的卫生管理政策提供一定的研究依据和决策参考意见,并推动实现区域间和谐均衡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推动科技创新与城镇医保并轨的改革,二是促进社会和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三是促进人民健康公平目标的实现和人民健康权利平等的体现。

二、研究现状分析

现状分析主要通过文献检索,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案例研究这几种研究方法展开。一方面,利用相关书籍、学术文献、专著和网络资源等资料对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梳理;收集并分析卫生统计年鉴、卫生服务调查中相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数据资料、政府报告、统计报表等资料。另一方面,在常州地区进行结构性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基本情况,探讨存在的问题、应对策略和措施等。此外,建立数据库,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其次,通过选取国内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地区进行案例研究,分析科技创新结合城乡间公共信息资源的配置情况,对前期研究得到的激励因素和实现路径进行验证,得到的研究结果如下。

(一)本课题理论界研究的现状

国内理论界研究现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现状和非均等的成因,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实现路径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践研究展开分析。国外理论界研究现状,主要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供给主体研究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新趋势两个方面分析。综合国内外理论界分析,并对近年来国内学界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系统、客观的梳理和评估,以明确已有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处于何种水平,并为今后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提供方向、依据与借鉴。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地区间研究多,群体间研究少;制度性研究多,实证性分析少;政府供给角度研究多,公众需求角度研究少等。因此,本研究注重政府行为的实证研究,强化公众需求视角的分析。

(二)健康中国背景下常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状分析

健康服务调研报告篇7

老年人是健康管理服务实施的对象,陈国亮认为老年人健康管理是对老年人的健康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评估、监测,并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影响健康危险的因素实施干预的过程。王艺敏等认为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对老年人的疾病预防、保健、康复工作。要立足社区开展全方位的老年健康管理服务,根据老年人的年龄、健康状况及生活自理能力,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倡导积极健康的老年生活方式,有效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目前以社区为基础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已经成为我国的主要模式。

2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研究现状

2.1老年人健康体检社区对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首先需要通过健康体检了解老年人身体状况。其有利于疾病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遏制疾病的恶化,同时运用健康体检率作为是否提供体检服务的评估指标。目前老年人健康体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体检结果的描述及建议措施方面,采用报告患病例数及百分比的方式分析体检结果。魏咏兰指出,老年人健康体检率、体检信息的符合率均是城区高于郊区。目前各地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为老年人提供体格检查、实验室和影像检查等服务。较少有学者对老年人体检项目、过程、结果的需求与利用进行研究。

2.2老年人对健康管理的需求多数文献对老年人需求的调查都基于了解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前提。陈正英在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健康管理需求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中描述了湘、鄂、渝、黔四个地区老年人对老年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一般常见急救知识、建立个人健康档案需求比较强烈。王晨力对城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利用情况与影响因素调查中提出,居民在选择健康管理相关项目时对免费项目的选择比例高于收费项目。

2.3老年人健康管理效果及实践陈艳华等在开展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工作实践中,通过采取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的方法,对老年人进行规范化管理之后发现其高盐饮食、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有明显的改善。李力等在对农村老年人健康管理现状调查中发现,老年人对服务的总体满意率较高,健康管理率也较高。主要的原因是老年人时间相对宽裕,对自己身体情况更为关注,依从性较好,所以比其他人群更容易管理。顾怡勤等提出应用“治未病”的理念,将中医养生保健作为健康管理的技术支撑,加入中医体质辨识的元素对老年人健康评估。同时,但因缺乏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分级,从而导致与其他服务项目之间的衔接存在问题。

3问题与建议

3.1统一对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定义相关文献对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定义主要是围绕健康检测、评估和干预,未能体现出老年人群的特殊性。统一定义是为了更好地明确服务开展的主体、针对的对象、开展的内容界定,避免了与其他有关老年人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理念相混淆。

3.2强化从社区卫生服务(供方)角度描述服务开展现状相关研究已说明“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开展情况,但从供方角度描述的文献较少。仅通过实施的流程,如:制定方案、技术培训;宣传发动、登记造册;下发通知、履行告知;分工协作、高质体检;信息反馈、整理归档等进行描述。这并不能完整反映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供方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可借鉴的工作经验以及对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

健康服务调研报告篇8

【关键词】健康体检;护理服务;流程再造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329-01

近年来,健康体检越来越重视,服务措施研究已有。有的主要在体检中,针对项目的选择、工作程序及流程安排等各环节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确保体检质量[1];有的提到转变服务理念,提供人性化服务,提高服务质量[2]。但这些文章的论点既没有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也没有调查客人的需求中得出,缺乏具体实施改进依据。我们通过调查客人的需求,对原有不完善的流程进行再造并应用,旨在改善健康体检护理服务质量及客户的需求和满意度。

1 资料和方法

1.1 再造前三年体检流程存在的问题:没有体检软件,未保留客人的基本信息,不便跟踪回访。

对客人体检前了解、体检中配合、体检后报告等过程注重不够;护士不能充分了解客人的心理需求,只配合医生完成体检。护理工作脱节,失去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

护理人员少,交流沟通欠缺,不能为客人提供系统的护理及有针对性的人性化、个性化护理服务。

(4)没有调查客人对体检流程和服务的需求。

1.2 流程再造

(1)成立流程再造小组并开始工作 在科主任参与指导下,由护士长、护理骨干组成流程再造小组。提出存在的问题,对体检客人进行问卷调查,针对体检流程和护理服务需求,收费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资料整理分析并反馈完善,设计出理想、适用的护理服务流程。

(2)新的服务流程 见下:预约健康管理安排日程,通知各科室,进行电脑预约下发名单到体检进行准备工作体检(包括问卷调查)抽血者登记,进行录入报告送化验标本抽血室清洁、消毒交于进行总结分析并检查报告进行打印并检查报告健康管理进行档案维护,检查报告发放报告结算费用健康讲座电话回访

(3)再造流程的实践应用 对护理人员进行礼仪、言谈举止、三基理论、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人文和心理知识培训。由护士长演示,重点强调流程操作方法、表达技巧、时间控制及保护性医疗措施等。并安排健康教育等。在流程操作过程中,体检前向单位负责人讲解检查前准备,如空腹,意味着什么也不吃,包括牛奶、饮料等。体检中体现人性化护理服务、一对一服务,告诉客人检查项目,做到引领护士心中有数;采血后告诉客人,按压针眼的时间等。合理分流、妥善安置、分工协作、齐心协力。接待大批体检人员,合理分工。 1名护士做总协调,安排体检人员的分流去向,流水作业效率高,护士长在整个流程操作中主要进行监控和评估,以保证流程的持续改进。

(4)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96份,回收率为99.2%。其内容体检流程需求包括:体检秩序好,等候时间短、需要导诊、收费情况、播放背景音乐和早餐品种多。其折半信度为0.76;体检护理服务需求包括:态度热情、详细解释、语言和蔼、操作技术熟练和仪表端庄整洁。折半信度为0.74。客人满意率调查,再造前与再造实施后,分别发放问卷1120份和1650份,分别收回1105份和1620份,收回率分别为98.66%和98.18%。其答案只分满意和比较满意。调查者指导、解释填写问卷方法后,客人独立填写并收回。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美国spss12.0版本统计软件做统计分析。体检流程和护理服务需求率分析,先用行×列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后,再将其分割为非独立的四格表x2检验,作以两两间比较,并将检验水准αα′,α′,式中k为率的个数,故该文α′0.005为显著性界值。两组客人满意率比较,应用四格表x2检验。

2 结果

(1)客人对体检流程的需求率依次是:体检秩序好、等候时间短(Ⅰ40.92%)>需要导诊(Ⅱ31.25%)>收费情况(Ⅲ22.58%)>播放背景音乐(Ⅳ4.03%)>早餐品种多(Ⅴ1.21%),经Ⅰ与Ⅱ、Ⅰ与Ⅲ、Ⅰ与Ⅳ、Ⅰ与Ⅴ、Ⅱ与Ⅲ、Ⅱ与Ⅳ、Ⅱ与Ⅴ、Ⅲ与Ⅳ、Ⅲ与Ⅴ和Ⅳ与Ⅴ比较,其x2分别是10.070、38.521、193.724、235.253和9.475;P分别是0.002、0.000、0.000、0.000和0.002,均P<0.005。对护理服务需求率,态度热情(Ⅰ29.44%)和详细解释(Ⅱ28.63%)需求率分别均比语言和蔼(Ⅲ18.95%)、操作技术熟练(Ⅳ13.91%)和仪表端庄整洁(Ⅴ9.07%)需求率高,且语言和蔼亦比仪表端庄整洁需求率高 (Ⅰ与Ⅲ、Ⅰ与Ⅳ、Ⅰ与Ⅴ、Ⅱ与Ⅲ、Ⅱ与Ⅳ、Ⅱ与Ⅴ和Ⅲ与Ⅴ比较,x2分别14.862、35.207、66.144、12.810、32.079、62.004和20.088,P均为0.000<0.005);其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

(2)再造实施后, 1620人中,回答满意者为1230人,满意率为75.93%,而再造前1105人中,回答满意为790人,满意率为71.49%,经比较x26.730,p0.009<0.05,表明再造实施后,客人的满意率比以前增高。

(3)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3],完善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3 讨论

在分析总结旧的体检流程,找出不足之处,了解客人对体检服务需求率的基础上,构建并反馈完善了新的体检服务流程,通过实践明确了体检者对体检流程需求率依次是:体检秩序好、等候时间短>需要导诊>收费情况>播放背景音乐>早餐品种多,(P<0.005),说明检查者在体检流程中较多关心的是如何顺利地在较短时间内检查完毕。他(她)们对体检护理方面的需求,态度热情和详细解释需求率分别均高于语言和蔼、操作技术熟练和仪表端庄整洁,且语言和蔼亦比仪表端庄整洁需求率高,(P<0.005),表明体检者更多关注护士的服务态度。通过实施新的体检服务流程,提高了护士业务素质,完善 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实施流程再造后的满意率高于前3年(p<0.05)。

贯彻实施再造后的体检服务流程,对于临床护士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护士从关心体检配合转变为关心体检客人,可减轻客人的焦虑与急躁,以最佳心理状态,顺利完成体检[4]。

(2)符合“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围绕以体检服务为架构的流程改造,护理人员从内心深处领悟到变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新的服务流程提高了服务效率,增加了病人的满意度[5]。

(3)增强服务意识、突出服务特色:该文研究结果充分说明良好的服务态度能增加体检者的信任感,并使其配合各项体检,由此可见,护士的服务态度是体检者的主要需求。也是体检发展生存之本[6,7]。

在此鸣谢内蒙古医学院李维才教授指导。

参考文献

[1] 王丽萍,沈碧云,聂冬莉.健康体检现代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热带医学,2006,6(8):1521-1522

[2] 方惠霞,黎瑞莲.开展人性化体检服务的做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6,6(5):59-60

[3] 郑春,王秀清,卢静华等.手术室护理服务流程再造与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7(27).

[4] 余艳霞.不同年龄段体检者的心理需求与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6, 22(7):1072-1073

[5] 刘罗薇.流程再造在静脉输液中心的应用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1):856-857

健康服务调研报告篇9

[关键词] 责任制护理;健康体检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40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27-02

〖WTHZ〗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primary nursing model in the Health Examination Center〖WTBZ〗

WENG Jing

Physical Examination Department of XinQiao Hospital,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JZ)〗

〖WTHZ〗[Abstract]Objective 〖WTBZ〗To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primary nursing model in the health examination center.〖WTHZ〗Methods 〖WTBZ〗100 subjects who made an appointment at our center in July 2012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traditional nursing model(control group)and primary nursing model(test group).All the subjects were investigated to measure satisfaction.〖WTHZ〗Results 〖WTBZ〗The subject satisfaction of tes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

〖WTHZ〗[Key words] 〖WTBZ〗Primary nursing model;Physical examination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对生活方式的追求,健康体检越来越被重视,成为人们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对疾病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规范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1]。然而,体检流程的繁琐往往让体检者候诊时间长,效率低,是体检者对体检中心不满意的最重要因素。为了让健康体检中心更好地发展,我中心通过改变护理管理模式在健康体检中心的应用,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2年7月预约在我中心体检的100名体检者平均分为传统护理模式(对照组)与责任制护理模式(实验组)

2组,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35-71岁,平均56.4岁。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1.2.1 传统护理模式(对照组) ①受检人员提前预约;②合理安排体检秩序;③体检结束后,汇总并整理好各项检查报告,由体检医师出诊断报告,护士整理出相关健康宣教文件,最后由主检医师审核并签字确认后发送给受检者。

1.2.2 责任制护理模式(实验组) ①受检人员提前预约;②每位责任护士一次体检中带领5-l0位体检者,全程参与每位受检者体检;③体检结束后,汇总并整理好各项检查报告,由体检医师出诊断报告,护士整理出相关健康宣教文件,最后由主检医师审核并签字确认后发送给受检者。

1.3 评价指标 通过无记名问卷方式了解体检者的满意度,内容是对体检中心护士的服务是否满意。问题设有3个选项,即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被调查者在选项上打钩。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等级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以α=0.05作为显著性检验的标准,以P

2 结 果

满意程度统计,见表1。

3 讨 论

责任制护理是一种先进的护理制度,它要求责任护士负责为患者提供全程、连续的优质护理服务,该模式引进了竞争机制,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热情和增强护士的优质服务意识,从而改善了服务态度,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2]。责任制护理模式在临床科室的应用较多[3],但健康体检中心引进责任制护理模式的未见报道。

健康体检中心的流程极其繁琐,体检者往往对流程及体检项目不熟导致候诊时间长,直接影响了体检者对健康体检中心的满意度。如何“以体检客户为中心”是反映整个体检流程是否合理有效的出发点及核心,从而要求体检中心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以人为本的流程管理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4]。为了更好地服务体检者及提示服务质量,我中心将责任制护理模式融入到体检过程中,优化体检流程。以护理小组为单位,每个责任护士根据情况在一次体检中带领5-l0位体检者,全程参与每位受检者的体检,每位受检者的体检过程由同一位护士完成。本研究通过无记名的问卷发现: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在健康体检过程中应用责任制护理模式后,体检者对护士在体检过程中的满意度增加(P

笔者认为:责任制护理模式在健康体检过程中充分发挥每个护士的作用,使护士责任更加明确,调动起每个护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责任护士因为熟悉体检流程,可以更合理有序的安排体检者参加各项目体检,明显减少了候诊时间,这跟满意度的增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另外,责任护士可以在体检过程中很好的与体检者沟通,从而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服务,也可以让我们明白体检者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及我们工作的不足,以便以后的工作进一步改进。

综上所述,将责任制护理模式融入到体检过程中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的满意度,有利体检中心的发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唐聪颖.现代体检中心质量安全控制规范与管理规章制度全集[M].北京: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2006.

[2] 李燕,陈晨,郭亮梅.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的实施效果[J].护理杂志,2010,27(10A):1503-1504.

[3] 文淑娟.护理工作模式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考[J].护理研究,2009,23(4):1046-1048.

健康服务调研报告篇10

〖事件一〗:2008年3月2日上午。台州市黄岩区院桥镇许家洋村。在家养病的张玉英今年50多岁,2007年2月健康体检时查出患乳腺癌,在台州医院住院。经过治疗,她恢复得不错。提起农民健康工程,她高兴地说:“感谢党的好政策,农民健康工程给我带来了健康。”

〖事件二〗:今年31岁的杨玲秀在2007年9月感觉身体不适,经检查患有胰腺病,这场病一共花了杨玲秀8万多元。好在杨玲秀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黄岩区新型合作医疗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她,并按照规定给她报销了1.58万元。“这确实大大减轻了我的负担。”杨玲秀说。

黄岩区近58万人口中,47.27万是农民,比例高达81%以上。随着上世纪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消解,广大农民无钱治病、因病而贫的问题开始凸现。

早在2004年,黄岩区人大常委会就密切关注农村居民住院医疗保障工作,教科文卫工委专赴澄江街道了解农村医保工作进展情况。区人大常委会认为,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势在必行,有利于帮助农民抵御个人和家庭难以承担的大病风险,必须层层抓落实,确保高效有序进行。

2006年7月,黄岩区全面启动农民健康工程。区政府将农民健康工程工作纳入各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综合目标管理考核范围,加强业管中心和医保办等经办机构建设,落实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

每年交纳45元钱,得了大病就可报销25%―45%的医疗费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大病医疗统筹保障为主、辅之以大病医疗救助,一年最高可报销3万元;凡户口在黄岩的农业人口均可参加;专门置办流动医院,社区有了责任医生,每年给参合农民免费做一次健康体检……农民健康工程在黄岩大地上蓬勃开展起来。黄岩区人大常委会密切关注该项工作,监督该项工程运行成为近阶段工作重点之一。

走村入户:关注农民健康

2007年4月,江南春暖,草长莺飞。

黄岩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组成调研组,先后4次进村入户,走访了黄岩区宁溪、院桥、江口、头陀等乡镇、街道的10多个村居卫生院,了解卫生机构设施、“一站式”服务、药费报销等情况,听取农民的心声。

经调查,区人大常委会得悉,实施农民健康工程以来,黄岩区政府对该项工作高度重视。一方面,广泛宣传,专门印发《农民健康工程社区责任医生工作手册》、《健康教育读本》等宣传手册,实施社区责任医生全面培训工作。另一方面,黄岩区确立了250个社区责任医生组,推行全区药品集中招标、统一采购、限价销售的新型药品购销制度,成立了4个体检中心,15个体检站,给参保农民进行健康体检。

然而,这一惠民工程在实践中也遭遇着些许尴尬。

“体检前,我们一户一户地做动员,磨破了嘴皮子。很多老人都长期患有慢性病,他们有时自己也疼得睡不着觉,只是一直都不想去检查。”黄岩区江口街道的一名村干部忧心地说,“某些群众不愿意参保,哪怕是一个月几块钱,他们也认为这是花冤枉钱。”

“由于黄岩区没有一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网络平台,医药费用报销全部依靠手工输入,致使报销手续烦琐,办事效率低下。”卫生局的一位同志认为,“参保农民在办理结报手续时需要提供医疗费用清单、出院记录及其他凭证,这给他们带来了种种不便。”

调研组了解到,黄岩区尚未实施门诊报销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种保大病的制度,门诊费用不能报销,而农民最关心的是门诊费用。不少人表示,“新农合”的住院报销比例高是高,但对参合农民来说,毕竟是住院的少,看门诊的多,而门诊报销额度恰恰是最少的,相比之下,优越性就没有那么明显。“我们希望‘新农合’能够在保大病的同时,兼顾好小病。”一句话道出了农民们的心声,表达了他们对于“新农合”的殷切期盼。

从调研情况看,农民健康工程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欠缺。黄岩区不少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施条件简陋,驻村医生的日常诊疗仪器还是过去的体温表、听诊器、血压计等“老三件”,好多还都是超龄超期使用的医疗设施。

更令人忧虑的是,农民健康工程项目多、任务重,而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少,且整体素质不高,社区责任医生既要开展公共医疗服务,又要承担公共卫生服务,难免精力有限,服务质量和效果得不到保证。以宁溪镇为例,该镇有22个村实行驻村医生制度,驻村医生基本上是内科、外科或儿科等单一科目的医疗技术人员,能够从事全科医疗诊疗的寥寥无几……

调研组人员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农民健康工程各方面的难点,都被仔细梳理了一遍。

把脉开方:要给参保人员带去实惠

2007年5月15日,黄岩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专题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关于农民健康工程工作情况的报告。

“从调查情况看,部分农民缺乏‘新农合’互助共济的意识,这是一个问题。”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叶秀琴深有感触地说,“‘新农合’是现阶段相对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医疗保障办法,其保障和受益程度不可能很高,这显然与农民的现实期望存在着差距,从而造成参加对象思想上有波动,增加了工作难度。”

“虽然‘新农合’中政府出资占到一半,但在实际筹资中,参合农民的缴费意识还是不强。”对于缴费率不高这一问题,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张辉宇指出,“有些村主要靠村集体经济缴纳,有的村是村集体与个人共同分担,对于那些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的村,难以年年为村民支付医保经费,这样就给来年续保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此外,部分村居基础工作不够细致,登记不规范,信息差错多,致使参保人员核对比较困难;部分定点医疗单位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用高档药、开大处方的现象时有发生;用药的告知制度没有得到完全落实……常委会组成人员纷纷发言,把农民健康工程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一一亮了出来。

“把脉”之后,常委会组成人员纷纷开出“药方”。

针对农民群众十分关心的门诊费报销问题,张辉宇提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推行乡镇卫生院门诊费用的报销制度,扩大报销面。”

“要加强对基金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监督。”叶秀琴副主任表示,“要定期向社会公布住院补偿情况、医院住院收费情况和个人补偿情况,接受社会的监督,既要管好每一分钱,又要用好每一分钱。”

对于“新农合”信息网络建设这一农民健康工程的关键性问题,与会人员一致认为,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深入开展,信息网络建设滞后带来的补偿手续不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区“新农合”工作的开展。“建议实行窗口一次性刷卡结算,减少群众在赔付过程中的来回奔波,在给参保人员带去实惠的同时,也给他们提供方便高效的服务。”

会后,黄岩区人大常委会向区政府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启动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平台一期建设,实施即时赔付,简化赔付程序,加快赔付进程。同时提升业管中心的服务水平,改善服务态度……

黄岩区政府领导表示,一定要下力气抓好“新农合”信息网络建设,提高报销效率,同时要做好农民健康工程的其他各项工作。

跟踪督查:农民走上健康保障的康庄大道

面对区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黄岩区政府迅速行动起来。

2007年8月14日上午,“车轮上的药店”――流动医院喜添新丁。在黄岩区富山乡马鞍山村,流动医院添置了两辆医疗用车。医疗用车天天下乡,确保每个村每月都能开到群众家门口。村民张桂花的丈夫长期患有风湿病,她花了12元4角买了一盒“芬必得”。“比山下药房便宜近6元,真是又便宜又方便。”她算了算账,“现在又多了两辆车,今后我们看病买药就更方便了。”

2007年下半年,黄岩区政府将普通门诊药费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报销范围,进一步减轻农民的医疗负担。参保人员在当地卫生院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凭参保卡、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及户口簿就可以直接报销,实时刷卡即时即付,免了报销手续繁复的麻烦。为了让这项制度开展得更贴心,富山乡政府全程了“新农合”农民报销问题。

“您好!这次您的住院费用为10933.23元,您这次的住院费用可报销金额为3146.46元,卡中已经报销,请您再支付医疗费7786.77元。”

“有了医保卡真是方便多了!”江口街道的一位村民说,他以前也办理过“新农合”报销,要带的材料多,很麻烦,现在有卡了,只要一刷就自动报销了。

这是黄岩区启动“新农合”信息化建设的喜人成果。2008年1月1日起,黄岩区正式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区卫生局多方筹资500多万元着手信息化系统的建设,首次对全区40多家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联网,形成了“新农合”信息管理网络。

如今,参保农民只要一刷卡,门诊和住院期间所有的医药费用情况就可直接导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并可以按照设定的报销范围和报销比例计算出报销费用。这个系统的运行,还能全程监管医院的用药和医疗服务的收费行为,做到实时监控,杜绝各种漏洞,保障“新农合”基金安全。

2008年6月,离常委会提出审议意见已经一年有余,审议意见究竟有没有落到实处?农民健康工程在现实中运作得怎么样?为此,黄岩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开展了全区“卫生强区”工作调查,先后视察了区红十字会医院、宁溪镇桥亭社区卫生服务站、吴家岙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西城雅林村,对农民健康工程的运行进行了再督查。

调研组人员走进宁溪镇桥亭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观察室、治疗室、药房等一应俱全。卫生服务站的责任医生说:“我们上岗之前都要通过卫生局的资格考试,服务站使用的药品全部由上级集中招标、统一采购、限价销售,安全又便宜。”正在量血压的一位村民告诉调研人员:“去城里看病少说也得半天,现在卫生站就在家门口,小病小灾都能治,方便多了。”

健康体检也使农民的生活品质发生了变化。每年,黄岩区卫生局组织各医疗单位的人员来到社区乡村,为村民进行心电图、血压等项目的检查,向村民们发放简单的药品和预防疾病的宣传材料。一旦在体检中发现农民患有疾病,当地卫生院就为他建立医疗档案,并且实施跟踪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