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应用市场调研报告十篇

时间:2023-03-24 01:37:12

卫星应用市场调研报告

卫星应用市场调研报告篇1

继2012年俄罗斯卫星通信公司(RSCC)和Eutelsat通信公司联手专业公司分别在俄罗斯及欧洲地区推出数字电影卫星传送及相关服务后,为推动数字电影业的发展,西班牙卫星运营商Hispasat公司3月中旬宣布与爱立信等多家专业公司合作,透过Hispasat 1E卫星(30°W)建立一个数字电影卫星分发系统,预计每年为西班牙全国各地2000家电影院分发2万部数字电影拷贝和3万部电影预告片。

卫星继续扩大

在意大利数字广播中的影响

2013年4月18日,欧洲知名的卫星运营商Eutelsat通信公司在罗马发表了一份2012年意大利卫星电视市场检视报告。这份最新的研究报告称,在2012年底,配备DTH卫星接收天线的意大利电视家庭已达820万户,占意大利全部电视家庭的三分之一。这表明卫星巩固了作为意大利核心广播基础设施的地位。

按照惯例,这份每两年进行一次、关于意大利市场电视接收模式及趋势的调研报告,是Eutelsat公司委托领先的市场研究机构法国Ipsos公司所承担。据称,相关的市场调查2012年9月至11月在意大利各地采用面对面访问的方式进行,但抽样样本数为透漏。该研究报告以2010年底为比较的基点。

“热鸟”广播卫星是意大利家庭首选的DTH电视平台

报告称,在2012年底接收Eutelsat公司卫星舰队星座的意大利电视家庭达800万户,占意大利所有卫星电视家庭的98%。这说明在每10户意大利卫星家庭中,有9户家庭从Eutelsat卫星获得电视服务。而在800万户接收Eutelsat卫星广播的意大利家庭中,长期透过13°E轨位“热鸟”广播卫星(Eutelsat HotBird 13A/13B/13C)接收多频道电视服务的家庭比2010年底增加了20万户,达到730万户;其余70万户家庭则通过Eutelsat 16A(16°E)、Eutelsat 9A(9°E)和Eutelsat 7West A卫星(7°W)接收卫星电视。

目前,3颗“热鸟”广播卫星公司意大利家庭传输378个电视频道,包括免费和付费电视频道提供用户选择,同时“热鸟”卫星平台也成为意大利快速增长的HDTV市场的首个入口。在接收“热鸟”卫星广播的730万户意大利家庭用户中,480万户家庭接收Sky Italia卫星DTH平台的付费电视服务,其中360万订户收看HDTV,占订户总数的四分之三;另有240多万户家庭观看免费电视频道,其中150万户家庭接收意大利地面数字电视卫星平台Tivusat的免费电视服务。据悉,Sky Italia卫星DTH平台现为订户传输297个频道,包括60个HDTV频道、199个SDTV频道和36个广播频道。

卫星是意大利核心的数字电视广播基础设施之一

由于意大利已于2012年7月关闭模拟电视广播网络,意大利电视数字化率也从2011年底的93%提升到100%。与电视数字化率也达100%的英国大部分家庭接收卫星电视或地面电视、少数家庭接收有线电视或IPTV不同(2012年底英国卫星、地面、有线电视和IPTV分别占46%、37%、13%及4%的市场份额),基于传统等方面的原因,意大利绝大部分家庭收看地面电视或卫星电视,只有少数城市家庭订购IPTV服务。

这份最新的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在过去24个月,意大利卫星电视市场继续扩大,特别是意大利关闭模拟电视广播之后,有更多的家庭选择从卫星直接接收数字电视。根据报告,在2012年意大利全国2470万户电视家庭中,三分之一的家庭(820万户)选择通过卫星接收付费或免费电视频道,超过16000万户家庭通过地面广播网络看电视,另有25万户城市家庭接收IPTV。卫星电视、地面电视和IPTV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3.5%、65.45及1.1%,这表明卫星是意大利核心的数字电视广播基础设施之一,也是第二种最受欢迎的收看多频道电视的方式。

市场分析家称,卫星电视在意大利市场的持续增长,说明卫星正继续扩大在意大利数字广播中的影响。可以相信,随着电视向高品质的HD、3D以及未来4K的发展,卫星将进一步巩固其作为核心的数字广播基础设施的地位。

法国Ipos公司是一家独立的市场研究公司,由专业研究人士控制和管理。该公司成立于1975年,现已发展成为拥有强大业务的全球性研究集团以及世界上第三大的市场研究集团,并已进入所有的关键市场。

卫星是乌克兰核心

的数字电视广播基础设施

2013年4月24日,欧洲另一家知名的卫星运营商SES公司宣布,在2012年底,卫星继续增加其在乌克兰家庭的抵达范围,已有372万户乌克兰电视家庭从卫星直接接受电视,占乌克兰1656万户电视家庭的22.5%,这意味着每10户电视家庭中有2户家庭接收卫星DTH电视。上述数据来源于SES乌克兰卫星检视2012年终报告。按照惯例,这份最新的乌克兰电视市场研究报告是SES公司委托独立的市场研究机构GFK乌克兰公司,于2012年底对乌克兰电视市场的关键数据进行抽样调查研究后所撰写。

卫星广播已抵达超过五分之一的乌克兰电视家庭

基于传统等方面的原因,乌克兰近一半的家庭收看地面电视,超过一半的家庭接收有线电视和卫星DTH电视,在2012年底乌克兰1656万户电视家庭中,卫星DTH电视家庭增加到372万户,占乌克兰电视市场22.5%的份额,说明超过五分之一的家庭直接从卫星获得电视服务。相比之下,地面电视家庭从2011年底800万户减少到764万户,占电视市场46.1%的份额;有线电视家庭也从2011年底580万户减少到519万户,占电视市场31.3%的份额。IPTV家庭约1万户,占电视市场的份额为0.1%。

98%的乌克兰卫星DTH电视家庭接收Astra卫星

报告称,乌克兰卫星家庭主要从5°E Astra 4A和31.5°E Astra 1G卫星接收DTH电视。在2012年底,接收这两颗卫星电视广播的乌克兰家庭为364万户,占全国卫星电视家庭的98%;加上通过有线电视和IPTV接收Astra卫星广播的家庭,乌克兰接收SES卫星广播的家庭共885万户,说明Astra卫星是乌克兰电视广播的主要基础设施之一。

卫星是乌克兰领先的数字电视广播基础设施

报告还显示,卫星是乌克兰家庭选择数字电视接收领先的基础设施。在2012年底,乌克兰电视数字化率仅26%,但卫星电视数字化率已达100%;在430万户数字电视家庭中,卫星家庭达372万户,占86.5%,其余58万户来自地面、有线及IPTV家庭。同样,卫星在乌克兰是接收HDTV首选的基础设施,在2012年底61万户HDTV家庭中,卫星家庭达51万户,占84%。

SES公司表示,乌克兰的卫星检视报告反映了欧洲电视市场的趋势:地面电视和有线电视家庭减少,而卫星电视家庭不断增长;卫星电视仍然占欧洲数字电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包括乌克兰在内;卫星是HDTV分配的主要平台。

随着Astra 5B卫星(31.5°E)在2013年第3季的发射,SES公司未来将能够为乌克兰市场提供更多的容量用于HD和其它数字服务。

西班牙推出

创新的数字电影卫星分发系统

为推动西班牙数字电影业的发展,2013年3月13日,西班牙卫星运营商Hispasat 公司宣布,联手爱立信等多家电信业和电影业的领先企业,透过高功率高性能的Hispasat 1E卫星推出一个创新的数字电影卫星分发系统,让西班牙数字电影内容分发现代化。据估计,在开始时,这个革命化的项目每年能够将2万部数字电影和3万部预告片分发到西班牙全国各地2000家电影院。

数字电影卫星

分发系统技术解决方案

参与该项目的企业,除了西班牙Hispasat 公司和领先的电信设备及服务全球供应商爱立信公司(Ericsson),还有西班牙电影、电视和广告后期制作服务提供商Deluxe公司,以及一家提供卫星通信服务和电信设备的电信工程公司MoMe。

这几家公司各司其职。其中,Hispasat公司提供其Hispasat 1E卫星的容量,透过该卫星将数字电影直接传送到电影院;Deluxe公司提供数字电影包(DCP)等多媒体内容和管理系统,将DCP信号上链至Hispasat 1E卫星;爱立信公司为DCP等多媒体内容高效和安全的分发到电影院提供新一代CMS-D技术平台;MoMe公司负责整个卫星分发系统集成及部署(包括天线和卫星接收机等)、操作和系统维护。此外,西班牙最古老的马德里Callao电影院将是应用这种新型电影分发方式的先驱。

西班牙卫星分发数字电影的工作流程大体如下:DCP等多媒体内容信号在Deluxe公司马德里数据中心经编码、调制,输出射频信号至卫星上行站天线,再上链至Hispasat 1E卫星;安装在电影院的卫星天线接收Hispasat 1E卫星发送来的信号,经卫星接收机解调和解码(影院需要通过电子邮件接收一个数字密码),获得的DCP等多媒体内容输至影院投影室投影机服务器下载。

值得关注的是,爱立信新设计的CMS-D技术平台为DCP的分发提供了便利的控制和安全性。该技术平台由位于Deluxe马德里数据中心的中央服务器和安装在每个影院的服务器组成,中央服务器控制了所有DCP分发到电影院完整的控制权,而影院的服务器可控制DCP的接收和收集,以及将DCP传输至影院投影机,并告知中央系统关于这些DCP内容传输的进展。CMS-D平台还提供生成报告、E-mail通知和警报等功能。有了这个技术平台,所有传输的DCP任何时候都在控制之下,而且所有的分发都可以完全监控。

卫星分发数字具有多种优势

通过卫星分发数字电影是将传统文化与先进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的电影发行方式,它彻底改变了电影过去以实物发行的物流分发模式,是电影发行方式的一场革命。

西班牙的电影发行方式经历了从多年前以35毫米胶片拷贝传递到现在提供复制了DCP的硬盘分发到数字影院的转变。在这两种实物发行方式中,虽然现在硬盘拷贝的尺寸比胶片拷贝小,且传递前该硬盘经过良好的保护包装,以及影院投影机服务器将硬盘的DCP内容下载后该硬盘以后返回分销商处还可以再次使用,但这种发行方式意味着仍需要部署复杂的物流、根据影院的地理位置分发硬盘拷贝到影院的时间需长达6小时到几天之间和仍存在硬盘丢失或损坏等风险。

与目前使用的硬盘拷贝实物发行方式相比,采用非实物化发行方式的数字电影卫星分发系统具有多种重要优势。

其一,实现高效率分发。基于高性能的Hispasat 1E卫星可提供高达115Mbps的下载传输速度,这将大大节省电影院接收影片所花费的时间,每家影院在3小时内就可将一部中型的电影(约200GB)下载到他们的投影机,而下载一部预告片只须短短几分钟。利用卫星的广泛覆盖,从Deluxe公司马德里数据中心就可以将一部电影同时直接传送到西班牙全国所有的数字影院。

其二,提高分发安全性。爱立信设计的CMS-D技术平台为DCP的分发提供了全程安全监控;为保护传输内容和预防盗版,影院还需要通过电子邮件接收一个对应的数字密码才能够对所接收的DCP内容进行解码。此外,这种非实物化发行方式简化了物流过程,可避免电影拷贝丢失或其物理介质损坏以及交费延误等意外或风险。

卫星应用市场调研报告篇2

关键词: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市场结构;厂商行为;产业绩效;SCP分析;GPS

中图分类号:F2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0)06-0001-03

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是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与服务型IT产业,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公认的未来三大无线通信产业(移动通信、无线互联网、卫星导航)与民生工程之一,是继蜂窝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之后的全球发展最快的信息产业,并已成为第三个IT经济新的增长点。

卫星导航应用是指利用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位置、速度及时间信息对目标进行定位、导航和监管,具有多领域、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提供导航、定位和授时信息服务的特点。从应用的角度看,卫星导航在信息、交通、安防、农业、渔业、防灾救灾、环境监测等方面具有其他手段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卫星导航应用市场非常活跃,备受国际大公司的青睐,发展动力强劲,产业链也比较长,不但涉及软件、地理信息资源,还涉及制造业(芯片和导航仪等)。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这一产业的发展,国家发改委设立了产业化专项,支持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的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也启动了多个项目,支持卫星导航应用技术标准化和产业示范。

卫星导航应用领域在产品与技术服务的发展方向上,可以划分为多种细分市场:提供与位置相关数据和数字地图服务的地理信息数据供应商和地图供应商;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基础,提供基于位置的相关信息综合服务的服务运营商;提品、技术和系统集成服务的产品供应商和服务系统集成商。卫星导航应用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层次分明的价值链的分化与完善,标志着这个极具生命力的产业正走向成熟。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与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通信网络的完善,移动通信技术如第三代移动通信(3G)、蓝牙、无线局域网(WLAN)等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嵌入式移动芯片、嵌入式操作系统及移动数据库技术发展等,都为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中国许多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在卫星导航应用技术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目前企业已经成为产业的主体,企业不但是各类接收硬件和软件系统研制、导航电子地图生产的主体,而且参与长期以来由科研部门主导的标准的制定工作。正在形成的大型卫星导航应用企业和产业链的发展,将对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一、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市场结构

以GPS为代表的卫星导航(GNSS)应用产业已逐步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高新技术产业,其发展趋势仍强于其它行业,预计今后数年内仍然可能以超过26%的年平均增长率往前发展。正如ABI统计和预测的那样,全球GPS市场在2006年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总产值将超过250亿美元。

从上表看,专业应用类已经不再是市场应用的主体,最大专业市场军用领域也不到市场总量的8%,而且各专业领域中除机械控制外其他各类均增长缓慢。在消费应用领域中,车辆导航与跟踪仍然是主流市场,而一直被视为杀手级应用的LBS信息服务市场由于受到3G建设进展缓慢的影响,尚未出现人们预期的井喷增长。

从中国卫星导航应用市场来看,2005年总产值才突破100亿元人民币,仅仅占全球的6.9%,这和中国经济总量、人口总量、汽车总量、手机总量所占比例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其增长速度还是相当可观,较2004年产值增长超过70%。

GPS卫星导航系统最初的目的是为军事服务,由美国国防部负责出资筹建并全权控制,旨在为所有具有适当装备的军民用户提供精确的导航和位置信息。随着民用市场需求的大量增长和开发,GPS不仅从军用扩展到测绘制图、航空航天等专业应用领域,进而逐步扩展到各种消费应用。如今消费应用领域的产值已经远远超过了专业应用,并且其总量和比例还在继续扩大。目前消费应用主要集中在车载应用市场,在未来的3~5年,其主体将逐步过渡到手机应用市场。根据GPS World统计,GPS的应用已经超过500种。

中国已经进入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的高速发展时期,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现广泛应用于中国的农林业、水利、交通、航空、测绘、安全防范、军事、电力、通讯、城市管理等各部门,新的应用伴随各行业发展还在不断涌现。

二、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厂商行为

1986年中国首批引进专用GPS设备,奏响了中国产业应用的序曲。1995年底,“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成立,有一百六十多个企事业单位、二百八十多名代表参加大会,标志着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开始起步。1997年中国开始研究并制定“开发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具体措施;起草了中国第一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规划。2002年是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史上最关键的转折之年:国家发改委率先列专项支持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化发展;此后一二年间科技部、国防科工委均出重拳支持民用产业化发展;国家积极展开与美、俄、欧各套系统的国际合作;中国的北斗一号导航卫星系统投入实验运行;中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在积极的筹建之中。从此结束了民营企业在市场上单打独斗的弱势局面,开创了国家宏观计划多管齐下、积极引导、大力支持产业发展的新天地。

从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整体来看,从事该行业的企业超过1000家,成立时间大多集中在2000年左右,大多数为人数在50人以下的小企业,只有少数企业人数超过100人,企业的年营业额在1000万以上的企业约占总数的15%。从人员结构来看,中国直接从事卫星导航应用行业的人数约为十多万人,其中技术开发人员最多,占39%左右,其次为市场营销人员,约为12%,技术服务人员约8%。从地域分布来看,企业绝大多数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和技术资源集中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其中北京、广东、上海、西安等省市最集中。从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来看,目前政府辅助推动产业发展为主,主要投资来源还是民营企业。据初步统计,社会总投资累计已超过100亿元,2005年总产值超过100亿元,除了国外名品牌产品商有较丰厚的利润外,大多数企业处于亏损状态。目前,卫星导航应用产业还处于导入期,市场竞争局面比较混乱,需要政府积极引导。

三、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绩效

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是以前装市场的兴起为进入产业期,而个人导航产业元年的到来会真正步入产业化发展时期。相对于汽车导航仪而言,便携个人导航仪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更为重要的是价格,在这方面市场已经做好了准备和铺垫,2006年一年间便出现了30~40万台的市场空间,而且2000元左右的个人导航仪已经涉足市场,在2009年10月,不少大厂商更是将部分个人导航仪产品的价格降至1000元以下,这确实是一种了不起的进步。有几个数据值得研究:其一是2006年国际汽车市场生产量,美国为1400万辆,欧洲750万辆,中国720万辆,日本400万辆,而汽车导航仪的装车数量,美国为750万台左右,欧洲约为360万台,中国前后装加在一起仅有30万台,而日本则接近400万台。从汽车导航仪装车比例来看,有三点值得注意:其一是中国的汽车导航仪市场发展急需快马加鞭;其二是2006年中国的汽车社会总持有量已经超过3800万辆,私家车数量超过2000万辆,随着前装市场掀起的波涛,后装市场会很快出现浪涌,由于基数庞大,其市场潜力巨大;其三是2006年中国的移动电话总用户数已超过4.6亿户,一旦定位手机市场启动个人导航仪业务,则势不可挡。

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累计已获得各类投资达100亿元以上,其中对产业发展贡献最大的是历年国内民间资金的投入。2006年中国的卫星导航应用产业销售额超过了100亿元。深入企业细部来看,全国近千家企业除了其中几十家从事国外品牌产品销售的公司均有较大的盈利、收入颇丰外,其余90%以上的企业,无论是从事地图软件和生产,还是进行终端设备制造,无论是从事系统集成,还是进行营运服务,基本上都是大面积亏损,盈利的企业是极少数。整个产业虽然小有规模,但在经济上仍处在高投入、低产出的爬坡阶段,近期还不可能很快转入良性循环。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从零开始起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已经发展到今日初具规模,虽然目前它仍处于产业化发展的导入期,距离产业链完整形成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但它毕竟以独立的产业形态,展现在国人和世人面前。

影响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绩效的因素有多个方面。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在某种程度上“整体性缺失”,中国在该产业管理规划、政策法规、价值链条、市场推动、产品研制、服务经营,以及名牌战略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严重缺失;中国卫星导航应用关键核心技术匮乏和主流模块与中高档整机严重依赖进口;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没有整体性的全方位多层次的详细调查评估,情况不明,家底不清,使得行业和企业成为“盲人走夜路”。

参考文献

[1]白树强.产业组织[R].2009.

[2]中国卫星导航产业投资与发展分析报告[R].2008.

[3]过静B,杨东凯,等.GNSS技术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R].2007.

[4]冯海晴,王丽,等.(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市场)研究报告[R].2007.

[5]肖雄兵,姚欣彤,等.2006年中国卫星导航车辆应用发展研究报告[R].2007.

[6]曹冲,黄云康,等.中国卫星导航产业发展2006年度报告[R].2007.

卫星应用市场调研报告篇3

陕西省物价局、陕西省广电局5月19日转发国家发改委、广电总局《有线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指出有线电视网络经营者今后制定或调整有线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标准必须先举行听证会,而且应当提前10个工作日公告。对低收入用户可酌情减免有线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有线电视用户应按时缴费,对于不缴费或不按时缴费的用户,有线电视网络经营者可以停止或暂停服务。目前西安现行的有线电视收视维护费标准是每户每月14元,对最受关注的是否涨价问题,陕西省物价局有关人士称尚未确定,待时机成熟后才能做调整。陕西省物价局要求有线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标准的制定必须严格按照《暂行办法》进行。属设区市所在地的收视维护费标准的制定,由设区市价格主管部门提出方案报省物价局审批;各县(市)的收视维护费标准的制定,由当地价格主管部门提出方案报设区市物价局审批后,由设区市物价局报省物价局备案。

青岛移动数字电视开播

青岛移动数字电视日前开播。在率先启用的公交车载数字电视项目上,海信电器独家拿下了数字液晶电视和数字地面机顶盒两大项业务,成为青岛公交移动数字电视产业的最大赢家。据了解,海信电器移动数字电视设备已经在青岛几条热线路的400辆公交车上安装完毕,到7月份将完成800辆公交车的安装,明年计划完成1400辆,届时青岛市公交线路将有一半以上的公交车安装上数字电视。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士磊表示,地面数字电视的前景非常广阔,在欧美市场已经远远超过了有线数字电视,占到了数字电视产业70%的份额。海信有着地面数字电视在美国的成功运作经验,再加上博士领衔的数字电视开发队伍、成熟的技术积累以及覆盖有线、地面、卫星和高清等丰富的数字电视产品,这为青岛移动数字电视的顺利开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也成为海信与青岛广电战略的重要保证。

江西省召开工作会议强调确保“村村通”

日前,江西省政府在南昌召开全省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副省长赵智勇到会讲话。会议强调,要狠抓任务落实,确保资金到位,确保在进村上用力、在入户上用心,确保“村村通”长期通、优质通。省发改委、省广电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各设区市分管广电工作的副市长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村村通”工作会议精神,部署该省“村村通”工作,在巩固行政村“村村通”成果的基础上,稳步推进5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工程。会议指出,要深刻认识“村村通”的重要意义,把“村村通”工作纳入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考核干部的内容,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当地财政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系中。

新科电子推出卫星导航器系列产品

广东新科电子集团近日在国内首家推出卫星导航器系列产品的同时,产品推广会在欧美、香港地区、新加坡等海外七大城市同步召开。新科认为,卫星导航产业属于当仁不让的朝阳产业。卫星导航器产品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面世,1995年日本的销量为53万套,1999年达到100万套。据权威数据分析,2005年日本市场将突破300万台,而美国、欧洲则将分别达到150万台和250万台。到2010年,全球汽车导航器的容量有望达到1300万台以上。新科销售中心副总经理樊文建说,目前我国卫星导航器用户设备市场已经日趋成熟,批量化用户群体正在逐步形成,在以往高级汽车里才能看到的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大众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因此,新科于3年前即开始了导航技术的研发和积累,依托设在美国的“超越号数字实验室”,结合香港的开发中心和总部部级技术中心,三地互动,组成了强大的技术平台。与目前外资品牌固定的车装式产品不同,新科这次上市的卫星导航器,其设计理念是多功能便携式,与移动DVD合二为一,无须安装,可多车使用。使用国家授权的专业导航地图,涵盖300多个城市,实现了真正的跨区域导航,预计到2006年底将会覆盖全国95%的人口地区。年内新科还将推出口袋型个人导航器等10款新品,融娱乐、通信和导航三位一体,构成强大的产品阵容。

我国首次实现低轨卫星轨道倾角控制

经过23天的测控,“资源2号”03星顺利完成了卫星轨道倾角的调整,使“资源”卫星“三星组网”模式更加稳定、长寿命地运行。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多星组网模式下低轨卫星轨道倾角控制。专家称,此项控制的完成,为未来我国航天测控系统多目标测控管理积累了经验。由于“资源2号”卫星没有在运行垂直轨道面装载轨控发动机,只有通过姿态运动的方法,先让卫星在太空翻个个儿,使水平面的发动机旋转到垂直面,才能建立轨道倾角控制的条件,这给测控带来了一定难度。在此次轨道倾角控制中,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在制定详细测控计划的基础上,经过多次模拟仿真试验,最终采用先进的控制策略,通过调整卫星飞行轨道与太阳轨道夹角的方法,实现了低轨卫星轨道倾角控制,并成功解决了由于受太阳温度影响而使卫星蓄电池温度过高的问题。在四次控制调整中,该中心测控精度达到100%,达到了轨道倾角控制的效果。目前,“资源2号”03星按照预期结果在轨稳定运行,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将通过卫星下传数据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监控。

中国卫星与二股东资产置换

中国卫星与其目前的第二大股东和潜在的控股股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于5月11日签署了《股权置换协议》,中国卫星以航天四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70%的股权,置换入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15.21%的股权。 股权置换完成后,中国卫星持有东方红公司85.21%股权,并不再持有航天四创任何股权。

鄂尔多斯广播电台办蒙语节目覆盖西四旗

鄂尔多斯广播电台自办覆盖西四旗的蒙语节目于5月1日开始试播。此前,鄂尔多斯市自办蒙语广播节目主要覆盖东部旗区。由于受地域等条件制约,少数民族集中的西部几个旗一直未能解决信号源的问题,不能正常收听鄂尔多斯电台蒙语节目。在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借助内蒙古自治区光缆的开通,鄂尔多斯市广电局抓住机遇,多方论证,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工作,使鄂尔多斯广播电台的蒙语广播节目覆盖到杭锦、乌审、鄂前、鄂托克四旗广大农村牧区,使蒙语广播节目受众服务面达到63%以上。

银川8成农民年内免费看8套电视节目

银川市5月20日召开的建立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工作会议,确定了银川市建立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具体目标。今年,银川市将确保农村80%以上的农民免费收看到8套模拟电视节目;3年内农村广播电视入户率超过95%;同时向农村加密传送18套数字电视节目,以适应收入水平较高农户的需要。银川市政府要求,要确保5月底前完成多路微波的安装调试以及接收天线选型、招标工作,及农村电影放映配套设备的购置和电影拷贝的统一租赁;7月初完成进村入户任务的50%,年底进村入户率达到80%以上;6月底农村电影放映任务争取完成40%,今年10月底要达到放映电影3000场。

亚洲卫星市场供过于求

亚太卫星发表运营报告指出,亚洲地区卫星服务供过于求,竞争非常激烈,广播及电信业增长放缓。该公司寄希望于中国内地市场,期盼更多的内地电视台上星,并使用亚太卫星。该公司报告指出,“亚太5号”卫星于去年6月29日升空,8月13日完成从“亚太1号”卫星转移至“亚太5号”卫星的转移工作。“亚太5号”有38个C频段及16个Ku频段转发器,不但可用于有线电视节目分配,并可作为连接美国的桥梁。“亚太1号”已迁移到其它轨道以倾角式操作,并被中国国家天文台使用。目前该公司主要营业额的70%来自内地,该公司仍然希望将内地快速的经济增长作为业务扩展的动力。

中广网和香港有线携手进军手机流媒体

中广亚广播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和香港有线卫星电视有限公司5月26日共同宣布,双方将在手机电视领域密切合作,共同拓展中国手机电视的广阔市场。据悉,香港有线将其丰富的数字娱乐节目资源授权给中广无线,中广无线以强大的市场推广能力、编辑策划能力及丰富的流媒体运营经验结合香港有线卫星电视的精彩节目内容,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共同推出手机电视业务。这意味着在短时间内,中国内地的手机用户就可以通过中广无线的业务平台随时随地收看到香港有线卫星电视精彩的娱乐节目和资讯。据介绍,香港有线卫星电视是以华人观众为服务对象的电视台,提供24小时的华语娱乐、科技、文化等精彩节目;中广网是多年来始终致力于宽带互联网和无线增值业务的专业公司,该公司拥有ISP许可证、ICP许可证以及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的《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去年全球数字电视销量达到4930万台

据日前美国战略分析市场调研公司公布的统计数字,2004年全球数字电视机的销售量达到创纪录的4930万台,比2003年的销量增长50%。统计数字还显示,2004年全球数字电视机的销售额达162亿美元,增幅为70%。该公司预测,2005年全球数字电视机的销售量将增长38%,达到6820万台;到2010年,销售量将超过1.81亿台,其中北美地区占65%,亚太地区占19%,欧洲地区占14%。

亚洲卫星使用率上升2%

亚洲卫星财务兼行政总经理刘锦煊日前于股东会后表示,截至今年4月底止,集团旗下三枚卫星出租,出售的转发器总数目为59个,较去年底的57个增加了2 个。而整体使用率亦上升了2 % ,由去年底的46% 上升至现在的48% 。集团行政总裁翟克信指出,虽然业内供应量仍多,但未见今年卫星转发器租金有下调趋势,他预计今年租金只会平稳发展;他相信,受惠更多电视频道及流动通讯服务推出,市场对节目内容传送需求将会增加,故此集团拥有优势,他对未来转发器的需求持乐观态度。

香港新加坡居亚太区IPTV用户数领先地位

IDC最新调查报告指出,亚太地区(不包括日本)IPTV用户数量预计到2009年将从2004年的50万增长到超过2000万,其年复合增长率(CAGR)高达110%。由于亚太地区住宅宽带用户数量一直保持持续快速增长,从2004-2009年,预计其年复合增长率(CAGR)渴望达到19%,因此宽带电视服务的潜在用户也将迅速增加。就地区而言,香港地区是当前唯一最大的市场,截至2004年底,其宽带电视用户的市场份额达75%。然而,中国大陆从2004-2009年其宽带电视用户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预计将高达221%。其它国家,如澳大利亚、韩国和新加坡的宽带电视用户预计也将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新加坡在该地区拥有最高的住宅宽带渗透率,截至2004年底,渗透率达46.1%。到2009年底,其家庭宽带渗透率将进一步增长到接近75%。IDC预测,到2009年,新加坡的宽带电视用户数量将从2004年的1万增加到15.8万,年复合增长率为75%; 宽带电视家庭渗透率预计从2004年占全部住宅宽带用户的2.1%增加到接近19%。

走俏的数字音频投影仪及芯片市场据In-Stat最新研究报告,2005年美国消费电展的一个亮点是今年亚马哈公司推出的一款数字音频投影仪,该公司因此获得了最佳展览奖。正是这个新款设备预示着半导体和消费电子设备制造商获得一个新的机遇。同时该研究报告指出,到2010年全球数字音频投影仪市场规模将达到939亿美元,而应用于这一设备的半导体芯片市场收入将达到3.35亿美元。

星空传媒港、台高层微调

星空传媒台湾分公司日前正式委派叶天成为业务副总经理,辖管星空传媒台湾分公司业务部。叶天成原任星空传媒香港总公司整合行销副总经理,拥有卓越的业务行销经历,熟悉中国大陆、台湾以及印度等重要电视市场创意行销等事宜。叶天成在加入星空传媒之前,积累了全亚洲整合行销的经历,对于不同媒体,如广告公司、电台、网路、电视与3G行动电视频道等,均有非常资深且优异的表现。

国际通信卫星去年收入达10.4亿美元

据报导,国际通信卫星在2004年的收入达10.4亿美元,持续经营业务收入达700万美元,持续经营业务整年的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是6.219亿美元。这些数字包括为1A-7卫星的损失而拨出的8440万美元非现金亏损,以及2600美元的一次性非经常开支,这是在今年1月份向Apax Partners、美国的Apollo Management、Madison Dearborn和位于伦敦的Permira进行销售时的有关开支。

波音首推空中电视乘客可同步看四个频道

22日,波音公司旗下的波音联接公司透露,今夏在部分航班的飞机上可收看与地面同步的卫星电视。今夏,波音联接公司将向搭乘新加坡航空公司部分航班的客户直接提供4个频道的电视节目,乘客可通过笔记本电脑收看。这4个频道分别为BBCWorld(BBC投资设立的国际新闻电视频道)、欧洲新闻台、欧洲体育台、全球公认的一流商业新闻电视台CNBC以及"NBC环球"与微软合作建立的播出突发新闻和深入报道的MSNBC。

英两有线电视巨头将合并

英国两大有线电视运营商NTL与Telewest最终会达成一项价值55亿英镑(约104亿美元)的合并协议。此次合并将为卫星广播巨头英国天空广播公司(BritishSkyBroadcastingGroupPLC,BSY)创造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路透社引用《星期日泰晤士报》(SundayTimes)未注明消息源的报道称,这一期待已久的交易的准备工作预计将提前近行。报道预计Telewest将于近日在纽约会晤投资银行,确定此次合并交易的顾问银行。而NTL则早已指定高盛公司(GoldmanSachs&Co.)作为此次交易的顾问。此外,《星期日泰晤士报》还引用不愿透露姓名的内部人士话称,两家公司已在草拟新公司的管理层架构。据悉,NTL总裁JimMooney以及首席执行官SimonDuffy将继续在合并后的新公司保持目前的职责不变,而Telewest总裁CobStenham则将成为新公司的副总裁。目前,双方公司都拒绝对这一报道作出评论。

WildBlue公司将推卫星宽带因特网业务

据悉,近日WildBlue通讯公司宣布在六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开始推出该公司的一项商业服务。该公司说,他们将引进其卫星宽带因特网业务,在美国大陆现在没有服务或其它高速提供商服务水平低下的地方向家庭和小型企业提供高速因特网连接。 WildBlue公司说,这项服务最初将向国家农村通讯合作组织(NRTC) 的会员提供。

英国广播公司首次开展网络市场开发活动

英国广播公司从5月6日开始开展一个名为“世界报道电子网络”(World Service E-Network)的大型网络市场开发活动,以争取在线听众。这是英国广播公司首次举办这样的活动。据介绍,英国广播公司“世界报道电子网络”将用英语播出,每周一次,有音频和文字两种形式。世界各地的听众可登陆英国广播公司“世界报道”的网站,然后注册后即可收听和收看具有“个性化的节目”,内容包括:世界报道、文化娱乐和体育节目等。此外,听众还可参加“世界报道电子网络”推出的在线直播辩论活动,而且还有每月获大奖的机会。英国广播公司“世界报道”市场开发和听众交流部主任布思(Alan Booth)说,当今世界,媒体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受众在这方面有许多种选择。“世界报道电子网络”将依仗英国广播公司这块品牌,通过网络,让我们及时知道世界各地的听众喜欢什么样的节目,然后每周为他们提供他们所感兴趣的节目,这样才能吸引听众。

福克斯电视网扩大在拉丁美洲的覆盖面

福克斯国际频道日前宣称将首次在拉美推出两个基本电视网。分别是Speed 频道(将在7月1日在拉美境内播出)和福克斯生活频道(一个娱乐频道,集喜剧、戏剧、电影于一体),据节目供应商透露,福克斯生活频道将在第四季度推出。

英国试验用诺基亚手机收看电视直播节目

5月11日,一项技术试验的组织者11日说,英国牛津大学一些手机用户将能通过手机收看包括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探索频道在内的16个电视频道的直播节目。据报道,这一试验将于今年夏天在诺基亚手机上进行。手机制造商和电信公司寻求推出新的多媒体服务项目,以促使消费者对手机更新换代并更多地使用手机。在亚洲部分地区,能够接收电视节目的手机已经摆上商店柜台,但这一技术尚未惠及欧洲大陆和美国。 不过,英国的移动电话公司已通过第三代高速电话网络向个人手机用户提供包括CNN在内的特选电视频道的服务。

印度国家电视台的数字频道将增至50个

印度国家电视台―――全印电视台4月28日宣布,该台准备把其播出平台上数字频道的数量由目前的33个增加到50个,以满足150万订户的不同需求。全印电视台的消息说,目前有许多印度国内外的电视频道想加入这个数字播出平台,如印地语娱乐频道“撒哈拉一台”(Sahara One)和其它一些宗教频道。在外国频道方面,想加盟的有:亚洲新闻频道(Channel News Asia)、德国之声电视台、法国电视五台(French TV5)和加拿大的SS TV电视台。据悉,全印电视台将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对这些频道的申请进行审议,然后做出是否允许他们加盟的决定。

韩国多媒体广播用户达到2万

据悉,韩国在开通世界上首个移动广播手机接收业务仅两周后,其数字多媒体广播用户已达到2万。由SK电信公司的子公司TU媒体公司负责提供这项名为DMB的业务,该公司近日称平均每天约有1.5万名新用户签约。通过移动设备(如手机或汽车内部终端设备),订阅DMB 业务的用户可以欣赏到画面如水晶般清晰的电视广播,享受到CD音质的音频以及接收数据。

瑞典网络广播日渐流行

RUAB(一家广播调查公司)最近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瑞典收听互联网广播的人日益增多。与去年一份类似的研究报告相比,收听网络广播的人数上升了2.2%。根据RUAB公司的报告显示,10.4%的瑞典人每周都在收听网络广播,其中9-19岁的听众最多。大约12.8%的男士平均每星期收听网络广播,与之相比,妇女仅为7.9%。其中Sveriges广播(公共广播商)的听众人数增加最多,商业广播的听众数也在增长。RUAB公司于2005年1月至3月间进行了此次调查。

美国互联网零售总额198亿

根据美国商务部的初步数据显示,第一季度的互联网零售总额达到了19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160亿美元增长了23.8%,比第四季度186亿美元增长了6.4%。这些数据都是调整后的。Caris & Co的分析师大卫-加里蒂表示:“消费者显然正向互联网采购发展,因为通过互联网让他们感觉越来越舒服了”。美国商务部表示,第一季度的电子贸易占到了9169亿美元零售总额的2.2%。Legg Mason Wood Walker分析师斯科特-戴维特表示,在过去一年中,互联网零售总额每个季度都能增长20%到25%,这种稳定性是长期增长的出色信号。他表示,最近珠宝类商品的互联网销售增长迅猛,因为这类商品平均而言较贵,长时间选择带来的舒适更大。

日本首次公开超高清电视实现日程表

日本NHK放送技术研究所在5月26-29日召开的“技研公开2005”上,公开了屏幕分辨率为7680×4320、相当于高清电视(HDTV)16倍的“超级高清晰电视”的计划日程表。虽然到目前为止已经试制了支持超级高清晰电视的照相机、实际演示了影像播放,但还是首次公开具体的日程规划:具体日程如下:2008年之前完成面向家庭的传输系统试制与实验。2011年之前确定面向家庭的播送技术。2015年开始试播,2020年之前开发家用显示器与音响设备。打算在2025年前后正式开播。2025年恰逢日本无线电开播100周年。传输手段方面提出使用21GHz频带(21.4-22.0GHz)的卫星广播,带宽为600MHz,如果能独家使用可以进行500-600 Mbps的传输。不过,在以21GHz频带传输信号时,存在下雨时信号衰减比平时严重的问题。此次,对估计会因降雨导致信号衰严重的地区进行了增强信号发射的模拟实验。此外还在会场展示了21GHz频的相控阵天线RF(射频)部分。

俄罗斯将为埃及建造两颗卫星

据悉,埃及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部的部长表示欢迎与俄罗斯在空间研究和卫星领域进行合作。在回答记者问时,这位部长透露了在俄罗斯总统普金近期访问开罗期间,埃及与陪同普金总统的俄代表团签署了一份特殊的协议,俄罗斯将为埃及建造两颗卫星―――埃及1号和2号卫星。他同时补充说俄方还同意为埃及修建地面站来处理从卫星上传来的信息。他指出俄罗斯方面表示已经做好准备为埃及建造两颗卫星并且发射到外太空的轨位上。这位部长表示此前与乌克兰缔结的有关建造和发射一颗名为“埃及-1”电信卫星的协议仍然有效。

泛美公司传输HDTV节目

据悉,泛美公司依靠传输HDTV实现第一季度收益良好。泛美公司称与去年同期2.054亿美元的收入相比,今年一季度的收入上升了1.6%,达到2.088亿美元。公司业务的核心部分-节目传输和视频服务与2004年一季度相比上升了8.4%。据该公司的一位高级官员介绍,公司的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于核心的视频业务。泛美公司占有美国HDTV全天候有线传输市场的70%份额。泛美公司还为HBO、 Cinemax、HDNet以及财富电视频道等传输高清电视节目。

BCFM第一季度广告收入报告

根据广播网络财务管理协会(BCFM )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ABC、CBS 和NBC广播网络的总广告收入与去年相比下降了2.07个百分点。该调查报告称,第一季度总的纯利润从去年开始下降了约6100万美元,但是与2003年第一季度相比增长了8%或接近2.22亿美元。广告收入减少最多的是体育类的广播,与2004年第一季度相比收入减少逾21%或近1.48亿美元。而日间黄金时间段的广告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近4个百分点(约6100万美元)。其它增长方面包括上午时间段的广播和新闻类的节目,增长幅度均超过了12个百分点。与2004年第一季度相比,儿童类广播中的广告收入下降了17%,而深夜时间段的广告收入稍有下降。尽管如此,该协会表示与2003年相比,上述收入下降的广播还是呈增长势头。

中国有线获得国家开发银行200亿贷款项目

中国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与国家开发银行5月20日在钓鱼台国宾馆正式签署《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陈元、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姚中民、中国有线董事长李丹等出席了签字仪式。根据协议,国家开发银行将在未来五年向中国有线提供总量200亿元的开发性金融贷款,支持中国有线大力发展有线电视产业,促使中国有线尽快形成规模化经营。

卫星应用市场调研报告篇4

一、调查方法

手机电视频道的满意度评估指标包括市场份额、次均收视时长和专家评分三部分,并按照一定的权重加权计算。研究报告通过仪器测量法得到某一频道的总收视时长和总收视次数,由总收视时长计算频道的市场份额,由总收视时长和总收视次数计算出次均收视时长。专家评分由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按照文化品位、社会价值、创新能力和人际口碑四个指标综合评定。在分析中,研究报告将市场份额和次均收视时长按照5:5的比例加权相加,得到满意度A;再把满意度A与专家评分按照7:3的比例加权相加,修正满意度A,得到满意度B。其中满意度B即最终排名依据。具体评估过程如图一所示。

二、手机电视频道市场份额分析报告

公式:某一频道市场份额=该频道的收视时长/106个频道的总收视时长×100%

经过统计和计算,手机电视频道市场份额前二十名为以下频道:(如图二)

(一)榜单综述

湖南卫视在手机电视领域依然保持“电视湘军”的风范,领跑市场份额排行榜,其市场份额领先第二名近一倍。江苏卫视在市场份额榜单中位列榜眼,对湖南卫视的“状元”宝座虎视眈眈。央视新闻频道位列排行榜第三位,是唯一进入前三名的央视频道。新闻节目的单个节目时长短,时效性强,内容集中,碎片化程度高,非常适合一手机媒体观看时间破碎、观看内容介入度低、观看媒介伴随性好的观看生态。

央视体育频道在市场份额榜单中位列第四。由于现场直播的体育赛事时效性强,体育类频道进入手机电视播出平台犹如虎入山林。尽管央视电影频道在市场份额榜单中位列第五,但央视电影频道的次均收视时长仅有五分钟(见图三),还不及一部微电影的播放时长。央视电影频道的市场份额较大,但手机电视平台不利于发挥频道内容的优势。排在第六、七、八、九位的分别是浙江卫视、东方卫视、安徽卫视和央视综合频道,都是各大榜单上的“常客”。排在第十位的四海钓鱼是一个付费频道,该频道能进入市场份额榜的前十名,与众多免费的卫星频道和地面频道一决高下,当属十分不易。

(二)基于频道级别的分析

从频道的级别上看,前十名中央视频道占四席,前二十名中央视频道占六席。央视的品牌号召力不仅表现在传统的电视播出平台上,也渗透到手机电视播出领域。

进人市场份额榜单前十名的央视频道分别是央视新闻、央视体育、央视电影和央视综合。从微观的排名上看,央视新闻和央视体育的排名领先于央视电影和央视综合。微观排名很好地佐证了手机电视的收视特点:手机电视比较适合收看播出时长较短和时效性较强的栏目。单个新闻栏目的时长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单个新闻的时长一般不超过十分钟,时长短、时效强。虽然一场体育比赛的时间较长,但作为比赛最重要的比分播报时间却较短,且更新速度快,时效性强。

大陆地区的卫星频道中,央视频道具有得天独厚的政治资源优势和经济资源优势,可以成立专门的新闻频道和体育频道。全国其他地区的卫星频道很难从这两大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借力新闻栏目和体育栏目的收看特征,央视频道的优势在手机电视平台上进一步放大,且领先地位短时期内难以被超越。

前十名中的省级卫星频道分别是湖南卫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东方卫视和安徽卫视。休闲娱乐类节目在以上五个频道中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湖南卫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和东方卫视都有主打的娱乐节目,安徽卫视则以电视剧见长。同时,湖南省、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和安徽省也都是全国人口大省(市)。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报告,江苏省人口位列全国第五位,湖南省人口位列全国第七位,安徽省人口位列全国第八位,浙江省人口位列全国第十位。在四个直辖市中,上海市的人口为2300百万,仅次于重庆市㈣。人口优势是省级频道的重要红利,庞大的人口数量意味着巨大的市场份额。符合市场需求的节目形态、较高水平的节目制作水平和庞大的人口数量相叠加,形成了省级卫视的自身优势。

(三)基于频道盈利模式的分析

从频道的盈利模式上看,前十名中仅有一家付费频道(快乐垂钓),前二十名中仅有两家(快乐垂钓和四海钓鱼),且均以垂钓类内容为主。其余的频道均是免费频遭。

相对于以新闻频道为代表的大众化专业频道和以财经频道为代表的分众化专业频道,以垂钓频道和高尔夫频道为代表的小众化专业频道更适合采用收取订阅费的盈利模式。付费频道目标人群的规模决定了付费频道市场份额的高低。

相对于高尔夫和电子竞技,垂钓爱好者分布阶层广,在国内市场“高低通吃”,市场规模较大。因此,垂钓频道成为付费频道的代表进入榜单前二十位是意料之中。但是,与免费频道相比,付费频道在我国手机电视市场中的份额还太小,仅仅是“星星之火”,尚未形成燎原之势。同时,进入榜单前二十位的付费频道内容定位单一,付费频道还未完全发挥其分众化的优势。

三、手机电视频道次均收视时长分析报告

卫星应用市场调研报告篇5

>> 中国火箭国际商业发射谈判秘辛 快舟火箭将于年底完成首个商业发射 中国一民企要为丹麦发射火箭 中国模块化箱式发射火箭炮 火箭重新发射 《火箭发射》等 发射吧!小火箭 中国运载火箭的长征之路 中国正式开启火箭商业化运营 神八发射创造中国火箭入轨精度最高纪录 火箭发射燃气流场仿真分析 火箭是在哪里发射升空的 私人订制发射探空火箭 可回收火箭助推廉价航天发射 自制火箭发射架,保送清华 全球最小运载火箭发射失败 俄“联盟/进步”火箭发射失败分析 中国体育商业化之路 阿丽亚娜火箭成功发射双星质子M火箭发射“阿星”失败 “中国火箭”号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中国火箭商业发射之路 中国火箭商业发射之路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齐岳峰")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1990年4月7日,中国成功发射“亚洲一号”卫星。图为准备运往发射场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

从1985年到2015年,中国火箭商业发射走过了30年。

77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龙乐豪,对《t望东方周刊》感慨道:作为改革开放的新生事物,卫星发射技术,令中国硬是在高科技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1985年10月,经中央批准,当时的航天工业部决定开展中国火箭对外商业发射活动。火箭研制任务很快下达到龙乐豪所在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他记得,当时长征火箭仅仅飞行了十几次。

而且,因为“过去不能说”,国际上对中国的航天实力几无了解。

次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射失利,世界主要航天大国相继发生事故。

在此后一段时间里,中国航天人在国际市场上一度意气风发。可如今,按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宇航部部长李同玉的说法,中国航天人不得不再次想办法“重返国际主要市场”。

为此,“中国人一直在努力。”

无路可退

努力的基础是硬件与措施。

不得不承认,中国火箭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市场的倒逼。“18个月打造一枚火箭”的故事,在中国航天界广为流传。

1988年,美国休斯公司率先使用中国火箭发射“亚洲一号”卫星。与休斯公司的业务,是长征火箭首次与美制卫星对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专门为此研制了新型火箭“长二捆”。此后,该型火箭在中国航天发射市场上声名鹊起,成为国人讲述现代中国成就的一个代名词。

龙乐豪记得,1990年2月,14名休斯公司专家、3名机组人员以及2名担任护送任务的特工,乘专机护送“亚洲一号”卫星抵达西昌。

卫星从机场装车运往发射场时,前有车队开路,沿途设置了重重警卫。车队每到一县,都由当地公安局长带队护送交接,沿途车辆一律禁止超车和会车。

车队行至当年石达开兵败之地葫芦崖,被狭窄的山路阻住。中方指挥部决定炸山,起爆后,数十名百姓和车队人员手扶肩扛,硬是让车队一寸一寸移过了葫芦崖。

据说,为免颠簸,当地政府发动群众,把车队必经的一片河滩里的小石头捡了个干干净净。

而在新落成的基地卫星厂房,为了使空气洁净度达到国际标准,发射站地面设备营的战士跪在地上,用白布和绸布蘸着酒精,把近千平方米的地板反复清洗了6遍。

当时,中方向美方转交了卫星厂房的所有钥匙,装了整整一脸盆。

有人对此不满,说让美国人控制卫星厂房,这是出卖国家。

按照合同,美方必须在中国境内完全控制该卫星。不过,中方决不允许美方进入中国火箭测试大厅。

当时发射场没有逃逸设备,美方很惊讶:万一发生事故怎么办?中方回答:无路可退。

于是美方人员死活不肯上发射架。

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亚洲1 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全中国都沸腾了,这是中国第一次发射美方卫星。

中国航天正式成为世界市场上重要的卫星发射服务提供商之一,中美间也迎来了一段商业航天合作的蜜月期。

他们害怕

与外国人“不打不成交”的龙乐豪,常常想起中国航天史上的惨痛一页――1990年3月22日,“长二捆”火箭执行发射任务时,控制点火的电子线路出现问题,导致发动机关机,点火命令下达后,火箭纹丝不动。

在这种情况下,箭体内贮存的大量推进剂必须泄出,否则将发生重大事故。

其中一个环节需要人工操作,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工人魏文举,两次进入残存剧毒燃料的火箭贮箱排除故障,最终因吸入过量毒气,抢救无效牺牲。

从此,每逢发射进行到火箭加注推进剂阶段,在西昌基地现场的外国公司主管都会迅速撤走,“在现场他们害怕”。

但外方人员撤走也会引发问题。

1997年10月17日,中方为美方一家公司发射商业卫星时。按程序,火箭起飞前负8分钟(倒计时8分钟),卫星并没有自行供电,这意味着,火箭上天后,卫星将无法工作。

龙乐豪记得,当时美方守在现场的两个工作人员急得满头大汗,但无济于事。更重要的是,原来美方告诉中方的发射窗口是假的。龙乐豪火了,说一旦影响发射,你们要负全责。

无论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都要找到美方技术负责人。指挥部找到发射基地军方负责人,请求协助。军方迅速命部队出动,从美方负责人所在的西昌宾馆一路加强警卫,将其护送至发射场,最终问题得以解决。

从此以后,外方负责人再也不敢擅离现场了。

一年后的1998年5月30日,在另一次对外商业发射行动中,卫星制造商、美方劳拉公司相关人员也来到了西昌。一天夜里,担心发射窗口变化的龙乐豪睡不着,爬起来出去观察,结果遇到了美方人员,双方会心一笑。

龙乐豪说,外国人最终从“比较自信、比较牛”,变得“比较谦虚”。

“中国火箭有问题”

截至2015年3月,中国火箭发射次数达到203次,位居世界前列。当时,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梁小虹曾对媒体说:近10年来,中国火箭从原来每年三四次发射,到现在平均每年发射十余次,总共114次的发射记录,以95.5%的火箭发射成功率稳居世界前三位。梁小虹当时说,中国未来3年预计将完成50次发射。

1996?2011年,中国火箭连续102次发射无一败绩,排名世界第一。

即便发射连续取得成功,中国航天人还是感觉到,美国人“从根本上瞧不起中方”。

美方对中国的限制由来已久――虽然长征火箭补充了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发射能力的不足,在最高峰时曾占有7%?9%的市场份额,但自1991年开始,美方以中方向他国转移导弹技术为由,先后多次对中方制裁。

1996年2月1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中方当时运载能力最大的“长三乙”火箭发射美国的708通信卫星,该星价值5亿多美元。凌晨3时,火箭起飞。但刚刚离开发射台,飞行姿态就出现异常,约22秒后,火箭一头栽向了山根,顷刻间山摇地动,星箭俱损。同时,中方人员有6人伤亡。

后来有人回忆当时的场景称:“耀目的白炽火光、震耳的爆炸巨响、剧烈的大地抖动、呼啸的冲击波接踵而至。炽烈、短暂的白昼般的燃烧过后,紧接着是一片黑暗,寂静无声。一团黑色蘑菇云从爆炸点悄然腾空,慢慢飘散……”

中方的一名现场摄像人员嘶喊:“完了!”

多年以后,人们还记得,爆炸现场的协作楼已经成了一个架子,门窗剥落,所有的玻璃都在氧气的聚合与发散中化作了颗粒。

美方就此声称“中国火箭有问题”,非要组织独立的国际专家评审团调查。

而李同玉记得,一度,保险公司为商业发射提供的保费保率被提升到27%,这个数字在航空航天财产险领域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担心我们的火箭不可靠”。

同年8月, 长征系列火箭再次发射失利,中方一批发射合同被取消。

“他们一定偷了别人的技术”

那时候,中国紧急启动国际公关,龙乐豪等人被要求进行专业材料的梳理,希望能够重启国际市场对中国火箭的信心。

但美国人并不买账。1998年,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区法院指控休斯公司和劳拉公司参与长征火箭的故障调查,违反了美国武器出口控制法。随后,美方以防止向中国转让卫星及导弹技术为由,拒绝批准休斯公司与中方的合作协议 。

次年,美国公布了《关于美国国家安全以及对华军事及商业关系的报告》 (考克斯报告),称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系统地盗窃美国的核技术和军事技术。 时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在1999年7月15日的记者招待会上再次发表谈话,针对《考克斯报告》在核武器的制造、商业卫星发射、科技交流和经贸合作、机床设备、高性能计算机等方面对中国的歪曲、攻击,用大量事实进行了详细的批驳和澄清

中方很快对此给予了回击,时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新闻发言人张丽辉对中外媒体说:在世界航天史上,第一个发明古代火箭的是中国人,第一个提出星际航行概念的是俄国人,第一个研制成功现代弹道火箭的是德国人,第一个提出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设想的是英国人。按照考克斯的逻辑,美国在别人之后掌握了这些技术,是否也窃取了别国机密?

时任中国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用了一个形象比喻:赵先生有一副很好看的眼镜,镜架是镀金的。可赵先生有钱买这副眼镜吗?他一定是偷的。这么精巧的工艺,中国人能做吗?他们一定是偷了别人的技术。

话音未落,全场大笑。

但1998年以后,中国火箭再也没有发射过任何一颗美国卫星。

李同玉告诉本刊记者,连续多次飞行成功的长征系列火箭 “理应有更多的国际商业用户”。

《考克斯报告》公布后,美国国会特别指出,美国总统无权将卫星及其相关物项从军品清单中撤除。

全球绝大多数卫星都是美国制造,哪怕一些国家自主制造的卫星,也可能含有美制元器件。1999年,商业卫星被列入美国军品管制清单,中方正在执行的5个商业发射服务合同相继终止。

美方对市场的限制越来越多,在申请卫星出口至中国发射的许可过程中,申请公司必须提供大量资料,例如:所有与卫星军用敏感技术有关的资料;从美国国家安全的角度,提出出口到中国发射的理由:出口到中国发射对中美贸易逆差或顺差有何影响?对增加美国向中国的出口额有何影响?等等,很多卫星公司知难而退。

事实上,如李同玉等人了解,虽然美国航天界曾提出改革卫星出口管制,扩大与世界航天界贸易,但又怕国会以国家安全为由否决整个卫星出口管制改革,于是在改革条款中明确提出“中国例外”。

从1958年至今.历来重视航天事业的美国,由总统负责航天最高决策,国会则通过专门设立的航天委员会负责审查拨款。在它军民分制管理的航天管理体制中,国防部负责军事航天的管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负责民用航天管理。承包商、科研部门、大学等为实施层,政府与企业方面主要以商业合同的方式运行。

一度,在副总统任主席的国家航天委员会里,国务卿、国防部长、财政部长等要员均赫然在列。他们的职责除了必要的协调,还有“以空间探索为手段为美国谋取或增进国家安全、科学技术、经济和外交等方面的利益”。

从1996年起,“国家航天委员会”变更为“白宫科学技术委员会”,并与国家安全委员会共同主持政策制订。

没有任何理由中止发射计划

2005年,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将法国阿尔卡特公司制造的“亚太六号”通信卫星送入太空。中国航天人感慨,此次发射打破了中国火箭在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上长达6年的沉寂。

中国火箭的可靠性渐渐获得公认。李同玉说,后来保险公司都愿意把保险卖给他们,且费率很低。

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进入世界航天俱乐部,李同玉们也不断接到一些国家的咨询:“我们的卫星能不能在我们本国发射?”

但美国人推出了更苛刻的法案,提出无论哪个国家,只要用于发射的卫星上使用了美国产的元器件,都不能使用中国火箭发射。一个残酷现实是:美国垄断着全球大多数卫星的制造。

2001年12月31日,中美商业发射服务国际贸易协议备忘录终止,中方更难拿到外星的商业合同了。

直至2005年,中国才拿到了一颗“亚太六号”的商用发射合同,这是中国发射的首颗欧洲化卫星。

但中方的技术实力没有因市场受限而退步。迄今中国已经进行40次商业卫星发射服务,把23个国家和机构的49颗卫星(含10个搭载体)送上了太空。

但如李同玉所说,如果没有美国的限制,中国还可以做得更好。

被美方限制在国际市场的活动后,中国完成了新一代卫星的研制与飞行,并顺利实施了载人航天工程。2007年,“长征三号乙”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中国拥有了更为强大的整星交付与发射能力。那一年5月14日,中方利用卫星平台,成功地将分属四国的4颗卫星同时送上了太空。

近些年,中国把目光转向了欧洲及新兴国家市场,原因在于,双方可以通过卫星制造及宇航发射合作避免美国因素。中国与俄罗斯、乌克兰等国相继开展多项航天合作。中方在《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中透露,中国与欧洲空间局在中欧航天合作联合委员会机制下,共同签署《中欧航天合作现状和合作计划议定书》。在“嫦娥一号”“嫦娥二号”月球探测任务实施期间,双方开展紧密合作。 2008年10月29日,在委内瑞拉东南部玻利瓦尔州卢埃帕,时任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左)与时任中国驻委内瑞拉大使张拓握手庆祝中国成功发射委内瑞拉一号通信卫星。这是中国首次向拉丁美洲用户提供整星出口和在轨交付服务

中国还与委内瑞拉签署关于和平利用和开发外层空间技术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建立中委高级混合委员会科技、工业和航天分委会。2008年,中国成功地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委内瑞拉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委内瑞拉拥有的第一颗卫星,也是中国首次向拉美用户提供整星出口和发射服务。

那次发射同样被美国认为是有军事用途,比如怀疑其可以“窃听”。据说,时任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在电视讲话中说道,美国在卫星发射前几小时曾向中国施加压力,要求中国中止卫星发射计划,并对卫星部件进行检查,理由是该卫星已经被进行了某些调整,很可能引起干扰。

而中国政府的回应是,“没有任何理由中止发射计划”。

水平越高,越愿意合作

2008年,中法双方签订了发射卫星的相关合同。法方为“中方的老伙伴”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发射对象为欧洲通信卫星公司研制的大功率广播通信卫星。

双方确定合作之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共和党众议员罗拉巴克尔公开指责,认为这是“欧洲通信卫星公司开始与奥巴马政府玩捉迷藏”。

2011年,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法国制造的5400公斤的W3C通信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首次为欧洲卫星运营商提供发射服务。

次年,中方迎来了更密集的发射。2012年11月,土耳其国产的GK2卫星在法国完成最后的功能测试,运往中国。12月19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土耳其GK-2地球观测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轨道。

合同方土耳其公司的首席工程师曾表示,土方这次发射地球观测卫星之所以选择长征火箭,是在“以国际竞标的方式,对各投标方进行技术优势和费用的全面评估后”作出的决定。

2012年,限制条款的适用范围被美方扩大,原定交由中国发射的土库曼斯坦卫星被迫终止,李同玉记得,当时那颗卫星的发射合同已签订,中方的火箭也已经生产完工,但发射合同最终落到了美方公司手里。

也是在那一年,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报告,呼吁国会放松对卫星和相关设备的出口管制,但中国被排除在外。那份报告称,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进步,部分归功于成功的对美间谍活动。

李同玉觉得,美国的“卫星制造垄断”若不放开,“对我们是巨大障碍”。而中国火箭在国际市场上“不应该是现在的份额”,他们要“时刻准备承担更大责任”。

如今,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批量生产能力迅猛增长,可以在短期内完成用户的应急发射要求,年生产能力大幅提升,火箭发射周期也从曾经的60天减到21天,实行了航天史上最大规模的火箭跨型号百发组批生产。

2015年,中国新一代小型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首飞在即,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即将问世,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即将诞生。

卫星应用市场调研报告篇6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要求到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创新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产业应用规模和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产业规模超过4 000亿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兼容产品在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大众消费市场逐步推广普及,对国内卫星导航应用市场的贡献率达到60%,重要应用领域达到80%以上,在全球市场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飞象网)

今年1—8月点对点短信量同比降11.9%

工信部近日了《2013年8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显示,今年1—8月,点对点短信业务量 3 021.9亿条,同比下降11.9%,占移动短信业务量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57.4%下降至49.0%,受移动互联网冲击明显。

而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8.28亿,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同比增长65.2%,已连续四个月增长率超过60%。受此影响,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增长贡献由去年同期的88.9%下降至85.7%,而固定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固定增值业务收入分别增长8.4%和8.3%。(中商情报网)

小蜂窝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8%

据国外媒体报道,市场研究机构Infonetics最新进行的小蜂窝设备调查显示,2012—2017年间,小蜂窝市场将以4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总量将达17.7亿欧元。

2013年的报告跟踪调查了3G微蜂窝、微微蜂窝和metrocell,以及4G LTE迷你eNodeB和metrocells,并预测该市场的主要驱动力将是零售商场、体育场馆、交通运输站、酒店和活动场地的建筑物内部对4Gmetrocells的部署需求。就地区而言,大多数小蜂窝部署将出现在亚太地区。(飞象网)

前8月我国通信设备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2亿元

据工信部近日公布的2013年1—8月电子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显示,1—8月我国通信设备行业完成投资551.5亿元,同比增长42.5%,增速高于去年同期12.1个百分点,其中通信终端设备增长59.4%。

数据显示,今年前8月,我国电子信息500万元以上项目共完成投资6 630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8月份投资同比增长17.1%,达到今年单月增速的最高水平,环比增长2.2%。据了解,今年1—7月,我国通信设备行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共完成投资466亿元。(飞象网)

全球网民年底将达27亿 移动设备量等同人口数

近日,国际电联(ITU)的最新年报称,移动市场将在今年获得巨大的发展,预计到年底的时候,全球移动连网设备数将达到68亿台,几乎等于地球上的人口总和。总体来说,全球使用固线上网或移动上网的网民总数已经达到了27亿人。

ITU称,有些网民拥有不止一部手机,总的移动渗透率大概为每百家住户/家庭有96.2名用户。换句话说,移动运营商们现在正在接近固线电话服务多年来从未企及的目标。(腾讯科技)

移动增值服务收入增速将在2013—2018年间放缓

据行业咨询公司Ovum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移动增值服务(VAS)收入增幅预计将在2013—2018年间放缓,年均复合增长率降至10%。

卫星应用市场调研报告篇7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卫星电视在技术上日臻成熟,节目质量也逐步提高,在争取多频道电视用户方面,已成为有线电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卫星电视较之有线电视的优势主要有两个:(1)更优的LD质量的视图和CD质量的音响;(2)更大的传输空间,因此可以拥有更多的节目频道。

凤凰卫视就是近年来卫星电视业中的佼佼者。从1996年3月31日凤凰卫视中文台开播,到2000年6月30日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的创业板成功挂牌上市,仅四年多一点的时间,这个华人受众最广泛的华语卫星电视,就从单一频道扩展成为多频道的卫星电视平台―――包括中文台、电影台、欧洲台和2001年1月1日刚启播的美洲台、资讯台,不仅如此,收支也有了盈利。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北京美蓝德信息公司于1999年8月至9月在中国内地为凤凰卫视做的普及率调查显示,凤凰卫视中文台在内地现有4178万户收视家庭,将近1.47亿收视人口,占全国电视家庭户的13.1%。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的观众量达到2823万户、9040万人,普及率达20.2%。

“凤凰”是如何腾飞的呢?本文试图从媒体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凤凰卫视在中国内地的成功之道。

地理市场

不同的媒体,其地理市场的自由度也很不一样。有的媒体不受任何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自主选择并推广覆盖区域。有的媒体的覆盖范围则受到技术本身的制约。也有一些媒体受政府有关条例的管制,虽然技术上可以达到更广的覆盖,但却只能在有限的区域内投放。凤凰卫视持续致力于开拓世界华人市场。欧洲台覆盖了25个欧洲国家。美洲台覆盖了美国及加拿大。而最早开播的中文台覆盖面更广,包括54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全世界华人集中在中国内地,能否在中国内地拥有更大的市场占有率,是凤凰卫视最为关注的。

中国内地对于境外及港澳台地区卫星电视的接收有严格的规定。国务院《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129号令)及其《实施细则》明确指出:国家对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实行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从事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均属违法行为;利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接收、传送电视节目,必须取得接收许可证;禁止利用各种传输载体向居民住宅传送境外及港澳台地区的卫星电视广播节目;禁止经批准设置的卫星地面接收设施使用单位擅自增加接收节目范围和扩大收视对象。

而可以申请设置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接收境外卫星电视节目的单位和场所主要有以下三类:

(1)级别较高、规模较大的教育、科研、新闻、金融、经贸等确因业务工作需要的单位;

(2)三星级或国家标准二级以上的涉外宾馆;

(3)专供外国人和港、澳、台人士办公或居住的公寓等。

除了上述三类单位和场所,凤凰卫视中文台已进入广东省、广州市和深圳市三大有线电视网。而广东省内的其他有线电视网也大部分转播凤凰卫视的节目。估计仅在珠江三角洲就有超过250万户、1000万收视观众可以清晰地收看到凤凰卫视中文台的节目。广东省被批准通过有线电视网接收凤凰卫视,不仅有地理上的原因(和凤凰卫视总部所在地香港毗邻),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凤凰卫视的自律:严格遵守内地的新闻纪律,知道如何做才不至于“触地雷”。这是现阶段境外卫星电视要打入中国内地市场的首要关键。

产品市场

(一)争取节目观众

经济学里有一个“产品异质化”(productdifferentia-tion)的概念。产品异质化是指在众多产品中,消费者觉察到的某一产品和其它产品真实或潜在的细微差别。好的“异质化”会带给消费者对该产品与众不同的认知和感受,从而偏爱该产品。

凤凰卫视占有“产品异质化”的优势。创立之初,它希望通过对其它媒体的“拾遗补缺”来显示其自身的独到之处:立足香港,沟通,联结东南亚及全世界的华人。为了节目的独特性,凤凰卫视不断加大自制节目的比重。中文台刚成立的头一年里,每天首播7、8个小时,其中自制节目不到1个小时。现在每天首播10个小时左右,自制节目达6个小时以上。一些历时很长的王牌节目,如“小莉看时事”、“凤凰早班车”深深赢得了观众和广告商的心。而近来的“千禧之旅”、“欧洲之旅”等大规模自制节目则更为凤凰卫视增加了印象分。新近启播的资讯台,每周除了几个小时的节目是向外采购的,如购买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60分钟》节目,基本上所有的节目都是自制的。收视观众表示喜欢收看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原因有:节目内容丰富多彩,娱乐性强;因为是境外电视台,节目有新鲜感;形式活泼;能接触港台风土人情。

香港某家电视台的一位资深广告人士认为:电视节目的最终发展趋势是,没有台只有频道,甚至没有频道只有节目。观众不会因为某个电视台的级别多高而看你的节目,而是因为你的节目内容好。今后电视节目的分类可能将以专业类的频道为主。电视节目的频道化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现代受众对专业化节目的需求。这里的“频道化”是“异质化”的一个具体表现,是把受众牢牢绑住的原因之一。

在这样一个趋势下,任何一个相类似的节目都可以成为竞争对手。比如有人拿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和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比较。如果说这也是一种竞争的话,未来凤凰卫视面临很多这样的挑战。当然,凤凰卫视自有吸引观众的手段―――打名牌主持人的“牌”。主持人与节目是相互促进的。节目的收视率高,少不了出色的主持人;而一档好的节目也可以造就一位名主持。好的主持人能够驾驭节目、表现节目,从而提高收视率。而收视率一旦提高,主持人的身价也随之上升。由于凤凰卫视的运作机制比较灵活,很多节目实际上是为主持人度身订做的。这种做法十分有利于挖掘和培养名牌主持人,使他们在节目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如鱼得水,相得益彰。

还有一个达到“产品异质化”的策略是―――“公关”。从某种程度上说,“公关”就是信息管理,即把有效的信息传达给有效的对象。“公关”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自己给自己做,比如在自家的频道上大力推广自己的节目。凤凰卫视这一招,使得内地许多电视台都争相效仿,几乎成为一种模式。另一种是请别人帮忙做,这一招可谓“巧借东风”。这方面,凤凰卫视是很擅长的。

另一方面,确实有一些新成立的境外卫视频道在一定程度上对凤凰卫视构成了潜在的威胁,但在短期内很难撼动它的华语卫视领导者的地位。比如2000年8月开播的华语卫星频道“阳光卫视”,由著名电视人杨澜担任主席,以历史文化和人物传记为主题。因为是新生儿,观众数量还不是很多。当然慢慢地它会有一批固定的观众,但喜爱阳光卫视的受众群和喜爱凤凰卫视的受众群应该不会有大的冲突,因为节目定位不同。再比如新加坡华人蔡和平在香港创办的华侨娱乐家庭台(简称“华娱”),节目质量一直差强人意,前些时候被美国的时代华纳公司并购后,希望有所振作,但至今尚未见其有什么大的动作。

一家电视台的发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然后就是人才储备,还要有先进的管理机制和经营理念。而最为重要的是,节目能否吸引人。若能在“产品异质化”上下功夫,想必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争取广告客户

由于媒体产业的特殊性,其产品市场是一个双重市场。除了以上说的争取节目观众,另一方面则是争取广告客户。

一个电视媒体,特别是卫星电视媒体,在5年内亏本是非常正常的。广告商需要对“新生儿”有一个长时间的观察,看它到底能不能撑得住。美国第一大新闻网CNN花了十多年才盈利;香港卫星电视(STARTV)于1990年创立,尽管早些年已被传媒大王默多克(RupertMurdoch)并购入新闻集团,但至今尚未盈利;而中天卫视(CTN)则更是处于收缩状态。

但凤凰卫视却做得有声有色。自1996年6月30日创办以来,仅用了4年多一点的时间,凤凰卫视在1999-2000财政年度(即1999年7月1日到2000年6月30日)首次实现了盈利,达5030万港币。2000年7、8、9三个月的收入较去年同期上升约94%。这一速度在同行中是遥遥领先的。

凤凰卫视为什么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盈利呢?主要是广告收入大幅飙升,以平均每年60%的速度增长。目前,凤凰卫视有90%的收入源于广告,内地与海外的比重是7:3,其余10%则为提供节目内容的收益。而广告收入之所以增长,主要由于平均广告收费和广告销售量均告上升,使黄金时段和非黄金时段内可用广告时间的使用率均有所增加。2000年7月1日起,凤凰卫视的广告费上调了30%,黄金时段的广告费由原来每段3300美元增至4500美元。而调高收费后并未出现广告客户流失的现象。

这里涉及到媒体经济学一个重要的概念“价格需求弹性”(priceelasticityofdemand)。一件产品,如果需求下降的比例远远超过价格上涨的幅度,则称其“弹性”为强。反之,价格的涨落对需求没有明显的影响,就称其“弹性”为弱。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缺少和该件产品相等同的“替代品”(substitute),消费者没有其它选择。凤凰卫视在调高广告收费后,广告客户的需求量不减,说明凤凰卫视在广告客户的眼里,可替代性不高。也就是说,广告客户认为,别的电视媒体达不到他们所要诉求的目标消费群体。

凤凰卫视究竟拥有怎样一个特定的受众群呢?根据AC尼尔森调查公司于1999年5月至7月在中国30个城市做的新世纪调查报告显示,凤凰卫视观众无论家庭收入、教育水平及工作岗位均比一般电视观众高。家庭总收入在4000元人民币以上的有15%,比全部电视观众的同样家庭收入高出87%。43%的凤凰观众教育水平在大专以上,比全部电视观众的同程度教育高出34%。42%的凤凰观众是经理/专业人士/政府官员,比全部电视观众的同程度比例高出13%。这些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具有决策力和影响力的人。他们不仅会直接参与消费,而且会对别的群体起示范作用,他们是广告客户首选的目标观众。这些观众形成了相当稳定的收视习惯,广告商也就十分乐意投资了。吸引了观众,也就牢牢地吸引了广告商。

另外,从广告策略来说,以国际带国内,以知名带新生,也是凤凰卫视广告业蓬勃发展的秘诀。首先,凤凰卫视营造了一个高标准、高质量的广告环境。一些很少在别的媒体上做广告的国际知名品牌,却愿意在凤凰卫视投放广告,比如法国航空公司、宝马汽车等等。当高标准、高质量的广告氛围已然形成,“连锁反应”就产生了。国内知名品牌也纷至沓来。著名的茅台酒首次在电视广告上亮相,就选择了凤凰卫视。

越来越多的广告客户青睐凤凰卫视。现在,中文台的广告销售已经面临满档的局面。资讯台的开播将提供更多的可销售的广告时段。由于这两个频道的节目类型和主要受众不同,广告分流不是问题。资讯台主要播放财经新闻和时事新闻,吸引的是商界人士和理论研究人员,因此广告商会以商业客户为主要消费者。表现在广告内容上,以金融、IT、办公、旅游等产品和服务为主。而中文台原先是一个生活娱乐频道,后来虽然融入了一部分时事,但总的说来,有点综合性的味道,表达一种年轻、时尚的感觉。因此,化妆品、时装、名酒等广告是其首选对象。

此外,凤凰卫视不仅努力“开源”,而且注意“节流”―――控制成本。凤凰卫视正拟在深圳建一个制作中心。一旦运作起来,除了新闻,其它的节目都会拿到内地来做,因为内地的人工和设备相对香港要低廉。这样就可以将成本控制到最低。

发展趋势

“凤凰”作为一个媒体的品牌,在中国内地已备受认同。根据刊登于美国《财富》杂志1999年10月号的盖洛普(Gallup)调查报告,在中国认识凤凰卫视的受访者占36%,其知名度与国际知名品牌“麦当劳”快餐不相伯仲,更高于通用汽车、爱立信移动电话、汇丰银行等著名品牌。

凤凰集团的产业呈现“多样化”(diversification)的特点。除了前面提到的5个频道,它还涉足其它媒体。如于2000年6月30日正式出版并在中国内地特许发行的综合性周刊《凤凰周刊》,它的广告及订购收入占了凤凰卫视总收入的0.1%。凤凰网也是凤凰集团的一大产业。凤凰集团已在北京成立独资企业,与内地的互联网服务商合作。其目标是发展成为内容丰富的纵向式资讯娱乐入门网站,将凤凰集团所有有关电视和杂志的内容与互联网社群连接起来,提供一站式的娱乐、新闻和体育等资讯。

媒体产业的“多样化”是十分必要的,它让媒体有能力抵御意外的风险,经受住各种外来的打击。凤凰卫视从只有一个频道发展到如今拥有多项产业,众多广告客户就是看中了这种自我抵御风险的能力,对它十分有信心。

媒体上市是媒体产业化的一种行为。2000年6月30日,凤凰卫视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的创业板成功上市,这标志着“凤凰”品牌的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得到了市场的确认。据悉,凤凰卫视的资产估值约为52亿港元,该次发行的7.27亿新股,每股价格定为1.08港币,其中90%配售给机构投资者及员工,公开发售的7200多万股颇受市场的欢迎。凤凰卫视的成功上市也表明,凤凰四年来不仅在节目声誉、品牌效应等方面赢得了市场,同时在资本运作方面也营造了一个奇迹。

卫星应用市场调研报告篇8

1.1目的

做好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供水系统突发事件应急保障工作,确保在星沙范围内发生供水突发事件时,能够严密组织、协同作战,及时有效地调集社会各方面的救援力量,最大程度地减少供水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保障供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2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对供水突发事件作出快速反应,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城镇供水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实行分级管理。在区管委会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为主的管理体制;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供水突发事件应急机构的作用。

(3)健全防范体系。及时分析、评估和预警,对可能发生的供水突发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对已发生的供水突发事件迅速处置,尽快恢复正常供水。

1.3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供水条例》、《长沙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条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预案。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星沙供水区域范围内发生的下列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1)供水水源或供水设施遭受生物、化学、毒剂、病毒、油污、放射性物质等污染;

(2)取水外河、内河、取水管涵等发生垮塌、断裂致使城市水源枯竭;

(3)地震、洪灾、滑坡、泥石流等导致取水受阻,泵房(站)淹没,机电设备毁损;

(4)消毒、输配电、净水构筑物等发生火灾、爆炸、倒塌、严重泄漏;

(5)主要输供水干管和配水系统管网发生大面积爆管或突发性灾害影响大面积及区域供水;

(6)调度、自控、营业等城镇供水计算机系统遭受入侵、失控、毁坏;

(7)传染性疾病暴发;

(8)破坏、恐怖活动等突发公共事件导致水厂停产、供水区域减压等;

(9)供水水源严重污染、供水水质出现问题,影响城市正常供水。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区供水应急指挥部

区管委会成立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供水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区供水应急指挥部),由区管委会分管副主任担任指挥长,星沙供水公司经理担任副指挥长,区建设发展局、产业环保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社会事业局、财政局、消防大队、总值班室,县城管局、发改局、交通局、卫生局、水利局、公安局、安监局、民政局、电信局等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

2.2区供水应急指挥部主要职责

(1)指导和协调星沙范围内供水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

(2)拟定、修改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3)负责供水突发事件应急技术研究和宣传教育等工作;

(4)负责供水突发事件信息的接受、核实、处理、传递、通报、报告;

(5)指导建立供水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并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

(6)完成区管委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2.3区供水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职责

区办公室:负责供水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

区总值班室:接收、、上报供水突发事件报警、预警信息,指导和督查供水突发事件应急工作。

区产业环保局:负责供水突发事件的环境污染监测及排查工作。

区人力资源局:依法协助做好供水突发事件因工伤亡人员的有关善后工作。

区社会事业局:负责供水突发事件社会救助工作。

区财政局:负责保障城镇供水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资金,并监督使用。

区、县消防大队:协助停水后的城镇紧急供水工作。

县城管局:接收城镇供水突发事件报警、预警信息,组织协调供水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行动;组织开展供水突发事件调查工作。

县电力局:负责供水突发事件电力保障工作。

县环保局:协助供水突发事件的环境污染监测及排查工作,做好水源污染的应急处置工作。

县交通局:负责协调供水突发事件医疗救援物质的交通运输。

县卫生局:迅速组织和指挥医疗救援队伍开展供水突发事件伤员抢救工作,及时向区供水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报告情况;紧急调派医务人员、医药物资、医疗设备,协调使用急救场所。

县水利局:负责对水污染事故进行供水水源紧急调度,尽快消除水污染影响,在非正常供水情况下,负责统一调配城镇自备水源。

县公安局:负责供水突发事件安全保卫、交通疏导、人员疏散等工作。

县安监局:参与供水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置。

县电信局:保障供水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通信畅通。

2.4区供水应急办

区供水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区供水应急办),办公室设在星沙供水公司,由星沙供水公司经理易美奇兼任主任。

2.5区供水应急办职责

(1)贯彻落实区供水应急指挥部的各项工作部署,组织编制和实施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指导、监督供水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

(2)负责供水突发事件日常监管工作及供水突发事件信息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处理工作;

(3)检查督促区县有关部门(单位)和专业技术机构的供水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工作情况,研究、协调解决供水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4)向市供水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区应急办、区供水应急指挥部及其成员单位报送城镇供水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情况;

(5)根据区供水应急指挥部的要求,组织、协调应急救援工作相关的通讯、交通、物资等保障。

(6)完成区供水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2.6专家组

区供水应急指挥部下设专家组,作为指挥部的咨询机构。专家组由供水工程、卫生防疫、水质检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2.7专家组主要职责

(1)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和有关情况,为应急决策提供咨询或建议;

(2)参与供水突发事件评估调查,对事故处理提出咨询意见;

(3)受区供水应急指挥部指派,对事故发生地实施技术支援。

3.预警和预防机制

3.1监测系统与日常监管

区供水应急指挥部负责制定供水安全状况调查监测计划并组织实施,定期供水质量安全监测信息。

区产业、县城管、卫生、安监、水利、星沙供水公司等部门(单位)应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供水水源、出厂水、管网水的水质日常监管,建立健全供水安全信息数据库和信息报告系统,对可能发生供水突发事件的,应及时向区供水应急指挥部报告。

3.2预警预防

区供水应急指挥部对有关可能导致供水突发事件的信息,应密切关注,及时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应对措施,并按照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准备和预防工作,及时通报有关部门(单位)。必要时召开会议,听取有关专家意见,研究防控措施。事态严重时及时报告区管委会,并向区县有关部门(单位)、应急救援机构和专家通报情况,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3.3预警级别

3.3.1预警分级

供水突发事件按其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特别重大(Ⅰ级)四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标示。

(1)一般供水突发事件(Ⅳ级):造成1-2人死亡,或造成1万户以下城市居民连续停止供水24小时以上的。

(2)较大供水突发事件(Ⅲ级):造成3-9人死亡,或造成1万户以上2万户以下居民连续停止供水24小时以上的。

(3)重大供水突发事件(Ⅱ级):造成10-29人死亡,或造成2万户以上3万户以下居民连续停止供水24小时以上的。

(4)特别重大供水突发事件(Ⅰ级):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造成3万户以上居民连续停止供水24小时以上的。

3.3.2预警确定和

Ⅳ级预警由区管委会确定和,并报告市人民政府,Ⅰ、Ⅱ、Ⅲ级预警由区管委会报请上级政府确定和。

4.应急响应

4.1事发单位报告

供水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或相关部门应在第一时间内报告区供水应急指挥部或区应急办,30分钟内口头报告,2小时内简要书面报告。

报告供水突发事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供水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供水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供水突发事件的简要经过;供水突发事件原因的初步分析判断;供水突发事件发生后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供水突发事件报告单位和报告时间。

4.2启动应急响应

(1)接到供水突发事件信息后,区供水应急办立即核实其真实性,无法核实其真实性的应在30分钟内指令相关人员前往现场核实。

(2)事故一经确认,区供水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向区管委会报告,由区管委会视情况启动应急响应或报请市政府处理。高级别应急响应启动时,低级别应急响应同时启动。

(3)区供水应急办迅速通知专家组和专业抢险队做好集结准备,并根据区供水应急指挥部指令赶赴事故现场。

4.3指挥和协调

区供水应急指挥部指挥或指导现场救援工作,所有参与单位应当按区供水应急指挥部和本预案的要求做好各项处置工作。

当供水应急力量不足时,区供水应急指挥部可向区管委会提出支援申请,经批准后,由区应急办通知被调用单位,组织实施支援。应急支援力量应服从区供水应急指挥部的统一调度。

4.4紧急处置

供水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及归口管理部门应做好先期紧急处置工作。

(1)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水污染扩大。

(2)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恢复生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好标志,采取拍照、摄像、绘图等方法详细记录事故现场原貌,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

迹、物证。

(3)迅速派人赶赴事故现场,负责维护现场秩序和证据收集工作。

(4)服从政府统一部署和指挥,了解掌握事件情况,协调组织抢险救灾和调查处理等事宜,并及时报告事态趋势及状况。

4.5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

供水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事故发生的级别,由现场指挥部确定社会力量的动员范围,按规定的组织程序、决策程序进行动员。

4.6事件的调查分析、检测与后果评估

按国家相关程序成立的事故调查组对已发生的供水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检测和后果评估。

4.7新闻报道

区管委会办公室负责供水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工作。对供水突发事件和应急响应的信息实行集中统一的规范化管理,信息渠道、信息分类、新闻保密和新闻等应符合中办发〔2003〕22号文件和《关

于改进和加强国内突发事件新闻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

4.8应急结束

Ⅰ、Ⅱ、Ⅲ级应急状态的结束由区管委会报请上级政府决定并,Ⅳ级应急状态的结束由区管委会决定并。

5.后期处置

5.1善后处理

5.1.1应急结束后,区供水应急指挥部应:

(1)整理和审查所有的应急记录和文件等资料:

(2)总结和评价导致应急状态的事故情况和在应急期间采取的主要行动。

(3)组织相关部门及专家进行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并报送区管委会和应急办。

供水突发事件调查报告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查明的事实;事故原因分析及主要依据;得出事故结论;提供各种必要的附件;调查中尚未解决的问题;经验教训和安全建议。

5.1.2区管委会对在供水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依法征用的物资、劳务等予以补偿。具体由受损单位或个人报告,经有关征用部门证明、区应急办和财政部门审核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后,报区管委会审批。

5.2社会救助

由区社会事业局归口管理。

5.3保险

区供水应急指挥部指定专人负责为事件影响人员及应急救援人员购买保险和衔接理赔工作。

6.应急保障

6.1医疗卫生保障

供水突发事件造成人员伤害的,县卫生局应组织医疗卫生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

6.2队伍保障

区供水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单位)的专业人员、专家参加城镇供水突发事件处置。

6.3技术保障

供水突发事件技术鉴定工作应由有资质的安监检测机构承担。供水突发事件发生后,安监检测机构受区供水应急指挥部或区应急办委托,立即按有关标准要求实施检测,为供水突发事件定性提供科学依

据。

6.4物资财力保障

区消防大队、县药监局、星沙供水公司应保障供水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所需设施、设备和药品、医疗器械等应急物资储备;区财政局负责保障供水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资金。

6.5通讯保障

应急响应期间,区供水应急办应安排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保证随时接收上级的指示和事故发生地的事故信息;区供水应急指挥部成员及其相关人员应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

应急响应通信能力不足时,由区供水应急指挥部通知县电信局、移动公司根据有关方面提出的要求,采取临时紧急措施加以解决。

7.监督管理

7.1宣传与培训

区供水应急指挥部应加强对供水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并负责供水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培训工作。

7.2预案演练

区供水应急指挥部应组织开展供水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并对演练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

有关企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特点,定期和不定期组织本单位供水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7.3奖励与责任

区管委会对在城镇供水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不认真履行职责、且造成严重损失的,有关部门(单位)依法给予责任人行政处分,触犯法律的,

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卫星应用市场调研报告篇9

卫视传播通路分化渐显

2009年,我国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继续稳步推进,直播卫星产业积极部署,两种传输手段在技术及应用层面均取得良好进展。调查显示:截止到2009年8月,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已达5787万户,较去年同期增长58.2%。直播卫星数字电视用户规模达到2415.9万户,其中,广西直播卫星数字电视用户占全国直播卫星数字电视市场份额的11.9%,河北、安徽占比均达8%以上。在全国共计3.38亿户电视家庭中,省市区级有线电视公共网(模拟网)的使用规模达1.93亿户,普及率为57.1%;以城市市区、县城及镇为主要分布区域的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总数达到5787.0万户,普及率增至17.1%;自备普通室内外天线仍有较大使用规模,普及率约93%;以农村地区及偏远地区为主要分布区域的直播卫星数字电视与自备卫星接收天线的普及比例均达到7.1%。

卫视频道覆盖人口创新高

2009年我国卫星电视频道累计覆盖人口再创新高,达到368亿人次,比去年增加38亿人次;1999~2009年11年间持续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达12.2%。其中,15家中央电视台频道、2家中国教育电视台频道及山东教育电视台I 1年年均增长率为10.7%;省/副省/市级卫视年均增长率为13,5%。15个中央电视台频道中,中央…套、中央七套、中央二套等7个频道的全国覆盖人口均超过10亿。42家省/副省/市级卫视中,浙江卫视、安徽卫视等7家卫视频道的全国覆盖人口均已超过8亿;东方卫视、深圳卫视等10家卫视频道的全国覆盖人口增长量均在1亿以上。

卫视频道平均月到达观众再度增加

调查显示,近年来全国卫视的平均月到达观众数量持续增长:2009年全国卫视频道平均月到达观众达到4.04亿,较2008年增加0.33亿,2005~2009年5年年均增长率达11.8%。其中15家中央电视台频道、2家中国教育电视台频道和山东教育电视台平均月到达观众人数总计达到5.93亿,5年年均增长率为8.8%;42家省/副省/市级卫视平均月到达观众人数达到3.23亿,5年年均增长率高达16%。

电视媒体接触频率居榜首

2009年,电视仍然是传播最为广泛的媒体类型:87.4%的受众几乎每天都会接触电视媒体,平均接触频次达到5.3天/周。网络媒体跃升至第二位,平均接触频次增至1.5天/周;报纸居第三位,平均接触频次约1.4天/周。与2008年同期相比,2009年各类型媒介的平均接触频次均有所提升。其中,新媒介类型中的网络媒体、户外媒体及公交、地铁等移动电视的平均接触频次提升显著,分别较去年增长0.4天/周、0.2天/周、0.2天/周;网络媒体的平均接触频次已经超过传统媒介类型中的报纸(图1)。

42家省/副省/市级卫视中。浙江卫视、安徽卫视等7家卫视频道的全国覆盖人口均己超过8亿;东方卫视、深圳卫视等10家卫视频道的全国覆盖人口增长量均在1亿以上。电视广告信任度最优

电视广告仍然是最有效的广告表现形式,在电视受众中的信任度均高于其他媒介广告;报纸、杂志、广播等传统媒体所承载的广告以及户外、网络、手机等新型媒体所承载的广告信任度均较去年大幅提升。数据显示:2009年电视受众对电视广告的信任度(信任比例与比较信任比例之和)达到19%,领先于其他各种媒介的广告形式;报纸广告的信任度提升至10%以上;除电视广告与公交、移动电视广告的信任度出现小幅下滑外,其余各类型媒介广告的信任度均获得一定程度提升(图2)。

电视在农村的传播优势明显

调查显示,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的耐用消费品进一步丰富,其中,普通电视、手机/电话/PDA、洗衣机、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冰箱/冰柜居前五位,拥有比例均达60%以上,与“家电下乡”前期补贴的四类产品[彩电、冰箱(含冰柜)、洗衣机和手机]高度契合。

卫星应用市场调研报告篇10

内容提要:本文简述中国内地电视观众调研确立以收视率指标为主干、满意度指标为重要补充的调研体系的过程及背后的动因,分析两项调研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并对调研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观众调研、收视率、满意度 中国内地的电视观众调研,始于80年代前期,90年代中期以后进入快速成长阶段。这个过程,伴随着中国电视从意识形态媒体向产业经营媒体的转型,也伴随着电视市场从垄断、封闭走向多频道竞争。其间,中国内地的观众调研从引入收视率指标到逐步确立其主干地位,同时努力寻求对其加以辅佐、校正和补充,并最终选择推出了满意度指标。 本文所谓电视观众调研,主要指以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为理论指导,采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藉借数理统计原理和计算机手段,对观众行为进行测量并结合相关因素进行的分析研究。 收视率指标:从隐性到显性 中国电视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有一多半时间,严格意义上的观众调研一直处于空白。过去所谓观众调查,主要是处理观众来信来电、召开座谈会或个别访谈,由此形成的对观众的认识,大都停留在微观而粗浅的层次上;不仅如此,其结果还常常被人任意引伸和发挥。这些相对零散、简单而随意的方式之所以成为当时观众调查的主流,一方面是人们尚未找到更科学的调研方式,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当时处在计划经济庇护下的电视媒体,喉舌功能独大,频道资源短缺,在这个以传播者为主导的“卖方市场”上,观众不过是电视媒体实现其宣导功能的受体,了解观众更多地只是一种附属行为。尽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直被视为电视传播的宗旨之一,几乎所有电视台在开办之初都会设立观众联系部门,然而对观众的认识和了解,无论在调研投入还是方法改进上,都相当欠缺。笔者曾经对《中国广播电视年鉴》进行检索,结果发现在其收录的80年代以前发表的文章篇目中,甚至找不到任何系统探讨观众问题的文字。 改革开放特别是1983年“四级办电视”政策出台后,短短几年间,中国内地的电视台数目急骤膨胀,电视人口覆盖率迅速提高,到1990年时,已达79.4%,比7年前提高了20个百分点①,观众群规模、结构和分布都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更重要的是,市场竞争初露端倪,节目数量和播出时数大幅提高,观众选择空间增大,收视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这些变化已经超出传统的经验范围,旧的调查方式已无法提供关于观众的有效信息,新形势要求人们以更加科学的方式了解观众、发现观众。此时,在西方等电视业发达国家实施多年的收视率调查(TV Rating Survey)开始进入人们视野。国外经验表明,这项调查切合电视传播的特点,采用固定样本、日常连续地周期性进行,能够有效地测量观众的收视行为。对于刚刚开始引进广告经营机制的中国电视业来说,收视率还是一项潜在的具有利用价值的指标。 事实上,早在80年代中期,中央电视台和上海、广州等地电视台便开始尝试开展收视率调查。在此前后,中央电视台也曾先后主持进行了1986年全国28个城市观众调查和1987年首次全国城乡观众调查,两者在电视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相形之下,收视率调查却显得门前冷落,有相当一段时间,收视率被排斥在主流之外,只是一个隐性指标,未能显著发挥作用。这固然与这项调查当时尚不完备有关,但更重要的还在于收视率本质上是一个市场指标,而当时尚缺乏完全接纳收视率的市场条件和舆论环境。 一方面,电视业仍处于垄断封闭中,无所谓上星大战和落地大战,独占频道资源的各电视台割据一方,“排排坐,吃果果”,无需承受多少竞争压力和市场风险,即使抱持认识观众、服务观众的美好立意,也缺乏产生相应行为的足够压力;广告时段也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电视台凭想当然订价,各厂商也依据喜好投放广告;由于“收视率-广告-电视台”三方未建立起有机联系,收视率的反馈制衡作用得不到发挥,加上国家拨款尚未断奶,观众多寡与电视台的生存关系不大,因此收视率显得无足轻重便不足为奇。另一方面,舆论界姓“社”姓“资”的争论仍然喧嚣,在一些人眼里收视率被打上另类标签,被等外处理;加上当时收视率调查的一些非市场化特征,比如收视率调查由电视台主持进行,电视台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这与国际上通行的对于调查机构客观、公正、中立的要求有距离,游戏规则的不健全,也引起人们对于收视率调查的误解和质疑。 进入九十年代中后期,收视率调研开始迅猛发展。不仅测量手段开始从日记卡向人员测量仪迈进,调查网络也迅速扩大。截至2000年底,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观众收视调查网,在网样本户2万2千多户,能够对近7000个主要电视频道的收视进行全天候不间断监测②;收视率调研也逐渐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新兴行业,规模不断膨胀,年营业额已达1.5亿上下,是4年前的十多倍③。与此同时,收视率指标在调整节目制播、调节时段买卖双方关系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今年5月,我们完成了一项对全国21家省级台和省会城市台进行的题为“电视收视率在电视台工作中的应用”深度访谈中,结果发现,所有电视台在节目制播决策中都会考虑收视率因素,且收视率因素所占比重都超过了50%,有一半以上超过了70%,只有一家例外;所有电视台在裁撤停播节目时,都优先考察收视率,换句话说,被停播的节目基本上都是因为收视率过低而遭淘汰。事实上,不少电视台已将收视率作为一个相对客观的量化指标,用于内部节目管理、人员奖惩乃至频道经营,尽可能地避免某些无法把握的人为因素的干扰。在节目购销中,按照收视率高低“以点论价”也开始流行;至于广告时段交易中收视率及其系列指标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 收视率调研近几年来的飞速发展,与电视竞争加剧和境外媒体威胁迫近而大幅产生的市场需求是分不开的。截至2000年8月底,全国所有31家省级电视台已全部开设卫星频道,59.3%的电视家庭通过各级有线电视台接收卫视节目④,星网结合、多频道竞争成为电视传播的主流,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各电视台需要从收视率及其系列指标中了解并发现观众,以便有针对性地满足观众需求,此其一;其二,由于国家对包括电视台在内的大多数事业单位,采取缩减乃至取消财政拨款的“断奶政策”,电视这项高投入、高消耗、重装备的行业被完全推向市场,靠市场求生存,而传统的行政式管理和纵向调控功能已不能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市场要规范必然要求相应的调节机制,收视率无疑是这一机制的主要代表;第三,90年代中后期中国内地排名前十位的广告公司十有八九是合资公司,年营业额占内地电视广告总量的三分之一,几乎掌握了电视台的命脉。这些公司毫无例外地以收视率作为广告媒体计划的依据,它们的示范作用引得国内广告商和广告主纷纷效尤。这一时期时段交易已由电视台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移,生存压力迫使各电视台重视和追求收视率,以增加与广告商对话的筹码;最后,入世在即,电视市场的开放即使不是指日可待也是可以预期的,面对境外媒体的摩拳擦掌,国内媒体要想增强自身实力,抵御外来冲击,首先必须熟悉并自觉运用一套与世界接轨的视听市场规则。 至此,收视率指标的显性作用正式得到发挥。 满意度的推出 与收视率调研的飞速发展几乎同步,以中央电视台为龙头的中国内地电视界开始寻找新的观众调研指标。如果说最初引入收视率还有些暧昧的话,那么满意度的推出从一开始便是中国内地电视界的自觉选择。 中国内地的观众满意度调查(Audience Reaction Survey)是在参照英国BBC欣赏指数(Appreciation Index)调查的基础上推出,同时从香港电视节目欣赏指数调查中汲取了一些经验,并结合具体国情进行了改进。满意度与欣赏指数虽然名称不同,但是调查性质和内容基本一致。满意度被认为是测量观众对节目质量的评价、对收看过的频道或节目满意程度的指标⑤,也是在收视率这个量的指标之外的另一个“品质导向”的指标。 选择满意度指标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与收视率指标的不足相联系的,这也是所有开展此类调查的国家和地区的共同特点。收视率调查能够提供系统、连续、全天候的收视数据,反映观众人数多寡,最直观地传达基本的传播效果信息,但是却不够完整,无法说明观众对节目的喜好和评价,观众是“边骂边看”还是“赏心悦目”,都无从得知,对观众收视行为的把握仅有收视率指标是不够的,此其一;其二,收视率受时段、编排等多种因素影响,收视率高不意味着节目受好评,节目质量就高,后者才是衡量节目成功与否的一个更具价值的标准,而从收视率中是难以得出这个信息的。如果仅以收视率作为评价节目优劣的惟一标准,不仅对节目不公道,还会产生误导;第三,一些电视频道和节目为争夺观众、追求利润,以“最低标准”和“最少人反对的节目编排”为原则,不惜降低节目品位和创意。为避免纯粹收视率导向的弊端,追求经济与社会效益双赢,应该鼓励进行节目质量的竞争⑥。 在中国内地,尽管一些人认为,推出满意度调查的主旨与官方对电视媒体功能的定位之间存在一些联系,是现阶段国情使然,但是迄今为止,所有主办或介入满意度调查的相关机构和人员对这项调查目的的阐述,似乎都避开了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而着眼于比较现实微观的了解观众、评价节目的角度,乃至从一种经营管理的角度来表述,即将电视台视为生产精神产品的企业,观众是消费者,观众满意度是为媒体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提供的量化依据,是为领导者了解市场动态和实施管理服务的,而管理须始于识别顾客的质量要求,终于顾客对其手中的产品感到满意,以取得真正的经济效益⑦。这些表述中,既有对满意度指标品质导向的期待,也包含明显的经济理性。

1999年初,中央电视台开始委托央视调查咨询中心进行全国观众满意度调查,包括节目满意度和频道满意度两部分,采用入户问卷访问方式,每季度一次,目前已进行了11次,样本量大,“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观众满意度调查”⑧。从启动伊始,这项调查就一直在适应国情和与世界接轨的双重要求下寻求创新,在不到三年时间内,已经进行了两次调整。2001年初进行的这次大改版,一方面引进国际上比较通行的一些指标,并将评分办法从十分制改为百分制;另一方面对不符合国情的传统模式进行大胆修正,放弃让观众对过去3个月中看过的所有栏目都打分的做法,改用选择性打分法,让观众选择自己喜欢收看的一定数量的频道和栏目进行评价;更突出的是,将包括港澳等地在国内落地的卫星频道和省级卫视都纳入调查范围,增加衡量卫星频道竞争力的指标,加大了对卫视频道的监测数量和力度⑨。这项改进为内地电视界提供了一些从收视率调查中难以发现的信息:或许受一些政策因素的影响,境外卫星频道在内地的落地率暂时落后,从收视率上看还难以与内地大台相抗衡,但是,其竞争态势却咄咄逼人。2001年第二季度《中央电视台观众满意度调查报告》(频道部分)显示,在“全国卫星频道满意度评价指标排名”中,排在前面的是中央一套、中央五套,凤凰卫视中文台名列第三。在入世在即的今天,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 随着中央电视台率先将满意度指标纳入电视节目评价体系,各地方电视台对满意度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安徽电视台、吉林电视台、湖北电视台和哈尔滨电视台已相继委托央视调查咨询中心对在本地落地的电视频道和本地电视栏目进行满意度调查⑩。在我们完成的“电视收视率在电视台工作中的应用”深度访谈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本台已经开展或准备开展满意度调查。而在各台已建或待建节目评价体系中,满意度也开始占据一席之地。不过由于资料缺乏,目前还未能发现因满意度评分不高而遭淘汰的事例。 问题探讨 目前中国内地的观众调研已经形成了以收视率调研为主干的调研体系,满意度调研为其补充,并辅以每隔五年进行一次的纵贯式全国观众调查以及各种主题的不定期进行的调查。由于调研目标和方式不一,指标特征各异,收视率与满意度调研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对此进行探讨是必要的。 首先,满意度指标面临市场化问题。到目前为止,内地满意度调查的资金来源仍是电视台,调查结果也主要供电视台内部使用。这使得满意度调查看起来就象当初起步不久的收视率调查一样,只是电视界内部的自我反馈行为,而不是提供调节电视台、观众与广告商之间关系的“市场货币”行为,而在靠市场维持生存的电视台那里,市场指标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理论上说,满意度指标作为收视率数据的补充,它的市场化,有利于消除纯粹收视率导向的弊端,促进电视市场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这也是解决满意度调查经费来源单一、缺乏补偿机制的主要出路。目前内地满意度调查大都以季度为周期进行,而无法做到周期更短、范围更宽、反馈更及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费投入不足所致。换言之,如果不能走入市场,被市场所接纳并市场化生存,满意度调研的生机和活力都会受影响,哪怕立意甚佳,也只能停留在研究上,而无法在提高节目质量上发挥更大作用。 满意度指标要想成为一项行业公认与遵从的指标,一项调节各方关系的市场指标,除了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客观的运作机制外,还需要在电视机构、观众、广告商三者之间找到契合点;事实上,满意度指标能够反映不同观众的评价和喜好,对广告商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应深入发掘这一指标的价值,发挥其功效,引起更多的关注。 其次,调查多而研究少,这在收视率调研中尤其明显。周而复始每天产生的大量收视率数据,基本上是以原始形态呈现其价值,二次分析和深度研究很少。在收视率数据与利用数据进行传播决策之间,缺少中介环节,即缺少对原始数据的吸引、消化并结合相关因素进行的分析研究,缺少既具有媒体知识背景又熟悉收视率及其系列指标的分析策划人员和机构,以至投入大量资金获得的数据未及充分利用便被弃之一旁。这不仅使许多亟待解决的市场竞争问题无法从能够最及时、动态和客观反映市场变化特征的收视率数据中求得帮助,影响了收视率的有效反馈作用,也无助于人们对电视市场的基本了解和把握,无助于正确决策,同时还造成社会投入的巨大浪费。在我们完成的深度访谈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者提出“希望加强数据分析”、“联系节目时段和对象进行分析”、“提供深度报告”等要求,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收视率调研中分析不足的现状。此外,在满意度调查中,新近改版后开发出一系列二级指标,旨在强化指标的解释能力,可是综合这些指标进行的分析却很少;而结合收视率和满意度指标进行的研究亦少见。 要扭转这种“调研不平衡”的局面,一方面要加强媒体专业知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抽样统计等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另一方面也要引进或者开发先进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分析软件,开拓数据功能,提高研究的效率和有效性;同时要加快培养和培训专门人才。 最后,监督评审机制尚待健全。目前无论是收视率调查还是满意度调查,其数据质量常常遭致某些批评和质疑,这些批评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抽样的科学性问题,一类是关于质量控制问题。关于前者,不少数理统计和调查方法的教科书上都有章可循,进行判断或加以改进都并非难事;而对后者的批评,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操作过程透明度不高,缺乏有效的监督评审机制所致。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操作规范外,还需致力于建立公正、客观、有效的监督机制,引进社会力量,建立由业内人士、学者专家和与这个行业没有利益瓜葛的资深人士组成的用户委员会,或类似美国“媒介视听率委员会”一类机构,在满意度调查中,也可以参考香港组建“电视节目欣赏指数调查顾问团”的经验,以此保证收视率调查和满意度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注释: ①刘建鸣等“1997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分析报告”,罗明等编《中国电视观众现状报告》第10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10月。 ② “央视简介”,cvsc.com.cn,2001年10月。 ③参见吴芳“2001年CSM全国调查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收视中国》2001年5月。 ④范卫华“上星电视网住更多观众”,《中国经营报》2000年11月18日。 ⑤胡运芳“收视率与满意度”,《电视研究》1999年11月。 ⑥参见胡运芳“收视率与满意度”,《电视研究》1999年11月;刘燕南“欣赏指数调查:香港经验及其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1年5月。 ⑦张柞“透视观众满意度调查”,cvsc.com.cn,2001年8月;“关于2001年全国电视观众满意度调查改版的简要说明”,中央电视台、央视调查咨询中心《中央电视台观众满意度调查报告》,2001年7月。 ⑧ “关于2001年全国电视观众满意度调查改版的简要说明”,中央电视台、央视调查咨询中心《中央电视台观众满意度调查报告》,2001年7月。 ⑨ “关于2001年全国电视观众满意度调查改版的简要说明”,中央电视台、央视调查咨询中心《中央电视台观众满意度调查报告》,2001年7月。 ⑩“关于2001年全国电视观众满意度调查改版的简要说明”,中央电视台、央视调查咨询中心《中央电视台观众满意度调查报告》,2001年7月。

转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