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十篇

时间:2023-03-23 13:07:22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篇1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是当前思想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学者们就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及其含义和特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涵盖范围、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客观根据、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及建设思路等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综述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是当前思想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热点。现将近年来有关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及其含义和特点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经党中央同意,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于2005年2月7日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文件提出:“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开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王顺生指出,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所采取的又一重要措施。[1]

陈占安指出,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来建设,从而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这里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是有着特定含义的。它是指在已经建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几个二级学科,而又不准备把这几个二级学科纳入新的一级学科的情况下,着重建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二级学科。比较起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思想把握上的整体性。它要求从整体上弄清楚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其中包括要从整体上弄清楚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和科学内涵,弄清楚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历史走向和主要内容。二是问题研究上的综合性。它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把握,特别是在关注重大的社会实践问题时,不是从某些局部的和具体的方面去研究,而是从综合的角度同时也是运用综合的手段去研究和把握。它要求打破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之间的界限。三是理论教育上的公共性。各种专业性的理论学科无疑也有教育的功能,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育性则突出其公共性或者叫大众性。它需要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是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对所有大学生的一般要求。上述三个特点正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需要的,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特点相一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公共性思想政治教育,它所关注的是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和大学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它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提高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知识的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正是朝着这样的方向而建设着,它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为其展示学科建设成果的重要平台,并推动其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2]

郑永廷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一门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及指导价值的学科。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内容与体系、地位与作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3]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涵盖范围

关于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涵盖范围,有两种典型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当包括七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党史党建、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种观点认为应当包括四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原理、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石先钰认为应当包括五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原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国外马克思主义。因为,党史党建、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已经被政治学一级学科涵盖,同时,这五个二级学科可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课程包容进来。[4]

王顺生指出,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首先遇到的就是二级学科的设置问题。在学位办召开的咨询和论证会上,专家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多种方案。这些方案都很有价值。王顺生认为,在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初创阶段,可以先设置以下几个二级学科:(1)马克思主义理论(或马克思主义原理)。这个二级学科的目标、任务,就是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回答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在此基础上,努力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学科体系。这个二级学科的建设,可以为2005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提供直接的学科支撑。(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依据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具体研究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是怎样根据发展变化着的实际情况,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总结这方面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经验。这个二级学科可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提供更为深刻的历史借鉴和宽广的学科基础。(3)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或中国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个二级学科的目标和任务是:深入研究近代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深入的传播(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的翻译和出版);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基本规律和基本经验;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研究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新进展、新成果。这个二级学科的建设,可以为2005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中的“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提供直接的学科支撑。(4)国外马克思主义。它的目标和任务是:着重研究二战结束以来的半个多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的历史命运,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流派、各种思潮。不仅要研究发达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思潮与流派,也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在原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遭遇,还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国家、民族主义国家的影响。这个二级学科可以以通常意义上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为研究重点,但是又不能仅仅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更重要的是不能仅仅是介绍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思潮、流派,而且要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立足点,深入分析和公正评价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流派。这个二级学科同样可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提供宽广、厚实的学科基础。(5)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二级学科同现行学科目录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应该有明确的区别。在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之下设置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二级学科,它的目标和任务是:研究我们党和国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研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研究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基本规律和基本经验,为不断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学科支撑。

王顺生认为,尽管对以上五个二级学科的目标、任务作了初步的界定,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内容上相互交叉的问题。实际上,从现行学科目录的设置看,不少一级学科之下设置的二级学科,多多少少都存在着相关学科之间交叉重复的问题。这可能是学科分类和设置中难以完全避免的现象。

关于现行目录中相关二级学科的整合,王顺生认为,在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最初两三年间,先把力量集中在上述新设置的几个二级学科的建设上,现行的相关二级学科先维持现状,通过实践根据不同学科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具体而言,有这样几种情况:

其一,现行目录中哲学一级学科之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之下的政治经济学、民族学一级学科之下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可以继续保留在原有的一级学科目录之中,不作调整。这方面,专家们的意见是比较一致的。理由是,将这几个二级学科从各自所属的一级学科中抽出来,会减弱马克思主义在这些一级学科中的指导作用和学科之间的交流。其二,现行目录中政治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这两个二级学科的归属问题,专家们有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是可以将这两个二级学科从政治学一级学科转移到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以充实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但是,也有专家认为,将这两个二级学科从政治学一级学科中抽出去,可能也会削弱马克思主义在政治学一级学科中的指导作用,因此,主张这两个二级学科继续留在政治学一级学科中。其三,现行目录中政治学一级学科之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二级学科,专家们的意见比较一致,认为应该纳入到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之下。[1]

以上是学者们讨论中的一些观点。此后,2005年12月2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正式决定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新增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暂设置于“法学”门类内,下设五个二级学科,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调整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分别归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

三、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客观根据

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有利条件及学科建设已经取得的进展和成就来阐述这个问题。梅荣政指出,建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有充分的客观根据。(1)党中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发展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举措。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因此我党一贯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近年来,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义提到从未有过的高度,下发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2)马克思主义学科、专业建设有了重大进展并取得了重大成就。这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机构增多且日趋完善。二是马克思主义学科层次已达到齐备的程度。(3)马克思主义科学研究不断深入,研究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这些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特别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4)国内外学术交流空前增强,规模日益扩大。近些年来,马克思主义学科的专家学者进行的国内交流已经达到经常化且有形成制度化的趋向。马克思主义学科专家学者的国际学术交流也大大加强,开展学术交流的国家也日益广泛。在国际学术交流过程中,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在不少国家的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众多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向许多国家的人民宣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上述情况表明,当前在我国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发展到今天的必然。[5]

也有学者从实践和理论发展的需要来阐述这个问题。郑永廷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一个新的一级学科建立起来,既是我国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为基础,以面向世界的广阔视野,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艰巨任务。[3]刘景泉则认为:(1)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研究,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是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基础工程。(2)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研究,是整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力量的需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研究,就是要在整合现有学科力量,突出学科合力和综合优势上下功夫,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性,更为有力地揭示其科学性。(3)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研究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队伍建设的需要。通过学科体系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队伍的建设,特别是培养一批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的学术带头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4)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研究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强有力的学科支撑,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学生,使他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6]

四、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石先钰认为,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这是我国学科建设中具有战略意义的一件大事。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使我国的学科体系进一步完善,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具有重大意义:第一,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可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内涵;第三,可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此外,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还可以凝聚学科人才,建设学科梯队,为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通过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这个平台,培养一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老中青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队伍,使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4]

王顺生指出,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直接动因和目的,是为了推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当前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不仅很及时、很必要,而且其意义已经超出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范围。第一,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完整、统一的思想理论体系。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可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综合研究,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推进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第二,有利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可以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诸如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史学、新闻学和文学等学科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使哲学社会科学沿着正确健康的航向繁荣与发展,更好地发挥其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第三,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和基本经验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而且可以直接为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提供强有力的学科支撑。[1]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任重道远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任务十分艰巨

张雷声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以后的学科制度建设的任务是相当艰巨的。它涉及如何设立硕士点和博士点、要不要通过招收本科生来培养这个学科的专门人才、高校中要不要设立重点研究基地和重点学科来加强研究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还涉及一些关系这个学科水平能否提升的重大问题,例如,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研究,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政治性、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的关系,如何使学科的研究方向和教学的课程内容向着整体化方向发展,如何建立符合学科内在要求的学术团体或学术组织,如何组建创新团队以推动团结协作和集体攻关,如何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后劲,如何制定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不同层次学生的学科培养计划,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立起来以后需要面对和认真加以解决的。[7]

2006年3月18—19日,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学术委员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一个政治性、理论性、综合性、应用性都很强的新学科。虽然我们已经积累了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丰富经验,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资源,但要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建立综合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师的学科意识、知识背景都面临挑战,研究的任务十分艰巨而繁重。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切实规划,担当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历史重任。

学术委员们对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增设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具有发展速度快、新增数量大、覆盖院校广、学科队伍建设参差不齐等特点。并且,其中大部分博士点和硕士点是2005年申报获批的新点,学科建设的经验不足,水平有待提高。因此,与其他学科相比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面临的建设任务十分紧迫。

学术委员们认为,从原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到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经历了跨越式发展,已经在我国学术界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在以下问题上达成共识:(1)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所属二级学科体系建构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的关系。(2)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及其所属二级学科要明确学科边界与特色,在方向设计上,既要区别于原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也要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相关学科,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规范进行方向设计。(3)注重学科的层次结构与课程结构建设。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级学科,不仅覆盖面广泛,而且学科本身也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人才培养可分为本(专)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学科理论可分为学科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专门知识与专业理论、前沿知识与前沿理论三个层次。学术委员们建议,学科建设要有重点按三个层次进行,即本(专)科层次重点抓学科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的研究与教育;硕士层次重点进行专门知识与专业理论的研究与教育;博士层次重点开展前沿知识与前沿理论研究。鉴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学位点、博士学位点数量多,本科只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议在有条件的高校增设“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本科专业,一是满足社会对本科层次人才的需要,二是为硕士、博士学位点提供生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三个水平层次,主要是通过课程与教材来体现的,因而要重点抓好课程体系的建构与教材建设,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4)组建、培训学科队伍。根据调查,发现各院校在申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的博士、硕士点中,大都采取了集中全校教学、科研力量的方式,跨专业、跨学科申报的情况比较普遍,这一方面有利于动员、组织力量加强学科建设,另一方面也提出了组建、培训学科队伍的任务。从总的情况来看,全国高校学科建设的基础是好的,队伍的积极性和整体素质较高。但从实际要求来看,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无论在人员数量和教学、研究质量上仍需要进一步提高。因此,要十分注意学科繁荣局面背后隐藏着的问题,切不可以发展意识取代建设意识,要主动预防并积极解决问题,凝聚队伍,培养人才,特别是要培养有造诣、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8]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思路

郑永廷在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应该遵循的原则时,指出:(1)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根据,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2)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必须围绕我国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3)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必须要有开放的国际视野。[3]

李毅认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主要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与学科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学科体系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划分标准与其子学科划分标准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关系等。[9]

刘景泉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马克思主义学科主要课程建设、马克思主义学科教材建设、马克思主义研究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马克思主义学科资料库建设等。从研究领域来说,可以包括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当代经济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等研究方向。[6]

靳辉明认为,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建设,关键是要搞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他指出,、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决定在高等学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这个决定十分正确,影响深远。它不仅关系到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关系到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大问题,而且也涉及到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研究和理解。靳辉明认为,不论是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建设,还是高等学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关键是要搞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因为,它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总体上讲解马克思主义,让学生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10]

梅荣政指出,国务院学位办主持撰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科点介绍》中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是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一学科旨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要按照科学性、整体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原则建设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学科。这不仅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研究对象,而且指明了该学科整体性的研究特点,强调它同对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分门别类的研究是不同的。这一理论界定从新的一级学科研究的独特视角说明了不把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纳入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可以建立起来的。[11]

【参考文献】

[1]王顺生.关于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7).

[2]陈占安.正确处理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0).

[3]郑永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基础与视野[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0).

[4]石先钰.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意义重大[N].光明日报,2005—04—26.

[5]梅荣政.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有充分的客观根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0).

[6]刘景泉.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研究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1).

[7]张雷声.当前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具有一些重要优势[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0).

[8]郑永廷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形势与对策——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4).

[9]李毅.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1).

马克思主义理论篇2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分工;异化劳动;联合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2)04-0064-04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的定稿,几经周折,从1847年6月共产主义同盟者第一次代表大会伦敦中央委员会的《共产主义问答》,到“真正的社会主义者”莫?赫斯的巴黎“修正”草案,最终,恩格斯在同年11月共产主义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宣读了《共产主义原理》。全文共25个问答,在对第20个问题“彻底废除私有制以后将产生什么结果”的回答中,讨论了“分工”。在恩格斯看来,私有制彻底废除之后分工必将取消,“阶级的存在是由分工引起的,现在这种分工将完全消失”[1]242,随着分工的消失,阶级也将不复存在。分工,作为私有制和阶级的中介,我们该如何理解它,它有着怎样的概念内涵,这无疑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

一、私有制、分工与阶级

教科书常说私有财产的出现,导致了阶级社会的诞生。在漫长的人类社会演进过程中,私有制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不仅导致了阶级的产生而且维系着阶级的发展。在私有制和阶级之间,分工是沟通两者的纽带。有怎样的私有制形式,就有怎样独特的分工,因而也就产生怎样的阶级形态。“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这就是说,分工的每一个阶段还决定个人的与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有关的相互关系。”[2]68在部落所有制时期,分工还仅限于家庭以及家庭的简单扩展,因此产生的是阶级社会的萌芽或初级阶段;在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时期,分工扩展到城市,有了国家与国家、城市与乡村的区别,阶级社会由此真正形成,奴隶和奴隶主势不两立;在封建等级所有制时期,分工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土地所有者与土地依附者的对立之外,在城市,还产生了行会。手工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分工的发展。

私有制、私有财产到资本主义社会演变成一个新的概念:资本。当资本获得支配社会的能力时,资本家为了利润而不惜牺牲一切,这就要求一切服从于资本控制下的分工,进而,分工所包含的矛盾从家庭扩展到社会进而到社会的广泛化。当人的利益分裂进一步加大,这种服从于资本运作的分工便违背了人的意愿,那么人本身的活动也就成了身不由己。因而,产生了两个极其特殊且水火不容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资本化的阶级,用残酷的历史的方式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所以马克思在批判它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3]277而无产阶级则是实际掌握先进生产力的人。

为了更深层地考察阶级与分工的关系,笔者借用马克思“搬运夫与哲学家”、“家犬与猎犬”的比喻进行说明。搬运夫与哲学家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与猎犬的差别小得多,之所以产生职业上的巨大鸿沟,是分工造成的。同一模式,不同意义层次上说,分工不仅造成了具体职业的差别,更造成了阶级的差别。那么,为何分工具有如此巨大的能量?根源在于分工的本质:异化劳动。“劳动,即作为对自身,对人和自然界因而也对意识和生命表现来说完全异己的活动的人的活动的生产,是人作为单纯的劳动人的抽象存在,因而这种劳动人每天都可能有他的充实的无沦为绝对的无,沦为他的社会的从而也是现实的非存在。”[4]67在资本主义社会,分工使存在的人变成非存在。人异己地活着,被迫地去做事,被迫从事于某种职业,所有的行业都牢牢地被资本掌控着,所以这个世界截然分成两大对立的阶级:掌握资本的阶级和被资本掌握的阶级。所以,“搬运夫”为何成为“搬运夫”,“哲学家”为何成为“哲学家”,这不是他们自己决定的,而是资本决定的。

从私有制分工阶级的模式我们得知,全部阶级社会都遵循这条规律。那么,这种单向度的运动模式何以促成不同社会形态的变化和更替?反过来考察,阶级对分工、分工对私有制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和作用呢?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到:“其实,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2]84把分工当成活动,这个固然清楚,但把私有制看成活动的产品,这不是本末倒置吗?其实不然,在这里,就像马克思所说“从地上升到天上”一样,在私有制与分工、资本与劳动这两对关系上,我们应该从现实出发。资本控制工人,工人生产资本,这是资本主义社会正常运作的机制,换言之,分工、异化劳动维持着资本主义社会。因此,“要使这种异化成为一种‘不堪忍受的’力量,即成为革命所要反对的力量,就必须让它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同时这些人又同现存的有钱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2]86解铃还需系铃人,异化劳动保障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同时,也激发着更多的无产者投身到反抗资产阶级统治的革命中来。同时,马克思还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是根本,贫穷只会让陈腐的东西死灰复燃,分工和资本主义私有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可见,私有制、分工、阶级,它们是双向互动关系。因此,很多现实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在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存的所有制条件下,资本还有存在的空间,它创造、促进、发展着生产力。可在保持社会主义本质的大前提下,对资本主义进行扬弃,取长补短、为我所用,为实现共产主义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理论篇3

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考察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状况,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经验,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为代表的人类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谋求无产阶级解放的科学理论体系,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列宁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和新特点,依据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解决了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并领导伟大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国家。列宁还研究了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经济状况,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划时代的新内容。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马克思主义不仅有自己完整的科学体系,而且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提供的不是解决具体问题的现成答案或模式,而是我们开展进一步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它本身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要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正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因而它就不存在什么“过时”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和任何一门科学一样,总是要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这不但不是对它的否定,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过时,而恰恰是它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生动体现。20世纪末,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举行了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马克思遥遥领先、高居榜首。之所以在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挫折的情况下,出现这样的评选结果,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历久弥真,虽然历经了一个半世纪风霜雨雪的考验,依然充满旺盛的生命力。也正是由于其科学性和与时俱进的品质,使马克思主义被确立为我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是一贯重视理论指导并勇于进行理论创新的政党,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产生了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思想

思想是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思想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了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以农民为主要群众的、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开展共产主义运动的问题。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等等。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是思想的根本点,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群众路线是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独立自主,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革命和建设事业,是我们立国、建国的一个根本方针。思想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党的行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始终高举思想的伟大旗帜。”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1、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经济、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适应,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强调实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封闭只能导致落后。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又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获得新的时代内容。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抓住时机,争取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又比较好的阶段,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步富裕又是不可能的,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执政党的党风,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总之,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它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只有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指导实践,我们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夺取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胜利。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推进理论创新,创立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些思想观点体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爱国统一战线、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概括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科学预测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依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紧紧把握我国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做出了科学判断;全面审视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准确判断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深刻分析国际社会各种力量和矛盾的交互运动,提出了我国外交工作的战略策略方针;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任务以丰富的时代内容,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新的理论概括;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根据实际制定和实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战略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养分,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

总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实践中产生,并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3、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篇4

论文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 西方

严格地说“西方马克思主义”它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学派,也没有一致的思想体系,只是一些研究者的文章、著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倾向而已。不过是西方各国家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新阐释和补充,是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一种通称。

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工业文明的物质基础之上。一些西方工人运动的领导者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抛弃那种抽象的经济决定论,积极强调无产阶级的阶级意志的能动作用,这首先是对第二国际教条主义的一种理论反叛;特别是灭绝人性的法西斯主义崛起后,这种强调主体性的哲学理论倾向在30年代表现为一种以新人本主义为本质的文化哲学;而在面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新的自然科学理论框架的建构,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诸种波折的特定背景下,这种思潮在理论上加强了与西方现代哲学的“融合”。一方面在其自身逻辑中建构出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解释学,另一方面开始全面转向对现代资本主义和现实社会主义的批判,企图寻找不同于传统马克思主义和现实社会主义的另一条“新道路”。当然“西方马克思主义”并不只归结为一种地域性的表征。因为它不完全包括西方世界中的所有马克思主义学派,更不同于仅仅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研究对象,因为并不一定赞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马克思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总是呈现出某种“异端性”和多元化倾向,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反对诠释马克思学说中的意识形态化和官方哲学构架,但仍然自我标榜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其次,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较强的变异性和浮动性,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以反传统的标新立异为形式特征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篇5

工人阶级的界定问题

由于对外投资或将生产外包到不发达国家,以及由于经济中非物质性的商品和服务的比重加大,发达国家产业工人的相对和绝对数量都在下降。但是,马克思将工人阶级界定为生产剩余价值的雇佣劳动者,因此像编辑、教师和歌手等生产非物质的雇佣劳动者也是工人阶级。马克思主义应该重新回到马克思的这一定义,从工人阶级的教育水平、工作性质和工作场所等方面的变化来研究当代工人阶级的特征。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工人阶级的国际团结问题

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工人阶级的状况在恶化:工资下降,退休金减少,工作时间延长,国家对医疗和教育的预算削减。农业领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资本主义使发达国家农民和发展中国家农民相互斗争,展开贸易战。资本的理由是,面对全球化市场上不发达国家的低工资劳动力的竞争,它不得不这样做。在这里,资产阶级使发达国家的工人阶级和发展中国家工人阶级的利益相互对立。我们需要发展出一种战略,将发达国家工人阶级的利益和发展中国家工人阶级的利益联合起来,将世界上最大的两大工会组织世界工联和国际自由工联联合起来。现在迫切需要对这一问题进行理论研究。

社会主义国家的混合经济问题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两个阶段。在社会主义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制度。在共产主义阶段将实行按需分配。而中国和越南这样的社会主义导向的经济并不属于这两阶段论中的任一阶段,它们只是属于社会主义导向的混合经济,这些混合经济利用了国外和国内的资本,而且开始以一种新的非对抗性的斗争方式调节资本主义部分。马克思主义对此应该发展出新的理论概括

社会主义国家接受外国投资和对外投资问题

当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投资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投资,似乎都不能用传统的帝国主义论来解释。尽管任何资本主义投资都涉及剥削剩余价值,但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指导资本流向社会平衡发展所需要的领域,社会主义国家接受外国投资也是为了最大增长而不是最大利润。所以外国资本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投资不能被认为是帝国主义行为。

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对外投资也不能被认为是帝国主义行为。这些企业当然也从外国工人身上取得剩余价值,它们在资本主义反劳工的大环境下,为了取得竞争力不得不这样做。如果取得的剩余价值最终壮大了社会主义国家,那么这种行为就不应该被认为是损害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

马克思主义和科学技术结合的问题

资本反对对科学技术进行辩证的解读。马克思主义者应该重视马克思主义和科学技术的结合,这对人类解放有巨大的作用。美国曾经有一门反动的所谓“生物社会学”的学科,认为基因决定白人应该成为统治阶级,黑人不能接受高等教育。20世纪60年代,纽约基础教育系统接受了这套观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家将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结合起来与这套谬论斗争,终于改造了纽约的基础教育系统,在这一过程中,美共起了领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篇6

关键词:马克思个人背景;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

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马克思主义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走过了一个半多世纪的历程,在这160年间,世界上没有哪一种理论体系能出其右,能像马克思主义这样,如此密切地贴近人类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思想、生活发展的实际,如此深刻地阐明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此强有力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伟大的科学革命的结晶。马克思个人因素对马克思主义这一伟大理论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马克思个人背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 思想启蒙;良好的受教育背景与为解放全人类而工作的崇高理想

马克思从小受到良好的的教育,1830年10月一1835年9月,马克思在特利尔中学读书,1835年10月,马克思进波恩大学法律系。1836年10月,马克思移居柏林,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除法律课程外,他还研究哲学、历史和艺术史。在这里,马克思结识了青年黑格尔分子布·鲍威尔、弗·科本等人,参加了"黑格尔左派"小组。与小组的首领们不同,他重视实践活动,力求使哲学和实际斗争相结合。渊博的知识,为他从事日后的理论创作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中学时代,他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已经有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在特利尔中学毕业时马克思写了《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作文。其中写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千万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表明马克思在青年时代就有伟大的抱负,有着为全人类而工作的伟大理想。

二、 阶级立场: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憎恨,对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热爱之情

马克思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这一新的世界观的创立者之一和他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憎恨和对劳动群众的深厚感情是分不开的。马克思的父亲享利希·马克思是一名犹太律师,很有教养,除精通法律外,对古典文学和伟大事业大哲学家的思想也相当熟悉;其母普雷斯保·罕丽达,出生于荷兰富有的拉比家庭。马克思就是出身在这样一个旧贵族家庭里,,使他有机会了解到社会上层的相关情况,但马克思与工人阶级的接触也使他能够看到下层群众生活的艰辛。在这两者的比较中,马克思强烈地感受到现存制度的不合理。在当时,马克思凭借他的家庭地位、社会关系和本人的才学,完全有可能成为"上流社会"的一员,但是,马克思却毫不动情的抛弃这一切,宁愿清贫一生,受尽反动统治的迫害,始终和广大劳动群众站在一起。显然,没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极度憎恨,对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热爱这一基本立场,马克思是不可能矢志不渝,历经险阻地创立这一代表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根本利益的革命理论,不可能为建立这一理论而奉献自己一生的精力。

三、 实践条件:积极投身于革命的实践,不断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

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积极投身阶级革命斗争的实践,是马克思创立这一科学理论的前提条件。纵观马克思一生,他首先是伟大的革命家。从19世纪40年代70年代三十余年中,马克思始终处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斗争前沿。

1847年1月一6月,马克思、恩格斯应邀参加"正义者同盟",同时努力进行改组同盟的准备工作。在伦敦举行的"正义者同盟"改组大会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提议,决定把"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代替原来"人人皆兄弟"的有害口一号。从此,"共产主义者同盟"作为第一个国际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组织出现了。同年11月29日,马克思、恩格斯到达伦敦参加"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经过十多天激烈争论,大会完全确认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并委托马克思、恩格斯以宣言形式起草"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向全世界说明共产党人的观点、目的和意图。

1848年3月,马克思、恩格斯起草"共产主义者同盟"在德国革命中的政治纲领-《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一方面号召德国无产阶级同小资产阶级、农民一起,用革命的方式统一德国,取消封建土地所有制和一切封建义务:另一方面,又不能把革命停顿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内,而应该处处为未来的无产阶级革命着想,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同年4月,马克思、恩格斯离开巴黎回德国直接参加和领导革命。列宁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1848-1849年群众革命斗争时期,是他们生平事业的突出的中心点"。

1850年初,以马克思、恩格斯为首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着手改组同盟。马克思、恩格斯起草了《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盟书》。这个文件总结了1848-1849年德国革命的经验,尖锐批评了德国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民主派,提出建立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并制定了无产阶级在即将到来的革命中的策略,阐明了无产阶级"不断革命"的原理。

1851年8月一11月,在欧洲反动势力日益猖撅和警察迫害加强的情况下,马克思、恩格斯在英国伦敦和曼彻斯特两地竭尽全力保护将来的无产阶级组织的基础-"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核心,从思想上锻炼和教育无产阶级革命的干部。

马克思主义理论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无产阶级立场;实践性;人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3-0014-04

在西方哲学发展进程中,自由问题始终是哲学家们关注的命题,特别是自笛卡儿以来西方哲学已经自觉地把自由当作人类认识的一个核心命题。贯穿近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精神是自由精神,其基本思想就是论证人类历史从自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其中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学说都是这种近现代自由精神的伟大代表。马克思面临的最重要的时代问题是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和制度化的性质及其内在限制,马克思积极地吸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继承和发展德国哲学的批判精神,进一步把哲学引向时代的实践性改造上,创建了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我们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精神,就必须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一、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自由观

追求自由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对人与世界多重规定的综合反映,是认识论、价值论与社会自由论的内在统一体。

马克思主义是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它的内容极其丰富而宏伟,涉及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各个领域,其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统一起来,并且贯彻于对社会历史的研究,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融为一体,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了哲学和社会科学的革命变革,论证了人类历史从自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批判地吸取以往的特别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运用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面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剥削关系,批判地吸取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成果,严密论证和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创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发现了资本剥削的秘密,揭露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抗的最深刻根源,深刻揭露和批判了阶级对立的旧社会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束缚和压抑。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使少数人得到了自由和发展的垄断权,而多数人则不得不为满足最迫切的生存需要而斗争,失去了自由和发展的可能性。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是一种统治和压迫人的工具,是一种使人丧失自由的工具。而且,在社会两极分化的条件下,少数人的自由和发展也只能是片面的、畸形的。只有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消灭剥削,实现所有人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真正平等,才能使每个人都获得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依据,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条件、目的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它指导无产阶级谋求解放,扬弃资本主义的异化从而复归于人的真实本质,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从而重新恢复了人类自己应有的主体地位,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才获得了真正的历史主导地位,获得了人的全面自由和解放。

综观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人的自由问题始终是它的一条主要线索,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索的整个过程,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归宿。

二、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最根本立场是无产阶级立场

立场,是人们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立足点。这个立足点,从根本上讲是由人们的经济政治社会利益和地位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公开声明它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阶级性,二是实践性。其中阶级性就是强调它的特殊本质,强调它有自己特殊的立场。

1842年,马克思发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把出版自由问题同各个阶级的态度联系在一起。他站到广大人民的一边,提出把自由看作是人类天性永恒的贵族,自由确实是人所固有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庄严宣布: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都立足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全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正因为这样,马克思主义理论才成为对人民大众最有吸引力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立场,就是无产阶级利益立场。这个立场要求马克思主义者在观察、处理任何问题时,都要从无产阶级固有的特殊本质以及无产阶级和其他事物的固有联系出发。离开无产阶级,离开无产阶级在历史进程中的利益,就根本谈不上马克思主义,就是取消马克思主义的特殊本质,就等于同时取消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本质。显然,这是历史赋于马克思主义的光荣使命,它越是体现无产阶级的特殊本质,就越能体现历史进程的普遍本质。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是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和阶级性,其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阶级性。马克思主义公开申明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由它的实践性所决定的,是由它的阶级性所要求的,在实践性和阶级性的基础上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成为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步入自由王国的思想武器。

在历史进程中的今天,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无产阶级利益立场,就是坚持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立场。一切先进阶级和人们要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本质是实践性

人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与唯心主义赋予主体依靠在精神上摆脱外在的限制而获得自由和旧唯物主义者把自由理解为人对必然的认识与服从不同,马克思主

义哲学立足于积极能动的社会实践的观点来说明人的自由的本质。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分析研究以及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深化,提出异化劳动理论。指出人的本质就是自由地、自觉地活动。马克思从异化劳动和自由劳动的对立人手来认识人类自由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自由观的发端。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与实践观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实践活动贯穿于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内在的包含三重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思想意识。解决这三种关系,就是生产的实践、调整社会关系的实践和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从而构成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三大基本社会生活领域。实践是自由的基础、源泉和动力,实践活动使人们既认识了客体,又认识了主体,进而认识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结果,使人类形成一种独特的自由的认识,人们的实践经验越丰富,这种自由的认识就会越深刻。因此,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本质就是实践性。

人通过实践实现自我的过程就是自由,这一过程是在人与客观世界互为对象化的运动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人类世界在实践基础上形成人化自然与人类社会“二位一体”的世界。实践改造自然,不仅仅是改变自然物的形态,更重要的是在自然物中贯注人的需要、目的和本质力量,使“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是创造人化世界的过程,从而消除了精神的历史与物质的自然对立的神话。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从现实的、社会的人出发,始终认为人的自由通过实践这一媒介,表现为人与自然和社会的一种现实关系。揭示了人通过实践的中介与对象世界建构的认识关系,说明人只有通过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摆脱对象世界的外在性和神秘性,并使其纳入自身认识的视角,成为一种被掌握、被调节、被控制的内在必然性。

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实践目的服务。自由是对必然的实践,是在认识必然基础上的对象化活动。所以,就自由而言,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必然的实践同样重要,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人的自由蕴涵着人的自主性与选择性,但人的自主性与选择性不能视之为随心所欲。必然性既构成了人的自由的限制和约束,又构成了人的自由成为可能的基础和条件。人不能不顺应客体,不能不受到外在客观必然性的限制,但是,人不是外在必然性的奴隶,而是驾驭和利用外在必然性的主人,人能够运用自己的实践力量去打破外在的限制,这才是人的自由之所在。当人以实践的方式存在时,就意味着人的存在是自定的,不是天定与他定的。人是一种自由的存在物,是一种能进行自我选择、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解放的存在物。

自由本质是实践,这意味着人类的存在和自由自始至终都是不可分割的。无论是从人的自由的能力的获得方面看,还是从人的自由的实现方面看,都是人的实践的结果。人的自由的能力不是天赋而是自赋的,人的自由的实现不是给予而是争得的,从而使自己的生命活动的性质发生了改变,使自由成了人的本质。从人的自由的实现方面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人在自然领域中的自由最主要的表现在人对自然对象和自然环境的认识、改造、超越等方面。其次,人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自由,是指人对旧的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与束缚的突破。最后,人在自身关系中的自由,既包括人对自己的本能、欲望与情感等自发性因素的自我控制与协调,对自己的某些缺陷与惰性的自觉克服与弥补,也包括从旧的观念、旧的思想、旧的知识结构和旧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

在对必然的认识和实践中,马克思逐渐开始以社会关系去规定“人的本质”,因而,对必然的认识最终就是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规律的把握。对必然的实践最终也就突出地表现为生产实践中的对象化活动,生产实践中的对象化活动必须依赖于共同体,因为生产实践就是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的社会活动,所以生产实践就只能是以现实共同体为基础和条件进行的。因此,人的自由就在于共同体中是否能够真实实现,是否是集体利益的真实体现;在于人是否能在共同体中最大限度地实现生产实践中的对象化活动;在于共同体条件下的生产实践是否能最大限度地对象化人,最大限度地对象化出人的各种能力和智慧。就人类社会整体而言,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时,人们就完全自觉地、自由地创造自己的历史,实现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四、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全人类的解放为最高目标

自由是人类普遍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一生深切关注人的发展、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并把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作为自己毕生研究的主题和为之奋斗的最高目标。马克思对现实的批判,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实现的途径。马克思面对的资本主义现实社会,是一个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生产力迅速提高,物质财富不断丰富的条件下,但社会中的贫富差距并未消失。反而越来越大,资本主义使人们再一次丧失了自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而获得的自由。在这种形势下,如何认识和诠释自由问题确实使人感到很困惑。马克思重新解释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内在困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审察社会,从双重维度解析现实问题,既着眼于批判悖谬的现存状态,又从实践层面展望应然的未来图景,解构与建构并行不悖。一方面,由于资产阶级的统治、剥削和压迫,使人失去了自由,当理想的自由状况因需要现实支撑而困于资本主义统治的泥潭里,马克思倡导工人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扬弃这种现实状况;另一方面,马克思从积极的角度发掘自由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价值与现实启示,提出构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理论阐明了人类自由和解放的条件、依靠力量、实现的根本途径,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使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前景变得明了。

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者最崇高最根本的价值目标。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本质规定,自由的实现既要考虑物质条件,又要考虑自由主体意识的觉醒对其产生的重要影响,而正确把握必然制约性与自由主体能动性的关系是实现自由的认识前提。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阐述了人的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对“人的依赖关系”的阶段;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对“物的依赖性”的阶段;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其实是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发展的三大阶段。在《德意志

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深化了自由的认识。马克思辩证地否定了自由主义关于一般的人、抽象的人的观念,指出独立的个人的形成过程是历史的进步,是个人从人类或群体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

由于人的劳动的社会性和人的存在形式的整体性,人是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实践作为人的本质规定并作为社会性而存在。如果要实现一个人的个体的自由,其前提必须是由无数个体组成的社会,首先以整体的方式实现自身的自由,在生产关系的框架下获得,并且最终体现为对这种活动舞台的不断突破。因此,只有在一种使人与人之间真正成为一个整体的生产关系的社会形态中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真正的自由与平等关系,只有在这种社会关系中人才能真正实现其自由本质,人才能过上一种真正的属于人的生活,才能有真正意义的自由。

总之,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在实践的基础上,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追求真理与实现价值的统一,是真、善、美的统一,是社会与人自身发展的统一,是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自由的统一,是解决现实困惑与实现崇高社会理想的统一。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启示意义。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无产阶级立场要求我们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群众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本质是实践性,告知我们应当积极参加改革开放的实践,参加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和谐建设的实践,参加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比抽象的袖手旁观的议论和空喊“自由”更为重要。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认识论和价值论的统一,要求我们深化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一步深化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厘清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有助于我们在面对西方自由主义的自由观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一方面,清楚人民群众物质需求的满足是我们一切建设的起点,努力搞好经济建设是我们的头等大事,在经济领域鼓励与提倡自由,促进人们创造财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重视政治维度的自由,推进我国民主政治体制改革,创造一个使人们的能力都得到全面发展的自由、和谐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同时,教育广大人民树立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参考文献]

[1]顾肃,自由主义基本理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2]赵刽英,庞元正,马克思哲学与中国现代性建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马克思主义理论篇8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党的十报告继续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高等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是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领域,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青年人的主体,他们的思想状况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无数前辈和先烈用生命与鲜血换来的中国是否在未来能够依然高举社会主义的旗帜,取决于中华民族能否拥有一批有着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的知识青年。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直是学术界和政府重视的领域,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意义重大。

高校要贯彻落实党的相关文件精神,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从教育者、青年学生、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及教育环境等多层面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展,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是大学生了解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渠道。如何通过“原理”课的教学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学生中的大众化,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这方面做一初步的探讨。

一、走进伟人,用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格魅力打动学生

对于上世纪80年代的高校学生而言,马克思、恩格斯两位伟人的留着大胡子的画像一直陪伴着他们的学生时代。相比较来说,今天的90后大学生距离马克思恩格斯两位革命导师似乎已经十分遥远。因此,“原理”课教师在开始本课程理论的讲授之前(比如在《绪论》这一章的教学中),可以花费一些精力较为详细地介绍两位伟人的生平,通过这些介绍,展现给学生两位鲜活的、有血有肉的革命导师形象,一方面从情感上拉近学生和该课程的距离,另一方面以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格魅力打动学生,让学生感觉到不仅要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高尚品格和情操同样值得学习。

其一,马克思17岁时的抱负

中学时代的马克思不仅成绩优异、兴趣广泛,而且抱负远大。在他所写的毕业作文《青年选择职业的考虑》中,17岁的马克思这样写道:“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所做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1]这位17岁的青年认为,为人类服务并切实做到这一点是自己的本分和福气。其后,马克思用自己的一生,用自己全部的才华和生命践行了自己年少时的诺言。

其二,马克思和燕妮的美丽爱情

马克思与燕妮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尽管马克思出身市民阶层,并无显赫的家世,但他的远大抱负和满腹才华深深打动了贵族小姐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燕妮出身贵族,美丽非凡,气质优雅,被称为特里尔市最美丽的姑娘。但她拒绝了众多出身名门的富家子弟而选择与马克思牵手一生,是因为他们共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一生多次遭反动政府流放,物质的困顿是生活常态,但燕妮一生追随,不离不弃,无怨无悔。[2]

其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友谊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是人世间友谊的典范。从1842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会晤起,就开始了两位伟人长达40年的并肩作战、患难与共。《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精力和心血写成的鸿篇巨制,恩格斯对这部著作的创作和出版,同样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智慧。恩格斯和马克思的崇高友谊,为人类树立了光辉的典范。这两位伟人的伟大友谊告诉世人:建立在共同信仰和追求基础之上的友谊,是万古长青、牢不可破的。正如列宁所赞扬的,它“超过了古人关于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二、透彻说理,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征服学生

马克思曾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就在于它是科学,它“有理”,它能够做到“以理服人”。“原理”课教师的使命就在于在教学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革命性讲深刻、讲透彻,让学生真正理解、领会马克思主义的丰富性、生动性和深刻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感、现实感和逻辑感。例如,传统上,我们依据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和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将马克思主义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要想使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一块整钢,教师就必须将教材所讲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内在逻辑关系展现给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有着极强的内在逻辑性,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即通过《资本论》证明了剩余价值的存在和经济危机的无法克服,从而说明,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不合理的社会,因此,要用共产主义社会取而代之。唯物史观证明了共产主义的必然实现,而自然辩证法又证明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

再比如政治经济学部分的讲授。笔者的教学经验表明:讲懂《资本论》最能让学生信服马克思主义,能够帮助学生在学术高度上确立共产主义信仰。而这一部分教学的成功与否,主要在于教师的理论素质,在于教师能否让学生真懂《资本论》。这就需要教师将相关理论讲透彻,将这一部分理论的内在逻辑性、理论的严密的推理过程清晰地呈现给学生。如此,学生才会真正产生这样的信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虽然共产主义的实现并非当代人所能够亲见。

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讲透彻还包括能够回答、厘清青年学生的理论困惑。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不少学生曾经提出这样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为什么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适用?创立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对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是否仍然具有理论价值?教师要想解疑除惑,就必须让学生明白:马克思、恩格斯探讨的是关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走向及关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问题,他们的理论并不局限于他们所生活的那个时代,而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和资本主义社会规律性的探讨。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虽然生活于19世纪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但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认识条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但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依然适用于当今这个时代。

三、案例教学,用活化的理论贴近学生

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正如马克思曾指出的那样:“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4]但是在理论表述中,实践活动的感性形态在修辞过程中经常在不知不觉地被抽离,从而使理论显示出深刻、抽象和枯燥的特性。因此,在“原理”课教学中,教师必须把被抽离、遮蔽的经验感性地还原出来,以事实为前提,“摆事实、讲道理”,“事实在先”,“由事及理”。用长青的“生活之树”活化灰色的“理论”,以叙事的方法讲道理。这样的讲授才会“活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会使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学生才会“真心喜爱”。而实现由单一“叙理”向“依事说理”转变的主要途径是案例教学。

在案例的选择上,首先,“原理”课案例要具有政治导向性。也就是说案例的选编要体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在要求,坚持服务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具有思想性。同时,选用案例应以正面引导为主,反面教育为辅,多用积极的案例激励学生。

其次,案例要具有时效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只有让学生看到马克思主义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才能让他们信服。因此,教师要与时俱进,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应该根据国际国内新情况和新问题,采用最具时代感的案例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及其在当代的理论价值。同时为了让学生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接受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应该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包括国际间问题等多方面的现实素材中精选案例,增强理论的时代感和说服力。

再次,案例要具有地方性。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地方文化传统、社会特色和历史积淀,所以在原理课适度采用反映地方社会文化特色的典型案例会让学生感到亲切,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度,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徐州虽为苏北地方城市,但历史悠久,汉文化底蕴深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这种文化资源变成教学案例,更易于提高教学实效。

最后,案例要具有贴近性。也就是案例的选择尽可能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所谓“贴近大学生”,一方面是指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运用的案例最好是学生身边发生的、学生比较关心的事情,这样的案例既真实可信,又极富感染力。另一方面是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贴近他们的所思所想。针对大学生思想困惑、思想疑虑比较集中的问题、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等内容进行选材,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受教过程中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在今日中国的鲜活存在,并将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价值目标等内化为学生的文化自觉。

四、学高垂范,用教师的风范和情操感染学生

高校思想政治课的魅力在于思政教师的魅力。对于青年学生来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是通过教师展现的,“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要提高“原理”课的教学实效,让马克思主义走近广大高校学生,并将其内化为他们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关键在于教师。“原理”课教师应对马克思主义有真诚而坚定的信仰,努力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学识涵养、不断探索“原理”课的教学艺术,如此,方能承担起自己的职业使命。

第一,优秀的人格魅力

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原理”课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高尚的品德、远大的抱负等人格魅力,融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教养于一身,才能做到“真懂、真信、真教、真爱”,才能感染学生、打动学生,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使“原理”课真正为青年学生所需要、所渴求,并在他们的人生旅途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二,广博的文化素养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对于“原理”课教师而言,要想将课讲好讲透,首先必须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具备辩证思维的哲学素养。做到对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深刻领会、融会贯通,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内蕴。其次要拥有广博厚重的文化素养,即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知识背景和知识结构。“原理”课教师要在教学中做到深入浅出,将抽象理论形象化、复杂原理简单化、系统世界观和方法论通俗化,回答学生提出的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诸多现实问题,拓宽自己的理论和现实视野,丰富自我知识储备。

第三,精湛的教学艺术

在2011年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研讨会暨上海大学首届“思政论坛”活动中,大连海事大学教授贾凤姿指出:要以“情感式教学”感动学生、以“对话式教学”引导学生、以“延伸式教学”打动学生、以“时尚式教学”吸引学生、以“方法论教学”武装学生、以“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以“自助式教学”激励学生。[5]贾凤姿教授的思政课之所以被誉为学生心目中“最迷人的课堂”、最受学生欢迎的“招牌课”,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她高超的教学艺术。教学艺术包括教师形象的端庄优雅、语言的幽默风趣、板书的工整流畅、情感的运用艺术和人格的感染艺术,唯有如此,方能做到寓教于情、寓教于理、寓教于趣、寓教于韵。只有教师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魅力,才能激发“原理”课教学的生命力,使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走进学生的心灵。

总之,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师要以课堂为主阵地,切实承担起自己的职业使命。“原理”课教师要立足课堂,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讲深、讲透、讲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具体、讲形象、讲生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让马克思主义走向广大青年学生,走进大学生的心灵,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9-460.

[2][德]海因里希.格姆科夫,等.马克思传[M].易廷镇,侯焕良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马克思主义理论篇9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权威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果不理想是一个愈来愈突出的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宣传舆论及理论教育的两极摇摆和震荡,值得我们深刻反醒。反思我们的思想舆论氛围以及理论教育,就会发现其中存在一种难以克服的片面性,就是矫枉过正的两极对立之间的摇摆和震荡。我们在注重克服一种主要的绝对化和片面性时,一定程度上另一个极端、另一种片面性又总是在纠缠我们。其突出表现是:有些人从否定“斗争哲学”的偏向,走向了否定一切矛盾和一切斗争,而只讲宽容和退让;有些人在否定“革命大批判”这种“左”的做法时,转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在鼓励另一种取向,这实际上就是在否定一切原则性的思考和正常的思想批评。

一、“左”和右是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质量和效果的两种错误倾向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从没有中断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但为什么我们还是有些人不能从根本上接受马克思主义呢?或者说有些人接受了,后来又动摇了,而有些根本就不信。当然,这与受教育者和社会环境有关。然而,从教育者的角度看,在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普遍的存在着的“左”和右的错误倾向的干扰,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它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威信,降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果。“左”的具体表现是:教条主义、照抄照搬、脱离实际,无的放失。我们有的同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常常习惯于用传统的旧观念和旧理论去解释、回答已经发展变化的新现实,总想在马克思主义的传统理论中能直接寻找到解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股份制经济等新问题的答案。实际上,马克思当年根本没有预见到社会主义有市场经济和股份制经济,我们如果硬要牵强附会的从马克思著作中去寻找答案,必然会让人们质疑:要么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什么原则,要么就是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这种教育必然使群众失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任。右的表现是:鼓吹自由化,崇尚西方民主政治,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有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演变为新宗教,对马克思主义的灌输教育是一种愚民政策,窒息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机。他们在一些学术刊物上以学术探讨的方式,否定马克思主义,有的甚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讲台上批判和否定马克思主义,其结果必然是使受教育者失去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左”和“右”的错误都直接影响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效果,必须清除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左”和“右”的干扰,右能断送马克思主义,“左”也能断送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左”的倾向,它往往以革命的面目出现,以马克思主义的卫道士自居,把马克思主义奉为永恒不变的终极真理,其结果是把马克思主义变成僵化的教条。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排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上“左”和“右”的偏向,我们的教育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因左右摇摆,使人们感到厌倦和不可信,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态度,有“左”反“左”,有“右”反“右”

无论是“左”还是“右”,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解和认识。要坚持既防“右”又防“左”,首先必须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有三种态度:一种态度是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圣经看待。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左”的认识。他们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照抄照搬,结果是理论严重脱离实际,不能回答和解决现实的问题。由于照抄照搬的理论无法正确解释和回答客观现实问题,因而也就不能说服群众。时间一长,人们就失去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任。第二种态度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右”的认识。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于一百多年前,是机器大工业的产物,回答不了今天的现实问题,它已经过时了,应该用新的理论来取而代之。第三种态度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来认识马克思主义,这种坚持不是固守,也不是抛弃。它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品质和基本原则是相对稳定的,不论形势发生什么变化,只要我们搞社会主义,都应该坚定不移的坚持,不能动摇。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理论则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充实和丰富,它本身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正如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然而,在我们过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却常常出现左右摇摆的现象。不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修正化。从“左”的方面,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是绝对的正确,不容人们怀疑和提出异议,只能被动的接受。比如,在改革开放前,我们主要是进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把社会主义简单的定义为“公有制+计划经济+无产阶级”并形成固定的模式。在这种教育下,人们没有自己的思想,理解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谁要是提出私营经济、市场经济,那就是反马克思主义,搞资本主义。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要求我们解放思想,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而我们的教育又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我们一度放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批判错误。总结经验教训滑向怀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从右的方面又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私有化,政治多元化的宣传一度成风,搞乱了人们的思想。有时,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绝对化宣传为不容怀疑的真理,有时,我们的理论教育又不断的在怀疑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如果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自己都不能准确的把握理论的内容,在教育过程中摇摆不定,又如何使我们的受教育者弄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呢?大起大落的摇摆会使人们疑虑横生,不知道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一会儿说马克思认为雇工超过七个就是资本主义,一会儿转而又说马克思根本不是那个意思;一会儿纯洁得把一块自留地看成是资本主义尾巴,一会儿又宽容得说自发的商品经济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只顾一时的宣传教育效果,忘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辨证本质,其结果是自己损害了自己的形象。可见,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坚持既反“左”又反“右”,而且必须彻底。所谓彻底就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唯书、不唯上、唯实践,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威力。三、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防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左右摇摆的关键

理论教育和宣传教育有明显的区别,宣传教育讲什么东西好的时候是不会讲它的坏的,讲什么东西坏的时候是不会讲它的好的,它完全是为当下的政治服务。而理论教育要讲辩证法、重分析,要一分为二,客观冷静是它的理性所在。理性的魅力正是在于它不唯书、不唯上、唯实践的品质。它的变化服从于实践,它只忠于实践,并对发展着的现实社会作出理性的回答。但是,理论的这种“清高”往往受到“世俗”的侵蚀。由于一些眼前的阶段性工作和政治目标的需要,理论教育往往失去它的客观理性,而是围绕着政治目标不断的注释,不断的演绎。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我们这样说,并不是说理论就是某种永恒不变的真理,恰恰相反理论任何时候都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更新自身,但关键是看它遵循什么逻辑。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没有自我批判精神,不可能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源于彻底的自我批判精神。马克思主义从本质上是革命的,是批判的,这种批判不是夜郎自大、自命不凡的单纯意识形态上的“造反”,而是在开放的实践批判中,发现自己的思维和观念与现实的矛盾,从而穷根究底的自我批判。现在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认为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效果的最大问题是理论脱离实际。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如果马克思主义不能把实践这个标准和准则运用于自身,那她就会在“完美的理想状态”中结束思维,这恰恰是违背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深刻理解“与时俱进“需要从马克思主义自我批判的理论精神中汲取灵感,获得启示。反思我们以往的理论教育,往往是回避现实矛盾、回避关系人民大众切身利益的种种社会问题,经不起实践检验以及价值和意义的追问,有时甚至颠倒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是从实践中意识到自我批判的必要性,而是想当然的主观任性,用理论对现实评头论足,甚至指鹿为马。理论要说服人首先要说服生活,只有坚持在实践批判的前提下,不断实现理论自身的批判,才能真正解决思维和现实的矛盾,实现理论的伟大创新,并以此获得勃勃的生机和活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工作,不是拿着马克思主义的既成理论照本宣科,对现实评头论足,而是一个把理论和现实相联系的不断创造、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个创造和发展的过程以与时俱进的方法论作为指导,以现实的发展为根据,以解决社会发展中提出的问题为目标。在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理论,并把其理论和观点传喻给受教育者,这样才能使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彻底摆脱那种左右摇摆的尴尬,真正树立起理论教育的威信,使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成为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活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A],人民出版社,1995年。

马克思主义理论篇10

    论文关键词:刘少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

    一

    加强对党员、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刘少奇同志的一贯思想和主张,他把这一思想和主张提高到了关系到革命成败的高度。刘少奇指出,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马列主义呢?特别是一个共产党员,不学行不行?少学行不行?不行。‘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是列宁的有名的话。革命的行动是受革命的理论指导的。理论正确,指导正确,革命就能胜利,否则不能胜利”。在1950年马列学院的开学典礼上刘少奇进一步指出,“我们现在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提高干部的文化水平和理论水平”,对党员、干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在兼任马列学院院长期间,为办好马列学院,刘少奇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为党和国家培养和教育了一批具有坚实理论基础的干部,而且他本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也日臻成熟完善。在这之后,刘少奇虽然没有主管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但在具体工作中他依然非常关注对党员、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党必须长期重视的战略任务。

    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党克服自身弱点的有力保证。中国共产党是在具有一定的理论准备而准备又不十分充足的基础上成立的。党成立后,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存在,不仅使党的主要干部来不及读马列主义原着,即使能读的也很少读完、读懂,而且广大党员也没有进行及时的、系统的理论学习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正因为党对马列主义理论准备的不足,才导致党内不问断地出现各种错误思想倾向。例如,1936年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上,刘少奇批判了党内的左倾关门主义与冒险主义的错误倾向,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分析了产生这种错误倾向的原因,从实质上强调了党内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刘少奇指出,中国党有艰苦奋斗和英勇牺牲的精神,也有很强的组织能力,但就是有一个极大的弱点,那就是党“在思想上的准备、理论上的修养是不够的,是比较幼稚的”。

    “我们党和许多党员,曾经因为理论上的准备不够,因而在工作中吃了不少的徘徊摸索的苦头,走了不少的不必要的弯路。”因此,“中国党只要克服了这个弱点,就能有把握地引导中国革命走到完全的胜利”。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观察一切现象、处理一切问题的武器,特别是观察一切社会现象、处理一切社会问题的武器”,只有掌握这个武器,才能站稳无产阶级立场,代表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情况变化了的时候,及时地改变战略和策略,从而保证革命的胜利。但是,马列主义理论不会主动地跑进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头脑中来,要想使党员、干部和群众从对马列主义的“无知”向“有知”转化,使党从错误思想倾向向正确发展方向转化,必须通过教育的途径,必须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去教育和改造我们的党员、特别是小资产阶级革命分子”,必须“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中国党的历史实际,以共产党员的修养和锻炼为重点,对干部进行党的基础理论教育”,这是党克服自身弱点的有力儇证。

    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关党的巩固和革命事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宣告了自己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但由于中国共产党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迫于斗争的需要,使得大批农民、小资产阶级被批准进入党的队伍。党员数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党的理论水平的相应增强。尤其是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和斗争严重影响到了党的巩固和革命事业的发展。这一点刘少奇在《论党》一文中明确指出:“在我们党内,最本质的矛盾,就是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其中最主要的是无产阶级思想与农民、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矛盾。只有这个矛盾的逐渐解决,只有在党内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科学思想的教育与锻炼,不断克服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各阶级反映在党内的思想,我们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才能进步,才能发展。相反,如果党内的小资产阶级思想自由泛滥起来,甚至侵夺党的领导,压抑无产阶级思想的发展,我们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就要后退,就要缩小。因此,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去教育和改造我们的党员,特别是小资产阶级革命分子的问题,就是和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进行斗争并加以克服的问题。”因此,必须重视对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武装党员,提高党员的共产主义觉悟,克服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尤其是要求“一切加入我们党的人,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小资产阶级革命分子,在入党以前和以后,更须学习,并进行思想上的改造。他们必须抛弃原来的阶级立场,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克服自己的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宗派主义等倾向。没有这种改造,就不能成为很好的党员。而这种改造,又常是一种长期的艰苦工作,对于许多小资产阶级革命分子来说,当其还不完全自觉时,并且是一种痛苦的过程”。如果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不能“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武器,如果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高度修养,要在革命斗争的一切重要问题上,站稳无产阶级的正确立场;要在情况复杂和变化剧烈的环境下,在需要走迂回曲折道路的时候,都能够确定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最有利的方针政策,都能够代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是根本无法做到的。”为了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巩固革命事业的发展,使共产党员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刘少奇倾注了大量心血。

    再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助于推进马列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列主义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但如何用马列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实际,如何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具体革命实践的过程中犯了不少错误,有时甚至使党受到致命的打击。因此,如何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正确而有效地结合起来,就成为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然而,要推进马列主义中国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就客观方面而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时间较短。从十月革命胜利,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只有4年时间,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把马列主义理论中国化是有一定难度的;同时,在马列主义传人我国初期,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大部分着作还没有中文译本,而且革命导师的着作大多是结合欧洲革命的实际进行论述的,而中国与欧洲相比又有很大的特殊性。因此,马列主义中国化和用中国化的马列主义理论指导具体实践是有困难的。就主观方面而言,党内大多数人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还很低,他们对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状况还缺乏认真的研究,再加上他们不善于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即不善于把马列主义理论从欧洲的形式变为东方的形式,变为中国民族的形式,并与中国劳动人民的实际生活和实际斗争密切结合,致使中国革命曾经遭受到惨重的失败和挫折。

    可见,马列主义中国化这个任务的有效解决,只有依靠具有较高马列主义理论水平的党的理论宣传工作的同志,而这类同志在党内还不是很多,这主要是由于国民党蒋介石的独裁统治,禁止宣扬马列主义,使得“中国的马列主义宣传者是受过很多折磨的,因宣传马列主义受打击、坐班房的人很多,被判处死刑的也不少”。从党的实际情况来看,党内有不少从实际工作中走出来的干部,他们有极其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然而他们没有机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因此,刘少奇指出,这些干部必须利用一切机会学习理论,养成学习的习惯。这是因为“没有理论的人容易被‘俘虏’,被人家天花乱坠的话所迷惑”。如果只专心从事实际工作,“不加强政治学习,不加强马列主义理论学习,那就有危险性,就会脱离政治,脱离基本理论,使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发展起来。因此。一切共产党员必须学习马列主义,学习政治,学习党的基本理论,而且要宣传马列主义。”

    二